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诊

臀诊
臀诊

【臀诊】

1、摸温度:如果臀部、肾区的温度低,冰冰凉,盆腔淤堵产生寒湿。

2、捏臀部上的八髎部位,松软且捏得起代表子宫健康。

3、拨臀部环跳,如果刺痛,生殖系统一定不健康,易得妇科疾患,臀部的环跳穴是妇科炎症的最佳调理穴位。

4、看臀部形状:

(1)平直型:易得肿瘤疾病,上火、皮肤干燥、脾气躁、性子急。

(2)后翘型八髎骨突出:易得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子宫后位。

(3)下垂型:易得肿瘤疾病及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多发性囊肿,最容易癌变。(4)外扩型:子宫脱垂,月子后遗症,腰酸背痛,月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小便失禁。

(5)色素沉着型:瘀症,久坐导致皮肤被压迫,长期气血不畅通引起色素沉着。

【不注重保养臀部,会有怎样的后果】

1、易造成月经不调,痛经,甚至于闭经。

2、易造成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疾病。

3、易造成卵巢早衰现象,这是女性衰退最严重的信号。

4、易患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5、易出现腰酸痛,腰腹部臃肿,下肢沉重冷麻。

中医云:“臀开六经开,臀合六经合”。臀部位于人体中部,是人体上下交通枢纽;内有盆腔、子宫、卵巢、膀胱、部分肠道;外有肥厚脂肪层,以及坐骨神经穿行;同时,臀部肌肉细胞中有大量的性感触细胞分布。臀部多寒会使臀部经络收缩,不通则痛,会出现痛经,月经不调,月经色暗、血块、经血不畅;以及坐骨神经痛、怕冷、腿脚无力等。

臀部是盆腔的一面镜子

1、臀缝黑:宫寒、宫毒重、恶露残留

2、座茧发黑:性激素水平下降

3、臀部凹陷:卵巢萎缩的表现

4、臀部长痘:毒素湿气过重

5、臀部冰凉:宫寒体寒的表现

6、腰部发黑和横纹:肾虚的表现

7、臀部两侧酸痛:卵巢囊肿等妇科疾病

8、腰部松弛:带脉松弛

9、小腹凸起:宫寒,易不孕不育

臀诊

1、摸温度:如果臀部、肾区的温度低,冰冰凉,盆腔一淤堵产生寒湿;

2、捏八髎:臀部上的八髎部松软且捏得起代表子宫健康;

3、拨环跳:如果刺痛,生殖系统一定不健康,易得妇科疾患,臀部的环跳穴是妇科炎症的最佳调理穴位。

4、看形状:

①平直型:易得肿瘤疾病,上火、皮肤干燥、脾气躁、性子急。

②后翘型:八髎骨突出:易得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子宫后位。

③下垂型:易得肿瘤疾病及妇科炎症,盆腔积液,多发性囊肿,最容易癌变;

④外扩型:子宫脱垂,月子后遗症,腰酸背痛,月经不调,月经淋漓不尽,小便失禁;

⑤色素沉着型:瘀症,久坐导致皮肤被压迫,长期气血不畅通引起色素沉着

不保养臀部盆腔的后果

1、易造成月经不调,痛经,甚至于闭经。

2、易造成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附件炎等疾病。

3、易造成卵巢早衰现象,这是女性衰退最严重的信号。

4、易患尿路感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

5、易出现腰酸痛,腰腹部臃肿,下肢沉重冷麻

为什么要做骨盆矫正

臀部(盆腔)多湿是造成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的主要原因。白带量多,或清稀如水,或色黄、稠、痒、有异味;盆腔炎或阴道炎、小便黄等。因多寒,血管收缩、循环减慢,再因不运动、久坐、循环慢,最易形成瘀血,在直肠部位易形成痔疮;在子宫、卵巢部位最易形成囊肿、肌瘤,这也是女子囊肿、肌瘤随着年龄增长而成倍增加的原因。

长期久坐必然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这个概念导致了以上所有症状,如果有腰椎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的一定是腰椎偏移压迫神经,阻碍血液循环,再加上臀部的肌肉僵硬也是阻碍微循环的一大要点,所以打通臀部血液循环,使上下循环畅通,再调理腰椎是最好的选择。

强手堂盆腔康复管理系统——专业呵护女性盆腔

盆腔臀疗是臀部塑形、预防妇科炎症、解决游泳圈腰,大象腿、月经不调,白带多,伴有异味,下肢寒凉,大宽胯臀,腿痛,腿麻等的首选项目。

臀部曲度恢复提升1度,妇科疾患减少90%;

臀部曲度提升1度,生殖系统免疫力增强5-6倍;

臀部曲度提升1度,性快感提升10倍

“强手堂”盆腔闭合可以帮助产后女性骨盆回复到分娩前状态,保持盆骨形态稳定,重塑少女身形。改善产后盆腔性功能障碍,改善产后遗留问题;通过闭合盆腔可平衡腹腔生殖系统PH值,提高盆腔温度,恢复自身免疫力,阻止病菌病毒生长繁殖;恢复子宫卵巢子宫分泌功能,让您的盆腔系统恢复到20岁时的状态,让您重焕青春光彩!

反射式瞄准镜原理及其应用介绍

瞄准具大介绍——反射式瞄准镜部分(红点镜) 前一阵子军事科技给大家介绍了机械瞄具,大家可能觉得这些瞄具太过简单,看起来不过瘾,今天军事科技为大家带来光学瞄具部分,先给大家介绍帅气又实用的反射式瞄准具 光学瞄具——反射式瞄准具 说到反射式瞄准具,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之感,那么主页君给大家看几张图片,大家肯定能马上反应过来。 大家这下明白了吧?反射式瞄准镜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红点镜,它分为两种,窗式(上图)和筒式(也叫内红点)(下图)。叫它红点镜是因为它在瞄准时,是通过视场中那个红色的光点指向目标来射击的。实际上,用reflex sight在google上搜索得到的正确结果还不如用red dot

sight的多,这也说明我们说的红点镜这个说法也是准确的。 后文为了表述方便,我们规定“红点镜”都代表“反射式瞄准镜”这个词。 红点镜可以说是瞄准具的一大飞跃,虽然它商品化的时间不长,世界上第一台实用型使用发光二极管电子红点镜于1975年诞生于瑞典AIMPOINT公司(这家公司也是如今最有名的红点生产商之一),在它实用化的不到半个世纪里,它的出现大大简化了枪支的使用,使得瞄准射击变得更加的轻松简单。 红点镜中的那个用于瞄准的红点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个就不得不说说红点镜的基本结构了,各位看官看看下面的图片。 先让主页君来解释一下这幅图的几个元件,黑色的弧线代表的是红点镜的核心部件—析光镜,这种镜有一个特点,在一面有涂层能够最大程度发射某一特定波长光线,同时它也能允许光线从镜中透过。红色的点代表发光体,一般采用能够发出波长为670nm光线的激光二极管。红色的线条代表的是光路,右边的图形则代表人的眼睛。 我们是怎么看到似乎是位于镜子中的红点的呢,这实际上利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原理,大家可以把析光镜一面看成一面特殊的镜子,它只会映出(反射)那个红色光点的像,而那个红色光点是位于这个球面镜焦点位置的,所以反射光均是平行光,人眼看到平行光后会把这个发光体当成处于无穷远处。这样我们就在瞄准镜上看到了那个红点,实际上我们却无法准确判断出这个红点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一句话概括这种原理就是:红点镜通过形成一个红点的虚像让人们用于瞄准。 红点镜的特点在于快速,射手在瞄准时甚至不需要闭上一眼,只需要在镜中看到红点就可以用它对准目标进行射击,所以红点镜虽然没有放大倍数,但是它却可以快速瞄准射击。机械瞄具需要人眼在目标,准星,缺刻之间反复对焦找准平衡位置才能够射击,相比较起来,红点镜的红点光线等效于无穷远处发光体,人眼对焦时间基本上花在看清目标上,所以红点镜能够广泛运用在各种步枪上,正是这种特点,才让射击变得更加简单。 可能有人要问,为什么说看到红点就可以瞄准呢,大家先看看下面的一个外国玩家拍摄的视频,他在这里演示的ACOG加红点组合瞄具,要想看到红点镜效果可以直接拉到1分55秒左右。 https://www.360docs.net/doc/549084362.html,/show/Op8_FPqvgKqXFw5g.html

腹部触诊

腹部触诊 实践技能考试时,腹部触诊要注意触诊手法、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脾脏触诊法及注意事项。 1.腹部触诊方法 (1)被检查者应排尿后取低枕仰卧位,双手自然置于身体两侧,两腿屈起稍分开,腹肌放松,做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 (2)检查者立于被检查者右侧,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手法要轻柔。 (3)按顺序触诊腹的各部。一般从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检查;原则是由下而上、先左后右、从健康部位逐步移向病变区域。 (4)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应给以安慰和解释。 (5)触诊手法的应用:①浅触诊法:腹壁压陷1cm左右,用于检查腹壁的紧张度,表浅的压痛、肿块、搏动和皮下脂肪瘤、结节等;②深触诊法:腹壁压陷2cm以上,用于检查压痛、反跳痛以及腹腔脏器、腹内肿物的状况;③滑动触诊法:触及腹腔脏器或肿块时,在其上作上下、左右的滑动触摸,以了解脏器或肿块的形态及大小;④双手触诊法:用于检查肝、脾、肾和腹腔内肿块等;⑤浮沉(冲击)触诊法:用于大量腹水时检查深部的脏器和肿块;⑥钩指触诊法:用于肝、脾检查。 (6)注意事项:①为避免被检查者腹肌紧张,检查者可先将手掌置于腹壁上,使被检查者适应片刻,再行触诊检查;②检查时可同时与被检查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减少腹肌紧张;③各种触诊手法应结合不同的检查部位,灵活应用。 2.压痛及反跳痛 (1)压痛:正常腹部触诊时无疼痛感,重按时可有一种压迫感。触诊时,由浅入深进行按压,发生疼痛者,称为压痛。压痛多来自腹壁或腹腔内的病变,如果抓捏腹壁或仰卧屈颈抬肩时触痛明显,可视为腹壁病变,否则多为腹腔内病变。腹部压痛常因炎症、结核、结石、肿瘤等病变引起。 压痛的部位常提示相关腹腔脏器的病变。临床常见的压痛点和压痛部位有:①阑尾点叉称麦氏点,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外1/3处,阑尾炎时此处有压痛;②胆囊点,位于右侧腹直肌外缘与肋弓交界处,胆囊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③急性肝炎时,可在右季肋部、上腹部产生压痛;④十二指肠溃疡可在中上腹部产生压痛;⑤胰腺炎症,可在左侧腹部产生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是把发射器和接收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其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光电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地面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探测有无接近的物体。 目录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自带一个光源和一个光接收装置,光源发出的光经过待测物体的反射被光敏元件接收,再经过相关电路的处理得到所需要的信息。可以用来检测地面明暗和颜色的变化,也可以探测有无接近的物体。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特点 ?1、安装接线简便 2、安装使用时便于光路对齐 3、不受被检物的形状、颜色和材质影响 4、相对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节省安装使用空间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应用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点钞机、限位开关、计数器、电机测速、打印机、复印机、液位开关、金融设备、娱乐设备(自动麻将机)、舞台灯光控制、监控云台控制、运动方向判别、计数、电动绕线机计数、电能表转数计量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有黑白相间的部位用于吸收和反射红外光,这样接收管才能有效的截止和饱和达到计数的目的。所以在选择工作点、安装及使用中最关健的一点是接收管必须工作于截止区和饱和区。 2、使用中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被检测的工件或物体表面必须保持平行, 这样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转换效率最高。 3、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前端面与反光板的距离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4、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必须安装在没有强光直接照射处,因强光中的红外光将影 响接收管的正常工作。 5、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红外发射管的电流在2~10mA之间时发光强度与电流 的线性最佳,所以在电流取值一般不超过这个范围,若取值太大发射管的光衰也大长时间工作影响寿命;若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电流取值应小,此时抗干扰性下降,在结构设计时应考虑这点,尽量避免外界光干扰等不利因素。

腹部触诊流程

河南省肿瘤医院 腹部触诊流程与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主考老师:分数

腹部检查相关注意事项与知识点: 一、注意事项: 1.可以边检查边交谈,分散被检查者注意力,以减少腹肌紧张,注意被检查者面部表情。 2..避免用指尖猛戳病人腹部,每检查一个区域后,检查者手应提起并离开。 3.如果估计被检查者肝脏、脾脏肿大明显,开始检查部位应当下移。 4.视诊发现全腹膨隆见于腹腔积液、积气、胃肠胀气、腹腔巨大包块。局部膨隆见于脏器肿大、肿瘤/炎性包块、腹壁肿物、疝等。全腹凹陷见于消瘦、脱水、恶病质,需进行进一步检查。视诊内容有腹部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蠕动波等。 5.病理状态下可见腹壁静脉曲张。判断曲张静脉的血流方向方法为: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用一手示指和中指指腹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指紧压不动,另一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后抬起该手指,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帮助判断血流方向。门脉高压:血流方向以脐为中心向四周伸展,俗称“海蛇头”;上腔静脉阻塞时上腹壁和胸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向上。 二、腹部分区: (1)体表标志:包括肋弓下缘、腹上角、髂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和脊肋角等。 (2)腹部分区:包括四区法、九区法和七区法。 1)九分区法:由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井字形九区,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连线,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两条垂直线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四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部(季肋部)、左右侧腹部(腰部)、左右下腹部(髂窝部)及上腹部、中腹部和下腹部9个区域。

2)四分区法:通过脐画一水平线与垂直线,两线相交,将腹部分为四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 3)七分区法:根据九分区法的两条水平线将腹部分为上中下区,上下腹部再由腹正中线分为左、右上腹部和左、右下腹部。中腹部则按照九分区法的两条垂直线分为左右中腹部和中腹部。 三、肝脾大测量 1.肝肿大的测量: 1)第一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上界(肝相对浊音界)至下缘之间的距离。 2)第二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下缘距肋弓的距离。 3)第三测量:前正中线上,剑突基底部至肝下缘的距离。 正常肝脏:肋下≤lcm,剑下≤3一5cm,上下径9—11cm。 弥漫性增大:见于肝炎、肝淤血、脂肪肝、早期肝硬化、白血病、血吸虫病。 局限性增大:见于肝脓肿、肝囊肿、肝肿瘤。 2、脾大的测量: 1)第一测量:又称甲乙线。左锁骨中线上,肋缘至脾脏下缘之间的距离。 2)第二测量:又称甲丙线。左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之间的距离。 3)第三测量:又称丁戊线。脾脏右缘距前正中线之间的距离。脾脏向右越过前正中线,测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值。正常人脾脏不能触及。脾明显肿大时记录第二、三测量。 轻度肿大(肋下<2cm):见于肝炎、伤寒、急性疟疾、粟粒结核、败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中度肿大(不过脐):见于肝硬化、疟疾后遗症、SLE、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重度肿大(过脐或腹中线):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慢性疟疾、黑热病等。

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特性与工作原理

红外线接收头传感器在小车导航中的应用 广州市大鹏电子今天又为广大朋友带来技术上的福利了,今天的福利是告诉你如何利用红外反射式传感器实现小车自动寻迹导航的设计,用以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规避障碍,以及选择正确的路线。实验中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线条作引导,使用反射式红外传感器感知导引线和判断障碍物。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T89C2051的单片机,系统驱动采用控制方式为单向PWM的直流电机。该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动车,无人工厂、仓库、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自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诞生以来,机器人的发展已经遍及机械、电子、冶金、交通、宇航、国防等领域。近年来机器人的智能水平不断提高,并且迅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不断探讨、改造、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制造能替代人劳动的机器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感觉传感器种类越来越多,其中视觉传感器成为自动行走和驾驶的重要部件。视觉的典型应用领域为自主式智能导航系统,对于视觉的各种技术而言图像处理技术已相当发达,而基于图像的理解技术还很落后,机器视觉需要通过大量的运算也只能识别一些结构化环境简单的目标。视觉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是摄像管或CCD,目前的CCD已能做到自动聚焦。但CCD传感器的价格、体积和使用方式上并不占优势,因此在不要求清晰图像只需要粗略感觉的系统中考虑使用接近觉传感器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方法。 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自动寻迹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GV—auto-guidedvehicle)系统,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规避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线条作引导,使用传感器感知导引线和障碍判断。 传感器选择: 实现机器人的视觉和接近觉功能有多种方式: 1)可使用CCD摄像头进行图象采集和识别方法,但是不适用在小体积系统使用,并且还涉及图象采集、图象识别等领域。 2)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基于检测对象表面靠近传感元件时的电容变化。 3)超声波传感器,根据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来检测物体的接近程度。 4)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它包括一个可以发射红外光的固态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用作接收器的固态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 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情况,传感器要感知的对象是物体的有无和物体的接近程度,与精确的测距系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只要求判断出简单的阈值或提供远、近分档的距离。因此使用较简单的接近传感器实现小车寻迹和避障是有依据可循的并且是可行的。为了简单起见,系统中使用了八个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其中三个用于寻迹,三个用于障碍判断,

腹部检查81423

腹部检查 腹部范围检查方法:按视、听、叩、触的顺序进行 一、腹壁静脉 门静脉高压时:腹壁静脉血流以脐为中心呈放射状 上腔静脉梗阻时,腹壁和胸壁的静脉血流方向向下 下腔静脉梗阻时,腹壁静脉血流向上 二、肠鸣音 正常: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 1.肠鸣音活跃>10次/分 见于急性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等 2.肠鸣音亢进>10次/分 3.肠鸣音减弱 4.肠鸣音消失 见于急性腹膜炎、腹部大手术后或麻痹性肠梗阻。 三、振水音 正常:餐后或饮入大量液体时,可出现振水音。 异常: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提示胃内有较多液体潴留,见于幽门梗阻和胃扩张等。 四、移动性浊音叩诊 检查移动性浊音是判断腹腔内有无积液的重要方法。 移动性浊音:腹部叩诊出现的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 正常人无移动性浊音。若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游离腹腔积液达1000ml以上。 五、触诊——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 方法:触诊时,病人取仰卧位,两腿屈起并稍分开,以放松腹肌。护士站于病人右侧,面对病人,前臂与腹平面在同一水平。先全腹触诊,后脏器触诊。全腹触诊时,先浅触诊,后

深触诊,一般自左下腹开始沿逆时针方向依次检查腹部各区。原则是先触诊健康部位,逐渐移向病变区域,以免造成病人感受的错觉。边触诊边观察病人的反应与表情。 1、反跳痛 护士的手指在触诊压痛处稍停片刻,待压痛感觉趋于稳定后,迅速抬起手指,若病人感觉疼痛骤然加重,并伴有痛苦表情或呻吟,称为反跳痛。 反跳痛是壁腹膜受炎症累及的征象,见于急、慢性腹膜炎。腹膜炎病人腹肌紧张、压痛常与反跳痛并存,称腹膜刺激征。 2、肝脏触诊 肝脏触诊时,除须保持腹壁放松外,应嘱病人做深而均匀的腹式呼吸以使肝脏随膈肌运动而上下移动。 单手触诊法较为常用,护士将右手平置于右锁骨中线上估计肝下缘的方,4指并拢,掌指关节伸直,示指前端的桡侧与肋缘平行或示指与中指的指端指向肋缘,紧密配合病人的呼吸运动进行触诊。 病人深呼气时,腹壁松弛下陷,指端随之压向深部;深吸气时,腹壁隆起,触诊的手稍落后于腹壁随之抬起,并以指端向前上迎触随膈肌下移的肝脏。如此反复,自下而上逐渐触向肋缘,直到触及肝缘或肋缘为止。 ①正常: 一般触不到肝脏,少数可触及,但其下缘于深吸气末肋下不超过1cm,剑突下不超过3cm。 ②压痛 当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肿大,用手压迫肝脏时,由于使回心血量增加,已充血的右心房不能接受回心血液而使颈静脉压上升,表现为颈静脉怒张更明显,称为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3、脾脏触诊 正常脾脏位于左季肋区,相当于第9~11肋的深面,肋缘下不能触及。 4、胆囊触诊 ①胆囊肿大 肿大的胆囊超出肝缘及肋缘时,可在右肋下的腹直肌外缘处触及。 ②胆囊触痛与Murphy征阳性 检查时,护士将左手掌平置于病人的右肋缘部位,拇指指腹以中等度压力勾压于右肋

浅谈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

大学物理实验 光纤技术专题实验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张丽梅 首次实验时间2012年9月17日

浅谈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 摘要:本文通过物理实验的经历和收获和查阅相关资料,简要地论述了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国内外对该类传感器研究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反射式光纤传感器,反射面,强度调制,研究,发展趋势 1引言 通过光纤技术专题实验,我对光纤的结构和一般性质,光纤的耦合、传输及传感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在做第三个实验“光纤传感”时,对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等手段,写下了这篇浅显的论文。 2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及其原理 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RIM-FOS:Reflective Intensity Modulated Fiber Optic Sensor)具有原理简单、设计灵活、价格低廉等特点,并已在许多物理量

( 如位移、转速、振动等) 的测量中获得成功应用。其结构原理如图1。 图2 与传统传感器是以机- 电测量为基础相比,,光纤传感器则以光学测量为基础。从本质上分析, 光就是一种电磁波, 其波长范围从极远红外的1nm 到极远紫外线的 10nm。电磁波 的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主要因其中的电场而引起。因此, 在讨论光的敏感测量时必须考虑光的电矢量E 的振动。通常用下式表示:E=Asin( ωt+")

式中A—电场E 的振辐矢量; ω—光波的振动频率;"— 光的相位; t—光的传播时间。由上式可见, 只要使光 的强度、偏振态( 矢量A的方向) 、频率和相位等参量 之一随波测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或者受被测量调制, 那么, 我们就有可能通过对光的强度调制、偏振调制、频率调制或相位的调制等进行解调, 获得我们所需要 的被测量的信息。最简单的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 ( RIMFOS)由光源、发送光纤、接收光纤、反射面以及 光电探测器组成.在图一中S 为光源, D 为检测器。光 源S 发出的光经发送 光纤束全反射传播, 到达反射面( 被测物) , 射 进入接收光纤束再次全反射传播到达检测器D, 测器D 输出相应的电信号U0。 U0=f( d) 在光纤芯半径r、光纤的数值孔径NA、反射面、 检测器已确定情况下, 输出电压U0 只是位移d 的函数。所以通过分析输出电压U0, 可以得到相应位移d的数值, 这样可以实现非接触微小位移的精密测量。

近红外反射涂料

1文献综述 1.1研究背景 一些国家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曾经无节制地使用能源,但到了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先是石油大幅度涨价,遭受到能源危机的严重打击,由此掀起了节能的高潮;接着又发现地球大气环境正在因此加剧破坏,人们这才痛苦地了解到,工业化给人们带来舒适和欢乐的同时,还在给人类带来苦果。这个环境问题不仅是工业污染造成的,高耗能建筑也正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于建筑用能数量巨大,以及其对环境的重大影响,建筑节能事业就在世界上蓬勃兴起,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能量,大约是每秒750w/m2。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能量不断地积聚在被辐射的物体表面,使其表面温度不断升高。许多深色物体,在阳光直射下表面热平衡温度可以达到很高[1]。 物体吸收太阳辐射引起表面温度过高会给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问题和不便。建筑物屋顶和外墙表面温度升高会引起周围环境和室内温度过高,降低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增加空调制冷用电量。城市大量的市政建设导致的绿地减少,混凝土道路、沥青道路、建筑物覆盖面积的增加使整个城市范围过多地吸收太阳辐射能量,从而使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来越明显[2]。 1.2国内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1.2.1 国外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一些能耗大国出巨资发展建筑节能事业。美国的“能源之星”计划于1992年由美国环保署(EPA)所启动,目的是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及减少发电厂所排放的温室效应气体。此计划并不具强迫性,自发配合此计划的厂商,就可以在其合格产品上贴上能源之星的标签。最早配合此计划的产品主要是电脑等资讯电器,之后逐渐延伸到电机、办公室设备、照明、家电等等。后来还扩展到的建筑,美国环保署于1996年起积极推动能源之星建筑物计划,由环保署协助自愿参与者评估其建筑物能源使用状况(包括照明、空调、办公室设备等)、规划该建筑物之能源效率改善行动计划以及后续追踪作业,所以有些导入环保新概念的住家或工商大楼中也能发现能源之星的标志。 1.2.2 国内对应建筑节能的一些措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又是一个建筑大国,每年新建房屋面积高达17-18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每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中国是一个能耗大国,能耗总量排在世界第二,而建筑业在总能耗中所占比例较大。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逐步推进,建

电磁波界面反射特性理解 + 仿真分析

电磁波界面反射特性理解 + 仿真分析 要求 一束 5W 的线偏振光以φ= 45 度方位角振动,垂直入射到玻璃 - 空气表面, 该光束波长 0.6 m ,玻璃介质折射率 1.54 @0.6 m ,当入射角 从 0-70 度变化时, 通过给定条件,分别完成如下要求: 1 建立反射光强 ()?θ,,n I 的数学模型; 2 画出该光束反射光的光强曲线()θ-I ; 3 分析该反射光束的偏振方向或者偏振态变化,画出偏振方向变化曲线()θφ-和偏振光束相位变化曲线()θφ-。 (注:光束从光密到光疏的界面,在入射角θ从 0-70 度变化中,包括了临界角c θ) 1.反射光的光强曲线()θ-I 数学模型: 将这三种光波的电矢量振动方向都分解成两个分量,一个垂直于入射面,称为垂直分量s ;另一个平行于入射面,称为平行分量p ,这两个分量互相垂直。而任何偏振光都可以分解为互相垂直的两个分量,可以得出反射光强公式: 212212'21'11'1**,/,/,p p s s p p p s s s p s A r A r I A I A A r A A r I I I +=∴===+=

菲涅尔公式有:()()()() 21212121tan tan ,sin sin θθθθθθθθ+--=+--=p s r r ;因为偏振光以φ= 45 度方位角振动,所以2/11I A A p s ==,折射定律有2211sin sin θθn n =,由此可以求出反射光的光强曲线()θ-I 。 仿真: 分析:入射角从0°增加,刚开始大部分入射光发生折射,少数入射光发生反射,所以光强值很小,随着入射角的增加,在接近临界角时大部分光发生反射,少部分光发生折射,此时反射光强快速增加,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后发生全反射,反射光强与入射光强相等。 2.偏振方向变化曲线()θφ- 数学模型: 反射光有'1'1tan p s A A =φ ,其中φ为偏振方向,因为 p p p s s s A A r A A r 1'11'1/,/==,且p s A A 11=,可得p s r r /tan =φ。可以得到偏振方向变化曲线()θφ-。

反射式传感器道理总结

原理图 该电路,我们可以看见主要包含有两大部分,光电开关和电压比较器。这里我们将主要讲解光电开关的工作原理,而对于电压比较器,我们只是大致的讲解一下,因为电压比较器其内部工作原理相对而言是相当复杂的,涉及到摸、数电等原理知识,在这里我们主要是知道其用途即可,对于其内部原理不再细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学习了模数电等专业课后,仔细的研究其内部结构,以及其工作的原理电路。下面我们开始从光电开关讲解: 第一大部分;光电开关: 该工作原理,我们将分作两部分来讲解,分别从其大致原理,及其原因讲解。首先我们来看第一部分发射管: 该发射管其实就是一个特制的发光二极管而已。只是当电路连接好后发生红外线而已。也就是光电子器件中一种很普遍的原件之一。为了讲清其工作原理,我们先来看一下电路中必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的结:pn 结。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第二次解剖操作 臀部、股后区和腘窝

第二次解剖操作臀部、股后区和腘窝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臀部的肌肉层次及排列关系。 2.掌握出入梨状肌上、下孔的结构及排列关系。了解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类型。 3.了解髋关节、膝关节周围的动脉网及其临床意义。 4.了解股后区皮神经分布,掌握坐骨神经的行程、体表投影和分支分布。 5.了解膝后区浅层结构。 6.掌握腘窝的边界、内容及其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了解腘窝的交通关系。 7.熟悉股后区各肌的神经支配。 二、基本内容 1.体表标志髂前上棘、髂嵴、髂结节、坐骨结节、尾骨尖、股骨大转子、股骨内上髁、股骨外上髁、胫骨内侧髁、胫骨外侧髁、腓骨头。 2.浅层结构皮肤、浅筋膜、臀上皮神经、臀中皮神经、臀下皮神经、腘浅淋巴结、股后皮神经及分支。 3.深层结构 (1) 臀部的深层结构臀筋膜、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腱、股方肌、阔筋膜张肌、臀上血管、臀上神经、臀下血管、臀下神经、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阴部内血管、阴部神经、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梨状肌上孔、梨状肌下孔、坐骨小孔。 (2) 股后区深层结构阔筋膜、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坐骨神经、股深动脉穿支。 (3) 腘窝深层结构腘筋膜、半腱肌与半膜肌腱、股二头肌腱,腓肠肌内、外侧头,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内、外侧皮神经,腘动脉及其分支、腘静脉及其属支、腘深淋巴结、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壁、腘肌及其筋膜。 三、解剖步骤及方法 (一) 尸位取尸体俯卧位。

(二) 扪认体表标志结合活体,逐一扪认骨性标志和查认肌性标志。 (三) 皮肤切口和剥皮 (1) 上切口从髂前上嵴起沿髂嵴切到髂后上嵴,再向内侧切至骶部正中。注意此切口勿过深,避免损伤臀上皮神经。 (2) 正中切口自髂嵴切口内侧端沿骶部正中垂直向下切至尾骨尖。 (3) 下切口自尾骨尖沿臀沟下方斜向下外切至股外侧中、上1/3交点处。 (4) 膝下切口自腘窝下方(相当胫骨粗隆水平)作一横切口。 (5) 股后纵切口由第3切口中点沿股后正中线向下切至膝下切口。 (6) 将皮片按剥皮的技术操作剥离并翻向两侧,显露浅筋膜。注意切口不可过深,以免伤及浅筋膜中的血管、神经。 (四) 浅筋膜的解剖 1.臀部及股后部浅筋膜及皮神经的解剖清理浅筋膜,查证该区浅筋膜较厚且致密。于髂嵴中份,沿臀上皮神经的走行(竖脊肌的外侧),顺行钝性分离浅筋膜追寻观察之;于臀区内侧部中份,臀大肌起始部浅面的浅筋膜内,剥离寻认穿臀大肌至浅层的臀中皮神经;在臀大肌下缘中点附近寻找臀下皮神经(2~3支)。在近股后中线附近的浅筋膜内,寻找在臀大肌下缘发出臀下皮神经的股后皮神经本干,找到后,剥除股后区浅筋膜,可见股后皮神经的分支在不同高度穿出深筋膜至浅层,其终末支自腘窝上角浅出。有时这些神经不易找到,可不必用过多的时间去解剖。 2.腘窝区浅筋膜和浅层结构的解剖小心清除腘窝的浅筋膜,注意在腘窝下角正中线附近的浅筋膜内寻找小隐静脉的末段,并向上追踪至穿深筋膜处。寻找小隐静脉末段周围的腘浅淋巴结。继而在腘窝下外侧、腓骨头的后内方寻找腓总神经发出的腓肠外侧皮神经。 (五) 深筋膜的解剖 1.臀部深筋膜的解剖剥除臀部浅筋膜显露臀部深筋膜(即臀筋膜)和臀肌;查证覆于臀大肌表面的深筋膜较薄,附着紧密并有纤维隔发出至臀大肌肌束间,故不易清理。臀筋膜上部厚而坚韧,向上附着于髂嵴,向外下方移行于阔筋膜,向下附着于股后深筋膜;观察后沿肌纤维方向仔细剥离去除臀筋膜,显露臀肌。 2.股后部深筋膜的解剖查证股后区的深筋膜虽较薄但仍强韧,沿股后区中线纵行切开深筋膜直至腘窝上角处,并在该处横切深筋膜,将其翻向两侧,显露深面的肌、血管、神经,注意股后皮神经主干行于深筋膜深面,至腘窝处浅出。 3.腘窝深筋膜的解剖查证腘窝处的深筋膜(腘筋膜)纤维纵横交错,十分坚韧,两

反射式望远镜设计

On-Axis Reflective Telescopes Dall-Kirkham (TDK-9) z Cassegrain Dall-Kirkham (TDK-9) Telescope Focusing Dall-Kirkham Telescope (TDK-9) ? Primary Diameter: 22" (560 mm) ? Focal Length: 10 meters ? Obscuration: 5% area ? Outline Dimensions: 26" φ X 58.5" length (66 mm φ X 149 mm length) ? System Wavefront: 1 λ at 0.63 μ ? High Quality black body calibration collimator system design, for 3 to 15 micron region ? Aluminum Housing Dall-Kirkham (TDK-9) Outline Drawing Afocal Dall-Kirkham Telescope (TDKA-10) ? 10 X magnification ? Primary (Output) Mirror Aperture: 10.5" (267 mm) ? System Wavefront:λ / 6 Peak-to-Peak (λ = 0.6328 μ) ? Central Obscuration: <4% Area ? Outline Dimensions Diameter: 13" (330 mm) Length: 28" (710 mm) ? Weight: 75 lbs. (34 kg) Cassegrain Telescope (TC-5.6) Narrow field of view, all-reflective, IR telescope designed for low scatter and diffraction limited performance @ 3.5 microns. ? Primary Diameter: 6.8" (172 mm) ? EFL Telescope: 37.8" (960 mm) ? BFL from Primary: 5.1" (129 mm) ? f/5.6 central obscuration < 15% area ? 40/20 mirror surface finish ? Mirror Surface Accuracy:λ / 2 @ 0.63 μ ? Temperature Range: 25o ± 10o C ? Coatings: 99% reflectivity, enhanced silver ? Outline Dimensions: 9.1" φ X 12.32" length (230 mm φ X 310 mm length) ? Blur Circle Diameter @ 0.63 μ (80% energy) 1) On-Axis: 40 μ 2) ? field (4 minutes): 40 μ 3) Full Field (8 minutes): 60 μ ? Baffled Housing to reduce scattering for entrance angles up to 10° off-axis Space Optics Research Labs 7 Stuart Road Chelmsford, MA 01824 https://www.360docs.net/doc/549084362.html, Phone: 978-250-8640 Fax: 978-256-5605

腹部触诊

腹部触诊 第一操作流程文字 目得: 1、触诊就是用医生手指或触觉来进行体格检查得方法。 2、触诊时结合解剖部位及脏器、组织间得关系进行分析方有诊断价值。 3、通过触、摸、按、压被检查局部、以了解体表(皮肤及皮下组织等)及脏器(心、肺、肝、脾、肾、子宫等)得物理特征。 4、帮助医生对检查部位及脏器就是否发生病变提供直观得重要依据。 用物准备: 屏风,需要时备手套,必要时准备木板。 二、操作前评估 1、告知:操作得原因、方法、可能出现得不适,征得患者同意。 2、心理:了解患者得心理状态,交待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恐惧。 3、认知:对腹部触诊得认知。 4、、环境:隐蔽程度、清洁、安全。 三、操作计划 1、操作者:仪表符合要求,修剪指甲,洗手,必要时戴口罩无菌手套。 2、用物:按需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四、实施操作 1、触诊时必需紧密结合解剖部位及脏器、组织间得关系进行分析方有诊断价值。触诊可用于检查身体任何部位,在腹部检查时尤为重要,病人取平卧位,双下肢屈曲,使腹肌放松后进行触诊。可取右侧卧位触诊脾脏;取直立位,上身稍前倾来触肾脏。触诊时,检查者应以整个手掌平放在病人腹部,手应温暖,动作要轻。手过凉或用力过大过猛,可造成腹肌紧张,使触诊检查不能顺利进行。触诊应先从正常部位开始,逐渐移向病变区域,最后检查病变部位,检查压痛及反跳痛要放在最后进行。一般常规体检先从左下腹开始,循逆时针方向,由下而上,先左后右,由浅入深,将腹部各区仔细进行触诊,并注意比较病变区与健康部位。触诊前应教会病人进行深而均匀得腹式呼吸。检查时要注意病人得表情,尤其就是检查压痛、反跳痛等。 2、常用触诊得方法有:(一)直接感触法:以手掌或手指直接轻置于体表被查部位,以感触被检查部位得温度高低、有无细震颤或搏动感等,主要用于体表检查。 (二)浅部触诊法:将右手放在被检查部位,以掌指关节与腕关节得运动,进行滑动按摸以触知被检查部位有无触痛或异常感觉。常用以检查皮下结节、肌肉中得包块、关节腔积液、肿大得表浅淋巴结、胸腹壁得病变等。检查时除注意手法轻柔外还应观察有无压痛、抵抗感及搏动,如有肿块应注意其大小有与邻近脏器之间得关系等。 (三)深部触诊法:运用一手或双手重叠在被检查部位逐渐加压向深层触摸,借以了

(完整版)植物反射波谱特征

健康的绿色植被的光谱反射特征 地面植物具有明显的光谱反射特征,不同于土壤、水体和其他的典型地物,植被对电磁波的响应是由其化学特征和形态学特征决定的,这种特征与植被的发育、健康状况以及生长条件密切相关。 在可见光波段内,各种色素是支配植物光谱响应的主要因素,其中叶绿素所起的作用最为重要。健康的绿色植被,其光谱反射曲线几乎总是呈现“峰和谷”的图形,可见光谱内的谷是由植物叶子内的色素引起的。 例如叶绿素强烈吸收波谱段中心约0.45um和0.67um(常称这个谱带为叶绿素吸收带)的能量。植物叶子强烈吸收蓝区和红区的能量,而强烈反射绿区能量,因此肉眼觉得健康的植被呈绿色。除此之外,叶红素和叶黄素在0.45um(蓝色)附近有一个吸收带,但是由于叶绿素的吸收带也在这个区域内,所以这两种黄色色素光谱响应模式中起主导作用。 如果植物受到某种形式的抑制而中断了正常的生长发育,它会减少甚至停止叶绿素的产生。这将导致叶绿素的蓝区和红区吸收带减弱,常使红波段反射率增强,以至于我们可以看到植物变黄(绿色和红色合成)。 从可见光区到大约0.7um的近红外光谱区,可看到健康植被的反射率急剧上升。在0.7-1.3um区间,植物的反射率主要来自植物叶子内部结构。 健康绿色植物在0.7-1.3um间,的光谱特征的反射率高达(45%-50%),透过率高达(45%-50%),吸收率低至(<5%)。植物叶子一般可反射入射能量的40%-50%,其余能量大部分透射过去,因为在这一光谱区植物叶子对入射能量的吸收最少(一般少于5%)。 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植被的光谱特性主要受植物叶子内部构造的控制。在可见光波段与近红外波段之间,即大约0.76um附近,反射率急剧上升,形成“红边”现象,这是植物曲线的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研究的重点光谱区域。 许多种类的植物在可见光波段差异小,但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差异明显。同时,与单片叶子相比,多片叶子能够在光谱的近红外波段产生更高的反射率(高达85%),这是因为附加反射率的原因,因为辐射能量透过最上层的叶子后,将被第二层的叶子反射,结果在形式上增强了第一层叶子的反射能量。

反射式衍射光栅

分光计是用来把光源激发出来的复合光展开成光谱的一种仪器,这种仪器的主要作用使复合光色散。使之成为各种不同波长的光叫做光的色散或叫分光。有棱镜和光栅二种,以棱镜为色散元件做成的分光仪,有水晶、玻璃、萤石等多种分光仪。以光栅为色散元件的分光仪又有平面衍射光栅或凹面衍射光栅分光仪之分。由于光栅刻划技术和复制技术进一步的提高,光栅已广泛应用于光电直读光谱仪中。光栅与棱镜比较具有一系列优点。首先棱镜的工作光谱区受到材料透过率的限制;在小于120nm真空紫外区和大于50微米的远红外区是不能采用的,而光栅不受材料透过率的限制,它可以在整个光谱区中应用。 光栅的角色率几乎与波长无关,光栅角色散在第一级光谱中比棱镜大,不过在紫外250nm 时石英角色散比光栅角色率大。光栅的分辨率比棱镜大;由于光栅具有上述优点将更进一步得到应用。 衍射光栅的制造 一般说来,任何一种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屏的光学元件都可以称为光栅,如果在一块镀铝的光学玻璃毛胚上刻划一系列等宽,等距而平行的狭缝就是透射光栅。如在一块镀铝的光学玻璃毛胚上刻出一系列剖面结构象锯齿形状,等距而平行的刻线这就是一块反射光栅。 现代光栅是一系列刻划在铝膜上的平行性很好的划痕的总和,为了加强铝膜与玻璃板的结构的结合力,在它们之间镀一层铬膜或钛膜。在光学光谱区采用光栅刻划密度为0. 5—2400条/毫米。目前大量采用的600条/毫米,1200条/毫米,2400条/毫米。 为了保持划痕间距d无变化,因此对衍射光栅的刻划条件要求很严。经验证明,对光栅刻划室的温度要求保持0.01—0.0313变化范围,光栅刻划机工作 台的水平振动不超过1—3微米,光栅刻划室应该清洁,要 避免通风带来的灰尘,光栅刻划室的相对湿度不应超过60—70%。光栅毛胚大多应有学玻璃和熔融石英研磨制成,结构如图。 毛胚应该加工得很好,其表面形状和局部误差要求甚严。任何表面误差将使衍射光束的波前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成象质量和强度分布。 为了提高真空紫外区反射率,铝膜上还镀上一层氟化镁。 制造光栅的方法有机械刻划,光电刻划,复制方法和全息照相刻划四种。 机械刻划是古老方法,但可靠,间隙刻划技术比较成熟。但要刻划一块100X100mm的光栅(刻划机的刻划速度为15—25条/分)计算须要4个昼夜。因此要求机器、环境在长时间内保持精确恒定不变。 光电刻划就是利用光电控制的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排除光栅刻划过程中机械变动和环境条件改变所产生的各种刻划误差。它一方面提高了光栅刻划质量,另方面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机械结构、降低个别零件的精度和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光栅复制 光栅刻划时间长和效率低,因此成本很高,不能满足光谱仪器的需求。目前复制法有二种:一次复制法就是真空镀膜法。二次复制法是明胶复制法。一次复制法是一次制成,而二次复制法是先复制母光栅的划痕,然后用该划痕印划在毛胚的明胶上。 二次复制的工艺比较烦琐,但需要设备和条件都比较简单,明胶法复制光栅质量是比母光栅差些。 右图是一次复制法的工艺过程图, 1和2是母光栅的基板和铝膜,涂上一层薄 的硅油d的清洁的母光栅水平地置于真空

红外反射式传感器.

机器人要实现自动导引功能和避障功能就必须要感知导引线和障碍物,感知导引线相当给机器人一个视觉功能。自动寻迹是基于自动导引小车(AGV—auto-guided vehicle)系统,实现小车自动识别路线,判断并自动规避障碍,选择正确的行进路线。采用与地面颜色有较大差别的线条作引导,使用传感器感知导引线和障碍判断。 2.传感器选择 实现机器人的视觉和接近觉功能有多种方式:1)可使用CCD摄像头进行图象采集和识别方法,但是不适用在小体积系统使用,并且还涉及图象采集、图象识别等领域。2)电容式接近传感器,基于检测对象表面靠近传感元件时的电容变化。3)超声波传感器,根据波从发射到接收的传播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来检测物体的接近程度。4)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它包括一个可以发射红外光的固态发光二极管和一个用作接收器的固态光敏二极管(或光敏三极管)。 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情况,传感器要感知的对象是物体的有无和物体的接近程度,与精确的测距系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只要求判断出简单的阈值或提供远、近分档的距离。因此使用较简单的接近传感器实现小车寻迹和避障是有依据可循的并且是可行的。为了简单起见,系统中使用了八个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其中三个用于寻迹,三个用于障碍判断,两个用于主动轮测速。 3.红外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特性与工作原理 反射式光电传感器的光源有多种,常用的有红外发光二极管,普通发光二极管,以及激光二极管,前两种光源容易受到外界光源的干扰,而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的频率较集中,传感器只接收很窄的频率范围信号,不容易被干扰但价格较贵。理论上光电传感器只要位于被测区域反射表面可受到光源照射同时又能被接收管接收到的范围就能进行检测,然而这是一种理想的结果。因为光的反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射表面的形状、颜色、光洁度,日光、日光灯照射等不确定因素。如果直接用发射和接收管进行测量将因为干扰产生错误信号,采用对反射光强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红外反射光强法的测量原理是将发射信号经调制后送红外管发射,光敏管接收调制的红外信号,原理如图1. 所示。 v out

医学好东西腹部检查(三)—触诊

医学好东西腹部检查(三)—触诊 触诊是腹部检查的主要方法,对腹部体征的认知和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作用。有些体征如腹膜刺激征、腹部包块、脏器肿大等主要靠触诊发现。 一、腹部触诊检查要点 1.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嘱被检查者采取不同体位。若取仰卧位检查时,头垫低枕,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两下肢屈曲并稍分开,平静状态下做腹式呼吸,以放松腹肌,并使膈下脏器上下移动;检查肝、脾时,可分别采用向左、向右侧卧位;检查肾时可用坐位或立位;检查腹部肿瘤时可用肘膝位。 腹部触诊体位 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右侧,前臂应与腹部表面在同一水平。检查时手要温暖,动作要轻柔,先行腹部浅表触诊,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部,使患者适应片刻,并感受腹肌紧张度。 3.检查顺序,作为常规,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触诊腹的各部。

腹部触诊顺序 4.若病人有腹痛,应先触诊未诉病痛的部位,逐渐移向病痛部位,以免造成患者感受的错觉。边触诊边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与表情,对精神紧张或有痛苦者给以安慰和解释。亦可边触诊边与患者交谈,转移其注意力而减少腹肌紧张,顺利完成检查。 5.合理应用不同触诊法。如浅部触诊法,目的在于检查腹壁的紧张度、抵抗感、表浅的压痛、包块、搏动和腹壁上的肿物(皮下脂肪瘤、结节)等。为了解腹腔内脏器情况、检查压痛、反跳痛和肿物时,需要用深部触诊法,包括脏器触诊、深压、滑动、浮沉(冲击)触诊法。有时还要用双手触诊(双合诊)感知脾、肾、子宫等脏器。

浅部触诊法 二、腹部触诊内容主要包括腹壁紧张度、有无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包块、液波震颤及肝脾等腹内脏器情况等号。分述如下: (一)腹壁紧张度(abdominal wall tensity)指触诊腹部时腹肌的紧张程度。是根据腹肌抵抗感来确定的。正常人腹壁有一定张力,但触之柔软,较易压陷,称腹壁柔软。有些人,尤其是儿童因不习惯触摸或怕痒而发笑,致腹肌自主性痉挛,称肌卫增强。在适当诱导或转移注意力后可消失,此属正常情况。某些病理情况可使全腹或局部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 1.腹壁紧张度增加 (1)全腹紧张度增加有以下几种: 1)腹部饱满感触诊时,腹部张力增大,但无肌痉挛,亦不具压痛。见于腹内容物增加如肠胀气或人工气腹、腹腔内大量腹水者。 2)板状腹(board-like rigidity)指腹壁明显紧张,甚至强直硬如木板。见于急性胃肠穿孔或脏器破裂所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膜刺激而引起腹肌痉挛所致。 3)揉面感(dough kneading sensation)或柔韧感指全腹紧张,腹壁柔韧而具抵抗力,不易压陷,触之犹如揉面团一样。多见于结核性腹膜炎,此乃由于结核性炎症发展较慢,对腹膜刺激较缓,且有腹膜增厚和肠管、肠系膜的粘连所致。此征亦可见于癌性腹膜炎。 (2)腹壁局部紧张度增加常因其下的脏器炎症波及邻近腹膜而引起。如上腹或左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胰腺炎;右上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胆囊炎;右下腹肌紧张常见于急性阑尾、但也可见于胃肠穿孔,穿孔时胃肠内容物顺肠系膜右侧流至右下腹,引起该部的肌紧张和压痛。 另外,在年老体弱、腹肌发育不良、大量腹水或过度肥胖者腹膜虽有炎症,但腹壁紧张可不明显。盆腔脏器炎症也不引起明显腹壁紧张。 2.腹壁紧张度减低表现为按压腹壁时,感到腹壁松软无力,多为腹肌张力降低或消失所致。 (1)全腹紧张度减低见于重症肌无力、慢性消耗性疾病、严重低钾或大量放腹水后。也可见于身体瘦弱的老年人或经产妇。 (2)局部紧张度减低腹壁局部松软无力,较少见。常为该部腹肌瘫痪或缺陷所致。前者见于脊髓灰质炎或周围神经损伤,后者见于疝或腹直肌分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