python一些常用方法

python一些常用方法
python一些常用方法

1.list 方法

一、创建一个列表

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如下所示:

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列表索引从0开始。列表可以进行截取、组合等。

二、访问列表中的值

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列表中的值,同样你也可以使用方括号的形式截取字符,如下所示:

print "list1[0]: ", list1[0]

print "list2[1:5]: ", list2[1:5]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三、更新列表

你可以对列表的数据项进行修改或更新,你也可以使用append()方法来添加列表项,如下所示:

list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print "Value availabl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2];

list[2] = 2001;

print "New value availabl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2];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四、删除列表元素

可以使用del 语句来删除列表的的元素,如下实例:

list1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print list1;

del list1[2];

print "After deleting valu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1;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五、Python列表脚本操作符

列表对+ 和* 的操作符与字符串相似。+ 号用于组合列表,* 号用于重复列表。如下所示:

Python 表达式结果描述

len([1, 2, 3]) 3 长度

[1, 2, 3] + [4, 5, 6] [1, 2, 3, 4, 5, 6] 组合

['Hi!'] * 4 ['Hi!', 'Hi!', 'Hi!', 'Hi!'] 重复

3 in [1, 2, 3] True 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

for x in [1, 2, 3]: print x, 1 2 3 迭代

六、Python列表截取

Python的列表截取与字符串操作类型,如下所示:

操作:

Python 表达式结果描述

L[2] 'SPAM!' 读取列表中第三个元素

L[-2] 'Spam' 读取列表中倒数第二个元素

L[1:] ['Spam', 'SPAM!'] 从第二个元素开始截取列表

七、Python列表操作的函数和方法

列表操作包含以下函数:

1、cmp(list1, list2):比较两个列表的元素

2、len(list):列表元素个数

3、max(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大值

4、min(list):返回列表元素最小值

5、list(seq):将元组转换为列表

列表操作包含以下方法:

1、list.append(obj):在列表末尾添加新的对象

2、list.count(obj):统计某个元素在列表中出现的次数

3、list.extend(seq):在列表末尾一次性追加另一个序列中的多个值(用新列表扩展原来的列表)

4、list.index(obj):从列表中找出某个值第一个匹配项的索引位置

5、list.insert(index, obj):将对象插入列表

6、list.pop(obj=list[-1]):移除列表中的一个元素(默认最后一个元素),并且返回该元素的值

7、list.remove(obj):移除列表中某个值的第一个匹配项

8、list.reverse():反向列表中元素

9、list.sort([func]):对原列表进行排序

字典

一、什么是字典?

字典是Python语言中唯一的映射类型。

映射类型对象里哈希值(键,key)和指向的对象(值,value)是一对多的的关系,通常被认为是可变的哈希表。

字典对象是可变的,它是一个容器类型,能存储任意个数的Python对象,其中也可包括其他容器类型。

字典类型与序列类型的区别:

1.存取和访问数据的方式不同。

2.序列类型只用数字类型的键(从序列的开始按数值顺序索引);

3.映射类型可以用其他对象类型作键(如:数字、字符串、元祖,一般用字符串作键),和序列类型的键不同,映射类型的键直

4.接或间接地和存储数据值相关联。

5.映射类型中的数据是无序排列的。这和序列类型是不一样的,序列类型是以数值序排列的。

6.映射类型用键直接“映射”到值。

字典是Python中最强大的数据类型之一。

二、如何创建字典和给字典赋值

简单地说字典就是用大括号包裹的键值对的集合。(键值对也被称作项)

一般形式:

或用dict()函数,如,adict = dict() 或adict = dict((['x',1],['y',2]))这样写对吗?adict = dict(['x',1],['y',2])。关键字参数创建字典,如:adict= dict(name='allen',age='40′)

或用fromkeys()方法,如,adict = {}.fromkeys((‘x','y'), -1) 这样创建的字典的value是一样的,若不给值,默认为None。

特点:

1、键与值用冒号“:”分开;

2、项与项用逗号“,”分开;

3、字典中的键必须是唯一的,而值可以不唯一。

注意:如果字典中的值为数字,最好使用字符串数字形式,如:'age':'040′ 而不用‘age':040

三、字典的基本操作

1、如何访问字典中的值?

adict[key] 形式返回键key对应的值value,如果key不在字典中会引发一个KeyError。2、如何检查key是否在字典中?

a、has_key()方法形如:adict.haskey(‘name') 有–>True,无–>False

b、in 、not in 形如:'name' in adict 有–>True,无–>False

3、如何更新字典?

a、添加一个数据项(新元素)或键值对

adict[new_key] = value 形式添加一个项

b、更新一个数据项(元素)或键值对

adict[old_key] = new_value

c、删除一个数据项(元素)或键值对

del adict[key] 删除键key的项/ del adict 删除整个字典

adict.pop(key) 删除键key的项并返回key对应的value值

四、映射类型操作符

标准类型操作符(+,-,*,<,>,<=,>=,==,!=,and,or, not)

a、字典不支持拼接和重复操作符(+,*)

b、字典的比较操作

先比较字典的长度也就是字典的元素个数

键比较

值比较

例子:

五、映射相关的函数

1、len() 返回字典的长度

2、hash() 返回对象的哈希值,可以用来判断一个对象能否用来作为字典的键

3、dict() 工厂函数,用来创建字典

六、字典的方法

1、adict.keys() 返回一个包含字典所有KEY的列表;

2、adict.values() 返回一个包含字典所有value的列表;

3、adict.items() 返回一个包含所有(键,值)元祖的列表;

4、adict.clear() 删除字典中的所有项或元素;

5、adict.copy() 返回一个字典浅拷贝的副本;

6、adict.fromkeys(seq, val=None) 创建并返回一个新字典,以seq中的元素做该字典的键,val做该字典中所有键对应的初始值(默认为None);

7、adict.get(key, default = None) 返回字典中key对应的值,若key不存在字典中,则返

回default的值(default默认为None);

8、adict.has_key(key) 如果key在字典中,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现在用in 、not in;

9、adict.iteritems()、adict.iterkeys()、adict.itervalues() 与它们对应的非迭代方法一样,不同的是它们返回一个迭代子,而不是一个列表;

10、adict.pop(key[,default]) 和get方法相似。如果字典中存在key,删除并返回key对应的vuale;如果key不存在,且没有给出default的值,则引发keyerror异常;

11、adict.setdefault(key, default=None) 和set()方法相似,但如果字典中不存在Key键,由adict[key] = default 为它赋值;

12、adict.update(bdict) 将字典bdict的键值对添加到字典adict中。

七、字典的遍历

1、遍历字典的key(键)

2、遍历字典的value(值)

3、遍历字典的项(元素)

4、遍历字典的key-value

集合

set 是一个无序的元素集合,支持并、交、差及对称差等数学运算,但由于set 不记录元素位置,因此不支持索引、分片等类序列的操作。

初始化

运行结果:

提示

1.s0、d0:使用{} 只能创建空字典,创建空集必须用set();

2.ss、sl:set 中的元素是无序不重复的,可以利用这个特点去除列表中的重复元素。

运算操作

运行结果:

提示

1.非运算符的方法接受任何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如s.update([0, 1]);

2.其他等价操作:s.update(t) 与s |= t,s.intersection_update(t) 与s &= t,

s.difference_update(t) 与s -= t,s.symmetric_difference_update(t) 与s ^= t 等。基本方法

运行结果:

Str字符串方法1、去空格及特殊符号

2、复制字符串

3、连接字符串

4、查找字符

5、比较字符串

6、扫描字符串是否包含指定的字符

7、字符串长度

8、将字符串中的大小写转换

9、追加指定长度的字符串

10、字符串指定长度比较

11、复制指定长度的字符

12、将字符串前n个字符替换为指定的字符

13、扫描字符串

14、翻转字符串

15、查找字符串

16、分割字符串

17、连接字符串

18、PHP 中addslashes 的实现

19、只显示字母与数字

20、截取字符串

21、字符串在输出时的对齐

22、字符串中的搜索和替换

23、字符串的分割和组合

24、字符串的mapping,这一功能包含两个函数

25、字符串还有一对编码和解码的函数

26、字符串的测试、判断函数,这一类函数在string模块中没有,这些函数返回的都是bool 值

27、字符串类型转换函数,这几个函数只在string模块中有

tuple元组方法

一、创建元组

创建空元组

元组中只包含一个元素时,需要在元素后面添加逗号来消除歧义

元组与字符串类似,下标索引从0开始,可以进行截取,组合等。

二、访问元组

元组可以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值,如下实例:

tup1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tup2 = (1, 2, 3, 4, 5, 6, 7 );

print "tup1[0]: ", tup1[0]

print "tup2[1:5]: ", tup2[1:5]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tup1[0]: physics

#tup2[1:5]: [2, 3, 4, 5]

三、修改元组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修改的,但我们可以对元组进行连接组合,如下实例:

tup1 = (12, 34.56);

tup2 = ('abc', 'xyz');

# 以下修改元组元素操作是非法的。

# tup1[0] = 100;

# 创建一个新的元组

tup3 = tup1 + tup2;

print tup3;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12, 34.56, 'abc', 'xyz')

四、删除元组

元组中的元素值是不允许删除的,但我们可以使用del语句来删除整个元组,如下实例:

tup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print tup;

del tup;

print "After deleting tup : "

print tup;

#以上实例元组被删除后,输出变量会有异常信息,输出如下所示: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After deleting tup :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File "test.py", line 9, in

# print tup;

#NameError: name 'tup' is not defined[/code]

五、元组运算符

与字符串一样,元组之间可以使用+ 号和* 号进行运算。这就意味着他们可以组合和复制,运算后会生成一个新的元组。

六、元组索引,截取

因为元组也是一个序列,所以我们可以访问元组中的指定位置的元素,也可以截取索引中的一段元素,如下所示:

元组:

七、无关闭分隔符

任意无符号的对象,以逗号隔开,默认为元组,如下实例:

print 'abc', -4.24e93, 18+6.6j, 'xyz';

x, y = 1, 2;

print "Value of x , y : ", x,y;

以上实例允许结果:

八、元组置函数

Python元组包含了以下置函数

1、cmp(tuple1, tuple2):比较两个元组元素。

2、len(tuple):计算元组元素个数。

3、max(tuple):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大值。

4、min(tuple):返回元组中元素最小值。

5、tuple(seq):将列表转换为元组。

九、另一种解读

tuple和list非常类似,但是tuple一旦初始化就不能修改,比如同样是列出同学的名字:

现在,classmates这个tuple不能变了,它也没有append(),insert()这样的方法。其他获取元素的方法和list是一样的,你可以正常地使用classmates[0],classmates[-1],但不能赋值成另外的元素。

不可变的tuple有什么意义?因为tuple不可变,所以代码更安全。如果可能,能用tuple 代替list就尽量用tuple。

tuple的陷阱:当你定义一个tuple时,在定义的时候,tuple的元素就必须被确定下来,比如:

如果要定义一个空的tuple,可以写成():

但是,要定义一个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如果你这么定义:

定义的不是tuple,是1这个数!这是因为括号()既可以表示tuple,又可以表示数学公式中的小括号,这就产生了歧义,因此,Python规定,这种情况下,按小括号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自然是1。

所以,只有1个元素的tuple定义时必须加一个逗号,,来消除歧义:

Python在显示只有1个元素的tuple时,也会加一个逗号,,以免你误解成数学计算意义上的括号。

在来看一个“可变的”tuple:

这个tuple定义的时候有3个元素,分别是'a','b'和一个list。不是说tuple一旦定义后就不可变了吗?怎么后来又变了?

别急,我们先看看定义的时候tuple包含的3个元素:

当我们把list的元素'A'和'B'修改为'X'和'Y'后,tuple变为:

表面上看,tuple的元素确实变了,但其实变的不是tuple的元素,而是list的元素。tuple 一开始指向的list并没有改成别的list,所以,tuple所谓的“不变”是说,tuple的每个元素,指向永远不变。即指向'a',就不能改成指向'b',指向一个list,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对象,但指向的这个list本身是可变的!

理解了“指向不变”后,要创建一个容也不变的tuple怎么做?那就必须保证tuple的每一个元素本身也不能变。

python列表(list)操作

列表在python中感觉是最灵活的有序集合对象类型,有点像其他语言的数组的类型 列表可以嵌套,索引和分片操作 嵌套:l3 = ['a',['b','cc']] 索引:l3[1] 分片:l3[2:4] 已知列表:a = [1,2,3,4,5] python list 索引: 列表索引的下标默认是从第0个开始的,比如我们需要获取第1个元素1,那我们可以用a[0].如果需要获取 最后一个元素,那可以通过a[-1]。 1 append()方法 向列表的尾部插入数据 有点像push操作 它可以push大部分数据,比如数字,字符串到列表里, 比如: a.append(6) a.append(7) a.append([1,3]) 如果你要进行列表的合并的话,用下面的extend方法 2 extend()方法

b = ['a','b'] a.extend(b) print a 输出列表a的结果是[1,2,3,4,5,a,b] 3 insert()方法 比如 a.insert(1,66) 输出结果是[1, 66, 2, 3, 4, 5, 'a', 'b'] 4 remove()方法 a.remove(66) 输出的结果是:[1, 2, 3, 4, 5, 'a', 'b'] 删除列表里面指定的值,如果没有的话,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 ", line 1, in ValueError: list.remove(x): x not in list 4 pop方法 a.pop() 输出的结果是'b' a.pop(2) 输出的结果是3 如果你没有指定参数的话,默然是返回列表的最后一个字符,如果指定的话,返回当前指定的索引的值 5 index方法 a.index(2)

Python中执行系统命令常见的几种方法

Python中执行系统命令常见的几种方法 (1)os.system #这个方法是直接调用标准C的system()函数,仅仅在一个子终端运行系统命令,而不能获取命令执行后的返回信息。 os.system(command)->exit_status Execute the command(a string)in a subshell. #如果再命令行下执行,结果直接打印出来 (2)os.popen #该方法不但执行命令还返回执行后的信息对象,是通过一个管道文件将结果返回。 popen(command[,mode='r'[,bufsize]])->pipeOpen a pipe to/from a command returning a file object. 例如: 好处在于:将返回的结果赋于一变量,便于程序的处理。 (3)使用模块commands模块 (status,result)=commands.getstatusoutput(cmd) status返回命令执行的返回值 result返回命令执行结果

注意1:在类unix的系统下使用此方法返回的返回值(status)与脚本或命令执行之后的返回值不等,这是因为调用了os.wait()的缘故,具体原因就得去了解下系统wait()的实现了。需要正确的返回值(status),只需要对返回值进行右移8位操作就可以了。 注意2:当执行命令的参数或者返回中包含了中文文字,那么建议使用subprocess。 (4)使用模块subprocess Subprocess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子进程管理模块,是替换os.system,os.spawn*等方法的一个模块。 Class subprocess.Popen(args,bufsize=0,executable=None,stdin=None,stdout=None, stderr=None,preexec_fn=None, close_fds=True,shell=False,cwd=None,env=None,universal_newlines=False, startupinfo=None, creationflags=0,restore_signals=True,start_new_session=False,pass_fds=()) 有丰富的参数可以进行配置,可供我们自定义的选项多,灵活性高。之前我使用os.system 的时候遇到文件描述符被子进程继承的问题,后来通过close_fds=False这个参数来解决的。

《Python程序设计》习题与答案

《Python程序设计》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1章基础知识 1.1 简单说明如何选择正确的Python版本。 答: 在选择Python的时候,一定要先考虑清楚自己学习Python的目的是什么,打算做哪方面的开发,有哪些扩展库可用,这些扩展库最高支持哪个版本的Python,是Python 2.x还是Python 3.x,最高支持到Python 2.7.6还是Python 2.7.9。这些问题都确定以后,再做出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而不至于把大量时间浪费在Python的反复安装和卸载上。同时还应该注意,当更新的Python版本推出之后,不要急于更新,而是应该等确定自己所必须使用的扩展库也推出了较新版本之后再进行更新。 尽管如此,Python 3毕竟是大势所趋,如果您暂时还没想到要做什么行业领域的应用开发,或者仅仅是为了尝试一种新的、好玩的语言,那么请毫不犹豫地选择Python 3.x系列的最高版本(目前是Python 3.4.3)。 1.2 为什么说Python采用的是基于值的内存管理模式? 答: Python采用的是基于值的内存管理方式,如果为不同变量赋值相同值,则在内存中只有一份该值,多个变量指向同一块内存地址,例如下面的代码。 >>> x = 3 >>> id(x) 10417624 >>> y = 3 >>> id(y) 10417624 >>> y = 5 >>> id(y) 10417600 >>> id(x) 10417624 1.3 在Python中导入模块中的对象有哪几种方式? 答:常用的有三种方式,分别为 import 模块名[as 别名]

●from 模块名import 对象名[ as 别名] ●from math import * 1.4 使用pip命令安装numpy、scipy模块。 答:在命令提示符环境下执行下面的命令: pip install numpy pip install scipy 1.5 编写程序,用户输入一个三位以上的整数,输出其百位以上的数字。例如用户输入1234,则程序输出12。(提示:使用整除运算。) 答: 1)Python 3.4.2代码: x = input('Please input an integer of more than 3 digits:') try: x = int(x) x = x//100 if x == 0: print('You must input an integer of more than 3 digits.') else: print(x) except BaseException: print('You must input an integer.') 2)Python 2.7.8代码: import types x = input('Please input an integer of more than 3 digits:') if type(x) != types.IntType: print 'You must input an integer.' elif len(str(x)) != 4: print 'You must input an integer of more than 3 digits.' else: print x//100

Python语句、函数与方法的使用技巧总结

Python语句、函数与方法的使用技巧总结 显示有限的接口到外部 当发布python第三方package时,并不希望代码中所有的函数或者class可以被外部import,在__init__.py中添加__all__属性,该list中填写可以import 的类或者函数名,可以起到限制的import的作用,防止外部import其他函数或者类。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from base import APIBase from client import Client from decorator import interface, export, stream from server import Server from storage import Storage from util import (LogFormatter, disable_logging_to_stderr, enable_logging_to_kids, info) __all__ = ['APIBase', 'Client', 'LogFormatter', 'Server', 'Storage', 'disable_logging_to_stderr', 'enable_logging_to_kids', 'export', 'info', 'interface', 'stream'] with的魔力

with语句需要支持上下文管理协议的对象,上下文管理协议包含__enter__和__exit__两个方法。with语句建立运行时上下文需要通过这两个方法执行进入和退出操作。 其中上下文表达式是跟在with之后的表达式,该表达式返回一个上下文管理对象。 # 常见with使用场景 with open("test.txt", "r") as my_file: # 注意, 是__enter__()方法的返回值赋值给了my_file, for line in my_file: print line 知道具体原理,我们可以自定义支持上下文管理协议的类,类中实现__enter__和__exit__方法。 #!/usr/bin/env python # -*- coding: utf-8 -*- class MyWith(object): def __init__(self): print "__init__ method" def __enter__(self):

python一些常用方法

1.list 方法 一、创建一个列表 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如下所示: 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列表索引从0开始。列表可以进行截取、组合等。 二、访问列表中的值 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列表中的值,同样你也可以使用方括号的形式截取字符,如下所示: print "list1[0]: ", list1[0] print "list2[1:5]: ", list2[1:5]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三、更新列表 你可以对列表的数据项进行修改或更新,你也可以使用append()方法来添加列表项,如下所示: list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print "Value availabl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2]; list[2] = 2001; print "New value availabl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2];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四、删除列表元素 可以使用del 语句来删除列表的的元素,如下实例: list1 = ['physics', 'chemistry', 1997, 2000]; print list1; del list1[2]; print "After deleting value at index 2 : " print list1;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五、Python列表脚本操作符 列表对+ 和* 的操作符与字符串相似。+ 号用于组合列表,* 号用于重复列表。如下所示: Python 表达式结果描述 len([1, 2, 3])3长度 [1, 2, 3] + [4, 5, 6][1, 2, 3, 4, 5, 6]组合 ['Hi!'] * 4['Hi!', 'Hi!', 'Hi!', 'Hi!']重复 3 in [1, 2, 3]True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 for x in [1, 2, 3]: print x, 1 2 3迭代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1 2 3 4list1=['hello','world'] print list1 list2=[1,2,3] print list2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 (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1 2list3=list("hello") print list3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1)、创建 1 2 3 4 5 6t1=1,2,3 t2="jeffreyzhao","cnblogs" t3=(1,2,3,4) t4=() t5=(1,) print t1,t2,t3,t4,t5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 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 (2)、tuple函数 tuple函数和序列的list函数几乎一样:以一个序列(注意是序列)作为参数并把它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就算元组,那么该参数就会原样返回: 1t1=tuple([1,2,3])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2014年10月15日tenking阅读23 次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1 2 3 4list1=['hello','world'] print list1 list2=[1,2,3] print list2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1 2list3=list("hello") print list3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1)、创建 1 2 3 4 5 6t1=1,2,3 t2="jeffreyzhao","cnblogs" t3=(1,2,3,4) t4=() t5=(1,) print t1,t2,t3,t4,t5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2)、tuple函数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Python常见数据结构整理 Python中常见的数据结构可以统称为容器(container)。序列(如列表和元组)、映射(如字典) 以及集合(set)是三类主要的容器。 一、序列(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序列中的每个元素都有自己的编号。Python中有6种内建的序列。其中列表和元组是最常见的类型。其他包括字符串、Unicode字符串、buffer对象和xrange对象。下面重点介绍下列表、元组和字符串。 1、列表 列表是可变的,这是它区别于字符串和元组的最重要的特点,一句话概括即:列表可以修改,而字符串和元组不能。 (1)、创建 通过下面的方式即可创建一个列表: 输出: ['hello', 'world'] [1, 2, 3] 可以看到,这中创建方式非常类似于javascript中的数组。 (2)、list函数 通过list函数(其实list是一种类型而不是函数)对字符串创建列表非常有效: 输出: ['h', 'e', 'l', 'l', 'o'] 2、元组 元组与列表一样,也是一种序列,唯一不同的是元组不能被修改(字符串其实也有这种特点)。

输出: (1, 2, 3) ('jeffreyzhao', 'cnblogs') (1, 2, 3, 4) () (1,) 从上面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a、逗号分隔一些值,元组自动创建完成; b、元组大部分时候是通过圆括号括起来的; c、空元组可以用没有包含内容的圆括号来表示; d、只含一个值的元组,必须加个逗号(,); (2)、tuple函数 tuple函数和序列的list函数几乎一样:以一个序列(注意是序列)作为参数并把它转换为元组。如果参数就算元组,那么该参数就会原样返回: 输出: (1, 2, 3) ('j', 'e', 'f', 'f') (1, 2, 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test.py", line 7, in t4=tuple(123) TypeError: 'int' object is not iterable 3、字符串

python常用函数年初大总结

1.常用内置函数:(不用import就可以直接使用) help(obj) 在线帮助, obj可是任何类型 callable(obj) 查看一个obj是不是可以像函数一样调用 repr(obj) 得到obj的表示字符串,可以利用这个字符串eval重建该对象的一个拷贝 eval_r(str) 表示合法的python表达式,返回这个表达式 dir(obj) 查看obj的name space中可见的name hasattr(obj,name) 查看一个obj的name space中是否有name getattr(obj,name) 得到一个obj的name space中的一个name setattr(obj,name,value) 为一个obj的name space中的一个name指向vale这个object delattr(obj,name) 从obj的name space中删除一个name vars(obj) 返回一个object的name space。用dictionary表示 locals() 返回一个局部name space,用dictionary表示 globals() 返回一个全局name space,用dictionary表示 type(obj) 查看一个obj的类型 isinstance(obj,cls) 查看obj是不是cls的instance issubclass(subcls,supcls) 查看subcls是不是supcls的子类 类型转换函数 chr(i) 把一个ASCII数值,变成字符 ord(i) 把一个字符或者unicode字符,变成ASCII数值 oct(x) 把整数x变成八进制表示的字符串 hex(x) 把整数x变成十六进制表示的字符串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案16--列表类型2

授课教案

授课教案附页 教学设计说明一、旧课回顾 创建一个列表,列表中的元素依次为:姓名、班级,并完成: (1)输出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姓名、班级); (2)增加语文成绩 (3)增加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 (4)将性别这一项插入到姓名后面 (5)修改班级为:software1801 (6)删除语文成绩 任务分析: ?题干: 创建一个列表。考察列表的概念:列表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元素用逗号分隔 开,放到一对中括号里构成的数据类型。 创建一个列表,列表中的元素依次为:姓名、班级。 代码示例: ?问题(1):输出该学生的基本信息(姓名、班级) 考察列表中元素访问方法。列表中第i个元素可以用l[i]表示,因此可以使用 for循环,因此访问列表的第0个到第len(l)-1个元素。 代码示例1: 补充:列表本身可以当做一个序列。因此,访问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还有另 一种方法。 代码示例2:

方法一:使用range( )产生一个整数序列,表示列表l中每个元素的在列表中的位置(标号),然后用l[i]表示第i个元素。 方法二:直接把列表l本身看做一个序列,此时循环变量i表示列表l中的第i个元素。 ?问题(2):增加语文成绩 考察列表中增加元素的方法。问题(2)仅增加语文成绩,即仅增加一个元素,使用l.append( )方法。 代码示例: ?问题(3):增加英语成绩和数学成绩 考察列表中增加元素的方法。可以使用两次l.append( )方法,依次增加英文成绩和数学成绩。也可以使用l.extend( )函数,将英文成绩和数学成绩作为一个新的列表直接追加都原列表中。 代码示例: ?问题(4):将性别这一项插入到姓名后面 考察l.insert( )的用法。l.insert(i,x):把x查到列表的第i个位置。 代码示例: ?问题(5):修改班级为:software1801 考察里列表元素的修改。l[i]=x:将列表中第i个元素修改为x。

黑马程序员Python教程:Python列表的6种操作实例

在使用Python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列表,列表(list)就是动态数组,相当于C++标准库的Vector。但不同的是,Python的列表可以存储多种数据类型于一身,非常强大。 下面介绍几种Python列表的常用用法: 一. 列表的创建: 使用[] 把数据包含起来,便可以创建一个列表了。 1. [ ] 可以不包含任何数据,则表示创建一个空列表 >>> name = [] 2. [ ] 也可以包含多种数据类型的数据 >>> name = ["damao", 30, "ermao"] 二. 列表的打印: 1. 使用内置函数print() 便可打印整个列表里的数据” >>> print(name) ["damao", 30, "ermao"] 2. 当然也可以打印列表的某个下标的数据: >>> print(name[0]) damao 3. 也可以分片打印列表的某段下标的数据 >>> print(name[0:2])

['damao', 30] #注意,没有打印name[2]的数据:) 4. 如果想要分别打印列表里的每个数据,只需要一个for就可以搞定: >>> for each in name: print(each) damao 30 ermao 5. 当然也可以直接打印出列表内数据的个数: >>> print(len(name)) 3 三、列表的扩展: 1. 我们可以在列表末尾追加一个任意数据类型数据: >>> name.append(["daoluan", 666]) >>> print(name) ['damao', 30, 'ermao', ['daoluan', 666]] 2. 也可以在列表末尾追加一个列表里的所有数据: >>> name.extend(["sanmao", 10, "simao"]) >>> print(name)

python一些常用方法

1.list方法 一、创建一个列表 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如下所示: 与字符串的索引一样,列表索引从0开始。列表可以进行截取、组合等。 二、访问列表中的值 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列表中的值,同样你也可以使用方括号的形式截取字符,如下所示: print"list1[0]:",list1[0] print"list2[1:5]:",list2[1:5]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三、更新列表 你可以对列表的数据项进行修改或更新,你也可以使用append()方法来添加列表项,如下所示: list=['physics','chemistry',1997,2000]; print"Value available at index2:" print list[2]; list[2]=2001; print"New value available at index2:" print list[2];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四、删除列表元素 可以使用del语句来删除列表的的元素,如下实例: list1=['physics','chemistry',1997,2000]; print list1; del list1[2]; print"After deleting value at index2:" print list1; 以上实例输出结果: 五、Python列表脚本操作符 列表对+和*的操作符与字符串相似。+号用于组合列表,*号用于重复列表。如下所示: Python表达式结果描述 len([1,2,3])3长度 [1,2,3]+[4,5,6][1,2,3,4,5,6]组合 ['Hi!']*4['Hi!','Hi!','Hi!','Hi!']重复 3in[1,2,3]True元素是否存在于列表中 for x in[1,2,3]:print x,123迭代

列表list——python

第 I 条列表: 节 1.01创建列表的方式: 1使用赋值运算符直接创建列表 1.1Listname=[元素1,元素2,……,元素n] 2创建空列表 3创建数值列表 节 1.02删除列表del: Is not defined 未被定义 注意:python自带垃圾回收机制,会自动销毁不用的列表,所以即使我们不手动删除,python 也会自动将其回收。 节 1.03访问列表元素:即获取列表中的内容 3种方法:1.直接使用print()输出2.索引Indexing 3.切片Slicing Ctrl +S 保存文件 F5 运行文件

节 1.04遍历列表 方法:1.直接使用for循环(只能输出元素的值) 2.使用for循环和enumerate()函数(需要索引值时) 写两行的: 节 1.05添加元素或列表: 向列表里添加元素所用函数:

1. append(加到列表末尾) Listname.append() 2.insert() (向列表中制定位置插入元素) 没有append的执行效率高 将一个列表添加到另一个列表中的函数extend() (加到原列表的后面) 节 1.06修改元素: 找到索引值,直接修改就行 list1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list1[2] = '一行白鹭上青天' print(list1) 节 1.07删除元素 (a)根据索引删除 和删除列表相似,用del语句 del的使用:del listname[] (语句放前面) (b)根据元素值删除(不知道索引值时) 使用remove()方法 listname.remove() (方法放后面) 节 1.08对列表进行统计 (a)获取制定元素出现的次数count() Llistname.coount(obj) (b)获取制定元素首次出现的下标index() Listname.index(obj)

PYTHON语言常用语法摘要

Python语言常用语法 在Python中有4种类型的数——整数、长整数、浮点数和复数。 使用变量时只需要给它们赋一个值。不需要声明或定义数据类型。 不要混合使用制表符和空格来缩进,因为这在跨越不同的平台的时候,无法正常工作。我强烈建议你在每个缩进层次使用单个制表符或两个或四个空格。 在Python中有三种控制流语句——if、for和while。 在Python中没有switch语句。你可以使用if..elif..else语句来完成同样的工作(在某些场合,使用字典会更加快捷。) Break:如果你从for或while循环中终止,任何对应的循环else块将不执行 函数通过def关键字定义。def关键字后跟一个函数的标识符名称,然后跟一对圆括号。圆括号之中可以包括一些变量名,该行以冒号结尾。接下来是一块语句,它们是函数体。下面这个例子将说明这事实上是十分简单的。 Global定义全局变量。在函数定义的形参名后加上赋值运算符(=)和默认值,从而给形参指定默认参数值。 重要 只有在形参表末尾的那些参数可以有默认参数值,即你不能在声明函数形参的时候,先声明有默认值的形参而后声明没有默认值的形参。 这是因为赋给形参的值是根据位置而赋值的。例如,def func(a,b=5)是有效的,但是def func(a=5,b)是无效的。 return语句用来从一个函数返回即跳出函数。我们也可选从函数返回一个值。 pass语句在Python中表示一个空的语句块。 Python有一个很奇妙的特性,称为文档字符串,它通常被简称为docstrings。DocStrings是一个重要的工具,由于它帮助你的程序文档更加简单易懂,你应该尽量使用它。你甚至可以在程序运行的时候,从函数恢复文档字符串! 文档字符串的惯例是一个多行字符串,它的首行以大写字母开始,句号结尾。第二行是空行,从第三行开始是详细的描述。强烈建议你在你的函数中使用文档字符串时遵循这个惯例。调用时用print函数名.__doc__(双下划线)。 __name__属性 当一个模块被第一次输入的时候,这个模块的主块将被运行。假如我们只想在程序本身被使用的时候运行主块,而在它被别的模块输入的时候不运行主块,我们该怎么做呢?这可以通过模块的__name__属性完成。 Dir()函数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教案15--列表类型

P y t h o n程序设计基础 教案15--列表类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XXXXXXX学院 授课教案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上机课□其他

XXXXXXXXXXXX学院授课教案附页

一、旧课回顾 字符串 s = ' 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 (1)输出逗号前面的内容:' Life is short' (2)输出逗号后面的内容:'you need Python! ' (3)去掉字符串左边的空格:'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 (4)去掉所有的空格:'Lifeisshort,youneedPython!' (5)判断字符串s是否以空格' '开头 (6)将字符串s中的所有小写字母转化为大写字母: ' LIFE IS SHORT, YOU NEED PYTHON! ' (7)求'e'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和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任务分析: ?问题(1): 考察字符串子串的使用方法;字符串子串的获取使用: s[start:end:step]。 代码示例1:确定start、end和step的值 代码示例2:start为0,默认可以省略;step为1,默认可以省略。 ?问题(2): 考察字符串子串的使用方法;字符串子串的获取使用: s[start:end:step]。 代码示例:end省略表示默认序列表,

?问题(3): 考察s.strip( )函数的使用。s.strip( )函数:去掉字符串左右空格;s.lstrip( )函数:去掉字符串左边的空格;s.rstrip( )函数:去掉字符串右边的函数。 代码示例: ?问题(4): 考察s.replace( )函数的使用。s.replace(c1,c2):用字符串c2代替字符串c1. 代码示例: ?问题(5): 考察s.startswith( )函数的使用。 代码示例: ?问题(6): 考察s.upper( )函数的使用。 ?问题(7): 考察s.find( )函数的使用。s.find(c1):c1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s.rfind(c1):c1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二、列表的创建 创建列表:只要把逗号分隔的不同的数据项使用方括号括起来即可。 举例:

python文件和目录操作方法大全

python文件和目录操作方法大全(含实例)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文件和目录的操作方法,简明总结了文件和目录操作中常用的模块、方法,并列举了一个综合实例,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一、python中对文件、文件夹操作时经常用到的os模块和shutil模块常用方法。 1.得到当前工作目录,即当前Python脚本工作的目录路径: os.getcwd() 2.返回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和目录名:os.listdir() 3.函数用来删除一个文件:os.remove() 4.删除多个目录:os.removedirs(r“c:\python”) 5.检验给出的路径是否是一个文件:os.path.isfile() 6.检验给出的路径是否是一个目录:os.path.isdir() 7.判断是否是绝对路径:os.path.isabs() 8.检验给出的路径是否真地存:os.path.exists() 9.返回一个路径的目录名和文件名:os.path.split() eg os.path.split('/home/swaroop/byte/code/poem.txt') 结果:('/home/swaroop/byte/code', 'poem.txt') 10.分离扩展名:os.path.splitext() 11.获取路径名:os.path.dirname() 12.获取文件名:os.path.basename() 13.运行shell命令: os.system() 14.读取和设置环境变量:os.getenv() 与os.putenv() 15.给出当前平台使用的行终止符:os.linesep Windows使用'\r\n',Linux使用'\n'而Mac使用'\r' 16.指示你正在使用的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517326830.html, 对于Windows,它是'nt',而对于Linux/Unix用户,它是'posix' 17.重命名:os.rename(old,new) 18.创建多级目录:os.makedirs(r“c:\python\test”) 19.创建单个目录:os.mkdir(“test”) 20.获取文件属性:os.stat(file) 21.修改文件权限与时间戳:os.chmod(file) 22.终止当前进程:os.exit() 23.获取文件大小:os.path.getsize(filename) 二、文件操作方法大全: 1.os.mknod("test.txt") #创建空文件 2.fp = open("test.txt",w) #直接打开一个文件,如果文件不存在则创建文件 3.关于open 模式: 复制代码代码如下: w:以写方式打开, a:以追加模式打开(从EOF 开始, 必要时创建新文件) r+:以读写模式打开 w+:以读写模式打开(参见w ) a+:以读写模式打开(参见a ) rb:以二进制读模式打开

简单说说Python中的列表 元组 字典

简单说说Python中的列表元组字典(正确拷贝一个对象) 本文中讲述了在python中对列表,元组,字典的常用操作(正确拷贝一个对象)。# !/user/bin/python # filename:object.py #####在Python中有三种内建的数据结构——列表、元组和字典########## ######################## # 访问内部元素时,三者都是通过方括号[]来访问 # 以下例子将对List 进行常规操作 ############### print('=========列表(这与JS里的数组类似)====================') print('string is ',len('string'))#长度 shoplist = ['apple', 'mango', 'carrot', 'banana'] print('我的购物车里有',len(shoplist),'个东西,它们分别是:\n') #len函数返回一个对象长度 #循环输出 for item in shoplist: print(item) print('\n我还需要买rice') #添加元素 shoplist.append('rice') #append方法 ######################## #这里也可以采用extend方法,虽然结果表现都一样:都是在列表末尾添加新元素, #不过该方法的使用与append本质上完全不一样, # shoplist.extend(['rice']) #extend方法 # extend是可以迭代追加多个元素到列表中的,因此传入参数 # 必须是能够迭代运算的而且传入的类型最好是相同类型的, # 如:字符串'rice',列表['rice','apple','banana'],当这里shoplist.extend(2) 这样写也不会报错# 如果传入参数为:shoplist.extend('potato'),则返回: # ['apple', 'mango', 'carrot', 'banana', 'rice', 'p', 'o', 't', 'a', 't', 'o'] # 如果传入参数为:shoplist.extend(['potato','cabbage']),则返回: # ['apple', 'mango', 'carrot', 'banana', 'rice', 'potato', 'cabbage'] ######################### print('现在,我的shoplist里有:',shoplist) #排序 print('我对我的购物车排序:') shoplist.sort() print('现在shoplist为:',shoplist) #访问 print('我购物车里第2个东西为:',shoplist[1]) print('我不想',shoplist[1],'将它删除') #删除 del shoplist[1]

(完整word版)python常用函数

1.map()函数 map()是Python 内置的高阶函数,它接收一个函数f和一个list,并通过把函数f 依次作用在li st 的每个元素上,得到一个新的list 并返回。 例如,对于list [1, 2, 3, 4, 5, 6, 7, 8, 9] 如果希望把list的每个元素都作平方,就可以用map()函数: 因此,我们只需要传入函数f(x)=x*x,就可以利用map()函数完成这个计算: def f(x): return x*x print map(f, [1, 2, 3, 4, 5, 6, 7, 8, 9]) 输出结果: [1, 4, 9, 10, 25, 36, 49, 64, 81] 可以用列表替代 注意:map()函数不改变原有的list,而是返回一个新的list。

利用map()函数,可以把一个list 转换为另一个list,只需要传入转换函数。 由于list包含的元素可以是任何类型,因此,map() 不仅仅可以处理只包含数值的list,事实上它可以处理包含任意类型的list,只要传入的函数f可以处理这种数据类型。 假设用户输入的英文名字不规范,没有按照首字母大写,后续字母小写的规则,请利用map()函数,把一个list(包含若干不规范的英文名字)变成一个包含规范英文名字的list: 输入:['adam', 'LISA', 'barT'] 输出:['Adam', 'Lisa', 'Bart'] format_name(s)函数接收一个字符串,并且要返回格式化后的字符串,利用map()函数,就可以输出新的list。 参考代码: 2.reduce()函数 reduce()函数也是Python内置的一个高阶函数。reduce()函数接收的参数和map()类似,一个函数f,一个list,但行为和map()不同,reduce()传入的函数f 必须接收两个参数,reduce()对list 的每个元素反复调用函数f,并返回最终结果值。 例如,编写一个f函数,接收x和y,返回x和y的和: 调用reduce(f, [1, 3, 5, 7, 9])时,reduce函数将做如下计算:

30个Python常用小技巧

30个Python 常用小技巧 1、原地交换两个数字 1 2 3 4 x, y =10, 20 print (x, y) y, x = x, y print (x, y) 10 20 20 10 2、链状比较操作符 1 2 3 n = 10 print (1 < n < 20) print (1 > n <= 9) True False 3、使用三元操作符来实现条件赋值 [表达式为真的返回值] if [表达式] else [表达式为假的返回值] 1 2 3 y = 20 x = 9 if (y == 10) else 8 print (x)

8 # 找abc 中最小的数 1 2 3 4 5 6 def small(a, b, c): return a if a10 else m **4 for m in range (50)] print (x) [0, 1, 16, 81, 256, 625, 1296, 2401, 4096, 6561, 10000, 121, 144, 169, 196, 225, 256, 289, 324, 361, 400, 441, 484, 529, 576, 625, 676, 729, 784, 841, 900, 961, 1024, 1089, 1156, 1225, 1296, 1369, 1444, 1521, 1600, 1681, 1764, 1849, 1936, 2025, 2116, 2209, 2304, 2401] 4、多行字符串 1 2 3 4 5 6 multistr = "select * from multi_row \ where row_id < 5" print (multistr) select * from multi_row where row_id < 5 multistr = """select * from multi_row where row_id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