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学案

第1章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学案
第1章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学案

§1.2 基本算法语句

1.2.1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明目标、知重点】

1.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2.理解这些语句与相应逻辑结构的关系,并能转化为程序语句.

【填要点、记疑点】

1.输入语句

(1)格式:INPUT “提示内容”;变量

(2)功能:输入提示内容要求的相应信息或值.即把程序中新输入的值赋给变量.

2.输出语句

(1)格式:PRINT “提示内容”;表达式

(2)功能:????? ①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进行数值计算并输出结果. 3.赋值语句

(1)格式:变量=表达式.

(2)功能: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即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一般先计算“=”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探要点、究所然】

[情境导学] 前面我们学习了算法的步骤设计、算法的程序框图的画法,为了让计算机能够

理解算法步骤、程序框图,我们必须把它们转换成算法语句.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探究点一 简单的程序设计语言

思考1 想一想计算机能够“理解”的语言与人的语言有什么区别?

答 计算机不同于人,人有大脑,可以思考问题,而计算机对自然语言和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无法识别,必须转化为其能理解的语言,即程序语言.

思考2 阅读教材21页回答基本的算法语句有哪些?各自对应怎样的算法结构?

答 基本的算法语句????? ?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对应顺序结构条件语句——对应条件结构循环语句——对应循环结构

探究点二输入语句、输出语句

问题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分别计算当x=-5,-4,-3,-2,-1,0,1,2,3,4,5时的函数值.

思考1如何设计算法步骤?如何根据算法步骤画出程序框图?

答第一步,输入一个自变量x的值.

第二步,计算y=x3+3x2-24x+30.

第三步,输出y.

其程序框图:

思考2如果将思考1中的程序框图中第一个程序框省略,后四个程序框中的内容依次写成算法语句,就得到该算法的计算机程序:

INPUT “x=”;x

y=x^3+3*x^2-24*x+30

PRINT y

END

在上述计算程序中包含哪几种语句?

答1.这个程序由4个语句行组成,分别是输入语句、赋值语句、输出语句,最后一行的END语句表示程序到此结束.

思考3阅读教材22页下半页,谈谈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及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

答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INPUT“提示内容”;变量?INPUT“x”;x.

注意事项:(1)INPUT语句的作用:用来向变量提供数据,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例如INPUT“a,b,c=”;a,b,c.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

的量.

(3)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

(4)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隔开.

(5)“提示内容”和它后面的“;”可以省略;如INPUT“x”;x或INPUT x.

(6)无计算功能,用户由键盘输入的数据必须是常量.

思考4阅读教材22页后二行至23页前三行,回答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及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

答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注意事项:(1)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出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

(3)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4)一个语句可以输出多个表达式,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

(5)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

例1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1)①输入语句INPUT“a=”;a

②输入语句INPUT“a=”,a

(2)①输入语句INPUT“a,b,c=”;a;b;c

②输入语句INPUT a,b,c

解(1)中①对,②错;(2)中的①错,②对.

反思与感悟正确使用分号和逗号,提示内容后面一定要用分号,多个变量间要用逗号分开.

跟踪训练1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①输出语句PRINT“S=”;7

②输出语句PRINT S=7

解①对,②错.

例2编写程序,计算一个学生数学、语文、英语三门课的平均成绩.

解程序如下:

INPUT“Maths=”;a

INPUT“Chinese=”;b

INPUT“English=”;c

PRINT“The a v erage=”;(a+b+c)/3

END

反思与感悟(1)提示内容可以为字母也可以为语言,语言可以为英文也可以为汉语;

(2)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中的“提示内容”有时可以省略.

跟踪训练2编写二种与例2不同的算法程序.

解程序2:

INPUT“Maths,Chinese,English”,a,b,c

m=(a+b+c)/3

PRINT“The a v erage=”;m

END

程序3:

INPUT“a,b,c”;a,b,c

PRINT“y=”;(a+b+c)/3

END

探究点三赋值语句

思考1在算法的程序框图中,处理框是一个常用的程序框,我们用什么图形表示这个程序框?其功能作用如何?

答图形:?;功能:赋值、计算.

思考2与程序框图中的处理框相对应的语句是赋值语句,那么,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及注意事项分别是什么?

答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变量=表达式

需要注意几点:

(1)赋值语句的作用: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这个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2)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

(3)赋值号左右不能对换.一个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但

变量的取值总是最近被赋值的.

(4)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或符号)的演算.

(5)赋值号和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不同,它是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

边的变量.

例3比较下列各组语句的区别,再判断它们是否正确.

①赋值语句r=9

②赋值语句9=r

③赋值语句R=r=9

解①对,②错,③错.

反思与感悟赋值号的左边不能是常量,一个赋值语句的表达式不能出现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赋值号.

跟踪训练3写出下列程序运行的结果.

INPUT“a,b=”;a,b.

PRINT“a2+\f(1,b)=”;a^2+1/b.

END

若输入2,1,则输出的结果为________.

答案 a 2+1b

=5 解析 若输入2,1,即a =2,b =1.

∴22+11

=4+1=5. 输出的结果为a 2+1b

=5. 例4 写出交换两个变量A 和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的程序.

解:INPUT A

INPUT B

PRINT A ,B

X =A

A =B

B =X

PRINT A ,B

END

反思与感悟 引入一个中间变量X ,将A 的值赋予X ,又将B 的值赋予A ,再将X 的值赋予B ,从而达到交换A ,B 的值(比如交换装满水的两个水桶里的水需要再找一个空桶). 跟踪训练4 写出给任意三个变量a 、b 、c 赋值,求b 2-4ac 的值的程序.

解 程序如下:

INPUT “a=,b=,c=”;a,b,c

y=b*b-4*a*c

PRINT y

END

【当堂测、查疑缺】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

①输入语句INPUT a ;b ;c

②输入语句INPUT x =3

③输出语句PRINT A =4

④输出语句PRINT20,3*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

答案 D

解析 INPUT 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INPUT 语句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 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PRINT 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

2.下列关于赋值语句的说法错误的是() A.赋值语句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

B.赋值语句是把左边变量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

C.赋值语句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D.赋值语句中的“=”和数学中的“=”不完全一样

答案B

解析赋值语句的作用是把右边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3.运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a=1

b=2

a=a+b

PRINT a

END

答案 3

解析(1)a=1,b=2,把1与2的和赋给a,即a=3,输出的结果为3.

4.阅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

①②

x=3 x=3

y=4 y=4

x=y y=x

上述两个程序最后输出的x和y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4,4②3,3

解析程序①中的x=y是将y的值4赋给x,赋值后x的值变为4;②中y=x是将x 的值3赋给y,赋值后y的值为3.

【呈重点、现规律】

1.需输入信息时用INPUT语句,需输出信息时用PRINT语句,当变量需要的数据较少或给变量赋予算式时,用赋值语句,当变量需要输入多组数据且程序重复使用时,使用输入语句较好.

2.赋值语句是一个程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赋值语句,一定要注意其格式要求,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计算等.

高中数学必修三《输入输出赋值语句》同步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输入输出赋值语句》同步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输入输出赋值语句》同步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三《输入输出赋值语句》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并会运用他们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例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由算法语句表示算法,从而细致的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理解了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的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用程序框图的方法表示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加清楚、步骤更加直观和精确;但这两种形式计算机不识别,只有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计算机才能理解和执行,而且程序语言可以更细致的刻画算法,学习程序语言表示算法是为了借助于计算机执行算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重点:学生理解基本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特点及用法.,并在此基

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2、学清分析:由于程序语言学生前未接触,种类很多,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而且算法语句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他的正确与否,需要用计算机来检验,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难点: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 三、教法导学: 根据建构主义、最近发展区理论和本节课的特点,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问题解决为主线,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思想,采用支架式教学,通过营造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情推理、多方联想,用数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如:听音乐、玩游戏、办公务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运行的呢? 事实上计算机离不开算法,但不是我们现在所学的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而是一种能更精确表示算法的程序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Foxbase,C 语言,C++,J++,VB等。尽管他们区别很大,但都包含着相同的五种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和循环语句。这就是我们第二大节要解决的任务---基本算法语句,按照顺序,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 [二]、探究实例,分析语句 输入、输出和赋值语句实际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输出结果的功能。 探究1:用描点法作函数y=x3+3x2-24x+30的图象时,需要求出自变量和函

带格式的输出语句及输入语句

带格式的输出语句及输入语句 一、输入语句(读语句) 在程序中可以用赋值语句给变量获得一个确定的值,但是变量的值经常变化,尤其初始化时,则必须使用输入语句──读语句,将更为方便。读语句是在程序运行时由用户给变量提供数据的一种很灵活的输入动作,它有两种格式: 1.读语句的一般格式: read(<变量名表>); readln[(<变量名表>)]; 其中变量名表是用逗号隔开的若干个变量名组成的。 功能:从标准输入(即INPUT,一般对应着键盘)中读入数据,并依次赋给相应的变量。 说明: ①read和readln是标准过程名,它们是标准标识符。 ②执行到read或readln语句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等待用户从键盘上输入数据,系统根据变量的数据类型的语法要求判断输入的字符是否合法。如执行read(a)语句,a是整型变量,则输入的字符为数字字符时是合法的,合法的情况下将输入的整数赋给变量a。 ③在输入数值型(整型或实型)数据时,数据间要用空格或回车分隔开各个数据,一定要输入足够个数的数据,否则仍要继续等待输入,但最后一定要有回车,表示该输入行结束,直到数据足够,读语句执行结束,程序继续运行。 例3. 设a、b、c为整型变量,需将它们的值分别赋以10,20,30,写出对应下列语句的所有可能输入格式。 Read(a,b,c); 解 根据③,即可列出所有可能输入格式 (a)10□20□30←┘ (b)10□20←┘ 30←┘ (c)10←┘ 20□30←┘ (d)10←┘ 20←┘ 30←┘ 其中"←┘"表示回车键。 ④read语句与readln语句的第一个区别是:

read语句是一个接一个地读数据,在执行完本Read语句(读完本语句中变量所需的数据)后,下一个读语句接着从该数据输入行中继续读数据,也就是说,不换行。如: Read(a,b); Read(c,d); Read(e); 如果输入数据行如下: 1□2□3□4□5□6□←┘ 则a,b,c,d,e的值分别为1,2,3,4,5,如果后面无读语句则数据6是多余的,这是允许的。 Readln则不同,在读完本Readln语句中变量所需的数据后,该数据行中剩余的数据多余无用,或者说,在读完本Readln语句中变量所需数据后,一定要读到一个回车,否则多余的数据无用。 例4 设要达到例1同样的目的,但语句改为: readln(a,b);readln(c) 则例3中的4种输入格式只有(b)(d)是有效的. ⑤readln语句与read语句的第二个区别是:read后一定要有参数表,而readln 可以不带参数表,即可以没有任何输入项,只是等待读入一个换行符(回车)。经常用于暂停程序的运行,直到输入一个回车。 例5 设有下列语句: read(a,b,c); readln(d,e); readln; readln(f,g); 其中,所有变量均为整型。再设输入的数据如下: 1□2←┘ 3□4□5□6□7□8←┘ 9□10←┘ 11←┘ 12□13←┘ 列表给出每个变量的值.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案)

1. 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在现代社会里,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听MP3, 看 电影, 玩游戏, 打字排版, 画卡通画, 处理数据等等, 那么,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 但是, 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 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 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 )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和循环结构,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2..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 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的功能。 用描点法作函数3 2 32430y x x x =+-+的图象时, 需要求 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 分别计算当5,4,3,2,1,0,1,2,3,4,5x =-----时的函数值。 程序: (一)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VB中输入输出语句

VB中输入输出语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输入函数inputbox 2、掌握输出语句print的用法 3、初步学会分析程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问题、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INPUTBOX的用法 2、PRINT语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 PRINT语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赋值语句 格式:变量=表达式 “=”为赋值符号,它的含义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A=30 A=A+10 A=30 变量A 30 A=A+10 40 注:老师讲解学生认真听并理解赋值号和数学中等号的不同之处 InputBox函数的一般格式: InputBox(提示内容,[标题],[输入框起始值],[x坐标位置] ,[y坐标位置]) 每执行一次InputBox函数,用户只能输入一个数据,且这个数据是字符串类型(string)。 例:p=InputBox("请输入密码","密码框") 注:以实例逐个讲解输入函数的各个参数,让学生看到每个参数加上后的效果,学生认真听,理解inputbox()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输出数据 Print基本格式: print输出内容 1、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数、变量、表达式的值。如果是用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 2、输出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输出,则各输出内容之间可以用逗号或分号来分隔。 3、输出的内容后面没有符号,则表示下一个print换行输出;如果print中没有

输出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注:输出语句是编写程序必需掌握的基本语句,老师以实例讲解每个输出要点,输出语句的各个规则,学生观摩并记住print的用法。 四、实战练习 试编写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程序: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A=inputbox(“A=”,”输入A”) B=inputbox(“B=”,”输入B”) C=A A=B (先用学生的方式看看交换后的结果, B=C 用比喻的方式让学生容易接受,如交换两怀水一定要弄第3个容器)Print “交换后A=“;A,”交换后B=“;B

C语言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C语言数据的输入与输出 一.Printf函数 函数原型在头文件stido.h中(使用时可以不包括) printf函数的返回值等于成功输入得数据的个数 1.printf函数得一般调用形式 printf(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出项列表) 格式控制字符串包括: (1)格式指示符 格式:%[标志][宽度][.精度][ [ h|l ] <类型>] (2)转义字符 如:'\n' , '\0' (3)普通字符 如:printf("max=%d,min=%d\n", a, b); “max=”和“,min=”是普通字符;“%d”是格式指示符;“\n”是转义字符; a和b是输出类表中的输出项(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 2.print函数中常用得格式控制说明 (1)数据类型控制字符 (2)数据类型修饰符 数据类型修饰符在%和数据类型控制符之间 如:长整型 "%ld" ,短整型 "%hd" (3)输出数据所占得宽度与精度

1)在%与格式字符之间插入一个整数来指示输出宽度。 若指定得输出宽度不够,系统自动以数据实际值得宽度作为输出宽度;如果指定的输出宽度多于数据实际所需宽度,数据右对齐,左边补以空格。 如:printf("%5d\n",42); \*输出结果: 42*\ 2)float或double类型得实型数可以用“整数1.整数2”的形式在指定总宽度的同时指定小数位得宽度。“整数1”指定输出数据得总宽度(小数点也要计算在内),“整数2”称之为精度,即小数位的位数。 注意:输出数据得实际精度并补取决与格式控制中的域宽和小数得位宽,而是取决于数据在计算机内的存储精度。 (4)标志控制字符 1)输出数据左对齐的标志字符“-”,在指定输出宽度之前。 如:printf("%-5d##\n",24); \*输出结果:24 ##*\ 2)输出数字总是带正负号得标志字符“+”,在%和格式字符之间(或指定得输出宽度前) 如:printf("%+d,%+d\n",100,-200); \*输出结果:+100,-200*\ 3)在输出数据前加前导0,可以在指定输出宽度得同时,在数据前面得多于空格处填以数字0。 如:printf("%05d\n",59); \*输出结果:00059*\ 二.Scanf函数 函数原型在头文件stdio.h中(使用时可以不包括) Scanf函数的返回值等于成功输入得数据的个数。 1.scanf函数得一般调用形式 scanf(格式控制字符串,地址列表) 格式控制字符串:%[*][输入数据宽度][ h|l ]<类型> 地址列表是各变量得地址,如:&a,&b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选择题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INPUT a;b;c②INPUT x=3 ③PRINT A=4④PRINT20,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④ 2.下列所给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有() ①ABS(-5)=5; ②SQR(4)=±2; ③5/2=2.5; ④5/2=2; ⑤5MOD2=2.5 ⑥3^2=9. A.2个B.3个 C.4个D.5个 3.执行下列算法语句后的结果(xMOD y表示整数x除以整数y 的余数)为() INPUT“x,y=”;x,y A=x*y B=x MOD y C=A*y+B PRINT A,B,C END (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16和5) A.A=80,B=1,C=401 B.A=80,B=3,C=403 C.A=80,B=3.2,C=403.2 D.A=80,B=3.2,C=404

4.将两个数a=25,b=9交换,使a=9,b=25,下面语句正确的一组是() a=b b=a b=a a=b c=b b=a a=c a=c c=b b=a A B C D 5.程序:INPUT A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若输入的是2,则输出的值是() A.16 B.120 C.240 D.360 二、填空题 6.程序Ⅰ程序Ⅱ x=0 x=x+2 x=x+3 PRINT x END INPUT x y=x*x+6*x+10 PRINT y END (1)程序Ⅰ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2)若程序Ⅱ与程序Ⅰ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Ⅱ输入的值为________. 7.程序: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同步练习2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1、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很多,但各种程序语言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 , , , , 。 2、 在程序语言中,下列符号分别表示什么运算 * ;\ ;∧ ;SQR ( ) ;ABS ( )? , , , , 。 3、下列程序运行后,a ,b ,c 的值各等于什么? (1) a=3 (2) a=3 b=-5 b=-5 c=8 c=8 a=b a=b b=c b=c PRINT a ,b ,c c=a END PRINT a ,b ,c END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指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改正: (1)A=B=50 (2)x=1,y=2,z=3 (3)INPUT “How old are you ” x (4)INPUT ,x (5)PRINT A+B=;C (6)PRINT Good-bye! 5.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6.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7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4M = B M M =- C 3B A == D 0x y += 8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④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已知f (x )=x 3-3x 2 +2x+1,写出任意一个x 的值对应的函数值f (x )的求法程序. 10.已知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化公式为: 5(32)9=-?摄氏温度华氏温度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 11.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两个非零实数,输出他们加、减、乘、除的结果。 1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它的面积可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计算。 S =2a b c p ++= 设计一个算法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输出三角形的面积S 。 13.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4元,奶糖每千克15.6元,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那么依次购买这三种果糖,,a b c 千克,应收取多少钱?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帮售货员算账。 14.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值,计算并输出其面积。 15.编写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 、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知识概述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问题看成函数,那么可以把算法看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过程. 输入语句 在一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始值要根据情况经常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进行运算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变程序部分,只要每次运行程序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要用“输入语句”来控制,我们以BASIC 语言为例. 输入语句的意义是:在编写程序时可以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达到用程序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换种说法,就是在程序中用字母(变量)代替数参与运算和执行. 1、输入语句的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例如:INPUT“x=”;x 注:程序语言中的变量与函数 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常常很简单、很清楚,但表述参与运算的数值的频频变换却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程序中引入变量.前面通过对函数概念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变量的含义: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程序中一些重要的函数也很有用处,如取平方根函数,取绝对值函数 . 变量与函数是中学数学里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在算法的设计里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和基本的作用,它们会使算法的表达变得非常简捷、清楚. 2、作用和要求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 要求:(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输入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变量1,“提示内容2”;变量2,“提示内容3”;变量3,……的形式.例如:INPUT“a=,b=,c=,”;a,b,c. 输出语句 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的结果“输出”.由此可知,任何程序语言也必须有“输出语句”来控制输出,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和表现形式.但功能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以某种形式把求解结果“输出”出来.下面我们还是以BASIC语言为例.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例如:PRINT“S=”;S 2、作用和要求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出信息(表达式). 要求:(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 (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输出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表达式1,“提示内容2”;表达式2,“提示内容3”;表达式3,……的形式;例如:PRINT“a,b,c:”;a,b,c. 思考1:输出语句中的表达式和输入语句中的变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输入语句提示内容后面跟的是变量,这是一个字母,它的作用是将用户输入的数值代入程序中,而输出语句后面跟的是表达式,如3x+2中含有变量,变量参与了运算后形成了表达式.单纯的变量也是一个表达式,也就是说变量是表达式的一种特殊情况,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或含有变量的运算式.如“PRINT 3”输出的结果为实数3,“PRINT x”是将变量“x”的值输出. 【拓展·归纳】(1)输出语句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3)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

C语言标准输入输出详解

C CC C输入输出函数 输入输出函数输入输出函数 输入输出函数 本节主要介绍Turbo C2.0标准输入输出函数和文件的输入输出函数。通过本 节的学习可以使读者掌握Turbo C2.0的屏幕输出、键盘输入输出以及磁盘文件的 读写函数, 并能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程序的编写。 控制流程语句主要包括: 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开关语句。 1.1 标准输入输出函数 1.1.1 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 Turbo C2.0 标准库提供了两个控制台格式化输入、输出函数printf( ) 和 scanf(), 这两个函数可以在标准输入输出设备上以各种不同的格式读写数据。 printf()函数用来向标准输出设备(屏幕)写数据; scanf() 函数用来从标准输入

设备(键盘)上读数据。下面详细介绍这两个函数的用法。 一、printf()函数 printf()函数是格式化输出函数, 一般用于向标准输出设备按 规定格式输出信息。在编写程序时经常会用到此函数。printf()函数的调用格式为: printf("<格式化字符串>", <参量表>); 其中格式化字符串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部分是正常字符, 这些 字符将按原 样输出; 另一部分是格式化规定字符, 以"%"开始, 后跟一个或几个 规定字符, 用来确定输出内容格式。 参量表是需要输出的一系列参数, 其个数必须与格式化字符串 所说明的输出 参数个数一样多, 各参数之间用","分开, 且顺序一一对应, 否则 将会出现意想 不到的错误。 1. 格式化规定符 Turbo C2.0提供的格式化规定符如下: ━━━━━━━━━━━━━━━━━━━━━━━━━━ 符号作用 ────────────────────────── %d 十进制有符号整数 %u 十进制无符号整数

pascal-带格式的输出语句及输入语句

1.文件的打开与保存 2.文件的输入与输出语句(结合常量与变量、数的科学记数法) 3.类型:溢出的理解 带格式的输出语句及输入语句 一、写语句的输出格式 在pascal语言中输出数据时是可以按照一定格式的,对整数隐含的输出形式为按十进制数形式。对实数的输出,隐含的形式是科学记数法形式(如果不想用科学记数法输出而用小数形式输出,要自己另行定义)。 事实上,输出语句中的每个输出项中的表达式之后可以加上格式说明,若输出项后没有加格式说明,则数据按系统隐含的格式输出,还可加上一定格式符号按特定格式输出。 ⒈隐含的输出格式 pascal语言为整型量、实型量、布尔型量和字符串( 用一对单引号括起来的字符序列)规定了每种数据所占的宽度(即一个数据占几列) ,一个数据所占的宽度称为"场宽"或"字段宽"。系统给出的隐含场宽称为标准场宽。每一种pascal版本给定的标准场宽不尽相同。下表给出标准pascal和pc机上两种pascal版所规定的标准场宽。 标准场宽 ━━━━━━━━━━━━━━━━━ 数据类型标准pascal Turbo pascal ───────────────── integer 10 实际长度 real 22 17 布尔型10 4或5 字符串串长串长 ━━━━━━━━━━━━━━━━━ 在Turbo Pascal系统中,对于整型字符串的输出都是按数据本身长度输出,对于布尔型数据(只有True和False两种值),TRUE为4列,FALSE为5列,一律采用大写输出。而real 型数据的输出时,则按17列输出,其中第一列为符号位,正号不显示,后四位为"E±nn",中间的12列为尾数部分。如: writeln(sqrt(75)); 则输出□8.6602540379E+00。 而writeln(sqrt(81)); 则输出□9.0000000000E+00。 有时,在程序中往往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自己定义场宽。 ⒉指定场宽 在写语句中输出项含有格式符号时,就是为了指定场宽。 ⑴指定单场宽. 格式:write(表达式:N)或writeln(表达式:N),其中N为自然数,指定单场宽后,所有数据不再按标准场宽输出,而按指定场宽输出。若数据实际长度小于指定场宽时,则一律"向右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练习题)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一、选择题 1.某一程序中先后相邻的两个语句是:x=3*5;x=x+1;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x=3*5的意思是x=3×5=15,此式与算术中的式子是一样的;②x=3*5是将数值15赋给x;③x=3*5也可以写为3*5=x;④该语句程序执行后x的值是16.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B ) 2.已知变量a,b已被赋值,要交换a,b的值,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a=b,b=a B.a=c,b=a,c=b C.a=c,b=a,c=a D.c=a,a=b,b=c 解析:选D.利用赋值语句交换a,b的值需引入第三个量c. 3.在Sci l ab的文本编辑器中有如下程序: a=input(“chinese”); b=input(“math”); c=input(“fo r eign l anguage”); ! ave r=(a+b+c)/3 其中第一步程序语句的作用为( ) A.请求将语文成绩的变量输入给a B.请求输入语文成绩,并将它赋值给a C.将表达式input(“chinese”)的值赋给a D.将变量inpu t(“chinese”)的值赋值给表达式a 解析:选B.这里应注意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作用. 4.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1; b=3; a=a+b;

b=a-b; p r int(%io(2),a,b); A.1,4 B.4,1 C.0,0 D.6,0 解析:选A.第一步,a=1+3=4;第二步,b=a-b=4-3=1,p r int(%io(2),a,b)输出的顺序为b,a,所以输出b,a应分别为1,4. ` 5.下面程序运行时输出的结果是( ) A=10; B=-5; C=A+B; A=B+C; B=A+C; C=C+A+B; print%io2,A,B,C; A.5,0,10 B.10,5,0 C.5,10,0 D.0,10,5 解析:选B.执行顺序为C=A+B=10-5=5,A=B+C=-5+5=0,B=A+C=0+5=5,C=C+A+B=5+0+5=10.故最后的结果为A=0,B=5,C=10. 6.关于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nput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B.p r 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 C.赋值语句就是将赋值号左边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变量 D.赋值语句不能给变量重复赋值,只能赋一次值 答案:B 7.在我们写程序时,对于“A.0个 B.1个 C.2个D.3个 解析:选B.①赋值语句中“=”号左右两边不能互换,即不能给常量赋值.左边必须是变量,右边必须是表达式,应改为B=3;②赋值语句不能给一个表达式赋值;③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④该语句的功能是将当前的T平方后再赋给变量T.故选B. 9.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张喜林制 1.2.1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教材知识检索 考点知识清单 1.用来表明 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 2.赋值语句中的“=”号,称作 . 3.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____.“input”在计算机程序中通常称为 . 4.在Scilab 中,有各种输出语句,如____(填三个以上). 要点核心解读 1.赋值语句 (1)定义:在表述一个算法时,经常要引入变量,并赋给该变量一个值.用来表明赋给某一个变量一个具体的确定值的语句叫做赋值语句.在算法语句中,赋值语句是最基本的语句. (2)格式: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变量名=表达式. (3)作用:赋值语句中的“=”号,称作赋值号,赋值语句的 作用是先计算出赋值号右边表达式的值,然后把该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使该变量的值等于表达式的值. 如:;5;4;3===c b a ;2/)(c b a s ++= ?---=))(*)(*)(*(c s b s a s s sqrt A 这些都是赋值语句.

如,,5=x 是将数值5写到变量x 的存储单元,是赋值;而在判断框中要判断x 是否等于5,应该用 ”“5==x 2.输入语句 在某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值要根据情况经常地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算题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变程序部分,只要每次程序运行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即可.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用“输入语句”来控制,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入指令和方法. 如x= input(“What is your name?",“string’’); ∥输入你的名字. //string 代表输入字符型变量. 3.输出语句 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的结果“输出”.由此可知,任何程序语言也必须有“输出语句”来控制输出.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和表现形式,但功能是一样的,就是以某种形式把求解的结果“输出”来.下面,我们以Scilab 为例,主要介绍屏幕显示输出.. 在Scilab 中,有各种输出语句,如print ,write ,format ,printf ,disp. 注意:在Scilab 中,程序中的print(% io(2),a ,b ,c)(本语句表示在屏幕上输出a ,b ,c .)的参数%io(2)表示在屏幕上输出.4.如何使用三种基本的语句 (1)输入、输出语句是任何一个程序必不可少的语句,其功能是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为了使输入、输出更清楚,可以设计提示信息,用引号引起来,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赋值语句是最重要的一种基本语句,‘也是一个程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赋值语句,一定要注意其格式要求,如: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赋值号左右两边不能对换;不能利

C语言输入输出练习题

c语言习题--输入输出函数 1. 设i是int型变量,f是float型变量,用下面的语句给这两个变量输入值: scanf("i=%d,f=%f",&i,&f); 为了把100和765.12分别赋给i和f,则正确的输入为 A)100<空格>765.12<回车> B)i=100,f=765.12<回车> C)100<回车>765.12<回车> D)x=100<回车>,y=765.12<回车> 2. 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int a=12,b=12; printf("%d %d\n",--a,++b); } A)10 10 B)12 12 C)11 10 D)11 13 4. 以下程序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m=5; if(m++>5)printf("%d\n",m); else printf("%d\n",m--); } A)7 B)6 C)5 D)4 5. 当a=1,b=3,c=5,d=4时,执行下面一段程序后,x的值为 if(a main() { int a=2,c=5; printf("a=%%d,b=%%d\n",a,c); } A) a=%2,b=%5 B) a=2,b=5 C) a=%%d,b=%%d D) a=%d,b=%d 13. 若x和y都是int型变量,x=100,y=200,且有下面的程序片段:printf("%d",(x,y)); 上面程序片段的输出结果是 A) 200 B) 100 C) 100 200 D) 输出格式符不够,输出不确定的值 15. 已知字母A的ASCII码为十进制的65,下面程序的输出是 main() { char ch1,ch2; ch1='A'+'5'-'3'; ch2='A'+'6'-'3'; printf("%d,%c\n",ch1,ch2);}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课题: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 (2)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3)结合Scilab的程序语言,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上机编写程序,在了解三种语句的应用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算法语句实现运算.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 数学软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 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2.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运用计算机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提出前面的例子:鸡兔同笼问题的一个算法: S1: 输入鸡和兔的总数量M S2: 输入鸡兔腿的总数N S3: 鸡的数量 4 2 M N A -= S4: 兔的数量B=M-A 如何才能把这些文字语言写成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并能够运行呢? 对于题目中的输入,输出及鸡和兔的数量的表示A,B的表示使同学们对程序语言的表述产生了兴趣,抓住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介绍定义.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算法和程序框图时,就指出了用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就可以表示任何算法.如何将算法的这些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呢?现在计算机能够直接或间接理解的程序语言有很多种,这些程序语言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语句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本节课我们就结合Scilab的程序语言,学习赋值语句,输入和输出语句进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句地结构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并会运用他们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例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由算法语句表示算法,从而细致的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理解了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的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用程序框图的方法表示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加清楚、步骤更加直观和精确;但这两种形式计算机不识别,只有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计算机才能理解和执行,而且程序语言可以更细致的刻画算法,学习程序语言表示算法是为了借助于计算机执行算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重点:学生理解基本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特点及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2、学清分析:由于程序语言学生前未接触,种类很多,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而且算法语句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他的正确与否,需要用计算机来检验,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难点: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20)

第一章 1.2 1.2.1 【基础练习】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输入语句INPUT a,b,c,d,e ②输入语句INPUT X=1 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10,3*2,2/3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故①④正确. 2.下列算法:①z=x;②x=y;③y=z;④输出x,y.关于算法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交换了原来的x,y B.让x与y相等 C.变量z与x,y相等 D.x,y仍是原来的值 【★答案★】A 【解析】本算法利用了中间变量z,使x,y的值进行了互换. 3.运行下面的程序,若输入x=1,则输出结果y=() INPUT x x=x*2 x=x*3 y=x*x+6 PRINT y END A.36B.42 C.48D.54 【★答案★】B 【解析】由程序知x=1×2=2,x=2×3=6,y=62+6=42. 4.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A.27B.9

C. 2+25D.11 x=6 y=3 x=x/3 y=4*x+1 PRINT x+y END m=1 n=2 p=3 p=m n=p m=n PRINT m,n,p END (第4题图)(第5题图) 【★答案★】D 【解析】该程序的运行过程是:x=6,y=3;x=6÷3=2,y=4×2+1=9.x+y=2+9=11,所以输出11. 5.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答案★】1,1,1 【解析】此程序主要以赋值语句来设计,其作用是首先对变量m,n,p分别赋值1,2,3,然后将变量m的值赋给p,再将变量p的值赋给n,最后将变量n的值赋给m,所以最后变量m,n,p的值都等于1,运行结果输出1,1,1. 6.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A=20 B=15 A=A+B A=A*B PRINT A+B END 【★答案★】解:程序框图如所示. 7.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

变式练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变式练习 1.用公式法求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 解:LET A=1 LET B=-2 LET C=1 LET D=SQR(B^2-4*A*C) LET X1=(-B+D)/(2*A) LET X2=(-B -D)/(2*A) PRINT X1,X2 END RUN 1 1 2.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18,b =15,c =27,试编写BASIC 程序求三角形面积. 已知三边求面积的公式为 P =(a +b +c )/2,S=))()((c p b p a p p ---. 解:程序如下 INPUT a,b,c LET p=(a+b+c)/2 LET S=SQR(p*(p -a)*(p -b)*(p -c)) PRINT S END RUN ?18,15,27 127.2792 3.已知底和高求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S=A *H /2,要求从键盘正确输入底和高的值. 解:程序如下: INPUT “a=”;a INPUT “h=”;h s=a*h/2 PRINT “s=”;s END 4.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请你用键盘输入语句设计一个程序,帮助售货员算账.其中,水果糖每斤2.4元,奶糖每斤3.6元,果仁巧克力每斤6.9元. 解:程序如下: INPUT “输入水果糖的质量:”;a INPUT “输入奶糖的质量:”;b INPUT “输入果仁巧克力质量:”;c PRINT “应付款:”;a*2.4+b*3.6+c*6.9 END 5.计算并打印出半径为5 cm 、高为24.5 cm 的直圆柱的底面积S 和体积V . 解:程序如下: LET S=3.1415926*5^2

赋值语句、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一、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格式: 格式:变量名:=表达式{其中“:=”称为赋值号} 赋值语句的执行是: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后赋值(给变量名)。因此,赋值语句具有计算和赋值的双重功能。(例如:FL1)赋值语句可以对各种数据类型的变量赋值(只有个别的除外)。另外,赋值号两边的类型必须相同,即符合赋值相容的原则。 例如: CONST X=’x’; V AR N , m : real ; C : char; E , sum , num : integer; 下面的赋值语句是合法的: c:=x;n=3;e:=2;n:=n-1;e:2*e+1;num:=0;m:=3*n+n*n;sum:=1245;num:=2 *sum+50; 注意: ①赋值号“:=”的左边只能是变量名,而能是表达式。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②对于任何一个变量必须首先说明,然后才能使用,否则,运行是会报告出错。 ③变量可以多次赋值,赋值后的变量将在程序中一直保持不变,知道该变量被重新赋予其他的值。 ④当表达式值为整数时,可自动转化为实型后赋给实型变量,反之是不行的。 二、键盘输入语句 通过计算机的外设(这里指键盘)把数据送到计算机内存(变量名)的过程称为输入。可以看出,通过键盘输入数据实际上也是一个赋值过程。 PASCAL语言的输入语句有如下两中格式: 格式一:READ(<变量名表>); 格式二:READLN(<变量名表>);或READLN;

其中<变量名表>是一个或几个由逗号隔开的变量标识符。它们可以是整型、实型或字符型。而布尔类型是不可以直接读入的。 程序执行到READ或READLN语句时,系统处于等待状态,等待用户从键盘上输入数据,系统根据变量的数据类型的语法要求判断输入的字符是否合法。 在输入数值型(整型或实型)数据时,数据间要用空格或回车分隔开各个数据,输入足够个数的数据,否则仍要继续等待输入,但最后一定要有回车,表示该输入行结束,直到数据足够,该读语句执行结束,程序继续运行。 例如:FL2。 READLN与READ语句的不同之处在于输入数据到各变量之后,READLN自动换行,从下一行开始准备输入、输出语句。 不带变量名表的READLN语句,在执行时不要求输入数据,在程序中可起到暂停作用,按回车键,可跳到下一语句继续执行。在PASCAL 语言编程时,常在最后一个END.前面加上一个READLN;语句,以便运行时能够看到运行结果而不立即返回到编辑状态中,当然在程序中间也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加上这一语句,便于程序的调试。 注意: ①当程序执行到READ()或READLN()语句时,不论有无变量或何种类型变量,程序都停下来等待从键盘输入数据,然后将数据存入变量表中,否则,程序将一直等下去。 ②当变量为整型或实型时,READ()、READLN()执行时,从键盘读入一个形成数的序列,遇到一个不能形成数的字符立即停止读入,完成一个变量的录入。 ③输入语句输入的数据必须和变量类型一一对应。如果输入的是一串整数或实数,数据间用空格或回车分隔;若输入的是一串字符,则不用分隔。 ④一个READ语句执行完后,数据行中多余的未读数据可以被下一个输入语句读入;而一个READLN语句执行完后,数据行中多余未读数据就没有用了。 ⑤布尔型数据不能使用READ语句读入。 ⑥READLN语句中可以不包含变量名表。即有以下等价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