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网内-网间干扰解决和排查

GSM网内-网间干扰解决和排查
GSM网内-网间干扰解决和排查

GSM上行干扰原因分析及排查

培训教材

目录

1浅谈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 (3)

1.1概述 (3)

1.2国内移动通信制式频率分配 (3)

1.2.1GSM工作频段 (3)

1.2.2IS95-CDMA工作频段 (4)

1.2.31900MHz PHS小灵通工作频段 (4)

1.2.4第三代移动通信UMTS工作频段 (5)

2移动通信网络射频干扰的种类 (5)

2.1根据频段划分:上行干扰、下行干扰 (5)

2.1.1上行干扰 (5)

2.1.2下行干扰 (5)

2.2根据频点划分:同频干扰、非同频干扰 (5)

2.2.1同频干扰 (5)

2.2.2非同频干扰 (7)

2.3根据干扰来源划分: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8)

2.3.1内部干扰 (8)

2.3.2外来电波的干扰 (9)

2.3.3内部干扰产生的原因 (10)

2.3.3.1频率配置问题 (10)

2.3.3.2小区参数定义不当 (11)

2.3.3.3基站天线参数的不合理 (11)

2.3.3.4玻璃幕墙、湖泊和其他反射体的影响 (11)

2.3.3.5直放站设置不合理 (11)

2.3.3.6发射及接收部分硬件问题 (12)

2.4移动通信系统射频干扰的测试常见仪器 (12)

3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 (14)

3.1上行干扰分类及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14)

3.1.1无线系统自身问题 (14)

3.1.2直放站引起的上行干扰问题 (14)

3.1.3干扰机(移动信号阻断器)干扰 (15)

3.1.4不同网络之间信号干扰造成的上行干扰问题 (16)

3.1.5民用或工业设备造成的上行干扰 (17)

3.2Alcatel相关的OMC参数和计数器 (18)

3.2.1空闲信道干扰电平平均周期(INTAVE) (18)

3.2.2干扰带INTRBD1..INTFBD5 (18)

3.2.3Alcatel设备的计数器MC320a/b/c/d/e (19)

3.3外部干扰源查找基本方法 (21)

3.4总结 (22)

4上行干扰问题案例 (23)

4.1直放站引起上行干扰的案例 (23)

4.1.1上行干扰的测试过程 (24)

4.1.1.1BTS馈线口的测试 (24)

4.1.1.2楼顶测试 (26)

4.1.1.3天线塔安装平台测试 (26)

4.1.1.4华富大厦周围住宅区的测试 (27)

4.1.2干扰分析、解决过程 (29)

4.1.3直放站调整前后的OMC指标分析 (29)

4.1.4总结 (31)

4.2干扰机引起上行干扰的案例 (31)

4.2.1干扰指数的引入 (31)

4.2.2网络干扰分析 (32)

4.2.3干扰源的查找 (34)

4.3CDMA系统对GSM上行干扰的案例 (37)

4.3.1中山陵5号的上行干扰测试 (37)

1浅谈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

1.1概述

在移动通信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的今天,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新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日益发展,射频资源日趋紧张,各种潜在的干扰源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产生。原有的专用无线电系统占用现有频率资源、不同运营商网络配置不当、发信机自身设置问题、小区重叠、环境、电磁兼容(EMI)以及故意干扰,都是移动通信网络射频干扰产生的原因。目前已有的移动通信体制占用的射频资源全部在 2.5G以下,这一频带的特点,就是干扰与被干扰的关系,因此,移动通信网络必然存在射频干扰问题。解决干扰问题,必须用科学的方法、适当的工具,才能快速准确地搜索出干扰源。

移动通信系统的干扰是影响无线网络掉话率、接通率等系统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了我们网络的正常运行,而且影响了用户的通话质量,是用户申告的主要原因之—。因此,必须对不同的干扰进行分析,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降低干扰。

1.2国内移动通信制式频率分配

解决射频干扰问题,首先要了解现有移动通信制式的频率分配。下面对国内现有移动通信制式的工作频段划分进行介绍:

1.2.1GSM工作频段

我国陆地公用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相邻两频道间隔为200kHz,每个频道采用TDMA方式接入,分为8个时隙,即8个信道(全速率)。每信道占用带宽200kHz/8=25kHz。如果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每个频道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

其中GSM900的工作频段为:

?上行:890~915 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下行:935~960 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上下行信道双工收发间隔为45MHz,下行频道配置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频道序号为1~124,共124个频点。其中1~94为中国移动使用,96~124为中国联通使用。

DCS1800的工作频段为:

?1710~1785 MHz(移动台发、基站收)

?1805~1880 MHz(基站发、移动台收)

下行频道配置采用等间隔频道配置方法,频道序号为512-885,共374个频点。目前512-561为中国移动使用,687~736为中国联通使用。

下行880MHz~890MHz,上行925MHz~935MHz为GSM增补频段(E-GSM),频道号为0,975~1023,目前国内GSM运营商已开始使用扩展频段。1.2.2IS95-CDMA工作频段

中国联通开通的CDMA网络使用的工作频段为:

?上行:825MHz~849MHz

?下行:870MHz~894MHz

共分为799个频点,每一频点带宽为30K,频点号为1~799。由于CDMA信号本身带宽为1.23MHz,因此一个CDMA信道需占用41个频点号。

上行824MHz~825MHz,下行869MHz~870MHz为CDMA增补频道,频点号990-1023,现中国联通并未使用。

1.2.31900MHz PHS小灵通工作频段

在1900频段,中国电信在部分地区使用CDMA US PHS制式用于小灵通(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 PHS)。其上行频段为1850MHz~1910MHz,下行频段为1930MHz~1990MHz,频点号为1~1199,每频点带宽50K,每一信道约占25个频点号。使用1900频段的PHS小灵通,上下行公用1895MHz~1918MHz,频点号1~77,每一频点带宽300K,而小灵通信号本身带宽为200K,这是由于PHS公用上下行频率,每频点带宽需高于信号带宽。

1.2.4 第三代移动通信UMTS 工作频段

第三代移动通信UMTS 制式使用上行1920MHz ~1980MHz ,频点号为9601~9899,每频点带宽200K ,每个5M 带宽UMTS 信道占用25个频点号。UMTS 下行频段为2110MHz ~2170MHz ,频点号10551~10849。由于3G 射频标准尚未最终确定,其频段与频点号有可能变动。

2 移动通信网络射频干扰的种类

根据移动通信信号的特点,可将其所受的干扰按照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划分:

2.1 根据频段划分:上行干扰、下行干扰

2.1.1 上行干扰

定义为干扰信号在移动网络上行频段,外界射频干扰源对基站产生的干扰。上行干扰会造成基站覆盖范围的降低。手机在无上行干扰的条件下,基站能够接收较远处手机信号;当上行干扰出现时,手机信号需强于干扰信号,才能与基站进行联络,因此,手机必须离基站更近。

2.1.2 下行干扰

下行干扰是指干扰源所发干扰信号在移动网络下行频段,手机接收到干扰信号,无法区分正常基站信号,使手机与基站联络中断,造成掉话或无法分配信道。

2.2 根据频点划分:同频干扰、非同频干扰

2.2.1 同频干扰

同频干扰是指所有落到接收机通带内的与有用信号频率相同的无用信号的干扰,亦称同信道干扰。这些无用信号和有用信号一样,在接收机中经放大,变频而落到中频通带内,因此只要在接收机输入端存在同频干扰,接收系统就无法滤除和抑制它。存在同频干扰的频率范围是

20r

B f ,0f 为有用信号载波频率,r B 为接收机中频带宽。

图 1 同频干扰图示

图 1表示全向天线覆盖的两个同频率小区的同频干扰情况。A 小区的移动台会受到B 基站发射机的干扰。两同频工作的基站之间的距离D 称为同频复用距离,同频复用距离与小区半径之比R D q /=称为同频复用比。同频复用比与小区复用系数N 的关系为:

2

23131??? ??==R D q N 或 N R D 3= (2-1)

若A 、B 基站具有相同的设备参数,发射功率都为T P (dBw),则移动台接收机输入端信号和干扰功率电平分别为 S T L P C -= (dBw) (2-2)

I T L P I -= (dBw) (2-3)

式中,S L 和I L 分别为经过距离R D -和R 的传呼损耗,传输损耗之比为

??? ??-??=-R R D n L L S I lg 10 (dB) (2-4)

式中,n 为路径损耗指数,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n=2,在陆地移动通信的无线路径传播时,n=4。

用dB 表示的载波/干扰比为

S I I T S T L L L P L P I C -=---=)()(/ (dB) (2-5)

取n=4,将式(2-4)代入式(2-5),得到

??? ??-=??? ??-=1lg 40lg 40/R D R R D I C (dB) (2-6)

2.2.2 非同频干扰

非同频干扰主要包括邻频干扰、互调干扰、阻塞干扰、杂散干扰

? 邻频干扰:

邻频干扰指来自所使用信号频率相邻频率的信号干扰。邻频干扰是由于接收滤波器不理想,使得相邻频率的信号泄漏到传输带宽内而引起的。邻频干扰可通过精确的滤波和信道分配而尽量减小。

远近效应:如果相邻信道的基站在离用户接收机很近的范围内发射,而接收机使用预设信道的基站信号,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严重,这称作远近效应。当离基站很近的移动台使用的信道与一个弱信号移动台使用的信道为相邻信道时,也会发生远近效应。(在UMTS 系统中,由于所有的移动台使用同一频带,远近效应影响更为明显,但UMTS 系统使用良好的功率控制消除了远近效应的影响)。

? 互调干扰

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于一非线性电路时,将互相调制产生新频率的信号输出。如果该频率正好落在接收机工作信道带宽内,则构成对该接收机的干扰,成为互调干扰。

互调干扰可能是外部信号与发射信号混合产生;也有可能完全是两个外部信号产生,它们只是借助接收机的非线性器件来相互混合;有时,产生互调信号的摇篮并不仅仅是接收机,非线性结合点有可能是附近生锈的屋顶或围墙,当有高功率的无线电信号传送时,这种物理结构就像一个非线性器件一样,形成互调干扰,而且这种互调影响会随天气条件变化。

如GSM 与DCS 网络之间的互调干扰:

由于GSM900和DCS1800分别存在45MHz 和95MHz 的双工间隔,而它们的带宽仅为25MHz (如考虑GSM900扩充频率,则为35MHz )和75MHz 。因此在单独设计GSM900或DCS1800时二阶互调和三阶互调不会落入带内。但对共站双频网的运营者,必须仔细分析互调干扰的情况。

二阶互调表现为fA+fB=fC或fA-fB=fC,对双频网可能的表现形式有:

情况1:

DCS1800Tx-GSM900Tx=GSM900Rx

情况2:

GSM900Tx1+GSM900Tx2=DCS1800Rx

Tx代表基站发射频率,Rx代表基站接收频率。详细分析双频网的具体频段,后一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只需考虑情况1:共站DCS1800发射频率与GSM900发射频率的差频不能等于GSM900的接收频率。

?阻塞干扰

任何接收机都有一定的接收动态范围,当频带外干扰信号强到一定程度,接收功率超过接收动态允许的最大功率电平时,会导致接收机饱和阻塞,从而影响系统的接收性能,这类干扰称为阻塞干扰。阻塞会导致接收机无法正常工作,长时间的阻塞还可能造成接收机的永久性性能下降。

?杂散干扰

由于发射滤波器的滚降特性(任何滤波器都不可能是理想的阶跃方式),导致总存在一定的带外辐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发射杂散。由于发射杂散产生的干扰称为杂散干扰。

2.3根据干扰来源划分:内部干扰、外部干扰

2.3.1内部干扰

移动通信蜂窝系统采用频率复用方式,以提高频率利用率。这虽然增加系统的容量,但同时也增加系统的干扰程度。这些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

?同频干扰

所谓同频干扰,即指无用信号的载频与有用信号的载频相同,并对接收同频有用信号的接收机造成的干扰。现在一般采用频率复用的技术以提高频谱效率。当小区不断分裂使基站服务区不断缩小,同频复用系数增加时,大量的同频干扰将取代人为噪

声和其它干扰,成为对小区制的主要约束。这时移动无线电环境将由噪声受限环境变为干扰受限环境。当同频干扰的载波干扰比C/I小于某个特定值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手机的通话质量,严重的情况下,就会产生掉话或使手机用户无法建立正常的呼叫。

?邻频干扰

所谓邻频干扰,即指干扰台邻频道功率落入接收邻频道接收机通带内造成的干扰。由于频率规划原因造成的邻近小区中存在与本小区工作信道相邻的信道或由于某种原因致使基站小区的覆盖范围比设计要求范围大,均会引起邻频道干扰。当邻频道的载波干扰比C/I小于某个特定值时,就会直接影响到手机的通话质量,严重的情况下,也会会产生掉话或使手机用户无法建立正常的呼叫。

?交调干扰

当两个以上不同频率信号作用于一非线性电路时,将互相调制,产少新频率信号输出,如果该频率正好落在接收机工作信道带宽内,则构成对该接收机的干扰,我们称这种干扰为交调干扰。交调干扰主要是指数、模共站的基站,由于模拟基站发射机的影响,而对数字基站产生的干扰。这种干扰的直接后果是时隙分配不出去,造成基站资源的浪费,也会产生掉话。

2.3.2外来电波的干扰

由于移动通信是靠空中电波传播的,当空中某些电波对正在使用的电波产生的干扰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信号噪声比下降到标准值以下(影响通话质量),这时手机可能将出现掉话。这些干扰电波来源相当复杂,例如大型发电机工业干扰、电源火花干拢、天电干扰和其它专业的邻近电波干扰等,这些干扰是很难完全避免的。如:

?电弧电焊产生的杂乱干扰

大规模的各种电弧电焊同时工作,会产生大量的、间断的、频繁的宽带干扰信号,使基站的噪声水平相应提高,灵敏度下降,使相对远离基站的移动台接入成功率低,掉话率高,从而严重影响小区的网络指标。因而,如果在小区覆盖范围内有大量使用电弧电焊的工厂,则要考虑这种杂乱干扰产生的可能性。

?电视增频器对CDMA上行干扰

90年代以前出产的电视机都没有有线电视增补频道,随着有线电视日益普及,许多家庭无法观看部分频道节目,有些家庭不愿更换电视机,于是购买价格便宜的电视增频器。电视增频器实际上是一混频器,作用是将增补频道信号混频输出到电视机可接收的范围。增频器输出频率最高可达870M,因而对CDMA上行频段形成干扰。随着CDMA网络的大规模开通,这一问题日益严重。

2.3.3内部干扰产生的原因

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电波传播的特性,决定其在通信过程中必然受到外界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外来电波的干扰是造成移动通信系统干扰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出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复杂性(有线与无线的综合体),它还一定程度上受到网络内部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同频干扰、邻频干扰、交调干扰,以及其它因网络参数设定不当而造成干扰等。外来电波的干扰与外界环境有关,在这里不加详叙。本节主要描述移动系统内部原因造成的干扰:

2.3.3.1频率配置问题

频率规划时频率复用不当、频点设定不正确导致两同频小区之间的距离不能够满足标准值,造成同频、邻频现象在短距离范围内存在。当手机在服务小区中收到很强的同频或邻频干扰信号时,会引起误码率恶化,使手机无法准确解调邻近小区的 BSIC 码或不能正确接收移动台测量报告,很有可能造成切换失败或掉话。

另外如出现同BCCH、同BSIC的情况时会对无线接口造成干扰。在GSM系统的无线接口中,随机接入和切换接入信令使用相同的编码和脉冲方式,均使用8位信息码加上6位奇偶校验位,并且这6位奇偶校验位和目标小区的BSIC相异或。小区收到接入信息时,与本小区的BSIC比较,若相同则进行下一步解码。距离较近的同BCCH、同BSIC小区间可能会产生随机接入和切换接入的干扰(“幽灵接入”)。由于切换多发生在小区边界,切换接入信令会在更近的距离产生干扰。基站分布较密时切换频繁,出现干扰的可能性也就较大。

2.3.3.2小区参数定义不当

BTS的发射功率参数MS—TXPRW—MAX—CCH、BS—TXPWR一CCH、BS—TXPWR一MAX、BS-TXPWR—MIN等设置不合理,也会造成干扰问题的出现。

MS—TXPWR—MAX—CCH参数设置过高,则在基站附近的移动台会对本小区造成较大的邻频干扰,影响小区中其它移动台的接通和通话质量;过小则决小区边缘的手机将很难占上信道,且受外界干扰更大。 BS—TXPWR—MAX—CCH参数设置过大,会与相邻小区产生覆盖交叠,造成信道干扰,手机占用信道困难,通话质量差等;过小会产少盲区。

2.3.3.3基站天线参数的不合理

基站天线的俯仰角及方位角设置不合理或存在偏差,导致基站的覆盖范围不合理,从而导致同频及邻频干扰。选择合适的俯仰角可使天线至本小区边界的射线与天线至受干扰小区边界的射线之间,处于天线垂直方向图中增益衰减变化最大的部分,从而使受干扰小区的同频及邻频干扰减至最小。俯仰角过小,会造成对附近同频站的干扰;过大则会造成对相邻站的邻频干扰。方位角设置存在偏差,易导致基站的实际覆盖与所设计的不相符,从而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同频及邻频干扰。

2.3.3.4玻璃幕墙、湖泊和其他反射体的影响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城市中建造起越来越多的玻璃幕墙建筑物。由玻璃幕墙装饰的高层建筑物会造成电波的强烈反射,这种杂乱的反射波很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同频干扰或邻频干扰,此时需调整天线方位角以避开玻璃幕墙的反射。

2.3.3.5直放站设置不合理

直放站设置不合理,造成对周围信号的干扰。为减少投资,扩大覆盖范围,一些县城内的小基站普遍采用直放站直接放大其信号,但由于目前大量使用的直放站是900 MHz宽带放大器,它对所接受的信号进行直接放大,然后再发射出去,且基站与直放站之间绝大多数又是射频连接方式,加之直放站的规划和选址上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易造成对周围信号的干扰。

2.3.3.6发射及接收部分硬件问题

发射部分杂散辐射及接收部分杂散响应较大,会造成对本信道和其它信道的干扰,严重时将不能正常通话。发射机倍频器的输出滤波器特性不好、频率合成器中鉴相器的屏蔽不好,都会带来较多的杂散辐射,这些杂散辐射会对正好以这些频率工作的信道产生干扰。接收机—般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如果接收机的输入电路选择性不好、镜频选择性不好或中频邻近选择性不好,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镜频干扰和中频干扰。

2.4移动通信系统射频干扰的测试常见仪器

凡是能对无线电频率进行分析的仪器都能测试干扰,通用的测试仪表为频谱仪、场强仪、测试接收机等。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路测仪、移动基站本身的网管系统也具有发现干扰的能力。基站测试仪、天馈线测试仪是测量基站自身问题的手段。各种测试工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测试手段越齐全,越利于干扰的查找。下面介绍干扰测试的常见仪器。

?频谱仪

频谱仪是对频谱进行分析的仪器,是测试干扰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频谱仪可在频谱上非常直观地发现干扰,对干扰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定量测试,是干扰发现、干扰定性和干扰定量不可缺少的仪器。频谱仪不仅测试移动通信频段干扰,对所能覆盖的整个测试频段内的信号都能分析,不仅能对干扰做定性分析,还能准确地对干扰进行定量分析。但频谱仪操作复杂,价格较高,一般在干扰发现问题后进行定性、定量测试。同时,频谱仪一般需要交流供电,不便携。

?场强仪

场强仪是测试无线电信号强度的仪器。场强仪具有专用天线,能精确测试信号的场强值。场强仪便携小巧,使用电池工作,具有方便的定向功能,因此经常用于外场干扰定位。但由于场强仪频谱分析功能较差,测试时很不直观,发现干扰能力弱,干扰定性的能力也很差,一般是在频谱仪已经对干扰定性后,进行干扰源的定位查找。此外,虽然场强仪能够精确测定场强值,可以对干扰进行定量分析,但其场强测试带

宽一般低于150KHz,而GSM一个信道带宽为200KHz,因此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有一定误差。场强仪对窄带固定频率的干扰有较好的定位能力,但移动网络经常遇到宽频带干扰(如直放站)或间歇干扰,使场强仪在移动通信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路测仪

路测仪是完全针对移动通信网络设计的功能强大的网络优化系统,能对移动网络空中接口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它可以利用电子地图,将网络的QoS同地理位置相关,可以对空中二、三层协议解码与信令分析仪或网络优化软件配合,深入诊断移动网络出现的故障。但使用路测仪查找射频干扰时,仅使用其频谱功能,由于其频谱功能仅覆盖被测试移动制式的频段,针对不同制式需要不同的窄带测试接收机。路测仪的频谱功能是经软件处理后显示到电脑上的,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发现干扰的能力很强,但是定量测试有误差。不具备完整的频谱分析功能,由于不能测试移动带外频谱,对带外干扰不能进行分析。路测仪一般利用车载进行测试,不便于外场携带,但路测仪有测试手机,是发现下行同频干扰的最佳手段,这是其他测试仪器无可比拟的。

?基站网管

基站网管系统随时监测非工作信道的功率电平,若有干扰信号存在,会在统计报告中反映。因此基站网管是发现上行干扰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不同基站设备供应商对Interference Band的分级有所不同,但都可粗略了解干扰的强度。由于每个基站的覆盖分3个扇区,因此某个区域的统计报告可粗略指出干扰来自的方向。

?NetTek分析仪

NetTek分析仪是泰克公司生产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分析仪,主要有以下功能:频谱分析、干扰分析与定位、基站发信机指标测试、天馈线测试。

NetTek分析仪加装频谱与干扰分析选件,使用电池供电(每块锂电池克测试4小时),适于外场作业。可以显示频谱随时间的变化,能够对射频环境长期监测,是发现干扰、干扰定性和干扰定位的很好的手段,同时可分析间歇干扰。

3GSM系统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

GSM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阶段,在实际的网络优化工作中,发现GSM系统受到的上行干扰问题已经成为网络优化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上行干扰会使系统掉话率增加,减少基站的覆盖范围,降低通话质量,使网络指标和用户的通话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3.1上行干扰分类及产生原因,解决方法

根据在实际网络优化工作中长期对上行干扰问题的分析,基本上可将其产生原因分为以下几类:

3.1.1无线系统自身问题

无线系统自身问题一般集中在天线器件、基站接收通路的问题上,由于基站子系统问题造成的上行干扰高存在以下规律:INTERFERENCE BAND统计值随话务量变化,话务量高时,INTERFERENCE BAND也随之增高,到深夜话务量降低后,INTERFERENCE BAND统计恢复正常。一般如果出现这样的规律,首先要考虑无线子系统的问题。

3.1.2直放站引起的上行干扰问题

目前存在的最普遍的上行干扰问题是直放站引起的上行干扰,特别是一些用户自行安装的“非法直放站”,由于价格低廉,各种器件的性能不好,造成较强的上行干扰问题。

直放站产生干扰的原因是空间的白噪声和直放站自身的噪声经过放大后,通过上行链路连同手机信号一同到达基站接收端造成对基站的上行干扰。一般正规直放站厂家在安装直放站时考虑到这个问题,要对直放站上行噪声底部电平(uplink noise floor)进行调整,并且选择适当的施主小区,以减少对基站系统的上行干扰。

但某些用户自行安装的直放站并不考虑该问题,因此会对周围基站造成较强的上行干扰。由于直放站引起的上行干扰统计上的规律为:与话务量无关,只要直放站工作,INTERFERENCE BAND统计24小时高。

图 2 宽频直放站干扰频谱

图2为受到非法直放站影响的上行频谱。对于非法直放站的问题,实际的解决方法是帮助用户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并拆除造成干扰的直放站。运营商为解决信号盲区安装直放站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行噪声底部电平的问题;避免在解决信号覆盖的同时,将干扰引入网内,使网络质量恶化。

3.1.3干扰机(移动信号阻断器)干扰

干扰机干扰是出于特殊目的,为阻断移动通信信号而采取的一种干扰方法,目前发现的主要应用于会议保密,也发现个别加油站为阻止司机在加油站内打手机而安装的干扰机。

图 3 某型号干扰机

干扰机造成的干扰极其强大,统计上附近基站的INTERFERENCE BAND值最高达到30左右,使掉话次数成倍增长,用户明显感觉通话存在问题,对移动通信网络的影响非常大。

图 4某频谱干扰图

图4为在某会议场所外400米处测试到的军方干扰机干扰频谱。从图中可看出GSM的上行信号已大部分被干扰信号淹没,此时的现象为手机有信号,但无法顺利拨打电话。

3.1.4不同网络之间信号干扰造成的上行干扰问题

在实际网络优化中发现过两种网间信号干扰问题,一类为联通 800MhzCDMA 干扰中国移动GSM网络上行信号,一类为地方电力微波系统干扰DCS 1800M系统的上行信号。

同站址、或相距很近的CDMA基站和GSM基站,CDMA系统会对GSM系统造成干扰,产生干扰的原因就是同址站之间的隔离度不够。实际工作中发现,当CDMA基站天线与GSM基站天线距离很近,特别是两天线正对,并且距离小于100米(经验值)的情况下,CDMA系统会对GSM系统产生较强的上行干扰,图5为受到CDMA系统干扰的中国移动基站接收端测试到的上行干扰频谱。

图 5 CDMA下行对GSM上行的影响

从图中可明显看出处于876MHZ左右的CDMA信号存在明显的脱尾现象,脱尾信号已落入中国移动GSM系统的上行频段890MHZ—909MHZ,从而对中国移动GSM系统的上行频段造成干扰,使INTERFERENCE BAND统计偏高,造成掉话和通话质量变差。

CDMA系统造成的INTERFERENCE BAND统计值高一般为24小时高,与话务量无关,并且低端频率受到的干扰严重。对于此类的上行干扰问题,需要协商联通公司进行解决,常用的方法为联通CDMA基站发射端安装波形滚降特性良好的外置带通滤波器,以保证带外辐射干扰最小;或调整两个运营商之间基站的天线方位或垂直位置,使其隔离度增加,以消除干扰问题。

3.1.5民用或工业设备造成的上行干扰

民用或工业设备造成对GSM系统上行频谱的干扰的例子有电视增频器、无线摄像头等,不进行一一描述。但随着民用无线设备的增多,该类干扰将逐渐增加,在网络优化中处理上行干扰时应该值得重视。

3.2Alcatel相关的OMC参数和计数器

3.2.1空闲信道干扰电平平均周期(INTAVE)

定义

按GSM规范05.08的规定,BTS必须测量所有空闲信道上行链路的干扰电平,其目的是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由于无线信道干扰的随机性,BTS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对测量的上行干扰电平作平均处理,其平均的周期由参数“空闲信道干扰电平平均周期(INTAVE)”确定。

格式

此参数以十进制数表示,单位为SACCH复帧,范围为1~31,默认值为6。

设置及影响

INTAVE的取值越小,测量的实时性越强,但同时在Abis接口上的流量也越大。一般建议INTAVE取6~10的范围。若Abis信令流量负荷较重时,INTAVE的取值可以适当增大。

3.2.2干扰带INTRBD1..INTFBD5

参数名称:INTFBD1..INTFBD5。(此为Alcatel参数名称,其他厂家根据规范可有不同的名字)

定义

按GSM规范05.08的规定,BTS必须测量所有空闲信道上行链路的干扰电平,其目的是为无线资源的管理和分配提供依据。另外,BTS必须对所测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干扰电平分成5个级别报告给BSC(当MSC询问时,BSC将这些信息报告给MSC)。对于5个干扰级别的划分(即所谓干扰带),则由操作人员通过OMC人机界面进行设置。参数“干扰带INTFBD1~INTFBD5”确定了划分5个干扰带的边界。

格式

INTFBD1~INTFBD5的取值范围为-110dBm~-47dBm。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为-110dBm与INTFBD1间时,则干扰级别为0;当测得的干扰电平处于INTFBD1~INTFBDB2之间时,则干扰级别为1;依此类推。

传送

INTFBD1~INTFBD5为系统的内部参数,仅在相应的OM信道上传送,不出现在Um接口上。

设置及影响

干扰带的划分应有利于说明系统中的干扰情况。一般建议采用系统的默认参数,即:

?INTFBD0=-110 dBm(系统规定)

?INTFBD1=-100 dBm(可自定义)

?INTFBD2=-95 dBm(可自定义)

?INTFBD3=-90 dBm(可自定义)

?INTFBD4=-85 dBm(可自定义)

?INTFBD5=-47 dBm(系统规定)

一般情况下,空闲信道干扰电平都较小,因此INTFBD1~INTFBD4的值应较小。当系统中出现明显的较大干扰时,为了解干扰的大小,可以将INTFBD1~4适当增大。

注意事项

设置时必须注意INTFBD1~INTFBD4的对应关系,保证INTFBD1≤INTFBD2≤INTFBD3≤INTFBD4。

3.2.3Alcatel设备的计数器MC320a/b/c/d/e

在各设备厂家的操作维护系统中,都可通过不同的计数器来观察某个时段小区及全网的空闲信道上行链路干扰电平等级情况,与其他话务统计计数器一起可用以分析上行干扰对于整体指标的影响。

此处以Alcatel设备为例,在Alcatel OMC统计计数器列表中,采用MC320a/b/c/d/e五个计数器分别表示每个小区空闲信道上行链路的干扰等级BAND1/2/3/4/5,举例如下:

小区CI=53232在某个平均周期INTAVE内共有空闲信道14个,BTS设备测得这些上行信道的上行链路干扰电平结果分别是:

?7个信道为-105dBm

?4个信道为-87dBm

?3个信道为-75dBm

与OMCR设定的INTFBD门限对比之后,该平均周期的MC320a/b/c/d/e 为:

?MC320a(AV_NB_IDLE_TCH_INTERF_BAND1)=7

?MC320b(AV_NB_IDLE_TCH_INTERF_BAND2)=0

?MC320c(AV_NB_IDLE_TCH_INTERF_BAND3)=0

?MC320d(AV_NB_IDLE_TCH_INTERF_BAND4)=4

?MC320e(AV_NB_IDLE_TCH_INTERF_BAND5)=3

从以上的计数器结果可看出,小区CI=53232的上行干扰相当严重,有50%的空闲信道的上行干扰达到BAND4、5,很有可能引起掉话失败率和分配失败率较高。

表 1 某网络全网的上行干扰BAND分布

公路工程案例分析(经典)

公路工程案例分析(经典) 【案例1】 1、背景材料: 某高速公路某合同段,由甲承包商承包施工,为了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施工单位制定了以下管理制度: (1)严格测量复核签认制度: 1)由2~4人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对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控制网点测量资料进行核对,核对结果要由工地技术主管审核签认后方可使用; 2)利用已知点进行引测、加点和施工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 3)测量结束后,由负责测量工作的技术员召集各位测量员共同对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2)测量记录与资料要分类整理、妥善保管,作为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归档。具体包括如下资料: 1)项目交接桩资料,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有关测量控制网点、放样数据变更文件。 2)项目及各工点、各工序测量原始记录,观测方案布置图、放样数据计算书。 3)测量内业计算书,测量成果数据图表。 (3)购置如下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1)主要测量仪器:水准仪、光电测距仪。 2)主要测量工具:量距尺。 2、问题: (1)指出上述测量复核签认制度中不当之处,写出正确的做法。 (2)上述测量归档资料是否齐全?若不全请予以补充完善。 (3)再分别写出两种常用的主要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 【案例2】(2009、二建) 背景资料 某预应力T型梁桥,大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即进行台背回填。该桥台高9m,桥台地基为微风化砂岩。为了施工管理和质量检验评定的需要,施工单位将台背回填作为分部工程,下设挖台阶与填土两个分项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台背回填前,进行了挖台阶施工,自检后请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但驻地监理工程师临时外出开会,考虑到地基为砂岩,强度满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进行了台背填筑,等监理工程师回来后补办手续。 台背填筑时,采用与桥头引道一致的粘土作为台背填料,并对进场的填料进行检验,在桥台上绘出每层填筑的填厚线位,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方法填筑,分层松铺厚度30cm,用夯压机械进行夯实,每层夯实完工后进行自检并照相,并对每个桥台单独建立了技术档案。 问题: 1.指出施工单位质量评定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2.地基处理的验收是否符合隐蔽工程验收制度规定?说明理由。 3.指出台背填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4.通车后,该桥台最易出现哪种病害? 【案例3】 1、背景材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试卷3_有答案

温岭职业技术学校XX学年XX学期XX年级模拟考试 计算机试题卷 ________________ 号________________ 本试题卷共3大题,共X页。满分1分,考试时间X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3.所有试题均需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0小题,每小题.0分,共1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所有入网设备共用一条传输线路的网络,其网络类型是________。() A.环型 B.星型 C.网状型 D.总线型 2.学校计算机房的局域网因个别工作站的静态IP地址常被改动而发生IP地址冲突,解决该问题可以启用网络服务器________服务的功能,以租借形式给每台工作站分配一个IP地址。 () A.WWW B.DHCP C.DNS D.FTP 3.手机和电脑通过无线传输媒介互连,该媒介有可能是________。() A.激光 B.红外线 C.双绞线 D.光纤 4.网络拓扑结构反映出网络________。() A.载体 B.功能 C.跨度 D.连接的几何形式 5.以下网络设备中,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是________。 () A.集线器 B.网桥 C.路由器 D.网关 6.在Internet中,有如下IP地址,其中属于C类地址的是________。 () A.128.20.1.1 B.125.101.88.101 C.188.102.75.125 D.202.110.162.18

GSM路测信令分析宝典

目录 一、第三层信息(GSM Layer 3 )的分类 2 1. CC层 3 2、MM层 3 3、RR层4 二、接续流程 5 2.1、移动主叫流程 5 2.1.1、信道请求Channel Request(Rach)MS→BTS7 2.1.2 申请信道Channel Required( BTS→BSC) 8 2.1.3 信道激活Channel Activation (BSC→BTS) 8 2.1.4信道激活证实Channel Activation ACK(BTS→BSC)8 2.1.5 立即指配命令immediate assignment (BSC→BTS)8 2.1.6 立即指配immediate assignment (BTS→MS) AGCH 8 2.1.7 CM业务请求CM service request (MS→BTS→BSC→MSC)9 2.1.8 无编号确认UA(SDCCH)9 2.1.9 鉴权Authentication Request MSC→BSC→BTS→MS9 2.1.10 TMSI再分配命令TMSI Reallocation10 2.1.11 建立Setup10 2.1.12呼叫接续Call Proceeding 10 2.1.13指配请求Assigment Activation BSC→BTS11 2.1.14 信道激活Assigment Activation ACK BTS→BSC11 2.1.15 分配命令Assigment Command11 2.1.16 SABM(设置异步平衡模式)Layer2 (FACCH)11 2.1.17 建立指示Establish Indication BTS→BSC12 2.1.19 分配完成Assigment Complete12 2.21振铃提醒Alerting 12 2.22连接Connect12 2.1.24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12 2.1.25撤销连接Disconnect12 2.1.26 释放Release13 2.1.27 释放完成Release Complete13 2.1.28 清除命令Clear command13 2.1.29 释放信道Channel Release13 2.1.30 DEACTIVE_SACCH(慢速随路控制信道)13 2.1.31 DISC13 2.1.32 UA13 2.1.33 释放指示13 2.1.34 RF信道释放13 2.1.35 RF信道释放确认13 2.1.36 清除完成13 2.1.37 SCCP释放13 2.1.38 SCCP释放确认13 2.2、手机被叫流程的区别14 三、第三层(Layer 3)信令详解16 1、System Information Type1 16

局域网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局域网原理与技术》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分组交换技术中,分组交换适用于短报文交换,分组 交换适用于长报文交换。 2、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交换机上所有的端口属于同一个广播域。 3、网络测试通常包括、、、、 和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的测试内容。 4、网络用户对共享资源的权限包括、和 3种。 5、验证本地计算机是否安装了TCP/IP以及配置是否正确,可以使用地址配置命令命 令。 6、在对流层视线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通信方式称为微波通信。 7、正向搜索区域就是从域名到IP地址的映射区域。 8、用于显示当前正在活动的网络连接的网络命令是Netstat。 9、计算机病毒按传染方式可分为引导型、文件型和复合型病毒。 10、电子邮件的传送是通过smtp(协议),用户接收是通过pop3或imap(协议)。 11、按照应用范围的不同,路由协议可分为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两类。 12、传输距离在2km以内的,可以选择多模光缆,超过2km可用单模光纤或 选用中继。 13、交换机的本地配置一般要使用 console 端口来进行,远程配置一般使用 telnet 或 ssh 方式。 14、综合布线系统是开放式结构,可划分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 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 6个子系统。 15、交换机的的端口工作模式一般可以分为access 、 multi 、 trunk 3种。 二、单项选择题 1、IIS能提供的服务是 B 。 A.BBS B.FTP C.E-mail D.DHCP 2、下列 C 不符合局域网的基本定义。 A.局域网是一个专用的通信网络。 B.局域网的地理范围相对较小。 C.局域网与外部网络的接口有多个。 D.局域网可以跨越多个建筑物。 3、选出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 C 。 A.PING B.TFTP C.TELNET D.OSPF 4、DNS的作用是 C A.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 B.访问HTTP的应用程序 C.将计算机名翻译为IP地址 D.将MAC地址翻译为IP地址 5、当数据在网络层时,我们称之为 B 。

2012上行干扰处理流程及案例

2012遵义上行干扰处理流程及案例 根据省公司“工兵行动”专项干扰优化要求,各分公司将按照自查自纠展开工作。干扰问题一直是属于优化的重点,干扰会造成后台指标恶化,同时用户感到呼叫困难、通话质量差、异常掉话等。因此,处理干扰刻不容缓。 目前,遵义全网存在三种类型干扰:一是直放站干扰(设备稳定性较差)。二是网内干扰(谐振腔、馈线头、避雷器、天线等)。三是外部干扰(如电信CDMA、私装天线等)。处理起来比较繁琐、较为复杂,网优室结合现场处理经验。梳理了排查步骤和案例如下,各公司要进行认真学习,强化干扰处理能力,着实提升网络质量。 一、排查步骤 1、带直放站干扰小区 若接直放站,则将直放站全部甩开,将直放站合路器一同拆下,保持基站天馈原有状态。 (切忌不可只关直放站电源),联系机房人员查看上行干扰是否消失或减弱(让机房工作人员多刷新几次)。 若上行干扰消失,则需联系直放站厂家对直放站设备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维护人员 应打机房电话确认干扰是否消除,并且到直放站远端覆盖区域检查覆盖是否减弱。 若上行干扰没有任何变化,需要做如下步骤。 2、若无直放站小区存在上行干扰 排查该干扰小区100米内是否存在电信基站,若存在电信基站,建议首选协调电信关闭 电信基站后联系机房查看干扰小区的上行干扰情况。若无法协调电信关闭基站,建议将干扰小区天线方位角转向背向电信基站方向,联系机房查看上行干扰情况,判断是否减弱或消失。若干扰减弱或消失,则该小区的干扰源为电信基站,建议协调电信整改或者安装滤波器。若不是电信干扰,需要做如下步骤。 3、网内干扰处理 该小区无电信站在附近,无直放站,基本可以判断为基站网内干扰,涉及到的部件有: ANC、ANY、1/2跳线头、避雷器、7/8馈线头、天线。首先检查1/2跳线头是否老化、松

局域网技术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1.在10BASET以太网系统中,网卡上用(A)这对双绞线作为数据信息的发送。 A.l-2 B.3-4 C.3-5 D.4-5 2.1000BASEF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介质是(C)。 A.单模光纤 B.多模光纤 C.双绞线 D.钢缆 3.矩阵交换结构的以太网交换机是主要采用(D)的方法实现。 A.软件和硬件 B.软件、硬件和控制处理 C.软件 D.硬件 4.100BASETX的全双工以太网段最长距离为(A)米。 A.100 B.2K C.185 D.500 5.描写令牌环网的标准是(D)。 A.802.2 B.802.3 C.802.4 D.802.5 6.假如网卡中心连接器为ST,请问网络的传输介质为(D)。 A.双绞线 B.细缆 C.粗缆 D.光纤 7.10BASET以太网络的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网状型 8.在TOKEN-RING的帧格式中,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的地址是表示(B)。 A.单地址 B.广播地址 C.组地址 D.无效地址 9.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同轴电缆一般称为(A)。 A.基带电缆 B.频带电缆 C.信号电缆 D.传输电缆 10.如采用中继器来扩展网络,Ethernet最多可用(B)中继器。 A.3 B.4 C.5 D.6 11.在以太网的帧结构中,前导码的作用主要是(A)。 A.建立同步 B.信息数据 C.保证传输 D.应答信息 12.FastIP的主要技术基础是采用(A)协议。 A.NHRP B.RARP C.HROP D.ICMP 13.新型结构的高性能L3交换是基于(A)层的网络设备。 A.网络 B.数据链路和网络 C.数据键路 D.传输和网络 14.在IEEE802标准系列中,规定今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准是(C)。 A.802.2 B.802.3 C.802.4 D.802.5 15.传输媒体是计算机数据通信时,收发双方进行数据交换的(A)通路。 A.物理信号 B.逻辑信号 C.编码信号 D.调制信号 16.在以太网帧中插入VIA:N头部,头部插在(B)之后。 A.目的地址 B.源地址 C.帧检验字段 D.控制字段 17.在系统集成体系结构中,负责系统软件、集成协议集的平台是(C)。 A.硬件平台B、网络平台C.传输平台D、系统平台 18.在一个自治系统之间互联路由器使用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A)。 A、网关协议 B、互联协议 C、路由协议 D、转换协议 【2】: 1.下列不属于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是(D)。 A.星型 B.环型 C.树型 D.不规则型 2.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A)。 A.降低信号干扰的程度 B.降低成本 C.提高传输速度 D.没有任何作用 3.下列不属于10BASET集线器接口的是(D)。 A.AUI B. BNC C.RJ45 D. BUS 4.在局域网中,由PLS模块对帧进行数据编码,它采用(B)。 A.不归零编码 B.曼彻斯特编码 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D.归零编码 5.100BASEFX中多模光纤最长传输距离为(C)。 A.500m B.1km C.2km D.40km 6.以下叙述错误的是(B)。 A.快速以太网兼容10BASET/FL方式 B.10Mbit/s和100Mbit/s自适应是为了系统的扩充性

联通FDD-LTE干扰排查案例

武汉联通FDD-LTE干扰排查案例 红光社区保障房 一、问题现象 在8月4日LTE的日常网络优化问题跟踪中,发现在L石洋污水处理厂_2等13个小区

二、优化分析 1.针对小区异常情况,我们首先在华为网管对该小区进行告警查询,结果发现这些站未出现有影响业务的告警,并未发现其与影响业务的重大告警,可以排除由于基站硬件原因。 2.查看采集到通过收集这13个小区的上行PRB干扰数据,统计干扰出现规律。经统计发现13个小区的干扰一直存在,且干扰波形类似,持续的时间都很长,基本是24小时,出现时间为7月26日晚,初步确定干扰源为外部有源固定干扰源,而且长时间不间断供电。 可以看出干扰主要集中在前40个RB上,为此详细分析了前40个RB值的干扰情况: 可以看出干扰波形走势类似,可以认定为同一个干扰源影响,并且在第13个RB上的干扰有突增,对应频率段为1747.4MHz。 3.假定干扰为外部干扰:分析采用扫频仪(美国泰克YBT-250),并配备八木天线,

现场频谱扫描,设定频率1745-1750MHz。 A、从基站小区受干扰的轻重程度、基站的部分受干扰扇区覆盖区域入手,初步判断干扰源可能存在的大致区域。 B、在初步认定的干扰源区域附近选取测试点多个合适的测试点,检测出干扰源的最强方向,并在图层上作出射线,通过多条射线的方向汇合点,进一步确定干扰源位置。 C、在确定的干扰源位置上用过观测附近环境和扫频测试精确找到干扰源。 最终确定干扰源为红光社区保障房3栋3201的业主私装手机信号放大器。 三、干扰排除 通过联系业主当面沟通后发现为移动用户因为手机信号不好私自加装了手机信号放大器。了解到该业主是7月26日搬到这所新租的房子内,并使用了房东留下的手机信号放大

客户服务经典案例分析与答案优选稿

客户服务经典案例分析 与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芬克斯”酒吧案例分析 在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有一家名叫“芬克斯”的小酒吧,面积不足30平方米,仅有一个柜台和五张桌子,是一位名叫罗斯恰尔斯的犹太人开设的。 一天,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到这里进行访问,发现了这家路边的小酒吧。晚上他突然想到这家酒吧去放松和消遣一下,于是他亲自打电话到酒吧,告诉酒吧的老板罗斯恰尔斯,说他本人以及他的十几个随从和保镖要到贵店,为了安全起见,希望贵店能够到时拒绝其它顾客来此消费。 象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国家级重要人物既然会光临一个普通而平凡的小店,是一般的老板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面对基辛格的要求,酒吧老板罗斯恰尔斯却客气地回答说:“您能光临小店,我感到莫大的荣幸。但是要我因此而拒绝其他客人,我做不到;因为他们都是我多年的老熟客,是一直支持本店的人,因为您的来临而把他们拒之门外,我就失去了信誉。”听了老板的这些话之后,基辛格只得颓丧而不满地挂了电话…… 正是由于“芬克斯”敢于为了维护老顾客的利益和自己的商业信誉而拒绝了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小酒吧被美国的《新闻周刊》评选进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十五名。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此案例反映了“芬克斯”酒吧老板罗斯恰尔斯奉行了一种什么经营理念? (2)此案例给从事客户服务工作的企业和人员以什么启示?

(1)答:“芬克斯”酒吧老板罗斯恰尔斯奉行了一种顾客利益至上,商业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 (2)答:(1)忠诚的老客户是企业最重要的财富、是企业最独特的资源。只有忠诚与你的老客户,他们才会始终支持你。 (2)商业信誉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是企业经营的灵魂。要想获 得顾客的信任,首先必须诚实守信,用心灵换取顾客的信赖, 这是营销和服务行业的一条铁律。 “沟通”的案例分析 某顾客致电某服务中心,因无人接听处在电脑服务当中,等得不耐烦的时候,终于等到服务员接听。 服务员:“您好!我是77号,竭诚为您服务,我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顾客答:“你能不能让我少等会儿?” 服务员:“哦,今天电话特别多,一下忙不过来,您有什么事?” 顾客答:“你们为什么不配多点人?” 服务员:“那是我们领导的事,我也想人多点呀!” 顾客答:“那你们领导真蠢,总是让我们花大把时间等,难道顾客的时间就不值钱吗?” 可见,光是礼貌和客气,客户还是不满意…… 请根据上述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有哪些不妥之处? (2)服务人员如此礼貌与客气,顾客为什么还是不满意呢?

局域网技术期末复习题【选择题】说课材料

局域网技术期末复习题【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1.在10BASET以太网系统中,网卡上用(A)这对双绞线作为数据信息的发送。 A.l-2 B.3-4 C.3-5 D.4-5 2.1000BASEF千兆位以太网的传输介质是(C)。 A.单模光纤 B.多模光纤 C.双绞线 D.钢缆 3.矩阵交换结构的以太网交换机是主要采用(D)的方法实现。 A.软件和硬件 B.软件、硬件和控制处理 C.软件 D.硬件 4.100BASETX的全双工以太网段最长距离为(A)米。 A.100 B.2K C.185 D.500 5.描写令牌环网的标准是(D)。 A.802.2 B.802.3 C.802.4 D.802.5 6.假如网卡中心连接器为ST,请问网络的传输介质为(D)。 A.双绞线 B.细缆 C.粗缆 D.光纤 7.10BASET以太网络的拓扑结构是(B)。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网状型 8.在TOKEN-RING的帧格式中,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的地址是表示(B)。 A.单地址 B.广播地址 C.组地址 D.无效地址 9.用于传输数字信号的同轴电缆一般称为(A)。 A.基带电缆 B.频带电缆 C.信号电缆 D.传输电缆 10.如采用中继器来扩展网络,Ethernet最多可用(B)中继器。 A.3 B.4 C.5 D.6 11.在以太网的帧结构中,前导码的作用主要是(A)。 A.建立同步 B.信息数据 C.保证传输 D.应答信息 12.FastIP的主要技术基础是采用(A)协议。 A.NHRP B.RARP C.HROP D.ICMP 13.新型结构的高性能L3交换是基于(A)层的网络设备。 A.网络 B.数据链路和网络 C.数据键路 D.传输和网络 14.在IEEE802标准系列中,规定今牌传递总线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的标准是(C)。 A.802.2 B.802.3 C.802.4 D.802.5 15.传输媒体是计算机数据通信时,收发双方进行数据交换的(A)通路。 A.物理信号 B.逻辑信号 C.编码信号 D.调制信号 16.在以太网帧中插入VIA:N头部,头部插在(B)之后。 A.目的地址 B.源地址 C.帧检验字段 D.控制字段 17.在系统集成体系结构中,负责系统软件、集成协议集的平台是(C)。 A.硬件平台B、网络平台C.传输平台D、系统平台 18.在一个自治系统之间互联路由器使用的路由协议称为外部(A)。 A、网关协议 B、互联协议 C、路由协议 D、转换协议 【2】: 1.下列不属于局域网拓扑结构的是(D)。 A.星型 B.环型 C.树型 D.不规则型 2.双绞线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层的铜导线按一定密度互相绞在一起组成,这样可(A)。

干扰-MR不处理分析报告案例

MR不处理分析报告 1 现象描述 C国LTE项目,做上行拉网测试时,UE从M站点FE2切换到N站点FE2,切换成功后,N站点FE2测量控制消息还没有下发,UE又上报测量报告,基站不处理,导致掉话。 前台信令截图 2 告警信息 无 3 原因分析 【问题结论】 UE从A小区成功切换到B小区后,如果B小区测量控制消息还没有下发,UE就上报测量报告要求切换到C小区,此时UE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measId是沿用A 小区下发给它的测量控制消息中的measId(因为没有收到B小区下发的测量控制消息,故无法更新),因为测量报告中的measld与B小区预期的不一致,故B小区不处理测量报告。

【原因分析】 (1)UE 从M 站点FE2(A 小区)切换至N 站点FE2(B 小区),M 站点FE2(A 小区)作为目标小区时下发的测量控制消息中预期的measIdObjectId=1,之后上报的测量报告中measId=1,两者一致,故M 站点FE2(A 小区)处理测量报告,UE 成功切换到N 站点FE2(B 小区)。 (2)UE 成功切换到N 站点FE2(B 小区)后,从前台信令可以看出,N 站点FE2(B 小区)还没有下发测量控制消息,UE 就上报测量报告。 从后台虚拟用户跟踪信令可以看出,在UE 上报多个测量报告(measId=1)后, N 站点FE2(B 小区)才下发测量控制消息(预期measIdObectId=2),两者不一致,故之前的测量报告,基站不处理,导致切换失败。 A 站点FE2作为目标小区下发 的测量控制消息

(3)该问题是在切换时出现了RRC重配置流程与MR测量报告嵌套,正常情况下,在测量控制还未下发前,UE是不会上报MR测量报告的,一般情况下,有两个原因会导致该问题发生: 1、终端UE问题,终端设计不符合协议; 2、上行信号质量较差,干扰严重。 4 处理过程 调整M站点FE2功率,降低干扰。测试发生切换失败时,区域的SINR<-5dB,RSRP为-100dbm左右,调整完M站点FE2功率后,区域的SINR>-3dB,RSRP 为-95dbm左右,复测未出现该问题; 5 学习心得 切换过程中,如果基站没有下发测量控制消息,或者UE没有收到测量控制消息,UE就无法更新其上报MR的内容,这样将导致UE想切换时,基站侧预期的MR 与实际的MR不一致,基站不处理MR,最终导致切换失败。 这种问题发生的频率不高,出现问题时应先排除上行干扰。

上行干扰排查

上行干扰排查 近年来,各移动网络规模发展非常迅速,一方面,为了应对由于市场资费调整带来的话务压力,在某些人口密集地区(如商业区、大学城)出现了较多的大配置基站,基站分布变密;另一方面,为了解决网络弱覆盖以及投诉,网络中建设了大量的分布系统和直放站。这样,在解决网络覆盖和话务的同时也带来了其他一些问题,其中上行干扰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直接导致了网络质量的下降和用户投诉量的增加。本文基于干扰的排查提出一些方法及总结。 1.1 干扰分类 GSM系统的干扰按照频段有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之分,此次项目主要针对上行干扰进行排查和处理。根据我们目前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干扰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直放站干扰 直放站干扰是网络优化过程中最常见的干扰之一。直放站有宽频直放站和选频直放站。宽频直放站实际上是一个宽频放大器,它将整个移动上行或下行频带放大,实现信号覆盖。宽频直放站有合法直放站和非法直放站之分,合法直放站由于设置不好,造成对基站干扰,但较多的宽频直放站干扰为非法私自安装的直放站,这是因为劣质宽频直放站价格便宜,在人口密度大,信号覆盖不好的场所经常私自安装。宽频直放站的干扰特点是频带宽,占据整个上行,且幅度不稳定。 选频直放站也是放大上行信号的放大器,但与宽频直放站不同,选频直放站仅工作在某一频率或几个频率上,因此产生的干扰比宽频直放站产生的干扰小。有些选频直放站仅在有手机业务信号时才存在,形成的干扰是间歇的。从频谱上看,选频直放站具有与正常手机信号相同的频谱,只是手机信号是瞬间信号,选频直放站信号相对停留时间比较长。选频直放站一般价格较高,通常不是非法直放站,而是运营商自身或运营商之间的直放站设置不好造成的。 CDMA基站及其直放站的干扰 从运行频段上看,CDMA的下行频段与GSM的上行频段比较接近,在站址选择及网络规划中如果做得不恰当,势必造成对GSM的干扰,造成GSM系统接收性能的下降(干扰是相互的,但由于GSM的发射频段与CDMA的接收频段相差较远,且CDMA是自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性能较好,所以GSM对CDMA系统所造成的干扰可以忽略)。三种主要的CDMA干扰为杂散干扰、阻塞干扰和互调干扰。其中,杂散干扰与CDMA直放站(或基站)目前在890MHz附近的带外发射有关,这是接收方(GSM系统)自身无法克服的,将导致GSM系统信噪比下降,

局域网 考试题

局域网 一、判断 1.局域网中的以太网采用的通信协议是X.25。( ) 2.交换机也叫做HUB,是一种具有多个端口的中继器。( ) 3.在计算机网络中,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设备都属于通信子网的设备。( ) 4.在网络互联设备中,交换机共享网络带宽。( ) 5.网络操作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用户在获得网络服务时不需要了解服务的实现细节。( ) 6.局部网络是专用的、单一组织机构使用的( ) 7.Ethernet是美国Xerox公司1975年推出的一个LAN局域网。( ) 8.3+网和NOVELL网是3COM公司和NOVELL公司在Ethernet规范的基础上,先后推出的各自LAN产品。( ) 9.双绞线和同轴电缆一般作为建筑物内部的局域网干线,光缆常作为建筑物之间的连接干线。( ) 10.一般局域网连接时要用到调制解调设备。( ) 11.同轴电缆有粗细之分,细缆阻抗50Ω,粗缆阻抗为75Ω,由于二者都是同轴电缆,可以直接相连。( ) 12.双绞线是按一定的规则旋绕在一起的两根绝缘铜线,其主要用于广域网中。( ) 二、单选 13.IEE 802协议基本上覆盖OSI参考模型的[ ] A、应用层与传输层 B、应用层与网络层 C、应用层与物理层 D、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14.将两个同类局域网(即使用相同的网络操作系统)互联应使用的设备是[ ] A、网卡 B、网关 C、网桥 D、路由器

15.以太网的拓扑结构是[ ]A、环形 B、总线 C、星形 D、树形 16.令牌环协议是一种___的协议。[ ] A、有冲突 B、随机争用 C、传送令牌 D、无冲突 17.局域网的网络软件主要包括___、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网络应用软件。[ ] A、网络操作系统 B、工作站软件 C、网络传输协议 D、拓扑结构 18.在局域内中提供共享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的计算机称为[ ] A、计算机 B、服务器 C、工作站 D、客户机 19.决定网络使用方法和使用性能的关键是网络的[ ] A、拓扑结构 B、传输介质 C、联结距离 D、操作系统 20.计算机网卡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 A、实现数据传输 B、网络互联 C、确认通信协议 D、连接通信介质 21.局域网一般不采用的有线的通信传输介质是[ ] A、电话线 B、双绞线 C、光缆 D、同轴电缆 22.不属于局域网通信协议的是____通信协议。[ ] A、IEE 802 B、以太总线 C、TCP/IP D、令牌环网 23.不属于局域网基本特征的是[ ] A、短距离 B、长距离 C、数据传输高 D、误码率低 24.在网络软件中,决定网络的功能和性能的是网络操作系统,以下不是网络操作系统的是[ ] A、Windows NT B、NetWare C、DOS D、UNIX 25.在下述关于局域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局域网的层次结构简化为只有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 B、数据传输速度高、传输距离长、可靠性高是局域网的基本特点 C、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计算机通信设备互联一起的计算机网络 D、局域网主要是采用总线型、星型、环型的拓扑结构 26.在下述关于网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网卡是组成广域网的接口部件 B、它被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上 C、网卡能实现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D、网卡实现与主机总线的通信连接,解释并执行主机的控制命令

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规范及典型案例

无线网络上行干扰排查方法及典型优化案例 湖南移动网优中心 2012年7月

目录 一、前言 (3) 二、干扰排查分析大致流程 (3) 三、典型干扰分析鉴别方法 (5) (一)、通用干扰分析方法 (5) 1、无源互调干扰 (5) 2、网内同邻频干扰 (5) 3、直放站干扰 (5) 4、外部干扰 (6) (二)、华为设备干扰分析方法(利用burst测试辅助分析) (7) 1、无源互调干扰 (7) 2、CDMA网干扰 (7) 3、网内同邻频干扰 (8) 4、上行网外干扰 (8) 四、典型干扰排查优化方法 (10) (一)、CDMA干扰排查 (14) 1、CDMA干扰排查方法 (17) 2、CDMA干扰优化方法 (19) (二)、直放站干扰排查 (14) 1、直放站干扰小区排查方法 (14) 2、直放站干扰优化方法 (16) (三)、天馈系统互调干扰排查 (10) 1、无源互调干扰对通信系统的影响 (10) 2、互调干扰初步筛选定位 (12) 3、非现场式的互调干扰定位方法 (12) 4、互调干扰现场测试与定位 (13) (四)、保密器干扰排查 (22) 1、内部排查 (22) 2、外部扫频 (22) 五、典型干扰优化案例 (23) 1、天馈互调干扰优化案例 (23) 2、同邻频干扰优化案例 (24) 3、直放站干扰优化案例 (24) 4、CDMA干扰优化案例 (24) 5、外部强干扰优化案例 (24)

一、前言 通过对上行干扰小区进行定位,有针对性的对现网产生上行干扰的直放站类设备和天线、无源器件等天馈系统设备进行排查,实现全网上行干扰的降低; 二、干扰排查分析大致流程 上行干扰可通过小区的干扰数据予以分析,进行初步定位。上行底噪为信道在空闲状态下接收到的噪声电平值,反映了整个系统上行干扰水平。在话务网管中以干扰频带1-5方式进行统计,方法如下: 当干扰带4和干扰带5的占比之和大于30%时,即判定该小区为高干扰小区。 常见干扰类型归纳主要有互调干扰、网内同邻频、直放站干扰以及其它外部干扰四类。大体分析优化思路如下:

GSM路测参数大全

无线网络DT ,CQT 参数 ChannelBand 频段,GSM 系统所用的频率带,常见的可用的有:GSM900M ,DCS1800M ,平常所说的双频手机就是指可以同时支持上面两种频段 GSM 系统频段 GSM900主频段(P -GSM ): 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935 MHZ ~960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890 MHZ ~915 MHZ ARFCN (频点号):1~124,移动1~94,联通96~124 GSM 扩展频段(G1): 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925 MHZ ~935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880 MHZ ~890 MHZ ARFCN (频点号): 975~1023,0 GSM1800频段: 下行(基站发,移动站收):1805 MHZ ~1880 MHZ 上行(移动站发,基站收):1710 MHZ ~1785 MHZ ARFCN (频点号):512~885,联通:687~736 小区全球识别码 原名: Cell Global Identity, CGI 小区全球识别码 CGI 小区全球识别码 MCC+MNC+LAC+CI ,全球唯一 LAI 位置区识别码 MCC+MNC+LAC MCC 移动国家号,三个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0 ~ 999 ,表明移动用户(或系统)归属的国家。由国际电联(ITU)统一分配和管理。中国为460。 MNC 移动网络号 ,由两位十进制数组成,取值范围为十进制的00 ~ 99,表明某个国家内某一特定的GSM PLMN 网。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MNC 分别为00和01。 LAC 位置区码,为确定移动台位置,每个GSM PLMN 的覆盖区域被划分成许多位置区,LAC 用于标识不同的位置区。 LAC 由两字节组成,采用16进制编码,可用范围0001~FFFE H ,0000H 和FFFFH 不可使用(见GSM 规范03.03、04.08和11.11),即1~65535,一个位置区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 CI 小区识别码, 唯一表示GSM PLMN 中的每个小区,与LAI 结合,用于识别网络中的每个BTS 及其覆盖小区。CI 由16比特组成,取值范围为0~65536。 对于中移动和中联通来说,全网的MCC,MNC 都相同,因此可用LAC+CI 来唯一表征一个小区,公司产品中,MAP 窗口的服务小区连线也是根据这个原理。 BSIC 基站识别码 原名: Base Station Identity Code, BSIC

2016-2017年第二学期局域网、管理与组建期末试卷(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局域网、管理与组建》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 1、下面__D__不属于局域网的传输介质。 A.同轴电缆B.电磁波C.光缆D.声波 2、Windows Server 2003是一种 B 。 A.单机操作系统B.网络操作系统C.数据库软件 D.应用软件 3、3层网络拓扑结构不包括下列那个层次? C A.核心层B.汇聚层C.用户层D.接入层 4、哪个工具能够准确地测定电缆故障的位置?(A ) A.电缆测试仪 B.网络万用表 C.网络监视程序 D.数字式电缆分析仪 5、用来使数据包以用户能够理解的格式显示的方法称为( B)。 A.编码 B.解码 C.分析 D.解包 6、信息过滤器和数据包的抓取与哪个工具相关联?(D ) A.万用表 B.电缆测试仪 C.网络监控程序 D.网络协议分析仪 7、ping命令中,IP地址格式表示的主机的网络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的参数( C)。 A.-n B.-t C.-a D.-l 8、使用ipconfig /all命令时,将执行的功能是( D)。 A.刷新和重置客户机解析程序缓存 B.释放指定的网络适配卡的IP地址 C.刷新配置 D.显示所有的IP地址的配置信息 9、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 C 域,不同的接口属于不同的 B 域。 8.路由B.冲突C.广播D.交换 10、下列 C 不是OSI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 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C.流量特性D.功能特性 11、关于5类双绞线的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节点间最大传输距离是100米 B.最大传输速率为100Mbps C.双绞线传输信号无衰减 D.在网络传输中,8根线都在工作 12、关于光纤的特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因为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因此传输信号无衰减 B.因为光速很快,光纤的传输速率是无极限的 C.光纤传输的是光信号,因此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D.光纤传输距离无极限 13、关于网卡与IP地址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C )。 A.网卡和IP地址没关系 B.网卡和IP地址一一对应 C.一块网卡可以绑定多个IP地址 D.Windows XP不能绑定多个IP地址14、浏览一些站点时,出现的全是乱码的原因是(D )。 A.该站点有故障 B.该站点加密了 C.浏览器故障 D.该故障属于编码问题 15、对服务的理解哪句是正确的?(D ) A.服务就是服务器 B.服务和端口没有关系 C.服务就是端口 D.每一项服务都要有唯一的端口与之相对应 16、对于DNS服务器,哪句话理解是正确的?( D) A.DNS服务器只能用于Internet B. DNS服务器仅是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 C.DNS服务器仅是把IP地址翻译成域名 D.DNS服务器不仅能把域名翻译成IP地址,而且也能把IP地址翻译成域名 17、在缺省配置的情况下,交换机的所有端口(B )。 A. 处于直通状态 B. 属于同一VLAN C. 属于不同VLAN D. 地址都相同 18、下面设备工作在网络层的有(C )。 A. 交换机 B. 集线器 C. 路由器 D. 转发器 19、若计算机可以 ping 到IP地址192.168.1.1,但不能实现远程登录,可能因为(D A. 网卡不能正常工作 B. IP地址不正确 C. 子网配置错误 D. 上层功能没有作用 20、下列(C )不是表示层所提供的服务 A. 数据表示 B. 数据压缩 C. 数据传递 D. 数据安全 21、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自带的IP安全策略不包括(A )。 A. 安全客户端 B. 客户端 C. 服务器 D. 安全服务器 22、下列(D )不属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A. 差错检测 B. 帧同步 C. 建立连接 D. 路由选择 23、下列关于交换机的描述( C)是错误的。 A.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存储转发 B. 交换机是基于物理地址来决定是否发送帧 C. 一个16口的百兆交换机,它的百兆带宽是被 16个端口共用分享的 D. 交换机的远程网络配置方法只有在本地配置成功后方可进行 24、将服务器在局域网中隐藏起来是指( C) A. 其他人不能访问我的IP地址 B. 在局域网中看不到服务器名 C. 隐藏端口 D. 关闭服务

掉话处理案例总结完整版

掉话处理案例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路测掉话的原因分析及解决 1. 关于掉话的描述 在 GSM 系统中掉话从统计角度讲分为两大类:RF_LOSS 和 HO_LOSS 即射频掉话和切换掉话。考虑到2层信令的接续等问题,我们把掉话作如下描述。 1) 射频掉话 ●下行原因:Radio_link_timeout 计数器减至 0 ●上行原因:BSS 在 link_fail 的设定时间内未能接收到 UL SACCH 消息,使link_fail 计数器减至 0。BSS 下行功率停止发射 ●在 Layer 2 上: BSS/MS 每 T200 时间发送 N200+1 次 SABM/DISC 消息,但未从接收端收到回应 2) 切换掉话 ●MS 未能成功切换至目标小区, 但未能回到源小区 ●MS 发送 HO FAILURE 和 UL-SABM 消息给源小区,但未得到回应 2. 在路测时发现的掉话问题时,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在路测中,如果我们发现了掉话,我们应该如何入手建议根据不同的现象作出一些初步的判断,可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周折,提高工作效率。归纳起来初步判断有以下几点: ●带内、外干扰 ●无可切换的小区(拥塞、无邻区)

●覆盖问题(overshooting/poor coverage) ●有线口的信道释放 ●基站硬件故障(时钟、CTU 低功、信道盘的收发功率不平) ●天线错误(下倾角、方位角等错误) ●由于切换失败造成的掉话 ●参数设置不当 ●其它特殊原因(手机问题、交换机参数设置问题) 3. 对掉话现象进行分析以及可能的原因 在这一节中我们对每种造成掉话的可能原因进行具体的研究。在每一种原因中,我们尽可能的举出实际例子来进行说明。 1) 频率干扰 干扰会导致误码率升高,通信质量下降,是造成掉话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干扰可以分为带内干扰和带外干扰,也可以叫做系统内部干扰和系统外部干扰。 带外干扰:随着科技的进步,空中的无线电波越来越多,有些系统如 TCS 系统与 GSM 系统工作在同一频段,如果频率设置不当,会造成严重的频率干扰。在发射设备的非线性单元由于载波与通过天线进入的干扰信号产生互调干扰,会引起通话质量下降,产生掉话。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人为的加建 GSM 频段的直放站,对功率以及天线方向不进行控制,对系统会造成上下行的干扰。一般有这

全国自考《局域网与组网工程》1-8套题库及答案

全国自考《局域网与组网工程》1-8套题库及答案 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计算机局域网的构件中,本质上与中继器相同的是() A、网络适配器 B、集线器 C、网卡 D、传输介质 2、IEEE802工程标准中的802.5协议是() A、局域网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标准 B、局域网的令牌环网标准 C、局域网的令牌总线标准 D、局域网的互联标准 3、以太网帧首定界符是() A、11010111 B、10101011 C、01010100 D、11000101 4、下列属于10Base-T中网卡与集线器之间双绞线接法的是() A、1-1,2-2,3-3,6-6 B、1-3,2-6,3-1,6-2 C、1-2,2-1,3-6,6-3 D、1-6,2-3,3-2,6-1 5、10Mb/s和100Mb/s自适应系统是指() A、既可工作在10Mb/s,也可工作在100Mb/s B、既工作在10Mb/s,同时也工作在100Mb/s C、端口之间10Mb/s和100Mb/s传输率的自动匹配功能 D、以上都是 6、在双绞线媒体情况下,跨距可达() A、100m B、185m C、200m D、205m 7、交换型以太网可以() A、不受CSMA/CD的约束 B、增加带宽 C、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D、以上都是 8、交换型以太网() A、受到CSMA/CD的约束 B、站点数越多,平均带宽越小 C、覆盖范围受到碰撞域的限制 D、各独立网段是被隔离的 9、IEEE802.5协议定义的帧格式中,64bit源地址字段中的第二个bit置成“1”表示()

A、一组地址 B、广播地址 C、全局管理地址 D、局部管理地址 10、FDDI中副环的主要功能是() A、副环和主环交替工作 B、主环忙时,副环帮助传输数据 C、主环发生故障,副环代替主环工作 D、主环发生故障,主环和副环构成一个新环 11、路由就是网间互联,其功能是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以上都是 12、在RIP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钟,其中路由无效时钟一般设为() A、30秒 B、90秒 C、270秒 D、不确定 13、3Com公司的FastIP实现了主机到主机模式的NHRP协议,这样可以() A、隔离广播风暴 B、可以进行流量控制 C、减少中间的路由环节,从而提高网络性能 D、提高交换速度 14、FastIP的技术设计思想是() A、用ASIC硬件以线速来实现路由器的路由/转发等功能 B、主要提高路由器的处理器速度 C、把路由功能转换成基于端口的转发功能 D、提高交换速度 15、VLAN互联,基本上有边界路由、“独臂”路由器、路由服务器/路由客户机、ATM上的多协议(MPOA)路由和() A、中心路由 B、核心路由 C、多层路由 D、第三层交换 16、下列不属于第三层交换技术和协议的是() A、IP组播地址确定 B、IGMP C、ICMP D、DVMRP 17、ATM的物理层功能相当于OSI七层参考模型中的() A、物理层 B、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C、数据链路层 D、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18、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ATM采用虚拟通道模式,通信通道用一个逻辑号标识 B、通道的标识符是VPI和VCI C、每个VP可以用复用方式容纳多达65535个VC D、ATM对信元在网络中传送期间出现的一切问题要进行相关处理 19、下列不属于系统安全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