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动学实验

二室模型:由中央室和周边室组成,中央室一般由血流丰富的组织器官与血流组成,如心肝脾肾和血浆,药物在这些组织器官和血浆中分布较快,能够顺速达到分布平衡;而周边室一般由血流贫乏不宜进行物质交换的组织器官体液等构成,如肌肉骨骼皮下脂肪等,药物在这些组织器官体液中分布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分布平衡。药物在中央室和周边室进行可逆的转运,药物的消除主要发生在中央室。

单室模型: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即药物在全

身各组织部位的运

转速率相同或相

似,将整个机体视

为一个隔室的药动

学。单室模型并不

意味着所有身体各

组织在任何时刻的

药物浓度都一样,

但要求机体各组织

药物水平能随血浆

药物浓度的变化品

行地发生变化。

溶出度:在体外规

定的装置和介质中

药物从片剂或胶囊

等固体制剂溶出的

速率和程度。

释放度:指口服药

物从缓释制剂、控

释制剂、肠溶制剂

及透皮贴剂等在规

定的溶剂中释放的

速度和程度。

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代表一次

用药后的吸收总

量,反映药物吸收

程度。

生物药剂学:研究

药物及其剂型在体

内的吸收,分布,

代谢与排泄过程,

阐明药物的剂型因

素,机体的生物因

素与药物效应三者

之间相互关系的科

学。

首过效应:在吸收

过程中,药物在消

化道和肝脏中发生

的生物转化作用,

使部分药物被代

谢,最终进入体循

环的药量减少的现

象。

绝对生物利用度:

该药物静脉注射时

10%被利用,该药

物的其他剂型与其

剂量相等时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百分比。

负荷剂量:为尽快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通常第一次给予较大的剂量,使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这个首次给予的较大剂量为负荷剂量。

蓄积系数(R):稳态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的比值。

达平分数:指N次给药后的血药浓度Cn与稳态血药浓度Css的比值。

生物利用度(BA):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

分布的程度,表示

全血或血浆中药物

浓度与体内药量的

比例关系。

氨茶碱双波长法原

理:在酸性条件下,

有机溶剂从血清中

提取氨茶碱,并同

时沉淀血清蛋白,

再用碱液将氨茶碱

从有机溶剂中提

出,然后采用双波

长法进行紫外测

定,即测定λ274和

λ298处的吸光度

(274为氨茶碱和血

清溶剂的吸收,298

为血清溶剂的吸

收,氨茶碱在298

吸收基本为0)ΔA=

λ273-λ298,即其差

值为氨茶碱的吸收,

从而根据标准曲线

进行换算出氨茶碱

的血药浓度。

片剂的体外溶

出或释放与体内吸

收具有相关性,那

么溶出度或释放度

的测定就有十分重

要意义了,可以用

于控制固体制剂的

质量。

血清和血浆的区

别:血清是血液从

体内取出后发生凝

血后的上层澄清液

体,凝血的主要反

应是纤维蛋白原转

化为纤维蛋白,所

以血清中不再含有

纤维蛋白原。而血

浆是血液从体内取

出加入抗凝剂后离

心得到的上清液,

抗凝剂的存在阻断

了凝血链式反应,

是凝血过程受阻,

纤维蛋白原还存在

于其中。

影响片剂溶出度的因素:

①溶质在介质内的扩散系数,系数越大,溶出度越大。

②颗粒的表面积,增大表面积,即减小药物粒径可增加溶出度。

③溶液的浓度,更换溶剂,使浓度降低,溶出度越大。

④扩散层的厚度,厚度越小,溶出度越大。

溶出和释放度有什么不同,分别适合的情况是什么?

溶出度检查用于一般的固体制剂,而释放度检查适用于缓控释制剂。主要

原因是崩解度检查

并不能完全正确地

反映主药的溶出速

度和溶出程度以及

机体的吸收情况。

而实验证明:片剂

的体外溶出或释放

与体内吸收具有相

关性,那么溶出度

或释放度的测定就

有十分重要意义

了,可以用于控制

固体制剂的质量。

什么情况会影响

隔室模型的判别,

都有哪几种情况?

1、作图判断隔室模

型时,用数据和作

图的准确性将会影

响判别。如浓度和

时间曲线,图为直

线一般为单室模

型,折线一般为多

式模型。

2、由于实验条件或

数据处理能力不

同,和同一药物文

献报道有的可能是

单室,有的可能是

多室会影响判别。

3、药物在体内吸

收、分布、代谢和

排泄过程以及相关

动力学参数的设

定。

4、药物的给药途

径。静脉注射给药

和口服给药的隔室

模型往往不同。

5、采样时间也有可

能有较大影响,如

果采样安排不恰当

可能错过分布期,

就会往往误认为为

单室;如果分析方

法的灵敏度不够或

采样周期过短,不

能测定消除相末端

血药浓度,也会影响隔室模型的判断。

6、用残数平方和与加权残差平方和判断、拟合度法、AIC 法、F检验法判断时相关数据的计算误差。

片剂溶出度测定意义,哪些药剂需要测定?

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或胶囊等固体制剂在规定的溶剂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大多数口服固体制剂在给药后必须从制剂内释放出溶解于体液才能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达到一定血药浓度后奏效,因此溶出是药物吸收的前提,测定固体

制剂溶出度或释放

度的过程称溶出度

试验,是一种模拟

口服固体制剂在胃

肠道中的崩解、溶

出和吸收的体外试

验法。

一般的固体制

剂包括:普通片剂、

胶囊、丸剂、颗粒

剂等固体制剂需要

测定溶出度

溶出仪测片剂溶出

度操作注意有什

么?

①溶出介质使

用前最好要超声脱

气或煮沸防冷,温

度需达到

37+-0.5℃②转篮

应保持洁净,如有

堵塞,应及时处理,

③溶出仪的各项机

械性能能指标(转

速、高度等)应符

合洛出度检测的规

定,还应定期使用

校正片矫正④在测

定过程中取出溶出

液后需及时补充空

白的溶出介质⑤溶

出样品过滤时需弃

去初滤液,取续滤

影响片剂溶出度的

因素有哪些?

处方因素:包括

原辅料的影响:原

料的溶解度、粒子

大小、晶型;辅料中

的稀释剂、粘合剂、

崩解剂、润滑剂种

类和量、褒义的种

类和厚度等

工艺因素:质粒

的方法和颗粒的大

小、崩解剂加入的

顺序、压片的压力、

是否包衣等

测定条件因素:溶出介质的种类、体积、ph值、离子浓度、温度、搅拌的速度、介质是否脱气、是否含表面活性剂等

为什么要测定两个波长下氨茶碱的吸光度并取其差值? 氨茶碱为临床用平喘药,由茶碱与乙二胺缩合而成。在酸性条件下,可用有机溶剂从血清中提取出茶碱,再用碱液将茶碱从有机溶剂中提取,测量入274和入298处的吸光度。因为A274为茶碱和本底,即溶剂、血清的吸光度,而A298为本底的吸光度,氨茶碱在A298的

吸光度几乎为0,

则ΔA=A274-A298

正好为去除本地的

影响后的药物氨茶

碱的吸光度

氨茶碱家兔体内的

适量曲线呈几室模

型,如何解释?

二室模型。因为药

物进入体内,能很

快进入机体某些部

位,但很难较快进

入另一些部位,完

成向这些部位的分

布需要一段时间,

氨茶碱经静脉进入

血液,随血液循环

进行组织分布,达

到平衡后转入消除

相,曲线呈明显的

分布和消除相,血

药浓度先较快下降

后再缓慢上升,与

时间关系C=A*e-α

t+B*e-βt,根据实验

结果画出的静脉注

射血药浓度-时间

关系图可知。

做好扑热息痛实验

的关键?注意事

项?

①定时迅速采

血,②排除血浆蛋

白的干扰,③灌胃

是否成功

注意:①灌胃确

定插入胃中,另一

端放入水中,②Ep

管应先用肝素湿润

抗凝,③第二次离

心后若上清液不澄

清,则微孔滤膜过

滤。

第八章 群体药动学

第八章群体药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基本概念 三、群体药动学研究基本方法 四、群体药动学参数及其意义 五、群体药动学研究特点 第二节NONMEM研究方法 一、数学模型 二、实验设计 三、数据收集 第三节群体药动学的临床应用 一、群体药动学与临床合理用药 二、群体药动学参数与初始给药 三、群体药动学参数的临床应用 四、群体药动学在免疫抑制剂合理用药中应用 五、群体药动学在抗菌药物合理用药中应用

第八章群体药动学 第一节概述 应用临床药动学理论可以定量地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消除特征,估算患者药动学参数,进而制定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经典药动学研究着眼于个体对象,实验设计是为了得到药物在个体对象中代谢变化的详细数据,但是从临床实际及伦理学的要求使得对临床患者特别是重病患者、儿童及老年患者按照传统的实验设计(如频繁取血、较严格的取样时间)进行药动学研究较为困难。群体药动学(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PPK)描述来自患者群体的药动学参数离散程度与分布情况,确定各种动力学参数的平均值与标准差,进而研究患者个体病理生理状态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并估计患者个体药动学参数。 一、群体药动学定义 (一) 群体药动学的基本原理 药物体内过程在患者群体中有着较大的差异,所谓群体(population)就是根据观察目的所确定的研究对象或患者的总体。I期临床试验中进行药动学研究的对象是健康受试者,人数较少,而且其个体特征为相对“均质性”的情况下,所估算得出的动力学参数值通常只显示有限的变异范围。个体间在生理特征、营养状况、遗传背景的不同可造成明显的差异,而正常人与疾病患者对于同一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差别可能更大,从而对药动学和药效动力学具有明确的影响。群体的研究方法把群体而不是把个体作为分析的单位,将经典药动学与统计学原理结合。通常对每个个体病例只需较少几个数值点,但要求较多的病例数,即采用稀疏数据进行研究。研究中可以综合考察临床药动学中各种影响因素,如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肾脏疾病、妊娠、年龄、性别、体重、遗传背景、饮食、吸烟饮酒等,各种不同因素对药动学影响大小能够采用结构参数进行估算,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构参数的变异及预测误差进行估算。这种方法对于药动学研究和临床给药方案的确定均有重要意义。 (二) 群体药动学主要概念 1. 群体药动学:即药动学的群体分析法,研究药动学特性中存在的变异性(variability),即给予标准剂量药物时患者个体之间血药浓度变异性,定量地考察患者群体中药物浓度的决定因素,即群体药动学参数,包括群体典型值、固定效应参数、个体间变异、个体自身变异。 2. 群体典型值:指描述药物在典型病人(typical patient)身上的处置情况,常以参数的平均值(在群体药动学中也称群体值)表示。所谓典型值,是指有代表性的,能代表群体特性的药动学参数。

第三章药效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主要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研究药物在体内的量变)。药物要产生特有的效应,必须在作用部位达到适当浓度。要达到适当浓度,与药物剂量及药动学有密切相关,它对药物的起效时间、效应强度、持续时间有很大影响。 本章主要掌握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基本规律,熟悉常用药动学参数的意义。 第一节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药物的药动学,首先必须跨越多层生物膜,进行多次转运。 转运:药物吸收、分布、排泄的过程。 生物膜是由蛋白质和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主要是磷脂)所组成。由于生物膜的脂质性的特点,故只有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 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被动转运(下山转运) 特点:(1)药物顺浓度差转运(2)不耗能(3)不需要载(4)无饱和限速及竞争性抑制 分为简单扩散和滤过扩散两种。 1、脂溶扩散(lipid diffusion)(简单扩散):大多数药物是通过该方式转运。 影响因素:①膜两侧浓度差:药物在脂质膜的一侧浓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当膜两侧浓度相同时,扩散即停止。②药物的脂溶性:药物的脂溶性用油/水分配系数表示,分配系数越大,药物扩散就越快。③药物的解离度:非解离型药物因其脂溶性大,才能溶入脂质膜中,易于通过生物膜。④药物的pKa及所在环境的pH。决定药物的解离度。 pH 对弱酸或弱碱类药物的影响,可用数学公式进行定量计算。 对弱酸性药物: 10pH-pKa =[解离型]/[非解离型] ① 10pH-pKa =[A-]/[HA] 对弱碱性药物: 10pKa-pH =[解离型药]/[非解离型] ② 10pKa-pH =[BH+]/[B]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A1型题 1.药物最常用的给药方法是() A.口服给药 B.舌下给药 C.直肠给药 D.肌内注射 E.皮下注射 2.弱酸性药物在胃中() A.不吸收 B.大量吸收 C.少量吸收 D.全部吸收 E.以上不对 3.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 A.给药途径 B.药物的药理活性 C.剂型 D.药物的分布 E.吸收环境 4.酸化尿液,可使弱碱性药物经肾排泄时() A.解离↑、再吸收↑、排出↓ B.解离↓、再吸收↑、排出↓ C.解离↓、再吸收↓、排出↑ D. 解离↑、再吸收↓、排出↑ E. 解离↑、再吸收↓、排出↓ 5 .药物的肝肠循环可影响() A. 药物作用发生的快慢 B.药物的药理活性 C. 药物作用持续时间 D. 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代谢 6.当以一个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恒量给药时,经给药几次血中浓度可达到坪值()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E.5次 7.老年人由于各器官功能衰退,用药剂量应为成人的() A.1/2 B.1/3 C.2/3 D.3/4 E.4/5 8.药物的半衰期长,则说明该药() A.作用快 B.作用强 C.吸收少 D.消除慢 E.消除快 9.药酶诱导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是() A.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B.血药浓度升高 C.代谢加快 D.代谢减慢 E.毒性增大 10.弱酸性药物在碱性环境中() A.解离度降低 B.脂溶性增加 C.易透过血一脑屏障 D.易被肾小管重吸收 E.经肾排泄加快 11.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 A.肝脏 B.肾脏 C.肠道 D.腺体 E.呼吸道 12.F列对主动转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耗能 B.需载体协助 C.有竞争性抑制现象 D. 逆浓度差转运 E.顺浓度差转运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动学 一、名词解释: 1.药酶2.微粒体酶3.药酶诱导剂4.药酶抑制剂5.吸收6.分布7.代谢(生物转化) 8.排泄9.肝肠循环10.首过效应〔第一关卡效应) 11.血浆半衰期(T1/2) 12.坪值13.一室开放模型14.二室开放模型15.一级动力学16.零级动力学17.一级动力学消除18.零级动力学消除19.血脑屏障20.胎盘屏障21.生物利用度22.被动转运23.生物半衰期 二、填空题 1.药物必须穿透血脑屏障,才能对________________起作用。 2.药物的生物转化要靠________________的促进,主要是 3.有的药物经_______随_______排入_______后,被肠腔再吸收,形成肝肠循环。4.药物的消除包括_______、_______。 5. 大多数药物为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它们以_______转运方式通过胃肠道粘膜吸收,其吸收速度和量与药物的_______和_______及胃肠道的_______有关。 6.碱化尿液可以使苯巴比妥钠从肾排泄_______,使水杨酸钠从肾脏排泄 _______。 7.多数药物在肝脏受_______的催化而发生化学变化。 8.生物利用度是_______与_______ 的比例。 9.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药物作用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取决于药物在体内_______、_______。 11.药物药理作用基本上取决于药物在_______的浓度,而药物的_______对此有决定性的影响。 12.欲加快药物的排泄速度可采取_______和_______的方法。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简称药代动力学或药动学,是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的科学,即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的过程和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科学。 体内过程即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的过程,又称ADME系统。 吸收、分布、排泄通称药物转运(tranportation of drug)。 代谢也称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 代谢和排泄合称为消除(elimination)。 图3-1药物体内过程示意图 第一节药物的跨膜转运 生物膜:生物膜是细胞膜和细胞内各种细胞器膜(如核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和溶酶体膜等)的总称。 一、转运方式 (一)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1.脂溶扩散(lipid diffusion;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 2.水溶扩散(aqueous diffusion;滤过,filtration through pores)3.易化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需转运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特点:顺差(浓度、电位),不耗能; 不需转运体,无饱和、竞争抑制。 (二)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1.膜泵转运(pump transport) 特点:逆差(浓度、电位),耗能; 需转运体,有饱和、竞争抑制。 2.膜动转运(cytopsis transport) (1)胞饮(pinocytosis) (2)胞吐(exocytosis) 图3-2药物转运方式示意图 二、药物转运体 易化扩散和膜泵转运均需要依赖生物膜上的载体介导,这些载体即药物转运体(drug transporter;药物转运蛋白)。药物转运体分布广泛,影响药物体内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而影响药理活性。 药物转运是药物在体内跨越生物膜的过程。 被动转运(脂溶扩散)是主要(大多数药物)的药物转运方式。 分子量小,非解离型,脂溶性高,极性小的药物容易脂溶扩散。

药代动力学参数

一、吸收 溶出度:药物分子在消化道中溶解的程度 生物利用度:药物吸收的程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 最大血药浓度(Cmax) 达峰时间(Tmax) 二、分布 由于体内环境的非均一性(血液、组织),导致药物浓度变化的速度不同。 隔室(compartment):同一隔室药物浓度的变化速度相同,均相。 一室模型:药物进入血液迅速分布全身,并不断被清除。 二室模型: 药物进入体内后,首先快速分布于组织中,然后进入较慢的消除过程。 表观分布体积(Vd)(a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表征药物在体内被组织摄取的能力。表观容积大的药物体内存留时间较长。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系统药物暴露(Systemic Exposure) 血脑屏障;蛋白结合率;分布半衰期(t 1/2(α) 三、消除 消除(elimination):原药在体内消失的过程。包括肾(尿)或胆汁(粪)或呼吸排泄及代谢转化的总和。

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constants):反映药物在体内消失的快慢。不完全反映药物的作用时间(代谢物也有活性)。 半寿期或半衰期(t1/2):药物浓度或药量降低50%所需的时间。消除半衰期t1/2(β))Terminal Half-life ,Elimination Half-life。 清除率(clearance,廓清率)或肾清除率(renal clearance):反映药物或代谢物经肾被排出体外的速度。 一方面是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产生药效、毒性或副作用,表现为药物的药理作用或毒理作用,决定于特定的化学结构,具有较强的结构特异性。 另一方面是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表现为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药物的溶解性、脂水分配系数、电荷等药物分子整体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异性不强。 药物的吸收是药物由给药部位通过生物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吸收部位 消化道(口服给药,口腔、胃、小肠、大肠)、呼吸道(鼻腔给药,肺)、肌肉(肌肉注射)、粘膜(栓剂)。 吸收部位不同,药物被吸收的程度和快慢,有差异(静注、肌注;皮下给药,口服。) 共性:药物是通过生物膜吸收的。 吸收过程 扩散

第三篇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邝gⅢ…)是指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f 口h…c【l_10画cm e雎cc)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表现。由于二者意义接近.在习惯用法上并不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顺序。 药理效应是机体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功能提高称为兴奋(…non),功能降低称为抑制(mblb,don)。例如,肾上腺索升高血压、呋塞米增加尿量均属兴奋:阿司匹林退热和吗啡镇痛均属抑制。 多数药物是通过化学反应而产生药理效应的。这种化学反应的专一性使药物的作用具有特异性(‘pecl6my)。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胆碱受体.而对其他受体影响不大。药物作用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作用还有其选择性(sel…w刚,有些药物可影响机体的多种功能,有些药物只影响机体的种功能,前者选择性低,后者选择性高。药物作用特异性强井不一定引起选择性高的药理效应.即二者不一定平行。例如,阿托品特异性地阻断M一胆碱受体.但其药理效应选择性计不高,对心脏、血管、平滑肌、腺体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影响.而且有的兴奋、有的抑制。作用特异性强和(或)效应选择性高的药物应用时针对性较好。反之,效应广泛的药物副反应较多。但广谱药物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时也有其方便之赴.例如广谱抗生素、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等。选择性的基础有以下几方面: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不均匀、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等。 二、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也称疗效(山enP…c e雎ct),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病的机体恢复正常。根据治疗作用的效果.可将治疗作用分为- 1对因治疗(etIologlc al”eatme nll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称为对因治疗,如用抗生素杀灭体内致病菌。, 2对症治疗csymptomatlc treatm8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能根除病因,但对病因未明暂时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对某些重危急症如休克、惊厥、心力衰竭、心跳或呼吸暂停等,对症治疗可能比对因治疗更为迫切。有时严垂的症状可以作为二缓病因.使疾病进一步恶化,如高热引起惊厥,剧痛引起休克等。此时的对症治疗(如退热或止痛)对惊厥或休克而言,义可看成是对因靖疗。 祖国联学提倡“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这些是临床实践应遵循的原则。 三.不良反应 凡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adv………)。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F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能够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drurlnduced&…e)。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的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红斑狼疮等。 1副反应(s{d…ac{10n J 由于选择性低,药理效应涉及多个器官,当某一效应用做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

药理学名词解释

1.药物 2.药理学 3.药效学 4.药动学 5.首过消除 6.肠肝循环 7.一级消除动力学 8.零级消除动力学 9.消除半衰期10.生物利用度11.治疗效果12.最小有效量13.最大效应14.效应强度15.半数有效量16半数致死量16肝药酶17.治疗指数18.不良反应19.副反应20.毒性反应21.后遗效应22.停药反应23.变态反应24.特异质反应25.受体26.抗菌谱27耐药性28.耐受性29.依赖性30.竞争性拮抗药(Competitive antagonist31.非竞争性拮抗药32二重反应33.药物吸收34.安慰剂35.交叉耐受性36.特异性脱敏37.非特异性脱敏38..血液清除率39抗菌药物40化学治疗47.广谱抗菌药42抗生素43抗菌谱44二重感染45.最小抑菌浓度(mic46.最小杀菌浓度(mbc)47.广谱抗菌药 1.药物:指可以改变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可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及计划生育等方面。 2.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含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也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3.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4.药动学: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 5.首过消除: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过消除。 6.肠肝循环:指由肝脏排泄的药物,随胆汁进入肠道再吸收而重新经肝脏进入全身循环的过程。 7.一级消除动力学:是指体内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百分率不变,也就是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与血浆药物浓度成正比。 8.零级消除动力学:是药物在体内以恒定的速率消除,即不论血浆药物浓度高低,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量不变。 9.消除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消除一半所需时间。 10.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被机体吸收进入循环的相对量和速率,用F表示,F=(A/D)X100%,A 为进入体循环的量,D为口服剂量。 11.治疗效果:也称疗效,是指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病理过程,使患者的机体恢复正常。 12.最小有效量:指药物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出现有效作用或出现药理效应的剂量。 13.最大效应:当药物浓度或剂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其效应不再增强。 14.效应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15.半数有效量:在量反应中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物剂量;在质反应中只引起50%实验动物出现阳性反应的药物剂量。 16半数致死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6肝药酶:肝细胞的平滑内质网脂质中的微粒体酶是药物代谢最重要的酶系统,称为“肝药酶”,影响药物的药效。 17.治疗指数:通常将半数致死量(LD50)/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18.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19.副反应:治疗剂量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 20.毒性反应:用量过大或过久对机体功能、形态产生损害。药理作用延伸

药理学第三篇作业

第三部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3.可引起金鸡纳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是奎尼丁 14、人工合成药含有4-喹诺酮母核的基本结构。 15、ATⅢ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丝氨酸肽键相结合,形成ATⅢ凝血酶复合物而失活。 16、奎尼丁久用可引起耳鸣、听力减退、视力模糊、神志不清,精神失常等反应,称为金鸡纳反应。 17、制霉菌素与真菌胞质膜的固醇类物质结合,使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胞内的氨基酸、蛋白等外漏而死亡。 18、药物是用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 19、G0期细胞是肿瘤复发的根源 20、氮芥类在体内生成季铵化合物发挥作用 21、环磷酰胺在肝脏中经P450氧化酶代谢成活性的磷酰胺氮芥和丙烯醛,其中丙烯醛易引起膀胱炎 22、凝血过程有两条途径,分别是内源性和外源性 23、肝素强大的抗凝血作用是通过抗凝血酶Ⅲ发挥的 24、抗凝血酶III与凝血酶通过精氨酸和丝氨酸肽键结合,形成复合物而使凝血酶失活 25、阿司匹林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过程中的环氧和酶活性,使血栓素A2产生下降,抑制血小板凝集。 26、维生素B12的吸收需要胃中称为内因子的糖蛋白参与,才能在肠中吸收。 27、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生理功能的必需基团有甾核、C3的酮基、 C4-5双键和 C20羰基 28、糖皮质激素在不同剂量和浓度时产生不同作用,生理水平产生生理作用,大剂量或高浓度超过生理水平时,产 生药理作用 29、糖皮质激素提高蛋白分解酶的活性,促进多种组织中的蛋白质分解,并促进氨基酸转化为糖和糖原而减少蛋白的合成,称为负氮平衡 30、化疗指数是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之比 31、抗菌谱是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32、杀灭培养基中细菌的最低浓度称为最低杀菌浓度 33、β-内酰胺内抗生素结构中的β-内酰胺环与转肽酶结合,从而使转肽酶失活。 34、半合成青霉素是以青霉素母核6-氨基青霉素烷酸为原料,经过修饰使侧链R基不同衍生而成。 35、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活性母核是7-氨基头孢烯酸 36、心绞痛的发病机制是心肌耗氧和供氧失衡造成 37、缓慢型心律失常临床上用阿托品对抗 38、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的基本化学结构是β-苯乙胺

药理学第三章药动学(考前辅导)

药理学考前辅导要点是我去年的学习笔记,也是今年的我科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考前辅导讲稿,肯定有错,请指正!!反冲力2003年1月费时整理,引用者请注明出处。掌握药物的吸收、分布及其影响因素,P450酶系及其抑制剂和诱导剂,药物排泄途径及其影响肾排泄的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肝肠循环的概念。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为药动学,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后药理效应强弱与药物血浆浓度成比例。医生可用药动学规律计算药物剂量以达到所需的血药浓度并掌握药效的强弱久暂。比单凭经验处方取得较好的疗效。第一节药物体内过程一、药物的跨膜转运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需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是吸收、分布、排泄。 1、被动转运(顺梯度转运):药物依赖于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扩散转运的过程。多数药物属于被动转运。 (1)特点: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无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 (2)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①膜两侧的药物浓度差。②药物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易通过生物膜转运,反之难跨膜转运。 2、主动转运:是一种逆浓度(或电位)差的转运。特点:需要载体,消耗能量,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二、吸收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吸收速度与程度主要取决于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和给药途径。(一)吸收方式 1.多数药按简单扩散进入(吸收)。(1)影响扩散速度的因素:1)膜的性质,面积及膜两侧的浓度梯度,2)药物的性质,分子量小的(200D以下),脂溶性大的(油水分布系数大的),极性小的(不易离子化的)药较易通过。(2)吸收分布排泄的一个可变因素,与环境的酸碱度有关。(3)离子障现象:非离子型药可自由穿透,而离子型药被限制在膜的一侧。离子障与吸收有关,可以理解为“酸酸易吸收,酸碱难吸收”。如弱酸性药在胃液中非离子型多,在胃中即可被吸收。弱碱性药在酸性胃液中离子型多,主要在小肠吸收。 2.少数药按主动转运而吸收,特点:1)与正常代谢物相似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甲基多巴等;2)靠载体主动转运而吸收的;3)对药物在体内分布及肾排泄关系密切。 3.易化扩散是靠载体顺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方式,如葡萄糖的吸收,吸收速度较快。 4.吞噬作用:如维生素和蛋白质。(二)消化道吸收固体药如片剂、胶囊剂在胃肠道必须先崩解、溶解后才可能被吸收。 1.胃肠道给药口服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小肠是主要吸收部位(pH接近中性,粘膜吸收面广,缓慢蠕动增加药物与粘膜接触机会)。 (1)口腔粘膜:脂溶性药物如硝酸甘油(舌下给药)以简单扩散方式被吸收。 (2)胃:小的水溶性分子如酒精可自胃粘膜吸收。 (3)小肠、大肠:大多数药物在小肠被吸收。多数药物口服虽然方便有效,但其缺点: 1)首关消除:有些药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被肠液或肠菌酶破坏,或肝药酶代谢等),进入体循环量减少。舌下及直肠给药虽可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但吸收不规则,少用。 2)吸收较慢,欠完全,不适用于在胃肠破坏的,对胃刺激大的,和昏迷及婴儿等不能口服的病人。 3)影响药物在胃和肠中吸收的因素:①溶解度:多数药物以脂溶扩散的方式被吸收。②PH:PH主要通过改变解离与非解离分子的比值而影响吸收(离子障现象)。弱酸性药在酸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溶性大,吸收多;反之在碱性环境中吸收少。弱碱性药在碱性环境中非解离型多,脂溶性大,吸收多;反之在酸性环境中吸收少。(三)注射吸收注射给药可将药注射至身体任何部位发挥作用。注射给药需要医护进行,不方便,如剂量有误和过量注入无法回收。有的药品口服比注射吸收快,如安定,苯妥英钠等。 1)静脉注射可使药迅速而准确进入体循环,没有吸收过程。 2)肌肉注射(im)及皮下注射(sc)药物脂溶性高、局部血流量大易吸收,较口服快。吸收速度取决于局部循环,局部热敷或按摩可加速吸收,注射液中加入少量缩血管药则可延长药物的局部作用。 3)动脉注射(ia)可将药物输送至该动脉分布部位发挥局部疗效以减少全身反应。例如将溶纤药直接用导管注入冠状动脉以治疗心肌梗塞。(四)其他 1.呼

第三章 第三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从生理学看,体液被分为血浆、细胞间液及细胞内液几个部分。为了说明药动学基本概念及规律现假定机体为一个整体,体液存在于单一空间,药物分布瞬时达到平衡(一室模型)。问题虽然被简单化,但所得理论公式不失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基本规律。按此假设条件,药物在体内随时间变化可用下列基本通式表达:dC/dt=kCn.C为血药浓度,常用血浆药物浓度。k为常数,t为时间。由于C为单位血浆容积中的药量(A),故C也可用A代替:dA/dt=kCn,式中n=0时为零级动力学(zero-order kinetics),n=1时为一级动力学(first-order kinetics),药物吸收时C(或A)为正值,消除时C(或A)为负值。在临床应用中药物消除动力学公式比较常用,故以此为例如以推导和说明。一、零级消除动力学当n=0时,-dC/dt=KC0=K(为了和一级动力学中消除速率常数区别,用K代k),将上式积分得:Ct=C0- Kt,C0为初始血药浓度,Ct为t时的血药浓度,以C为纵座标、t为横座标作图呈直线(图3-6),斜率为K,当Ct/C0=1/2时,即体内血浆浓度下降一半(或体内药量减少一半)时,t 为药物消除半衰期(half-life time, t1/2)。按公式1/2C0=C0-Kt1/2 可见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浆半衰期随C0下降而缩短,不是固定数值。零级动力学公式与酶学中的Michaelis-Menten公式相似:,式中S为酶的底物,Vmax为最大催化速度,Km为米氏常数。当[S]>>Km时,Km可略去不计,ds/dt=Vmax,即酶以其最大速度催化。零级动力学公式与此一致,说明当体内药物过多时,机体只能以最大能力将体内药物消除。消除速度与C0高低无关,因此是恒速消除。例如饮酒过量时,一般常人只能以每小时10ml乙醇恒速消除。当血药浓度下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二、一级消除动力学当n=1时,-dC/dt=keC1=keC,式中k用ke表示消除速率常数(elimination rate constant)。将上式积分得可见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半衰期与C高低无关,是恒定值。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消除速率常数(ke)的单位是h-1,它不表示单位时间内消除的实际药量,而是体内药物瞬时消除的百分率。例如ke=0.5h-1不是说每小时消除50%(如果t1/2=1小时则表示每小时消除50%)。按t1/2=0.693/ke计算t1/2=1.39h,即需1.39h后才消除50%.再按计算,1小时后体内尚存60.7%.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t时后尚存当n=5时,At≈3%A0,即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已基本消除干净。与此相似,如果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A0),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steady state):当n=5时,At≈97%A0.这一时间,即5个t1/2不因给药剂量多少而改变。药物自体内消除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血浆清除率(plasma clearance,Cl),是肝肾等的药物消除率的总和,即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消除干净,单位用L.h-1(也有人用ml.min-1,和肌酐消除率一致)或按体重计算 L.kg-1.h-1.按定义,CL=RE/Cp,RE是消除速率(rate of elimination),即单位时间内被机体消除的药量,Cp为当时的血浆药物浓度。由于RE非固定值也不易检测,故常用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计算。 Vd是指静脉注射一定量(A)药物待分布平衡后,按测得的血浆浓度计算该药应占有的血浆容积。事实上静注药物后未待分布平衡已有部分药物自尿排泄及(或)在肝转化而消除,故必需多次检测Cp,作时量曲线图,将稳定下降的消除段向O时延升至和Y轴交点以求得理论上静注药量A在体内分布平衡时的血浆浓度C0,以此算出Vd=A/C0(图3-7)。按RE=keA,Cp=A/Vd,故Cl=keVd.在一级动力学的药物中,Vd及Cl是两个独立的药动学指标,各有其固定的数值,互不影响,也不因剂量大小而改变其数值。Vd是表观数值,不是实际的体液间隔大小。除少数不能透出血管的大分子药物外,多数药物的Vd值均大于血浆容积。与组织亲和力大的脂溶性药物其Vd可能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 数包括那些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常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包括那些. (1).表观分布容积 表示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列常数。即体内药量按血浆中同样浓度分布时,所需体液的总容积。其数值反映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表观分布容积是一个假设的容积,是假定药物在体内均匀分布情况下求得的药物分布容积,其意义在于:可计算出达到期望血浆药物浓度时的给药剂量;可以推测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程度和组织中摄取程度。 (2).血浆药物浓度 指药物吸收后在血浆内的总浓度,包括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或在血浆游离的药物,有时也可泛指药物在全血中的浓度。药物作用的强度与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成正比,同时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也随时间变化。 (3).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指给药后,以血浆(或尿液)药物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绘制的曲线,简称药—时曲线,如图:

(4).血浆药物峰度浓度 简称峰浓度,指药—时曲线上的最高血浆药物浓度值,即用药后所能达到的最高血浆药物浓度,常以符号C max表示,单位以 ug/mL或者mg/L来表示。药物血浆浓度与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直接相关。一般来说,峰浓度达到有效浓度才能显效,浓度越高效果越强,但超出安全范围则可出现毒性反应。另外,峰浓度还是衡量制剂吸收的一个重要指标。 (5).血浆药物浓度达峰时间 简称达峰时间,指在给药后人体血浆药物浓度曲线上达到最高浓度(峰浓度)所需时间,常以符号t max表示,单位一小时或分钟表示。达峰时间短,表示药物吸收快、起效迅速,但同时消除也快;而达峰时间长,则表示药物吸收和起效较慢,药物作用持续的时间也越长。达峰时间是应用药物和研究自己的一个重要指标。(6).血浆生物半衰期

药理学学习指导与习题1~3篇

药理学核心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第一篇总论(1-4章) 第一章绪言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动学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5-10章)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酯酶药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十章局部麻醉药 第三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11-18章) 第十一章全身麻醉药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五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 第十六章中枢兴奋药 第十七章镇痛药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药与抗痛风药 第四篇脏系统药理(19-28章)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第二十一章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二十二章抗高血压药 第二十三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第二十五章消化系统药理 第二十六章呼吸系统药理 第二十七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二十八章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子宫平滑肌松弛药 第五篇影响分泌系统和其他代药物药理(29-33章) 第二十九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 第三十章性激素类药与避孕药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与抗甲状腺药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与口服降血糖药 第三十三章影响其他代的药物 第六篇抗病原微生物药物药理(34-41章) 第三十四章抗菌药物概述 第三十五章喹诺酮类、磺胺类与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第三十六章β-酰胺类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大环酯类、林可霉素类与其他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氨基糖苷类与多粘菌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与氯霉素 第四十章抗真菌药与抗病毒药 第四十一章抗结核病药与抗麻风病药 第七篇抗寄生虫病的药理(42-45章) 第四十二章抗疟药 第四十三章抗阿米巴病药与抗滴虫病药 第四十四章抗血吸虫病药与抗丝虫病药 第四十五章抗肠道蠕虫病药 第八篇抗恶性肿瘤药物和影响免疫功能药物药理(46-47章)第四十六章抗恶性肿瘤药 第四十七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四章 临床药动学

第四章 临床药动学 将药物动力学原理和实验方法应用于临床,解决临床给药方案问题。所谓给药方案(Dosage regiman )是指在确定药物之后制定合理的给药剂量和给药间隔时间,使血药浓度达到一定水平,并维持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目前制定给药方案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求出病人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再用已测得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通过计算制定给药方案;另一种方法是用文献报道的药物动力学参数,通过计算制定给药方案。第一种制定给药方案的方法需要有测定血药浓度的设备和条件,一般医院不具备测定血药浓度的条件,不能开展这项工作,但用这种方法制定的给药方案,更符合病人的实际病情,满足临床治疗需要;而第二种制定给药方案的方法比较简单,无须具备测定病人的血药浓度设备和条件,但符合病人的实际病情要差些,该法在临床治疗中也有参考价值。 在临床用药中多为等时间间隔多剂量给药,因此重点讨论多剂量等时间间隔给药方案的制定。 ㈠ 多剂量给药后药物体内动态变化规律 ⒈多剂量函数 首先看多剂量给药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现以静脉注射为例说明其变化规律。 单室模型药物第一次快速静脉注射后体内药量变化规律如下: (X 1)max = X 0 当给药时间间隔为τ,此时 (X 1)min = X 0e -K τ 第二次快速静脉注射后体内药量变化规律如下: (X 2)max = (X 1)min +X 0 = X 0e -K τ +X 0 =X 0(1+e -K τ ) (x 1)c 图4-1 药-时曲线变化示意图

(X 2)m i n =X 0(1+e -K τ)e -K τ = X 0(e -K τ +e -2K τ ) 第三次快速静脉注射后体内药量变化规律如下: (X 3)max =(X 2)min +X 0 = X 0(1+e -K τ )e -K τ +X 0 =X 0(1+e -K τ +e -2K τ ) (X 3)min =(X 3)max e -K τ = X 0(1+e -K τ +e -2K τ )e -K τ = X 0(e -K τ+e -2K τ+e -3K τ) 依次类推n 次快速静脉注射后体内药量变化规律如下: (X n )max = X 0(1+e -K τ +e -2K τ +e -3K τ +……+e -〔 n -1〕K τ ) (X 3)min =(X n )max e -K τ = X 0(1+e -K τ+e -2K τ+e -3K τ +……+e -〔 n -1〕K τ )e -K τ 上式中(1+e -K τ +e -2K τ +e -3K τ +……+e -〔 n -1〕K τ )是一公比为e -K τ 的等 比数列。 令 r =∑(1+e -K τ +e -2K τ +e -3K τ +……+e -〔 n -1〕K τ ) = τ τk nk e e ----11 (4-1) 将(4-1)式写成一般通式如下: r = τ τk nk e e ----11 (4-2) (4-2)叫多剂量函数,n 为给药次数,K i 为速度常数。 ⒉多剂量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多剂量血药浓度公式,只要在单剂量公式单项(多项)指数式中每项都乘以多剂量函数即得。 ⑴静脉注射血药浓度与时间的关系

药理学药动学

药理学药动学 一、A1 1、关于一级消除动力学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A、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 B、半衰期与血药浓度无关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D、半衰期的计算公式是0.5C0/K E、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2、药动学参数不包括 A、消除速率常数 B、表观分布容积 C、半衰期 D、半数致死量 E、血浆清除率 3、消除半衰期是指 A、药效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稳态血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D、药物排泄一半所需时间 E、药物从血浆中消失所需时间的50% 4、消除速率是单位时间内被 A、肝脏消除的药量 B、肾脏消除的药量 C、胆道消除的药量 D、肺部消除的药量 E、机体消除的药量 5、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的含义是指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 B、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快慢 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百分率 6、时量曲线下面积反映 A、消除半衰期 B、消除速度 C、吸收速度 D、进入体循环药物的相对量 E、药物剂量 7、某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时,其半衰期 A、随给药剂量而变化

B、随血浆浓度而变化 C、随给药时间而变化 D、随给药次数而变化 E、固定不变 8、某药的半衰期为4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9、一次静脉给药10mg,药物在体内达到平衡后,测定其血浆药物质量浓度为0.7mg/L,表观分布容积(V d)约为 A、5L B、28L C、14L D、1.4L E、100L 10、患儿,男,4岁。高热、咳嗽、咽痛,查体见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升高,诊断为小儿扁桃体炎,选用头孢他啶治疗。已知头孢他啶的半衰期约为2小时,每日给一定治疗量,血药浓度达稳态浓度须经过 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10小时 E、20小时 11、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半衰期等于 A、0.693/k e B、k e/0.693 C、2.303/k e D、k e/2.303 E、0.301/k e 12、某药的半衰期为8小时,一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基本消除的时间是 A、1天 B、2天 C、4天 D、6天 E、8天 13、一个pK a=8.4的弱酸性药物在血浆中的解离度为 A、10% B、40%

3第一篇 第3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3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教学要求 掌握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掌握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熟悉影响药物吸收、分布的因素;掌握首关效应的概念及意义;掌握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熟悉肝药酶的特点,掌握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掌握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掌握肝肠循环的概念及作用特点;掌握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学会运用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学习重点 1.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作用。 3.首关效应、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的概念。 4.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5.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6.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教学难点 1.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作用。 3.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4.尿液pH值对药物排泄的影响。 5.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重点、难点解析 1. 影响简单扩散的因素 (1)药物的理化性质: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和解离度小的药物易

通过生物膜,反之则不易透过。 (2)体液的pH值:弱酸性药物在碱性体液中易解离,不易透过生物膜,而在酸性体液中不易解离,容易透过生物膜;弱碱性药物在酸性体液中易于解离,不易透过生物膜,在碱性体液中不易解离,容易透过生物膜。 记忆口诀:酸酸、碱碱解离少,脂溶增强转运好; 酸碱、碱酸解离多,脂溶降低转运少。 2.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作用 (1)药物在血浆中有两种存在形式: ①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大,难以通过毛细血管,不易分布、代谢、排泄, 暂时失去药理活性,暂时储存在血液中。 ②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特点 ①非特异性结合,可发生竞争性置换。被置换的药物游离型浓度增加,药物效应增强或毒性增大。 ②在某些病理状态下(慢性肾炎、肝硬化、营养不良等),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使结合型药物减少,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使药效增强。 ③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越多,游离型药物越少,起效慢,但维持时间越长;反之药物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 3.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药酶诱导剂:使药酶活性增加或合成增加的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等。 (2)药酶抑制剂:使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少的药物,如氯霉素、异烟肼、西咪替丁等。 (3)药酶诱导剂、药酶抑制剂对合用药物代谢的影响。

第3篇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选择题 A型题: 1. 某弱酸药物pka=3.4,在血浆中解离百分率约: A.10% B.90% C.99% D.99.9% E.99.99% 2. 阿司匹林的pKa是 3.5,它在pH为7.5肠液中可吸收约: A.1% B.0.1% C.0.01% D.10% E.99% 3.某弱碱性药在pH5时,非解离部分为90.9%,该药pKa的接近数值: A .2 B. 3 C. 4 D.5 E.6 4.下列情况可称为首关消除: A 苯巴比妥纳肌注后被肝药酶代谢,使血中浓度降低 B 硝酸甘油舌下给药,自口腔粘膜吸收,经肝代谢后药效降低。 C 青霉素口服后被胃酸破坏,使吸收入血的药量减少 D 普萘洛尔口服,经肝代谢,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5.弱酸性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 胃粘膜 B 小肠 C 横结肠 D 乙状结肠 E 十二指肠 6. 临床上可用丙磺舒以增加青霉素的疗效,原因是: A.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二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延缓抗药性产生 E.以上都不对 7、药物的t1/2是指: A.药物的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B.药物的稳态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 C.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小时 D.与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相关,单位为克 E.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一半所需剂量 8、某催眠药的t1/2为1小时,给予100mg 剂量后,病人在体内药物只剩12.5mg时便清醒过来,该病人 睡了: A.2h B.3h C.4h D.5h E.0.5h 9、药物的作用强度,主要取决于: A.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 B.在靶器官的浓度大小 C.药物排泄的速率大小 D.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之高低 E.以上都对 10、一次静注给药后约经过几个血浆t1/2可自机体排出达95%以上: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E.7个 11、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单用该弱酸性药物: A.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 B.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 C.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D.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