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广场—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广场—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

1、 从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和具体操作中,探索并初步体会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的关系。

2、 会计算简单的“植树”问题。 【教学重点】

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不同情形间隔数与间隔物体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小兔要在家的外围修一圈栅栏。它先锯木头,锯了15次。小兔锯了多少段木头? 揭示课题:数学广场——分段 二、探究新知

(一)两端不种的植树情况

1、师: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把一根纸带当作木头。 出示一根纸带,用剪刀剪一次,纸带分成了几段?

请你也这样剪,边剪边做好记录。记录完,观察这张数据表,发现了什么规律?小

组合作

2、如果要把这根纸带剪

20段,要剪几次?怎么想的?

剪100

段呢?

3、看录像:这里有几个人在剪彩?根据我们刚刚学到的本领,说一说,绸带被剪

成了多少段?怎么想的?

4

、录像演示:

学校就要召开运动会了,为布置运动场,老师们在操场的一侧插彩旗。头和尾

都不插。

出示:已知老师们每隔3米插一面彩旗,一共插了

9面彩旗,操场有多长?

?米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

操场长30米,算式:3×(9+1)=30(米)

生:因为两端没有插旗子,所以9面旗子有10段。要用“每段的长度×一共有几段”才能算出操场的长。

生:道理和剪纸带是一样的。插旗子处相当于剪刀剪的地方,每段纸带相当于旗子与旗子之间的间隔。

小结得出:彩旗的面数=间隔数-1

(二)两端种树的植树情况

1、出示:

为了将运动场布置的更漂亮,在操场的另一侧也插彩旗。

观察:这次插的过程哪里不一样了?

生:第一次插彩旗,操场的两端没有插。第二次插彩旗,操场的两端插了。

2、师: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摆一摆,请同学们摆上两面彩旗,你发现彩旗之间的间隔数有几个?生:1个。

师:三面、四面、五面-------这些彩旗之间的间隔数分别有多少?请你边摆边

做好记录。小组讨论

3、师: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物体个数比间隔数多1的这种情况呢?找一找。

张开右手,5根手指中有4个间隔。

教室中6排学生中有5个过道

(三)比较发现

讨论:同样是插彩旗,为什么发现的规律不一样?

生:一个是两头插,一个是两头不插。

两头插,间隔数=彩旗的面数+1,

两头不插,间隔数=彩旗的面数-1。

(四)练习:

如图,小伙伴们在走廊里摆花盆,每隔3米摆一个花盆,一共摆了5个花盆,这条走廊有多长?

8名小朋友们排队做操,每隔2米站一名同学,这个队伍有多长?

?米

☆情境:10个小朋友做丢手帕的游戏,9个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每隔2米坐一个小朋友。小巧在小亚的后面,走了一圈,把手帕还是丢在了小亚的身后。

小巧走了多少米?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优质版

小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口算:(8%) 45÷5+69= 81-18÷9= 1000-454-546= 100×40÷4 131-62+69= 900÷9-44= 70-70÷10= 5×6×20= 二.在()里填数:(6%) 81÷9=3×() 60×2=()÷2 ()×7=448÷4 ()÷9=9×9 100÷()=36÷9 80-13=()÷3 三.分拆:(6%) 246×7= 94÷2= 813÷3= 四.竖式计算:(打★要验算)(8%) ★6×315= 920×50= ★613÷4= 712÷7= 五.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2%) 5×45+45×4 673+219+781+327 735-488+88 381×4×2 909×4÷3 2470÷5÷2六.填空:(20%)

1)平年一年有()天,闰年一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 一年有()个季度。2008年是()年。2100年是()年。 2)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3)用数卡1 2 3 6 7 9 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出最大的差是(),最小的差是()。 4) 65kg=()g 4.814kg=()g 150cm=( )dm 10.081km=( )m 5016g=( )kg 40km=( )m 2004m=( )km 50000mm=( )m 6700g=( )kg 七.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米)(4%) 八.文字题:(16%) ①452个6连加是多少?②甲数是36,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多少? ③406里面有几个7?④比600少30的数是几? ⑤一个数是46,另一个数是它的4倍,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⑥477连续减去几个9得0?⑦783的5倍是多少? ⑧除数是9,商是271,余数是4,被除数是几? 九.应用题:(15%) ①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450本,故事书有270本,文艺书和故事书的总数是连环画的4倍,连环画有多少本?三种书共有多少本?

二年级数学上册 倍 1教案 沪教版

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将什么定为1份”的本领。 2.知道几个△就是△的几倍,并会列算式。 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获得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倍”。 教学难点: 谁是谁的几倍。 教学准备: 每张桌子黄豆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口答:2+2+2+2+2+2=8+8+8+8= 表示个2表示个8 师:说得真好,这是我们前几天学的本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探索新知。

1.观察“划船”主题图。 师:小胖的学校组织他们去公园春游了,这是他们在划船的情景,从这张图中你知道些什么?(小组讨论。) 汇报:(1)一共有6条船,1条黄船,2条绿船,3条红船。 (2)每条船上的人数都是3人。 (3)绿船的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 2.看“黄船”图,引出“倍”。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有1条黄船,船上有3人,就是几个几?(1个3)算式呢?(13=3)1个3还表示3的1倍,算式:31=3。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本领:倍(板书课题)。 3.认识“几个3就是3的几倍”。 (1)看“绿船”图。 师:刚才有同学说“绿船人数是黄船人数的加倍。”说得很好,这是一年级学的本领。也就是——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绿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2 份,2个3也就表示3的2倍,所以绿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2倍。 谁会列算式? 23=6或32=6(板书)。 (2)看“红船”图。 师:谁会学说这句话,告诉大家,黄船人数和红船人数的关系?(把黄船上的人数看作1份,红船上的人数有这样的3份,3个3也就表示3的3倍,所以红船上的人数是黄船上人数的3倍。算式:33=9。) (学生个别说,同桌互说。) (3)看“划船”主题图。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时45分=______时 5.3t =______kg 6平方米75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分米 2. 做一个正方体要6张纸,35张纸最多能做______个正方体。 3. 科技馆每天开放的时间是从8:30到下午4:30,一天共开放______小时。 4. ______个角。 5. 3.6缩小到原来的 6. 700克+300克=______千克 2千克-100克=______克 7. 图中一共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个直角,______个锐角,______个钝角。 8. 至少用______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9. 钟面上分针从12走到5,走了______分,再过20分分针走到了______。 10. 0.66、66.6%、0.67、 二、判断题。(共10分)

1.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是0.() 2.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 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 射线就是周角,直线也就是平角。() 6. 4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天.() 7. 一个两位数乘50,积一定是四位数.() 8. 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 9. 小华面向东,他的右边是南,左边是北。() 10. 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共20分) 1. 一张长方形纸如下图,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 A .10 B .5 C .3 2. 要使126□能同时被3和5整除,□中可填() A .3或0 B .0或5 C .0 D .3、5或0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巧算

巧算 教学内容: 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新教材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巧算方法。 2、理解“一个加数增加一,一个加数减少一,和不变”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同向思维变化。 4、能用“被减数与减数同时增加与同时减少一,差不变”的同向变化来巧算减法 计算题。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加减法的巧算。 教学难点:能理解并会运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巧算加减法题目。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巧算加法) 1、师:观察通往小岛的栈道上写的算式,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迅速算出呢?(学生自由 说) 26+18=44 (学生说出上学期所学的各种方法) 2、如果把一个加数变为整十数,那么计算将更为方便,你是怎么想的? 生:26减少2,18增加2,就是24+20=44 3、师:在加法中一个加数减少几,另一个加数增加几,和是不变的。在计算加数的时 候,我们将一个加数变成最近的整十数就可以了。 4、为什么把18 变成整十数,而不把26变成整十数? 生:因为把18变成20容易。 5、小结:巧算时我们要先把一个最接近整十数的加数变成整十数,然后这个加数加上 几,另一个加数就减去几,和不变。 [意图:教师运用已学的知识来教授新知识,既可以复习就知,又能为新学知识起到铺垫作用。] 二、练习: ★师:现在让我们把下面的加法用巧算的方法表示出来。 69+16=70+ = 45+48= +50= 38+17= + = 把哪个加数变成整十数?为什么? 三、减法巧算: 1、出示:34-27= 35-28= 36-29= 37-30=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4道减法题,先一起算出答案。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除法 一、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2.笔算除法时,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商表示几个十,所以商要写在被除数十位的上面。 3.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二、除法的验算 1.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 2.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3.有余数的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全班的总人数÷组数=每组的人数 5.玩具的总数-送出的数量=还剩的数量 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先用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以除数。 ①书的总页数÷ 看的天数=每天看的页数 ②付出的钱数- 找回的钱数= 实际用的钱数实际用的钱数÷物品 的个数=物品的单价 ③全班人数÷单打(2 人)=单打的组数 ④全班人数÷双打(4 人)=双打的组数

⑤ 轮子的总个数÷每辆车的车轮数 = 车辆的数量 ⑥ 电池的总节数÷人数 = 平均每人收集的节数 第二单元:认数 一、认识整千数 1. 千位上是几,就表示几千, 10 个一千是一万 2. 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五)位是万位。 数位顺序表 ?? ( 万 )位 ( 千 )位 ( 百 )位 ( 十 )位 3. 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 读数和写数 (读数时写汉字 写数时写阿拉伯数字) 二、认识几千几百几十几 1. 中间或末尾有 0 的万以内数的读写法: ⑦ 老师的人数 + 学生的人数 =总人数 每辆车坐的人数 ⑧玩具的总个数 - 送出的个数 = 还剩的个数 每班分得的个数 ⑨一班的人数 + 二班的人数 =总人数 组数 四、商末尾有 0 的除法 被除数十位上 的数除以除数刚好整除, 够商 1 时,一定要在商的个位上写“ 总人数÷车辆的数量 = 还剩的个数÷班级数 = 总人数÷每组的人数 = 且被除数个位上的数除以除数不 0”占位。 个 )位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20% 2700÷9= 960÷6= 820-440= 64+36= 32+32-32= 485+115= 100÷4= 700-17= 98÷2= 70-17×3= 300-75= 0×37= 480÷80= 24×3= 27×2-18= 6×800= 14×7= 4×35= 84÷7= 36÷9×4= 二、分拆,写出思考过程。6% 68×5= 175÷3= 三、竖式计算 8% 3900×5= 814÷3= 4005×9= 718÷7=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6% 6656÷8÷2 2000-5150÷5

12×9+11×12 655-17×4 五、填空10% 1、8.20元读作(),表示()。 2、5200克=()千克359m=( )km 0.09m=()cm 3、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4、□28÷7,□填()时,商是两位数;□填()时,商是三位数。 5、用2、3、4、5、 6、 7、8组成两个三位数,最小差是()。 6、5010÷5,商的中间有()个零。 六、用6、2、5造减法塔。3% 七、判断4% 1. 每次除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0除以任何数商是0……()。 3. 217÷5=43……2正确的验算方法可以是(217-2) ÷5=43……()。4.一箱牛奶20元,写作20.00元……()。 八、选择4% 1. 下面各题中,商的位数最少的是()。 A、5180÷2 B、6210÷3 C、4875÷5 D、9117÷9 2. ()÷5=58……3,被除数是()。 A、275 B、290 C、287 D、293 九、应用25% 1、饲养场有灰兔1800只,是白兔的3倍,白兔有几只?

1018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期末练习题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概念部分(30分) 一、填空。(18分) 1、400厘米=()米; 25米=()厘米。 2、35000米=()千米;客厅的面积大约是28()。 3、2018年1月1日可以缩写成()。 2018年元旦是星期一,2018年1月31日是星期()。 4、一块正方形的瓷砖,边长9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10÷4要使得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得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前面的编号填入括号内)。(6分) 1、除厘米、米外,()也是长度单位。 A.年、月、日 B.千米、分米 C.平方米、平方厘米 2、用2根5厘米和一根3厘米的小棒搭出的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 A.直角 B.等边 C.等腰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中,能够摆满()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A.10 B.20 C.100 三、求下列图形的面积。(6分) 8m 12㎝ 8m 5㎝ 第二部分计算部分(40)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50÷5= 3×90= 13×7= 45+55÷5= 20×80= 810÷9= 1800÷6= 360-21÷7= 5400÷9= 370-190= 68+42= 25×8=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3×3+1) 420÷4= 703×7= *941÷2 =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8分) 632+259-632 36×2×5 948-312-88 432-432÷8 314+215+86 360÷(23-19) 第三部分应用部分(30分) 1、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 2、一条大船能坐36人,学校租了这样的9条船,一共能坐多少人? 3、小胖每小时能看书12页,小强每小时看的页数比小胖2小时看的页数还多3页。小强每小时能看书多少页? 4、学校有126个球,有一批学生去领球,如果每个同学领6个,正好领完。一共来了多少个同学? 5、师傅一天能做30个零件,徒弟做一个零件的时间,师傅能做5个零件,师傅和徒弟一天一共能做多少个零件? 6、小巧集邮75张,是小亚的5倍,两人共集邮多少张?小巧比小亚多集邮多少张? 科技书 少16本故事书 ?本 38本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导语】一份优秀的教案需要教师提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准备,提前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反应进行预想;还需要教师对授课对象也就是学生进行一定的分析,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教案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引导者"和"先行者"的作用。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三篇精选【篇一】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含义。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发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生:蝴蝶 师:你是怎么猜到的呢你怎么知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生活中,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一模一样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生活中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扬肯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怎么判断的从哪里看两边一模一样呢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办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纸张,大家能够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怎样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方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否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怎样判断 教师引导:我们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如果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理由。(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同角度进行判断。)

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与除教案 沪教版

乘与除 教学内容: 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实际含义。 2.培养学生多渠道收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乘、除法的建模能力。 3.渗透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春游情景图、多媒体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自己设计的“春游”情景图,请学生说说从情景图中收集到的信息。 2.揭示课题: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二、乘与除 1.出示题1(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8个3”或“3的8倍”)。 (2)学生摆学具验证。 2.在“春游”情景图中选两棵树,另外根据情景图配文字(如:梧桐树高12米,柳树高3米,梧桐树的高度是柳树的几倍?)。 (1)请学生交流信息并列式解答(强调求倍数)。 (2)学生自己画草图验证。

3.练习 根据“春游”情景图,编乘、除法情景题并列式解答。 三、应用 1.出示题3(图)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问题(1):2壶茶可以倒满几杯?(巩固乘法题) (3)出示问题(2)。 ①讨论:能直接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策略:将牛奶和橙汁的量都转化成“杯”)②列式解答、选择。 2.出示题4(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讨论:能直接进行比较吗?为什么?怎么办?(转化) (策略1:将男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个数“乘” 策略2:将女生领的面包的数量转化成盒数“除”) (3)列式解答、比较。 3.小结: 两个数量在无法直接比较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将它们转化成统一的计量单位,再进行比较。 4.出示题5(图、文字) (1)请学生交流信息。 (2)列式解答。

沪教版数学二年级二教案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十四课时 讲讲算算,例1,例2 1、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2、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会解答用乘法计算的表格式图文应用题。 会看情景图口编乘法应用题 一、复习 出示: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呢? 师:这是上学期学的加法讲讲算算。题目中有三句话,哪两句 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师:讲讲算算中一定要有两个条件、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讲讲算算。 (板书课题:讲讲算算)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投影:轿车图 问:题目中哪两句话是条件?哪一句话是问题? 问:一辆轿车可以乘4人,有5辆轿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我们把一辆轿车乘4人看作一份,5辆轿车有这样的5份, 我们就说乘车人的总数是4的5倍是20人。 问:求4的5倍是多少谁会列式计算? 问:单位名称是什么呢? 这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呢? 老师这样列式对吗?4+5=9(人) 请问错在哪里? 2.教学例2 出示投影:学生图 问: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 告诉我们“女孩的人数是男孩的4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师:我们把男孩有7人看作1份,女孩的人数是7的4倍。 问:题目中哪种人数已告诉我们了。 根据哪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女孩的人数? 问:算式怎么列?单位名称又是什么? 问:这题表示什么意思? 问:这两题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 师:这就是今天学的新本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 三、巩固练习 师:我们学会了用乘法计算的讲讲算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 看谁学得最好。 1.练一练1 问:说说告诉我们的条件是什么? 问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师:要求一共有柿子多少个?我们根据条件可以怎么想? 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怎么列? 2.练一练3 指名答 生答 指名读题 生答 讨论答 同桌互说 指名答 同桌讨论 指名读题 讨论答 学生口答 生默读题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卷

3、765 ÷5的商是()位数。 4、2年4个月=()个月。 5、比较大小 24×5○25×4 102÷8○102÷2 6、(1)今年的敬老节是2013年10月13日,请用日期简写形式表示

()。 (2)2013年2月有()天。 (3)2013年的10月、11月、12月共有()天。 7、有1、3、5、7、9这三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 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分) 1、四个正方形可以拼出()个四连块。 A、 3 B、4 C、5 D、6 2、2013年6月18日是星期二,这一年6月28日是() A、星期五 B、星期六 C、星期日 D、星期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分) 1、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一个四位数。……() 2、28÷4=6……4 ……………………………………() 3、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应用部分:30分 1、老师准备了50个气球,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多少个?还剩几个? 2、玫瑰花有99朵,百合花的朵数比玫瑰花的2倍少19朵,百合花有几朵? 3、水果店要进货5筐苹果,每筐78元,如果付出400元,还可以找回多少元? 4、一张火车票75元,是一张汽车票价格的5倍,一张汽车票多少元? 5、小胖家每月能节约用水960千克,照这样计算,他们家上半年一共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6、一个书包35元,4个笔袋76元,一个笔袋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计算部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略 二、分拆计算:分拆过程1分,横式答案1分 三、竖式计算:竖式2分,横式答案1分,验算1分。 5×38=190 905×4=3620 74÷4=18......2 99÷5=19 (4) 四、递等式计算: 384+256+16 756-284-156 =(384+16)+256 ……2分 =756-156-284 ……2分 =400+256 ……1分 =600-284 ……1分 =656 ……1分 =316 ……1分 45×3+220 16+84÷4 =135+220 ……2分 =16+21 ……2分 =355 ……2分 =37 ……2分 没有巧算结果对得2分 五、列式计算: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3)班数学教学计划 上海松江众兴小学刘创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对于这些数学学习中的良好习惯还有待于加强的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用一位数乖,时间的初步认识,用一位数除,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 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位数乘、用一位数除、几何小实践 教学难点:时间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 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 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总复习内容 教学课时共5课时 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教科书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关知识间的联系。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培养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3、引导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导入一、谈话引入 出示主题图:他们在做什么? 这学期的新课学习已经结束,从现在开始,将对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复习。 二、这学期的收获 1、整理全册所学内容: (1)小组合作,初步整理。

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 ②想一想:你能用学过的整理知识的方法把这些内容整理出来吗?怎样整理才能使这些内容比较清楚地展现出来呢?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③小组合作:小组内的同学商量一下,选择喜欢的方法整理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 整理要求: A、整理结果要简洁、清晰、有条理。 B、整理完后,要能说出整理的理由。 (2)全班汇报交流,完善整理结果 ①各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交流整理的过程、结果。 ②结合展示、交流的过程,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哪些内容还需进一步调整? ③根据评价结果,可选一种有代表性的板书。 如: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 法混合运算 计量单位:克、千克 图形:图形的运动三、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2、与同伴说一说 3、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 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共30分) (共9题;共30分) 1. (4分) (2019三下·鹿邑月考) 在横线上填上“>”、“<”或“=”。 39×49________200043×13________43×1017×18________18×17 3400米________3千米 94分米________9米8900千克________10吨 2. (7分)从张老师的身份证号码××0226197501101519我们可以知道,张老师的出生日期是________,性别是________。 3. (3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公共汽车站每隔15分钟发一辆汽车,从早上6时15分开始发一辆车,第二辆是在________时________分出发的。 4. (4分) (2019五下·东莞期末) 在一块5m2的地里种了4种花。平均每种花的面积占这块地的 ________,平均每种花的面积是 ________m2。 5. (1分)(2019·龙泉) 一张长6厘米,宽为3.4厘米的长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后得到下图,阴影部分的周长是________厘米。 6. (2分)用1、9、0组成的最大三位数是________,最小的三位数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7. (3分) (2019三上·宜昌期末) 要使245×()的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以填________,要

使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________。 8. (2分) (2018三上·松江月考) 要使“341×□”的积是三位数,□内最大可以填________;要使积是四位数,□内最小可填________. 9. (4分)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二、仔细推敲,判断正误(共5分) (共5题;共6分) 10. (2分)最小三位数与最大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 11. (1分) 609千克=60.9吨. 12. (1分)读作十分之九。() 13. (1分) (2018三上·兴仁期中) 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14. (1分) (2019三上·武城期末)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cm,周长就增加2cm。()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共10分) (共5题;共10分)

【沪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 1.

角 教学目标: 1.能够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2.知道角的大小只与它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而与所画的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观察图片,找“角”。(简单介绍有关改革开放给上海带来的巨大变化。) 出示图片:这是我们小朋友亲手描绘的杨浦大桥。在这座漂亮的大桥上藏着许多角,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分组观察、讨论并找角,然后小组汇报),揭示课题:《角》。2.复习“角”的有关知识。 ①角的名称: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对于“角”,你有什么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吗?(复习角的各部分的名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②复习直角:在这些角中,找一找有没有自己已经认识的?它的名字叫什么?(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验证它是否是直角呢?谁能上台验证?(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进行比较)。在平日的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直角呢?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 画角:在我们的周围,其实除了直角之外,还有着许许多多其它的各种各样的角,请你用笔在纸上画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角。(教师选择若干张作品贴到黑板上展示。) 2. 角的分类:这里有那么多不同的角,请你把它们分一分。(请一组学生演示、 汇报 分类方法,引出锐角和钝角) 师:钝角、直角、锐角是角家庭里的三兄弟,如果要给它们排排队,谁是老大,老二,

老三呢?(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 巩固认识锐角和钝角: a. 同桌之间先互相交流自己刚才所画的是什么角?再验证。 b. 拿出三角尺,指一指并说一说上面的三个角分别是什么角。 4.建立锐角、直角、钝角之间关系的表象。 1)按要求摆一摆:每位学生用活动角按顺序分别表示锐角,直角和钝角。同时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让学生充分感受锐角逐渐变化到直角,再变化到钝角的过程。锐角和钝角的大小可以有很多种,但直角只有唯一的大小。) 2)闭上眼睛,想象出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用喜欢的方式比划,建立三种角的模型。鼓励学生举例:大家认识了钝角和锐角,那么,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锐角或钝角吗? 三、探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的关系: 1. 出示两把相同的小三角尺:两把小三角尺中所对应的角的大小怎样?如何比较大小?(顶点重合,一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 2. 出示一把小三角尺和一把大三角尺: 1)猜一猜:(指任意一组角)比一比,哪把尺的角大? 2)学生小组操作比较,发现问题。 质疑:为什么两把尺的角的大小是一样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想一想:如果想把这个角变大,你有什么好办法? 3)小结: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要看角两边的开合情况,叉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大小 与它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四、巩固练习,丰富感知: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练习

单元练习 知识要点 1、掌握一位数与三位数相乘的算理与计算方法 2、准确地进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为两位数的除法 单元测试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73= 3×80= 400×9= 4×20-20= 200-106= 360÷6= 400÷80= 70-21÷7= 11×3+7= 280×9×0= 500÷(5+5)= 0÷12+12= 二、竖式计算。 ① 42×4=② 6×38=③ 980×7=④ 407×6= 三、用分拆的方法计算。 ①78×3=②203×6=③ 238×4= 四、递等式计算。 ① 5×73+27 ② 462-177-123 (巧算) ③ 4×6×30 ④ 630÷90+90 概念部分 一、填空题。 1、估算34×6的积是()位数,在()和()之间。 2、用4、2、7、0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3、计算555×8时,个位上的5与8 相乘,得(),百位上的5与8相 乘,得()。 4、用数卡 摆成2个三位数,能得到最大的差是: ()-()=() 5、在□内填上“>”“<”或“=”号。 70×5□80×4 3600÷60□360÷6 4×312□213×4 6、根据48×9=432,直接写出各题的计算结果: 480×9=();()×48=43200; 4320÷()=9 7、在除法算式☆÷40=3……△中,△最大可能是(),这时☆是()。 二、选择题。 1、任何一个三角形至少有()锐角。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四连块时,最多有()种不同的摆法。 A 3 B 4 C 5 D 无数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400个3是1200; B 3的400倍是1200; C 1200是400的3倍; D 400是1200的3倍。 应用部分 1、学校开展节约用电活动,每月节约125度,6个月可以节约多少度? 2、小亚把320本图书平均分给8个班级,每个班级应该分到多少本? 3、小巧看一本童话书,每天看16页,看了6天后只剩下6页。 小巧已经看了多少页?这本童话书一共有多少页?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阶段性测试卷

2016学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阶段性测试卷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计算部分45% 1.直接写出得数。(10%) 400-160= 240+380= 50×9= 240÷6= 125×8= 424÷4= 305×8= 602÷6= 72×8÷4= 320-120÷4= 2、横式计算(6%) 357×6= 98÷4= —————————————— —————————————— —————————————— —————————————— 3.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3%,每题3分,验算1分) 3452-78= 328÷8= 219×5= *724÷6= 验 算

4.递等式计算。(16%) 808-799+91 832÷4×9 540÷3÷9 9×25×4 第二部分概念部分 25% 1、填空。(21%) 1).估一估,35×6的积在( )与( )之间。 2)、在○里填>、<或= 3分钟 ○ 150秒7200克 ○ 8千克 3)、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 )×8<340 ( )×4< 120 ×8 4).801×5,积的中间有( )个0。 5).2016年有( )个星期,还余( )天。 6)、□÷7=360……□,余数最大就是( ),被除数就是( ) 7)、 269×4,算式中的4乘百位上的2积就是( )。 8).要使□45÷6的商就是三位数,□里的最小填( ),如果商就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9).一个三位数与8相乘,它的积可能就是( )位数或( )位数。 10).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四连块,一共有( )种摆法。

11).深色部分表示108, 白色部分表示( ), 整个图形表示( )。 12)、 甲数就是320,比乙数多40,乙数就是( );丙数就是乙数的2倍,丙数就是( ) 三、选择题。(4%) 1.下面各题中,商的位数最少的就是( ) A. 8640÷5 B. 7830÷7 C.4590÷3 D.6420÷7 2.2015年1月20日,用简写方式表示,正确的就是( ) A. 2015、10、2 B. 2015、01、20 C. 2015、10、20 D. 2015、01、02 3.下列年份,第一季度天数最多的就是( )。 A. 2003年 B. 2004年 C. 2005年 D.2006年 4.要使□的商就是两位数,余数就是0,□里可以填( )。 A. 3,6,9 B. 3,6,8 C. 4,6,9 D. 2,5,8 四、应用题。(30%) 1.一辆滑板车的价格就是375元,比一双溜冰鞋的价格便宜38元,买一双溜冰鞋共需多少元?

二年级数学上册 交换教案 沪教版

交换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页交换 教学目标: 1.对交换的认识与应用。 2.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3.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进 将下列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4+4+4+4+4 5+5+5+5 3+3+3+3 6+6+6 7+7+7+7+7 9+9 二、新授 小丁丁他们在游乐场玩得太热了,他们来到冷饮店买可乐,一箱可乐有几瓶? 师:小朋友,你们帮小丁丁他们算一算好吗? 汇报:要求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列式。 A:有3排,每排有4瓶,所以是3个4连加。 加法算式:4+4+4=12(瓶) 乘法算式:3×4=12(瓶)

4+4+4=3×4=12(瓶) B:有4排,每排3瓶,所以是4个3连加。 加法算式:3+3+3+3=12(瓶) 乘法算式:4×3=12(瓶) 3+3+3+3=4×3=12(瓶) 问:对这两个算式大家有什么想法? 汇报(可能会出现): 1. A的算法比B的算法好,可以少做一次加法。 2. 4+4+4=3+3+3+3 3×4=4×3 问:这里3×4和4×3有什么不同?同桌互相说一说。 汇报:3×4中每一份是4瓶,有这样的3份。 4×3中每一份是3瓶,有这样的4份。 小结: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我们发现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三、实践与应用 师:那么,学习了乘法的交换以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来看一下。 2+2+2+2+2列成乘法算式是?(5×2) 5×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后就是2×5,2×5表示2个5相加,结果很快得出是10。 所以利用交换可使运算简便。

练一练: ★2+2+2+2+2+2+2+2+2=()打★的先互相讨论算法,再汇报。★2+2+2+2+2+2=()其它的集体笔练。 3+3+3+3+3+3+3=() 4+4+4+4+4=()

沪教版数学教材二年级第一学期教案

本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的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数和积等名称。 2.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能运用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3.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4.了解余数的含义,初步学会口算除数、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5.初步认识角与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6.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 7.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相等;知道长方形、正方形 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际情景提出计算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解题等活动过程,积累乘法、除法运算的感性 认识。 2.通过参与编制乘法口诀,初步学会类推乘法口诀,学习并掌握乘法口诀。 3.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图形的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4.鼓励交流自己的算法并加以比较,初步培养估算的意识,逐步提高计算的能力。 5.在探究和解题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培养比较、分析、综合、类比以及 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并能够说出简单的理由。 6.获得对日常生活与周围环境中简单的数字运算问题进行计算、检验的经历,在应用数学知识 的过程忠,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三)情感与态度 1.在数学学习和数学应用过程中,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2.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有探究的欲望。 4.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 的条理性、数学结论的明确性及数学的美。 5.培养学生簿本整洁、书写工整、认真计算、自觉检验的习惯,初步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 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1.数与运算 (1)表内乘法。 (2)用乘法口诀计算商和除数都是一位数的除法。 2.方程与代数 求方框中的数——“吃掉”的是几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最新沪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直接写出得数 300+100= 110+290= 389-189= 3×4+25= 400-200= 150+450= 324+76= 25-0÷25= 1000-500= 470+230= 185+115= 5×8×2= 200+500= 840+160= 880-250= 81÷9×8=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过程完整 4×5+6×5 12×7-7×7 8×16-8×6 16×9-9×9 =()×5 =( )×( ) =( )×( ) =( )×9 =()=( ) =( ) =( ) 三,竖式计算 367+9895= 2001-572= 1090-810= 四,应用题 1,一座山高2098米,比另一座山高493米,另一座山高多少米? 2,百货商店第一天卖出衣服210件,第二天卖出380件,第三天卖出的与第一天同样多,三天一共卖出衣服多少件? 一共有()个三角形一共有()个三角形 二连乘、连除 一,填空 ()×4×()=72 36÷()÷3=() 二,有54块糖,每9块装一袋,每2袋装1包,可以装几包?

三,妈妈买了2箱鸡蛋,每箱有3层,每层有9个.妈妈一共买回多少个鸡蛋? 第一章测试 一,填一填 1,长方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 2,钝角三角形有()个钝角;直角三角形有1个()角,2个()角. 3,976-235=()576-348=()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00+400= 450+300= 30+270= 800+300= 600-250= 380+130= 1000-100= 500+300= 430-160= 2,竖式计算 1080-250= 637+599= 1040-367= 3,巧算 8×3+3×2 187-65-87 83×5 4×7+6×7 273-75-125 21×4 1,水果店昨天运来西瓜354个,今天又运来6筐西瓜,每筐有8个西瓜,两天共运来多少个西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