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浅谈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

发表时间:2010-10-19T10:35:14.857Z 来源:《学园》2010年第7期下作者:晏磊[导读] 作为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晏磊湖南工业大学【摘要】21 世纪将是中华民族完成复兴和腾飞的世纪。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而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离

不开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工作,更是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艺术培养【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7-0025-02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55 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独具特色、风格各异的文化艺术。但长久以来,我国一些少数民族艺术基本上停留在纯粹的民间艺术形式上,它们身上所代表的艺术创造精神以及与整个中华文化息息相通的历史文化沉淀,由于生活空间的限制默默封闭在大山和边疆,并随着各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而自生自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工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文艺衰退的趋势,党和政府从培养人才入手采取种种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民族传统文学艺术后继有人。经过几十年不断的努力,目前全国有专门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高等和中等艺术院校24 所,民族院校和民族自治地方的一些高等、中等院校开设有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专业,北京、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院校还根据民族地区的需要不定期地开办培训班和专业班。

一少数民族艺术的现状当前我国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品种正慢慢衰退或消失,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体系逐渐解体,并丧失其原有的文化功能。例如大部分劳动歌、特定的风俗歌都已看不见了,甚至蒙古族长调在科尔沁等许多牧区也很少有人会唱了。尽管总的形势不容乐观,原有的民间传承体系遇到解体的危机,但仍有不少民族和地区中的传统文化艺术或因保护措施得力,或因出现新的传承、传播方式而呈现上升和兴旺的现象。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从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起,少数民族总人口在全国一直居第六位。第五次人口普查机器汇总数据显示:2000 年湖南省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41.07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0.13%。少数民族个数增加到55 个,在55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土家族,有263.95 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41.17%;其次是苗族,有192.15 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29.97%。总人口超过1 万人的少数民族还有:侗族(84.21 万人)、瑶族(70.46 万人)、白族(12.56 万人)、回族(9.74万人)、壮族(2.36 万人)、蒙古族(1.59 万人)。这8 个民族人口总数达到了637.01 万人,占少数民族总数的99.37%,而其他47 个少数民族总人口仅有4.06 万人。以在湖南省人口排名第二位的苗族为例,以前不少苗人会用镰刀剃发,举行成年礼仪式,而现在愿意举行成年礼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了;以前不少苗族人穿的衣服都是用靛蓝染布,而现在的年轻人却很少穿这种布料制的衣服了,像传统的刺绣、织布等手艺大部分年轻人都不会了;以前不少苗族女孩都会传统的苗家刺绣艺术,经常会用几个月的时间去绣一件作品,然后拿到市场上去卖,而现在大部分青年人为了生存,都走出苗寨打工去了——与此对应的是,会各种苗族手艺的老人们也找不到接班人了。

作为民族的未来与希望,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又了解多少呢?笔者调查了解部分在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调查的34 位同学中,只有3 位同学表示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兴趣一般,1 位同学表示不感兴趣,其余同学都表示很感兴趣。其中,50%以上的同学都表示很喜欢音乐、舞蹈,13%的同学则喜欢本民族的文字和习俗。在调查中,不少同学表示,他们对本民族的精粹都很感兴趣,而且也曾接触过很多,如音乐、舞蹈等。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逐渐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也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继续深入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了。

二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艺术培养国内高等院校除普遍开设了“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课程外,不少院校还在本科阶段开设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在硕士生与博士生阶段设置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方向,并为许多少数民族培养出了优秀的高学历人才。各地的高等院校也大多创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专业及特色班,如新疆艺术学院与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维吾尔木卡姆研究”以及新疆各民族的乐器演奏,内蒙古大学音乐学院的长调、马头琴以及新增的二人台专业等。还有一些院校尝试开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课程。尽管这些现象令人感到欣喜,但在新形势下也出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例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在高校的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有的院校尽管身处民族地区,但在其开设的课程、专业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均与当地的民族艺术无关;有的院校招收了优秀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手进入声乐系,但如何根据歌手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既能保持原有风格,又能提高演唱水平的教学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有的院校开设了“少数民族学习班”,但从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到教学的方式方法均与一般院校相似,因而使学生远离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对我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艺术培养,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比如,学校将少数民族艺术作为办学特色纳入教学机制的同时,应研究采取具体方法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实施教学,既能保证学生不脱离原来的母语文化、保持学生原来掌握的音乐风格,又能扩大视野、提高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 2.按学科要求规划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与研究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教育长期以来借鉴欧洲院校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与我国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我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教育和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随机现象较严重。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学科建设的要求予以制度化与规范化,形成良性运转机制。 3.高等院校中的少数民族教育应以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人才为中心现今,仅占全国人口8%~9%的少数民族保存着近一半已被国家确认的音乐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优良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自我教育能力文化是一种教育资源。文化所具有的教化、激励和导向功能,在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立足各民族文化传统,围绕民族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