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全集与补集》教案3北师大必修1

数学《全集与补集》教案3北师大必修1
数学《全集与补集》教案3北师大必修1

1-3.2 全集与补集

教学目标:了解全集的意义,理解补集的概念,能利用Venn 图表达集合间的关系;渗透相对的观点.

教学重点:补集的概念.

教学难点:补集的有关运算.

课 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发现式教学法,通过引入实例,进而对实例的分析,发现寻找其一般结果,归纳其普遍规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复习引入:复习集合的概念、子集的概念、集合相等的概念;两集合的交集,并集.

2.相对某个集合U ,其子集中的元素是U 中的一部分,那么剩余的元素也应构成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对于U 构成了相对的关系,这就验证了“事物都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集合中的部分元素与集合之间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就是本节课研究的话题 ——全集和补集。

二、 新课讲解

请同学们举出类似的例子

如:U ={全班同学} A ={班上男同学} B ={班上女同学}

特征:集合B 就是集合U 中除去集合A 之后余下来的集合,可以用文氏图表示。 我们称B 是A 对于全集U 的补集。

1、 全集

如果集合S 包含我们要研究的各个集合,这时S 可以看作一个全集。全集通常用字母U 表示

2、补集(余集)

设U 是全集,A 是U 的一个子集(即A ?U ),则由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作“A 在U 中的补集”,简称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A e,即

{}|,U A x x U x A

=∈?且e 补集的Venn 图表示: 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

练习:{}{}{}121,2,1,2,3,1,2,3,4A U U ===,则{}{}12334U U A A ==,,痧。 3、基本性质

①()U A C A U ?=,()U A C A ?=Φ, A A C C U U =)(

②U U U U =??=,痧

③B C A C B A C U U U ?=?)(,B C A C B A C U U U ?=?)(

注:借助venn 图的直观性加以说明

三、 例题讲解

例1(P13例3)

例2(P13例4) ①注重借助数轴对集合进行运算②利用结果验证基本性质

四、 课堂练习

1.举例,请填充(参考)

(1)若S ={2,3,4},A ={4,3},则eS A =____________.

(2)若S ={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则eS B =___________.

(3)若S ={1,2,4,8},A =?,则eS A =_______.

(4)若U ={1,3,a 2+2a +1},A ={1,3},eU A ={5},则a =_______

(5)已知A ={0,2,4},eU A ={-1,1},eU B ={-1,0,2},求B =_______

(6)设全集U ={2,3,m 2+2m -3},a ={|m +1|,2},eU A ={5},求m .

(7)设全集U ={1,2,3,4},A ={x |x 2-5x +m =0,x ∈U },求eU A 、m .

师生共同完成上述题目,解题的依据是定义

例(1)解:eS A ={2}

评述:主要是比较A 及S 的区别.

例(2)解:eS B ={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评述:注意三角形分类.

例(3)解:eS A =3

评述:空集的定义运用.

例(4)解:a 2+2a +1=5,a =-1±5

评述:利用集合元素的特征.

例(5)解:利用文恩图由A 及eU A 先求U ={-1,0,1,2,4},再求B ={1,4}. 例(6)解:由题m 2+2m -3=5且|m +1|=3解之 m =-4或m =2

例(7)解:将x =1、2、3、4代入x 2-5x +m =0中,m =4或m =6

当m =4时,x 2-5x +4=0,即A ={1,4}

又当m =6时,x 2-5x +6=0,即A ={2,3}

故满足题条件:eU A ={1,4},m =4;eU B ={2,3},m =6.

评述:此题解决过程中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2.P14练习题1、2、3、4、5

五、 回顾反思

本节主要介绍全集与补集,是在子集概念的基础上讲述补集的概念,并介绍了全集的概念

1.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含有与研究的问题有关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通常用“U ”表示全集.在研究不同问题时,全集也不一定相同.

2.补集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若集合A 是集合S 的子集,则S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S 中子集A 的补集(余集),记作U A e,即U A e={x|A x S x ?∈且,}. 当S 不同时,集合A 的补集也不同.

六、作业布置

1、 P15习题4,5

2、 用集合A ,B ,C 的交集、并集、补集表示下图有色部分所代表的集合

3、思考:p15 B 组题1,2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一)含答案

阶段质量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了解1 2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为( ) A.40 B.30 C.20 D.12 2.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一年级的200名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采取了两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由学生会的同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抽查;第二种由教务处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编号,从001到200,抽取学号最后一位为2的同学进行调查.则这两种抽样的方法依次是( ) A.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中数据的最大值是140,最小值是51,组距是10,则应将样本数据分为( ) A.10组 B.9组 C.8组 D.7组 4.(陕西高考)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A.11 B.12 C.13 D.14 5.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6.已知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时速在[60,70)的汽车辆数为(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1-1

第一章统计 §1 从普查到抽样 双基达标(限时20分钟) 1.下面的四个问题中,可以用抽样调查方法的是( ).A.检验10件产品的质量 B.银行对公司10万元存款的现钞的真假检验

C.跳伞运动员检查20个伞包及伞的质量 D.检验一批汽车的防碰撞性能 解析根据抽样调查与普查的概念可知A,B,C一般采用普查的方法,只有D是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答案 D 2.某学校共有36个班级,每班50人,现要求每班派3名代表参加会议,在这个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A.36 B.50 C.108 D.150 答案 C 3.医生要检验人血液中血脂的含量,采取的调查方法应该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既不能普查也不能抽样调查 D.普查与抽样调查都可以 答案 B 4.(1)对某班学生视力作一个调查; (2)某啤酒瓶生产厂,要对所生产的啤酒瓶的抗压情况进行检验;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对全世界适龄儿童的入学情况做一个调查. 对于上述3个实际问题所应选用的调查方法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普查抽样调查抽样调查 5.某公司新上市一款MP4,为了调查产品在用户中受欢迎的情况,采用________形式调查为好(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6.某市有7万名学生参加学业水平测试,要想了解这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1)在此项调查中总体是什么? (2)在此项调查中个体是什么? (3)在此项调查中样本是什么? (4)在此项调查中样本容量是多少?

解(1)总体是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2)个体是7万名学生中每一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3)样本是从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中抽取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4)样本容量是1000. 综合提高(限时25分钟)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查是要对所有的对象进行调查 B.我国的人口普查是为了了解我国人口的分布情况 C.当普查的对象很少时,普查是很好的调查方式,但当普查的对象很多时,则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D.普查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实现 答案 B 8.若对某校1200名学生的耐力做调查,抽取其中120名学生,测试他们1500米跑的成绩,得出相应的数值,在这项调查中,样本是指( ).A.120名学生 B.1200名学生 C.120名学生的成绩 D.1200名学生的成绩 解析本题抽取的是120名学生的成绩,因此每个学生的成绩是个体,这120名学生的成绩构成一个样本. 答案 C 9.某工厂要检验一批产品的质量,决定从这批产品中任意抽取10个进行检验,以判断产品的质量如何.在这个题目中,总体是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 答案一批产品的质量10个产品的质量 10.为了了解全校24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40名学生进行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总体是240;②个体是每一个学生;③样本容量是40名学生;④样本容量是40. 解析本题调查的对象是“学生的身高”这一项指标,故①,②不正确.而样本容量是数量,故③不正确.由此可见,研究此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所要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统计§3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精心整理制作) §3统计图表 课时目标会用统计图表分析数据,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明确四种统计图表各自的特点. 1.统计图表是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工具. 2.四种常用的统计图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从一批产品中抽样得到的数据的条形统计图,由图可看出数据出现机会最大的范围是() A.(8.1,8.3) B.(8.2,8.4) C.(8.4,8.5) D.(8.6,8.7) 2.把过期的药品随意丢弃,会造成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危害人们的健康.如何处理过期药品,有关机构随机对若干家庭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图,其中对过期药品处理不正确的家庭达到() A.79% B.80% C.18% D.82% 3.某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用如图的条形图表示,根据条形图可得这50名学生这一天平均每人的课外阅读时间为()

A .0.6小时 B .0.9小时 C .1.0小时 D .1.5小时 4.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其数据的分组与各组的频数如下: 组别 [0,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频数 12 13 24 15 16 13 7 则样本数据落在[10,40)上的频率为( ) A .0.13 B .0.39 C .0.52 D .0.64 5.一个容量为35的样本数据,分组后,组距与频数如下:[5,10),5个;[10,15),12个;[15,20),7个;[20,25),5个;[25,30),4个;[30,35),2个.则样本在区间[20,+∞)上的频率为( ) A .20% B .69% C .31% D .27% 题 号 1 2 3 4 5 答 案 二、填空题 6.某市高三数学抽样考试中,对90分以上(含90分)的成绩进行统计,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若130~140分数段的人数为900人,则90~100分数段的人数为________. 7.甲、乙两名运动员在某个赛季一些场次中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水平发挥较好的运动员是______. 8.将容量为n 的样本中的数据分成6组,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若第一组至第六组数据的频率之比为2∶3∶4∶6∶4∶1,且前三组数据的频数之和等于27,则n =________. 9.下图是某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在1万元以上的保险单中,有8 21 少于2.5万元,那 么不少于2.5万元的保险单有________万元.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重难点: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理解随机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教学方法:阅读材料、思考与交流四、教学过程(一)、普查 1、【问题提出】 P3 通过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对政府决策的重要作用――统计数据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为国家的宏观决策提供有关的支持.教科书通过对人口普查的有关新闻报道,让学生体会人口普查的规模是何等的宏大与艰辛. 教科书提出了三个有代表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是针对人口普查的作用,人口普查可以了解一个国家人口全面情况,比如,人口总数、男女性别比、受教育状况、增长趋势等.人口普查是对国家的政府决策实行情况的一个检验,比如,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战略,国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等.第二个问题是针对普查本身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以加深学生对于普查的理解.学生可能有一个误解,普查就是100%的准确,其实不然,即使是最周全的调查方案,在实际执行时都会产生一个误差.教科书通过这个问题,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在人口普查中出现漏登是正常情况,调查方案的设计是尽可能让这个误差降低到最小.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人口普查的工作,即使出现漏登现象,人口普查的数据对国家的宏观决策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个问题是针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艰辛而提出的,让学生体会人口普查数据得来不易,要尊重人口普查人员的劳动,对人口普查工作要大力支持. 2、【阅读材料】 P4 “阅读材料”是课堂阅读,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普查工作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我 - 1 - 国目前主要的一些普查工作.进而,总结出普查的主要不足之处,这是从一个方面说明了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普查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大规模的全面调查,目的是为了详细地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综合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放置的边长为1的正方形沿轴顺时针滚动一周,设顶点的运动轨迹与轴所围区域为,若在平面区域内任意取一点,则所取的点恰好落在区域 内部的概率为 A.B.C.D. 2.为了考察某校各班参加课外书法小组的人数,从全校随机抽取5个班级,把每个班级参加该小组的人数作为样本数据.已知样本平均数为7,样本方差为4,且样本数据互不相同,则样本数据中的最大值为() A.10B.9C.11D.8 3.19世纪德国工程师勒洛发现了一种神奇“三角形”能够象圆一样当作轮子用,并将其命名为勒洛三角形,这种三角形是三个等半径的圆两两互相经过圆心,三个圆相交的部分就是勒洛三角形,如图所示,现从图中的勒洛三角形内部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 A.B.C.D. 4.若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其中表示区间上任意一个实 数,则输出数对的概率为() A.B.C.D. 5.设有算法如图所示:如果输入A=144,B=39,则输出的结果是()

A.144B.3C.0D.12 6.如果从不包括大、小王的一堆扑克牌中随机抽取一张,那么取到红心牌(事件A)的概率为,取到方片牌(事件B)的概率是,则取到红色牌(事件C)的概率和取到黑色牌(事件D)的概 率分别是() A.B.C.D. 7.某学校有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级,已知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数之比为,现从该学校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从高一学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样本时,学生甲被抽到的概率 为,则该学校学生的总数为() A.200B.400C.500D.1000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当输入的为6时,输出的的值为 A.B.C.D. 9.已知下列说法: ①对于线性回归方程,变量增加一个单位时,平均增加5个单位; ②甲、乙两个模型的分别为0.98和0.80,则模型甲的拟合效果更好; ③对分类变量X与Y,随机变量的观测值k越大,则判断“X与Y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 ④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就越接近1.其中说法错误的个数为() A.1B.2C.3D.4 10.下列抽取样本的方式属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个数为( ) ①从无限多个个体中抽取100个个体作为样本. ②盒子里共有80个零件,从中选出5个零件进行质量检验.在抽样操作时,从中任意拿出一个零件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三综合测考试试题

高一数学期中复习题(2015.04.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描述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 ) A .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 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C .方程x 2-4x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D .解不等式ax +3>0时,第一步移项,第二步讨论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确度为ε,则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为( ) A .|x 1-x 2|>ε B .|x 1-x 2|<ε C .x 1<ε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期末测试(1)

必修3期末测试(1) 一、选择题 4.高一(1)班学生50人,学号从01~50,学校举行某项活动,要求高一(1)班选出5人参加,班主任老师运用随机数表法选了5名学生,首先被选定的是第21行第15个数码,为26,然后依次选出,那么被选出的5个学生是( ) 附随机数表的第21行第11行个数开始到第22行第10个数如下: (44227884260433460952) 68 079706577457256576 59 29976860… A .26号、22号、44号、40号、07号 B .26号、10号、29号、02号、41号 C .26号、04号、33号、46号、09号 D .26号、49号、09号、47号、38号 5.在某餐厅内抽取100人,其中有30人在15岁以下,35人在16至25岁,25人在26岁至45岁,10人在46岁以上,则数0.35是16至25人员占总体分布的( ) A .概率 B .频率 C .累积频率 D .频数 2.读程序:0:;1:;0:===sum i S repeat S=S+i i =i +1 sum=sum+S until i >=100 输出sum 该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_________的值.( ) A .+++321…+99B .100321++++Λ C .99321321()21(1+++++++++++ΛΛ() ) D .)100321321()21(1+++++++++++ΛΛ()

3.右侧的算法流程图中必含有( ) A .条件语句 B .循环语句 C .赋值语句 D .以上语句都有 1.在解决下列各问题的算法中,一定用到循环结构的是( ) A .求函数123)(2+-=x x x f 当5=x 时的值 B .用二分法求3发近似值 C .求一个给定实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D .将给定的三个实数按从小到大排列 6.要了解某市高三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的学生所占比例的大小,需知道相应样本的( )A .平均数 B .样本数 C .众数 D .频率分布 7.抽测10只某种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结果如下:(单位:h ) 1067,919,1196,785,t ,936,918,1156,920,948 若x =997,则t 大约是( )A .1120 B .1124 C .1125 D .1128 8.一个样本的数据在200左右波动,各个数据都减去200后得到一组新数据,算得其平均数是6,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是( ) A .200 B .6 C .206 D .20.6 9.设一组数据的方差是S “,将这组数据的每个数都乘以10,所得到的一组新数据的方差是()A.0.12S B .2S C .102S D .1002S 10.从分别写有A ,B ,C ,D ,F ,的五张卡片中任取两张,这两张卡片上的字母顺序恰好相邻的概率为( ) A .52 B .51 C .103 D .10 7 11.一个三位数字的密码锁,每位上的数字都在0到9这十个数字中任选,某人忘记了密码最后一个号 码,那么此人开锁时,在对好前两位数码后,随意拨动最后一个数字恰好能开锁的概率为( )A .310 1 B .2101 C .101 D .1000 1 12.将一部四卷的文集,任意排放在书架的同一层上,则卷序自左向右或自右向左恰为1,2,3,4的 概率为( )A .81B .121 C .161 D .24 1 二、填空题 13.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121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2的样本,则每人被抽取到的概率为__________. 14.15台电脑,有10台兼容机、5台品牌机,从中任取两台,至少有一台兼容机的概率是________.

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模块过关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最新(新课标)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必修3模块过关测试卷 (150分,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 完成下列两项调查:①一项对“小彩旗春晚连转四小时”的调查中有10 000人认为这是成为优秀演员的必经之路,有9 000人认为太残酷,有1 000人认为无所谓.现要从中随机抽取200人做进一步调查.②从某中学的15名艺术特长生中选出3名调查学习负担情况,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A.①简单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 B.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 C.①系统抽样,②分层抽样 D.①②都用分层抽样 2.〈陕西期末考〉容量为100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分为8组,如下表: 组号 1 2 3 4 5 6 7 8 频数10 13 x 14 15 13 12 9 第三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是( ) A.14和0.14 B.0.14和14 C.1 14和0.14 D.1 3 和1 14

图1 图2 3.〈福建质量检查文科〉如图1,面积为4的矩形ABCD中有一个阴影部分,若往矩形ABCD中随机投掷1 000个点,落在矩形ABCD的非阴影部分中的点数为400个,试估计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2.2 B.2.4 C.2.6 D.2.8 4.〈河南十所名校联考〉某学生在一门功课的22次考试中,所得分数如图2所示,则此学生该门功课考试分数的极差与中位数之和为( ) A.117 B.118 C.118.5 D.119.5 5.〈福建模拟〉为了解一片速生林的生长情况,随机测量了其中100株树木的底部周长(单位:cm).根据所得数据画出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3所示,那么在这100株树木中,底部周长大于110 cm的株数是() 图3 A.70 B.60 C.30 D.80 6.〈泰安一模〉某射手在一次训练中五次射击的成绩(单位:环)分别为9.4,9.4,9.4,9.6,9.7,则该射手成绩的方差是() A.0.127 B.0.016 C.0.08 D.0.216 7.〈易错题,河南中原名校联考〉如图4所示,现有一迷失方向的小青蛙在3处,它每跳动一次可以等可能地进入相邻的任意一格(若它在5处,跳动一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三课时练习第1章第 3节

第一章§3 A级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在如下图所示的茎叶图中,乙中没有的数据是(B) A.17B.26 C.38D.44 [解析]由茎叶图知,乙中有17,38,44,无26,故选B. 2.观察统计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D) A.甲校女生比乙校女生多 B.乙校男生比甲校男生少 C.乙校女生比甲校男生少 D.甲、乙两校女生人数无法比较 [解析]扇形统计图表明的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数量,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应为D. 3.据报道,2018年某咨询公司对1 500个家庭进行了关于奶粉市场的调查,下图是关于每月购买奶粉袋数的有关数据,则每月喝1袋奶粉的比率同每月喝2袋奶粉的比率合计为(B)

A.79.9% B.70.9% C.38.8% D.32.1% [解析]奶粉市场每月喝一袋奶粉的比率为38.8%,喝2袋奶粉的比率为32.1%,∴38.8%+32.1%=70.9%.故选B. 4.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5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为1~35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7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B) A.3 B.4 C.5 D.6 [解析]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结合系统抽样方法的特征,即可求出正确的结论;根据茎叶图中的数据,得: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20,用系统抽样方法从35人 =4(人),故选B. 中抽取7人,成绩在区间[139,151]上的运动员应抽取7×20 35 5.如图,下列四个统计图中,用来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最为合适的是(D) [解析]在这四个统计图中,只有条形图D能明确表示不同品种的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优势较为明显. 6.根据下面给出的2009年至2018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四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图1 乙 甲7 5 1 8 7362479 54368534321高一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已知点P (ααcos ,tan )在第三象限,则角α在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我校高中生共有2700人,其中高一年级900人,高二年级1200人,高三年级600人,现采取分层抽样法抽取容量为135的样本,那么高一、高二、高三各年级抽取的人数分别为 A .45,75,15 B .45,45,45 C .30,90,15 D .45,60,30 3.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它们的夹角为60?,那么|3|a b - 等于 A B C D .4 4. 图1是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 茎叶图,则甲、乙两人这几场比赛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A .62 B .63 C .64 D .65 5.在ABC ?中,有如下四个命题:①=-; ②AB BC CA ++= ;③若0)()(=-?+AC AB AC AB ,则ABC ?为等 腰三角形;④若0>?AB AC ,则ABC ?为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命题序号是 A .① ② B .① ③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6. 将函数sin (0)y x ωω=>的图象沿x 轴方向左平移 6 π 个单位, 平移后的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平移后的图象所对应函数的解析式是 A .sin()6y x π =+ B .sin()6y x π=- C .sin(2)3y x π=+ D .sin(2)3 y x π =- 7.给出如下四对事件:①某人射击1次,“射中7环”与“射中8环”; ②甲、乙两人各射击1次,“甲射中7环”与“乙射中8环”; ③甲、乙两人各射击1次,“两人均射中目标”与“两人均没有射中目标”; ④甲、乙两人各射击1次,“至少有1人射中目标”与“甲射中,但乙未射中目标”, 其中属于互斥事件的有( ) A .1对 B .2对 C .3对 D .4对 8.200 所示,则时速在[60,70)的汽车大约有( ) A .30辆 B . 40辆C . 60辆 D .80辆 9. 函数)cos[2()]y x x ππ-+是 A 周期为4π的奇函数 B 周期为4π 的偶函数 C 周期为 2π的奇函数 D 周期为2 π 的偶函数 10.如果下边程序执行后输出的结果是990,那么在程序中 WHILE 后面的“条件”应为 A. i>10 B. i<8 C. i<=9 D. i<9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课时配套学案汇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全册)课时配套 学案汇总 [A基础达标] 1.在“世界读书日”前夕,为了了解某地5 000名居民某天的阅读时间,从中抽取了2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5 0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的全体是() A.总体 B.个体 C.样本的容量 D.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 解析:选A.根据题意,结合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的定义可知,5 000名居民的阅读时间的全体是总体.

2.为确保食品安全,质检部门检查一箱装有1 000件包装食品的质量,抽查总量的2%.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总体是指这箱1 000件包装食品 B .个体是一件包装食品 C .样本是按2%抽取的20件包装食品 D .样本容量为20 解析:选D.由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意义知D 是正确的. 3.下列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 A .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 B .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C .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D .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 解析:选C.要了解节能灯的使用寿命,由于调查具有破坏性,所以宜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要调查班级同学的身高,由于人数较少,宜采用普查的方式;对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全市中学生每天的就寝时间的调查都不宜采用普查的方式. 4.下列调查:①工厂检查某批产品中次品情况;②学校调查学生桌凳的损坏情况;③某电视台调查近期的收视率;④调查全国学生的视力情况.其中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有( )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选C.②中学校调查学生桌凳的损坏情况需全面调查,适合用普查,其他三种适合用抽样调查. 5.为了了解高一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特别是近视率问题,抽测了其中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在这个过程中,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数据)是( ) A .总体 B .个体 C .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样本容量 解析:选C.10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数据)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所以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选C. 6.某公司新上市一款MP5,为了调查产品在用户中受欢迎的情况,采用________形式调查为好(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答案:抽样调查 7.从总数为N 的一批零件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若每个样本被抽取的可能性为0.1,则N =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20N =0.1,所以N =20 0.1 =200.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阶段质量检测(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了了解1 2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k为() A.40B.30C.20 D.12 2.某学校为了调查高一年级的200名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所需时间,采取了两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第一种由学生会的同学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抽查;第二种由教务处对该年级的学生进行编号,从001到200,抽取学号最后一位为2的同学进行调查.则这两种抽样的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 C.分层抽样,系统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 3.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中数据的最大值是140,最小值是51,组距是10,则应将样本数据分为() A.10组B.9组C.8组D.7组 4.(陕西高考)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A.11 B.12C.13 D.14 5.某大学数学系共有本科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所有本科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A.80 B.40C.60 D.20 6.已知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时速在[60,70)的汽车辆数为() A.8 B.80C.65 D.70 7.已知回归直线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方程为() A.y=1.23x+4 B.y=1.23x+5 C.y=1.23x+0.08 D.y=0.08x+1.23 8.某班的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分为70分,方差为s2.后来发现成绩记录有误,同学甲得80分却误记为50分,同学乙得70分却误记为100分,更正后计算得方差为s21,则s2与s21的大小关系是() A.s2>s21B.s2=s21C.s2

北师大版数学必修三综合测试题

1.下列描述不是解决问题的算法的是( ) A .从中山到北京先坐汽车,再坐火车 B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1 C .方程x 2-4x +3=0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D .解不等式ax +3>0时,第一步移项,第二步讨论 2.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精确度为ε,则循环结构的终止条件为( ) A .|x 1-x 2|>ε B .|x 1-x 2|<ε C .x 1<ε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目录——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 ·第一章集合 · 1、集合的基本关系 · 2、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 3、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二章函数 · 1、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 2、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 3、函数的单调性 · 4、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 5、简单的幂函数 ·第三章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 1、正整数指数函数 · 2、指数概念的扩充 · 3、指数函数 · 4、对数 · 5、对数函数 · 6、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第四章函数应用 · 1、函数与方程 · 2、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 · 1、简单几何体 · 2、三视图 · 3、直观图 · 4、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5、平行关系 · 6、垂直关系 · 7、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 8、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第二章解析几何初步 · 1、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 2、圆与圆的方程 · 3、空间直角坐标系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 ·第一章统计 · 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 2、从普查到抽样 · 3、抽样方法 · 4、统计图表 · 5、数据的数字特征

· 6、用样本估计总体 · 7、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8、相关性 · 9、最小二乘法 ·第二章算法初步 · 1、算法的基本思想 · 2、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 3、排序问题 · 4、几种基本语句 ·第三章概率 · 1、随机事件的概率 · 2、古典概型 · 3、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 1、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 2、角的概念的推广 · 3、弧度制 · 4、正弦函数 · 5、余弦函数 · 6、正切函数 · 7、函数的图像 · 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第二章平面向量 · 1、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 2、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3、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 4、平面向量的坐标 · 5、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7、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形 · 1、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 2、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3、半角的三角函数 · 4、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 5、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 ·第一章数列 · 1、数列的概念 · 2、数列的函数特性 · 3、等差数列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3 统计图表

§3 统计图表 双基达标(限时20分钟) 1.当收集到的数据量很大或有多组数据时,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较合适( ) A.茎叶图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 解析当收集到的数据量很大或有多组数据时条形统计图较为合适. 答案 B

2.2012年上海市居民的支出构成情况如下表所示: 用下列哪种统计图表示上面的数据最合适( ) A.条形统计图B.茎叶图 C.扇形统计图D.折线统计图 解析扇形统计图可以将所有的百分比表示得很清楚. 答案 C 3.对某班40名同学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进行统计,频率分布表中80.5~90.5这一组的频率是0.20,那么这40名同学的数学成绩在80.5~90.5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是 ( ). A.8 B.4 C.12 D.16 解析据题意数学成绩在80.5~90.5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是40×0.20=8(人).答案 A 4.甲、乙两个城市2008年4月中旬,每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图如图所示,这9天里,气温比较稳定的城市是________. 解析:从折线统计图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乙城市的气温变化较大,而甲城市的

气温相对来说较稳定,变化基本不大.答案甲 5.下图是某保险公司提供的资料,在1万元以上的保险单中,有 8 21 少于2.5万元, 那么不少于2.5万元的保险单有________万元. 解析不少于1万元的占700万元的21%,金额为700×21%=147(万元).1万 元以上的保险单中,超过或等于 2.5万元的保险单占13 21 ,金额为 13 21 ×147= 91(万 元),故不少于2.5万元的保险单有91万元. 答案91 6.某中学高二(1)班甲、乙两名同学自上高中以来每次数学考试成绩情况如下(单位:分): 甲的得分:81,75,91,86,89,71,65,88,94,110,107; 乙的得分:83,86,93,99,88,103,98,114,98,79,101; 画出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请根据茎叶图对两个人的成绩情况进行比较. 解甲、乙两人数学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算 法

算法 1、执行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输出的S值为( ). A.2B.4C.8D.16 答案 C 2、阅读右边的算法框图,运行相应的算法,当输入x的值为-25时, 输出x的值为( ). A.-1B.1 C.3D.9 答案 C 3、如图所示,算法框图的输出结果是( ). A.3B.4C.5D.8 答案 B

4、下图是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值的算法框图, P 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 A .P =N 1 000 B .P =4N 1 000 C .P =M 1 000 D .P = 4M 1 000 答案 D 5、若执行如图所示的框图,输入x 1=1,x 2=2,x 3=3,x - =2, 则输出的数等于( ). A.13 B.23C.2 3 D .1 答案 C 6、阅读如图所示的算法框图,执行相应的算法,则输出的结果是( ). A .2 B .-2 C .3 D .-3 答案 D 7、如图所示的框图,当x 1=6,x 2=9,p =8.5时,x 3等于( ). A .7 B .8 C .10 D .11 答案 B

(7题)(8题) 8、一个算法的算法框图如图所示,若该算法输出的结果是 1 63 ,则判断框内 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4B.i>4C.i<5D.i>5 答案 C 9、如果执行右面的算法框图,输入正整数N(N≥2)和实数a 1 ,a2,…,a N,输出A,B,则( ). A.A+B为a1,a2,…,a N的和 B.A+B 2 为a1,a2,…,a N的算术平均数 C.A和B分别是a1,a2,…,a N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D.A和B分别是a1,a2,…,a N中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答案 C 10、如图给出的是计算1 2 + 1 4 + 1 6 +…+ 1 20 的值的一个算法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10B.i<10C.i>20D.i<20 答案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