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模板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模板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模板

9 WBC X 10 /L RBC

12 _____ X 10 /L

9 PLT X 10/L 9 PLT X 10/L 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效果评价表

姓名 ___________ 性别 □男 □女 年龄 ________ 岁 科室 ____________ 住院号 ____________

输血前评估

病历摘要

输血前相关检查

HGB g/L HCT

% APTT sec 输血史:□有/ □无

病毒筛查□有/ □无

准备手术:□是/ □否

输血知性同意书签字 □是/ □否

血型□ A □ B □ O □ AB R H(D) □ + □-

用血审批□是/ □否

交叉配合□是/ □否

备血量 红细胞 ml 血浆 ml

血小板 人份 其他 医师签字:

20 年 月 日 输血后效果评价

输血后相关检查:

9 12 WBC X 10 /L RBC X 10 /L

HGB g/L HCT % APTT sec

输血反应:□有/ □无

输血效果:□满意/ □欠佳 实际用血量红细胞 ml

血浆 ml 血小板 人份其他

医师签字:20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L,红细胞压积:%,红细胞:×1012 /L.提示贫血。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血浆400ml。患者于术中:40开始输血,输血开始15分钟无不适,输血过程中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术中输血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30输血完毕。输血结束后血压BP:142/85mmHg,心率122次/分,呼吸20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L,红细胞压积:%,红细胞:×1012 /L,输血效果良好。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①2016年8月20日23:30首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血小板14×109/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患者为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表

临床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标准及考核表 项目基本要求缺陷内容扣分 标准 得分 一、 质 量 管 理 (50)1、质量管理组织健全,质量管理与改 进方案合理。科主任负责质量管理与持 续改进工作,落实“方案”内容要求, 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工作制度,体 现全面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①科主任不熟悉全面质量管理内容或不清楚科室质量管理 重点,对质量改进缺乏计划性 ②缺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及制度 ③对重点质量问题未按PDCA循环开展有效质量管理活 动一 条 缺 陷 扣 5 分2、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按此标准进行自 查,每月至少一次 ①每月未开展自查,无记录(质量管理单项否决内容) ②自查不到位 ③科室质量存在问题改进力度不够,同类质量缺陷重复出现 无改进 3、每月召开1次科室质量与安全 例会,内容要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 理,有记录 ①未按规定召开科室质量与安全例会,无记录 ②缺改进工作措施及督办记录 ③未体现全面、全过程质量管理 ④未对医院质量小组查出的质量缺陷及时反馈、整改 4、制定并实施全员质量培训计划 ①缺全员质量安全和业务培训 ②科室人员2人以上对质量管理要求不熟悉 二、 医 疗 规 范 (30) 1、能熟练运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指导临床工作 未认真执行“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医疗护理操作常规” 一 条 缺 陷 扣 10 分2、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及院发《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抗 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为指南, 合理使用抗生素,有督查记录及处理措 施 ①医师对原则和制度内容不了解 ②无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三、 输 血 质 量 安 全 管 理 (30)1、员工熟悉《献血法》、《医疗机构 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医院有临床用血 管理规范,并落实到位 ①未落实《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 规 ②未落实临床用血管理规范 一 条 缺 陷 扣 3 分2、以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为指南,认真执行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科学、合理用血, 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 90%,有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履行 患者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的各项告知程 序,做到充分告知,尊重患者权益 ①医师对《规范》内容不了解 ②未落实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③无合理使用血液与血液制品的督查记录及处理措施 ④血液与血液制品的应用不合理或无明确适应证 ⑤未落实告知程序、告知内容不全面 ⑥输血前相关实验室检查不到位 ⑦全血及成分输血适应症合格率≤90% 3、制定并认真落实发生输血反应的应 急预案,确保输血安全,严格执行临床 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输血感染的报告处 理规范及再核对流程,有处理记录及整 改措施 ①未落实输血反应应急预案 ②输血不良反应或输血感染发生后未及时上报 ③无处理记录或相关资料 四、 医 疗 安 全 (30)1、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等12部卫生法律法规内容 要求,落实《邯钢医院医疗事故防范与 处理预案》,遵守“医疗差错及事故报 告处理制度”,建立医疗差错及事故登 记本,对发生的医疗差错事故要立即报 告医务科,并及时登记、认真讨论、要 有医疗法律、法规、规章学习、培训记 录 ①医护人员不掌握事故发生后紧急封存病历及现场实物程 序 ②未遵守“医疗差错及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③未建立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本 ④未登记、讨论发生的差错事故 ⑤无医疗法律法规学习、培训记录 一 条 缺 陷 扣 2.5 分 2、对医疗活动中发生的异常医疗 信息要及时请示报告,增强工作的危机 感和机敏性 异常医疗信息发生后科室难以处置时未及时报告

输血评估评价表.docx

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 科室:性别:□男□年龄:病案号: 血型: 女 诊断:输血史:□有□不良反应史:□有失血量: 无□无ml 输血时间:□术前□中贫血类型:急性/ 慢贫血原因:□失血□溶血□造□后性血障碍 病史 摘要 Hb(g/L Hc Plt PT(s APTT(s总蛋白蛋白 血液时间Fig )t))白 检验 晶体液品种及用量: 胶体液品种及用量: 治疗血液品数血液品 时间时间数量过程输血种量种 过程 临床输血指征掌握情况 红细胞血小板 合理输血理由:合理输血理由: 1、 Hb< 70g/L□ 9 /L□1、 Plt < 50× 10 2、 Hb在 70-100g/L,根据病情决定□2、术中出现不可控制性渗血□

3、严重创伤合并感染, Hct 可达 0.35 □不合理输血理由: 不合理输血理由: 9 /L□1、 Plt ≥ 100×10 1、失血患者补液扩容前输红细胞□ 9 /L ,无2、 Plt 在( 50-100 )× 10 2、 Hb> 100 g/L.□出血□ 3、失血量< 20%自身血容量□、量不足(一次性输注< 2.0 × 3 1011)□ 新鲜冰冻血浆 合理输血理由: 1、 PT或 APTT>正常 1.5 倍,创面弥慢性渗血 □ 2、输血量≥自身血容量□ 3、凝血功能障碍□ 4、紧急对抗华法林抗凝血作用□ 不合理输血理由: 1、无上述血浆输注指征□ 2、用于扩容□ 3、治疗低蛋白血症□ 4、与红细胞搭配输注□ 5、用于补充营养□ 6、用于提高免疫力□ 7、促进刀口愈合□ 8、 FFP量不足(< 10-15ml/kg )□全血 合理输血理由: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持续活动性出血,失血量超过 自身血容量的30% □ 不合理输血理由:无上述理由□初步评价 : 合理□ 部分合理□ 不合理□ 备注:在所有选项的□打√,未选项的□中不做任何符号。 医师签名:年

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

xxxx医院关于下发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的通知临床各科室、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 输血工作无小事。为进一步规范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有效用血,避免因输血造成不良医疗(安全)事件发生,现将医院“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和“临床用血评价表”发给你们,望各科主任认真组织科室成员学习,按照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对临床用血评价六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室评价,对合理用血及输血后的疗效逐一评价;检验输血科要对血库工作及每月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抢救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并将评价结果报医务科;医务科根据报送的材料,每季度对临床科室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分析,将评价结果用于科室质量管理评定和医师用血权限的认定工作,并进行全院公示。 xxxx医院 xxxx年xx月xx日

临床合理用血评价、公示与用血权限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将临床合理用血情况纳入临床医师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认定的指标体系。特制订本制度: 一、临床用血评价制度 评价临床科室和医师合理用血和输血后疗效评估的实施情况。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十八条明确提出: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症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随病历保存。 1.用血合理性的评价:主要评价是否严格按照输血适应证进行输血,输血适应证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2.输血后疗效的评价:主要评价在输血后是否有输血治疗的疗效评价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处理、记录。 二、评价方法 1、评价内容: (1)《临床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2)输血前是否有免疫学检查; (3)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病历记录模板

入院记录 :出生地: 性别:职业: 年龄:入院日期: 民族:记录日期: 婚姻:病史陈述者: 主诉: 现病史: 既往史:结核史心脏病糖尿病肾脏病外伤手术输血史过敏 个人史:饮酒吸烟预防接种史不详。 月经及婚育史: 家族史:否认其家族内有遗传病、传染病、精神类疾病患者。 以上患者信息及病史由患者/代理人亲自陈述,本人确保所提供信息、真实、准确。 病史提供者: 体格检查

T: 36.6℃P:84次/分R:20次/分BP:90/6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全身皮肤无色素沉着,弹性可,无肝掌,无蜘蛛痣,无出血点,无淤斑,无皮疹,无溃疡,毛发分布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大小,外形正常无畸形,眉发分布正常。双眼眼裂大小正常,眼睑及眼球运动正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充血,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视力正常。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双侧听力正常。无畸形,鼻翼无扇动、鼻中隔正常,副鼻窦区无压痛。咽部无充血,口唇无发绀,牙齿无缺损、龋病,伸舌居中,口腔粘膜无溃疡,扁桃体大小正常,无充血、水肿、分泌物,悬雍垂居中,吞咽正常。颈部对称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甲状腺血管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肋骨及肋软骨无压痛,乳房对称,无红肿。肺部呼吸运动度对称,无胸膜摩擦感,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1cm。叩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84次/分,心律齐,听诊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桡动脉搏动节律整齐,无奇脉,无异常血管征。腹部无膨隆,腹式呼吸存在,腹壁静脉无曲张,腹壁柔软,无压痛腹胀,腹肌无紧张,无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无明显包块,双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存在,3-4次/分,无气过水声。肛门及外生殖器未查,无皮疹、红肿、溃疡。脊柱无畸形,生理弯曲存在,无叩击痛。颈椎及腰椎前后伸屈活动、左右侧弯活动正常。双上肢及右下肢无畸形,诸关节活动正常,屈伸诸肌肌力及皮肤感觉、末梢血运均正常。双下肢查体见专科情况。神经系统见专科检查。 专科查体:额纹无增深、变浅。双侧眼裂大小正常,双眼球活动自如充分,双眼球震颤(-),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肌张力适中,皮肤痛觉、温度觉、触觉正常。双侧腹壁反射正常。双侧肱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正常。霍夫曼(Hoffmonn)氏征阴性,双侧巴宾斯基征阴性、奥本海姆征等阴性。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知识资料)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1.1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1.2.1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1.2.2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69.9g/L,红细胞压积:25.2%,红细胞:2.42×1012/L.提示贫血。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血浆400ml。患者于术中2011-06-13.11:40开始输血,输血开始15分钟无不适,输血过程中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术中输血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2011-06-13.16:30输血完毕。输血结束后血压BP:142/85mmHg,心率122次/分,呼吸20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3.5g/L,红细胞压积:26.9%,红细胞:2.65×1012 /L,输血效果良好。 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①2016年8月20日23:30首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红细胞2U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②2016 年8月21日18:30再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1×109/L,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附评估表)

临床输血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征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000 ml~1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 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1600ml以上,择期手术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或总住院医师)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相关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循环稳定的情况下,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相关记录写在病程记录中,麻醉医师记录于麻醉记录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抽查部分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月医疗质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

输血病历记录模板

都江堰市中医院 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模板 (申请输血理由、何时开始、何时输注完毕、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输血后24小时内复查血常规指标,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月1 日 22: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2U 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 月2 日 19: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果。医师签名 2013年1月3日输血后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75×1012/L,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压积0.28,血小板38×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医师签名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 一、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促进更加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二十八条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指输血指输注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等。 三、临床用血评价主要包括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和医生合理用血评价。 四、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由医务科组织成立临床用血专项检查小组每季度检查一次,抽取输血病历至少10份,检查内容包括: (1)科质控小组对本科临床用血质量的管理及月评价; (2)是否有临床输血指征; (3)输血申请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有输血前感染性筛查; (5)输血前患者是否签署《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6)《输血申请单》的填写是否规范; (7)是否有患者输血适应症和输血后疗效评估; (8)输血医疗、护理医疗文书是否记录规范; 五、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主要为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估: (1)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输血后评估包块输血后疗效评价和输血不良反应评估。输血治疗患者的主管医师在输血治疗后第二天应根据输血治疗目的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或出凝血相应的实验室检测,并观察患者病情有无好转、临床表现是否改善等,做出输血治疗疗效评价,在评估表中记录。输血不良反应评估在《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中记录。 (3)医生合理用血评价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新生儿输血,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执行。 (4)《临床用血评估表》一式两份,科室质控小组留存一份,报送血库一份。 六、医院对科室用血合理性评价检查结果实行公示,通报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整改措施,考核结果纳入临床科室和医师个人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 七、各科室主任作为科室临床合理用血主要责任人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的管理,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确保临床合理用血质量的不断提高。

输血病历记录模板

输血病历记录模板 都江堰市中医院 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模板 (申请输血理由、何时开始、何时输注完毕、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输血后24小时内复查血常规指标,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月1 日 22:30 输血病程 912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L,红细胞2.04×10/L,血红蛋白9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2U 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 月2 日 19:30 输血病程 12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43×10/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 90.216,血小板24×10/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果。医师签名 2013年1月3日输血后病程

12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75×10/L,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压积 0.28, 9血小板38×10/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医师签名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临床用血评估及用血效果评价制度 一、符合用血的条件 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 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 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 4、严重烧伤病人。 二、成份血的适应病症 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1 000 ml~1 200 m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 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患者。 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 4、洗涤红细胞:①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③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④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 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 6、血小板:①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2万的病人。 ②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 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 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Ⅷ因子、XⅢ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vWD),儿童及成年人轻中型血友病,各种大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并发的DIC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 三、输血前评估: 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

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问题),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既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所引起的医疗纠纷。 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申请单一律由主管医师填写,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生签字核准。严格控制<600 ml的输血申请,即失血量<600 ml原则上不输血;申请输血量2000ml以上,除报医务科审批外,须经输血科医生会诊审核。紧急输血须由科主任或值二线的医生签字核准,急诊用血事后2个工作日内及时补办《大量用血审批表》手续。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如失血量不超过血容量的20%时不输血)。临床医师必须重视成分输血,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 5、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输血后评价: 1、每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 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例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 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检查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 4、医务科和输血科每个月按照“大足区人民医院输血检查表”(附表3)抽查至少30份的输血病例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个

最新输血病历模板

首次输血病程记录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 ×109/L,白细胞×109/L。血色素低于g/L,血小板低于g/L。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为[纠正贫血] [其他输血目的],今日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待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再次输血病程记录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 ×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考虑患者为[诊断],在治疗期间,[输血补充成份]还是明显偏低,为避免患者病情加重,危及生命,今日继续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静点。于[输血开始时间]开始输血治疗,于[输血结束时间]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不适症状,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估此次输血效果。 输血疗效记录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 ×109/L,白细胞×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其他检测指标],均[有所][无]改善,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成份[有效][无效]。 手术前病程记录 术前由于患者[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前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提示[贫血][其他输血原因],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血型][血液成分][用量],患者于术中开始输血。 输血开始时间15分钟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输血过程中无不适,术中输血[已完毕][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输血结束时间]输血完毕。输血后血压BP 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输血效果良好,术后注意患者切口引流量,复查血常规: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g/L,血小板×109/L,白细胞×109/L。 (输血)抢救记录 [抢救开始时间]患者出现[临床症状],血压BP 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呈窦性自主心律,立即给与[抢救手段],同时给予[血型][血液成分][用量]。至[抢救结束时间]患者恢复窦性心律,血压BP mmHg,心率次/分,呼吸次/分,,患者出现四肢自发性活动,测[血常规、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1、1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1、2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1、2、1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 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就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1、5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1、5、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0、8~1、0g/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1、2、2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就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1、2、3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1、2、3、1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69、9g/L,红细胞压积:25、2%,红细胞:2、42×1012/L、提示贫血。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血浆400ml。患者于术中2011-06-13、11:40开始输血,输血开始15分钟无不适,输血过程中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术中输血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2011-06-13、16:30输血完毕。输血结束后血压BP:142/85mmHg,心率122次/分,呼吸20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73、5g/L,红细胞压积:26、9%,红细胞:2、65×1012 /L,输血效果良好。 1、2、3、2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①2016年8月20日23:30首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红细胞2U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②2016 年8月21日18:30再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1×109/L,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

临床用血检查考核表

临床医师合理输血评价记录 科别姓名性别:男/女病例号临床诊断 ABO血型 Rh(D) /L Alb 输血记录年月 日 输血开始时间时分 输血结束时间时分 输入血液成分: 红细胞悬液 U 血浆 ml 血小板 U 冷沉淀 U 其它 输血过程的病情观察及监测 病人状态 良好□一般□差□ 输血反应 无□ 有□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细菌感染 □ 血红蛋白尿 □ 其它□ 有输血反应的血液条码号: 有输血反应的填写输血反应反馈单: 是□否□ 血袋按要求保存、处理: 是□否□ 操作者

输血治疗病历记录质量检查督导表 住院号患者姓名(第页)门诊号

临床输血管理须知 1、医务部负责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2)医务部为启动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的批准机构。 (3)输血申请单需填写完整,特别之一经治医师和主治医师分别签字,输血前化验结果需填写,输血妊娠史需填写。 (4)输血适应症,特别是血浆的适应症要严格掌握。血浆严禁用于补蛋白、提高营养、提高免疫力和搭配用血。血浆的适应症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用于大面积创伤、大面积烧伤、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障碍、PT及APTT>正常对照值的1.5倍。红细胞悬液的适应症如下:外科:当创伤出血患者血红蛋白<70g/L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100g/L通常无须输入红细胞。血红蛋白70--100g/L是否须输血应根据是否存在进行性器官

缺血、进行性出血、血管内容量不足和氧合不佳等危险因素决定。内科:血红蛋白<60g/L或红细胞压积<0.2时可考虑输注。 (5)输血前除血型检查外,还需感染筛查(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肝功能)。 (6)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一次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0个单位的,需由患者所在科室组织讨论、科室主任签字,经输血科(血库)审核后,再报医务部门批准(急诊抢救用血除外)。同时,同一患者24小时累计用血超过10个单位且超过备血量的,需由输血科(血库)报医务部门备案,并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进行用血后评价。 (7)择期手术需要提前一天以上向血库备血。 (8)每季度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在内网上公示。输血科每月对医师合理用血情况进行评价。 (9)取得患者或委托人知情同意后,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书明确输血方式(如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的选择权,同意书中明确同意输血次数。希望各科室在同意书的模板上加上此两项内容。 (10)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容,还要有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记录,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血效果评价的描述,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和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和发血量一致。 (11)一次性输血耗材进行无害化处理,有记录。血袋按规定返回、保存、销毁,有记录。 (12)从发血到输血结束的最长时限为4小时。输血全过程的信息应及时记录于病历中。 (13)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通知输血科,输血科根据既定流程

临床输血记录模板

2005-11-11,08:30 输血前评估记录 患者仍感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精神萎靡不振,胃皖隐痛,小便量少,大便稀溏呈柏油样,近日已有6次,量约1000毫升。查体:P 108次/分,BP90/50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面色苍白,眼结膜苍白,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108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活跃,12次/分,无气过水声,四肢皮温较低,甲床苍白。心电图报告: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16次/分,ST段压低;急查血常规:白细胞:7.9×109/L,血红蛋白:39g/L;大便隐血:OB(++++);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腹部X光平片:未见异常。综上所述,诊断考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重度失血性贫血。具体出血原因需进一步明确,经请示科主任后,指示目前需要紧急输血抢救生命,拟输入红细胞悬液6单位增强血液运氧能力,并请外科会诊,必要时手术治疗,同时进行对症治疗,再次以书面告知病危,以及输血治疗的必要性和输血风险,家属表示同意输血,并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电话通知输血科做好合血及输血准备,并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 谢丽明 2005-11-11,14:30 输血记录 今日上午11:27,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准确,检查血袋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正常。再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在无菌操作下,静脉输入红细胞悬液6单位,输入每袋红细胞悬液前后用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至14:20结束,整个输血过程无不良反应,嘱观察有无迟发反应。 谢丽明 2005-11-11,18:30 输血效果评估记录 患者现头晕,乏力,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等症状有所减轻,精神好转,面色稍红润,大便次数减少,小便量增加,仍感上腹部隐痛,稍活动后感头晕,乏力,心悸,气短。查体:P 89次/分,BP110/60 mmH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面色苍白,眼结膜苍白,双肺无异常,心界不大,心率89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叩诊无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4次/分,无气过水声,四肢皮温正常,甲床稍苍白。今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6×109/L,血红蛋白:67g/L;经紧急输血治疗和对症治疗,目前有效,并根据病情变化情况,再决定是否急需输血治疗和手术治疗。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精选文档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L,红细胞压积:%,红细胞:×1012 /L.提示贫血。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血浆400ml。患者于术中:40开始输血,输血开始15分钟无不适,输血过程中无不适,继续输注血液,术中输血未完毕,带回病房继续输血。:30输血完毕。输血结束后血压BP:142/85mmHg,心率122次/分,呼吸20次/分,输血后血压平稳。次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L,红细胞压积:%,红细胞:×1012 /L,输血效果良好。 多次输血每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①2016年8月20日23:30首次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109/L,红细胞×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血小板14×109/L。血色素低于7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患者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