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010-12-模拟卷及答案

浙江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010-12-模拟卷及答案
浙江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 2010-12-模拟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如果判断正确,请选择A,错误请选择B。

1、即使计算机使用了杀毒软件,也不一定完全防止感染病毒。

A、正确

B、错误

2、SQL是一个非过程化的语言,它接收集合作为输入,返回集合作为输出。

A、正确

B、错误

3、在Windows中,使用ipconfig命令可以检查本机器的网络配置值,也可以查看本机网

卡的MAC地址。

A、正确

B、错误

4、衡量微型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字长、主频、运算速度、存储容量和浮点运算

能力。

A、正确

B、错误

5、Windows操作系统系列是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A、正确

B、错误

6、程序设计语言分为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低级语言是指那些运行速度极慢的程序设计

语言。

A、正确

B、错误

7、Word具有分栏功能,各栏的宽度可以不同。

A、正确

B、错误

8、https://www.360docs.net/doc/529127104.html,是一个URL。

A、正确

B、错误

9、Windows回收站是内存中的一块区域。

A、正确

B、错误

10、CAI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

A、正确

B、错误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6题,共16分.每题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在给定的答案选项中点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IP地址可以认为是被连接进入因特网的计算机的编号。IP地址被分成五类,即A,B,

C,D和E类。132.211.10.32是属于哪一类的IP地址?( )

A. A类

B. B类

C. C类

D. D类

2、在计算机科学中,算法这个术语是指:_____

A. 求解问题的数学方法

B. 求解问题并选择编程工具

C. 选择求解问题的计算机系统

D. 求解计算机问题的一系列步骤

3、计算机处理数据的一个最基本特点是_________。

A. 表示程序数据以十进制形式表示

B. 数据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被存储

C. 数据不能被表示为计算的符号

D. 数据只能以二进制形式被处理和存储

4、由于计算机处理速度很快,因此可以说它征服了时间;通过连接,计算机还征服了___。

A. 人类

B. 数据

C. 商务活动

D. 空间

5、若计算机内存中有若干个内存单元,它们的地址编号从FFFH到000H,则这些内存单

元总共可存放的数据数量为(假定每内存单元存放1byte):( )

A. 4096 bit

B. 4096 Byte

C. 4095Byte

D. 4096 KB

6、下列哪个不是网络设备:

A. USB hub

B. 集线器(hub)

C. 交换机

D. 路由器

7、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

A. 算术运算

B. 逻辑运算

C. 累加运算

D. 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8、软件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也是软件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即()。

A. 可以被大量复制

B. 可以被少量复制

C. 可以被有条件复制

D. 不可以被复制

9、将鼠标指针移到窗口上的__________位置上拖曳,可以移动窗口。

A. 工具栏

B. 标题栏

C. 状态栏

D. 编辑栏

10、在下面关于数据库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

B. 数据库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C. 数据库没有数据冗余

D.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为不同的用户共享

11、计算机的特点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精确高速的运算、准确的逻辑判断、强大的存储、自动

处理以及______:

A. 网络的能力

B. 多媒体的能力

C. 应用设计的能力

D. 辅助学习的能力

12、可用8位表示一个整数,则十进制数-36的补码是()。

A. 11011100

B. 11011101

C. 11011110

D. 11011111

13、衡量微型计算机价值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A. 功能

B. 性能价格比

C. 运算速度

D. 操作次数

14、以下哪种开发模式是严格按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顺序进行开发的 ( )

A. 瀑布模型

B. 原型法

C. 快速开发模式

D. 渐增模式

15、有关计算机应用领域中的CIMS,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 CAM是CIMS的一个组成部分

B. CAD是CIMS的一个组成部分

C. CIMS的含义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D. CIMS的含义是无人加工厂

16、用Word制作1张10行10列的表格时,若想在表中第4行和第5行之间插入新的一行,

可先将插入点移到______行尾的表格线后,然后击“Enter”键。

A. 第3行

B. 第5行

C. 第4行

D. 第6行

新加

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题,共10分.请在答案文本框中输入正确答案.

1、十进制数100对应的二进制数为______(注意结果最高位非0,如01101001应写成1101001)。

_ 解答

2、八进制数312转换成十进制是______。

_ 解答

3、十进制数100对应的十六进制数为______H (注意结果最高位非0)。

_ 解答

4、十六进制数CB转换成十进制是______。

_ 解答

5、十进制数1.01对应的二进制数为(一律保留小数八位,不足八位补0)______B。

_ 解答

6、二进制数1.00001转换成十进制是______。(注意小数部分末尾不加0)

_ 解答

7、十进制数28对应的八位原码(二进制数)为______。

_ 解答

8、十进制数90对应的八位反码(二进制数)为______。

_ 解答

9、二进制数1.01010001转换成八进制是______(注意小数末尾非0)。

_ 解答

10、十六进制数1.25B转换成二进制是______(注意小数末尾非0)。

_ 解答

四、选择性填空题.每题3分,共18题,共54分.每题有三个空,从给定的答案选择项中选出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点选填入相应空位.每个空填写答案正确,则得1分.

1、IP地址可以认为是被连接进入因特网的计算机的编号,IP地址被分为五类,其中(1)______类

网络的数目和网络中的主机数目相当,(2)______类网络中每个网络最多只有254台机器。

8.71.45.100是属于(3)______类的IP地址

A. A

B. B

C. C

D. D

E. E

F. A和

B G. B和

C H. A和C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2、逻辑运算中,使得真和真运算后产生真、真和假运算后产生假的运算是(1)______,使得真和真运

算后产生假、假和假运算后产生假的运算是(2)______,使得真和真运算后产生真、真和假运算后产生真的运算是(3)______ 。

A.

或非 B.

与非 C.

或 D.

E. 与

F. 异或非

G. 异或

H. 求反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3、(1)______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所有对(2)______的一切操作,如查询、更新、插入、

删除以及各种控制,都是通过它进行的,它介于(3)______和数据库之间.

A. DBA

B.

应用程序设计员 C. 数据库

D. 数据库应用软件

E. 数据库系统

F.

用户

G. DAT H. 数据库管理系统或DBMS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4、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从系统设计的层次结构来看,位于操作系统核心的叫

做Kernel,操作系统和用户之间的接口部分是(1)______程序。按照功能的观点,操作系统有四种功能,分别是进程管理器、(2)______、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器。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管理,实际上在(3)______、作业和进程之间实现调度和转换。

A. Command

B. Shell

C. 线程

D. 程序

E.

磁盘管理 F. 存储管理

G. CPU

管理H. 队列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5、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有(1)______,它可以播放音乐及(2)______等多媒体,其中(3)______就是我

们经常使用的一种音乐文件格式。

A. Linux

B. Video

C. AVI

D. Media Player

E. OS/2

F. Unix

G. Turbo C

H. MP3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6、计算机软件可分为系统软件和(1)______,其中系统软件主要包括(2)______、语言处理程序以及

系统服务程序,如(3)______就属于系统服务程序。

A. CAD

B. Word 2000

C.

应用软件

D. Photoshop

E.

诊断程序 F.

计算软件G.

操作系统H. 数据库

(1) 解答

(2) 解答

(3) 解答

7、总线就是一组被定义了功能的导线,与CPU直接连接的总线叫做(1)______,它是三总线结构,

其中传送CPU对存储器和外设进行数据读写的地址信息的是(2)______;连接主机与外设的总线叫做(3)______,

A.

系统总线 B.

后端总线 C.

内部总线 D. 前端总线

浙大土力学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土力学的英语是: (A)Soil Mechanics (B)Solid Mechanics (C)Soil Foundation 2、岩土工程的英语是: (A)Rock and Soil Mechanics (B)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Rock and Soil Engineering 3、下列哪位被誉为土力学之父 (A)库仑(Coulomb) (B)朗肯(Rankine) (C)太沙基(Terzaghi) 4、土力学学科正式形成是哪一年 (A)1890 (B)1925 (C)1960 5、土力学主要研究地基那两方面的问题 (A)变形与渗流(B)变形和稳定(C)渗流与稳定 6、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倡导的岩土工程学科治学方法是 (A)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B)试验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 (C)基本理论、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相结合 第二章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1、土颗粒的大小及其级配,通常是用颗粒累积级配曲线来表示的。级配曲线越平缓表示: (A)土粒大小较不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2、土的不均匀系数Cu越大,表示土的级配: (A)土粒大小均匀,级配良好 (B)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良好 (C)土粒大小不均匀,级配不良 3、土的三相指标包括: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和饱和度,其中哪些为直接试验指标 (A)孔隙比、含水量、土粒比重(B)土粒比重、含水量、重度(C)含水量、重度、孔隙比 4、测定土的液限的标准是把具有30度锥角、质量76克的平衡锥自由沉入土体,沉入多少深度时的含水量为液限(A)18mm (B)2mm (C)10mm 5、压实能量越小,则 (A)最优含水量越大(B)土越容易压实(C)土的最大干密度越大 6、土的液限和塑限的差值(省去%符号)称为 (A)液性系数(B)塑性系数(C)液性指数(D)塑性指数 7、土的含水量一般用什么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8、某土的天然含水量为42%,液限35%,塑性指数17,孔隙比,则该土应定名为: (A)淤泥(B)粉质粘土(C)淤泥质粘土 9、土的密度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0、关于土中的结合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B)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C)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能传递静水压力 (D)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都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11、一般来说,粗大土粒往往是岩石经过什么作用形成 (A)物理和化学风化作用(B)物理风化作用(C)化学风化作用 12、粘性土的塑限一般用什么方法测定 (A)比重瓶法(B)烘干法(C)环刀法(D)搓条法 13、土的液性指数越大,则: (A)土的渗透性越大(B)土的塑性指数越小(C)土质越软 14、土的塑性指数越小,则: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模电习题及答案1

诚信应考 考出水平 考出风格 浙大城市学院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开课单位:信电分院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年 月 日;所需时间:120分钟 题 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得分 总得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阅人签名 **************************************************************************** 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 1. 半导体器件中有二种载流子,分别是 自由电子 和 空穴 ; 掺杂半导体可分为P 型和N 型两种,其中对于N 型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 自由电子 ,它由本征半导体掺入 五 价元素形成。 2. 双极型晶体管是由两个PN 结紧密排列组成的,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即 NPN 和 PNP 。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模式可分为放大模式、饱和模式与截止模式,它由晶体管的PN 结偏置决定。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模式时,要求晶体管的发射结 正向 偏置,集电结 反向 偏置。 3. 场效应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GS D v i ~如图1-3所示。试问①号曲线对应为何种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 N 沟道耗尽型MOSFET ,它对应的开启(阈值)电压()th G S V = -1V 。②号曲线对应为何种类型的场效应晶体管 P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 ,它对应的电流DSS I = 2mA 。(注:DSS I 为()off G S G D G S V V V ==且0时的漏极电流) 。 4. 图1-4为某多级放大电路,其中各级放大器的增益、输入阻抗、输出 阻抗如图中所示,则多级放大器的总增益i o V v v A = = A V1A V2A V3 ,输入阻抗i R = R i1 ,输出阻抗o R = R o3 。多级放大电路 年级: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0 1 1 -1 ① 2 2 3 D / 图 1-3 mA i D /V v GS /②

1992-2016年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汇编

2017版浙江大学《820普通物理》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浙大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浙大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浙大。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浙大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201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全套资料包含: 一、浙江大学《普通物理》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201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1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9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8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7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1996年浙江大学《普通物理》考研真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

一、选择题 1._____________是现代通用计算机的雏形。 A. 宾州大学于1946年2月研制成功的ENIAC B.查尔斯?巴贝奇于1834年设计的分析机 C.冯?诺依曼和他的同事们研制的EDV AC D.艾伦?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 2.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_____________。 A.查尔斯?巴贝奇B.图灵C.阿塔诺索夫D.冯,诺依曼 3.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被称为_____________。 A.第一代计算机B.第二代计算机 C.第三代计算机D.第四代计算机 4.目前,被人们称为3C的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 A. 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 B.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D.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 5.下列不属于信息系统技术的是_____________。 A. 现代信息存储技术B.信息传输技术 C.信息获取技术D.微电子技术 6.在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 A.微电子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基础 B.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C.光电子技术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综合性高新技术 D.信息传输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7.在电子商务中,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称为_____________。 A.B2B B.B2C C.C2C D.C2B 8.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_____________。 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CAD/CAM/CIMS 9.计算机辅助制造的简称是_____________。 A.CAD B.CAM C.CAE D.CBE 10.CBE是目前发展迅速的应用领域之一,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 A.计算机辅助设计B.计算机辅助教育 C.计算机辅助工程D.计算机辅助制造 11.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_____________计算机。 A.ENIAC B.EDV AC C.MARK I D.UNIV AC 二、填充题 1.图灵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建立图灵机模型和提出了_____________ 。 2.最近的研究表明,电子计算机的雏形应该是由阿塔诺索夫和他的研究生在1941年 制作成功的_____________计算机。 3.以“存储程序”的概念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_____________。 4.第一款商用计算机是1951年开始生产的_____________计算机。 5.第一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物理器件是_____________。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英文简称是_____________。 7.未来计算机将朝着微型化、巨型化、_____________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浙江大学 高等土力学讲义1

第一章 土的结构与分类 谢新宇 韩同春 1.1 土的形成 1.土由岩石经风化作用而成. 土的工程性质与土的形成环境, 过程, 成分, 结构, 构造密切相关. 风化作用?? ???坏作用植被,树木根系等的破生物作用--微生物,还原作用,碳化作用等,离子交换作用,氧化化学风化--水解作用 等等破坏作用,热胀冷缩,加载卸载物理风化--风吹雨打 土??? ? ???????? ??腐殖土泥炭土冰成沉积土 水成沉积土风成沉积土沉积土残积土 (1)残积土――岩石经风化残留在原处的土。 残积土 特点:未经搬运,未被摩圆和分选,没层理,大孔隙,非均质。 (2)(风成)沉积土――经风力搬运堆积而成的土。例如 ①黄土?? ?蚀搬运重新沉积的黄土次生黄土--经水流侵 不层理的黄土原生黄土--未经扰动 黄土按年代分有老黄土、新黄土,按湿陷性分有湿陷性黄土、非湿陷性黄土 ②砂丘――在风力作用下可以在地面上移动,由于风的分选作用极不均匀。 (3)水成沉积土――经水流搬运后沉积的土。 水成沉积土????????? ? ?海相沉积土 三角洲沉积土湖相沉积土冲积土洪积土坡积土 ①坡积土――岩石风化物经雨水雪水冲刷、侵蚀、携带、沉积在平缓的山坡上形成的沉(堆)积物。

坡积土 特点:搬运距离短、土质不均匀、厚度变化大、压缩性高。 ②洪积土――山洪急流冲刷地表土层,形成泥石流,在山谷冲沟出口或山前倾斜平原上形成的堆积物。 洪积土 特点:有不规则交错的层理构造(如夹层、透镜体等),土质不均匀。 ③冲积土――河流水力作用将坡积土和洪积土侵蚀、搬运、沉积在河流坡降变小的平缓地带形成的沉积物。 冲积土 特点:沿河流可形成上游冲积土、下游冲积土,范围越来越大,颗粒越来越小、越来越圆。 ④湖相沉积土――在湖泊沉积的土 特点:在岸边沉积较粗大碎屑的物质,湖底的中部多沉积细小颗粒的物质。 ⑤三角洲沉积土――河流流入海洋时,流速急剧减少,悬浮物质在河口形成的沉积土。

(完整版)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017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

2017大学计算机基础答案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 1 物理器件采用晶体管的计算机称为第()代计算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正确答案:B 2 时至今日,计算机仍采用存储程序原理,原理的提出者是()。 A 、莫尔 B 、冯. 诺依曼 C 、比尔. 盖茨 D 、图灵 正确答案:B 3 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是()。 A 、查尔斯巴贝奇 B 、莫奇利和埃克特 C 、阿兰. 图灵 D 、冯. 诺依曼 正确答案:C 4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 A 、1939 B、1946 C、1952 D、1958 正确答案:B 5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 4 个时代,各个时代划分的原则是根据()。 A 、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 B 、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C 、程序设计语言 D 、计算机的存储量 正确答案:A 6 ()是现代计算机的雏形。 A 、查尔斯巴贝奇于 1834 年设计的分析机 B 、宾夕法尼亚大学于 1946 年 2 月研制的 ENIAC C 、冯. 诺依曼小组研制的 EDVAC D、阿兰. 图灵建立的图灵机模型 正确答案:A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1 下列()是衡量微处理器的主要指标。 A 、主频 B 、字长 C 、速度 D 、工艺正确答案:A , C 2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趋势不包括()。 A 、巨型化 B 、微型化 C 、智能化 D 、复合化正确答案:D 3 将 CPU 集成在一块芯片上所形成的元器件称为() A 、微处理器 B 、ROM C、CMOS D、Cache 正确答案:A 4 下列()不属于输入设备。 A 、扫描仪 B 、键盘 C 、硬盘 D 、体感设备正确答案:C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课后习题答案大一

计算机基础作业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习题1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4个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的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逻辑元件,内存储器采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采用磁鼓、纸带、卡片等,运算速度只有每秒几千次到几万次基本运算,内存容量只有几千个字节,使用二进制表示的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 晶体管计算机的特征是: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量采用磁芯作为内存储器,采用磁盘、磁带等作为外存储器。 采用了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用集成电路代替了分立元件。集成电路是把多个电子元器件集中在几平方毫米的基片上形成的逻辑电路。 采用了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的特征是:以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来构成计算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主存储器采用集成度很高的半导体存储器,目前计算机的最高速度可以达到每秒几十万亿次浮点运算。 4.计算机主要用于哪些领域? 答:计算机主要应用在科学和工程计算、信息和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及人工智能等领域。 7.信息技术都包含那些? 答: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最早的计算机是用来进行(A)的。 A )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信息处理 2.构成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电子元件是(B) A )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3.以下哪个不是计算机的特点(D) A )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快B)计算机的准确度高C)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巨大D)计算机的体积很小 4办公自动化属于计算机哪项应用(A) A )数据处理B)科学计算C)辅助设计D)人工智能 5.以下关于信息的特征不正确的是(B) A )共享性B)不可存储C)可处理性D)可传递

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七.八章答案

1、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说明了下面的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a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必然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b 穿入闭合曲面的磁感应线条数不等于穿出的磁感应线条数; c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终止在闭合曲面内; d 一根磁感应线可以完全处于闭合曲面内。 A 、ad ; B 、ac ; C 、cd ; D 、ab 。 [ ] 1. A 解释:磁感线闭合的特性。 2 洛仑兹力可以 A 、改变带电粒子的速率; B 、改变带电粒子的动量; C 、对带电粒子作功; D 、增加带电粒子的动能。 [ ] B 解释:洛仑兹力的特点,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 3 如图所示,两个载有相等电流I 的半径为R 的圆线圈一个处于水平位置,一个处于竖直 位置,两个线圈的圆心重合,则在圆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多少? A 、0; B 、R I 2/0μ; C 、R I 2/20μ; D 、R I /0μ。 [ ] C 解释:两个圆电流中心磁感强度的合成,注意方向。 4 一载有电流I 的细导线分别均匀密绕在半径为R 和r 的长直圆筒上形成两个螺线管 (R=2r ),两螺线管的匝数密度相等。两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大小R B 和r B 应满足: A 、r R B B 2=; B 、r R B B =; C 、r R B B =2; D 、r R B B 4=。 [ ] B 解释:参考长直螺线管内部磁感强度公式nI B 0μ=,场强与半径无关。

5 B 6 D

7 B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粒子,以速度υ垂直射入均匀磁场B 中,则粒子运动轨道所包围范围的磁通量与磁场磁感应强度B 大小的关系曲线是 [ ] (A ) (B ) (C ) (D ) 解释:由半径公式qB m R υ = 求出磁通量表达式,反比关系。 8 如图所示,有一无限长通电流的扁平铜片,宽度为a ,厚度不计,电流I 在铜片上均匀分布, 在铜片外与铜片共面,离铜片右边缘为b 处的P 点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 小为: A 、 () b a I +πμ20 ; B 、; ) 2 1 (20b a I +πμ C 、b b a a I +ln 20πμ; D 、a b a b I +ln 20πμ。 [ ] C 解释:铜片上取线电流,由无限长线电流磁感强度公式) (20x b a a Idx dB -+= πμ积分求出p 点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答案及解析

第1章 1.1.1 1. 单项选择题 1)A2)C3)B4)A5)C6)A 2.多项选择题 1)AB2)AB3)ABCD4)ABD5)ABCD6)ABC 3.判断题 1)F2)F 1.1.2 1. 单项选择题 1)A2)B3)A4)C5)D6)D7)A8)A9)C 2. 多项选择题 1)ABCDE2)ABC3)ABCD4)AB5)ABCD6)ABCDE 3.判断题 1)F2)T3)F4)F5)F6)T7)F 1.1.3 1. 单项选择题 1)A2)D3)A4)B5)A6)D7)C8)A9)A 10)D11)A12)D 2. 多项选择题 1)ABE2)ABCD3)ABCD4)ABC 3.判断题 1)T2)T3)F4)F5)T6)T7)T 1.1.4 1.单项选择题 1)A2)C3)D4)A5)B6)C 2. 多项选择题 1)ABCD2)ABCD3)ABE4)ABC5)ABCD 3. 判断题 1)T2)T3)T4)T5)T6)F7)F8)F 4.填空题 1)操作码地址码2)操作系统3)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1

4)输入设备5)控制器,运算器6)编译程序 1.1.5 1. 单项选择题 1)A2)C3)D4)A5)B6)D7)D8)A 2. 多项选择题 1)ABC2)ABD3)ABD4)ABD5)ABDE 3. 判断题 1)F2)T3)T4)T5)T6)F7)F8)T9)F 4. 填空题 1)CD-R2)RAM3)7FFF4)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5)AGP6)分辨率7)采样8)LCD 9)显示分辨率颜色质量刷新速度 1.3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分析: 1.A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的计算机ENIAC是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的,故应选择A 2.A 显示器是输出设备,磁盘驱动器既可以看作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而鼠标是输入设备,故应选A。 3.A 位(bit)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简称b,也称为比特,一个二进制数就是一位 4.A 信息处理是指非数值形式的数据处理,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大量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信息。而文字、表格、图形、声音等属于非数值形式的数据。所以数据检索应用属于信息处理的应用范围。 5.C 机器语言写出来的程序是由0和1组成的指令序列,这样计算机就能直接执行,所以机器语言是计算机系统唯一能识别的、不需要翻译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故选C 6.D 7.C 8.B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规定了操作类型,地址码规定了要操作的阿数据存放在什么地址中,以及操作结果存放到哪个地址中。 9.C 从ENIAC到现在计算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据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为了四代,故应选C 10.B 11.B 在计算机中,采用的是二进制数,所有数据都是以二进制的形式表示和存储,故应选B 12.D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全(借鉴内容)

计算机课后练习答案

习题1 1.1 选择题 1.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46年研制成功的一台大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名称是( C)。 A) Pentium B) IBM PC C) ENIAC D) Apple 2.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台(B)位个人计算机IBM PC5150。 A) 8 B) 16 C) 32 D) 64 3. 中国大陆1985年自行研制成功了第一台PC 兼容机,即(C)0520微机。 A) 联想B) 方正C) 长城D)银河 4. 摩尔定律主要内容是指,微型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目每(C)个月翻一番。 A) 6 B) 12 C) 18 D) 24 5.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 C)作为主要电子元件。 A) 电子管B) 晶体管C)集成电路D)微处理器 6. 计算机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件是( B)。 A) DRAM B) CPU C) CRT D) ROM 7. 将微机或某个微机核心部件安装在某个专用设备之内,这样的系统称为(C)。 A) 大型计算机B) 服务器C) 嵌入式系统D)网络 8.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B)、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 A) 显示器B)运算器C)处理器D)扫描仪 9.从市场产品来看,计算机大致可以分为大型计算机、(C)和嵌入式系统三类 A) 工业PC B) 服务器C) 微机D) 笔记本微机 10.大型集群计算机技术是利用许多台单独的(B)组成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该系统能够像一台机器那样工作。 A) CPU B) 计算机C) ROM D)CRT 1.2 填空题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变迁。 2.未来的计算机可能朝着(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方向发展。 3. 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的。 4. 从目前市场上产品来看,微机包括(个人计算机)、(苹果系列微机)、(一体微机)、(笔记本微机)、(平板微机)、(掌上微机)和PC 服务器等几种。 5. 微处理器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组成。 1.3 简答题 1. 什么是摩尔定律?你认为摩尔定律会失效吗?为什么? 答: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Gordon Moore)提出来的。其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18个月翻一番。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 芯片上元件的几何尺寸总不可能无限制地缩小下去,这就意味着,总有一天,芯片单位面积上可集成的元件数量会达到极限,所以摩尔定律总有一天会失效。 2. 什么是硬件?计算机主要有哪些硬件部件组成? 答:计算机硬件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实体,即构成计算机系统各种物理部件总称。计算机硬件是一大堆电子设备,它们是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物质基础。微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 1.一般认为,信息(information)就是(C) A.数据 B.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 C.反应物质及其运动属性与特征的原始事实 D.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符号 2.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C) 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信息产业 D.房地产业 3.信息技术就是信息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与方法,也可以瞧作就是(B)的一种技术。A.信息存储功能 B.扩展人感觉与记忆功能 C.信息采集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 4.所谓3C技术就是指(C) A.新材料与新能量 B.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 C.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D.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与生活中得各种具体应用 5.目前应用愈来愈广泛的优盘(U盘)属于(B)技术。 A.刻录 B.移动存储 C.网络存储 D.直接连接存储 6.信息安全的四大隐患就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C)与计算机设备的物理性破坏。A.自然灾害 B.网络盗窃 C.误操作 D.软件盗版 7、“蠕虫”往往就是通过(C)进入其她计算机系统。 A.网关 B.系统 C.网络 D、防火墙 8、在如下四种病毒中,计算机一开始启动操作系统就可能起破坏作用的就是(D) A.良性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宏病毒 D.系统引导型 9、计算机要执行一条指令,CPU首先所涉及的操作应该就是(B) A.指令密码 B.取指令

D.读写磁盘 10、计算机中能直接被CPU存取的信息就是存放在(D)中。 A.软盘 B.硬盘 C.高速缓存 D.内存 11、计算机断电或者重新启动后,(A)中的信息将丢失。 A.RAM B.ROM C.优盘 D.已存放在硬盘 12、计算机系统的内部总线,主要可分为(B)、数据总线与地址总线。 A.DMA总线 B.控制总线 C.PCI总线 D.RS-232总线 13、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B)三部分组成。 A.数据、通讯设备与计算机 B.数据源、数据通信网与数据宿 C.发送设备、同轴电缆与接收设备 D.计算机、连接电缆与网络设备 14、下面有关数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就是(D)。 A.二进制数制仅含数符0与1 B.十进制16等于十六进制10H C.一个数字串的某数符可能为0,但任一数位上得“权”值不可能就是0 D.常用计算机内部一切数据都就是以十进制为运算单位的 15、高级语言可分为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亮大类,(A)属于面向过程的高级语言。 A.FORTRAN B.C++ C.JA V A D.SQL 16、计算机常用的数据通信接口中,传输速率最高的就是(D)。 https://www.360docs.net/doc/529127104.html,B1、0 https://www.360docs.net/doc/529127104.html,B2、0 C.RS232 D.IEEE1394 17、二进制数10001001011B转换为十进制数就是(C)。 A.2090 B.1077 C.1099 D.2077 18、十六进制数ABCDEH转换为十进制(B)。 A.713710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第5章习题 5-1常用的电流源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出几个电流源应用的实例。 5-2描述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结构、工作原理,说明其对巩膜信号的抑制及对差模信号放大作用? 5-3长尾式差分放大器的拖尾电阻有何作用?如改变其大小,则差分放大器的性能如何变化? 5-4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中的电流源有何作用? 5-5 对比差分放大器和单管共射极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可以得到哪些异共同点? 5-6 常用哪些指标来表征差分放大器的性能?试推导其表达式。 5-7 多级放大器之间有几种常用的偶合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5-8 多级放大器分析计算的一般步骤?多级放大器有哪描述其特点的指标? 5-9 通常模拟集成运算放大器内部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 5-10判断题 (1)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各级Q 点相互独立,它只能放大交流信号。 (2)共模信号都是直流信号,差模信号都是交流信号。 (3)对于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不论是单端输入还是双端输入,在差模交流通路中,发射极电阻Re 一概可视为短路。 (4)在长尾式差分放大电路单端输入情况时,只要发射极电阻Re 足够大,则Re 可视为开路。 (5)带有理想电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要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不论是双端输出还是单端输出,其输出电压值均与两个输入端电压的差值成正比,而与两个输入端电压本身的大小无关。 (6)一个理想对称的差分放大电路,只能放大差模输入信号,不能放大共模输入信号。5-11填空题1 (1)放大电路产生零点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2)在相同的条件下,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比直接耦合放大电路。这是由于。 (3)差动放大电路是为了而设置的,它主要通过 来实现。 (4)在长尾式差动电路中,R e的主要作用是。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一、单选题 1、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C)组成。 A、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主机箱、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 2、以下软件中,(D)不是操作系统软件。 A、Windowsxp B、unix C、linux D、microsoft office 3、用一个字节最多能编出(D)不同的码。 A. 8个 B. 16个 C. 128个 D. 256个 4、任何程序都必须加载到(C)中才能被CPU执行。 A. 磁盘 B. 硬盘 C. 内存 D. 外存 5、下列设备中,属于输出设备的是(A)。 A、显示器 B、键盘 C、鼠标 D、手字板 6、计算机信息计量单位中的K代表(B)。 A. 102 B. 210 C. 103 D. 28 7、RAM代表的是(C )。 A. 只读存储器 B. 高速缓存器 C. 随机存储器 D. 软盘存储器。(A)机计算的CPU的两大部件是8、组成器和寄存器 B. 控制器运A、算器和控制存和内 D. 控制器C、运算器和内存 )。中bps表示的是(D述9、在描信息传输数每秒传输的指令、、每秒传输的字节数 BA 传每秒输的位数字数 D、的C、每秒传输)的容量。容算机的内存量主要指(A 微10、型计B.ROM A.RAM D.Cache C.CMOS )。D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1、十进制数27B. 1100 A.1011 D. 11011 C. 10111 的是(A)。构12、Windows的目录结采用构线形结 A、树形结构 B、结构层次结构 D、网状C、)。D将原时件还原,被还的文件回到(文中收将13、回站的中”档文的我“、B 上面桌、A. C、内存中 D、被删除的位置 14、在Windows 的窗口菜单中,若某命令项后面有向右的黑三角,则表示该命令项(A)。 A、有下级子菜单 B、单击鼠标可直接执 C、双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D、右击鼠标可直接执行

大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期末考试题

1、在Windows启动后,要执行某个应用程序,下列方法中,___ D __是错误的。 A.在资源管理器中,用鼠标双击应用程序名 B.利用“开始”菜单的“运行”命令 C.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择应用程序,击Enter键 D.把应用程序快捷方式添加到“开始”菜单的“程序”--“启动”组中 2、在Word中,系统默认的中文字体是(B)。 (A)黑体 (B)宋体 (C)仿宋体 (D)楷体 3、在Excel中,使用“保存”命令得到的文件格式为___ D ____。 A、.doc B、.exe C、.txt D、.xls 4、在PowerPoint中,可对母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状态是(C)。 (A)幻灯片视图状态 (B)备注页视图状态 (C)母版状态 (D)大纲视图状态 5、IP地址是由一组长度为(C)的二进制数字组成。 A.8位 B.16位 C.32位 D.20位 6、下列IP地址中,不正确的是(C)。 (A)192.42.34.212 (B)202.116.37.228 (C)202.116.38.256 (D)222.200.132.253 7、下面不属于局域网络硬件组成部分的是(D)。 A.网络服务器 B.个人计算机工作站 C.网络接口卡 D.调制解调器 8、网络传输的速率为8Mbit/s,其含义为(B)。 A.每秒传输8兆个字节 B.每秒传输8兆个二进制位 C.每秒传输8000千个二进制位 D.每秒传输800000个二进制位

9、在一座办公楼内各室计算机连成网络属于(B)。 A.WAN B.LAN C.MAN D.GAN 10、PC机的(C)一般由静态RAM组成。 (A)外存 (B)CMOS系统参数存储器 (C)Cache (D)主存 11、计算机的工作过程本质上就是(A)的过程。 A.读指令、解释、执行指令 B.进行科学计算 C.进行信息交换 D.主机控制外设 12、微型计算机常用的针式打印机属于(A)。 (A)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B)击打式字模打印机 (C)非击打式点阵打印机 (D)激光打印机 13、操作系统是(A)。 (A)计算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 (B)主机与外设之间的接口 (C)软件与硬件之间的接口 (D)高级语言与汇编语言之间的接口 14、“32位微机”中的32指的是(B)。 (A)微机型号 (B)机器字长 (C)内存容量 (D)存储单位 15、要表示从0到99999的所有的数,至少需要用(D)位二进制数。 (A)14 (B)15 (C)16 (D)17 1、在Windows中的“任务栏”上显示的是(A)。 (A)系统正在运行的所有程序 (B)系统后台运行的程序 (C)系统禁止运行的程序 (D)系统前台运行的程序 2、在Word中,要将页面大小规格由默认的A4改为B5,则应该选择“页面设置”命令中的(D)选项卡。 (A)页边距 (B)纸张来源

浙大模电2篇3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 第3章习题 题2.3.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2.3.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问: (1) T 1、T 2和R REF 组成什么电路? (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2.3.1 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I C2与参考电流I REF 相同,REF BE CC REF C R V V I I -= =2 题2.3.2 在图题2.3.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 A 。 图题 2.3.2 解:(1) 该电路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所以差模输入电阻:

1.4)05.02(2)(2=+?=+=e be i R r R k Ω 差模输出电阻为:R o =2R c =10 k Ω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66 05 .0812580)1(-=?+?- =β++β-=e be c vd R r R A 题2.3.3 在图题2.3.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 (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 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 图题2.3.3 解:(1) 求静态工作点: mA 56.010 2101/107122)1/(1=?+-= +β+-= 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 56.01-≈-?- =--=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 若将R c1短路,则 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 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

(完整版)大学物理习题册-陈晓-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二章答案

P8. 1.B A 重力在速度方向上的分力,大小在变,a τ 不为恒量 B 正确 2 2 sin sin N n N N v F mg ma m R v F m mg R v F θθθ-===+↑↑↑ C 合外力为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错 D 错 2.C 说的是“经摩擦力”,应和重力构成平衡力。 3A 212 s at t = === 4C 杆Mg f Ma += 猴,0mg f ma -== 得M m a Mg += 5A 合外力为0 6C

() (sin )*(sin )(sin )0ma Fcos mg Fsin F cos mg cos a da F cos d tg θμθθμθμθμθμθθθ μθ =--=+-+=-==取最大值,则取最大值 7B 8B 2 sin cos v N m R N mg v Rgtg θθθ ?=???=?= 9

10 一质量为5kg 的物体(视为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63()r i t j SI =-r r r ,则物体所受合外力f r 的大小为_____;其方向为______. 解 因为()22 5630d r f m j j dt ==?-=-r r r ,所以物体所受合力f r 的大小为30N ,其方向沿y 轴负向。 11 0000000000022002cos cos sin sin cos (1cos )v t x t x dv F a t dt m F dv t dt m dx F v t dt m F dx t dt m F F x x t m m F x t x m ωωωωωωωωωωω= ==?===?-=-+=-+????

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现在的50多年中,按计算机采用的电子器件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个阶段。 A) 4 B) 6 C) 7 D) 3 2.在软件方面,第一代计算机主要使用()。 A) 机器语言 B)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BASIC和FORTRAN 3.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通常应包括()。 A)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 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 系统硬件和系统软件 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英文缩写是()。 A) CAD B) CAI C) CAM D) CAT 5.在《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中,共包含()。个汉字和图形符号。 A) 6763 B) 12000 C) 682 D) 7445 6.计算机的存储系统通常包括()。 A)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B) 软盘和硬盘 C) ROM和RAM D) 内存和硬盘 7.在计算机内部,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程序语言是()。 A) 汇编语言 B) C++语言 C) 机器语言 D) 高级语言 8.主要决定微机性能的是()。 A) CPU B) 耗电量 C) 质量 D) 价格 9.下列四条叙述中,正确的一条是()。 A) 操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的应用软件 B) 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C) 用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D) 电源关闭后,ROM中的信息立即丢失 10.在微型计算机中,I/O设备的含义是()。 A) 输入设备 B) 输出设备 C) 输入输出设备 D) 控制设备 11.所谓应用软件,指的是()。 A) 所有能够使用的工具软件 B) 能被各应用单位共同使用的某种特殊软件 C) 专门为某一应用目的而编制的软件 D) 所有微机上都应使用的基本软件 1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是以()技术为特征标志。 A) 存储器 B) 操作系统 C) 微处理器 D) 显示器和键盘 13.微型计算机的总线一般由()组成。 A)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通信总线 B) 数据总线、控制总线、逻辑总线 C)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D) 通信总线、地址总线、逻辑总线、控制总线 二、填空题 1.一台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是由、、、和五部分组成的。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2.微型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和。主频,存储容量(硬盘

浙大模电2篇4章习题解答

第二篇第4章习题 题2.4.1怎样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如何判断正、负反馈;动态、静态反馈(交、直流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 解:根据电路中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信号通路,可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断正、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的引入使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则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在静态条件下(v i=0)将电路画成直流通路,假设因外界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静态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量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静态反馈。当v i加入后,将电路画成交流通路,假定因电路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动态反馈。 利用反证法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假设负载短路后,使输出电压为零,若此时反馈量也随之为零,则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零),则为电流反馈。 在大多数电路中(不讨论个别例外),若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电路的二个输入端上,则为串联反馈,此时输入量(电压信号)和反馈量(电压信号)是串联连接的;反馈电量(电流量)和输入电量(电流量)若加到同一输入端上,则为并联反馈。 题2.4.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什么条件下其效果相同,什么条件下效果不同? 解:在负载不变的条件下,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效果相同;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则二者效果不同,如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恒定,但此时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题2.4.3在图题2.4.3所示的各种放大电路中,试按动态反馈分析: (1)各电路分别属于哪种反馈类型?(正/负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联/并联反馈)。 (2)各个反馈电路的效果是稳定电路中的哪个输出量?(说明是电流,还是电压)。 (3)若要求将图(f)改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试画出电路图(不增减元件)。 (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