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

一、基本含义与特征:

1.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

2.特征:

(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

(2)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即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形成的基本条件。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

(3)从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厂商可以对其产品实施垄断,厂商具有影响产品价格的能力,因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如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一样)。当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能有两种情况:

(1)当一个厂商降低自己产品价格,该行业中其它与之竞争的厂商并不随之改变价格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2)如果其它厂商随之该厂商降价,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很难吸引其他消费者的需求,这时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其需求曲线比较陡直。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垄断竞争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只能限于可变投入,因而厂商面对成本的是短期成本。由于改行业的厂商数目众多,有可能其他厂商不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该厂

商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直到满足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所以,在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如同完全垄断市场一样,也会出现有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

四、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实现,如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也是通过个别厂商产量的不断调整和行业生产规模的不断调整,最终就会实现长期均衡。其长期均衡条件是:

当垄断竞争市场实现了长期均衡时,各个厂商就能获得正常利润,即超额利润=0。

五、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评价

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之间,在垄断竞争厂商处于长期均衡时,市场价格高于厂商的边际成本,市场价格等于厂商的平均成本但高于平均成本最低点。这就决定了垄断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但从程度上来看,垄断竞争又比垄断市场有效率。垄断竞争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利弊同时并存。

对消费者的利弊:

利:(1)由于垄断竞争市场的产品有差别。因而可以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充分体现消费者的消费个性。

(2)由于产品的差别是包含了销售条件如品牌,售后服务等,所以企业会不断地提高某品牌的质量,改善售后服务,从而又利于消费者。

弊: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与完全竞争相比,消费者被迫支付较高的价格。

对生产者的利弊:

利:垄断竞争市场被认为最有利于技术进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缺乏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因而不存在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在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中,由于没有竞争的,所以缺乏技术创新的压力。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既存在对技术创新的保护,如专利等,又存在着同类产品的竞争,具有较大的外在压力。

弊:由于在长期不可能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的实现最大利润,因而其资源利用效率,比完全竞争市场要低,存在着一定的资源浪费。

附录:

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实行了长期均衡后经济效率比较表:

第二节寡头垄断市场

一、寡头垄断(Oligopoly)市场的含义、类型: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个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这一行业的供给。

寡头垄断市场在当代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市场结构。一般来说,寡头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A)这一行业产品的生产经营是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上的;

(B)这一行业产品生产的技术不容易为一般中小型厂商所掌握和模仿;

(C)寡头厂商所采取的种种排他性措施;

(D)政府对寡头厂商的扶植和支持。

寡头垄断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

(1)无差别寡头(纯粹寡头):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无差别,例如:钢铁、石油等行业的寡头;

(2)有差别寡头:寡头厂商生产的产品有差别,例如:飞机、汽车、机械、香烟等行业的寡头。

二、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1)寡头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性。由于行业中只有少数几家大厂商,它们的供给量均占有市场的较大份额。

(2)寡头厂商的决策互相影响,其决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任何一个寡头厂商在做出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对其做出的反应。

(3)寡头厂商的竞争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当价格和产量一旦确定之后,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各个寡头厂商相互之间容易达成某种形式的相互勾结和妥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在竞争中达成妥协,在妥协中展开竞争。

三、寡头垄断市场上的产量决定

1.当寡头垄断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勾结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产量是由各寡头之间的相互协商来确定的。协商确定的结果有利于谁,则取决于各寡头势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协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产量的限定如欧佩克(世界石油输出组织)往往规定各个产油国的产量。

(2)瓜分销售市场

寡头垄断厂商之间达成的这种妥协和勾结是暂时的,一旦各个寡头厂商的实力发生变化后,就会要求重新确定产量或瓜分市场。

2.当寡头垄断厂商之间不存在着相互勾结的情况下: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寡头垄断厂商是根据其他寡头的产量决策来调整自己的产量,已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因而根据不同的假设条件,通常有:古诺解(双头垄断模型)、斯威齐解(折弯需求模型)、卡特尔模型、埃奇沃斯解、伯兰特解、张伯伦解、斯塔克尔贝解、对策论等。

四、古诺解(双头垄断模型)

1.古诺模型简介:该模型是由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分析研究寡头垄断的一种特例。该模型属于生产者之间不存在相互依存任何正式或非正式勾结的一种模型。

古诺模型的假设条件:

(1)每个寡头厂商的产品生产是无差别的;

(2)每个寡头厂商的生产成本为0;

(3)两家分享市场,市场总需求是线性的;

(4)每个厂商都确切知道总需求的变化;

(5)每个厂商都能根据对手采取的行动而相应地采取应对行动;

(6)每个厂商都是通过调整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2.古诺解证明如下:

设整个行业的均衡产量为(),市场最大需求量为(),厂商数目为();设每个寡头厂商的均衡产量分别为

,则

设需求函数为线性方程:,需求曲

线的斜率为,故

第一个厂商的总收益为:

=

依据利润最大化条件:,由于成本为0,所以,厂商的边际成本=0,故而,第一个厂商的边际收益为:

同理可求出第二个厂商…第个厂商的边际收益分别是:

于是有下列方程组:

简化上述方程组,得:

将上述方程组相加,得:

即,

故而:

五、斯威齐解(拐折需求曲线模型)

一般来说,垄断寡头市场上的价格具有刚性,即当成本有一定量的改变时,价格保持不变。这就是说,在寡头垄断市场上,一旦价格决定之后,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在1939年美国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提出了拐折需求模型。

该模型假定:

(1)当某一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它的竞争对手置之不理,为了增加自己的销售量并不随之提高价格,此时,提价寡头厂商的销售量会因此大幅度下降,其需求富有弹性,其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2)如果这一寡头厂商降低价格,其竞争对手也会被迫跟随降价,降价寡头厂商的销售量并不因此扩大,其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比较陡峭。

我们把AEB称为寡头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或AR曲线,其他的分析与竞争或垄断分析一样,只要把成本曲线画上,根据MR=MC原则进行分析。

四、卡特尔模型

卡特尔是指厂商明确签订有关市场活动的合作组织。

由于有明确的约定,卡特尔组织往往以一个垄断者的身份出现,按边际收益对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然后按照协议在各个成员之间分配产量配额。

五、寡头市场的经济效率

一般而言,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市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同时价格高于最低平均成本。因此,寡头垄断企业在生产量和技术使用方面应该是缺乏效率的,但从程度上来看,由于寡头市场存在竞争,有时竞争还比较激烈,因而其效率比垄断市场要高。

但从另一方面,寡头市场上往往存在着产品差异从而满足消费者的不同偏好,此外,由于寡头企业规模取较大,便于大量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而激烈的竞争又使厂商加速产品和技术

革新。因此,又有其效率较高一面,在许多国家,人们试图通过限制寡头厂商低效率的方面进一步鼓励寡头市场的竞争。

第三节反垄断的措施

一、厂商生产中的社会问题

由于在市场经济中,厂商享有完全的生产经营权,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所以,厂商的生产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厂商生产与整个社会利益的一致性:

(1)可以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产品和众多的就业机会;

(2)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3)可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等

2. 厂商生产与整个社会利益的矛盾性

(1)私人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成本、社会收益的矛盾

(A)厂商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就必须降低成本,为此厂商就有可能降低治污成本,由此给社会造成污染,这样的结果厂商获得了收益,但社会承担高昂的治污成本。

(B)还有厂商生产像香烟、烈性酒之类的产品,厂商个人得到了巨大的收益,但社会所得到的收益却很小。

(C)对于残疾人用品的生产,厂商就不愿意生产,因为厂商个人所得到的收益很小,但社会所得到的收益很大。

(2)竞争与垄断的矛盾(参看第三节的相关内容)

二、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

(1)法律上的限制: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法、产品标准法等

(2)税收调节和限制:对生产的私人成本小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大雨社会收益的厂商行为加以税收调节和限制。例如:对香烟的生产和经营景象双重征收。

(3)产量限制和价格管制:例如利用最高价格来限制厂商的生产经营。

三、反垄断措施

1.法律上的限制

(A)通过制定法律规范来限制垄断厂商的某些生产经营活动。

其中最为典型的美国在1890年制定的《反托拉斯法——谢而曼反托拉斯法》,和1914

年制定的《克莱顿法》。对垄断厂商的“价格歧视”、“排它性行为”、“约束性契约”、“相互串联”、“相互控股”等行为加以相应的法律约束或限制。

(B)鼓励有效竞争的法律规范:

在某些生产经营领域中,采取积极措施,利用国际竞争来限制垄断;利用工会、消费者协会来与垄断组织抗衡。

2.改善市场结构,增加市场的竞争性

3.对垄断厂商实行产量、价格管制

4.运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等对垄断厂商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干预。

三、国有化政策

所谓国有化就是把过去某些由私人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转归为由国家从事直接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

一般来说,实行国有化的行业大多是关系着国计民生、重大国家利益的行业,以及私人无力经营或不愿意经营的行业、或一些新兴、风险较大的行业。例如军工、重要的基础工业、尖端科学、交通运输、邮电、卫生、教育等其他公用事业。

1.国有化经济形成的途径:

(1)国家直接投资兴建和国家出资直接收购

(2)国家参股、与私人企业合资经营

(3)通过签订生产经营协议和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私人企业的经营活动。

2.实行国有化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有利于对抗垄断,对垄断厂商起到限制作用。

(3)有利于稳定社会经济。即国有企业可以作为政府稳定经济的调节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稳定物价、促进就业。

(4)有利于社会财产的分配和收入的平等化,调解社会利益。

缺点:

(1)国有企业官僚主义相对严重

(2)生产效率相对低下

(3)如果国有企业亏损则会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 一、基本含义与特征: 1.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 2.特征: (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 (2)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即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形成的基本条件。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 (3)从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品有一定的差异,厂商可以对其产品实施垄断,厂商具有影响产品价格的能力,因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如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一样)。当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能有两种情况: (1)当一个厂商降低自己产品价格,该行业中其它与之竞争的厂商并不随之改变价格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2)如果其它厂商随之该厂商降价,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很难吸引其他消费者的需求,这时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其需求曲线比较陡直。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垄断竞争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只能限于可变投入,因而厂商面对成本的是短期成本。由于改行业的厂商数目众多,有可能其他厂商不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直到满足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所以,在短期均衡实现过程中,垄断竞争市场如同完全垄断市场一样,也会出现有超额利润、收支相抵、亏损三种情况。

2014年经济学知识: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解析

1.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C)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B.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D.以上都不对 A. 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 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收入 C. 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 D. 以上均对 2.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一般说来,消费者获得的(B ) A.总效用递减 B.边际效用递减 C.边际效用递增 D.边际效用不变 3.生产契约曲线上的点表示生产者() A、获得了最大利润 4.如果商品A和商品B是替代的,则A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C ) A.A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A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5.长期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与()有关 A、规模报酬 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对于任何产量,厂商的平均收益总等于()中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 D 市场价格 7.正常商品可分为(AC ) A.必需品 B.一般低档商品 C.奢侈品 D.吉芬商品 E.独立商品 8.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所利用的分析工具是( ) a.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b .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 9.若需求曲线富有弹性,其确切的含义是价格上升会引起(A) A、购买者购买量的下降; B、购买者购买量的增加; C、购买者总支出的增加; D、购买者总支出的减少, m9 u# z5 10.电力部门对一定用电量如1——100度实行低价,对增加的电力如101——200度实行高价,厂商在确定价格时实行的价格歧视是( ) a.一级价格歧视b .二级价格歧视c.三级价格歧视d.垄断价格 11. 下列哪一项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必要条件() A.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对于所有消费他们的消费者都是相同的 12.X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若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者要增加销售收益,应该()。

第六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六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E d,客观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E D,则两个需求弹性的大小关系是()。 A. E d>E D B.E d = E D C. E d<E D D. 无法确定 2.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产品的销售价格()。 A. 大于短期总成本 B. 等于短期总成本 C. 小于短期总成本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3.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获利情况是()。 A. 亏损 B. 获得正常利润 C. 获得超额利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4.垄断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有()。 A. 产品质量竞争 B. 价格与产量决策 C. 产品广告竞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5.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的区别是()。 A. 在寡头市场中没有竞争 B.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C. 在寡头市场中,厂商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 A. 可以是同质,也可以有差别 B. 是独特无二的 C. 是互补的 D. 以上都不对 7.在斯威齐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价格弹性情况是()。 A. 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B. 左边弹性大于右边弹性 C. 右边弹性大于左边弹性 D. 以上都不对 8.在斯威齐模型中,拐折的需求曲线意味着收益曲线是()。 A. 水平的 B. 垂直的 C. 向上倾斜的 D. 间断的 9.卡特尔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确定产量水平()。 A. 使每个厂商达到供求平衡 B. 使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使卡特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 以上都不对 10.卡特尔的解体将引起()。 A. 价格下降,产量下降 B. 价格下降,产量上升 C. 价格上升,产量下降 D. 价格上升,产量上升 11.以下哪一种不是寡头垄断厂商的勾结方式()。 A. 卡特尔 B. 支配型价格领导 C. 晴雨表型价格领导 D. 托拉斯 12.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的原因是()。 A.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第12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复习题 1.答:垄断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集团中,有大量的企业生产有差别的同种产品,这些产品彼此之间 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 第二,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以至于每个厂商都以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因而自己也不会受到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影响。 第三,厂商的生产规模不大,因此,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如果一个厂商推出了新型、改进型的产品,会使得该市场上每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内平移,导致每个企业的均衡价格和数量减少。 2.因为在垄断市场中,产品之间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因而对某个品牌商品的需求弹性很大,所以厂商的向右下倾斜的需

求曲线是比较平坦的,相对地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形状。而市场需求曲线表示的是消费者对某个生产集团所生产的一类产品的总的需求状况,这类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必须的,替代品很少甚至没有,其需求曲线显然小于消费者对此类产品中不同品牌产品的需求弹性,因此市场需求曲线要较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陡峭。 由于生产集团内部某个厂商存在着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当他们推出竞争性品牌时,在市场需求规模不变的条件下,这个厂商将会损失一部分市场分额,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向内平移,直至利润消失为止。 3.支持的观点:你在家乐福和沃尔玛可以看到种类繁多的各种麦片,比如黑牛提包高钙营养麦片、金味全味即溶麦片、皇室麦片、皇室营养麦片、雀剿营养麦片、雀剿中老年麦片、雅什利营养麦片……在麦片这种产品上生产了如此多的派品,占用了很多经济资源,表明这个行业中,生产能力过剩了。 反对的观点:消费者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消费者有权从广泛的商品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产品。而品牌多样性也有助于刺激需求。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 一、基本含义与特征: 1.含义:垄断竞争市场是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垄断的市场结构。是现实经济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市场结构。 2.特征: (1)市场上有众多的消费者和厂商,每个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较小。 (2)厂商生产的产品存在着差别,即有很大的替代性。而这种差别的存在是垄断竞争形成的基本条件。产品的差别包括产量本身的差别和销售条件等方面的差别,正是由于这种差别是企业对自己的产品的垄断成为可能,但产品替代性又促使在市场上同类产量之间激烈竞争。 (3)从长期来看,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自由的。 二、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提供的产

品有一定的差异,厂商可以对其产品实施垄断,厂商具有影响产品价格的能力,因而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边际收益曲线在需求曲线的下方(如同完全垄断市场结构一样)。当个别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能有两种情况: (1)当一个厂商降低自己产品价格,该行业中其它与之竞争的厂商并不随之改变价格时,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会大幅度的变动,那么该厂商的需求曲线比较平坦; (2)如果其它厂商随之该厂商降价,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很难吸引其他消费者的需求,这时该厂商的销售量就不会有很大的变动,其需求曲线比较陡直。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在短期,垄断竞争的企业对生产要素的调整只能限于可变投入,因而厂商面对成本的是短期成本。由于改行业的厂商数目众多,有可能其他厂商不参与竞争,在这种情况下,该厂商通过不断降低价格,增加销售量,直到满足于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的原则,就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

浅谈寡头垄断市场形成及积极意义

浅谈寡头垄断市场形成及积极意义 内容提要:按照西方正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只要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竞争的市场 就会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而其它的市场形式则不能保证做到这一点。从而得出了一个结论: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形式,而垄断则扼杀竞争、阻碍技术进步和创新,不仅对整个经济不利,也使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力。但是现实的市场并非如此,世界上许多行业都存在寡头垄断,而且寡头垄断对于这个行业乃至世界的经济的发展也未必全是不利的影响,本文将对此做简单的讨论。 关键词:完全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无序竞争 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理论中对市场结构的论证,使人们认为完全竞争市场在所有的 市场模式中最具效率,进而又认为是最优的、万能的完全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这种对竞争神话的迷信包含着两种观念:一种观念是基于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于完全竞争最优性的论证所作的简单推论,认定自由竞争是最优的经济制度;另一种观念则是盲目跟风,下意识地相信竞争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本文将对垄断市场的积极意义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表现后果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单个的企业和买者不能影响物品的价格,而只能看作是外生给定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必定把自己产品的产量调整到边际成本等于其价格的程度;而消费者为了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也必定把他对任意两种物品的消费量调整到它们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之比。根据这样的企业和消费者行为证明,完全竞争能够保证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完全竞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优于其它的制度形式。 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行为的相互作用,可以找到能够使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达到的“均衡价格”,实际的市场价格将会围绕均衡价格而波动,并趋向于同均衡价格相一致。正是这样的均衡价格保证了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效率。而在完全垄断性质的市场中,只要不实行价格歧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就会索要过高的价格,提供过少的产出,从而使资源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具体来看垄断主要导致的后果是: 打破了合理的市场结构,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竞争主体的自主性和平等地位,另一个是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交易性和自由流动。垄断则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使这两个前提条件无法实现。 破坏和降低有效的市场竞争,阻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垄断至少使这种状态避免了优胜劣汰的过程,其他竞争对手很难进入行业。因此,垄断会使企业感到无压力,产生无动力,无法激发活力,使企业不必考虑降低成本和价格,进而导致不进行创新、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或改善经营管理,从而阻碍整个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 损坏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福利。竞争对企业来说,是一种压力。在竞争的压力下,企业必须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增加花色品种;而垄断则恰恰相反。 无法实现经济民主。经济民主化的作用在于保护中小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是现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第七章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市场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主观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E d,客观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E D,则两个需求弹性的大小关系是()。 A. E d>E D B.E d = E D C. E d<E D D. 无法确定 2.垄断竞争厂商实现短期均衡时,产品的销售价格()。 A. 大于短期总成本 B. 等于短期总成本 C. 小于短期总成本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3.垄断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获利情况是()。 A. 亏损 B. 获得正常利润 C. 获得超额利润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4.垄断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有()。 A. 产品质量竞争 B. 价格与产量决策 C. 产品广告竞争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存在 5.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市场的区别是()。 A. 在寡头市场中没有竞争 B. 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 C. 在寡头市场中,厂商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 A. 可以是同质,也可以有差别 B. 是独特无二的 C. 是互补的 D. 以上都不对 7.在斯威齐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价格弹性情况是()。 A. 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B. 左边弹性大于右边弹性 C. 右边弹性大于左边弹性 D. 以上都不对 8.在斯威齐模型中,拐折的需求曲线意味着收益曲线是()。 A. 水平的 B. 垂直的 C. 向上倾斜的 D. 间断的 9.卡特尔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确定产量水平()。 A. 使每个厂商达到供求平衡 B. 使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 使卡特尔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D. 以上都不对 10.卡特尔的解体将引起()。 A. 价格下降,产量下降 B. 价格下降,产量上升 C. 价格上升,产量下降 D. 价格上升,产量上升 11.以下哪一种不是寡头垄断厂商的勾结方式()。 A. 卡特尔 B. 支配型价格领导 C. 晴雨表型价格领导 D. 托拉斯 12.与完全竞争相比,完全垄断会降低经济效率的原因是()。 A.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 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管理经济学(二)》-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20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19.9) 《管理经济学》(二) 主讲教师:卿志琼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2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特点比较分析 2、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与评价 3、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短期关门点决策 4、完全竞争市场厂商长期均衡的利润状况分析 5、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分析 6、完全垄断市场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分析 7、论价格歧视及其条件 8、论一级差别定价、二级差别定价和三级差别定价的含义与适用条件 9、论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与企业决策 10、垄断竞争市场厂商的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11、寡头市场结构的特点分析 12、比较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长期均衡条件与效率分析 13、卡特尔定价与价格领导的含义与应用 14、论博弈论对企业决策的启示 15、运用某一市场结构分析企业的定价与产量决策 16、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含义及其应用 17、企业不同的定价实践与应用 18、市场进入障碍与市场结构——以某市场为例 19、长期投资决策原则与应用 20、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 二、论文写作要求 1、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2、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3、第13题——20题,可以加副标题。如第20题,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的含义与应用——以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广告战为例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竞争策略)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第十章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参考书:《经济学解说》[英]下册 胡代光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59.80 前面我们讨论了市场结构中的两种极端情况——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 在完全竞争模式中,我们假定有大量的生产相同产品并且对价格没有影响的厂商:他们是价格接受者。 在完全垄断模型中,我们假定厂商是整个市场上某一产品的惟一销售者:厂商是价格制定者。 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显然还存在一些市场状况。事实上,市场经济的绝大部分是由既非完全竞争又非完全垄断的厂商组成。毕竟,大多数厂商对价格都有一定的控制权,即,单个厂商不会面对一条无穷大弹性(水平)的需求曲线,但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完全垄断者。 在本章,我们要看两个位于完全竞争和垄断之间的市场结构。一个是垄断竞争,这里每个卖者都有少量的市场权力但与大量的销售极为类似产品的其他卖者之间存在竞争;还有一个是寡头,寡头有少量的竞争者和相当大的市场权力。 一、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在20世纪20,30年代,经济学家对前面提出的两种完全相反的极端的市场结构模型日益达到不满。许多行业既不适应完全竞争模式也不适应完全垄断模式;两种模式似乎都不能提供很精确的预测。 理论和经验的研究开始发展一些中间地带。一个独立发展的垄断竞争模式产生了。在美国,爱德华、张伯伦于1933年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同一年,英国的琼·罗宾逊出版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以下讨论基于他们的研究。 1. 垄断竞争的特点:表10-1 ①由于存在行业进出的自由,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类似于完全竞争。 ②有许多小的买者 ③产品略有差异,一家企业的产品是其它企业的相当接近的替代品——产品差异并不是根本性的,但却是别的企业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每个企业在市场上都具有一种有限的垄断势力。两种特点结合:既垄断又竞争。 ④存在广告 下面是垄断竞争行业的内涵: ①小的市场份额。由于有如此多的厂商,所以每个厂商只拥有整个市场的比较小的份额。因此,每个厂商对市场价格只有很小的控制力量。 ②合谋是困难的。由于有如此多的厂商,所以让他们全体聚集起来进行合谋,即,确定完全垄断价格(和产出),是很困难的。操纵价格在垄断竞争行业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③独立。由于有如此多的厂商,所以每个厂商都独立于其它厂商之外进行行动。即,没有哪个厂商试图去考虑其它所有竞争对手的反应——在如此多竞争者条件下这也是不可能的。竞争对手产出和价格的反应大都被忽略了,或者说,单个企业的行为不会被其它企业所注意。 完全竞争 无穷多竞争者 少量 竞争 寡头 大量的竞争者 相当大的权力 垄断竞争 少量的权力 完全垄断 无限大的市场权力 完全竞争 垄断竞争 垄断 关于厂商的数目:相当多 大量的厂商 相当多的厂商 唯一的厂商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 案例分析 垄断和油源供应 有专家指出,目前成品油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销售渠道管理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两方面,有集团通过垄断油源供应和政府给予的加油站特许经营权把持了国内成品油市场,达到了操控油价、获取暴利的目的。 “油价又涨啦,钱包又瘪下去一块。真搞不懂老美一天闹个啥?油价涨了,对他也没好处,还带着坑了咱。现在挣点儿钱容易吗?”面对3月31日再次被调高的汽油价格,的士司机老宋无奈地摇摇头。 然而一位研究宏观经济的不具名专家指出,由于中国成品油流通体制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被人为放大了,这给中国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危害。若不及早解决这些问题,“它们将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瓶颈。” 这位专家指出,目前成品油流通环节中的问题主要存在于销售渠道管理和成品油定价机制两方面,有集团通过垄断油源供应和政府给予的加油站特许经营权把持了国内成品油市场,达到了操控油价、获取暴利的目的。 两大巨头把持下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中国成品油零售市场中,中石化、中石油两大巨头以旗下的5万余座加油站占据了半数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余市场被数量众多的社会加油站和数量不多的外资公司加油站(以下称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所掌握。市场看起来实现了比较充分竞争,但是这一表象掩盖的却是中石化、中石油对市场的垄断。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邓郁松先生介绍,国家出于对能源开发的保护,基本上将国内所有的石油开采和炼制能力都纳入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旗下。 两大集团垄断了国内全部的炼油能力后,形成了对成品油供应渠道的完全控制(即油源垄断)。虽然每年尚有数量不多的成品油进口配额,但进口的成品油却是以燃料油为主,汽油每年的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虽然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也占据了一定的零售市场份额,但他们的成品油供应却完全依赖于两大集团。由于在零售市场,两大集团和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是竞争关系,所以两大集团就可能利用其在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对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进行排斥,以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该年报显示,中国石化2003年国内成品油总销量达7592万吨,较2002年的7009万吨提高了8.3%。其中,零售量3885万吨,较上年的3473万吨提高1..9%;批发数量却从上年的2273万吨下降到2174万吨,同比下降了4.4%。

第五章 市场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练习题

第五章市场论-垄断竞争市场与寡头垄断市场 一、简释下列概念: 1.垄断竞争市场 2.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3.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 4.拐折需求曲线 5.卡特尔 6.价格领导 7.成本加成定价 8.先行者利益 9.纳什均衡 10.多余的生产能力 二、选择题: 1.如果在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5,商品的价格P=6,则相应的边际收益MR为 ( ) A.7.5 B.4.8 C.1 D.24 2.垄断竞争厂商短期均衡时。( ) A.厂商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 B.厂商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D.取得超额利润.发生亏损及获得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3.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中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4.垄断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点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5.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 A.同质的 B.有差异的 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 D.以上都不对 6.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 ( ) 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厂商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7.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8.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 ) A.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 D.使整个卡特尔中各厂商的利润最大 三、问题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