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总结资料

动物生物学总结资料
动物生物学总结资料

第三章:动物的类群及多样性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非对称性:此生不对称(幼体对称,成体不对称。蜗牛)

1、对称类型辐射对称:(两幅对称,球状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无体腔动物

假体腔动物

2、体腔类型真体腔动物:只有内胚层包围的体腔才是真体腔

混合体腔动物

同律分节每节构造相同(较为低等)

3、分节:(分节现象出现在较高等的种类)

异律分节

4、头部形成:头部明显出现的现象,主要出现在两侧对称的动物中

(1)头部的出现伴随神经和感官的集中,有利于这些组织和器官的充分发展;

(2)由不定向运动转为了定向运动

5、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是身体不可缺少的支持、运动和防护结构,并从外骨骼向内骨骼进化。

第二部分:动物门类介绍

一、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动物门

主要特征:

● 1. 原生动物是一个完整的、能营独立生活的、单细胞结构的有机体。整个身体由单

个细胞组成,最原始、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但他们又和高等动物体内的细胞不同,而和整个高等动物体相似,具不同胞器:如伸缩泡、胞口、胞咽、鞭毛、眼点、胞肛;有各种机能。如运动、消化、呼吸、排泄、感应、生殖等。

● 2. 运动器官:有鞭毛、纤毛和伪足。即鞭毛或纤毛运动、变形运动。

● 3. 营养方式有光合(自养)、吞噬(异养)和扩散营养(异养)。眼虫为混合营养。

● 4. 呼吸和排泄:主要靠体表进行。伸缩泡的主要功能调节水分平衡,仅能排出一部

分代谢物。

● 5.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纵二分裂、裂体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形成包囊;

有性生殖:结合生殖、配子生殖。

● 6. 生活方式:

自由生活:海水、淡水、土壤中

寄生生活: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内。

原生动物分类:

运动和附着器官营养方式代表动物

鞭毛虫纲鞭毛植鞭亚纲自养眼虫

动鞭亚纲异养锥虫

纤毛虫纲纤毛异养草履虫

肉足虫纲伪足异养变形虫

孢子虫纲顶复合器异养疟原虫

丝孢子虫纲极囊异养碘孢子虫

(一)鞭毛虫纲

主要特征:

●成体具一至多根鞭毛;鞭毛是作为运动器官;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

自由生活:眼虫、夜光虫、团藻等。

寄生生活:如:A.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 寄生在人(狗)内脏的巨噬细胞内;

另一寄主是白蛉子Phlebotumus的消化道内,引起黑热病。巨噬细胞大量被破坏,大量增长,使肝脾肿大。人发高烧、贫血,致死率、死亡率90%。B.锥虫Trypanosoma spp: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血液中,并能浸入脑、脊髓,患嗜睡症,昏迷至死亡。C.

阴道毛滴虫:寄生在女性阴道、尿道,男性尿道内;D.披发虫:鞭毛非常多,属超鞭毛虫。寄生在白蚁肠内,以木质纤维为食,与白蚁为共生关系。

●营养方式:

植物性营养(光合)、

动物性营养(吞噬)、

腐生性营养(渗透)。

●生殖:

无性生殖:纵二分裂;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

不良环境下,形成包囊。

代表动物:绿眼虫

●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较丰富、流动性不大的淡水中,春、夏季节大量繁殖,常

使水成绿色。

●形态结构:

1、单细胞动物;体长75-115um,梭形;体呈绿色,前端钝圆,后端较尖;

2、表膜:体表被有的细胞膜;由许多螺旋形的条纹相互关联而成,表膜有弹性,可

保持虫体形状,可收缩作变形运动。

3、体内有细胞质,还有眼点、胞口、储蓄泡、伸缩泡、叶绿体、细胞核、鞭毛、

光感受器、副淀粉粒。

4、眼点:红色,浅杯状;认为是吸收光的遮光器;

5、光感受器:能感受光线的刺激;

6、副淀粉粒:与淀粉相似,是一种糖类,与碘作用不呈蓝紫色,眼虫特征之一,

也是分类的依据;

7、鞭毛:运动器官,1根,基本结构是由微管组成,横切面系9+2结构,外围有9

条双联微管,内有2条微管,一般认为臂可驱使双联微管滑动,相互滑动使鞭

毛局部弯曲,产生运动。

●运动形式:

1、借鞭毛的打动作螺旋式运动;

2、其身体具弹性,能使各部依次

●营养方式:

1、光合营养(植物性营养):叶绿体内含叶绿素,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能,

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制造的多余食物则形成类淀粉粒,

储存在细胞质中;(附带:光和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产系统;“绿毛猪”)

2、渗透营养(腐生性营养):眼虫在无光条件下,可通过体表吸收溶于水中的有机

物质。

●呼吸:

1、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进行呼吸。而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

氧化碳又直接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2、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通过体表吸收水中的游离氧,排出二氧化碳。

●体内水分调节:

生活过程中,进入细胞质中的多余水分,由伸缩泡收集(含溶解的代谢废物),排到储蓄泡,再到胞口,最后排出体外。

●生殖:

无性生殖:纵二分裂

过程:核行有丝分裂——基粒复制为2——虫体从前端沿中线向后纵裂——鞭毛脱去,同时由基粒再生出新的鞭毛(或一个保留,一个另生出新的)——再向后裂——断开形成2个新的个体。

形成包囊:另外,在环境条件不利时,虫体分泌一种胶质物,形成包囊(刚形成包囊时,有眼点、绿色,以后变成黄色,眼点消失,代谢降低),将自身包围起来。(二)肉足虫纲

主要特征:

●具伪足,有运动和摄食功能;

●体表具有极薄的质膜;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

自由生活(多数):淡水中如:大变形虫、太阳虫、砂壳虫;海水中如:有孔虫、辐骨虫、放射虫。

寄生生活(少数):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是痢疾病原体。

●生殖:无性生殖:二分裂,形成包囊;

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有孔虫、放射虫)

有些种类在质膜外覆有外壳:如表壳虫,有孔虫、放射虫;

●营养方式:均为异养性,腐生性

代表动物:大变形虫

●生活环境:广布于清水池塘、水坑中,或水流缓慢且藻类较多的水中。通常在浸没

于水中的植物上,或具粘性残渣的其他物体上可以得到。

●形态结构:单细胞,体长200-600um,体无一定形态。生活时不断变形,故称变形

虫。身体分为外质和内质;外质相对透明,质地较密;内质具颗粒,易流动,分为凝胶质和溶胶质。

●变形运动:运动时,体表任何部位都能形成临时的突起(伪足),伪足形成时,溶胶

质向运动方向流动,当到达临时突起前端后,便向后分开,变成凝胶质,同时后端的凝胶质又变为溶胶质,不断向前流动,使虫体不断向伸出伪足的方向移动,叫变形运动。关于变形运动的机制,近年来一些专家不断从变形虫的提取物中发现,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存在。伪足的类型:叶状伪足,丝状伪足,根状伪足,轴伪足。

●摄食:有两种方式:

1、吞噬:伪足也有摄食功能,以单细胞藻类、小型原生动物为食。过程为:虫体

遇到食物,伸出伪足将食物包围(吞噬作用),食物加水形成食物泡,与质膜脱

离进入内质中,随着内质流动。

2、胞饮:变形虫也能取食液体物质,如大分子化合物,无机盐离子。这种摄食现

象像饮水一样。故得胞饮作用。过程为:当一些液态物质接触虫体时,质膜与

物质相互刺激,质膜发生反应,凹陷下去,形成管道,叫胞饮管。然后在胞饮

管底部断开,形成液泡,叫胞饮泡——移到细胞质中与溶酶体融合——转化成

营养物质到细胞质中,被利用。

●消化和排遗:

1、进入细胞质中的食物泡、胞饮泡与溶酶体结合,在食物泡、胞饮泡内进行消化。

2、已消化的食物进入周围的细胞质中,被利用;

3、不能消化的物质,随变形虫的运动,则相对地留在后端,最后通过质膜排出体

外,叫排遗(排遗是消化器的功能,是将食物残渣及有机体分泌的酶、细菌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4、细胞内消化:食物的消化是在细胞体内进行的消化方式,是低等动物采用的一

种消化方式。

●呼吸和排泄:

1、呼吸:在体表进行,渗透作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氧(氧分解细胞内复杂的有

机物,释放能,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排出二氧化碳、含氮废物。

2、伸缩泡:可将渗透入、随食物进入细胞内的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3、排泄:是指排出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由排泄器官完成。

●生殖:主要为无性生殖

主要有:二裂生殖(有丝分裂);和形成包囊。

(三)孢子虫纲

主要特征:

●全部为寄生动物,无运动器官(或生活史中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伪足为运动器)。

●营养方式:渗透性营养;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分为裂体生殖和孢子生殖

有性生殖为配子生殖;

●世代交替:有性生殖世代和无性生殖世代交替完成生活史的过程。

●具顶复合器

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

(四)纤毛虫纲

主要特征:

●以纤毛为运动胞器;成体或生活史中某时期有纤毛

●身体结构较复杂,有大核和小核;

●大部分有摄食的胞器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是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结合生殖

●生活方式: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少数):

自由生活:海水:吸管虫);淡水:草履虫、棘足虫、喇叭虫、游扑虫。

寄生生活:小爪虫:寄生在鱼皮肤下、鳃、鳍处;车轮虫:寄生鱼鳃、体表

代表动物:大草履虫

●生活环境: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淡水中,池塘、小河和水沟中均可采到。

●形态结构:

1、单细胞,外型似草鞋,体长150-300um,前圆后尖。虫体外长满纵行排列的纤毛

(约5 000根)。

2、表膜:分为质膜和表膜泡内、外膜;

3、质膜:薄,富有弹性,保持虫体形状;与纤毛相连;

表膜泡内、外膜:增加表膜的硬度,保护细胞质。

4、纤毛:为细胞质的丝状突起,基本结构与鞭毛相近,是运动胞器。纤毛的基部

有复杂的微管纤维网,控制和协调纤毛的运动。

5、细胞质:分为内质和外质二部分:

外质:表膜下面的一薄层,较透明。剌丝泡分布其中。

内质:有流动性,内含颗粒状结构。许多器官分布其中;

6、食物泡:散布在内质中的许多泡状结构

7、口沟:从草履虫身体后端开始,在表膜上一条斜沟伸向身体中部的沟。包括:

胞口、胞咽和胞肛

8、伸缩泡:由伸缩主泡和收集管组成。位于内外质的交界处,2组,身体前、后半

部的中部各一个。

9、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有二种:

大核:一个,肾形,位于胞咽附近。功能:主管营养代谢、细胞分化,称为营养核。

小核:一个或多个,位于大核凹陷处。功能:主管生殖、遗传,称为生殖核

10、

●摄食:

1、过程:食物随纤毛的摆动,使水产生流动,食物——口沟——胞咽——形成食物

泡——随内质流动——失水——与溶酶体融合(食物在泡内消化),营养物质与食物泡分离——营养泡被利用——食物泡内不能消化的残渣——胞肛——体外。

2、以细菌、小鞭毛虫、有机物碎屑等为食

●草履虫体内水分来源:

大部分由外界通过表膜渗透进来;

一部分随食物经胞口和食物泡进入细胞质;

小部分为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水。

●呼吸与排泄:

1、呼吸:主要由体表通过扩散作用完成,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2、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及部分代谢废物由伸缩泡排出,以及体表扩散。

过程为:内质网收集细胞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含氮废物),内质网与收集管(有收缩丝)相通,将排出物排到伸缩主泡,通过伸缩主泡上固定在表膜的小孔排出体外。

伸缩泡功能:前、后2个伸缩泡交替伸缩,不断排除体内多余水分,以调节水分平衡。

●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横二分裂Transverse binary fission:小核先作有丝分裂,大核再作无丝分裂,各自延长,分成二部分。虫体从身体中部横缢,形成2 个子体。

有性生殖:接合生殖:通过接合生殖,2个母细胞交换了部分核物质,经过一系列分裂变化后,形成8个子细胞。

二、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生动物门

●结构简单的小型动物(0.5-0.7mm)。

●体表普遍具有纤毛。

●均寄生在无脊椎动物体内(头足类的肾内)。

●有复杂的生活史。

●目前已记录大约50种。

●结构:

1、身体由20~30个细胞组成。

2、外层---具纤毛单层体细胞

3、内层(身体中间)---若干个轴细胞。

4、只有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分化

a)体细胞:行使营养细胞的功能

b)轴细胞:具有繁殖功能。

●系统发生:有争议。一般认为中生动物是原始的类群

三、无脊椎动物类群——侧生动物——海绵动物门

主要特征:

●海绵动物,也称多孔动物,是最简单的,处于细胞水平的多细胞动物。

●只有细胞分化,没有胚层和组织分化,身体的各种机能由基本独立活动的细胞完成

(全能细胞);

●体制:块状、球状、树枝状、管状、瓶状、壶状等,体形大多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身体有两层细胞组成,中间为中胶层;

●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统、领鞭毛细胞和骨针

●无消化腔(细胞内消化);

●神经系统(外界的刺激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因此感受刺激和对刺激的反应极

缓慢,且仅限于身体的一部分);

●胚胎发育有逆转现象,而与其他多细胞后生动物不同。因而科学家把其看作是多细

胞动物演化上的盲枝,即没有发现有其它后生动物是由海绵动物进化而来的,故称为侧生动物。

●水生,海水中5,000余种,淡水中150余种;通常营固着生活。

具体介绍:

●形态特征:

1、基本结构:身体由体壁和水沟系统两部分组成。

2、体壁:体壁由外层(皮层)、中胶层和内层(胃层、领细胞层)组成。

外层:也称皮层,一层扁平细胞;一些细胞中央有一孔,叫孔细胞,细胞内有肌丝,围绕在入水孔周围,形成能收缩的小环。

内层:也叫胃层,或称领细胞层。由领鞭毛细胞构成。领鞭毛细胞:领由原生质突起和微丝组成,似羽毛球的羽领。

中胶层:一层胶状物质;内有变形细胞可形成造骨细胞,钙质、硅质的骨针,角质的海绵丝(化学成分类似胶原蛋白);也可形成原细胞后再形成精、卵

子;变形细胞有消化食物的作用;芒状细胞被认为有神经传导的功能。

3、消化:领鞭毛细胞的鞭毛在中央腔内打动,造成水流。水流经孔细胞的孔进入中

央腔;其中的食物(如微小藻类、细菌、有机物碎屑等)被领鞭毛细胞吞噬,

进行细胞内消化;或转移到中胶层,由变形细胞进行细胞内消化;然后二氧化

碳、代谢废物、食物残渣由变形细胞或领细胞送入水中,进入中央腔,排出体

外。

4、水沟系:水沟系统是海绵动物特有特征之一;不同种类的海绵具不同的水沟系,

水沟系有3种类型:单沟型、双沟型、复沟型。

单沟型:外界水流—由孔细胞的入水孔—中央腔—出水口—外界。如白枝海绵属的。

双沟型:外界水流—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内有领鞭毛细胞)—后幽门孔—中央腔—出水口—外界。由单沟型体壁凹凸形成。如毛壶。

复沟型:外界水流—流入孔——流入管——前幽门孔——鞭毛室——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口—外界。由双沟型体壁进一步折叠凹凸形

成。如浴海绵、针海绵。

意义:a)海绵动物营固着生活,水沟系对其生命活动:呼吸、摄食、排泄、生殖等生理机能有重要意义。b)海绵动物领鞭毛细胞的数目随水沟系的复杂而

增加,其水流速度、流量增加,生命活动机能也得到提高。

●海绵动物的生殖与胚胎发育

出芽生殖:由海绵体壁的一部分细胞外突形成芽体,再形体;

无性生殖形成牙球

生殖

再生:白枝海绵只要碎片超过0.4mm,带有若干领细胞就能再生体。

有性生殖

1、形成牙球:由中胶层的变形细胞聚集成堆,外面分泌几丁质膜;造骨细胞在几

丁质膜上分泌骨针,形成球形牙球,仅留一开口;条件适宜时,牙球内的细胞,

从开口出来形成新个体。

2、有性生殖:一些变形细胞,产生卵子(在中胶层)和精子,精子随水流到另一

个体的中央腔。精子被领鞭毛细胞吞噬,领鞭毛细胞脱去领和鞭毛,成变形虫

状,然后将精子带入中胶层内与卵细胞受精。

3、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卵裂——囊胚——其动物极小细胞向腔内生出鞭毛

——发生逆转(囊胚内的小细胞倒翻出来)——两囊幼虫——原肠胚(其具鞭

毛的动物极小细胞内陷,变为内胚层,大细胞包在外面形成外胚层)。

4、逆转:海绵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两囊幼虫期,随后动物极小细胞陷入里面

形成内层细胞,而植物极大细胞形成外层细胞,与其他多细胞动物的原肠胚形

成方式相反。故这种特殊现象被称为胚胎发育的逆转。

四、无脊椎动物类群——辐射对称的动物——腔肠动物门

主要特征:

●体制: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可以有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是一种原始的对称形式;

少数种类呈两辐对称:通过身体的中央轴只有两个切面可以把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如海葵。

辐射对称为一种原始的低等的对称形式,这种对称只有上下,无前后左右之分,只适应于营固着生活或漂浮生活。

●身体由二个胚层组成,中间夹着中胶层;是笫一次出现胚层分化,真正的两胚层动

物Diploblastic tissue-grade organization。

外胚层:外层体壁,具保护,运动和感觉功能

内胚层:内层胃层,具消化,营养功能。

●原始的消化循环腔:通过胃层腺细胞分泌消化液,使食物在消化腔内进行初步消化,

是动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细胞外消化。消化腔内水的流动,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兼有循环作用,故也称为消化循环腔。消化腔只有一个对外开口,是原肠期的原口形成的,兼有口和肛门两种功能

●有原始的组织分化:腔肠动物不仅有细胞分化,而且开始出现组织分化;

原始的上皮组织:皮肌细胞既是上皮细胞,又是原始的肌肉细胞,具有上皮和肌肉两种功能;但上皮肌肉尚未分开。

●原始的神经组织: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腔肠动物是最早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其

神经系统由两极和多极的神经细胞组成,相互连接成网状。而且神经细胞又与感觉细胞基部的纤维和皮肌细胞联系,形成神经肌肉体系。

原始性表现:无神经中枢;传导无方向性,一处受刺激,全身收缩;传导速度慢(比人的神经传导慢1000倍),因此又称为扩散神经系统。

●有水螅型和水母型两种基本形态;

●具多态现象:腔肠动物有些营群体生活的种类,有群体多态现象:群体内出现二种以

上不同体型的个员,有不同的结构和生理上的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使群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如薮枝虫:有二种个员:水螅体:专司营养;生殖体:专司生殖。

●具有腔肠动物特有刺细胞。

●通过内外胚层细胞进行呼吸和排泄。

●有或无世代交替。

●有浮浪幼虫

●腔肠动物的系统发展:

一般认为:最原始的腔肠动物是能自由游泳的、具纤毛的动物,而来源于浮浪幼虫式的群体鞭毛虫。水螅纲最原始、最低等;钵水母纲和珊瑚纲都来源于水螅纲

的一种原始硬水母类。

代表动物:水螅

●生活环境:

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清洁、含氧量丰富的淡水中,稻田中也常见。常附着在水面下的水生植物、石块、枯枝、落叶上。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8—22℃。以小型甲壳动物、昆虫的幼虫为食;如水蚤、剑水蚤等。

●外部形态:

1、身体辐射对称;

2、体长5-20mm,体呈圆柱形;能伸长,也能收缩成球形;上方中央有口;

3、口周围有6—10条触手。

●内部结构:基本结构:由外胚层、中胶层、内胚层和消化循环腔组成。

1、外胚层:皮层:来源于外胚层,薄而排列整齐,有6种细胞:

外皮肌细胞(为主):细胞在基部含有肌原纤维,沿身体纵轴排列,收缩时可使身体变短、粗;

腺细胞:长柱形,全身分布,但以口和基盘处为多;分泌粘液使螅体附着在物体上或滑行;或分泌气体,使粘液充气而形成气泡,使螅体上升。

感觉细胞: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以口、触手和基盘处最多。体积小,细胞质浓,端部有感觉毛,基部与神经纤维相连接。

神经细胞:位于皮层的基部,为多极神经细胞,其突起相互连接成网状。

间细胞:分布在外胚层细胞之间,较多,圆形,一般认为系未分化的胚胎细胞,

可分化出刺细胞、生殖细胞、皮肌细胞。

共有4种刺丝囊:

1种穿刺刺丝囊(梨形,内有一条细长的管状刺丝,受刺激时刺丝向外翻出,

把毒液射入捕获物);

1种卷缠刺丝囊(长椭圆形,内有管状卷缠丝,只卷缠捕获物的刚毛等,不注

射毒液);

2种粘性刺丝囊(与捕食、运动有关,1种粘性丝上有小刺,1种无小刺)。

2、中胶层:

胶状物质,由内、外胚层细胞分泌而成。薄而透明,具弹性,起支持身体的作用。

3、内胚层:胃层:来源于内胚层,厚,内胚层有5种细胞:

内皮肌细胞(为主):细胞基部的肌原纤维横向排列,细胞收缩使身体和触手伸长变细。一些细胞顶部长有鞭毛,其摆动能使消化腔内形成水流;部分细胞顶端能伸出伪足吞噬食物颗粒,进行细胞内消化。

内皮肌细胞具收缩和营养双重功能,也称为消化细胞。

腺细胞:分布在内层不同部位的腺细胞具有不同的功能;在口周围的分泌粘液;

在消化腔内的分泌消化酶,对消化腔内的食物进行细胞外消化,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部分,故又兼有循环的功能,叫消化循环腔。

感觉细胞:少量分布

神经细胞:不连接成网状。

间细胞:数量较少

4、摄食和消化:过程:

触手捕到食物(剌细胞放出剌丝麻庳捕获物),用触手将食物送入送到口中,由口到消化循环腔,腺细胞分泌消化酶(主要为胰蛋白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

形成食物颗粒,皮肌细胞伸出伪足包吞入细胞内进行细胞内消化,被利用,不能消化的物质和细胞内的废物由口(有口无肛门)排出。

营养:异养,以小型甲壳动物如剑水蚤、小型昆虫为食。

5、呼吸和排泄:

无专门的呼吸和排泄器官

呼吸:靠外层和内层细胞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扩散作用与水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排泄:代谢产生的废物通过细胞膜排到体外

6、感觉和运动:

分布在外皮肌细胞间的感觉细胞受到刺激后把冲动通过神经传导给皮肌细胞。

在内、外皮肌细胞的协同作用下,使水螅产生运动。

水螅营固着生活,身体和触手可伸缩、转向,尚可离开固着地,进行整体运动。运动方式有四种:

A. 滑行,依靠基盘处的腺细胞分泌的粘液,在固着地滑行。

B. 借粘液气泡上升及漂动:

C. 翻筋斗运动:

D.尺蠖式运动:

7、生殖: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类:

●无性生殖:出芽生殖:母体体壁向外突出,长大,形成芽体,腔相通,长出垂唇、

口、触手后脱落。再生:再生能力相当强,如分成若干段、双头等。

●有性生殖:水螅雌雄同体,精巢和卵巢分别位于中部和基部。

春末或深秋,由外胚层的间细胞形成精巢(圆锥形)和卵巢(卵圆形),精巢形成许多精子,卵巢只有一个卵成熟,其他成为营养细胞,受精后成合子,卵进行完全等裂,分层法形成原肠胚(并围绕胚胎分泌一壳),脱离母体到水底(度过严冬或干旱),条件成熟后破壳而出,发育成新个体。

水螅纲的特征:

●生活史中多数有世代交替,如薮枝螅;少数只有水螅型(水螅),或只有水母型(桃

花水母);或水螅型发达,水母型退化(筒螅)

●水螅结构较简单,只有简单的消化循环腔;

●水螅型有垂唇,水母型有缘膜;

●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刺细胞仅在外胚层

钵水母纲的特征:

●大多数为水母型,水螅型非常退化或不发达。

●水螅型有垂唇,水母型无缘膜,大型;

●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内外胚层都有刺细胞

●口道短,不具骨骼。

珊瑚纲的特征:

全部海产,全世界约有7000种。如海葵、各种珊瑚。

●只有水螅型,无水母型;没有世代交替

●珊瑚:群体生活,多数种类其外胚层能分泌石灰质骨骼

海葵:单体生活,无骨骼;

●口道发达;

●生殖腺来源于内胚层;

●内外胚层都有刺细胞

消化循环腔内有隔膜,生殖细胞在隔膜上。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