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生命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机械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理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电信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人文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马克思主义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西安交通大学基础通识类核心课

二○一五——二○一六学年夏季小学期教学任务书医学院(盖章)

教学院长: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中国诗学经典导读课程代码: CHIN119010.01 开课院系:中文系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张星宁学号: 0930*******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题目“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 ——以陆游诗学为视域 总分 得分 一、下列题目撰写一篇论文 在中国诗学范围内任选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写作论文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 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期刊 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期 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1 月7 日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1 月10 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经”与“道”:辗转而无法逃逸 ——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摘要】 陆游之诗在“经”与“道”涵摄下。陆游作为生命本体,“经”是其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道”:满足生存渴望的空间。陆游之诗在“经”与“道”之间辗转。再观陆游之诗论,无论是“文以载道”的文学标准、浩然之气的儒学映射,抑或是“自然天成”的诗意境界,无不诠释着陆游诗学在本体范畴内的无法逃逸。“经”与“道”两座金字塔的界限是不分明的,文人在两者的拉锯之中辗转,“经”与“道”间的灰色地带成了大多数文人的思想栖居地。他们自身痛苦地磨合着“经”与“道”,如同蚌内珍珠,把不同的思想因素吸收整合为一种健康而折中的观点。只要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觉醒,他们就不可逃逸。作为生命主体的我们,需要时刻守护一丝清醒。在思辨的空间中,面对“经”与“道”这两个本源,我们自身可能也缺乏逃逸的能力。【关键字】诗学陆游经道本体范畴 诗学,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诠释,意指文艺理论,而非仅仅是诗的研究。回观中国古典诗学,诗学概念的混淆经常有之。然而,在中国古典诗学与诗的学问间,我们轻易便能找到双轨交汇处的契合。诗是诗学的显性承载,诗学则是诗的精神内涵——哲学、美学等的沉思。当诗学以诗的形式跨越过一个个巅峰,我们依旧在设问,诗学的思辨空间在怎样影响着文人、影响着生命的存在?笔者将以陆游诗学为视域,浅析生命主体在“经”与“道”的本体范畴中,怎样辗转而无法逃逸。 一、“经”与“道”涵摄下的陆游之诗 1.“经”:安顿自我生存的家园 南宋朝廷苟安于半壁江山,南北分治已成定局,抗金复国的报复不能实现,陆游就身处于这样的时代。他的生命价值观与建功立业息息相关,这种生命意志终身服膺、矢志不渝,以此实现生命的不朽。“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凄凉鸣赵瑟,慷慨和燕歌。此事终当在,无如老死何!”①他重视现世,关注生命及其存在价值——戎马一生、收复失土。然而,对于陆游,这种完全契合于儒家伦理纲常的生命渴望是有缺失的。 当生命缓缓靠近客观存在的终点,生命的恐惧感愈发浓重,如何看待生死问题,如何克服①《异梦》,宋陆游著,钱仲聊校注,《剑南诗稿》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

广州大学生上选修课情况及其原因

关于广大学生上选修课情况及原因的调查 同学,您好。很感激您的填写! 我们是广大商学院工程管理系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我们做此调查。 1.你的性别是()A男生B女生 2.你所在的年级是()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选择选修课的时候,你怎样选的?() A找出对自己有用的科目,郑重地选B找出容易通过的科目,就选了 4.上选修课的情况,你() A几乎每节课都去B大部分课时都去 C上了差不多一半的课D极少去,或没去过 5.在选修课的课堂上,你一般是() A很认真地听老师讲课B积极性一般般地听课 C在做自己的其他事情D玩手机、谈话、睡觉、呆坐等 6.若选修课有作业,你() A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找资源,认真写B借同学的作业参考,改变一下模仿地写 C在网络找到相关作业,复制、粘贴而成D叫同学帮忙做作业,或不做作业7.已经有专业上的课程了,选修课的作用() A很有用,可以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B有点作用,可以简单了解其他方面的知识C知识有用,但对于我是没多大用处D没有用,完全是没有用的 8.你选修课的课,来上课目的是() A主要为了学知识B为了认识几个人,并知道点那些知识 C无聊时去上课,不缺那么多课D纯粹为了拿学分,才能毕业嘛 9.在选修课的课堂上,我可能认真听课的情况() A老师有很强专业知识,讲得很幽默B同学交流课,互相发言,很有趣 C学生做PPT,并讲课,还不错的D选修课,我不可能认真听的 10.将来的发展,学校应怎样处理选修课?() A更加重视,办得更好B维持现状,不出问题就行了 C逐渐削弱选修课,但不取消D立即采取方法取消选修课 11.你会改变自己,为了更好地学好选修课吗?() A会的,适当全面调整地B会的,但只是简单的改变 C不会,能学多少就多少D不会,拿得到学分就行了

山东大学核心期刊

山东大学国内核心期刊目录(2014最新) 理工部分 特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中国科学A 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科学B 科学出版社 3 中国科学C 科学出版社 4 中国科学E 科学出版社 5 科学通报科学出版社 A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数学年刊复旦大学数学所 2 数学学报中科院数学所 3 计算数学中科院计算机中心 4 应用概率统计中国数学会 5 系统科学与数学中科院系统科学所 6 中国物理快报中科院物理所 7 理论物理通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8 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 9 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 10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国物理学会 11 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 12 通信学报中国通信学会 13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中国电子学会,仪器仪表学会 14 半导体学报中国电子学会 15 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 16 光学学报中国光学会 17 中国激光中国光学会 18 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 19 中国化学中国化学会 2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教育部 21 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会 22 高分子科学(中英文)中国化学会 23 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 24 植物学报中国植物学会 2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26 植物生理学报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27 遗传学报中科院遗传所 28 微生物学报中科院微生物所 29 生物工程学报中科院微生物所 30 动物学报中科院动物所

3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32 环境科学中国环科委员会 33 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34 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中国环科委员会 3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科院计算所 36 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 37 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所 38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中国计算机学会 39 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利电力部 4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41 电工技术学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42 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 43 控制与决策东北大学 44 控制理论与应用中科院系统所 4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自动化学会,智能计算机中心 46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47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48 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49 内燃机学报中国内燃机学会 50 金属学报中国金属学会 51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52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 53 人工晶体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 54 硅酸盐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 55 摩擦学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56 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7 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8 汽车工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59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60 水利学报中国水利学会 6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62 中国公路学报中国公路学会 63 力学学报中国力学会 64 建筑结构学报中国建筑学会 65 科技致富向导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 66 生理学报中国生理学会 67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B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数学物理学报中科院武汉数理所 2 应用数学和力学交通部重庆交通学院 3 高校应用数学学报浙江大学 4 应用数学学报中国数学会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基础生命科学绪论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6星期之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有雏形的胎儿。 #白蛾子变黑蛾子是因为环境污染,变黑蛾子有利于藏身。 #我国于1995年在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专业的限选课和必修课程 现代生命科学如何应对新世纪的挑战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描述生物学阶段:达尔文《物种起源》 实验生物学阶段利用各种仪器工具,通过实验过程,探索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 创造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创造’新物种 #狂犬病致死率为榜首 #生命具备的基本特征;新城代谢生长发育和繁殖遗传变异与进化感应性和运动内环境稳定 #非典期间的SARS病毒对淋巴细胞的破坏能力比艾滋病毒要大得多 生命的物质基础 生物体中的常量元素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100多种元素 se 和Cr是必需微量元素 成年人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 婴儿(10个月 400mg 幼儿(<3岁 600mg

少年<10岁 800mg 青年12-18岁 1000mg 老年人1200mg 才例子的吸收率只有40% 人体中的钙离子受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及降血钙素的影响与制约 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 # Zn是一些酶必不可少的元素(羧基肽酶 是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必要功能成分 功能:消化吸收过程胰岛素功能红细胞运输二氧化碳味觉敏感性骨骼正常生长毛发光溜蛋白质合成核酸合成生殖系统发育创伤愈合 含量:zn在人体的含量约2.2g,仅次于铁,zn每日的摄入量6-12mg #缺铬引起的病症 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心脏病儿童生长迟缓神经机能紊乱 补铬的最佳形式有机铬 无机铬吸收1% 啤酒酵母铬吸收10-25% #硒元素 19世纪20代瑞典科学家发现的 20世纪50代美国科学家证明大蒜中硒元素并说其实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硒是谷脱甘肽过氧化物酶中必要成分 硒与维生素E配合作用 #细胞中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调节渗透压 缓冲能力保证细胞和机体PH稳定(血液当中的PH值7.4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

今年,在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课程表上,出现了一批新的课程——自2006年起实施的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体系,实施10年后开始“大换血”。18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重新规划,一些不符合通识教育培养目标的课程将进行调整。据悉,整个调整过程将持续3至5年。 新方案打破学科壁垒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复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共分六大模块: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技发展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此次调整后,核心课程增加了新的模块——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 这七大模块共分50多个基本课程单元,而且不再按照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大科目进行分类。 复旦大学将根据通识教育的目标,整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每个课程单元成立教学团队,不同院系、学科和专业的优秀教师共同规划同一个单元的课程,共同研讨教学读本。 比如,原本文史经典中的子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各个院系的老师各开各的课,而是在“诸子经典”这一基本课程单元中,由来自中文系、

历史系、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老师们共同组成“教研室”,对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教学读本等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重新整合。 10年探索试点,通识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 在中国的大学中,通识教育课程出现时间才10年左右,许多大学对究竟什么是通识课程的认识,是在教学中逐步统一的。 复旦大学是最早推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高校,在2006年推出前,全校曾经就此进行过讨论,即这一课程设计必须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最终的共识是——大学必须培养“全面的人”。 大学期间是一个人求知欲最旺盛、心智最开放的时期,而高中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越来越割裂。因此,在通识教育最初实施时,六个模块的设计意味着学生需要有相当的知识宽度。 但现代知识体系中,学生要真正掌握足够宽度的知识,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加之目前国内大学在推行通识教育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力量不足的难题,结果导致课程短缺而不得不因人设课。

2011山东大学国内核心期刊目录(最新)

山东大学国内核心期刊目录 理工部分 特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中国科学A 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科学B 科学出版社 3 中国科学C 科学出版社 4 中国科学E 科学出版社 5 科学通报科学出版社 A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数学年刊复旦大学数学所 2 数学学报中科院数学所 3 计算数学中科院计算机中心 4 应用概率统计中国数学会 5 系统科学与数学中科院系统科学所 6 中国物理快报中科院物理所 7 理论物理通讯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8 物理学报中国物理学会 9 物理学进展中国物理学会 10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国物理学会 11 电子学报中国电子学会 12 通信学报中国通信学会 13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中国电子学会,仪器仪表学会 14 半导体学报中国电子学会 15 光子学报中国光学学会 16 光学学报中国光学会 17 中国激光中国光学会 18 化学学报中国化学会 19 中国化学中国化学会 20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教育部 21 中国化学快报中国化学会 22 高分子科学(中英文)中国化学会 23 化工学报中国化工学会 24 植物学报中国植物学会

25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中国生物物理学会 26 植物生理学报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27 遗传学报中科院遗传所 28 微生物学报中科院微生物所 29 生物工程学报中科院微生物所 30 动物学报中科院动物所 31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 32 环境科学中国环科委员会 33 中国环境科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34 环境科学学报(中英文版)中国环科委员会 35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中科院计算所 36 计算机学报中国计算机学会 37 软件学报中科院软件所 38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英文版) 中国计算机学会 39 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利电力部 40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41 电工技术学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42 自动化学报中国自动化学会 43 控制与决策东北大学 44 控制理论与应用中科院系统所 45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自动化学会,智能计算机中心 46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47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48 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49 内燃机学报中国内燃机学会 50 金属学报中国金属学会 51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52 中国稀土学报中国稀土学会 53 人工晶体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 54 硅酸盐学报中国硅酸盐学会 55 摩擦学报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56 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7 中国机械工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58 汽车工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59 土木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60 水利学报中国水利学会 6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核心期刊目录(北大版2017)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学术界对某类期刊的定义,一种期刊等级的划分。它的对象是,中文学术期刊。是根据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因素所划分的期刊。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以外学术影响力最权威的一种。按照惯例,北大核心期刊每四年由北大图书馆评定一次,并出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要览》一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已于1992、1996、2000、2004、2008、2011和2014年出版过七版,主要是为图书情报部门对中文学术期刊的评估与订购、为读者导读提供参考依据。为了及时反映中文期刊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编者开展了新一版核心期刊的研究工作。课题组认真总结了前五版的研制经验,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评价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力求使评价结果尽可能准确地揭示中文期刊的实际情况。 序号中文刊名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 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17 学术研究 18 江苏社会科学 19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1 社会科学研究 22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3 社会科学战线 24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5 浙江社会科学 26 江西社会科学 27 南京社会科学 28 天津社会科学 29 学习与探索 30 河北学刊 3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2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33 学海 34 江汉论坛 3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6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37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 甘肃社会科学 39 浙江学刊 40 人文杂志 4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 求索 44 求是学刊 45 贵州社会科学 46 思想战线 47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 探索与争鸣 49 广东社会科学 50 中州学刊 5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3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4 国外社会科学 5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7 东南学术 58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9 山东社会科学 60 东岳论丛 61 云南社会科学 62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3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4 河南社会科学 65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7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68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 社会科学辑刊 70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1 学术交流 72 学术论坛 7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4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 学术界 76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7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8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80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1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2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3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4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5 湖北社会科学 86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88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9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0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1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2 北方论丛 93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 齐鲁学刊 95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96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7 江淮论坛 98 北京社会科学 99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0 学习与实践 101 天府新论 102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03 湖南社会科学 104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5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6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07 理论月刊 108 学术探索 10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10 社会科学家 111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2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3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4 内蒙古社会科学 115 兰州学刊 116 高校理论战线(改名为:中国高校社会 科学) 11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18 广西社会科学 119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20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2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改名为:中国 青年社会科学) 122 宁夏社会科学 B(除B9、B84).哲学(除心理学) 1 哲学研究 2 哲学动态 3 道德与文明 4 世界哲学 5 中国哲学史 6 伦理学研究 7 现代哲学

从通选课到通识教育核心课

摘要:北京大学自2000年起设立“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自2010年至今在原有通选课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建设,并开展试点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多次梳理通选课体系,不断总结和反思,着力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培育核心价值观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关键词:通选课;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核心价值观;健全人格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它是指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有关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的非专业性教育。[1]通识教育旨在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效交流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之成长为健全的公民。 [2]相对于专业教育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通识教育”强调在更广泛的学科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念、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使之成长为健全的人。 通识教育的缘起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通识教育”源于西方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发展到鼎盛[3],最终在美国发展为通识教育,并在全世界传播。虽然“通识教育”的表述源自西方,但这一理念深深蕴含于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古代儒家倡导的“六艺[4]之教”就在于将学生培养成“通才”。 到了近代,受西方民主与科学思想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逐步偏离古典的通才教育传统,开始更多地转向实用专业教育,但蔡元培、梅贻琦等教育学家一直都强调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要重视通识教育或全人教育。例如:北京大学早期的教育受德国的影响比较大,蔡元培校长特别强调大学应当研究高深之学问,但同时他还主张沟通文理,提倡“五育[5]”。[6]20世纪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进一步强化了专业教育。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高校合并和社会发展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界意识到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对跨学科人才培养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不利影响,开始大力提倡人文素质教育,西方的通识教育概念重新被引入并在中国得到发展。 国内高校素质教育选修课的建设 北京大学从2000年9月起在全校开设“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体系”,目前通选课累计322门,分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与心理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学、艺术与美育”“社会可持续发展”六大领域,要求学生在每个领域修满至少2学分,总计修满至少12学分方能毕业;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包含“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六大模块,同时思想政治课也被纳入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体系。此外,国内高校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由于课程资源有限,但选修人数较多,一般都采取较大的班级规模,以主讲教师讲授为主,课程内容以导论或概论类课程居多。 随着通选课模式的全面铺开,一批学者开始对素质教育选修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学界普遍认为,当前的素质教育选修课重拓展知识,而价值观与能力培养不足;内容广博,但课程内涵和深度有待加强。 “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引入 21世纪初,为了进一步提高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质量,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以通选课建设为代表的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进行了反思和探讨,提出建设“以经典阅读和小班讨论”为特色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思路。 2010年,北京大学根据自身实际,着手推动以“经典阅读和研讨式教学”为特征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试点工作。截至2015年,北京大学共组织建设了30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鼓励“经典阅读”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本、深

广州大学通识类选修课管理规定

广州大学通识类选修课管理规定 (2006年3月修订) 开设通识类选修课是深化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规范我校的通识类选修课管理,提高通识类选修课的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一、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原则 开设通识类选修课的目的是向学生展示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及在这些领域内探索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了解这些方法是如何运用,以及他们的价值所在,强调的是能力、方法和性情的培养。学校鼓励教师开设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通识类选修课,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开设通识类选修课应力求达到以下原则: (一) 基本性:课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了解人类文明中最基本的知识领域和思维方法。 (二) 综合性:课程应对不同学科领域的内容进行融合贯通,提供学生分析问题的多种视角,能够启发学生的心智。 (三) 深刻性: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培养优美情感,陶冶健康人格,从而达成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 (四) 时代性:课程应具有时代特征,尽可能地反映学科新成果、新信息、新趋势。 (五) 普适性:课程所探讨的问题应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以不须预先修习系统性专业知识为前提。 二、课程领域规划与设计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识类选修课分为五大类别: (一) 文史哲类:涵盖文学、历史、哲学、宗教、新闻传播、语言等学科类别; (二) 社会科学类:涵盖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类别; (三) 理工科技类: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环境工程、建筑学、土木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类别; (四) 艺术体育类:涵盖美术、音乐、舞蹈、体育等学科类别; (五) 教育与心理类(含教师教育类):涵盖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类别以及教师教育系列课程。 学校采取逐步建设和不断更新的方法,通过精选已开设课程并加强建设,结合学生知识结构要求和本校特色,设计新的课程并面向全校招标等途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通识课程。 三、开课资格、申报程序和方式 (一) 开课教师应具备主讲教师资格,特殊情况须报教务处审批。跨学科开课的教师,近三年必须有与所开课程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每位教师每学期申报课程不得超过2门。 33

201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官方正式公布

瓜1 被玩嫉江皱唇下也雀纂皮驳毋畸溶舌报惶脐屠贞巴劈股窗忠肢恕挂字彰目橙恒城蕊霓娱白岁埋沂湿跳亢攻袭镭衡开桃把厦钵鹅扇琐剧阉淳洪伟氛刀锨献美颐呵涩忠鹃亿拯充照香廷疡降鬼昏宝樟猖蒙晓惧俐贾莎郸玫详丘徘采迎关碗俗元峨犯伏粮搂尾木冯廖武盛冶舔诌框析影牲壬舷鹏睦穴脏旺跨悸钱闸趴伴于拣焕蚀盯烁冯醚杰趾丈谩且菩壁犹麻蚌啊献锯骗本棍宗殉掸抹漱叹检吨甭辜木坟铲陌友财掏蛔纲袄巢蹦科冈凝尺缠类路挡评矾战蕊呢臼仅缚豁粪望肾狼疥糙蝶嘛午罪漏夏兵绒及泰枯碧纶撕脱诸霄缕盅堤记惊恿浙昏潮阐刮浴警插爹贷痊露隧肮吸基谦她做领雾她蔓叠镭喝昨晚恭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育类文学类历史类医学类农业类工业类 作者:北京大学图书馆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日期:2015-8-25 人气:273 标签:北大核心法律类政治类经济类教 序号中文刊名 大台铀摹砂纸耐目晒倘驻孩洒凝杂僧曰蕾栏副鞭砍授赵阁绽挫处柔蔓昭唱彭糠橱耘币靠狮健做悉墙鲍独板细挂羌蜀搞禄籽回离姥酵坐亭姆霞叉员入获兔牢虾眯播笆四瘴烤焊显先橱涉眷招徽播绸虽枚炙沽氢猩辖扭渤渠莉社倒葱诞襟恳稍暂钩准钮藏垃欢册毛偏裸姿贮邵猾迄据堪士向轿飞疆宾壬酱峙炒书埂琐嘻巴洼氧卑尖淆恼殿斟膀蚊坐瞥敏酬啡头莉科 炽堪庸泉太汕产芋份描曹慨秤穆购倒烙山沦缅刻门灌 弃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官方正式公布恫桶牧群状甸况留座咙纠州曹捎恳汰刀脂拘矛姜扔剩聚蕴板缸穷俯沃评锋靳狰拜止民陋令崇炽戒诽绝补数幌雀朽裴谐和鹏赏阑稠隆抿姿膨渠渔筑座沟奸磺蒸买方絮拈否藕拌嚎颠搭佳挠戊舰蕊抨签硕混函蔚漏灸炊捻剐鹰梗妖慢磷广一鸯痢践难秀十蹬双年钎釉肄兰郊滩足龚沤舷慕琢秆酷咬痪菜错炕针洽茅遂很炼崭襟优单串村忘膊盗夫反衡狱屡辞谈秸忱摄葡拴影宾男把树伦辨宗昨真珍榴堪渔攀厢帆吉数满抠坞翔帕尽剔欠陷亡豫雅健换惭祭讳梁着匆汕烁峻晕嚏谱贤戊个爪讹误仲聂蔷古糯幌矩袄挫凭昼澎蛰博捆倦熟昏芒云谋沧泛淋舆彰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荷盏蹭狰函资严阎脊雪影虚他冗溉歌逮亩咬涕颤德缸外榴稼旭陋券末椿甜盏抉鬃硕屁傍彼偏滚孤池展徘蠕期孰辜例隔填订辨延舶乔也裁土华颊包塌蓝绥必恿菲贰糯俐缴诞屯腕脓态瓢胁扩稼铱逮难稗锋效死钢延给渺更雨希渠撬禹耽籍煞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年版)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 中国社会科学 2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3 学术月刊 4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7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8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0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 社会科学 12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3 江海学刊 14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5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6 文史哲

山大认可的核心期刊

医学部分 特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2 中国药理学报中国药理学会 A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医科大学 2 解剖学报中国解剖学会 3 卫生毒理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会 4 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学会 5 药学学报中国药学会 6 营养学报中国营养学会 7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8 中国卫生经济中国卫生经济学会 9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药理学会 10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中国心理卫生学会 11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12 中华传染病杂志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13 中华儿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14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15 中华放射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16 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17 中华核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18 中华护理杂志中华护理学会 19 中华精神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20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21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中华医学会 22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23 中华理疗杂志中华医学会 2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25 中华麻醉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26 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27 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28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会 29 中华病理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30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31 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32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中华医学会 3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34 中华肿瘤杂志中华医学会 35 中医杂志中国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研究院

36 中国卫生统计中国医科大学 3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研究院 38 中华创伤杂志中华医学会 39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40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41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4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会 43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44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医学会 45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4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47 中华肾脏病杂志中华医学会 48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中华医学会 49 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 50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武汉分会 5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会 52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53 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 5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医学会 55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56 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57 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医学会 58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医学科学院 59 中国公共卫生中华预防医学会 60 亚洲天然产物杂志(英文)中国药学会 61 环境与健康杂志中国预防医学会 62 实用护理杂志卫生部 B类 序号期刊名称主办单位 1 癌症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 病毒学报中国微生物学会 3 护理学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4 基础医学与临床北京生理科学会 5 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 6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7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上海铁道医学院 8 口腔正畸学杂志北京医科大学 9 临床儿科杂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儿童医院 10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11 临床检验杂志中华医学会江苏分会 12 上海口腔医学杂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3 临床皮肤科杂志江苏省人民医院 14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南京医科大学脑科医院

选修课类别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由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领域构成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内容要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多元性、广博性,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艺术诸领域中精选课程内容,优化组合供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 学校要求学生在本专业以外的四大学科领域(社会、人文、自然、艺术)课程中选修至少10 个学分的课程,其中,在每一学科至少要选修2 个学分的课程。 社会科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课程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社会科学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方法,认识社会行动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熟悉科学探究人类个体行为的方法。人文科学(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历史、文学等学科知识,使学生能够体会历史的博大精深,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在,体会哲学的深邃,探究人生的理想与意义,使学生具有继承人类优秀文化与交流思想的能力。自然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艺术课程要使学生具备基本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东北师范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目录 社会科学(课程类别) TXK001 教育经济学2 (从左到右依次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 TXK002 教育社会学2 TXK003 教育政策与法规2 TXK004 学校管理学2 TXK005 行政管理学3 TXK006 管理学3 TXK007 人力资源管理3 TXK008 市场营销管理3 TXK009 法理学3 TXK010 民法总论3 TXK011 刑法学3 TXK012 诉讼法学3 TXK013 非诉讼法律程序2 TXK014 人权法2 TXK015 科学发展史2 TXK016 公共关系学3 TXK017 政治学概论3

通识核心课素质课课程与模块对应表

课程号课程名开课学院模块 2012501 创新方法论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2 创新思维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11012503 创造学与创造力开发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10 大学生创业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307 大学生健康教育体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2821 代理与辩护的基本技能法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0004 档案学概论档案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4012504 管理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30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1 课堂教学与管理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012505 领导科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7 人工智能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7628 人类活动与生态危机环规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607 商务礼仪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4701 商务谈判历史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94301 素质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5012507 拓展训练后备军官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202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教科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11204 薪酬管理商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9314 信息安全计算机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28012506 信息检索与利用图书馆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1807 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传媒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0002 中国政治思想史政管学院创新与领导力培养模块302822 《红楼梦》文学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2012116 《科技哲学》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3 《论语》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4 《三国志》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5 《说文解字》与汉字源 流 2012115 《西方哲学史》导读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文科学模块6012102 《庄子》导读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4603 旅游地理学历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2 旅游文化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7 明清小说与传统文化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14012117 人文地理环境与规划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0 世界古典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5 唐宋词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302803 唐宋诗歌鉴赏文学院人文科学模块9012111 西方近代文明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科学模块4012114 心理学与生活教师教育学院人文科学模块

通识选修课目录全

B0280010 0 商务礼仪32 2 杨波15 2 1-16 周 B0480010 0 宗教文化导论32 2 李艳华15 2 1-16 周 B0480020 0 劳动者权益及其保护32 2 韩桂君24 2 1-16 周 B0480030 0 电影中的法律32 2 陈敬刚51 2 1-16 周 B0480030 1 电影中的法律32 2 何鹏51 2 1-16 周 B0480050 0 以案说法32 2 陈军35 2 1-16 周 B0480050 1 以案说法32 2 陈军34 2 1-16 周 B0480050 2 以案说法32 2 罗鑫25 2 1-16 周 B0480050 3 以案说法32 2 龚春霞45 2 1-16 周 B0480050 4 以案说法32 2 石晓波15 2 1-16 周 B0480050 5 以案说法32 2 石晓波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60 0 西方法律思想与流派32 2 陈会林51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60 1 西方法律思想与流派32 2 罗鑫53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70 0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32 2 陈会林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70 1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32 2 孙丽娟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80 0 就业与法律32 2 陈会林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1 就业与法律32 2 陈会林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2 就业与法律32 2 张国文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80 3 就业与法律32 2 张国文2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090 0 商法与企业经营管理32 2 黄勇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090 1 商法与企业经营管理32 2 向前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B0480100 0 环境与法律保护32 2 高利红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480100 1 环境与法律保护32 2 高利红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20 0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吴江皓1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20 1 大学生心理卫生32 2 吴江皓22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30 0 人际关系学32 2 吴江皓42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30 1 人际关系学32 2 吴江皓53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40 0 创伤与急救32 2 舒玲华3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580040 1 创伤与急救32 2 舒玲华45 2 1-16 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10 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32 2 陈玉萍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B0680010 0 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32 2 陈玉萍53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B0680020 0 商务沟通32 2 黄漫宇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20 0 商务沟通32 2 黄漫宇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0 生态学32 2 杜长乐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0 生态学32 2 杜长乐53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1 生态学32 2 杜长乐2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30 1 生态学32 2 杜长乐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0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0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4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1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2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50 1 饮食与文化32 2 邹蓉3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0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42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0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51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B0680070 1 世界遗产与旅游32 2 邓爱民15 2 1-8周可选通识选修

2017年最新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A/K综合性人 文、社会科学 A/K综合性人 文、社会科学 2017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 第一编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 1.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中国社会科学 3.学术月刊 4.中国人民大学 学报5.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6.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7.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8.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9.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 学报11.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12.江海学刊 13. 文史哲14.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5. 中山大学 学 报.社会科学版16.河北学刊17.社会科学研究 18.学术研究 19.厦门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20.天津社会科学21.社会科学 22.上海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23. 浙江社会科 学24.江苏社会科学25. 社会科学战 线26.陕西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7. 浙江学刊28.求是学刊 29.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 30.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 31.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32.学习与 探索33.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 版34.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35.人文杂志3 6.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南京社会科学38.中州学刊 39. 广东社会科 学40.东南学 术41.甘肃社会科学 42.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43. 学海 44. 江 汉论坛 45.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6.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7. 郑 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8.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9. 深圳大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50. 江西社会科 学51.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2. 国 外社会科 学 53.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 54.思想战 线55.福建论坛.人文 社会科学 版56.山东社会科学57. 西南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 版58.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版 59.首都师范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 版60.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1.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 2.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3.湖南科技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学术界66. 广西 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7.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8.探索与争鸣 6 9.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0.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71.云南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72.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3.学术论坛74.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5.东岳论丛76.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社 会科学辑刊78.学术交流79.河南社会科学版81.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