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步进送料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步进送料机的设计
毕业设计--步进送料机的设计

步进送料机的设计

引言

本毕业设计的设计任务是步进送料机的设计。步进送料机是输送机的一种,能够实现间歇的输送工件,应用非常广泛。

选择步进送料机这种生产机械的设计作为毕业设计的选题,能培养了我们机械设计中的总体设计能力,将机械设计系列课程设计中所学的有关机构原理方案设计、运动和动力学分析、机械零部件设计理论、方法、结构及工艺设计等内容有机地结合进行综合设计实践训练,使课程设计与机械设计实际的联系更为紧密,以及独立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它还培养了我们机械系统创新设计的能力,增强了机械构思设计和创新设计。通过机械课程毕业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了我们的计算、绘图、使用技术资料和设计手册、熟悉各种规范标准、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编写技术文件等方面的能力。

本毕业设计高度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使用AutoCAD环境下运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进行送料传动设计、圆柱齿轮传动设计、齿轮的设计、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的选择、轴承端盖设计、轴系零件紧固件设计、减速器基本附件以及基本连接件的设计等,使得设计高度地自动化,将现代计算机技术与我们传统的机械设计理论及实际相联系,提高了设计效率。

由于本人缺乏经验、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我会积极改正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和认真。

1 送料机构的设计计算

1.1 输送机介绍

输送机(Conveyor)

输送机是在一定的线路上连续输送物料的物料搬运机械,又称连续输送机。输送机可进行水平、倾斜和垂直输送,也可组成空间输送线路,输送线路一般是固定的。输送机输送能力大,运距长,还可在输送过程中同时完成若干工艺操作,所以应用十分广泛。

可以单台输送,也可多台组成或与其他输送设备组成水平或倾斜的输送系统,以满足不同布置形式的作业线需要。

输送机的历史

中国古代的高转筒车和提水的翻车,是现代斗式提升机和刮板输送机的雏形;17世纪中,开始应用架空索道输送散状物料;19世纪中叶,各种现代结构的输送机相继出现。

1868年,在英国出现了带式输送机;1887年,在美国出现了螺旋输送机;1905年,在瑞士出现了钢带式输送机;1906年,在英国和德国出现了惯性输送机。此后,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输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输送机的分类

一.输送机一般按有无牵引件来进行分类

具有牵引件的输送机一般包括牵引件、承载构件、驱动装置、张紧装置、改向装置和支承件等。牵引件用以传递牵引力,可采用输送带、牵引链或钢丝绳;承载构件用以承放物料,有料斗、托架或吊具等;驱动装置给输送机以动力,一般由电动机、减速器和制动器(停止器)等组成;张紧装置一般有螺杆式和重锤式两种,可使牵引件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垂度,以保证输送机正常运转;支承件用以承托牵引件或承载构件,可采用托辊、滚轮等。

具有牵引件的输送机的结构特点是:被运送物料装在与牵引件连结在一起的承载构件内,或直接装在牵引件(如输送带)上,牵引件绕过各滚筒或链轮首尾相

连,形成包括运送物料的有载分支和不运送物料的无载分支的闭合环路,利用牵引件的连续运动输送物料。

这类的输送机种类繁多,主要有带式输送机、板式输送机、小车式输送机、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刮板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斗式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悬挂输送机和架空索道等。

没有牵引件的输送机的结构组成各不相同,用来输送物料的工作构件亦不相同。它们的结构特点是:利用工作构件的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或利用介质在管道中的流动使物料向前输送。例如,辊子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一系列辊子,辊子作旋转运动以输送物料;螺旋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螺旋,螺旋在料槽中作旋转运动以沿料槽推送物料;振动输送机的工作构件为料槽,料槽作往复运动以输送置于其中的物料等。

二.输送机械按使用的用途分可以分为:

1.散料输送机械(如:带式输送机\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大倾角输送机等)

(1)带式输送机由驱动装置拉紧装置输送带中部构架和托辊组成输送带作为牵引和承载构件,借以连续输送散碎物料或成件品。

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应用它,可以将物料在一定的输送线上,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它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所以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现代化的各种工业企业中。

在矿山的井下巷道、矿井地面运输系统、露天采矿场及选矿厂中,广泛应用带式输送机。它用于水平运输或倾斜运输。

(2)螺旋输送机俗称绞龙,适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水平输送,倾斜输送,垂直输送等形式。输送距离根据畸形不同而不同,一般从2米到70米。

输送原理:旋转的螺旋叶片将物料推移而进行螺旋输送机输送。使物料不与螺旋输送机叶片一起旋转的力是物料自身重量和螺旋输送机机壳对物料的摩擦阻力。

结构特点:螺旋输送机旋转轴上焊有螺旋叶片,叶片的面型根据输送物料的不同有实体面型、带式面型、叶片面型等型式。螺旋输送机的螺旋轴在物料运动方向的终端有止推轴承以随物料给螺旋的轴向反力,在机长较长时,应加中间吊挂轴承。

双螺旋输送机就是有两根分别焊有旋转叶片的旋转轴的螺旋输送机。说白了,就是把两个螺旋输送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组成一台螺旋输送机。

螺旋输送机旋转轴的旋向,决定了物料的输送方向,但一般螺旋输送机在设计时都是按照单项输送来设计旋转叶片的。当反向输送时,会大大降低输送机的使用寿命。

(3)斗式提升机利用均匀固接于无端牵引构件上的一系列料斗,竖向提升物料的连续输送机械。

斗式提升机具有输送量大,提升高度高,运行平稳可靠,寿命长显著优点,本提升机适于输送粉状,粒状及小块状的无磨琢性及磨琢性小的物料,如:煤、水泥、石块、砂、粘土、矿石等,由于提升机的牵引机构是环行链条,因此允许输送温度较高的材料(物料温度不超过250 ℃)。一般输送高度最高可达40米。

2.物流输送机械(如:流水线,流水线设备,输送线,悬挂输送线,升降机,气动升降机,齿条式升降机,剪叉式,升降机,辊道输送机,升降机) 。

输送机的发展趋势

①继续向大型化发展。大型化包括大输送能力、大单机长度和大输送倾角等几个方面。水力输送装置的长度已达 440公里以上。带式输送机的单机长度已近15公里,并已出现由若干台组成联系甲乙两地的"带式输送道"。不少国家正在探索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物料的更完善的输送机结构。

②扩大输送机的使用范围。发展能在高温、低温条件下、有腐蚀性、放射性、易燃性物质的环境中工作的,以及能输送炽热、易爆、易结团、粘性的物料的输送机。

③使输送机的构造满足物料搬运系统自动化控制对单机提出的要求。如邮局所用的自动分拣包裹的小车式输送机应能满足分拣动作的要求等。

④降低能量消耗以节约能源,已成为输送技术领域内科研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已将1吨物料输送1公里所消耗的能量作为输送机选型的重要指标之一。

⑤减少各种输送机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粉尘、噪声和排放的废气。

1.2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目的在于培养综合掌握和运用各方面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正确设计思想;鼓励我们在设计时打破常规,拓宽设计思路,激发创新精神,善于分析,不断创新。

本设计方案的确定的过程以自主设计为主,同时参考书籍、网络等其它资源。

设计过程:

(1)根据题目运动轨迹要求,查找四连杆曲线图;

(2)根据轨迹查找对应曲线;

(3)根据对应曲线的四连杆机构设计该机构的具体尺寸;

(4)利用计算机造型:主要利用Solidworks,根据尺寸在Solidworks下造型装配,然后在Solidworks下分析输送爪送料时的运动位移;

(5)造型的美观设计,一种设计的美观同样重要,尺寸确定后根据现实的需要和工程上的要求来具体设计机构机型改装,设计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机构。

图1

主要机构为曲柄摇杆机构,它类似采用的是一种简易的四杆机构,

连杆机构构件运动形式多样,如可实现转动、摆动、移动和平面或空间复杂运动,从而可用于实现已知运动规律和已知轨迹。此外,低副面接触的结构使连杆机构具有以下一些优点:运动副单位面积所受压力较小,且面接触便于润滑,故磨损减小;制造方便,易获得较高的精度;两构件之间的接触是靠本身的几何封闭来维系的。平面连杆机构的缺点是:一般情况下,只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且设计较为复杂;当给定的运动要求较多或较复杂时,需要的构件数和运动副数往往较多,这样就使机构结构复杂,工作效率降低,不仅发生自锁的可能性增加,而且机构运动规律对制造、安装误差的敏感性增加;机构中作复杂运动和作往复运动的构件所产生的惯性力难以平衡,在高速时将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动载荷,故连杆机构常用于速度较低的场合

所有运动副均为转动副的平面四杆机构称为铰链四杆机构,它是平面四杆机构的最基本的型式,其他型式的平面四杆机构都可看作是在它的基础上通过演化而成的。在此机构中,构件4为机架,与机架构成运动副的构件1、3称为连架杆,不与机架组成运动副的构件2称为连杆。若组成转动副的两构件能作整周相对转动,则该转动副称为整转副,否则称为摆动副。与机架组成整转副的连架杆称为曲柄,与机架组成摆动副的连架杆称为摇杆。

曲柄摇杆机构:其中两连架杆一为曲柄另一为摇杆.

我们知道,当连杆上的点处在连杆平面的不同位置时,其曲线形状将有很大的变化,连杆曲线的形状主要有椭圆形、曲边三角形、逗点形、“8”字形、月牙形等,这些形状的连杆曲线分布在连杆平面的不同区域内,在连杆平面内找到一点,使得在平面作相对水平运动,保证输送爪与被传送件没有相对运动,也就是不产生相对磨擦,满足传送件要运动的轨迹要求。

该机构的自由度为2。输入运动从曲柄1传入,摇杆3控制了输送爪5的水平运动。

方案优点是:运动副都是低副,因此运动副元素都是面接触,压强较小,可承受较大的载荷;有利于润滑,故磨损较小;此外,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比较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易获得较高的精度.还可以改变各构件的相对长度使从动件得到不同的运动规律。缺点是:传递路线较长,易产生较大的误差积累,同时,也使机械效率降低,且不利于高速运动。

综上:所设计方案能满足要求的性能指标;结构简单、紧凑;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1.3 设计机构的具体尺寸

考虑到行程速比系数(动停时间之比)K=t1/t2=1/2,计算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

= 1800 * ( K - 1 ) / ( K + 1 )

= 1800 * ( 0.5- 1 ) / (0.5 + 1 )

=-600

用作图法进行四杆机构设计,如下图:

图2

设计要求步进送料距离C1C2=a=300mm,利用各铰链之间相对运动的几何关系知,设计连杆与摇杆铰接点F步进距离为F1F2=200mm。可确定摇杆固定铰链D 和曲柄固定铰链A。

曲柄 AB=(AF2-AF1)/2=66

连杆 BF=(AF2+AF1)/2=164.08

摇杆 DC=270.42mm

AD=119.6mm

将各杆长度圆整后得:AB=66mm

BF=164mm

DC=Z70mm

DF=180mm

使用圆整后的数据作图如下:

图3

由图可知所设计送料机构步进距离为301.02mm。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C点轨迹曲线的最高点距输送架距离为45.42mm, 亦符合设计要求。由此各杆长度确定。

曲柄 AB=66mm

连杆 BF=164mm

摇杆 DC=270mm

DF=180mm

曲柄盘被电动机驱动由0o做匀速圆周运动60o位置,驱动连杆。摇杆以固定铰链为圆心,自由端运动至左极限位置,输送爪将坯料送至待加工位置。摇杆向右运动至右极限位置,成一个工作循环。机构可在预定时间将工件送至待加工位置。

总体来讲,该传动方案满足工作机的性能要求,适应工作条件、工作可靠,此外还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传动效率高。

2 布置方式

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减速器带动曲柄盘,驱动连杆送料机构,驱动滑架往复移动,工作行程时滑架上的推爪推动工件前移一个步长,当滑架返回时,由于推爪与轴间有扭簧,推爪得以从工件底面滑过,工件保持不动,当滑推进时,推爪已复架再次向前位,向前推动新的工件前移,前方推爪也推动前一工位的工件前移。其传动装置使用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减速器。

下图为本设计步进送料机机的布置方式,电动机转速经齿轮传动降低后驱动机器曲柄运转。此布置方式的选择,降低了成本,安装维护方便。

图3

3 电动机的选用

3.1 选择电动机类型

电动机的类型根据动力源和工作要求选用Y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压380V。

3.1.1选择电动机容量

送料机在工作时的阻力为50N,对送料机构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

图4

F34=50N

F43X238.24mm=F23X180mm

F32Xcos48=F12Xcos41

M=F21X66mm

计算得:M=7.86N*m

根据设计要求送料机工作周期T=3s,则曲柄盘转速n=20r/min。

平面连杆送料机构工作所需功率:

1.646kW n/9550kW *M ==w P

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d

P (kW )为:

ηw

d P P =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2

3321ηηηη= 按《机械课程设计手册》表2-5确定各部分效率为:联轴器效率99.01=η,滚动轴承效率(一对)99.02=η,共三对。闭式齿轮传动效率97.03=η,代入得:

9.097.099.099.023=??=η

所需电动机功率为

kW kW p p w

d 83.19.0646

.1==

=

η

电动机额定转速根据生产机械的要求而选定。因载荷平稳,电动机额定功率ed

P 略大于即可。

本设计所采用的电动机的总功率为 1.83kW ,由《机械课程设计手册》表6-163,Y 系列电动机技术数据,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ed

P 为2.2kW 。

3.1.2确定电动机转速

送料机构曲柄盘工作转速n=20r/min 。

通常,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

60

~8='i ,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

()min

/1200~160min /2060~8'r r n i n d =?==

故可选同步转速为750r/min 。

3.2 电动机型号的选择

一般而言,选用高速电动机,电动机重量较小,价格便宜,但是总的传动比

较大,总体尺寸价格不一定低;但是选用低速电动机,电动机的重量较大,价格偏高,但是总的传动比小,总体尺寸价格却不一定高。利弊权衡,从体积、价格以及总的传动比等考虑,本设计决定采用Y132S-8型电动机,该型电机性能良好,可以满足要求。

查《运输机械设计选用手册》,它的主要性能参数如下表:

表1 Y132S-8型电动机主要性能参数

电动机型号

额定

功率kw

满载

转速r/min 电

流A

率%

功率因

数cos

Y132 S-8 2.2 750 5.

8

9

2.5

0.87

起动电流/额定电流

起动转矩/

额定转矩

最大转矩/

额定转矩

重量kg

6.0 1.9 2.0 63

4 联轴器的选用

本次传动装置的设计中,采用了联轴器,这里对其做简单介绍:联轴器是机械传动中常用的部件。它用来把两轴联接在一起,机器运转时两轴不能分离;只有在机器停车并将联接拆开后,两轴才能分离。

联轴器所联接的两轴,由于制造及安装误差、承载后的变形以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等,往往不能保证严格的对中,而是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对位移。这就要求设计联轴器时,要从结构上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使之具有适应一定范围的相对位移的性能。

根据对各种相对位移有无补偿能力(即能否在发生相对位移条件下保持联接的功能),联轴器可分为刚性联轴器(无补偿能力)和挠性联轴器(有补偿能力)两大类。挠性联轴器又可按是否具有弹性元件分为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和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两个类别。

4.1 刚性联轴器

这类联轴器有套筒式、夹壳式和凸缘式等。凸缘联轴器是把两个带有凸缘的半联轴器联成一体,以传递运动和转矩。凸缘联轴器的材料可用灰铸铁或碳钢,重载时或圆周速度大于30m/s时应用铸钢或碳钢。由于凸缘联轴器属于刚性联轴器,对所联两轴的相对位移缺乏补偿能力,故对两轴对中性的要求很高。当两轴有相对位移存在时,就会在机件内引起附加载荷,使工作情况恶化,这是它的主要缺点。但由于构造简单、成本低、可传递较大转矩,故当转速低、无冲击、轴的刚性大、对中性较好时亦常采用。

4.2 挠性联轴器

这类联轴器因具有挠性,故可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但因无弹性元件,故不能缓冲减振。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4.2.1无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1)十字滑块联轴器

十字滑块联轴器由两国在端面上开有凹槽的半联轴器和一个两面带有凸牙

的中间盘所组成。因凸牙可在凹槽中滑动,故可补偿安装及运转时两轴间的相对

位移。

这种联轴器零件的材料可用45钢,工作表面须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硬度;

要求较低时也可用Q275钢,不进行热处理。为了减少摩擦及磨损,使用时应从

中间盘的油孔中注油进行润滑。

因为半联轴器与中间盘组成移动副,不能发生相对转动,故主动轴与从动轴

的角速度应相等。但在两轴间有相对位移的情况下工作时,中间盘就会产生很大

的离心力,从而增大动载荷及磨损。因此选用时应注意其工作转速不得大于规定

值。

这种联轴器一般用于转速250/min n r <,轴的刚度较大,且无剧烈冲击处。

效率

1(3~5)

y

f d η=-,这里f 为摩擦系数,一般取为0.12~0.25;y 为两轴间径

向位移量,单位为mm ;d 为轴径,单位为mm 。

2)滑块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与十字滑块联轴器相似,只是两边半联轴器上的沟槽很宽,并把原来的中间盘改为两面不带凸牙的方形滑块,且通常用夹布胶木制成。由于中间滑块的质量减小,又具有较高的极限转速。中间滑块也可用尼龙6制成,并在配制时加入少量的石墨或二硫化钼,以便在使用时可以自行润滑。

这种联轴器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适用于小功率、高转速而无剧烈冲击处。 3)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可以允许两轴间有较大的夹角(夹角α最大可00

35~45达),而

且在机器运转时,夹角发生改变仍可正常传动;但当α过大时,传动效率会显著降低。这种联轴器的缺点是:当主动轴角速度为常数时,从动轴的角速度并不是常数,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因而在传动中将产生附加动载荷。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常将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成队使用。

这种联轴器结构紧凑,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汽车、多头钻床等机器的传动系统中。小型十字轴式万向联轴器已标准化,设计时可按标准选用。

4)齿式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能传递很大的转矩,并允许有较大的偏移量,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但质量较大,成本较高,在重型机械中广泛使用。

5)滚子链联轴器

滚子链联轴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尺寸紧凑,质量小,装拆方便,维修容易、价廉并具有一定的补偿性能和缓冲性能,但因链条的套筒与其相配件间存在间隙,不宜用于逆向传动、起动频繁或立轴传动。同时由于受离心力影响也不宜用于高速传动。

4.2.2有弹性元件的挠性联轴器

这类联轴器因装有弹性元件,不仅可以补偿两轴间的相对位移,而且具有缓冲减振的能力。弹性元件所能储存的能量愈多,则联轴器的缓冲能力愈强;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性能与弹性变形时零件间的摩擦功愈大,则联轴器的减振能力愈好。

1)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的构造与凸缘联轴器相似,只是套有弹性套的柱销代替了联接螺栓。因为通过蛹状的弹性套传递转矩,故可缓冲减振。这种联轴器制造容易,装拆方便,成本较低,但弹性套易磨损,寿命较短。他适用于联接载荷平稳、需正反转或起动频繁的传递中小转矩的轴。

2)弹性柱销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与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很相似,但传递转矩的能力很大,结构更为简单,安装、制造方便,耐久性好,也有一定的缓冲和吸振能力,允许被联接两轴有一定的轴向位移以及少量的径向位移和角位移,适用于轴向窜动较大、正反转变化较多和起动频繁的场合。

3)梅花形弹性联轴器

这种联轴器的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孔可作成圆柱形或圆锥形。装配联轴器时将梅花形弹性件的花瓣部分夹紧在两半联轴器端面凸齿交错插进所形成的齿侧空间,以便在联轴器工作时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5 减速器的设计

在机械设计中,常将整机的减速传动部分设计和制造成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称为减速器,它是机械工业中最基本和最典型的传动装置。

拟设计为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采用展开式连接,是两级减速器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要求轴具有较大的刚度。高速级齿轮常布置在远离扭矩输入端的一边,以减小因弯曲变形所引起的载荷沿齿宽分布不均现象。采用这样的方式是由于所需的传动比相对较大;电动机驱动后,传入两级减速器,带动齿轮转动,输出带动输送机。

5.1 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

已知送料机构曲柄盘工作转速n=20r/min ,所选用电动机工作转速为750r/min ,则电机与曲柄之间的总传动比为:

5.3720750

==

i

5.2 分配传动装置各级传动比

高速级齿轮的传动比12i 为低速级齿轮传动比的1.2倍,即23122.1i i =。则根据公式5.372312=?i i 23122.1i i =可求出

71.612=i 59.523=i

电动机和I 轴之间,III 轴和曲柄盘之间用的都是联轴器,故传动比都是1。

5.3 减速器运动和动力参数计算

5.3.1 0轴(电动机轴):

m N n P T r n n kW P P ed *289550

min /7502.20

000====== 5.3.2 1轴(高速轴):

kW

n P

T r n n kW kW P P 73.279550min

/750178.299.02.21111101=====?==η

5.3.3 2轴(中间轴):

m N n P T r i n n kW kW P P *82.179550

min /11271

.6750

09.297.099.0178.22

2

212123212=====

=??==ηη

5.3.3 3轴(低速轴):

m N n P T r i n n kW kW P P *55.99550

min /2059

.5112

297.099.009.23

3

323233223=====

=??==ηη

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果加以汇总,列出表如下:

表2各轴运动和动力参数

轴名 功率 P/kW 转矩 T /(N ·m) 转速 n/(r/min) 传动比 i 效率

η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电动机轴 —— 2.2 —— 28 750 1 6.71 5.59 1

—— 1轴 2.178 2.16 27.73 26.62 750 0.98 2轴 2.09 2.07 17.82 17.64 112 0.99 3轴

2

1.98

9.55

9.36

20

0.98

5.4 减速器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5.4.1齿轮传动设计

齿轮的材料,精度和齿数选择考虑到制造的方便及小齿轮容易磨损并兼顾到经济性。因传递功率不大,转速不高,两级圆柱齿轮的大、小齿轮材料均用45号合金钢,锻毛坯。热处理大齿轮正火处理,小齿轮调质处理,均用软齿面且大、小齿轮的齿面硬度分别为280HBS 、240HBS ;齿轮精度用7级,轮齿表面精糙度为Ra1.6。软齿面闭式传动,失效形式为占蚀,考虑传动平稳性,齿数宜取多些。

初步规划该减速器的使用寿命为10年,每年按300天计算,第Ⅰ、Ⅱ、Ⅲ公差组精度分别为7、7、7;

鉴于该减速器有轻微震动,空载启动,两级圆柱齿轮的使用系数均取1.0。 由《机械设计》齿轮相对于两轴承非对称布置且大齿轮为软齿面,因此选齿宽系数0.8。

一.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由前面运动及动力参数的计算结果知高速级齿轮传动的最大传递功率为2.2kW ,小齿轮最高转速为750r/min 、最大扭矩为28 N ·m 。闭式齿轮的小齿齿数[]12040Z ∈,

1. 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极其齿数

(1)按设计给定的方案,选用直齿圆柱齿轮。

(2)运输机为一般工作机器,速度不高,固选7级精度。 (3)小齿轮材料为40Cr (调质),硬度为280HBS ; 大齿轮材料为40Cr (调质),硬度为240HBS 。 (4)选124Z =,则112*Z i Z ==6.71X24=161

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再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校核。 2. 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 []

3

2

11)(132.2H E d t u u d σZ ±?ΦKT ≥ (1)选 1.2t K = 小齿轮传递的转距为28N*m

选齿宽系数0.8d Φ=,由表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2

18.189MPa E =Z 。由图按齿面硬度查得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MPa H 600lim =σ,大齿轮的触疲劳强度为MPa H 550lim =σ。

由式h L j n ???=N 60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9111008.110300817506060?=?????==N jL n N 812

1

21061.1?==

i N N 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10.97HN K =,2 1.04HN K =

取效率为%1,安全系数S=1,则:

[][]1lim112lim 220.97600

5821

1.04550

5721

HN H HN H MPa S MPa S σσσσK ?=

==K ?=

==

(2)计算:带入[]H σ中较小的值,求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的1t d 最小值为

4

2

31 1.2 1.861041189.82.32()36.310.84572

t d mm ??+=??=

圆周速度: s m n

d v t /104.11000

6031-?=?=

π

计算齿宽: 10.836.329.04d t b d mm =Φ?=?= 计算齿宽与齿高比: 模数 1136.31

1.5124

t t d m mm =

==Z

齿高 2.25 2.25 1.51 3.40t h m mm ==?= ∴

29.04

8.543.4

b h == 计算载荷系数: 根据s m v /104.13-?= 7级精度,查得 动载系数

1.12V K =

对于直齿轮 1=K =K ααF H

查得使用系数 1A K = 用插值法查得7级精度小齿轮非对

称布置时, 1.287H βK = 由8.54b

h

=, 1.287H βK = 可查得 1.26F βK =

故载荷系数 1.44A V H H αβK =K ?K ?K ?K = 校正分度圆直径: 3

1138.58t t

d d mm K

==K 计算模数: 1

1

1.61d m mm ==Z 3. 按齿根弯曲强度计算:

弯曲强度的设计公式为 []32

1

1)(2F Sa

Fa d m σY Y Z ΦKT ≥

MPa MPa

FE FE 38050021==σσ 120.860.89

FN FN K =K =

取弯曲疲劳安全系数 4.1=S

[][]11

1222

307.14241.57FN FE F FN FE F MPa S

MPa

S

σσσ

σK ==K ==

载荷系数 1.41A V F F αβK =K ?K ?K ?K =

查取齿形系数 1 2.65Fa Y = 2 2.19Fa Y = 查取应力校正系数 1

1.58Sa Y

= 2 1.785Sa Y =

[][]11

1

22

2

2.65 1.58

0.01363

307.14

2.19 1.7850.0162

241.57

Fa Sa F Fa Sa F σσY ?Y ?=

=Y ?Y ?==

4

32

2 1.41 1.85710

0.0162 1.230.824m mm ???∴≥?=?

圆整 1.5m mm =

104

71.626

121

1====

Z Z m

d Z 4. 几何尺寸计: 分度圆直径:

112226 1.539104 1.5156d m mm d m mm =Z =?==Z =?=

中心距:

12

97.52

d d a mm

+=

= 齿轮宽度: 131.2d b d mm =Φ= 取 235B mm = 140B mm =

至此,高速级齿轮的计算完毕。

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低速级齿轮的尺寸 1.5m mm = 分度圆直径:

mm

m Z d mm

m Z d 2105.11395.375.1254433=?===?==

中心距: mm d d a 75.1232

4

3=+=

步进送料机设计终稿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1.1设计题目 1.2设计要求 1.3设计任务 第二章步进送料机的设计 2.1 工作原理 2.2 传动方案比较及选择 2.3 机构的运动简图 第三章步进送料机的参数设计及协调 3.1 确定导引铰链四杆机构的尺寸 3.2 选电动机及传动比分配 3.3 蜗杆参数的确定 3.4 蜗轮参数的确定 3.5 齿轮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机构布置和运动循环图 第五章参考文献及附件

第一章课程设计的内容 1.1设计题目 设计某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1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距离a后间歇时间t2。考虑到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维修方便等因素,不宜采用槽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图1 步进送料机 1.2设计要求 1、电机驱动,即必须有曲柄。 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近似为虚线所示闭合曲线(以下 将该曲线简称为轨迹曲线)。

3、轨迹曲线的AB段为近似的水平直线段,其长度为a,允差±c(这段 对应于工件的移动);轨迹曲线的CDE段的最高点低于直线段AB的距离至少为b,以免零件停歇时受到输送架的不应有的回碰。有关数据见下表 4、在设计图中绘出机构的四个位置,AB段和CDE段各绘出两个位。需 注明机构的全部几何尺寸。 设计数据 1.3设计任务 1)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2)进行机构选型分析,并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评价和选择。 3)画出步进送料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对所设计机构中各构件进行尺寸设计,验证输出构件的轨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用 B5 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第二章步进送料机的工作原理 2.1工作原理 加工过程中若干个相同被输送的间隔为300mm,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每个零件向左移动300mm耗时1s后,间歇时间2s。这样依次循环下去,就达到了把坯料或成品从右输送到左端的目的。 该系统由电动机驱动,通过带蜗杆减速将运动传给齿轮,再由各级齿轮进行减速使其转速符合要求。最后利用齿轮和连杆将运动传给输送架。

机械手毕业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 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2.2国内取苗装置的研究现状 1.3论文的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整机方案设计 2.1 穴盘苗自动移栽机机械手工作原理和结构分析2.2 利用UG建立样机模型 第三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取苗装置的结构设计 3.1 取苗机构的基本构成 基本结构 (1)机械手 (2)穴盘定位平台 (3)驱动系统 (4)控制系统 PLC程序 (5)底座 3.2 取苗机构的工作原理 第四章穴盘苗自动移栽机送苗装置的设计要求分析1穴盘育苗及穴盘的选择 2送苗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 3送苗机构的控制系统 第五章取苗装置的实验研究 1.取苗装置影响因素分析 2影响取苗成功率的因素 3取苗装置手臂角度的实验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1 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项目的技术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设施农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温室蔬菜、花卉及棉花生产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的菜篮子,改善人民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穴盘苗移栽是近年才兴起的种植新技术,它具有缩短生育期,提早成熟,提高棉花单产,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过去几年温室大棚育出成品苗向大田移栽,全部是靠人工移栽。穴盘苗自动移栽技术是温室蔬菜或花卉生产实现工厂化和自动化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种植方式。目前,国内穴盘苗移栽的取苗、喂苗环节主要靠手工完成,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不能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从而制约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因此,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靠的中小型穴盘苗自动移栽机迫在眉睫,而移栽机械手是温室穴盘苗移栽自动化的关键部分,能够完成“穴盘定位—自动送苗—钵苗抓取—钵苗投放”这一系列连续动作,其性能直接影响移栽机的移栽质量。穴盘苗移栽机械手的研究对实现实现温室穴盘苗移栽生产过程自动化、减轻穴盘苗移栽作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作物移栽质量,推进我国温室农业作物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进程,特别是我国“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的顺利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1.2 取苗装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穴盘苗移栽机取苗装置的技术较成熟,而且大部分机型开始投入使用,尤其是应用于花卉、蔬菜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的大面积移栽,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且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只是样机的试制,尚没有成型的机型投入生产应用。 1.2.1国外取苗装置研究现状 20 世纪初期部分国家开始出现移栽机具。三十年代出现移栽装置或移栽器代替人工取苗。五十年代移栽的生产技术研究,研制出了不同结构的半自动移栽机。八十年代,半自动移栽机已在欧美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广泛被使用,培育穴盘苗、移栽作物等,实现了制造机械、播种机械、移栽机等各种机械配套使用。到90年代,有关部门加强从育苗到栽植整个系统的研究,使育苗和栽植有机地结合,研制出多种全自动移栽机,如日本90年代初将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列为农业机械急需开发的项目,日本农机研究所联合三家农机公司,于1993年至1995年期间开发出了三种型号的全自动移栽机(图1-1~1-3),可移栽穴盘苗或纸钵苗,主要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上下料机械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一、目的与要求 《专业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方向学生的重要实践性教育环节,也是该专业学生毕业设计前的最后一次课程设计。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这一教学环节来着重提高学生的机构分析与综合的能力、机械结构功能设计能力、机械系统设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在《专业课程设计》中,应始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专业课程设计》的题目为工业机械手设计,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整个设计过程。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应该在下述几个方面得到锻炼: 1.综合运用已学过的“机械设计学”、“液压传动”、“机械系统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课程和其他已学过的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际知识,解决某一个具体设计问题,是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 2.通过比较完整地设计某一机电产品,培养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机电产品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3.培养机械设计工作者必备的基本技能,及熟练

地应用有关参考资料,如设计图表、手册、图册、标 准和规范等。 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 素质。 二.主要内容 表1精锻机上料机械手主要技术参数 手臂运动形式 ( 圆柱坐标式 抓取重量 60kgf 自由度 4个 手 手臂运动行程和速度 水平伸缩 500mm 设定点2 升降 600mm 设定点2 左右旋转 200度 设定点3 手腕回转和速度180度 设定点2 手指夹持范围 四种规格 90-120 定位方式和定位精度 机械挡块 +-1mm 控制方式 点位程控,开关板预选 驱动方式 液压 kgf/cm2

机械手的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综合实践报告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自动化三班

目录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 1.1.1 气动手爪 (1) 1.1.2 伸缩气缸 (1) 1.1.3 回转气缸及垫板 (2) 1.1.4 提升气缸 (2) 1.2 直线运动传动组件 (2) 1.3 气动控制回路 (3) 2 传感器部分 (5) 2.1 传感器简介 (5) 2.2 磁性开关 (5) 2.3 光电传感器和光纤传感器 (5) 3 伺服电机应用 (7) 3.1 伺服系统 (7) 3.2 交流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模式 (8) 3.3 接线 (10) 3.4 伺服驱动器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10) 3.4.1 参数设置方式操作说明 (11) 3.4.2 面板操作说明: (11) 3.4.3 部分参数说明 (11) 3.5 最大速度(MAX_SPEED)和启动/停止速度(SS_SPEED)12 3.6 移动包络 (13) 4 PLC程序编写 (15) 4.1 PLC的选型和I/O接线 (15) 4.2 伺服电机驱动器参数设置 (15) 4.3 编写和调试PLC控制程序 (16) 4.4 初态检查复位子程序和回原点子程序 (19) 4.5 急停处理子程序 (20) 个人收获 (23) 参考文献 (24) 附录 (25) 致谢 (28)

1 机械手的基本介绍 1.1 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组成 1.1.1 气动手爪 用于在各个工作站物料台上抓取/放下工件。由一个二位五通双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1 图 1-1 气动手爪 1.1.2 伸缩气缸 用于驱动手臂伸出缩回。由一个二位五通单向电控阀控制。见图 1-2 图 1-2 伸缩气缸

送料机械手设计

摘要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送料机械手的设计,首先对送料机械手的工况进行分析,此多工位专用机械手完成小臂上下俯仰、大臂正反向回转、行走装置进退三个自由度,以及手爪的开启和闭合等动作,然后给出该送料机械手的液压系统的电磁元件动作循序表和液压系统原理图。 本械手由大臂结构,小臂、旋转结构和驱动机构组成,该设计能实现三个自由度,分别为手爪的开合,旋转,小臂的上下摆动以及大臂的旋转等等功能。 关键词:送料机械手;液压系统;自由度;功能

Abstract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mainly had the CA18 control engine bed and the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the ear components tech nological analysis craft parameter choice cutting tool choice, the components procedure manual establishment, the procedure simulation, the modelling and the entity simulation processing finally has made the design summary,the acknowledgment language, the reference tabulation and the appendix.Article primary coverage for components craft analysis. This components manual programming, but also has to make engineer's modelling and the entity simulation https://www.360docs.net/doc/5511243273.html,ed the circular arc interpolation instruction in the components manual programming; drill hole; M98 transfer subroutine instruction. Key words: auto-focus;Industrial robot ;degrees of freedom ;fucation

步进送料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步进送料机 0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班 设计者:徐丽丽 指导教师:迎春,张春友 2009年12月6日 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 目录 前言………………………………………………………第1章课程设计内容…………………………………第2章设计思路………………………………………第3章工作原理………………………………………第4章运动循环图……………………………………第5章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第6章主要执行结构方案设计………………………

第7章传动机构尺寸设计…………………………… 第8章系统机械运动方案简图………………………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消费者的价值观念变化很快,市场需求才出现多样化的特征,机械产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例如,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仪器仪表、重型机械、轻工机械、纺织机械、石油化工机械、交通运输机械、海洋作业机械、钢铁成套设备、办公设备、家用电器以及儿童玩具等等。同时,这些机械产品的寿命周期也相应缩短。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机械产品的设计是对产品的功能、工作原理、系统运动方案、机构的运动与动力设计、机构的结构尺寸、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各个零件的材料和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作为制造的工作过程。其中机械产品的功能、工作原理、系统运动方案、机构的运动与动力设计、机构的结构尺寸、力和能量的传递方式等内容是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与人才的竞争。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又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实践,在培养学生的机械综合设计能力及创新意识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中,它培养了学生创新设计的能力。本次设计的是半自动钻床设计,以小见大,设计并不是门简单的课程,它需要同学们理性的思维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字:送料机构,定位机构,传动机构 第一章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25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距离a后间歇时间t2。考虑到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维修方便等因素,不宜采用槽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具体设计要求为: 1、电机驱动,即必须有曲柄。 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近似为虚线所示闭合曲线(以下将该曲线简称为轨迹曲线)。 3、轨迹曲线的AB段为近似的水平直线段,其长度为a,允差±c(这段对应于工件的移动);轨迹曲线的CDE段的最高点低于直线段AB的距离至少为b,以免零件停歇时受到输送架的不应有的回碰。有关数据见表1.1

工业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水平的飞速发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逐步从汽车拓展到其它领域。在各种类型的机器人中,模拟人体手臂而构成的关节型机器人,具有结构紧凑、所占空间小、运动空间大等优点,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之一。尤其由柔性关节组成的柔性仿生机器人在服务机器人及康复机器人领域中的应用和需求越来越突出。 本文将设计一台四自由度的工业机器人,用于给冲压设备运送物料。首先,本文将设计机器人的底座、大臂、小臂和机械手的结构,然后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搭建机器人的结构平台;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设计该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和伺服放大器的选择、反馈方式和反馈元件的选择、端子板电路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的设计,重点加强控制软件的可靠性和机器人运行过程的安全性,最终实现的目标包括:关节的伺服控制和制动问题、实时监测机器人的各个关节的运动情况、机器人的示教编程和在线修改程序、设置参考点和回参考点。 关键词:机器人,示教编程,伺服,制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sensor technolog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ntrol technology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level, the application of robot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cars to other fields. In all types of robots, the articulated robot arm simulation human form,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large moving space,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robots. Especially flexible biomimetic robot composed of flexible joint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robot and rehabilitation robot application and demand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In this paper I will design an industrial robot with four DOFs, which is used to carry material for a punch. First I will design the structure of the base, the big arm, the small arm and the end manipulator of the robot, then choose proper drive method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building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robot. On this foundation, I will desig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robot, including choosing DAQ card, servo control, feedback method and designing electric circuit of the terminal card and control software. Great attention will be paid 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ontrol software and the robot safety during running. The aims to realize finally include: servocontrol and brake of the joint, monitoring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in realtime, playback programming and modifying the program online, setting reference point and returning to reference point. KEY WORDS: robot, playback, servocontrol, brake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

学科门类:单位代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XXXXXXXXX系 二○**年X X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2) 1.1毕业设计目的 (2)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抓取机构设计 (4) 2.1手部设计计算 (4) 2.2腕部设计计算 (7) 2.3臂伸缩机构设计 (9)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13)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14) 3.4总体系统图 (15) 第四章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 (16) 4.1电机的选择 (17) 4.2减速器的选择 (18) 4.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18) 第五章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20)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20) 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20) 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 (21) 第六章机械手的控制 (22) 第七章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23) 7.1机械手组成 (23) 7.2机械手分类 (25) 第八章机械手Solidworks三维造型 (26) 8.1上手爪造型 (27) 8.2螺栓的绘制 (31) 毕业设计感想 (36)

参考资料 (37)

摘要 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运用Solidworks技术对上料机械手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使其能将基本的运动更具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关键字机械手,AutoCAD,Solidworks。

步进送料机机构综合1

机械原理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设计题目:步进送料机机构综合 一、题目简介 设计某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1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 ,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 1移动距离a 后间歇时间t 2。考虑 到动停时间之比K=t 1/t 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维修方便等因素,不宜采用槽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二 、具体设计要求: 1、电机驱动,即必须有曲柄。 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近似为虚线所示闭合曲线(以下将该曲线简称为轨迹曲线)。 3、轨迹曲线的AB 段为近似的水平直线段,其长度为a ,允差±c (这段对应于工件的移动);轨迹曲线的CDE 段的最高点低于直线段AB 的距离至少为b , 以免零件停歇时受到输送架的不应有的回碰。 图1 步进送料机

有关数据见下表 4、在设计图中绘出机构的四个位置,AB段和CDE段各绘出两个位。 需注明机构的全部几何尺寸。 1. 至少提出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 方案进行设计; 2. 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 图纸上画出步进送料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 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并进行运动分析;验证输出构件 的轨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求出机构中输出件的速度、加速度; 画出机构运动线图。 5.用软件(VB、MATLAB、ADAMS或SOLIDWORKS等均可)对执行机构 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6.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其中应包括设计思路、计算及运动模型建 立过程以及效果分析等。 7. 在机械基础实验室应用机构综合实验装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 性。 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设计说明

12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送料机 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付振强 学号8011208217 所属学院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械12-2 指导教师张涵 日期2010-06-30 前言 1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次我设计的是步进送料机,以小见大,设计并不是门简单的课程,它需要我们理性的思维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对步进送料机的设计进一步了解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流程,为我们今后的设计课程奠定了基础。 目录 前言 (1)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液压机械手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一、引言 1.1机械 液压通用机械手,就其本质上来说,属于工业机器人的范畴,机器人学是近几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学科。它集中了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成就,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也是我国科技界跟踪国际高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 “机械手”(Machanical Hand):多数指附属于主机、程序固定的自动抓取、操作装臵(国内一般称作机械手或专用机械手)。如自动线、自动机的上下料,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到的自动化装臵。 1.2机械手特点、结构与研究意义 1.2.1机器人的特点 机器人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等方面。 1.通用性 机器人的通用性指具有执行不同功能和完成多样简单任务的实际能力;通用性也意味着,机器人是可变的几何结构。或者说在机械结构上允许机器人执行不同的任务或以不同的方式完成同一工作。 2.适应性 机器人的适应性是指具有对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及机器人能够自主执行实现经规划的中间任务,而不管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没有预计到的环境变化。 1.2.2机器人的系统结构 一个机器人系统一般由四个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即机械手、环境、任务和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的本体机械系统即为通常的机械手装臵,他由肩、臂、腕、机身或行走机构组成,组合为一个相互依赖的运动机构。 环境即指机器人所处的周围状态,环境不仅由机和条件决定,而且有环境和它所包含的每个事物的全部自然特性决定。 机器人体系结构中的任务一般定义为环境的两种状态(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别,必须用适当的程序语言来描述,并能为计算机所理解。 机器人控制器一般为控制计算机,接收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并按照预存信息,即机器人的状态及环境情况等,生成控制信号来驱动机器人的各个关节运动。

毕业设计-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全套图纸)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2) 1.1毕业设计目的 (2)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抓取机构设计 (4) 2.1手部设计计算 (4) 2.2腕部设计计算 (7) 2.3臂伸缩机构设计 (9)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11) 3.1手部抓取缸 (11)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13)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14) 3.4总体系统图 (15) 第四章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 (16) 4.1电机的选择 (17) 4.2减速器的选择 (18) 4.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18) 第五章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20)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20) 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20) 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 (21) 第六章机械手的控制 (22) 第七章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23) 7.1机械手组成 (23) 7.2机械手分类 (25) 第八章机械手Solidworks三维造型 (26) 8.1上手爪造型 (27) 8.2螺栓的绘制 (31) 毕业设计感想 (36) 参考资料 (37)

送料机械手设计及Solidworks运动仿真 摘要 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运用Solidworks技术对上料机械手进行三维实体造型,并进行了运动仿真,使其能将基本的运动更具体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关键字机械手,AutoCAD,Solidworks。 全套图纸,仿真,加153893706

步进送料机构设计 步进送料机机构综合1

步进送料机构设计步进送料机机构综合1 机械原理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屈凡平班级工机2班学号xx7476 设计题目:步进送料机机构综合 一、题目简介 设计某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1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距离a后间歇时间 t2。考虑 图1 步进送料机 到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维修方便等因素,不宜采用槽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平面连杆机构。 二、具体设计要求: 1、电机驱动,即必须有曲柄。 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近似为虚线所示闭合曲线。 3、轨迹曲线的AB段为近似的水平直线段,其长度为a,允差±c;轨迹曲线的CDE段的最高点低于直线段AB的距离至少为b,以免零件停歇时受到输送架的不应有的回碰。 有关数据见下表

4、在设计图中绘出机构的四个位置,AB段和CDE段各绘出两个位。需注明机构的全部几何尺寸。 1、至少提出两种运动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出一种运动方案进行设计; 2、设计传动系统并确定其传动比分配。 3、图纸上画出步进送料机的机构运动方案简图和运动循环图。 4、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尺度综合,并进行运动分析;验证输出构件的轨迹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求出机构中输出件的速度、加速度;画出机构运动线图。 5、用软件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线图。 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其中应包括设计思路、计算及运动模型建立过程以及效果分析等。 7、在机械基础实验室应用机构综合实验装置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 性。 完成日期: 年月日指导教师方案一:采用铰链四杆机构 图1曲柄连杆机构方案二:采用凸轮摇杆机构 方案2采用凸轮摇杆机构

机械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铣床自动上下料点位控制机械手的设计 学生姓名:韩抟彬学号: 10L0551370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陈继荣 2014年3月31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摘要; 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普遍重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工作方式一般采取示教再现的方式。 PLC是以现代微处理器技术为核心的控制器,作为一种通用的工业控制器,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PLC采用光电隔离和滤波技术有效抑制外部干扰源对PLC的影响,此外PLC还可在强、通用性好;开发周期短,功耗小。本课题对现代工业的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本课题的意义 机械手又名工业机器人,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它可用于零部件的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为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机械手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地代替人的劳动并能达到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因此,它能大大地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此,受到各先进单位的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和应用。尤其在高温、高压、粉尘、噪声的场合,应用得更为广泛。在我国,近代几年来也有较快的发展,并取得一定的

毕业设计送料机械手_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设计题目:送料机械手 系部:机械工程系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08机电(1)班 姓名:何沙沙学号: G082308 指导教师:黄晓萍 年月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 1.1毕业设计目的 (1) 1.2本课题的内容和要求 (2) 第二章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 (4) 2.1电机的选择 (4) 2.2减速器的选择 (6) 2.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6) 第三章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7) 3.1手部抓取缸 (7) 3.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8) 3.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10) 3.4总体系统图 (11) 第四章抓取机构............................................................................ (12) 4.1手部设计计算 (12) 4.2 腕部设计计算 (15) 4.3臂伸缩机构设计 (17) 第五章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20) 5.1常用的定位方式 (20) 5.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20) 5.3机械手运动的缓冲装置 (21) 第六章机械手的控制 (22) 第七章机械手的组成与分类 (23) 7.1机械手组成 (23) 7.2机械手分类 (24) 参考资料 (26)

送料机械手设计 摘要 本课题是为普通车床配套而设计的上料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工业生产的必然产物,它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的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实践证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工业生产中经常出现的笨重工件的搬运和长期频繁、单调的操作,采用机械手是有效的。此外,它能在高温、低温、深水、宇宙、放射性和其他有毒、污染环境条件下进行操作,更显示其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本课题通过应用AutoCAD 技术对机械手进行结构设计和液压传动原理设计,它能实行自动上料运动;在安装工件时,将工件送入卡盘中的夹紧运动等。上料机械手的运动速度是按着满足生产率的要求来设定。 第一章机械手设计任务书 1.1毕业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学生完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去解决专业范围内的工程技术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基本训练。这对学生即将从事的相关技术工作和未来事业的开拓都具有一定意义。 其主要目的: 一、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本专业的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拓宽和深化学生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构思和创新思维,掌握工程设计的 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步进送料机

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专业班级:机电二班 老师: x老师 名字: xxxxxx 学号: xxxxxxxx 题目:步进送料机C 目录 一设计背景 (2 二设计要求 (2 三设计数据与要求 (3 四设计任务 (3 五工作原理 (3 六选择运动机构 (4 七设计思路 (5 八四杆机构的设置 (6 九运动图 (10 十参数计算 (11 十一体会与心得 (30 十二附录 (31 机械原理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步进送料机机构设计C 一设计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企业为了赢得市场,必须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其中设计是产品开发的第一步,是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最主要因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在机械类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训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这次我要做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步进送料机,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综合性的训练能让自己从中掌握机械设计的流程,以及会运用一些软件。 二设计要求 设计某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步进送料机。如图所示,加工过程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距离a后间歇时间t2。考虑到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较特殊,以及耐用

液压上料机械手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步进送料机课程设计

…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步进送料机-------自动生产线的一部分。 如下图所示,加工过程中要求若干个相同的被输送的工件间隔相等的距离a,在导轨上向左依次间歇移动, 即每个零件耗时t1移动的距离为a后间歇时间t2。考虑到 动停时间之比K=t1/t2之值比较特殊,以及耐用性、成本、 维修方便等,不宜采用曹轮、凸轮等高副机构,而应设计 平面连杆机构。 设计要求:1、电机驱动,采用机构不限。 2、输送架平动,其上任一点水平移动。 设计数据: ; 1、机构参数 方案号a(mm)b(mm)t1(s)t2(s) 21 1300: 200 230015021 ! 40030021 3 1 4400250{ 2 2、送料机在工作时的阻力为5KN;

3、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设计任务: 1、设计传动系统,确保步进要求; 2、绘出步进送料机运动方案简图; 3、确定电机的型号; 4、编写设计说明书。 ) 目录 一、前言......................................... - 2 - 二、机构设计原理................................. - 3 - 三、四杆机构设计方案(给定行程速比系数K=t1/t2) ... - 4 - 四、四杆机构设计步骤............................ - 5 - 五、电动机类型选择.............................. - 7 - 六、减速器类型选择............................... - 8 - . 七、确定电动机型号............................... - 9 - 八、课程设计总结................................ - 11 - 九、参考文献..................................... -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