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qpsk调制原理

(完整word版)qpsk调制原理
(完整word版)qpsk调制原理

QPSK 调制原理

1、QPSK 调制原理

QPSK 又叫四相绝对相移调制,QPSK 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 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 代表。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 通常是按格雷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2.3-1所示,矢量关系如图2.3-1所示。图(a )表示A 方式时QPSK 信号矢量图,图(b )表示B 方式时QPSK 信号的矢量图。由于正弦和余弦的互补特性,对于载波相位的四种取值,在A 方式中:45°、135°、225°、315°,则数据k I 、k Q 通过处理后输出的成形波形幅度有两种取值±2/2;B 方式中:0°、90°、180°、270°,则数据k I 、k Q 通过处理后输出的成形波形幅度有三种取值±1、0。

表2.3-1 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关系

双比特码元 载波相位

a b A 方式 B 方式 0 1 1 0

0 0 1 1

225° 315° 45° 135°

0° 90° 180° 270°

图2.3-1 QPSK 信号的矢量图

2、QPSK 解调原理

由于QPSK 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 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 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 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3-4所示。

QPSK 信号

乘法器

乘法器

时序电路

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电平比较器电平比较器抽样判决抽样判决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

时序电路

并/串转换

Sin ωct

Cos ωct

NRZ

CPLD

CLK

BS

I k

Q k

图2.3-4

QPSK 解调原理框图

(1,1)(0,1)

(0,0)(1,0)45°

(1,0)

(1,1)

(0,1)

(0,0)

参考相位

参考相位

(a)(b)

双比特码元载波相位

a b A方式B方式

0 1 1 0 0

1

1

225°

315°

45°

135°

90°

180°

270°

- 1 -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2)

QPSK 调制: 四相相移调制就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就 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 就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 45°, 135°,225°,31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就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与四进制的 载 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就是说需要把二 进制数 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就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 表四进 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 中每次调制 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 信息比特就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图2-1 QPSK 相位图 以π/4 QPSK 信号来分析,由相位图可以瞧出: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ππ2cos c t f A (2-1)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3ππ2cos c t f A (2-2)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5ππ2cos c t f A (2-3)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7ππ2cos c t f A (2-4) QPSK 调制框图如下: 图2-2 QPSK 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就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 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 位为I,偶数位为Q 。 例:1011001001:I 路:11010;Q 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就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 的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 的电平。 如此,输入00则)4 5 2cos(2)2sin()2cos(ππππ+=+-=t f A t f A t f A QPSK c c c , 输入11,则)4 2cos(2)2sin()2cos(π πππ+= -=t f A t f A t f A QPSK c c c ,等等。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 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 45°, 135°, 225°,31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 的载 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 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 制 数 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 00, 01,10,11,其中每一 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 它们分别代表 四进 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 中每次调制 图2-1 QPSK 相位图 以n /4 QPSK 信号来分析,由相位图可以看出: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1 ”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1)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 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2)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 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3)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4) 4 01 11 ? ? ? ■ 00 10 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 信息比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 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 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 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 信息比特。

QPS碉制框图如下: 图2-2 QPSK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位为I,偶数位为Q 例:01: 1 路:11010;Q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 如此,输入00 则QPSK Acos(2 fj) Asin(2 f」)、2Acos(2 f」4 ), 输入11,则QPSK Acos(2 f c t) Asin(2 口、2Acos(2 以-),等等。 4 QPSK军调: 接收机收到某一码元的QPSK言号可表示为:

通信原理实验 QPSK调制解调实验

HUNAN UNIVERSITY 课程实验报告 题目:十QPSK调制解调实验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专业班级:

实验10 QPSK调制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Q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要求;了解IQ调制解调原理及特性 2. 进行QPSK调制、解调实验,掌握电路调整测试方法了解载波在QPSK相干及非相干时的解调特性 二、实验原理 1、QPSK调制原理 QPSK又叫四相绝对相移调制,它是一种正交相移键控。QPSK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因此,对于输入的二进制数字序列应该先进行分组,将每两个比特编为一组,然后用四种不同的载波相位来表征。 用调相法产生QPSK调制原理框图如图所示,QPSK的调制器可以看作是由两个BPSK调 制器构成,输入的串行二进制信息序列经过串行变换,变成两路速率减半的序列,电平发生器分别产生双极性的二电平信号I(t)和Q(t),然后对Acosωt和Asinωt进行调制,相 加后即可得到QPSK信号。 二进制码经串并变换后的码型如图所示,一路为单数码元,另外一路为偶数码元,这两个支路互为正交,一个称为同相支路,即I支路;另外一路称为正交支路,即Q支路

2、QPSK解调原理 由于QPSK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 三、实验步骤 在实验箱上正确安装基带成形模块(以下简称基带模块)、IQ调制解调模块(以下简称IQ模块)、码元再生模块(以下简称再生模块)和PSK载波恢复模块。 1、QPSK调制实验 a、关闭实验箱总电源,用台阶插座线完成连接 * 检查连线是否正确,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 b、按基带成形模块上“选择”键,选择QPSK模式(QPSK指示灯亮)。 c、用示波器观察基带模块上“NRZ-I,I-OUT,NRZ-Q,Q-OUT”的信号;并分别与“NRZ IN”信号进行对比,观察串并转换情况。 NRZ-I 与NRZ IN I-OUT与NRZ IN NRZ-Q 与NRZ IN Q-OUT与NRZ IN d、观测IQ调制信号矢量图。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QPSK调制: 四相相移调制就是利用载波得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得数字信息,就 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就是在M=4时得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 为45°, 135°,225°,315°,调制器输入得数据就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与四进制 得载 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就是说需要把二 进制数 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就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 表四进 制四个符号中得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 可传输2个信息 比特,这些信息比特就是通 过载波得四种相位来传递 得。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 收到得载波信号得相位来判 断发送端发送得信息比特。以π/: (2—1) 当输入得数字信息为“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2) 当输入得数字信息为“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3) 当输入得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2-4) QPSK调制框图如下:

图2—2 QPS K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就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 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位为I,偶数位为Q 、 例:1011001001:I路:11010;Q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就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 得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 得电平。 如此,输入00则 )4 5 2cos(2)2sin()2cos(ππππ+=+-=t f A t f A t f A QPSK c c c , 输入11,则,等等。 QP SK 解调: 接收机收到某一码元得QPSK 信号可表示为: yi(t)=a cos(2πfc t+φn) 其中 (2—5) 图2—4 QPS K解调原理分析 由QPSK 得解调框图得到:

QPSK调制与解调分析

移动通信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实验日期实验名称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类型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软件,了解其各种模块的功能,用simulink 实现QPSK的调制和仿真过程,得到调制信号经高斯白噪声信道,再通过解调恢复原始信号,绘制出调制前后的频谱图,分析QPSK在高斯信道中的性能,计算传输过程中的误码率。通过此次设计,在仿真中形象的感受到QPSK的调制和解调过程,有利于深入了解QPSK的原理。同时掌握了simulink的使用,增强了我们学习通信的兴趣,培养通信系统的仿真建模能力。 实验原理及设计思路(一)QPSK星座图 QPSK是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简称,意为正交移相键控,是数字调制的一种方式。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0, 2 π , π, 3 2 π (或者 4 π , 3 4 π , 5 4 π ,7 4 π ),星座图如图1(a)、(b)所示。 图1 QPSK星座图 (二)QPSK的调制 因为输入信息是二进制序列,所以需要将二进制数据变换成四进制数据,才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采取的办法是将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序列分成一组,共四种组合(00,01,10,11),每一组称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每次调制可传输两个信息比特。图2的(a)、(b)、(c)原理框图即为QPSK的三种调制方式,本次课程设计主要采用的是正交调制方式。 (a)(b)

(a)正交调制法 (b)相位选择法 (c)脉冲插入法 图2 QPSK的主要调制方式 (三)QPSK的解调 QPSK信号可以用两个正交的载波信号实现相干解调,它的相干解调器如图3所示,正交路分别设置两个匹配滤波器,得到I(t)和Q(t),经电平判决和并转串即可恢复出原始信息。

实验九QPSK调制与解调实验报告

实验九Q P S K/O Q P S K调制与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用CPLD进行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 2、掌握QPSK调制与解调的原理。 3、通过本实验掌握星座图的概念、星座图的产生原理及方法,了解星座图的作用及工程上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观察QPSK调制的各种波形。 2、观察QPSK解调的各种波形。 三、实验器材 1、信号源模块一块 2、⑤号模块一块 3、20M双踪示波器一台 4、连接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一)QPSK调制解调原理 1、QPSK调制 QPSK信号的产生方法可分为调相法和相位选择法。 用调相法产生QPSK信号的组成方框图如图12-1(a)所示。图中,串/并变换器将输入的二进制序列依次分为两个并行的双极性序列。设两个序列中的二进制数字分别为a和b,每一对ab称为一个双比特码元。双极性的a和b脉冲通过两个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得到图12-1(b)中虚线矢量。将两路输出叠加,即得如图12-1(b)中实线所示的四相移相信号,其相位编码逻辑关系如表12-1所示。 (a) (b) 图12-1 QPSK调制 2、QPSK解调 图12-2 QPSK相干解调器 由于四相绝对移相信号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组成方框图如图12-2所示。图中的并/串变换器的作用与调制器中的串/并变换器相反,它是用来将上、下支路所得到的并行数据恢复成串行数据的。(二)OQPSK调制解调原理 OQPSK又叫偏移四相相移键控,它是基于QPSK的改进型,为了克服QPSK中过零点的相位跃变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幅度起伏不恒定和频带的展宽(通过带限系统后)等一系列问题。若将QPSK中并行的I,Q两路码元错开时间(如半个码元),称这类QPSK为偏移QPSK或OQPSK。通过I,Q路码元错开半个码元调制之后的波形,其载波相位跃变由180°降至90°,避免了过零点,从而大大降低了峰平比和频带的展宽。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某个带宽波形序列的I路,Q路波形,以及经载波调制以后相位变化情况。 若给定基带信号序列为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对应的QPSK与OQPSK发送波形如图12-3所示。 图12-3 QPSK,OQPSK发送信号波形 图12-3中,I信道为U(t)的奇数数据单元,Q信道为U(t)的偶数数据单元,而OQPSK的Q信道

QPSK调制原理及matlab程序实现(最新整理)

QPSK已调信号生成 一、QPSK介绍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的缩写,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其有抗干扰性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二、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1、实验平台  本实验是MATLAB环境中生成基本QPSK已调信号,只需要MATLAB12.0。2、实验内容 1.基带信号为周期127bits伪随机序列,信息比特速率:20kbps,载波频率: 20kHz(速率及频率参数现场可调整); 2.在MATLAB环境中编写M代码搭建QPSK调制系统模型; 3.观测基带时域波形、已调信号时域波形; 4.观测基带发射星座图; 5.观测已调信号的功率谱(优先)或频谱; 三、实现框图及其原理分析 1、原理分析及其结构 QPSK与二进制PSK一样,传输信号包含的信息都存在于相位中。载波相位取四个等间隔值之一,如л/4, 3л/4,5л/4,和7л/4。相应的E为发射信号的

每个符号的能量,T为符号持续时间,载波频率f等于nc/T,nc为固定整数。每一个可能的相位值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二位组。例如,可用前述的一组相位值来表示格雷码的一组二位组:10,00,01,11。 - + ∏i ft∏ 2( 2E/t]4/ Sin(t)=cos[2] 0<=t<=T )1 其中,i=1,2,3,4。 2、框图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图一基带信号为周期为127bits的伪随机序列。

图二:已调信号时域波形 带宽为Hz 7104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QPSK 调制: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 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 135°,225°,31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 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 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 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 中每次调制 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特 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比特。 图2-1 QPSK 相位图 以π/4 QPSK 信号来分析,由相位图可以看出: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ππ2cos c t f A (2-1)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3ππ2c o s c t f A (2-2)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5ππ2cos c t f A (2-3)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47ππ2cos c t f A (2-4) QPSK 调制框图如下: 图 2-2 QPSK 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 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位为I ,偶 数位为Q 。 例::I 路:11010;Q 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 的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 的电平。 11 0100 10

(完整word版)qpsk调制原理

QPSK 调制原理 1、QPSK 调制原理 QPSK 又叫四相绝对相移调制,QPSK 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征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故每个四进制码元又被称为双比特码元。我们把组成双比特码元的前一信息比特用a 代表,后一信息比特用b 代表。双比特码元中两个信息比特ab 通常是按格雷码排列的,它与载波相位的关系如表2.3-1所示,矢量关系如图2.3-1所示。图(a )表示A 方式时QPSK 信号矢量图,图(b )表示B 方式时QPSK 信号的矢量图。由于正弦和余弦的互补特性,对于载波相位的四种取值,在A 方式中:45°、135°、225°、315°,则数据k I 、k Q 通过处理后输出的成形波形幅度有两种取值±2/2;B 方式中:0°、90°、180°、270°,则数据k I 、k Q 通过处理后输出的成形波形幅度有三种取值±1、0。 表2.3-1 双比特码元与载波相位关系 双比特码元 载波相位 a b A 方式 B 方式 0 1 1 0 0 0 1 1 225° 315° 45° 135° 0° 90° 180° 270° 图2.3-1 QPSK 信号的矢量图 2、QPSK 解调原理 由于QPSK 可以看作是两个正交2PSK 信号的合成,故它可以采用与2PSK 信号类似的解调方法进行解调,即由两个2PSK 信号相干解调器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2.3-4所示。 QPSK 信号 乘法器 乘法器 时序电路 低通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电平比较器电平比较器抽样判决抽样判决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 时序电路 并/串转换 Sin ωct Cos ωct NRZ CPLD CLK BS I k Q k 图2.3-4 QPSK 解调原理框图 (1,1)(0,1) (0,0)(1,0)45° (1,0) (1,1) (0,1) (0,0) 0° 参考相位 参考相位 (a)(b)

QPSK调制原理分析

2.4 QPSK 调制原理分析 【分析内容】创建一个QPSK 正交调制系统,被调载频为2000Hz ,以PN 码作为二进制信源,码速率R b =100bit/s 。分别观测I 通道和Q 通道的2PSK 波形、两路合成的QPSK 波形、QPSK 信号的功率谱。 【分析目的】通过分析理解QPSK 正交调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及原理】QPSK 调制属于四进制移相键控信号,调制系统组成如图2-4-1所示: I 通道同相信号和Q 通道正交信号分别为: ; QPSK 输出信号为: 应注意,经串/并转换处理后,二进制码序列{a n }变成四进制码序列{ a 2k , a 2k+1 },I 通道和Q 通道信号的码速率比二进制码序列(即PN 码)的速率降低了一倍,即四进制码周期T s 是二进制码元周期T b 的2倍。“正交调制”方式体现在I 通道使用同相载波进行2PSK 调制,Q 通道使用正交载波进行2PSK 调制。 【创建分析】 第1步:进入SystemView 系统视窗,设置“时间窗”参数如下: ① 运行时间:Start Time: 0秒; Stop Time: 0.02秒; ② 采样频率:Sample Rate=30000Hz 。 第2步:调用图符块创建如图2-4-2所示的仿真分析系统。 ∑∞=+-?=012][)(k s k kT t g a t I ∑ ∞=-?=0 2][)(k s k kT t g a t Q t t Q t t I t S c c QPSK ωωsin )(cos )()(-=)()(0 s n n nT t g a t m -=∑∞=其中,PN 码序列为: 图2-4-1 QPSK 正交调制系统

QPSK调制解调仿真

引言 近年来,软件无线电作为解决通信体制兼容性问题的重要方法受到各方面的注意。它的中心思想是在通用的硬件平台上,用软件来实现各种功能,包括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通信协议等。通过软件的增加、修改或升级就可以实现新的功能,充分体现了体制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其中软件的增加、高频谱效率的调制解调模块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它的软件化也是实现软件无线电的重要环节。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通过完成设计内容,复习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复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并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个整体的理解,学习数字调制中误码率测试的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还要复习随机信号中时域用自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等基础知识,来理解高斯信道中噪声的表示方法,以便在编程中使用。理解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使用MA TLAB编程实现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传输,以及该方式的误码率测试。复习MATLAB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常用算法以及使用MA TLAB 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并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编程完成Q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以及误码率测试,并得出响应波形。在完成要求任务的条件下,尝试优化程序。 本课设是基于Matlab的软件仿真,只需PC机上安装MATLAB 6.0或者以上版本即可。课设的要求是1.构建一个理想信道基本QPSK仿真系统,要求仿真结果有:基带输入波形及其功率谱;QPSK信号及其功率谱;QPSK信号星座图。2.构建一个在AWGN(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QPSK仿真系统,得出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误码性能以及高斯白噪声的理论曲线,要求所有误码性能曲线在同一坐标比例下绘制。 通过本次实验,除了和队友培养了默契学到了知识之外,还可以将次实验作为一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深入一层的了解QPSK以至其他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测试和对比。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实验。

MATLAB-QPSK调制与解调资料讲解

MATLAB仿真QPSK调制与解调 2011-06-22 20:16:45| 分类:学习| 标签:qpsk matlab |字号大中小订阅 注意B方式的4PSK用的比较多。I 路信号是用余弦载波,由2进制数据流的奇数序列组成;Q路信号用正弦载波,由2进制数据流的偶数序列组成。下面的a是Idata,b就是Qdata,它们分布与各自的载波相乘分别输出I 路信号和Q 路信号。I 路信号加上Q路信号就是QPSK输出信号。当I 路载波信号是0相位时为1,是180°相位时为0;当Q路载波信号是0相位时为1,是180°相位时为0。比如下图的‘11’数据cos(theta) + sin(theta) = sqrt(2)*sin(theta + 45°)是相位超前sin(theta) 45°

QPSK即四进制移向键控(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它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因此每个四进制码元可以用两个二进制码元的组合来表示。两个二进制码元中的前一个码元用a表示,后一个码元用b表示。

% QPSK调相法基本原理解释clear all close all

% x1是类似[1 1 -1 -1 -1 -1 1 1]的分布,作用是控制相位的180°反转。 %由于仿真中载波的频率是f=1Hz,所以1s的间隔内有一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t=[-1:0.01:7-0.01]; % t共800个数据,-1~7s t1 = [0:0.01:8-0.01]; %t1也是800个数据点,0 ~8s tt=length(t); % tt=800 x1=ones(1,800); for i=1:tt if (t(i)>=-1 & t(i)<=1) | (t(i)>=5& t(i)<=7); x1(i)=1; else x1(i)=-1; end end t2 = 0:0.01:7-0.01; %t2是700个数据点,是QPSK_rc绘图的下标 t3 = -1:0.01:7.1-0.01; %t3有810个数据点,是i_rc的时间变量 t4 = 0:0.01:8.1-0.01; %t4有810个数据点,是q_rc的时间变量 %x2是类似于[1 1 -1 -1 1 1 1 1]的分布,作用是控制相位的180°反转 tt1=length(t1);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Q P S K调制与解调原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QPSK调制: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31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 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 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 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 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 的信息比特。 以π ? ? ? 4 π (2-1)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3π π 2 cos c t f A (2-2)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5π π 2 cos c t f A (2-3)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7π π 2 cos c t f A (2-4) QPSK调制框图如下: 图2-2 QPSK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位为I,偶数位为Q。 例::I路:11010;Q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

BPSK和QPSK调制解调原理及MATLAB程序(精选)

2.1 PSK调制方式 PSK原理介绍(以2PSK为例) 移相键控(PSK)又称为数字相位调制,二进制移相键控记作2PSK。绝对相移是利用载波的相位(指初相)直接表示数字信号的相移方式。二进制相移键控中,通常用相位0 和π来分别表示“0”或“1”。2PSK 已调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s2psk(t)=s(t)cosωct, 2PSK移相键控中的基带信号与频移键控和幅度键控是有区别的,频移键控和幅度键控为单极性非归零矩形脉冲序列,移相键控为为双极性数字基带信号,就模拟调制法而言,与产生2ASK 信号的方法比较,只是对s(t)要求不同,因此2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DSB 调幅信号。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 0°和 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 1 和 0。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e2PSK(t)=[ n n a g(tnT s)]cosw c t 其中, an与2ASK和2FSK时的不同,在2PSK调制中,an应选择双极性。 1, 发送概率为P an= 1, 发送概率为1P 若g(t)是脉宽为Ts, 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时,则有 cosωct, 发送概率为P e2PSK(t)= cosωct, 发送概率为1P 由上式(6.228)可看出,当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已调信号e2PSK(t)取0°相位,发送二进制符号0时,e2PSK(t)取180°相位。若用φn表示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则有 0°, 发送 1 符号 φn= 180°, 发送 0 符号 文档交流

QPSK调制解调课设完整版

2012专业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专业 姓名:*** 班级:0902402 学号:090240212

题目:利用matlab 设计并仿真数字通信系统 一、题目要求 利用matlab 软件设计并仿真下面的无线通信系统 要求: 1、输入信号为比特流形式,比特速率通常为100kbps 数量级。 2、载波频率自定。通常为MHz 数量级。 3、信道为多径信道(仿真中2径即可),信道中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 4、信噪比自行设定。 5、画出图中各点波形。 6、画出系统误码率与接收端信噪比SNR 的关系(蒙特卡洛仿真)。 7、在给定信噪比情况下,分析多径延时大小对系统性能有没有影响? 画出系统误码率与多径延时大小之间的关系。 二、设计过程 1)概念理解: QPSK 即四进制移向键控(Quaternary Phase Shift Keying ), f e d c b a 数字 信源 QPSK 调制 带通滤波 QPSK 解调 信宿 载波 本地 载波

它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来表示数字信息,由于每一种载波相位代表两个比特信息,因此每个四进制码元可以用两个二进制码元的组合来表示。两个二进制码元中的前一个码元用a 表示,后一个码元用b 表示。 2)调制: QPSK 信号可以看作两个载波正交2PSK 信号的合成,下图表示 QPSK 正交调制器。 原理分析: 由randint 函数产生一个1x20的二进制随机矩阵,作为基带信号data ;然后转换成极性码(极性NRZ 电平编码器);然后按奇偶次序抽出随机数后组成1x10的矩阵(分离器);将这两个矩阵中码元宽度增大为原来的2倍(采用增加点数);如图在a 路Idata 与余弦载波相乘,b 路同理;最后代数相加,此时便产生QPSK 调制信号作为输出。 3)解调: 分离器 极性NRZ 电平编码器 二进制 数据序列

QPSK调制与解调原理

Q P S K调制与解调原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QPSK调制: 四相相移调制是利用载波的四种不同相位差来表征输入的数字信息,是四 进制移相键控。QPSK是在M=4时的调相技术,它规定了四种载波相位,分别为45°,135°,225°,315°,调制器输入的数据是二进制数字序列,为了能和四进制的载波相位配合起来,则需要把二进制数据变换为四进制数据,这就是说需要把二进制数字序列中每两个比特分成一组,共有四种组合,即00,01,10,11,其中每一组称 为双比特码元。每一个双比特码元是由两位二进制信息比特组成,它们分别代表四进制四个符号中的一个符号。QPSK中每次调制 可传输2个信息比特,这些信息比 特是通过载波的四种相位来传递 的。解调器根据星座图及接收到的 载波信号的相位来判断发送端发送 的信息比特。 以π ? ? ? 4 π (2-1)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1”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3π π 2 cos c t f A (2-2)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0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5π π 2 cos c t f A (2-3) 当输入的数字信息为“10”码元时,输出已调载波 ? ? ? ? ? + 4 7π π 2 cos c t f A (2-4) QPSK调制框图如下: 图2-2 QPSK调制框图 其中串并转换模块是将码元序列进行I/Q分离,转换规则可以设定为奇数位为I,偶数位为Q。 例::I路:11010;Q路:01001 电平转换模块是将1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0转换成幅度为-A的电平。

BPSK和QPSK调制解调原理及MATLAB程序

PSK调制方式 PSK原理介绍(以2-PSK为例) 移相键控(PSK)又称为数字相位调制,二进制移相键控记作2PSK。绝对相移是利用载波的相位(指初相)直接表示数字信号的相移方式。二进制相移键控中,通常用相位0 和π来分别表示“0”或“1”。2PSK 已调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s2psk(t)=s(t)cosωct, 2PSK移相键控中的基带信号与频移键控和幅度键控是有区别的,频移键控和幅度键控为单极性非归零矩形脉冲序列,移相键控为为双极性数字基带信号,就模拟调制法而言,与产生2ASK 信号的方法比较,只是对s(t)要求不同,因此2PSK 信号可以看作是双极性基带信号作用下的DSB 调幅信号。 在二进制数字调制中,当正弦载波的相位随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离散变化时,则产生二进制移相键控(2PSK)信号。通常用已调信号载波的 0°和 180°分别表示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 1 和 0。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e2PSK(t)=[ n n a g(t-nT s)]cosw c t 其中, an与2ASK和2FSK时的不同,在2PSK调制中,an应选择双极性。 1, 发送概率为P an= $ -1, 发送概率为1-P 若g(t)是脉宽为Ts, 高度为1的矩形脉冲时,则有 cosωct, 发送概率为P e2PSK(t)= -cosωct, 发送概率为1-P 由上式可看出,当发送二进制符号1时,已调信号e2PSK(t)取0°相位,发送二进制符号0时,e2PSK(t)取180°相位。若用φn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则有 0°, 发送 1 符号 φn= 》

180°, 发送 0 符号 由于在2PSK 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180°的相位模糊,所以2PSK 信号的相干解调存在随机的“倒π”现象,从而使得2PSK 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为了解决2PSK 信号解调过程的反向工作问题, 提出了二进制差分相位键控(2DPSK),这里不再详述。 2-PSK 调制解调 二进制移相键控信号的调制原理:如图9所示。 其中图(a)是采用模拟调制的方法产生2PSK 信号,图(b)是采用数字键控的方法产生2PSK 信号。 解调器原理:如图10所示。 2PSK 信号的解调通常都是采用相干解调, 在相干解调过程中需要用到与接收的2PSK 信号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 (a) 模拟调制产生2PSK 信号 (b)数字键控的方法产生2PSK 信号 图 9 2PSK 信号的调制原理图 图 10 2PSK 信号的解调原理图 ( e (t) 带通 滤波器 相乘器 低通 滤波器 抽样 判决器 : a c d e 输出 定时 脉冲 cos(w c t) } b 乘法器 e 2PSK (t) ~ cos(w t) s(t) 码型变换 双极性不归零 cos(w c t) e 2PSK (t) 【 开关电路 180度移相 0度 180度 10 a 1 1 1 b c d e

QPSK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QPSK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 本文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了QPSK调制解调器的工作原理。从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的转变加速了QPSK技术的应用。本文用欧拉公式辅助分析正弦和余弦的乘积,并通过SPICE仿真给出了一个1MHz正弦波QPSK调制器的范例。本文还用相量图表示由于不良的本振同步所产生的影响,并通过数字处理技术消除了相位和频率的误差。 早在本世纪初人们就了解通讯的重要性。从电子时代初期开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地通讯与全球通讯的之间壁垒被打破,从而导致我们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分享知识和信息也更加容易。贝尔和马可尼可谓通讯事业的鼻祖,他们所完成的开拓性工作不仅为现代信息时代奠定了基础,而且为未来电讯发展铺平了道路。 传统的本地通讯借助于电线传输,因为这既省钱又可保证信息可靠传送。而长途通讯则需要通过无线电波传送信息。从系统硬件设备方面考虑这很方便省事,但是从传送信息的准确性考虑,却导致了信息传送不确定性增加,而且由于常常需要借助于大功率传送设备来克服因气象条件、高大建筑物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电磁干扰。 各种不同类型的调制方式能够根据系统造价、接收信号品质要求提供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是直到不久以前它们大部分还是属于模拟调制范畴,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噪声小,而幅度调制解调结构要简单的多。最近由于低成本微控制器的出现以及民用移动电话和卫星通信的引入,数字调制技术日益普及。数字式调制具有采用微处理器的模拟调制方式的所有优点,通讯链路中的任何不足均可借助于软件根除,它不仅可实现信息加密,而且通过误差校准技术,使接收到的数据更加可靠,另外借助于DSP,还可减小分配给每个用户设备的有限带宽,频率利用率得以提高。 如同模拟调制,数字调制也可分为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幅度调制,性能各有千秋。由于频率、相位调制对噪声抑制更好,因此成为当今大多数通讯设备的首选方案,下面将对其详细讨论。 数字调频 对传统的模拟频率调制(FM)稍加变化,即在调制器输入端加一个数字控制信号,便得到由两个不同频率的正弦波构成的调制波,解调该信号很简单,只需让它通过两个滤波器后就可将合成波变回逻辑电平信号。通常,这种调制方式称为频移键控(FSK)。 数字调相 数字相位调制或相移键控(PSK)与频率调制很相似。不过它的实现是通过改变发送波的相位而非频率,不同的相位代表不同的数据。PSK最简单的形式为,利用

在matlab上的的QPSK调制与解调仿真

QPSK的调制与解调电路的MATLAB实现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讨论了QPSK的调制解调原理,分析了它们的调制解调实现过程的程序设计。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2000,程序运行平台为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用Simulink构建QPSK调制与解调电路仿真模型,得到调制、解调信号,绘制调制前后频谱图,分析QPSK在各种噪声信道中的性能。程序运行初步实现了QPSK的调制解调,其所得结果基本与理论结果一致。 关键词Simulink;调制解调;QPSK;

目录 1.前言 (1)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1)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1)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2) 1.3.1实验平台 (2) 1.3.2实验内容 (2) 2系统实现框图和分析 (3) 2.1、QPSK调制部分 (3) 2.2、QPSK解调部分 (4) 3实验结果及分析 (6) 3.1、理想信道下的仿真 (6) 3.2、高斯信道下的仿真 (7) 3.3、先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再通过高斯信道的仿真 (8) 4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附录 (11)

1.前言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通过完成设计内容,复习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复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并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个整体的理解,学习数字调制中误码率测试的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还要复习随机信号中时域用自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等基础知识,来理解高斯信道中噪声的表示方法,以便在编程中使用。 理解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使用MATLAB编程实现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传输,以及该方式的误码率测试。复习MATLAB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常用算法以及使用MATLAB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并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编程完成Q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以及误码率测试,并得出响应波形。在完成要求任务的条件下,尝试优化程序。 通过本次实验,除了和队友培养了默契学到了知识之外,还可以将次实验作为一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深入一层的了解QPSK以至其他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测试和对比。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实验。

qpsk调制与解调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利用MATLAB实现QPSK调制及解调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已知数字信号1011000101101011,码元速率为2400波特,载波频率为1200Hz,利用MATLAB画出QPSK调制波形,并画出调制信号经过高斯信道传输后解调波形及接收误码率,将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基本要求: 1、通过本课程设计,巩固通信原理QPSK调制的有关知识; 2、熟悉QPSK产生原理; 3、熟悉高斯信道的建模及QPSK解调原理; 4、熟悉误码率的蒙特卡罗仿真; 5、学会用MATLAB来进行通信系统仿真。 主要参考资料: 主要参考资料: 1、王秉钧等. 通信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 2、陈怀琛.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ATLAB释义与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完成期限:2014.6.9—2014.6.13 指导教师签名: 课程负责人签名: 2014年6月5日

目录 1.概述 (1) 1.1 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1)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1) 1.3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实验平台 (2) 1.3.2实验内容 (2) 2.系统实现框图和分析 (3) 2.1 QPSK调制部分 (3) 2.2 QPSK解调部分 (4) 3.实验结果及分析 (6) 3.1理想信道下的仿真 (6) 3.2高斯信道下的仿真 (7) 3.3先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再通过高斯信道的仿真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