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名词解释

土木工程施工名词解释
土木工程施工名词解释

土木工程施工名词解释

第一章土方工程:

1.土的可松性: 自然状态下的土,经开挖后,其体积因松散而增大,回填以后虽经压实,仍不能恢

复成原来的体积的性质。

2.土的渗透性: 水流通过土体中孔隙难易程度的性质。

3.土的含水量: 土中所含的水与土的固体颗粒的质量比,以百分数表示。

4.土的质量密度:土的天然密度和土的干密度,天然密度指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单位体积质量,土的干

密度指单位体积土中固体颗粒的质量。

5.土的工程分类:8类;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

6.边坡坡度: 以边坡的挖方深度(或填方高度)与底宽的比值表示,表示为1:m.

7.平均运距:挖方区土方中心至填方区土方中心的距离。

8.基坑支护结构: 主要承受基坑土方开挖卸荷时所产生的土压力、水压力和附加荷载所产生侧压力,

起到挡土和止水作用,是稳定基坑的一种施工临时挡墙结构。

9.流砂:粒径很小、无塑性的土壤,在动水压力推动下,极易失去稳定,而随地下水一起流动涌入坑

内的现象。

10.降水井点管:是轻型井点降水设备的组成部分,埋入到土中蓄水层内,用于连接弯联管和滤管的钢管。

11.喷射井点: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管路系统组成

12.土钉墙支护:开挖的边坡表面每隔一定距离埋设土钉,并在边坡表面铺钢筋网,喷射细石混凝土,

使其与边坡土钉形成共同工作的复合体。

13.喷锚支护:在开挖边坡表面铺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面层。成孔并埋设预应力锚杆。

14.集水井降水法:基坑开挖过程中,沿坑底周围或中央开挖排水沟,基坑边角设置集水井,水汇入集

水井,用水泵将水抽走。

15.回灌井点:为保持降水井点旁的建筑物保持水位,在降水井点与建筑物之间,将降水井点抽出的部

分水回灌土层中。

16.土的最佳含水量: 在同样压实功压实条件下,使土压实获得最大密实度时的土的含水量。

17.填土压实系数: 反应填土压实的紧密程度,现场压实后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

18.重锤夯实地基: 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

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19.强夯地基: 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注浆地基: 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

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1.水泥土搅拌桩: 通过沉入地下设备喷入水泥浆与原土进行掺和,形成柱状水泥加固桩,相互咬结形

成挡土,止水结构。

22.劲性水泥土挡土墙:在水泥土桩中插入H型钢而形成的非重力式挡墙。

第二章:深基础工程:

23.桩基础:是用承台和桩联系起来

24.浅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壳体基础

25.深基础;桩基础,地下连续墙,墩式基础,沉井,沉箱基础

26.端承桩:轴向荷载只依靠端下岩层或坚实土层的抵抗力支撑的桩。

27.摩擦桩: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轴只依靠桩体与土层的摩擦力来承但,

28.端承摩擦桩:在极限荷载状态下,桩顶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29.锤击沉桩; 即"打桩",是利用桩锤的冲击动能使预制桩沉入土中的方法。

30.沉管灌注桩:用先把底端装有活瓣或套以预制桩尖的厚壁钢管打入或震动沉入土中成孔并在孔中灌

入混凝土而成的桩。

31.静力压桩: 是利用压桩机的静压力将预制桩压入土中的一种沉桩方法。

32.泥浆护壁成孔: 是用泥浆保护孔壁、防止塌孔和排出土渣而成孔的灌注桩成孔方式。

33.贯入度: 打桩时最后三阵,每阵十击桩的平均入土深度。

34.泥浆正循环: 泥浆由钻杆底部喷出,携带钻下的土渣沿孔壁向上流动,由孔口将土渣带出流入泥

浆池的泥浆循环方式。

35.泥浆反循环: 泥浆由孔口沿孔壁向下流动,由钻杆底部将钻下的土渣吸入,通过钻杆带出流入泥

浆池的泥浆循环方式。

36.吊脚桩: 即桩底部混凝土隔空或混凝土中混进泥沙而形成松软层的桩。

37.缩径桩: 即"瓶颈桩",桩身部分桩径缩小,截面积不符合要求的桩。

38.灌注桩混凝土充盈系数: 是灌注桩实际浇筑混凝土体积与按设计桩身体积之比。

39.单打法:即一次拔管法

40.复打法: 即在单打成桩后,立即在原桩位再埋入桩尖,进行第二次桩管打入,将原桩混凝土挤入

周围土体的振动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

41.反插法: 在套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先振动再开始拔管,每次拔管高度0.5~1.0m,向下反插深度

0.3~0.5m。如此反复进行并始终保持振动,直至套管全部拔出地面。

42.地下连续墙: 是沿拟建基坑周边,利用专门的挖槽设备,在泥浆护壁的条件下,按一定开挖长度

挖槽,利用导管法浇筑水下混凝土,逐段施工并相互连接而形成的一道连续的地下钢筋混凝土墙。

43.导墙: 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之前为后续的成槽开挖作业导向以及维护地表土层的稳定,沿设计轴线

开挖导沟构筑成的墙。通常用含钢率较低的现浇钢筋混凝土,也可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制成。

44.沉井: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先在地面和基坑内制

作一个井筒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物,待其达到规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运出,随挖土面的降低,在自重和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克服与土壁的摩阻力和刃角反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

第三章:砌体工程

45.砌体工程: 指用砂浆和普通粘土砖、多孔砖、石材和各类砌块组成砌体的工程。

46.灰缝: 在砌体中,连接砖材之间的砂浆层。块材上下皮之间的灰缝称为水平缝,块材相邻之间的缝

称为竖缝,它们使块材粘结成整体,增强砌体的强度、稳定性和透气性。

47.通缝: 砌体中,上下皮肤材搭接长度小于规定数值的竖向灰缝。

48.假缝: 为掩盖砌体竖向灰缝内在质量缺陷,砌筑砌体时仅在表面作灰缝处理的灰缝。

49.芯柱: 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

50.砂浆:由水泥、砂、石灰膏及水等拌合而成的,用于连接块体材料的胶结材料。

51.砂浆的保水性:砂浆中水分与胶凝材料分离快慢的程度

52.皮数杆:刻有每皮砖厚度、以及门窗洞、过梁和楼板,预埋件的标高位置的木制标件。

53.接槎: 是指先砌筑的砌体与后砌筑的砌体之间的接合。

54.砌块排列图:指根据拟建房屋的平面图、立面图及门窗洞口尺寸、楼层标高、构造要求等,预先选

用几种规格砌块,排列组砌成符合各墙面所需尺寸的砌块位置分布图。

55."三一"砌法:即砖砌体施工时所采用的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砌筑方法。

56.冻结法:采用不掺加外加剂的水泥砂浆或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砌体,允许砂浆遭受冻结,当气温回升

后,砂浆继续硬化的砌筑施工方法。

57.砌体冬期施工:当预计连续十天内的平均气温低于5度,砌体工程必须遵照冬期施工技术规定进行

的施工。

58.全顺:指各皮转均顺砌,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半砖长(120mm),适用于砌半砖厚墙。

59.两平一顺:适合于砌3/4砖厚墙。

60.一顺一丁:适合于砌一砖及一砖以上的厚墙。

61.梅花丁:是指同皮中顺砖与丁砖相间,上下皮垂直灰缝相互错开1/4砖长。

第四章:钢筋混凝土工程

62.量度差值:钢筋弯曲后,外包尺寸与中心线长度的差值。

63.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64.冷拉:常温下,以超过钢筋屈服强度的拉应力拉伸钢筋,使钢筋发生塑性变形。

65.可焊性:金属材料对焊接加工的适应性

66.钢筋下料长度:为制作满足形状和构造要求的钢筋直线切断长度。

67.闪光对焊:两钢筋以对接的形式安放在对焊机上,通过低电压强电流,利用电阻热使接触点金属融

化,施加顶锻力,是其焊接一起。

68.电渣压力焊:利用电流将埋在焊剂盒的两钢筋熔化,施加压力是其熔合。

69.电弧焊: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产生电弧,熔化焊条使焊件金属,凝固后成焊缝。

70.机械连接:通过连接件的机械咬合,将一根钢筋的力传递到另一个钢筋的连接方法。

71.冷挤压连接:将两个待接钢筋均匀插入钢套筒后,用液压设备沿径向挤压套筒,使之发生塑性变形,

通过套筒与钢筋纹肋的咬合力将之成整体。

72.永久性模板:采用预制混凝土薄板或压型钢板作为模板,结构成形,模板不再拆除

73.爬升模板:将大模板与提升系统结合而形成的模板体系。

74.滑升模板:通过液压设备,随混凝土的浇筑自行向上移动的模板装置。

75.混凝土搅拌制度: 包括混凝土搅拌时间、投料顺序及装料容量等控制混凝土拌和质量的标准与要

求。

76.混凝土泵运输: 是以泵为动力,通过管道将混凝土直接输送到浇筑地点的混凝土运输方式。

77.混凝土强度等级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立方体或圆柱体混凝土试块,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

并具有一定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它是混凝土各种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78.大体积混凝土: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

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79.自然养护: 是指在自然气温条件下(高于5℃),对混凝土采取覆盖、浇水湿润、挡风、保温等养护

措施。

80.施工缝: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

形成的接缝。

81.二次加水法:全部的石子,砂,70%的水倒入搅拌机,15s;倒入全部的水泥,30s; 30%水泥,60s

82.搅拌时间:全部材料倒入搅拌筒中起至开始卸料的时间呢

83.自然养护:在浇筑混凝土的当时当地自然条件下,采取保湿,保温,防风,防晒等措施,使混凝土

保持5°以上条件进行水化作用。

84.泌水: 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会有水出现的现象。

85.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设计强度的30%,混凝土受冻后的最终抗压强度损失在5%以内的预养强度值。

86.冬期施工: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常用的冬期施工方法有暖棚法、蓄热法、蒸

汽加热法和电热法等。

第五章预应力工程

87.先张法:是先张拉预应力筋,然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放松预应力筋,借助于混

凝土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粘结力,使混凝土产生预压应力的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方法。

88.后张法:先浇灌混凝土后张拉预应力筋的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具体为先浇灌混凝土构件并留有孔道,

待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后,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在其一端或两端(也可变角)进行张拉,用锚具锚住。

89.预应力结构工程: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构件的受拉区施加预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和抗裂

90.夹具:是先张法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固定在张拉台座(或钢模)上用的临时性锚固

装置。

91.张拉夹具:在张拉时用于把预应力筋夹住并与测力器相连的工具。

92.锚固夹具:张拉完毕后,用于把预应力筋临时固定在台座横梁(或钢模)上的工具。

93.锚具:后张法结构中,为保持预应力筋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94.穿心式千斤顶: 是一种具有穿心孔,利用双液缸张拉预应力筋和顶压锚具的双作用千斤顶。

95.应力松弛: 即钢材在常温、高应力状态下具有不断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96.钢管抽芯法: 制作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在预应力筋位置预先埋设钢管,然后浇捣混凝土,

待混凝土初凝后再将钢管旋转抽出的留孔方法。

97.整体下压方式:利用屋架下压在钢索下,使钢索受到横向压力而建立预应力的一种张拉方式

98.整体顶升方式:利用支承柱等整体顶升索膜屋盖使索膜受拉而建立预应力的张拉力的方式。

99.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在浇筑混凝土前,把无粘结预应力筋安装固定在模板内,然后再浇筑混

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即可张拉。

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

100.结构安装工程: 将结构设计成若干单独的构件,先预制成型后运至现场,按设计要求用起重机械将其分别吊装就位,组成完整建筑物的施工过程。

101.起重量:起重机安全工作时吊钩所能提起的最大荷载

102.起重半径: 指起重机回转中心至吊钩的水平距离。

103.起重高度: 指起重吊钩中心至停机面的垂直距离。

104.人字桅杆: 又称人字拔杆,一般是用两根杆件(木杆或钢杆)用钢丝绳绑扎或铁件铰接而成。105.履带起重机: 是在行走的履带底盘上装有起重装置的起重机械。

106.滑轮组: 是由一定数量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穿绕钢丝绳组合而成的起重索具设备。

107.滑轮组的工作线数:滑轮组中共同负担构件重量的绳索根数。

108.汽车式起重机: 是将一种起重装置安装在通用或专用汽车底盘上能全回转的起重机械。

109.分件吊装法: 指起重机每开行一次仅吊装一种或两种构件的安装方法。

110.综合吊装法: 指起重机在车间内一次开行中,分节间吊装完所有各种类型构件的安装方法。111.柱的斜吊绑扎法:柱子在平卧状态绑扎,不需翻身直接从底模上起吊,起吊后桩呈倾斜状态,吊索在柱子宽面一侧,起重钩可低于柱顶,起重高度较小,当桩身较长,起重机臂长不够时采用,但因桩身倾斜,就位对中不便,且要求宽面有足够的抗弯能力。

112.柱的直吊绑扎法:当桩平卧抗弯能力不足时,需先将柱翻身后再绑扎起吊,起吊后呈直立状态,吊索位于柱两侧,吊钩超过柱顶,需要铁扁担,起重高度大于斜吊法,柱翻身后刚度较大,抗弯能力强,吊装时,桩与杯口垂直对位容易。

113.旋转法:起重机边起钩边回转,使柱子绕柱脚旋转而吊起柱的方法。绑扎点,柱脚中心,基础杯口中心三点

114.滑行法:起重机只起吊钩,使柱脚滑行而吊起柱的方法。绑扎点与杯口中心两点

115.屋架正向扶直: 指起重机位于屋架下弦一边,吊钩对准上弦节点,起吊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缓转为直立状态的屋架扶直方法。起重机降臂施工。

116.屋架反向扶直: 指起重机位于屋架上弦一边,吊钩对准上弦节点,起吊使屋架以下弦为轴缓缓转为直立状态的屋架扶直方法。起重机升臂施工。

117.地脚螺栓-直埋法:绑扎桩基钢筋时即将螺栓就位,与钢筋焊接就位后浇筑砼。套管法:先安装直径为螺栓3-4倍的套管,浇筑砼后,套管内插入螺栓,对位后通过附件和焊接固定。

118.空间结构:许多杆件沿一定平面或立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大跨度屋架结构。

119.高空散装法:将网架的杆件和节点直接在高空设计位置上,组拼成整体,适用于螺栓球节点或高强螺栓连接的各种类型的网架。

120.分条分块吊装法:将网架从平面上分割成若干条状或块状单元,每个条状单元在地面拼装,在有起重机吊至设计位置。

121.高空滑移法:将网架条状单元在建筑物一端拼装,通过轨道滑移到设计位置。

122.整体提(顶)升法:网架在地面上拼装成整体,用起重机垂直将网架整体提升至设计位置。123.整体吊装法:同上。网架在地面上拼装成整体,用起重机垂直将网架整体吊装至设计位置。124.零件:组成部件或构件的最小单元,如节点板、翼缘板等。

125.部件:由若干零件组成的单元,如焊接H型钢、牛腿等。

126.构件:由零件或由零件和部件组成的钢结构基本单元,如梁、柱、支撑等。

127.预拼装:为检验构件是否满足安装质量要求而进行的拼装。

第七章路桥与地下工程

128.路基: 是道路行车部分的基础,由天然土石材料按照道路线性要求填挖而成,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带状土工结构物。

129.路面:路基表面采用各种筑路材料分层铺筑的建筑结构物。

130.路堤填筑: 是把填料用一定的方式运送上堤,进行铺平、碾压密实的过程。

131.路面基层: 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

132.松铺系数:路面材料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之比。

133.石灰稳定土: 在粉碎的土和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石灰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

134.水泥稳定土: 在粉碎的土和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压实及养生后得到的混合料。

135.结合料稳定类基层:掺加各种结合料,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使各种土,碎石混合料的工程性质得以改善。

136.沥青路面: 是用沥青材料作结合料修筑面层,与各类基层和垫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137.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用不同粒级碎石、天然砂或破碎砂、矿粉和沥青按一定比例在拌和机中热拌所得的混合料称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138.沥青路面层铺法:分层洒布沥青,分层撒铺矿料和碾压,重复几次修筑一定厚度的沥青路面139.沥青路面厂拌法:设置拌合站拌和沥青,运至现场,热铺热压。

140.沥青路面路拌法:在施工现场以不同的方法将冷料热油或热油冷料拌和,摊铺和碾压

141.梁式桥: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但产生的弯矩最大。

142.拱式桥:以拱圈和拱肋为承重结构,与同跨径的梁相比,弯矩和变形小,以受压为主。

143.预制安装法: 在预制厂进行梁的预制工作,然后采用一定的架设方法进行安装的桥梁结构144.就地浇筑法: 是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达到强度后拆除模板、支架的桥梁结构施工方法。

145.转体施工法: 是将桥梁构件先在桥位处岸边进行预制,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旋转构件就位的桥梁结构施工方法。

146.顶推施工法: 沿桥纵轴方向的台后分节段预制,通过水平千斤顶施力,将梁体向前顶推出,循环操作直至施工完成的桥梁结构施工方法。

147.浮运施工法: 是将桥梁在岸上预制,通过大型浮运至桥位,利用船的上下起落安装就位的方法的桥梁结构施工方法。

148.挂篮: 悬挂在已经张拉锚固与墩身连成整体的箱梁节段上的能够沿轨道行走的活动脚手架。149.石砌墩台: 指采用片石、块石及粗料石以及水泥砂浆砌筑而成的墩台。

150.明挖法:从地表向下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自下往上筑防水设施和主体结构,最后恢复路面。151.盖挖顺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由下而上浇筑结构内衬。

152.盖挖逆作法:自地表向下开挖一段后先浇筑顶板,在顶板的保护下,自上而下开挖支撑和浇筑结构内衬。

153.浅埋暗挖的十八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

154.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衬砌组成。

155.盾构法:用盾构机防止围岩的土砂坍塌,进行开挖,推进,并在盾尾进行衬砌作业的方法

第八章防水工程

156.地下防水工程: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防护工程、隧道及地下铁道等建(构)筑物,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件的工程实体。

157.刚性防水层:采用较高强度和无延伸防水材料,如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所构成的防水层。158.柔性防水层:采用具有一定柔韧性和较大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

159.基层处理剂:为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的粘结力,在防水层施工前,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160.一道防水设防: 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

161.分格缝: 屋面找平层、刚性防水层、刚性保护层上预先留设的缝。

162.满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全部粘结的施工方法。

163.空铺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在周边一定宽度内粘结,其余部分不粘结的施工方法。164.点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或打孔卷材与基层采用点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165.条粘法: 铺贴防水卷材时,卷材与基层采用条状粘结的施工方法。

166.冷粘法: 在常温下采用胶粘剂等材料进行卷材与基层、卷材与卷材间粘结的施工方法。167.热熔法: 采用火焰加热熔化热熔型防水卷材底层的热溶胶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168.自粘法: 采用带有自粘性胶的防水卷材进行粘结的施工方法。

169.热风焊接法: 采用热空气焊枪进行防水卷材搭接粘合的施工方法。

170.沥青防水卷材: 是指用原纸、纤维织物、纤维毡等胎体材料浸涂沥青,表面撒布粉状、粒状或片状制成可卷曲的长条防水材料。

171."二毡三油"; 指屋面铺三层沥青两层油毡的防水卷材做法。

172.冷底子油: 冷底子油是由10号或30号石油沥青溶于有机熔剂所调制成的溶液。

173.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指以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沥青为涂盖层,纤维织物或纤维油毡为胎体,粉状、粒状、片状或薄膜材料为覆盖材料,制成可卷曲的长条防水材料。

174.涂膜防水屋面: 是在屋面基层上涂刷防水涂料,经固化后形成一层有一定厚度和弹性的整体涂膜,达到防水目的防水屋面形式。常采用冷作法施工

175.防水混凝土: 是在普通混凝土骨料级配的基础上,以调整和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提高自身密实性和抗渗性的一种混凝土。

176.后浇带:大面积混凝土的刚性接缝。

177.外贴法: 在地下建筑墙体做好后,直接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墙上,然后砌筑保护墙的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先铺底面,后铺立面

178.内贴法: 在地下建筑墙体施工前先砌筑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最后施工并砌筑地下建筑墙体的卷材防水层施工方法。先铺立面,后排平面。

179.防水等级: 是按围护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多少划分的结构防水级别标准。

第九章装饰装修工程

180.基体: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

181.基层:直接承受装饰装修施工的面层。

182.面层: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建筑地面表面层。

183.结合层:面层与下一构造层相联结的中间层。

184.基土: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

185.基层:面层下的构造层,包括填充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等。

186.填充层: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作用的构造层。

187.隔离层: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作用的构造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188.找平层:在垫层、楼板上或填充层(轻质、松散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作用的构造层。189.垫层:承受并传递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构造层。

190.缩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降低时产生不规则裂缝而设置的收缩缝。

191.伸缝:防止水泥混凝土垫层在气温升高时在缩缝边缘产生挤碎或拱起而设置的伸胀缝。

192.纵向缩缝:平行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93.横向缩缝:垂直于混凝土施工流水作业方向的缩缝。

194.普通抹灰;抹灰层由一层底层、一层中层和一层面层组成的抹灰。

195.高级抹灰:抹灰层由一层底层、数层中层和一层面层组成的抹灰。

196.灰饼:抹灰前先在墙面上设置与抹灰层相同砂浆做成的50mm×50mm的灰饼。底层和中层抹灰的依据。

197.标筋:在上下灰饼间用砂浆涂抹一条50mm的垂直灰埂。控制墙面抹灰的平整度和垂直度。198.冲软筋:在标筋凝结前进行铺抹砂浆。

199.装饰抹灰:面层采用水磨石、水刷石、干粘石等装饰材料的抹灰施工工作。

200.饰面板工程:指将饰面板(砖)安装或粘贴在基层上所形成的装饰面层的施工工作。

201.湿挂安装法: 饰面板与基层间通过灌注水泥砂浆结合在一起的安装方法。

202.干挂安装法: 饰面板与基层通过连接件固定,并留设间隙的安装方法。

203.涂饰工程: 指将涂料施涂于建筑物的基层表面上,以形成装饰面层的一种饰面工程。

204.刷涂:用毛刷等工具在物体表面涂饰涂料,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边后面。

205.喷涂; 是利用压力或压缩空气将涂料涂布于物面、墙面的机械化施工方法。

206.裱糊工程: 是将壁纸、墙布用胶粘剂裱糊在结构基层的表面上的一种饰面工程。

207.斩假石: 又称剁斧石、人造假石,是将硬化后的水泥石屑砂浆面层经斩琢加工而成的人造饰面假石。

208.建筑涂料: 是指涂敷于建筑构件的表面,并能与建筑构件表面材料很好地粘结,形成完整保护膜的材料。

209.建筑幕墙:金属构件与各类板材组成的悬挂在主体结构上的围护结构。

第十章脚手架工程

210.脚手板:是供施工人员操作、堆放材料的水平部件。

211.连墙件:将脚手架架体与建筑主体相连,传递压力和拉力的构件。

212.剪刀撑:保证脚手架架体稳定、增加纵向刚度的斜向杆件,置于脚手架外侧立面沿架高连续布置。213.门式脚手架:由门型或梯形的钢管框架作为基本构件,与连接杆、附件和各种多功能配件组合而成的脚手架。

214.碗扣式脚手架: 是采用碗扣接头的一种新型承插式钢管脚手架。

215.里脚手架: 是搭设在建筑物内部的的一种脚手架。常为一字形的分段脚手架

216.满堂式脚手架: 是指平面铺设的,纵、横各超过3排立杆的整块落地式多立杆脚手架。

217.悬挑式脚手架:是利用建筑结构外边缘向外伸出的悬挑结构来支承的外脚手架,将脚手架的荷载全部或部分传递给建筑结构。

218.爬架:是附着于工程结构、依靠自身提升设备沿结构升降的悬空脚手架

219.扫地杆:是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分横向和纵向

220.抛撑:与脚手架外侧面斜交的杆件。

第十二章流水施工法:

221.顺序施工: 指按照每幢建筑所划分的分项工程及其先后顺序组织逐幢施工的施工组织形式。222.平行施工: 指组织若干相同施工队,在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各自独立完成所有相同工程对象的施工组织形式。

223.流水施工: 是把拟建对象分解为若干施工过程,在平面划分若干相对独立施工段,在竖向划分若干施工层,然后按施工过程组建施工专业队,各专业队按已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的在各施工段进行工作,使整个项目建设在时间和空间上连续、均衡、有节奏的进行施工的施工组织形式。224.施工过程: 指某一施工对象从开始到完成所经历的全过程的统称。

225.施工段: 指建筑物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平面上划分成为劳动量大致相等的若干独立的工作区段。为组织多层建筑物竖向流水施工,将建筑物在垂直方向划分的区段

226.施工层:

227.流水节拍: 指某一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工作的持续时间。

228.流水步距: 指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投入同一施工段开始工作的时间间隔。

229.间歇时间: 指由于施工过程之间的工艺或组织上的需要,必须留出的时间间隔。

230.层间间歇: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个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工过程与后一个施工层第一个施工过程之间的工艺间歇或组织间歇。

231.过程间歇: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间的工艺和组织间歇。

232.固定节拍流水: 指参加流水的所有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都相等的施工组织形式。

233.无节奏流水: 指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不尽相等的施工组织形式。

第十三章网络计划

234.网络图: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的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向、有序网状图形。

235.网络计划:用网络图表达任务构成、工作顺序并加注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

236.双代号网络计划:以箭线表示工作,节点表示工作的开始时间或结束时间,以工作两端节点标号表示一项工作的网络图。

237.节点:是双代号网络图中工作之间的交接之点,用圆圈表示。

238.逻辑关系:指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

239.虚工作: 指持续时间为零、又不消耗资源的工作。

240.关键工作: 网络计划中总时差最小的工作。

241.总时差:不影响总工期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42.自由时差: 指在不影响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前提下,一项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243.时标网络计划: 是以一般网络计划为依据,按最早时间参数在横道图进度计划的表格上编制的网络计划。

244.搭接网络计划: 指为了缩短工期,将某些相邻的工作安排成搭接一段时间进行施工的网络计划。245.网络计划优化: 指在满足既定约束条件下,按某一目标,通过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满意的计划方案。

246.工期优化:以缩短工期为目标,通过压缩关键工作作业时间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

247.资源优化: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使资源按时间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248.费用优化:分析不同工作完成时间与费用之间的关系,寻求最低成本时的最佳工期

第十一章施工组织概论

1. 工程项目: 又称单项工程。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位工程所组成的综合体。

2. 施工组织设计: 是用以指导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准备与实施、施工控制与协调、资源的配置与使用等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

3.

4. 单位工程: 具有单独的设计文件,可以独立的组织施工,但不能独立地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5. 单项工程: 又称工程项目。一个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效益的工程。它是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是由一个或多个单位工程所组成的综合体。

6. 分部工程: 单位工程中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结构部位。它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

7. 施工程序: 指按建筑产品生产的客观规律,在组织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先后次序。

8. 施工准备工作: 是为拟建工程创造必要的技术、物资条件,统筹安排施工力量和部署施工现场而做的工作。

9. 全工地性施工准备: 是以整个建设群体项目为对象所进行的施工准备工作。

10. 施工活动全面控制: 指对施工过程在投资、进度和质量进行的全面控制工作。

11. 施工平面图: 是拟建项目在施工现场的平面规划图,是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在空间上的全面安排。

12. 技术经济指标: 是用以评价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指标。

13. 项目信息管理: 施工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信息收集、整理、处理、储存、传递与应用等进行的管理。

14. 项目现场管理: 对施工现场内的活动及空间使用所进行的管理。

15. 项目竣工验收: 承包人按施工合同完成了项目全部任务,经检验合格,由发包人组织验收的过程。

第十四/五章施工组织总设计

249.施工组织总设计: 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性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250.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是以各个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用以直接指导单位工程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技术、经济文件。

251.

252.施工部署: 对项目实施过程实施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包括项目施工主要目标、施工顺序及空间组织、施工组织安排等。

253.施工流向: 是说明各分部、分项工程在平面或竖向上施工开始部位与进展的方向。

254.最小劳动组合: 指某一施工过程要进行正常施工活动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作业组人数。

255.最小工作面: 指一个工人或班组或机械施工时为保证一定效率与施工安全,所必需的最小工作空间。

256.施工展开程序: 是指单项或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各专业工程或各施工阶段的施工先后关系。257.施工顺序: 指分部工程的各分项工程之间的施工先后关系。

258.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它包括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施工展开程序确定和施工顺序安排等内容。

259.时间定额: 定额所规定的为完成单位合格产品应消耗的时间。

260.产量定额: 定额所规定的在单位时间内应完成的合格产品的数量,与时间定额互为倒数关系。261.劳动力不均衡系数: 施工期内高峰人数与平均人数之比值。

262.施工平面图: 指单个建筑物或构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263.施工部署: 是对整个建设工程施工进行的全面安排。

264.施工总进度计划: 是根据施工部署对各项工程的施工作出时间上的安排,是施工部署在时间上的体现。

265.施工准备期:从施工准备开始到项目开工的主要时间。

266.临时工程投资比: 是全部临时工程投资与建安工程总值的比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