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张保华 王 仑

内容提要:交叉持股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尽管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方便财务运作、对抗公司收购以及稳定股价等方面的积极因素,但可能导致虚增公司资本、造成经营者巩固效应、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以及限制竞争等严重弊端。应当在全面、正确认识交叉持股的基础上对之进行适当规制,不能以交叉持股作为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手段。

关键词:交叉持股 资本虚增 巩固效应 内幕交易 限制竞争

中图分类号:D 9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30(2007)03—0087—07

作者简介:张保华(1977-)男,安徽怀远人,北京交通大学讲师,法学博士;王仑(1965-)男,福建福州人,北京天阳律师事务所,法学博士(北京,100044)。

《公司法》的修订,扩大了公司转投资对象的范围、取消了公司转投资数额的法定限制,为公司并购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集团的形成开辟了空间。但是,新《公司法》在放宽单向转投资行为限制的同时,却没有对交叉持股问题进行任何规范,成为此次修订的重大漏洞之一。

交叉持股一直以来是实务界和理论界广为探讨并颇存争议的论题,实务界看重其降低交易成本、稳定经营权、反对敌意收购等方面的制度功能,而理论界担心其可能导致资本虚增、巩固效应、妨害证券交易秩序以及限制竞争等弊端。按照台湾学者黄铭杰的说法,这种认识上的差别使得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交叉持股规范呈现两级化的看法,有关争论处于各说各话的平行线状态①。本文将首先从交叉持股的含义和形态入手,着重探讨交叉持股的功能及其危害,最后从分析我国交叉持股实践入手,提出未来的规范取向。

一、交叉持股的含义和形态

公司交叉持股(c r o s s o w n e r s h i p 、c r o s s s h a r e h o l d i n g 、c r o s s h o l d i n g ),又称公司相互持股、公司相互投资,指二个以上公司互相持有对方所发行的股份。

交叉持股的主体,一般认为仅指大陆法系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或英美法系的公开公司和封闭公司,而不包括其他公司形态,因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当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而且后者始终存在着对公司债务负无限责任的股东,与作为现代公司制度基础的有限责任制度相去甚远②。韩国学者李哲松也否认无限公司作为交叉持股的主体,他认为除了无限公司以外,在其他公司形态中都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公司相互出资的情形,并且认为相互持股应该称为“相互资本参加”或者“相互出资”,但由于相互持股一般在股份公司之间产生,所以通常叫做相互股所有,相互所有的对方的股份称为相互股③。·

87·①②③黄铭杰:《交叉持股v s .公司监控》,《台大法学论从》第30卷第1期。

李重炜:《公司相互持股法律问题研究》,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32页。

〔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吴日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88页。

如果母公司持有子公司股份,当子公司转投资母公司而持有母公司股份时,将属于交叉持股,但当子公司握有第三家公司股份时,如果这第三家公司又持有母公司股份,这种所谓的循环持股是否属于交叉持股?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实际上也是对“持有”的界定。李重炜认为,持有既包括直接持有,也包括间接持有,如果母公司的子公司持有他公司的股份,母公司也被视为持有他公司的股份①。

交叉持股还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上的交叉持股是指两个独立的公司互相向对方公司出资,成为对方公司的股东。从广义角度看,三个以上的公司之间相互出资也可形成三角形或环形的相互持股关系。学者称狭义的相互持股为“直接相互持股”或“单纯相互持股”,称广义的相互持股为“环形相互持股”、“间接相互持股”、“复合型相互持股”。甘培忠认为,“从公司法的立法宗旨与原理的角度,从各国公司法对相互持股事项的具体规制的制度建设的角度考察,任何类型的广义的相互持股不必要也不可能在公司法中加以规制,公司企业之间存在广义的相互持股现象并不直接与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和具体规范相冲突,”进而主张广义的相互持股问题应当在证券交易法、反垄断法和税法中予以规范,公司法没有必要加以干涉②。李哲松也指出,韩国商法只将单纯的相互持股作为规范的对象,对循环持股并没有规范;他认为原因在于循环持股象扣环一样相互交错,对之进行有效的规制几乎是不可能的③。

笔者认为,交叉持股不仅应当包含直接相互持股,还应当包含所谓的“环形相互持股”、“复合型相互持股”、“循环相互持股”等间接的相互持股类型。实际上,在公司法仅仅对直接相互持股进行规范的情况下,许多原本欲进行直接相互持股的公司,恰恰就是通过各种间接相互持股的形式来规避公司法的规定。而它们所带来的资本虚增、财务报表失真、管理层巩固效应等危害,与直接持股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从交叉持股的进行方向考察,交叉持股可以分为单纯型、直线型、环状、行列式以及放射状④。单纯型交叉持股,指A 、B 两公司单纯地互相持有对方的股份。直线型的交叉持股,指A 、B 两公司相互持股外,A 、C 两公司及B 、D 两公司间同时持有对方股份,而形成直线型的交叉持股。环状交叉持股,指A 、B 、C 、D 如上述的直线型交叉持股的同时,C 、D 两公司间也持有对方的股份,形成环状封闭式的交叉持股现象。行列式交叉持股,指A 、B 、C 、D 如上述的环状交叉持股的同时,A 、D 两公司与B 、C 两公司间也相互持有对方的股份而形成行列矩阵式复杂的交叉持股。放射状交叉持股,指以A 公司为中心,分别单纯地与B 、C 、D 公司同时相互持有股份,形成放射状的交叉持股。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类是仅就实务观察得出的结论,在法律规范上并没有特定的意义。

依照交叉持股的公司相互之间的关系,交叉持股可以分为纵向交叉持股即垂直式交叉持股与横向交叉持股即水平式交叉持股。纵向交叉持股指具有控制从属关系的母子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横向交叉持股则指不具有控制从属关系的公司之间的交叉持股。对于纵向交叉持股,子公司持有母公司股份,可以视为母公司持有自己股份,在法理上应当受到与自持股份同等或者相类似的规范;而横向交叉持股,“其结果虽有可能危害资本充实或支配公平等理念,但明显不同于自己股份取得,若欲予以规范,应明示政策目标且以依法明文方式规之……”⑤。这一分类对于规范交叉持股具有·

88·新疆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①

②③④⑤李重炜:《公司相互持股法律问题研究》,第632页。甘培忠:《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5期。

〔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第291页。

廖大颖:《证券市场与股份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02、103页。

黄铭杰:《交叉持股v s .公司监控》,第207、208页。

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不少立法采用的一种区分。

二、交叉持股的功能和危害分析

有相当多的文献介绍了交叉持股的经济功能,同时也有相当多的文献剖析交叉持股的危害,人们对交叉持股的认识差异很大。这个现象说明,交叉持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正确、全面地认识交叉持股的利弊,是我们制定合理的法律政策的前提。

(一)交叉持股的功能

学者对于交叉持股的正面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概括。比如,黄铭杰认为交叉持股大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第一,稳定经营权,促使企业进行长期投资;第二,促进经营人力资本的投资;第三,增进策略联盟间的盈余效率;第四,分担风险;第五,资金筹措、调度弹性化①。刘毅则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把交叉持股的功能归纳为降低了企业六个方面的交易成本②。笔者把各种文献对交叉持股功能的论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交易成本

首先,交叉持股的交易网络降低了单一企业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市场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为了减少这种不确定性,要花费很大的交易成本。交易网络产生的组织中介,能够避免单一企业的频繁试错过程。其次,交易网络的形成减少了企业的信息成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信息不对称或者不完全对称。当交易网络形成时,信息成为整个交易网络内部所有成员的共享资源,其他企业不再需要另行支付信息成本去组织生产和销售,因而大大节约了单一企业的信息费用。

2.方便财务运作

交叉持股减少了利润分配的刚性限制,增加了公司在资金利用、安排上的弹性空间。一般来说,股权投资的最终目的在于对企业利润的分配请求权和企业资产的最终索取权,公司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也是公司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交叉持股的情况下,如果任何一方过分注重对股利分配的要求,对方必然做出同样的决定,使双方都提高利润分配率,加重双方企业负担。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交叉持股有利于公司资产的积累,即成员公司作为股东稳定的交叉持股,有不追求资本收益而提高股价、压低分红的客观倾向。按照刘毅的研究,日本股份公司由于交叉持股的普遍存在,在不注重股东利益方面表现出空前的一致。尽管上层管理组织极为重视财务指标,但很少有什么企业提高股价和股息率,因此,日本股份公司几十年一贯地维持一律的分红水平③。此外,股利支付的减少会造成每股净资产的增加,从而抬高公司股价,公司在配股或发行新股时就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另外,公司如果需要资金而发行新股或可转债时,交叉持股的其他公司通常优惠承购该股份,如果出现发行困难,其他交叉持股的公司常常出面购买,从而降低了公司筹措资金时的风险成本,使公司的财务运作更加灵活方便。

3.对抗公司收购

交叉持股可以作为防止企业被收购和吞并的手段。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公司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股份被持有,其经营权就会被控制,在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甚至持有一个公司不足半数的有表决权股份,也可能产生实质控制。因此,稳定股东持股是防止被收购的重要对策。由于交叉持股的那部分股份一般不会在市场上流通,“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公司之间基于股份的交叉持有建立起来的互信足以防止股份的自由流动,任何一方在出让所持他公司股份时应有起码的告诉以及股份·

89·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②黄铭杰:《交叉持股v s .公司监控》,第207、208页。

③ 刘毅:《日本股份制变革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3~186、185页。

的出让行为会给企业集团和本公司将要造成的影响的评估与判断”①。因此,潜在收购方能够获得的股票占公司发行的整个股本数的比重就将很少,从而加大了收购的难度。所以,进行交叉持股时,即使参与交叉持股的各个企业所持有的特定公司的股份仅属少数,但经常足以成为反收购的强有力的武器。“交叉持股最受重视、同时也最为一般所认识者,厥为其所具有之稳定经营权,促使企业得以从更为长期的眼光,从事经营、投资活动之功能。”②李哲松也指出,在韩国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动机中,作为防卫他人争夺经营权的方法,为确保稳定经营权的股份,是将交叉持股合理化的最大名分③。

4.稳定股价

交叉持股,尤其是垂直式交叉持股的稳定性较强。法人股东持有的股票属于“控制证券”的性质,不以红利和资本收益为目的,而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持股企业的经营,不会随着股价的变动而抛售。因此,当公司股价下跌时,交叉持股的法人股东一般不会抛售手中持有的股份,相反会采取措施维持股价水平。简而言之,法人股东之间交叉持股的这种机制起到了一种“蓄水池”的作用,进而对稳定整个股市有一定贡献。

(二)交叉持股的危害

尽管交叉持股具有以上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但更应当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其本质和危害。正如刘毅在分析日本法人交叉持股弊端时所指出的,人们对利弊的认识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只有当事物的功能发挥到极限或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其弊端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④。陈耀光指出,美国安然公司的轰然倒下,国际理论界对其评价最多的就是其庞杂的资本体系结构,安然公司大量利用的金融衍生工具中很重要的就是交叉持股或其变种形式⑤。甘培忠认为:“从公司法维护社会正义和良性的经济运行秩序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存在着一些消极因素,会破坏公司法的诸多原则的贯彻,非加规制而不能实现公司法的立法宗旨。”⑥

黄铭杰把交叉持股的弊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危害资本充实原则;第二,泯灭支配公正原则;第三,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第四,引发企业间反竞争行为⑦。日本的河本一郎教授从日本证券市场中股东构造的变化以及资本市场上所面临的课题出发,明确指出交叉持股的五大疑虑:第一,影响证券市场的基本机能;第二,抑制企业组织的机能运作;第三,形成资本空洞化现象;第四,国民投资理财运用机制的下滑;第五,造成证券市场上持股结构过度集中于法人⑧。刘毅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入手,认为交叉持股的结构性弊端主要有:第一,使企业间交易产生封闭性;第二,导致直接金融的非市场性;第三,抑制了企业的竞争性、创新性;第四,导致间接金融的风险性,第五,导致股份公司监督机制的空洞化⑨。林宜男则是从交叉持股对整个证券市场乃至金融体系的影响着眼,认为交叉持股所生的弊端有:第一,容易造成资本虚涨;第二,不实地美化财务报表;第三,容易造成内幕交易;第四,公司经营权遭少数人长期把持;第五,恶意拉抬股票

价位;第六,股票质押损及金融秩序安全;第七,蓄意地掏空公司资产 10。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否

定理由,与前述交叉持股本身的积极功能大体对应。综合来看,交叉持股的主要弊端有以下方面:·

90·新疆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①②③④⑤⑧

10⑥ 甘培忠:《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

⑦ 黄铭杰:《交叉持股

v s .公司监控》,第208、214页。〔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第288、289页。

⑨ 刘毅:《日本股份制变革研究》,第185、192~194页。

陈耀光:《交叉持股的两难》,《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7日。

廖大颖:《证券市场与股份制度论》,第141~154页。

林宜男:《关系企业交叉持股之弊端研讨》,《台大法学论从》第32卷第2期,第131页。

1.公司财务问题———虚增资本

公司向其他公司进行单向转投资,会增加公司获利和发展的机会,同时不会造成虚增资本与实质性减资的后果。但公司交叉持股情况就大不相同,由于相互投资在实质上是公司自己股份的取得和对外投资的回返,它就变成了制造资本空洞的路径和工具。交叉持股的策略,表面上的确提高了公司的资本规模,但实际上公司资本却没有实质增加。按照一般的财务会计准则,如果两家公司之间的互相投资达到控制或者实际控制对方的程度,则需要编制合并报表,可以抵消交叉持股对公司资本虚增的影响。但如果股权投资比例没有达到控制或者实际控制的程度,则不需要编制合并报表,从而可以掩藏资本空洞的实质。台湾学者廖大颖因此将交叉持股称为“另类的财务操作与企业结合。”①

企业间以交叉持股的方式持有对方发行的股份产生资金返还的实质效果,李哲松认为:“如果将相互持股的公司视为一个经济单一体,那么两公司会出现相当于相互持有股份部分的资本的空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保有几乎接近100%的相互股,那么等于两公司保有纸张”②。在公司交叉持股的场合,交叉持股公司其他股东的真正股份在公司总股份中的比例必然相应下降。随着公司股份总数的增加,当这种仅仅因为名义出资而享有的股份与其他实际出资的股东所拥有的真正股份享有同样的股东权时,就稀释了真正股东的表决权。显然,这种畸形的控制结构违反了公司法的精神。

2.企业支配问题———巩固效应

交叉持股可能造成经营者巩固效应,对公司建立运行良好的治理结构存在较大危害。公司支配权的行使,原则上应当按照股东主权原则、股东自治理念及股东平等原则而行使。但是,经营者支配现象在现代股份公司中逐渐被视为常态,在英美等国,经营者支配大多通过委托书收购等途径而产生,日本等国则经由各种企业结合方式予以沿袭,交叉持股就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交叉持股危害公平支配的理念,比前者更重③。

交叉持股使股东主权主义的公司监督制度流于形式,必然带来法人企业间的相互控制。法人股东的行为只能借助法人企业的代表人即经营者参与股东大会,对被持股企业实施监督和控制,其结果是由法人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职能弱化,难以发挥作用,经营者则成为实际权力主体。对于横向交叉持股,各个公司的经营者往往会形成经营者的小集团,董事们在正常情况下会按照约定或者达成默契,通过互惠方式巩固对公司的控制地位。而对于纵向交叉持股,子公司的经营者是由母公司的经营者指派或由同一经营者担任,如果母公司经营者的地位丧失,子公司经营者也将为母公司指派的新经营者所取代,所以母子公司经营者很可能处于一种共存亡的关系。进一步地,交叉持股带来的巩固效应将导致公司控制权收购市场、经理人市场等监督机制的失灵。由于交叉持股的股份很少流动,当目标公司与其他公司有相互持股时,敌意收购将变得比较困难。

交叉持股带来的经营层巩固效应在日本表现得尤为明显。学者王键指出,个人股表现出来的终极所有权的存在和增加,随时都可能干扰经营意向或对经营者的权力构成威胁,“而日本在战后解散财阀的民主改革中诞生的经营者阶层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企业中的统治地位,必然对企业资产的股东结构的变化施加影响,从而促进了高比率的法人持股,其实质是经营者在资产关系中寻求权力的支点”④。日本股份公司监督机制的空洞化,使得对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制约“无机能化”。日·

91·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②③④廖大颖:《证券市场与股份制度论》,第97页。

〔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第290页。黄铭杰:《交叉持股v s .公司监控》,第216页。

王键:《日本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本在1990年后不断被曝光的各大银行和公司的丑闻,大多与交叉持股导致的这一后果有关①。

联邦德国政府于1965年曾在一份针对德国《股份公司法》关于规制相互持股问题的政府声明书中讲道:“相互持股可以导致在股东大会上经营者的违反公司法诸原则的公司支配。基于相互持有股份的权力由经营者行使,经营者能够对他公司的股东大会的决议施加显著的影响力。如果相互持股额巨大,其影响力就成为决定性的力量,相互持股具有上述的危险性,就不允许相互持股成为以两个公司协作为目的的合理基石。”②

从根本上说,公司相互持股破坏了公司的社团性,违背公司的本质。公司是社团法人,不管何种公司,最终与自然人的出资和自然人的构成相联系。即使出资者为法人,该出资法人的出资者也同样是法人,甚至该出资法人的出资者也是法人,但一直追溯下去,终究与作为最终出资者的自然人相联系。但是,相互持股是根本未把基础放在自然人出资者上的空虚的持份,这将破坏公司社团性的法律本质,将公司实体财产化③。正如日本学者奥村宏所指出的,在交叉持股下,人们并不从机能上来理解公司,并不认为股份公司是股东为追求利润而共同出资设立的,而是认为从最初开始起公司就是作为一个实体而存在的④。也就是说,由于交叉持股的辗转效应,将导致没有所有者的公司这样的异形的存在!

3.妨碍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由于企业法人持有股份通常是较为长期的、固定的,法人大量持股的转让,将影响证券市场上的供给量、需求量及流通性,进而可能左右证券价格的形成机制。因此,上市公司经营者可能利用交叉持股这一手段,哄抬自身公司的股价,进而达成炒股票、操纵市场的目的。一旦交叉持股的一方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而抛售股票,极易发生连锁效应,影响证券市场安全。日本1980年代以后泡沫经济的形成以及台湾地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后都有许多这样的实例。

此外,交叉持股还有可能引发内幕交易违法行为。交叉持股公司之间有着外人所不及的信息优势,容易诱发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在交叉持股结构中,各个企业相对于他企业几乎均居于内部人或准内部人的地位。在纵向交叉持股结构上,经营者之间或具有控制从属关系或者具有同一关系,在横向交叉持股结构上,企业之间或者在业务经营上有密切往来,或者有相同的利害关系,因而各企业本身及其经营者对公司内部重大财务、业务信息的取得比一般的投资者优越、方便得多。甚至可以说,交叉持股本身就有成为内幕交易温床的疑虑。

4.限制竞争

如果彼此间有相互竞争关系的公司交叉持股,这些企业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实施联合行为,操纵市场价格或产量等。同时,垂直的上中下游厂商间因交叉持股而形成一封闭系统时,也有产生排外的可能性。交叉持股这种限制竞争的负面机制是部分地由前述的对企业经营者制约作用的弱化而导致的。通过股票市场公开收购兼并弱势企业的直接后果是使被控制、被兼并的公司经营者被替换,董事会遭改组。这种兼并机制无疑对经营者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即如果经营不善,股价下跌,企业将被强势企业吞并,经营者地位难保。为避免这种后果,经营者必须努力经营以提高业绩,维持股价的稳定或上升。但在交叉持股情况下,交叉持股的股东很少在市场上公开抛售其持有的交叉持股股票。这就使经营者免除了来自市场的压力,使资本市场的股票公开性和流动性受到了极大限制,·

92·新疆社会科学 2007年第3期①

②③

④刘毅:《日本股份制变革研究》,第194页。

甘培忠:《论公司相互持股的法律问题》。〔韩〕李哲松:《韩国公司法》,第289页。〔日〕奥村宏:《21世纪的企业形态》,王键译,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年,第8页。

最终使资本市场的兼并机制很难发挥监督制约作用,进而限制了竞争。例如,1985年,日本在美国发生的企业收购兼并的件数为22件,金额达897亿美元,到1988年就分别上升到142件,金额达15622亿美元。而同一时期,美国在日本发生的企业收购兼并件数几乎为零,因此,美国称日本的交叉持股是其主要的投资屏障,在两国的贸易谈判中常常对之大加指责①。

三、交叉持股的规范取向———正确认识交叉持股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

我国曾经在不同时期对于交叉持股制定过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律规范,而大多数是政策性文件,不但具有很强的阶段性,而且主要针对的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实践,且多是对交叉持股进行积极地倡导。目前,仍有不少人对交叉持股的功能和弊害的认识不够全面,过分夸大、推崇交叉持股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他们认为,如果将相互持股制度推广于我国,可以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并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还可借相互持股产生的“架空机制”来弱化政府对企业经营者的干涉,解决政企分开的问题。不单学者,国资委官员也在某些场合正式传达了类似思路。2004年12月,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表示,国资委将推进与省市国资委所监管企业之间的股权置换,通过中央和地方国有企业的相互持股,推进中央大型企业和地方重点企业的股份制改革。

但是,到底国有企业改制通过交叉持股能否实现上述良好的愿望,要不要对交叉持股进行限制?应当注意,交叉持股之所以能够对一国的经济带来高度正面作用,并将其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一方面是因为各国和地区都对交叉持股规定有相当完善的限制规则,而不是放任不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配合有其他可以产生制衡作用的互补措施,尤其是公司控制机制。公司的控制机制分为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指公司管理者的内部竞争、董事会的构成、大股东和监事会的监督,后者指投票代理权的竞争、敌对收购、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以及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我国目前的现实是公司外部控制机制几乎作用很小。与此同时,由于经营者市场结构发育的不完善及经营者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内部控制机制作用也不明显。实际上,在我国经济体制以及国有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过程中,国企的“经营者控制”风险已成为当前国企改革中的重大挑战②。

由于交叉持股可能造成经营者巩固效应,紊乱公司治理结构理念,在中国目前这样的公司治理环境下,如果允许自由地交叉持股,只会使经营者控制问题更为复杂严重。而承担起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推进企业集团化发展等任务,更是交叉持股制度不能承受之重!那种盲目推崇交叉持股功能的观点是有害的。我们认为,应当在全面、正确认识交叉持股的功能、弊端的基础上对之进行适当规制。由于横向交叉持股的负面作用相对于纵向交叉持股而言要少,未来应当区分纵向交叉持股及横向交叉持股分别进行规范,这也是目前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做法。

责任编辑:万小燕·

93·论交叉持股的危害及其规范取向

②黄铭杰:《交叉持股v s .公司监控》,第218页。

张兴胜:《国企应防范“经营者控制风险”》,《企业改革与管理》2001年第1期。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i n X i n j i a n g№3.2007

r e g i o n a l p a t t e r n s s u c h a s D o l a n M u q a m,T u r f a n M u q a m,H a m i M u q a m,e t c.S o f a r,t h e r e h a v e b e e n5d i f-f e r e n t v e r s i o n s o f12M u q a m s,i.e.,K a s h g a r,H o t a n,A k s u,I l i a n d i n t e g r a t e d o n e s.W i t h i t s5c h a r a c t e r-i s t i c s,i.e.,d i v e r s i t y,i n t e g r a l i t y,p o p u l a r i t y a s w e l l a s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n e s s a n d e x t e m p o r a n e o u s n e s s,M u-q a mi s a n o u t s t a n d i n g e x a m p l e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U y g u r c u l t u r e a n d h a s u n i q u e h i s t o r i c a l,s o c i a l a s w e l l a s c u l-t u r a l v a l u e s.D u e t o c e r t a i n r e a s o n s,U y g u r M u q a mi s f a c e d w i t h m a n y p r o b l e m s i n i t s i n h e r i t a n c e,s u c h a s s h o r t a g e o f t h et a l e n t s,i n c o m p l e t e n e s s o f v e r s i o n s,i n c o n s i s t e n t l y r i c s,o u t-o f-d a t e d a t a p r e s e r v a t i o n m e t h o d s a n d s h a r p l y l o w e r e d a r d o r o f p e o p l e f o r M u q a m,s o v a r i o u s s o c i a l f a c t o r s s h o u l d p a y g r e a t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i s s u e a n d t a k e s t e p s t o r e s o l v e t h e s e p r o b l e m s.

K e y w o r d s:U y g u r M u q a m;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p r o b l e m;i n h e r i t a n c e

AS t u d y o nt h e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i n gT e n d e n c i e s o f H i z b-eT a h r i r O r g a n i z a t i o ni n C e n t r a l A s i a

Z a n gJ i a n g u o,Wa n gX i n j i a n(77)

A b s t r a c t:H i z b-e T a h r i r i s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x t r e m i s t r e l i g i o u s o r g a n i z a t i o nt h a t d e v e l o p e da n do v e r-s p r e a d C e n t r a l A s i a i n t h e1990s.I t s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i n g t e n d e n c i e s a r e:b e i n g p u b l i c a n d l e g a l i z e d s t e p b y s t e p;s h o w i n g e v i d e n t p o l i t i c i z e d t e n d e n c y;g e t t i n g s o c i a l i z e di nt h e c o u r s e o f d e v e l o p m e n t;s p r e a d i n g e x-t r e m i s t r e l i g i o u s i d e a s;s h o w i n g c l e a r v i o l e n t a n dt e r r o r i s m t r e n d s;c o o p e r a t i n g w i t h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t e r r o r i s t f o r c e s;i n f i l t r a t i n g i n t o C h i n a's b o r d e r a r e a s.T h e s e a l l b r o u g h t s e r i o u s l y n e g a t i v e i n f l u e n c e t o X i n j i a n g a n d s u r r o u n d i n g n a t i o n s a n d r e g i o n s.

K e y w o r d s:H i z b-e T a h r i r;d e v e l o p i n g t e n d e n c y;s t u d y

O nt h eD e f e c t s a n dR e g u l a t i o nV a l u e O r i e n t a t i o no f C r o s s S h a r e h o l d i n g

Z h a n gB a o h u a,W a n g L u n(87)

A b s t r a c t:A sac o m p l i c a t e de c o n o m i cp h e n o m e n o n,t h o u g hc r o s ss h a r e h o l d i n gm a yr e d u c eb a r g a i n c o s t,f a c i l i t a t e f i n a n c e o p e r a t i o n,r e s i s t c o r p o r a t i o n t a k e o v e r a n d s t a b i l i z e s t o c k p r i c e,i t w i l l l e a d t o a s e r i e s o f n e g a t i v e e f f e c t s s u c h a s f a k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a p i t a l,t r e n c h m e n t e f f e c t,j e o p a r d i z i n g s e c u r i t y m a r k e t,l i m i t i n g m a r k e t 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 e t c.T h e i s s u e s i n r e s p e c t o f c r o s s s h a r e h o l d i n g s h o u l d b e c a r e f u l l y d e a l t w i t h,a n d r e g u l a t o r y n o r m s s h o u l db e a p p l i e dw i t ha c o r r e c t 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i r d e f e c t s.T h e s h a r e h o l d e r p l u r a l i z a t i o n o f s t a t e-o w n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s w e l l a s t h e i r c o l l e c t i v i z a t i o n i s a c t u a l l y a m i s s i o n i m-p o s s i b l e t o a c c o m p l i s h f o r c r o s s s h a r e h o l d i n g.

K e y w o r d s:c r o s s s h a r e h o l d i n g;f a k e i n c r e a s e o f c a p i t a l;t r e n c h m e n t e f f e c t;i n s i d e r t r a d i n g;l i m i t i n g c o m p e t i t i o n

T r a d ea l o n g t h e S i l k R o a d i n t h eW e s t e r nR e g i o n s i n t h e T a n gD y n a s t y a n d t h e P r o s p e r i t y o f t h e C o m m e r c i a l E c o n o m y i n X i z h o u Y i n Q i n g(99)

A b s t r a c t:T h i s a r t i c l e m a k e s f u l l u s e o f t h e n e wa r c h a e o l o g i c a l m a t e r i a l s t o e l u c i d a t e t h e p r o s p e r i t y o f t h e t r a d e a l o n g t h e S i l k R o a d i n H i g h T a n g p e r i o d w i t h e m p h a s i s o n X i z h o u w h i c h,a s a t r a f f i c h u b b e t w e e n W e s t a n d C h i n a,l e d o t h e r a r e a s i n C h i n a i n c o m m e r c i a l e c o n o m y.S o w e s h o u l d r e s t u d y X i z h o u w i t h a n e w s i g h t a t i t s p o s i t i o n a s 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u p p l y i n g a n d d i s t r i b u t i n g c e n t e r,i t s r o l e a n d f u n c t i o n a l o n g t h e S i l k R o a d a n d t h e f e a t u r e s o f e n t r e p o t t r a d e h e r e.

K e y w o r d s:W e s t e r n R e g i o n s;S i l k R o a d;t r a d e;c o m m e r c i a l e c o n o m y

·

·

114

工艺危害分析(PHA)程序

工艺危害分析(PHA)程序WHYT/ CX-36-2011

目录 1. 目的 (1) 2. 适用范围 (1) 3. 名词解释 (1) 4. 组织与职责 (1) 5. PHA流程 (2) 5.1计划和准备 (2) 5.2 PHA分析 (3) 5.3建议详细讨论 (3) 5.4建议措施反馈 (3) 5.5组长撰写报告 (3) 5.6分发沟通 (3) 5.7跟踪确认 (3) 6. 培训 (3) 7. 审计 (4) 8. 附件 (4)

1.目的 为规范、统一在项目各阶段开展工艺危害分析(以下简称PHA)的方法,辨识、评估和控制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危害,预防工艺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万华烟台工业园工程(一期)项目所有生产活动,包括工艺、产品的开发过程及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3.名词解释 3.1.工艺危害:有可能造成危害性物质或能量的非正常释放,导致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情况。 3.2.工艺危害分析:工艺危害分析是对工艺过程进行研究,用科学、系统的方 法来辨识、评估和控制工艺危害。它包含下列活动:危害辨识、后果分析、危害评估、人为因素评估、装置定点评估、本质安全的工艺评估、风险分析和提出改进建议。 3.3.基础设计(软件包开发)阶段:基础设计是一个完整的技术软件包开发过 程,应完成:工艺流程说明、物料流程图与物流表、带控制点管道流程图、设备名称表和设备规格说明书、对工程设计的要求、设备布置建议图、装置操作说明、三废的排放点、排放量、主要成分及处理方法、自控设计方案、消耗定额、有关的技术资料、物料数据等、安全技术与劳动保护说明。 政府机关(或委托单位)根据基础设计审查该项目是否先进和可靠。 3.4.详细设计阶段:设计院各专业进行绘制和编写工程建设和生产所需的一切 施工图和文件,编制精确的投资估算,根据设备规格说明书的要求落实设备制造单位或者直接订购设备。 3.5.正常生产阶段:装置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生产出合格产品,装置持续 稳定运行。 3.6.封存与拆除:工艺过程或重要的操作工段处于一种不发挥作用、长时间闲 置、或长期保护性贮存的情况,以便将来可能使用或作为储备。 4.组织与职责 PHA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专业和各项目部,各项目部应根据自己的

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附件: 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先生(女士) 根据《劳动合同法》,您受聘于所在的部(室)岗位。该岗位存在一些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等职业病。 在本岗位,我公司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了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主要有。一旦发生职业病,本单位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为您提供相应待遇。 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及相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在受聘期间,您将享受以下权利: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要求公司建立健全

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提供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参与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获得职业健康体检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职业病病人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我公司提出赔偿要求;离职时有权向我公司索取盖有单位鲜章的职业健康档案的复印件。 在受聘期间,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我公司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我公司;树立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职业病的发生。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特此告知。 重庆皇华碳酸钙有限公司受聘人:

年月日年月日

2-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为了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的告知和警示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发生职业病危害,切实保护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用人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的权益。 二、岗前告知 1、用人单位人事管理部门与新老员工签订合同(含聘用合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危害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 2、用人单位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时,用人单位人事管理、职业卫生管理等部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 三、现场告知 1、用人单位在生产车间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公布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

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以及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的结果。各有关部门及时提供需要公布的内容。 2、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四、检查结果告知如实告知员工职业卫生检查结果,发现疑似职业病危害的及时告知本人。员工离开本用人单位时,如索取本人职业卫生监护档案复印件,用人单位应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 五、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事项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 六、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员工进行上岗前和在岗定期培训和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 七、因未如实告知从业人员的,从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用人单位不得以从业人员拒绝作业而解除或终止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八、存在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必须在工作场所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警示线、警示信号、自动报警和通讯报警装置。 九、警示标识分为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提示标识和警示线。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最新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劳动合同补充约定)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补充约定。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负责如实将乙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待遇告知乙方,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表(见合同附表1)。 2、负责安排乙方上岗前、岗中、离岗以及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不同时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乙方,检查费用由甲方承担。 3、负责对乙方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指导乙方正确使用相关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4、按照国家规定,使用达标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并对乙方工作区域进行职业危害防护,且按规定周期进行职业危害年度检测、评价,将结果在危害岗位中告知。 5、不得安排处在孕期、哺乳期的乙方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对因甲方工作环境导致乙方患职业病的,进行救治、补贴。 7、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因乙方工作岗位、内容变更致使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甲方应向乙方告知,并与乙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变更表(见合同附表2)。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自觉遵守甲方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和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

4、定期参加甲方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拒绝参加。 5、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甲方。 6、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甲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避免职业病发生。 7、离岗时,应按照规定参加甲方组织的离岗职业健康检查。 三、如果甲方未按照规定如实向乙方告知,乙方有权拒绝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乙方订立的劳动合同。四、此约定作为劳动合同附件 特此告知。 欢迎您随时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职业病的建议。 单位盖章员工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工艺危害分析PHA---易安-安全从业-安全生产-安全

工艺危害分析(PHA ) 工艺危害分析是PSM 的核心要素,它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为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工艺危害分析关注设备、仪表、公用工程、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于工艺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着火、爆炸、有毒物泄漏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和后果。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有很多种,PSM 推荐的危害分析方法有: 1)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 2)安全检查表; 3)“如果…… ,会怎么样?”提问法结合安全检查表; 4)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5)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6)故障树分析; 7)或者等效的其他方法。 工艺危害分析是件很耗费时间的工作,但是意义重大。工厂需要根据自身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危害分析方法。对于化工厂和石化工厂,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危害分析方法是HAZOP ,同时辅助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弥补HAZOP 方法的某些不足。 HAZOP 是20 世纪70 年代由帝国化学公司(ICI)发明的一种定性危害分析方法,也是针对工艺过程最系统、有效的危害分析方法之一。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主要是依靠各种标准、规范、设计指南以及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实现工艺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上述标准、规范或设计指南主要反映的是“正常工况下工艺系统需要满足的情况。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或外部影响等原因,工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偏离正常工况,导致工艺安全事故。此外,在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设计人员的压力很大,容易犯错误,需要在工艺设计阶段就进行周全的考虑。 HAZOP 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各异的工艺系统,只要是包含工艺流程的系统。对新建项目的工艺设计、现有工艺系统的变更以及当前正在运行的装置都可以应用。 利用HAZOP 方法进行危害分析是有组织的头脑风暴活动,通常需要由一个包括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分析小组来完成。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称为节点(Node),然后针对每个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HAZOP 使用一系列的“参数”和“引导词”(见表2和表3)搭配,设想工艺过程偏离正常工况的各种情形,并分析造成这些非正常工况的原因,对应的后果及当前的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施。所完成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编制操作程序的指导文件,也是编写培训材料的有益参考。 根据统计,在运用HAZOP 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中40%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另外60%是为了改善系统的可操作性或者为了便于维修。

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合同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 义务,同时阐述确定的时间内达成约定的承诺结果。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 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先生/女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规定,我公司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您,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或欺骗。在劳动合同期间,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并且变更的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时,公司将重新告知并请您签署。 您所在区域的岗位,存在粉尘、有蠹有害气体二项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本岗位,公司已按照国家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防尘口罩、自救器等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我公司将对您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指导您正确使用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我公司应当安排您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您。 您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本公司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旦您患上职业病,本公司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您有义务履行以下规定: (1) 自觉遵守用人单位指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 (2) 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3) 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4) 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 (5)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6)离职时,应该按照公司的规定参加离职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若您不恰当履行前款规定的义务导致本人或者他人损害并进而导致公司承 担任何支付和补偿责任的,公司将有权按该费用的50%!究您的个人责任

上交叉综合症

针对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2010-05-09 13:44:30) 转载▼ 标签: 分类:运动损伤与康复 健身 保健 胸椎 橡皮 普拉提 体育 针对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学习目标: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及其表现 上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 介绍: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同意正确姿势对于骨骼肌肉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有多数人能在每天大部分时间保持良好的姿势呢?逐年累月的不良姿势会引起身体发生适应性改变。比如,经常可以看到有圆肩、头向前倾的姿势—也就是本文将要阐述的上交叉综合症。特别是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人会更常见。除此以外,力量训练的方式也会影响身体姿态。有些健美运动员过度训练胸部肌肉(相对忽略背部),而且不注意进行伸展,就会引起圆肩的现象。本文将会讨论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有何不良影响以及介绍一些可以改善的训练和拉伸方法。什麼是上交叉綜合症 正確的上半身體姿應該無論在坐姿還是站姿,都為直立的,頭應該在肩膀之上,

肩部放鬆(圖1)。而不良的上半身姿勢則會出現頭部前傾(頸椎的自然彎曲消失或減少);圓肩;中背部(胸椎部位)後曲增加;肩胛骨聳起;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上交叉綜合症(圖2)。造成這個症狀主要是因為某些肌肉的不平衡引起的。有些肌肉比較強,比較緊張,比如胸大肌;胸小肌;背闊肌;肩胛提肌;斜方肌上束;胸鎖乳突肌;斜角肌。有些則比較弱,比如菱形肌;斜方肌中下束;前鋸肌;使肩外旋的肩袖肌群,深層頸屈肌。強弱肌肉形成了一個交叉,所以稱作上交叉綜合症(圖3)。 图1 图2

图3 上交叉綜合症的不良影響 那麼這種症狀有什麼不好呢?難道只是因為好像大猩猩一樣,影響形象?當然不只這麼簡單。如果你保持這個不良姿勢一定時間,就會感到頸部緊張,腹腔容量減少,呼吸不暢。現在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姿勢有何不良影響[1]: *肌肉緊張,肩頸酸痛,嚴重可壓迫頸椎之間的神經,引起頭痛和手臂麻痹 *頸部曲度減小、僵硬,會引起對大腦供血不良,降低大腦功能 *呼吸不暢,攝入氧氣減少,體內廢物排出受阻,影響對身體供能,容易在體內累積毒素 *腹腔容量會影響消化和營養吸收,造成便秘 *圓肩姿勢會使橫膈膜處於緊張縮短狀態,造成對大動脈和腔靜脈的壓迫,使心臟工作負擔加重 所以說,上交叉綜合症不僅僅是形象不好看,還會引起以上種種問題。有研究發現,女性的頭痛、偏頭痛和頸椎疼痛的情況比男性多可能是由於這個原因引起的,因為女性頸部的肌肉力量比男性小很多,但是頭部的重量與男性一樣都是身體重量的8%,想像一下,如果本身頸部肌肉力量不夠,還要頂起好像保齡球一樣重的頭部,再加上姿勢不正確,就會引起肌肉的不平衡[2]。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警示标识和告知卡 职业危害因素理化特性(危险特健康危害应急处理防护措施告知标识 性) 无色到红棕色油状液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穿戴防护用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体,有弱的氨味。不溶道进入人体。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IDLH浓度为于水,可溶于油脂和有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新鲜处,去除污染衣2 mg/m 3450mg/m,属有机蒸气。机溶剂。遇明火、高热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N_甲苯胺(皮) 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密闭、局部排风、呼吸防分解产生有毒烟雾(苯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护。禁止明火、火花、高N-Methyl 胺、氮氧化物),与强抽搐,甚至昏迷、休克。 20min呼吸困难时给热。工作场所禁止饮食、aniline(skin) 酸发生剧烈反应。氧,必要时用合适的呼吸烟。 吸器进行人工呼吸;立 即与医疗急救单位联

系抢救。黄色液体,不溶于水,可经皮肤、呼吸道和胃肠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可溶于多种溶剂。易道进入人体。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3燃,遇明火、高热或氧主要损害血液系统。气新鲜处,去除污染衣10 mg/m。警示性未知,化剂易燃烧爆炸,受表现为口唇、指(趾)端物;注意保暖、安静;属有机蒸气。密闭、局部N-异丙基苯胺热、燃烧产生有毒烟青紫、头晕、呕吐、精神皮肤污染或溅入眼内排风、呼吸防护。禁止明(皮) 雾。恍惚等,重者呼吸困难、时,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火、火花、高热。工作场N-lsopropylan抽搐,甚至昏迷、休克盐水冲洗各20min;呼所禁止饮食、吸烟。 iline(skin) 吸困难给氧,必要时用 合适的呼吸器进行人 工呼吸;立即与医疗急 救单位联系抢救。 1 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抢救人员须穿戴防护工作场所空气中时间加色气体。易溶于水、乙主要损害呼吸系统。用具;速将患者移至空权浓度(PC-TWA)不超过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莆田市中意鞋业有限公司劳动合同附加条款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会接触到粉尘, 如防护不当或不注意防护,可能造成职业病禁忌证:当人体吸入粉尘后,小于5μm的微粒,极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时还会引起肺癌。沉积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会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细胞所吸收,导致细胞结构的破坏。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肺病,还可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损害等,请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做好个人劳动防护工作。在您所在的岗位,本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工艺上、设备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但为慎重起见预防危害,对您发放个人劳动防护用品,请您在日常工作中按要求正确穿戴。 在日常工作中,如发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向领导反映,或到医院检查。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定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1、自觉遵守公司制定的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 2、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4、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5、发现有职业病危害隐患时,及时向领导报告,并积极采取措施消除; 6、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配合用人单位改善、提高、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因素,预防、 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特此告知。 用人单位盖章:本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莆田市中意鞋业有限公司劳动合同附加条款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会产生噪音,如防护不当或不注意防护,可能造成职业病禁忌证: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疾病,请您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做好个人劳动防护工作。在您所在的岗位,本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工艺上、设备上,对职业病危害因素采取了积极有效的防护措施,但为慎重起见预防危害,对您发

上下交叉综合症讲课教案

上下交叉综合症

什么是上交叉综合症? 主要表现在是圆肩、驼背、头部前倾,常见于久坐或常进行超负荷训练的人士,此现象称为上交叉综合症,一般表现为:颈椎酸痛,肩部麻木,腰背不适,如果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导致体态变形,手部麻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自信心。从专业角度讲为胸肌、肩胛提肌,上斜角肌过强,训练处方应伸展该部份的柔韧度,不能强化训练该部份,中下斜方肌,深层颈屈肌过弱, 上交叉综合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1.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通常发生在IT一族、健身爱好者、学生、文员、司机身上。寒除了影响外观,予人一种垂头丧气、没精打采的感觉;穿起衣服时不甚美观,更令到衣服的美感大打折扣外,亦会令肌肉过紧,导致痛症或其它身体毛病. 对于长久以错误坐姿伏案工作的人士﹐例如办公室的文职人士﹐不少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寒背。他们使用计算机工作的时候,会不自觉把上身向前倾,下巴凸出,上臂向外抬而没有贴住上半身,前臂在没有承托的情况下,对上肢(特别是肩膀)造成很大负荷。 2.过份锻炼胸大肌,缺乏锻炼上背肌群 经常锻炼胸大肌,却缺乏锻炼上背部的健身房常客,会令前胸的肌肉(即胸大肌)及上背过紧,下背及近颈的肌肉(即菱形肌和斜方肌中下束)过弱﹐造成胸前背后肌肉发育不平衡﹐长久会形成寒背。 3.心理因素﹐刻意「缩胸」

踏入青春期之后﹐女性在生长荷尔蒙的分泌令胸部发育﹐乳房胀大,逐渐变得坚挺丰满。有些少女由于无法接受这种生理转变,害怕在别人面前展露发育中胸部的线条,于是刻意做出身体前倾、垂头、弓背等动作来作掩饰﹐造成寒背的问题。 上交叉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1.头部不自觉的向前倾 2.胸椎过份向后屈曲 3.从侧面看,脊椎呈”C”型,俗称驼背 4.视角上比实际高度矮小 5 .肩膀及颈子肌肉僵硬.肩膀及下背出现酸痛胸口翳闷,呼吸不顺 让患者仰卧位,屈曲膝关节使足底平放在治疗床上,让患者抬起下巴,保持这个姿势数秒,观察患者的头颈部是伸直还是屈曲,如果颈深屈肌群虚弱,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易痉挛区)取代颈深屈肌群的功能,使头部过伸,下巴指向屋顶。 结论:颈部深肌群张力状况,是否存在上交叉综合症 髂腰肌损伤并出现持续的挛缩是造成骨盆前倾继而影响到肌纤维慢性应力性损伤的根本,例如长期坐位的人员,由于长期屈髋造成的髂腰肌的挛缩是引起慢性疼痛的诱因。 患者坐在床头,治疗师抓住其右腿使其屈曲到胸前(尽最大可能),让患者收紧下颌,左腿放到床的外缘。

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规范

工艺危害分析(PHA)管理规范 编制人: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 修订日期:______________ 发布日期:______________ 实施日期:______________

目录 1范围和应用领域1 1.1 目的1 1.2 适用范围1 1.3 应用领域1 2参考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3.1 共因失效(CCF)2 3.2 高危害工艺(HHP)2 4职责2 4.1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集团公司所属科研和设计单位2 4.3 企业HSE管理委员会2 4.4 PHA项目负责人2 4.5 PHA工作组2 4.6 PHA专业支持组3 5管理要求3 5.1 应用类型3 5.2 PHA实施步骤4 5.3 计划和准备4 5.4 危害辨识5 5.5 后果分析5 5.6 危害分析6 5.7 风险评估8 5.8 建议的提出、回复和关闭8 5.9 PHA报告9 5.10 建议的追踪9 6管理系统9 6.1 资源支持9 6.2 管理记录9 6.3 审核要求9 6.4 复核与更新10 6.5 偏离管理10 6.6 培训和沟通10 6.7 解释10 附录 A PHA再确认方法10 A.1 概述10 A.2 程序11 附录 B PHA实施时机示意图12 附录 C PHA流程图14 附录 D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15 D.1 概述15 D.2 声明15 D.3 评估程序15

D.4 定性风险评估方法15 附录E:PHA报告编制指南19 E.1 封面19 E.2 目次19 E.3 工作组成员的签名页19 E.4 直线组织管理层对建议措施的回复19 E.5 工作组的成员和资格19 E.6 分析结论19 E.7 分析过程19 附录F:相关记录编制基本要求21 F.1 工作任务书21 F.2 PHA工作计划21 F.3 化学品相互反应矩阵21 F.4 通用危害检查表21 F.5 封闭性失效检查表22 F.6 人为因素检查表22 F.7 本质安全工艺检查表22 F.8 What If/Checklist 检查表23 F.9 PHA《再确认检查表》23

工艺危害分析(PHA)

工艺危害分析(PHA) 工艺危害分析是PSM的核心要素,它是有组织的、系统的对工艺装置或设施进行危害辨识,为消除和减少工艺过程中的危害、减轻事故后果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工艺危害分析关注设备、仪表、公用工程、人为因素及外部因素对于工艺过程的影响,着重分析着火、爆炸、有毒物泄漏和危险化学品泄漏的原因和后果。 工艺危害分析方法有很多种,PSM推荐的危害分析方法有: 1)“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 2)安全检查表; 3)“如果……,会怎么样?”提问法结合安全检查表; 4)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 5)故障模式与后果分析; 6)故障树分析; 7)或者等效的其他方法。 工艺危害分析是件很耗费时间的工作,但是意义重大。工厂需要根据自身工艺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危害分析方法。对于化工厂和石化工厂,目前最普遍采用的危害分析方法是HAZOP,同时辅助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弥补HAZOP方法的某些不足。 HAZOP是20世纪70年代由帝国化学公司(ICI)发明的一种定性危害分析方法,也是针对工艺过程最系统、有效的危害分析方法之一。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主要是依靠各种标准、规范、设计指南以及设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来实现工艺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上述标准、规范或设计指南主要反映的是“正常工况下”工艺系统需要满足的情况。由于设备故障、人为错误或外部影响等原因,工艺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偏离正常工况,导致工艺安全事故。此外,在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下,设计人员的压力很大,容易犯错误,需要在工艺设计阶段就进行周全的考虑。 HAZOP可以应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复杂程度各异的工艺系统,只要是包含工艺流程的系统。对新建项目的工艺设计、现有工艺系统的变更以及当前正在运行的装置都可以应用。 利用HAZOP方法进行危害分析是有组织的头脑风暴活动,通常需要由一个包括不同专业人员所组成的分析小组来完成。将复杂的工艺系统划分成不同的部分,称为节点(Node),然后针对每个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 HAZOP使用一系列的“参数”和“引导词”(见表2和表3)搭配,设想工艺过程偏离正常工况的各种情形,并分析造成这些非正常工况的原因,对应的后果及当前的安全保障措施,必要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害的改进措施。所完成的分析报告可以作为编制操作程序的指导文件,也是编写培训材料的有益参考。 根据统计,在运用HAZOP方法进行危害分析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改进措施中40%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另外60%是为了改善系统的可操作性或者为了便于维修。

2016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修改版)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同志: 您所在的部门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操作不当,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造成危害。 本岗位我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防护措施,并配置了个人防护用品、、。 同时,为预防职业病危害因素导致职业病及伤害事故的发生,依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及《劳动合同法》之规定,请您履行以下义务: 自觉遵守本公司制定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积极参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定期参加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公司调查处理,避免职业病及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 为了确保您本人未受职业病的侵害,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和《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离职需进行离职体检(在离职前未进行体检的人员如产生任何问题公司概不负责),如在离职前未进行离职体检,愿意承担因未进行离职体检产生的一切后果,与公司无关。 特此告知 职业危害告知书说明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45条,《职业病防治法》第30条、及《劳动合同法》第8条,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并为员工职业健康与人身安全提供必要的指引,切实保障公司及员工的合法权益,特编制了本职业危害告知书。 ?对照《劳动合同法》第8条的要求,本职业危害告知书实际包含了职业病危害和安全生产状况两个部分----即可能引起职业病和引发工伤的两类情形,但为了称呼上的方便,在本告知书中统称为“职业危害”。 ?本职业危害告知书的内容应当在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前,告知给员工,而作为有意与本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应聘者,也应当认真阅读本职业危害告知书的内容,并在告知书上的员工签字部位签名确认,表示您已经获悉了本公司告知的职业危害方面的情形。 ?有必要提醒应聘者的是,从告知书获得了职业危害方面的信息并不能有效地防止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受伤害。另,如您从事的岗位为特种作业或特种设备操作,请务必提供真实有效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件,并自行按期参加年审,如参加资格审验需公司协助时请及时与公司安全部门联系,如因个人原因导致证件失效,公司有权将您调离特种作业岗位。 ?当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时,请重新与本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 用人单位盖章本人签字(确认收到并同意) 年月日年月日 附表:职业危害作业岗位分布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Q SY 1362-2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
Q/SY 1362—2011
工艺危害分析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 hazards analysis management
2011-03-30 发布
2011-05-01 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 布

Q/SY 1362—2011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术语和定义 ........................................................................ 1 3 职责 .............................................................................. 1 4 管理要求 .......................................................................... 1 4.1 应用范围....................................................................... 1 4.2 应用时机....................................................................... 2 4.3 实施步骤....................................................................... 2 4.4 计划和准备..................................................................... 3 4.5 危害辨识....................................................................... 3 4.6 后果分析....................................................................... 3 4.7 危害评价....................................................................... 4 4.8 风险评估....................................................................... 5 4.9 建议的提出和回复............................................................... 5 4.10 PHA 报告 ..................................................................... 5 4.11 建议的追踪.................................................................... 6 5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 6 5.1 审核........................................................................... 6 5.2 偏离........................................................................... 6 5.3 培训和沟通..................................................................... 6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PHA 再确认方法 .................................................... 7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PHA 流程图 ...................................................... 10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PHA 检查表示例.................................................... 11 附录 D (资料性附录) 危害分析方法介绍 ................................................. 20 附录 E (资料性附录) 定性风险评估规则 .................................................. 21 附录 F (资料性附录) PHA 报告编制指南 .................................................. 26
I

下交叉综合症的实用训练方法

针对下交叉综合症的实用训练方法 什麽是下交叉综合症及其表现 下交叉综合症属於偏离正常体态,特别是在侧面观察时非常明显。首先我们 瞭解一下正常理想身体姿势是什麽状态。 所谓理想体态,从侧面看:如果悬掛一条垂直线,那麽这条线可以通过耳垂,肩峰突,躯幹中间,股骨大转子,膝关节,踝关节略前一点。如图1。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达到这样一个完美的姿态,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偏离,但是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偏移,则需要去改善。因为不光会影响美观,同时还会给身体带来伤害。如果将“完美的姿态”作为最终的目标,那麽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去向著这 个目标前进。 图1现在我们看一下下交叉综合症的体态特点(图2):与理想体态相比,图2有明显的骨盆前倾和腰椎过度前弯。那些有啤酒肚的人,孕妇,穿高跟鞋的OL(办公室女性)经常出现这样的体态。无论是啤酒肚还是胎儿都有重量,由於重心前移,就会将身体拉向前方,但是正常走路时不可能弯著腰,於是会用腰的力量将身体拉回来,最後就造成了“前挺後撅”的姿态。长期这样的姿态会导致肌肉不平衡。形成交叉部位肌肉软弱变化。较强/紧张的肌肉是:髂腰肌,竖棘肌; 较弱/放松的肌肉是:腹肌群,臀大肌。 当神经对一块肌肉的控制增强,就会自然抑制这块肌肉的拮抗肌的控制。比如,在下交叉综合症中髂腰肌的募集增强并缩短,那麽就会减少对於拮抗肌(臀大肌)的控制。腹肌被拉长,控制变弱,那麽神经对於它的拮抗肌(竖棘肌)控 制则增强。 下交叉综合症的不良影响 如果经常处於骨盆前倾,腰椎过度前弯的状态,会增加关节(腰椎,膝关节)的压力,第5节腰椎和第1节骶骨周围的软组织受到压力,引起疼痛。影响髋关节伸展时的动态姿势。同时因为重心的改变,可能还会引起膝关节超伸。 改善上交叉综合症的训练方法 作为私人教练,首先通过体位分析来判断客人的体位是否处於不良姿态。但是,要牢记一点:私人教练不可代替医生作出医疗诊断和治疗。教练可以做的是瞭解肌肉的不平衡,然後针对这个情况进行改善。在上文中提到较紧的肌肉是髂腰肌和竖棘肌。注意主动伸展时不要弹振式拉伸,保持静态伸展30秒,避免出现剧烈疼痛。下面是这两块肌肉的拉伸方法: 髂腰肌--- 收缩动作:髋屈曲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594-26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劳动合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 1.1公司新进、转岗或变动的员工因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公司在与其签订《劳动合同》中必须有岗位职业病危害进行书面告知本人,告知书一式二份并由员工本人签字,一份由综合部存档,一份由员工留存; 1.2员工岗位发生变动后,对以下情况要采用《劳动合同》职业病危害告知书的形式进行告知:(1)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发生变化;(2)从原来未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岗位到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岗位。 1.3 《劳动合同》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的内容:(1)危害因素名称;(2)可能导致的健康损害;(3)可能出现的职业危害;(4)防护措施;(5)岗位

变动说明;(6)员工履行的义务;(7)待遇。 2 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现场告知: 2.1在存在职业危害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结果进行告知; 2.2在宣传栏上宣传职业病相关法律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危害防护设施、防护用品使用等内容; 2.3在作业场所制作“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其内容应包括: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防护措施、应急处理和应急电话等。 3 职业健康体检告知: 3.1 对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前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生产部要组织相关部门分别告知员工本人,员工本人在告知存根上签字确认; 3.2 对职业健康检查有疑虑、需要复查的,生产部要及时告知其本人;本人接到通知后,在规定时间内到检查机构复查; 3.3职业病或职业禁忌症告知: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三篇

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三篇 篇一:职业危害因素告知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现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您并请您签署,在劳动合同期间,您的工作岗位发生变更并且变更岗位存在职业危害因素时,将重新告知并请您签署。 您所在区域的岗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如防护不当,该职业危害因素可能对您的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在本岗位,公司已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职业病防护措施,并对您发放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公司将对您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培训,指导您正确使用相关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公司应当安排您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您。您有义务按照公司的要求参加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一旦您患上职业病,公司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您有义务履行以下规定: 1.自觉遵守用人单位制定的本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和制度。

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4.定期参加职业病健康体检。 5.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事故应当及时报告用人单位。 6.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用人单位,避免职业病的发生。 7.离职时,应当按照公司的规定参加离职时的职业健康体检。 若因您不恰当履行如上规定的义务导致本人或者他人的损害并进而导致公司承担任何支付补偿责任的,公司将有权按该费用的2倍追究您的个人责任。 本人已知道以上法规和企业制度的相关规定,并知道了职业病危害的相关因素,特此确认。 劳动者签名: 年月日

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书(最新版)

(劳动合同补充约定) 甲方: 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自愿签订本补充约定。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负责如实将乙方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待遇告知乙方,填写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表(见合同附表1)。 2、负责安排乙方上岗前、岗中、离岗以及发生急性职业危害事故时不同时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如实告知乙方,检查费用由甲方承担。 3、负责对乙方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卫生培训,指导乙方正确使用相关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4、按照国家规定,使用达标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材料,并对乙方工作区域进行职业危害防护,且按规定周期进行职业危害年度检测、评价,将结果在危害岗位中告知。 5、不得安排处在孕期、哺乳期的乙方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 6、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对因甲方工作环境导致乙方患职业病的,进行救治、补贴。 7、在劳动合同存续期间,因乙方工作岗位、内容变更致使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改变时,甲方应向乙方告知,并与乙方重新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变更表(见合同附表2)。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自觉遵守甲方制定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2、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和职业病个人防护用品。 3、积极参加职业卫生培训。 4、定期参加甲方组织的职业健康体检,不得以任何形式和理由拒绝参加。 5、发现职业病危害隐患和事故应及时报告甲方。 6、树立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配合甲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避免职业病发生。 7、离岗时,应按照规定参加甲方组织的离岗职业健康检查。 三、如果甲方未按照规定如实向乙方告知,乙方有权拒绝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甲方不得因此解除或者终止与乙方订立的劳动合同。 四、此约定作为劳动合同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