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成宇

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成宇
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 王成宇

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王成宇

发表时间:2018-05-02T16:19:29.540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5期作者:王成宇[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近年来城市、农村电网建设与变电站改造工程的实施,变电站新设备、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变电站运行模式逐步向运维站模式转变。

(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居供电分公司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随着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近年来城市、农村电网建设与变电站改造工程的实施,变电站新设备、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变电站运行模式逐步向运维站模式转变。这就对变电生产一线的运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技能只有达到熟练、标准、规范,才能适应运维站管理模式的需要,因此,提高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已成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本文结合案例,分析了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以期为倒闸操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站;变电站;常见问题;改进措施

1.引言

根据变电站倒闸操作的特殊性和倒闸操作的特点可知,倒闸操作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变电站运行值班人员谨慎处理的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它与变电站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息息相关。如果稍有不慎,发生误操作现象,就会危及电气设备和在设备上工作的人员甚至是操作人员自身的安全。因此,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技能只有达到熟练、标准、规范,才能避免误操作。本文首先对变电站倒闸操作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运用。

2.变电站倒闸误操作的原因

2.1人的因素

某电力部门对2012-2014年发生的100起变电站误操作事故进行了分析统计,由于岗位规范化操作执行不力、岗位业务知识能力不足等各种原因引发事故的比例详见表1。从表1中可以得出,倒闸误操作中人的因素主要集中在自身业务素质不高、精神状态不佳、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等方面。在执行操作票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无票操作

少数操作人员不重视操作票,满足于表面化、形式化。思想上对操作票存在无所谓态度,如操作结束后回来补填或在没有工作票和操作票的情况下进行倒闸操作,容易造成误操作。

(2)操作票填写错误

操作票是在电力系统中进行倒闸操作的书面依据,操作票中明确了任务、项目和顺序。在实践中,少数操作人员没有严格、认真、准确无误地填写操作票,或不按指令填写操作票,以及作废票没有及时处理导致操作失误等。例如,在一次220kV变电站倒闸操作票填写时,因为运行人员倒闸操作时操作相顺序填写错误,引发220kVⅡ段电压互感器发生反充电事故,出现了重大安全隐患。

(3)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

调度指令是指挥操作人员执行某一项任务的依据,值班调度员无论采取何种发令形式,均应使现场值班人员完全清楚操作的目的和要求。现场值班人员只有完全清楚操作的目的和要求后,才能按照操作指令的要求填写即将执行的操作票,并对其正确性负责。调度操作指令分为三种形式,逐项指令、综合操作指令、口头操作指令,而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容易造成误操作事故。例如,2014年3月30日,某110kV变电站110kVⅠ、Ⅱ段母线并列运行,121古宣线运行带 133电铁Ⅰ回线、1号主变、11-9 PT;501带10kvⅠ、Ⅱ段母线运行。倒闸属于多点操作,2号主变、12-9 PT及避雷器、112桥宣线断路器及CT、122电铁Ⅱ回线断路器及CT、35kVⅠ、Ⅱ段母线及各出线处检修及112桥宣线加装线路PT工作(图1)。由于现场人员在未认真核实设备状态情况下,无调度命令擅自操作,到112桥宣线断路器间隔要求操作人员拆除112—1隔离开关断路器侧、112-4隔离开关母线侧各一组接地线,漏拉变电站112-0接地刀闸,当电源侧某220kv变电站送11116桥宣线时,引发了带接地刀闸合断路器误操作事故,好在事故没有引起电量损失和设备损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