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外墙发生火灾的致灾因素及社会参与扑救

合集下载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原因是什么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原因是什么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原因是什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然而,高楼火灾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那么,高楼火灾为什么会发生呢?本文将从以下十个方面分析高楼火灾事故的原因。

一、建筑结构问题1.1 材料质量不合格在建造高楼时,使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如果不达标,很容易导致高楼的结构不牢固,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导致高楼坍塌。

1.2 结构设计不合理一些高楼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承重墙、防火墙等的设置不符合规范,导致在火灾发生后无法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二、电气设备问题2.1 电气线路老化高楼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果长时间未得到维护和更换,很可能出现电路老化、短路等问题,引发火灾。

2.2 用电过载一些高楼使用电力设备过多,导致用电过载,电线过热引发火灾。

三、防火设施不完善3.1 未及时维护防火设施一些高楼的防火设施长期得不到维护,导致防火设施无法正常使用,一旦发生火灾,无法有效地进行灭火。

3.2 消防器材不到位一些建筑的消防器材配置不足,或者在火灾发生时无法迅速取用,导致火灾无法有效控制。

四、人为原因4.1 违规用火一些高楼居民、商户在违规使用明火,如私拉电线、使用易燃材料等,极易引发火灾。

4.2 未经许可擅自改造一些建筑的业主私自改造,如隔断、加建等,导致防火设施无法正常使用,极易引发火灾。

五、管理不善5.1 消防演练不足一些高楼缺乏定期的消防演练,导致在火灾发生时,居民和员工无法有效地逃生。

5.2 管理混乱一些高楼管理混乱,导致消防设施无法及时维护和更新,增加了火灾的发生几率。

六、火灾应急处理不当6.1 逃生通道被堵塞在火灾发生时,由于逃生通道被堵塞,大批人员无法及时逃离,造成人员伤亡。

6.2 逃生漏洞在高楼建筑中,可能存在一些逃生漏洞,如避火楼梯、消防车无法到达等,使得在火灾发生时无法及时撤离人员。

七、自然因素7.1 高温、干燥天气由于高楼建筑多为混凝土和玻璃幕墙,一旦遭受到高温和干燥的天气,非常容易引发火灾。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危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危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危险因素与安全防范措施作者:刘贺来源:《消防界》2021年第19期摘要:高层建筑火灾具有建筑复杂多样、堵截控火难度大、作业环境受限、组织供水困难、人员搜救任务重等处置难点,灭火救援各类安全隐患叠加,极易造成消防救援人员的受伤甚至牺牲。

本文通过分析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扑救难点,探讨火灾现场的风险识别,总结安全管控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高层建筑;扑救难点;危险因素;防范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高层建筑的数量剧增,居民用房、商业用房的结构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但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特点和使用性质,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纵横蔓延,形成立体燃烧,给灭火救援行动带来许多有困难、易造成消防救援人员受伤的情况。

一、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一)楼层登高困难高层发生火灾后,大多数情况消防救援人员只能通过内部楼梯、消防电梯实施建筑内部的灭火救援。

由于消防电梯数量、承载量有限,救援人员需要利用消防楼梯到达着火楼层,体能消耗巨大,可能威胁消防救援人员自身安全。

(二)易发生立体燃烧高层建筑内部发生火灾后,烟火会通过竖向管井、电梯井、敞开的楼梯间和玻璃幕墙与地坪接缝垂直蔓延,烟火也会通过外窗、装饰物或保温材料外墙向上燃烧,导致火势快速蔓延。

(三)组织供水困难内部消防设施工作不利时,消防救援人员必须通过移动供水的方式进行灭火,建筑可垂直铺设水带的位置少且铺设耗时费力,车辆泵浦的供液高度有限,水带易断裂、脱口造成供液中断,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四)功能结构复杂高层建筑内部房间分隔多,功能分区不同,结构复杂,面积大、线路长,使人容易迷失方向。

同一栋楼内可能具备餐饮、娱乐、办公、商场等诸多功能,火灾下可造成局部倒塌,进一步加剧内部行进和疏散逃生难度。

(五)内外坠落物多外部主要是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坠落,甚至形成“玻璃雨”。

有的非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有大量的空调外机等外挂设施设备及可燃外墙材料。

高楼建筑火灾风险

高楼建筑火灾风险

高楼建筑火灾风险在现代城市发展中,高楼建筑已成为城市景观和经济发展的标志。

然而,高楼建筑也存在着一定的火灾风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探讨高楼建筑火灾的风险因素和应对措施。

一、高楼建筑火灾的风险因素1.1 电气设备故障高楼建筑内大量使用电气设备,如电梯、照明设备、空调等。

这些设备的长时间运行容易引起过载、短路等故障,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1.2 人为失误高楼建筑经常有大量的人员出入,人为失误可能引发火灾,例如未熄灭的烟蒂、放置不当的可燃物等。

1.3 建筑结构隐患高楼建筑的结构复杂,存在着一些隐患,如电线层压、结构松动等,这些隐患可能成为火灾的导火索。

二、高楼建筑火灾风险应对措施2.1 加强火灾预防意识高楼建筑的业主和居民应增强火灾预防意识,定期开展火灾演练和培训,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

2.2 安全电气设备应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电气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电气设备引发火灾的概率。

2.3 提高建筑消防设施高楼建筑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喷淋系统、疏散通道等。

同时,应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施,确保其有效性。

2.4 加强管理措施高楼建筑的管理者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火灾隐患,确保建筑的安全。

2.5 安全疏散设计高楼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安全疏散问题,设置合适的疏散通道和紧急出口,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增加人员的生命安全。

2.6 火灾监控系统高楼建筑应安装火灾监控系统,及时发现火灾状况,并自动报警,加强对火灾的监测和应急处理。

2.7 定期培训救援人员高楼建筑应有专业的救援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灭火和救援能力。

结论高楼建筑火灾风险存在,但通过加强火灾预防和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火灾的概率和对人员财产的威胁。

因此,高楼建筑的业主、居民和管理者应共同努力,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高楼建筑的安全。

只有这样,高楼建筑才能为城市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和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和扑救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特点和扑救措施1、高层建筑的建筑特点和火灾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建筑特点:(1)建筑结构复杂;(2)功能复杂,人员密集;(3)可燃物多,火灾荷载大;(4)消防设施完善。

火灾特点:(1)烟、火蔓延途径多,容量形成立体火灾。

(2)疏散困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3)有玻璃幕墙的高层建筑受高温或火焰作用,易造成玻璃幕墙碎裂下落,甚至形成玻璃雨,影响战斗行动,破坏水带等器材,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扑救高层建筑的灭火要求是什么?答:立足自救,适应立体作战,加强第一出动,坚持以固定灭火设施为主,固定灭火设施与移动消防装备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抢救疏散人员,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3、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战术要点和灭火措施有哪些?答:战术要点:(1)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救人与其他灭火救援行动的关系。

(2)确定进攻起点层。

(3)内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

灭火措施有:(1)火情侦察;(2)充分利用消防设施登高进攻;(3)疏散和抢救人员;(4)利用高层建筑固定给水系统进行火场供水;(5)火场排烟。

4、水泵接合器的主要性能及设置要求是什么?答:分为墙壁式、地上式、地下式三种,每个水泵接合器的流量为10T5L/S,其与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为15-40米。

一辆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竖管供水高度可达50-80米。

5、高层建筑火灾内疏散和抢救人员的措施有哪些?答:(1)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2)基本顺序。

首先是着火层,其次是着火层的上层,尔后是着火层的下层,在力量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同时进行。

(3)疏散和抢救人员的途径。

从疏散通道、出口,经消防电梯、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直接下到地面建筑物外,进入避难层或起火楼层的下一层。

同时,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其他救生器材等救人。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分析总结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分析总结

十大高楼火灾事故分析总结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被建造,成为城市的地标建筑。

然而,高楼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将对近年来发生的十大高楼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总结,探讨造成这些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1. 伦敦格伦费尔塔火灾(2017年)格伦费尔塔是一座24层的住宅楼,2017年6月14日发生火灾,导致至少72人死亡。

火灾起因是一处居民的冰箱发生故障,引发了火灾。

事后调查发现,建筑外墙使用了易燃材料,并且楼内没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2. 上海富都广场大楼火灾(2010年)此次火灾是由违规搭建的钢结构临时通道引发,造成了一名消防员牺牲和数十人受伤。

这次事故提醒人们要重视建筑材料和结构的合规性。

3. 迪拜梅兹塔大火(2015年)梅兹塔是一座63层的高层建筑,火灾原因是建筑外立面的燃料泄漏。

这次火灾暴露了高楼外墙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4. 伊斯坦布尔塔克西姆广场大火(2010年)这次火灾导致几十人死亡,起因是建筑的弱点没有得到及时处理。

事后调查发现,建筑在消防系统和安全出口方面存在漏洞。

5. 香港铜锣湾时代广场大楼火灾(2012年)这次火灾起因是在高楼外墙进行喷漆作业时导致的,造成了两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此事故彰显了高楼外墙维护作业的安全风险。

6. 芝加哥约翰汉考克中心大楼火灾(2007年)这次火灾是由建筑内的吸烟室失火引发,造成了数百人疏散和多人受伤。

此次火灾提醒人们要重视消防安全管理和疏散预案的制定。

7. 德国杜塞尔多夫广场塔大火(1996年)这是一起由安装电梯时引起的火灾,造成了十几人死亡和多人受伤。

此次事故彰显了施工作业中的安全管理漏洞。

8. 莫斯科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大火(1986年)这是一起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导致了无数珍贵文献的毁灭。

此次火灾提醒人们要重视建筑设施的消防设备和电气安全。

9. 墨西哥城拉丁美洲塔大楼火灾(2017年)这次火灾主要是由建筑外墙维护失控导致。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

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及安全扑救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的数量以及种类也是越来越多,规模越来也大,城市高层建筑的火灾十分的复杂和危险,而且火灾扑救的难度也非常的大。

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和其扑救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层建筑;火灾特点;安全扑火;1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1.1烟火扩散的十分迅速一旦高层建筑发生了火灾,火灾的扩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因为受到气压和风力的影响,造成了高层建筑的空气流动速度非常快,空气的高速流动会使火灾扩散的速度进一步得到加快,这是其蔓延速度快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有就是在普通建筑中不会造成火灾扩散的小火星,但是在高层建筑中极有可能引发火灾。

除此之外, 一旦室内着火了,由于竖井的防火隔离做的不到位或则根本没有防火隔离,火灾向上的拔力是十分大的,火灾现场的火以及烟会顺着这些竖直的烟囱从下向上快速的蔓延。

1.2人员疏散困难高层建筑的高度都是非常高的,不能从楼上直接跳下来,好多的高层建筑的楼梯数量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并且还有很多的杂物堆放在里面,在人员疏散的过程中这些很容易造成人员摔倒或者是摔伤的现象出现,不利于人员的疏散和离开。

与此同时,因为火势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在通过楼梯进行逃生的时候需要的时间比较久,火灾扩散的速度要比逃生的速度快很多,对人员的疏散离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3扑救难度大从建筑无内部进行灭火工作是高层建筑火灾中灭火救援工作做好的方式,尤其是在救人的时候,如果实际情况允许的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内部灭火的方式。

在实际的扑救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室内的火势或者是烟气过大等各种的原因,造成看内攻这一方法不能使用,需要与外攻相结合来进行火灾的扑救;但是,在通过消防车进行扑救的时候,会给营救工作增加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进行高层火灾扑救的时候要主要依靠建筑物内部的消防设施。

但是,在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配套的消防设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设施比较的缺乏,从而造成其水压不足,不利于火灾的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

高层建筑火灾因素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
高洋
【期刊名称】《科技视界》
【年(卷),期】2022()27
【摘要】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与形式多样,内部分隔复杂,人员密集,一旦高层建筑发生重大火灾,堵截控火难度大,作业环境受限,组织供水困难,人员搜救任务重,会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从了解高层建筑火灾的特点入手,结合容易导致出现火灾现象的具体原因来探讨如何做好高层建筑火灾防火工作。

具体来看,受高层建筑人口密集、环保材料使用较多和空间占地面积较大三方面因素影响,其极易出现蔓延速度快和危险性大的火灾,并给人员疏散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

针对这一问题,需要严格把控高层建筑防火设计并建立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机制,由此来降低高层建筑出现火灾现象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保障百姓生命财产安全。

【总页数】3页(P108-110)
【作者】高洋
【作者单位】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二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
【相关文献】
1.浅析高层建筑火灾致因与防火安全措施
2.住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
3.住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及防火安全措施
4.基于文献角度分析高层建筑火灾致灾关键因素及防火对策研究
5.住宅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分析与防火安全措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层建筑外墙火灾隐患分析及扑救措施探讨

高层建筑外墙火灾隐患分析及扑救措施探讨

高层建筑外墙火灾隐患分析及扑救措施探讨作者:马刚来源:《消防界》2021年第16期摘要:通过对高层建筑常见的外墙保温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其存在的火灾隐患和特点,探索高层建筑外墙火灾的扑救措施及安全要点。

关键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火灾隐患;扑救措施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期,城市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高层建筑物数量剧增,高层建筑的外墙保温材料及外墙设施也层出不穷,给消防安全防范和灭火救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教师公寓楼大火、2021年5月28日石家庄中华大厦火灾等案例,都在不断警示我们,现今高层建筑外墙还存在许多消防安全隐患,特别在保温材料设计、隐患排查、安全疏散、灭火救援等方面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

一、常见外墙保温材料类型及测试分析(一)常见外墙保温材料分类常见外墙保温材料分类,按照防火等级可划分为以下三类:燃烧性能为A级的保温材料,如五级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泡沫玻璃、泡沫陶瓷、发泡水泥等。

燃烧性能为B1级的保温材料,如特殊处理后的挤塑聚苯板(XPS)、特殊处理后的聚氨酯(PU)酚醛、胶粒聚苯粒等。

燃烧性能为B2级的保温材料,如模塑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聚氨酯(PU)聚乙烯(PE)等。

(二)常见外墙保温材料测试分析用气体打火机、烟头、电弧焊槽钢焊渣和电弧焊槽钢碎片四种火源,在室外环境下,分别对外墙保温板和岩棉板做引燃实验。

所用材料设备:B1级聚氨酯发泡材料有机类外墙保温板、A1级矿渣岩棉板(岩棉板主要有复合岩棉板和矿渣岩棉板两种)、气体打火机、电焊焊渣、电焊切割分离的高温槽钢碎片。

四种点火源温度:①烟头表面温度在200℃~300℃,中心温度高达700℃~800℃;②打火机外焰温度一般是280℃~500℃;③电弧温度在6000℃~8000℃左右,熔滴平均温度达到2000℃,焊渣温度约500℃;④电焊切割分离的高温槽钢,从槽钢熔融点的颜色上区分:暗红色600℃、红色900℃、橙黄色1100℃、黄色1300℃、淡黄1400℃、黄白1500℃、亮白(微黄)16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5192
高层建筑外墙发生火灾的致灾因素
及社会参与扑救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高层建筑外墙发生火灾的致灾因素
及社会参与扑救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首先,根据国家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住宅建筑27米—100米,其室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应低于B1级;建筑高度大于100米时,其室外保温材料燃烧性能应为A级。

除了住宅建筑和人员密集场所建筑外,高度大于50米的建筑,其室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该为A级;高度24米—50米时其室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该不低于B1级(注:燃烧性能A级为不燃材料,B1为难燃材料)。

大家从电视新闻视频当中看到的熊熊火焰显然不是前面所规定的符合安全标准的建筑材料,即:A
级不燃材料或B1级难燃材料构成。

关于高层建筑室外保温材料的消防安全管理,以前,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方面的禁止或限制性规定。

本人通过观看电视台播放的的高层建筑室外立面保温材料火灾的新闻视频,结合亲历火灾现场工作的实践,认为高层建筑外立面墙壁发生火灾,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是高层建筑室外墙壁保温材料的耐火等级不够;
二是由燃放烟花爆竹引发;
三是由室外电线短路故障引起;
四是在高层建筑的室外施工不慎所造成。

另外,根据《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成年人都有参加灭火工作的义务”。

因此,消火栓等消防设施不只是专为消防队队员灭火救援工作使用的,同
时,也是为普通百姓在遭遇火灾时,投入灭火救援时使用。

由此,消防设施统称为公共消防设施,这里公共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一是保护公(众)共场所的财产安全和人员生命的安全;二是为社会公众参与消防灭火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

但是,遗憾的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没有发现社会公众参与灭火的场景和介绍。

为什么国家倡导社会公众要积极参与消防灭火,主要是通过社会的参与将起到以下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是就近方便快捷,二是灭火时机及时,三是即使灭火功效达不到消防队员灭火的效果,也能起到阻止和迟滞火灾蔓延扩大的作用,为其他人员逃生和后续消防队伍灭火争取时间。

根据《物质燃烧学》,大家在电视新闻中都看到的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分析有如下特点是:
一、自下而上,呈立面燃烧,容易用水从上而下
熄灭;
二、燃烧的途径单一,容易控制和堵截;
三、燃烧的材料数量有限,热量集中,便于消灭;
四、此时,火势还没有进入建筑内部,大楼还没有整体立体燃烧。

火灾负荷小、热辐射低,消防投入少;
五、此时灭火人员距离火势较远,对灭火群众人身威胁小。

从以上存在的对火灾灭火工作有利的因素分析来看,只有楼下的建筑外墙面保温材料发生火情,且左右两侧墙面和房间、居室内未发生火情的情况下,社会群众是可以投入扑救高层建筑室外保温材料火灾工作当中的。

根据《消防法》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
筑内每层都应该设置和安装了墙壁消防栓,并且消防水压、水量、消防水枪和水带的配备都是必须保持完整好用的。

此时可以利用建筑内的墙壁消防栓进行火灾扑救。

具体灭火方法是:
一是:(1)打开消火栓水阀,(2)铺设消防水带至窗户口,(3)利用消防水枪,在窗户口向下实施喷射水进行灭火。

或者把消防水枪从消防水带上卸下,然后把消防水带固定在窗户上,让水带流出的水直接沿窗台沿流下,自流式灭火。

二是:在消防设施缺少或没有消防水或水压不足的非常情况下,具体灭火方法是:(1)可利用室内的各种器皿,承装室内厨房、厕所的自来水灭火,(2)从窗户口向下沿着墙壁洒水,利用水的自然下流作用灭火。

三是:如发现建筑内部管道井、风道、电缆井、
电梯井等竖向设备管井内发生火情。

可就近直接利用消防水枪从管道井口、洞口、设备间门直接射水灭火或向各类管道井内射(放)水灭火。

此时的燃烧物基本上是电缆、风管等燃烧物的数量不是很大。

这样利用消防水枪的喷射和水流的贯通作用,能够迅速熄灭火势。

注意在利用以上三种方式灭火时,都应该留意观察周围的火情变化,并做好随时从楼梯间撤离的准备,如发现周围火势猛烈或辐射热强或烟雾浓烈等威胁自己人身安全或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则毫不迟宜的从疏散楼梯间迅速向下撤离。

记住:疏散楼梯间是安全的生命通道,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它具有:
一、直接通往楼下室外;
二、独立的空间具有隔热、防烟、防火、排烟通
风和照明等功能。

最后,提示社会群众要对消火栓、消防水带水枪、防火门、事故照明灯、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倍加爱护,并经常保持楼梯间内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