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测试卷

(总分60分,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C—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C)

A.天然气B.酒精C.氢气D.汽油

2.下列属于“节约用水”标志的是(B)

A .

B .

C .

D .

3.归纳是学习的一种有效防范,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

A.化学常识B.化学与生活

①活性炭除异味是利用它的吸附性

②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③充入氮气食品防腐

①用pH试纸测定洗发水的酸碱度

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③碳酸氢钠是烘焙糕点发酵粉成分之一

C.化学与健康D.化学与安全

①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②海鲜防腐可以用甲醛溶液浸泡

③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①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A.A B.B C.C D.D

4.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B)

A.CH4、CO B. SO2、NO2C.CO、CO2D.SO2、CO

5.金属M与AgNO3溶液发生反应:M+2AgNO3═M(NO3)2+2A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M一定不是铝

B.M的金属活动性比Ag强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M一定排在氢前面

6.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C)

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

C.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

D.虾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13:1

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D)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是( B )

A.鉴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

B.除去CO2中的氯化氢气体

C.干燥CO2

D.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9.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A )

A.SO2H2SO3H2SO4

B.Fe Fe2O3FeCl3

C.Na2CO3NaNO3KNO3

D.CaCl2溶液CaCO3Ca(OH)2

10.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向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备CO2后残留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已知氯化钙溶液

呈中性)。在溶液中插入pH传感器,测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D)

A.开始时溶液pH=2是因为残留液中还有盐酸剩余

B.d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

C.c点表示此时溶液呈中性

D.ab段表示随着Na2CO3溶液的滴入,CaCO3沉淀的质量逐渐增加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40分)

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村{关。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鸡蛋、瘦肉等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蛋白质________。

(2)厨房中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时,会出现____乳化____(填“溶解”或“乳化”)现象。

(3)使用碳素墨水书写的文字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__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4)在酒厂附近常可以闻到酒味。请从微观角度加以解释_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5)新鲜牛奶的pH约为7,储存一段时间后味道变酸,pH__变小___(填“变大”或“变小”)。

12.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熔点低(填物理性质);

(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3;

(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Ga2O3;

(4)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GaCl3与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GaCl3+NH3=GaN+3HCl 。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0C时将10g丙物质加人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

是饱和 (填“饱和”“不饱和”或“不确定”)溶液。

(2)分别将t3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0C,所得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3)分别将t30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0C,析出晶体较多的

是不能确定 (填“甲”“乙”或“不确定”)。

(4)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方法除去已物质。

14.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的污染物排放,主要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1)在发动机内的高温条件下,氮气可以通过化合反应转化成污染物NO,请在图2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在氧化催化转化器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N、C。

(3)尿素[CO(NH2)2]溶液热分解时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CO(NH2)2+H2O 2NH3↑+CO2↑

若消耗60g尿素,可以产生NH3的质量为34g。

(4)从SCR催化转换器中排出的气体中有N2.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C (填字母序号)A.SCR催化转换器可能将NH3和NO2转化为N2

B.无污染的排出气中只有N2

C.进入SCR催化转换器的气体中可能含有N2

15.A~H内初中化学常見物质。己知A属于盐,常用作建筑材料, E是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F可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H 的溶液呈浅绿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未完全棕标出)。

(1)写出A的化学式、F的名称: A____ CaCO3_____ ,F___氢氧化钙_____ ;

(2)写出反应②、④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______ Fe2O3+3CO2Fe+ 3CO2_______,反应④_____ Fe+CuSO4=FeSO4+Cu _______,其中反应④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置换___反应;

(3)比较D与G的活动性強弱关系: D____>__G(填“>”或“<”);

(4)少量气体B通入F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为___ CO2+ Ca(OH)2= CaCO3↓+H2O。16.如图是实验探究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发生爆炸的条件:

(1)乙装置中对试管加热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在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

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2KCl+3O2↑;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可以利用下列甲(选填“甲”或“乙”)作为发生装置.写出锌粒与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2)利用丙装置可将氢气、氧气收集并混合起来.某次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将瓶子装满水,打开a、b,从右边导管通入氢气至水面降至400mL,水从左边导管流出(如图),然后继续从右边导管通入氧气至液面降到100mL,关闭b.此时瓶中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3 .打开b,再从左边导管向瓶中加水,使混合气体全部排出,并用一次性保鲜袋收集,直接点燃保鲜袋内的混合气体.实验共四次,实验数据及现象记录如下表,请将表中漏填的数据及现象补填上.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1:4 2:3 2:1 4:1

氢气的体积百分数20% 40% 66.7% 80%

点燃后现象爆炸爆炸爆炸保鲜袋燃烧,没有爆炸

由此可见氢气与氧气混合发生爆炸,除要达到燃烧的三个条件外,还和氢气的体积分数有关.

17.纳米碳酸钡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下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试剂A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BaCO3+2HCl=BaCl2+H2O+CO2↑.

(2)向BaCl2溶液中加入KOH、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2KOH+CO2=K2CO3+H2O、BaCl2+K2CO3=BaCO3↓+2KCl.操作3为洗涤、检验和干燥,洗涤的作用是除去固体表面的KCl 杂质,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试剂AgNO3(写化学式).

(3)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硅酸钠(Na2Si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根据此原理该同学设计出如下方案制备:取碳酸钡和二氧化硅混合物,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烘干得碳酸钡固体.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6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 C-12 O-16 H-1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24分;1-8小题每题1分,9-16小题每题2分)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布 D.冶炼金属 2.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D.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1 3. 2015年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其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 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保护金属资源 B.推广无纸化办公,使用再生纸且双面打印 C.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4.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H﹣结合生成了H2O ]D.铝制品有抗腐蚀性能﹣﹣实质是表面生成了致密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5.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 A.冰和干冰B.银和水银C.烧碱和纯碱D.水和双氧水6.全球近140个国家将根据签署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分 析如图判断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A. 汞原子的质量为 B. 汞的化学式为Hg C. 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 D. 汞为非金属元素 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脂肪、糖类、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2018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可能用到的原子质量:-1 C12 16 23 35.5 3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个小题,共30分) 1、 A.金属材料 B.天然纤维 C.合成材料 D.天然橡胶 2、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 节约资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 的做法是( ) A .用篮子代替塑料袋 B .经常开车上班 C .使用节能灯泡 D .节约每一滴水 3、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取用药品 B .称取药品 C .量取液体 D .搅拌溶解 4、以下是一些食物的近似,对于胃酸过多的人比较适宜的食物是:( ) 物质 橘子 泡菜 葡萄 玉米粥 2.9~3.5 3.0~4.0 3.5~4.5 6.8-8.0 选项 A B C D 5、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临近中考,小明为了给自己增加营养,制定了如下食谱: 主食 米饭 副食 红烧牛肉、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 牛奶 营养学家发现食谱中缺少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建议小明应该增加的食物是( ) A .凉拌黄瓜 B .红烧排骨 C .烧豆腐 D .炒鸡蛋 6、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 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原来,透明板的材料是科技工作者研究出的隔热材料制出的。你知道它属于下列哪种材料么?( )

A.挑选原料 B.加碱燕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 A.稀盐酸除铁锈2O3+ 4 = 22+ 2H2O B.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3+ H24=4+ H2O +2 c.铝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4 + 3O2= 22O3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 事实解释 A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分子不断地运动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由碳元素组成的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 100水和100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分子之间有间隔 9、北京奥运会期间对大量盆栽鲜花使用了诱抗素制剂,以保持鲜花的盛开。诱抗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4,下列关于诱抗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诱抗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B.诱抗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诱抗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45︰5︰16 D.诱抗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10、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 苯甲酸溶液的小于7 B. 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比醋酸的大 C. 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 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1、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任何温度下,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a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比b的大 C.t1℃至t2 ℃之间b曲线以下区域为a、b两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对于a与b混合溶液,可利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来分离 1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溶液(K23)()2溶液、过滤 B 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稀硫酸溶液、过滤 D3()热水、降温结晶、过滤 1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4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23溶液;⑤加过量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 A. ②④⑤①③ B. ⑤④②③①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NaOH 、CuCl 2、NaCl 和Ca(NO 3)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蓝色溶液B 中阳离子只有Cu 2+ B .无色溶液A 中一定有NaOH C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NaCl D .原固体粉末一定有 CaCO 3、NaOH 、NaNO 3、CuCl 2和Ca(NO 3)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根据题意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NaNO 3、CaCO 3、NaOH 、CuCl 2、NaCl 和Ca (NO 3)2中的一种或几种,结合框图,则推测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NaOH 和CuCl 2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沉淀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CaCO 3和硝酸反应会生成气体,因此沉淀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铜,跟硝酸反应后得到的蓝色溶液 B 中有硝酸铜、硝酸钙,如果稀硝酸有剩余,溶液中还有硝酸,所以蓝色溶液中的阳离子,不仅有铜离子还有钙离子等,选项A 不正确; B 、因为固体加水搅拌后得到的沉淀中含有氢氧化铜,因此粉末中一定有NaOH 、CuCl 2,无色溶液A 通入二氧化碳有白色沉淀,所以无色溶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的碳酸钠可与硝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选项B 正确; C 、因为粉末中一定有NaOH 、CuCl 2,它们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所以无色溶液A 中加入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原来有氯化钠,选项C 不正确; D 、因为NaNO 3在题中无法证明有没有,选项D 不正确。故选B 。 2.已知: 3 2322Fe(OH)Fe O +3H Δ O ,现将CO 气体与21.4g Fe (OH )3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一段时间后得到Fe 、Fe x O y 混合物12.8g ,将此混合物溶于100.0g 稀H 2SO 4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2g 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生成CO 2和H 2O 共8.6g B .混合物中含5.6g 铁元素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初三级水平考试化学试卷 1、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须交答题卡。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Ca—40 C 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蒸馏水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料制成家具 B.温衣服晾干 C.蜡烛熔化 D.葡萄酿成酒 3.下列物质与水充分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花生油 B.白糖 C.铁粉 D.木炭粉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入粉末状固体 B.氧气验满 C.稀释浓硫酸 D.称量固体物质 5.有人形象地把人体比喻为一架缓慢氧化着的“高级机器”,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的补充“燃料”。依照这种观点,人们通常摄入的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看作“燃料”的是 A.淀粉 B.水 C.脂肪D蛋白质 6.超细的铁微粒是一种纳米颗粒型材料,可在低温下将CO2分解为炭。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该反应的另一产物可能是O2 D.超细铁微粒在反应中可能做催化剂 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是 ( ) A.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煤气(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通用版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通用版 【本讲主要内容】 中考模拟试卷(一) 【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l~35.5 S~32 Mg~24 Ca~40 Na~23 Fe~56 Zn~65 Cu~64 Ag~108 K~39 第I 卷(选择题 共2大题 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其序号写在括号里。 1. 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① 盐酸除锈、石蜡熔化 ② 白磷自燃,空气液化 ③ 三氧化硫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 ④ 白色硫酸铜粉末通水变蓝,酸、碱溶液使指示剂变色 ⑤ 冰融化成水,倒置泡沫灭火器产生二氧化碳 ⑥ 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A. ①③ B. ②⑥ C. ④⑤ D. ⑤⑥ 2. 我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开发月球新能源——“氦—3”,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有的能源需求。氦—3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氦—3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3. “绿色奥运”是2020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之一。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CO 、NO 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该气体是( ) A. 2N 和2CO B. 2CO 和2NO C. 2CO 和2O D. 2CO 和 3NH 4. 新交通法规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测试酒精既可用于电子仪器,又可用化学方法。某兴趣小组利用物质颜色变化验证酒精的存在,其做法是:向盛有硫酸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红棕色三氧化铬晶体(CrO 3),然后向其中滴加酒精,生成了绿色硫酸铬溶液[342)(SO Cr ]和2CO 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Cr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6,+3 B. CrO 3是一种单质 C. 反应前后Cr 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6 D. 342 ) (SO Cr 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4 5. 下列物质久置于敞口容器中,其质量增加且变质的是( ) A. 固体氢氧化钠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碳酸钠晶体 6. 安全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等有毒物质,不能饮用 B. 工业用盐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和深洞前,要做灯火试验 D. 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的开关排气 7. X 、Y 、Z 、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 ,则X 和Y 之间不可能是( )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doc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O — 16, C — 12, Fe — 56, Cu — 64)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 、有无形态变化 B 、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 、有无新物质生成 D 、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天然气 B 、石油 C 、食醋 D 、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 B 、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 、干冰用作致冷剂 D 、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 A 、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 、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 、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核外电子层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内质子数 D 、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 6 个电子, Y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 2 个电子, X 、 Y 元素化合 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 YX B 、Y 2X C 、 YX 2 D 、 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 O B 、 Fe C 、 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 N 2 B O 2 C CO 2 D 稀有气体 11、 5 月 21 日是“世界无烟日” ,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 A 、 CO 2 B 、 CO C 、 N 2 D 、 CH 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 A 、没有颜色和气味 B 、难溶于水 C 、具有可燃性 D 、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 A 、沼气( CH 4 ) B 、赤铁矿( Fe 3O 4) C 、酒精( C 2H 5 OH ) D 、石灰石( CaCO 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 A 、 He 和 H 2 B 、 O 和 N 2 C 、CO 和 CO 2 D 、 CH 和空气 2 4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 A 、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 、浸没在植物油中 C 、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 、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质质量 B 、溶剂质量 C 、溶液质量 D 、溶液浓度 17、25℃时, 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0%,则 25℃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六-化学试题

中考模拟试题化学试卷六-化学试题( A卷)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铁生锈(B) 食物腐败 (C) 石蜡熔化(D) 木柴燃烧 ( ) 2. 下列物质里,属于纯净物的 (A) 空气

(B) 液氧 (C) 碘酒 (D)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 ( ) 3. KIO3中,碘元素(I)的化合价是 (A) +7 (B) +5 (C) +1 (D) -1 ( ) 4.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错误的是 (A) 氖气—Ne (B) 氯化镁—MgCl2

(C) 氢氧化铝—Al(OH)3 (D) 硫化亚铜—CuS ( ) 5. 下列物质所属类别不正确的是 (A) 纯碱—碱(B) 氢氯酸—无氧酸 (C) 干冰—酸性氧化物(D) 碳酸氢钠—酸式盐 ( ) width=60 height=0> 6.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 7. 下列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 (C) 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D)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最小微粒,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 ) 8. 一定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A) 碱(B) 镁 (C) 氧化物(D) 盐

( ) 9. 在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进行如下操作: ① 加热;② 停止加热;③ 通入氢气; ④ 停止通氢气,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A) ③①②④(B) ③①④② (C) ①③②④(D) ①③④② ( ) 10.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2020最新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0-16 S-32 Ca-40 Fe-56 Na-23 Cl-35.5 C-12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0年“世界环境日”提出“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不能减轻温室效应的是() A.大量烧煤,已解决能源问题B.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D.提倡公共交通或步行方式出行 2.下列图标与文字不相符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C 禁止放易燃物D当心可燃物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

是……………………………………………………( ) 4.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用适量的稀盐酸除铁锈Fe2O3+6HCl =2FeCl2+3H2O B.用一氧化碳作燃料C0+02点燃C02 C.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03高温CaO+C02↑D.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S + O2点燃SO2 5.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6.今年4月,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开始了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分子结构模型如图),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26个质子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热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 C.将石油分馏可以得到多种产品D.合金的各种性能都比纯金属好 8.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桂花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18年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题号-一- 二三四总分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5 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其中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 A. 玻璃破碎 B.酒精燃烧 C.冰块融化 D.铁丝弯曲 2. 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A ) A. 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C .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3. F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C ) R,哉俊金盐 水 IF ;| II 4.化学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以下做法不合理的是(D ) A.食品包装充氮气以防腐 B.乘坐公交车出行实现“低碳”生活 C.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 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是与空气中的氧气起反应 D. 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 6.大蒜中含有的一种有效成分“硫化丙烯”(C 3H S S)具有一定的杀菌食疗价值。下列有关硫化丙烯的说法正 确的是(B ) A.硫化丙烯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硫化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C. 硫化丙烯分子中 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 3 : 6 :1 D. 硫化丙烯分子由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 7. pH, 西 瓜 牙 膏 鸡 蛋 清 pH 2 3 4 5 6 7 8 9 10 11 A.肥皂水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C .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D .皮肤被蚂蚁蛰入蚁酸,可用牙膏涂抹消肿 8.2016年6月5日是世界第45个“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

中考模拟试卷化学试题

中考模拟试卷化学试题 说明: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2、考试形式:闭卷。不允许使用任何型号的计算器、修正带、涂改液等。 3、本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请将第I卷和第II卷的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1-35.5;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40分) 一、(本题共40分。请从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选择1个最佳选项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活性炭吸附色素B.黑火药爆炸C.食物腐败D.木材干馏 2.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的微粒是 A.Mg3N2 B. NH4+C.N2O3D.NO3— 3.不含氢、氧、碳3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A.酸B.碱C.盐D.有机物 4.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 A. 都需要一定的反应条件B.反应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改变 C. 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可观察到明显现象 5.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变化过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 B.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分子可由原子构成 D.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6.气体打火机使用的有机燃料,稍加降温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很容易气化,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有机燃料是 A B C D 化学式C2H6C3H8C4H10C5H12沸点(℃)-88.6 -42.1 -0.5 -36.1 熔点(℃)-183.3 -189.7 -138.4 -129.7 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钞票防伪常使用一种胆固醇(化学式:C27H46O)液晶油墨,它受自然光照射时,能改变颜色。有关这种胆固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胆固醇是一种氧化物 B. 胆固醇是由27个碳原子、4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的 C.胆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46:1 D. 胆固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 9.关于用水制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2020初中化学中考模拟题及答案

出题人:五中张彦丽 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Ca—40 C—12 N—14 一、选择题: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下列能源中最理想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2、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磨杵成针 B、百炼成钢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事实解释 A 在公共场所吸烟导致周围的人被动吸烟分子不断运动 B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大小发生改变 C 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小于200ml 分子间有间隔 D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再分 5、下列有关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多植树造林就可以保护大气资源 B地球表面约80﹪被水覆盖着 C海洋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D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1﹪ 6、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绿色食品,由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下列食品中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 B、面粉 C、海带 D、油菜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足够的氧气所有物质都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C、用水灭火的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不一定能燃烧 8、下列有关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铁丝在空气中加热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光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9、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面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由6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6个氧元素构成 B、维生素C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是6:8:6

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科粤版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将金属镁和另一种金属X的混合物共a g,加入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 B.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 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一定含有两种溶质 D.若滤渣的质量为a g,则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可能是Mg>X>Fe>Cu 【答案】C 【解析】 A、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Mg>Fe>Cu,金属镁先置换出铜,再置换出铁。若滤渣中含有Fe,则滤渣中也一定含有铜,正确; B、若金属镁的量不足,没有将Fe(NO3)中的铁置换完,则滤液中溶质有硝酸镁和硝酸亚铁,滤渣有铜和铁,由于金属X的活动性不确定,可能位于铁之后,故滤渣中可能有三种金属,正确; C、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此金属为铜,若镁没有将硝酸铜中的铜置换完,则滤液中含有三种溶质,错误; D、镁与硝酸铜、硝酸亚铁反应,置换出铜、铁,滤渣质量增加。由于加入混合物的质量为ag,且滤渣的质量为a g,那么X必须置换出铜或铜、铁,且相对原子质量比铜、铁要大(如锌),正确。故选C。 2.区别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其中有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A、厕所清洁剂显酸性,能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产生冒气泡的现象;厨房洗涤剂显碱性,与石灰石不反应;两种物质溶于水都无明显的放热现象; B、 NH4NO3氮肥和K2SO4钾肥,加Ca(OH)2研磨,硝酸铵会生成氨气,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硫酸钾不能;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硫酸钾无明显现象; C、苏打是碳酸钠和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加水,都能溶解;加入稀HCl都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D 羊毛织品和尼龙

(完整版)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化学模拟试题(五)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O—16,C—12,Fe—56,Cu—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本题共 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判断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形态变化 B、有无发光发热现象 C、有无新物质生成 D、有无颜色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天然气 B、石油 C、食醋 D、胆矾 3、下列物质的用途,既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的是() A 、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C、干冰用作致冷剂 D、氧气用于炼钢 4、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A 氧分子 B 氧原子 C 氧离子 D 氧元素 5、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之所以相等是因为() A、物质种类没有改变 B、分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C、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D、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 6、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核外电子层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核内质子数 D、核外电子总数 7、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D、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微粒 8、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X、Y元素化合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YX B、Y2X C、YX2 D、XY 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Fe C、Al D Si 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N2 B O2 C CO2 D 稀有气体 11、5月21日是“世界无烟日”,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CO C、N2 D、CH4 12、氢气不同于其它气体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A、没有颜色和气味 B、难溶于水 C、具有可燃性 D、密度最小 13、下列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与其名称不相符的是() A、沼气(CH4) B、赤铁矿(Fe3O4) C、酒精(C2H5OH) D、石灰石(CaCO3) 14、点燃下列混合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A、He 和H2 B、O2和N2 C、CO 和CO2 D、CH4和空气 15、在下列条件下,铁制品最易生锈的是() A、曝露在干燥的空气中 B、浸没在植物油中 C、曝露在潮湿的空气中 D、浸没在蒸镏水中 16、浓溶液用水稀释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 17、25℃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则2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19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命题人:六中苗慧颖 可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Ba-137 S-32 Mg-24 Cl-35.5) 一、选择题 1、(改编)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以给世博园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 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 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量供应 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宣纸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其制作工艺被列入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列关于宣纸的传统制作工序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挑选原料 B.加碱蒸煮 C.竹帘捞纸 D.剪裁纸张 3、(改编)2019年3月21日,日本福岛第1核电站发生爆炸,大量放射性物质碘131飘散到周边地区。放射性碘元素一旦进入人体,可能导致甲状腺癌。人们可服用含有非放射性碘元素的碘片组织身体从外界吸收碘元素。下列食物可代替碘片的是() A.菠菜 B.牛奶 C.米饭 D.海带 4、(原创)下列关于营养与健康的说法是错误的是() A 摄入维生素不足,不会患营养缺乏症 B 人体内的脂肪储备着丰富的热量 C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迟缓 D 低血糖的人会发出乏力、疲倦等症状,需尽快补充葡萄糖 5、(改编)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室内发生火灾时,一般不要急于打开窗户,以防止火燃烧得更旺 B.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干燥氧气 C.食品包装袋内冲入氮气,可以使食物防腐 D.用加热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6、(改编)下列应用及化学方程式书写均为正确的是()A用熟石灰改良添加硫酸铵的酸性土壤: Ca(OH) 2+(NH 4 ) 2 SO 2 =CaSO 4 +NH 3 ↑+H 2 O B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Na 2CO3+Ca(OH) 2 =CaCO 3 +2NaOH C用盐酸除去氢氧化钠中的碳酸钠:2HCl+Na 2CO=2NaCl+H 2 O+CO 2 ↑ D误食盐酸钡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BaCl 2+MgSO 4 =BaSO 4 ↓+MgCl 2 7、(改编)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食用醋除去马桶内壁的水锈 B.鸡蛋壳含有碳酸钙,可以利用它补钙 C.用活性碳除去水中某些可溶性杂质、不容性杂志及臭味 D.直接用抹布擦背雨水淋湿的自行车防止生锈 8、(改编)对下列事物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9.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为,其中每个大球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小球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4H5 B.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 C.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是4:5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10、(改编)下列图标中属于安全图标的是 ( ) ①②③④⑤

2017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化学摸底考试试卷 分钟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 Mg—24 O—16 S—32 Ca—40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H—1 12 C—Fe—56 选择题第Ⅰ卷 2分,共40分)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1.下列成语或谚语中描述金属的化学性质的是() A.斩钉截铁B.铁杵磨针C.金光闪闪D.真金不怕火炼 2.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油水D.蒸馏水C.泥水 3.欲使冬小麦根系发达,耐寒耐旱,往往需要施加磷肥,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你认为宜施加的肥料是() )NH.CO()B.NHHCO C.KNO D.ACa(HPO2332 2244)4.以下是某些同学在“测定土壤酸碱性”实验中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加土壤颗粒B.加水溶解C.振荡试管D.用玻璃棒蘸取清液 5.判断下列化合物属于盐的是() A.NaO B.Mg(OH) C.HNO D.CaCl 2 2326. 下列各组中的化学式与俗名、学名能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A.Ca(OH) 生石灰氢氧化钙B.KOH 烧碱氢氧化钾2D.NaHCO 苏打碳酸氢钠CONaC .纯碱碳酸钠3237.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O气体,不会

用到的装置是()2 A..D .C .B .往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温度升高、石蜡熔化,塑料片掉了8 )下来。该同学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 A.浓硫酸B.氢氧化钠 C.氧化钙D.硝酸铵 9.能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氧化铜B.氢氧化镁 C.碳酸钙D.硝酸银溶液 10.如图是X、Y、Z三种液体的对应近似pH,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X显酸性B.Y一定是水 D .Z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C.Z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11.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性质用途 用于火氧气具有助燃性箭A 发射

人教版初中化学模拟试卷(初中化学中考模拟卷)知识讲解

2018年初中毕业生中考模拟检测试卷(三) 化学 化学和物理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3页,第Ⅱ卷为第4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5题,共30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Ca 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铸成锅B.矿石炼钢C.铜丝导电D.冰雪融化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 B. Si C. Al D. Fe 3. 将下列物质放入适量的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泥土B.植物油C.苏打D.面粉 4. 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 NH3 B. N2 C. NO D.HNO3 5. 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氟属于金属元素 B. 氟的原子序数是9 C. 氟原子中子数为19 D.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6. 为保护水资源,酸性废液需要处理后排放,为减弱含硫酸废液的酸性,不能选用的物质是 A.废铁钉B.氯化钡C.熟石灰D.碳酸钠

初中化学中考模拟试卷

赣县长洛中学教师业务考试化学试卷 教师编号: 得分: 本卷共四大题,30小题。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Na —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空格内。 1.以下的“水”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雨水 B .消毒水 C .海水 D .蒸 馏水 2.生活中的“加碘盐”、“高钙奶”、“含氟牙膏”,其中的碘、钙、 氟指的是( ) A .原子 B .离子 C .元素 D .分子 3.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B .石灰石能被研磨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变大 D .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该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 A .金刚石做玻璃刻刀 B .用稀硫酸除铁锈 C .甲烷可做燃料 D .用一氧化碳炼铁 5.下列物质长时间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减轻的是 ( ) A .石灰水 B .浓盐酸 C .浓硫酸 D .固体氢氧化钠 6.重金属离子一般都有毒,如Ba 2+ 就有毒。医院里用X 射线检 查胃病时,病人常服用BaSO 4作钡餐,若误服BaCl 2可引起中毒, 这时可先服用大量的鸡蛋清,再服用一定量的解毒剂。下列物 质中是较好解毒剂的是 ( ) A .CuSO 4 B .Na 2CO 3 C .MgSO 4 D .AgNO 3 7.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家庭日常生活用品进 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 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②鉴别食盐和纯碱 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①②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8.学习化学时会遇到很多“相等”,下列有关“相等”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原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 .中和反应中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质量一定相等 C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相等 9.现有a 、b 、c 三种金属,将a 、b 分别放入稀硫酸、c 的硝酸则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卷)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 ) ①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② 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③ 表示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① KMnO4在加热条件下生成制O2、MnO2、锰酸钾,所以开始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为零;反应中质量增加,反应结束质量不再改变;②C还原CuO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参与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大于生成的铜的质量,所以反应中固体的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固体质量不再改变;③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会析出,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的的溶解度减小,溶质会析出,所以溶质的质量会减少,反应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部分析出的氢氧化钙又溶解,溶质的质量增多,但是由于水比反应前少了,所以最终溶质的质量小于开始时,溶质的质量。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由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的反应快,先反应完;锌比同质量的铁反应生成氢气少;最终铁的平线比锌的高;选D 点睛:图像的问题主要是结合化学反应分析图的起点的位置,变化趋势,终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2.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020初三化学中考模拟试题及答案(八)

2020年九年级模拟测试(一) 化学试卷 提示:本次考试化学试卷共8页,分选择题(共25分)和非选择题(共55分)两部分。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填涂,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作答。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第Ⅰ卷(选择题,共2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 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检验气密性C.稀释浓硫酸D.收集氢气3.下列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碳纤维B.聚乙烯塑料C.黄铜D.天然橡胶 4.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砒霜的化学式为As2O3,其中As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5.下列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A.炼铁的原理是利用焦炭与氧化铁的反应 B.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 C.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化合物会导致水体污染 D.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纸花变成红色 C.向稀盐酸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D.灼烧羊毛织物,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7.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引发海啸和核泄漏危机。3月28日,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中子数为145 B.核外电子数为94 C.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239 8.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不正确 ...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9.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硝酸钾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硝酸钾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A.氢氧化钙B.盐酸C.硝酸钡D.硝酸银10.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 + CO2 + H2O ==== NH4HCO3 ②NH4HCO3 + NaCl ==== NaHCO3↓ + NH4Cl ③2NaHCO3 ==== Na2CO3+H2O+CO2↑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 ..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11.小明往右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轻轻搅拌后,粘在烧杯 底部的塑料片脱落,加入的物质不可能 ...是 A.氢氧化钠B.硝酸铵 C.氧化钙D.浓硫酸 12.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OH- B.K+、Ca2+、CO32- C.Ag+、Na+、Cl- D.NO3-、Mg2+、Cu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