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培训模拟题

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培训模拟题
良好农业规范国家标准培训模拟题

国家标准《良好农业规范》系列标准水产养殖部分考试题目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4项中,哪一项不算养殖投入品(D)

A、水产苗种

B、渔药

C、饲料及添加剂

D、增氧机

2、开展水产养殖,养殖场首先要(C)

A、能生产苗种

B、建设饲料厂

C、得到有关部门批准设立

D、职工人数超过100人

3、水产苗种投入养殖水体之前以下哪一项可以不做(B)

A、检查来源

B、称重

C、消毒

D、平衡水温

4、养殖场出现病死水产品时应(C)

A、捞出做熟吃了

B、不捞出让其自然腐烂消解

C、捞出作无害化处理

D、捞出喂其它动物

5、池塘养殖时,下列哪一项是不对的(C)

A、苗种放养前要“试水”

B、可以搭配不同养殖品种

C、养殖进、排水可以混合

D、养殖用饲料要符合质量安全卫生标准

6、池塘养殖进行饲料投喂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B )

A、随时可以投喂

B、根据不同的条件与实际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C、潮湿的饲料也可以投喂

D、鲜活饵料直接投喂

7、养殖车间哪一项可以省略?(D)

A、控温设施

B、增氧设施

C、水处理设施

D、物资库

8、网箱养殖选址时哪一项可以从轻考虑?(A)

A、电力供应

B、污染情况

C、水域深浅

D、网箱面积占总水面的比例

9、对淡水池塘网箱养殖哪一项是不需要的?(A)

A、船舶

B、防水服

C、投饵机

D、洗网机

10、网箱养殖的灾害预防至少应包括(A)

A、水温剧烈变化

B、断电

C、通讯故障

D、交通工具缺失

11、网箱防污处理应(B)

A、1次/月

B、防污涂料要无毒、无害

C、养殖期间也可以进行防污

D、防污涂料可以撒到网箱水体中

12、下列哪个区域不适合围拦养殖(A)

A、河道

B、湖泊

C、水库

D、浅海

13、在围拦养殖投喂饲料时,应保证(A)

A、饲料不受污染、不变质

B、饲料须自己生产

C、饲料须外购

D、只用新鲜饲料

14、同一围拦水域(B)

A、可以养殖也可以通航

B、连续养殖2年,要空闲1年

C、可以种植高大的挺水植物

D、可以不清理

15、围拦养殖所使用的船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合适的。(C)

A、具有船舶使用许可证

B、定期维护和保养

C、废油继续使用

D、使用前后进行清洗、消毒

16、围拦养殖对灾害的预防哪一项是不对的(B)

A、加固围拦设施

B、有洪水、暴雨等时立即转移养殖产品

C、及时检查拦网有无破损

D、及时清除漂浮物及死的养殖产品

17、下列哪个场所不适合开展水产滩涂养殖(B)

A、远离港口

B、近河道排污口下游

C、有行政许可证的地方

D、水深合适

18、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苗种放养时,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合适(C)

A、清除有害生物

B、确定放养密度

C、食性相近的种类也适合混养

D、设施清洁、消毒

19、当养殖水体中溶氧量在(C)以下时就要人工增氧了。

A、8mg/L

B、6mg/L

C、3mg/L

D、1mg/L

20、用于水产养殖种类的疫苗须(B)

A、从国外采购

B、具有国家许可证生产

C、由生产商注射使用

D、投放到养殖水体中

21、养殖场饲料(C)

A、一天投喂6次

B、蛋白质与脂肪的含量相等

C、应在保质期内

D、可混入氯霉素

22、养殖产品收获前应(A)

A、进行药物残留抽样检测

B、加注新水

C、增氧

D、多投喂饲料

23、养殖场使用渔药应(B)

A、原药施用

B、遵循休药期

C、加到饲料中

D、加到养殖水体中

24、池塘清污的主要目的之一是(A)

A、减少病害生物

B、增加池塘面积

C、减少池塘容量

D、肥水

25、池塘施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B)

A、使水体富营养化

B、培养饵料微生物

C、增加溶氧

D、降低pH值

26、养殖场放养苗种前应对苗种(C)

A、进行公证

B、进行驯化

C、进行消毒

D、进行低温处理

27、养殖种类进行混养考虑的因素之一是(B)

A、个体大小

B、食性差异

C、水温高低

D、溶氧多少

28、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合适的(C)

A、苗种放养前消毒

B、活性饵料要清洁、干净

C、家畜粪便直接作为肥料使用

D、养殖场进、排水分开

29、不适合网箱养殖的地点是(D)

A、池塘

B、湖泊

C、港湾

D、饮用水源地

30、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哪一个系统可以省略(D)

A、水处理系统

B、增氧系统

C、控温系统

D、GPS系统

二、多项选择题

1、养殖场选址时要考虑(A、B、D)等因素

A、养殖用水

B、交通、电力

C、水产品价格

D、周围污染源

2、养殖场使用的渔药应(B、D)

A、自己生产

B、分类管理

C、员工都可以开处方并使用

D、遵循休药期

3、水产品收获时应(A、B、C)

A、停食适当时期

B、做好可追溯措施

C、减少水产品的应激反应

D、在下雨天

4、对池塘水质进行管理时应做到(A、B、D)

A、定期测量水温、溶解氧、pH值等

B、定期换水

C、养殖废水可以排到水源地重复使用

D、合理使用增氧设施

5、养殖过程中出现病、死个体时应(A、B、C、D)

A、立即打捞出池塘、请专门人员诊断,然后深埋

B、水体消毒

C、请专门人员开处方进行药物治疗

D、作好防治记录

6、网箱养殖要定期检查网箱的(A、B、C)

A、稳固性

B、网衣有无破损

C、网衣上的附着物

D、养殖种类的生长情况

7、在考虑围拦养殖选址时,下列(A、C)等因素是要认真考虑的

A、污染源

B、风流

C、水位及变化

D、电力

8、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场员工,下列哪些条款是要做到的?(A、B、C)

A、良好的游泳技能

B、能熟练掌握救生设备的使用

C、及时获取气象信息

D、会驾驶船舶

9、水产滩涂、吊养、底播养殖进行水质管理时,要做到(A、B、D)

A、有水质采样计划

B、采集微生物水样

C、风速测定

D、日常温度和盐度的临测

10、养殖场亲本要符合(A、B、C、D)等方面的要求。

A、符合相关国家、行业种质标准要求

B、来源于省级以上原、良种场

C、疫病检查合格

D、近亲繁殖的后代不能作为亲本培育

三、判断题(打√或×)

1、养殖场应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明确岗位职责,保证养殖产品的质量安全。(√)

2、只要养殖场用水及土壤底质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周围也没有污染源,就可以建立于自然环境保护区内。(×)

3、养殖场使用的化学品应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采购,有专门人员负责出、入库登记,并分类保管和存放。(√)

4、养殖场应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条件确定适宜的搭配比例及放养密度。这种适宜就是不影响养殖种类的健康生长。(√)

5、收获品运输到加工厂时,其容器应清洁,暂存和运输时应尽快降低收获品的温度到15℃以下。(×)

6、养殖场的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有效分开是为了防止各类病菌的交叉污染。(√)

7、“工厂化养殖”就是利用机械、生物、化学和自动控制等现代技术装备起来的车间进行水产品的养殖。(√)

8、工厂化养殖过程中,对水处理系统的基本要求是要达到对养殖水进行“过滤、消毒、生物净化”、“循环使用”和“达标排放”。(√)

9、工厂化养殖场建议设立实验室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10、围拦养殖场应为员工配备足够、有效的救生设备。(√)

11、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水域容量确定围拦的面积、围拦的间距。(√)

12、拦网网目大、小确定后,就可以放置大、小不一的苗种了。(×)

13、养殖场可以养殖经批准的转基因品种。(×)

14、养殖场应对所使用鲜的、未消毒的或活体饲料进行风险评估。(√)

15、养殖场采购的渔药应来自于具有生产许可证或进口登记许可证的生产单位或供应商,并做好采购记录。(√)

四、简答题

1、《良好农业规范》水产养殖标准中控制点划分为几个等级?划分的原则是什么?

答:依据安全重要性,划分为3个等级,1级、2级和3级。

划分的原则是:

1级: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与食品安全直接相关的动物福利的所有食品安全要求。

2级:基于1级控制点要求的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动物福利的要求。

3级:基于1级和2级控制点要求的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动物福利的持续改善措施要求。

2、水产养殖场在设施布局建造进、排水系统时,为什么要分开建设?

答: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难以避免有病害的发生。养殖场建设时,进、排水管理系统分开布设,其主要目的是防止病害的交叉传染,……

3、池塘养殖施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答:养殖场应有池塘施肥计划,并有符合养殖场实际的施肥操作程序;所使用的肥料应是国家允许生产、销售的产品;要严格按肥料使用说明进行施用,作好记录;使用量要受到有效控制,防止赞成富营养化,并对环境产生污染。

五、案例分析(判标)题

1、一个主要开展池塘养殖的生产企业,现有员工36人,主要生产大宗的水产品,包括青、草、鲢、鳙、鲤、鲫等鱼类。苗种、饲料、渔药和化学品基本上都是外购,养殖方式主要采取混养方式。

请从职工技能、职工福利及食品安全角度审核养殖场的全生产过程。

提示:从三方面考察

1)养殖场职工掌握水产养殖的水平(包括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审核有关证书生产记录,上岗培训情况等;

2)养殖场职工的福利情况,包括体检、工资待遇、假期制度、加班情况、社会保险等方面。

查看相关文件和档案,询问职工等。

3)生产过程的审核:包括苗种、渔用饲料、渔药等的采购、使用和管理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操作规程等,特别是质量的把控,检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2、一个工厂化养殖企业规模比较大,主要开展高档水产品的养殖,请从水处理系统方面审核审核企业如何达标排放?

提示:审核相关文件、档案,了解养殖场水处理系统的组成,现场查看实际运行情况。重点审核和检查是否是循环用水,过滤、消毒、生物净化设施是否完好、正常运行;检查水质化验报告,考核养殖场养殖废水是否达标排放等方面。

六、论述题

请设计养殖场的产品追溯体系。

提示:追溯体系实际上就是记录和识别体系,把生产的全过程通过电子手段记录下来,并有专门的读取设备进行正确的输出。记录的生产过程要注重于涉及产品质量安全的环节,如苗种的来源、养殖用水、饲料、渔药、化学品、产品收获、运输与加工等方面来进行考虑、设计。

1.简要描述GAP认证的认证制度的特点?可结合工业产品的认证制度考虑。

答:GAP认证是指经认证机构依据相关认证要求,以认证证书的形式予以确认的某一种类产品(如作物、果蔬、牛羊、生猪、奶牛、家禽)的种植和养殖过程及产品质量符合认证规则和相关适用标准的要求。

GAP认证是以生产过程检验为基础,包括现场检查、质量保证体系的检查和必要时对产品检测、场所管理情况的风险评估。GAP认证关注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涉及食品安全、环保等方面关键控制点是否得到有效控制,其认证模式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检查,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记录追踪投资等过程进行检查来评价其是否符合良好农业规范认证规则和相关国家标准要求,从而保证最终产品质量安全的合法性,满足采购方要求。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2777383.html,AS关于GAP认可的业务范围分类情况,是认可到中类、还是认可到具体的产品,还是认可到模块?

答:认可到模块。模块按种类(作物、果蔬、肉牛、肉羊、生猪、奶牛、家禽)和基地(所有农场基地、所有作物基地和畜禽基地)划分为种类模块和基地模块。种类模块明确了申请认证的范围。基地模块与种类模块配合使用——例如,对生猪养殖生产认证就包含对所有农场基地、畜禽基础要求、生猪养殖模块方面的审核,当申请奶牛这个种类模块时,牛羊模块必须也要检查。

3.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的主要内容。

1)食品安全危害的管理要求: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识别、评价和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在种植业生产过程中,针对不同作物生产特点,对作物管理、土壤肥力保持、田间操作、植物保护组织管理等提出了要求;在畜禽养殖过程中,针对不同畜禽的生产方式和特点,对养殖场选址、畜禽品种、饲料和饮水的供应、场内的设施设备、畜禽的健康、药物的合理使用、畜禽的养殖方式、畜禽的公路运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记录、追溯以及对员工的培训等提出了要求;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要求:出了环境保护的要求,通过要求生产者遵守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标准,营造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良性生态环境,协调农产品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福利要求;

4)动物福利的要求。

该系列标准包括以下11个标准:

GB/T 20014.1 良好农业规范第1部分术语

GB/T 20014.2 良好农业规范第2部分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3 良好农业规范第3部分作物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4 良好农业规范第4部分大田作物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5 良好农业规范第5部分水果和蔬菜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6 良好农业规范第6部分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7 良好农业规范第7部分牛羊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8 良好农业规范第8部分奶牛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9 良好农业规范第9部分生猪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10 良好农业规范第10部分家禽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GB/T 20014.11 良好农业规范第11部分畜禽公路运输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4.我国目前开展的ChinaGAP认证,认证的范围包括哪些?

答:每个模块的认证包含的产品范围。

5.请描述GB/T20014、GAP认证实施规则,与EurepGAP的综合农业保证(IFA)标准的内容对应关系。

6.请写出评价农业生产经营者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点。

1)生产用水与农业用水的良好规范;

2)肥料使用的良好规范;

3)农药使用的良好操作规范;

4)作物和饲料生产的良好规范;

5)畜禽生产良好规范;

6)收获、加工及储存良好规范;

7)工人健康和卫生良好规范;

8)卫生设施的操作规范;

9)田地卫生良好规范;

10)包装设备卫生良好规范;

11)运输良好规范;

12)溯源良好规范。

7.请描述ChinaGAP标准中,控制点的等级划分的原则。

标准条款级别划分原则:

良好农业规范系列国家标准控制点表:

8.EurepGAP标准是由哪个机构开发的?目前其中已开发了哪些类产品的标准?

答:1997年由欧洲零售商协会(EUREP:Euro-Retailer Produce Working Group)发起,促进良好农业规范的发展,并组织零售商、农产品供应商和生产者制定了EUREPGAP标准。

EUREPGAP已经制定了综合农场保证(IFA-包括作物、果蔬、畜禽)、综合水产养殖保证(IAA)和花卉和咖啡的技术规范。

9.请描述EurepGAP的综合农业保证(IAF)标准的文件结构。并简述该结构中每个文件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答:EurepGAP综合农场保证包括农场基模块、作物基础模块、大田作物模块、果蔬模块、畜禽基础模块、牛羊模块、奶牛模块、生猪模块、家禽模块、畜禽运输模块。每类技术规范包括相应的认证通则和检查表,通则规定了执行标准的总原则,检查表规定了认证机构对企业进行外部检查的依据,也是农户对企业每年进行内审的依据。

10.GAP认证中模块的种类有哪些?在认证时,如何使用这些模块,请以奶牛认证为例,列举其认证时需检查哪些模块。

良好农业规范按种类(作物、果蔬、肉牛、肉羊、生猪、奶牛、家禽)和基础(农场基础、作物基础和畜禽基础)划分为种类模块和基础模块。种类模块明确申请认证的范围。

在实施认证时,应将种类模块与基础模块配合使用。对奶牛模块认证审核时,应当包含对农场基础、畜禽基础、牛羊模块和奶牛模块方面的审核。

11.ChinaGAP一级认证的要求。

1)应符合适用模块中所有适用的一级控制点的要求;

2)所有适用模块(包括适用的基础模块,果蔬类例外)中,应至少符合每个单个模块适用的二级控制点数量的90%的要求;对果蔬类,应至少符合所有适用模块中适用的二级控制点总数的95%的要求。

不设定三级控制点的最低符合百分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GB 13660-92 201×7Strongly basic styrene type anion eschange resins 国家技术督司1992-09-01批准1993-07-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粒径为0.315~1.25mm、以季胺基为主要活性基团的201×7 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2 引用标准 GB 1631 离子交换树脂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 GB 5475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 GB 5476 离子交换树脂预处理方法 GB 5757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 GB 5758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GB 8330 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测定方法 GB 8331 离子交换树脂湿视密度测定方法 GB 11992 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GB/T 12598 离子交换树脂强度测定方法渗磨法 GB 11991 离子交换树脂转型膨胀率测定方法 3 产品型号和主要用途 201×7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型号按GB1631编制。该产品主要用于制备纯水和提炼放射性元素等。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淡黄至金黄色球状颗粒。 4.2 出厂型式:氯型。 4.3 理化性能:理化性能应符合表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的测定 目测。 5.2 试样预处理 采用GB 547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预处理。 5.3 含水量的测定 采用GB 5757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4 质量全交换容量、体积全交换容量、中性盐分解容量的测定 5.4.1 质量全交换容量和中性盐分解容量的测定,采用GB 11992中规定的方法进 行。 5.4.2 体积全交换容量按式(1)计算: Q Q X v w =-ρ()1 (1) 式中 Q v ——体积全交换容量,mmol/mL ; Q w ——质量全交换容量,mmol/g ; ρ——湿视密度,g/mL ; X ——含水量,%。 5.5 湿视密度的测定 采用GB 8331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6 湿真密度的测定 采用GB 8330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 5.7 粒度的测定 用孔径为0.315mm 和1.25mm 的筛子,采用GB 5758中规定的方法筛分后,按 式 (2)和式(3)计算: P V V V V 10120 100%=--? (2) P V V 210 100%=? (3)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_7714-2005)-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顺序编码制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参考文献是对期刊论文引文进行统计和分析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在本规范中采用GB 7714推荐的顺序编码制格式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项目: ①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多个责任者之间以“,”分隔,注意在本项数据中不得出现缩写点“.”(英文作者请将作者名写全)。主要责任者只列姓名,其后不加“著”、“编”、“主编”、“合编”等责任说明。 ②文献题名及版本(初版省略)。 ③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 ④出版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⑤文献出处或电子文献的可获得地址。 ⑥文献起止页码。 ⑦文献标准编号(标准号、专利号……)。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根据GB 3469规定,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 参考文献类型 专著M 论文集 C 报纸文章N 期刊文章J 学位论文 D 报告R 标准S 专利P 文献类型标识 对于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其文献类型标识建议采用单字母“A”;对于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建议采用单字母“Z”。 对于数据库(database)、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等电子文献类型的参考文献,建议以下列双字母作为标识: 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数据库DB 计算机程序CP 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及其标识 对于非纸张型载体的电子文献,当被引用为参考文献时需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本规范建议采用双字母表示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磁带(magnetic 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并以下列格式表示包括了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 [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国标-30340

【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GB/T 30340–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340–2013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 Qualifications for 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organiza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 (2)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培训机构分级 (2) 5 主体资格 (2) 6 组织机构 (2) 7 管理制度 (2) 8 岗位及人员 (3) 9 教练车 (4) 10 教练场地 (5) 11 教学设施设备 (7) 12 办公场所及教室 (8) 13 服务及其它设施 (8)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教练场地面积计算方法 (9) 附录B(规范性附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性教练场资格条件 (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诚、蔡凤田、白韶波、刘莉、窦秋月、殷国祥、王生昌、韦勇、施溢源、顾敏、杨家齐、张学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分级、主体资格、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岗位及人员、教练车、教练场地、教学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及教室、服务及其它设施等基本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一级、二级和三级民用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专门的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机构除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18565 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 21055 肢体残疾人驾驶汽车的操纵辅助装置 GB/T XXX-XXXX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GA/T 963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设置规范 JT/T 198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 JT/T 378 汽车驾驶培训模拟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organization 以培养驾驶学员的安全意识、培训驾驶学员的驾驶技能为教学任务,为社会公众有偿提供驾驶培训服务的机构。 3.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性教练场Operating 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site 为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提供有偿使用的教练场地、配套设施设备等进行驾驶训练的教练场所。 3.3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自备教练场地Owned vehicle driving training site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经营者利用自有或者租用的土地,按照有关要求设计建造的、专门用于自有教练车进行驾驶训练的教练场地。 4 培训机构分级 4.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分为一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二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和三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 4.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符合5~13的要求,一级、二级和三级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的主要分级指标见9.2和10.1。 5 主体资格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标准编写规则

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 1范围 GB/T2001的本部分规定了术语标准的制定程序和编写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编写术语标准和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一章,其他术语工作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001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本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ISO/IEC Directives,part 3,1997,Rules for the 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Intemational Standards,NEQ) GB 3101 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一般原则(eqv ISO 31-0) GB 3102 (所有部分)量和单位[eqv ISO 31(所有部分)] GB/T 4880 语种名称代码(eqv ISO 639) GB/T 10112-1999 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 GB/T 13418-1992 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 GB/T 15237-××××术语学基本词汇(neq ISO 1087—1:2000) GB/T 16785-1997 术语工作概念与术语的协调(eqv ISO 860:1996) 3术语和定义 GB/T 15237-××××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001的本部分。 4术语标准化 制定术语标准的目标是获得一种标准化的术语集,其中概念和术语一一对应,以避免歧义和误解。因此,在术语标准化中: a)应为每个术语标准建立相应的概念体系; b)概念的定义应能在语境中替代同该概念相对应的术语(替代原则); c)概念的定义应使用汉语或国家规定的少数民族文字表述; d)使用不同语种表述的同一个定义应在内容上等同,并尽可能使用类似结构; e)应指出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与国际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民族语言的概念体系与国家标准的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 5术语标准的制定 5.1准备工作 5.2需求分析 当某个领域内由于概念和(和)术语含义不明确而造成交流困难时,应通过制定术语标准,或在其他标准中专设一章“术语和定义”加以解决。 5.1.2 用户 应明确所制定标准的用户,用户的确定将关系到: a)所涉及的领域或子领域的界定;

新国标场地及教练车..

双国标要求 国家两项标准即:《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和《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教练车数量:“新国标”取消以往各级别驾校培训车型类别和单类车型数量的要求,但对教练车总数有硬指标,一级驾校不少于 80 辆,二级驾校不少于 40 辆,三级驾校不少于 20 辆。 场地面积:“新国标”还对驾校培训场地面积做了硬性要求。小型汽车培训机构,要求场地面积最低限度分别为3.3万平方米、1.7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一、二、三级),单车道总长度最低限度分别为3200 米、1600米和1000米。驾校每增加一台小型教练车,对应的教练场地面积还要增加 400 平方米。 “新国标”还明确提出,教练场地总面积不包括办公场所及其他服务设施的占地面积,训练场与公安考试场要彻底分离。驾校自备“仿真”道路训练场。 场地要求:“新国标”对科目二培训设置增加了模拟城市道路内容,要求驾校在自备训练场的训练车道上,大型车辆培训要增加客运站牌和货运站牌;而小型车辆培训必须增设城市道路模拟内容,包括交通信号灯、公交站台、学校区域、道路与铁路交叉路口、人行斑马线等。提供大

中型车辆培训服务规定的400米长的高速路,60米长的隧道 明确要求训练道路要侧重设置循环路线网,至少设立 1 段城市模拟街道,并规范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信号灯。应设置符合CJJ152要求的十字形、T字形、环形及模拟道路与铁路交叉口等道路交叉口至少各一个,也可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驾驶模拟器:此外,申办驾校必须安装机动车驾驶模拟器,不同级别驾校模拟器的安装数量也不同。其中,一级驾校的机动车驾驶模拟器不得少于 20 台,二级驾校不少于 10 台,三级驾校不少于 5 台。 人员配备:“新国标”要求驾校须增设安全管理人员,明确理论教练员配备数量由原教练车总数的10%调整为3%,结业考核员数为教练车总数的5%,并要求每个培训机构至少配备安全管理员1 名。并要求教练场内应配备照明设施,为学员开展夜间驾驶训练提供必要条件。 “新国标”的实施,将引发全省驾培市场新一轮“洗牌”,规模较小的驾校可能会被淘汰。而随着驾校大规模改造的开始,考取驾照的成本也可能被拉高。 车辆类型:按照新国标,将教练车型分类为:教练车车型分为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小型自动挡汽车、低速载货汽车、三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最新)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含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作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600m2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奈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满2年。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两门均达到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鉴定还需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员与考生配比为1:5。 1.8.5 鉴定时间 根据职业等级不同,理论知识考试为90~120min,技能操作考核为150~240min,论文答辩不少于40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枝在具有必备的设备、仪器仪表,工、夹、量具及设施、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和安全措施完善的场所进行。 2. 基本要求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稿版次:征求意见稿 完成日期: 2018. 04.28

目录 一、任务来源 (3) 二、编制过程 (3) 三、研究背景 (3) 四、编制依据 (4) 五、方法概述 (4) 六、实验技术论证 (4) 6.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4) 6.2 仪器参数优化 (6) 6.3 方法评价 (8) 6.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 (11)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73996-T-469,标准名称为“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4)归口管理,由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主持起草。 二、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xx。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标准起草组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和本标准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实验,通过参数优化、添加回收、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精密度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建立了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起草组于2018年1月15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形成了标准制定方案,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和编写工作。 2018 年1~3 月,标准起草组按照标准启动会制定的方案进行信息收集和调研、标准方法参数的实验优化及技术论证等标准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标准和编制说明的工作组讨论稿; 2018 年4 月20 日,开始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工作。 三、研究背景 造型黏土又名彩泥、橡皮泥、太空粘土、棉花泥、轻质泥、魔幻粘土等,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型益智类玩具。造型黏土柔软而不粘手,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孩子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能模仿甚至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可以培养幼儿手部、脑部、眼力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因其独特的教育效果而成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造型黏土主要由面粉或高分子粘性材料、香精、食用油、颜料或染料、水、盐、保湿剂、防腐剂等按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由于制造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不高,造型黏土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企业质量管理比较薄弱。造型黏土产品可在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保持不变质;揉捏过的黏土,只要不脱水,数月内仍可不变质,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这些防腐剂若添加过量,孩子长期接触或误食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关于造型黏土造成儿童皮肤过敏、皮炎伤害事件屡见报道,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网站报道:“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因为玩彩泥而出现手部皮肤发痒、过敏的情况”。 目前,EN 71-9:2007《玩具安全—第9部分有机化合物限值要求》规定了以不同暴露

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

【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 30341– 2013) 中华人民国标准 GB/T 30341–2013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 of 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site 中华人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次 前言…………..I 1 围 (1) 2 规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场地规模 (1) 5 场地训练项目设施、设备及道路条件1 6 办公、教学与服务设施2 7 安全条件 (3) 8 环境条件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场地面积计算方法 (4) 附录B(规性附录)教练场训练项目设施配置要求 (6) 附录C(规性附录)教练场训练项目设施技术要求 (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省公路运输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长安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诚、蔡凤田、家欣、莉、窦秋月、殷国祥、王生昌、韦勇、施溢源、顾敏、家齐、学文。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1 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的场地规模,场地训练项目设施、设备及道路条件,办公、教学与服务设施,安全条件,环境条件等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练场。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5768.3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 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GA/T 963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设置规 JGJ 100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 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site 为机动车驾驶学员提供教练场地、配套设施设备等进行驾驶训练的教练场所。 4 场地规模 4.1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的训练场地建设规模应该根据预定的训练规模确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的教练场地面积计算方法参见附录A。 4.2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的最小训练规模应达到教练车总数不少于100辆。 注:教练车总数中不包含三轮汽车、普通三轮摩托车、普通二轮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等车型教练车。 5 场地训练项目设施、设备及道路条件 5.1 场地训练项目设施条件 5.1.1 教练场配置的训练项目设施总数量及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附录B和附录C的要求。教练场可根据培训车型训练的实际需要,按照相关要求增加其它训练项目设施。 5.1.2 项目衔接处应设置缓冲路段,一般应大于1.5倍训练车长。 5.1.3 训练项目场地路面应压实、平整和硬化。 5.1.4 训练项目应设置明显的项目名称指引标志。 5.2 场地道路条件 5.2.1 训练道路应按JTG B01的要求建设。 5.2.2 单车道训练道路的路基路面按不低于四级公路建设,行车道宽度不小于3.5 m(不提供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等车型驾驶培训服务的,行车道宽度不小于3.25 m),圆曲线半径不小于30 m。 5.2.3 双车道训练道路的路基路面按不低于三级公路建设,行车道宽度不小于 6.5 m(不提供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和大型货车等车型驾驶培训服务的,行车道宽度不小于6.0 m),圆曲线半径不小于65 m。 5.2.4 除训练项目路段外,容易发生积雪或冰冻情形的场道路坡度应不大于3.5%,其它地区场道路坡度应不大于6%。 5.2.5 训练道路应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多种复杂的路型、路况。并行的训练道路之间应设置安全隔离设施。 5.2.6 训练道路应形成多条道路相互联通的循环路线网,增加路线交叉点和汇合点。应设置符合CJJ 152要求的十字形、T字形、环形及模拟道路与铁路交叉口等道路交叉口至少各一个,也可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 5.3 交通信号

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

【国家标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GB/T 30341–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30341–2013 ?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Specifications of vehicle drivers training site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 ? 目次 前言?…………..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场地规模 (1) 5?场地训练项目设施、设备及道路条件1 6?办公、教学与服务设施2 7?安全条件 (3) 8?环境条件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场地面积计算方法 (4) 附录B(规范性附录)教练场训练项目设施配置要求 (6) 附录C(规范性附录)教练场训练项目设施技术要求 (7) ?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21)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运输管理局、安徽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四川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管理局、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运输局、长安大学。5E2RGbCAP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诚、蔡凤田、刘家欣、刘莉、窦秋月、殷国祥、王生昌、韦勇、施溢源、顾敏、杨家齐、张学文。p1EanqFDPw 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的场地规模,场地训练项目设施、设备及道路条件,办公、教学与服务设施,安全条件,环境条件等基本要求。DXDiTa9E3d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的教练场。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RTCrpUDGiT GB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GB 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CJJ 152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GA/T 963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设置规范

职业培训规范与国家标准的关系

1、职业标准的起源与发展 我国现行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中实际上是两种标准并存: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和国家职业标准。工人技术等级标准建立于1956年,后于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由劳动部组织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了三次修订。到90年代中期,修订完成了约4000个工种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1999年我国第一部《职业分类大典》颁布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需要,在总结制定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经验、借鉴国外方法的基础上,开始按照新的模式制定国家职业标准,迄今为止已制定完成了200多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标准。这两种标准,一个是针对具体工种,一个是针对具体的职业,反映了特定的工种和职业的工作能力要求。特别是从1999年后按照新模式制定的国家职业标准,突破了原先的学科导向,贯彻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更加全面地反映了工作现场的要求,在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前进了一大步。 我国自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工人技术等级考核制度。这个制度过去主要在企业内部运行,达20年之久。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技术等级考核制度开始向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转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并重;1994年全国人大通过《劳动法》,确立了职业资格制度的法律地位。1993年,劳动部发布《职业技能鉴定规定》,1994年3月,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

至此,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始启动。同时,在我国运行了20年之久的企业工人技术等级制度,开始被改造为社会化管理的国家职业资格制度。1994年6月,中央编制办批准成立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负责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实施。 在我国,法律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家证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国家法律、法令或者行政法规的形式,以政府的力量来推行,由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机构来实施。这是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制度特征。 近年来,在国家标准制定中逐步开始摈弃传统知识分析法,采用工作分析法。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也还留有一系列待解决的问题。劳动者的职业能力是基于职业活动本身而言的,因此,劳动者的职业能力的养成、提高和评价必须基于其完成工作任务的内含和质量。劳动者在职业领域中运用的工艺技术手段,是劳动者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的工具。工艺技术手段是动态的、千差万别并不断发展的,而职业的社会功能(以及与此对应的工作任务)则是相对静态的、具有同一性的。在许多情况,工艺技术手段的进步有可能导致其从业人员的具体操作活动(传统意义上的技能)趋于相对简单化。因此,按照特定职业的工艺和设备的技术含量来区分其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是对工艺技术手段和职业能力之间关系的一种误解。职业技能等级的确定,应当基于职业活动范围的宽窄、工作责任的大小和工作质量的高低;而工作范围、责任和质量的确定直接源于其职业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工艺和设备作为劳动者在特定职业范围

国家标准命名规则

国内标准命名细则? 1.完整的标准命名应包括四部分:组织代号+标准号+年代号+标准名称。 2.组织代号与标准号之间应间隔一个空格,标准号与年代号之间应间隔一个“-”,年代号与标准名称之间应间隔一个空格。? 3.推荐性标准(GB/T)和指导性标准(GB/Z)应命名为“GB-T”,“GB-Z”。? 4.年代号应用四位数字表示。? 5.空格全部使用半角空格(通常情况下,输入半角空格需要把中文输入法关掉)。 6.所有的“-”为半角(半角:通常的情况下,需要把中文输入法关掉),就是大键盘上的0和=之间的那个键。? 7.如果标准名称中有“:”“;”“-”“――”等等(括号除外)都用一个“半角空格”代替。 8.若标准名称中含有“()”“、”“,”的,保留“()”“、”“,”。? 9.原标准名称中本身含有空格的(不论多少)均用一个“半角空格”代替。?? 例:GB/T??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 应命名为:GB-T??煤炭质量分级?第2部分?硫分

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理事会审查,ISO理事会接纳国际标准并由中央秘书处颁布; 国家标准在中国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并报有关部门备案。 法律对标准的制定另有规定,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 制定标准应当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提高经济效益,保障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及标准的协调配套等。 中国标准按内容划分有基础标准(一般包括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产品标准、辅助产品标准(工具、模具、量具、夹具等)、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包括工艺要求、过程、要素、工艺说明等);按成熟程度划分有法定标准、推荐标准、试行标准、标准草案。 截至2003年底,中国共有国家标准20906项(不包括工程建设标准)。中国的国家标准主要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的发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一份国标通常有封面、前言、正文三部分组成。 标准号:标准号至少由标准的代号、编号、发布年代三部分组成。 标准状态: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称为标准的有效期;又称标龄。 归口单位:实际上就是指按国家赋予该部门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各司其责,按特定的管理渠道对标准实施管理。 替代情况:替代情况在标准文献里就是新的标准替代原来的旧标准。即在新标准发布即日起,原替代的旧标准作废。另外有种情况是某项标准废止了,而没有新的标准替代的。 实施日期:标准实施日期是有关行政部门对标准批准发布后生效的时间。 提出单位:指提出建议实行某条标准的部门。 起草单位:负责编写某项标准的部门。[2] 按对象分类

新国标试题2018

安全技术检验新国标培训试题(2018) 姓名:时间:得分: 一、填空(每题二分共40分,要求注意填写单位,无单位不得分) 1、根据GB1589-2016要求乘用车及二轴客车的长度不能超过(),宽度不能超过(),除定线行驶的城市双层客车外高度不能超过()。 车辆的间接视野装置单侧外伸量不应超出车辆宽度(),车辆的顶窗及换气装置处于开启状态时不能超出车辆高度()。 2、乘用车及低速货车允许最大总质量限值为()。 3、汽车及汽车列车的驱动轴轴荷不能小于其最大总质量的()。 4、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进行车辆唯一性检查、车辆特征参数检查、安全装置检查和车辆外观检查的最少检测时间不能少于(),底盘动态检验时间不能少于(),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间不能少于()。其他载客汽车、载货汽车、专项作业车和挂车的车辆唯一性检查、车辆特征参数检查、安全装置检查和车辆外观检查的最少检测时间不能少于(),底盘动态检验时间不能少于(),车辆底盘部件检查时间不能少于()。 5、对于()起出厂的乘用车、()的货车(低速汽车除外),从车外应能清晰地识读到靠近风窗立柱位置的车辆识别代号标识。车辆 上标识的所有车辆识别代号内容应一致。 6、对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交通事故的送检机动车,人工检验时应重点检查损伤 部位和损伤情况,属于使用年限在10年以内的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的,增 加()、()检查。 7、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 证相符,且误差满足:汽车(三轮汽车除外)、挂车不超过()。在用机动车检验时,重中型货车、挂车的外廓尺寸应与机动车行驶证签注的内容相符,

且误差不超过()。 8、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轴距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不超过()。在用机动车检验时,机动车的轴距应与机动车登记信息相符,且误差不超过()。 9、注册登记检验时,机动车的整备质量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相符,且误差满足:重中型货车、挂车、专项作业车不超过(),轻微型货车、专项作业车不超过(),低速汽车不超过(),摩托车不超过±10kg。 10、注册登记检验时,货车、挂车的栏板高度应与机动车产品公告、机动车出厂合格证、驾驶室两侧喷涂的栏板高度数值相符,且误差不超过()。在用机动车检验时,货车、挂车的栏板高度应与机动车登记信息、驾驶室两侧喷涂的栏板高度数值相符,且误差不超过()。 11、校车和2012年9月1日起出厂的公路客车、旅游客车的所有车窗玻璃不应张贴有()和(),前风窗玻璃及风窗以外玻璃用于驾驶人视区部位的可见光透射比应大于等于(),其他车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 12、对2014年9月1日起出厂的总质量大于等于4500kg的货车、专项作业车和挂车,每一个后位灯、后转向信号灯和制动灯的透光面面积应大于等于一个 ()的面积,如属非圆形的,透光面的形状还应能将一个 ()包含在内。机动车不应安装遮挡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透光面的装置。 13、总质量()的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挂车,其车身(车厢)后部应喷涂/粘贴有符合规定的放大号,无法喷涂/粘贴的平板挂车应设置有符合 规定的放大号 14、所有货车(半挂牵引车除外)和专项作业车,其驾驶室(区)两侧应喷涂有总质量,所有半挂牵引车,驾驶室两侧应该喷涂()。罐式汽车和罐式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 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列入2016年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61341-T-424,项目名称为《健康信息学中医药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本标准是ISO/TS 17938:2014 Health informatics -- semantic network framework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anguage system的修改采用。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 2 本标准制定目的和意义 通过制订《健康信息学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网络框架》国家标准,不仅规范和支持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建设,还为中医药学术语系统和本体创建提供了语义标准,为中医药学语言系统和统一的医学语言系统的映射提供了支持,对于中医药学术语信息的交换具有重要的意义。 3 主要工作过程 1. 建立标准起草组 该标准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提出后,于2016年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2016年10月成立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等组成的标准起草组。

2. 形成标准草案 标准起草组于2016年11月启动本文件的调研工作,并于2017年5月底前完成了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起草组经多次组内研讨,确定了标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并于2017年10月形成了标准草案稿。 3. 征求意见阶段 标准起草工作组先后召开了多次组内研讨会,对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根据专家意见,起草组对草案内容进行了修改,于2018年3月底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的论据 1 编制原则 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同时应考虑适应不同内容的中医药术语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以及与统一医学语言系统(UMLS)的兼容性,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 标准主要内容与确定论据 2.1 标准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药学语言系统的语义网络框架,通过描述中医药学语言系统概念间的关系来定义语义网络的概念结构。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药学语言系统语义分类,及中医药学知识组织体系构建。 2.2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doc

...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 1 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1. 2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1. 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 (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 4 室内、外,常温。 1. 5 职业能力特征 非常重要重要一般 学习能力* 手臂灵活性* 动作协调性*

色觉* 手指灵活性* 计算能力* 表达能力* 专业资料.

... 形体知觉* 空间感*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含同等学历)。 1 .7培训要求 1. 7. 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6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 于 120标准学时。 1. 7. 2 培训教师 理论培训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专业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实际操作教师:培训初、中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且在本岗位工 作 3年以上。 1. 7. 3 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

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 2 ,且有相应的设备、仪器仪表和必要的工具、600m以上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场地 夹具、量具,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安全设施完善。 1. 8 鉴定要求 1. 8. 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 8. 2 申报条件 专业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