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课程标准模版

(高职)课程标准模版
(高职)课程标准模版

经贸基础知识课程标准(黑体,三号,段后1行)

课程名称:经贸基础知识课程编码:

英文名称:

学时:54 学分:3

适用专业:物流、会计、商务英语、连锁经营管理、金融事务等

课程类别:职业通用必修课

(其他还有:职业通识(必、选修)课、职业核心(必、选修)课、职业拓展(必、选修)课、

实习实训课)

先修课程:无(一般列示同系列先修课程,如:“财务管理”的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建议教材:(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出版年月)

一.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商贸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根据理论够用原则和学专业习的需要,主要讲授经济贸易领域的基础理论。通过教学,让商贸大类高职学生了解当前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懂得一些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一些从事涉外商贸工作所必备的国际贸易、金融的基础理论、政策措施和实务知识;在学习理论、实务知识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训练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训练学生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思考、分析当前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述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训练……,培养……。通过教学要求学生了解……,懂得……,掌握……。)(应包括知识教授、能力培养等方面)

二.课程教学基本安排

1.本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一模块: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欧盟的现状,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模块:需求与供给、生产要素、国民收入衡量指标、失业与通货膨胀等基本概念;

第三模块:国际贸易的政策措施,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法规;

第四模块:汇率标价方法,汇率决定与变动理论,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和外汇管理制度,外贸融资过程中规避风险的方法。

(应罗列本课程的章节或模块或某知识点)

难点:第一模块:我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第二模块:需求与供给、生产与成本、收入与分配以及宏观经济的理论分析;

第三模块: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的理解;

第四模块:汇率决定与变动理论的理解,外贸融资过程中规避风险的方法。

(一般罗列本课程中某章节或模块中的某知识点的名称,可与重点重复)

2.本课程与先后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商贸大类专业的专业通用必修课程,一般在第一学期开设,为商贸大类专业的学生讲授一些经济贸易领域的基础理论,同时训练学生一些基本通识能力,使商贸大类专业的学生懂得一些商贸领域的相关政策措施和实务知识,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后续专业知识的学习,为其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说明本课程在本专业培养计划中地位,与其他课程在内容上的关联,以承上启下)

3.主要教学环节安排:(简略说明对整个课程总体教学安排思路,如:总课时中理论教学约XX学时,实践性教学约XX学时,重点内容如何突出,难点内容用什么方法讲解,师生如何互动,是否安排外出考察等)(1)本课程是商贸大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总课时中约四分之三为理论教学课时,实践性教学约四分之一学时。课后配套作业时间约为课堂教学时间的二分之一。不同专业(如物流管理、金融事务、商务英语)针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和课程体系设置的特点,以课程教学服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出发,应该适当调整或增删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重难点以及学时分配比例,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或因与专业关联不大而浪费教学时间。

(2)由于本课程是新生进校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开讲每一个内容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或实时新闻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问题和议论;针对学生的问题、议论,教师引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

(3)教学重难点内容的教学处理:资料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交流,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理论性较强的内容,教师应尽量广征博引各种案例、新闻事件、最新的资料等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论证,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论证的方法。

(4)每个模块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内容布置一至两个实践性课业,如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分析;组织两至三次课堂讨论、交流。目的是训练学生这些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对学生的课业要进行讲评分析。

(5)教师讲课时应注意结合引用学生收集的资料、讨论的结果,资料性的内容可请学生主讲,教师归纳。

(6)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当时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或发生的相关重大事件组织学生外出考察,或请有关资深专家人士进课堂开讲座。

4.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以基础理论为主的课程,在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可以考虑以讲授法为主,辅以案例教学法,也应酌情穿插调研活动、课堂讨论等。

课程中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以教师讲授为主,有选择的案例分析讨论为辅。要根据课程内容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收集案例资料和分析整理,组织学生课堂讨论、交流、点评。从中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相应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应根据课程的特点提出合适的主要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

(1)考核内容:本课程各模块主要内容(可以分条文罗列)。

(2)考核方法:本课程考核原则强调过程评价考核,即日常课业系统化和过程化,要求指向鲜明,重点考核理解、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点,强调职业能力的评价。

(3)具体操作方式:

?一个或几个模块(一个或几个章节)组织一次学生结合课题收集整理资料并做成书

面作业;课业成果进行课堂讨论交流;要求每位学生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发言两

次以上;

?结合教学内容和课堂讨论的课题,布置写两次时事评议或小论文;

?期末进行书面考核,可开卷。

(4)课程成绩:

平时和期末成绩比是4:6。平时成绩包括收集、整理、分析资料;时政评论、课堂讨论交流、考勤与课堂表现等。期末成绩可以是书面综合检测,也可以是结合日常大型作业综合评价。在具体成绩比例分配上的设计,例如:

平时成绩:课堂出勤10%;课堂互动10%;历次综合作业20%(含期中考试)

期末成绩:大型综合作业20%;期末考试40%

三、课程教学内容(分章节)(每章或模块教学要求、各节基本内容(知识、能力分别叙述))

第一模块世界经济基础知识

本模块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该模块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能了解我国在当前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作用,了解我国与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地位、所起的作用等;

教学中组织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如: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欧盟的基本情况、我

国与东盟十国的自由贸易区情况、我国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关系等,并组织学生分析整理资料,结合授课内容交流信息;

本模块教学内容:

第1节世界经济基本格局

知识:了解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掌握二战后世界经济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能力:能说出二战后世界经济基本格局及其形成原因。

第2节区域经济一体化

知识:掌握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欧盟的基本情况;我国与东南亚十国的自由贸易区基本情况等。

能力:能说出世界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之间的差异。

第3节国际经济组织

知识:了解战后三大国际经济组织的组成及其在促进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能力:能说出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的名称及其主要内容以及对世界经济发展重要作用。

第二模块………

………

四、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另附实验教学大纲)

(1)实践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课业共有N个,以模块为单位,每个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1-N个实践教学课业。

第一模块:世界经济基础知识

实践教学课业课题1:以下内容任选一个

●(结合教学时段的相关事件或案例)分析我国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以及作用(或针对我国的某个相关政策措施的分析);

●(结合教学时段欧盟对我国或发展中国家的相关贸易政策或某个措施案例)分析或评议该政策或措施对我国或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影响;

●(结合教学时段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事件或案例)分析对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影响;

第二模块………

(2)实践教学要求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根据课程教学进度按照实践教学大纲适时布置安排,学生应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教师应认真批阅检查,并按照实践教学大纲的规定组织学生讲评、讨论,并及时予以评定成绩。

五、课程习题要求

(略)

各章节(模块)的课前、课中、课后的练习要求

六、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每周3学时,共54学时。

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应列出最新的或比较权威的参考书约3-5本)

制定人:审定人:批准人:

年月日

高职兽医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建设)

一、高职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内容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兽医化验员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动物疾病临床诊疗、屠宰检疫、实验室检验等岗位中要求学生掌握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动物所呈现的代谢、机能与形态结构变化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正确选药、合理用药、提高药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等能力,掌握常见病变的识别与分析、常见病理的分析、动物尸体剖检、常用药物的识别与使用、常用药物的理化性质分析、动物中毒及解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动物解剖生理、微生物与免疫学等,后续课程有临床兽医学、动物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内科学、外科学、产科学等。 (二)学习目标 学生通过《兽医基础》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动物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动物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学病变,兽医药理基础知识、常用药物的分类及临床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疾病的基本知识,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和发展的

一般规律。 2.掌握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水肿、脱水与酸中毒、细胞和组织的损伤、适应与修复、缺氧、炎症、发热、休克、黄疸、肿瘤的概念、引起原因、病理变化特点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其发生机理,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 3.掌握尸体剖检基本知识、尸体剖检的顺序;掌握尸体运送及处理技术、病料采取及送检技术。 4.掌握动物药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5.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并能指导临床科学选药和合理用药。 6.具有一定的药物贮存、保管及药物管理相关法律知识。 7.掌握处方的工确开写,药物配制、给药方法等专业技能。 (二)技能目标 1.掌握动物尸体剖检及病料采集、保存与送检技术。 2.熟悉疾病过程中动物机体代谢、组织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的一般特点。 3.能正确识别基本病理变化,识记动物器官病变,并能进行分析。 4.能熟练捉拿,保定动物;能根据药物的性质,合理选择给药途径;会不同途径的给药(注射、口服等)技术。

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标准

摘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文章从课程标准的内涵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入手,探讨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和建设要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明确提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1)由此可见,高职的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焦点问题!它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内涵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课程标准的内涵何谓标准?在汉语词典里的意思是“衡量事物的准则”,那么何谓高职教育的课程标准呢?针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高职课程标准可以理解为各各院校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规定课程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要求及过程等的为课程教学提供指导的文件。课程标准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化,是规范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应包括以下三方面内涵:(一)内容标准内容标准里包含了课程的学习任务与学习内容。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它是在每个学习情境下,设计的要学生完成的基本工作任务。学习内容是为完成学习任务,课程应讲授的具体知识与技能。简单地说内容标准就是说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二)考核标准考核标准里包含了学习目标和考核评价。学习目标简单地说就是明确学生在经过学习以后应该“知道什么”和“会做什么”,还有学生要“学到什么程度”,老师要“教到什么程度”,是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考核评价也就是“考什么?怎么考?”,对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质”与“量”的考核标准,并提出相应的考核方式。(三)教学指导教学指导包括了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根据内容标准与考核标准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科学设计学习情境,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如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二、课程标准建设的意义(一)有章可循课程教学应该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内容的活动。(2)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标准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与学的主要指导依据。课程标准科学合理,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并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改革离不开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首先要从课程标准建设入手。因此,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的关键问题。进行课程标准建设是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的必要过程。正如管理的逻辑过程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一样,课程标准的建设包含了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整个逻辑过程,从之前的策划与设计,到教学的组织设计,到教师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应用和最终教学质量的检查监控。(三)与行业企业零距离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标准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是把工作任务的要求课程化,把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课程化,使学生达到职业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基于此,与行业企业零距离的课程标准建设势在必行。三、如何进行课程标准建设(一)精准的课程定位好的课程标准建立在精准的课程定位基础上,而精准的课程定位的前提是对课程开发过程的了解,对典型工作任务如何转换为此门学习领域课程的了解。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首先要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典型工作任务来明确课程的性质,弄清本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简练的语言对该课程的性质、典型工作任务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等进行总体描述。其中,课程性质要说明该课程在

(完整版)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意在经过1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的水平。 高职英语为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英语课程,它涵盖各行业的基本专业词汇、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科技用语等,为学生以后学习会计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中的英文术语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内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情景对话"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本校高职英语教学使用教材为《现代实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Modern Practical Vocational English)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本教材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正确方向,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共分为4册(本校大部分专业学习2册书的内容),每册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读(Reading and Skill Developing)、写(Grammar Studying and Writing)三部分组成,另有一个“达人英语”(Expert English)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包括:热身训练、回答问题、语音练习、句子或短对话、短文听力、等。其选取材料形式多样,并以丰富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增加语音输入,强化语言技能,学生边学边练。 2. Reading and Skill Developing 本部分注重“阅读与技能培养”,由围绕同一主题的两篇文章组成。题材、体裁丰富多彩,原汁原味,涉猎面广博,体现了多元化、多方位文化的只是输入。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同时也能增加自己的应用性知识。 3. Grammar Studying and Writing 本部分结合中国学生典型错误进行分析讲解,力图使学生从认识错误到改正错误再到有意识地避免错误,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二、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鉴于目前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的水平差异较

建筑CAD课程标准高职

《建筑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CAD》 2.课程类别 职业核心课 3.学时学分 56学时+1周,4学分 4.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CAD》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瑾、规范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胜任施工员、设计员、资料员等建筑行业各技术工作岗位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 《建筑CAD》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是以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及识读为主线,以建筑形体的快速准确表达为导向,以投影理论和作图规律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建施、结施的识读与绘制,使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必备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CAD绘图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制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从事施工员、设计员、资料员等建筑行业各技术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建筑CAD绘图员等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职业素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与有关工作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具体目标 四、学习情境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CAD》具体内容不同,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教学法,将其划分为:项目一:AUTOCAD入门知识;项目二:基本图形绘制与编辑;项目三:组合图形绘制与编辑;项目四:建筑施工图绘制,具体内容见表1。 (二)学习情境划分及课时分配 表1学习情境划分及课时分配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1)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60395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专业 学时:32-64 学分:2-4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第一、二学期 第一部分前言 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根据教育部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的“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高职英语不仅要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用英语处理与未来职业相关业务的能力。 高职学生学习外语,一方面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掌握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可以为学习国外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和进行国际交往创造条件。高职英语课程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能在日常活动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业务活动中进行一般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提升就业竞争力及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重视基础技能,构建发展平台 高职英语课程应根据高职学生认知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在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2)提供多种选择,适应个性需求 高职英语课程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因此,高职英语课程必须具有选择性。而课程的多样化是实现课程可选择性的基础。高职英语课程既关注社会的需求,也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共同基础的前提下,高职英语课程力求多样化,为每个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使学生在选择中提高规划人生和自主发展的能力,确立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3)优化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优化英语学习方式,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有利于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4)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高职英语课程关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高职英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制定依据 本标准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高职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 高职英语是高职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程。本课程意在经过12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即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够具备通过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A级或B级的水平。 高职英语为高职院校学生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高职英语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英语课程,它涵盖各行业的基本专业词汇、日常生活的交际用语以及科技用语等,为学生以后学习会计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等专业英语打下基础,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中的英文术语打下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内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情景对话"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课程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课程内容选取依据 本校高职英语教学使用教材为《现代实用职业英语综合教程》(Modern Practical Vocational English)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编写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范教材。本教材坚持《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正确方向,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突出了高职高专培养实用性人才的目的。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共分为4册(本校大部分专业学习2册书的内容),每册8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 )、读(Reading and Skill Developing)、写(Grammar Studying and Writing)三部分组成,另有一个“达人英语”(Expert English)部分。各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包括:热身训练、回答问题、语音练习、句子或短对话、短文听力、等。其选取材料形式多样,并以丰富与主题相关的各种信息,增加语音输入,强化语言技能,学生边学边练。 2. Reading and Skill Developing 本部分注重“阅读与技能培养”,由围绕同一主题的两篇文章组成。题材、体裁丰富多彩,原汁原味,涉猎面广博,体现了多元化、多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

一、格式框架要求 能正确设置文档的纸张大小、页边距、字体、字号及行距;课程标准的封面及内容排序符合规范。 1.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A4;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2.5厘米,如图1所示。 图1 页面设置 2.正文字体、段落等设置要求 标题为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表格中的文字为五号“宋体”,行距为1.5倍行距;同等级文字的字体、字号、标点符号一致;字、图、标点符号没有错、漏现象;公式、结构式等用法规范。 3.课程标准封面 (1)课程标准封面中的文字字体及段落样式。 ?校名:为楷体_GB2312、加粗、一号字; ?课程名称:宋体、加粗、一号字。 ?课程标准:宋体、加粗、初号字。 ?课程性质至制定日期:宋体/Times New Roman(英文及阿拉伯数字采用 的字体)、加粗、三号字。

(2)课程标准封面中的“课程名称”、“课程性质”、“适用范围”、“适用学制”需要与下达的教学任务相匹配。 (3)课程标准内容部分设计页眉:左对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群右对齐:《**》课程标准。字体为楷体、五号字。 4.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二、各部分内涵要求 (一)课程概述 准确地阐述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群中的地位,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哪些明显的支撑或促进作用;说明课程的性质(共享专业基础课、共享选修课、核心课、精品课等)。 适用的专业。课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课程的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具体明确地阐述该门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文字描述共分两部分: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及具体目标描述。 1.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综合概括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为哪些岗位或哪个岗位群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研究 【摘要】高职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针对高职课程标准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了高职课程标准的特点、研究了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的方法、课程标准的构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发展服务,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与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相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制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课程标准.就成为各高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1 课程标准建设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课程标准是依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培养计划,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与行业标准,以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为核心而确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标准。它对学生在校期间应掌握的特定知识、技能和态度应该有清晰明确的阐述,是高职教育质量应达到的基本指标,是管理与评价高职教育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是给教师教和学生学提供期望的教学成果的清晰陈述。 课程标准建设对于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 (1)课程标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培养目标决定课程目标。以往的教学大纲给出的是一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内容体系和重点难点,对技能和态度没有或很少提出要求;而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形成,因此,需要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标准。 (2)课程标准是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为教学双方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依据,是衡量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往的教学大纲主要是给教师用的,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的重难点等方面作了叙述,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而课程标准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任务、课程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要求的范围和深度、课程评价标准、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既可给教师用,同时也可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文件。 (3)课程标准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 课程标准不仅给出了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给出了这门课结束后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标准。课程标准还给出了课程考核标准,并注重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统一,重视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因此,课程标准是课程考评的重要依据。 (4)课程标准是教育标准与行业企业标准相融合的体现 将高职课程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行

高职课程标准编写规范

| 一、格式框架要求 能正确设置文档的纸张大小、页边距、字体、字号及行距;课程标准的封面及内容排序符合规范。 1.页面设置 纸张大小:A4;上、下页边距2厘米;左、右页边距2.5厘米,如图1所示。 图1 页面设置 2.正文字体、段落等设置要求 标题为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表格中的文字为五号“宋体”,行距为1.5倍行距;同等级文字的字体、字号、标点符号一致;字、图、标点符号没有错、漏现象;公式、结构式等用法规范。 ~ 3.课程标准封面 (1)课程标准封面中的文字字体及段落样式。 校名:为楷体_GB2312、加粗、一号字; 课程名称:宋体、加粗、一号字。 课程标准:宋体、加粗、初号字。 课程性质至制定日期:宋体/Times New Roman(英文及阿拉伯数字采用的字 体)、加粗、三号字。 (2)课程标准封面中的“课程名称”、“课程性质”、“适用范围”、“适用学制”需要与下达的教学任务相匹配。

(3)课程标准内容部分设计页眉:左对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经济管理专业群右对齐:《**》课程标准。字体为楷体、五号字。 ? 4.课程标准的内容框架 一、课程概述 二、课程目标 三、工作任务及其标准 四、实施建议 《 二、各部分内涵要求 (一)课程概述 准确地阐述课程在经济管理专业群中的地位,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到哪些明显的支撑或促进作用;说明课程的性质(共享专业基础课、共享选修课、核心课、精品课等)。 适用的专业。课程所完成的教学任务。课程的设计思路。 (二)课程目标 具体明确地阐述该门课程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课程目标的描述要具体明确。文字描述共分两部分: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及具体目标描述。 1.课程目标的总体目标描述。综合概括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预期结果,为哪些岗位或哪个岗位群培养何种人才。说明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学生学习该门课程后应达到的预期结果。 ^ 2.课程目标的具体目标描述。用尽可能清晰的行为动词从职业素质目标、职业知识目标、职业能力目标三个方面进行描述。 职业素质目标: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助于个人成长和进步的特质,包

建筑C课程标准高职

建筑C课程标准高职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建筑CAD》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 《建筑CAD》 2.课程类别 职业核心课 3.学时学分 56学时+1周,4学分 4.适用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 二、课程定位 《建筑CAD》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和计算机绘图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严瑾、规范的工作作风。 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奠定基础,为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后胜任施工员、设计员、资料员等建筑行业各技术工作岗位起到必要的支撑作用。 三、课程目标 《建筑CAD》学习领域(课程)的设置,是以建筑施工图的绘制及识读为主线,以建筑形体的快速准确表达为导向,以投影理论和作图规律为载体,以项目驱动、任务导向为主要手段,通过对建施、结施的识读与绘制,使学生掌握建筑制图必备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CAD绘图软件操作的方法和技巧,具备一定的建筑制图的识图绘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从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从事施工员、设计员、资料员等建筑行业各技术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达到建筑CAD绘图员等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善于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职业素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与有关工作的责任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具体目标 四、学习情境设计 (一)设计思路 根据《建筑CAD》具体内容不同,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教学法,将其划分为:项目一:AUTOCAD入门知识;项目二:基本图形绘制与编辑;项目三:组合图形绘制与编辑;项目四:建筑施工图绘制,具体内容见表1。 (二)学习情境划分及课时分配 表1学习情境划分及课时分配

高职应用写作 课程标准

《应用写作》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各专业参加选修的学生 学时数:32学时 开设学期:一学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应用文写作是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语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水平和综合素质而开设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公共基础选修课。通过应用写作理论的学习和实际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常用应用文写作和阅读能力,以适应当前和今后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写作需要;同时,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培养团队精神与严谨务实的学风与作风,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学好各门专业课和将来进入从事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的培养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必需、够用”的应用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应用写作的基本格式与写作要求,掌握应用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通过写作实践,学生能熟练写出符合规范的日常应用文书。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细致、严谨、务实的良好学风;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训练,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组织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我院立足黑龙江省,面向全国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应用文写作》课程组深入行业,调查实用文体的使用情况,分析就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结构的需求,根据行业、岗位特点和我院实际情况,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

体”“的理念进行课程开发和设计,确立课程教学目标,构建课程体系。紧扣专业设计课程重点,多管齐下强化实践教学,搭建平台促进自主学习。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高职高专教育 建设法规》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建设法规 总学时数:32 学时 学分数:2 学分适用专业:土木类建筑工程专业 一、概述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教育土木类建筑工程专业开设的系列课程之一,是建筑工程相关专业需要掌握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政策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对我国建设领域内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同时增强学生在建设过程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课程定位】本课程标准根据土木类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制定,适用于高中后三年制高职(专科)教育。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家现行的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建筑法》为基本依据,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工程全过程中的法律关系对违反建筑法律法规的责任、建筑工程纠纷的解决做必要的了解,同时,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加强对法律规定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在学习该门课程之前,必须对法律基础和土木建筑类基础课程有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后续课程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 二、课程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有关建设领域的法律法规基本概念、熟悉建设过程的相关程序,理解相关条文并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 【职业技能目标】 掌握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建设法律意识,使学生具备运用所学建设法律、法规基本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相关法律问题的基本能力,同时对合同和纠纷有一定认识,熟悉与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领域涉及的合同种类及其法律特征、法律性质和主要内容。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了解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具备市场经济理念,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具备在工程建设实践中依法签订合同、审查合同和正确履行合同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 根据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及教学总体目标,本课程十个章节,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法律相关性质、任务及内容; 2.掌握建筑法规的具体表现形式、作用、适用范围和调整对象,建筑法规所确立的基本制度,以及建筑法律关系的特征和构成要素;

关于编写高职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关于编写高职课程标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高职课程标准是与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配套的指导性文件。它依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相关企业与行业标准,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能力提高为核心而确立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标准,是对学生经过高职教育之后的预期结果所作的一种基本规范与质量要求,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应达到的基本指标,是管理与评价高职教育课程的基础,是教师组织教学和选编教材的直接依据,同时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准。 一.编写高职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高职课程标准应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体现工学结合。其编写的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高职课程标准的编写不能孤立的进行。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服从课程结构与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要求,并且还应注意即使课程相同,但在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结构与专业能力的要求有所区别,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要。课程标准制定要注意体现专业整体化的思想,强化专业,淡化学科。要认真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注意相关课程的衔接、协调与分工。 2.高职课程标准中所列出的材料论点必须符合客观规律,在实践上经过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必须跟上时代步伐并具

有一定的前瞻性。应注意把握时代特征,要注意引进与本课程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引进和创建有利于体现高职特点的教学模式。 3.制定课程标准应注重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把握好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把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自我发展与自觉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成为既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转岗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4.高职课程标准应突出该门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基础理论教学要以适用、实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与本专业标准、企业生产实际衔接,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比重,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适用性、针对性,以更好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 5.高职课程标准应便于考核和检测。制定高职课程标准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快以“教”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从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方式转变。既让教师能够从以往的“教什么”、“怎样教”转换到学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方面来。高职课程标准应便于对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考核,应尽量选用可观察、可检测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此同时,课程标准不能过于宽泛,否则将无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标准。

高职课程标准

关于制订高职课程标准的原则意见 课程标准是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是编选教材、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和教学考核的基本依据。 一、制订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刚要》,以《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指导,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创新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和改革教学内容为重点,以职业、岗位技能需求为主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制订课程标准的基本原则 1.“必需、够用”原则 始终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科学规划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凡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应当处理好“必需”与“够用”的关系。 2.校企联合原则 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标准制订应尽可能与有关行业企业开展合作,充分吸收行业企业的意见,从事一线工作的工程师、技师应当是课程标准制订的主要参与者。 3.职业性、岗位性、实践性原则 以提升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为出发点,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必须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相关工种使用手册、职业技能鉴定大纲和各种考证相关内容。 4.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原则 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进行课程标准设计。以实际的一个或多个职业岗位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以完成一个项目下某个具体的

高职各专业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格式 (1)

高职各专业课程标准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格式 本次课程标准的结构及编制格式主要参照《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结构与基本内容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1.前言 1.1 课程性质 1.2 设计思路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实施建议 4.1 教材编写 4.2 教学建议 4.3 教学评价 4.4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正文具体内容编制说明 课程性质 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所承担的任务。提出本课程在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等方面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指出本课程相关的先修课及后续课。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本地区对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进行课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形成从简单到复杂的系统化教学项目,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①针对市场需求,以学生为本,选取循序渐进的典型工作项目“学习包”为载体构

建学习情境,营造“易学乐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②以学生为中心、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小组化教学,融“教、学、做”为一体,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贴近工作过程,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基于此问题的考虑,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案例”、“知识讲授”、“操作演示”、“技能拓展”4个环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③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构建循环螺旋上升式实训体系,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要求。 ④保持课程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和核心技能传授为出发点来构建教学体系。因此,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学习情境载体可以替换,导入案例也可以替换,实现课程的开放性,课程内容始终保持鲜活。在进行项目驱动教学时,不以具体的项目实现为教学目标,向学生强调项目成果优劣取决于创新,并采用加分机制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课程目标 确定开设该课程应实现的教育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的学习,能按不同的要求,提出学生“能做什么”、“会什么”的明确规定。 课程内容及要求 按工作任务或项目编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活动设计一定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基于工作过程来设计。 实施建议 实施本课程标准的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做简要说明。 ①教材编写 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等 ②教学建议 ③教学评价 i考核方式(考试、考查)及考核形式(笔试、口试、实操、论文或大型作业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