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_贺志明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_贺志明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_贺志明

收稿日期:2007-05-28;修订日期:2007-08-02

作者简介:贺志明(1976-),男,工程师,主要从事资源气象、环境气象研究工作。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 风电场选址和风电场保障业务系统 项目资助。

第25卷 第5期2007年10月

江 西 科 学

JI A NGX I SC I ENCE

Vo.l 25N o .5

O c.t 2007

文章编号:1001-3679(2007)05-0611-05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

贺志明,聂秋生,蔡 哲,刘东海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330046)

摘要:分析了能源增长和风力发电的发展趋势,针对风电场的建设运行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提出了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和内容,设计了其业务流程,为风能资源开发利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关键词:风能资源;气象服务体系;设计中图分类号:TK89 文献标识码:A

The Desi gni ng on M eteorol ogical Service Syste m of

W i nd R esources D evel op m ent U se

H E Zh-i m i n g ,N I E Q i u -sheng ,CA I Zhe ,L I U Dong -ha i

(Ji angx i P rov inc ialM eteoro l og ica l Sc ience Instit u te ,Jiangx iN anchang 330046PRC )

Abst ract :Ana lyzed the energy gro w th and the w i n d po w er generation deve l o p m ent tendency ,needle

w indw ar d e lectric field constructi o n m ove m ent to m eteorolog ical serv ice de m and ,proposed t h e con -str uction goal and t h e conten t o f w i n d energy resources deve l o p m ent use to m eteoro log ica l serv ice syste m,desi g ned its ser v ice flo w,prov 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w i n d energy resources developm en t use m eteo r o log ica l serv ice syste m constr uction.K ey w ords :The w i n d energy resources ,The resources m eteorological service syste m,D esi g n

0 引言

目前,全球都面临着能源挑战,气候变化、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能源安全问题得到广泛关注。

1985年,中国曾净出口石油3540 104

,t 从1993年开始转为净进口,2005年净进口石油达到1.4

108,t 约占需求的40%以上。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目标是,GDP 到2020年将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专家估计,能源消费应比2000

年的13.6 108

t 标准煤翻一番多,才能保证实现GDP 翻两番的目标[1]

风能资源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清洁、资源丰富,取之不竭,是一种永久性的大量存在的

本地资源,可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风力发

电是新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电对于保障能源安全、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中部地区工业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也快速增长,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保障能源的持续安全供应,大力开发清洁的风能资源,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2002年,欧洲风能协会与绿色和平发表了《风力12》的研究报告,全面评述了世界范围内发展风电的资源条件、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提出了2020年风电在全球全部发电装机中占据12%的

宏伟目标。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2020年风电发展目标为3000 104KW。近5年来,世界风电装机以年均26.3%的速度快速增长,装机容量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5932 104KW,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6.6 104KW,比上年增长66%。可以预计未来15年将是我国风电大发展的大好时机。中部地区虽然地处内陆,因为冷空气活动、台风活动和特殊地形作用,也蕴藏可观的风能资源储量。薛桁、朱瑞兆[2]等根据全国900余个气象台站实测资料,估算了各省及全国离地面10m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储量,我国的风能资源总贮量为32.6 108KW,实际可开发量为2.53 108KW。其中以江西省为例,据现有资料初步估算,江西省鄱阳湖区风能资源较丰富,技术可开发量约210 104KW。该地区受峡管湖道地形的作用,风向稳定,风力品质较优[3]。

1 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贯彻落实国务院[2006]3号文件的需要

2006年1月12日,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6]3号)正式印发。国务院3号文件明确要求: 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气象主管机构要负责组建太阳辐射、风力强度监测网,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多层次普查和可利用资源的评估,为制订和修订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为大型风电场和太阳能电站勘察、选址提供技术支持,为风电场、太阳能电站的建设、运行、调度提供实时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4] 。要完成国务院赋予气象部门的职责,必须建立从风能资源监测、评价和预报服务和技术服务一体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体系。1.2 是满足风电场建设对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价

的需要

因为风资源调查和评估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风能资源普查的资料网格间距100km~ 200km;风能资源详查的资料网格间距为10km ~50km;风能资源的细查和选址资料网格为间距0.5k m~5km;微观选址的还要精确到风机排布与出力估计。目前国内的风电场微观选址大多数是应用丹麦国家实验室的WASP软件和美国的W i n dFa m er软件,由于风能资源局地性分布非常强,加上测风资料的不足和国外软件主要适用于平原地区,没有针对中国地区进行开发,使得国内风电场微观选址效果不太理想,导致在复杂地形地区风电场移动风机的现象非常普遍。据风电专家透露,因为资源评价失实等原因,国内建成运行的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一般比风能资源评估低20%~30%,有的甚至低40%,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收益。杨振斌、薛桁[5]等就复杂地形条件下风能资源评估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准净力模式进行改进,并进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理想地形条件下的模拟结果,很好的体现山区流场特性,对复杂地形条件下风电场风机布局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准确的风能资源数据需要气象部门有专业的风能资源评价队伍,有过硬的风能资源评价技术和严谨的业务服务流程,从而为风电的开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和公司提供决策依据。

1.3 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

风能资源的优劣是能否发展风电场以及影响风电场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近百年来全球和中国的气候正经历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它对世界和我国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重大的影响。气候变化背景下风能资源变化如何,未来风能资源空间分布如何变化,未来风能资源长期变化趋势如何,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产生哪些影响等,这些问题必须由气象部门用观测数据、科研成果和业务产品来回答。因此,非常有必要建立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体系,以实现对风能资源的长期监测、分析与评估。

1.4 是做好风力发电预报的需要

截至2005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126.6 104KW,建设风电场62个,累计风电机组1864台,分布在15个省(市、自治区),2005年装机比上年增长65.6%,2005年风电上网电量15.

3 108KW时。中部地区经过几年的风能资源调查和评价,风电场的开发建设即将进入实际开发利用阶段。风力资源会呈现有规律性的日变化、月变化、季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而风电有一定的电网接受条件。风电场运行和调度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如风向、风速的变化会引起风力发电的变化,从而会影响电网的调度。目前我国风电场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风电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的冲击,在实际工作中,电网公司都要求风力发电公司提供预期发电量,但目前国内还没有气象部门

612

江 西 科 学2007年第25卷

开展风力发电预报业务,而是由风电场承担运营的公司根据经验简单进行分析,预报准确度急需提高。

1.5 是做好风电场运行气象服务保障的需要

对风机产生威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低温、结冰、台风、雷暴、沙尘暴等,我国幅员辽阔,区域气候特征变化明显。风机是风电场投资的主体,风机的投资占风电场投资的比例很大,1台1200 KW的风机投资就达到500万元~600万元。如极端风速对风机影响极大,2003年9月台风 杜鹃 影响红海湾风电场,很多风机叶片破裂,有的折断;2006年8月的超强台风 桑美 影响温州苍南鹤顶山风电场,多数风机叶片折断,有的风机竖杆甚至拦腰折断,损失很大。如果有风电场预报预警信息,采取提前关机等预防措施,可以减少风电场的损失。如何做好风电场运行的气象服务保障已经是一个迫切的课题。

2 建设的主要目标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体系在充分利用气象部门现有的监测网的基础上,在有开发利用价值的重点地区增设风能资源监测塔,采用无线传输通讯技术,建立具有风能资源动态监测、评估分析和预报预警功能的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流程,为各地气象部门开展风电场选址、风电场资源评价、风电场预报和风电场运行保障提供应用平台。

2.1 组建风能资源监测网

在充分利用现有风能资源监测塔的基础上,在风能资源丰富的重点地区建立风能资源业务观测铁塔,形成风能资源梯度监测网。风能资源观点测网布点原则如下:

(1)调查现有风塔位置,避免出现重复建设;

(2)在选定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北方平原开阔地约每200k m2布设一座风塔,山地复杂地形密些,约每50k m2布设一座风塔;

(3)模式模拟指导风塔选点,针对选定的风能资源丰富区,选择不同天气类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风速变化梯度大的地区选点设测风塔;

(4)在不同地形及下垫面条件下,如高原、山地、丘陵、平原、沙漠、戈壁、湖泊周边、沿海等地设测风塔;

(5)按照不同气候特点设塔。

2.2 建设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

数据库包含拟开发风电场周边的气象台站的历史数据、测风铁塔数据、风电场资源评价数据,风能评价成果、风电场预报产品和服务材料。邱凉[6]等以V isual Basic为开发工具,利用SQL Server为数据库开发风能资源评估系统,使得风能评价工作在w indo w s平台下实现了数据导入、提取、修改、订正和评价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其设计和开发思路值得借鉴。

2.3 建成风能资源技术服务平台

为风电场建设提供风能资源精细化评价提供分析加工平台,提升气象部门开展风能资源评价的水平和技术含量。

2.4 开发风电场预报平台

为风电场建设、运行、电力调度提供预报预警服务。开发出一套含统计预报、数值预报的风力发电量预报模型,为风电场运行、电力调度提供气象服务。为全国气象部门开展风电场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分发提供应用平台。

2.5 设计风能资源开发利用业务服务流程

针对风电场建设全过程对气象的需求和气象部门的特长,设计风能资源从实地调查、资源评价、风电场预报和风电场保障的技术流程,为风电场选址、建设、运行和保障提供气象服务,并业务化运行。

2.6 培养风能资源技术服务队伍

结合风力发电和气象资源技术培养一支风能资源监测、评价和预报预警服务和研究的人才队伍,为风电场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业务产品。

3 建设的主要内容

3.1 风能资源监测网

根据重点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区的面积、地形特征、气候成因和实际需求设计风能资源监测铁塔的个数和具体位置,组建可以长期进行业务观测的风能资源监测网。论证风向风速仪的层数,确保观测数据的完整率要达到业务运行的要求,同时兼顾当地中尺度业务预警系统的监测需要,在6m处安装气温、气压、湿度(风能监测亦需要)、雨量4要素传感器。以后还可以视服务需要在塔上安装其它的监测仪器。业务铁塔监测包含风向风速、风脉动和风工程参数的梯度动态监测、常规气温、气压、湿度、雨量动态监测。所有气象要素采样为连续不间断采样,数据通过GPRS 模式实现实时传输,并纳入现有的气象部门的

613

第5期 贺志明等: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

三站四网 建设布局。

3.2 风能资源数据库3.2.1 数据库内容 风电场周围气象台站的历史数据;新增测风站数据;开展风电场选址所积累的数据;已有及新增的风能评价成果或产品。3.2.2 数据库内容格式 原始气象数据及数据类产品以ACCESS 形式储存;文本文件及图像类产品以PDF 格式储存。

3.2.3 数据库功能 对来自各个测风站的原始数据进行采集、分类、整理和存储;向产品加工系统提供信息;自动将原始数据转化为 三站四网 显示平台所需的格式并发送至省级气象信息中心。

3.3 风能资源技术服务平台

杨振斌、薛桁

[7]

等提出应用卫星遥感反演出

地形、地貌特征,融合地理信息数字高程数据,获得三维TM 图像,在三维地形上进行风场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用以进行风电场宏观选址。选择合适的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得出风场分布,进而初步得出风电场的面积、风能技术可开发量、风能品质等,为风电场宏观选址提供技术支持。如果有进一步的详细测风数据,且用户需要,通过购买单个风电场高精度地理信息地图,引进风电场微观选址模型并实现本地化,计算出风机阵列的位置。

建立风能资源技术平台,可以对实测资料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估,完成重点风场风能资源储量、技术可开发量、有效风时数、年平均风功率密度等参数的计算,并绘制基于G I S 技术的风能资源分布图,估算风场可实际开发利用的面积和风能资源量,为风电场规划和选址提供精细化的资源评价结果。3.4 风电场预报平台

通过风能资源测网的实时资料和常规气象站的资料,选择合适的中尺度数值模拟,模拟出目标区域的各气象要素场,结合风电场运行风机的参数和统计规律和预报员的经验,给出风电场48h 发电量预报,对风电场有破坏作用的大风发布预警信息,为电网调峰及风电场安全运行提供气象服务。由大风引发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纳入现有灾害性天气发布体系。3.5 业务服务流程设计

根据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对气象的实际需求、

特点设计业务服务流程,如图1。

图1 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技术流程

4 结论

(1)可提高气象部门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为国家和区域的能源安全和能源保障提供技术支持。

(2)提升气象部门风能资源监测、评价、预报和服务能力,推动清洁战略能源的建设,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并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3)可科学地掌握有开发利用价值风场的风能资源的动态变化规律,使风能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提高风电投资的效益,节约风电投资的成本。

(4)为今后风电场建成运行提供发电量预报、大风警报和电网调峰等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技术和业务平台。

(5)可以增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和预报预警能力,可更好地满足大风区域公众生活、交通、农业、渔业等方面在气象信息方面的需求,提高大风区域的气象服务质量,有利于预防因大风而引发的气象及其衍生灾害。

参考文献:

[1] 杜祥琬.中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 ].河南科

学技术协会之中部崛起论坛,2006.[2]

薛 桁,朱瑞兆,杨振斌,等.中国风能资源贮量估算[J].太阳能学报,2001,22(2):1-4.

614 江 西 科 学2007年第25卷

[3]

陈双溪,聂秋生,曾 辉,等.鄱阳湖区风能资源储量及分布研究[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6,29(1):1-6.

[4]《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EB /OL ].http ://www .gov .cn /ztzl/2006-07/27/content_347464.ht m ,2006-07-27.

[5]杨振斌,薛 桁,桑建国,等.复杂地形风能资源评

估研究初探[J].太阳能学报,2004,25(6):1-6.[6]邱 凉,鱼京善,秦树林,等.风能资源评估系统开发与应用[J].能源环境保护.2004,18(2):1-3.[7]

杨振斌,薛 桁,王茂新,等.卫星遥感地理信息与数值模拟应用于风能资源综合评估新尝试[J].太阳能学报,2003,24(4):1-4.

(上接第601页

)

图4

的整体误差在整个迭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图5 k 的整体误差在整个迭代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误差在迭代一次后都下降了很多,但是,单独反演k 时,在迭代12次后就趋于稳定,同时反演k , 时在迭代27次后才趋于稳定,这是由于单个反演较同时反演容易;从图4和图5可看出,同时反演时,k , 几乎是同步收敛的,这表明二者可以在同化过程中得到同步修正。

以上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变分伴随法

解此类非线性抛物方程同时反演问题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黄思训,韩 威,伍荣生.结合反问题技术对一维模

式变分资料同化的理论分析及数值试验[J].中国科学(D 辑),2003,33(9):903-911.[2]

杜华栋,黄思训,石汉青.一维半地转浅水模式反演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 辑),2004,19(1):38-45.[3]刘继军,不适定问题的正则化方法及应用[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万仲平,费浦生.优化理论与方法[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5]

N day ir i nde I ,et al .N ew spec i a l so l uti ons of t he brusse -lator reaction model [J].Phys .A:M ath .G en ,1997(30)5151-5157.[6]

A b l ow itzM J ,Solitons ,N onli nea r Evo l ution and Inve rse Scatting[M ].N ew Y ork :Cambr i dge U n i versity P ress ,1991.[7]

Constanti n P ,F o i as C,N ico laenko B .In teg ra lM anifo l ds and Inerti a lM anifo l ds f o r D i ssi pati ve PDEs[M ].N ew Y o rk :Spr i ng er-V e rlag ,1989.[8]

M a rban J M,P a l encia C .A new nu m er i ca l m et hod f o r backwa rd parabo li c proble m s i n the m ax i m u m -no r m setti ng[J].S I AM J .N u m er .A na ,l 2002(40):1405-1420.

615 第5期

贺志明等: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气象服务体系设计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 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 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面对气象服务的不足,应该加快改进和建设,争取把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备欣赏一个台阶。

县气象局信息安全自查情况汇报

县气象局信息安全自查情况汇报 县气象局信息安全自查情况汇报 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云南省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的精神,我局高度重视,组织各科室对我局的信息安全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信息安全组织管理 为了落实信息安全,我局成立了信息安全小组,明确了信息安全的主管领导和具体负责管理人员,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分管保密、信息工作的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并落实了办公室工作人员负责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工作具体事

务。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专职人员具体抓的良好格局。 二、日常信息安全管理 根据我局的实际工作情况,日常信息安全工作主要涉及上级下发的涉密文件管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信息管理、业务工作相关数据信息管理。落实具体负责信息安全工作的人员,对涉密信息文件、材料实行专人管理,确保信息保密工作。我局建立健全了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明确了审查职责。对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由相关科室确定并制作、更新,在起草公文和制作信息时,应当对文件内容是否公开提出拟定意见,对属于免于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说明具体理由,由科室负责人审核并报单位分管领导审批后报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领导小组审批。我局的行政公开信息须由局长最后审核,业务公开信息由分管副局长负责审核。经审查,截止目前,我局在网上公开发布的信息,未发现涉密信息。 三、信息安全防护管理

我局的计算机及网络经检查,均安装了防火墙,同时配置安装了专业杀毒软件,并及时升级杀毒软件;每次重新安装系统时都做备份,防止信息丢失。我局的每台电脑每周都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和杀毒扫描,加强了在防病毒、防泄密等方面的有效性。我局使用的计算机分为涉密机和非涉密机,涉密机开机时设置了开机密码,涉密机不能连接互联网,并配套了相应的涉密u盘,杜绝了涉密机和非涉密机之间的混用。我局使用两种网络:互联网和气象系统内部使用的专线网络,专线主要用于气象业务数据的传输,有效地防止了业务数据泄密。 同时我局专门指派一名同志兼职计算机维护,定期为我局的计算机进行维护。我局严格规范文件的收发,完善了清点、整理、编号、签收制度,并要求信息管理员每天下班前进行系统全备份。目前,我局的计算机和网络运行良好,安全防范措施和设备运行良好,没有涉及国家秘密的相关信息,未在网上存储、传输

网络安全设计

网络安全设计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

目录 项目背景 (3) 设计目的 (4) 安全风险分析 (4) 网络安全技术方案 (6) 部署防火墙 (7) 部署入侵检测系统 (11) 部署网闸 (13) VPN (15) 计算机系统安全 (16) 心得体会与反思 (19)

项目背景 1、设计背景 X 研究所是我国重要的军工研究所,拥有强大的军事装备研发实力,在研发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显著提高了研发工作的效率。该所除总部建设了覆盖全所的计算机网络外,北京办事处也建有计算机网络以处理日常事务。总部和北京办事处间通过Internet 连接。少量员工到外地出差时也可能需要通过Internet 访问研究所内部网络。总部包括一室、二室、计算机中心等许多业务和职能部门。 研究所网络的拓扑结构如下图: 在研究所内网中,运行着为全所提供服务的数据库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2、安全需求 (1)防止来自Internet 的攻击和内部网络间的攻击; (2)实现Internet 上通信的保密和完整性,并实现方便的地址管理; (3)数据库服务器存储了研究所的所有数据需要特殊保护; (4)主机操作系统主要是Linux 和Windows,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6)解决移动办公条件下文件安全问题。

设计目的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是信息安全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综合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和产品来解决实际网络安全问题,以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风险分析 该所的办公主要有三类,即在公司总部办公、在北京办事处办公以及出差员 工在外的移动办公。公司总部、北京办事处以及出差员工间需要通过网络通信来 进行数据传输。公司总部设置有web服务器、email 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些服务器存储着公司的大量机密信息跟关键数据,它们的安全性决定了公司的是否能安全正常的运营。影响公司系统安全的攻击主要分为两种,即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对该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及公司提供的各种服务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公司的网络系统存在以下风险: 内部攻击 即来自内部人员的攻击,公司内部人员无意或者有意的操作引起的对网络系 统的攻击,通常有数据窃取、越权访问等。 外部攻击 外部攻击方式多种多样且攻击方式层出不穷,有ip 欺诈、口令破解、非法 访问、垃圾邮件轰炸、ddos 攻击、数据窃取、网络监听、病毒、木马、蠕虫等 攻击方式。这些攻击方式将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机密性、完整性产生巨大的威胁。 通过对该公司的网络拓扑结构的分析出的该公司存在的来自内部或外部的 安全风险,结合各种安全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具体安全产品功能,对其归类总结出该公司的系统安全类别如下: 1. 网络安全:通过入侵检测、防火墙、vpn、网闸等,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 2. 系统安全:通过各种技术保证操作系统级的安全。 3. 系统应用的安全:通过各种技术保证数据库、电子邮件、web 等服务的 安全。

浅析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

浅析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 公共气象管理是基于公共管理的理论视界,立足建设公共气象、安全气象与资源气象的战略方针,探讨气象管理如何更能有效和公平的服务社会公众。随着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气象事业将承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更加重大的责任。本文将针对我国目前在公共气象服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就对如何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提出来更高的要求。 标签:公共气象服务与管理公共气象现状发展方向 1公共气象服务与公共气象管理 1.1公共气象服务 随着社会进步和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我国的气象事业将承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等更加重大的责任。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强,政府在紧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民生。有研究表明,经济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高,对气象服务需求就越大,这是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和永恒需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使用各种公共资源和公共权力围绕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向政府、社会、公众和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服务。在工作中,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认为要做好气象服务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1.2提高认识 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一定要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气象服务工作,为我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建设服务。在气象工作中,要力争做到让社会公众利用气象服务信息趋利避害、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加显著,对服务产品的宣传要深入人心,提供丰富、生动、精美、适用的气象服务,从而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增添动力。不断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 1.3拓宽渠道 根据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要求,多渠道地开展服务产品。主要从以下几处入手: 1.3.1电视发布平台 通过改进现有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增加时长、播出频次和频道,并制作播

气象局“安全生产月”总结

气象局“安全生产月”总结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意识 我局坚持以防灾减灾,安全第一的理念,贯彻落实省、市安全生产相关会议精神,注重“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活动主题,增强民众应急意识,提升公众安全素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促进我市防雷减灾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运行,为落实我市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活动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抓成效 “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行”活动是安全宣传教育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主管副局长和纪检委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安全生产活动领导小组,切实保障活动深入有效开展。我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思想理念,把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重要职责,高度重视安全宣教活动,认真谋划部署,科学组织实施,确保“安全生产月”和“安全行”的各项活动更加深入,参与面更广,影响面更大,时效性更强。 三、具体开展活动

1.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全力做好春季增雨抗旱、市区预防局地强降水决策气象服务工作,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15万条,为市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2.社会管理安全工作:制定市气象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更新了气象服务市场监管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上半年抽查4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销售企业和易燃易爆场所,已经下达整改通知4家;利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宣传禁止施放氢气球活动,最大限度遏制重特大责任事故发生。对风险较高、投诉举报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有严重违法违规记录等情况的市场主体,实施重点抽查。对新建、扩建、改建涉燃爆工程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加强监管,完善安全监管系统建设。开展安全发展主题宣讲活动;全力做好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准备工作;派防雷安全专家和业务骨干4人次到企业宣讲防雷安全和应急避险知识;自发组织防火应急演练和参与安委会组织的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活动;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事故和灾害警示教育学习活动;提升气象安全文化建设水平和能力,发挥好气象安全管理社会职能作用。 3.气象业务安全工作:专人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管理,弹药贮运保证高标准高要求,作业人员全部通过省局人影培训;专人负责加密自动气象站常年维护,确保上传数据率达到国家局要求;专人负责管理信息网络和机房安全,实现平稳运行故障率最低,杜绝涉密事件发生。

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

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申报用户操作说明书

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申报用户操作说明书 目录 前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用户申报流程 (1) 第二章用户申报记录查看 (4) 第三章审核流程 (5) 3.1申报用户上报 (5) 3.2单位内部审核 (6) 3.3推荐单位审核 (8) 3.4形式审查 (10) 第四章用户注册信息修改 (12) 第五章常见问题 (12)

前言 首次登录的用户,请向所在单位确认单位是否已经在该系统进行注册,如果单位已经注册,用户可以登录http://218.95.181.116/pmsnx/lib/register.html#/register进行用户注册,注册操作说明可以点击页面右上角“注册帮助”进行查看;如果所在单位没有在该系统注册,请联系单位相关负责人用单位身份进行注册。 用户注册完成或者已有账号,可以登录http://218.95.181.116/pmsnx/lib/default.html 进行操作。 第一章用户申报流程 1、用户登录宁夏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首页有“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申报入口,点击“自然科学基金”链接; 2、页面跳转到申报项目界面,可以在下方查看该申报项目的项目概述、受理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和填写说明,了解详情后,可以点击“开始申报”按钮进入申报页面(首次登录或者修改过用户注册信息的用户进行项目申报时需要推荐单位审核通过才能正常申报);

网络安全设计方案.doc

目录 1、网络安全问题 (3) 2、设计的安全性 (3) 可用性 (3) 机密性 (3) 完整性 (3) 可控性 (3) 可审查性 (3) 访问控制 (3) 数据加密 (3) 安全审计 (3) 3、安全设计方案 (5) 设备选型 (5) 网络安全 (7) 访问控制 (9) 入侵检测 (10) 4、总结 (11) 1、网络安全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逐渐成为一个潜在的巨大问题。网络安全性是一个涉及面很广泛的问题,其中也会涉及到是否构成犯罪行为的问题。在其最简单的形式中,它主要关心的是确保无关人员不能读取,更不能修改传送给其他接收者的信息。此时,它关心的对象是那些无权使用,但却试图获得远程服务的人。安全性也处理合法消息被截获和重播的问题,以及发送者是否曾发送过该条消息的问题。 大多数安全性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有恶意的人试图获得某种好处或损害某些人而故意引起的。可以看出保证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使它没有编程错误。它包括要防范那些聪明的,通常也是狡猾的、专业的,并且在时间和金钱上是很充足、富有的人。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能够制止偶然实施破坏行为的敌人的方法对那些惯于作案的老手来说,收效甚微。 网络安全性可以被粗略地分为4个相互交织的部分:保密、鉴别、反拒认以及完整性控制。保密是保护信息不被未授权者访问,这是人们提到的网络安全性时最常想到的内容。鉴别主要指在揭示敏感信息或进行事务处理之前先确认对方的身份。反拒认主要与签名有关。保密和完整性通过使用注册过的邮件和文件锁来

2、设计的安全性 通过对网络系统的风险分析及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及安全方案来确保网络系统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即, 可用性:授权实体有权访问数据 机密性: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保证数据不被未授权修改 可控性: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操作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安全问题提供依据与手段 访问控制:需要由防火墙将内部网络与外部不可信任的网络隔离,对与外部网络交换数据的内部网络及其主机、所交换的数据进行严格的访问控制。同样,对内部网络,由于不同的应用业务以及不同的安全级别,也需要使用防火墙将不同的LAN或网段进行隔离,并实现相互的访问控制。 数据加密:数据加密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窃取、篡改信息的有效手段。 安全审计:是识别与防止网络攻击行为、追查网络泄密行为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采用网络监控与入侵防范系统,识别网络各种违规操作与攻击行为,即时响应(如报警)并进行阻断;二是对信息内容的审计,可以防止内部机密或敏感信息的非法泄漏 针对企业现阶段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企业网主要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包括以下几方面:(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出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胁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可以采用如Sniffer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INTERNET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INTERNET,并非常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获取所有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的内容。对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越INTERNET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胁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3)假冒 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INTERNET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伪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感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获取其不能阅读的秘密信息。 (4)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胁主要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

气象局联网办公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联网办公设备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区气象局联网办公设备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确保网络安全稳定的运行,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现结合××区气象局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定。局办公室是联网办公设备网络安全的管理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具体负责联网设备的选型、安装、维修;应用系统及软件的安装、维护;负责单位网络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 一、联网设备使用管理 第一条各部门对所使用的联网设备及其软硬件设施,享有日常使用的权利,负有保管的义务。 第二条各部门的联网办公设备实行专人专用,使用统一分配的口令进入局域网,发现不能进入局域网须及时报告网管人员,不得擅自修改计算机的IP地址和CMOS设置参数。 第三条各部门确需增加联网办公设备或网络终端接口,应向信息中心提出申请,经批准后,由网管人员负责接入。 第四条工作人员使用联网办公设备时,不得关闭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应确保防火墙处于激活状态。防病毒软件要定期进行更新升级,定期和及时对电脑进行杀毒,清洁,除尘,保证电脑能安全运行。工作人员发现联网办公设备病毒应及时清除并报告网管人员备案。 第五条禁止私自拆卸和擅自修理计算机,禁止私自更换计算机硬件设备。如需修理或更换,应先报综合股经审批后由网管人员或计算机专业人员负责修理或更换。

第六条为保证业务系统安全工作,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必须经病毒检查后方可使用。 二、网络系统安全管理 第七条严格遵守信息传递操作流程。各终端计算机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共享硬盘或文件夹,设立的共享硬盘或文件夹使用完毕后应立即取消共享设置。 第八条网络用户密码及共享权限密码严禁外泄。严禁擅自查看、修改、拷贝其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的程序及内容。 第九条不浏览和发布反动、黄色、邪教,反动言论等信息,一经发现,严肃查处,停止使用互联网权限。严禁在线播放或下载电影、电视剧等,禁止擅自安装使用游戏。 第十条网管人员要定期检查各联网办公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第十一条非因工作需要,不得将机关计算机设备和存储涉密信息的U盘、移动硬盘及其他存储介质带离机关。因工作需要带出工作区域的,须经批准后登记备案才能带出。严禁将与工作无关的存储介质在单位的计算机上使用。严禁存储介质在内外网计算机,以及在涉密与非涉密计算机间互用。 第十二条建立、健全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发现、报告、消除管理制度及计算机设备的使用、维护制度,对机关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进行经常性的病毒检测。

公共气象服务导论

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关系到人们群众生活的细节部分,研究公共气象服务中用户的需求,发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几大问题的探讨,提出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议和对策,以 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创新 一、引言 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事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 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 气象事业作为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始终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根据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事 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将公共气象放在首要位置,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态、防灾减灾、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等方而发挥了 重要作用。 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1.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 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尚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广泛覆盖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 前仍有0.36%的公众无法收到气象信息,这些人群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严 重滞后的地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最难覆盖到群体是最需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防御 气象灾害的弱势群体。 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手段落后。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虽然通过电视、广 播等方式做了广泛的宣传工作,但还有很多人不能及时了解或引起重视。 2.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共基础设施抵御气象风险的现实不相适应 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方而的脆弱性问题。局地山洪灾害在当时的监 测站网密度下难以识别,若能加密测站网,在易发山洪的“上游”地区建设若干个自动观 测站,当上游降雨达到警惕的上限,尚未出现灾害时,把信息及时传递到即将受影响地区,灾害将会减轻。 3.没有处理好公益性气象服务与盈利性气象服务之间的关系 气象部门本质上是公益性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同时应该兼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利益。就目前而言,公益性 气象服务不可避免的与盈利性气象服务发生冲突,公益属性增加,则气象部门收入不足, 若公益属性下降则偏离了工作性质,这种矛盾导致气象部门进入两难选择。气象部门应妥 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提高经费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另一方面提高日常工作 中的服务质量,使公益性发挥到更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服务部门应防止个别人 员为盈利非法提供错误气象信息,影响气象部门信誉事件的发生。 4.防治灾害的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开始运行的时间较短,目前很多的技术条件和服务都还存在 很多的问题,使原本包含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灾害防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

企业网络安全综合优秀设计

企业网络安全综合设计方案 1 企业网络分析此处请根据用户实际情况做简要分析 2 网络威胁、风险分析 针对企业现阶段网络系统的网络结构和业务流程,结合企业今后进行的网络化应用范围的拓展考虑,企业网主要的安全威胁和安全漏洞包括以下几方面: 2.1内部窃密和破坏 由于企业网络上同时接入了其它部门的网络系统,因此容易出现其它部门不怀好意的人员(或外部非法人员利用其它部门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进入内部网络,并进一步窃取和破坏其中的重要信息(如领导的网络帐号和口令、重要文件等),因此这种风险是必须采取措施进行防范的。 2.2 搭线(网络)窃听 这种威胁是网络最容易发生的。攻击者可以采用如等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在网络安全的薄弱处进入,并非常容易地在信息传输过程中获取所有信息(尤其是敏感信息)的内容。对企业网络系统来讲,由于存在跨越的内部通信(与上级、下级)这种威胁等级是相当高的,因此也是本方案考虑的重点。 2.3 假冒 这种威胁既可能来自企业网内部用户,也可能来自内的其它用户。如系统内部攻击者伪装成系统内部的其他正确用户。攻击者可能通过冒充合法系统用户,诱骗其他用户或系统管理员,从而获得用户名/口令等敏感信息,进一步窃取用户网络内的重要信息。或者内部用户通过假冒的方式获取其不能阅读的秘密信息。 2.4 完整性破坏 这种威胁主要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或者存储期间被篡改或修改,使得信息/数据失去了原有的真实性,从而变得不可用或造成广泛的负面影响。由于企业网内有许多重要信息,因此那些不怀好意的用户和非法用户就会通过网络对没有采取安全措施的服务器上的重要文件进行修改或传达一些虚假信息,从而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2.5 其它网络的攻击 企业网络系统是接入到上的,这样就有可能会遭到上黑客、恶意用户等的网络攻击,如试图进入网络系统、窃取敏感信息、破坏系统数据、设置恶意代码、使系统服务严重降低或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象局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一、统设计原则 ?贯彻公安部关于“预防为主”、“人防与科技防相结合”的安全管理方针。 ?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设计先进,配置合理,符合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 ?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经济性。 ?分布式监控,集中式管理,智能化设置、人性化操作。 ?系统中局部故障不影响系统全局的正常工作,系统稳定,易维护。 ?系统具备很强的扩展能力,为以后的系统更新、升级、扩展,预留了很大的空间。 ?多种网络接入方式,适合各种网络环境,应用领域广泛。 二、用户需求 1.气象观测站是采集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重要场所,保障气象设备的安全,是气象工作的 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2.视频监控有效覆盖整个站区及仪表数据,能够无人抄送仪表,及远程观看场站情况。 3.监控系统要求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连续工作。 4.保证视频随时随地能够打开浏览实时图像,保证视频文件不间断录像。 5.采用高清网络球机,对站内进行大面积覆盖式视频监控,亦能够经过平台调整球机视角 观看局部细节,采用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对特定区域进行监控,实时录像及传输,在雷达护罩处因有高温情况,采用耐高温65度的高清网络枪机或半球进项监控,各站点本地存储。 6.气象观测场所在的气象台站可提供基于内网传输到管理平台,并调用个前端数据进行存 储或观看。平台服务器IP地址映射出来,领导能够经过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观看个点位情况,方便管理。 7.系统的管理采用分级权限,不同的人员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 8.提供多级权限管理,参数调整设定,提供WEB浏览方式,共有27点。 9.中心站管理平台应能够提供录像、检索、播放等系统管理方式。 三、方案设计 3.1组网方式 视频采集、编码压缩、网络传输是经过内网光纤完成的。“前端监控点”摄像机采集的视频信号,经过网络存储到本地硬盘录像机上,监控中心经过管理平台来观看各个前端图像,并对重要图像在中心进行存储。充分利用用户本地的网络环境,在网络连通到的场所,都能够随时随地、远程观看控制本系统的每个视频监控点。 3.2前端监测点 组成: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监视器。摄像头的视频网线或光纤接入硬盘录像机进行本地存储;监视器用于本地监控观看。视频数据经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完成统一管理、用户设置、权限分配、图像存储、联动报警等等功能。网络中的用户,经过网络连接到前端或硬盘录像机,进而实现控制镜头转动和拉伸的动作。 3.3监控中心 1.设备:管理平台一体机、解码器,监视器。 2.监视器:用于图像显示对角线尺寸为46"(16:9),CCFL背光模式,分辨率为1920×

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doc

中国气象局软科学课题研究成果 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有关问题研究 韩苏明孙浩锡徐为根 (江苏省气象局,南京210008)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标准化活动几乎渗透到人类社会实践的一切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象工作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气象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气象探测、信息传输与加工、预报服务、气象科研及各项管理等都与标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气象标准化在气象事业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构建“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战略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气象标准化是推进气象事业结构调整和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发挥现代化建设总体效益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全社会气象科技资源共享的前提,是促进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业务化、产业化的有效途径。2004年中国气象局将发展和加强气象标准化工作列入气象事业发展战略顶层设计之中,采取了筹备成立“全国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建立气象标准化队伍,研究了解国际标准化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气象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气象标准在气象装备生产、雷电防护、规范业务技术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是,面对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还处于相当薄弱和滞后的状态,还有大量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有待制定、修订。另一方面,全球科技与经济竞争的激烈化,各国对标准化建设越来越重视,我国把搞好技术标准化建设作为加入WTO后的“三大战略”之一,这对气象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国家标准化建设和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结合我国气象标准化的现状和新的要求,对未来气象标准化建设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推进气象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措施等方面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我国气象标准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决策支持。 1 “气象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1.1“气象标准化”的定义 在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96年第2号指南中对标准、标准化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气象领域的实际,对“气象标准化”定义如下:

气象局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2018年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促使道德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更加深入、成效更加明显,进一步推进我局“道德讲堂”建设,结合我局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A大”重要思想、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A大,围绕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基本形式,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传播凡人善举,推动高尚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为许昌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打造新亮点、树立新品牌。 二、总体要求 以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为核心,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在全社会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道德行为,使道德行为“可亲、可敬、可信、可学”,引导干部职工“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在全局营造“崇德尚善”的浓厚氛围,形成“好人好报”的社 三、道德讲堂建设方法及分类 道德讲堂建设标准与方法: (1 )有机构。组织领导机构健全,“道德讲堂”建设负责人、分管部门和具体 工作人员明确;有兼职宣讲员。

(2 )有场地。在专用或共享的场所,悬挂“道德讲堂”标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上墙,场所内使用统一的背景图(见附件1),利用文字、图片、背景音乐等形式营造出浓厚道德建设氛围。 (3 )有活动。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道德宣讲活动,每次都有明确的主题,如举办道德模范事迹报告会、唱道德歌曲、看道德电影、讲道德故事、诵道德经典、作道德点评等。 (4)有资料。道德讲堂活动的计划方案,每次活动的情况相关的媒体报道、现场图片、视频资料齐全规范。 (5)有成效。每次活动群众广泛知晓,积极主动参与,并能有所感悟、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四、工作目标 着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促进全体干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培养和造就政治坚定、品行高尚、务实创新、勤政廉洁、团结高效、人民满意的干部职工队伍。具体为: (一)党性观念有新增强。进一步加深干部职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党的十A大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把握,更加坚信共产党的领导, 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做到始终忠诚于党。 (二)职业道德有新提高。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要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要通过建设道德讲堂进一步树立干部职工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理念,牢固确立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三)工作作风有新突破。把转变作风建设作为“道德讲堂”的重要目标,努力使行政执行力有提升,重点工作、难点工作有突破,评议满意度有提高,真正使建设道德讲堂的成果能够实实在在地体现在推动各项工作上。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摘要: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本文就如何建立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防灾减灾略作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1.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 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中国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满意度、提高气象服务效益。 公众气象服务是通过各种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是广大社会公众。公众气象服务是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谋福利的重要措施,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重要体现。公众气象服务一方面要从规范公众的防灾减灾行为着手,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全社会在气象灾害到来之际都能采取自觉、科学、规范的防灾避灾行动;另一方面,要从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着手,制作更加贴切人民生活和实际的气象服务产品。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最根本的就是提升气象业务水平、科技实力和全面服务能力,巩固和加强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服务。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满足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提供气象信息、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增加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上。 2.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

XX企业信息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设计

要求有具体的问题,比如,信息系统安全(硬件,场地,软件,病毒,木马,),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服务器/客户端的连通性,vpn的安全问题),人员安全(身份识别,分权访 问,人员管理),电子商务安全(密钥,PKI),或者其它! 【为保护隐私,公司原名用XX代替。 内容涉及企业网络安全防护,入侵检测,VPN加密、数据安全、用户认证等企业信息安全案例,供参考】 XX企业信息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设计 一.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及宽带网络建设的飞速发展,具有跨区域远程办公及内部信息平台远程共享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且这种企业运营模式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主流需求。企业总部和各地的分公司、办事处以及出差的员工需要实时地进行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等,企业之间的业务来往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网络。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通信协议原始设计的局限性影响,所有信息采用明文传输,导致互联网的安全性问题日益严重,非法访问、网络攻击、信息窃取等频频发生,给公司的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利用信息安全技术来确保网络的安全问题,这就使得网络安全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目前企业信息化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来自网络攻击的威胁,会造成我们的服务器或者工作站瘫痪。二是来自信息窃取的威胁,造成我们的商业机密泄漏,内部服务器被非法访问,破坏传输信息的完整性或者被直接假冒。三是来自公共网络中计算机病毒的威胁,造成服务器或者工作站被计算机病毒感染,而使系统崩溃或陷入瘫痪,甚至造成网络瘫痪。如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流行的“熊猫烧香”、“灰鸽子”等病毒就造成了这样的后果。那么如何构建一个全面的企业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以确保企业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避免由于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呢? 二.XX企业需求分析 该企业目前已建成覆盖整个企业的网络平台,网络设备以Cisco为主。在数据通信方面,以企业所在地为中心与数个城市通过1M帧中继专线实现点对点连接,其他城市和移动用户使用ADSL、CDMA登录互联网后通过VPN连接到企业内网,或者通过PSTN拨号连接。在公司的网络平台上运行着办公自动化系统、SAP的ERP系统、电子邮件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VoIP语音系统、企业Web网站,以及FHS自动加油系统接口、互联网接入、网上银行等数字化应用,对企业的日常办公和经营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1. 外部网络的安全威胁 企业网络与外网有互连。基于网络系统的范围大、函盖面广,内部网络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安全威胁,入侵者每天都在试图闯入网络节点。网络系统中办公系统及员工主机上都有涉密信息。假如内部网络的一台电脑安全受损(被攻击或者被病毒感染),就会同时影响在同一网络上的许多其他系统。透过网络传播,还会影响到与本系统网络有连接的外单位网络。 如果系统内部局域网与系统外部网络间没有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内部网络容易遭到来自外网一些不怀好意的入侵者的攻击。 2.内部局域网的安全威胁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气象服务中心工作计划 1、坚持公共气象服务方向,完善现代业务服务体系。 一是要切实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提高气象灾害预测 预报预警业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气象灾害防御效益;全面拓展气象 服务领域,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气候论证和农业气象服 务业务;切实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工作,巩固完善和扩大12121电话、手机短信服务面,扩大其宣传面。提升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质量,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机制。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测网络建设,主要是加强自动站建设。按 照规划我市在未来三年内自动气象站将达48个,结合山洪地质灾 害非工程措施的实施,明年计划新建自动气象站20余个,改造自 动气象站3个。 三是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业务质量。要加强技术学习和培训,开展岗位练兵、劳动竞赛活动,提高业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自 动雨量站的监控和管理,实行24小时不间断的监控;确保自动雨 量站的正常运行加强情报服务工作(灾情、雨情、农情);继续抓好长、中、短期及重要气象信息的发布,做到及时、准确、周到、 贴近生活,力争基础业务质量进入全市前列。

四是充分发挥气象科技优势,积极探索气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开展气候资源普查,摸清气候资源家底,建立本地气候资源数据库;要积极开展气象可利用资源即风、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资源的专项调查评估和开发利用工作;要积极开展重大建设项目气候论证和气候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增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平台、公共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及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高业务平台的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切实加强和规范气象志愿者队伍管理,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乡镇气象志愿者(信息员)队伍的作用。 3、加大依法行政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 一是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办法》和《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提高全民雷电安全意识。 二是要切实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认真履行行政职能责任。在执法的过程中要做到依法、廉洁、诚信、人性、创新、高效。要完善决策机制,按照行政服务中心的要求,切实抓好网上审批工作,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要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争创优良业绩。要教育全局干部职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弘扬气象人精神,在服务的过程

气象局信息化建设方案

国家气象中心信息化全面升级 今年的天气就好像是小孩的脸一样说风就是雨,上午还是骄阳似火,到了下午就阴云密布狂风暴雨。北京人也许还在对那场不期而至的大暴雨心有余悸,它给这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的损失,更是深深的创伤,人们不禁要问:城市运转怎么停滞了,城市的应急预案哪去了?国家气象中心信息技术支持中心副主任赵西峰表示:在灾害天气的城市预警和应急系统中,天气预报是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因气象预报的落后会带来城市应急反应速度的滞后。 各部门协同应对 “在遇到突发天气的预警时仅仅靠预报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城市的各个部门协同作战。我们与相关的部委都有专线的连接,可以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对于这一段时间的降雨,我们已经向防汛、市政、排水、园林等各部门和单位发出了预警。”赵西峰说:“同时,在发生恶劣天气时还要通过广播、电视等手段第一时间告知老百姓。此外,山东已经建成了手机短信平台,通过移动、联通、小灵通等方式,向市民提前发送气象警报。” 赵西峰说:“天气预报不仅是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风向标?,同时更是中央机构决策的重要依据,比如根据降雨量的分布情况,中央会作出对主要河流和水库是否分洪放水的决策。而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关系到有序的应急工作。” 从来都嫌计算机慢 气象预报的反应速度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已经迫在眉睫。如何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呢?赵西峰介绍:传统的天气预报方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依赖于预报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客观不定量的缺点,而数值天气预报的出现和发展使预报员多了一个客观的依据,数值预报再加上预报员的经验,形成了我们每天都要听的天气预报。 高性能计算的出现,为预报员提供了准确的数值天气预报。赵西峰说:“我们做预报工作的人从来都嫌计算机慢。我们将采集的温、压、湿、风等气象要素数据与时间、地点、高度之间的相互关系,输入到高性能计算机进行相应的方程式计算就能得出下一个时刻的气象发展状况。庞大的计算量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度的基础,同时也是困扰气象人员的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