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深度解读

万达商业深度解读
万达商业深度解读

2017年6月29日 房地产行业报告

时势并非末路,英雄尚未穷途

——万达商业深度解读

陈姝婷 臧运慧 兴业研究

兴业研究

助理分析师 分析师

摘要:

● 英雄成于时势,即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年代。万达商业为全国商业地

产龙头,开创的“万达模式”清晰、成熟,依靠销售物业现金流支撑自持物业的开发。在房地产黄金时代,销售物业现金回笼快、利润丰厚,公司同时收获了具有稳定租金收入和长期增值潜力的优质物业资产,从而实现了万达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扩张。但在行业利润空间趋势性下行、三、四线城市去化压力增加阶段,业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推动公司转型“轻重并举”。

● 何为“万达模式”。“万达模式”即销售+自持物业双轮驱动,其中住宅、写字楼和商铺为销售型物业,销售额为收入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购物中心和高星级酒店为自持物业,产生租金收入及物业增值收益,提升地段价值,促进物业销售,并能抵押贷款支持滚动开发。选址多为发达城市郊区或欠发达地区,利好辐射区域经济发展。 ● 龙头地位稳固,但未来去化和运营面临风险。开发规模大,抗风险

能力强,购物中心租赁情况较好,但销售物业去化偏慢,未来三、四线城市项目去化和运营风险增加。2016年公司住宅和商业结算毛利率分别降至30.67%和45.02%,经粗略测算,一旦公司住宅和销售型商办的毛利率降至25%和40%以下,业务模式将面临较大挑战。

●转型轻资产实为“地产+金融”。轻资产模式实质为“地产+金融”,

类似“pre-REITs”前的私募基金形式,能够较好地缓解商业广场建设期间资金压力。推断现行轻资产模式债务属性强,真股权轻资产仍需等待国内REITs上市环境的成熟。

●财务表现优于同业,总体偿债风险可控。受益于低土地成本、销售

尚可和稳定的持有物业租金,即使剔除投资物业大额增值后,盈利能力仍领先于行业。投资物业价值存在高估可能,但相较同业尚可,对报表的美化程度仍在可接受范围内。由于万达广场的快速扩张,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大幅净流出,但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好,并有外部融资支持。受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及对赌协议影响,融资环境和资金情况可能恶化,但经营情况尚可,流动性充足,总体偿债风险仍可控。

关键字:股权变动、万达模式、偿债风险

时势并非末路,英雄尚未穷途

——万达商业深度解读

6月22日,大连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商业”或“公司”)存量债券收益率大幅跳升,截至目前仍处高位。本文将就市场关心的万达商业股权结构、经营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详解。

一、股权变动:“谁”家的万达

截至2017年3月底,万达商业控股股东为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集团”),实际控制人为王健林,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约50.73%股权。下文将详述万达集团及万达商业成立至今的股权变迁。

图表1:截至2017年3月底万达商业股权结构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CIB Research

1

1、万达集团:地方国企低调变身民企

万达集团原名大连市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简称“西岗开发”),由西岗区计经委出资成立于1987年2月,1989年任职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刚2年的王健林停薪留职下海,担任西岗开发总经理,1993年西岗开发经股份制改制后更为现名。

股权转让变更为民营企业,具体可分为国有股权退出及清退内部职工持股2个阶段。在股权转让前,万达集团由多个大连地方国企持股约80%,内部职工持股20%。2002-2004年,万达集团共完成了4次股权转让,实现了国有股权的全部退出;2005年,内部职工持股退出,至此转制基本完成。截至2008年3月,王健林已通过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控制万达集团100%股权。

股权转让透露实际控制人早期政商资源,主要集中于大连市。根据互联网相关信息结合公司公告推断,4次股权转让中,30%的股权转让价格约2元/股,剩余80%的股权转让价格或低至1元/股,此后内部职工持股清退价格仅约2.75元/股。股权转让或显示实际控制人早期政商资源,主要体现在2方面:一为转让过程中出现的北京合兴投资有限公司,2001年底成立时王健林持股比例仅为30%,孙喜双和董学林持股比例分别达30%和20%,二人现分别为大连一方集团和大连城市建设集团董事长;二为2016年落马大连市委原常委金程,其担任大连市西岗区区长、区委书记期间,为万达集团在企业转制、经营发展等方面

2

3

提供帮助1。

图表2:万达集团改制期间股权转让图

月底

数据来源:根据公司公告和媒体资料整理、CIB Research

1

https://www.360docs.net/doc/545139666.html,/16/0928/14/C22B249100258105.html

4

2、万达商业:复杂股权转让及退市的背后

2002年9月,公司前身大连万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大连一方地产有限公司及万达集团下属企业各持股50%,2007年更名为万达商业。

随着公司业务范围的扩大,其资源进一步丰富。2007至2009年,公司发生了多次股权转让,受让方除部分管理层及孙喜双、董学林、卢志强、史玉柱下属企业等,还包括一些法人机构,如铭豪控股、北京五谷丰和秦川大地等。企业工商信息显示,铭豪控股股东2015年以后法人代表、执行董事及经理均为赵青,但早年董事并非仅其1人;北京五谷丰100%股权由潘永彬持有;秦川大地100%股权则由徐再胜持有。截至目前,铭豪控股股权已转让给自然人杨欣,北京五谷丰和秦川大地持股均在2014年以后退出。

图表3:受让万达商业股权的部分法人机构演变历程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

CIB Research

退市背后多为实力央企及金融机构。2014年底,万达商业于H股上市,股票代码为3699.HK,但仅在短短的1年半之后便在H股退市,由9家联合要约人回购股份实现私有化,其中4家为万达集团全资持有,剩余5家背后股东则为保利集团、中国中铁、中国平安、工银国际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实力央企及金融机构,个别境外投资机构实际投资人未知。

图表4:万达商业退市的投资人资料

5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CIB Research

二、经营基本面:业务模式清晰但暗存风险

1、何为“万达模式”

公司从成立至今经历了四个主要发展阶段:(1)住宅开发(1988-1998年):开发主体为万达集团,从大连市旧城改造房企发展为全国跨区域房企。(2)住宅+商业战略(2000-2006年):奠定“住宅+商业”战略,成立万达商业,发展了三代产品线,开创万达模式。(3)快速复制扩张(2007-2014年):第三代万达广场异地快速复制,并拓展文化旅游业务,推出第四代产品线文化旅游项目万达城。(4)重资产与轻资产并行(2015年至今):推行轻资产模式,单体商业引入外部投资,公司输出商业运营管理能力并分成一定比例收益。

6

图表5:万达集团与万达商业发展历程Array数据来源:公司官网、CIB Research

“万达模式”已发展成熟,即销售+自持物业双轮驱动、单个项目现金流平衡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产品为以“万达广场”命名的商业综合体,“万达模式”主要体现在第三代产品,具体包括以下两方面:(1)业态组合丰富,销售和自持物业配合实现单项目现金流平衡,其中住宅、写字楼和商铺为销售型物业,销售额为收入和现金流的主要来源,可用于偿还前期开发贷等融资并为自持物业提供建设资金;购物中心和高星级酒店为自持物业,产生租金收入及物业增值收益,提升地段价值,促进物业销售,并能抵押贷款支持滚动开发。(2)项目体量大,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选址多为发达城市郊区或欠发达地区,利好

辐射区域人口导入、促进就业、提升税收等。

7

图表6:“万达模式”示意图

图表7:万达商业营收结构及毛利率(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CIB Research

2、龙头地位稳固,但未来去化和运营面临风险

公司商业地产龙头地位稳固,项目遍布全国,抗风险能力强,目前销售及租赁情况尚可,但三、四线项目去化和运营存在风险,资金压力上行。此外,随着地价攀升致使的利润空间缩窄,运转多年的“万达模

8

式”将面临挑战。

开发规模大,抗风险能力强,购物中心租赁情况较好,但销售物业去化偏慢,未来三、四线城市项目去化和运营风险增加。截至2016年底,在建项目达149个,分布在全国29个省份,项目分散度高,抗风险能力强。受项目定位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选址多位于一、二线城市郊区或三、四线城市,其中三、四线项目数量达96个,建筑面积占比达48.34%,目前购物中心租赁情况较好,2014-2016年出租率持续高于96%,租金水平连续提升;但受2014年以前开工激进、销售物业包含商办及三、四线项目偏多影响,去化压力上行,2014-2016年存货中开发产品占比分别达16.52%、25.30%和33.92%,2015年存货跌价损失达10.55亿元,2016年销售金额已出现下滑。近2年新开工速度已放缓,但竣工物业压力仍较大。

图表8:开工、销售及租赁情况(单位:万平方米、亿元、元/平方米、%)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CIB Research

第四代产品万达城为文化旅游综合体,单个项目规模大,资金占用程度高。截至2016年底,在建文化旅游综合体数量为8个,分布于

9

成都、合肥、广州、桂林、哈尔滨、无锡、南昌和青岛,单个项目建筑面积约达70至500万平方米,推升资金压力。

土储充足,拿地价较低,未来盈利有一定支撑。受益于万达广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公司项目多通过政府招商获得,截至2016年底,土地储备达6,723.98万平方米,可供开发约3-4年;受三、四线项目偏多及政府招商拿地影响,近年来平均拿地成本低于1,600元/平方米,支撑未来盈利。

3、转型轻资产实为“地产+金融”

随着地价上行导致的行业利润空间趋势性缩窄,业务模式面临较大挑战,倒逼公司转型轻资产。2016年公司住宅和商业结算毛利率分别降至30.67%和45.02%,经粗略测算,一旦公司住宅和销售型商办的毛利率降至25%和40%以下,销售物业利润或将难以覆盖自持物业开发成本,资金压力将明显上行,探索轻资产一定程度上乃无奈之举。

轻资产模式实质为“地产+金融”,类似“pre-REITs”前的私募基金形式,能够较好地缓解商业广场建设期间资金压力。由于公司轻资产项目均处于建设阶段,而类REITs产品则要求必须为成熟物业,因此公司轻资产项目最可行的模式便为私募基金。根据公司2016年年报披露,目前公司与投资人共签订7份投资合作协议,其中4份协议投资方

10

为关联方2,2份协议投资方为中信信托,1份协议投资方为民生信托,单个协议对应4-5个万达广场项目组成的资产包,涉及项目总数量约达29个,均为二、三线城市万达广场,投资人授权公司负责项目的开发

建设和运营管理,万达商业收取一定比例的运营收益作为服务对价。公

司2017年预计新开业万达广场50个,其中11个为重资产项目,另外39个计划全部为轻资产项目。

现行轻资产模式债务属性强,真股权轻资产仍需时日。由于目前

国内REITs无法上市,推断轻资产项目投资人的退出方式大概率为公

司回购,债务属性较强。在物业进入成熟期后,公司可尝试通过类REITs

产品进一步融资,但真正实现轻资产仍需要国内REITs上市环境的成熟。

三、财务情况:盈利及偿债能力均优于同业

受益于低土地成本,盈利能力大幅高于行业平均。2014-2016年毛利率分别达46.67%、44.89%和42.48%(行业平均约27%),在期间费用率略有偏高的情况下,主业利润率仍高达16.30%、15.82%和16.43%(行业平均11%)。非主业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增值及少量投资收益和政府补助,其中2014-2016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达134.65、172.30

2控股的快钱(天津)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王健林直接及间接持有68.7%股权)及其或万达(上海)股权投资

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普通合伙人的有限合伙,包括万达稳升(上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万达稳余

(上海)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万达稳欣(上海)投资合伙企业、天津万达稳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

限合伙)。

11

和201.62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分别达39.01%、42.29%和45.00%,存在一定程度高估,但较同业相比尚可(下文将详述),归母ROE分别达19.03%、17.99%和15.75%。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存在高估可能,但相较同业尚可。经现金流折现法重新测算公司投资物业价值后,在假设折现率分别为5%、6%和7%的情况下,估算物业公允价值分别为3,068.83、2,783.73和2,543.93亿元,账面投资物业价值高估约达761.67、1,046.77和1,286.57亿元。但租金收益率较同业相比属中高水平,2014-2016年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租金收益率3分别为4.47%、4.67%和4.80%,说明在行业投资物业评估值整体偏高的背景下,公司投资物业评估值尚可,对报表利润和负债率的美化程度尚属可控。图表9:2016年底投资物业测算与账面公允价值对比(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CIB Research测算

3租金收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

12

图表10:不同房企2016年租金/投资物业账面值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CIB Research测算

负债率尚可,短期流动性较好,目前偿债压力不大。退市时或签订激进对赌协议,一旦未在规定时间内上市成功,将存在集中偿付风险。2014-2016年剔除预收账款后负债率分别为65.17%、63.25%和63.51%(行业平均约73%);刚性债务规模分别为1,829.72、1,927.38和2,308.23亿元,债务扩张较快,但期限结构合理,长短期债务比4分别为0.25、0.32和0.13,在手现金/短期债务分别达2.33、1.43和3.52,剔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EBITDA利息保障倍数也达2.34、2.49和2.99,偿债压力不大。媒体消息显示,万达集团从港股退市时或与投资人签订激进对赌协议,一旦未能在2年内登陆A股主板,万达集团将面临回购款及利息支付5,对短期流动性造成冲击。

受益于销售尚可、租金收入稳定,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好,但随着各地万达广场及万达城的扩张,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大额净流出,并需要一定4短期刚性债务/长期刚性债务

5退市时交易对价为344.55亿港元,如果公司在退市满两年或2018年8月31日之前未能在内地主板市场上

市,万达集团将回购全部股份,并向海外及境内投资者分别支付12%和10%的利息。

13

的外部融资支持。2014-201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净流入88.32、319.09和379.76亿元,投资活动则分别净流出达456.99、467.38和410.34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则分别为538.00、-53.24和309.84亿元。

融资渠道通畅,但事件发生后融资环境或有所恶化。截至2016年底,公司授信额度达3,629.00亿元,未使用部分达2,180.00亿元,银行授信额度充足。债券发行渠道较为通畅,但近期收益率飙升,或将对公司未来债务融资渠道及成本产生负面影响。公司2016年9月底从港股退市,目前于A股IPO排队中,状态为已反馈,但由于监管层当下对房企融资的严格限制及公司自身的负面舆论,上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截至2016年末,公司受限资产3,094.99亿元,资产受限比例约41.20%,但投资性房地产受限比例达70.93%,资产流动性一般。

或有事项风险小。截至2016年底,除对购房人提供的阶段性担保外,无其他对外担保,无重大未决诉讼,不存在失信记录。

四、总结:时势造英雄

快速扩张受益于房地产黄金时代。公司业务模式清晰,依靠销售物业现金流支撑自持物业的开发,在房地产黄金时代,销售物业现金回笼快、利润丰厚,公司同时收获了具有稳定租金收入和长期增值潜力的优质物业资产,从而实现了万达商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扩张。但在行业利润空间趋势性下行、三、四线城市去化压力增加的背景下,业务模式已面

14

临较大挑战,倒逼公司转型“地产+金融”的轻资产模式,其关键在于未来REITs 能否上市。

目前经营基本面较好,偿债风险尚可。受益于低土地成本、销售尚可和稳定的持有物业租金,即使剔除投资物业大额增值后,公司盈利能力仍领先于行业。经营活动现金流较好,叠加外部融资支持,支撑了公司万达广场的持续扩张。受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及对赌协议影响,融资渠道和资金压力存在恶化可能,但经营情况尚可,流动性持续充足,总体偿债风险仍可控。

15

免责声明

本报告由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兴业研究公司”,CIB Research)提供,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根据国际和行业通行准则,并以合法渠道获得,但不保证报告

所述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自认该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而加以依赖。

本报告中所提供的信息均反映本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我司有权随时补充、更正和

修订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本报告内容仅供报告阅读者参考,一切商业决策均将

由报告阅读者综合各方信息后自行作出,对于本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

的后果,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报告的相关研判是基于分析师本人的知识和倾向所做出的,应视为分析师的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所在机构。我司可根据客观情况或不同数据来源或分析而发出其它与本报告

所提供信息不一致或表达不同观点的报告。分析师本人自认为秉承了客观中立立场,但对

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表达与我司业务利益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不做任何保证,相关风险务请

报告阅读者独立做出评估,我司和分析师本人不承担由此可能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中的信息及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投资建议,不能作为任何投资研究

决策的依据,我司未采取行动以确保此报告中所指的信息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或任何的个体,

我司也不推荐基于本报告采取任何行动。

报告中的任何表述,均应从严格经济学意义上理解,并不含有任何道德、政治偏见或

其他偏见,报告阅读者也不应该从这些角度加以解读,我司和分析师本人对任何基于这些

偏见角度理解所可能引起的后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并保留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的一切权利。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

和发表。除非是已被公开出版刊物正式刊登,否则,均应被视为非公开的研讨性分析行为。

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

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我司对于本免责声明条款具有修改和最终解释权。

1

万达广场业态分析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 一、商业业态及业态规划的定义 (一)商业业态的定义 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主体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选址要求、立店规模、商品结构标准等诸方面。城市综合体内主要的商业业态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等等;而其中购物中心内的业态主要有:百货店、零售型专业店、专卖店、特色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娱乐中心(KTV、电玩等)、健身中心、大型中式酒楼、特色餐饮美食广场、美容院及发廊、银行、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等。 (二)商业业态组合与规划 所谓业态组合就是指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每一种商业业态在购物中心中的分布及分配比例的过程。 业态组合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1、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2、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3、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 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不同的业态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不仅关系到广场定位的实现、客流的共享, 更关系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二、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1、定位优先的原则 单个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须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要求。购物中心业态的选择与配比规划须符合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定位,满足商家的经营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 1)整体的功能性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属性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区位特征不同,其承载的基本功能及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较大的区别,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北京CBD万达广场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内的综合体,而宁波万达广场则属于典型的郊区型城市综合体。 2)目标客群的选择:位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区位的城市综合体,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倾向会有所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综合体(尤其是购物中心) 内商业业态种类的选择及各业态的配比。 3)规模选择: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横竖向空间结构。 2、功能性选择是业态组合规划的基础 综合体(购物中心)的立地条件与周围的商业环境与竞争态势不同,其功能结构也将有所区别。对于位于城市中心区的综合体,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公寓等业态的比例相对比

机遇与挑战——万达转型战略分析

机遇与挑战 ——万达转型战略分析一、万达四次转型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1) (一)第一次转型:突破地域局限,从地方企业变成全国性企业,由区域品牌变成全国性品牌。 (1) (二)第二次转型:商业模式创新,从住宅房地产转型为商业房地产。 (2) (三)第三次转型,大规模进军文化旅游产业,使万达由单一的房地产企业发展为综合性企业集团。 (4) (四)第四次转型,向跨国企业转型,从一个中国的大型企业向世界一流的大型企业转型。 (4) 二、万达目前转型存在的问题 (5) (一)经验匮乏 (6) (二)资金压力 (7) (三)竞争激烈 (7) 三、万达未来发展需考虑的问题 (7) (一)高负债问题 (7) (二)重资产问题 (8) (三)行业竞争问题 (8) (四)人才问题 (9) 参考文献 (11)

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形成商业、文化、金融三大产业集团,2015年资产6340亿元,收入2901亿元。万达商业是世界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世界最大的五星级酒店业主;万达文化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世界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世界最大的体育公司;万达金融是中国最大的网络金融企业。万达集团的目标是到2020年,资产达到2000亿美元,市值2000亿美元,收入1000亿美元,净利润1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 万达商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不动产企业,截至2016年7月,已在全国开业142座万达广场、93家酒店,持有物业面积2831万平方米。万达商业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规划研究院、酒店设计研究院、全国性的商业地产建设和管理团队,形成商业地产的完整产业链和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2015年,万达商业开始向轻资产模式转型,标志着万达商业的发展进入靠品牌获取利润的崭新阶段。 一、万达四次转型的原因及影响分析 (一)第一次转型:突破地域局限,从地方企业变成全国性企业,由区域品牌变成全国性品牌。 大连万达成立于1988年,成立初期发展迅速,至1992年企业收入已接近20亿元,占同期大连房地产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左右,规模已相当之大。此时,万达想要进一步谋求跨区域发展,究其原因是有着想将企业持续做大的追求。万

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价值研究报告(DOC)

城市综合体“万达广场”价值研究报告 侯伟 2016/5/26

一.经济“新常态”下的商业地产新模式 在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今天,居民日常可支配收入逐步增加,消费结构逐步优化,消费环境持续改善,消费领域逐步增大,我国逐渐转变成消费型社会,商业地产凭借其能够满足人们日常消费需求的优势而得以快速发展,同时因为住宅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使得商业地产市场的增长幅度明显超过住宅房地产市场,资金的涌入使得商业地产价格涨幅加大。然而,商业地产风险与机遇并存,拥有优势品牌资源、强大营运能力、资金实力雄厚的公司将生存并壮大。 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商务、娱乐、办公、旅店、展览、餐饮、居住、会议、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合体,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动态促进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且有顺序的建筑群。通过一个连廊或其它形式将它们联结在一起,形成新型独立式的建筑综合体,这种集群式的建筑综合体比起那种在一个建筑体聚集多种功能的独栋式建筑综合体,显得更加经济、专业和实用。 二.万达广场特色显著,发展态势势如破竹 创立于1988年的万达集团经过不断的实践与创新,逐渐形成了以“万达广场”为品牌的城市综合体产品模式,目前在全国在建和开业的万达广场共计133座,持有物业面积规模全球第一。万达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容由6个方面组成,包含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共空间(Publicplace),购物中心(Shoppingmall),文化娱乐休

闲设施(Culture&Recreation),公寓楼(Apartment)等,根据这六大方面的英文字母首个单词,合为HOPSCA。万达广场城市综合体具备了非常鲜明的特征与战略优势。 1.定位中端市场 依仗品牌的强大号召力,大型店面组团是其商业模式最大的特点,万达广场通过一定程度地牺牲收益换得风险的最小化和扩的超高速,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体样板。万达广场在商户组合上采取以主力品牌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在实现了聚集客流和降低招商风险的同时,也降低了租金收益水平。万达广场已成为快速复制的成熟产品,定位于满足大众市场商业、商务以及住宅的典。 2.“订单地产”招商模式 万达商业与华润万家、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国美电器、大歌星KTV、大玩家娱乐广场等多家商家签有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万达广场开到哪里,这些商家也会有新店加盟开业,完全避免了招商风险问题。同时采取先招商后建设,保证开工时大部分商家已经落位,建筑方向准确,利用率极高,预收的保证金也减轻了建设投入的压力。 3.专业管理团队 万达广场前期的选址和方案设计由万达专业的发展部和独有的商业规划院进行研究规划,在招商过程中针对主力商家客户形成订单地产服务并在规划设计中完成技术对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拥有强大专业的开发建设团队,以及拥有遍及管理数百万平米大型商业广场经验的万达商业管理公司,最终打造了完整的商业地产上下游产业链。

万达商业地产经营模式

万达商业地产经营模式 1、万达商业地产简介: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 年,1992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万达集团已形成以住宅房地产、商业房地产两大支柱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总资产100 亿元,年销售额约100亿元。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开发起于1999 年,在全国首创了商业和地产开发相结合的“订单地产”的全新模式。大连万达集团商业管理有限公司先与不同业态的世界500 强商业连锁企业签订协议,再由万达商业公司购地开发,竣工后由商业企业负责经营。万达的商业模式的特色是强强联合、强中纳强。他们引进七大国际知名品牌主力店:沃尔玛、欧倍德、百盛购物广场、灿坤3C数码广场、红星—美凯龙国际家居广场、新加坡大食代美食广场以及时代华纳。与时代华纳的谈判相当艰难,聘请美国最优秀律师,仅协议书就有一千多页。万达选择战略合作伙伴有三个标准: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世界500强企业;社会知名度高,亲和力强的亚洲超一流企业;国内相关行业的前三名。王健林称,此举意在增强万达商业广场的影响力和抗风险的能力。万达商业公司在全国各大城市投资建设的“万达商业广场”均位于城市黄金地段,拥有一流的购物休闲环境。截至目前,万达已开工建设了北京、上海、大连、长春、长沙、青岛、济南、南京、南昌、天津、沈阳、南宁、武汉、西安、哈尔滨等城市的商业项目,总投资逾百亿元,总建筑面积达160 万平方米。计划到2004 年,万达商业公司将在全国建设30 个以上的商业广场。万达集团现有从事住宅房地产和商业房地产开发的专业人员约600 人,平均年龄36 岁,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硕士、博士占员工总数的50%以上,管理层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2、何谓“订单地产”: “订单地产”是万达商业公司在进行商业地产运作过程中采用的一种先进的经营模式,也是万达引以为豪的一项创新。万达与十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企业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战略合作关系。万达投资建设经营的每一个连锁商业广场在项目确定前,都与合作伙伴共同进行市场调研,以不同的身份,从地产和商业经营两个不同角度来进行科学、严密的分析和论证,在得出一致结论后,由万达进行地产开发,并与合作伙伴签订框架性协议。正因为如此,万达开发的商业

万达广场购物中心业态组合分析与建议

商业业态及业态规划的定义 商业业态的定义 商业业态指的是经营者为满足不同的消费需求而形成的经营模式或经营形态,其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经营主体目标市场,经营理念,服务功能,选址要求,立店规模,商品结构标准等诸方面.城 市综合体内主要的商业业态包括:购物中心,酒店,写字楼,公寓,住宅等等;而其中购物中心内的业态主要有:百货店,零售型专业店,专卖店,特色超市,大型综合超市,电影城, 娱乐中心(KTV,电玩等),健身中心,大型中式酒楼,特色餐饮美食广场,美容院及发廊,银行,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市场等. 商业业态组合与规划 所谓业态组合就是指综合体或购物中心根据自身的定位确定商业业态的种类和每一种商业业态在购物中心中的分布及分配比例的过程. 业态组合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1,业态的选择:一个综合体或是购物中心究竟应该承载哪些功能,涵盖哪些业态; 2,配比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中的占比及每一业态中具体每个业种数量的多少以及相互的比例关系; 3,落位与分布的问题:各业态在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区位与业态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不同的业态如何进行有效的划分与组合,不仅关系到广场定

位的实现,客流的共享,更关系到经营收益的最大化. 业态规划的基本原则 1,定位优先的原则 单个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须服务于公司整体战略的发展要求.购物中心业态的选择与配比规划须符合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定位, 满足商家的经营需要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综合体或购物中心的定位包括三个层面: 1)整体的功能性定位:即综合体(购物中心)要实现哪些基本的功能.位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属性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区位特征不同,其承载的基本功能及扮演的角色也会有较大的区别, 如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属于城市中心(副中心)型城市综合体,北京CBD 万达广场为城市特定功能区域内的综合体,而宁波万达广场则属于典型的郊区型城市综合体. 2)目标客群的选择:位于不同类型的城市以及城市不同区位的城市综合体,其目标消费人群的结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倾向会有所差别,这必然会影响到综合体(尤其是购物中心)内商业业态种类的选择及各业态的配比. 3)规模选择:城市综合体(购物中心)的面积,大小及横竖向空间结构. 2,功能性选择是业态组合规划的基础综 合体(购物中心)的立地条件与周围的商业环境与竞争态势不同,其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分析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分析 万达商业地产基本模式就是将二楼及以上楼层出租(或其它合作方式)给世界500强得商业服务企业,如沃尔玛、欧倍德、华纳时代等,再将一楼规划成外街铺与内街铺,并对外出售。这种模式在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初期得确就是一个影响极大得创新,其最明显得优点就是:在商铺营销中,通过宣传战略伙伴——世界500强企业,使商铺投资者对商铺回报有极高得预期,从而,开发商能顺利高价出售商铺;在招商过程中,许多中小品牌得经营者很希望跟随这些商业巨头赚钱,招商工作相对容易;在营运中,中小店可以利用与商业巨头消费群交叉原理,充分利用其消费群,为其提供互补性商品与服务。但就是,对于超大型得购物中心(一般超过10万平方米),由于商业规划得不足,导致出现人气冷热两种不同得场面,商业巨头生意兴隆,而一楼商铺经营不太理想.商铺得业主最终要设法继续缴纳银行按揭款,开发商也只能付出一定得代价,以减少双方冲突得进一步加剧。?其实,商业地产出现这种问题就是很正常得,事物得发展不总就是一帆风顺。笔者相信万达将会研究出新版得、适应我国国情得又一创新模式。笔者也为万达模式升级提出几点建议:?第一,主力店设为多层式,而不设为单层式,避免一层纯为零散小店得现象。可将二、三楼主力店周边营业面积设计成商铺出售,充足利用主力店每一楼层得顾客群。当主力店为百货业态时,这种设计特别有效。?第二,对出售得商铺应提供品类规划、招商等增值服务,并由管理公司对其经营进行约束,使之朝有利于整体经营管理得方向进行.具体得办法就是与业主签订一个委托管理协议书,这项管理不仅仅就是物业管理,还有品类调整、招商控制、营运管理、市场推广等多项内容。 第三,在主力店招商时,可大胆引入竞租制度,使主力店招商充足竞争,开发商可在世界500强中选择更合适得合作伙伴。与这类商业巨头合作都要付出巨大得代价,如能合理运用谈判技巧,可以选择到能使整个购物中心客流组织更趋合理得主力店。 第四,要重视商业人才得引进工作。开发商往往拥有大量得开发、营销等人才,但缺少市场上奇缺得商业专才。万达具备良好得工作环境,只要综合集团与行业特点,制订合理得薪金待遇,相信可以吸引更多商业高手得加盟。

王健林谈万达做商业地产的八点心得

王健林谈万达做商业地产的八点心得一、解决资金 商业地产其实是一个进入门槛很高的产业。平均下来,全世界的房地产公司,只有2—3%的企业在做商业地产,在中国的比例就更少,少于1%。商业地产是一个复合型的产业,不是房地产行业,也不是商业行业,它包括地产、商业、投资、金融等,非常复杂。在这个行业里,最需要的就是资金,而且是低成本的、能长期使用的资金。解决不了长期资金的问题,商业地产是很难做的,即使能做,也走不远。所以最重要的,做商业地产,首先要有资金实力,或者有长期能使用的资金平台。万达在这方面有最深刻的教训。我们在2001年开始做商业地产的时候,是以房地产开发的惯性思维来思考问题的。从银行贷款,贷二年期,就来做购物中心。2004年,遭遇宏观调控,短融长投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尤其是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我们的资金链就变得紧张。幸亏我们的决策有前瞻性,在2004年1月开了一个总裁办公会,决定除了已开工的购物中心,暂停其它购物中心的建设,集中精力寻找长期资金管道,我们找到了一个战略投资者,拿到几十亿元,解决了问题。如果没有预见性,等到银行催债的时候再想办法,那就可能出问题了。所以我体会,做商业地产,解决资金而且是可长期使用的低成本资金最重要。

二、找到人才 所有行业都注重人才,但对商业地产来说,更需要人才,因为这个行业是一个复合型的行业。大家不要以为,搞超市、搞百货的人拿来就能用,搞百货搞超市是零售思维,同单纯的房地产思维一样,都不行。做购物中心,是先做商业规划,然后找租户,找到合适的主力店、次主力店租户,再做商业物业管理。因此,单纯做零售做百货的人不一定就是商业地产的行家里手,单纯做房地产的人也不一定是,这里需要复合型的知识。现在中国商业地产人才非常紧张。 我举一个例子说明人才的重要性。万达在上海的五角场做了一个三十几万的购物中心,计划明年开业。请了号称世界第一的商业设计公司做设计,这家公司有120多年专门做购物中心规划的经验,全球做了几百个购物中心。开始动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请美国的托伯曼公司的总裁帮忙看看项目,他们是专门做高端购物中心的,他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让我们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可惜因为已经施工了,基本的东西不能推翻,只能做些修改。修改之后,规划和人流动线比原来更加合理。我们计算了一下,仅一项设计上的修改,可以每年增加2000万的租金。这说明懂行的人才对商业地产多么重要。所以做商业地产,没有这种既懂商业又懂地产再懂一点金融投资的综合型人才,是非常难的。正因为如此,万达现在几乎变成了一个学校,一些人来万达做了一两年,就有很多单位想挖他们跳槽。所以我们想,干

万达商业模式的借鉴意义

万达商业模式的借鉴意义 商业地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吸引了一批资金实力雄厚的开发商相继投身商业地产的开发。万达、万科、绿地、SOHO中国等业内巨头都前赴后继,在商业地产领域四处出击,风生水起。而从目前商业地产的格局来看,以“整体出租、整体经营”的万达模式尤为受业界推崇。那么,万达模式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万达模式对开元商业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本文着重就万达模式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开元商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万达模式——订单式商业地产 倍受推崇的万达“地产大鳄+商业巨头”的经营模式,也就是所谓的“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订单式商业地产模式是万达集团首创的全新商业经营模式,它是房地产商在取得土地开发权后,就对项目进行商圈分析,并按业态组织方案与符合条件的商业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地产+商业”的运营模式从整体上保证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统一,特别是对地产资源和商业资源进行了高度整合,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从而最大化地实现双赢。万达模式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使企业资源的效用达到最大化,尤其是受建设周期和资金统筹的影响因素减少,最终使整个开发经营在投资估算、商圈分析、市场定位、业态组合、经营收益与风险控制等多方面更合理、更科学。万达模式其创新性和优势在于地产开发商充分发挥自身领域优势,通过模块化的标准开发,大大降低项目开发成本;通过整合大型商业,实现地产价值的提升和商业项目的持续收益。 万达模式——资源整合的成功 作为中国最好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短短的几年内能够实现近二十个项目的开业,其投资数量、开发规模、建设速度、开业数量,均创下中国商业地产的记录。对于万达商业而言,商业地产的快速成熟,离不开准确的市场定位、优秀的战略伙伴,以及政策配套的助推。通过对比宁波万达、苏州万达、上海五角场万达等项目,笔者认为,万达的成功归根结底是资源整合的成功。无论是市场的定位,还是业态的规划;无论是合作伙伴的选择,还是政府关系的协调,都是一种资源整合的体现。万达通过整合地方政府、合作伙伴、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等各方的资源实现了万达模式的快速复制。 1、准确的市场定位。 万达项目的选址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选择在城市副中心,是城市经济新增长点,如上海五角场万达项目;第二种是选择城市的新开发区,看好城市的再造,如宁波万达项目、苏州万达项目等。在选址上,万达会反复论证,认真考察城市发展的潜力,研究政府的城市规划,了解当地城市的发展方向。 在确定选址后,万达首先会对项目进行商圈分析,研究项目的市场定位,并从战略合作伙伴中配比主力店、次主力店。比如上海五角场万达项目地处核心商圈,它的品牌组合就会选择租金比较高的业态,比如汇聚HOLA家居、香港新世界巴黎春天百货等主力品牌。而苏州万达项目由于地段人气尚未聚集,它的品牌组合会选择一些聚集人气的业态,比如家乐福卖场、万达影院、游乐场及KTV 等业态。 准确的市场定位,解决了商业地产盲目开发、定位模糊的问题,减少了各种资源的浪费,使房地产企业的资源效用实现最大化。 2、可靠的战略联盟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浅析

大连万达集团 万达集团成立于1988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从一个大连的本地房地产企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并首屈一指的商业地产企业。按照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话讲,这期间万达集团也走过许多弯路,比如中间也开过制药厂、电梯厂,搞过酒店、外贸等,其实这都是在探索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最终,伴随着90年代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万达集团确立了房地产开发的主业,走上了房地产开发商的道路。然而,敏锐的万达集团在王健林董事长的带领下发现中国的商业地产还处于一个空白的领域,眼光长远的投入商业地产领域,经过多年的历练与开拓,建成了今天的万达商业地产集团,成为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和学习榜样。 现今的万达集团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企业,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四大产业为支柱,企业资产达到1000亿元,年销售额600亿元,年纳税超过50 亿元。万达集团现已在全国开业27个万达广场、8家五星级酒店、400块电影银幕、11家连锁百货店。计划到2012年,企业资产超过1500亿元,年销售额1000亿元,年纳税80 亿元,成为世界级的企业集团。 根据万达集团官网的资料,目前万达集团已开业与在建的万达广场项目已达到63个,分布于全国24个省区、直辖市,进驻了42个城市。开业与在建的高档酒店达到27家,并与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洲际等一批世界顶级酒店管理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业的影城达到50家。万达集团已成功的树立了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万达已经进入4个直辖市,且均有已有成功经营的万达广场项目。除浙江省杭州还未进入外,已进入19个省的省会城市,均有在建或开业的万达广场,估计杭州一旦有万达适合的土地项目,也会适时而动。其余所进入城市也均为所在地区较为发达城市,如大连、无锡、绍兴等城市,其人均GDP水平均与一线城市不相上下。 万达集团的运营模式 万达集团以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为四大支柱产业。其主打"万达广场"的地产产品,以"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为口号,大力宣传"城市综合体"的概念。通过房地产的综合开发,将公寓住宅、高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商业中心融合在一体,人为的打造一个商业中心,通过大手笔的开发建设,创造一个核心商业区域。通过这种城市综合体的建造,将原本可能需要多年积淀才能形成的商业氛围、人流、交通、市场知名度等因素一次性的完成,缩短"养商"的时间。 以往大家通常将万达集团的发展之路分成"一代"、"二代",将现在的城市综合体定义于万达的"三代"产品。其实简单来说,万达的发展之路就是其自身实力逐渐壮大过程。早期,在万达做商业地产还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它不得不依靠大的商业品牌,如沃尔玛。通过这种国际知名品牌在市场上的知名度,带动整体的商业经营。在此期间,万达集团其实还是主要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只不过是为这些大业主建好做商业的场所罢了。随着万达的成长,实力的增强,单傍一个"大牌"已满足不了万达集团的发展需要,为了壮大自身的知名度,学习更多的商业管理经验,赚取更多的利润,就需要引进更多的业态,形成百货、超市、影院、美食广场等一系列消费链。通过这种多业态的整合,万达集团的商业雏形也已形成,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模式也基本确立,即下一步的"城市综合体"。此时的万达集团也真正步入商业地产的轨道,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已不单单是地产的开发,而是在考虑如何运营地产了。通过前期的积累,万达集团不仅学习了很多商业经验,积累了众多商业客户,更重要的它发现了自身运营商业地产的许多不足。如在引进大的主力店后,由于租金较低,虽然收益稳定,但直接会影响整个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这可能同时也是很多地产开发商为什么不愿转身商业地产的原因。另外,在满足了大的主力租户的权益时,对于一些高价投资小商铺的业主的权益可能就无法保证,因此易造成纠纷,给整体的商业管理造成影响,直接会影响后期的商业运营。 通过这些问题的暴露,万达集团想出了其解决办法。那就是做专业的商业地产集团,不仅做房地产的开发,还直接涉及商业地产的下游产业链,将建造"城市综合体"以自身为主,辅以各大合作伙伴。这不仅提升了万达的赢利模式,更扩大了万达集团作为商业地产集团的"话语权"与开发速度。万达集团在此战略的指引下,建立了酒店建设公司、商业管理公司、万千百货、万达院线。这一整套全产业链的模式,奠定了万达集团作为商业地产集团领先地位。万达集团成功的从简单的房地产开发转型为商业地产集团,将赢利方式成功的向其下游产业拓展,开辟了商业地产新天地。

万达集团的订单商业模式

万达集团的订单商业模式 万达集团独创了“订单商业”的模式,从而一跃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的领军企业。但自2004年国家把购物中心列入限制发展的七大行业之一,万达集团也遭遇到了宏观调控带来的资金和土地困局。 2005年对于万达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确立经济型连锁酒店将成为集团新的支柱产业,与其他强势企业联手竞夺土地,通过结盟海外基金成功融得巨资,并寻求打包旗下购物中心以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形式境外上市……种种努力表明,万达集团也由此迈上了向资本与商业地产捆绑运作模式转化的探索之路。 只租不售独创订单商业地产模式 万达集团的巨额融资入袋,无疑是久旱逢甘霖。巨额融资解决了万达两个事关生死的问题:顺利完工与继续扩张的资金需求、解决问题物业的资金需求。而两大困局也正是万达集团从事商业地产开发以来一直想走出的误区。 大连万达在运作商业地产之初,沿用了住宅地产的做法——“产品出售”。以出售一些分割产权的小商铺来获利,打平与品牌零售商的收益损失,这是万达商业广场盈利奥秘的核心。这一惯性思维来自于住宅物业的开发和信贷周期。即以两年期银行贷款,做购物中心的开发。这一模式在房地产市场情况好时尚能应对开发、销售、还贷的时间要求。 但是,商业地产的经营毕竟不是短期行为,火爆的销售绝不是代表一个购物中心的最后成功。王健林说:“目前国内商业地产面临的根本问题就在这里。开发商还一直以住宅开发的模式来运作商业地产,以为分割出售,成本与利益收回就是成功。这种心态和做法都会最终使项目走入困局。”在最初开发的10多个购物中心里,有11个项目是出售,而这11个项目中,有7个项目出了问题,长春、沈阳、长沙、济南等地的万达购物广场与业主的纠纷引人注目。 王健林说,按照原先做的市场调查,购买商铺的50%是用户,50%是投资者,但在销售时发现,购买商铺的业主,80%是投资客户,有很多业主和租户进去以后,收不到合理的回报就跑了。任何一个商业项目,都需要二到三年的市场培育期,但小业主没有培育市场的心态和能力,在客户较少的情况下,万达和投资的小业主前前后后打了十几场官司。 这使万达不得不反思运营模式的问题所在,认识到分割小产权出售的模式绝不是商业地产的出路。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运作模式不同,商业地产以做商业为主,这决定了商业地产不能搞短期利益,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市场培育期,需要长期的收益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万达的体会是应以租为主,只租不售。王健林表示,只是简单克隆住宅地产的运作模式,肯定行不通。只有抱定持续经营的理念,才可能真正做好商业地产。

最新万达广场业态规划概念

最新万达广场业态规划概念 最新万达广场商业业态规划概念 一、业态分类及面积占比 万达广场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分为服装服饰、餐饮、生活配套服务三 三个业态的面积占比大致为: 1.餐饮面积占比40%--60%; 2.服装服饰面积占比20%—30%; 3.生活配套服务面积占比20%--25%。 在制作规划布局图时,用蓝色表示餐饮业态;用黄色表示服装服饰业态;用红色表示生活配套服务业态。 用小方图形标示商铺内厨房预留点位;用小圆圈图形标示商铺内预留上下水点位;用小三角形标示商铺内预留卫生间点位。 二、基本结构、各楼层布局和定位 基本结构: 根据集团规划研究院的规划设计,第三代的万达广场步行街一般分为三层。总建筑面积在2万至4万平方米,套内租赁面积在1万至2万平方米 各楼层布局及定位: 一层规划为:品牌服装服饰旗舰店、连锁知名餐饮、生活配套服务(银行、药店、数码二层规划为:个性特色服装服饰、休闲餐饮、生活配套服务(家居用品、儿童用品、美容美发、儿童早教等); 三层规划为:中式正餐、西式快餐、地方特色餐饮、风味小吃、休闲水吧等。 三、商业业态规划指引 各楼层的商品组合可由不同业态进行组合,甚至穿叉布置,但同一楼层的消费客群及消费购买力要尽量保持一致,使客流达成共享。 为带动二层的人流和经营,一层的服装服饰旗舰店及连锁知名餐饮可考虑采用一拖二的形式规划,形成一、二层的互动。 步行街一层的入口处是客流聚集的地方,但在二、三层相对应的位置一般会成为死角。因此,建议步行街入口处尽量采一拖二形式布局,或在二、三楼的对应位置规划为知名餐饮或目的性消费很强的品牌店。 中厅处是步行街形象展示的重要区域,应规划为知名服装品牌店或咖啡等休闲餐饮为主。 考虑到商家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珠宝、男装、儿童、家居、内衣等小业种在布局时,应至少有3-5个品牌集合,形成消费环境。否则必须是品牌知名度高或商品特色突出的品牌店。 建筑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下的步行街里,咖啡、中式快餐等不宜数量太多,以最多1-2家为原则;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也要适当控制咖啡和中式快餐的占比。 业态布局时还要考虑步行街商铺和周边主力店的定位,应尽量保持一致消费客层的一致性,以形成客流的互动。 四、建筑规划指引 步行街三层多是以餐饮为主,餐饮经营有延时服务的问题,因此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通往室外的独立通道。 餐饮业态的比例在步行街中一般会在40%--60%之间,因此货梯、干湿垃圾房的数量要设置合理,位置设置应靠近货梯,有利于商家使用的便捷

王健林谈万达军事化管理问题

王健林谈万达军事化管理问题:向我看齐 本文为2013年11月底,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的一个演讲,他主要谈到了企业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创新管理。本文是其中的最后一点,解释了万达军事化的问题。文章自中国企业家网。 很多企业制度不少,科技水平也不低,但依然管理不好,重要原因是奖惩不明,员工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万达的做法是严格奖惩。 一是领导以身作则。万达多年实践证明,不管国内企业还是海外企业,一个单位精气神如何,风气正不正,关键在于一把手。我是万达创始人,但我依然坚持,我要求员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论敬业,我每天7点多到公司,早来晚走,很少休息,是最勤奋的企业家。讲廉洁,招投标我从不干涉,在公司里没有我的任何亲戚,而且我对自己的亲属也严格要求,不允许亲属与公司做生意。讲用人,我不论亲疏,只看能力,员工在万达工作好就是最好的关系,提倡人际关系简单化。所以到现在为止,在公司里我敢说一句话:向我看齐。 二是所有考核量化。要做到公平公正,不以主观取人,关键是考核指标量化。万达要求所有考核指标量化,不能凭

主观感觉。经营部门每年签决策文件,各项考核指标清楚。非经营部门,如人力资源中心,我们会根据项目开发计划,列明每年需要多少高管、多少员工,储备多少干部,用人有什么要求,多长时间到位,做到指标量化。企业文化中心从企业官网流量、新闻报道、员工文化活动、公关关系等方面进行量化。 三是严格执行奖罚。规矩定了,关键看敢不敢较真,这就分出管理水平。比如万达院线有一年自己把指标定高了,相当一部分影城辛苦一年,算下来一分奖金都没有,这时候发不发钱就要较真。在万达不讲情面,都是按制度。所以万达有的项目总经理奖金比副总裁拿得还多,同样的公司同样的岗位,薪金可能相差3倍,但大家都服气。在万达,违反制度就要受到惩罚。万达曾有一位主管招投标的副总裁,在一次电缆招标中,违反规定让排名靠后的单位中标,后来事情暴露,我们二话没说把他开除了。 四是内部审计制度。万达有个很厉害的审计部,兼有审计监察双重功能,人财物都直接归我管理;人员很多是审计师、纪检人员出身。我们对所有公司每年一审计,审计后出示三种意见:第一是管理建议书,不处罚,只提管理建议;第二是整改通知书,有处罚,但限于行政经济处罚;第三是审计通报,开除责任人或移送司法。万达审计非常严格,这

共享经济Airbnb案例分析

共享经济Airbnb案例分析 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共享经济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并且在潜移默 化的影响着生活方式。共享经济这种模式的应用在未来应该是越来越广泛,无论 是对用户还是对第三方虚拟平台都是有利的,但随着共享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 也会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本文以Airbnb为例分析了其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等问题,阐述了Airbnb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对共享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共享经济;Airbnb;发展趋势;启示 一、背景介绍 Airbnb是一家出租居民空闲房间的网站,英文全称是Air Breakfast and Bed, 既“空中早餐和床”。在这个网站上,人们可以通过出租自己的房间获取利润。该 网站的概念形成于2007年,正式运营则是在2008年。 二、案例分析 (一)商业模式 Airbnb属于共享高价值固定资产的产品服务系统的商业模式。房东可以把闲 置房源出租,赚取额外的收入,而房客可以以合理或低于平均的价格入住各种特 色房源,不仅有居家体验,还可以和当地的房主深入交流,在短期内体验当地文化,更好的融入当地环境。 (二)盈利模式 Airbnb通过P2P共享平台将个人闲置房间、公寓或别墅出租给旅游人士,通 过预订服务费产生收入。其中房东服务费为租金的3%,房客服务费为租金的6%--12%。Airbnb的盈利方式既不靠广告模式,也不靠佣金模式,而是通过搭建一个 网络社交平台,从而形成一个隐形会员加盟方式的盈利模式[5]。 (三)运营策略 1.了解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良好体验 首先Airbnb公司高层亲自参加各地用户聚会,倾听当地用户的声音、心声。 其次Airbnb还发布符合当地语言、使用习惯的网站、APP,根据国内不同安卓应 用市场定制安卓版手机应用,支持新浪微博登录、银联支付、微信分享,只为给 用户更好的体验。 2.营销策略 Airbnb成立专门的在线营销团队进行营销,Airbnb经典的营销策略有视觉营销,如专业摄影服务;推荐营销,用户推荐系统Referral system,老用户推荐新 用户,可获得折扣或代金券等优惠;技术营销,如一键将信息发布到分类信息网 站Craigslist上的集成功能;跨界营销,如与宜家家居的“跨界过夜”活动。不论哪 一种营销方式,Airbnb始终把用户的参与感、信任和连接放在首位,将线上参与 和线下实体消费者参与结合起来。 (四)核心竞争力 本文认为,Airbnb的核心竞争力是其社区参与和个性化服务与体验。相比于 酒店,旅管,Airbnb提供了更多的房源,更是为得到本真的当地和个性化体验以 及与房主产生个人联系提供了一种可能,这种社区参与个性化体验使得这种新兴 的模式有着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三、分析评价与未来发展 (一)优势分析与评价 1.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

拼多多商业模式调研研究

拼多多商业模式调查研究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公司概况 (3) 第一节公司概况 (3) 第二节发展历程 (3) 第三节合作平台及合作品牌 (4) 第四节市场地位 (5) 第三章商业模式 (5) 第一节平台定位 (6) 第二节核心理念 (6) 第三节运营模式 (6) 第四章成功契机 (9) 第一节智能手机加速下沉 (9) 第二节电商品质化升级 (9) 第三节以微信为入口,社交模式快速裂变 (10) 第四节产品价格低于对标平台 (12) 第五章拼团产品类型 (12) 第一节【抽奖团】&【试用团】 (13) 第二节【超级团】&【秒杀团】 (14) 第三节【海淘团】 (15) 第四节【团免团】 (15) 第五节升级玩法-团长分佣 (16) 第六章拼多多优惠活动分类 (17) 第一节直接打折型 (17) 第二节助力打折型 (18) 第三节现金领取型 (18) 第四节抽奖型 (18) 第七章盈利模式 (19) 第一节抽成+账期 (19) 第二节广告(CPC、CPM等) (19) 第三节品牌曝光广告 (19) 第四节商家保证金 (19) 第八章总结与思考 (20) 第一节社交元素的商业价值和应用 (20) 第二节商业模式去中心化 (20) 第三节三四线用户是电商蓝海 (21) 第九章拼多多爆红背后值得借鉴的思路 (22) 第一节重视微信小程序的开发 (22) 第二节利用社交货币兑换优惠刺激粉丝分享 (22)

第一章引言 自2016年10月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以来,阿里积极布局线下,目前已实现对百货(银泰商业、中央商场)、超市(联华超市、新华都、高鑫零售等)、家电(宁云商)、家居(居然之家)多业态覆盖;投资盒马鲜生和易果生鲜,打造新零售标杆。 2017年底以来,腾讯也加速线下布局,先后宣布参股永辉超市、家乐福、万达、海澜之家、步步高。至此,腾讯的超市阵营已形成永辉/红旗/中百+家乐福+步步高,同时线下非超市阵营也在逐步扩充(万达和海澜之家)。 虽然阿里和腾讯分别在“电商”和“社交”领域拥有强势竞争力,但双方却似乎均未能很好地将这两个因素融合于一种新商业模式里。而当几乎整个零售行业都将目光聚焦于新零售上时,仅成立两年左右的拼多多低调地将“电商”与“社交”实现了协同融合,深挖微信海量活跃用户,基于社交关系背书的拼团分享模式,有效降低了用户下沉成本,触及更广人群,一跃成为2017年的电商黑马。

万达广场的业态组合案例分析

万达广场的业态组合案例分析 本帖最后由niuyear 于2009-5-26 1129 编辑 万达第三代城市综合体的整体功能性定位和业态组合基本符合广场所在区位的属性及特征,但在项目规模、业态的相互匹配、业态布局及业态配比等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 1、北京万达广场处于北京CBD核心区域,项目区位得天独厚,为典型的城市高端商务区域,该项目定位于城市中心商务型城市综合体。 1)功能性选择符合项目的区位特征,整体品牌优势突出,但各业态的规模效应尚无法充分体现。北京万达广场的基础功能以服务商务人士的商务活动与商务消费 为主,基本业态涵盖了5A级甲级写字楼、公寓商务楼、六星级酒店、购物中心及相关商务配套。但从几个核心业态各自的规模效应来看,除了万达索菲特六星级酒店和万达院线有较强的影响力之外,其他的相关功能业态都还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万达持有且可租赁的5A 级甲级写字楼仅为1.7万平方米,而周边同业态竞争对手中金地为20万平方米、华贸为30万平方米。由于规模的限制,万达广场无法形成全球知名企业集团聚集扎堆的效应,项目的长期收益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2)特定业态的定位有调整的必要,业态组合的合理性有提升的空间。现有的业态组合不尽合理沃尔玛家庭日用品大卖场的定位,与项目整体高端商务服务的定位不匹配。沃尔玛日常的营运状况也不符合该业态的运营特点周一到周五的销售状况要好于周末,这与大卖场正常的销售规律正好相反。由于项目区位的特征及购物中心本身规模的约束,万达广场零售部分专注于精品百货或有一定规模的主题类时尚百货可能会更符合项目的发展需要,现在的时尚流行类零售业态比例偏小。 从业态功能相关性及目标客群一致性两个方向来看,尽管神采飞扬与万达院线的组合布局可以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客群共享,但如果将这两个业态置于六星级酒店旁,业态相关性较弱,而冲突性表现更强,这需要在前期的业态组合方面进行更细致的思考和规划。 收藏分享评分 回复引用订阅TOP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niuyear ( )当前离线 UID1037 帖子44 精华0 积分668 阅读权限50 在线时间3 小时注册时间2009-2-5 最后登录2009-5-31 高级会员

万达商业地产运作模式

万达商业地产的八点心得及运作模式 1891项目是公司首次尝试商业地产,以后会有更多的商业地产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说明公司非常有远见。个人愚见,从理论上当可开发的有效土地越来越少时,商业地产就成了开发商必争的一块蛋糕,而开发商所拥有的商业项目的比重和质量是衡量企业是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与其以后争个头破血流,倒不如提早进入这一领域。由于我之前在万达工作,在这里把王健林的讲话及自己的感受加以整理,把万达的商业地产经验和 运作模式与大家分享和交流,尤其对于商业地产不太熟悉的同事,可通过这篇文章对商业地产有初步的了解。 “什么叫商业地产。我看报纸上谈了很多商业地产,但很少有人搞明白。我个人理解,商业地产不是商业,也不是地产,也不是简单的商业加地产。我认为,商业地产是以零售物业的租金收入为目的的长期房地产投资。目的明确,是以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为目的,如果开发后销售出去,称不上商业地产。我们在大连有一个大型开发项目,做了5万多平方米的二层底商,建完后全部出售了,这就不叫商业地产,这是房地产,房地产开发本来就包含住宅、写字楼、底商建筑等。如果开发目的不是以零售物业租金收入为目的,就不能叫商业地产。”一一王健林 这是王健林对商业地产的定义,说的透一点,商业地产的本质是开发商建设的购物中心只租不售,自己经营管理,也就是说开发商是自己所开发项目的最大业主,或者把商业地产理解成购物中心会更恰当。这同房地产有本质的区别,房地产开发,拿地、规划、施工、销售一次性获得收益,但商业地产前期投入很大,要靠后期的租金、商家的销售返点作为 利润来源。 另外,商业地产的发展有三个前提条件:1、人均收入水平。在国外,人均GDP3000-4000 美元时,购物中心才能迅速发展。中国现在只有部分一线城市达到这个水平,部分地区满足这一条件,但长期看收入水平总是要上升的,未来购物中心发展也会随收入水平的上涨越来越繁荣。2、租户需求。近几年,尤其WTO以后,全球前百强零售业有近90%进入中国,都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可以说需求巨大,唯一欠缺的是最后一点,房地产信托基金。3、房地 产信托基金。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国外投资商业地产的回报率是4—6%在中国由于是 新兴市场,收益略高,能达到8—9%如果10年期贷款,每年利息8%那么就不可能做这个产业。全世界购物中心发展比较好的国家,无一例外地,都是使用房地产信托基金。只有这种模式,它吸纳的是民间闲资、退休基金、政府基金、保险基金这种求稳而对回报率要求不高的资金,只有它们才能托住购物中心的发展。所以,凡是解决了信托基金的国家,购物中心才能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比如在英国,虽然其它产业很平稳,但十年来购物中心的发展却如火如荼,现在开业1400多家,在建200多家,占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万达集团的六要素分析 一、产品定位 万达商业广场从 2000 年后开始呈现市场,2001 年第一个项目长春万达商业广场开业。万达商业广场发展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其发展模式共经历了三代产品。 万达进入商业地产领域之后第一批做的六个店,分布在长春、长沙、南昌等城市的核心商圈,都是当地最好的黄金地段。产品模式就是单体商业楼,总面积 5 万平方米左右,地下一层,地上四层;业态分层布局,地下是停车场。一楼是分割销售的小店铺,二、三楼是超市,四楼是电影城。 万达商业地产的第二代产品叫商业组合店,比第一代有进步:项目面积达到10-15 万平方米;业态有百货、超市、影院等五六个主力店。第二代产品在设计上仍存在缺陷:一是没有室内步行街,整个项目没有灵魂;店和店之间的联系割裂,人流动线设计不合理。二是纯商业定位,除了商业之外没有文化、娱乐、体育、酒店等别的业态。三是零售类比例偏大,占总经营面积80%以上。代表项目:沈阳万达商业广场、天津万达广场。 2004 年-2005 年是万达商业广场的一个分水岭,从项目的选址到开发规模、产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2006 年底开业的项目看,大多属于大型的综合体,万达商业广场已经实现从第二代产品到第三代产品的过渡。 万达产品形态的转型与其商业模式的变化关系密切: 第一个阶段是利用沃尔玛作为商业号召力,同时与时代华纳等机构结为战略合作伙伴,投资于购物中心,然后将黄金铺位高价分零出售。 第二阶段是若干个没有散售的购物中心整体出售,溢价变现。 第三代阶段的产品是核心商业部分只租不售,但大型综合体中的住宅与小型商业、 写字楼的销售,有效解决了资金支持问题。 二、业务系统 万达集团的业务结构以商业地产为核心主业,支柱产业包括:高级酒店、文 化产业、连锁百货。 1.垂涎已久的连锁百货行——万千百货 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万千被定义为新兴支柱产业的连锁百货。其实早在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