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8796243.html,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户俊峰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阐述了科技创新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

科学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农业科技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意义;问题;对策;中国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3-0262-02

科学技术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源泉,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农业风险,提高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科技创新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法宝。但目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科技在管理机制、推广体系、农民素质以及科研力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不断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新思路,提高农业科技在推动过程中的新认识,才能更好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从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来看,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我国早在2001

年印发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中就已郑重提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1]。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竭动力。

1 科技创新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意义

1.1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生产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和高效化,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必然会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业组合,传统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将逐步转变为高效精细农业,如观光农业、有机农业等的出现,从而适应社会新的产业发展需求。

1.2 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业科技传播

农村道路建设对农业现代化影响

桐城市农村道路建设情况及其对农业现代化 的影响分析 摘要:为了研究农村道路建设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主要介绍了桐城市 的农村道路建设情况和农业现代化情况,并分析了农村道路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农村道路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结果表明,农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运输能力与之适应,发挥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道路;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经济发展 The devel opment of country road in TongCheng and the Influence 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country road 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dition of country roads and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 TongCheng, then analy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untry roads and agriculture,and the effect on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hould depend on the adaptation to transportation ability,release the positive effect of country road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country road;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infrastructure; economy development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城市人均收入远远超过农村人均收入,并且这种趋势正在不断加大,“三农”问题日趋严重,这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造成极大的制约。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解决“三农”问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一、智慧农业简介概述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销。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

二、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 托普云农升级生产领域,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在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理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托普云农升级经营领域,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制,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一些地区特色品牌农产品开始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辟专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营基地、自建网站、自主配送的方式打造一体化农产品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运营,预示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个性化与差异性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将广泛兴起。所谓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

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

最新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认识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① 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还处于一个相对低的水平。世界农业发展的实践显示: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从传统农业发展和过渡到现代农业,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正面临哪些困难,这些问题是我们应该思考的迫切且现实的问题。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现在是一个人口接近十四亿的大国,而耕地总量约为13000万公顷,人均耕地小于0.1公顷。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许多地方有只搞经济而忽视了农业发展的现象,农业中土地、人力、农业资源等大量流失。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政府在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也采取了一些促进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措施,使得中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有了提升。当前中国的粮食问题,使得市场上出现了有的地方过剩而有的地方短缺的问题,这个问题使得当前整个农业生产面临着一个矛盾,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在总体上持续低,因此,农民要增加收入很困难。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我国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农家庭生产方式居主导地位。家庭农业生产经营分散、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农业经济,所以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在生产方式上回到了中国以前传统的小农经济,这种生产方式落后、停滞不前。其次,自给自足、很少依赖外界提供物资和服务的传统,使得农业经济很难具有现代化的条件。再次,集约型的劳动生产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低,它带来的结果就是农民不愿意投入过多的劳动力去进行农业活动。而且,生产技术的落后和对科技知识缺少认识也是制约农业增产的因素。最后,农业生产规模小,加上资源的不足,投入过多但收益甚少,缺少技术支持和资金来源,也是一大问题。

浅谈新型农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8796243.html, 浅谈新型农业发展创新的重要性 作者:翁国仕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1期 摘要:農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高度重视的产业,在新型农业发展创新这一问题上,党和国家指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从而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党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一方面我们要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牢固树立和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给农业科技工作带来的机遇。 关键词:新型农业,发展创新,经营主体。 我国正处在以工业促进农业、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的新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在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的大背景下,要想促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创新农业发展经营模式,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科学的经营方式重要性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构建势在必行 把握好现代农业的发展规律和科学内涵,立足农村,坚持以工业化的思路指导农业,积极推进农田水利化、农机化、科技化、产业化、信息化等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按照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着力点放在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上,由资源初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转变,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大力发展品牌农业,提高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品牌农业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抓手。品牌农业是一种先进的理念,是现代工业市场化、品牌化、标准化理念在农业发展中的具体体现。发展品牌农业有利于提高相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提升产业层次,对于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性 科技是突破农业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重要途径,应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加快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和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把提高农业科技研发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作为重点。运用农业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注重研发和推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首先要强化科技培训要以促进农民持久增收和充分就业为目的,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展开科技示范、科技培训、科技推广等活动。其次着力抓好科技示范,培育科技示范大户、科技示范大村为重点,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马铃薯、胡萝卜、金莲花、苍术等现有主导产业及蔬菜、中药材等后续产业,集中人力、

浅谈科技创新政策

浅谈科技创新政策 近日,中国迎来了19大的召开,大会上习主席长达三个半小时的报告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等句段层出不穷,由此可见长达3万多字的报告中有大量篇幅涉及创新,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今天和明天。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便是提出了"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直至至今,在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时,科技的发展仍是解决这一矛盾重要关键,而科技创新便是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推进与必要方式。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科技创新可以被分成三种类型: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原创性的科学研究或知识创新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引领的管理创新作为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科技创新的主题,也是当今时代

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知识,新艺术的一部分,它及是电子或许多的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 当今之世,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国家实力最关键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总之,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社会活力的标志,是国家发展的关节点,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活百活的胜负手。 同样,在旧时正是因为邓小平总理提出“科学发展是第一生产力”并实行改革开放促进并刺激了科技创新从而推动了我国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促进了人们生活的全面改善是得我国稳步高速地向“富”进发,同时也从本质上改善并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为至今的发展垫下了不可缺少的基础。 而如今,科技创新的政策更是带动并促成了众多新科技与新思维的诞生,如“互联网+”传统产业,是当下和未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更为重要的部分。近年来,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以滴滴为代表的“互联网+出租车”、以摩拜和ofo为代表的“互联网+自行车”等共享经济形态以及“中国制造2025”所代表的“互联网+制造业”等,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此外即便是在更为传统的行业,比如能源行业,“互联网+”思维也在快速改变着整个行业生态。与此同时,数字经济渐成中国GDP重要支柱,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07年底,中、美两国互联网用户数分别为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

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创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然而,要使我国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型转变,农业科技进步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为此,必须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让传统农业的发展乘上现代科技的东风,通过统筹利用现代前沿科技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以及妥善处理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负面问题。 关键词: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央指导精神现代化农业的创新互联网+农业 农业创新是一个经济、技术和社会的概念,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性、时代性和综合性的概念。农业技术创新与农业现代化应存在互动发展的关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离不开农业技术创新的保障和支持,亦即,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统筹利用其他领域的现代科技,以更科学的方式改造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建立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反过来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为农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和平台。本文通过分析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及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创新点。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经历的几个阶段及其内涵 我国在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这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农业的发展是和国家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的,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基本国情的,而科学技术又是强国的根本。所以科学技术是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上两个发展阶段中传统农业是一个封闭的内循环模式,即农作物的种子给人吃,作物的根茎叶等喂养牲畜,人畜的粪便还田有作为农作物的肥料,传统农业就是在这种重复循环中缓慢发展。而现代农业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之上整合利用工业发展的成果,打破原有的循环模式。从石油中提炼的化肥,现代化学工业研制出的农药、除草剂,工业文明的发展带动大机械的产生代替人力畜力都促使农业产量大增,效益大增。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必将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不断扩大农业的科学范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 (一)、人与资源的矛盾突出,制约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我国农村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本来就很少,随着各地的工业开发区建设、城市规划建设和私人违章建设,非农用土地不断增加,大量耕地被征用占用,使人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加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尽管土地效益比较低,但对于多数农民来讲土地是他们生活的最后保障,即便出外务工也不会轻易放弃土地。这种状况使土地资源很难向优势农户集中形成规模经营,同时也是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使之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从而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农业科技含量不够高,机械化水平较低 有的地方生产的农产品,优良品种虽然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科技含量高、劳动投入少、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仍然不多,低值的“大路货”产品所占的比例仍然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现代农业内涵定义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 3、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 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浅谈科技创新(一)

浅谈科技创新(一)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本文作者阐述了科技创新的含义和原则,以及其策略和战略,说明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并概括了其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创新科技战略趋势 Abstract:Theinnovationisanationalprogressivesoul,isthenationalprosperousdevelopmentthedrainl esspower.Nowthesocietyenterstheeraofknowledgeeconomy.Theeconomicgrowthandsocialprogre sscomparedreliedontechnicalatanytimeinthepast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hisarticleauthor elaboratedscientificinnovation’smeaningandtheprinciple,aswellasitsstrategyandthestrategy,show edstrengthensthescientificinnovationthenecessity,andsummarizeditsdevelopmenttendency. Keywords:InnovationScientificStrategyTendency 创新一词最早是起源于经济领域,但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创新意识的加强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创新已不再仅仅指经济现象,而扩展到政治、科技、文化、军事、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创新概念。大致分类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金融创新、知识创新、政治创新、军事创新、教育创新、文化创新、观念创新、理念创新、企业创新和社会创新等等,概括起来,可以对“创新”简单地定义:创新就是将新的观念和方法付诸实施创造出与现存事物不同的新东西,从而改善现状,只要是新的事物、观念,付诸于实施,并得到认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就是创新。 1.科技创新的含义与原则 科技创新是科学原创和技术创新的总称。科学原创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现象及其运动和发展过程中发现和发明带有规律性的新知识及其所用的器具;技术创新就是人们为了改造自然而进行制造和操作过程中,总结发明或发现的新知识和发明的新技艺。科技创新也就是:科技知识的创新;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的创新;以及人力素质和劳动技能的创新。科技以知识为本意味着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人。知识本质上是人的智力活动的成果,人的智能具有汲取原有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神奇的功能。尽管信息经济时代的智能机也拥有不断增大的知识生产能力,但它永远不能取代人的高级智能功能,和取代人的智力源本的地位与作用。可见,知识为本,知识以人力为本,决定了科技创新首要的是掌握科学与技术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智力劳动群体的培育及其积极性的调动。 科技创新,关键在一个“创”字,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以达到另辟溪径、缩小差距、后来居上的目的。这就是科技创新应遵循的原则。中国的资源有限,事事都创新,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弄清楚为何创新,怎样创新,创新什么,就显得非常。科技创新也要有风险意识。有没有风险意识取决人们对事物有多少了解。知道风险有多大,风险在何处,才能决定自己敢不敢冒风险。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家少一点书生气,企业家能多一点书香气,情况就会有一个根本的转变。科技创新不是随心所欲,任何发明创造都是在发掘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我们在进行任何一项科技创新时,首先需要了解前人做了哪些工作。科技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对比、不断修正的过程。 2.科技创新环境的结构要素 按照是否具有实体和刚性(可约略地理解为非人文的和人文的)将环境分为硬环境(由物质环境和刚性的管理体制及人员组成)和软环境(由人文环境、弹性的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成)两大类,其中物质环境的要素是校园房舍、仪器设备、经费薪给等组成,人文环境主要由科学和人文精神、学术传统、学风和治学氛围组成。硬环境与软环境的相互渗透和融合程度,决定了人性物境(主要由人才和体制组成)和物性人境(主要由研究方向和评价体系组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魏家玺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农业供给侧;农业科技;科技创新 我国粮食安全是建立在稳固的农业科技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对农业科技的要求不但要突破资源环境的限制,还要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是许多农业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模式、发展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1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 1.1设施农业发展速度可观。设施农业是一项集高资本、高技术、高劳动、高投入以及高产出等特点为一体的密集型产业。国家农业科技的创新及发展是建立在良好的设施农业发展之上的。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再创新高,已经突破430万公顷,产值突破10000亿元,农民平均增收达到2300元,新增就业岗位4500多万。其中在温室农业方面,得益于我国自主农业科技的创新和突破,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巨大。 1.2小麦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之一,目前我国小麦前沿相关技术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部分相关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借助前沿技术,专家培育了100多个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新品种,新品种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的特点。从“十二五”开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经开始显著增长,到2016年,已经实现65%的增速。小麦新品种的研发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双重动力大大推进了农业生产及发展。2016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高达355千克,比世界平均水平还要高出60%,总产量为1.28亿吨t,占世界总产量的17%,居世界第一。1.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较高。过去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导致大量资源浪费,违背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理念。现代农业发展除了要求农产品的整体质量之外,还要注意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数据显示,通过农业科技创新,2017年我国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7%,基本上达到了品种改良的目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也得到优化。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研发支出占国内生 专题论述 现代农村科技2019年第3期 来说,一方面,金融规模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这主要是因为,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吸纳外部投资的能力较差,农村经济发展对外部资金的需求规模较小。另一方面,农村金融风险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经济落后地区出现了与经济发达地区完全相反的状况。农村金融风险指数越高,对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低,这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活动本身就面临着极高的风险。当金融机构收紧贷款业务时,虽然会降低不良贷款比重,但同时也收紧了市场上原本就数量较少的流通资金;增发贷款,相应的不良贷款比重就会显著上升。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效率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明显弱于经济发达地区。从整体上来讲,落后地区的市场资金流通规模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少,没有余力进行储蓄。金融机构吸纳到的存款规模本身就有限,转化为贷款的能力自然相应较差。与经济发达地区较为相似的是,金融结构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不明显。 综上所述,在农村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下,政府在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金融改革的适应政策。对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要着力扩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扩大金融机构的金融规模,提高金融机构的金融效率。对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要鼓励金融机构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帮扶作用,建立良好的金融监管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凤嘉,项繁繁.基于DEA方法的农村金融效率 实证分析—— —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J].现代金融,2018(11):31~34,30. [2]李雪林,唐青生.微观金融杠杆率测算及合理波动 阈值测度—— —基于我国农村地区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农村金融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8,39(10):108~115. 8 ··

浅谈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

浅谈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误区及对策(1) 摘要: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虽初有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一、科技辅导员队伍;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单一;三、家长认识的误区;四、重视结果,忽略过程,活动不具连续性面对这些问题和误区,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对策:一、优化科技辅 摘要: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虽初有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一、科技辅导员队伍;二、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单一;三、家长认识的误区;四、重视结果,忽略过程,活动不具连续性面对这些问题和误区,笔者认为应有以下对策:一、优化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二、丰富校外活动场所的活动内容,尤其是科技活动;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四、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家庭环境很重要。 关键词:青少年创新;问题;误区;对策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新、创造、发明、发展的历史,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创新也越来越被世界各国的重视。要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氛围和基础,首先就要从基础教育入手,从小培养青少年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科学理念,坚持立足创新实践和事业发展识别、培养、凝聚人才,促进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科技创新队伍。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温家宝总理曾提出:“培养人才要从娃娃抓起,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保护他们的创新精神,使他们从小树立热爱科学、奉献科学的远大志向。”提高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仅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站在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成果,还要通过科技教育,使科学精神扎根于广大的青少年中,只有这样,自主创新才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充沛的动力源泉。 自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我国全面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开始了我国教育史上最深刻、最广泛的基础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对于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虽初有成效,但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是中国远远不是一个农业强国。虽然中国的城市现代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但是中国的农村却没有相应地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而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才能解决当今中国出现的诸多问题。本文试论述中国农业现代化现状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三农问题;现代化;实现途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活,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更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乃至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中国的现代化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城市化的进程发展迅速。但中国的农村却没有得到相应地发展,中国的三农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

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业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农业现代化指的是农业生产方式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一种从旧的模式转变为新型模式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现代农业是在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现代产业,因而现代农业应是发达的科学农业,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①很显然,中国农业离现代农业的距离是很大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农业随着经济、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面貌,发展水平也大相径庭,农民的收入情况和经济条件也很迥异。例如东三省的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状况和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就有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良好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环境,再加上东北地区工业发达为现代化农业提供了现代化设备,因此东三省地区农业发展先天条件优越后天设备先进,很快地很好地走上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道路;但是,中国西南、西北等偏远地区由于人多地少,土地贫瘠,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现代化机械设备少,那里的大部分地区依然保留着一户人、一头牛、一把锄头的传统耕作方式,导致人力投入大反而农业产量少,农民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得到改善,仍旧保持着贫穷的面貌。因此,中国的农业需要实现现代化迫在眉睫。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智慧农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陈定洋 智慧农业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实现农业精细化、高效化与绿色化,保障农产品安全、农业竞争力提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智慧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需要从培育社会共识、突破关键技术和做好规划引领等方面入手,促进智慧农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粮食产量“十二连增”,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排在世界前列,但代价不菲。一是化肥农药滥用、地下水资源超采以及过度消耗土壤肥力,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二是粗放经营,导致农业竞争力不强,出现农业增产、进口增加与库存增量的“三量齐增”现象,越来越多低端农产品滞销。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大力发展以运用智能设备、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 升级生产领域,由人工走向智能。在种植、养殖生产作业环节,摆脱人力依赖,构建集环境生理监控、作物模型分析和精准调节为一体的农业生产自动化系统和平台,根据自然生态条件改进农业生产工艺,进行农产品差异化生产;在

食品安全环节,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等过程的各种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并存储,并能通过食品识别号在网络上对农产品进行查询认证,追溯全程信息;在生产管理环节,特别是一些农垦垦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型农场等单位,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广泛应用于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提高效能。 升级经营领域,突出个性化与差异性营销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打破农业市场的时空地理限制,农资采购和农产品流通等数据将会得到实时监测和传递,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一些地区特色品牌农产品开始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辟专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自营基地、自建网站、自主配送的方式打造一体化农产品经营体系,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营销和品牌化运营,预示农业经营将向订单化、流程化、网络化转变,个性化与差异性的定制农业营销方式将广泛兴起。所谓定制农业,就是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特定需求而专门生产农产品,满足有特别偏好的消费者需求。此外,近年来各地兴起农业休闲旅游、农家乐热潮,旨在通过网站、线上宣传等渠道推广、销售休闲旅游产品,并为旅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和农村经济新业态。 升级服务领域,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

浅析科学技术创新

浅析科学技术创新 摘要: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本文首先就我国在创新领域中的浮躁之风和为了创新而创新两种观点进行了简单分析,然后从哲学角度分析了科学、技术创新的联系以及文化传承对创新的影响,从重视基础科学研究、重视二次创新、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氛围以及国家科技政策导向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了我国科技创新中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哲学思维;基础研究;科技政策 0.前言 从早期的工业革命,到现代的信息社会,无不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翻开科技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每一次科学重大发现都会催生一批相应的先进技术,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大发展。科技的进步与创新是息息相关的。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而科技创新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思想植入心中,每个人都开始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未来绝对是一件幸事。现在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词汇: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低碳等,这些都与我们大众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时至今日,可以说各行各业,每个领域要想发展,也都离不开科技和创新。我们也应该稍微驻足深刻思考下:究竟科技创新如何进行,如何做到科学技术的创新。 1.科学技术创新出现的问题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巨大提高,使人们的思想也逐渐利益化倾向,在科学研究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 (一)创新的浮躁之风 目前,整个社会对科技界抱着过高、过快的期望,这导致许多不好的后果。事实上,科技创新最忌讳的就是“创新大跃进”。现在科技界的“急功近利”、“浮躁虚假”等现象都跟急于求成的思想有直接的关系。国家科技水平的发展,不能靠少数人带动,要靠全体科技人员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科研是科技的基础,如果这个纯净的领域也浮躁起来,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国内很多科研人员不是踏踏实实做研究,而是忙于发论文、评职称、拉课题、当官员,科技界“唯上、唯官”的情况相当严重。 (二)为了创新而创新 创新是现今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几乎各行各业都都在谈创新。在这种背景下,我们经常看到大大小小的科研、事业、企业在各种场合都是言必称创新。在大力提倡“自主创新”的今天,我们需要先向自己提问,创新是为了什么?如何让创新获得价值?我们绝对不能为了创新而去创新。 2.科学、技术创新的哲学思想 (一)科学与科技创新的联系 科技创新包括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方面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科学创新一般体现为具有重大科学意义的新物种、新现象、新规律的发现,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手段的使用,有重大影响的新的科学方法的应用,关键性的新科学概念的提出,新科学理论的创建以及新学科的创立等等。而一项发明当它首次应用时,可以称之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发明的首次商业化应用,技术创新与科学创新关系密切,科学创新是比技术创新更基本的原始性创新。(二)技术创新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农业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现代农业是科技化农业,主要依靠科学基础上的实验技术创新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依靠技术培训和推广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能。现代农业正在成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高度密集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技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基本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意义新常态下,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将为中 国经济稳定增长提供新动力,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 这些年中国农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粮食生产实现了举世无双的十一连增, 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2014年农民收入增幅连续第5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有望缩小到3:1以内。但是,华丽高产的数据背后埋藏着隐忧。粮食连续丰收的同时进口量也在暴增,2013 年我国粮棉油糖四大产品净进口量相当于8亿多亩耕地播种面积的产出量, 已快赶上中国耕地总量的一半,与之相对应的是农产品内外价格倒挂越来越 严重,2014年9月份国内大米、玉米、大豆、棉花价格分别比主要港口到岸税后价每吨高34.2%、58.1%、35.9%、16.9%。其次各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要素已经绷得很紧,农业生产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物点位 超标率达19.4%,化肥利用率、农药利用率、畜禽粪污有效处理率分别仅为33%、35%和42%,中低产田还占耕地总面积的2/3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低下,集约化、可持 续发展进度缓慢,种种压力日积月累,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2014年12月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推进 农业现代化的五项工作的第一条。会议提出,在稳定粮食生产基础上,积极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促 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会议同时表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现代农业接二连三、 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就是要让三产融合成为拉动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 展新的增长极。而市场需求、市场竞争、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链延伸和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