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教案第1----周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教案第1----周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教案第1----周

《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二○一四 至二○一五 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1周 第1页

审 批 意 见

(签字) 年 月 日

授 课 班 级 教 时

计 划 实 用 授 课 日 期

4

4

一、基本课题:任务1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二、目的要求: 熟悉OSI 模型和TCP/IP 协议;

三、重点难点:了解OSI 和TCP/IP 协议 四、教具与挂图:计算机,多媒体

五、课堂类型与方法:讲授演示法,任务驱动学习法和协作学习法

复习提问: 附后

次 姓

名 分

七、布置作业(题目及来源):附后 八、参考书及教材:

编写日期: 备课教师(签字):

十、授课内容:(附后)

课后 回忆

六、 九、

时间教学内容方法

80

项目1 TCP/IP协议组及部署网络连接

任务1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

相关知识与技能:

1、OSI参考模型

(1)体系结构:

(2)各层次的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

物理连接。它主要关心的是通过物理链路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传送比特

流,物理链路可能是铜线、卫星、微波或其他的通讯媒介。它关心的问题有:

多少伏电压代表1?多少伏电压代表0?时钟速率是多少?采用全双工还是

半双工传输?总的来说物理层关心的是链路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规程特性。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是为网络层提供服务的,解决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通信问

题,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帧。

数据帧中包含物理地址(又称MAC地址)、控制码、数据及校验码等

信息。该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可靠的物

理链路转换成对网络层来说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是为传输层提供服务的,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数据包或分

组。该层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如何使数据包通过各结点传送的问题,即通过路

讲解、

课件

演示、

网络

补充

时间教学内容方法径选择算法(路由)将数据包送到目的地。另外,为避免通信子网中出现过

多的数据包而造成网络阻塞,需要对流入的数据包数量进行控制(拥塞控

制)。当数据包要跨越多个通信子网才能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际互连

的问题。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为上层协议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和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包括处理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等问题。该层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

节,使高层用户看到的只是在两个传输实体间的一条主机到主机的、可由用

户控制和设定的、可靠的数据通路。

传输层传送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段或报文。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会话层主要功能是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会话层得名的原因是它很类

似于两个实体间的会话概念。例如,一个交互的用户会话以登录到计算机开

始,以注销结束。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处理流经结点的数据编码的表示方式问题,以保证一个系统应用层发出的信息可被另一系统的应用层读出。如果必要,该层可提供一种标准

表示形式,用于将计算机内部的多种数据表示格式转换成网络通信中采用的

标准表示形式。数据压缩和加密也是表示层可提供的转换功能之一。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如文件传输、收发电子邮件等。

(3)比喻:

7 应用层:老板

6 表示层:相当于公司中演示稿老板、替老板写信的助理

5 会话层:相当于公司中收寄信、写信封与拆信封的秘书

4 传输层:相当于公司中跑邮局的送信职员

时间教学内容方法

80

3 网络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排序工人

2 数据链路层:相当于邮局中的装拆箱工人

1 物理层: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

2、TCP/IP协议组:

(1)体系结构:

(2)协议体系:

1、网络接口层:

ARP是正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已知的IP,寻找对应主机的MAC地址。

时间教学内容方法RARP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通过MAC地址确定IP地址。比如无盘工作站

还有DHCP服务。

2、网络层:

网络层包括:IP(Internet Protocol)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控制报文协议、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RARP(Reverse ARP)反向地址转换协议。

3、应用层:

应用层协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FTP、TELNET、DNS、SMTP、NFS、HTTP。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是文件传输协议,一般上传下载用FTP 服务,数据端口是20H,控制端口是21H。

Telnet服务是用户远程登录服务,使用23H端口,使用明码传送,保密性差、简单方便。

DNS(Domain Name Service)是域名解析服务,提供域名到IP地址之间的转换,使用端口53。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是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来控制信件的发送、中转,使用端口25。

NFS(Network File System)是网络文件系统,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间的文件共享。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的WWW服务,使用端口80。

4、传输层:

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

时间教学内容方法

15 5 3、作业:

将TCP/IP协议与OSI模型关联起来。

TCP/IP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TCP/IP协议

令牌环ATM HTTP以太网IP

TCP UDP RIP SNMP IGMP

ICMP SMTP FTP DNS ARP

4、任务回顾:

[课堂提问1]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A. 传输层

B. 会话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课堂提问2]

网际协议(IP)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起作用?网络层

布置

作业

学生

回答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1

实验一安装Linux操作系统 【实验目的】 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发行版本;掌握Linux系统安装方法;掌握网络配置和网络环境测试。 【实验内容】 1.Vmware Workstation 6.0下创建Red Hat Linux虚拟机,要求虚拟机的内存为256MB或更大,硬盘为8GB或更大。 2.使用RHEL 5的ISO文件安装Linux系统。 【实验步骤】 1.硬盘和分区知识以及Linux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 (1)硬盘和分区知识 磁盘有IDE接口和SCSI接口两种。 磁盘在使用前需分区。磁盘分区有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之分。一块硬盘可以有4个主分区,其中一个主分区的位置可以有一个扩展分区替换,即可以有3个主分区和一个扩展分区,且一块硬盘只能有一个扩展分区,在这个扩展分区中可以划分多个逻辑分区。(2)Linux如何表示分区 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盘符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而在linux下使用分区的设备名来标识不同的分区,设备名存放在/dev目录中。 磁盘设备名称如下: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a ●系统的第2块IDE接口的硬盘称为/dev/hdb ●系统的第1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a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的硬盘称为/dev/sdb 分区使用数字编号表示: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hda1 ●系统的第1块IDE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hda5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1个分区称为/dev/sdb1 ●系统的第2块SCSI接口硬盘的第5个分区称为/dev/sdb5 注意:数字编号1-4留给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使用,逻辑分区编号从5开始。 (3)Linux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的组织方式------挂载点 Linux系统只有一个根目录,即只有一个目录树。不同磁盘的不同分区只是这个目录树的一部分,在linux中创建文件系统后(类似format),用户不能直接使用它,要挂载文件系统后才能使用。挂载文件系统首先要选择一个挂载点。 2.利用VMware Workstation 6.0 创建一台新的虚拟机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第一课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及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及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

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及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LAN 10千米以内 城域网MAN 10千米到60千米以内 广域网WAN 100千米以外

流媒体服务器配置教案

技工院校文化理论课教案(首页)(代号A-3) 审阅签名:

一、用户需求:(约5分钟)(口述+PPT) 软件学院多媒体专业的同学们制作了一些动画小短片和视频,在学院文化节到来之际准备将这些短片放到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点播观看,请你帮他们来实现一下吧。 二、项目分析 ◆提问:(约20分钟)(查找资料、思考、讨论) 1、网络上的点播视频是如何实现的? 2、流媒体技术的优势是什么? 3、可以架设流媒体服务器的软件有哪些? 4、流媒体文件支持哪些格式? ◆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约55分钟)(讲授+PPT+操作示范) 1、网络上的点播视频可以采用流媒体技术实现 2、所谓流媒体技术,是指将连续的影像和声音信息经过压缩处理后放在网站服务器上,让用户能够一边下载一边观看、收听(即所谓的“在线欣赏”),而不需要等整个压缩文件下载到自己的机器上才可以欣赏的网络传输技术。 3、可以架设流媒体服务器的软件:目前,在这个领域中的竞争者主要有微软、RealNetworks、Apple 三家公司,例如微软新近发布了Windows Media Services 9、RealNetworks公司新近发布的Helix Platform、Apple新近发布的Darwin streaming server 4.1,意图在流媒体领域大干一场。 4、常见的流媒体发布格式 asf 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 smil Synchronised Multimedia Integration Language. ram RAM File. rpm Embedded RAM File. asx ASF Stream Redirector/ASF流转向器文件 xml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5、流式媒体系统构成 基于 Windows Media 技术的流式播放媒体系统通常由运行编码器(如 Microsoft Windows Media 编码器)的计算机、运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务器和播放机组成。编码器允许您将实况内容和预先录制的音频、视频和计算机屏幕图像转换为 Windows Media 格式。运行 Windows Media Services 的服务器名为 Windows Media 服务器,它允许您通过网络分发内容。用户通过使用播放机(如 Windows Media Player)接收您分发的内容。 通常情况下,用户通过在网页上单击链接来请求内容。Web 服务器将请求重新定向到 Windows Media 服务器,并在用户的计算机上打开播放机。此时,Web 服务器在流式播放媒体过程中不再充当角色,Windows Media 服务器与播放机建立直接连接,并开始直接向用户传输内容。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课程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
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
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
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
(2)、通信协议。
(3)、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多台地理上分散的独立计算机系统遵循约定的通信协议,通过传输介质和网络设备互相连
接起来,实现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的系统。
(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覆盖的面积的大小来分:
名称
网络规模大小
局域网 LAN
10 千米以内
城域网 MAN
10 千米到 60 千米以内
广域网 WAN
100 千米以外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linux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课程性质和价值) 随着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的发展,Internet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服务器已经在各行各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因此,熟练掌握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已成为网络管理中的一种必须技能。 同时随着服务器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纯静态的windowsNT系列的服务器管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而linux服务器几乎已经成为未来中小型服务器管理的发展趋势。 本课程是学年课程,将全面介绍windows2000/2003和linux常用网络管理和常见服务器的管理技术和方法,使学习者能够熟练配置windows2000/2003和linux常见服务器,以适应现代网络社会的需要。 (二)课程基本理念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满足一下要求为基本理念 (1)、体系性要求:所设计的模块课程,要求能够既能自成体系,又能独立使用。所谓自成体系是指单个模块课程要涵盖该模块所涉及的所有内容领域,不能有遗漏;所谓能够独立使用,是指该模块课程的设计,要以每一任务为单位,对每一节课甚至每个知识点,要设计出适合教学需要的任务课程,它可以独立用于教学。 (2)、功能性要求:所设计模块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起重要作用:一是用于辅助教师教学,重点在于向学生演示和表达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辅助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二是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帮助学生发现探索知识;三是提供资料参考,重点在于提供教师备课以及学生学习时的相关参考资料;四是用于学生的兴趣扩展,重点用于帮助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增长见识、形成个性。五是能即时测评,重点在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即时反馈。 (3)技能性要求:模块教学设计要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提高

服务器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服务器管理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本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会安装、会操作、会配置、会管理基于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具体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安装; 2.了解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性能特点; 3.了解文件服务器工作原理; 4.掌握文件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5.了解打印服务器工作原理; 6.掌握打印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7.理解DNS服务器工作原理; 8.掌握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9.理解DHCP服务器工作原理; 10.掌握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1.了解IIS服务器的概念与作用; 12.掌握II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3.理解WWW服务器工作原理; 14.掌握WWW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5.理解FTP服务器工作原理; 16.掌握FT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7.理解E-mail服务器工作原理; 18.掌握E-mail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9.了解CA服务器工作原理; 20.掌握CA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21.掌握服务器性能监视方法。 三、教学学时分配

《服务器管理技术》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 Windows Sever 简介(2学时)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Windows服务器的发展,掌握Windows Sever 服务器的管理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性能; 教学难点:Windows 网络操作系统基本配置。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 Windows服务器概述 1.Windows Sever的发展; 2.Windows Sever 家族简介。 第二节安装Windows Sever 1.硬件环境; 2.手动安装Windows Sever ; 3.自动安装Windows Sever ; 第三节配置Windows Sever 1.环境变量; 2.管理虚拟内存; 3.选择如何分配处理器资源; 4.选择如何分配系统内存。 本章习题要点:Windows Sever 家族;管理虚拟内存;处理器资源的分配等。

实验-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

实验十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 班级:姓名: 【实训目的】 (1)理解DHCP的运行原理。 (2)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及使用。 (3)掌握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端的相关配置。 【实训环境】 硬件:计算机 软件:Vmware 平台:Vmware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台)虚拟机之间搭建平台。 【实训任务】 选择其中一台计算机(域控制器)建立DHCP服务器,分配网络参数如下:静态IP地址:192.168.215.100; 作用域分配IP地址:192.168.215.1~192.168.215.254; 排除IP地址:192.168.215.1~192.168.215.10; 保留IP地址:192.168.215.100 【实训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一、安装DHCP服务器 1、选择“开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组件”, 选中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找到“网络服务”并选中; 2、点击“详细信息”取消全部选项只选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单击确定, 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DHCP组件; 3、通过“开始”→“管理工具”→“DHCP”,打开DHCP控制台窗口。 4、右击服务器名,选择“授权”并刷新。

二、建立IP作用域 1、在DHCP主窗口中,右击DHCP服务器,选择“新建作用域”选项; 2、出现“欢迎使用新建作用域向导”画面时,单击“下一步”,为此作用域设 定一个名称并输入说明文字; 3、单击“下一步”开始填写IP地址范围(起始IP地址与结束IP地址);

4、填写完成之后再单击“下一步”,输入排除客户端使用的IP地址并单击“添 加”(此地址是不分配给DHCP客户的IP地址); 5、单击“下一步”,设置IP地址的租用期限,默认为8天,取默认值;

《服务器配置管理》电子教案

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服务器配置管理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班级13计络3班 授课教师000 教师所在系(部)工程系 2013年秋季学期

填表说明:1.教案要有相应的电子版本; 2.各栏的大小可依实际情况自行调整(或添/减); 3.板书设计可在教学进程中直接用横线、浪线等标示出。 课题 安装Windows Server2003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 掌握使用VMware 的详细配置与管理 2. 掌握使用VMware 进行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难点: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 教学过程 (含课堂 教学内 容、教学 方法、辅 助手段、 师生互 动、时间 分配、板 书设计、 作业、参 考资料 等) 项目背景: 公司新购进一台服务器,硬盘控件为500G 。已经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 网络操作系统,计算机名为win2003-0。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版的镜 像文件已经保存在硬盘上。拓扑图如2-1图所示。 ● 要求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分区大小为 2.7GB ,文件系统格式为NTFS ,授权模式为每服务器30个连接数,计算机名为win2003-1,管理员密码为p@ssw0rd1,服务器的IP 地址为10.10.10.1,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0,DNS 服务器为10.10.10.1,默认网关为10.10.10.254,属于 工作组comp ● 测试物理主机与虚拟机之间的通信情况 教学方法:机房实操 使用教学工具:机房+电脑+学生控制软件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教师讲解:25;主要内容:45分钟;总结:5分钟; 课后自我总结与分析 出勤:较好;装系统,作为本课程的最基本技能,学生应该容易掌握,但是在 学生练习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平时生活中都没有接触过,导致好生疏。课堂纪 律:较好

配置和管理Web服务器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成绩评定_______ 学号姓名教师签名_______ 实验题目配置和管理Web服务器实验时间 一、实验目的: 1.掌握Web服务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2.学习设置Web服务器的安全控制。 二、实验环境:Windows Server 2003操作系统,IIS组件。 三、实验内容: 1.配置和管理Web服务器。 2.掌握IIS的基本配置方法。 3.设置IIS的安全性控制。 四、实验步骤: 1.进行IIS的基本配置,启动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方法:通过执行Windows Server 2003的“开始|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命令即可启动Microsoft的管理控制台。 2.新建网站。

a.安装后,选择在其中建立网站的主机,然后单击“活动工具栏”中的“操作”按 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网站”选项,“网站创建向导”对话框就会出现 在屏幕上。 b.按照“网站创建向导”的要求,分别输入网站描述、网站IP地址、网站TCP端 口、网站主目录、网站访问权等信息。 图 IP地址和端口设置(本机的IP地址为端口号:80 路径为C:\实验配置和管理Web 服务器) 后来指导老师建议我以后在选择网站TCP端口时最好不设成80,可改为801。

设置访问权限时,应十分谨慎,以避免非法用户破坏Web网站中的内容。 3.网站的启动与停止。 如果网站当前为“已停止”状态,可以

使用活动工具栏中的启动项目按钮,启动该网 站。也可在网站上单击右键,选“启动”来开启。 如果网站当前为启动状态,则用户可以使用暂停或停止按钮 ,暂停或停止网站。 4.创建虚拟目录。 创建虚拟目录就是建立一个到实际目录的指针,实际目录下的内容并不需要迁移到网站的主目录下。 方法:a.选择要在其中创建虚拟目录的网站,然后单击“活动工具栏”中的“操作”按钮,在出现的菜单中选择“新建|虚拟目录”选项,则启动“虚拟目录创建向导”。 b.按照“虚拟目录创建向导”的要求,分别输入虚拟目录使用别名、目录的实际路 径、虚拟目录的访问权限等信息。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案

《网络管理与维护》课程教案 一、课程定位 在现代企业中作为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IT网络系统尤其重要,作为服务于此系统的运维人员,更应该具备专业的、符合企业网络运维需求的职业素养。目前,各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均涉及运维管理。IT运维管理是信息化整体价值的保障,否则信息化程度越高,风险也就越大。 “网络运维管理技术”课程主要是为顺应当前技术发展的趋势,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应用下各种典型网络类型对运维技能的需要,通过模拟案例讲解各种类型网络的维护知识和运营特点,让学生认识每种类型网络的生命特征,并掌握监视、分析、诊断、排错的技术和方法,目标是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数据中心网管理人员和企业网管理人员。 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达到以下的目标: (1)、从认识IT资源以及IT资源与企业业务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认识网络运维的价值和方法。 (2)、掌握企业网络中常用的网络监控技术和运维排错方法,熟悉网络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内容,让学生从实习生转变为一名合格的一线维护工程师。 (3)、掌握典型的IT运维系统软件的安装和使用,通过规范的流程来完成对较大网络规模的监控和维护工作,让学生熟悉技术支持工程师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工作内容。 (4)、掌握ITIL规范中的配置管理、事件管理、问题管理,熟悉运维服务的职责要求和主要工作内容,从普通的网络维护工作岗位提升到网络运维服务岗位。 (5)、掌握设计和实施符合企业需求的网络运维系统解决方案,掌握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理,了解售前经理和项目经理的职责要求和主要工作。 三、重点、难点章节及内容 项目1 IT资源与业务的关系识别(2学时)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 熟悉企业典型IT业务应用 熟悉常见的企业IT资源

课程标准--网络服务器配置

《网络服务器配置》课程标准 一、学习领域(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网络服务器配置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适用学制:三年 、课程学时: 、课程学分: 二、学习领域(课程)性质与作用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平台,有网络运行环境,就有网络操作系统(系统服务)在负责网络资源的管理,因此,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开设该课程符合广阔的网络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任何具备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具备网络操作系统技能的网络运行管理人员。因此,将该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网络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网络管理员的职责。 三、学习领域(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虚拟机中安装和配置以及部署客户机。 2.对环境进行网络配置。 3.部署网络,实现工作组之间的资源共享。 4.配置适当的权限和策略来保障网络安全。 5.配置和管理的各种服务。 6.在网络环境中配置访问。 7.域环境下的办公网络的组建与维护。 8.会在虚拟机中安装并使用 9.学会在中安装配置各种服务器 10.掌握在虚拟机中安装的方法,并会进行简单配置。 (二)能力目标 1.会安装和维护服务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会搭建与配备网络。 3.会管理用户权限。 4.能负责各种网络服务器,如、服务器、服务器、服务器、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等的建设、管理、日常运行维护,保证所有系统持续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5.会解决排除各种软硬件故障。 6.能具备网管的岗位素养。 7.会创新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应用。 (三)素质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安装与配置实践,使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职业习惯; 2.树立起自我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注重日常职业素质养成的意识; 3.在学习和技能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四、学习领域(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及学时安排

实验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实验十 DHCP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 班级:姓名: 【实训目的】 (1)理解DHCP的运行原理。 (2)掌握DHCP服务器的安装及使用。 (3)掌握DHCP服务器和DHCP客户端的相关配置。 【实训环境】 硬件:计算机 软件:Vmware 平台:Vmware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2台)虚拟机之间搭建平台。 【实训任务】 选择其中一台计算机(域控制器)建立DHCP服务器,分配网络参数如下:静态IP地址:192.168.215.100; 作用域分配IP地址:192.168.215.1~192.168.215.254; 排除IP地址:192.168.215.1~192.168.215.10; 保留IP地址:192.168.215.100 【实训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一、安装DHCP服务器 1、选择“开始”→“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添加/删除组件”, 选中打开“Windows组件向导”,找到“网络服务”并选中; 2、点击“详细信息”取消全部选项只选中“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单击确定, 单击下一步,进行安装DHCP组件;

3、通过“开始”→“管理工具”→“DHCP”,打开DHCP控制台窗口。 4、右击服务器名,选择“授权”并刷新。 二、建立IP作用域 1、在DHCP主窗口中,右击DHCP服务器,选择“新建作用域”选项; 2、出现“欢迎使用新建作用域向导”画面时,单击“下一步”,为此作用域设 定一个名称并输入说明文字; 3、单击“下一步”开始填写IP地址范围(起始IP地址与结束IP地址);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 络技术学习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 式的深刻变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 学软件。

【重点】: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 种各样的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 息爆炸的威力……,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 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 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总结 归纳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 有的应用可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 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应用服务器的配置和使用

一、相关内容说明 FTP是一个能够在本地文件系统和远程主机文件系统之间传送文件的应用程序,我们在局域网中可以很方便的利用FTP实现文件共享,而Web 服务是TCP/IP互联网中最重要的服务之一,因此FTP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正确配置和管理能够保证信息的畅通和安全。配置和管理FTP服务器、Web服务器是网络管理员的基本任务。我们本次课的实验内容就是配置和管理FTP服务器、Web服务器。 目前运行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的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 的缩写),是一个World Wide Web server,Gopher server和FTP server全部包容在里面,因此是一款非常优秀的FTP、Web服务软件。IIS包括Web 服务器、FTP服务器、NNTP服务器和SMTP服务器。 其次,IIS是随Windows NT Server 4.0一起提供的文件和应用程序服务器,是在Windows NT Server上建立Internet服务器的基本组件。它与Windows NT Server完全集成,允许使用Windows NT Server内置的安全性以及NTFS文件系统建立强大灵活的Internet/Intranet站点。 二、本次实验内容 1.安装配置IIS 实验步骤如下: (1)IIS的添加 进入“控制面板”,依次选“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将“Internet信息服务(IIS)”前的小钩去掉(如有),重新选中后按提示操作即可完成IIS组件的添加。用这种方法添加的IIS组件中将包括Web、FTP、NNTP和SMTP等全部四项服务。 (2)IIS的启动 如果IIS服务还没有启动(IIS中的默认Web站点、默认FTP站点等都显示停止),则使用下列方法启动。执行命令“开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服务管理器(Internet信息服务)”以打开IIS管理器,对于有“停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实训报告配置库管理报告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的实训报告配置库管理报告 配置库管理报告:.chinaspis. 作者:林锐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 项目名称 } 配置库管理报告文件状态: [√] 草稿 [ ] 正式发布 [ ]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 Company-Project-CM-LIB 当前版本: X.Y 作者:完成日期: Year-Month-Day 版本历史版本/状态作者参与者起止日期备注 目录 1. 基本信息 2. 项目成员的操作权限 3. 配置项记录 4. 基线记录 5. 配置库备份记录 6. 配置项交付记录 7. 配置库重要操作日志 1. 基本信息配置管理员 CCB 负责人和成员配置管理计算机配置管理软件配置库名称…… 2. 项目成员的操作权限提示:配置管理员为每个项目成员分配操作权限。一般地,项目成员拥有Add, Checkin/Checkout, Download等权限,但是不能拥有“删除”权限。配置管理员的权限最高。具体操作视所采用的配置管理软件而定。 项目成员权限,说明 3. 配置项记录提示:配置管理员记录主要配置项的版本信息。 主要配置项正式发布日期作者版本变化历史 4. 基线记录基线名称、版本创建日期包含的配置项备注 5. 配置库备份记录提示:配置管理员周期性地备份配置库。

批次备份日期备份内容、说明备份到何处责任人 6. 配置项交付记录提示:配置管理员依据CCB的批示,从配置库中提取配置项交付给接受人。 批次交付日期交付内容、说明 CCB批示接受人 7. 配置库重要操作日志提示:配置管理员记录自己和他人对配置库的重要操作,例如删除文件等。 日期人员事件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最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案 一、管理信息 课程代码:312204 制订人: 所属系部:机电与信息系批准人: 制订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5 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 学时,实践教学:32 学时 课程类型:专业课 适用专业:计算机, 先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 后修课:计算机网络应用、服务器管理 三、课程定位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TCP/IP协议”、“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的基础。 我们的高职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以学生的社会化自觉的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的动态发展为基本特征,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的历史使命。 四、课程设计 (一)课程总体目标 1.知识目标 (1) 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2) 掌握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 (3) 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 掌握网络互联结构; (5) 了解网络基本应用。 2.能力目标 (1)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技术; (2) 计算机网络综合拓扑与布线; (3) 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设置与应用; (4) 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划分; (5) 网络基本应用。 3.素质目标 (1)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有责任感,勤奋好学,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自主、开放的学习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 《计算机网络技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案例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思想: 1.以网络工程师岗位设置课程内容 2.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3.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 4.采用“多元化”能力评测代替传统的期末考试 5.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保障学生开放式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包括进度序号、单元标题、学时、教学类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6项内容),具体见进度表1。 表1 课程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览表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教案-18-46 期末考试(理论)

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 课程名称网络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2016 -2017 学年第二学期教案序号18-46

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Linux 、NetWare等。 网络的管理方式有:工作组和域。 Server 2008安装程序会创建一个称Administrator 的用户帐户,需要完全控制计算机时,可以使用这个帐户。 4.在一个域中,计算机的角色主要有:域控制器、成员服务器和工作站。 Server 2008的磁盘管理支持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磁盘。 6.一块物理磁盘最多可分为 4 主分区,最多可以有 1 扩展分区。 7.共享文件夹的权限共有读取、更改和完全控制三种。 8.在一个TCP/IP网络中,实现为计算机自动分配IP地址的服务是DHCP 服务。 9.在域结构的网络中,DHCP服务器安装好后并不是立即就可以给DHCP客户端提供服务,它必须经过一个“授权步骤。未经此步骤的DHCP服务器在接收到DHCP客户端索取IP地址的要求时,并不会给DHCP客户端分派IP地址。 服务器支持两种查询类型:正向查询和反向查询。 11.为了向用户提供完全合格域名(FQDN)的解析功能,需要在网络中安装并配置DNS 服务器。 12.在一台计算机上建立多个Web站点的方法有使用不同的IP地址、端口号和主机头。 13.利用FTP服务,用户可以将远程计算机上的这些文件下载到自己计算机的磁盘中,也可将本机上的文件上传到远程计算机上。 14.在各种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中,形成了两套安全体系:。 15. NAT的中文含义是网络地址转换。 16.Exchange 2007分为两个版本,分别为:标准版和企业版。 17.在Windows Server 2008中可添加的路由协议是 RIP和 OSPF 。 18.目前常见的远程访问方式有电话线+Modem拨号连接方式和VNP 连接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36分)

WWW服务器配置

项目报告单 班级:网络141 姓名:台升宏学号:24 项目编号 1 项目名称WWW服务器配置实训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课程名称教材 目的WWW服务器配置 WWW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正确理解WWW服务的运行机制,了解常用的wed服务器软件,掌握IIS服务器的安装和基本管理,创建wed 站点利用IIS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网站,掌握虚拟机主机和虚拟目录的创建删除。 实验步骤:(1)利用“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安装IIS服务器。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管理工具”单击“配置您的服务器”根据向导选择应用程序服务器(IIS,ASP,NET)单击下一步,如下图所示: (2)利用添加删除程序配置IIS服务器,方法如下: 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控制面板”单击“添加删除程序”在窗口中选择“添加删除组件”出现组件对话框选择运用程序服务器”单击详细信息选择(IIS)单击确定,下一步。

配置完成后单击完成,出现管理界面,选择管理IIS服务器进入管理界面。在网站中右键选择新建网站,一次建立三个网站,如下图所示: 创建wed网站:

配置网站属性: 一、创建多IP站点及不同端口号: (1)站1的属性,在主目录选项卡中选择文件路径,文档添加wed文档,在网站选项卡里配置IP地址及端口号,注意要配置多IP创建多站点时要添加IP号在TCP/IP属性里单击高级添加不同的IP 号。用相同的方法依次配置完网站2、网站3的不同IP端口号。进行网站测试如下图所示。 (2)同端口号时,访问站点时要输入标准的URL来访问。

二、主机头名创建多网站: 首先要配置DNS服务器如下图:

windows下网络服务器配置实训报告

信息工程系 (WINDOWS) 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实训课程 实 训 报 告

目录 实训一 DHC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3) 实训二 DNS服务器的配置 (6) 实训三 Web Server的安装与配置 (8) 实训四 FTP服务器建立、管理和使用 (11) 实训五搭建邮件服务器平台 (14) 实训六使用ConferenceRoom建立IRC聊天服务器 (16) 实训七构建Windows Media流媒体服务器 (17)

实训一 DHCP服务的配置与管理 一、实训目的: 1.了解DHCP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安装DHCP服务器,并且掌握对DHCP服务器的设置。 3.在客户机上使用DHCP服务 二、任务描述 针对网络上日渐稀少的IP地址,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DHCP,最大化地将IP动态地分配给各个不同的主机。 三、实训环境 1.实训设备: 服务器1台,客户机1台,交换机1台,网线2条。 2.拓朴结构图: 四、实训内容: 1.安装并配置1台Windows 2000 Server计算机成为DHCP服务器。 2.配置另1台PC机作为DHCP客户机。并尝试命令并观看结果。 五、相关理论: IP租约请求 IP租约提供 DHCP客户DHCP服务器 IP租约选择 IP租约确认 图1 申请IP地址的客户机与提供地址的DHCP服务器之间的会话通信过程六、实训方法与步骤: (一)DHCP服务器的安装

(二)设置DHCP服务器 (三)DHCP服务器客户端的设置(四)停用、激活、删除IP作用域 (五)改作用域或DHCP客户的租用期(六)保留特定的IP地址 (七)设置DHCP选项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 本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前期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掌握构建局域网的能力,并为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网络知识打下基础。同时使学生养成对常用的计算机网 工作“连接网络之联网设备”“认识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协议”“连接网络之网络寻址”,最后,学习“组建小型交换网络-配置交换机”“连接互联网之配置路由器”,由浅到深,一步步学习组建局域网及管理。

,培 总结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主要组成部分;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服务(www/mail/ftp等);简单描述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 2.进行网络的物理连接 按需要选择网络传输介质,并制作、测试网络线,把计算机与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并能根据设备面板的批示灯,确定网络的工作状态。能利用无线设备组建无线网络。 3.网络逻辑连接 根据小型网络的特点,规划网络的IP地址,并按照子网隔离的要求,

进行子网划分。知道MAC地址在局域网通信中的作用,并能实现MAC地址与IP地址的绑定。 4.交换机的配置 利用交换机连接网络,并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测试,初步掌握IOS命令的使用及交换机的工作过程,为构建交换式网络打下基础。 5.互联网连接 根据小型网络的特点,选择宽带路由器,并对宽带路由器进行基本配置,实现互联网的接入,对宽带路由器进行高级配置,实现互联网接入的

(一)教学建议 由于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家庭及办公网络调研,网络的组建连

《网络技术应用》全套教案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课题】认识计算机网络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分类和拓扑结构; (2)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3)列举并解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相关知识。 (2)能利用所学网络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网络的神奇作用,激发对网络技术的求知欲,参与网络技术学习 的态度。 (2)认识到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推动人类学习,生活方式的深刻变 革,了解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相互作用。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环境】 :硬件:网络教室,投影仪;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重点】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组成、定义。 【难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日益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各种各样的 网络应用让我们眼花缭乱, 因特网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信息爆炸的威力??,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谈谈我们对计算机网络的认识。 二、新课讲授 (一)计算机网络的功能(阅读课本 P2~P3,并填表1-1) 活动一:小组讨论总结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使用了计算机网络。 活动二::结合活动一中列举的计算机网络的具体应用实例 ,总结归纳计算 机网络的功能. 总结: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虽然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所有的应用可 以归结为三大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和分布处理与分布控制。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定义 活动三:了解学校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情况。 总结两点: 1、计算机网络组成:
1

服务器配置与管理上机试题

课程:服务器配置与管理(期末卷)(答卷时间9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包含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 1.因特网中的主机可以分为服务器和客户机,其中( )。 A. 服务器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客户机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 B. 服务器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客户机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C. 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提供者 D. 服务器和客户机都是服务和信息资源的使用者 2.如果要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那么首先需要为计算机安装( ): A.调制解调器 B.声卡 C.网卡 D.集线器 3.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Ethernet MAC地址() A. 00-01-AA-08 B. 00-01-AA-08-0D-80 C. 1203 Windows 2003 Sever 中具有最高权限的用户是( ) A. administrator B. root C. supervisor D. guest 5.活动目录与下面()服务集成。 6.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地址,它是由( )。 A. 16位二进制数组成 B. 32位二进制数组成 C. 32位十进制数组成位十六进制数组成 7.只有( )卷上的文件或文件夹才能被加密。 A.DOS B.FAT16 C.FAT32 D.NTFS 8.下面( )命令用于测试网络是否连通。 A. telnet B. nslookup C. ping D. ftp 9.现在局域网采用的双绞线一般为( )。 类UTP 类UTP类UTP 类UTP 10.关于以太网网卡地址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世界范围内唯一 B.在世界范围内不唯一 C.在一定范围内唯一 D.在一定范围内不唯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