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1、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纸币(货币)升值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若通货膨胀率为X%,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价格(1+X%)

(2)纸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纸币(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成反比。若货币(纸币)贬值X%,现在

商品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若货币(纸币)升值X%,现在商品

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2、关于汇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现在M国(1+X%)m与原来1m货币的购买力相同,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现在N国(1+Y%)n与原来1n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 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 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2)纸币升值、贬值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M国货币升值X%,N国货币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若M国货币贬值X%,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N国货币升值X%,M国货币

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货币贬值X%,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

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规定

3.2预算费用构成 预算费用由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拆除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基本预备费构成。 3.2.1建筑(安装)工程费 3.2.1.1直接费 1.主要材料费 2.建筑(安装)直接费 (1)人工费。 (2)消耗性材料费。 (3)施工机械使用费。 3.措施费 (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2)夜间施工增加费。 (3)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4)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5)临时设施费。 (6)施工机构转移费。 (7)安全文明施工费。 (8)多次进场增加费。 3.2.1.2间接费 1.规费 (1)社会保险费。 (2)住房公积金。

(3)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2.企业管理费 3.2.1.3利润 3.2.1.4编制基准期价差 3.2.1.5税金 3.2.2拆除工程费 3.2.2.1直接费 1.拆除直接费 (1)人工费。 (2)消耗性材料费。 (3)施工机械使用费。 2.措施费 (1)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2)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3)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4)临时设施费。 (5)安全文明施工费。 3.2.2.2间接费 1.规费 (1)社会保险费。 (2)住房公积金。 (3)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2.企业管理费

3.2.2.3利润 3.2.2.4编制基准期价差 3.2.2.5税金 3.2.3设备购置费 3.2.3.1设备费 3.2.3.2设备运杂费 3.2.4其他费用 3.2. 4.1建设场地租用及清理费 1.场地租用、清理及赔偿费 2.线路施工赔偿费 3.拆除物返库运输费 3.2. 4.2项目管理费 1.前期工作及评审费 2.工程勘测设计费 3.初步设计文件评审费 4.结算文件编制审查费 5.项目后评价费 6.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 3.2. 4.4新技术应用研究测试费 1.新技术应用研究试验费 2.新技术项目性能测试费 3.2.5基本预备费 3.3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规定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 解:成本=126.36×(1—36%)=80.85(元)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 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 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 解:售价=24.39÷(1—41%)=41.35元 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中英文) 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 第一节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及编制 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及分类 (一)、材料预算价格的构成材料的预算价格是指材料(包括构件、成品、及半成品等)从来源地(供 应者仓库或提货地点)到达施工工地仓库(或加工厂)后出库的综合平均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供应部门的手续费(出库费)、包装费、运杂费、 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二)材料预算价格的分类材料预算价格按适用范围划分,有地区材料预算价格和某项工程使用的材 料预算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方法 (一)编制材料预算价格的授权 材料预算价格对于建筑市场的公平交易起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材料预算价格 的编制必须取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授权,依照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为指导, 由政府规定的专门部门来组织编制,并发布材料预算价格。 (二)编制材料预算价格的准备 编制材料预算价格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为保证所编制的材料预算价格公平、公正、指导性强,在编制材料预算价格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市场信息调查工作、以取得组成材料预算价格的材料原价,供应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等的相关资料。要求所调查取得相关信息资料必须真实可靠,能反映普遍现象。 (三)材料预算价格的编制

1材料原价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出库)价格,进口材料抵岸价或销售部门的 批发价和零售价经过加权平均计算出的平均价格。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原价二K 1G+KG+KG+K n C n K+ K2+K+K. 式中:K i、K2、K3、、K n—为不同供应点(厂商)的供应量或不同 使用地点的需用量。 1、G、G G—为不同供应地点(厂、商)的原价。 2供应部门手续费(出库费)供应部门手续费指需通过物资部门供应而发生的经营 管理费用。 计算公式为: 供应部门手续费=材料原价X供应部门手续费率X供应部门供应比重 供应部门手续费=材料净重X供应部门单位重量手续费X供应比重 材料供应价=原价+供应部门手续费 上式中各供应比重权数之和必须等于100%。 3包装费包装是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和保护材料进行包装所发生和需要的一切费 用,包括水运、陆运、空运的支撑、蓬布、包装箱、捆绑材料等费用。材料运到现场或使用后,要对包装物进行回收。 材料包装费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包装费已计入材料原价中,此种 情况不再计算包装费。另一种情况是材料原价中未包含包装费,如需包装时包装费则应计入材料预算价格内。 计算公式为: 包装材料回收值=包装材料数量X回收率X回收价值率/包装材料数量计入材料预算价格内的包装费=全部包装费-包装材料回收值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湖南李孔明 如何计算商品的价值量,是高一学生刚刚学习经济常识就碰到的一个难点。下面介绍两种方法。 例题:假设1双拖鞋=4双袜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现在生产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而生产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A. 1双拖鞋=1双袜子 B. 1双拖鞋=2双袜子 C. 1双拖鞋=4双袜子 D. 1双拖鞋=8双袜子 方法一:1双拖鞋=4双袜子符合等价交换原则,说明二者的价值量相等,即生产1双拖鞋和生产4双袜子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同,假设都为1小时。现在生产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一半,则1小时可生产出2双拖鞋;而现在生产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了1倍,则1小时只能生产出2双袜子。由于2双拖鞋和2双袜子都是在1小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生产的,所以现在1双拖鞋只能换1双袜子,故选A项。 方法二:设生产1双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X,生产1双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Y,由题意可得X=4Y; 再设生产1双拖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现在生产1双袜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由题意可得 则 所以,现在1双拖鞋只能换1双袜子,故选A项。 练习:假设1台手机与6辆自行车交换成功。现在手机和自行车的生产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况:(1)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 (2)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不变。 (3)手机行业和自行车行业的劳动生产率都提高1倍。 则手机与自行车的交换比例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A. 1:3 1:6 1:12 B. 1:6 1:12 1:3 C. 1:12 1:6 1:3 D. 1:12 1:3 1:6 参考答案:D

设备预算价格计算

设备预算价格计算 1、设备预算价格的组成 设备预算价格是指设备由其来源地(或交货地点)到达施工现场仓库(或指定堆放地点)后的价格。 一般情况下,设备预算价格由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输费、采购保管费组成。如果由成套局(公司)组织供应的成套设备,还应包括成套设备服务费。 为简化计算,在确定建设项目投资的设计概算编制阶段,将设备预算价格(也称设备购置费)划分为设备原价和运 杂费两部分,计算公式为: 设备预算价格=设备原价+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指设备采购、运输、包装、保管等方面支出费用的总和。 2、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2.1 国产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国产设备原价一般指的是设备制造厂的交货价,即出厂价或订货合同价。 它一般根据生产厂或供应商的询价、报价、合同价确定,或采用一定的方法计算确定。 国产设备原价分为国产标准设备原价和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1)国产标准设备原价 国产标准设备是指按照主管部门颁布的标准图纸和技术要求,由国内设备生产厂批量生产的,符合国家质量检测标准的设备。 有的国产标准设备原价有两种,即带有备件的原价和不带有备件的原价,在计算时,一般采用带有备件的原价。 (2)国产非标准设备原价 国产非标准设备是指国家尚无定型标准,各设备生产厂不可能在工艺过程中采用批量生产,只能按一次订货并根据具体的设计图纸制造的设备。 非标准设备原价有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成本计算估价法、系列设备插入估价法、分部组合估价法、定额估价法等。

按成本计算估价法,非标准设备的原价由以下各项组成: ①材料费。其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费=材料净重×(1+加工损耗系数)×每吨材料综合价 ②加工费。包括生产工人工资和工资附加费、燃料动力费、设备折旧费、车间经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工费=设备总重量(吨)×设备每吨加工费 ③辅助材料费(简称辅材费)。包括焊条、焊丝、氧气、氮气、油漆、乙炔气等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辅助材料费=设备总重量×辅助材料费指标 ④专用工具费。按①~③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⑤废品损失费。按①~④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⑥外购配套件费。按设备设计图纸所列的外购配套件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重量,根据相应的价格加运杂费 计算。 ⑦包装费。按以上①~⑥项之和乘以一定百分比计算。 ⑧利润。可按①~⑤项加第⑦项之和乘以一定利润率计算。 ⑨税金。主要指增值税,计算公式为: 增值税=当期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其中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增值税率 (10)非标准设备设计费。按国家规定的设计费收费标准计算。 单台非标准设备原价={[(材料费+加工费+辅助材料费)×(1+专用工具费率)×(1+废品损失费率) +外购配套件费]×(1+ 包装费率)-外购配套件费}×(1+利润率)+增值税+非标准设备设计费+外购配套件费 2.2 国产设备原价的构成及计算 进口设备的原价是指进口设备的抵岸价,即抵达买方边境港口或边境车站,且交完关税为止形成的价格。 (1)进口设备的交货类别 可分为内陆交货类、目的地交货类、装运港交货类。 内陆交货类,即卖方在出口国内陆的某个地点交货。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宏观经济学通货膨胀率例题!

一、和商品价格有关的计算题 1、例题1:(2008四川卷24).假设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lO亿件,单位商品的价格为10元.M商品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均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和价格总额分别为 A.100亿元和110亿元B.110亿元和110亿元 C.1lO亿元和121亿元D.12l亿元和121亿元 例题2:(2008宁夏卷12).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A.110亿元B.120亿元 C.130亿元D.132亿元 例题3:(2007年全国文综卷Ⅰ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例题4:(2008四川延考卷24).假设某国去年生产一件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小时,其价值等于10元;甲企业生产一件M商品所花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2小时。如果甲企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企业今年销售一件M商品的价格是A.6元B.8元C.10元D.12元 例题5:(2008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B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例题6 :(2007全国卷Ⅱ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 小时,那么,A 在4 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例题7 :(05广东大综合卷第13题).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它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人是 A.30元B.60元C.90元D.120元 例题2.(2007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C.增加10单位D.减少10单位 例题1、(2008全国卷Ⅰ25).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一、成本价计算公式说明 1.正常日移动加权:cost_price=(init_amt + pi_amt + mi_amt - mo_amt + kb_amt)/(init_qty + pi_qty + mi_qty - mo_qty) (期初金额+ 采购金额+ 调入金额- 调出金额+ 扣补金额)/(期初数量+ 采购数量+ 调入数量- 调出数量)。 2.如果正常日移动加权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计算当日平均成本:本期成本金额/本期数量。 3.如果当日平均成本的计算结果异常就转为取上期成本。 4.如果上期成本结果异常就转为取档案进价。 二、负毛利常见案例 1.商品毛利日报表 问题现象:在商品毛利日报表中查到某个商品的毛利率为负。 排查方式:对比负毛利商品的销售金额和销售成本,如销售金额没问题,销售成本过低时说明其平均成本价有异常。确定好平均成本价有问题的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一步分析是否是采购时录入错误的采购价格导致平均成本异常,可根据实际情况做成本调价单纠正异常成本。 2.商品进销存日报表 问题现象:商品进销存日报表毛利为负

排查方式:根据商品货号、时间和分店编码进行筛选,查询其平均成本价的取价类型。如果为正常日移动加权,则说明当天做的出入库金额有问题,导致其成本价异常。此时可考虑在库存设置-公共选项中勾选“当日结成本价大于档案进价n倍,则取档案进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异常成本。但会导致在因为单据数据问题出现异常成本时,因为平均成本价取了档案进价,反而不能及时发现错误。

3.出入库明细 出入库明细报表是查询商品负毛利最常用的方式,在出入库明细中根据负毛利商品的进销存记录明细,通过时间顺序找到异常成本单据,通常就可以查询出现负毛利的原因。 三、负毛利的产生常见原因 1.散称商品产生负毛利。 成本价格与零售价格一致,而散称食品在前台销售时会出现抹零情况,所以可以得出以下情况。 成本价×日销售商品数量总和=成本销售总和 而零售因为会抹零,就会出现销售价格×数量=抹零后(销售金额)+当日所有单据金额小于成本销售总和。 这种情况会产生较小额的负毛利,可通过成本调价单直接做调整。 2.产生大额成本。 一般产生大额成本是客户做出库业务后剩余一个很小的结存,例如0.0001,即使此时结存金额只有1元,成本价也会变化1/0.0001=10000,为避免此情况,建议在库存设置中勾选“当日结成本价大于档案进价N倍时取档案进价”,对异常的数据请做成本调价单处理。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经济生活中常见计算题公式总结 1、关于商品价值量(价格)变化的相关计算: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产品数量) (2)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产品数量 (3)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幅度) (4)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的幅度) (5)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通货膨胀率CPI) (6)现在的价值量=原来的价值量∕(1-货币贬值的幅度) (7)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总时间∕总产量 (8)增长率=增长量/原来产量(包括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 货币流通次数或速度 (2)纸币购买力=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3)通货膨胀率=(超发货币量∕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100% (4)货币贬值率=(超发货币量∕实际纸币发行量)×100% (5)物价上涨幅度=(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00% 注意:通常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幅度是一致的。 3、劳动收入、非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的计算 必须明确几种收入的范围,再总合相加。 (1)劳动收入:包括按劳分配、按劳动力分配、管理劳动(经理)等。其中按劳分配包括:公有制中的工资、奖金、岗位津贴等 (2)非劳动收入:包括利息收入、红利、风险收入、租金(财产收入)、福利分配、社会保障收入等

(3)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4、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经济效益= 生产总值/ 生产成本= 1 + (利润/ 生产成本) (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价值总量(c+v+m)-资本(c+v) (3)利润率=利润/资本×100% 5、关于股票价格的计算 股票价格变化= 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 股票收入=预期股息/ 银行利率×股票票面金额×股数 6、关于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的计算 (1)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生产资料的价值 (2)人均国民收入= (社会总产值- 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总人口数 (3)社会总产值= C + V + P(利润) + 税(上缴税金) 7、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的计算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本月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起征额)在相应税率级数中超出部分×对应的税率(分档累进计算)其他所得税=所得×20% (2)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 ①企业商品销售额×税率- 上一环节已纳税金;②本环节增值额×税率 (3)营业税=营业额×5% 8、银行利润和存款利息的计算 (1)银行利润= 贷款利息- 存款利息- 费用(各种耗费和员工工资) (2)存(贷)款利息= 本金×存款年限×年利率

预算价格中各项费用的确定

材料二次搬运费属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中的其他直接费。材料预算价格一般由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 材料预算价格的一般计算公式: 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供销部门手续费+包装费+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保费率)-包装材料回收价值 材料原价(或供应价格) 材料原价是指材料的出厂价格、进口材料抵岸价或销售部门的批发价和市场采购价(或信息价)。 在确定材料原价时,如同一种材料,因来源地、供应单位或生产厂家不同,有几种价格时,要根据不同来源地的供应数量比例,采取加权平均的方法计算其材料的原价。 包装费 包装费是为了便于材料运输和保护材料而进行包装所需的一切费用。包装费包括包装品的价值和包装费用。凡由生产厂家负责包装的产品,其包装费已计人材料原价内,不再另行计算,但应扣回包装品的回收价值。包装器材如有回收价值,应考虑回收价值。地区有规定者,按地区规定计算;地区无规定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运杂费 材料运杂费是指材料由其来源地(交货地点)起(包括经中间仓库转运)运至施工地仓库或堆放场地上,全部运输过程中所支出的一切费用,包括车船等的运输费、调车费、出入仓库费、装卸费等。 运输损耗费 材料运输损耗是指材料在运输和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一般通过损耗率来规定损耗标准。 材料运输损耗=(材料原价+材料运杂费)×运输损耗率 采购及保管费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是指为组织采购、供应和保管材料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费用。包括采购费、仓储费、工地保管费、仓储损耗。 材料采购及保管费=(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率 上述费用的计算可以综合成一个计算式:

商品价格的计算方式及成本

接下来,外贸业务员必须透彻了解外贸价格的核算方式,严谨细致,实际上,在真实的外贸中,价格最重要。因此,如何报价,如何讨价还价,才是外贸制胜之关键。 外贸货物的价格,有独特的计价方式。如前所说,外贸交易绝大多数是通过远洋运输方式进行。由于中间环节多,费用也相应地杂乱繁多。除了货款以外,还有运杂费、海关申报(简称报关)的费用、商品检验费用、码头装卸杂费等,并且这此费用在与不同国家交易时还都不一样,再考虑到国际贸易中间商,很可能从A国采购,运到B国港口,再卖到C国,这就更为麻烦,很难用普通贸易的方式去计算价格了。 具体说来,你的产品从出厂到通过集装箱远洋运输交付到国外客户指定的外国海港码头或某个地点,将可能产生下列几种或全部费用: 1.产品的出厂价格。 2.申报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检验以及出具品质证明的费用,即商检费。 3.申报中国海关出口的费用,即出口报关费。 4.租用集装箱装货并运到中国海港码头的费用以及在中国码头产生的各项杂费。 以上为货物运至中国海港码头出口前的手续和费用。 5.用远洋货轮运至外国海港码头的运费,即海运费。 6.办理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保险费。 以上为货物运至外国码头的手续和费用。 7.集装箱在外国海港码头卸货及其他码头上收取的杂费。 8.申报外国海关进口的费用,即进口报关费,有时候还需要缴纳进口关税。 9.货物从外国海港码头运至客户指定地点的费用。 以上为货物交到客户手中前的手续和费用。 此外,因为货款的收取需要经过银行,银行也会收取一定的经办手续费。 分析上述费用构成,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将海港码头作为划分费用的基准点。这样做还有个好处,就是区分责任。比如,以中国码头为基准点的话,我们就承担到第4点,负责完好地将货物运到中国码头并商检报关,其他事情由客户自己负责,货物如果在远洋运输中有损坏,客户自己找海运公司和保险公司索赔。如果以外国码头为基准点,则我们承担到第6点,负责将货物完好送抵外国码头。绝大多数的企业就到此为止,只有少数是要求我们做第9点的,毕竟客户作为本地人熟悉当地情况,操作7~9点比我们要方便,费用也划算。但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外贸已经渗透到到世界各个角落,一些不熟悉外贸或出于某咱原因不便操作的外国买家,希望省点事直接在“自己家门口”收货,因而要求我们全

《政治经济学基础》名词解释题、问答题和计算题及答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人们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运用生产资料,以获取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物质产品)的社会经济活动。 生产力是指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即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亦称经济关系或利益关系。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为什么要以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 一切活动的基础。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是在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如何?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若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则会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反之则相反。 4、广义生产关系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四个环节之间关系怎样? (1)生产对分配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分配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 ②人们参与生产的方式决定人们参与分配的方式。 (2)生产对交换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分工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 ②生产为交换创造对象。 (3)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的产品数量、质量和结构决定消费的对象数量、质量和结构; ②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消费方式的变化。 (4)分配对生产有反作用: 适合生产发展的分配方式就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否则就会阻碍生产的发展。 (5)交换对生产有反作用:

最新-高中政治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题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答案:B。该题考查两层关系,第一层是价值量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反比关系;第二层是纸币贬值率和价格的反比关系。根据第一层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价值量15/(1+50%)=10元,根据第二次关系可以计算出2018年单位M的价格10/(1-20%)=12.5元。 【2018全国卷Ⅰ文综24题】假设某国2018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8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8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6元 B.10元12元 C.20元24元 D.8元16元 [2018年江西省九校联考第24题]某国2018年生产M商品20亿件,价格总额为460亿元,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当年该国通货膨胀率为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18年M商品价格总额为(D) A、728亿元 B、460亿元 C、552亿元 D、828亿元 纸币贬值率和通货膨胀率在高考计算题中的运用 【2018全国卷Ⅰ文综25题】假设2018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2.5元 C.18元 D.18.75元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计算公式如下: 建筑工程材料费=∑(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检验试验费。 建筑工程材料预算价格=(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1+采购及保管费率)+材料原价*检验试验费率。其中,∑ 这个表示求和的计算符号,是指所有的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的和在加检验试验费。建筑工程所有材料的总费用=∑[(单个材料消耗量*材料基价)+单个检验试验费]。 1 工程量计算、汇总 (1) 计算工程量的资料 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书、相关图集、设计变更资料、图纸答疑、会审记录等。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工程施工合同、招标文件的商务条款。 工程量计算规则。 (2) 工程量计算的顺序 单位工程计算顺序。 1)按施工顺序计算法。按施工顺序计算法是按照工程施工顺序的先后次序来计算工程量。 2)按定额顺序计算法。按定额顺序计算工程量法就是按照计量规则中规定的分章或分部分项工程顺序来计算工程量。 单个分项工程计算顺序。 按照顺时针方向计算法。 按“先横后竖、先上后下、先左后右”计算法。 按图纸分项编号顺序计算法。 (3) 工程量计算的步骤 根据工程内容和计量规则中规定的项目列出须计算工程量的分部分项工程。 根据一定的计算顺序和计算规则列出计算式。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确定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式进行数值计算。 对计算结果的计量单位进行调整,使之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相应分部分项工程的计量单位保持一致。 (4) 工程量计算的注意事项 1)口径一致。计算工程量必须熟悉计量规则中每个工程项目所包括的内容和范围。2 )按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 3)列出计算式。在列计算式时,必须部位清楚,详细列项标出计算式,注明计算结构构件的所处部位和轴线,并保留工程量计算书,作为复查依据。工程量计算式,应力求简单明了,醒目易懂,并要按一定的次序排列,以便于审核和校对。 4)计算准确。工程量计算的精度将直接影响着造价确定的精度,因此,数量计算要准确。一般规定工程量的精确度应按计量规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计量单位一致。必须与计量规则中规定的计量单位相一致。 2 套用预算单价,计算工程直接费 3 根据费用定额规定,计取各种其他费用和工程造价。 土建工程费用计算程序 序号费用名称计算式备注 (一)定额项目费按预算定额计算的项目基价之和 A 人工费按预算定额计算的项目人工费之和

成本核算计算公式

1、工程资料:双面90元/款、四层:110元/款、六层:130元/款, 成本计算:新单才算:单价/新单PO面积=元/㎡ 网版成本:单面:单价30元/款;双面:单价40元/款 成本计算:单价/PO面积:=?元/㎡ 菲林成本计算:开料PNL面积*菲林张数*150元/㎡=?元/㎡ 2、板材:(不同厂家查对应规格单价,弄清含税不含税) (含税)单价/1.17÷成品面积㎡/张= 元/㎡(不含税)单价/张÷成品面积/张= 元/㎡(板厚、孔径,层数不同单价不同)四层在双面基础上加10% 六层在四层基础上加10%。(单价) 一般以40*48〞为基准,37*49〞需要÷1.1倍,43*49〞需要X1.05倍 3、钻孔:(普孔总数+槽孔钻孔数×1.5倍)÷1000×对应单价÷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4、层压:基础价×开料PNL㎡/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Tg135时加一张PP 加30元/张PP Tg150-时加一张PP加35元/张PP Tg170/无卤加40元/张 结构中增加光板单价:基础价上加10%=基础加*110%=单价元/㎡ 板厚为>1.6mm的每增加0.2mm厚度增加基础价的5%=基础价*105%=单价元/㎡ PP料每增加1张在基础价上:Tg135增加30元/㎡、Tg150增加35元/㎡、Tg170或无卤增加:40元/㎡压合结构中单面PP数>3张单价:基础价上加6%=基础加*106%=单价元/㎡ 外层H/H---1/1 加50元。(有加内芯光板0.2mm压合价加10%。每超过0.2㎜再加10元。) Tg板单价比:中Tg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20%单价、高Tg和无卤单价在普通Tg板基础价基础上增加30%单价 内层制作成本: 4层板:7.5元/㎡ 6层板:15元/㎡ 8层板:21元/㎡ 5、电镀金属:铜按2.3㎡/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2.3= 元/㎡(CU)目前:铜单价66元/Kg÷1.17÷2.3=单价元/㎡ 6、锡按15㎡/Kg产出计算成本单价/1.17÷15= 元/㎡(sn)目前:锡单价100元/Kg÷1.17÷15=单价元/㎡ 铜锡目前≤65%电镀面积成本价:36元/㎡ (镀铜锡按65%电镀面积评估,有超过65%按比例加成本,厚度以20UM为基厚,超过按比例加成本) >65%电镀面积单价=(c面?%+s?%)÷2÷65% *36元/㎡= 元/㎡包线药水:包线单价(目前10.9元/㎡)×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 元/㎡(单价) 7、干膜:PNL面积/张×2.5倍×7.8元/㎡÷1.17÷成品面积/张= 元/㎡ PNL的成品板利用率:PNL内成品面积/PNL÷1PNL实际面积=PNL的成品利用率 1*2(双面)*1.03%*7.8元/㎡(干膜单价)÷1.17税收=成本价或按照:2.5*7.8÷1.17÷成品面积㎡/张=?元/㎡ 8、油墨:单价(48元/㎡÷1.17÷5㎡/kg(目前只有4.5㎡/kg)= 元/㎡ 双面板;1oz可以做:5㎡/Kg 2oz可以做4.5㎡/Kg ;四层板;1oz可以做:4.8㎡/Kg 2oz可以做4.3㎡/Kg ;六层板;1oz可以做:4.5㎡/Kg 2oz可以做4.0㎡/Kg ; 阻焊塞孔:每款加5元计算/订单面积= 元/㎡ 9、菲林:开料尺寸各加10mm长宽相乘面积×150元/㎡x张数=元/款÷订单㎡= 元/㎡ 资料制作成本:制作时间长短不同计算(工程师/QAE一起按15元/H计算费用)一般按100-120元/款÷订单面积= 元/㎡。 10、喷锡 13.5元/㎡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无铅锡25元/㎡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OSP 8元/㎡(单价) 电金(单价) 化金(面积∠20%)∠1μ“85元/㎡ 1-1.9μ“ -95元/㎡: >2μ“115元/㎡ 单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 (超出20%部份怎么计算) 表面处理单价=报价×PNL面积㎡/张÷成品面积㎡/张=?元/㎡(单价) 11、成型锣程?m/张÷25.4×0.011元/in=(元/张+ 有内槽小于1inch则按0.02元/个计)÷成品 面积㎡/张 =元/㎡(单价) 成型单价=(锣程?mm/张÷25.4×0.011元/in+内槽小于1inch则按0.02元/个X数量)÷成品面积㎡/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问题一、单位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基本理论: 1、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价值总量÷使用价值总量(商品数量) 例1、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9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计算方法:(10×6+8×10)÷(10+8)≈7.7小时。 例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8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9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 分析: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无关,即无论它的劳动生产率怎么变化,其价值总量仍然不变,但使用价值总量发生变化。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也发生相应变化。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可以不考虑分子的变化情况。两个企业的价值总量仍然为:(10×6+8×10)。 但是由于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使用价值总量也相应增加20%,两个企业的使用价值总量也发生相应变化。即为:[10×(1+20%)+8]。 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10×6+8×10)÷[10×(1+20%)+8]=7小时。 后续分析:比较例1和例2,一定要注意,分子是没有变化的,即该行业的价值总量是不变的,因为价值总量只与劳动人数有关,与劳动生产率无关。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既然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那么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减少了,因而价值总量也减少了,这种理解是不对的。以下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其一:甲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的计算方法是 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该企业生产该商品原用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6÷(1+20%) =5小时 该企业的价值总量=个别劳动时间×使用价值总量

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公式关系

1、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率、纸币(货币)升值贬值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商品的价格与通货膨胀率成正比。若通货膨胀率为X%,现在商品的价格=商品的原价格(1+X%) (2)纸币(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纸币(货币)升值,物价下跌。商品价格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成反比。若货币(纸币)贬值X%,现在 商品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若货币(纸币)升值X%,现在商品 的价格=原来商品的价格 1+X% 2、关于汇率的计算 (1)通货膨胀率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的汇率为m:n,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N国币值不变,现在M国(1+X%)m与原来1m货币的购买力相同,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M国币值不变,N国通货膨胀率为Y%,现在N国(1+Y%)n与原来1n货币的购买力相同, 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Y%)。若M国通货膨胀率为X%, N国通货膨胀率为Y%,则现在M 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1+Y%)。 (2)纸币升值、贬值与汇率变化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M国货币升值X%,N国货币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若M国货币贬值X%,N国币值不变,M国货币兑换的N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n(1-X%)。 假设M与N国原来的汇率为m:n。若N国货币升值X%,M国货币

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增加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若N国货币贬值X%,M国币值不变,N国货币兑换的M国货币就会减少X%,则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为m(1-X%):n。

成本计算基本方法举例公式Word版

成本計算基本方法舉例 一、品種法舉例 (一)資料:某廠為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企業,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企業設有一個基本生產車間,生產甲、乙兩種產品,還設有一個輔助生產車間-運輸車間。該廠200×年5月份有關產品成本核算資料如下: 3、該月發生生產費用: (1)材料費用。生產甲產品耗用材料4410元,生產乙產品耗用材料3704元,生產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9000元(甲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3000千克,乙產品材料定額耗用量為1500千克)。運輸車間耗用材料900元,基本生產車間耗用消耗性材料1938元。 (2)工資費用。生產工人工資10000元,運輸車間人員工資800元,基本生產車間管理人員工資1600元。 (3)其他費用。運輸車間固定資產折舊費為200元,水電費為160元,辦公費為40元。基本生產車間廠房、機器設備折舊費為5800元,水電費為260元,辦公費為402元。 4、工時記錄。甲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1800小時,乙產品耗用實際工時為2200小時。 5、本月運輸車間共完成2100公里運輸工作量,其中:基本生產車間耗用2000公里, 企業管理部門耗用100公里。 6、該廠有關費用分配方法: (1)甲乙產品共同耗用材料按定額耗用量比例分配; (2)生產工人工資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3)輔助生產費用按運輸公里比例分配; (4)製造費用按甲乙產品工時比例分配; (5)按約當產量法分配計算甲、乙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成本。甲產品耗用的材料隨加工程度陸續投入,乙產品耗用的材料于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 要求:採用品種法計算甲、乙產品成本。(解答如下)

1、進行要素費用的分配 (1)材料費用分配表 材料費用分配會計分錄: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1041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6704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900 製造費用 1938 貸:原材料 19952 (2)工資費用分配表 工資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4500 基本生產成本-乙產品 5500 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800 製造費用 1600 貸:應付工資 12400 (3)其他費用匯總表 單位:元 其他費用分配會計分錄如下: 借:輔助生產成本-運輸車間 400 製造費用 64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