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补充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补充材料

一、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一)古代书名及相关名词解释

1.《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2.《小学》——与大学相对的一种学问叫《小学》是一研究文学、音韵、训诂的书。

3.《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4.《六经》——除五经外,另加《乐》

5.《六艺》——古代教育子弟的六种技艺,指礼、乐、射、御、书、数。

6.《四库》——经、史、子、集。纪昀等编,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经十年完成,收书约三千五百种,七万九千卷(属历史文献)。

7.《春秋传》——是解释《春秋》的著作。如《左传》等。

《左传》——又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他们又称“春秋三传”。

8.“四民”——市工商农(上古把人分成五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商弄))。

9.“诗人”——原指《诗经》时代的歌者。

10.“辞家”——指汉代的辞赋家。

(二)史书体例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史记》是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50余万字,分本纪(帝王传记)、世家(记诸侯本系)、列传(序列人臣事迹)、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表等五种体裁。

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京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战国策》。

5.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6.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三)诸子百家

诸子:指文学派的代表人物。如孔子、墨子、老子、孙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列子等。

百家: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小说家等。

儒家:先秦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流派,提倡以仁为中心的礼、义、忠、恕、孝悌、中庸等道德观念。

墨家:是墨子创立的一个学派,主张兼爱、人与人平等的相爱。非攻(反对战争)。

道家:战国时一个思想流派,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战争,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法家:先秦时期的一个学派,崇尚法治,反对礼治,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等。

名家:战国时期以辩论名实关系为中心的一个学派,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对我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纵横家:战国时期以苏秦、张仪等为代表的靠游说在诸侯之间进行政治活动的谋士,他们的主张或为合纵,或为连横故称。

杂家:战国时期至西汉初期,兼容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一个学派,对各种学科都有一定的了解、知识面比较宽的人。

(四)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二十个“第一”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最初叫“诗”或“诗三百”,是古代奴隶社会的产物。《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15国风,共160篇,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是宫廷乐曲歌词,也有少部分民间歌谣。“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作者相传是孔子同时人左丘明。

3.《国语》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国别体佳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道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固以记载言论为主,故名《国语》。作者不详,西汉后有人认为《国语》同出左丘明。

4.《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5.《孙子》一名《孙子兵法》,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作者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军事理论家。

6.《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孔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和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

7.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世界四大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8.《离骚》是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作者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

9.《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也是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代表了汉乐府发展的最高成就,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壁”。

10.《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作者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

11.《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篇文学批评专著。作者曹丕,三国文学家。

12.《世说新语》是我国第一部笔记体小说集。作者刘义庆,南宋小说家。

13.《搜神记》是我国第一部神话小说集。作者干宝,东晋史学家、文学家。

14.《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著。作者钟嵘,南朝梁文学批评家。

15.《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与《左传》相比不是最早的,而是最大的编年体史书。

16.《梦溪笔记》是我国第一部科学学术专著。作者沈括,北宋科学家、政治家。

17.《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

18.《明儒学案》是我国第一部学术史专著。作者黄宗羲,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爱国作家。

19.《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世称聊斋先生。

20.《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1.襁褓“襁褓”本意是婴儿的被子。如《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来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孟子﹒尽上心》:“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孩提抱者也。”)

3.齿龀又称龆龀(tiáochèn),指儿童换牙。

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这院门上也有四五个才总角

..的小厮,都垂手待立。”(《林黛玉进贾府》) 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岁,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笄(jī) 指女子十五岁。笄。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7.冠、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例如:“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8.而立之年三十岁。《论语》:“三十而立。”

9.不惑之年四十岁。《论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10.知命、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五十岁。例如:“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11.花甲、平头甲子六十岁。天干地支顺次组合为六十个纪序名号,自甲子到癸亥,错综参互相配,故称花甲子或花甲。《唐事纪事》:“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2.耆(qí) 六十岁。《礼记﹒曲礼上》:“六十约耆。”《荀子﹒致士》:“耆爱而信,可以为师。”

13﹒古稀七十岁。“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对联所写年龄为141岁)14.耋(dié) 七十至八十岁。《左传﹒僖公九年》:“以伯摆动耋老,加老。”

15.耄(mào) 八十至九十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16.期(jī)颐一百岁。

(二)年龄称谓

1.以“地名”命名

?《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昌黎先生文集》作者韩愈,自称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

?《孟襄阳集》作者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

?《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

?《亭林诗文集》作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故称亭林先生。

?《小仓山房文集》作者袁枚,辞官定居江宁(南京)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

?《饮冰室合集》作者梁启超,“饮冰室”是其书室。

?《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惜抱轩”是其书室。

?《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3.以“谥号”命名

?《王文公文集》作者王安石,谥文。

?《欧阳文忠公文集》作者欧阳修,谥文忠。

?《诚意伯刘文成公集》作者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文正。

4.以“名号”命名

?《诚斋集》作者杨万里,别号诚斋。

?《庸庵全集》作者薛福成,号庸庵。

?《随园诗话》作者袁枚,号随园。

?《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

?《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号文山。

?《方望溪全集》作者方苞,号望溪。

?《南雷文定全集》作者黄宗羲,号南雷。

?《震川文集》作者归有光,号震川。

?《洪北江文集》作者洪亮吉,号北江。

?《樊川文集》作者杜牧,号樊川。

5.以“字”命名

?《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

?《魏叔子文钞》作者魏禧,字叔子。

?《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

?《李笠翁》作者李渔,字笠翁。

6.以“官职”命名

?《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尚书右丞。

?《杜工部集》作者杜甫,官至工部员外郎。

?《高常侍集》作者高适,官至散骑常侍。

?《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官至学士承旨。

?《高太史大全集》作者高启,官至翰林院国史修编。

?《魏郑国公文集》作者魏征,封郑国公。

7.以“年号”命名

?《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嘉佑集﹒权书》作者苏洵,此集为宋仁宗嘉佑年间编辑。

(三)官职

1.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志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

2.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几十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物。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四)学校与教师

古代学校有“庠(xíang)”“序”“太学”,“庠”和“序”是地方学校。例如:

又嘱学使俾入邑庠.。(《促织》)

谨庠序

..之教,审之以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太学”是全国最高学府。例如:

因入京师,观太学

..,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人承认监(jìan)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进、助教等。例如:

有司业博士

....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

(五)地理常识

古代地理知识,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川关隘名等。

?地区名

1.江表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江表

..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2.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例如:亮兄瑾也,避乱江东

..。(《赤壁之战》)

3.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如:自以为关中

..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

论》)

4.山东指崤(xíao)山以东的地区。例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有时“山东”也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例如:山东

..多鱼、盐、漆、丝、声色。(《货殖列传》)

5.河北河南指黄河以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例如:将军战河北

..。(《鸿门宴》)

..,臣战河南

6.中国指中原地区。例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

..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政区名

1.九州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

九州

..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己亥杂诗》)

2.八州、八荒泛指中国。例如: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之心。(《过秦论》)

3.郡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例如:

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过秦论》)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4.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大于郡,所以“郡国”连称。例如:

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张衡传》)

5.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相当于汉代的州。唐代先分天下为十道,后又分为十五道。

陈明选下骑搏战,至兵备道.前被杀。(《张衡传》)

6.路宋代的路最初是征收赋税转运漕粮的,后来带有行政区和军区的性质。例如: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省本是官署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名称,简称省。

8.县地方基层行政区域。例如: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海瑞传》)

?山川关隘名

1.江指长江。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2.河指黄河。例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3.殽指崤山。例如:殽.有二陵焉。(《殽之战》)

4.函指函谷关。例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5.岱指泰山。例如:岱宗

..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6.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例如: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7.四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8.四渎指长江、黄河、淮河、济水。

9.大泽指云梦(在今湖北省长江南北,本为两泽,江北为云,江南为泽。后来淤为陆地,今洪湖等是其遗迹)、洞庭、彭蠡湖(今鄱阳湖)、具区(又名震泽,今太湖)。

10.五湖一般指具区、洮滆(今太湖附近的洮湖和滆湖)、彭蠡、青草(在洞庭湖东南)、洞庭湖。

11.有古称、别称的地名

?南京又称建康、建业、金陵、江宁、白下、石头城等。例如:

金陵

..降,君臣出走。(《阎典史传》)

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

..。(《梅花岭记》)

?杭州又称临安、钱塘、武林等,例如:佘渡《东京梦华录》《武林

..旧事记》。《柳敬亭传》

?福州又称三山。例如:自海道至永嘉来三山

..为一卷。(《指南录》后序)

?镇江又称京口。例如:去京口

..,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指南录》后序)

?开封又称东京。佘渡《东京

..梦华录》《武林旧事记》。《柳敬亭传》

12.三都、两都、三辅

?三都东汉的三都指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南都苑。唐代的三都指东都洛阳、北都晋阳和京都长安。

?两都汉代指长安、洛阳。又将“两京”。

?三辅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píngyì)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因为是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故合称“三辅”。

13.畿古代王都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后多指京城管辖的地区。例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六)历法和刑法

一、历法

1.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十和十二的最小公倍数为六十,因而经六十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经久不乱,永不穷尽。例如: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

..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辛未

..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与妻书》)

?帝王年号纪年法

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纪年。例如:

宣德

..间,公众尚促织之戏。(《促织》)

阳嘉

..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张衡传》)

?王公年次纪年法

这种纪年法大多用在春秋、战国时代。例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

.......,廉颇为赵将。(《廉颇蔺相如传》)

?年号和干支兼用

顺治

..四月,江都围急。(《梅花岭记》)

..二年乙酉

2.纪月法

古代纪月,常用序数。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后来又按夏历把一年分为真月、二月、三月、四月等十二月,并以此来纪月。例如:

四月

..初五日辰刻。(《三元里抗英》)

至和元年七月

..某日。(《游褒禅山记》)

3.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石钟山记》)

?序数纪日法

初八

..日,始开靖海门及大南大东二城门。(《三元里抗英》)

?特定称谓纪日法

①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例如:

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阎典史传》)

②望。农历每月的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例如: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前赤壁赋》)

造东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与妻书》)

③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例如: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传统节日

①元日正月初一日

②人日正月初七日。高适《人日寄社二拾遗》:“人日

..题诗寄草堂。”

③上元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朱淑贞《生查子》:“去年元夜

..时,花市灯如昼。”

④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杜甫:“田翁逼社日

..,邀我尝春酒。”

⑤花朝二月十二,相传为百花的生日。例如:“春江花朝秋月夜。”《琵琶行》

⑥寒食清明前二日,冬至后一百五日,又谓之:“寒令”,须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令”的代称。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

⑦端午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日。

⑧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终伏(末伏),总称“三伏”。

⑨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高,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⑩重阳九月初九。古人认为九是阳数,日月都逢九所以称为重阳。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⑴冬至冬至节,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

一阳生”。《扬州慢》:“春熙丙甲至日

..,予过维扬。”

⑵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风俗。

⑶除夕一年最后一天晚上,除是除旧布新之意。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或“除日”,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4.纪时法

?特定称谓纪时法

古代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段。一般地说,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zé,太阳偏西)。

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情,这段时间叫食时或蚤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晡(bū)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夜半以后分别是鸡鸣和昧旦,这是天将亮的时间。此后是平旦、平明,这是天亮的时间。例如:

旦.辞爷娘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诗》)

奄奄黄昏

..初。(《孔雀东南飞》)

..后,寂寂人定

鸡鸣

..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孔雀东南飞》)

?十二地支纪时法

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代的两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说叫做初,第二个小说叫做正。例如子时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十二时辰表

其他常用时间词表(纪时法部分)

二、刑法

1.黥、劓、笞、杖、刖、膑、宫

黥(qíng)是古代的一种肉刑,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刺犯人额颊等处,再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用来惩治犯有轻罪的人。古书记载“臣不正君,服墨刑,凿其额,涅以墨”写的就是墨刑,即黥刑。

劓(yì)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劓之。”

笞刑也是指古代一种刑罚,是一种用小荆条或小竹板抽打臀、腿、背的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代。

杖刑是一种用大荆条或大竹板打臀、腿、背部的一种刑罚。隋代把它定为五刑的沿用到清代。

刖(yuè)刑是古代一种酷刑。是一种砍掉腿的刑罚。“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一句中记载的就是这种刖刑。

膑刑是古代一种剔去膝盖骨的一种酷刑。《汉书司马迁传》“孙子膑腿”即指膑刑。

宫刑是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一种酷刑。司马迁曾受宫刑。

2.大辟、炮烙、汤钁、车裂、凌迟、腰斩、弃市

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炮烙(páoluò)相传为商代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是把人放在炭火中烧的一种酷刑。

汤钁也是古代一种酷刑,是把人投入到滚汤中煮死的一种酷刑。

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欲称“五马分尸”。“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腰斩也是古代一种酷刑。即将罪人从腰部斩断。《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七)古代音乐

一、五音、六音

古人把宫、商、角、徵、羽称为五音,从宫到羽,按照音的高低排列起来,形成一个五声音阶,即:宫商角徵羽

1 2 3 4 5

后来再加上变宫、变徵,就形成七个音阶,即:

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

1 2 3 4 5 6 7

例如:“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歌。”《荆轲刺秦王》

古书常把五音或五声和六律并举。律,本身用来定音的竹管,后来成为我国古代音乐方面的专门名称。即: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例如:

“菱于是正六律和无声。”(《察传》)

“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

二、八音

我国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具体指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

三、雅乐

“俗乐”的对称。指古代帝王郊祭、朝贺等大典上所用的音乐。

四、俗乐

“雅乐”的对称。泛指古代各种民间音乐和外来音乐。宫廷中宴会也用俗乐,称为“燕乐”。历代俗乐都很流行。《庄暴见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五、经首

相传为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一说为黄帝所作。《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六、六幺

唐时又名的琵琶曲名。本名《录要》,后讹为《绿腰》《六幺》。《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七、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全曲共十二遍,前六遍为散板,无拍,不舞,后六遍有拍有舞。《琵琶行》:“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八、桑林

传说中商汤时代的舞乐名。《庖丁解牛》:“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九、无射

本指古代十二首律之一。又指周景王所铸的钟名。《石钟山记:“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十、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都是古代出国的歌曲名,当时认为是高级的音乐。所以后来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十一、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皆为古代楚国的歌曲名,且为流俗的下曲。所以后来用“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十二、乐师

古代以演奏乐器为职业的人。《师说》:“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篇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 (1)道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3)墨家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4)法家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 (一)《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集锦识代古文化常“解天文卜筮”中“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1. 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赠卫大将军”中“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给大臣一个较2. 高的官职或称号。“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3.“谥曰宣王”中“谥”是指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的称号。)后所加的带有褒扬意义的称号。“诏班乐府”中“乐府”是音乐行政机关,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4.? 创作音乐等。.甲,指铠甲,古代将士穿在身上的防护装备。先秦时,主要用皮革制造;战国后期,出5 现了用铁制造而成的。.候卒,守卫巡逻的士兵,在军中一般担任夜间巡查、监督敌军等任务。类似的还有“候6 骑”等。.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家安度晚年。它和致仕、7致政、释褐等词语意思是一样的。(“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开始担任官职).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都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8? 副钤辖。9.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考取后经过殿试的人称为进士。10.由于战争导致中原民众及官员被迫南迁,称之为南渡,如晋人南渡、宋人南渡等。11.刀笔即刀笔吏,指掌管文案的官吏,也指为打官司的人写诉状的人。御史台(?12.御史主要负责监督、弹劾各级官员,肃正纲纪,御史台是御史们的居住地。)是中国古代的官署名 官。表示贬“左迁'“迁”表示晋升官职,“谪”'“擢”.13黜陟,指官吏的降免或升迁。古代)

“迁”指晋升或调动官职(.扈从,皇帝出巡时的护驾侍从人员,此指宰相赵鼎主张亲征,魏矼请求跟随皇帝前往。14 表示臣服。指面朝北方。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方位词,15.北面,? 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须停职守丧。即.16丁内艰,指遭遇母亲去世。“丁艰”“丁忧”,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17.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褒宠。假节、持节、持节:18.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19 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践国、特指皇帝登临皇位,20.践祚: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统、践位、践极、(践政、践莅:当政在任之意。践事:供职、充役?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之意。践袭:蹈袭,沿用之意)? .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21王侯的22。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王侯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死不能叫“崩”)? 23。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24。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爵位可世袭,或降等世袭。.字,古人出生几个月后由父亲所起的别名,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称字是对别人的25“字”是古人在举行了成年礼仪式之后才起的,且不一定是父亲所起。)(尊称。“路”是行政区域名,宋代始设。元代时,行省下设路、府、州、县,形成了.东昌路,26 较为完善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2

(一).先秦作家作品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2、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3、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5、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6、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7、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8、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9、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篇。 10、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二).汉代作家作品 1、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过秦论》、《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2、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3、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4、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5、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6、张衡(78-139),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训练一 1.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书”,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2.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生,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人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包括太学学习的生员。 B.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怍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C.宦官,也指太监,是中国古代京城既为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也为一品二品官员服务的官员。 D.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第,旧时豪门贵族的宅第,文中的意思指豪门贵族的身份。 B.井臼,水井和石臼,文中是汲水和舂米的意思,泛指操持家务。 C.妾媵,媵是指古代随嫁,亦指随嫁的人;妾是旧时男人娶的小老婆。 D.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为维护宗法制而设立的祭祀祖宗的处所。 4.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丁忧,古代父母死后,子女按礼须持丧三年,其间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任官者须离职。 B.“故事”有多种含义,有时指一种文学体裁,有时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C.御史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职责一直是掌管朝廷礼仪及档案文件等事宜。 D.年号,历史上新皇帝即位或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年号开始的一年称改元。 5.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汉朝出现之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至宋神宗时期废除。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此处是第二种释义。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D.视事,视察、巡视政事。旧时指官吏被皇帝派往某地巡视政事,考核官员。 6.对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魏晋南北朝 一、诗歌 (1)三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安文学开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曹植: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评价。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

尊为典范。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人崇尚老庄,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 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十七首》。 (5)谢灵运 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陶谢并称。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文赋有《山居赋》。 二、历史散文 (1)《后汉书》 范晔,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编纂了《后汉书》。它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2)《三国志》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编纂了《三国志》。它是一部记载魏、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详解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着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着《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着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高中语文专题练习:古代文化常识(附详解答案)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1、(2018浙江学考)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匾上大书“敕造 ..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宁国府”五个大字 B.寡人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寡人:古代君王的自称。 C.句读 ..之不知,惑之不解 D.君子 ..曰:学不可以已 句读:句子末尾的停顿。君子:先秦儒家著作中常指古代贤人。 2、(2018浙江学考)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道.芷阳间行 C.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3、(2018浙江学考) 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山白水相互萦绕,远处与天交会。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猪狗吃人吃的食物却不知道检讨。 C.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酒喝得很欢畅,拍打着船舷赞美它。 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只有您会考虑这么做。 4、(2018浙江学考) 下列对《琵琶行》节选部分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卧病”“地僻”等词语点出诗人也是“沦落人”。 A.“辞京” “苦竹”“杜鹃”等意象营造了住地凄清的氛围。 B.“黄芦” C.两处问答照应“终岁不闻丝竹声”,写出诗人“无音乐”的苦闷。 D.春花秋月的美景让诗人暂时忘却痛苦,自斟自饮中独得其乐。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得60组,古代既可用来纪年,也可用来纪日。 B.“六部”中吏部主管的事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 C.国子监的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进国子监读书的统称为监生。 D.九品中正制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一种官吏选拔制度。 6、下列对有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 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考试必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015高考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古代文化常识集锦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古代文化常识测试50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幼时命名,无论男女,都在二十岁时取字,字和名在意义上有联系。 B.名、字与号:名和字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由自己取定。如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 C. 谥,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欧阳修谥号“文忠”,陶渊明被私谥“靖节征士”。 D. 2.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愚,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不聪明。如“愚以为……”,就是“我认为”的意思。 B. 鄙,见识肤浅,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学识浅薄。如“鄙人才疏学浅”。 C. 卑,出身低下,自称时使用,谦称自己身份低微。如“卑职知罪” D.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实际上就是承认对方地位比自己高。 3.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朕、孤家(小国之君)、寡人(少德之人)、不穀(不善)。 B.古代文武官吏的自谦词有微臣、老臣、下官、末官、末将、小吏、哀家、足下等。 C.古代读书人自谦小生、晚生、晚学、晚辈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 D.古代读书人常称自己为不才、不佞、不肖,也表示自谦,说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4.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 B.“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C.古代女子对别人说话时,往往自称妾、臣妾、贱妾、奴婢、拙荆等。 D.中国人含蓄内敛,出家之人亦不例外。老和尚自称“老衲”,尼姑自称“贫尼”,道士自称“贫道”。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民或官吏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殿下等。 B.麾下,这是一个书面语词汇,原意为将帅的部下之意,或者是对将帅本人的敬称。 C. 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唐朝以后,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或泰水。 D.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皇太后。一般人称自己的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庙号是皇帝死后,朝廷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汉高祖、唐太宗、元世祖等。 B.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用的,如“贞观”就是李世民的年号。“洪武”就是朱元璋的年号。 C.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皇帝在位活着时不可以改元。 D.“尊号”和“徽号”都是对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2020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备考与素养古代文化常识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 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 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察举】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征辟】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3.科举制名称 【科举】 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1 300多年。如《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院试】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高中适用版中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高中适用版中国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3、南洪北孔:指清初着名的戏剧家洪升和孔尚任。(《长生殿》《桃花扇》)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着名的代表。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着名的边塞诗人。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着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专题练习与答案

高三古代文化常识试题 1.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润例:过去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之为润笔,而将所定的标准就称为润例或润格。 B.阳文:指采用刀刻等传统技术方法,在器物或印章表面上形成的凹下的文字或图案。 C.金石:中国古代以前朝的铜器和碑石为研究对象,涉及文字、历史、书法、文学等。 D.闲章:中国传统文人常自拟词句或撷取格言警句来镌刻成章,内容广泛,意趣盎然。 2.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矣”作为古代文言助词,用于句末与“了”相同。在矣作通假时,通“也”;在本文言文中主要表示感叹。 B.“鲁”既可以指古国鲁国;也可作姓氏,如工匠祖师鲁班;在现代汉语中多指山东省的简称。 C.在中国汉代、南北朝时南海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习称南海。文中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D.《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3.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宗”一般指的是古所尊祀的六神,有时也指汉文帝(太宗)、汉武帝(世宗)、汉宣帝(中宗)、汉元帝(高宗)、汉明帝(肃宗)、汉章帝(显宗)。文中指的是尊祀的六神。 B.四邻各族(九夷、八狄、七戎、六蛮)的居住区称为“四海”,“五湖四海”也泛指全国各地、天下。 C.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其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对《楚辞》及其研究史作研究的学科,今称为“楚辞学”。 D.“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 4.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5.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6. 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月的初一称为“望日”,“夏四月之望”是指初夏的四月一日。 B.野史,是私家编撰的史书,“野史氏”在文中是作者自谓。 C.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武侯是丁丑年的进士。 D.“庙社”指宗庙和社稷,古人在春季和秋季祭祀社神。 7.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与功臣,以示褒宠。 B.持节:古代官名。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员往往有使持节、持节、假节、假使节等称号。使持节得诛杀中级以下官吏;持节得杀无官职的人;假节得杀犯军令者。 C.践祚:特指皇帝登临皇位,类似用语现象很多,例如:践阼、践极、践统、践位、践国、践帝、践政、践袭、践莅、践事等等。 D.薨:古人对身故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为薨。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高中适用版中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3、南洪北孔:指清初着名的戏剧家洪升和孔尚任。(《长生殿》《桃花扇》)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着名的代表。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着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着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着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 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 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 34、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三、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 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 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 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8、《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00余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②塑造了诗人伟大爱国者的主体形象。③融铸神话传说,驰聘想象,创造出神奇瑰丽的境界以表现对理想的热烈追求,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