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一学期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中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一学期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中考试试卷
2015-2016学年一学期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师范大学 2015-2016 学年 第一学期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3级《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180分钟 闭卷)

注意:请保持字迹工整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哪种开发方法是非传统方法( ) A 、功能分解法 B 、结构化方法 C 、面向对象方法 D 、信息建模方法

2、下面那一项不属于用况图中的参与者( ) A 、人员 B 、内部系统 C 、外部系统 D 、设备

3、对象间的is-a 关系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A 、组合 B 、聚合 C 、关联 D 、继承

4、只与你的直接朋友通信描述的哪一个设计原则( ) A 、单一职责原则 B 、开闭原则 C 、接口隔离原则 D 、迪米特法则

5、一个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这描述的是哪个原则( ) A 、单一职责原则 B 、开闭原则 C 、依赖倒置原则 D 、里氏代换原则

6、常用的基本设计模式可分为( ) A 、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B 、对象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C 、过程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D 、抽象型、接口型和实现型

7、对于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创建类图是为了对系统的动态结构进行建模

B 、在系统分析和实施阶段可以创建和使用类图

C 、每个类图都应该具有泛化关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类与类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下面哪一种关系与其他三种不同( ) A 、双向关联 B 、聚合关系 C 、组合关系 D 、依赖关系

9、Open-Close

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 A 、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 、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 、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 、应当对继承关闭,对修改开放

10、当需要对系统功能以及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外部事物进行建模时,我们一般采用( ) A 、用况图 B 、类图 C 、活动图 D 、顺序图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OOA 中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意思?

2、OOD 模型中总共包含几个部分,分别是哪几个部分,哪个部分是核心部分?

第 3 页共8 页第4 页共8 页

3、面向对象方法有哪些优点?

4、人机交互部分的设计准则有哪些?

5、在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分析设计时,如何识别对象和类?

6、请分别画出组合和聚合的符号,并说明两者的关系与区别。

7、请简述节点和构件的区别。

8、数据管理部分的责任是什么,有哪几类数据管理系统。

9、创建型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10、请写出工厂方法模式的定义。

三、应用题(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1、某系统日志记录器要求支持多种日志记录方式,如文件日志记录(FileLog)、数据库日志记录(DatabaseLog)等,且用户可以根据要求动态选择日志记录方式,现使用某种模式设计该系统,类图如下:

以下是实现代码,仔细阅读后请回答问题。

//日志记录器接口

interface Log

{

________________①

}

//文件日志记录器

class FileLog implements Log

{

public void writeLog()

{

System.out.println("文件日志记录。");

}

}

//数据库日志记录器

class DatabaseLog implements Log

{

public void writeLog()

{

System.out.println("数据库日志记录。");

}

} //日志记录器工厂接口

interface LogFactory

{

public Log createLog();

}

//文件日志记录器工厂类

class FileLogFactory implements LogFactory

{

public Log createLog()

{

________________②

}

}

//数据库日志记录器工厂类

class DatabaseLogFactory implements LogFactory

{

public Log createLog()

{

________________③

}

}

//客户端测试类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________________④

Log log;

factory = new FileLogFactory();

________________⑤

log.writeLog();

}

}

仔细阅读上述代码,判断该代码体现的哪种设计模式?在程序空白处填充代码,使得该程序完整并符合题意。根据客户端代码,写出该通用代码执行后输出的内容。

五、综合设计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使用简单工厂模式模拟女娲(Nvwa)造人(Person),如果传入参数M,则返回一个Man对象,如果传

入参数W,则返回一个Woman对象,用代码模拟实现该场景并绘制出类图。

第7 页共8 页第8 页共8 页

2、计算机包含内存(RAM)、CPU等硬件设备,使用抽象工厂模式实现计算机设备创建过程并绘制相应的类图。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

1.面向对象编程中是如何体现封装性的? 2.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载和重写的含义是什么? 3.什么是接口回调?其过程细节是怎样的? 4.是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和依赖关系? 5.距离说明什么是抽象类和接口,有什么区别,如何应用它 们? 6.面向对象方法有哪些基本原则? ①抽象类与接口②面向抽象原则③开-闭原则④“多用组 合,少用继承”原则⑤“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7.什么是设计模式?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8.什么是框架?框架与模式的区别有哪些? 框架是针对某个领域,提供用于开发应用系统的类的集合。 区别:①层次不同②范围不同③相互关系 9.举例说明面向对象的多态性? 10.软件体系结构有哪几种形式? 1.概念结构:从主要设计元素(构件)及其相互关联、设 计原则和性能角度考虑的结构。 2.模块结构:根据功能分解建立模块的层次结构包括模块 接口、模块管理、模块控制和一致性等问题。

3.代码结构:描述源程序,二进制程序,库文件。在开发 环境下的组织包括系统资源配置管理,系统构造和对象嵌 入机制 OEM 等。 4.执行结构:描述系统的动态结构包括性能、调度、动态 配置和不同系统间的接口等。 11.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有哪些? 1)过程调用: 在某一特定执行路径中传递执行指针。如普通 过程调用、远程过程调用。 2)数据流: 相互独立的处理通过数据流进行交互,在得到数 据的同时被赋予控制权限。如 UNIX 系统中的管道。 3)间接激活: 处理因事件的发生而激活,在处理间没有直接 交互。例如,事件驱动系统、自动垃圾回收等。 4)消息传递: 相互独立的处理间有明确交互,通过显式数据 传递。传递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如TCP/IP 。 5)共享数据: 构件通过同一数据空间进行并发操作。如多用 户数据库, 数据黑板。 12.C/S体系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 1)服务器:负责给其他子系统提供服务。如,数据库服 务器提供数据存储和管理服务,文件服务器提供文件 管理服务,打印服务器提供打印服务等。 2)客户机:向服务器请求服务。客户机通常都是独立的 子系统,在某段时间内,可能有多个客户机程序在并 发运行。

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复习

各种性能指标及如何到达各种性能指标的方法 反应—对正常和极端用法的脚本的反应是否足够快 可伸缩性—系统的能力克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 容量/产量—处理大负荷仍有反应 安全性—系统不会社会产生危害 常用的中间件有那几种类型 (1)常见的对象请求代理架构 (2)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3) Java2 Enterprise Edition(Java2的企业版) (4)消息代理 (5)业务过程代理 有那些常见架构风格 1.管道和过滤器架构风格 适用于需要定义一系列的执行规则数据的独立运算。 组件在输入时读数据流,在输出时产生数据流。 组件:称为过滤器,应用于对局部的输入流的转换,经常增长的计算,因此,在输入结束前输出就开始了。 . 连接器:称为管道,给流提供管道,把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输到另一个输入。 2.面向对象风格 适用于主要问题是识别和保护信息的相关主体。 数据代理和它们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里面。 组件:对象 连接器:功能和过程调用(方法) 3.隐式调用风格 应用于涉及到组件的松耦合集,其中的每一个都执行一些操作,还可能允许其他的操作。 尤其对必须很快重新配置的应用很有用 改变服务的供应商 可能的或是不可能的能力 不是直接的引用过程 一个组件能发表一个或多个事件 在系统中的其他组件能够在事件中注册一个兴趣通过与事件和过程结合 当一个事件被声明后,广播系统(连接器)自己引用已经注册的事件的所有过程 所有声明的事件“隐式”造成了过程在其他模块的调用 4. 客户-服务器风格 适用于涉及到分布式的数据和跨越一系列的组件的处理 组件: 服务器:标准独立的组件提供特别的服务,如打印,数据管理等。 客户端:组件调用服务器提供的服务。 连接器:网络,允许客户端访问远程服务器。 5.分层风格 适用于涉及到分布式的能够分层的组织的类的服务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答案卷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每题2分,计20分) 1. 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A-H的基本偏差为(C ) (A)上偏差, 正值(B) 上偏差,负值(C)下偏差, 正值(D) 下偏差, 负值 2. 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大致为(c ) (A) IT1 ~ IT7 (B) IT2 ~ IT5 (C) IT5 ~ IT12 (D) IT8 ~IT14 3. 决定配合公差带位置的有(b ) (A) 标准公差 (B) 基本偏差 (C) 配合公差 (D) 孔轴公差之和 4. 对于基本偏差代号为JS的孔的公差带,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c ) (A) 基本偏差只能是上偏差 (B) 基本偏差只能是下偏差 (C) 基本偏差可以是上偏差或下偏差 (D) 不能确定 5. 配合是指_(b ) (A)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形位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B)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尺寸公差等级之间的关系 (C)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尺寸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D) 相互结合的孔、轴的尺寸公差带之间的关系 6. 精密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b) (A) IT3 ~ IT7 (B) IT2 ~ IT5 (C) IT5 ~ IT13 (D) IT01 ~IT1 7.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A) (A) 对于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es,且为负值或零 (B) 对于轴,从j~z孔基本偏差均为下偏差,且为正值 (C) 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

级均无关 (D) 基本偏差的数值与公差等级均有关 8. 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30μm,孔的下偏差为―11μm,轴的下偏差为―16μm ,轴的公差为16μm,则其配合公差为(b ) (A) 46μm (B) 41μm (C) 27μm (D) 14μm 9. 决定公差带大小的有(a) (A) 标准公差 (B) 基本偏差 (C) 配合公差 (D) 极限偏差 10. 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标准公差有(c)个公差等级 (A) 13 (B) 18 (C) 20 (D) 28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请把答案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20分) 1.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2.图样标注φ200 -0.021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3.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4.对同一要素既有位置公差要求,又有形状公差要求时,形状公差值应大于位置公差值。(×) 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6.零件图样上规定Φd实际轴线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 mm。这表明只要Φd实际轴线上各点分别相对于ΦD基准轴线的距离不超过0.02 mm,就能满足同轴度要求。(×) 7.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复习整理题目及答案

1、各种性能指标的定义及如何到达各种性能指标的方法ppt1-8 119页-124页 ①性能:吞吐量Throughput 、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 、Deadlines ②实现吞吐量:Peak & Average Many system have low average but high peak throughput requirements ③实现响应时间: Guaranteed & Average E.g. 95% of responses in sub-4 seconds, and all within 10 seconds ④Dealines :Deadline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atch jobs in IT systems 2、常用的中间件有那几种类型(四种) 分类:Business Process Orchestrators 业务流程协调器 Message Brokers 消息代理 Application Servers 应用服务器 Transport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分布式对象系统 (1)CORBA---公用对象请求代理(调度)程序体系结构,它在对象间建立客户-服务器的关系,这样一个客户可以很简单地使用服务器对象的方法而不论服务器是在同一机器上还是通过一个网络访问。 (常见的对象请求代理架构) (2)Basic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MOM 指的是利用高效可靠的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成。通过提供消息传递和消息排队模型,它可在分布环境下扩展进程间的通信,并支持多通讯协议、语言、应用程序、硬件和软件平台。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3)J2EE---- J2EE 核心是一组技术规范与指南,其中所包含的各类组件、服务架构及技 Message-Oriented Middleware, Distributed Objects Systems J2EE, CCM, .NET BizTalk, WebSphere Message Broker, SonicMQ BizTalk, TIBCO StaffWare, ActiveBPEL

公差技术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年 第二学期考试题 科目:机电一体化 《公差技术》试题(A 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尺寸公差带的两要素是 、 。 2、公差等级规定有 级,常用公差等级的范围是 。 3、基本偏差等于零的公差带符号是 、 。 4、配合种类分为 、 、 三大类,当配合的孔、轴需要对中性好,同时还要经常拆装时,应该选择 配合。 5、在表面粗糙度中,当不标注极限值规则时,默认的规则为 。 6、普通螺纹牙型半角的基本值是 。 7、影响螺纹旋合长度的主要因素是 、 和牙型半角误差。 8、花键的键数N 规定为偶数,只能有6、 、10三种。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公差是孔公差和轴公差之和。 A 、标准 B 、基本 C 、配合 2、通常采用 选择配合类别。 A 、计算法 B 、试验法 C 、类比法 3、基孔制过盈配合的公差带的表示方法为 。 A 、H7/u6 B 、H8/h7 C 、H7/k6 4、2个基准件的配合一般认为是 。 A 、间隙配合 B 、过盈配合 C 、过渡配合 5、端面全跳动可以代替 。 A 、面对线的平面度 B 、面对线的垂直度 C 、线对线的平行度 6、一般来说,零件的形状误差 其位置误差。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7、以下哪个参数可用来衡量表面的耐磨特性? A 、幅度参数 B 、间距参数 C 、形状特征参数 8、平键联接的配合种类有( )。 A 、1种 B 、2种 C 、3种 9、当随机误差小时,下列哪项数值较高( )。 A 、精密度 B 、正确度 C 、准确度 10、在进行螺纹标注时,以下哪项不可省略( )。 A 、右旋螺纹 B 、细牙螺纹 C 、中等旋合长度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极限与配合”只能控制光滑圆柱体。 ( ) 2、孔、轴的加工误差愈小,他们的配合精度俞高。 ( ) 3、间隙配合中,孔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的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 4、标注表面粗糙度符号时,符号的尖端应从材料的外面指向材料的表。( ) 5、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尺寸和外壳孔尺寸,都应该采用基孔制,因为孔比轴更难加工。 ( ) 四、注解题(共30分) 1、解释下图所示表面粗糙度轮廓代号中各项技术要求。(5分)

软件体系结构试题免费版本

软件体系结构考试试题 1、设计模式一般用来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a) A.同一问题的不同表相 B不同问题的同一表相 C.不同问题的不同表相 D.以上都不是 2、下列属于面向对象基本原则的是( c ) A.继承 B.封装 C.里氏代换 D都不是 3、Open-Close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a ) A.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以上都不对 4、当我们想创建一个具体的对象而又不希望指定具体的类时,可以使用( a )模式。 A.创建型 B.结构型 C行为型 D.以上都可以 5、要依赖于抽象,不要依赖于具体。即针对接口编程,不要针对实现编程,是( d )的表述 A.开-闭原则 B.接口隔离原则 C.里氏代换原则 D.依赖倒转原则 6、依据设计模式思想,程序开发中应优先使用的是( a )关系实现复用。 A, 委派 B.继承 C创建 D.以上都不对 复用方式:继承和组合聚合(组合委派) 7、设计模式的两大主题是( d ) A.系统的维护与开发 B 对象组合与类的继承 C.系统架构与系统开发 D.系统复用与系统扩展 8、单子模式中,两个基本要点( a b )和单子类自己提供单例 A .构造函数私有 B.唯一实例 C.静态工厂方法 D.以上都不对 9、下列模式中,属于行为模式的是( b ) A.工厂模式 B观察者 C适配器以上都是

10、“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是( d )原则的通俗表述 A.接口隔离 B.里氏代换 C.依赖倒转 D.迪米特:一个对象应对其他对象尽可能少的了解 11、构造者的的退化模式是通过合并( c )角色完成退化的。 A.抽象产品 B产品 C创建者 D使用者 12、单子(单例,单态)模式类图结构如下: 下列论述中,关于”0..1”表述的不正确的是( d ) A.1表示,一个单例类中,最多可以有一个实例. B.”0..1”表示单例类中有不多于一个的实例 C.0表示单例类中可以没有任何实例 D.0表示单例类可以提供其他非自身的实例 13、对象适配器模式是( a )原则的典型应用。 A.合成聚合复用原则 B.里式代换原则 C.依赖倒转原则 D.迪米特法则 14、静态工厂的核心角色是(a) A.抽象产品 B.具体产品 C.静态工厂 D.消费者 15、下列关于静态工厂与工厂方法表述错误的是:( a ) A.两者都满足开闭原则:静态工厂以if else方式创建对象,增加需求的时候会修改源代码 B.静态工厂对具体产品的创建类别和创建时机的判断是混和在一起的,这点在工厂方法中 C.不能形成静态工厂的继承结构 D.在工厂方法模式中,对于存在继承等级结构的产品树,产品的创建是通过相应等级结构的工厂创建的。 16、在观察者模式中,表述错误的是( c ) A.观察者角色的更新是被动的。 B.被观察者可以通知观察者进行更新 C.观察者可以改变被观察者的状态,再由被观察者通知所有观察者依据被观察者的状态进行。 D.以上表述全部错误。 17.对于违反里式代换原则的两个类,可以采用的候选解决方案错误的是:( d ) A.创建一个新的抽象类C,作为两个具体类的超类,将A 和B 共同的行为移动到C 中,从而解决A和B 行为不完全一致的问题。 B.将B到A的继承关系改组成委派关系。 C.区分是“IS-a”还是”Has-a”。如果是“Is-a”,可以使用继承关系,如果是”Has-a”应该改成委派关系

公差期中试题

数控2010级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期末检测题A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φ30的轴,上偏差是-0.010,下偏差是-0.036,其最大极限尺寸是(),最小极限尺寸是(),其公差是()。 2、按孔公差带和轴公差带相对位置不同,配合分为()()()三种。其中孔公差带在轴公差带之上时()配合、孔、轴公差带交叠时为()配合。 3、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不作任何()、()或(),就能进行装配,并能保证满足机械产品的()的一种特性。 4、当最大极限尺寸等于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当零件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其基本尺寸时,其()偏差等于零。 5、孔的上偏差用()表示,孔的下偏差用()表示,轴的上偏差用()表示,轴的下偏差用()表示。 6、在公差带图中,表示基本尺寸的一条直线为(),在此线以上的偏差为(),在此线以下的偏差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把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的几何参数做得完全一致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2、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 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3、在尺寸公差带图上,零线以上的为正偏差,零线以下 的为负偏差。() 4. 相互配合的孔和轴,其基本尺寸必须相同。()

5、零件的实际尺寸位于所给定的两个极限尺寸之间,则零 件的该尺寸为合格。()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基本尺寸是()。 A 测量时得到的 B 设计时给定的 C 计算得到的 D 实际尺寸 2、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 A 大于 B小于 C等于 D 大于、小于或等于 3. 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4.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为()。 A、上偏差; B、下偏差; C、基本偏差; D、实际偏差 5. 实际偏差是()。 A、设计时给定的; B、直接测量得到的; C、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 D、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6. 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 A、最大极限尺寸; B、最小极限尺寸; C、基本尺寸; D、实际尺寸 四、计算题(共36分每做对一步得9分) 1.已知一轴的基本尺寸为φ40,最大极限尺寸为φ39. 991,尺寸公差为0.025 mm,求其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和下偏差。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末复习整理解读

1面向对象编程中是如何体现封装性的? 封装是把过程和数据包围起来,对数据的访问只能通过已定义的界面。 2重载和重写的含义 重载是发生在一个类中,方法名相同,参数不同 重写(覆盖)是子类继承父类,子类可以通过重写的方法隐藏继承的方法 3 什么是接口回调,过程细节是什么? 概念:把可以实现某一接口的类创建的对象的引用赋给该接口声明接口变量,那么该接口变量可以调用被类实现(重写)的接口方法。 4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和依赖关系 组合(关联)关系:A类中成员变量是用B类声明的对象。公司--职员 依赖关系:A类中某个方法的参数是用B类声明的对象,或某个方法返回的数据类型是B类的对象 5抽象类和接口,区别是什么?如何应用 抽象类:抽象类中有抽象方法;抽象类中不能用new运算符创建对象;抽象类的对象做商转型对象 接口:(1)接口中只可以有public权限的抽象方法,不能有非抽象方法; (2)接口由类去实现,即一个类如果实现一个接口,那么他必须重写接口中的抽象方法 (3)接口回调 区别:接口中只有常量,不能有变量;抽象类中既可以有常量也可以有变量; 抽象类中也可以有非抽象方法,接口不可以。 应用:定义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 void 方法名(); 在子类实现抽象方法:public void 方法名(){} 接口:public interface 接口名{}接口只负责定义规则,不负责任何实现;实现交给实现接口的类 (6)面向对象的六条基本原则包括: 开闭原则,里式代换原则,单一职责,依赖倒转、迪米特法则(接口隔离)。 (7)什么是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是从许多优秀的软件系统中总结出的成功的可复用的设计方案。是一套被反复使用、多数人知晓的、经过分类编目的、代码设计经验的总结。使用设计模式是为了可重用代码、让代码更容易被他人理解、保证代码可靠性 (8)什么是框架?框架与模式的区别有哪些? 框架是针对某个领域,提供用于开发应用系统的类的集合。 区别: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相互关系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期中考试试卷

安徽师范大学 2015-2016 学年 第一学期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13级《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课程期中考试试卷 (180分钟 闭卷) 注意:请保持字迹工整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面哪种开发方法是非传统方法( ) A 、功能分解法 B 、结构化方法 C 、面向对象方法 D 、信息建模方法 2、下面那一项不属于用况图中的参与者( ) A 、人员 B 、内部系统 C 、外部系统 D 、设备 3、对象间的is-a 关系可以用以下哪一个来表示( ) A 、组合 B 、聚合 C 、关联 D 、继承 4、只与你的直接朋友通信描述的哪一个设计原则( ) A 、单一职责原则 B 、开闭原则 C 、接口隔离原则 D 、迪米特法则 5、一个软件实体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这描述的是哪个原则( ) A 、单一职责原则 B 、开闭原则 C 、依赖倒置原则 D 、里氏代换原则 6、常用的基本设计模式可分为( ) A 、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B 、对象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C 、过程型、结构型和行为型 D 、抽象型、接口型和实现型 7、对于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创建类图是为了对系统的动态结构进行建模 B 、在系统分析和实施阶段可以创建和使用类图 C 、每个类图都应该具有泛化关系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8、类与类之间存在相互关系,下面哪一种关系与其他三种不同( ) A 、双向关联 B 、聚合关系 C 、组合关系 D 、依赖关系 9、Open-Close 原则的含义是一个软件实体( ) A 、应当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 、应当对修改开放,对扩展关闭 C 、应当对继承开放,对修改关闭 D 、应当对继承关闭,对修改开放 10、当需要对系统功能以及与系统进行交互的外部事物进行建模时,我们一般采用( ) A 、用况图 B 、类图 C 、活动图 D 、顺序图 二、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OOA 中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含义分别是什么意思? 2、OOD 模型中总共包含几个部分,分别是哪几个部分,哪个部分是核心部分?

几何公差测量 试题库_标注题:答案

六、标注题: 1.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 (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 (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μ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μm。N 2.如图所示零件,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孔Φ1轴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 (2)、外圆柱面的圆柱度公差为0.04mm; (3)、圆锥孔Φ2对孔Φ1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 (4)、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 (5)、左端面对孔Φ1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3mm。 12 12 A 0.03A 0.01 B A 0.02 0.05B0.04

3 .如图所示为圆锥齿轮的毛坯,试在图样上标注各项形位公差要求。 (1)、齿轮轴孔Φ1采用包容原则; (2)、齿顶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2mm; (3)、齿顶圆锥面的斜向圆跳动度公差为0.04mm;(4)、右端面对左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5mm;(5)、右端面的全跳动度公差为0.03mm。 11 E A B 0.04A0.02 0.05B 0.06A 4.将下列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A面的平面度公差为0.01mm; (2)Φ50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1mm; (3)Φ65孔的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且圆柱度误差不超过0.013mm; (4)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它们的公共孔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5)Φ50和Φ65两孔心线分别对A面的平行度公差为Φ0.015mm。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题目与答案

1.各种性能指标及如何到达各种性能指标的方法 (1)防止变异模式:是如何设计对象,子系统和系统,使这些元素内部的变化或不稳定性不会对其他元素产生不良影响。 解决方案:识别预测的变化或不稳定之处,分配职责用以创建稳定借口。 (2)依赖反转原理:把你的类从局的现实中隔离开,使他们依赖于抽象类或接口。它促进了代码面向接口而不是实现,这通过保证对实现的低耦合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 2.常用的中间件有那几种类型 (1)常见的对象请求代理架构 (2)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3)J2EE (4)消息代理 (5)业务过程代理 3.有那些常见架构风格 (1)管道和过滤器架构风格 (2)面向对象风格 (3)隐式调用风格 (4)客户-服务器风格 (5)分层风格 (6)仓库风格 (7)解释程序风格 (8)过程控制风格 4.架构师需要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1)涉众之间的交流 (2)技术知识 (3)软件工程学 (4)风险管理

5.什么是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是一系列相关的抽象模式,用于指导大型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软件架构是一个系统的草图。软件架构描述的对象是直接构成系统的抽象组件。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则明确和相对细致的描述组件之间的通讯。在实现阶段,这些抽象组件被细化为实际的组件,比如具体某个类或者对象。在面向对象领域中,组件之间的连接通常用接口(计算机科学)实现。 6.什么是架构风格 一组原则。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组为系统家族提供抽象框架的粗粒度模式。 7.什么是架构视图 一个架构视图是对于从某一视角或某一点上看到的系统所做的简化描述,描述中涵盖了系统的某一特定方面,从而省略了此方面无关的实体。 8.各种架构风格的组件和连接器是什么 1.管道和过滤器架构风格: 适用于需要定义一系列的执行规则数据的独立运算,组件在输入时读数据流,在输出时产生数据流 组件:称为过滤器,应用于对局部的输入流的转换,经常增长的计算,因此,在输入结束前输出就开始了 连接器:称为管道,给流提供管道,把一个过滤器的输出传输到另一个输入。 2.面向对象风格: 适用于主要问题识别和保护信息的相关主体 数据代理和他们相关的操作封装在一个抽象数据类型里面 组件:对象 连接器:功能和过程调用 3.客户-服务器风格: 适用于涉及到分布式的数据和跨越一系列的组件的处理 组件:服务器、客户端 连接器:网络 4.分层风格: 适用于设计到分布式的能够分层的组织的类的服务,每层给它的上一层提供服务,同时作为下一层的客户端。只有仔细的从内层选择选择过程,才能用于他们接近的外层。 组件:典型的过程的集合

软件设计模式与体系结构复习资料

设计准则I:正确性和健壮性 1.正确性:每个项目都要满足指定的需求,然后一起满足所有应用程序的需求,设计的正确性一般是指充分性,实现正确性的正式方法是依靠数学逻辑,非正式方法是判断设计是否满足所需的功能,当进入详细设计阶段时,经常采用正式方法来判断正确性。 2.模块可是类或者类的包,包的接口和类的接口不同,包不能被实例化,通过包来使用接口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包中指定对象来提供相应的接口。 3.为了模块化特定的应用程序,在高层需要创建包,在底层需要创建类 4.设计中用到两种类:领域类和非领域类,一般是从领域类开始类的选择,然后扩展到非领域类,非领域类通常用于概括领域类。 5.健壮性:防止错误输入,防止开发错误;提高健壮性的办法:检查输入、初始化、参数传递技术、检查参数是否违反约束的方法、在类中捕获参数、包装参数、强化意图。 设计准则II 灵活性、可重用性、高效性 1.灵活性:在设计时通常要考虑到将来的变化;增加新功能要依据其上下文和应用范围 2.可重用性:一个方法相对于上下文环境越独立,其可重用性就越高;完全指定、避免不必要的封装类耦合、让名字更具表达性、解释算法。 3.高效性:应用程序必须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功能,同样,对内存容量也有一定的要求 设计模式引言: 1.设计目标是:灵活性、健壮性、可重用性 2.设计原则:面向接口编程的原则(面向接口编程而不是面向实现编程)、可变性封装、开—闭原则(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里氏替换原则(适用于父类,但不一定适用子类)、组合/聚合原则(尽量使用组合聚合/聚合,尽量不使用继承);接口隔离原则(避免接口污

染)、依赖倒转原则(高层低层依赖于抽象、细节依赖于抽象)、迪米特原则(不和陌生人说话)、单一原则 3.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问题(描述了应该在何时使用模式)、解决方案(描述了设计的组成成分)、效果(描述了模式应用的效果及使用模式应该权衡的问题)、模式名称 4.设计模式分类:按照目的可以分为:创建型、结构型、行为型按照范围可以分为:类模式、对象模式 5.模式和框架的区别: 1)设计模式比框架更抽象 2)设计模式是比框架更小的体系结构元素 3)框架比设计模式更加特例化 创建型模式: 1.创建型模式包括抽象工厂模式、生成器模式、工厂模式、原型模式、单件模式 2.创建型模式抽象了实例化过程,它们帮助一个系统独立于如何创建、组合和表示它的那些对象 3.一个类创建型模式使用继承改变被实例化的类,而一个对象创建型模式将实例化委托给另一个对象。 4.随着系统演化地越来越依赖于对象复合而不是类继承,创建型模式变得更为重要 5.创建型模式在什么被创建、谁创建它、它是怎样被创建的以及何时创建这些方面给予很大的灵活性 6. 抽象工厂模式: 意图:提供一个创建一系列相关或相互依赖对象的接口而不需要指定他们具体的类

公差与配合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一学期《公差与配合技术》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一个孔或轴允许尺寸的两个极端称为极限尺寸。2.配合基准制分_基轴制_________和__基孔制________两种。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____基孔制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A. 间隙配合 B. 过渡配合 C. 过盈配合 A.实际偏差 B. 基本偏差 C. 标准公差 A.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大于基本尺寸 B.孔两个极限尺寸都小于基本尺寸 C.孔最大极限尺寸大于基本尺寸,最小极限尺寸小于基本尺寸4.基本偏差是(D)。 A.上偏差 B .下偏差 C. 上偏差和下偏差 D. 上偏差或下偏差 5.垂直度公差属于(C)。 A.形状公差 B. 定位公差 C. 定向公差 D. 跳动公差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ф60H7/f6 代号中,由于轴的精度高于孔,故以轴为基准件。(×)2. 测表面粗糙度时,取样长度过短不能反映表面粗糙度的真实情况,因此越长越好。

( √ )3. 普通螺纹的公称直径是指螺纹的大径。 四、简答与计算(每题10分,共40分) 1. 如图所示零件,若加工时以I 面为基准加工尺寸A 1和A 2,则A 3的尺寸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A3 A2为减环。 A3=A1-A2=(ES3=ES1-ES2={EI3=EI1-EI2=()mm=-0.10mm 故A3=30 + -0.10mm 2.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 答:(1)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 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E 进行比较,从机时获得两面三刀者比什q 的过程,即L/E=q,或L=Eq 。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 度四个要素。 3. 有一组相配合的孔和轴为?3078 h N ,作如下几种计算并填空: N8=(036.0003.0--), h7=(021.00 -) 孔的基本偏差是,轴的基本偏差是___0______. 孔的公差为,轴公差为. 配合的基准制是___基轴制____;配合性质是_过渡配合 (4)配合公差等于. (5)计算出孔和轴的最大,最小实体尺寸. 解: 孔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in=?30+=?29.964mm 孔的最小实体尺寸: DL=Dmax= ?30+=?29.9997mm 轴的最大实体尺寸: dm=dmax=d+es= ?30+0= ?30.0mm

软件设计模式与软件体系结构实验报告

《软件体系结构》大作业(1) 学院:软件学院 课程名称:软件体系结构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年月日 评分表 1、叙述各小组成员完成本题目的分工协作情况。 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先理解题目要求及涉及的设计模式,并一起完成代码编写。另外,组长负责文档制作。 2、评分表 序号姓名评分是否组长 1 2 作业正文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 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3、画出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程序的设计类图;如还有其他图,也一并画出。 4、完成本题目所设计的程序代码。 5、程序运行的典型界面截图

1、作业题目内容的详细描述。 【作业2.1-1】例2.3为使用工厂方法模式设计的汽车保险管理应用程序实例。现在需要 扩展例2.3的设计图,添加一个名为LuxuryCarInsurance的类,并且需要编写此类和其他需要添加的类的代码,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作业2.1-1】在例2.4中,设计并且实现了豪华(Super)和中等(Medium)别墅(House)与公寓(Condo)的查询。要求在该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新的类SemiDetacher(半独立式楼宇),并且编写代码,实现相应的查询功能,详细要求参见光盘的相应作业部分。 2、完成本题目所采用的软件设计模式名称及画出相应的类图,或者是所采用的软件体系结构名称及画出相应的体系结构图。 【作业2.1-1】采用的是工厂方法模式 【作业2.1-2】采用的是抽象方法模式

软件体系结构(考试习题集含答案)

1.面向对象的方法优势体现在(ABD ) A.简化软件开发过程 B.支持软件复用 C.提高软件运行效率 D.改善软件结构 2.用户界面设计中的三条“黄金规则”是(ABC ) A.使系统处于用户控制之中 B.减少用户的记忆负担 C.保持界面的一致性 D.保证用户的易学性 3.用户界面的分析和设计过程是迭代的,其中包括的活动是 (ABCD ) A.用户、任务以及环境的分析和建模 B.界面设计 C.界面实现 D.界面确认 4.界面确认需要注意三个方面(ABC ) A.界面正确完成了用户的任务,适应用户的任务变化 B.易学性和易用程度 C.用户的接受程度 D.用户的习惯 5.用户界面分析时通常采用的信息获取方式包括(ABCD ) A.用户会谈 B.销售人员信息采集 C.市场分析 D.用户支持人员信息收集 6.(C )把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的动作序列抽象为一个过程名和参数表 A.数据抽象 B.动作抽象 C.过程抽象 D.类型抽象 7.(A)把一个数据对象的定义抽象为一个数据类型名 A.数据抽象 B.动作抽象 C.过程抽象 D.类型抽象 8.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ABCD )

A.适用性 B.结构稳定性 C.可扩展性 D.可复用性 9.模块设计时应该考虑(AB ) A.模块功能独立 B.模块信息的隐藏 C.模块接口的简单 D.模块实现简单 10.一个完整的软件设计的主要活动包括有(ABCD ) A.体系结构设计 B.界面设计 C.模块/子系统设计、 D.数据模型、过程/算法设计等 11.模块化是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割成若干个可管理的小问题后,更易 于理解,模块化正是以此为依据的,在划分模块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ABC ) A.模块的可分解性、可组装型 B.模块的可理解性、连续性、 C.模块保护 D.尽可能低分割模块,使得问题的难度降到最 1.什么是软件工程?构成软件工程的要素是什么? 软件工程是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开发和管理之中,对所选方法的研究。软件工程的要素由方法、工具和过程组成。方法支撑过程和工具,而过程和工具促进方法学的研究。 2.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与软件生存周期之间是何关 系? 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退役的全过程叫软件生存周期。软件开发过程模型表示软件开发中各个活动的安排方式,出来软件开发各个活动之间关系,是软件开发过程的概括,是软件工程的重要内容,其为软件管理提供里程碑和进度表,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题库有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3.只要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能装配到机器上去,则该零件具有互换性。 ×4.机器制造业中的互换性生产必定是大量或成批生产,但大量或成批生产不一定是互换性生产,小批生产不是互换性生产。 ×5.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6.基本尺寸不同的零件,只要它们的公差值相同,就可以说明它们的精度要求相同。 ×7. 公差通常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8.图样标注φ200 mm的轴,加工得愈靠近基本尺寸就愈精确。 -0.021 ×9.孔的基本偏差即下偏差,轴的基本偏差即上偏差。 ×10.某孔要求尺寸为φ20-0.046 ,今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19.962mm,可以判断该孔合格。 -0.067 ×11.未注公差尺寸即对该尺寸无公差要求。 √12.基本偏差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的位置。 √13. 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则其配合精度也越高。 ×14. 零件的实际尺寸就是零件的真实尺寸。 ×15. 某一个零件的实际尺寸正好等于其基本尺寸,则此尺寸必定合格。 ×16. 间隙配合中,孔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上,轴公差带一定在零线以下。 ×17. 选择公差等级的原则是,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较小的公差等级。×18. 由于零件的最大极限尺寸大于最小极限尺寸,所以上偏差绝对值大于下偏差绝对值。×19 . 不论公差值是否相等,只要公差等级相同,尺寸的精确程度就相同。 ×20. 对某一尺寸进行多次测量,他们的平均值就是真值。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知识点 1.软件设计的特征 (1)软件设计的开端是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需要软件来解决,这些需要促使设计工作的开始,并成为整个设计工作最初的基础 (2)软件设计的结果是给出一个方案,它能够用来实现所需的、可以解决问题的软件,方案的描述可能是文字、图表,甚至数学符号、公式等组成的文档或模型 (3)软件设计包含一系列的转换过程,即把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为另一种描述或模型,转换后的形态可能更加具体,或更接近于实现 (4)产生新的想法或思路对软件设计非常重要,因为设计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不同的问题或需求总会存在各自的特点,即使同样的问题在不同时期和环境下也会存在区别,因此设计不会是一成不变的 (5)软件设计的过程是不断解决问题和实施决策的过程,因为整个设计是解决一个大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将会分解成众多小问题,涉及真需要一次解决这些小的问题,并在出现多种方案或策略时进行决策,选择其中最合适的 (6)软件设计也是一个满足各种约束的过程,因为软件可能在性能、运行环境、开发时间、成本、人员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约束,设计必须在满足这些约束的情况下给出最佳的设计方案 (7)大多数的软件实际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因为需求在一开始很可能是不完整或不精确的,在设计过程中还会不断发生变化并逐步稳定下来,因此设计需要根据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演化。 2.软件设计的要素 (1)目标描述(2)设计约束(3)产品描述(4)设计原理(5)开发规划(6)使用描述3.软件设计体系的定义 (1)软件设计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结构,包含软件元素、软件元素外部可见的属性以及这些软件元素之间的关系 (2)软件体系结构是软件系统的基本组织,包含构建、构件之间、构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的设计与演化原则 4.软件设计的主要活动 (1)软件设计计划(2)体系结构设计(3)界面设计(4)模块/子系统设计(5)过程/算法设计(6)数据模型设计 5.体系结构“4+1”多视图建模 (1)逻辑视图:该视图关注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为最终用户提供什么服务,它与应用领域精密相关 (2)进程视图:该视图捕获设计中关于并发和同步的内容,重视一些非功能需求,例如性能、可扩展性等,定义了运行实体和它们的属性。 (3)开发视图:该试图主要描述软件在开发环境中的静态结构,开发人员和项目经理对比都会感兴趣。 (4)物理视图:该视图描述软件到硬件的映射关系,反映了软件的分布特征。 (5)场景:可以使用一组重要场景也就是用例的实例,把上述四种视图紧密的联系起来6.什么是软件产品线方法 软件产品线是软件复用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它并不仅仅局限于以前人们在软件复用中考虑的对函数、模块、类、体系结构甚至子系统的重用。 软件产品线指一组具有公共的、可管理特征(系统需求)的软件系统,这些系统满足特定的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 复习题

《软件体系结构》期末复习题 简答题: 1、软件体系结构建模的种类有: 结构模型、框架模型、动态模型、过程模型、功能模型。 2、“4+1”视图模型从5个不同的视角包括: 逻辑视图、进程视图、物理视图、开发视图和场景视图来描述软件体系结构。 3、构件:是具有某种功能的可重用的软件模板单元,表示了系统中主要的计算元素和数据存储。 连接件:表示构件之间的交互。 配置:表示构件和连接件的拓扑逻辑和约束。 端口:表示构件和外部环境的交互点。 角色:定义了该连接交互的参与者。 4、画出“4+1”视图模型图,分析各部分的原理和功能。 5、软件体系结构风格: 是描述某一特定应用领域中系统组织方式的惯用模式。

6、软件体系结构 (Software Architecture) 软件体系结构以组件和组件交互的方式定义系统,说明需求与成品系统之间的对应关系,描述系统级别的可伸缩性、能力、吞吐量、一致性和兼容性等属性。软件体系结构由组件、连接件和属性组成。 7、分层系统的优点有: 1)支持基于抽象程度递增的系统设计,使设计者能够把一个复杂系统按递增的步骤进行分解; 2)支持功能增强,因为每一层至多和相邻的上下层交互,因此功能的改变最多影响相邻的上下层; 3)支持重用。只要提供的服务接口定义不变,同一层的不同实现能够交换使用。这样,就能够定义一组标准的接口,而允许各种不同的实现方法。 8、分层系统的缺点有: 1)并不是每个系统都能够很容易地划分为分层的模式,甚至即使一个系统的逻辑结构是层次化的,出于对系统性能的考虑,系统设计师不得不把一些低级或高级的功能综合起来; 2)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正确的层次抽象方法。 9、 B/S体系结构的优点有什么? 答:1)基于B/S体系结构的软件,系统安装、修改和维护全在服务器端解决。用户在使用系统时,仅仅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运行全部的模块,真正达到了“零客户端”的功能,很容易在运行时自动升级。

(完整版)公差试卷答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培训考试答案 课程: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答卷时间 120 分钟) 姓名: 一、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优先选用基孔制是因为孔难加工,但加工时不一定先加工孔后加工轴。( √ ) 2.圆柱形轴的基本尺寸为80mm ,公差等级为6级,基本偏差代号为k ,则在图样上标 注为mm k 002.0021.0680+ +φ。( × ) 3. 若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小,称为准确度高。( √ ) 4.孔轴配合在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孔的公差等级数值往往大于轴的公差等级。( √ ) 5.实际要素就是被测要素。 ( × ) 6.同轴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 ) 7.设计光滑极限量规时,应遵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规定。 ( √ ) 8.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轴承内径的公差带位置与一般的基准孔H 的位置不同。 ( √ ) 9.国家标准对内、外螺纹的大径和中径都有具体的公差等级要求。( × ) 10.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 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公差范围的“起始尺寸”是 B 。 A . 最大极限尺寸 B . 最大实体尺寸 C . 最小极限尺寸 D . 最小实体尺寸 2.零件加工后通过测量获得的尺寸,称为 C 。 A .公称尺寸 B .极限尺寸 C .实际尺寸 D .实体尺寸 3. 设置基本偏差的目的是将__ A___加以标准化,以满足各种配合性质的需要。 A. 公差带相对于零线的位置 B.公差带的大小 C. 各种配合 4.属于形状公差的有 B 。 A .平行度 B .平面度 C .同轴度 D .圆跳动 5.游标卡尺主尺的刻线间距为 A 。 A. 1mm B. 0.5mm C. 2mm 6.平面度公差带形状为 A 。 A .两平行平面间的区域 B .两平行直线的区域 C .一个四棱柱 D .一个小圆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