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十章)

一、填空题。

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2.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总体上来看呈正态分布。

3.特殊能力是一般能力在具体活动中的具体化。

4.性格是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5.巴甫洛夫发现人的神经系统具有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三个基本特征。

6.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7.当个人把某个群体作为一种尺度,使自己行为有所参照,那么这个群体被称之为参照群

体。

8.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9.气质具体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二、选择题。

1.具有核心意义的性格的结构特征是(D)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2.在智力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是(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能力

3.下列哪种是人的特殊能力(C)

A、观察力

B、记忆力

C、节奏感

D、注意力

4.“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反映人的个性的(D)

A、整体性

B、稳定性

C、社会性

D、独特性

5.“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

A、胆汁质

B、粘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6.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序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C)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兴趣

7.个性的个别性集中表现在(C)

A、个性倾向性系统

B、自我意识系统

C、个性心理特征系统

D、动力特征系统

8.巴甫洛夫发现神经系统具有(D)三个基本特性。

A、强度、指向性和平衡性

B、强度、指向性和灵活性

C、强度、平衡性和稳定性

D、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9.与神经系统类型安静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C)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0.人在生产劳动、技术操作和体育运动等方面的能力,一般称为(B)

A、认识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会交往能力

D、计算能力

11.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C)

A、兴趣爱好类型

B、性格类型

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D、动机需要类型

12.“活泼好动,行动缓慢”是人的下列哪种特征的表现(B)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兴趣

13.一般能力中核心成分是(D)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想象力

D、思维能力

14.在记忆时,有的儿童善于视觉记忆,有的善于听觉记忆等,这属于儿童(A)的差异。

A、能力发展类型

B、能力发展水平

C、能力发展早晚

D、能力发展顺序

15.智商就是智力商数的简称,其计算公式是(B)

A、IQ=(CA/MA)*100

B、IQ=(MA/CA)*100

C、IQ=(CA/MA)*100%

D、IQ=(MA/CA)*100%

16.体现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给每个人的整体心理活动蒙上一层独特色彩的心理特征是

(B)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17.人格结构中的核心成分是(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18.与神经系统“弱、平衡、灵活”的特性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19.性格中最主要的特征是(D)

A、理智特征

B、情绪特征

C、意志特征

D、态度特征

20.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有好坏之分,在个性中占据核心位置的心理特征是(C)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需要

三、判断

1.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相连,成正相关。(错)

2.由于多血质的人活泼、灵活、善交际,适应环境的能力强、机智敏锐,这种气质类型应

受到好的评价。(错)

3.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稳定性和指向性。(对)

4.一个10岁的儿童,经过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的测验,他完成了8岁儿童的全部测验

项目,他的智商为105.(错)

5.气质的概念,最早是由古希腊医生希波拉底提出的。(对)

6.“勤能补拙”表明了能力发展和良好个性的形成相依相辅,互为促进。(对)

7.巴甫洛夫认为气质与人的神经系统的先天或遗传特征无关。(错)

8.个性是在人的心理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形成的。(对)

9.智商(IQ)是个没有单位的相对值。(对)

10.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往往以年龄来标志,所以又称为“年龄阶段”。(对)

11.性格常常与人的道德品质相关,受到好坏的评价(对)

12.能力的高低影响着掌握知识、技能的难度、速度和程度。(对)

13.小学儿童的性格从总体上来说是日趋成熟的,但其发展不是匀速的,而是有阶段性的。

(对)

14.技能是个人在心智活动及生活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行为方式。(错)

15.小学儿童在低年级时,性格发展就进入了骤变期。(错)

四、简答题。

1、性格与气质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2、小学儿童能力发展存在哪些差异

3、能力与知识、技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怎样根据儿童不同的气质类型进行教育

华工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

第一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_____。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病理心理 参考答案:D 2.()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_____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40 B.50 C.60 D.70 参考答案:B 1.()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 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C 2.()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管理心理学又称组织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 B.管理心理学是在现代管理科学和心理科学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 D.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参考答案:C 1.()下列哪项不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_____。 A.主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批判吸收与继承原则 参考答案:A 2.()研究者有目的的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引出所要研究的某些现象,以此得到关于这一现象发生所起作用规律的研究方法是_____。 A.实验法 B.访谈法 C.个案法 D.观察法 参考答案:A

3.()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参考答案:C 4.()在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中,可在很大范围内进行调查,花钱费时不多,但效果较好的方法是_____。 A.实验法; B.测验法; C.问卷调查法; D.案例研究法; 参考答案:C 5.()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按后分析记录,判断可能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被称为_____,与被研究对象面对面得交谈,了解其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方法被称为_____,采用标准化的测验或量表来调查被研究者的心理或行为特征,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从而做出评价的方法被称为_____。 A.观察法;访谈法;测量法 B.视察法;访问法;度量法 C.观察法;面谈法;测量法 D.视察法;访谈法;度量法 参考答案:A 6.()提出社会测量法的人是_____。 A.亚当斯; B.莫雷诺; C.韦伯; D.马斯洛; 参考答案:B 第二章 1.()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_____。 A.斯特恩 B.斯科特 C.罗利斯伯格 D.闵斯特伯格 参考答案:D 2.()美国心理学家斯特伯格的代表作《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包括三部分,以下不包括在内。 A.最最合适的时间 B.最最合适的人 C.最最理想的效果

普通心理学第2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二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第六章至第十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优柔寡断、草率决定,这是()品质不好。 A、意志的自觉性 B、意志的果断性 C、意志的坚持性 D、意志的自制性 2、看照片时认出了某个熟人,这种现象叫()。 A、再认 B、识记 C、回忆 D、再现 3、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之后所产生的喜悦、快慰之感叫()。 A、道德感 B、幸福感 C、理智感 D、成就感 4、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头脑中出现的关于该事物的形象叫()。 A、表象 B、想象 C、知觉 D、幻想 5、“一题多解”属于()。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6、听了一首乐曲,头脑里浮现出乐曲表现的现实世界,这种想象称之为()。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从不同角度组织感性材料,使其非本质要素变异,突出本质特征的方法叫()。 A、下定义 B、变式 C、类化 D、辨别 8、一种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叫做()。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9、()是一种自问自答以及自己思考时的言语活动。 A、独白言语 B、外部言语 C、语言 D、内部言语 10、最佳的学习程度是()。 A、50% B、100% C、150% D、200%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A、有限的 B、无限的 C、7个组块 D、7士2个组块

管理心理学_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 1、什么叫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2、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心理学?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推进中国管理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中国式的管理心理学的体系,通过学习起到以下作用: 1、对推进管理现代化的作用 2、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3、对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3、管理心理学为什么以人作为其独特的研究对象? 1、“企业就是人”。 2、人是企业的首要资源。 3、人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4、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之间有何关系? 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管理心理学是在广义行为科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心理学中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 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也是既有联系又区别的。管理心理学主要是研究行为内在的心理活动规律性的学科,它侧重于把心理学的原理原则应用于管理。而组织行为学则是研究作为心理的外在表现行为规律性的学科。 5、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方法有哪些? 在学习过程中,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基础;以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把国内和国外经验相结合。做到学能致用,用能生效。 一、要明确管理心理学的两种属性 二、要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三、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心理学在工业中的应用,由此产生的工业应用心理学和同期先后出现的人事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三个分支学科为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提供了素材,奠定了比较充分的理论基础,从而使管理心理学的产生由必需变为可能。 2、梅奥的“霍桑实验”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实验他得到了什么新的理论观点? “霍桑实验”历时八年,分为四个阶段( 四项实验):工厂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谈话研究;观察实验(接线板接线实验)。梅奥的结论是:人们的工作效率不仅仅受物理的、生理的因素的影响,而且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 课 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 课程英文译名: 课程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层 次:高职高专 学时:72学时学分: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普通心理学》历来是心理学专业和教育专业的一门入门课,也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普通心理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的“一般”知识和“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初步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心理学发展的一般趋势。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最一般的规律,它为学生提供了心理学最一般的知识,因而不同于心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普通心理学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但又为学习这些分支学科奠定了基础,是《幼儿发展心理学》、《教育学原理》和一些亲子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主要研究正常成人心理活动的基础规律,即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有探讨心理的社会性制约,有时涉及动物和儿童心理,是为了借以比较且增进对这些基础规律的理解;又是涉及应用心理学问题,是为了给基础规律提供例证。 2、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课件、讨论法、演示法、模拟操作、案例分析 法、等 3、课程学习目标和要求 (1)系统的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2)能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观察发现幼儿的行为特点并做出 分析。 (3)初步形成多种视角的心理学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

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心理学是怎样的一种学科,及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第二章心里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神经系统神经元及其相关概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进化 第二节神经元 第三节神经系统 第四节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一体液调节 第三章感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理解感觉的一般概念,视觉,听觉及其他感觉的概念。(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第二节视觉 第三节听觉 第四节其他感觉 第四章知觉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4.管理心理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个体关怀和宏观关心——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 2) 是什么或为什么——发挥心理学的优势,不仅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弥补组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务实或理论——强调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4)行为或意识——强调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技术学:德国斯腾1903年提出。最早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1912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研究人-机关系问题,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一致,但是缺

智慧树知到《管理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管理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A:现场调查 B:案例研究法 C:现场实验 D:实验室实验法 答案: 案例研究法 2、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答案: 早期管理理论 3、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 答案: 系统管理理论,经验主义理论,权变理论 4、“任何组织绩效之低落都应归与管理”的观点是基于什么人的假设提出的?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社会人假设 答案: Y理论 5、由于受到额外的关注而引起绩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我们称之为()A:霍桑效应 B:蝴蝶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 霍桑效应 第九章 1、组织内部的一些特殊典礼、仪式、风俗属于组织文化的() A:精神层 B:制度层 C:器物层 D:物质层 答案: 2、区别组织文化的类型并掌握“堡垒型”组织文化的内涵() A:房地产 B:广播电视 C:百货公司 D:保险公司

答案: 3、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有() A:故事 B:语言 C:价值观 D:仪式 E:英雄人物 答案: 4、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组织公民行为的特点 A:自愿自发 B:积累效应 C:明确回报 D:不确定回报 答案: 5、良好的组织文化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A:对 B:错 答案: 第二章 1、在决策过程中,力求“稳扎稳打”,谨慎行事属于 A:命令型风格 B:分析型风格

2020年自考《管理心理学》讲义第十章

第十章项目管理 第一节项目管理概述 一、项目 (一)项目的定义 项目(识)是一个组织为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约束条件下所开展的一种具有一定独特性的一次性工作。 (二)项目的特性(领) 1.目的性 2.独特性 3.有时限的生命周期性 4.相互依赖性 5.制约性 (三)项目生命周期及其特征(简) 项目生命周期指项目从启动到结束所经历的一系列阶段。 不论大小繁简,所有项目都会呈现出与一般生命体一样从诞生到成长再到结束的生命周期结构。 项目生命周期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启动项目、组织与准备、执行项目合作、结束项目。 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 (1)成本与人力投入在开始时较低,在工作执行期间达到最高,并在项目要结束时迅速回落。 (2)风险和不确定性在项目开始时最大,随着项目进展而逐步降低。 (3)在不显著影响成本的前提下,改变项目成果最终特性的能力在项目开始时最大,随着项目进展而减弱。相反,做出变更的成本随着项目越来越接近完成而显著增高。 二、项目管理 (一)项目管理的基本含义 项目管理(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有效运用组织资源去完成项目所需的各种活动,确保在既定时间和预算范围内按预期绩效完成项目。 (二)项目管理的目标 项目管理的目标(领)是实施项目所要达到的期望结果。项目的存在是为了生产出可交付成果,也就是项目结束时的具体产出。为此,往往人们会有一种倾向,总是把项目只与其产出联系起来,实则这样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三)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项目管理的内容(简)可分为以下三类九个方面: 1.核心内容 第一类是核心内容,指对那些直接实现项目目标的活动进行的管理,包括四个方面: (1)项目范围管理,即计划和界定一个项目或项目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和必须要完成的工作。 (2)项目时间管理,又叫项目工期进度管理,即确保按时完成项目工作所进行的管理工作。 (3)项目成本管理,即确保在不超出项目预算的情况下完成整个项目工作。 (4)项目质量管理,即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2.辅助内容 第二类是辅助内容,指对那些有利于项目目标实现的活动进行的管理,包括以下四方面: (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更有效地利用项目所涉及的人力资源。 (2)项目沟通管理,有效、及时地生成、收集、储存、处理项目信息,确保有效使用项目信息。 (3)项目风险管理,识别项目风险、分析项目风险和应对项目风险,避免任何对项目目标的负面影响。 (4)项目采购管理,也叫项目获得管理,是从项目组织外部寻求和获得各种商品与劳务的管理。

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客观性试题 单项选择 1.管理心理学产生于()。 A.20世纪4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2.管理心理学将()作为研究对象。 A.管理活动中的人 B.人的心理 C.人的行为 D.人的心理和行为 3.通常来说,一个组织包含两个系统,即()。 A.技术系统和社会系统 B.社会心理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 C.技术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 D.技术系统和人际管理系统 4.()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 A.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 B.个体心理与行为 C.心理学 D.管理学 5.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一直在哲学体系中缓慢发展,直到()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 1878 B 1879 C 1880 D 1881 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地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资料,获得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A 案例法 B 观察法 C 测验法 D 调查法 7.自由回答式、言语联想式和情境导入式都属于()问卷。 A 封闭式 B 半封闭式 C 开放式 D 主观式 8.社会测量法是由()心理学家莫雷诺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9.情景模拟法具有针对性、()、预测性、动态性等特点。 A主观性B客观性C模拟性D选择性 10.泰勒式“科学管理”盛行于()。 A 19世纪中叶 B 19世纪末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中叶 11.科学管理学派的创始人是()。 A 法约尔 B 泰勒 C 韦伯 D 梅奥 12.在科学管理中,第一个使用图表进行计划和控制的是()。 A 泰勒 B 亨利·甘特 C 法约尔 D 韦伯 13.在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第一条流水生产线诞生,其创建者是()。 A 泰勒 B 亨利·福特 C 法约尔 D 韦伯

管理心理学章节习题

管理心理学章节习题集 第一章概述 一、单选题 1.“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是( ) A.泰勒(罗)制B.参与管理制C.终生雇佣制D.缓慢提升制 2.权变管理的人性理论基础是( )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3.对知觉、个性特点的研究,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中的哪个层面( ) A.个体心理B.群体心理C.组织心理D.领导心理 4.普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两个方面( ) A.动机和情绪 B.心理过程和个性C.认识过程和心理倾向性D.气质和性格 5、与人们顺利完成工作相关的心理特征是() A性格B气质C需要D能力 6. “早熟”与“晚熟”是(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异 7.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提到首位的是( ) A.心理技术学B.群体动力理论C.霍桑实验D.需要层次理论 8.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 ) A.1932年B.1958年C.1903年D.1912年 9.在管理心理学研究中。要求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事物。是指要贯彻( ) A.客观性原则B.联系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10.由于人的心理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贯彻( ) A.发展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1.职工的心理活动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动之中,客观上要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必须贯彻( ) A.发展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联系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2.在限定条件下进行的观察称之为( ) A.自然观察B.控制观察C.参与观察D.非参与观察 13.霍桑实验属于典型的( ) A.实验室实验B.现场实验C.调查D.测验 14.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观察组织中的的行为的研究方法,称为()A调查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15.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A测验法 B选择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16.1927年到1932年,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西方电器公司下属的霍桑工厂所进行的一系列实验总称为( )。 A.电器实验 B.梅奥实验 C.霍桑实验 D.系列实验 17.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良好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是决定性因素的理论是( ) A.“复杂人”假设理论 B.“经济人”假设理论 C.“社会人”假设理论 D.“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 18.在人性假设理论中,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这是() A.“经济人”假设 B.“复杂人”假设 C.“社会人”假设 D.“自我实现人”假设 19.认为“一般人的本性是不喜欢工作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是()理论。 A X理论 B 人际关系理论 CY理论 D超Y理论 20.以“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为主的奖惩制度对应下列哪种人性假设理论() A经济人假设 B社会人假设 C自动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二、简答题 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 2、“社会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 第二章社会认知与管理 一、单选题 1.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南方人都那样,北方人都这样”,在社会知觉偏差中指的是( ) A. 第一印象 B. 晕轮效应 C. 刻板印象 D. 近因效应

教育管理心理学 (10)

第十章教育组织的结构及其特征 第一节教育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特征 一、教育组织结构的概念 (一)组织的一般概念 传统的组织观点认为,组织就是一群人为达到共同的目标,互相之间实现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将职能分化,运用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从而有计划地协调人们的活动。 现代的组织观点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将组织视为由若干个系统组成,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也是开放的动态系统。组织与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组织的发展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通过不断适应外界变化的环境,从而获得自身的生存、变化和发展。 (二)组织结构的概念 组织结构是依法建立的国家正式的组织机构。它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用来联结组织中的技术、任务和人员分工及协作的手段,它是组织中各部分、各部门及各层次直接相互关联的一种模式,是实现组织目标的前提条件,它不像机械系统的结构或生物组织那样具体,而是体现在组织的实际活动过程中。 (三)教育组织的概念 教育组织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受教育者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正式教育实体。 学校组织是教育组织的一种,是按照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并使其全面发展的教学机构。 教育组织认识的三个角度: 从传统的组织观念出发,教育组织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不存在相互间的关系。 从现代的组织观念出发,学校组织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学校组织又是一个社会心理系统,要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就要重视组织成员的心理,只有心理因素良好调动才能使组织成员状态积极。 二、教育组织结构的特征 (一)教育组织的特征 对于教育组织来说,其主要的特征即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 学校是一种教育组织,是一个进行精神生产、培养未来人才的组织,这是学校组织的基本特点。 学校组织还具有各类组织所共有的特点:①共同的目标;②明确的分工;③一定的权威;④角色任务的层级性与无人称性;⑤讲究效率、纪律、协调等。 (二)教育组织结构 教育组织结构是根据各级各类教育行政机关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不同地位和作用组成的整体,可分为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机构两种。 1.教育行政机构 中央教育行政机关统管全国教育事业,它是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机关,在我国是教育部,实行部、司局、处室三级领导体制。 2.学校组织机构 学校的组织机构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工作的需要设置的。学校的工作任务不同,规模范围不同,组织机构也不同,一般采用直线职能制与矩阵式的居多,但总的来说,学校的组织机构可分为三个层次:(1)决策层的组织(以校长为首的领导班子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2)管理层的组织(中层结钩) (3)执行层的组织(基层组织,教学班,教研组,图书室) (三)教育组织结构的特点 教育组织结构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管理心理学第1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 ________ 一般规律的科学,是________和________交叉的一个应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体系主要包括三大部分:________ 、________和________ 3. 1958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一本名为________的专著,标志着管理心理学的诞生。 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基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学科。 5.行为科学的研究使管理思想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即从强调________转移到注重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管理心理学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 A.生命现象 B.生理现象 C.心理现象 D.行为现象 2.工程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人与环境的关系 B.机器与环境的关系 C.人与机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 D.人与人的关系 3.系统总结了早期管理心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成果,并发表《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的是() A.泰勒 B.法约尔 C.明茨伯格 D.勒温 4.分别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与“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 A.法约尔、勒温 B.泰勒、明茨伯格 C.泰勒、梅奥 D.甘特、明茨伯格 三、多项选择题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 A.个体心理 B.群体心理 C.组织心理 D.社会心理 E.文化心理 2.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包括() A.心理技术学 B.霍桑实验 C.群体动力理论 D.需要层次理论 E.行为科学理论 3.对于霍桑实验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梅奥为首进行研究 B.从1924年开始 C.研究结论认为员工的士气、生产的积极性决定于社会、心理因素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第10章 情绪和情感)【圣才出品】

第10章情绪和情感 1.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 答:(1)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2)情绪的功能 ①适应功能 情绪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人们通过各种情绪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的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②动机功能 情绪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它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③组织功能 情绪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发生、发展的过程。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④信号功能 情绪在人际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的。

2.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 答:(1)情绪的维度与极性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2)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的意义 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对于人们理解情绪的性质和对情绪进行度量是有一定意义的。情绪维度的确定对于情绪测量有重要意义,通过它才能对情绪体验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 3.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答:(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原型或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每一种基本情绪都具有独立的神经生理机制、内部体验和外部表现,并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复合情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2)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由此产生的复合情绪有上百种。 (3)罗素提出了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与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普通心理学章节练习及答案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选题 1、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 ) A.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个性倾向 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 ) A.感觉、知觉和记忆 B.知、情、意过程 C.需要、动机和世界观 D.能力、气质和性格 3、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属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流派的心理学家是( ) A.弗洛伊得 B.罗杰斯 C.威特海默 D.斯金纳 4、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系统性的原则、发展性原则和( ) A.客观性原则 B.自然性原则 B.社会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 5、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 6、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7、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因此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 ) A.边缘科学 B.人文科学 C.环境科学 D.分支科学 8、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是( ) A.感觉与知觉 B.客观现实 C.认识过程 D.反映活动 9、伴随在心理活动过程中以保证人的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心理特性是() A.注意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思维 10、下列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有()。 A.能力 B.需要 C.动机 D.信念 11、()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 立的科学 A.1876 B.1877 C.1878 D.1879 12、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79年创建于() A.俄国 B.德国 C.日本 D.美国 13、()在道德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A.魏特海墨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 14、普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的学科 A.心理的发生、发展 B.费希纳 C.冯特 D.韦伯 1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 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 1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 A.情感过程 B.认识过程 C.意志过程 D.个性 17、心理现象主要包括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它们是() A.心理过程和意志过程 B.人格和认识过程 C.心理过程和情绪、情感过程 D.心理过程人格 18、用所谓内省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试图找出构成人的心理的基本元素的心理学派别是() A.神经心理学 B.构造心理学 C.认知心理学 D.社会心理学

第二章 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管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 [教学目的]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理论起源 2、掌握梅奥的霍桑试验及人群关系论 3、掌握勒浊的群体动力理论 4、掌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5、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6、理解人的本质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集体讨论 [学时安排]6学时 [重点]掌握管理学基础理论中的“需求层次论”,“人群关系论”,“群体动力论”,管理现代化,心理过程 [难点]理解人的本质 [教学内容]我们在上一章中曾提到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结合了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发展而成的多层次、多学科交叉的边缘性学科。可以说这些学科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要学好管理心理学,必须要具有有关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了解管理的实质、理论方法是什么,了解什么是人的本质,人的心理和行为等学问,因此本章我们就对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分别作简要介绍,帮助同学们理清知识脉络,补充未学过的知识。重点放在第二三节的内容上。 管理心理学是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和成熟而逐渐产生和发展的,所以说管理学理论是它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

第一节管理学基础理论 一、管理的实质 管理学也称管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管理学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历来是众说纷纭的,有的认为人为重点,有的认为资源为重点,也有的认为各项职命为重点,那么它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平常说得管理其实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根据复旦大学著名学者黄明杰教授的研究,他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事例以达成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到活动。所谓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计划组织、指挥、直辖市和控制等行为活动是有效整合资源所必需的活动,故把它们归入管理体制范畴之内,但他们又仅仅是帮助有效整合资源的部分手段或方式,因而它们本身并不等于管理,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所以说把管理等同于决策,等同于领导、控制等职能是不妥贴的。 我们翻开课本第35面,同学们可以看到管理学体系图,从这个体系图上我们知道: 管理学并不是一门单纯属于计算方法的学科,它是一门具有多功能、多层次、多属性特点的学科,是一种综合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科学体系。是由社科、自科和技术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理解了管理的裨,我们下面简单疏理一下管理理论的演时过程,从演进过程中我们寻找一下管理心理学的印痕。

第一章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第一章第二节管理心理 学的历史演变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章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管理理论 1. 科学管理理论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管理逐步成为一门科学,并形成了科学管理学派。这一学派注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直接的管理目标,以便增强组织效能,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取得高额利润和长远发展。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Frederick (1856—1915)。Taylor通过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的着名的“搬铁块”实验和“时间—动作分析”,以及相继完成的“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等多项实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他于1911年所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成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作。Taylor提出了以下科学管理 原则: (1)把工作组织的所有责任分配给经理而不是工人。由管理人员负责工作 的计划和设计,而让工人执行工作任务; (2)运用科学方法决定每一工作任务的最好方式。由经理设计每位工人的 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标准和方法; (3)对每一种工作选择最适合的人。经理应该使每位工人的能力与各自工 作的需要相匹配;

(4)对工人进行培训,以便正确从事其工作。经理应该训练工人在工作中 运用标准的方法; (5)对工作作业进行监控,以保证正确执行具体工作程序,并取得适当成果。经理应该实施规范的控制,确保所管辖的工人总是以最佳的方式开展工 作; (6)通过计划工作任务分配和消除中断动作来提供进一步支持。经理能够 帮助自身工人继续完成高水平工作任务。 科学管理的焦点仍然是人。其他一些管理科学家也在科学管理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Henry (1861-1919)建立的“任务奖金工资计划”,把员工任务成效与管理人员的奖金联系在一起。他所发明的“计划比较图表”,以甘特的名字命名,称为“甘特图表”。现代管理中流行的“方案评价与回顾技术”,(PERT)就是以甘特图表为基础的。Frank Gilbreth (1868—1924)和Lillian Gilbreth夫妇(1878—1972)发明的一种快速测量仪,进行了动作研究,对工人操作时的手部动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确定了每一动作所需的时间。我国企业现行的“劳动定额”、“工时定额”、“计件工资”等管理制度,都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泰勒制”。这些制度与系统的管理目标联系在一起,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时工业心理学的主流以曾经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Hugo Münsterberg(1913)为代表。他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一书系统地总结了早期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论述了采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员工的心理技术学问题,主要研究职业选拔和职业培训、工作疲劳、劳动合理化等方面的问题。Mü

(004)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0014)《管理心理学》复习大纲 一、课程说明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其前修课程为《普通心理学》、《管理学》,后续课程为《人力资源管理》等。 管理心理学是心理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是一门边缘学科、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在应用心理学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设置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管理心理学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地位和作用;学习和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和掌握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和组织心理的活动规律,提高自己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学习这门课程,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认识,并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方法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管理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需要与动机,态度与价值,思维与智力,社会知觉,气质性格与管理,工作中的压力应激与挫折,群体心理,群体中的人际关系,团队建设与管理,领导心理,组织心理,组织文化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牢固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理论等基本知识,掌握管理心理学中的基本技能,在打扎实“双基”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管理中的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坚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充知识面与深入把握关键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以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为主的教学形式,在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注重学生理论修养的提高的同时,着重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要适当结合当前管理中的热点问题,结合图片、网络资料、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与研究等方式进行教学。在评价方式上,以撰写论文的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二、考核方式 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与效果占10%,平时学习态度考核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80%,成绩按百分制计算) 三、教学内容和考核重点 注:(标有*为教学重点,标有#为教学难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最新动态综述 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师资格考试普通心理学:第十章情绪

第十章情绪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情绪的认知理论『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