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教育学主要人物及特点一览表

一、身心发展因素论人物:

单因素:英国的高尔顿、美国的霍尔一一遗传决定论。 行为主义学派一一环境决定论。

爱尔维修一一教育决定论。

二因素论:皮亚杰等一一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相互作用。 二层次三因素论:叶澜一一(略)

内发论:孟子、格赛尔一一强调身心成熟机制的重要性。 外铄论:墨子、洛克、华生、荀子一一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二、教育目的理论人物:

个人本位论: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坦纳、赫尔巴特、孔德等一一自然潜能,个人 价值高于社会价值。

卢梭、裴斯泰洛奇、洛克、福禄贝尔等一一合格公民、社会价值高于个 人价值。

生活适应说:杜威一一适应当下生活,教育即生活。 内在目的论:杜威 ---- 教育即成长、生活

三、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施瓦布一一强调学科知识的发展价值。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拉梅尔德、弗莱雷一一社会问题是课程的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杜威一一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

四、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第一部分

教育学

社会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生活准备说:斯宾塞一一为未来准备,课程论。

文化本位论: 斯普朗格、李特

全面发展说: 马克思一一充分、自由、全面发展,脑力与体力结合。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华生一一学习是“刺激一一反应”联结的强化

程序教学

布鲁纳一一教学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发现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罗杰斯一一教师是“促进者”,通过与学生建立融洽的个人关系

来促进学生成长非指导性教学

五、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模式:斯金纳一一以联结主义的原理

发现教学模式:布鲁纳一一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学科知识结构体系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卡罗尔,布鲁姆一一为每个学生提供他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教学

暗示教学模式:乔治?洛扎诺夫一一通过各种暗示,调动学生无意思活动的教学

范例教学模式:瓦根舍因,克拉夫一一选择经典案例为教学内容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一一重视学生情感因素,教师是引导者

六、德育模式

道德认知:皮亚杰,科尔伯格一一强调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来诱发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

体谅模式:麦克菲尔一一强调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价值澄清模式: 路易斯-拉斯一一强调学生在社会众多价值观中自主选择价值

社会学习模式

:班杜拉,米切尔一一强调人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而获得知识,技

能和行为习惯

集体教学模式: 马卡连柯一一强调“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教学体系

第二部分中国教育史

、诸子百家主要观点:

人物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孔子性相近习相远学而优则仕六艺因材启发学思行

孟子性善论明人伦大丈夫理想人格深造自得

荀子性恶论大儒儒经闻见知行

墨家素丝论兼士科技思维训练主动创造

道家法自然逍遥的人格理想怀疑

法家人性利己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禁诗书禁私学

二、封建国家体制中的人物:

颜之推:1魏晋南北朝时梁朝人写了封建社会第一部家庭教育书《颜氏家训》

2、论士大夫教育: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3、论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严慈结合;对所有子女一视同仁;重视通用语言;注意道德教育;主张可以体罚孩子。

韩愈:1、性三品,上中品人可以教育,下品只能以刑罚制之。肯定教育在人性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又认为作用是有限的。

2、重视人才的培育和识别;重视人才的选拔,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3、论尊师重道:教师的意义一一尊师即卫“道”;教师的任务一一传道、授业、解惑; 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以“道”为求师的标准。

三、理学教育思想代表人物:

朱熹:1、南宋著名教育家。编撰《四书章句集注》。

2、教育作用:存天理,灭人欲。

论“大学”和“小学”——小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小学“学事”,大学要 明理”。

3、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王守仁: 1、教育作用:为善去恶,“致良知”。

四、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黄宗羲:主要观点——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不仅培育人才,改进社会风气,还应该

评论国家大事。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体现了民主的思想,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颜元:1、主持河北漳南书院。 主张培养 “实才实德之士” ,实行分斋教学 (分科设教) , 教学内容为以“六艺”为中心的三事、六府、三物。

2、强调“习行”的教学方法——亲自观察与实践、人获得知识的目的在于“实行”、

实用”,“习行”是培养经世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

五、近代教育思想:

康有为: 1、教育改革主张——废除八股、创办学校,改变教育内容,传授科学技术。

2、《大同书》教育思想:废除私有制和等级制,倡导公养、公教,重视学龄前教育, 主张男女教育平

等。

梁启超: 1、教育作用:开民智,伸民权。教育目的:培养“新民”。

2、论学制:最早倡导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确定学制。

3、《变法通议?论师范》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以专文论述师范教育的文章。《变 法通议?轮女学》

系统论述了女子教育问题,揭示了女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变法通

议?论幼学》倡导用西方的教育方式来改革中国儿童教育。

严复:教育作用: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文化教育观:“体用一致”。

蔡元培: 1、教育方针——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 界观教育、美育教育。

2、 趣。

教育原则:随人分限所及,即教学要顺应儿童诗集能

ilhe 性情,保持学生学习兴

3、 论教学:“六经皆史”的教学内容。

4、 论儿童教育:强调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北大改革:抱定宗旨,改变校风;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教授 治校,民主管

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教育独立思想:教育经费独立、学术和内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脱离宗教独 立。

六、现代教育家的理论:

杨贤江:1、教育本质 教育起源于实际生活需要,教育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教育 由经济、政治决定,对经济政治也有影响。

2、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对青年进行全面关心、教育和引导,使其成为一个“完成 的人”。

黄炎培:职业教育探索――《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 思潮的形成。 职业教育作用: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 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

晏阳初:1、四大教育一一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机教育攻穷,培养生产 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

2、三大方式一一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农民化一一知识分子彻底与农民打成一片。

梁簌溟:1、乡村建设理论,中国的问题就是文化的失调。乡村建设是重建我们民族和 社会

新组织构造的运动,重点是乡村教育。

2、乡村教育的实施:在山东邹平、荷泽建设实验区。

陈鹤琴:1、活教育实验――1919年,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一一鼓楼幼稚园, 主张“活教育”。创办《活教育》杂志,标识“活教育”理论的形成。

职业教育的目的: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职业教育的地位: 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 职业教育的方针: 社会化、科学化。

职业教育的原则: 3、化农民

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

2、

活教育”的目的: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课程论: 五指活动——儿童健康活动、 社会活动、 自然活动、 文学活动、 艺术活动。3、

4、 活教育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陶行知: 实践 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 生, 1927 年,办晓庄学校, 确立“生活即教育” 、“ 社会即学校” 、“教 1932 年,在上海创办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 团以保生”。 1939 年,在重庆创办

“育才学校”,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童。

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小先生制”,即知即传。

第三部分 外国教育史

一、古希腊的教育

苏格拉底 :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

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哲学的主题,也是其教育思想的主题。 智慧即德行,德行可教。

苏格拉底方法:讥讽、助产术、归纳和定义一个步骤组成的独特方法。 柏拉图 :教育即回忆。

向” 《理想国》中的教育观:最高培养目标是“哲学王”。教育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 。柏拉图重视早期教育,是“寓学习与游戏”的最早倡导者。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魂。 灵魂论与教育——人的灵魂由三个部分组成,即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 这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天性、习惯、理性。教育能发展人的理性。 二、古罗马的教育

西塞罗:教育的目的:培养雄辩家——需要广博的知识、修辞学修养、优雅的举止风 度。

著作《论雄辩家》。 人道”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著作《雄辩术原理》。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教育目的:培养雄辩家。

教学组织:分班教学。

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劳逸结合。

教师观:德才兼备、兼于教学的能力、宽严相济、耐心、因材施教的态度。

奥斯古丁:基督教神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著作《忏悔录》。主张“原罪论”。

三、欧美主要国家近代教育

洛克: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代表作《教育漫话》。

认识论基础:“白板论”。教育内容:体育、德育、智育。

斯宾塞: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代表作《教育论》。

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教育内容:知识价值论;教学方法原则:遵循心里发展的特点。

爱尔维修:法国启蒙运动主要派别一一法国唯物主义者的重要成员之一。

观点:教育万能论。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学校。教育平等,教育民主化。

狄德罗:法国人,肯定教育的作用,反对教育万能论,主张剥夺教会办教育的权利,

推行免费的义务教育。

拉夏洛泰: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主要倡导者,《论国民教育》阐述国家办学的思想。

第斯多惠:被尊为“德国师范教师之父”。

影响人的发展三个因素:天性、天资、教育和自由自主。

教育目的:激发学生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我完善。

教学论:形式教学(智力发展为主)与实质教学(传授知识为主),二者相互相成。

教学原则:遵循自然、遵循文化、连续性与彻底性、直观教学。

论教师:自我教育,有崇高的责任感,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乌申斯基:俄国教师的教师。

教育的作用:完善的教育可以大大发挥人类身体、智力和道德的力量。

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论教学:知能结合;古典和实科结合;教学符合心里发展的特点。

教学原则:直观性、自觉性和积极性、连贯性、巩固性。

贺-拉斯:美国19世纪杰出的教育家,“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之父”。

教育目的:应当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种工作者。

教育内容:体育、智育、政治教育、德育、宗教教育。

论师范教育,十分重视教师的培养,认为这是提高公立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四、西欧近代教育。

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代表作《大教学论》的

问世,标志着教育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教育目的:宗教性一一为来世生活做准备;现实性一一认识事物,享受现实的幸福。

教育作用: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个人发展。

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教育要服从儿童成长和教学的客观规律。

“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次提出统一的学校体系,打破封建教育的等级制度,在西方教育发展史上诗歌重大进步。分作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六年

论学年和班级授课制。

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求知欲、巩固性、量力性、系统性和循序渐进。

论德育教育,纳入一个崭新的概念一一劳动教育。

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

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思想。

性善论一一社会破坏了善行、良心,需要回归自然。

自然教育理论:归于自然 ---- 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教育目标

培养“自然人”,即不受传统束缚,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代新人。

自然教育的原则:婴儿期一一主要是体育,健康的体魄。儿童期一一主要是感觉教育。少年期一一主要是智育和劳动教育。青年期一一主要是道德教育。

公民教育理论一一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X)裴斯泰洛奇: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孤儿的父亲,国民教育的创始人。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

教育实践:新庄、孤儿院、斯坦茨孤儿院、布格多夫小学。

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的教育家。

论要素教育,教育应从最简单的要素开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建立初等教育各科教学法。

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近代教育科学的开拓者,也是近代教育心理化最重要的代

表人物,传统教育的代表。强调课堂,书本,教师三中心。著作《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西方第一个把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研究的思想家。“统觉”理论。据此提出了“相关”与“集中”的课程设计原则。

四段教学法一一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伦理道德学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与报偿。

道德教育目的:“可能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即道德教育是通过且只能通过教学产生实际作用。道德教育包括“训育”和“儿童管理”

两方面。训育分作四个阶段一一道德判断、道德热情、到的决定、道德自制,相当于现在所说的知、情、意、行。他提出的训育方法有,一是限制,二是赞许(奖励),三是责备,四是惩罚,五是建立有益健康的生活制度。

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

文化纪元理论是儿童与课程维度设计选择课题的基础。

教学理论:“专心”“审思”,他认为兴趣可分为四个阶段:注意,期待,要求,行动,据此提出教学阶段论四段教学法一一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福禄贝尔:德国著名教育家,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教育的基本原理:1、统一的原则2、顺应自然3、发展,4、创造。

教育的分期:婴儿期为吸收期,感官发展为主;幼儿期是智力的培育和保护;少年期是学

习期,使外部的东西称为内部的。

幼儿园教育方法:基本原理为自我活动或自动性。方法有社会合作、互助参

与。

幼儿园课程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包括恩物(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知

、作业(将恩物

识勇于实践)、运动游戏,自然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教育与社会关系一一教育与人类的生产相联系, 决定

社会或社会关系

教育。

论教育与社会生产一一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教育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

的意义。

论人的本质和个性的形成一一反对把人的本质堪称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强调在其现实性上考察人、认识人;强调人的社会性;肯定人有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形成

和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是人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和教育。

论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关系一一人的全面发展意味着劳动者智力和体力两方面以及

智力的各个方面和体力的各方面得到发展,达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这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只有到共产主义才能实现。

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只

有彻底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死者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才能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得到充分的实现。

五、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实验主要理论

实验教育学:德国梅伊曼,拉伊

主要观点: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教育

评价:把人和动物同等看待,忽视人的社会性

凯兴斯泰纳:德国,“有用的公民”,劳作教学理论通过劳作学校实现公民教

育的目的,强调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劳作学校的关系是目的,手段和机构的关系,他们是

“三位一体”的

蒙台梭利:意大利,幼儿教育家,与福禄培尔齐名

6、论道德教育——提出新个人主义,目的是培养时代新人

他把儿童分为三个阶段: 1、出生到 6 岁——创造期 2、6 岁到 12 岁——较平稳发展时 期 3、

12 岁到 18 岁——青春期

自由纪律观——最基本原则是自由。自由,工作,纪律是她的“儿童之家”的三根支 柱,它们通过工作有机的联系起来

六、进步教育思想

昆西教学法:代表人物——帕克,被杜威成为“进步教育之父”。强调儿童应处于学 校教育的中心;重视学校的社会功能;课程与实际相联系;培养儿童自我探索精神。

有机教育学校:代表人物——约翰逊,主要观点:遵循学生的自然生长,用活动代替 般课程。 葛雷制:又称“双校制”、“二部制”。代表人物是沃特——主要观点:已具有社会 性质的作业为学校的课程。把学校分成四个部分:体育运动场、教室、工厂和商店、礼堂。

道尔顿制:代表人物是帕克赫斯特。主要观点:个别教学制度,合同制。

文纳特卡计划:代表人物是华虚朋,主要观点:将个别学习和小组学习结合起来。课 程分为共同知识或创造性、社会性作业。

设计教学法:代表人物是克伯屈。主要观点:取消课程制、取消分科教学和教科书, 把学生有目的的活动作为设计的学习单元。

七、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杜威: 1、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著作《民主主义与

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 著作。

2、论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长 (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儿童情绪、冲动、智慧等本能 的生

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本身,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溶为一体,据此, 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 教育即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 (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 身活动,从做中学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3、论教育的目的:杜威的“教育无目的”

的、功利性的目的,

论思维与教学方法——提倡反省思维,将思维分为五个步骤是指除了儿童自身的发展。只是没有外在

4、 论课程与教材

1、批判传统教程 教学心理化”

2、从做中学

5、

改造主义教育:康茨和拉格,布拉梅尔德

核心观点: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主要目标

要素主义教育:巴莱德,科南特,里科弗

核心观点: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永恒主义教育:哈钦斯,利文斯通,阿兰

核心观点:提倡复古;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新托马斯主义:核心观点:提倡宗教教育;把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

存在主义教育:德国博尔诺夫,美国尼勒

核心观点: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通过自我表现自我肯定意识到自我存在,进而自我完成。

新行为主义教育:托尔曼、斯金纳和加涅。

核心观点:教育就是塑造行为,程序教学。

结构主义教育:皮亚杰、布鲁纳。

核心观点:把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倡发现教学法。

分析教育哲学:奥康纳、索尔蒂斯、彼得斯。

核心观点:把分析哲学作为一种方法用于教育理论,注重教育名词和概念的分析。

6、论道德教育——提出新个人主义,目的是培养时代新人

终身教育思潮:朗格朗

核心观点:它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也包括了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之间紧密而有机的内在联系。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课程人本化;学校自由的心理气氛。

第四部分当代教育心理学

一、心理发展与教育

认知发展与教育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岁)通过探索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由被动反映到主动探究,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知道了客体永恒。前运算阶段(2——7 岁)属于内部化的治理或操作,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符号功能,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认知结构已经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逆转,但不能进行抽象思维。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1、人的思维和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人的高级心理技能是在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

2、心理发展观:由低级技能向高级技能发展的四个主要表现——随意技能的不断发展;抽象概括技能的不断提高;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心理活动的个性化。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

高水平之间的差距。“支架式教学”

4、内化学说:儿童只有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外部形式才能得以“内化”,成为内部活动。

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化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的8 个阶段{ “发展危机论” } ——信任对

怀疑{0——} 自主对羞怯{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勤奋感对自卑感{6 、7——12} 角色统一性对角色混乱……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1、“道德两难”故事法

2、三水平六阶段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0—— 9}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 儿童诗伟

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 分为惩罚和服从取向和 不俗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22、习俗水平 {9 —— 15}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 或维护社会秩序而顺从父母、同伴、 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 或称因循水平,他们都能顺从 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 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非为好孩子取向和权威和 社会秩序取向 3、后习俗水平 {15 以后} 又称“原则水平”, 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 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 道德准则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 分为社会契约 取向和良心或原则取向

3、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 德教育必须配

合儿童心理的发展, 理论不足在意强调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 因而不能 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

二、学习及理论解释

1、学习的联结理论 1)经典条件作用说

巴甫洛夫:主要规律 1、习得,强化,消退 2、泛化 3、分化 {辨别}4 、高级条件作用 华生: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分气质,是美国第一个将巴甫洛夫的研究结果作为学 习理论的基础的人, 他认为学习就是以一张刺激替代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就是形成习惯,习惯就是刺激和反应间的联结,主张学习遵循频因律(多次) 近因律(近时)。

2)操作性条件作用说

; 人和动物 遵循

同样的学习律 ; 学习的

过程设计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 习原则: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

他认为学习是为了受奖励而进行的,他是将传统哲学教育心理学转化为科学教育心理 学的第一人,被尊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斯金纳:斯金纳箱通过实验,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引发反应) 和操作性行为(自发反应)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规律: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逃避条件作用

和回避条件作用 3、惩罚和消退

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工

作中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影响最大的是程序教学(小步骤,学生自定步调)及行为矫正

3)观察学习理论

班杜拉:经典实验——赏罚控制实验。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动机。

主张

桑代克:联结——试误说,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观察学习理论的教育应用:选择适当的榜样行为并反复示范榜样行为;给学生提供再现行为的机会,并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调整;及时表扬良好行为,还要促进自我强化。

2、学习认知理论

格式塔学派的完型——顿悟说:克勒,观点与桑代克的常识错误相对抗。

主要观点: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要意识为中介。

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他不同意刺激和反应之间是直接的,而是由心理过程把刺激和反应联结起来。“认知地图”。

主要观点:学习是有目的的;对环境条件的认知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或途径。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与桑代克相比,布鲁纳主要到人的主观能动性。

认知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编码系统”;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结构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强化原则。

发现学习: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说——和布鲁纳都是同时代的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受学习”观点

但其“接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相反。

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条件: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意义学习的条件:既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

认知同化理论:学生能否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它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

现行组织者策略: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其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任务和旧知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住民教育心理学家之一。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

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八个阶段及教学对策。(略)

3、学习的建构理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知识观:强调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应用的普遍性;

学生观: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 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习观: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自己知识的过程。三个重要特征:学习的主动构建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学习的情境性。

2)主要派别

激进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色菲尔德和斯特菲,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两条基本原则——只是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 二是由主体 积极建构的; 知识的功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 帮助自己的经验世界, 而不只是对某以客 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

社会建构主义:是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是鲍尔斯菲尔德和

库伯。 他们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建构起来的, 又在不断地被改造, 以尽可能与世界 本来的面目一致。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被称为“温和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是斯皮诺。

4、学习的人本理论

罗杰斯:人格与治疗观,他的人格理论的核心是自我的理论,,他认为自我是在于环 境和他人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现象场的产物

学习与教学观,他将学习分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无意义的学习,前者是学习的材料能为 学习者所里加尔,或材料有价值、值得学习, 后者是指学习的材料不能被学生所理解, 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学习,他的意义学习具有四个特点:学习的“有意义性”;全身心投 入的学习;自我发动的学习;自我评价的学习。 罗杰斯对学习原则论述的一个核心是 要让学生自由学习。他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与策略。 “非指导 性”教学法的特点及基本原则…

三、学习动机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他们有低到高一次拍跌成一定的层次,即 省里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论说 明,在没肿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引起的

自由学习理论:罗杰斯 学生应该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学习的动机来源于个体内心的 兴趣,学习者处于内在的愿望主动二学习的目标是自我实现。 他与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的 区别, 前者关注的是学习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后者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罗杰斯的有意 义学习有四个特征:全神贯注;自动自发;全面发展;自我评估

2)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望——价值理论:麦克里兰,他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 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成就需要; 全力需要;亲和需要在学习动机方面, 成就动机对人的 影响最大, 个人的学习动机可

或者 1)

学习动机的人本理论

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他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当个体确定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活动时,我效能

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自我价值理论:卡芬顿。

基本观点:自我价值感十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个体为了体现自己能干,喜欢找高难度的挑战;个人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成功难以追求,则以逃避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岁年纪而转移。

目标定向理论:全称是“成就目标定向”。

学习目标定向: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对人物的把我和理解之上,表现出“控制”的反应模式。

成绩目标定向:有向他人展示自己才智和能力的意愿,但极力回避那些可能失败或会

表现出自己低能的情景,因此他们倾向于以参照群体来评价自己的成功。

四、智力理论

1、传统智力理论:

单因素论:智商。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普遍因素和特殊因素。

瑟斯顿的群因素论:他认为包括七种彼此独立的心理能力:词语理解、词语流畅、推

理能力、计数能力、机械记忆能力、空间能力、知觉速度。

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结构应从操作、内容、产物三个维度去考察。

卡热尔的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流体智力是指不依赖于文化和知识背景而对新事物学

习的能力;晶体智力是指人后天习得的能力,与文化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

2、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他认为智力由七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语言的、逻辑——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 存在主义的)

3、成功智力理论:是由斯滕伯格三元智力基础上提出的。

三个子理论:背景子理论、经验子理论、成分子理论。四个关键因素:(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难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与难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1)帝国主义的中华名族的矛盾 (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 (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军事侵略:(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2.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内政和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3经济掠夺:(1)控制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经济命脉 4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者制造舆论 三.反侵略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失败原因:(1)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2)经济科学技术的落后,国家综合实力弱 2教训:(1)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的胜利要在科技方面奋起直追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太平天国战争的意义、失败原因、及其教训 1意义:(1)太平天国的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封建统治者阶级,动摇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2)太平天国的起义沉重的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给侵略者应有的教训 (3)太平天国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4)太平天国战争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支柱 (5)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解放中,太平天国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得一次他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

《学前教育学》作业

《学前教育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在有关邻居关系的故事中,某教师让儿童对邻居王阿姨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问:“王阿姨心里怎么想的?有什么感觉?”该教师运用了移情法中的( A )训练技术。 A.认知提示 B.情绪追忆 C.巩固深化 D.情境表演 3.教师通过利用良好的班级气氛,亲密的师生关系,有安全感的平等发展的集体,让儿童深入其中,从而培养儿童关爱、互助等良好品质,该教师运用了( C ) A.直观形象法 B.参观法 C.环境体验法 D.演示法 4.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5.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6.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7.对待3岁前婴儿“口吃”现象( A ) A.这是学话初期常见的正常现象不必紧张 B.应强迫孩子再说一遍

教育学人物汇总(上)

1.孔子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2、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3、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4、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5、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6、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 2.孟子 1、性善论 2、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4、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5、教育目的:明人伦 3. 荀子 1、性恶论,首次将“道”“德”二字合用。 2、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3、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4、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5、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6、强调尊师;闻——见——知——行 7、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1、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2、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3、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刻苦磨练精神。 4、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1、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2、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3、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教育学的雏形 2、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3、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4、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7.苏格拉底 1、问答法,雄辩著名 2、知识即美德 3、产婆术(精神助产术)分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步 4、教育目的:培养治国人才,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时间概念的划分,如下: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社会(1949——至今) 注: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是一个过渡社会,它不是独立的社会形式。 第一篇: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第一章: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 (1)、经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绝对优势的地位。(2)、政治:封建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其社会结构特点: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核心是宗法家长制,突出父权、夫权、君权。 (3)、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专制。 世界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中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二、鸦片战争——近代史的起点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操纵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的基础解体,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5)、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不平衡,中国社会不统一。 (6)、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近代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1)、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更加激化。 (2)、新兴的被压迫阶级工人阶级出现。中国的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至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在华企业中,先于中国的资产阶级产生,五四运动前达到200万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殊优点是:受压迫重——革命性最强;集中——容易形成战斗力;来源于农民——容易形成工农联盟。 (3)、中国资产阶级也是中国新产生的阶级。中国的资产阶级主要是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转化而成。 三、近代中国的基本矛盾和历史任务 1、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关系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的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变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学前公共教育教育思想诞生的标志是( A ) 4、1923 年,( C )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学前儿童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 7、教育的基本功能是( B )。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最近发展区 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 与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 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 A. 《理想国》 B.《政治论》 C. 2、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是 ( A. 《理想国》 B.《政治论》 C.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的代表作大教学论》 D.《世界图解》 C ) 母育学校》 D.《世界图解》 D ) C.《理想 国》 D.《林哈德与葛笃德》 A. 蔡元培 B.张雪门 C.陈鹤琴 5、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 南京鼓楼幼稚园 陈鹤琴 D.陶行知 D ),其创建者是() 。 B. 劳工幼稚 园 陶行知 D. 6、推动各国幼儿园的建立,并使学前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人是( C )。 A. 欧文 B.杜威 C.福禄培尔 D. 蒙台梭利 A.社会的功能 B.个体的功能 C.文化的功能 D.自然环保的功能 8、下面属于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的是( C )。 A. 单一性 B.停滞性 C.发展性 D.狭隘性 9、从性质上划分,学前教育功能可以划分为( A )。 A.期望功能与实际功能 B. 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 C. 政治功能与经济功能 D. 文化功能和家庭功能 10、 列关于教育效益、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三者关系的陈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A.教育的本质决定教育功 能 C. B. 教育功能决定教育效益 D. 教育功能体现教育效

心理学史复习重点

心理学重点 诸论 1、心理发展动力 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2、时代精神说 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3、伟人说 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4、结合“时代精神说”与“伟人说”两种基本观点,谈谈你对心理学发展动力的看法。 ⑴概念:“伟人说”: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与力量决定的。 “时代精神说”:强调其他科学(如哲学、生理学、物理学)的发展及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的进步等所蕴涵着的时代精神,认为这些因素决定着心理学家的某些观念是否会被接受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心理发展动力”:主要是指隐藏在心理学背后的、推动心理学不断向前发展与进步的各种因素或力量,在心理学史上主要存在“伟人说”与“时代精神说”两种基本观点。 ⑵影响:“时代精神说”:时代精神会决定哪些思想成为潮流,而另一些思想将最终消亡。一种理论、一个学派的流行,不一定使它比其他理论更正确。而往往是因为它比其他理论更合潮流、更为时尚。 “伟人说”:没有伟人,就不是一部完整的心理学史,在伟大人物从事的领域,只要他们还活着,这个学派就得以他们为正统。伟人不只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他们也能暂时阻止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⑶不同点:推动心理学发展与进步的主体不同,伟人说是有过重大影响的人伟人,时代精神说是整个社会时代背景。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要点(精心整理)

自考《纲要》复习要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社会结构上,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 2. 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主要是: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 3.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并赔款白银2亿两(单个国家赔款数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赔款4.5亿两(赔款总额最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 把持中国海关大权长达40多年的是英国人赫德。 5.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政治方面: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中外反动势力对中国人民实行联合专政) 经济方面: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依然存在,在社会经济中占显著优势,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活中有一定作用,但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社会方面: (5)在列强争夺和间接统治下,加之地方性农业经济所形成的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使近代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极不平衡性。 (6)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人民群众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贫困和不自由世界少见) 7.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旧的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旧的被统治阶级是农民阶级;新产生的阶级是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革命性的两面性特征);新诞生的被剥削阶级工人阶级。 8.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1)深受三重压迫和剥削,革命性最强;(2)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力量和传播先进思想;(3)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9.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关系: (1)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当外国列强同封建政权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时,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国内战争威胁帝国主义利益和封建主义的统治时,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完全勾结。10. 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相互联系。 区别:二者的主体、内容不一样。第一个历史任务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从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第二个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解决生产力问题。 联系:第一个历史任务是第二历史任务的前提条件;第二个历史任务时第一个历史任务的最终目标。 11.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1841年广州三元里人民的反英斗争。 12.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是重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反侵略斗争是最根本原因。 13.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原因);经济技术的落后。 14.林则徐: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编撰《四洲志》。 15.魏源:编撰《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教育心理学 主要人物著作集锦

1、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学的心理学化” 2、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联结--试误论: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两种学习间的共同要素; 4、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6、劳伦兹:关键期理论,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感知运动0-2 客体永久性 前期运算2-7 自我中心性 具体运算7-11 守恒、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11-成人抽象思维 8、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0-1.5 培养信任感 2-3 自主--羞耻 4-5 (幼儿园)主动--内疚 6-11 (小学)勤奋--自卑

12-18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10、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认知领域(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11、奥苏贝尔:?认知派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强调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策略;?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儿童后期、青年期)、附属内驱力(儿童早期); 1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惩罚; 13、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提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自我效能理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主观判断; 14、苛勒:完形--顿悟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大猩猩够香蕉实验; 15、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提出认知地图的概念 16、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1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描述;b、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c、建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通过奖励或惩罚维持;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18、学习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六因素与三维度; 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主观判断;

2016教育学 人物 代表作

19世纪,英国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1、“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神话起源说”——教会朱熹 3、“生物起源说”——法国利托尔诺、英国沛西*能 4、“心理起源说”——美国孟禄 5、“劳动起源说”——苏联马克思主义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 7、古埃及教育——“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宫廷学校(少)职官学校(多),“学为文士”——奴隶目标 8、古代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斯巴达教育 9、中世纪的西欧——教会教育、骑士教育 10、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意大利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法国拉伯雷和蒙田 11、《终身教育引论》——法国保罗*朗格朗 12、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五经 孟子——性善论 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闻-见-知-行 墨子——“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道法自然”,“上士”“隐君子”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在战国末期成文,称为“教育学的皱形” 13、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雄辩、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柏拉图(古希腊)——《理想国》: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古希百科哲)——《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昆体良(古罗马教法大师)——《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家),他西方第一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4、教育学的独立形态: 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夸美纽斯(捷克)——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开始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该书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A“泛智”教育 B教育适应自然 C班级授课制 D教育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 卢梭(法国)——《爱弥儿》,性善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教育上的哥白尼” 康德(德国)——首次讲授教育学的哲学家,《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德》,他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知识汇总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内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通过条约内容来展现)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北京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勒索白银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和北京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唐山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白银,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范围。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作业(第一、二章) 一、填空题 1、世界上第一本学前教育专著(《母育学校》)。 2、学前教育学的开创这是(福禄贝尔)。 3、学前教育对社会的功能首先表现在(经济功能)。 4、狭义上的学前教育效益是指(与人效益)。 二、简答题 1、夸美纽斯对于学前教学的发展的贡献(P7~8) 2、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P8) 3、简述学前教育功能的类型(P37框) 4、简述学前教育的个人效益(P47框) 三、论述题 1、试述蒙台梭利对于学前教育学发展的贡献。(P13) 2、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学前教育功能(P44) 第二次作业(第三、四章) 一、填空题 1、个体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前教育阶段) 2、影像学前儿童社会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幼儿园) 3、我国幼儿园承担着(保育、教育学前儿童)以及(为方便家长服务)的“双重”任务。 4、在学前儿童德育实施的过程中,一些家庭往往出现“爸爸打、妈妈护,爷爷奶奶打掩护” 的现象,这种现象违反了德育的(一致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简述学前教育在人的一生的内在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P62框) 2、简述学前教育与个体社会化之间的关系(P61) 3、简述学前儿童德育的原则(P114框) 4、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P86) 三、论述题:举例分析如何贯彻和实现幼儿园的双重任务(P88框) 第三次作业(第五、六章) 一、填空题 1、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生活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三类。 2、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材料进行构造和建筑来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游戏叫做(结构游 戏)。 3、按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将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有规则游戏)两大类。 4、幼儿园环境设计的意义具有制约作用、启迪作用、(激励作用)和调节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原则(P149框) 2、简述幼儿园游戏的意义(P158框) 3、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的特点(P185~186) 三、论述题 如何组织幼儿园的教学活动(P149~154)

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要人物及思想超全版

教师招聘教育学主要人物及思想超全版

教育学中主要人物与主要思想 中国萌芽时期 1.孔子 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②.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 ③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④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 ⑤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⑥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 2.孟子 ①.性善论 ②.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③.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 ④. 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 荀子 ①.性恶论 ②.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 ③.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 ④.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

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 ⑤.学习过程:闻见思行 ⑥.强调尊师。 4.墨子,墨翟兼爱非攻 ①. 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 ②. 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 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用 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 ③. 论‘强力而行’,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 刻苦磨练精神。 ④. 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 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 5. 道家“绝学、愚民” ①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 ②.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 ③.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 6. 《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 I. 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 II.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建立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III.论教育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等 西方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 1.苏格拉底 ①. 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2. 柏拉图《理想国》 ①.把世界分为“现实世界”“理念世界”,走向理想世界,要经过教育获得真知,以洞察“理想世界“。 ②.教育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 这种观点是国家主义教育的渊源,国家主义思想19世纪达到高潮。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①.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 4.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古罗马教学法大师“ ①.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第一本教育学论著。 ②.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个人整理精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整理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主要矛盾是:1.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2.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历史任务是: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2.如何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落伍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自给经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对新的生产方式具有较强的排斥力和抵抗力。中国封建政府还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社会部,缺乏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在和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保守性日益增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入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是社会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政治经济危机。 18世纪的中国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危机四伏,而且闭关锁国,固步自封,而工业革命使许多西方国家迅速强大,因此中国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近代中国社会因此而落伍了。

3.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列强通过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战争赔款,并享有一系列的特权,使中国丧失了主权,进而在中国形成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局面,使中国社会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条约》割占,勒索2100万银元,规定开放、、、、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有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是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天津条约》又开放了10个口岸,规定外国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转口,而不需要重新课税,允许外国公使常驻;《条约》割九龙半岛南端的九龙司,开放天津;《中葡会议草约》规定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和澎湖列岛,勒索2亿两,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中俄《爱晖条约》、中俄《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中俄改定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等共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使馆区和至大沽、山海关一线包括天津、等12处“留兵驻守”,勒索到4.5亿两,强迫清政府作出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反对它们的组织的承诺,并规定清政府各级官员如对人民反抗斗争“弹压惩办”不力,“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中美《望厦条约》取得并扩大了领事裁判权的围。 这些条约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使资本帝国主义渗透入中国社会,使中国社会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 意义:

学前教育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学前教育学作业一参考答案 (第一至二章) 一、单选 ACDCD CBCAD 二、名词解释 1、最近发展区:即儿童现有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距离。P14 2、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本身所特有的对个体或社会所产生的功用或价值。一般分三个层次:期望层次、潜在层次和现实层次。P32 3、学前教育效益:是指学前教育发挥其功能的表现和结果,它是由学前教育功能决定的。P45 三、简答 1、简述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发展的贡献。P7-8 答:夸美纽斯是捷克著名教育家,其代表作主要有《大教学论》、《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是夸美纽斯奉献给父母亲与儿童的良好教材,书中含有宗教色彩和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但对母育学校的实施作出了完整的论述。其中,《母育学校》是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创立学前教育理论的第一次尝试。 2、简述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P37 答:学前教育对个体的期望功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学前教育的保育功能。 (2)学前教育促进个体认知发展。 (3)学前教育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全发展。 3、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P44 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可以从以下六个途径入手: (1)提高对学前教育的重视; (2)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监管; (3)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素质; (4)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 (5)多渠道办托幼机构; (6)为学前教育立法。 4、简述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P52 答:为了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益,可以通过以下六个方面的途径: (1)提高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认识; (2)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教育思想; (3)调整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

心理学代表人物

第一节心理学初创时期 冯特(心理学之父) 1、“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3、《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奠基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退化、泛化与分化。 1)习得: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2)退化: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的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3)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对学会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4)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信号系统理论 1)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2)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3、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艾宾浩斯 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1、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块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便不再遗忘。

2、我们需要进行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称继续学习,即再达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百分之五十,总复习程度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联结—试误”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情景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联结之间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错误反映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再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3)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解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学习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 一种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种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两种情景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贾德 美国心理学家,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的实验经典是“水下击靶实验”。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之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耶克斯和多德森 美国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

教育学人物大全

教育学常考人物整理 ?孔子 1、个人简介: 孔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生于公元前551年,逝于公元前479年。他是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者。 2、著作: 孔子“述而不作”。《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另相传孔子曾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撰《春秋》 3、观点: 1. 教育的对象:孔子认为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教无类”。 2. 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3. 教育思想:孔子认为,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六艺”,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因材施教。道德教育的原则有:立志乐道、克己内省、身体力行、改过迁善。关于教师,孔子认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4、历史地位及评价: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被后世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学思想对中国、朝鲜半岛、日本、越 ?孟子 1、个人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著作: 《孟子》 3、观点: 1.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 2.教育的作用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 3.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 4.孟子的教学思想有:深造自得、盈科而进、教亦多术、专心致志。 4、历史地位及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D )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B )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C ) A.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 ) A.1851年 B.1853年 C.1856年 D.1864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C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A ) A.冯桂芬 B.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A ) A.同文馆 B.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 12.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正确答案是: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前教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儿童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各种样品,如绘画、纸工、泥工样品,供儿童观察,模仿学习,该教师运用了( B ) A.示范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参观法 2.幼儿园在某一阶段内要达到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的( B ) A.中期目标 B.近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活动目标 3.在幼儿园实践中某些教师认为幼儿进餐、睡眠、午点等是保育,只有上课才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唯一途径,不注意利用各环节的教育价值,这种做法违反了( A ) A.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功能原则 B.重视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原则 C.尊重儿童原则 D.实践性原则 4.为托儿所婴儿选择玩具和游戏材料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描述是( C ) A.婴儿玩具应高档化 B.废旧材料如空纸盒、碎花布等不适合作为托儿所婴儿游戏材料 C.应根据婴儿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D.给婴儿选择的玩具越小越好 5.目前,我国幼儿园办园形式更加灵活,提供节假日临时收托孩子服务,早晚接送孩子服务,根据家长需要安排教师上下班时间等,主要是为了( D ) A.幼儿园创收 B.补偿教育 C.增加幼儿园知名度 D.服务社会 6.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 ) A.出生的第一年岁岁岁 7."玉不琢,不成器"说的是( C )对心理发展的作用 A.遗传因素 B.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和教育 D.生理成熟 8.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一个最基本的思想是( A ) A.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B.提出了"社会本位论"的儿童观 C.提出了"白板说" D.为儿童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9.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按顺序依次是( C ) A.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C.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前运算思维阶段 10."儿童中心论"的倡导者是( B ) A.蒙台梭利 B.杜威 C.维果斯基 D.加德纳 11.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人是( B ) A.裴斯泰洛齐 B.福禄培尔 C.卢梭 D.洛克 12.认为清末民初中国幼教机构存在三大弊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提出幼儿教育应面向大众的教育家是 ( A ) A.陶行知 B.陈鹤琴 C.张雪门 D.张宗麟 13.关于社区教育的特点,错误的说法是( D ) A.是地方与民众办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管理制度 B.适应社区需要,服务社区 1 C.社区教育形式多样 D.社区教育面向该社区内的青少年及儿童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学前教育的根本目标定位于( B ) A.儿童平均发展 B.儿童全面和谐发展 C.创造力的培养 D.儿童智力的开发 15.幼儿的完整学习的概念是建立在( D )基础上的。 A.蒙台梭利教学法 B.皮亚杰认知结构主义 C.戈尔曼的情感智力理论 D.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观 16.个体社会化是( C ) A.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 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 C.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