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节水灌溉方法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而要使节水灌溉越来越有效率,就要求有关科技工作者必须对提高灌溉技术加以重视,

植育苗和菌类等水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就极力发展喷灌,能极大地节省劳动力;而种植苹果、板栗等水需求量相对不大的农作物,发展管灌更适合;滴灌则更适合用于种植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经常灌溉的农作物,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只有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采取适合它本身特性的节水标准及节水方法,才能对该地区农业产出做出突出的贡献,否则,人力物力的投入再大也无济于事。

2.2新技术与设备较少

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区域实行了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手段,而该技术在农业灌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区域并没有很高的利用率。新技术与设备较少,部分新技术与新措施一般仅能起到示范工程的作用,并没有相应地对技术和措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其实现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带来的经济效

从根本上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水利灌溉最大的问题。因为每个水利灌溉管理机构缺乏自主权,所以只能依赖库区灌溉收取水费形成收入,这样就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尽可能鼓励农民多用水,从而能收取更多的水费,这样不仅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会影响水价,导致水价失衡,它不能让农民更积极地节约用水,反而使得浪费越来越严重。

2.5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前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费用越来越高,而混乱的管理制度致使灌溉收取费用不高,再加上收取水费的效率偏低,一些灌区不能及时收费,甚至发生拖欠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灌区的费用被挪用,极大地阻碍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而灌区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合理,使灌区人员人心涣散,导致水

谐用水的目标。此外,应该倡导科学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同时逐步改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的保障体系。

3.2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一般来说,山区节水基本思路就是二次利用生活用水。当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在符合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种植可兼容再生水的农作

物,这样才能够确定高效节水灌溉的农田范围,规划高效节水灌溉实行区域。

3.3促进农业灌溉技术发展

因农业节水关系到农业种植结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等方面的调整,相关管理机构在推动农业灌溉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影响农业节水发展的具体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出有可行性的、全面的农业节水技术规范和章程,

3.6建立健全用水秩序

建立健全用水秩序,保证农民在生产工作过程中能够持续用水的同时,解决水资源浪费的问题。除此以外,为了保持良好的用水秩序,使农业水利灌溉管理也能实现最大的效用,我国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科学合理调配与全面地安排整个农业灌溉用水。只要在水利灌溉的过程中维持正常的用水秩序之后,整个农业生产工作

就会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使各种用水纠纷出现的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否稳定直接受到农业发展的影响,而农业的发展又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它直接决定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水利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保证水

水利规

2011(7)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一是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行政工作是我负责的主要工作,这项工作对思想理论修养要求较高,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做出具有较高思想理论水平的工作。由于办公室人员较少,日常的工作量较大,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逐渐放松。尽管自己在工作中一直求新、求变、求活,但总有一种知识面窄、办法少的感觉,认真分析起来,也是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不实的缘故。 二是深入实际不够,解决实际问题少。自己除了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深入基层的时间少,特别是对一线服务研究的少。质量监督的工作重心是现场监督、技术服务,虽然自己有时也协调办理了一些工作,但就事论事的情况多,认真研究,深入解决关键问题少,对一些影响工作顺利运行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是工作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对事物内在规律把握得还不好,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有时发现问题对同志态度不够冷静,不留情面,工作方法简单,不大在意同志们的感受,给人一种过于生硬的感觉。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理论,要抓住实质,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

建设有 __社会主义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管理,要在现代化管理知识方面下工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业务,在专业知识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切实通过活动使自己思想能有大的提高,作风能有大的转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向先进典型和先模人物看齐“创先争优”。学习的内容要广泛,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特别是从宏观上把握精神实质。 整改时限: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尽快落实,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2、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大局观念,增强奉献意识和使命感,切实围绕质监站的中心工作,多与业务科室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和解决业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体系,抓好制度建设。 整改时限:立即行动,短中期结合,力争早见成效。 3、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同志们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修养,强化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大

节水灌溉实施计划方案

*********村节水灌溉工程实施案

1、综述 1.1 项目背景 1.1.1项目的实施背景 本项目为**********地村节水工程实施案。 ******地村位于****************。总土地面积14000亩,种植面积7000亩。人均纯收入5000元/人。 本次设计节水灌溉面积1000亩,工程建设形式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 由于该区处于半干旱地带,降雨量少,干旱成为当地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农业灌溉用水主要靠开采地下水。东地村基础设施薄弱,井的出水量不足,配套设施不健全,灌水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水资源浪费重,对当地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所以改善灌溉条件,建设适宜当地生产的高标准节水灌溉工程是当务之急。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将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为东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有利条件。 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由于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地村现有井因建设年限较长,井深不足,不同程度的存在出水量重不足。机泵露天放置无任防护措施,风吹雨淋致使机泵老化重,使用寿命大大降低;灌水式粗放,灌水定额大,成本费用高,据调查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6,水资源浪费重。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种植结构的调整,生产生活用水也将加大,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也将进一步尖锐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现实。 合理开发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高效连片节水工程,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才能保证粮食安全和环境友好,才能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及水资源现状,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可以改善当地灌溉条件,减少地下水开采,还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农产品成本,是促进“两高一优”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多年来,项目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条件没有得到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灌溉技术与当今现代化的农业经营式极不相称。发展节水灌溉,使先进科学的灌水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转变。 就项目区农田灌溉现状而言,即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有限的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节省劳动力转向其他行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 总之,发展节水灌溉是党和政府倡导的共建和谐社会和节水型社会的需要,是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是党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效连片节水灌溉工程的兴建是非常必要的。 1.2 项目概述 1.2.1 建设容及规模 ********村节水工程实施案,设计在东地村新建节水灌溉面积1000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技术措施分析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技术措施分析 农业,对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力度,是保障农业生产正常进行的必要之举。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探讨多种灌溉技术和相关技术措施,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本文主要分析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益,就必须在节水灌溉上下功夫,因此 标签:农业水利;灌溉;节水;措施 一、农业水利灌溉及节水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一)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二)喷灌技术。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二、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一)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 (二)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2500297.html,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作者:刘祥诺李爱莲 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18期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得到很大发展,主要的灌溉方式有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等,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节水效能得到极大提高,有利于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水资源和当地环境。下面就对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希望给有关人士一些借鉴。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1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注意的事项分析 1.1 分析在无坝取水中的注意问题 根据现实情况建设为有建闸和不建闸两种,如果建设不建闸的引水口,那么在发生洪水的情况下,就不能有效的控制水的流量,进而导致渠道和其他设施被洪水冲走,淹没大量的农田,针对这一危险的情况,一定要考虑好建设建闸飞控制方案。引水角通常是指在进水闸的中心线和河道水流方向之间产生的夹角,一般都会设计成锐角,基本是在30°~45°范围,这样可以保证水流的平稳性,而且这样的引水效果也是最好的,同时还减少了水流对引水口下唇的冲蚀。如果水位非常低,没有条件进行自流灌溉引水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河道上修建堑水建筑物,或者是低坝、节制闸等,以此来提高水位,对水资源进行存储,合理的调整水位高低,可以使用引水自流灌溉的方式进行灌溉。 1.2 有效控制输水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浪费 在长时间的农田水利灌溉发展中,主要使用挖土成渠的灌溉方式,直接将水输送到农田中,如果管理不到位,或者使用的管道设备存在质量问题,输送的水量会有一定的蒸发和渗漏,流失大量的灌溉用水,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以及对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一般每年植物生长时所需水量为4,000亿m3,但是在所有输送水量中利用在农田灌溉中的只有50%~60%,针对这一情况,一定要对输水环节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采取有效方案进行节水,例如对水泵、管道进行检查,不能出现漏水、渗流问题,有效控制农业生产的成本,提高整体灌溉的效率。 1.3 对水渠进行防渗处理 在农田灌溉过程中,可以利用挖掘的水渠进行水资源的输送,为了保证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一定要合理选择渠道的防渗材料,现浇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混凝土预制面、干砌块石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措施

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施工机械设备在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无可替代。水电施工企业不仅要拥有一支建造精品工程的水利水电专业队伍,同时也必须拥有一支势力强劲的机械化施工专业队伍。水电施工企业施工机械化程度及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目前,由于水电工程市场投招标机制的激烈竞争,以及水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重用轻管的现状,致使机械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各个环节均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的投资与管理上转变观念和机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械化专业队伍及其管理体系,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素质低下,人才缺乏 设备租赁市场的发展造成施工企业机械化专业队伍四分五裂,形不成规模。项目法施工追求短期效应,对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修人员大量精简。再加上工程施工环境和作业条件恶劣,机械设备管理使用者工作待遇低,培训工作力度不够,激励制度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人才的大流失。现有设备管理使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以上问题的影响,思想波动大,人员不稳定特别是中高级机械技师、工程师和富有经验的操作维修人员的缺乏,是制约设备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2.维修保养手段落后 维修保养工作是设备管理使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水电施工作业中设备的使用条件十分恶劣,环境粉尘大,任务量重,对设备保养的要求也就相应较高。但保养又受机具和生产任务的限制,常常做不到位,致使设备的非正常磨损加剧,设备完好率降低,寿命减短。设备维修工作是一项又苦又累,且技术含较高的行业,维修人员主观上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为减轻自己的工作,推卸工作责任,很多情况下将本可以维修的机件更换新件,维修人员成了“换件工”,这种“ 以换代修” 的局面已比较普遍,无益于维修人员修理技术的提高和维修成本的控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施工机械的技术含越来越高,机电液一体化在机械行业普遍使用,对修理工的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由于目前施工企业从事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素质较低,缺少技术素质较高的技术骨干况且设备维修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维修”的局面,很难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致使设备故障频繁,故障损坏程度严重,维修难度大。再加上企业的维修条件和手段比较落后,凭直觉和经验的维修方法已经不能使设备的性能得到完全恢复,“凑合着用”,“差不多就行”的维修观念就在所难免。此外,由于现代机械设备机电液一体化程度的提高,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需要先进的检测仪器方可进行。没有必备的检测仪器设备,维修人员只能对着设备的故障现象望而却步,无能为力。设备的返厂维修又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和维修时间较长的尴尬局面。

水利灌溉中的有效节水措施

水利灌溉中的有效节水措施 节水农业技术体系是为了充分利用农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使农作物达到高产高效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它是由水资源、工程、农业、管理等环节的节水技术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科学的运用这一技术体系,可有效的提高农用水资源的整体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和总体面积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综合效益,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分析 农业节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蓄水保墒耕作技术、适雨种植提高作物抗旱能力的栽培技术、秸秆覆盖或地膜覆盖保墒技术、化学药剂抗早保墒与保水剂应用技术、限额灌溉及节水抗早作物品种选育技术等。节水管理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健全各种管水组织,制定工程管理和经营管理制度,作到计划用水,优化配水,合理征收水费。 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输水方式。但传统的土渠输水渗漏损失约占水量的50%~60%,因此,渠道防渗一直是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按防渗材料可分为土料压实、三合土护面、砖有衬砌、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和沥青护面防渗等。渠道防渗技术的节水特点是:减少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渗漏损失,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提高渠道输水安全保证率,提高渠道抗冲能力,增加输水能力。 2、喷灌技术

喷灌是喷洒灌溉的简称,它是利用专门的设备(动力机、水泵、管道等)把水加,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有水送到灌溉地段,通过喷洒器(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散布进行灌溉。喷灌系统,一般包括水源工程、动力机、水泵、各种管道、喷头及控制设备等。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固定式喷灌系统各组成部分或者都定不动,或者除喷头外,其它部分固定不动;半固定式喷灌系统除喷和装有喷头的支管可在地面移动外,其余部分固定不动,管片与水栓连接;移动式喷灌系统除水源(塘、井、道等)固定外,动力机、水泵、管道、喷头都可以移动。 二、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存在的问题 一是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喷、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目前也仅局限用于经济作物,只是作为示范工程,有待于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推广。二是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三是受经济利益影响,水资源相对充足地方的农民对搞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四是资金投入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衰减和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配套资金往往不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五是节水灌溉工程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很多工程设备因质量问题或维护维修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工程使用寿命短,损坏率高等,影响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艳荣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艳荣 发表时间:2020-03-11T14:47:11.153Z 来源:《建设者》2019年21期作者:王艳荣 [导读] 高效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新疆昌吉市政建设 ( 集团 ) 有限公司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高效灌溉技术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重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管理制度不断完善。通过这些方面的实施来提升农田灌溉的效果,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对策 1 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 1.1 渠道防滲漏技术 渠道防渗漏技术指的是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人工开挖在农田灌溉中比较常见,但同时伴随着水资源渗漏的现象,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降低灌溉的效率,最终增加灌溉成本。具体来说,渠道防渗漏技术指的是在铺垫渠道的时候,以石块、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结合砖衬砌、塑料薄膜以及沥青护面等手段,不断改进渠道,有效解决渗漏问题。在利用这项技术的时候,需要进行全面的维护和管理,使渠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1.2 管道输水技术 管道输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非常广泛,指的是将管道作为明渠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可以在农田位置直接埋设输水管道,在管道的连接和疏通作用下,使水资源流向田间,使灌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这种方式下,水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水库、池塘、沟渠、湖泊、水井等都是其主要来源,经过沉淀和过滤,去除多余的杂草和淤泥,使水资源的质量满足灌溉的标准。同时,需要对输水管网系统进行完善,对管道、分水实施和保护装置等合理到位,实现大面的农田灌溉。 1.3 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指的是借助输水管道,将水资源输送到田间,经过小口径喷头,使水资源在压力作用下,均匀喷扫到农田作物上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具有良好的节水效果,能够在加快灌溉速度、充分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增加灌溉面积,使灌溉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喷灌技术在偏陡或坑洼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解决了供水不足的缺陷,降低了农田灌溉的劳力成本和资源成本。 1.4 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与喷灌技术的原理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输送到田间,在微小孔径下进行灌溉。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微灌技术喷头的口径更小,需要在小管涌流、渗灌滴灌等的辅助作用下,才能进行顺利灌溉。微灌技术的特点是单次灌溉水量少、灌溉时间长等,可以在节约水资源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灌溉效果。在微灌技术下,喷头设备比较重要,在密集的布设下,能够将水流进行分散,在扩大灌溉面积的过程中,提高灌溉的效率,实现良好的整体灌溉效果。 1.5 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喷灌技术指的是将农用机械与喷灌设施有效结合,在运载喷灌设备的辅助作用下,实现田间的移动式喷灌,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地区,这种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步行式喷灌技术在应用农用机械设备的同时,使节水理念得到良好的渗透,促在专业配套的农业设施下,促进节水灌溉措施的顺利推行。步行式喷灌技术应用的设备比较简单,可以在少量的材料下进行灌溉,因此,能够大大降低投入的成本,在农药喷洒和局部重点喷灌中应用的较为广泛。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 2.1 对基建设置重视力度不足 良好的水利设施是提升农田灌溉效率的基础,还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关键,只有构建健全的基础设施,才会切实减少灌溉成本,提升农业整体效益,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农业发展中,尽管我国对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注重,在规划方面也投入了诸多资金,但这些资金基本都用于水利工程维护与建设方面,很少有应用到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管理上的,致使管理资金短缺,导致基础设施应用效率不高,农业生产只能靠陈旧的方式展开。 2.2 农田灌水技术和灌水设备落后 当前,国内外在农田灌溉方面已经探索出了多种节水新技术,比如喷灌、滴灌等,其节水效率比大水漫灌高达 70% ~ 80%,甚至更高。 但西北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不高,加之农田地形复杂,使得这些节水技术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此外,农田灌溉设备的落后也导致一些节水灌溉设施没有大范围推广。 2.3 资金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持,如果没有资金或资金不够,则根本无法实施。当前,在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方面,一些节水设施没有充分推广或利用起来,资金问题就是主要限制因素。比如,购置先进灌溉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尤其在落后的偏远山区,若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很难实施节水灌溉设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精心维护,如果资金不足,维护不到位,会影响节水效果。 3 解决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的举措 3.1 对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当前时期,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内尚未得到大范围要应用,导致此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此项技术并不是十分成熟。因此说,政府部门一定要在技术研究方面加大投入,资金、人员以及物资方面均要满足需要。在进行农田节水灌溉之时,要组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科技人员相完成规划工作,将适宜进行节约灌溉的地方予以明确,从事节水灌溉工作的相关人员当中,素质水平不是很高的则要予以剔除。除了要保证人员满足需要之外,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井灌、喷灌地点的设置工作,只有物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为了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保障我国未来经济持续高效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水资源较为丰富,占世界总量的6%,但是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的现状,实际上人均水量较为短缺,在这样的背景下,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对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节水灌溉;现状;发展趋势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政府也逐步加大了在节水灌溉技术方面的投资,目的是尽快实现全国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近年来,我国节水灌溉技术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仍存在较多的漏洞,极大的影响了其推广与普及的进程。因此,完善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是目前的工作重点,以期通过有限的灌溉水资源消耗总量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 根据我国政府出台的关于农村水利建设相关规划中明确指出,截止2015年年底,确保1.5亿亩农田实行节水灌溉技术普及;截止2020年年底,保证6.5亿亩农田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技术普及。在我国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保证。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节水灌溉技术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广大地区进行推广使用。下面主要通过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现状与节水灌溉农艺技术现状进行主要说明。 1.1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现状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目的是通过降低输水管道在输送过程中造成的水量损失,损失的方式主要是水量蒸发和渗漏导致。为了保证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施工质量。 1.1.1渠道防渗技术 渠道的防渗工程主要考虑的是施工材料的防渗漏性能好坏、成本高低与施工难度大小。只有保证渠道的透水性或者通过建立防渗漏隔层,才能有效保证输水渠道不会发生渗漏等情况,对节水技术的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1.1.2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及措施

存在问题整改方案及措施 为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增强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优化发展软环境,根据县委、政府机关作风集中整治要求,现将我单位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企业座谈会等活动征求到的意见和梳理出的问题,进行剖析,现提出如下整改方案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高效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为目标,以领导干部为重点,以作风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完善为根本,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抓重点、树典型、促成效为主线,认真解决干部职工在管理、作风、监督、廉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机关服务水平和干部队伍形象,为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机关作风集中整顿活动,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机关管理体制要明显改善,基本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二是依法执政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营造更加规范的法制环境;三是服务理念有所创新,服务能力得到提高;四是机关

效率、效能明显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五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树立“勤政为民,廉洁为公”的形象。 三、整改原则 整改工作要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要做到明确整改项目、明确整改目标和时限、明确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对马上能够解决的问题,集中精力立即予以解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创造条件限时解决。 四、主要整改事项 通过对社会各界广泛征求到的意见建议及本单位查摆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汇总,整理分类,企业对我单位重点提出三个整改方向: (一)要继续加大制度建设力度,不断营造良好地工作氛围。 整改措施:一是从行为规范、目标管理、政务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逐项逐条进行研究分析、修改完善,重点完善工作学习机制,卫生大扫除制度,工作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机制,下基层调研机制,帮扶、联系群众等机制。并将国家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分类整理,发放到各个每个工作人员手中,使制度更加透明

(技术规范标准)节水灌溉技术规范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SL207—98 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网页制作:CWSnet1998-04-04发布1998-05-01实施 目次主页 前言 1 总则 2 工程规划 3 灌溉水源 4 灌溉用水量 5 灌溉水利用系数 6 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 7 效益 8 节水灌溉面积 附录A 名词解释 附录B 有关参数的计算测 定方法 条文说明 前言 基于生产实践的需要和对节水灌溉形势的正确分析,1990年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布置了节水灌溉标准的研究任务,旨在进行探索,积累经验。1994年又组织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水为厅(局)就节水灌溉标准问题开展共同研究、讨论,形成规范战雏形,1996年底完成规范编写提纲。1997年初,编制任务正式下达之后,在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主持下,编写组立即开始工作,1997年4月底完成初稿,经两次征求意见补充修改后,于1997年12月初完成征求意见稿,12月底完成送审稿,并于1998年1月召开审查会议,通过了专家审查。 SL207—98(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分总则、工程规划、灌溉水源、灌溉用水量、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工程与措施的技术要求、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共8

章40条和2个附录。它既反映中国现阶段水平,又借鉴国外先进技术;既坚持高起点、高要求,又注重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既重视水利建设规范的共性,又突出节水灌溉的特点,充分吸收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中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 本规范解释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本规范主编单位:水利部农村水利司 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水利部科学技术司 黑龙江省水利厅 广西自治区水利厅 甘肃省水利厅 河北省水利厅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英能黄修桥沈秀英窦以松赵乐诗王晓玲 李赞堂马济元袁辅恩陈杰臣武福学宋伟 1 总则 1.0.1为了使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有一个合理、可行、统一的衡量尺度,促进节水灌溉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必须注重效益、保证质量、加强管理,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 1.0.3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或改建的大田、菜地、果园、苗圃和草场等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管理和评价。 1.0.4承担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单位必须持有丙级(含)以上水利工程设计资质证书。承担工程的施工安装单位必须持有省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施工安装许可证。节水灌溉工程应选用经过法定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材料及设备,不得使用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产品使用说明的产品。 1.0.5节水灌溉工程应建立健全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切实发挥节水增产作用。 1.0.6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工程规划 2.0.1节水灌溉工程的规划应收集水源、气象、地形、土壤、作物、灌溉试验、能源、材料、设备、社会经济状况与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资料。 2.0.2节水灌溉工程规划应符合当地农业区划和农田水利规划的要求,并应与农村发展规划相协调,采用的节水技术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相结合。

当前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黄贵华

当前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黄贵华 发表时间:2017-11-01T09:48:43.61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1期作者:黄贵华 [导读]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更全新的水平。在农业的发展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充裕,所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现在在我国的农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认真仔细讨论和研究。 宁夏振盐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宁夏吴忠 751500 摘要: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经济在逐渐地向前发展,社会也在不断地进步,并达到了一个更全新的水平。在农业的发展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水资源并不充裕,所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现在在我国的农村,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尚且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对这些问题我们更应该认真仔细讨论和研究。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问题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1.1 节约我国的水资源 上文已经说到了,我国的整体水资源虽然量很大,但是,我国的人口却很多,平均到每一个人上所分到的水资源就显得很少,所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飞速前进,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进步,我国的农业也在飞速进步,慢慢的它已经逐渐与工业相鼎立,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再者,现在各行各业用水量也只增不减,还有很多的企业都没有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很多的水资源都被浪费,这更使我国可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所以,我们要在可以节约的地方进行水资源的节省,农田水利节水灌溉这一措施就是针对水资源节约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节约利用现有的水资源,建设节约用水灌溉工程,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这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之一。 1.2 促进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的农业发展现在正处于上升期,而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通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水资源能够有效被节约,节省下来的水资源可以进行二次利用,水资源现在是没有可以被替代的,所以节省下来的水资源可以给农业的发展节省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另外,如果采用节水的灌溉方式,可以采用喷灌或者是井灌的方式,相比较其他的方式,喷灌或者是井灌的方式不仅节约了资金,还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经济大力发展,在合理高效利用水源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的繁荣。这也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义之一。 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尚且存在的问题 2.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不成熟 我国的农业正在逐渐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现在并不成熟,尚且处于起步的阶段,没有成熟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对农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需要事前做好准确的预测规划,只有这样,之后农田水利灌溉才能有所侧重,但是,现在的许多农田在节水灌溉过程中并没有事前进行规划预测,在需要灌溉的技术并没有进行足够的灌溉,亦或是在不需要灌溉的技术却进行充裕的灌溉,所以,这成为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之一,再者,农田水利节水灌溉需要有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农田在节水灌溉中选择了专业水平并不高的技术人员,久而久之,这对农田的灌溉有着很明显的影响,这些都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不成熟的表现,这也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一大问题。 2.2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识没有形成 在农田想要进行节水灌溉,不仅仅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持,并且还要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识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形成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识,那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很难进行下去,在我国的大多数农村地区,农民并没有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农田种植也是没有一定的规律性,较为随意,对于不同的农作物,也要形成不同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意识,但是,许多农民却没有减少自己对农作物的灌溉频率,这种观念直接导致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并且,农作物在如此频率的浇灌下无法保证健康生长,所以,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的意识没有形成也是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的一大问题。 3 发展节水灌溉的几点对策 3.1大力提高农民群体的节水意识 为了给节水灌溉工作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应当让节水灌溉建立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之上,从而发挥出充分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此,提高农民群体的素质,让其建立起基本的节水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高农民群体的素质,不仅要继续通过常规媒体实施舆论宣传,而且还应当不断加大进行节水科技知识的培训,不断强化广大农民群体,尤其是乡、村干部的节水科技意识。今后,对农民群体培训的面应当更广,所开展的科技培训应当形式更多,开展科技培训队伍也应当更加稳定。 3.2积极完善配套改革政策 要着力加快我国节水配套法规制度建设的步伐,特别是要实施水价改革举措,从而强化节水灌溉当中的各个管理环节,从而真正能够步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实现节水灌溉的良性运行,要立足于科学管理以降低相应的成本,理顺管理体制,提升节水成效。因此,应当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从而鼓励农民群众能够参与到节水事业中来。 3.3力争增加多方资金投入 近些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节水事业的高度关注,相继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并从各个不同的渠道安排了一批国家财政专项资金用于节水事业之中,比如,节水示范项目、扶贫开发项目等等。然而,只是依靠于国家进行单一渠道的投入,资金的数量十分有限,发展的速度也比较慢。因此,想想得到较快的发展,还需在多个方面、多个渠道上筹集相应的资金。 3.4充分挖掘节水灌溉潜力 为了更好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应当继续加大节水灌溉的力度,因此,完善灌溉渠道的配套,依然是目前节水灌溉领域当中必须加以重点关注的方面。就目前来说,应当继续加大渠道衬砌的力度,为此,应当继续加大资金的投入与政策的扶持。由于目前的水费制度还不够合理,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出现了老化失修,而且缺少资金进行修理的情况,同时还会导致人们不惜水与不节水,也不实施科学灌水的状况出现。为此,加强水费制度机制建设,不仅是促进水利实现良性运行的基础,而且也是推动我国农业实现节水灌溉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自身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问 题的措施 一、自身存在的问题 政治思想意识不够强。表现在:对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和执行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不具有一种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危机感。在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还存在差距,在培养自己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分析问题,认识事物上还有些停留在表面,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事物的理解不深刻、不全面。 宗旨观念不够牢固。从思想上来看,自己对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总以为自己对公安工作比

较熟悉,有时对待来访群众不能始终保持热情服务的态度,当手头工作稍多时,就嫌麻烦,性子就有些急燥,态度不够好,有时过多考虑个人得失,存有“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以致自己为民服务的意识淡化,未切实做到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对业务知识不够钻研。表现在:对待工作不够主动、积极,只满足于完成上级机关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善于思考,动脑,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未把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对业务知识的掌握不够重视,认为自己已有 的一些业务知识可以适应目前的工作了,不注重业务知识的全面性,等到问题的出现再想办法解决。对自己所干工作的业务和知识的学习放松了要求,没有自我加压和扩展自身价值的前瞻性。 工作作风不够扎实。表现在:对待

工作有时报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有时由于私心作怪,存在“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态度,除了自己必需完成的以外,可以不做的就不做,省得惹祸上身。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对政治学习“走过场”。停于形式,敷衍了事,在政治学习时存在应付心理,没有把参加学习和主动接受思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来认真对待。因此,在看问题、想办法上敏锐性不强,前瞻性不够,只是立足目前,不能放眼未来。在大是大非面前还尚能正确把握,但在小节方面就得过且过,不能从严要求自己。平时虽然经常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理论,但思想上未引起高度的重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毛泽东思想,没有意识其思想的精髓,使自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实际脱钩,没有发挥理论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篇一 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不足。 行政工作是我负责的主要工作,这项工作对思想理论修养要求较高,只有坚持不断学习,才能做出具有较高思想理论水平的工作。由于办公室人员较少,日常的工作量较大,有一种疲于应付的感觉,坚持学习的恒心和毅力逐渐放松。尽管自己在工作中一直求新、求变、求活,但总有一种知识面窄、办法少的感觉,认真分析起来,也是由于自己学习抓得不紧不实的缘故。 2、深入实际不够,解决实际问题少。 自己除了对日常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外,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办公室里,深入基层的时间少,特别是对一线服务研究的少。质量监督的工作重心是现场监督、技术服务,虽然自己有时也协调办理了一些工作,但就事论事的情况多,认真研究,深入解决关键问题少,对一些影响工作顺利运行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和解决。

3、工作有时心浮气躁,急于求成。 对事物内在规律把握得还不好,处理问题有时考虑得还不够周到。有时发现问题对同志态度不够冷静,不留情面,工作方法简单,不大在意同志们的感受,给人一种过于生硬的感觉。 二、整改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修养。首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抓好学习。学理论,要抓住实质,在提高理论素养上下工夫,加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理解。学管理, 要在现代化管理知识方面下工夫,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使自己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学业务,在专业知识方面下工夫,努力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切实通过活动使自己思想能有大的提高,作风能有大的转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向先进典型和先模人物看齐“创先争优”。学习的内容要广泛,进一步加强对“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学习,特别是从宏观上把握精神实质。 整改时限从现在开始,立即行动,尽快落实,长期坚持,不懈努力。

节水灌溉技术标书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施工组织设计 (正本) 日期:2009年2月27日

目录 一.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1.施工方案………………………………………………1—8 2.平面布置 (8) 二.施工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配置..........................................9—11 2.劳动力计划配置.............................................11—12 3.材料供应计划配置 (12) 4.主要施工设备配置……………………………………13—15 三.工程保障措施 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6—19 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20—23 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3—24 4.环境保护保证措施..........................................24—25 四.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分析与解决措施...............25—26 附表A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1) B区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5)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06) 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表………(一)、(二)

一.施工方案与平面布置 1.施工方案 1.1施工准备 1.1.1熟悉项目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勘察 认真阅读招标文件中与该项目相关的设计任务书、设计图 纸、工程投资预算、施工进度要求、工程质量标准等,以便了 解本工程的总体概况、工程特点、关键技术和设备,明确工程 的重点和难点,为组织施工做好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踏勘。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掌握现场的 具体情况和条件,以便为施工现场布置、铺筑临时施工道路、 修建临时施工用房等作出整体规划。了解施工现场附近的主要 道路干线和现场水源状况,以便为通电、通水作出安排,为后 勤及工程材料的运输保障供给作出统筹安排。 1.1.2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研究施工条件、选择施工方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实施组织和管理的关键步骤。包含以下内容:施工条件分析、施工导流、主体工程、施工交通运输、施工设施与临时建设工程、施工总布置、施工进度、主要技术及供应计划。 1.1.3施工现场准备工作 施工现场主要工作有: 通电、通水、通车及平整场地。确保施工及工作人员的用水、用电需求,确保施工所需物资安全畅通到达,并能在工程现场有序摆放。 1.2施工测量方案 1.2.1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 1.2.1.1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对灌溉系统中各主、支管网布置的 坐标、基线、基点相关数据及相对标高参照点,用经纬仪、水 准仪进行网点的测设。 1.2.1.2施工网的测量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的程序进行。 1.2.1.3施工测量控制网点的布设,应满足灌溉系统中各主、 支管网布置的定位放样和技术监督要求,并与总平面图相配合,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好的节水灌溉方法既能促进农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能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而要使节水灌溉越来越有效率,就要求有关科技工作者必须对提高灌溉技术加以重视, 植育苗和菌类等水需求量较大的农作物,就极力发展喷灌,能极大地节省劳动力;而种植苹果、板栗等水需求量相对不大的农作物,发展管灌更适合;滴灌则更适合用于种植葡萄和早市蔬菜等需要经常灌溉的农作物,不仅节省了人力,还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只有对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采取适合它本身特性的节水标准及节水方法,才能对该地区农业产出做出突出的贡献,否则,人力物力的投入再大也无济于事。

2.2新技术与设备较少 目前,我国只有少部分区域实行了微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灌溉手段,而该技术在农业灌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区域并没有很高的利用率。新技术与设备较少,部分新技术与新措施一般仅能起到示范工程的作用,并没有相应地对技术和措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从而使得其实现的效果大打折扣,并且带来的经济效 从根本上讲,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是当前我国水利灌溉最大的问题。因为每个水利灌溉管理机构缺乏自主权,所以只能依赖库区灌溉收取水费形成收入,这样就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尽可能鼓励农民多用水,从而能收取更多的水费,这样不仅将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流失,还会影响水价,导致水价失衡,它不能让农民更积极地节约用水,反而使得浪费越来越严重。

2.5费用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向前发展,水利灌溉工程管理费用越来越高,而混乱的管理制度致使灌溉收取费用不高,再加上收取水费的效率偏低,一些灌区不能及时收费,甚至发生拖欠的情况,还有一小部分灌区的费用被挪用,极大地阻碍了水利灌溉的可持续发展。而灌区管理人员的工资不合理,使灌区人员人心涣散,导致水 谐用水的目标。此外,应该倡导科学使用水资源的观念,同时逐步改善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业用水的保障体系。 3.2提升再生水利用率 一般来说,山区节水基本思路就是二次利用生活用水。当地水利灌溉管理机构应当在符合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种植可兼容再生水的农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