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练习题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练习题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高考物理练习题机械波练习题及答案

“机械波”练习题

1.如图所示,一列横波沿x 轴传播,t 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中实线所示.经△t = 0.2s ,波的图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其波长为2m ,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若波向右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2s

B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周期可能大于0.2s

C .若波向左传播,则波的波速可能小于9m/s

D .若波速是19m/s ,则波向右传播

2.如图所示,波源S 从平衡位置y =0开始振动,运动方向竖直向上(y 轴的正方向),振动周期T =0.01s ,产生的机械波向左、右两个方向传播,波速均为v =80m/s ,经过一段时间后,P 、Q 两点开始振动,已知距离SP =1.2m 、SQ =2.6m .若以Q 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作为计时的零点,则在下图所示的四幅振动图象中,能正确描述S 、P 、Q 三点振动情况的是(AD )

A .甲为Q 点的振动图象

B .乙为振源S 点的振动图象

C .丙为P 点的振动图象

D .丁为P 点的振动图象

3.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 s 与t +o.4s 在x 轴上-3m ~3

的区间内的波形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①该波最大速度为10m /s

②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③在t +o.2s 时,x =3m 的质点位移为零

④若波沿x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4s 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 处,波速为2m /s ,则( D ) A .振源O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再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 D .再经过△t =4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4m

5.振源O 起振方向沿+y 方向,从振源O 起振时开始计时,经t =0.9s ,x 轴上0至12m 范围第一次出现图示简谐波,则(BC )

A .此列波的波速约为13.3m /s

B .t =0.9s 时,x 轴上6m 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

C .波的周期一定是0.4s

D .波的周期s n T 1

46.3+=(n 可取0,1,2,3……) 6.如图所示,一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轴上a 、b 两点相距12m .t =0时a 点为波峰,b 点为波谷;t =0.5s 时a 点为波谷,b 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只正确的是(B )

A .波一定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波长可能是8m

C .周期可能是0.5s

-5a 0 b

D .波速一定是24m /s

解析:由波的周期性可知:λ)2

1

(12+=n m (n =0,1,2,3,…) ① T k s )2

1(5.0+= (n =0,1,2,3…) ② ∴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由①式得:

m n 1

224+==

λ,当n =1时,λ=8m . 由②式得s k T 121+=,T ≠0.5s 由公式T v λ

=知波速不确定.故正确选项为B .

7.一简谐横波在图中x

t 2-t 1=1.0s .由图判断下列哪一个波速

是不可能的(D )

A .1m/s

B .3m/s

C .5m/s

D .10m/s

解析:据图可知波长λ=4m ,因为不知道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有两种可能,所以波的周期: s n T 1441+=或s n T 3

442+= (n =0,1,2,3,…) 则波速s m n T v /)14(11+==λ

,(n =0,1,2,3,…),可能值为1,5,9,…

s m n T v /)34(22+==λ

,(n =0,1,2,3,…),可能值为3,7,11,…

则波速不可能为10m/s ,故正确选项为D .

8.一列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实线表示t 1=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表示t 2=0.005s 时刻的波形图,求:

(1)若2T > t 2-t 1>T ,波速可能为多大?(T 为周期)

(2)若T < t 2-t 1,并且波速为

解:(1)由图象可知:若波向右传播,则在△t =0.005s 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 =10m ,则波速s m s m t x v /2000/005

.0101==??= 若波向左传播,则在△t=0.005s 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 =14m ,则波速s m s m t x v /2800/005

.0142==??= (2)由图象可知:波长λ=8m

在△t =0.005s 内波传播的距离为Δx =v △t =3600×0.005m =18m

则λλλ4

12818+==?x ,所以波向右传播. 9.如图所示,在双曲线19

162

2=-y x 的两个焦点1F 和2F 上放

置两个频率相同的波源,它们激起的波的波长为4cm.就图中A 、C 、D 四个质点的振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若A 、

B 振动加强,则

C 、

D 振动一定减弱

B .若A 、B 振动加强,则

C 、

D 一定振动加强

C

.A 、B 、C 、D 一定振动加强

D .A 、B

、C 、D 一定振动减弱

10.如图所示,声源S 和观察者A 都沿x

轴正方向运动,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分别为v S 和v A ,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率为v P ,设v S

(1)若声源相继发出两个声音信号,时间间隔为△t .请根据发出的这两个声信号从声源

传播到观察者的过程,确定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 ′;

(2)利用(1)的结果,推导此情形下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和声源放出的声波频率间的关系式. 解:(1)设声源发出第一个声音信号时声源与观察者间的 距离为L ,第一个声音信号放出后经过△t 1的时间被观察者接收到,则:

v P △t 1 –v A △t 1 = L

设第二个声音信号发出后经过△t 2的时间被观察者接收到,则:

v P △t 2 –v A △t 2 = L - (v S - v A )△t ②

则观察者接收到这两个声音信号的时间间隔△t ′=(△t +△t 2 ) - △t 1 ③

由①②③式得:t v v v v t A

P S P ?--='? (2)设声源放出的声波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T 和f ,观察者接收到的声音的周期和频率分别为T ′和f ′,则:S P A P v v v v t t T T --='??='.所以,f v v v v f T T f S

P A P --='='. 11.如图所示,有四列简谐波同时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分别是v 、2v 、3v 和4v ,a 、b 是x 轴上所给定的两点,且ab =l .在t 时刻a 、b 两点间的4列波的波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由该时刻起a 点出现波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图 BDCA ;频率由高到低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DBCA . 12.在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两质点的距离均为s ,如图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向上,经过时间t ,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

A .这列波的周期为T =2t /3

B .这列波的周期为T =t /2

C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 =12s /t

D .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 =16s /t

v S x v A

1 甲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乙

13.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机械波,周期为0.50s .某一时刻,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都相等的各质元依次为P 1、P 2、P 3、….已知P 1和P 2之间的距离为20cm ,P 2和P 3之间的距离为80cm ,则P 1的振动传到P 2所需的时间为(C )

A . 0.50s

B . 0.13s

C . 0.10s

D . 0.20s

14.一列简谐波沿x 轴的正方向传播,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已知这列波的P 点至少再经过0.3s 才能到达波峰处,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①这列波的波长是5m ②这列波的波速是10m /s

③质点Q 要经过0.7s 才能第一次到达波峰处 ④质点Q 到达波峰处时质点P 也恰好到达波峰处

A .只有①、②对

B .只有②、③对

C .只有②、④对

D .只有②、③、④对

15.如图所示,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200m/s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A .图示时刻质点b 的加速度正在减小 B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0.01s ,质点a 通过的路程

为0.4m C .若此波遇到另一波并发生稳定干涉现象,则该波 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50Hz

D .若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则该波所遇到的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一定小于4m

16.如图3所示,振源S 在垂直于x 轴的方向振动,并形成沿x 轴正、负方向传播的横波,波的频率为50Hz ,波速为20m/s ,x 轴上有P 、Q 两点,SP =2.9m ,SQ =2.7m ,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以后,当质点S 正通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时(A )

图3

A .质点P 正处于波谷

B .质点Q 正处于波谷

C .质点P 、Q 都处于波峰

D .质点P 、Q 都处于平衡位置

17.如图所示,在xOy 平面内有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1m/s ,振幅为4cm ,频率为2.5H Z .在t =0时刻(P 、Q 两点均已振动)P 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 点为0.2m 的Q 点(BC )

A .在0.1s 时的位移是4cm

B .在0.1s 时的速度最大

C .在0.1s 时的速度方向向上

D .在0到0.1s 时间内的路程是8cm

18.一简谐横波正沿x 轴的正方向在弹性绳上传播,

振源的周期为0 .4 s ,波的振幅为0.4 m .在t 0时刻波

形如图所示,则在t 0+0.3 s 时(BD )

A .质点P 正处于波谷

B .质点Q 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

C .质点Q 通过的总路程为1.2 m

D .质点M 正处于波谷 y /cm O 1 3 5 9 x /m ? ? ? ? ? 0 y /cm x /m a b 20 -20

1 3 5

19.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若此时质元P 正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则此时(D ) A .质元Q 和质元N 均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B .质元Q 和质元N 均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C .质元Q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

D .质元Q 处于减速运动过程中,质元N 处于加速运动过程中

20.如图所示,是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时刻的图象。已知x 轴上3cm 处的质点P 在Δt=t /-t =0.35s 内通过的路程位14cm .则(D )

A .波速一定是0.4m/s

B .在Δt 内波的传播距离位14cm

C .波长为15cm

D .在t /时刻P 点的振动方向为y 轴正方向

21.下图中给出某一时刻t 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和x=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关于这列波的波速v 、传播方向和时刻t

A .v =1.0m/s ,t=0

B .v =1.0m/s ,t=6s

C .

t=0,波向x 正方向传播 D .t=5s ,波向x 正方向传播

22.图1是t =1.0s 时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的图象,已知波速v =1.0m/s .对于x =1.0m 处的质元的振动图象可能是下面图2、图3中①②③④中的(A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3.波速均为v =1.2m/s 的甲、乙两列简谐横波都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其中

P 、Q 处的质点均处于波峰。关于这两列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 .如果这两列波相遇可能发生稳定的干涉图样 B .甲波的周期大于乙波的周期 C .甲波中P 处质点比M 处质点先回到平衡位置

D .从图示时刻开始,经过1.0s ,P 、Q 质点通过 的路程均为1.2m

24.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 ,沿波传播方向有相距为L

的P 、Q 两质点,如下图所示,某时刻P 、Q 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 、Q 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 ,Q

质点第一次运动成为这个波峰点,则t 的可能值有(C )

A .1个

B .

2个 C .3个 D .4个

25.一列简谐波横波在沿x 轴正方向上传播,传播速度为10m /s .当波传到x =5m 处的质点P 时,波形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 A .这列波的周期为0.5s B .再经过

0.4s ,质点P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 C .再经过0.7s ,x =9m 处的质点Q 到达波峰处 D .质点Q 到达波峰时,质点P 恰好到达波谷处

26.一列沿x 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波,在x 1=2.0m 和x 2=12m 处的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分别如O x /m /cm -/m /s x /m t /s t /s /m x /m v

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根据图对简谐波的波长和波速有如下一些判断:

①波长可能等于4.0m ②波长可能等于10m ③最大波速等于1.0m/s ④最大波速等于5.0m/s 以上判断正确的是(D )

A .①和③

B .②和③

C .②和④

D . ①和④

27.一列横波在x 轴上传播,ts 与t +o.4s 在x 轴上-3m ~

的区间内的波形如图中同一条图线所示,由图可知

①该波最大速度为10m /s

②质点振动周期的最大值为0.4s

③在t +o.2s 时,x =3m 的质点位移为零

④若波沿x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B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8.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 =-0.2m 和x =1.2m 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 =0.4m /s ,两列波的振幅均为A =2cm .图示为t =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所示),此刻平衡位置处于x =0.2m 和x =0.8m 的P 、Q 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 的平衡位置处于x =0.5m 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A )

A .t =1s 时刻,质点M 的位移为-4cm

B .t =1s 时刻,质点M 的位移为4cm

C .t =0.75s 时刻,质点P 、Q 都运动到M 点

D .质点P 、Q 的起振方向都沿y 轴方向

29.如图为一列在均匀介质中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 =4s 时刻的波形图,若已知振源在坐标原点O 处,波速为2m /s ,则(D ) A .振源O 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沿y 轴正方向 B .P 点振幅比Q 点振幅小 C .再经过△t =4s ,质点P 将向右移动8m D .再经过△t =4s ,质点Q 通过的路程是0.4m

30.消除噪声污染是当前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内燃机、通风机等在排放各种高速气流的过程中都发出噪声,干涉型消声器可以用来削弱高速气流产生的噪声.干涉型消声器的结构及气流运行如图所示.产生的波长为λ的声波沿水平管道自左向右传播,在声波到达a 处时,分成两束相干波,它们分别通过r 1和r 2的路程,再在b 处相遇,即可达到削弱噪声的目的.若△r = r 2 - r 1,则△r 等于(C )

A .波长λ的整数倍

B .波长λ的奇数倍

C .半波长

2

λ的奇数倍 D .半波长2λ的偶数倍 3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 t /s -5

A .质子和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表现出波动性

B .横波、纵波都能发生偏振现象

C .光盘记录信息的密度很高,是利用了激光的平行度好的特点

D .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发生多普勒效应

32.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其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

A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波长

B .由波形图可知该波的周期

C .经1/4周期后质元P 运动到Q

D .经1/4周期后质元R 的速度变为零

33.一列简谐横波在x 轴上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 、b 、c 为三个质元,a 正向上运动.由此可知(AC )

A .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B .

C 正向上运动 C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平衡位置

D .该时刻以后,b 比c 先到达离平衡位置最远处

34.一列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源的平衡位置坐标为x=0.当波源质点处于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时,介质中平衡位置坐标x=2m 的质点所处位置及运动情况是(A )

A .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上运动

B .在其平衡位置下方且向下运动

C .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上运动

D .在其平衡位置上方且向下运动

35.图中实线和虚线分别是x 轴上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和t=0.03s 时刻的波形图,x=1.2m 处的质点在t=0.03s 时刻向y 轴正方向运动,则(A )

A .该波的频率可能是125H Z

B .该波的波速可能是10m/s

C .t=0时x=1.4m 处质点的加速度方向沿y 轴正方向

D .各质点在0.03s 内随波迁移0.9m

36.A 、B 两列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经过t =T A 时间(T A 为波A 的周期),两

波再次出现如图波形,则两波的波速之比

v A ∶v B 可能是 (ABC )

A .1∶3

B .1∶2

C .2∶1

D .3∶1 37.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 1、S 2发出的波的

波峰位置,则图中的_____点为振动加强点的位置.图中的

_____点为振动减弱点的位置. 答案:b ,a

38.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t =0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实线所示,t =0.2s 时刻的波形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则(C ) A .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右 B .波的周期可能为0.27s C .波的频率可能为1.25Hz

-

1

2

D.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0m/s

备战高考物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备战高考物理与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有关的压轴题附答案解析 一、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 1.如图所示,无限长平行金属导轨EF、PQ固定在倾角θ=37°的光滑绝缘斜面上,轨道间距L=1m,底部接入一阻值R=0.06Ω的定值电阻,上端开口,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2T。一质量m=2kg的金属棒ab与导轨接触良好,ab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b连入导轨间的电阻r=0.04Ω,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现用一质量M=6kg的物体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ab相连.由静止释放物体,当物体下落高度h=2.0m时,ab开始匀速运动,运动中ab始终垂直导轨并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g取10m/s2。 (1)求ab棒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2)在ab棒从开始运动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通过杆的电量q; (3)在ab棒从开始运动到开始匀速运动的这段时间内,求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答案】(1) (2)q=40C (3) 【解析】 【分析】 (1)由静止释放物体,ab棒先向上做加速运动,随着速度增大,产生的感应电流增大,棒所受的安培力增大,加速度减小,棒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时,棒开始匀速,速度达到最大。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安培力公式、平衡条件等知识可求出棒的最大速度。 (2)本小问是感应电量的问题,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流的定义式、磁通量的概念等知识可进行求解。 (3)从ab棒开始运动到匀速运动,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小,转化为系统增加的动能、摩擦热和焦耳热,据能量守恒定律可求出系统的焦耳热,再由焦耳定律求出电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 【详解】 (1)金属棒ab和物体匀速运动时,速度达到最大值,由平衡条件知 对物体,有;对ab棒,有 又、 联立解得: (2) 感应电荷量

高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选项是正确的。) 1.图中重物的质量为m ,轻细线AO 和BO 的A 、B 端是固定的,平衡时AO 是水平的,BO 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AO 的拉力1F 和BO 的拉力2F 的大小是( ) A .θcos 1mg F = B.F 1=mgtg θ C.θ sin 2 mg F = D. θsin 2mg F = 2.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以O 端为轴的斜木板上,当其倾角θ逐渐增大,且物体尚未滑动之前的过程中() A .物体所受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物体所受重力与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物体所受重力、支持力及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D .物体所受重力对O 轴的力矩逐渐增大 3.如图所示,水平恒力F 拉质量为m 的木块沿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的长木板向右运动中,木板保持静止。若木板质量为M ,木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μ、2μ,则木板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 A.F B.mg 1μ C.g M m )(2+μ D.mg mg 21μμ+ 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斜面顶端装有定滑轮,用劲度系数k=100N/m 的轻质弹簧和细绳连接后分别与物体a 、b 连接起来,细绳跨过定滑轮,b 放在斜面后,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一切摩擦,若kg m a 1=则 弹簧的伸长量是() A.0cm B.10cm C.20cm D.30cm 5.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个人站在第1节车厢前端观察并计时,若第一节车厢从他身边经过历时2s ,全部列车用6s 过完,则车厢的节数是( ) A.3节 B.8节 C.9节 D.10节 6.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滑动时留下的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刹车线长度14m ,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 =10m/s 2 ,则汽车开始刹车的速度为( ) A .7m/s B .10 m/s C .14 m/s D .20 m/s 7.从空中同一点,以 s m v /100=的速度将a 球竖直上抛的同时将b 球以相同的速度大小水平 抛出,取2 /10s m g =,则两球先后落地的时间差为() A.1s B.2s C.4s D.无法确定

最新高考物理模拟题及答案(20210120165454)

18.静止在地面上的一小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与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7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位移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 0~s 1过程的图线是曲线, s 1~s 2过程的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直线.关于物体上升 第 18~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过程(不计空气阻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 ) 14. 如图甲, 一物体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从顶端下滑到底端,若用 h 、s 、v 、a 分别表示物体下 降的高度、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t 表示所用的时间,则在乙图画出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h s v a A .s 1~s 2过程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B .0~s 1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拉力是变力,且不断减小 C .0~s 2过程中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 .0~s 2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反向增大,最后保持不变且等于重力加速度 t t t o o o o A B C D 甲 乙 t 19. 如图所示,两颗质量不等卫星分别位于同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 若卫星均顺时针运 行,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 是 甲 15. 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 N 、S 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 A 为 卫星 1 A. 两颗卫星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 交流电流表,线圈绕垂直于磁 场的水 i / A B. 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平轴 OO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 10 2 转动, 2 t / 10 s 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 O 交变电 2 C. 两颗卫星所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等 D. 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追上卫星 2 地球 卫星 2 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 10 2 示,以 20. 如图所示, 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 A 球位于 B 球的正上方, 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以相同初 甲 乙 甲 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交 流电 的频 率是 100 H z B .电流 表的示数为 20 A 速度水平抛出, 它们最后落在水平面上同一点, 其中只有一个 小球带 电,不计空气阻力,下例判断正确的是 A E A .如果 A 球带电,则 A 球一定带负电 B C .0.02 s 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 D .0.01s 时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平行 B .如果 A 球带电,则 A 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1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 m 用轻质弹簧连接的物块 A 、B 放在一倾角为 θ的光滑斜面上,系统 C .如果 B 球带电,则 B 球一定带负电 静止.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物块 A ,使之沿斜面向上运动,当物块 B 刚要离开固 D .如果 B 球带电,则 B 球的电势能一定增加 21. 如图所示, 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圆环与一弹性橡皮绳相连, 橡皮绳 定在斜面上的挡板 C 时,物块 A 运动的距离为 d ,瞬时速度 为 v ,已知 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 A 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 h . 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 弹簧劲度系数为 k ,重力加速为 g ,则此时( ) A .物块 A 速度为零. 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橡皮绳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运动的距离 d=mgsin θ/2k

高考物理压轴题之电磁学专题(5年)(含答案分析).

25.2014新课标2 (19分)半径分别为r和2r的同心圆形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一长为r、质量为m且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导体棒AB置于圆导轨上面,BA的延长线通过圆导轨中心O,装置的俯 视图如图所示.整个装置位于一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的 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在内圆导轨的C点和外圆导轨的 D点之间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图中未画出).直导体棒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以速度ω绕O逆时针匀速转动、转动过 程中始终与导轨保持良好接触,设导体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 擦因数为μ,导体棒和导轨的电阻均可忽略,重力加速度大 小为g.求: (1)通过电阻R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和大小; (2)外力的功率.

25.(19分)2013新课标1 如图,两条平行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 地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L。导轨上端接 有一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导轨处于 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 垂直于导轨平面。在导轨上放置一质量为 m的金属棒,棒可沿导轨下滑,且在下滑 过程中保持与导轨垂直并良好接触。已知金属棒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所有电阻。让金属棒从导轨上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电容器极板上积累的电荷量与金属棒速度大小的关系; (2)金属棒的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24.(14分)2013新课标2 如图,匀强电场中有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轨道,轨道平面与电场方向平行。a、b为轨道直径的两端,该直径与电场方向平行。一电荷为q(q>0)的质点沿轨道内侧运动.经过a 点和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分别为Na和Nb不计重力,求电场强度的大小E、质点经过a点和b点时的动能。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5高考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仪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7+→+ B .He Th U 4 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1+→+ D .e Pa Th 0 12349123490-+→ 15.周期为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 阳的距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 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 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 下。将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高考物理模拟题及答案

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一章电场电流质量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 1.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2.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无论那种方法都不能_________电荷,也不能__________电荷,只能使电荷在物体上或物体间发生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电荷的总量__________,这就是电荷守恒定律。 3.带电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叫_____________,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____________发生的。 4.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由____________来决定,与放入电场的电荷无关。由于电场强度由大小和方向共同决定,因此电场强度是______________量。 5.避雷针利用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避电:带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上产生的感应电荷会通过针尖放电,逐渐中和云中的电荷,使建筑物免遭雷击。 6.某电容器上标有“220V 300μF”,300μF=____F=_____pF。 7.某电池电动势为1.5V,如果不考虑它内部的电阻,当把它的两极与150Ω的电阻连在一起时,16秒内有______C的电荷定向移动通过电阻的横截面,相当于_______个电子通过该截面。 8.将一段电阻丝浸入1L水中,通以0.5A的电流,经过5分钟使水温升高1.5℃,则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_______V,电阻丝的阻值为_______Ω。 二、选择题 9.保护知识产权,抵制盗版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盗版书籍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甚至会给我们的学习带来隐患。小华有一次不小心购买了盗版的物理参考书,做练习时,他发现有一个关键数字看不清,拿来问老师,如果你是老师,你认为可能是下列几个数字中的那一个 A.6.2×10-19C B.6.4×10-19C C.6.6×10-19C D.6.8×10-19C 10.真空中有两个静止的点电荷,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为F,若它们的带电量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距离减少为原来的1/2,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变为 A.F/2 B.F C.4F D.16F 11.如左下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A是电场中的一点,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B.A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 C.负点电荷在A点受力向右 D.正点电荷受力沿电场线方向减小

---2018高三期中物理压轴题答案

2016-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物理易错题汇编 1.如图所示为某种弹射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传送带左边是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着质量M = 6.0kg的物块A.装置的中间是水平传送带,它与左右两边的台面等高,并能平滑对接.传送带的皮带轮逆时针匀速转动,使传送带上表面以u = 2.0m/s匀速运动.传送带的右边是一半径R = 1.25m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1/4圆弧轨道.质量m = 2.0kg的物块B从1/4圆弧的最高处由静止释放.已知物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1,传送带两轴之间的距离l = 4.5m.设物块A、B之间发生的是正对弹性碰撞,第一次碰撞前,物块A静止.取g = 10m/s2.求: (1)物块B滑到1/4圆弧的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 (2)物块B与物块A第一次碰撞后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如果物块A、B每次碰撞后,物块A再回到平衡位置时弹簧都会被立即锁定,而当它们再次碰撞前锁定被解除,求物块B经第一次与物块A后在传送带碰撞上运动的总时间. 2.我国高速铁路使用的和谐号动车组是由动车和拖车编组而成,提供动力的车厢叫动车,不提供动力的车厢叫拖车.某列动车组由8节车厢组成,其中车头第1节、车中第5节为动车,其余为拖车,假设每节动车和拖车的质量均为m = 2 × 104kg,每节动车提供的最大功率P = 600kW. (1)假设行驶过程中每节车厢所受阻力f大小均为车厢重力的0.01倍,若该动车组从静止以加速度a = 0.5m/s2加速行驶. 1求此过程中,第5节和第6节车厢间作用力大小. 2以此加速度行驶时所能持续的时间. (2)若行驶过程中动车组所受阻力与速度成正比,两节动车带6节拖车的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1.为提高动车组速度,现将动车组改为4节动车带4节拖车,则动车组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求v1与v2的比值. 3.暑假里,小明去游乐场游玩,坐了一次名叫“摇头飞椅”的游艺机,如图所示,该游艺机顶上有一个半径为 4.5m的“伞盖”,“伞盖”在转动过程中带动下面的悬绳转动,其示意图如图所示.“摇头飞椅”高O1O2 = 5.8m,绳长5m.小明挑 选了一个悬挂在“伞盖”边缘的最外侧的椅子坐下,他与座椅的总质量为40kg.小明和椅子的转动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圆周

2018年全国卷1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5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正确的)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146经一次α衰变后成为N 14 7 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原子的能量增大 C .温度升高能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 D .核反应方程应遵循质子数和中子数守恒 14.一铁架台放于水平地面上,其上有一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力F 作用于 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平拉力F 是恒力 B .铁架台对地面的压力一定不变 C .铁架台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不变 D .铁架台对地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15.甲、乙为两颗地球卫星,其中甲为地球同步卫星,乙的运行高度低于甲的运行高度,两卫星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乙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B . 甲的运行周期小于乙的周期 C .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 D .甲有可能经过北极的正上方 16.如图,一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以一定的速率从a 点对准圆心射人一圆形 匀强磁场,恰好从b 点射出.若增大粒子射入磁场的速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粒子带正电 B .从bc 间射出 C .从ab 间射出 D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 正确,只选一项且正确得3分) 17.对悬挂在空中密闭的气球从早晨到中午过程(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描 述中正确的是 A .气球内的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内能增加 B .气球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压强减小 C .气球内的气体压强增大,所以单位体积内的分子增加,单位面积的碰撞频率增加 D .气球内的气体虽然分子数不变,但分子对器壁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碰撞时的作用力增大 18.如图所示,小船自A 点渡河,到达正对岸B 点,下 列措施可能满足要求的是 A .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大 B .航行方向不变,船速变小 C .船速不变,减小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a D .船速不变,增大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a 19.为保证用户电压稳定在220V ,变电所需适时进行调压,图甲为调压变压器示意图.保持输入电压 F α B A

备战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经典压轴题

备战高考物理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经典压轴题 一、临界状态的假设解决物理试题 1.如图所示,用长为L =0.8m 的轻质细绳将一质量为1kg 的小球悬挂在距离水平面高为H =2.05m 的O 点,将细绳拉直至水平状态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小球摆动至细绳处于竖直位置时细绳恰好断裂,小球落在距离O 点水平距离为2m 的水平面上的B 点,不计空气阻力,取g =10m/s 2求: (1)绳子断裂后小球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2)小球落地的速度的大小; (3)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 【答案】(1)0.5s(2)6.4m/s(3)30N 【解析】 【分析】 【详解】 (1)细绳断裂后,小球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则竖直方向有2 12 AB h gt =,解得 2(2.050.8) s 0.5s 10 t ?-= = (2)水平方向匀速运动,则有 02m/s 4m/s 0.5x v t = ==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5m/s y v gt == 则 22 22045m/s=41m/s 6.4m/s y v v v =+=+≈ (3)在A 点根据向心力公式得 2 v T mg m L -= 代入数据解得 2 4(1101)N=30N 0.8 T =?+?

2.如图所示,圆心为O、半径为r的圆形区域外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P是圆外一点,OP=3r,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从P点在纸面内沿着与OP成60°方向射出(不计重力),求: (1)若粒子运动轨迹经过圆心O,求粒子运动速度的大小; (2)若要求粒子不能进入圆形区域,求粒子运动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1)3Bqr ;(2) (332) v m ≤ + 或 (332) v m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圆心为O',依图题意作出轨迹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OO R '= ()222 (3)6sin OO R r rRθ '=+- 解得 3 R r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2 v Bqv m R = 解得 3Bqr v= (2)若速度较小,如图甲所示:

2020高三模拟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三模拟高考物理试题 14,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空间段由35颗卫星组成,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地球同步卫星)、27颗中轨道地球卫星、3颗其他卫星.其中有一颗中轨道地球卫星的周期为16小时,则该卫星与静止轨道卫星相比 A .轨道半径小 B .角速度小 C .线速度小 D .向心加速度小 15.用频率为v 的单色光照射阴极K 时,能发生光电效应,改变光电管两端的电压,测得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U 0为遏止电压.已知电子的带电荷量为e ,普朗克常量为h ,则阴极K 的极限频率为 A .0 eU v h + B .0eU v h - C . 0eU h D .v 16.物块在1N 合外力作用下沿x 轴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图示为其位置坐标和速率的二次方的关系图线,则关于该物块有关物理量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 A .质量为1kg B .初速度为2m /s C .初动量为2kg ?m /s D .加速度为0.5m /s 2 17.如图所示,D 点为固定斜面AC 的中点,在A 点先后分别以初速度v 01和v 02水平抛出一个小球,结果小球分别落在斜面上的D 点和C 点.空气阻力不计.设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落到D 点和C 点前瞬间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1和v 2,落到D 点和C 点前瞬间的速度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1θ和2θ,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 1212t t = B .01021 2v v = C . 122v v = D .12tan tan 2 θθ= 18.如图所示,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 放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其右边有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竖直向上的有界匀强磁场,磁场的宽度为L ,线框的ab 边与磁场的左边界相距为L ,且与磁场边界平行.线框在某一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当ab 边进入磁场时线框恰好开始做匀速运动.根据题中信息,下列物理量可以求出 的是 A .外力的大小 B .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C .通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D .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某横截面的电荷量 19.如图所示,竖直墙壁与光滑水平地面交于B 点,质量为m 1的光滑半圆柱体O 1紧靠竖直墙壁置于水平地面上,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2的均匀小球O 2用长度等于AB 两点间距离的细线悬挂于竖直墙壁上的A 点,小球O 2静置于半圆柱体O 1上,当半圆柱体质量不变而半径不同时,细线与竖直墙壁的夹角B 就会跟着发生改变,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各接触面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60θ ?=时,半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力123 m g g + B .当60θ ?=时,小球对半圆柱体的压力 23 2 m g C .改变圆柱体的半径,圆柱体对竖直墙壁的最大压力为21 2 m g D .圆柱体的半径增大时,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20.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长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平行,ab 3.电子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Ⅱ(物理)
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 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图1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4.A [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
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
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 错误.
15.D4[2017·全国卷Ⅱ]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982U→23940 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5.B [解析]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根据 p2 Ek=2m,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所以 B 正确,A 错误;半衰期是一半数 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C 错误;衰变过程放出能量,质量发生亏损,D 错误. 16.B7[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最新2021年高考物理压轴题训练含答案 (5)

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v 0滑上原来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车上,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求: (1) 小物块相对小车静止时的速度; (2)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3) 从小物块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时,系统产生的热量和物块相对小车滑行的距离。 解:物块滑上小车后,受到向后的摩擦力而做减速运动,小车受到向前的摩擦力而做加速运动,因小车足够长,最终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如图8所示。由于“光滑水平面”,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满足动量守恒定律。 (1) 由动量守恒定律,物块与小车系统: mv 0 = ( M + m )V 共 ∴0 mv V M m =+共 (2) 由动量定理,: (3) 由功能关系,物块与小车之间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摩擦力乘以相对位移)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2201()21 - f l M+m V mv 2 = -共 ∴2 02()Mv l μM+m g = 2如下图所示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横截面为“”形的光滑长直导轨槽,槽口向上(图为俯视图)。槽内 放置一个木质滑块,滑块的左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圆柱形光滑凹槽,木质滑块的宽度为2R ,比“ ”形槽 的宽度略小。现有半径r(r<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年江苏省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9题,共9题)、非选择题(第10题~第15题,共6题)两部分.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10,当输入电压增加20 V时,输出电压A.降低2 V B.增加2 V C.降低200 V D.增加200 V 2.如图所示,一只气球在风中处于静止状态,风对气球的作用力水平向右.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绳的拉力为T,则风对气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A. T sinα B. T cosα C.T sinαD.T cosα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 2 Ω.断开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3 V;闭合S后,电压表的读数为2 V,则电源的内阻r为 A.1 ΩB.2 Ω C.3 ΩD.4 Ω 4.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该卫星至今仍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动.如图所示,设卫星在近地点、远地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近地点到地心的距离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 A.v1 > v2,v1 = GM r B.v1 > v2,v1 > GM r C.v1 < v2,v1 = GM r D.v1 < v2,v1 > GM r 5.一匀强电场的方向竖直向上,t =0时刻,一带电粒子以一定初速度水平射入该电场,电场力对粒子做功的功率为P,不计粒子重力,则P - t关系图象是

高考物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1)

一、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如图甲所示,一个圆形线圈的匝数n=100,线圈面积S=200cm2,线圈的电阻r=1Ω,线圈外接一个阻值R=4Ω的电阻,把线圈放入一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求: (1)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电阻R两端电压及消耗的功率; (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 【答案】(1)0﹣4s内,线圈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为0.02A,方向沿逆时针方向。4﹣6s 内,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0.08A,方向沿顺时针方向;(2)0﹣4s内,R两端的电压是0.08V;4﹣6s内,R两端的电压是0.32V,R消耗的总功率为0.0272W;(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是8×10﹣2C。 【解析】 【详解】 (1)0﹣4s内,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 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流方向沿逆时针方向。 4﹣6s内,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线圈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方向沿顺时针方向。 (2)0﹣4s内,R两端的电压为: 消耗的功率为: 4﹣6s内,R两端的电压为: 消耗的功率为: 故R消耗的总功率为: (3)前4s内通过R的电荷量为:

2.如图,匝数为N 、电阻为r 、面积为S 的圆形线圈P 放置于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线圈P 通过导线与阻值为R 的电阻和两平行金属板相连,两金属板之间的距离为d ,两板间有垂直纸面的恒定匀强磁场。当线圈P 所在位置的磁场均匀变化时,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油滴在两金属板之间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求: (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 (2)流过电阻R 的电流 (3)线圈P 所在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 【答案】(1)mg q (2)mgd qR (3)()B mgd R r t NQRS ?+=?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得: qE =mg 解得 mg q E = (2)由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得: U E d = 由欧姆定律得: U I R = 解得 mgd I qR = (3)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到: E N t ?Φ =? B S t t ?Φ?=?? 根据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得到:()E I R r =+ 解得:

2020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 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在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 用所辐射的光子照射某金属,能打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0.25eV ,则 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种数为 A .2 B .3 C .4 D .5 1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x-t 图 像),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s 时刻图像乙的切线交时间轴t=1.5s 点处,由此判断质点乙在t=0时刻的速度是质点甲速度的 A .15倍 B .25倍 C .38倍 D .58倍16.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两根长直导线A 、B 垂直于纸面水平放置,两导线中通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恒定电流,a 点为A 、B 连线的中点,a 、b 两点关于B 对称,若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1、B 2,方向均竖直向下,则撤去匀强磁场和长直导线B 以后,a 、b 两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 A .102 B B -,120232 B B B -+B . 102B B +,120232B B B +-C .102B B -,120232B B B +-D .102B B +,120232B B B -+17.如图所示,小球B 用细线悬挂静止,将小球A 从图示位置斜向上抛出的同时将细线剪断,不计空气阻力,结果两个球在空中相遇,已知两球开始时的位置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A 抛出时的初速度与水 平方向的夹角为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αθ >B .αθ

全国历年高考试题真题集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标2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 100 氮气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2016年高考物理压轴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理科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高考物理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 A.笛卡尔通过逻辑推理和实验对落体问题进行了研究 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并最早提出了场的概念 C.静电力常量是由库仑首先测出的 D.牛顿被人们称为“能称出地球质量的人” 2.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是汽车甲、乙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已知 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两车也相遇 B.t1时刻甲车在前,乙车在后 C.甲车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乙车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D.甲车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乙车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3.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的长方形物块将一重为G的 光滑圆球抵在光滑竖直的墙壁上,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缓慢拉动长方体物块,在圆球 与地面接触之前,下面的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球对墙壁的压力逐渐减小 B.水平拉力F逐渐减小 C.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D.地面对长方体物块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4.如图所示的曲线是某个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一段运动轨迹。质点从M点出发经P点到达 N 点,已知弧长MP大于弧长PN,质点由M点运动到P点与从P点运动到N点的时间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从M到N过程中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B.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质点在这两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不相等,方向相同 D.质点在MN间的运动是加速运动 5.水平面上放置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金属导轨,导轨间距离为L,在导轨上垂直导轨放置 质量为m的与导轨接触良好的导体棒CD,棒CD与两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电流从一 条轨道流入,通过CD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在棒CD处形成垂直于轨道面的磁 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轨道电流成正比。实 验发现当轨道电流为I0时,导体棒能匀速运动,则轨道电流为2I0 时,导体棒运动的加速度为 A.μg B.2μg C.3μg D.4μg 6.空间存在着平行于x轴方向的静电场,其电势φ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A、M、O、N、B 为x轴上的点,|OA|<|OB|,|OM|=|ON|。一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