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服饰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

动画角色服饰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
动画角色服饰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

动画角色服饰对动画角色塑造的影响

王博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

摘要:在动漫作品制作过程中,角色塑造向来是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动漫作品一般通过动作、行为、性格以及面部表情来突出角色个性,往往会忽略服饰设计对动画角色塑造的作用。本文就动画人物服饰设计的不同之处对动画角色的塑造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动画制作;服饰设计;角色塑造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动漫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动漫作品制作过程中,角色塑造有着非常多的手段和方法,包括对角色动作、行为、性格以及表情的设定,给观众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角色塑造过程中,服装设计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服装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但会影响到角色的外观和形象,还会影响到角色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试想,如果每一个动画作品的人物穿着打扮都是一样的,观众一定不会喜欢继续欣赏下去。

1 动画角色的服饰与艺术表现

服饰设计,作为动画作品的重要工作内容,对整个动画作品的丰富与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动画作品中,服饰不仅起到装饰作用,可以显示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是凸显角色性格和情绪的重要因素。可以说,动画角色的服饰担当着角色塑造的重要责任。

服饰是动画作品中的重要视觉元素,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服饰中所隐含的元素,包括色彩、搭配、款式、造型,都能够深刻地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社会地位、职业、时代背景以及生长环境等。在对动画作品整体结构进行分析的角度来看,角色是故事线的主要引导者,动画情节需要由角色进行表现和带动。服饰是跟随角色始终的重要部分,服饰和角色之间几乎是并存的关系,服饰所占据的艺术表现十分明显。

服饰的设计的好坏,服饰效果的合理把握,将最终影响动画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以日本动漫《火影忍者》为例,这是一部收视率非常火爆的日本动漫艺术作品。《火影忍者》讲述了一个虚幻的忍者世界,不同部落和地区的忍者为了正义与和平展开较量。《火影忍者》中人物的服饰设计非常考究,而正是服饰所具有的各种特点,使得《火影忍者》这部漫画充满了更多的趣味性和观赏性。作为被虚构出来的世界,《火影忍者》的背景时间是较为模糊的,因此角色的穿衣不能拘泥于某一个时间点和历史时期,否则将会导致剧情的难以维系。为此,本部动漫作品的作者和设计者们针对不同角色的人物性格量身设计了不同时代的衣装,主角漩涡鸣人是一套橘色的运动装,代表着热情、率真和勇敢;女主角春野樱则是穿着一套绣有花纹的中式服饰,在增添了一丝俏皮的同时,也使其更加俊俏和可爱;至于其他人物,如日向宁次、鹿丸、晓组织成员等,其服饰同样非常讲究,并且穿插在不同的时代之中,给人以更加科幻和神秘的意味。在另一部日本动画作品——《海贼王》当中,服饰的设计也为动画整体增色不少。海贼王讲述的是人类航海时代的开启,其主角路飞为了寻找神秘的宝藏而踏上航海之路。在旅途中的不同地区,主角遭遇的人物有所不同,如穿白袍的阿拉巴斯坦平民,裹白色头巾的山贼,以及穿背心裤衩的海贼等,这些人的服装虽然较为简陋,但是却能够从穿衣打扮上直接区分人们的生活环境,从而为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依据。

服饰设计和艺术设计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通过匠心独具的服饰设计,能够全面的提升动画的艺术效果,在满足观众观赏需求的同时,也使得这部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服饰的雕琢,如同动画本身一样,包含了材质、花纹、图案和色彩等元素,各种元素相互交织辉映,才能够体现服饰的造型之美,给人以更加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这一点恰如动画本身的艺术性一样,需要在角色、景物、服饰和剧情的相互配合下,使艺术性得以更加完美的表现。

服饰除了角色身上所穿的衣服之外,还包括了其他配件,具体有眼镜、帽子、鞋袜和背包等等。对于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服饰和配件的搭配将比表情和性格更能够凸显角色的特点,使角色更加丰满,使作品的艺术性更加强烈。同样是以《火影忍者》为例,在这一部动画作品当中,主角漩涡鸣人在还没有成为下忍时,头上佩戴着的是一副防风镜,这一设计体现出了鸣人的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以及鸣人自身那种玩世不恭的人物性格。而当鸣人晋升为下忍之后,鸣人头上的木叶忍者护额替代了原先的防风镜,虽然这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改变,但正是这一配饰的改变,彻底的改变了鸣人的地位,使鸣人正式踏入忍者队列,鸣人身上的那份幼稚也逐渐开始褪去。服饰和服饰道具的应用,成为本部动漫最为津津乐道的地方,服饰设计的合理应用,使得这部动漫给观众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并且成为

该部动漫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

2 服饰设计在动画角色塑造的原则

2.1把握时空关系

动画作品中的服饰设计和时空关系之间有着深厚的关系,一方面服饰体现时空关系,另一方面时空关系需要借助服饰进行演示。对于动画作品来说,时空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时空关系交代动画作品的故事发生背景,动画作品当中的服饰设计应该贴合时空背景,才能够保证整体上的一致性。一般在具有特定时代背景的动画作品当中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如时空穿越等特定的剧情,其服饰应该避免时空、时代的混淆,以及装扮的怪异和不伦不类。因此,在动画作品制作之前,应该注重对背景年代的考证。在调查阶段,动画作品制作人员需要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服饰特色、社会习俗文化以及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同时,在具体的服饰设计过程中,虽然强调对历史的尊重,但是不要照搬传统服饰,而应该进行适当的创新,使动画作品中的服饰既不突兀,又能契合时空背景。

《犬夜叉》是一部日本古装动漫艺术作品,《犬夜叉》中的服饰设计也具有较多的特色。《犬夜叉》的故事背景为日本战国时代,漫画所讲述的是人与妖怪之间的故事。该漫画当中添加了一定的穿越情节,如女主角日暮戈薇在15岁生日那天被妖怪拖入神社枯井进而穿越到了500年前的日本战国时代,进而结识了半妖犬夜叉。在女主角日暮戈薇的服饰设计上,动画设计师们首先给日暮戈薇一袭高中生服装,符合女主角的现实生活背景。而当日暮戈薇穿越到战国时代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来的高中生打扮,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者的初衷在于能够加深观众印象,明确日暮戈薇的时空身份,同时也衬托出日暮戈薇的与众不同,使主角身份更为明显。而在犬夜叉的服饰设定上,犬夜叉始终穿一身红色和服,手持铁碎牙刀,配合一头银白色的长发,其形象非常贴合战国时代背景,而服饰道具言灵念珠,则给犬夜车的着装增添了不少色彩,整体感觉更为协调和搭配。

2.2凸显职业特色

职业,是很多动画作品中所关注的重要元素,不同职业和不同爱好的角色汇集在一起,能够使得整部作品更加精彩和欢乐,而服饰是表现职业特色的最佳选择。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行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着装打扮,可以说服饰就是一个行业的代表符号,能够展示自己的行业文化特色,对于动画作品当中的服饰设计同样如此。

在《海贼王》这部漫画当中,能够从角色的穿着打扮中清楚的区分他们各自在船上所承担的工作,而这也是职业特色的重要体现。船员乌索普则是这艘舰船上的炮手,吊带裤、瞄准眼镜和头巾是他服饰的重要组成元素,而观众们也能够从他的着装上清楚的辨别他的职

责。布鲁克同样是路飞舰船上的重要船员,这位船员身穿一身黑色的礼物,脖颈上扎有黄色的领结,并手持一根标志着绅士身份的拐棍,像极了18世纪的英国男士。布鲁克作为船上的音乐家,使用这身打扮是再合适不过了。除此之外,《海贼王》动画的作者和设计师们也为其他角色设计了职业特色鲜明的服装,包括大厨、医生、剑客等等,服饰成为了塑造角色形象的重要手段,也给这部漫画增添了非常多的艺术色彩,体现了作者和设计师们的设计素养和水准。

2.3注重剧情的协调和统一

动画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其中不乏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曲折和耐人寻味的剧情,但是服饰设计也是动画作品中必须要予以高度关注的因素。动画作品中的服饰设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它是协调角色和剧情关系的重要元素,同时也具有促进剧情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服饰设计之初,首先要考虑的便是服饰和动画作品剧情之间的关系,服饰设计不能够脱离故事背景,否则将导致角色定位模糊,角色形象也将会给人以非常突兀的感觉。服饰设计还能够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海贼王》中路飞的草帽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草帽是勇气和梦想的象征,红发香克斯赠送的这顶草帽给予了路飞无限的动力,每当观众在画面中看到一顶镶有红边的草帽时,就相当于给了观众一个信号——路飞已经登场。另外一个就是,每当索隆将头巾从肩膀解下系到头上,那便等于告诉观众,索隆这位剑客已经开始全身心的加入战斗,接下来的战斗场景将会更加精彩。

2.4深化服饰装饰和美化作用

服饰具有装饰和美化的作用,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利用服饰设计,能够更好的凸显角色的性情和特点。服饰尽量要从角色的性格入手,去夸大角色的部分特点,并尽量避免服饰的雷同,否则将使得服饰的作用受到弱化。

在《火影忍者》的前期,角色的服饰设计是非常令人钦佩和认可的,每一位角色的穿着和打扮都非常的精致,无论是主角漩涡鸣人,还是宇智波佐助、春野樱、小李、丁次等,其服饰的颜色搭配、款式都淋漓尽致的体现出了角色的人物性格。但是在这部漫画的后期,服饰设计上却逐渐不尽人意,包括红莲、鹿丸、水影和土影,这些人物服饰色调较为单一,服饰道具较为缺乏,给人物塑造平添了较大的障碍,使整部漫画的观赏性大打折扣。由此可见,动画作品中服饰的装饰和美化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动画作品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对这些作用进行不断的深化。

3 结语:

动画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动画作品的受众人群不断扩大,动画作品的市场潜力快速提升。服饰设计是动画作品制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角色塑造和动画艺术效果的提升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为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服饰设计的价值和意义,深化服饰的装饰和美化作用,以更好的提升动画作品的观赏性,为角色塑造提供更为有利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袁恩培,李伟敏.动画角色塑造中的服饰设计[J].电影文学,2008(2):52-53

[2] 郭丽.基于儿童动画角色服饰设计的思考[J].艺术百家,2008(A01):132-135

[3] 万延.试论动画人物角色设计[J].电影文学,2012(9):53-54

[4] 夏三鳌.苗族服饰在动漫人物服饰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1):142-145

[5] 张嘉秋,张志,陈敏.服饰在电视动画角色塑造中的作用[J].当代电视,2011(11):52-53

[6] 任怡.影视动漫引发的审美观对服饰设计的影响[J].大舞台,2012(6):101-102

[7] 马孟超.浅谈电子游戏角色服饰设计[J].美术大观,2014(1):105-105

浅谈动画角色表演技巧

浅谈动画角色表演特点 【摘要】 动画角色表演艺术是决定一部动画作品是否成功的关键。如果忽视表演艺术,即使运用最先进的技术也很难制作出令观众印象深刻的作品。通过对生活中人物情感的观察研究,积累所需要的素材,结合故事情节塑造动画角色的性格,是每一位优秀动画导演都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动画角色表演研究对于提高表演素质、提高动画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表演,动画角色表演,生动,夸张 一.表演与动画角色表演 表演,是指以声音、表情、动作等形式来演示再现故事、情节。表演有很多种形式,无论是戏曲表演、舞蹈表演、影视表演还是动画表演,都是为了塑造生动的角色,展现出不同艺术的特征。 动画角色表演,是指动画中的角色以故事剧本为基础,将现实生活中人物动作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以更好地表现角色的情绪和个性。动画角色表演不同于其它形式的艺术表演,它是一种虚拟性的表演,同真人表演不同,动画表演的主体是动画角色,动画角色是由动画导演和原画师构思出来的虚拟形象。动画角色本身没有生命,通过动画师的艺术加工,让表演为动画角色注入了灵魂。 表演理论将表演方法分为了“体验派”和“表现派”两种派别。“体验派”的表演基于对角色的理解,表演者想象自己就是角色本身,并进入角色所存在的世界,身临其境地体验角色的处境与内心世界,自然而然、由内而外地做出动作和反应;“表现派”同样需要体验,所不同的是,他们一边体验一边回忆,把自己体验角色时所表现出的肢体语言记录下来,之后加以熟悉,等到表演的时候可以准确地拿来用了。 二.动画角色表演的艺术特点 (1)、动画角色表演的夸张性 所有艺术表演的特点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动画角色的表演用于动画片制作与欣赏习惯的影响,它的角色表演相比其它艺术更具有夸张特性。角色表演的夸张与一般的绘画夸张不同,它是一种动态的夸张,是动作大幅度的变形,绝不是一张画稿那么简单。但是动画角色表演的夸张要符合一定的逻辑,使观赏者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如果人物演技不足(不会动作)或者太过夸张,做出难以置信的动作,观众就很难投入感情去看。 视觉上的技巧,又可分为动作、姿势与表清三种。所谓的「动作」是指手、足的挥动;「姿态」是指整个躯体的形态;「表情」是指面部的表演、情绪的反应。演员动作和姿态直接刺激观众的视觉,最能使观众在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并且借着它们,能使观众了解剧本的意义以及剧中人的思想与行为。实际上这三种是一个整体,在表演时是绝对不能分开的,否则不能与其它部位产生连系发生作用。 1.人物表情的夸张 在动画表情的设计制作中,动画师通过观察记录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表情,对人物表情进行概括、提炼、归纳、总结出能准确表达角色不同性格的表情。再根据剧本和人物性格的需要,运用夸张手法对原有表情进行艺术加工,增强其表现力,使面部表情更加丰富。

浅谈奇幻动画中服饰及道具设计的特点

摘要 艺术靠的是想象力,有了想象力的支撑,无论使用何种媒介或材料,都可以产生艺术品。当今奇幻动画片就如同彩色飓风一样风靡世界,人们无不为剧中玄幻而惊悚又充满着神秘感的画面而惊叹,除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天马行空的想象,另一个核心灵魂就在于它具有完美的角色造型,无论是在二维还是三维的奇幻动画中,角色设定无可非议是整个影片的心脏,生动而富有灵性的角色造型能在第一时间冲击观众的视觉感官系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观看欲望,这就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魅力所在,然而它别出心裁的构思及灵感却往往隐藏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如何驾驭和培养你的想象力,而使你的角色更具有灵性,这也是一部高质量影片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角色服饰特点

Abstract art by imagination, the imagination to support, no matter use what media or material, can produce artwork. Today's fantasy cartoon as color hurricane, people like popular world all fantasy and horror and for the full of mystery picture, in addition to rich marvel character image, of the soul unconstrained style imagination, another core soul lies in its has a perfect character modelling, whether in two-dimensional or three-dimensional fantasy animation, is the character set noncontroversial film heart, vivid and rich spiritual role in the first time modelling can impact the audience the visual sense system, let the audience produces strong watch desires, which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however it's charm is unique ideas and inspiration but often hidden in our life, how to manage and develop your imagination, and make your role is more spiritual, this also is a high quality video key of success or failure. Keywords: Role clothes characteristics

动画角色设计教案讲解学习

教案 一动画角色设计基础理论 (一)动画角色 1、含义: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一部影片中的演员,是动 画中以生命形式进行表演的主体,在字义的解释为 Animation character或是Cartoon character。(图1) 动画角色是能够传达感情和意义的假定形象,是现实生 活中不存在的由艺术家创造的形象。动画角色可以是写 实的人物,也可以是动物、植物,或是没有生命的物体 (如汽车、玩具等),甚至是源于神话的各种形体的排列 组合(如孙悟空、邪魔等异类角色)。(图2) 动画角色是设计师创造的虚拟的卡通形象,它们源于生 活又高于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理想的追 求。图3 2、分类:动画角色有主次之分:主要角色(主角)的活 动与故事情节主线相连;次要角色(配角)在故事中或 多或少有所涉及,并配合主要角色演绎故事。主角与配 角在动画中均不可缺少。图4 3、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构成:动画角色的视觉形象由静、 动两方面组成:静,以角色造型为主;动,以角色动作

为主。图5 动画角色的造型,除了需要设计角色外部形象外,还要 使其性格特征在外形中显现,通过动作进一步表现角色 的个性。所以完整的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是需要动、静 结合,缺一不可的。(这个会在后面的课程详细讲解) 图6 4、制作动画片所需的基本元素:需要故事(剧本)、角 色、场景这三个基本元素。故事是动画片的精髓,故事 乏味的动画片很难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剧本是动画 片的基础,动画片制作的所有环节均围绕剧本展开(图 7);场景是角色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和场所,是界定故事 发生的位置和状况的空间,是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重要 元素,也是动画片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图8)(二)动画角色设计 1、概念:动画角色设计是众多艺术造型方式中的一种,是指 综合运用变形、夸张、拟人等艺术手法将故事剧本中的动画角 色设计为可视化形象,其目的是要对每一个动画角色赋予感染 力与生命力。(图9) 动画角色的创造需要设计者具有很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动画 角色夸张、随意的表现手法和戏剧性的表演形式是一般的艺术

动画短片创作中简约型动画角色造型的运用效果

动画短片创作中简约型动画角色造型的运用效果 动画短片一般是指30 min片长以内的动画作品。动画短片形式感强,短小而极富有创意色彩,外延较广,包括创意性的动画MTV、电视动画系列片、动画小广告、动画宣传片等。相较于动画长片,动画短片一般制作成本较低,适应性较广,所以较广泛地应用于创意性的动态广告和个性动画创作者的艺术影像表达。在很多影视动画公司,动画短片也常作为动画电影长片制作前探索性的影视动画试验,各种新的动画技术与形式的革新都可以在动画短片制作过程中得以尝试和检验,最后应用于动画电影的制作。与动画长片相比,动画短片更侧重于创意和形式,强调个性化的风格特色,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如果把动画长片比作正餐的话,那么一部优秀的动画短片就如同饭桌上美味的点心,总能让人回味无穷。 在动画短片艺术中,动画角色是动画影片的主体,是创作者借以表情达意的艺术载体,观众通过动画角色的表演动作与行为去了解故事剧情,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历程,进而更深层次领略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动画短片中的角色造型往往夸张概括,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动画短片角色造型有多种风格,因为表现风格、主题类别的不同,故其角色的形象造型有的复杂而写实,有的简练而概括,有的Q版可爱,有的极度夸张,形成动画短片多样化的视觉表现形式。但总体来看,在大多数动画短片艺术中,动画角色造型以简约型的表现较为普遍,生动而概括的简约型角色形象往往能给观众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如20世纪著名动画短片《三个和尚》《猪八戒吃西瓜》,日本经典动画短片《羽毛》《回忆积木小屋》等,其中的动画角色外形通常都极其简练,能较好地契合影片主题内涵与风格神韵。 因此,在动画短片创作过程中,尝试设计和运用简约型动画角色造型,将对提升动画短片创作质量,丰富其艺术表现魅力,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约型角色造型特点 动画作品中的简约型角色造型一般是指动画角色外在形象简单、精练,角色个性鲜明。与其他类型角色造型相比,简约型角色造型特征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1. 1外在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 简约型动画角色造型朴实且抽象,甚至有的时候人物就是高度概括的几根线条。这种简练与高度概括的设计并非创作者随性而为,它需要符合影片风格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浅谈动画角色设计与角色性格的关系 [摘要]本文主要是通过角色造型的设定来探讨角色设计与个角色性格之间的关系,主要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角色性格是角色设计的依据,二是角色标准造型突出角色性格,三是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内在性格外向。 [关键词]角色形象设计标准造型性格外延 一、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必须要依照角色的性格进行设定 动画电影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不只是依靠技术,更重要的是要创造全球化的、具有无限发展空间的角色形象。好的形象才能够充分地展示角色的性格魅力,演绎出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好的角色形象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而且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还可以成为商业运作的媒介和形象代言。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动画角色的形象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技法和手段创造出来的,是可以产生动作和表现生命的模型。包括立体的木偶形象、平面的绘画形象和剪纸形象以及电脑生成的二维或三维的形象等。它们是动画片的演员,可以传达感情和意义,能够推动剧情的发展,具有性格特征和人格魅力。 动画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以及形象创造的过程。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它具有深刻的内涵,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 动画角色也是形态各异的,有迟钝的、怪癖的、聪明机灵的、天真活泼的、浪漫风趣的等等。这些动画角色具有或者微妙或者明显的形态与情态差异。在设计动画形象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形象设计的原始素材,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然后开始设计形象。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如三维动画片《倒霉熊》中倒霉熊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但是又非常优美。整个身体憨态可鞠,微微隆起的下腹,下肢短小而又肥大,肥肥厚厚的手掌,还有浑圆的屁股,整个造型符合它滑稽搞笑的性格。 二、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挖掘并突出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的生产与制作具有分阶段、分群组作业的性质,高度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动画生产流程要求有严格的计划和规范。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是集体创作过程中的参照依据,具有数据化和模式化的特点。没有标准造型设计就没有统一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

教案首页 教学步骤及内容:

新课开始前的“热身” 一、“破冰” 师生互相自我介绍,相互沟通,了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对动画艺术、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认知以及对本课程的期望,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与和谐氛围。 导入课堂 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断和电影《可可西里》片断,设问:两部影片,哪一部是动画片?为什么《大闹天宫》属于动画片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指出动画片的最基本特点:美术特性。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动画特性 (一)动画的概念 (二)动画特性 1、美术特性 动画的美术特性是区别于真人电影的最主要特征。 (1)造型多样性 事例:PPT展示《老人与海》图片。 法国动画导演雅克·雷米·杰赖德的作品《青蛙的预言》,是一部采用粉笔绘画的影院动画片,色彩清新典雅的手绘风格,让这部动画片充满童真趣味,甚至有人称赞此片为“儿童印象主义”。 事例:PPT展示《青蛙的预言》图片。 (2)画面运动性 2、电影特性 (1)影像表意 事例:PPT展示普多夫金的名言。 事例:PPT展示伏科蒂克的名言。 (2)蒙太奇 事例:PPT展示郑君里名言。 事例:PPT展示水墨动画片《鹿铃》剧作中一个蒙太奇段落: 编剧娴熟地运用蒙太奇自由转换时空的优势,透过“水中倒影”的造型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小鹿成长的过程。“鹿角”这一细节地运用,显示出电影蒙太奇“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的独特表现力。 事例:PPT展示普多夫金和希区柯克的名言: 电影的特点就是要引导观众连续地注意剧情发展中各种不同要素。实际上蒙太奇是用来强制地、周密地引导观众思想和联想的。 ——普多夫金 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断切去后的人生!电影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就是把一个现成场面当作一块原料,先加以切割,搞成碎片,再组织成一个有表现力的视觉形体。唯有把动作分解成若干细节,然后加以剪辑,方能迫使观众依次注意每一个细节,并领会其含义。 ——希区柯克 理解普多夫金和希区柯克的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的认识。 3、假定性 (1)假定性造型 事例:PPT展示《巴巴爸爸》的角色造型。

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汪子洲

题目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 姓名汪子洲 2013 年04 月20 日

目录 引言 (2) 一、“宫氏子女”的性格特点 (2) (一)善良勇敢的正面主要角色 (2) (二)富有人性的反面角色 (4) 二、“孩子们”的孕育与诞生 (5) (一)日本历史文化熏陶 (5) (二)使命感的召唤 (6) 三、伟大人格的力量 (8) (一)在人类社会引起的反思 (8) (二)对动漫领域的启示 (8) 四、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宫崎骏动画人物的性格塑造研究 汪子洲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宫崎骏是80年代以来日本传统动漫风格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大多主题宏大、意境高远,塑造的人物形象清新自然、个性鲜明。本文独特之处在于没有一开始就站在主题的高度去分析,而是从宫崎骏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这一比较基础的角度入手,分三个部分展开。分别是:一、“宫氏子女”的性格特点二、“孩子们”的孕育与诞生三、伟大人格的力量。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试图进一步发掘性格塑造在动画作品中的作用,以期为中国动画事业增砖添瓦,并实现本文作为宫崎骏研究资料的写作价值。 关键词:宫崎骏动画;人物性格塑造;启示 Research on the roles’ personalities in Hayao Miyazaki’s animations WANG Zizhou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outhwest China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As a master of traditional animation,Hayao Miyazaki has won many international film awards due to his deep thoughts and the roles which have innocent personalities in his works since 1980s.These classic roles make his movies excellent and remembered,giving us a lot of nice memory.This article intends to make a comprehensive view of the roles’ characters in Miyazaki’s movies by referencing and illustrating arguments to find out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the animation,and what may be useful to Chinese animation career.The structure is as follows:Firstly,the roles’different personalities.Secondly,how were these roles given birth to.Finally,the power of the personalities.What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other articles is the perspective I choose in roles’characters rather than in the subjects,which is harder to understand.I hope that the article can be helpful to the researches on Miyazaki around the world. Key words:Miyazaki animation;Role character;Enlightenment

分析动画角色形象创作过程

分析动画角色形象创作过程 作者:吕良威薛明 来源:《商情》2010年第34期 【摘要】动画角色形象创作过程依次为角色设计定位、设计素材收集、角色形象绘制。在进行动画角色创作时,首先要进行设计定位,根据制作要求和创作意图进行设计定位。设计定位是动画角色设计前期最为重要的环节,是设计人员拓展设计思路的起点。其次要进行设计素材收集,按照设计定位的方向收集大量的设计素材,进行整理与分析最终形成设计思路。最后按照剧本和导演对影片中角色的定位寻找设计思路,同时还要参照一定的设计素材进行构思,然后形成具体的角色形象造型绘制出来。 【关键词】设计定位角色形象 动画角色形象创作是动画影片创作所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角色形象创作时,主要是以设计定位、设计素材收集作为前期阶段,然后再依据前期内容进行角色形象构思与绘制。 一、角色设计的定位

在动画角色设计之初,角色形象的定位非常重要,它是设计人员拓展设计思路的起点。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风格与个性特点才能吸引观众并使作品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完全要依靠角色形象的综合性定位才能够塑造出个性鲜明的动画角色形象,而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动画片中的角色设计应依据其受众对象定位。在进行角色设计时,首先要与导演和剧本创作人员进行商讨,讨论动画片是针对哪些人群;然后根据剧本来挖掘出角色的特征,因为不同受众对象就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对角色就有不同的心理反应,而我们设计的角色就是为了打动他们而塑造的,从而使观众受我们设计的角色吸引,使动画片中的角色深入人心。 受众群体按照不同年龄、地域、文化、阶层等方面划分,又可以形成不同的设计定位。如针对儿童的动画作品,设计者在角色造型时考虑到这个年龄的观众普遍都喜爱接受一些简单、直接、特点鲜明的动画角色,并且具有很强亲和力的角色形象很容易与儿童拉近距离,如《樱桃小丸子》、《海绵宝宝》。而针对初高中生的动画作品,角色造型时就

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浅谈动画角色的造型设计 摘要:本文从动画角色的含义和设计理念出发, 综述了动画角色的基本特征和动画分类, 阐明了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意义, 并初步提出了影响动画角色设计的一些因素, 以期为我国动画角色设计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 如今, 动画作为创意文化产业中最具活力与市场价值的力量, 在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前提下, 受到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重视, 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动画角色造型作为动画中的灵魂, 成为欧美与日韩等动画强国推销其动画与衍生产品的重要武器, 远如米老鼠、唐老鸭、近如功夫熊猫、机器瓦力, 每一部动画片都能诞生一个甚至几个明星。近期如国内动画角色喜洋洋与灰太狼等。作为动画作品主要特征的象征,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是动画创作中最基本, 也是最主要的构成要素的设计, 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而且还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的商业价值,是吸引广大观众眼球的重要法宝之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动画角色往往源自日本或美国, 可见, 进口动画动漫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冲击巨大。 由于历史等原因中国动画动漫起步早但发展滞后, 而日本、美国较早把动画动漫作为一项产业来做, 商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内市场对动画动漫消费的强烈需求与国内动画动漫设计制作、营销策略落后之间的矛盾, 导致进口动画动漫独霸中国市场的局面。如今, 8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能脱口而出的国产动画角色还有几个呢 ? (2国际上大名鼎鼎的动画角色通常打着“美国制造”的商标。

被世界所熟知的动画角色中“美国制造”几乎成了一个代名词,从米奇、小熊维尼、史努比到狮子王、大力水手、辛普森一家、怪物史莱克, 它们的影响力如同美国的影响力一样巨大。 (3中国动画动漫作为一个产业起步较晚。 中国原创动画几乎毫无影响力。据统计,在年轻人最喜爱的动画作品中,日本动画占 60%,欧美动画占 29%,而中国原创动画,包括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 11%。所有14-17岁的三地青少年中,有 56%在过去半年内为自己喜欢的动画或动画形象购买过书、杂志、影碟等动画作品和玩具、服装、饰品等动画相关产品, 对所有买过产品的青少年, 其一月的平均购买金额是 54元。对 18-23岁和 24~30岁两个年龄层的年轻人来说,虽然其动画消费的比例有所下降,但平均购买金额却明显上升。以上述金额为据,仅京、沪、穗三大城市,其每年由 14-30岁的城市年轻人所完成的动画相关消费总额即可超过 13亿元,极为可观。在谈及为哪些动画或动画形象进行相关消费时发现,比例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史诺比、米老鼠、 Kitty 猫、皮卡丘和机器猫。而所有相关消费的动画和动画形象中出自中国内地地区的总计不足 10%,而日美动画和动画形象比例超过 80%,其余份额被港台地区、欧洲国家等占据, 这些数据折射出我们在动画产业开发方面同样是惊人的落后—中国的动画极其相关市场无 疑是巨大的,但是我们的钱却流入了日美和不法盗版商的口袋。 近两年中国的动画动漫才作为一项产业迅速起步 : 2005年重庆市“十一五” 重点文化项目——重庆动画动漫基地正式落户大学城。重庆出版集团、少年先锋报社将斥资 5亿元人民币, 在大学城打造占地 300亩, 集动漫设计、制作、青少年活动等项目和相关产品开发于一体的国家级动漫基地。 早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内地第一个港资动画动漫公司翡翠动画就落户深圳。有关人士表示,深圳目前以动画动漫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手段进行创作和生产的企业有 1000多家, 门类齐全, 从业人员上万人, 最大的动画制作公司有 500多名创作人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

动画剧本创作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案首页 注:每四课时填写一份 2012 年 9月 1 日教学步骤及内容:

新课开始前的“热身” 一、“破冰” 师生互相自我介绍,相互沟通,了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对动画艺术、动画剧本创作的基本认知以及对本课程的期望,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关系与和谐氛围。 导入课堂 播放动画片《大闹天宫》片断和电影《可可西里》片断,设问:两部影片,哪一部是动画片为什么《大闹天宫》属于动画片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指出动画片的最基本特点:美术特性。由此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动画特性 (一)动画的概念 (二)动画特性 1、美术特性 动画的美术特性是区别于真人电影的最主要特征。 (1)造型多样性 事例:PPT展示《老人与海》图片。 法国动画导演雅克·雷米·杰赖德的作品《青蛙的预言》,是一部采用粉笔绘画的影院动画片,色彩清新典雅的手绘风格,让这部动画片充满童真趣味,甚至有人称赞此片为“儿童印象主义”。 事例:PPT展示《青蛙的预言》图片。 (2)画面运动性 2、电影特性 (1)影像表意 事例:PPT展示普多夫金的名言。 事例:PPT展示伏科蒂克的名言。 (2)蒙太奇 事例:PPT展示郑君里名言。 事例:PPT展示水墨动画片《鹿铃》剧作中一个蒙太奇段落: 编剧娴熟地运用蒙太奇自由转换时空的优势,透过“水中倒影”的造型形式,生动地表现了小鹿成长的过程。“鹿角”这一细节地运用,显示出电影蒙太奇“有戏则长,无戏则短”的独特表现力。 事例:PPT展示普多夫金和希区柯克的名言: 电影的特点就是要引导观众连续地注意剧情发展中各种不同要素。实际上蒙太奇是用来强制地、周密地引导观众思想和联想的。 ——普多夫金 电影是把平淡无奇的片断切去后的人生!电影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就是把一个现成场面当作一块原料,先加以切割,搞成碎片,再组织成一个有表现力的视觉形体。唯有把动作分解成若干细节,然后加以剪辑,方能迫使观众依次注意每一个细节,并领会其含义。 ——希区柯克 理解普多夫金和希区柯克的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电影的蒙太奇手法的认识。

浅谈二维动画角色与实拍场景结合影片的优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3274068.html, 浅谈二维动画角色与实拍场景结合影片的优势 作者:潘璐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4期 摘要:实拍场景为主这里是指整部短片为实景拍摄,中间人物角色为二维手绘动画角 色,贯穿整部影片情节,使整个影片更加富有新奇感和形式感。通过角色的形象化、场景的具体化、剧情的通俗化,从而以形喻理、深入浅出,在许多领域被大量运用,如动画、电影、科教节目等等中越来越受欢迎。二维角色与实拍场景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使原本会较为单调枯燥的故事变得生动活泼,使真实状态下难以观察的现象呈现出来,将不同时间、空间的事物会聚一堂,让受众在清新流畅的审美愉悦中获得真实及时的科学信息。二维角色与实拍场景的结合已逐渐成为常用且重要的表现手法。 关键词:二维动画;实拍场景;趣味性;结合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2-0111-01 二维动画与影像实拍一直以来都是相对独立的两种艺术门类,它们在各自领域分别展现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将两种艺术相结合在以前只是一种假设,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壮大,两者结合变成了现实。越来越多的动画短片甚至实拍电影中都运用到这样的方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将这两种艺术门类的结合应用相较于它们本身的艺术形式,有着显而易见的优势。 一、角色的非现实性,让影片有更强的趣味性 二维动画中的动画角色是创造出来的视觉形象,完全是动画艺术家的假设,即创作过程是假定性设想,它是非现实的。动画角色的形象、动作、表情假、声音等,都不受现实因素的限制,动画艺术家可以将这些元素进行夸张和变形,完成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趣味效果,为影片增加幽默感。将动画角色加入到传统电影的实景拍摄中,让它面对现实世界,面对人们想象的空间,让很多想象中的事物而真人演绎又无法达到的让动画来完成。使电影情节更加新颖,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奇特,让电影更加充满吸引力。 二维手绘动画在人物运动及表现形式上可以更夸张。如《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的二维动画角色主角兔子罗杰,它的形象设计为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兔子,表情设计夸张,如对兔子形象设计上夸张主要特征:脖子设计得很细,整个身子很短,而双手跟双脚都设计得很大,让人家感觉充满幽默夸张感;再如在动作设计上也要进行大胆的夸张,动作设计中大量使用了预感设计;拟人的手法使兔子更加接近真人,使之充满喜剧色彩和幽默夸张感,以增加兔子的趣 味性及影片的趣味性。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剖析影视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塑造的关键 当你怀着或欣喜或悲伤的情绪走出影厅时,如果情绪来源影片,无论你是被动画片中善良、勇敢的主角所感动,对心狠手辣的反派角色咬牙切齿,为无私奉献却命运坎坷的配角而愤愤不平,还是和好友说到某一角色时就忍不住哈哈大笑时,那么就要恭喜一下这部影片的作者,起码这部动画片是成功的,因为作者所塑造的角色性格成功地在观众的脑海中留下了印象。剖析这些印象,就会发现其来源于片中一个或多个角色性格塑造中角色的行动、语言、思维方式、环境等的展示。而在整个叙事过程中,作者是如何通过角色的表演将角色性格的塑造表达得如此自然、流畅呢?在对作品反复的研究中发现,关键在于把握好角色个性塑造的时间快慢、角色个性的现实和共情性、角色个性的鲜明性。 一、把控时间,快慢得当 在动画片中,角色个性的表演就如同音乐作曲,具有动静对比、强弱力度、浓淡变化、高低起伏、疏密相间、明暗分布、断连流畅、刚柔并进,讲究快慢得当,追求旋律、节奏的自然变化。正如一段激烈的情绪前必定有一段情绪的酝酿,激烈的情绪后应该放缓节奏,出现一个安静的时刻,要给观众的情绪停留片刻,如果画面一味只是“磅磅磅”的步伐或混乱的情绪变化都会让观众一时难以接受,很容易从角色

的情感中脱离出来,而进入到对现实世界经验上判定其是不合理、不真实的反应,这时想要吸引观众的眼球达到感同身受那是不可能的了。 角色的个性表演要连通观众,让观众与角色共同经历那或悲伤、或愤怒、或无助、或孤单的一瞬间。至今还清晰地记得《疯狂动物城》里那段树懒魔性的笑,作者给了树懒一段慵懒的描写,十分形象生动。在见到树懒前,观众一直是跟随着非常情绪化的兔朱迪遇到了紧急的情况,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作者停下脚步为这样一只在本应该敏捷思维和快节奏的工作速度场所里的树懒的动作却极其缓慢,一个表情变化都能持续上六秒钟,看着让人心痒痒的速度,引发众人的大笑,这样的反差营造了影片的幽默氛围,似乎之前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在影片结尾时,闪电的再次出场可谓是惊艳,动作缓慢的树懒竟然开着跑车飞驰而过,让人惊讶,但细想他的名字叫“闪电”,似乎又在联盟情理之中。当时我们就自动补脑,它踩上油门到松开油门一定要很长时间,难怪叫闪电呢,而狐尼克说的“闪电神力十万马力”又一次引发观众的哄堂大笑,这样一只树懒的个性特征饱满生动,趣味性果真可以让人笑上半年。观看完影片后,许多人模仿树懒的微笑,在网络上也流传起了这段树懒表情包。 动画在塑造角色个性时要注重时间的把握,需要为角色放慢脚步,捕捉人物细腻而敏感的情绪变化,给角色和观众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

浅析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手法【摘要】人们在进行动画角色设计时,都应尽量突出其个性,并按照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去演绎角色的世界。动画形象主要是运用美术的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角色,是动画片中的演员,是描绘出来的活生生的造型。 【关键词】惯性思维结构点想象力情感夸张 动画跟电影一样,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设计者具备很高的素质和多方面的知识。客观事物丰富多样,千奇百怪,但其内在的规律与人类和自然却有着密切的联系。动画片中的角色也是如此,它们不是用来诠释概念的符号,而是生活在动画世界里的人物,并有着它们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在其生存的领域,更有着它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而这些都与人类的生活和思想紧密联系。动画中的角色,是人们在虚拟的空间对自己情感及理想的表达和勾画。因此,在动画片的角色设计中,令角色设计差异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结构点 结构点就是人体各部位对应在造型上有规律的比例形式。比如,五官与颧骨的关系、腰部与骨盆的关系、上下躯干的关系、脚与小腿的关系等,任何一种动画造型样式都有其独特的结构点,并成为其动画风格的显著标志。另外,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的人物造型,其结构与比例设计都是不能忽略的细节刻画。动画片不同于静止的绘画,变化的画面使观众可以反复观看同一画面的机会很少,也就是说,观众对画面上的结构与细节的辨识要在瞬间完成,知觉需要占用时间,对角色身份的辨认也要通过记忆的反复存储、提取来进行,含混不清的外形会造成解读的困难。 二、想象力 一部动画片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必然有它的系统,这个系统的规则是由创作者确立、观众默许的。然而,创作者本人不能随便打破自己制定的规则,否则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在这个基础上,可供创作者自由发挥想象的空间是极其巨大的,而创作者提供的细节越丰富合理,越会赢得观众的信任。此时,造型水平的高低完全取决于人的想象力。 当我们设计一个历史人物或虚构一个处于特定历史背景中的人物,必须将它的背景还原,把它放到那个大的世界里去检验,看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想象其本来面目。 动画片之所以为人喜爱,从根本上说在于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情感与想象力。因此在从事动画造型设计实践时,应该摒弃惯性思维,针对不同题材选取不同的讲述方式,开发出相应的造型语汇,最大限度地拓展造型语言的表现空间。 三、情感 表达情感可以说是动画创作的生命线,也是重要的艺术目的。动画是创作生命力的艺术手段,生命的形态是运动的,运动时情感的外化,情感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通过行为自然表露出来的内心世界。动画艺术家的工作室创造性地还原自己直接感受到的情感或者间接认识到的情感生活,没有情感表现的动画片是绝对不会吸引观众兴趣的。20世纪80年代出品的大部分国产动画片观众不喜欢看,其主要原因是动画创作者没有遵循艺术创作的规律性,不注意情感世界的表现。 四、夸张 夸张也并不是漫无边际地任意变化,它是建立在角色原有的特征基础之上的,并为表现角色特征服务的。因此夸张设计要强化角色的主要特征。 1、夸张在表情中的运用 如果按照正常的表情来表现,那么动画片就会失去它的灵魂与魅力。夸张是动画片中一定会用到的表现手法。根据剧情的需要来确定夸张的程度。可通过对夸张对象进行各种不同幅度的增大减小甚至扭曲以达到夸张的目的。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

美、日、中动画电影赏析 梁宸 回顾我们的童年,有谁不是与动画片一起相伴成长的呢?所以今天我想来说一说这些风格各异但又各具特色的动画片。 说到动画电影,人们脑海里大都会想起一些美国动画电影,日本动画电影与中国动画电影的名字。不得不说的是中国的动画电影市场主要由这三方主导,但是就电影质量和收欢迎成度而言,美国动画电影和日本动画电影则更胜一筹。我也不是刻意去贬低中国动画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电影一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大鱼海棠》等。 在我看了很多的动画电影后,我也总结出了各国的动画电影的不同点。比如说动画的剧情,描写手法,画风和影片传达的价值观等。 首先就来说一下我之前最喜欢的美国动画电影吧。美国一直都宣称自己是一个自由民主的国家。“美国梦”俨然已经成为了美国一个闪亮的标志。除了这个之外,我还是不得不说一下他们的“英雄主义”。好莱坞大片中从来都不缺少的就是英雄,例如超人、蝙蝠侠、金刚狼和钢铁侠,这些美国超级英雄的名称早已熟透人心。所以说,在这种全民“英雄主义”的背景下,美国的动漫电影同样存在“英雄”的情结,也就不足为怪了。就拿前两年上映的《超能陆战队》来说吧。影片改编自漫威于1998年出版的同名漫画,故事设定在一个融合东西方文化的虚构大都市旧京山中,一位精通机器人技术的小神童滨田广发现,这座充斥高新技术的城市正遭遇着一场犯罪危机,为了拆穿阴谋拯救家园,他将携伙伴机器人Baymax,与一伙生拉硬凑的菜鸟团队组成“六大英雄”联盟,共同作战抗击罪恶。不得不说,光看影片简介就觉得这个电影的故事非常的老套。永恒不变的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漫威电影的经典套路。但为什么这类型的电影如此受欢迎呢?不可否认,虽然“个人英雄”的主题非常老套,但是美国动漫电影的画质一流,叙事风格幽默风趣,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大团圆的结局也是非常符合国人的口味。美国电影受到国人的追捧也就不作为怪了。 除此之外,我也曾注意到美国的动画的人物的形象都比较偏卡通化,人物的身材比例一般不会像我们所见到的正常人的身体比例。为了突出人物的形象,绘画师一般会把人物造型夸张化,例如《无敌破坏王》中的“破坏王”拉尔夫,他有着十分健壮的身体和奇大无比的手,这很显然是常人无法可能有的形态。而《超能陆战队》的技术宅主角滨田广却又非常的瘦弱,或许是为了突出机器人“大白”白白胖胖的的可爱形象。 在这里我不得不说一下《功夫熊猫》的系列电影,人们都说美国的电影抄袭了中国的国宝和中国的功夫。其实我想说的是早在多年前制作《花木兰》的美国人就已经将眼光看向了中国。其实就像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加入中国元素一样,这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消费者,打开中国市场的手段而已。其实早在美国电影场景融入中国元素之前,日本元素也曾经常出现在美国电影中。其实就美国电影融入中国元素这件事而言,我们不必太过消极亦或是沾沾自喜,理性看待才是最重要的。 到这里开始,我想开始说一下日本的动画电影了。其实一提到日本动画电影,许多人都会想宫崎骏的电影。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在日本的动漫界已俨然成为了一面旗帜,他的作品是其他作家争相模仿、追赶和祈求超越的对象。相对于美国英雄主义的电影题材,宫崎骏动画的题材选择驳杂而不拘形式,其动画来源十分丰富,纵横古今,无论是日本本土、欧洲还是世界各地的传说、神话、史诗、小说、影视动漫等各种样式的素材都会在他的创作中有所体现,从《风之谷》、《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等作品中我们就能有所感受。

动作对角色性格的塑造

动作对角色性格的塑造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王冬 [摘要]动画是一种表现运动的艺术,大自然中不同的物体运动都有其各自不同的规律、特征和节奏。无论什么动作,总是按照一定的路线,以特定的速度,从空间中的某点运动到另一点。它包括一定的空间以及特定的时间。这是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由此构成了动画运动形式法则的三大要素:时间、空间和速度。这种运动是造就动画作品中角色性格倾向的根本原因,因为有了动作,角色才真正的“动”了起来,才有了鲜活的生命表现力。 [关键词] 动作;性格;节奏

1绪论 动画和电影一样,是一门视听艺术。动画和其他的绘画形式不同的是具有时间特性,这也是把它同绘画,设计,雕塑等静止艺术品区分开来的主要原因,使得它更多的类同于电影。同样它也是一种艺术形式的艺术集合。本论文着重探讨的是动画作品中角色动作因素对其性格的塑造,因动画艺术隶属于影视艺术范畴,故有必要从真人的电影的历史谈起。 影视作品最早的存在艺术形式是无声电影,早期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演员莫过于卓别林。想必看过卓别林电影的观众朋友无一不被其夸张的肢体语言逗笑。在早期的无声电影中,能够让观众看懂并理解剧情的办法只有演员的肢体语言了,也就是我们说的动作,类似与今天的哑剧艺术,他完全是靠演员的演出技巧来贯穿的,这对于动作的要求是很高的,台上角色的性格,内心世界都要靠其肢体语言和表情来传达。现如今的动画师要做的工作就是来设计动作以便传递出角色的性格。他们所做的工作就像哑剧演员一样。 或许很多人狭义的认为,动画就是运动的画面,组成连串的故事情节。其实不然,动画之所以称之为动画,并不在仅仅在于其画面是运动的,而恰恰是因为画面中角色的运动。 其实,不同种类的运动都具有内在的规律,同时也会传递出不同的性格倾向。角色作为动画的承载体,必然也与“运动”密切相关。 本文中论述的角色包含人物,动物及非生命体。“动”作为动画的内容和目的,是动画之所以称之为“动画”的根本所在。因此,“动”

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准考证号_013709211625_ 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浅析欧美动画角色特点 院(系)名称:动画学院 专业名称:动画设计 学生姓名:马靓静 指导教师:刘冠南 二〇一〇年九月

郑重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所有数据、图片资料真实可靠。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 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不包含他人享有著作权的 内容。对本论文所涉及的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其他个人和集体,均已 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培养单位。 本人签名:马靓静日期: 2010-09-08

摘要 早期的欧美动画,艺术家们的态度是极为严谨的,虽然在画风上不是很适合亚洲人的唯美风格。他们在绘制动画的时候,特别强调细节的刻画,使得动画过渡很平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发现欧美风格的动画角色软软的富有弹性。欧美风格角色的动作很夸张,角色瞬时动作运动幅度很大,通俗的说,就是喜欢突然的甩来甩去(预备动作和瞬时动作的时间艺术化),同时人物关节肌肉会突出表现,从而更进一步的诠释角色。即便是现在,在欧美动画工作中仍保留着细致的动画制作特点。无论是对角色的神态还是对环境的刻画,你都能从中看出制作者的用心。 关键词:欧美角色唯美风格时间艺术

目录 绪论 (1) 第1章什么是动画角色 1.1 动画角色定义 (2) 1.2 动画角色造型常用技法介绍 (2) 1.3 动画角色造型的时代要求 (3) 第2章欧美动画 2.1 欧美动画角色的特点 (5) 2.2 欧美和中国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区别 (5) 2.3 欧美和日本动画的区别 (8) 第3章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成功原因 3.1 欧美动画造型成功典型和分析 (10) 3.2 欧美动画角色成功原因 (11)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中外动画角色中的英雄形象

中外动画角色中的英雄形象 【摘要】本文对动画片中角色形象的设计进行分析,了解角色形象设计的创作过程,阐述了角色形象设计与剧情的关系,指出了动画英雄角色形象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动画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独特的造型和动作是动画角色形象成功的重要条件[1]。 本文的主要研究中国与美国在动画角色的设计、表达和推广等方面上的异同点,并深入思考,认真总结,以现阶段中国动画产业的形式出发,分析中国的动画造型设计的优势与弊端。本文以《人猿泰山》和《宝莲灯》的动画英雄人物角色的对比和中外动画差异,文化差异,风格差异等进行比较。 【关键字】:英雄;动画角色;中外文化差异。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意义 1研究意义 动画——最具代表性的受大众欢迎的视觉文化形式之一,作为现代社会和消费社会的产物,是一种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影响产业形式,它通过工业的生产,及其文化传播媒介和艺术符号,承担着艺术与文化传播的功能,广泛地影响着现代社会。一定意义来说,动画形象是动画片的精髓和灵魂,如同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演员一样,如果一个动画片缺少典型的动画形象,就失去了动画片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美国的动画片之所以能有很高的收视率,与其刻画的动画形象息息相关,换句话来说,美国的动画片之所以受欢迎,在于其成功地塑造了观众喜爱的动画形象,给观众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和视觉冲击。 中国动画片中的正面角色不管它的外形如何,都是具有人的某些特征以及心理。中国并不缺少代表中国文化的名族元素,曾经璀璨的名族文化也曾震惊世界。但是,中国制造的动画电影只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受到世界的认同,而如今,缺少具有中国特色又具备世界影响力

的动画片是我们这几代人所担忧的问题。 本文将研究《宝莲灯》和《人猿泰山》从思维方式、意识观念、结构造型、表现手法四个方面分析国产动画角色与国外动画角色造型的差异和共同点,从而为本国动画的塑造方向提出意见和建议。 2国内现状发展趋势 国产动画一直没能处理好国内外两种动画文化的关系,对于国产动画所处的阶段缺乏认识与分析,静心思考国产动画的现状,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方能促进国产动画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动画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研究分析动画角色设定的内涵及中外经典动画角色设计的成功案例,领悟动画角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剖析当今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对于中国未来动画发展空间的展望 3主伦依据 二中外动画英雄形象的特点比较 1 美国动画 美国的动画产业起步最早,在此带动下,动画文化十分发达,除了在动画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也是最初把动画片推向市场,并且形成产业规模的国家。 美国动画设计经过长期的发展,具有一种鲜明的特点。它大多以童话故事,寓言传说为基础的剧情片为主,叙事风格幽默,故事结构清晰,人物性格鲜明且生动活泼,音乐优美动听,引人入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里需求。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其动画中的英雄角色形象鲜明,衣着与其他动画人物不同,富有正义,在危难之中脱颖而出,吸引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