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校史馆解说词

解说词(南风门——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南风门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现在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的南风门。成龙校区目前有南风门、南云门和西岑门三个校门。南风门宽60米,高19.46米,将门柱设计为净高19.46米寓意四川师范大学建校于1946年。门柱造型的设计加入了传统元素,“F”形相向对立,构成繁体汉字“门”字,强调了鲤鱼跳龙门的象征意义。门柱俯视为“><”状,如一本书的开启状,寓意知识智慧之书开启。门柱体面相互交织的线条,是由个体汉字、字母、数字、符号、公式、定理等内容组合排列而成,寓意川师大文史艺数理化科系完备,互相关联,突出了综合类师范大学的特点。

龙湖大道

南风门正对着的就是龙湖大道。龙湖大道宽38米,长178米,是学校形象集中展示的窗口,它始于入口的铭记广场并经过一系列广场空间延伸至中心湖面,最终越过水面及中心标志以图书馆为对景。硬质铺地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开阔的聚会场地,两侧的林荫道树荫浓密、树影婆娑,树下的草坪提供了活动、欣赏沿池风景的场所。池水倒影周围景色,有汀步连接池水两侧。

道路左方的是第一教学楼。总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共有教室186间;针对教育建筑“人流大且集中”的特色,除西侧设主要入口

外,沿建筑周边还设置了多个入口,以“立体疏散”的方法,多方向、多层次地快速疏散人流。道路右边的是第一实验楼。总建筑面积为23503平方米,主要由物理实验室和公共计算机教室构成。第二、三实验楼位于校园西南侧, 在第一教学楼的后面,建筑面积43200平方米;二、三实验楼由通过架空天桥和构架连接组合而成。

第一实验楼的前面是艺术大楼。总建筑面积为12850平方米,主要由音乐学院教学楼、音乐厅和龙湖剧场构成。其中,“龙湖剧场”的音响设施是按照高标准建设的,其音响效果在西部高校堪称一流,可与成都市锦城艺术宫以及娇子艺术中心媲美。

龙湖大道的尽头有一个湖是龙湖。作为校园景观的核心,龙湖是在保留规划地块内自然山丘地形的前提下,利用原有水系(东风渠南支七渠)形成的中心水面。中心湖面宽约六十亩,北浅南深,从校园东南角流入,流经学院行政楼和一教学楼,从西南角流出。湖名的由来有三:一校区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二刘禹锡《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三取“望子成龙”之意,寄托了对莘莘学子的一种美好期望。

桫椤岛:位于龙湖湖心,因洪雅市政府捐赠的十棵桫椤树而得名。桫椤,又名树蕨、蕨树,其树形美观,叶如凤尾,是现今仅存的木本蕨类植物;它的出现距今约三亿多年,比恐龙的出现还早一亿五千万年,故有植物“活化石"之称,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岛上的石头刻有“花半坞”,取自于古诗中的“半坞白云耕不尽”,“花自飘零水自流”。

叠水:位于龙湖湖畔,利用自然山体的高差人工造景,改造成叠水瀑布,既有缓冲水势的功能,也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水流随层叠的山势流淌而下,较之飞流直下的瀑布少了一些冲撞之感,较之平缓的湖面又多了一丝节奏感与韵律之美。

校史主题公园

校史主题公园立意追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和谐交融,寓校史教育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是成龙校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校史长廊和浮雕墙两部分构成。校史长廊以校园步行道为依托,以学校发展历史为线索,以学校各个发展阶段主校门为景观,系统、客观、简要介绍学校发展史;浮雕墙长约120米,依照自然山势,以浮雕形式再现学校各个历史时期重大或重要事件。师生员工在校史主题公园休闲散步自觉接受校史教育,激发爱校、敬校热情。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诞生与东北大学有直接的历史渊源。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到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留川师生在东北大学三台校址上创建了川北农工学院,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农工学院的校门微缩景观。

接下来我们继续前行,我校的发展起源于川北农工学院,1950年合并川北文学院,更名为川北大学,并迁到四川省南充市。这里就是当时的川北大学的校门的微缩景观。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师范学院校门的微缩景观。1952年,以川北大学为主体,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

学和华西大学的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迁到成都现址。

现在,我们的时光长廊就已经走到了现在。1964年,原成都大学(现西南财经大学)数理化三系并入我校。1999年,原煤炭部成都煤炭干部管理学院并入我校。1985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四川师范大学。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就是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的北大门的微缩景观。在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单位。

穿越了我校发展的时光隧道,我们就来到了成龙校区的博观广场,这里是整个校园的最高点。广场中央的有一块“博观石”,这块石头重约50吨,产自成都的著名风景区——银厂沟。石上刻有“博观”二字,取自于朱熹的“博观邃理,近思秘察”。这里也是成龙校区的至高点,站在这个位置可以对我们的成龙校区一览无遗。我们对校史主题公园的参观就在这里告一段落了。

校史主题公园——校史馆

结束了校史长廊的参观,接下来我们将前往校史馆进行参观。现在在我的左手边的就是我们的第一运动场。成龙校区拥有有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共有一个体育馆、三个田径场、两个游泳池,八个网球场。此外,在东苑、西苑学生公寓旁还分布有若干篮球、排球场。

好的,在运动场前方的是成龙校区的训练馆。训练馆建筑面积为19059平方米。建筑特色为: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与百叶,极具现代感;并在其立面设计中大量采用竖向线条,突出其体育建筑所特有的动感与视觉冲击力。建筑内部羽毛球馆、体操房、乒乓球馆、篮球馆等一应俱全。

接下来,我再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成龙校区的概况。成龙校区位于成都东南部龙泉驿区,周边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距成都市区约13.6公里,距狮子山校区约10公里,距东校区约9公里。

成龙校区占地1935亩,净用地1536亩,规划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现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

成龙校区于2006年3月奠基,分三期建设。现一、二期工程已基本完工,并于2008年8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学生20000余人。

成龙校区地形地貌属浅丘型,呈波浪式由南向北逐渐增高,宁静而自然。校区规划遵循“以人为本”、“人工之中显自然”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规划地块内的自然山丘和原有水系,意在构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青山环抱,碧水相拥”的空间格局。

校区由美国XWHO设计公司进行总体规划设计,中国园林景观设计院进行景观设计。规划汲取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地方文化的精粹,承继传统书院建筑古朴典雅的形制特点,提出了“书院枕清流,桃李润虚谷”的设计构想,旨在塑造一个滋长于浅丘山林之中的现代“翰林书院”;在体现儒家文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强调师范大学“学高为

师,身正为范”的办学理念。

我们现在就位于四川师范大学校史馆前。校史馆是图书信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信息中心大楼位于校园景观中轴线上,与教学楼相呼应,建筑面积为31470平方米。图书信息中心大楼的外观采用方形和圆形相结合的设计造型。一层为采光要求低的用房,如多媒体查询、办公等,其余楼层主要设置大空间,如借阅大厅、教室阅览室、学生自习室等。图书信息中心大楼于2010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是成龙校区的标志性建筑。原本这栋楼应于2009年竣工,但在2008年5月12日,该项目工程刚刚完成第七层以上混凝土浇注,尚未达到应有的凝期,就遭受到汶川5?12大地震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内部受到损伤,强度严重下降,已不能使用。后来拆掉上面四层重新修建,直接经济损失约60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四川省第三大图书馆,现有藏书约320余万册。

校史馆大门对面的这尊雕像的名字叫“师魂”,是由中国雕塑家协会会长吴为山先生亲自创作,目的是为了纪念在汶川大地震中英勇牺牲的教师们,也为即将成为人民教师的师大学子们树立一个典范。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校史馆进行参观。(接校史馆解说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