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直以来,台湾问题始终是萦绕于国人心头的一个难解之结。两岸处于分离状态已经六十多年了,若追朔至日本占领期,则更为长久。解放以来,尽管两岸都曾为统一事业做出过不懈努力,却总因为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而台湾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不但没有加快统一的步伐,两岸关系反而急转直下,造成台海形势十分紧张。幸而在2005年随着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相继来访大陆,使得台海出现转机。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后,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出现了良性循环。但两岸统一的时机尚未到来,无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条件,都不是很成熟。显然,我们并不能因为马英九上台后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而对其抱有幻想。然而中国必将统一是毋庸置疑的。

一.统一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

台海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分与合的问题,它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历史遗留问题和国内的政治状况。统一势在必行,而矛盾也同时存在,清醒的分析统一之路所必然面对的问题,才能制定更好的策略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局势。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棋子的战略由来已久,在朝鲜战争期间就以台湾地位未定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之后又与台湾方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干涉中国内政,直至今日对台军售始终牵动着两岸的神经。美国早就声称,要将台湾打造成其制华战略中“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台湾问题至今不能解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与美日等国家干涉有关。

2.台湾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其解决需要大陆与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弥合那些历史上留下的伤痛,然而尽管大陆方面诚意有加,台湾方面却有陈水扁,李登辉之流倒行逆施,企图破坏台海关系,其背后的原因,无非出于对其所在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维护。而这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无论马英九等所代表的国民党等其他进步党派做出何等有利于统一事业的举措,都势必要考虑其所在党派在两岸统一后地位如何自处,利益如何划分,以避免各党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争斗和矛盾重演。

3.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统一已经完成呢?正如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所表述的那样,只有解放军顺利驻防,才可以宣布真正意义上主权的收复。对待台湾问题也是一样,

必须要由解放军接管台湾防务,才可认为统一之日到来。但台湾问题显然与香港澳门存在不同,港澳原驻英葡军队可以回到本土,可台湾原驻军将何去何从?而相比英葡外国驻军,港澳同胞显然对解放军更有认同感,可是台湾执政者是否能足够信任和认可解放军驻防也确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二.统一所依靠的基础和方法

1.政治上不断改革国内政治民生,加速民主化进程,大陆的强大是统一事业的有力保障。同时加强两岸政治往来,增加两岸政治互信度,使得台湾政治势力对大陆保持认同感。

2.经济上继续为台湾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互相开放市场,遏制美日对台湾经济的控制,加强台湾对大陆在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以经济为纽带化解两岸政治上的对立,通过商业上的互利联合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进而达到民族统一的伟大目标。

3.文化上大陆与台湾同根同源,两岸的文化关系是不会因为一道海峡的阻隔亦或是任何个人的阻碍而断绝的,并将随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更加深厚。文化上的认同将加深台湾同胞期盼台湾重回祖国怀抱和认祖归宗的情怀,从而成为两岸统一的根本保障。因此大陆方面更应反思自身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上的不足。

4.军事上在保持对台武力威慑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两岸在军事上的互信往来,消除两军敌对情绪,在涉及民族大义问题如近来的中菲南海争端上保持一致对外的态度,将可能成为两军融合的契机。

5.外交上针对美日等反华势力的无理干涉据理力争,遏制其以台制华的阴谋,并寻求国际友好势力的帮助,孤立台独势力的国际处境。

三.统一事业的意义

1.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要实现国家的统一,一个核心国家利益都无法实现的国家,更本谈不上真正的富强。因而在我看来,两岸统一之时,才是中国强大之时。固无论对于增加国人民族自信心还是重振大国雄风,在精神层面上,统一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2.而在战略层面上,台湾的回归将带有更为重要的实质意义,台湾地处东南,进可打破第一岛链的封锁,退可保障东南沿海安全,向东可保钓鱼岛与日本争锋,向南可利尽南海获取广阔的海洋资源和发展空间威慑东南亚国家,而台湾本身所拥有的科技文化资源优势亦将弥补大陆的不足。

3.就现在而言,对统一事业的努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对大陆不断改革和发展的促进和鞭策,正如孟子所言: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两岸分离,非于老一人之殇,实是整个中华民族之殇。但哪怕现在看来统一之日尚遥遥无期,我们也从不曾怀疑中国必将统一的事实,为着这个目标,必将激发我辈青年,做不懈的努力,这是每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

游泰山(作者:张宗昌)

远看泰山黑糊糊,上头细来下头粗。如把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

笑刘邦

听说项羽力拔山,吓得刘邦就要窜。不是俺家小张良,奶奶早已回沛县。注:奶奶应读作奶奶的,以骂人的话入诗,真是狗肉将军本色。?

俺也写个大风的歌

大炮开兮轰他娘,威加海内兮回家乡。数英雄兮张宗昌,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大明湖

大明湖,明湖大,大明湖里有荷花,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达。

【赏析1】“大明湖,明湖大”虽无动词,却动感十足,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有荷花”却笔锋一转,由大转小,将读者引入了大湖满堂红的遐想空间。就在读者闭目掩卷满鼻荷花香时,诗人却化静为动,以鲜活的生命力——蛤蟆之动,对比荷花之静,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则动静剧增十倍。

【赏析2】“一戳”反映了诗人的童心,全诗从“无人之境”划入“有我之境”,诗人以己入画,与大明湖美景浑然天成,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一戳”二字还显示出了诗人不甘只欣赏美景,而要创造美景的入世精神。故此诗乍看是表达了诗人“出世”情怀,但细嚼之下,却字里行间暗示了诗人的“创世”情结

【赏析3】真正的诗人,既豪放,又婉约。辛稼轩苏东坡之流皆如此。诗人除了名句“若将泰山倒过来,下头细来上头粗”这样睥睨天下之霸气外,亦粗中有细,懂得欣赏美景。此诗虽言景小令,但可贵的是,诗人描写蛤蟆只限于“一蹦达”,而没有刻意地刻画蟾鸣之音,更隐含了“多做事、少说话”的实干精神? 2011-03-11 11:11

?

天上闪电

忽见天上一火链,好象玉皇要抽烟。如果玉皇不抽烟,为何又是一火链。?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他妈真不错。神仙能到的,俺也坐一坐。靠窗摆下酒,对海唱高歌。来来猜几拳,舅子怕喝多!游趵突泉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

张宗昌有次在大明湖,随从为他讲了刘鹗、杜甫等对济南风光的评价,张宗昌没头没脑地问:“杜甫是谁?他会打炮么?”在趵突泉,有人向他诵读和讲解了一些诗联:“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张宗昌听不懂,不耐烦地说:“什么他娘的狗屁诗!老子一句也听不懂!看俺张大帅做一首来。”于是,顺口胡诌道:“趵突泉,泉趵突,三股水,光咕嘟,咕嘟咕嘟光咕嘟!”随行人等听了,笑不敢笑,只好敷衍:“好,好,好。”

无题要问女人有几何,俺也不知多少个。昨天一孩喊俺爹,不知他娘是哪个??

混蛋诗

你叫我去这样干,他叫我去那样干。真是一群大混蛋,全都混你妈的蛋。?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皇庙,再用大炮轰你娘。

张宗昌在济南求雨不得,一怒之下把大炮拉到千佛山上,扬言要再不下雨就拿大炮轰天,结果还真下了?

破冰歌

看见地上一条缝,灌上凉水就上冻。如果不是冻化了,谁知这里有条缝

山东济南大军阀韩复渠之世界第一强演讲!

齐鲁大学校庆讲话韩复渠诸位、列位、在齐位:女士们、先生们、小姐们、太太们、哥们儿、姐妹儿、老少爷们:大家晚上好!大家知道今天是会么日子吗?(故作神秘)今天是演讲的日子!是开会的日子!(意气高昴的样子)今天到会的人还真不少啊!都到齐了吗?看样子至少也来了五分之八吧!算了,算了(极不耐烦的样子),来了的就算了,没来的请举手吧!(扫视全场)没人举手,好,全部都到齐了啊!(兴高彩烈的) 你们来得都很茂盛,敝人也实在感冒!(以作揖状感谢)今天兄弟我召集大家来,主要是训一训,兄弟我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对的地方,我们应该相互谅解,因为兄弟我和大家比不了,你们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留学生,你们这群乌合之众都是科学科出来的,化学化出来的,都懂好几个国家的英语,兄弟我是粗人,我他妈连中国的英语都不懂。(摇头,停顿)你们都是从笔杆里爬出来的,而我呢,是从炮筒里钻出来的,所以跟你们比起来,那真是鹤立鸡群啊!(叹息)今天,我能站到这来能大家训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呢,我是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所以讲起话来嘛,就像------就像------对牛谈琴!今天我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是举双手称赞,就是有一条:行人都靠右走,我想了几天,着实不妥,实在是太胡涂了,大家都是明白人,你们想一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非常气愤)还有一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都在中国建了大使馆,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在自己的地盘上建一个大使馆,说来说去,我认为还是中国人太软弱,是不是!(以征询的口气)昨天我去了大学女校,看见学生正举行蓝球比赛,好家伙,十几个人穿著裤衩抢一个球,多不雅观,大家都是文化人,这像什么样子,如果不是你们的教务处长贪污,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多买几个球,一人给他们发一个,省得你争我抢,不成体统!(想发半天)好了,今天该讲的都讲得差不多了,兄弟我也应该告辞了,(做撤离状,再往回走)哦!记得明天到我公馆领一笔钱,给那几个可怜的丫头一人买个球!(满怀喜悦的走了)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论文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一前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57年。 另外,台湾问题的产生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与一些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在其间插手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形势与政策 ——浅谈台湾问题摘要:近几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台湾的战略地位,涉及中国的国家海防权和海洋资源权,涉及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涉及中国在亚洲的地位和利益,任何实质性的台湾独立,都是不能接受的。 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引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华夏子孙的庄严使命。 人类渴望和平,千百年来停止过对和平的追求。和平是一个给人类带来美好、幸福、发展、进步而受到亿万人民喜爱的字眼。我想如果举行一次世界人民大投票,评选他们最喜欢的词,得票最多的一定是“和平”。 中国是一个主权国家,但中国又是一个主权尚未完全统一的国家。此间,中国与“台独势力”斗争,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对中国来说,是不容讨论和不能妥协的原则。我们都知道台湾从古至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自从国民党占领台湾后,台湾就与祖国大陆分开了。现如今,台湾与内地关系改善,在经济、文化方面都有联系。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却是只增不减。面对中国的地图,我想到了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炎黄子孙,还有那三万六千平方公里未统一的土地,还有那两千一百万双盼归的眼睛,还有那一颗颗随祖国命运一起跳动的爱过之心。 大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早前,陈水扁把持台湾发展的方向,他惧怕两岸关系发展会增进同胞间的相互了解、拉近彼此距离,最终导致祖国统一。所以他使尽浑身解数,意图阻挡历史车轮前进。他极端仇视、反对主张“大陆与台湾均是中国的领土”、“促成国家的统一,应是中国人的共同的责任”的《国家统一纲领》。在该纲领通过不久,他就以“立委”身份发表给李登辉的“十大国是建言”,“建议”“国家统一纲领应改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基本法”,“国统会应调整为国家前途发展委员会”。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宣扬这一套。蓄意破坏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之间的商谈。 一、两岸和平存在的问题 (一)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一是台湾岛内长期存在的分裂意识,二则

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 浅 谈 台 湾 问 题 院系:兴湘学院 姓名:刘洋波 学号:2014961218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

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明遏制“台独”、维护台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台湾问题 姓名:*** 学号:****** 班级:******* **大学**学院 2013年11月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及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30年。隋唐时期称台湾为“流求”。隋王朝曾三次出师台湾。据史籍记载,610年汉族人民开始移居澎湖地区。到宋元时期,汉族人民在澎湖地区已有相当数量。公元12世纪,宋朝将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兵戍守。元朝也曾派兵前往台湾。元、明两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负责巡逻、查缉罪犯,并兼办盐课。明朝后期开始出现台湾的名称。进入16世纪之后,汉人在台湾开拓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战乱和灾荒的年代,明朝政府的福建当局和郑芝龙集团曾经有组织地移民台湾。 16世纪,西班牙、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迅速发展、开始把触角伸向东方。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入台湾。1662年郑成功率领明朝海军力量驱逐了荷兰殖民者,设立承天府,全面治理台湾岛。这种承天府的治理直到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变为福建省的一部分,1714年清政府派人到台湾测绘地图,以后一直将台湾岛视为“东南沿海七省之门户”。清政府1885年正式成立了台湾省,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众所周志,1894年日本发动,翌年清政府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 的《》,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落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长达50年的奴役。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逃亡台湾,占据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直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没有放弃台湾,一直试图解决台湾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认为应该坚持两点: 一、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新时代下,我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种制度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二、必要时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 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这也是两岸人民不愿看到的,但如果到了必要的时候,我们绝不承诺不使用武力。我们知道台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 解决,很大因素是由于台独势力和外国势力的插手,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不 会让他们得逞,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我国政府相信,在维护自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

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 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1谈谈对台湾问题的思考 台湾有史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郑成功收复台湾,在台湾设立行省,许多台湾人的祖先都在大陆等等。都说明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核心利益,捍卫这种利益,是国家当政者的第一位责任。有了这部大法,政府可以高举法律的大旗,动员全国人民,动用全国一切资源和手段,彻底粉碎一切分裂图谋。当然这部法律也不允许政府向分裂主义者和支持他们的外部势力作出任何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妥协。中国近代史上那些悲剧决不能重演。 任何人、任何政党和政治势力,决不能走上闹独立、闹分裂的犯罪道路。谁胆敢这样做,他就是全体中华民族的共同敌人,必将受到全国人民的声讨和痛击。当国家面临分裂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反分裂的斗争是每个国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2通过军事理论课教学,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开设军事课程的意义对大学生进行集中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课教学,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正确决策,它既能体现人才培养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和谐统—,增强学生的国防观念利国防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军事技能,又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依法履行兵役义务、自觉接受国防教育,是法律赋予大学生的神圣义务。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优秀青年的代表,是巩固我国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祖国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后备力量。因此,依法履行兵役义务,在校期间接受军事训练,学习、掌握基本的军事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开设军事课程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所以,必须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增强国防观念。近代中国充满血和泪的屈辱史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刻骨铭心的,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防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苏美争霸世界的冷战局面结束了,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战争、地区战争不断,天下并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一个防御性的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的军事组织,不经联合同授权就自行对不听它话的国家进行武装干涉,对世界和平构成重大威胁。美国操纵日本联合制定所谓的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把我国的台湾划入防御体系之内。开设军事课程可以培养高素质的国防后备力量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核心是要着力培养人才的全面素质。第一,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道德素质。军事课是对国防和军事的理性认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理沦与实践的教育。从道德意义上说;保卫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最高的社会公德。因此,国防教育与“两课”教育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加大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仟务。军事理论课通过讲授军事科技,使大学生了解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积极参与实践,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科技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培养人才的模式向口径、适用面广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因此,培养的人才要做到既能为经济建设服务,又能为国防建设效力,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4.军事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社会活动领域,具有其他学科和教育方式无法替代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教育的功能对普通高校大学生进行军事教学,既是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加强后备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当代大学生国防观念,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积极探索。几年来,我们在抓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从实践中也引发了不少思考。一、必须以新型人民战争的高度来重新审视搞好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现代战争虽然是高科技战争,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因素仍然还是人,是高科技武装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中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资源,和平时期抓好对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和教育,进一步强化他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品质一旦发生战争,他们就是极为可观的战略后备人才,能够确保我们战胜任何最强大的对手。二、必须从确保当代大学生积极健康全面发展的角度来充分认识搞好大学生军事教学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当代大学生既有文化层次高、思想敏锐、开拓创新意识强和民主平等参与要求强烈等显著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生活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吃苦精神不够等自身不足。通过进行队列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吃苦精神,养成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好作风;通过军事理论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现代军事理论,站在世界军事理论的前沿来分析了解我军建设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逐步打牢他们从军报国的思想基础;通过定期安排大学生到军营参观见学,组织他们模仿战斗班排过军事化生活,有计划地让学生轮流担任营长连长排长班长,交给权力,明确职责,相互学习,定期讲评,可以进一步锻炼提高大学生的领导才能,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互帮互助意识三、必须坚持在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上下功夫见成效。搞好普通高校大学生军训教学工作,仅有学校、部队的积极性还不够,关键是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首先,要把军训教学工作的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成才上。多给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切实认识到,开展军训教学工作对他们自身的健康成长的现实意义,对他们拓宽知识面的重要作用,对他们走好未来人生路的长远积极影响,从而不断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活动设计上,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到目标要适中,使学生们跳一跳能够着,方法得当,既严格训练,又体现以人为本的要求。其次,要把军训工作与学校的正常教学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训教结合、动静结合、强弱结合、文理结合。要加强与学校的学生会经常性的协调联系,注意通报有关情况,及时调整工学矛盾,形成抓军训教学工作的合力,确保相得益彰,防止相互撞车。再次,要把评比竞赛贯穿活动始终。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勇于挑战、争强好胜是他们的天性。部队工作的实践也说明,要抓好一项工作落实,必须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灵活有效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古人说,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是一条被历史反复证明过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谈谈对台湾问题的看法 众所周志,1894年日本发动,翌年清政府战败,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把台湾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沦落为日本的殖民地,台湾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长达50年的奴役。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日本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之中。1949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逃亡台湾,占据台湾,导致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直到现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从没有放弃台湾,一直试图解决台湾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台湾问题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我认为应该坚持两点: 一、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在新时代下,我国政府出于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实事求是、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政府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和平统一,有利于全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台湾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全中国的振兴和富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种制度并存,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实行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二、必要时绝不放弃使用武力

两岸都是中国人,如果因为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被分裂,兵戎相见,骨肉相残,对两岸的同胞都是极其不幸的,这也是两岸人民不愿看到的,但如果到了必要的时候,我们绝不承诺不使用武力。我们知道台湾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很大因素是由于台独势力和外国势力的插手,为了祖国的统一,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我国的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我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我国政府相信,在维护自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正义事业中,一定能够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思想汇报台湾问题

思想汇报 ---对台湾问题的认识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定要有的想法就是“祖国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地理角度来看,远古时代,台湾与大陆相连,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 从历史角度来看,由于种种不平等条约,台湾被分割出去。1945年8月,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8年英勇的抗日战争,终于收复了台湾。台湾同胞欢天喜地,庆祝回归祖国。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失败以后逃到台湾至今,所以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也在时刻关注台湾问题。首先我要说的是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严重影响到中美之间的合作关系。今年年初,美国宣布对台军售,包括60架黑鹰直升机、爱国者三型导弹系统等,总额达63.92亿美元。在此之前,美国也多次对台湾出售武器装备。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指出,美方不顾中方强烈反对和多次交涉,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统一大业,与美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表态背道而驰,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其次,如果台湾独立的话,那么使中国在解决西藏和新疆分裂问题陷于被动,而且有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到时中国将不再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变得四分五裂。 在学习党的政策方针时,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从50年代初期的“武力解放台湾”,到50年代中期的“和平解放台湾”,再到70年代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确立和90年代的八项主张,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和帮助台湾同胞早日回家的决心。 台湾属于太平洋沿岸,台风和地震频发。当台湾同胞们受苦受难的时候,我们坚决不能袖手旁观,多次向派遣救援队、捐款捐物。汶川地震的时候,台湾同胞也还不犹豫的伸出援助之手。让我印象深刻的是09年8月,五十年不遇的“莫拉克“台风侵袭海峡两岸。一位普通的打工妹在台湾捐款论坛上留言说:我是个打工妹,刚在网吧看到手机发信息可以为台湾同胞捐款,我发了五条,捐了十元,我工资很低不要笑话我。"这是怎样一种血浓于水的感情,促使一个贫困的打工妹为素不相识的人捐款。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只要两岸同胞们坚持一个中国的方针政策,任何外界力量的干涉都是无济于事的。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终归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总之,对于台湾问题我的立场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理应回到母亲的怀抱。身为入党积极分子,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我会更加关注台湾问题的形式,坚决抵制不良言论。除此之外,我会继续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为祖国统一的早日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形势与政策————浅谈当今的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如果谈到台湾的问题由来那么就不得不谈一下台湾问题的历史成因,其一如下。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台湾自三国时期就与中国大陆有了较为频繁的交流,虽然在以后的年代中与大陆数次分离,甚至兵戎相向。但那都是因为个人利益而进行的内部纷争,大陆与台湾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几千年来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用血浓于水来形容毫不过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57年。 另外,台湾问题的产生以及长期得不到解决,与一些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在其间插手密切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当时的美国政府本来可以从中国内战的泥潭中拔出来,但是它没有这样做,而是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派出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声称"台湾地位未定"。朝鲜战争停战后,美国在1954年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所谓"保护"之下,阻挠中国政府解决台湾的正义斗争。中美建交三十多年来,美国政府和国会仍然不断通过向台湾提供所谓防御性武器等做法,阻挠中国统一台湾的进程。 虽然现在两岸仍处于敌对状态,但这只是暂时的,政党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能将一个民族分裂的。 台湾所处位置的重要性也应在此稍作说明。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漫谈台湾问题 【摘要】近两年来,台湾海峡形势有了很大变化。无论台湾岛内政局、海峡两岸关系及中美间围绕台湾问题而进行的斗争,都有一些新情况、新发展.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 [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一前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领土完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两岸和平统一有两大障碍、台湾岛内长期存在的分裂意识。美国的干扰 (1)坚持台湾独立的民进党是台湾一个大党,不承认“九二共识”,对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的建构有很大牵制作用。在陈水扁“一边一国论”的冲击下,两岸关系一时很难缓解。一段时间内,“政治冷”和“经济热”的形势还会有所继续.但从短期看,也许是政治决定经济;但从长远看,一定是经济决定政治。政治与经济是不能完全分开的。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决定两岸关系未来的是两岸的广大

民众,是关系到两岸人民切身福祉的经济利益,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而绝不是台湾岛内少数顽固不化的“台独”分子,更不是他们所高唱的那些远远脱离人民需要的空洞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口号。 因此,我们一定要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对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充满信心。 (2)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在可预见的时间内,中美之间围绕台湾问题的矛盾和斗争仍会持续下去。然中国的最终统一乃大势所趋,绝不是美国少数反华势力所能阻挡的 中国政府的对台斗争,实际上是对美斗争。在可预见的将来,美国对台海两岸的政策不会根本改变。它确实有点像“钟摆”那样,以美国的国家利益为轴心,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时左时右地摇摆不定。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和复杂的。然而,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界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民的支持下,海峡两岸终将统一,两岸中国人民终将取得最后胜利。 三、台湾问题解决方法 第一,增进共识,确认只有一个中国。海峡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随着岁月流逝和社会的前进,面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两岸都应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国家统一、民族昌盛和人民幸福为己任,以符合实际,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求同存异,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两岸之间的分隔与对峙。 第二,增进互信,加深理解。传统文化尤其是长期占居中国主导地位

浅谈台湾问题

浅谈台湾问题 虞威 (安徽师范大学数计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台湾 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安定!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天起, 数以万计的华夏儿女都在为台湾的统一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我们也相信,台湾回到祖国的怀 抱也是历史的必然,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台湾岛内台独分子以及国际上其他势力的干扰,台 湾的和平收复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 关键词:台湾问题、统一、和平收复 一、大陆对台主权的历史原因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然而由于近代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台湾被割让给日本。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回祖国的怀抱!但由于解放战争后,蒋介石败退台湾,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已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的分离状态之中,至今已有67年的历史,由于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的阻挠,台湾问题一直都得不到长期解决! 二、大陆方面的探索 虽然遇到重重困难,但收复台湾的决心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在对台态度上:1979年以前,中国政府一直表示要武力解放台湾。但是自七十年代末开始,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一些重要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随后又因为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香港和澳门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重新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让我们更加相信台湾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也能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但针对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企图把台湾分裂出中国的动向和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的企图,中国政府同时表示,不排除放弃使用武力的可能。 在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方面:虽然海峡两岸的关系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海峡两岸的经贸合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截止到目前为止,两岸的经济贸易取得了丰硕的、实质性的成果。尤其令人关注的是祖国大陆对台的十五条优惠措施,涵盖了旅

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我对台湾问题的一些看法 一直以来,台湾问题始终是萦绕于国人心头的一个难解之结。两岸处于分离状态已经六十多年了,若追朔至日本占领期,则更为长久。解放以来,尽管两岸都曾为统一事业做出过不懈努力,却总因为种种原因而错失良机。而台湾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期间不但没有加快统一的步伐,两岸关系反而急转直下,造成台海形势十分紧张。幸而在2005年随着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相继来访大陆,使得台海出现转机。自2008年马英九上台以后,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出现了良性循环。但两岸统一的时机尚未到来,无论内部因素还是外部条件,都不是很成熟。显然,我们并不能因为马英九上台后做出的一系列努力而对其抱有幻想。然而中国必将统一是毋庸置疑的。 一.统一必须面对的几个问题 台海问题并不是简单的分与合的问题,它牵涉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历史遗留问题和国内的政治状况。统一势在必行,而矛盾也同时存在,清醒的分析统一之路所必然面对的问题,才能制定更好的策略以应对风云变幻的局势。 1.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将台湾作为遏制中国发展的重要棋子的战略由来已久,在朝鲜战争期间就以台湾地位未定派遣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之后又与台湾方面签订《共同防御条约》干涉中国内政,直至今日对台军售始终牵动着两岸的神经。美国早就声称,要将台湾打造成其制华战略中“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台湾问题至今不能解决,可以说很大程度上,与美日等国家干涉有关。 2.台湾问题作为历史遗留问题其解决需要大陆与台湾双方的共同努力来弥合那些历史上留下的伤痛,然而尽管大陆方面诚意有加,台湾方面却有陈水扁,李登辉之流倒行逆施,企图破坏台海关系,其背后的原因,无非出于对其所在执政党执政地位的维护。而这确是一个难题,因为无论马英九等所代表的国民党等其他进步党派做出何等有利于统一事业的举措,都势必要考虑其所在党派在两岸统一后地位如何自处,利益如何划分,以避免各党派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争斗和矛盾重演。 3.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认为统一已经完成呢?正如邓小平在香港回归问题上所表述的那样,只有解放军顺利驻防,才可以宣布真正意义上主权的收复。对待台湾问题也是一样,

形势与政策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简析台湾问题 【论文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一、前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

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

浅谈台湾问题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曾被西班牙、荷兰、日本先后占领过。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重归中国的版图。1949年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的状态。66年来,台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3.6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台湾问题的现状 半个世纪以来,台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历史的因素,有世界格局的因素,有国家实力的因素,但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障碍却来自于美国的军事干预,尤其是美国与台湾当局结成的官方和准官方的军事关系。 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台独”的产生有着复杂的社会历史根源和国际背景,而台湾当局拒绝和谈、限制交往、在国际上推行“双重承认”和“两个中国”的政策,又实际上为“台独”活动提供了条件。应当说,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管理台湾的愿望是合情合理的、正当的,这不同于“台湾独立”,更与极少数坚持要走“台独”道路的人有着根本的区别。极少数“台独”分子鼓吹“独立”,甚至投靠外国,妄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这是违背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 ;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 ;明(遏制“台独”、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是现阶段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二是以法遏“独”、以法促和;形成以《反分裂国家法》、胡锦涛“四点意见”为纲领的对台工作法律、政策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