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课三百六十行(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绘画能力。

2、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注重把握画面的整体性、情节性。

2、突破手法的局限,运用多种手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分析

1、范画出示,师生共赏

2、小组讨论:画面画了哪些内容?

3、学生个别阐述,揭示新课内容。

二、启发学生想像

1、教师启发谈话。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可少,既有各自的辛劳,也有各自的骄傲。不同的职业,有不同情趣,也有不同的特征和面貌。你知道哪些职业?描述一下你比较熟悉的职业,他们有哪些特征

2、学生想,小组讨论。

3、学生个别阐述。

4、提出要求:你能不能也像这些小朋友一样画一幅你喜欢的职业呢?

5、欣赏其他小朋友的画,总结画法。

(1)小组观察、讨论。

(2)小结

构图要力求突破常规,做到完整、饱满。

运用自已熟悉的各种工具表现画面。比如:铅笔、蜡笔、水彩,或综合材料。

保持画面的整洁。

三、教师指导水粉、水彩等的综合绘画。

四、学生根据想像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播放轻快的音乐。

五、作业的欣赏

(1)展示完成的作业,师生共赏。

(2)将最有意思的作业在橱窗中展示,互相学习。

教后小记:

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教学目标:

1、培养热爱雕刻艺术的情感,以及创造力

2、学习泥工雕刻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泥工雕刻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三百六十行(二)

二、讲授新课

1、说一说你知道的雕刻

(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2、欣赏范作

师:用黏土做出各行各业的职业特征,只有抓住服饰和道具,动作和神情,才能让人一眼认清。

3、欣赏并讨论例图中的各类泥雕作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创作特色和不同风格。

(1)小组讨论

(2)交流发言

师:做泥工时不但要注意捏好人物的五官和手脚,而且要注意道具、环境和人物的关系。如果是组合人像,要注意他们之间的大小、前后相互呼应。

4、学习制作泥雕

用黏土做出你觉得有趣的,某个行业的人,作出他们工作时的情形。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可以小组进行合作

6、作业评价

教后小记:

第3课能干的脚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学会观察各种动物的脚。

2、拓展学生知识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有关的脚的知识。巩固各类绘画知识与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才能。

3、培养人类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各种脚的图片资料

教学重点:

了解各种脚的特征,并能用绘画和泥塑的方法表现它们。

教学难点:

人的脚步是较难表现的。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讨论引入:人的脚有什么用。人的脚和动物的脚有什么不同。

人的脚和手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二、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三、游戏:用脚拿笔写字。

四、教学脚的重点。

1、脚的大致外形,不犯基本外形错误。

2、比例相对准确。

3、线条大胆,流畅。

五、学生绘画。

课后拓展,多观察,多画速写。

第4课漂亮的鞋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表现美、欣赏美的能力。

2、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写生鞋或记忆画鞋,提高表现力和实践能力。

3、引导学生仔细品味鞋文化,了解鞋的历史及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准备:

图片和绘画工具。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鞋的造型和功能,能够临摹一只鞋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

临摹鞋的造型,画自己见过的造型独特的鞋。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了一些鞋的图片,你能联系自己的鞋说一说鞋有什么作用吗?

二、教学新课。

1、欣赏分析。

出示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

2、讨论交流。

说出自己喜欢的一种鞋的样式,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3、分析表现。

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鞋的造型,了解它的功能以及装饰的特点,

分析不同鞋的共同的特点及不同的设计风格。

4、学生绘画,教师指导。

三、作品展评。

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作业展评。

第6课向动物朋友学习

教学目标:

1、接触仿生学知识,具体了解几种人类向动物学习的发明创造。

2、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创作有趣而奇特的画面。

3、教育学生热爱人类的朋友——动物,并以赞赏的眼光来观察研究它们,从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结合科学知识,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对仿生学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观察、认识和利用动物的习性及特殊能力进行联想、模仿、发明和创造,

用绘画的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画面表现的动物和受到启发联想、设计的形象之间的联系要合理、贴切。教学过程:

一、资料赏析

同学们:找一找,飞翔的鹰和滑翔机两者有哪些地方相似?你知道什么是仿生学吗?

简单地说仿生学就是模仿生物的科学。自古以来,动物不仅是人类的朋友,还是人类的老师。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这种仿鲨鱼泳衣据说是游泳选手争金夺银的“秘密武器”。

火车的样子是不是象毛毛虫?

人行道上的斑马线是否和斑马身上的纹样有关?

这个机器人的脚像壁虎一样有力。

带上这种有蹼装置游泳一定很轻松。

根据动物造型设计的家具

根据动物造型设计的首饰

汽车设计从动物身上获取灵感

仿生学在建筑设计里也给建筑师以启迪

根据海螺造型设计的建筑

看得出这幢建筑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吗?

科学家运用仿生学设计成形形色色的仿生机器间谍

大自然为人类的科学技术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想一想,你能找出下列设计模仿了哪些动物吗?

蜜蜂的蜂巢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蜂房组成,这些结构

是经数学家计算最节省材料的结构,容量大、极坚固。

蚊子吸血的本领启发我们可以发明什么?

跳蚤的跳跃本领十分高强,能垂直起跳。

动物也有“伪装大师”,它们的伪装技巧令人惊叹!

二、操作技巧

作业画法提示

(1)可用铅笔、水彩笔描绘。

(2)也可用蜡笔、彩色铅笔结合水彩、水粉颜料进行作业。

(3)还可以用综合法,即把绘画和各种废旧材料粘贴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业。

三、作品欣赏

据说古人钻木取火,是受啄木鸟啄出火启示,人类向青蛙学游泳,向鸟儿学习飞翔,

向螳螂学做锯子……还能模仿动物发明什么?

我们也来想一想,试一试。

再来欣赏其他同学的奇思妙想。

人类发明锯子是否受螳螂“大刀”的启示呢?学生作品(铅笔、水彩色、木屑)

人类向青蛙学习游泳。学生作品(铅笔、水彩色)

人类发明轮子,是受屎壳郎推粪球的启示吗?学生作品(铅笔、水彩色、废旧材料)

人们从蜘蛛织网受到启示:学会了编织。看得出这幅画用了什么材料画出来的吗?

学生作品(色纸、彩色铅笔)

学生作品(铅笔、水粉色)

迷彩服的发明,还和人们受到动物的隐蔽色有关。

用仿生学的科学原理来研究动物,还能发明创造许多新工具,

黑猩猩能用树枝钓白蚁吃。

聪明的老鹰知道用石头砸开自己喜欢吃的蛋。

四、作业要求:

1、以人类向动物学习为题材,大胆想象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式创作一幅画。

2、既可以画已有的发明创造也可以画自己想象的发明创造。

五、课后拓展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大发明家。

可以到网上搜索更多的仿生学知识。

教后小记:

第7课美丽的园林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感受到中外园林艺术的美。

2、通过分析与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园林的形式特点,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园林艺术,培养创造美的人居环境的意识及环保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中外园林建造审美观和设计手法的异同,了解中外园林的外观特点。难点:

理解园林艺术对现代人文环境的影响。

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让学生观看短片(苏州园林),针对短片提问:我国园林的主要特色是什么? 自然山水风景园

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及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穿插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学生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显示与谁同坐轩图片)苏州拙政园“与谁同座轩”:取苏轼词“与谁同座,明月清风我”之句为名。苏轼词的原意是标榜清高不群,这里只借以写景,使意境更为丰富。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以示其志之清高。(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安排(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按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我国园林的特征:

1.取法自然,高于自然,容自然美与建筑美为一体,以诗情画意的传统作为创作方法。

2.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游憩生活的需要而兴起和发展的,渗透着封建文人的艺术情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