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

合集下载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

第三节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是一种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其发病率占所有动脉瘤的第一位。

本病以腹主动脉壁局限性、永久性扩张为特点,瘤体一旦破裂常危及生命。

临床上,将发生于肾动脉以上的主动脉瘤称为胸腹主动脉瘤,位于肾动脉以下者称为腹主动脉瘤,本节重点介绍腹主动脉瘤。

病因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降解、损伤,使得腹主动脉壁的机械强度显著下降,致使动脉壁局限性膨出而成瘤。

引起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损伤的因素很多,传统的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壁缺血将导致中层坏死,进而损伤弹力纤维。

目前的研究则表明,导致腹主动脉壁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损伤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生物化学、免疫炎性反应、遗传、解剖、血流动力学以及环境等因素。

腹主动脉壁内降解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酶类的活性增高是重要的致病因素;腹主动脉壁内浸润的慢性炎性细胞不但分泌这些降解酶类,而且介导了损伤性免疫反应,是导致腹主动脉瘤形成的重要因素;在部分腹主动脉瘤病人中尚发现与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代谢有关的基因变异;解剖学上,肾下腹主动脉壁自身结构的缺陷,即弹力蛋白层的相对匾乏、自身修复能力薄弱及局部存在返折扩大的动脉压力波都是促进动脉瘤形成的因素。

此外,吸烟、创伤、高血压、高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都是腹主动脉瘤的易患因素。

总之,在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不同阶段,这些因素中,一个或多个共同作用,引起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损伤,最终导致了腹主动脉瘤的形成。

临床表现相当一部分病人是无症状的,常于体格检查中发现。

有症状者表现为:1腹部搏动性肿物:多数病人自诉脐周或心窝部有异常搏动感,有人自觉心脏下坠到腹腔或胸、腹腔内有两颗心脏同时在搏动。

体格检查典型所见为脐部或脐上方偏左可触及球形膨胀性搏动性肿物,其搏动与心跳一致,并可们及震颤或听到收缩期杂音。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DSA
CTA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MRA
腹主动脉瘤
治疗
•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外科手术
• 掌握手术适应证
• 充分术前准备
• 一般采取全身麻醉
腹主动脉瘤
主要术式
• 开腹手术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修复术
属于微创外科技术 使高危患者获得救治机会 远期疗效尚待确证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前后的DSA
腹主动脉瘤 急诊全麻下行腹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病例1
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CT显示 瘤壁薄而缺乏钙化,周围炎 性组织明显强化
腹主动脉瘤–下腔静脉瘘
腹背部疼痛 下腔静脉高压 腹部搏动性肿块
肝肺瘀血 心力衰竭 水冲脉 Musset征 瘘口部杂音
ACF的CT显像
腹主动脉瘤
CT可见肾下腹主动脉瘤破裂及腹膜后血肿,增强 扫描下腔静脉提前显像,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基 本相同,瘘口隐约可显示。
• 炎性细胞浸润在AAA形成中的作用 • 导致AAA形成的遗传学因素 • AAA发病的危险因素的影响
• 其他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上述因素共同或分别
起作用,引起弹力纤维与胶原纤维的损伤,最 终导致AAA形成。
临床表现
腹主动脉瘤
重视AAA的早期发现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搏动性肿物
疼痛
压迫症状
栓塞症状
破裂症状
腹主动脉瘤-消化道瘘
消化道出血
腹主动脉瘤
先兆出血:一次或数次“先兆性出血”后,病人常 死于突发性致命性大出血。
腹部搏动性肿物
感染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肠瘘的CT所见

主动脉瘤概述

主动脉瘤概述

病因
2、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性性变
30-35%的夹层患者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胶 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 中层囊性坏死。中层退变的另一种类型是平 滑肌细胞的丢失,这种类型的病变多见于高 龄患者的夹层主动脉壁中
病因
3、遗传性疾病
在AD患者中常见三种遗传性疾病:马凡综合 征、Ehlers-Danlos综合症、Tuner综合征, 这些遗传性疾病均为常染色体遗传病,有家 族性,患者常在年轻时发病。
肖志斌
动脉瘤分型
1.真性动脉瘤 2.假性动脉瘤
3.夹层血肿
按部位分类
1、根部动脉瘤 2、升主动脉瘤 3、主动脉弓部瘤 4、降主动脉瘤 5、胸腹主动脉瘤
按病因分类
先天性动脉瘤 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感染性动脉瘤 外伤性动脉瘤 遗传性疾病 其他
真性动脉瘤分型
(1).囊状动脉瘤:一侧膨凸, 有瘤体及瘤颈 (2).梭形动脉瘤:周壁膨凸, 有入口和出口 (3).梭-囊状动脉瘤(混合 型动脉瘤):
胸主动脉瘤血管造影征 象
方法:胸主动脉造影为宜,多用动 脉DSA 法。 造影可清楚显示动脉瘤的形态、部 位大小及范围,特别是可以清楚显 示主动脉分支情况以及有无主动脉 瓣关闭不全。
胸主动脉瘤血管造影征 象
造影主要征象: 与主动脉显影同时,瘤囊内有对比剂充 盈,或某段主动脉成梭形扩张; 对比剂外溢主动脉或充入临近组织结构, 为动脉瘤外穿指征; 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直径大出临近正常 部位30%即可诊断动脉瘤。
2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性性变3035的夹层患者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胶2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性性变3035的夹层患者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和胶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病因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原呈进行性退变并出现黏液样物质称为中层囊性坏死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课件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课件

04
分级系统应用与展望
分级系统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诊断与评估
预后评估
分级系统为医生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 评估方法,有助于医生准确判断腹主 动脉瘤的严重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分级系统还可以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 情况,帮助医生预测患者术后恢复情 况和生存期。
指导治疗
根据分级系统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 手术或介入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
应新的治疗手段和评价需求。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病例选择与准备
病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腹主动脉瘤病例, 包括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的患者, 以便全面了解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表 现。
病例准备
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整理成完整的病 历资料,为后续的病例分析与讨论提 供依据。
病例分析与讨论
国际常用分级系统
Stanford 分级系统
根据腹主动脉瘤的位置和累及范围,将其分为 Stanford A 型和 Stanford B 型。
EUROSTAR 分级系统
根据腹主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累及范围和症状,将其分为五个等级。
VASCULAR-EUROSTAR 分级系统
结合了 EUROSTAR 和 VASCULAR 的特点,对腹主动脉瘤进行更详细的分级。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遗 传因素等。
病理
动脉粥样硬化是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 病因,可导致动脉管壁变薄、弹性纤 维断裂,进而形成动脉瘤。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腹部搏动性肿块、疼痛、压迫症状等。
诊断
通过腹部超声、CT血管成像(CTA)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四)观察下肢循环情况:
❖ 术后及时了解下肢血供情况,包括:皮色、 皮温、静脉充盈情况、肢体动脉搏动。
(五)呼吸道护理 :
❖ 由于全麻气管插管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长期卧 床,分泌物坠积,腹部切口疼痛,胃管刺 激,咳 嗽无力等,极易引起肺内感染及肺不张,故护理中 特别注意:
❖ ①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 的改变 。定时测量血气,以了解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 的情况,及时调整吸氧的浓度、流量和吸氧方法。
一、定 义
❖ 由各种原因引起 的局部腹主动脉永久性扩张,当扩张的腹主动脉超过 正常腹主动脉的2倍,称为腹主动脉瘤。AAA(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 腹主动脉瘤其实不应该称为“瘤”,它是腹主动脉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局 部薄弱后发生扩张而向外膨出,仅仅是外观形似“瘤”,而并不是通常 意义上所说的肿瘤,因而是一种良性疾病。
50%患者伴有血管杂音。 ❖ 3.疼痛:为破裂前的常见症状,多位于脐周及中上 腹部
,为突发的剧烈撕裂样锐痛,不能忍受并呈 持续性, 病人常伴有窒息感甚至濒死的恐惧 。
❖ 4.破裂症状:面色苍白,手足湿冷,血压骤降,神 志逐 渐模糊,听诊心音减弱,脉率细速。
❖ 5.其他严重并发症:瘤内偶可形成急性血栓。十二 指肠 受压可发生肠梗阻,下腔静脉阻塞可引起周 围水肿。
七.并发症:
❖ 腹主动脉瘤破裂 ❖ 外周动脉血栓 ❖ 突发完全性血栓形成 ❖ 感染 ❖ 慢性消耗性凝血障碍 ❖ 主动脉-肠瘘 动静脉瘘(动脉瘤溃破入下腔
静脉)
八.治疗:
❖ 一.传统方法:开腹、动脉瘤切开、人造血管置入 术
❖ 二.现代方法: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 手术适应征: ❖ 1. >5.5cm者建议手术,<5.5cm者建议定期B超复查 ❖ 2. 瘤体继续增大伴疼痛者 ❖ 3. 动脉瘤趋于破裂者 ❖ 4. 瘤壁内夹层血肿产生剧烈疼痛者 ❖ 5. 动脉瘤并发感染者 ❖ 6. 瘤体增大压迫邻近重要器官或组织者 ❖ 7. 动脉瘤壁附壁血栓引起远端动脉血栓者

心脏及大血管腹主动脉瘤的分类和超声表现

心脏及大血管腹主动脉瘤的分类和超声表现

心脏及大血管腹主动脉瘤的分类和超声表现腹主动脉瘤1病历展示患者男,73岁,腹主动脉瘤病史10余年。

既往史: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病病史12年,2型糖尿病病史6年,未应用药物控制血糖。

超声所见1234腹主动脉起始部宽2.6cm,中段呈瘤样扩张,宽5.1cm,该处前壁可见低回声,大小5.7×2.1cm,后壁可见低回声,大小4.4×1.1cm,下段宽1.2cm2病理&生理腹主动脉瘤(AAA)是指腹主动脉出现瘤样扩张,疾病好发于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且以男性患者为主,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将发生动脉瘤破裂等危急情况。

研究表明,炎症细胞的浸润、细胞外基质(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等)的降解、平滑细胞的凋亡等共同加速AAA的发展,而腹主动脉的纤维肌层较少,更易形成动脉瘤。

3病因AAA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和吸烟,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种族、家族史及糖尿病。

AAA的各种病因都将表现为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继而形成动脉瘤,包括遗传因素、各种蛋白酶的作用、先天性动脉瘤、炎性腹主动脉瘤、感染性腹主动脉瘤。

4临床表现非破裂AAA多无明显症状,瘤体较大可压迫肠道引起消化道症状,下腔静脉受压可引起下肢肿胀,先兆破裂或破裂可有中腹部或腰背部钝痛,炎性AAA常有腰痛症状,感染性AAA常合并发热。

5分型1、根据血管腔内治疗的需求可分为:I型:近端瘤颈>1.5cm ,远端瘤颈>1.0 cmlIA 型:近端瘤颈>1.5 cm ,远端瘤颈<1.0 cm,AAA 累及主动脉分叉llB 型:近端瘤颈>1.5 cm , AAA 累及髂总动脉llI 型:近端瘤颈<1.5 cm ,远端瘤颈>1.0 cmIV 型:近端瘤颈<1.5 cm ,远端瘤颈<1.0 cm,AAA 累及主动脉分叉2、根据腹主动脉瘤位置可分为:3、根据瘤壁的结构可分为:1.真性动脉瘤:具有完整的动脉壁三层结构,动脉管腔呈囊状、梭形或圆柱状局限性扩张,瘤壁搏动较正常动脉壁弱,瘤腔两端与正常动脉连通,内血流紊乱或呈旋涡状。

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腹主动脉瘤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10-08 HYPERLINK "javascript:void(0);" 介入家园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选自: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8 年 11 月第 28 卷第 11 期动脉瘤的定义是指动脉管壁永久性局限性扩张超过正常血管直径的 50% 。

因此 , 如果精确定义腹主动脉瘤 , 需要计算同一个人正常腹主动脉和扩张动脉的比例 , 还需要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体表面积等影响因素进行校正。

通常情况下 , 腹主动脉直径 >3cm 可以诊断腹主动脉瘤。

一、发病率腹主动脉瘤的发生与很多流行病学因素有关 , 如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吸烟等。

高龄、男性、白种人、阳性家族史和长期吸烟者腹主动脉瘤发生率会相应增高。

瑞典Malma 医院曾对所有住院期间死亡病人进行尸检 , 发现在50 岁以上人群中腹主动脉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 ,在 80 岁以上男性病人中发病率可达 5.9%二、病因学动脉瘤的发生机制很复杂 , 遗传易感性、动脉粥样硬化及各种蛋白酶等均与其发生直接相关。

各种病因最终都表现为主动脉中层的退行性变 , 继而扩张形成动脉瘤2. 1 遗传易感性多项研究表明 , 动脉瘤的发生与遗传密切相关。

国外一项针对腹主动脉瘤病人长达 9 年的随访发现 , 15% 腹主动脉瘤病人直系亲属中也发生各部位动脉瘤 ,而对照组里只有2% (P <0 1001)。

其他研究则表明 , 家族性腹主动脉瘤发病年龄一般比散发性腹主动脉瘤更早 , 但没有证据表明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破裂 ; 腹主动脉瘤发生和多囊肾密切相关 , 而后者已被证实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2. 2 动脉硬化因素腹主动脉瘤和周围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 , 虽然表现形式不同 , 但二者常常是伴发的 , 而且拥有共同的高危因素 , 如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主动脉瘤

主动脉瘤

动脉瘤分型
• 按结构主动脉瘤可分为 • ①真性主动脉瘤:动脉瘤的囊由动脉壁的一层 真性主动脉瘤: 或多层构成; 或多层构成; • ②假性主动脉瘤: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血 假性主动脉瘤: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 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 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血块及 其机化物、 其机化物、纤维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动脉瘤 的壁。 的壁。 • ③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流 夹层动脉瘤。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 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 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
胸主动脉瘤血管造影征象
造影主要征象: 造影主要征象: • 与主动脉显影同时,瘤囊内有对比剂充盈,或 与主动脉显影同时,瘤囊内有对比剂充盈, 某段主动脉成梭形扩张; 某段主动脉成梭形扩张; • 对比剂外溢主动脉或充入临近组织结构,为动 对比剂外溢主动脉或充入临近组织结构, 脉瘤外穿指征; 脉瘤外穿指征; • 主动脉病变部位管腔直径大出临近正常部位 30%即可诊断动脉瘤。 30%即可诊断动脉瘤。
夹层动脉瘤分型
Debakey分型: Debakey分型: 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 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 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 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 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向下未累及腹主动 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B 脉者称为IIIA,累及腹主动脉者称为IIIB
胸主动脉瘤MRI征象 胸主动脉瘤MRI征象
• 观察主动脉瘤的形态、大小、范围 观察主动脉瘤的形态、大小、 可以直接测量瘤体的大小; ,可以直接测量瘤体的大小; • 清楚显示瘤壁情况及附壁血栓,并 清楚显示瘤壁情况及附壁血栓, 能鉴别出新鲜或陈旧血栓; 能鉴别出新鲜或陈旧血栓; • 清楚显示主动脉瘤出血或血肿。 清楚显示主动脉瘤出血或血肿。 • MRA还可以清楚显示主动脉分支及其 MRA还可以清楚显示主动脉分支及其 与主动脉瘤之间的关系

腹主动脉瘤分级

腹主动脉瘤分级

腹主动脉瘤分级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分型1995年,Schumacher等根据形态和瘤体对临床决策的影响,将AAA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Ⅱ型根据AAA累及分支不同又分成ⅡA、ⅡB和ⅡC型。

Ⅰ型:近端瘤颈长度≥,远端瘤颈长度≥;ⅡA型:近端瘤颈长度≥,AAA累及主动脉分叉;ⅡB型:近端瘤颈长度≥,AAA远端累及髂总动脉;ⅡC型:近端瘤颈长度≥,AAA远端累及髂总动脉分叉;Ⅲ型:近端瘤颈长度<。

在提出该分型方式的同时,该研究还指出,Ⅰ型AAA患者适合用直型血管支架修复;Ⅱ型患者可用“Y”型血管支架修复,且ⅡC型患者在行血管腔内修复术的同时,需要重建一侧髂内动脉,以提供盆腔脏器和臀部肌肉的血供;Ⅲ型患者由于AAA离肾动脉距离较短,支架血管会影响肾动脉血供,因此是血管腔内修复术的禁忌症。

分型1997年Ahn等根据血管腔内治疗的临床需求,将AAA分为四种类型,其中,Ⅱ型根据AAA累及分支不同又分成ⅡA和ⅡB型。

Ⅰ型:近端瘤颈长度≥,远端瘤颈长度≥;ⅡA型:近端瘤颈长度≥,远端瘤颈长度<,瘤体未明显累及髂总动脉;ⅡB型:近端瘤颈长度≥,瘤体远端累及或连接于髂总动脉;Ⅲ型:近端瘤颈长度<,远端瘤颈长度≥;Ⅳ型:近端瘤颈长度<,远端瘤颈长度<,瘤体未明显累及髂总动脉。

其中,Ⅰ型AAA患者适合用直型支架血管修复;ⅡA型和ⅡB型患者可用“Y”型支架血管修复;Ⅲ型和Ⅳ型AAA是腔内治疗的禁忌症。

另外,由于AAA沿腹主动脉横向扩张,易造成瘤颈与瘤体扭曲成角,Ahn等根据AAA近端瘤颈的扭曲程度分为三级(以直行无扭曲主动脉为180°):Ⅰ级:AAA近端瘤颈成角范围为150°-180°;Ⅱ级:AAA近端瘤颈成角范围为120°-150°;Ⅲ级:AAA近端瘤颈成角小于120°。

AAA分级在腔内修复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腔内治疗血管内移植物植入
EVAR
利益微创降低死亡率避免在外科手术中出现的严重问题术后无需在ICU监护康复快改善身体机能
腔内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①适应证:A.大部分适合传统腹主动脉瘤切除术者; B.对造影剂无过敏反应;C.血清肌酐<221μmol/L(2.5mg/dl)。②禁忌证:A.近端腹主动脉瘤瘤颈长度<1.5cm 和(或)直径>2.8cm;B.髂总动脉直径>11.5mm;C.髂外动脉直径<6mm;D.近端瘤颈角度<60°;E.髂动脉多处硬化或弯曲度<90°,尤其伴有广泛钙化、狭窄和闭塞;F.肠系膜下动脉是结肠的主要血供来源。
诊断
在直径较大的腹主动脉瘤患者,其血液的实验室 检查常出现消耗性凝血的改变。 腹部平片:动脉瘤壁钙化(蛋壳征可确诊)超声:可发现腹主动脉的管腔增粗,清晰地显示其外形及附壁血栓等,为目前优选的诊断方法 CTA:清晰地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全貌及其与周围组织结构如肾动脉、腹膜后及脊柱的关系,以及腹膜后血肿等。其诊断准确率几乎达100%。MRI、血管造影(作为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评估手段 )
①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上的高位腹主动脉瘤,也可称为胸腹主动脉瘤和肾上型腹主动脉瘤,大多是胸主动脉瘤向腹主动脉的延伸所致。临床上2%~5%的腹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上方,②动脉瘤位于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称为腹主动脉瘤或肾下型腹主动脉瘤。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是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也是动脉瘤最易形成的部位,并常常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
病理分类:
1.真性动脉瘤:指主动脉壁和主动脉瘤壁全层均有病变性扩大或突出而形成的动脉瘤。2.假性动脉瘤:指主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3.夹层动脉瘤:又称主动脉内膜剥离。是由于内膜局部撕裂, 而受强力的血液冲击,内膜剥离扩展,主动脉形成真假两腔。

腹主动脉瘤的疾病介绍微医

腹主动脉瘤的疾病介绍微医

腹主动脉瘤的疾病介绍微医基本信息•科室:血管外科•别名:abdominal aneurysm•症状:心脏位置异常腹股沟部肿块脐区肿块•发病部位:暂无•多发人群:老年人、高血压人群、马凡氏综合征人群•相关疾病:主动脉瘤概述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neurysm)是因为动脉中层结构破坏,动脉壁不能承受血流冲击的压力而形成的局部或者广泛性的永久性扩张或膨出。

Johnston等认为这种永久性扩张或膨出的直径应该大于正常预期的腹主动脉直径的50%以上才能诊断为动脉瘤。

大多数医师认为腹主动脉直径超过3cm时可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膨出的特点是不能回缩,这与动脉生理性扩张有本质的不同。

动脉瘤将逐渐增大和最终破裂。

所谓真性动脉瘤即动脉壁的膨出或扩张部分包括了动脉壁的全层。

如果动脉的某种膨出不符合上述条件,即称假性动脉瘤。

动脉因某种因素比如锐性或者钝性创伤以及感染而破裂,裂口周围形成搏动性血肿并持续存在并与动脉血...[详细]病因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腹主动脉瘤的最基本的病因。

肾动脉开口以下的腹主动脉是粥样硬化最易发生的部位,也是动脉瘤最易形成的部位,并常常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仅有2%~5%的腹主动脉瘤发生在肾动脉开口上方,后者大多是胸主动脉瘤向腹主动脉的延伸所致。

遗传性因素在腹主动脉瘤的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有报道约有28%的患者一级亲属中有遗传性疾病。

进一步的研究也表明,细胞组织的缺陷也是腹主动脉瘤的发病因素,可表现为主动脉中层弹力纤维断裂和炎症反应,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和细胞活性物质的浸润。

发病机制为了解腹主动脉瘤的形成,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一下正常动脉壁的结构。

弹力蛋白和胶原蛋白是主动脉壁最重要的结构成分,它们与平滑肌细胞一起共同构成主动脉的中膜。

正常情况下,弹力蛋白呈折叠的筛状结构。

在外力作用时,可以比其自然长度伸展70%,为动脉提供纵向上的回缩牵引力和周径方向上维持动脉正常截面积的牵引力,是动脉壁承受压力负载的第一级力量,它的降解是动脉形成瘤样扩张的关键起始步骤。

腹主动脉瘤分类

腹主动脉瘤分类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根据瘤体形态:
- 真性腹主动脉瘤(True AAA):指主动脉壁的所有层次都存在扩张。

- 假性腹主动脉瘤(False AAA):指主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存在破裂,形成血肿。

2. 根据瘤体位置:
- 上腹主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的上部,通常指位于肾动脉分叉以上的主动脉瘤。

- 下腹主动脉瘤:位于腹主动脉的下部,通常指位于肾动脉分叉以下的主动脉瘤。

3. 根据瘤体直径:
- 小腹主动脉瘤:直径小于3厘米。

- 中腹主动脉瘤:直径在3-5厘米之间。

- 大腹主动脉瘤:直径大于5厘米。

4. 根据瘤体形状:
- 梭形主动脉瘤:瘤体形状呈梭形。

- 囊状主动脉瘤:瘤体呈囊状。

这些分类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和研究目的进行选择和应用。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多见于高龄男性,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多见,少数病例为创伤、感染、动脉中层坏死或先天性因素所致。

瘤体多位于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少数病例累及肾动脉上方乃至胸降主动脉(称胸腹主动脉瘤)或髂动脉。

动脉瘤为单发,瘤壁动脉粥样硬化严重,中层断裂。

有的可有钙化,腔内多有大量血栓,瘤体内的动脉分支多已闭塞。

部分动脉瘤累及腹部脏器之动脉开口,造成相应的供血障碍。

多数病人无症状,或感轻度腹部不适,有的病人自己发现腹部有搏动包块,少数病人有较明显的腹部疼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剧烈腹痛多提示动脉瘤有破裂趋势,或已破裂;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碎屑或血栓脱落,可引起下肢动脉栓塞,出现缺血症状,动脉瘤压迫肠道会有不全肠梗阻表现;动脉瘤破入肠道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破入腹膜后或腹腔出现失血性休克。

体格检查时,在腹部扪及搏动性包块,大小不等,多无压痛,有时有震颤伴血管杂音,少数病例下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特殊检查见有关章节。

1、肾动脉下方腹主动脉瘤全麻、术前置胃管和尿管。

腹部正中切口,由剑突下至耻骨联合,或脐下弧形切口,自脐下2cm弧形切开达第12肋尖端下方2cm。

后者损伤较大,但显露好,适用与肥胖或紧急手术的病例。

将大网膜和横结肠推向上方,将小肠推向右侧显露动脉瘤,解剖出肠系膜下动脉,试阻后如乙状结肠供血良好可结扎之,反之则需将其移植于人造血管上。

游离出腹主动脉分叉部或双髂总动脉,最后在肾动脉下方游离出腹主动脉,静脉注射肝素0.5mg/kg。

依次阻断瘤体近远端腹主动脉,切开动脉瘤,清除血栓或粥样斑块,缝闭回血的腰动脉;在动脉瘤颈部切断主动脉。

以相应口径的人造血管行移植术,用4/0Prolene全周连续缝合,吻合完近心端,可将阻断钳移至人造血管上,再吻合远心端,最后将人造血管相应部位开一1.5cm圆洞,移植肠系膜下动脉,吻合近完成时,开放远端阻断钳排气后打结,最后开放近心端阻断钳。

检查腰动脉无出血,将瘤壁缝合于人造血管上。

动脉瘤大小分级标准

动脉瘤大小分级标准

动脉瘤大小分级标准
1. 小型动脉瘤,直径小于 5 毫米。

2. 中等动脉瘤,直径介于 5 到 10 毫米之间。

3. 大型动脉瘤,直径大于 10 毫米。

这是一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但实际上,动脉瘤的大小分级标准
可能会因医学研究或临床实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此外,动脉瘤的
位置、形状、壁厚度等因素也可能会影响其临床治疗和预后。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而不仅仅是动脉瘤
的大小来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动脉瘤的大小分级标准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
并不是唯一的评估标准,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共38页文档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共38页文档
60、人民的幸福是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型:AAA远端、近端瘤颈长度均≥10 mm,直 径 ≥25 mm。 B型:AAA近端瘤颈长度≥10 mm,直径 ≥25 mm,动 脉瘤未入主动脉分叉。 C型:AAA近端瘤颈长度≥10 mm,直径 ≥25 mm,动 脉瘤累及髂总动脉及分支,其直径≥12 mm。 D型:AAA累及双侧髂内动脉。 E型:AAA近端瘤颈长度≥10 mm,直径≥25 mm,或肠 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
腹主动脉瘤分级中华血管外科网
静脉曲张的分型
1916年Homans 提出将下肢浅静脉曲张分为单纯性(原发性) 和继发性两大类: 单纯性(原发性):为隐股静脉瓣关闭不全引起浅静脉曲张 继发性: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在后遗症期
下肢 慢 性 静脉性疾病(chronicv enousd isease,CVD)分级
IIIA 向下未累及腹主动脉 IIIB 累及腹主动脉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Stanford大学的Daily等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两型: 无论夹层起源于哪一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A型 夹层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B型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Ⅰ类(典型的主动脉夹层,有破裂撕脱的内膜片将主动脉分为真假两腔) Ⅱ类(主动脉中膜变性,有内膜下血肿形成或内膜下出血) Ⅲ类(微夹层继发血栓形成) Ⅳ类(主动脉附壁斑块破裂形成的主动脉壁溃疡) Ⅴ类(医源性或创伤性的主动脉夹层)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2008
腹主动脉瘤的分型
腹主动脉瘤分型: Siegfried 根据AAA与肾动脉的关系分为三型: 肾上型:AAA波及肾动脉开口或以上者; 肾型:AAA位于肾动脉以下15 mm以内者; 肾下型:AAA位于肾动脉下方15 mm以上者。
腹主动脉瘤的分型
Blum根据AAA的瘤颈和累及范围分型:
CEAP分类法—解剖分类
A分浅静脉、交通静脉或深静脉(s、 p或d);
CEAP分类法—病理生理分类
P分为静脉血液倒流、回流障碍或二者均存在(r、 o或r/o)。
C2 / Ep/ Ap/pr
静脉曲张/原发性/累及交通静脉/静脉血液倒流
治疗原则分类
Ⅰ.静脉显露或毛细血管扩张
Ⅱ.静脉曲张 Ⅱa 轻度静脉曲张 Ⅱb迂曲成团
CEAP分类法—病因分类
E分为原发性、继发性或先天性(p、s或c) 1.Ep(primary):是由非先天性和非继发性原因造成的下肢 静脉功能不全 2. E s( se condary) :有明显的继发性病因如静脉血栓 形成,静脉创伤,外来压迫 3. E c(c ongenital)指先天性缺陷造成的下肢静脉功能不 全;
腹主动脉瘤的分型
腹主动脉瘤分型 Schumacher分型 Ⅰ型:近端瘤颈>1.5 cm,远端瘤颈>1.0 cm
ⅡA型:近端瘤颈>1.5 cm,AAA累及主动脉分叉 ⅡB型:近端瘤颈>1.5 cm,AAA累及髂总动脉 ⅡC型:近端瘤颈>1.5 cm,AAA累及髂动脉分叉
Ⅲ:近端瘤颈< 1.5 cm
腹主动脉瘤的分型
Ⅲ.静脉曲张合并症期 Ⅲa血栓性静脉炎 Ⅲb色素沉着 Ⅲc破溃
深静脉血栓的分型
(一)根据解剖部位分型: 1中央型 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 2 周围型 股静脉或小腿生静脉血栓形成。 3 混合型 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SO的分类
下肢ASO的Fontaine分类 Ⅰ期:无症状 Ⅱa期:轻度间歇性跛行 Ⅱb期:中、重度间歇性跛行 Ⅲ期:静息痛 Ⅳ期:组织溃疡、坏疽
ASO的分类
下肢ASO的Rutherford分类 0级:无症状 1级:轻度间歇性跛行 2级:中度间歇性跛行 3级:重度间歇性跛行 4级:静息痛 5级:轻微组织缺损 6级:组织溃疡、坏疽
ASO的分类
A型病变CIA(髂总动脉)单侧或者双侧的狭窄EIA(髂外动脉)单 侧或者双侧的单个短的(<=3cm)狭窄
DVT WELL’评分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传统主动脉夹层分型方法中应用最 为广泛的是Stanford分型和Debakey分 型.
主动脉夹层的分型
Debakey将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 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升主动脉并累及腹主动脉 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局限于升主动脉; III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源于胸降主动脉
ASO的分类
B型病变多发病变(狭窄或闭塞),每个长度<=5cm单个狭 窄或闭塞<=15cm未累及到膝下腘动脉单处或多处病变,在胫动 脉没有持续的血流情况下,进行外科旁路移植术可改善向肢体远 端供血严重钙化闭塞<=5cm单纯腘动脉闭塞
ASO的分类
C型病变多发的狭窄或闭塞总计>15cm包括或不包括严重钙化 介入治疗后需要处理的再狭
ASO的分类
D型病变肾下主髂动脉闭塞主动脉和双髂动脉弥漫性病变需要处理 的弥A和EIA联合闭塞 双侧EIA闭塞髂动脉狭窄伴动脉瘤,或存在需要手术治疗的其它主动脉或 髂动脉狭窄病变
ASO的分类
股腘动脉分型A型病变单个狭窄<=10cm单 个闭塞<=10cm
腹主动脉瘤Ahn分型
1994年美国静脉学会提出的CEAP分类法 ( C-临床表现,E-病因学, A-解剖分布,P-病理生理学)—— 目前已为欧美学者所接受的分类法
CEAP( clinical-etiology-anatomic-pathophysiologic )
CEAP分类法--临床分类
C包括有症状或无症状分6级
0级为无可见或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1级为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2级静脉曲张 3级有水肿但无皮肤改变 4级为色素存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 5级为皮肤改变和已愈溃疡 6级为皮肤改变和正发生的溃疡;
ASO的分类
B型病变肾下主动脉短的(<=3cm)狭窄单侧CIA闭塞EIA单个或多 发的狭窄总计3-10cm未累及CFA(股总动脉)单侧EIA闭塞未累及 CFA或髂内动脉起始部
ASO的分类
C型病变双侧CIA闭塞双侧EIA 狭窄3-10cm未累及CFA单侧EIA狭窄累及 CFA单侧EIA闭塞累及髂内动脉起始部和/或CFA单侧EIA严重钙化闭塞包括/不 包括累及髂内动脉起始部和/或CF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