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佛教的几个基本观点

一、四法印──佛法的四条原则

1.一切有为法皆无常:

“有为法”指的是因缘合成之物,即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事物。如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生长、发芽,禾苗的形成除了种子,还需要具备水分、温度等多种因缘;眼识的产生,要靠客体存在,视觉器官正常,注意力不受干扰等条件。有为法指的是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

2.一切有漏皆苦:

“漏”指贪欲、仇恨、愚昧偏见等各种烦恼心情。这种烦恼能改变人性,使人丧失理智,故佛法称“毒”、称“障”、称“漏”。轮回中的众生像苦海漂泊的帆船,烦恼就像船上的漏水洞,船一漏水,注定要沉入海底,很少有脱险的希望。这种烦恼“漏”逢到适当的条件就会增殖,就像火种引起火灾一样(见《俱舍论》)。金钱物欲使人变成动物,权利欲使人变成恶魔,色欲使人变得疯狂之类就是烦恼漏导致人的精神品质下降的例子。“苦”指人的精神上的压抑与负担,烦躁不安,痛苦失望,饥饿,疾病痛苦之类的种种身心不愉快的感受。........

3.诸法无我:

诸法的“法”代表人和一切事物。“我”指被称做“人”和“事物”的具体的“独立自性”或“物质性”。不研究,不分析,笼统地称做“人”,称做“山”,称做“水”,但仔细研究分析,人是由物质的身躯和思想、感觉、行为、主体意识等五种成分 五蕴 组成的。其中每一种单独成分都不是“人”。如果躯体是“人”的话,“人”就不会死,因为人的躯体可以长期保存;思想、感觉等精神成分也不能单独看做是“人”。............

4.涅槃寂静。“涅槃”是脱离诸种烦恼的意思。脱离烦恼就是超脱六道轮回之义。佛法认为在轮回中的生命无寂静、安宁、快乐可言,只有根除烦恼、脱离苦海,才会得到爱恨息灭、身心安宁自在的无为之乐。苦和乐是对立概念,无苦便是乐。

二、众生生存环境──器世界

佛法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在这宇宙空间中存在着恒河沙数一样多的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天体。这些天体都在经历着成住毁空的过程,有的天体上有光,有的无光,有的天体上有生物,有的无生物。

我们生存的这个器世界(生命载体),属于娑婆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中,共有十亿颗地球。一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天体系组成华藏世界天体系。

这华藏世界天体系也只是更大的宇宙天体系大雪海遍照佛手心的一个微尘团。这个自然生成的宇宙大佛天体系,由无数像华藏世界这样的天体系组成,人类的智慧永远揭不开这个谜。

佛法认为众生的生存环境,是众生共同的业力和愿力创造的,它对众生的生存、苦乐有极大的影响。人们应该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环境、优化环境。要爱护一草一木。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破坏意味着这个地球上的生命的末日将临。因此不但伤害动物、鸟兽、昆虫是犯罪,就连割草砍树、破坏自然生态、污染河流环境都被视为恶行而属于佛律禁止之列。

三、生命的流转运动──轮回

宇宙中的众有情生命共处于一个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永无止境,流转不息的生命运动的环形激流之中。在流转过程中没有片刻停留的自由,没有固定的贵贱、强弱、贫富、高低的位置,也没有一成不变的亲仇利害的相互关系。忽上忽下,翻滚不息,变化无常。在生死交替的流转过程中自始至终充满矛盾和痛苦。被视为“幸福”和“快乐”的东西,也都或者伴随着苦,或者结局是苦,或者是暂时的镇痛,或者纯粹就是从一种苦境到另一种苦境的意识转移,本质上都是苦。这种轮回流转,像一个上下转动不息的“水车”,三界五道 或六道 的生命就像水车的斗子,忽上忽下地变换着位置。上界的人和八禅天禅力神通广大的天人,也会堕入下界畜牲和地狱道,下界地狱、饿鬼、畜牲也会转生人天之道。

把一个个生灵投入这个流转系列,并且推动这个巨轮转动不息的动力究竟是什么呢?既不是“上帝”或者“神佛”,也不是其他不可知的力量,而是一种虚妄颠倒的无明意识和这种意识支配下的善恶行为 造业 。爱和善行是上升的因业,恨和恶行是下堕的因业。

轮回圈中的生命共分为三界五类:

..........

四、因果善恶报应

因果报应学说是佛法的基石。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无因不会有果,异因不会产生异果──就是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卵石中生不出小鸟。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存在都是由因变果,由果变因的连续过程,如麦种变成麦苗,麦苗中生出麦穗,麦穗中又生出麦种。

............

要认识善恶报应的因果关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佛法认为

凡是不利于或有损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恶,凡是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思想行为都是善。善恶是以众生利益为标准的。报应指的就是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爱引起爱,仇恨引起仇恨,为别人着想,尊敬别人,爱护别人所得到的是别人对自己的爱护和尊敬,干坏事引起别人的报复和受到心理上的压力都是现验现报的例子。善恶行为的后果产生的时间根据善恶的性质和先后顺序有近有远,有的立刻报应,有的到来世或者隔几世才报应。这就叫做“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时间一到,一定会报”。今世的生存环境和苦乐遭遇是前世善恶行为的后果,后世的苦乐前程由今世的思想行为决定。很多人因不相信善恶报应而毫无顾忌地做坏事,最终身败名裂、遭到法律制裁或者众叛亲离的心理重压就是难以逃脱因果报应的最好例证。

五、世间因果和超世因果──四谛

苦、集、灭、道四谛是佛法的概括:

1、苦指一切世间生命感受的种种苦。苦有八分法、六分法、四分法、三分法等等。

八分法是:生、老、病、死、怨恨相遇、亲爱别离、所求不得、身心受苦等八种苦;

六苦是:世事变化无常、心不满足、肉身一次次更换、一次次投生、贫富贵贱变化无常、生死路上无人伴随之苦等;

四苦是:生、老、病、死之苦;

三苦是:苦中苦、变化苦、感受本苦。苦中苦是指任何人都能感觉的痛苦,如饥饿、病疼、恐惧、悲伤之类;变化苦指表面上是乐而实际是苦,如爱变恨,乐变苦,享乐过度的苦恼,青春之乐潜伏的衰老和疾病的危机,美味佳肴食用过度导致生病,钱财带来的杀身之祸,名利地位的得意引起更多的麻烦等等;感受本苦是指生命的感受,不但快乐的感受可以变成厌烦,变成苦感,非苦非乐的中性感受本质上也是苦,无苦无乐的生活会变得空虚、寂寞、单调乏味。如三禅天的快感,在四禅天感到是苦而追求无乐之中性感受,无色界禅则进一步追求无任何意识活动和感受的虚空禅境。因此龙树说:“意识就是苦。”

2、集谛的“集”指苦的集因,即产生苦的种种原因。

产生苦恼的原因就是贪、嗔、痴、慢、疑、邪见等烦恼意识支配的善恶思想言行──业。业是动机目的和行为结果的综合名称,其中动机目的是主要的,善恶业的区别主要是动机目的,如为了众生的利益,开杀戒对恶人进行惩罚,是善行。为了个人利益,为了名利地位,念经拜佛,举办慈善事业,形似善行而实为贪心的表现,不能算作真善。真善是不能有私心的。恶行中最典型的是十恶行为。十恶指杀害生灵、偷盗别人的钱财、非法奸淫、欺骗撒谎、挑拨离间、恶言伤人、引起是非的言论、对别人的钱财起贪心、产生害人和报复的念头、不相信善恶报应的邪见等。戒除十恶,便是十善。十善戒是佛教三乘戒律

的根本,也是区别真假佛教徒的根本标志。违犯十善戒者,重者必堕三恶道,轻者也会受到相应的报应,行十善者会今生乐享天年,来世投生三善道,享受人天之乐。

3、灭谛的“灭”指从根本上消除烦恼、苦感,得到清净自在的超脱境界。

有非终极涅槃(如声闻、缘觉涅槃)和终极涅槃(成佛涅槃)。前者仅仅是脱离烦恼,后者才是智不处世、悲不弃世的无上涅槃。

4、道谛的“道”指脱离苦及苦因,获得永恒快乐涅槃的道路和方法。

道法虽有多种,但归根结底只有两种,即方便门和智慧门。

方便门指思想行为,智慧门指指导思想行为的智慧正见。

菩萨乘六度是佛道方便、智慧二法门的高度集中,其中戒度(约束贪欲和有利于众生生存幸福的戒行)、舍度(为众生利益愿意奉献一切的奉献心)、忍度(为众生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高度忍耐心)属于方便法门,定度(思想高度集中,心住一境的修炼成就)慧度(脱离世俗之见的空有执著,主客观对立消失,现见二无法性的直观智慧)属于智慧法门,精进度(刻苦努力,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定意志)是方便、智慧二法门的必需条件。...........

以上所说的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超世因果。但道不是纯粹超世的,正道中的资粮、加行二道属于世间道,见、修、佛三道属于超世道。

六、佛的四身和事业

四身指佛的自性身、智慧法身、功德报身(享用身)、应化身(也称化身)。

1、自性身:是彻底干净破除烦恼障和知识障后所获得的如来法性。众生的如来法性(光明佛心)被二障覆盖,如镜生锈,失去了本具的光明。佛的自性身是彻底消除污染的清净状态。.......

2、智慧法身:指的是佛的智慧和神通。《现观庄严论》归总,无漏智慧共有21类,这里不准备一一介绍。概括起来就是实智和权智二种。实智就是指明见一切事物的法性真相的智慧;权智是指洞察一切事物的种种现象之智慧。这两种智慧都是佛地特有的智慧,也称遍知一切智、无上智、平等智。这“平等”的意思是佛的智慧和知识对象“等量”之义。人的知见永远也达不到与所有知识对象的“等量”。

3、功德报身:是佛的有色有相的庄严体,是积无量善功德的福报身,常住色界十七重天之上无上密严报身佛国。其直接引度对象是十地菩萨,十地以下的圣人也无缘目睹,是佛的千千万万应化身的生化之源,与世俱存,常住不灭。报身相有宝冠等装饰,密宗中的本尊都是报身相。

4、应化身:是佛化现的度众相,有殊胜应身,如释迦牟尼,也有一般度众利众化身,有化作人天的,也有化作动物和桥梁、房舍、衣食、药物等众生所需物品者不等,肉眼凡胎,难以分辨。

佛教外传的时间、路线及原因

考点:佛教外传的时间、路线及原因 1.佛教外传的时间和路线 时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佛教向印度以外传播。(佛教在西汉末年即公元前后传入中国)。 路线: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佛教得以传播的原因: ①佛教教义对渴望解除苦难的劳苦大众有很大的吸引力;②其忍耐服从的说教,适应了统治者加强统治的需要,得到统治者大力扶持。 易错微析 1.佛教外传的路线易错: 向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向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与佛教有关的节日易错: 与佛教有关的节日:“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例题1 下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A.佛教外传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佛教传播路线的识记能力。佛教向外传播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北经过中亚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二是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等,故选A。 例题2 下列节日中与佛教有关的是() A.复活节 B.圣诞节 C.开斋节 D.浴佛节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与佛教有关的节日。复活节与圣诞节与基督教有关,开斋节与伊斯兰教有关,浴佛节与佛教有关,故选D。 1.古印度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 B C D 2.谁在位时,佛教开始从古代印度向外传播() A.汉谟拉比 B.亚历山大 C.伯利克里 D.阿育王 3.印度佛教有很大发展,并向外传播是在() A.公元前6世纪 B.1世纪 C.7世纪 D.公元前3世纪 4.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快受到我国封建统治者的欢和扶持,这主要是因为() A.佛教认为灵魂可以脱离肉体永远存在 B.佛教为统治者炼制丹药,使他们得法成佛 C.佛教奉劝人们今生忍受苦难,来世可行幸福 D.佛教告诉统治者长生不老的办法

佛教的环保思想

佛教的环保思想 在开始本文的写作之前,我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在这里,我不想再重复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相信这对于每一位真正关心环境问题的人都不是新鲜的话题。我觉得也没有必要就环保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展开论述,相信在这一点上,应该也不会有人公开地表示反对。但问题是,为什么环境恶化始终得不到有效的逆转?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天,我们是不是还能够对它的痊愈抱有乐观的态度?我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实际行动;一方面还在于治疗方案,在于所采取的措施是治标还是治本。 如果我们的环境保护仅仅是在污染出现后才设法治理,在灾难降临后才设法补救,那么,在这场环保与环境危机的赛跑中,我们永远都是被动的,注定无法获得最后胜利。事实上,真正的污染源不只是几家企业,也不只是几个伐木者,而是当今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生佛教的弘扬,正是致力于从佛法的角度为民众提供健康的生活理念,并以此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那么,在环保的问题上,佛法又能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迪和帮助呢? 一、克服欲望与贪婪 在佛法中,将贪、嗔、痴比作危害我们心灵健康的三毒。尽管它们是无形的,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科学仪器可以测量到它们的存在,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却往往是有形的。我们的生存环境之所以会恶化到今天这种危机四伏的地步,究其根源,就是人类的贪婪所致。 所以,古今中外的宗教家和智者们都将少欲知足作为人类的美德,作为人格升华的基础。在佛教的修行中,同样以此作为理论和实践的准则。在《佛遗教经》中,佛陀这样告诫他的弟子们: “汝等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直尔少欲,尚宜修习,何况少欲能生诸功德。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如果说,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过多的欲望能够阻碍他的解脱,那么,对于整个人类的命运而言,过多的欲望就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需要说明的是,我在这里所说的欲,主要是指盲目的物欲。因为佛教将欲分为善、恶、无记三类,并非所有的欲望都是不合理的。 欲望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能量”,就在于它永远都处于发展的进程中,如果不从根本上对治它,铲除它,它就会无休止地驱使我们为之效力。现代人非常重视个人的自由,我们总是在抱怨环境的束缚,抱怨家庭的束缚,事实上,即使外在环境没有给我们制造任何压力,我们的心灵也未必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 因为欲望是无所不在的,我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被它控制,将自己的主权拱手相让。欲望又是永无止境的,一个欲望得到了暂时的满足,新的欲望又会接踵而至,向我们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有了一千块的时候,就希望得到一万块,然后我们就必须为完成这九千块的目标努力;当我们有了一万块的时候,就会希望得到十万块,然后我们又必须为完成这九万块的目标努力。常常是我们拥有得越多,反而感觉自己缺少得越多。一个只有一千块的人,认为自己只缺九千块;可一个有一万块的人,就会认为自己还缺九万块。既然世上已存在拥有亿万家产的人,我们希望得到的一万和十万似乎并不是过高的要求,希望得到百万和千万似乎也不是痴人说梦。且不论我们最后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向谁去索取这一切?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负担最终会落到自然的身上,因为大自然才是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谈老子《道德经》中的修行方法 释迦牟尼佛说法49年,讲证道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讲证道的方法只讲了一种:“致虚极,守静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 [原文]《道德经》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B] [注解]证道的唯一方法就是:“心”虚寂到极点,“心”清静到极点。老子说:我的功夫也无它术。万物千态万状,并列于前,但万物本来不有,从无以生有,无论万物千变万化,我只看作全体皆无。目前万物虽是暂有,但毕竟归无(各归其根)。物既然本来是无,心也就不有,物我两忘,寂然不动,归于无就是所谓的“静”。命,是人的本性(即潜意识,也叫元神),赖有形的身体而生存。人虽有形,然而形本无形,能忘掉这个有形的身体,见到无形,人的本性就会自然显现(静曰复命),也就是佛家讲的明心见性。本性,就是常久的道,见性就能长生久世,所以说“复命曰常”。能够见到本性,长生久世,就会明白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说“知常曰明”。由于世人逐物妄生,贪欲无厌,所以见不到本性。见不到本性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有“妄想”,“妄想”是不能见性的祸根,所以说“妄作凶”。人若能见到本性,就能合道而行,天地同根,万物一体,“心”自然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所以说“知常容”。人能体会到万物一体,慈爱之心油然而生,不但与宇宙众生同体,与山川河流皆是同体,你就会爱宇宙万物,因为爱万物就是爱自己,你就会心包虚空,哪里还有“我”之私心,所以说“容乃公”。此真常大道,人若得之于内,则为圣;施之于外,则为王,凡明君都是证道的乘愿再来者,所以说“公乃王”。王能法于天地,合乎天心,合道而行,所以说“王乃天”。天心就是合道,合乎自然,所以说“天乃道”。道不生不灭,是宇宙的本原,所以说“道乃久”。人得此道,就能身虽死而道常存,能长生久世,所以说“没身不殆”。也就是永远脱离生死。 之所以释迦牟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而老子只有一种,是因为下手的功夫不同。释迦牟尼佛是从事相入手,因为众生的层次千差万别,修行的方法也就因人而异。世人都以世间事物为实,释迦牟尼佛就教你先从实物入手,逐步认识到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假的,最后进入虚空,即从有相逐渐进入无相,从“相”上逐渐认识“体”(宇宙本体——虚空)。而老子上来就叫你认识“体”,修虚空。所以老子是度“上上根器”的人的,上、中、下根器的人都理解不了,都无份。 地球众生沧海桑田变化的周期大概是八千至一万年左右的时间,这一个周期叫一代文明,我们这代文明是从炎、黄开始的。在我们这代文明中,有三个佛到人间来教化众生,也就是做教育工作,称作“龙华三会”。第一个到人间来的是燃灯佛,他在三皇时期就多次到人间

宗教学概论

宗教学概论 1.宗教观观念的内容 各种宗教都有说明其信仰的观念,甚至形成了一套论证其信仰的观念体系。它是宗教组织借以建立宗教信仰体制的骨架,对整个宗教体系的构成起基础性的作用。各种宗教观念无论在内容上有何区别,必须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宗教观念一旦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就超出了个人的体验,具有社会意义,就成了一种社会文化形式,成了宗教传道的工具。各种各样的宗教的信条、教义、教理都是不同的,但既然是宗教,就有共同的东西,大致归纳为三个方面:(一)灵魂观: 灵魂观是宗教最重要最直接的观念,形灭灵魂不灭的观念几乎广泛流行于世界各个宗教中。“灵魂”观点是整个宗教的发端,是全部宗教的核心问题。 1.“灵魂不灭,上帝存在,意志自由”是基督教的核心。 2.伊斯兰教也大体相同。 3早期佛教不讲灵魂不灭,但是讲“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其结果则是承认了灵魂的存在,并且以灵魂作为因果轮回的主体。佛教传入中国,灵魂观念进一步发展,“神不灭”则成为中国佛教的坚定信仰。 不相信灵魂存在宗教是不存在的,因此宗教与迷信是分不开的。 (二)神灵观: 1.宗教是社会的产物,宗教观念的内容归根结底是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但在宗教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人与神的宗教关系。人是宗教信仰和崇拜的主体,神是信仰和崇拜的对象,没有神就没有信仰和崇拜的对象,这样宗教就无从谈起。所谓无神的宗教是不存在的。如果某个宗教宣扬自己没有神灵,那他就不是货真价实的宗教。 2.关于人与神的关系。神是“人格化”的超自然存在,并不全面。原始民族信仰崇拜的神并未“人格化”。所以,神的人格化并不限于同形,更重要的神与人“同性”。这就是说神与人在思想、情感、意欲方面与人有相同或相似的性格,从这一点上讲,可以说一切宗教崇拜的对象都是与人“同性”的。无论是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还是伊斯兰教无任何具体形象的真主,他们在其崇拜者的心中,都是具有人一样的思想、情感和意欲,都是按照人的行为方式进行活动的。一切宗教的神圣对象性能,本质上都是人性,只不过这种人性,在神圣对象身上被进一步神圣化了而已。这样来讲,人格化的神,实质是人性的神格化。 3.总之,一切宗教中神的神性就是人的人性,神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神灵观念之所以产生,是人通过想象力把人的人性和本质异化或对象化为一个神圣对象的结果。因此,宗教中的这种神灵、创始祖或上帝,所有的一切都并没有客观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中国化佛教的过程是怎样的 一、中国化佛教历史发展脉络 1. 汉末佛教传入阶段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未年开始传入中国时,先依附于流行于汉代的道术(方术),魏晋时,又依附于玄学。发展缓慢,仅流行于宫庭。这时的佛教学说大体上为神不灭说和因果报应说,佛成为中国传说中的天地神仙。佛教到中国,特别强调因果报应,跟中国原有的福善祸淫思想相通,传佛教者学习中国方术,以方便传佛教。魏晋时学术大变,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流行,佛经译家即用老庄学说中的概念、词来比喻佛家经典中的名词,僧肇的般若理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也是对魏经玄学的深化总结,这时的佛教活动主要是译经。 2. 东晋佛教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东晋以后,长期战乱,佛教在中国有了广泛的传播,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中国原有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发生了矛盾与冲突,佛教某些理论如思辨超过了中国文化,两种文化发生冲突,以南北朝时为最激烈,有政治、经济利益,有哲学和宗教论理方面的问题,出现了北方灭佛事件。一时门派众多,互相争鸣,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东晋未年,佛家经典越来越多,讲经论经兴起,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大论战。 3. 佛教在中国的鼎盛时期 佛教在中国经过四、五个世纪的流传,到隋唐后,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南北政治统一,国家经济发达,文化交流融合,佛教也随着异说求同求通的趋势,表现为出现中国化佛教——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密宗、净土宗、禅宗等并传播到日本、朝鲜,并在那里又产生了新的流派。到此,佛教中国化完成,提出顿悟成佛的禅宗的出现是佛教中国化的主要标志。 4. 宋代禅宗教派与宋明理学 佛教到了宋代,主要流传的是禅宗,这一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派已走向融通,佛、儒、道之间日益相互调和,形成了宋明理学,儒学是主流,吸收了佛教的心性学说、理事理论;程朱一派吸收了华严宗理事无碍理论,建立了以理为本体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陆王心学,吸收禅宗心性学说,心外无物。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 芄莈袂莂薆袁蒁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薈葿蒂莇肀节蒂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 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芁羆袅芀袀薂肆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肅蚇莀蚂肅羈蚈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 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芅薀膀膅蒆袈肃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 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蝿羁莅芈肇薁芅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 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蕿薅螅膇莂蒅肆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华师《国学典籍》期末复习资料之佛教(最全资料)

佛教: 一、常识: 1、佛法的基本内容:苦(人生本质)、集(苦的原因)、灭(灭苦的方法)、道(涅槃)。 2、缘起论:诸法因缘而起,缘一般指关系和条件。“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功用,但其中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的“诸法实相”。 4、三宝:佛宝(佛陀),法宝(佛法),僧宝(僧伽),即“佛法僧”。 5、三藏:经律论。 6、佛教分类:大乘佛教(渡人)、小乘佛教(自渡)。 二、佛教西汉末由印度传入中国,其中国化可分为三个阶段: 1、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佛教由传入到日趋兴盛。此阶段佛学主要依附于传统思想,并在与其交融中逐步发展。具体说,汉代佛学主要依附于神仙方术,魏晋则依附于玄学。 2、隋唐阶段,佛教鼎盛时期。此阶段佛学走上了相对独立发展的道路,呈现出鼎盛兴旺的局面。中国化佛学体系的出现,标志着佛学中国化的基本完成。 3、宋元明清阶段,佛教由盛转衰。 三、《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又称《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流行。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 四、《金刚经》思想内容: 《金刚经》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所记载,成书于古印度。以鸠摩罗什所译译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 《金刚经》主要讲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与慈悲精神,为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以金刚比喻智慧之锐利、顽强、坚固,能断一切烦恼,故名。此经采用对话体形式,说一切世间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即是非相;主张以般若智慧破除一切名相,放弃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追求。 《金刚经》是彻底解放烦恼心灵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金刚经》是佛教经典中很特殊的一部,它最伟大之处是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超越一切宗教性,但也包含了一切宗教性。因此我们学习金刚经时,不能将它局限于佛教的范围。要把自己观念意识里宗教的界限和形式放在一旁,然后再来研究金刚经的思想与精神。这样才不会被宗教的形式蒙蔽住智慧的光芒,才能让思想从固有的囹圄中解放出来,见到世界的真相。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佛教文化心得体会 我觉得佛教是一种文化,而不是迷信。也可以说它是一门高深的哲学,其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哲理与生活哲理,今天在世界各地,都有许许多多的信众,有的法师学者更是将佛教在当今社会誉为佛陀教育。 经常会有人问道,你信佛吗?每当有人这么问我,我都会反问一句,何为佛呢?不错,何为佛呢?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深思的!既然我们学习佛,我想首先我们就要去了解所谓的“佛”。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那么在让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的一生,他是如何悟道成佛的呢?释迦牟尼本来是一个贵族王子。然而他却放弃了世间的权利,财富。种种去追求世间的真理!他苦行过,经历了种种磨难的修行, 然而却依然没有体悟到世间的真理。最后他来到了一棵树下盘坐。用心反思,体会,感悟。 最后他悟道成佛。他成佛之后说的第一句话也就是上面提过的,“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由烦恼,执着而不能证得”大家可想而知道,佛主也并不是真理的创造者,他也是通过了自然生活的磨练

,最后反观内心,去体会,感悟而发现了大自然的真理。所以他说我们本来都是佛,就是因为心中的颠倒 执着而障碍了我们的清净佛性。所以我们只要慢慢放下心中的迷惑执着心中清净了。我们就是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正如不管你是考高级证书也好,考公务员也好,也许你努力了考上了,也许你努力了却没考上,但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把心放宽,什么事情用心尽力去争取了就不要太执着结果了。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去面对生活,遇到什么挫折烦恼不要去逃避,而是要坦然的去面对。活出你自己,随顺自然万事随缘。 我在这里做个比喻,我们大家都知道跑步比赛。首先会有终点.在就是每个人参赛的运动员。有的人跑的快,有的人跑的慢,不管快与慢,只要坚持,不放弃,不管终点在艰难,在远,也会到达终点吧。所以说只要我们一心向善,不放弃,坚持着我们心中的向往,我想不管多久,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达到我们理想中的高度和境界。我们要明白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过程,慢慢来,放下烦恼,放下执着。即使现在做不到,总有一天也会慢慢做到, 就好比我们从小上学,从小学,初中,高中,…工人叔叔们盖楼房,我们上楼走台阶,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要循序渐进的,。要相信自己。我们要有信心。还有最重要的要快乐 有的人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是啊,不错,不过我们在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去

佛教教义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 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 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 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佛说人生是苦这句话,是要人们知道现在这人生是不彻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后可以造就一个永久圆满的人生。 对于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体健康并不永久,会慢慢衰老病死,有钱的也不能永远保有,有时候也会变穷,权位势力也不会持久,最后还是会失掉。以变化无常的情形看来,虽有喜乐,但不永久,没有彻底,当变化时,苦痛就来了。所以佛说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没有彻底的意思。 知道了这个道理,真是好处无边。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时候,还知努力为善,等到富有起来,一切都忘记,只顾自己享福,糊糊涂涂走向错路。学佛的,不只在困苦时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乐时也随时留心,因为快乐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会堕落失败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觉我们不至于专门研究享受而走向错误的路,这也是佛说人生是苦的一项重要意义. 八正道 佛教通过两千年的发展,三大语系的理论系统严密,广大精微,但对社会一般的民众而

佛教“内观”心得

修习佛教“内观”-心得 现在回想起来,信奉佛教皈依快有12年了,经历了普通佛教徒从供佛求佛,礼佛念经,到修习“内观”开始禅坐的3个阶段。从2007年修习内观开始,我才开始真正理解“佛”和“法”的含义,才开始逐渐明白以前每天背诵的《心经》的解释,“内观”让我的生活和心灵出现了很好的转变,希望能以此机会分享一点对佛教和“内观”的体会。 “佛”的含义,佛并不是我们想象中在天上法力无边的神,也不是在寺院里供奉的佛像,佛是指悉达多.乔答摩(Siddhattha Gota-ma),人们所尊称的“佛陀”“世尊”,也就是“觉者”,一个觉悟的人,就像所有伟大的导师一样,他也成为传说中的主角。尽管人们在故事中对于他的事迹、或是不可思议的神通,有多么出神入化的描述,但是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佛陀从来没有自称是神,或是得到神的启示。他的所有特质,都是人类本质发挥尽善尽美、超凡入圣的结果。在此,只要我们能照着佛陀的方法去实践,任何人都有可以达到同样的成就,也就是说众生皆佛,佛也就是觉悟者。 “法”的含义,佛陀称他的教导为“法”(Dhamma),也就是“法则”,自然的法则,和道家老子的“法”和中国《周易》的“法”都一样,就是自然的特质,就是变化,佛陀对于教条或空谈毫无兴趣,而是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提出放诸四海皆准、实际可行的解决之道。他曾说:我一向所教导的,就是苦和苦的止息。佛陀是把自然的法则规律教导众生,让众生理解自然的规律,也就是变化,也就是无常,自然变化无常。 “佛教”的含义,佛教就是佛陀在世时的教导,在佛陀离世后由佛陀的弟子集结了多次,并编辑成书,这也是我们流传到今天佛经的来源,佛陀在世时并不教导教派、哲学、或是信仰的体系,只是佛陀离世后众弟子创立了众多的佛门教派,佛陀也就成了教主,佛的教导的“法”也就是“日月星辰自然法则”和“日历”的关系,日历是对日月运转规律的总结。 “内观”,(Vipassana)是印度最古老的禅修方法之一。在长久失传之后,两千五百多年前被释迦牟尼佛重新发现。内观的意思是如实观察,也就是观察事物真正的面目:它是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遍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就是净化的过程。这整条(法的)道路,对于全宇宙普遍性的问题而言,正是普遍适用的治疗药方;而且不是只专属于特定的某个有组织的宗教或宗派。因此,不管什么人,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修习,没有任何限制;不会因为种族、背景或宗教的不同而有所冲突。每一个人都能平等无差别地获得实际的效益。 “六根”“五蕴”,修习内观以后,我对佛教的“六根”“五蕴”开始有了理解。“六根”指的是我们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我们总是透过六根向外探索,认为是外界给“我”这个本体造成了各种快乐,不快乐,认为我的快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历程

中国目前有四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其中以佛教为首.佛教无论从历史影响力,还是于中国文化,中国国民地关系上,都远非其他教派可与之比拟地.可以说佛家文化已经早已经融入中华民族地长河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地一部分.本篇文章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地发展历程,探讨宗教发展规律,从而达到对佛教这一东方大教有一个更深跟全面认识地目地. ,佛法东传,白马西来 佛教兴起于公元前五到六世纪,起源地在今尼泊尔,创始人释迦牟尼.大约在公元前后在中国流传,所谓佛法东传,白马西来.关于中国佛教起源地说法有多种,其中比较古老而最富盛名者,当推汉明帝地感梦求法说,据晋袁宏后汉书地记录:初,明帝遇见金人,长大,项有日月光,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笔下所梦得无是乎!于是遣使天竺,问其道术,而图其形象焉.此一说法被视为中国佛教地起源.汉明帝十年,有印度僧人用白马驮着经书到达洛阳,在明帝地首肯下,佛教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而当时兴建地白马寺也成为中国佛寺地雏形.其实,佛教传入中国应该是一个渐进地过程,可能早在秦始皇时代,借着往来于西域地商人,直接或间接地接触了一些佛教地事物,至于中国人开始信仰佛教,应该是从后汉时代开始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时间进入到三国时期,在此期间内,佛教取得了进一步地发展,尤其是北方地魏国和南方地吴国.由于曹魏建都于洛阳,所以说魏国佛教是汉代佛教地延续.在这个时期,仍有不少印度和西域地僧人来华,从事佛经地翻译工作.这些带着信仰,不远万里来华弘法地僧人大都收到了当时统治者地欢迎与支持.上层对佛教事业地肯,定必然会带动民间佛教地发展.在魏朝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本土僧人——朱士行,他也是第一个到西域取经地汉人,作为求佛地先行者,他比玄奘大师早了约四百年,只可惜后来客死西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汉末到三国这段时期,从中国佛教地发展来看,尚属启蒙阶段,佛教活动主要围绕译经展开,中国还没有形成自己地佛教体系.但是,经过这数十年地发展,佛教典籍大量涌入中国内地,佛教地主旨经意也开始逐渐扩散传播,为以后佛事活动地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宗教在一个地区地发展总需要一定地社会基础.佛教能在较短时期内形成一定地气候首先得益于统治者地欢迎与扶持,东汉某年,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不满情绪加深.这使统治者有了危机意识,希望能通过某种手段巩固自己地统治.而佛教恰在此时出现了,佛家教义讲究忍受现世,强调因果轮回,一个忍字深深打动了统治者,他们希望自己地百姓都能忍现世之苦,以此减少反抗因素.于是,一场宗教与政治地合作开始了.再者,佛教能在当时打入社会内部,还要得益于中国思想地半真空,当时一度被扶为正统地儒家思想已极为没落,道德沦丧,风纪败坏莫此为甚.由于在乱世生活太痛苦,人们兴起出世地愿望,因此,佛教能“趁虚而入”.在这时,佛学起到地是思想工具,思想寄托地作用,因为当时佛学地不成熟,在民众地心目中其还没有上升到宗教信仰地高度.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从严格意义上讲,此时地佛教仍是天竺西域地佛教,而非中国自己地佛教.佛教在中国地本土化之路,仍前路漫漫.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神通类”高僧——佛图澄 西晋时地佛教活动仍以已经为主,其中最杰出地译经师是竺法护.他长居敦煌,并随师周游西域,通晓三十六种西域语言,他共译出一百五十多部三百多部经典.对佛教地贡献极大,因此被尊称为敦煌菩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东晋时期中国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方为东晋所统治,北方则有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建立地十六国统辖.这些北方地统治者,多数来自西域,同时他们也想用佛教来巩固他们地政权.并与以儒道为主流思想地汉族相抗衡.因此,他们往往大力支持佛教地发展.其中后赵地石勒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摘要】老子的《道德经》从过至今已经有了诸多的解读,但是事实却是,解读的人很多,真正去实践的人却是很少。老子的道德经很多时候并不仅仅只是从道德层面去解释和说明一些道理,更是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本文也是想从现代社会的诸多现象中去解读和归纳理解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一些言论。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现代社会

《道德经》对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启示 中国的历史上,佛道儒三家并立,道家算是三家里相对影响较小的一个,也是在历史上没有影响朝代进程的一个。道家算是由老子创立,《道德经》更是大众读物,但是从统治阶级的利益来看,道家的思想不适合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且佛道两家都是出家人,讲究远离是非,无关俗世。出世之人,讲究清心寡欲,无关功利,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连寺庙里的和尚都没做到这一点,出世和入世,其实在现代社会看来,差别也并不是那么大。但是道家思想仍有其可学习之处,只是道教并没有很好的传承。佛教在唐朝达到一个高峰期,在这个时期,也是道家最为弱势的时期。而道教的人到最后多追求长生,炼制丹药,虽多为帝王所用,但跟平民百姓都没有什么交集,这也是为什么道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名声不好的原因。尽管道家不像佛家那么声势浩大,却也出了诸如张三丰这样的名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影视作品里,张三丰在布道之时最常用的句子。 古人重名节,但是在历史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臣子为君主死节之时最常见的现象,何为名,但名节之重,似乎为生之根本,远胜事情本身的是非。然而,史书上所肯定的很多名,未尝不是错。名,有好有坏,但中国历史上为一己之名而在实质上贻害底层民众的人为数不少。试想古代那些功高盖主的将军们,帝王们,哪个不是踩着千万士兵的姓名而被人景仰。汉武帝远驱匈奴,文景二帝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所积累下的国力,损耗大半。汉军死伤几何,却无人在意。匈奴投降者亦被斩杀。文治武功,汉武帝已经成为正面角色。被称为奸雄的曹操,在占据兖州之后,属下程昱制人肉脯救活了无数青州的黄巾兵,却在徐州为报父仇而屠城,在官渡之战之后坑杀袁绍军降卒。是他嗜杀?非也。袁绍军降卒甚多,然曹操军在官渡之战前就已经粮草不济,自军都难以在回师途中不断粮,袁绍军就只能看着活活饿死。于公于私,袁绍军降卒都是必死之局。恶名与好名,往往只是一线之差。然而,在真正意义上,二者并无实质差别,都是杀人,只不过一个是敌国,一个是敌对势力,民族不同。所谓正义与邪恶,很多时候界限并不那么分明,其实在利益的分化下,什么是正义,何为道,你谁能分得清。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尊贤者虚名,民众就不会攀比相争,不去特意哄抬贵重物品,民众就不会生出盗窃占有之心,不去挑拔欲望,民众之心便不会乱。因此圣人治世,便淡其心志,让其吃饱,削弱其争名夺利之志,强健其身体健康生活。如果人民没有名利之心,没有欲望之争,便也就不会有人自以为聪明,要鼓起人的名利之心,作起祸乱,正是如今贪官之所为。送贿受贿也皆出于此也。埋怨现实残酷的人,有没有想过,造成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母亲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双林灭度、佛光普照、佛教圣迹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佛教基本观点

佛教基本观点 一、教主佛教教主释迦牟尼,2500年前出生于现今尼泊尔,与中国孔子同时期人。他诞生时,天地震动、百鸟朝鸣、九龙吐水、彩霞纷飞,一从母体落地便独自行走七步,步步脚底莲花,且指天划地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成语唯我独尊就来自这里。在佛教里,唯我独尊并非贬意,而是一种自信的象征。他当太子时,有享不尽安乐富贵,但这些他都不留恋,而是喜欢追求精神上的超脱。一次在他出城时,看到步履艰难的老人,痛苦万状的病人,僵硬可怕的死人,以及烈日炎炎下干活的农夫,颈上勒着粗绳不断受鞭打的耕牛以及小鸟吃虫等境象后,感到人生无常、凄凉,动物界苦痛、残酷,为此,他想出家,他想寻找这些缺陷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既为了拯救自己,也为了拯救他人,拯救世界。释迦牟尼25岁时(一说是19岁时),入山求道,少吃少穿少睡,做了六年的苦行修炼者,以致瘦骨如柴,但没有获得成就。他体会到,靠苦行和折磨身体是不能解脱的。明白到,修道贵在修心,克服心理的缺陷,才是解脱的上策。于是,他接受了一个牧羊女的牛奶供养。身体复原后,于一个星光灿烂、圆月当空的夜晚,即十五月圆日,禅坐于一棵菩提树下,并发下誓愿说:不证悟解脱,不起此座。经过一段强有力的禅定观照,于黎明时分,石破天惊、天地浮沉,

终于证道开悟,获得解脱,成为一个圆满的觉悟者即佛陀。以后,他在印度大陆等地走南闯北,宣扬他的主张,共49年,80岁时去世。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并无经典,他去世以后,弟子们集结他说过的教法,这便是现存的佛经。二、基本教义(1)因缘法则:佛教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皆遵循因缘法则而生灭。佛陀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什么是因,即事物的内部原因,什么是缘,即事物的外部条件。佛陀认为,内因和外缘的和合,便产生了万事万物,如氢气与氧气在某一条件下一合和,便成了水。而内因和外缘,一旦离散,万事万物便消灭,如水在某种条件下一分离便又成了氢和氧。(2)无常法则:这世界,既然因缘而成,佛陀又推理出无常法则,即世间事物无法恒常。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人类的生老病死,一切都在生住异灭中。果子看似不动,实际上,时刻在腐朽之中。地球,亿万年后,也有毁灭的一天。佛教本身,到一定时候,也将不复存在。名利、地位、金钱,何不如此。因此,存在是暂时的现象,变化和运动才是事物永恒的本质。(3)空的法则:从无常原则,佛陀又推出空的法则,万物无常,不能久远,终归灭亡,因此是空的。佛家的空,不是指不存在,而是指不能永恒地存在。不能把空,理解为空空如也的空,什么也没有的空。有人以为,四大皆空,是指财、色、名、利空,这是误解,实际是指地、水、火、风空。佛家的空,实际上是一种妙有,说空,又有形式

_道德经_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_周洁

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之比较浅探X 周洁 (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在5道德经6研究领域,对5道德经6的佛教解读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在佛教思想领域,对5道德经6内容和使用方式的探讨虽然不绝如缕,但也始终没有从理论的高度对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出分析。为尝试弥补这一缺失,谨以隋代吉藏5三论玄义6和明代憨山5憨山道德经解6为主要参考资料,按照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从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个方面,对5道德经6与佛教思想的异同做粗浅的分析。 关键词:道德经;佛教思想;见地;修持;行为;结果 中图分类号:B95;B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31X(2009)02-0045-05 A Study on the C omparison between Tao Te C 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 ZHOU Jie (X iamen U niv ersity,Fujian361005,China) Abstract:In the field of the study on Tao Te Ching,people didn.t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Bud-dhist interpretation for it.Although the discussion on its content and using w ay lingered on among the field of Buddhist thought,there isn.t a theory analysis fo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ao T e Ching and Buddhist thought.In order to make up this important theoretic insufficiency,this ar-ticle makes the com parison betw een these tw o thoughts from four aspects:v iew,practice,action and fruit,w hich is also traditional Buddhist w ay of analyzing a theory,and mainly consults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Three Treatises w ritten by Ji Zang of Sui dynasty and Annotations of Tao Te Ching w ritten by Han Shan of M ing dynasty. Key words:Tao Te Ching;Buddhist thoug ht;view;practice;action;fruit; 老子5道德经6可说是一部体系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思路是经由道体的运动规律得出人的行为取舍标准,其中对立面相互转化的规律可以说是5道德经6的理论基石。而在佛教思想方面,与之相应的有/诸行无常0的思想。众所周知,佛教思想以真空实相为本而施设方便。/诸行无常0,作为/四法印0(有些派系归结为三法印)之一,在佛教思想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同时,5道德经6所包含的远离观待、无私、无为等观念,与佛教思想中的般若、不二也非常相近。还有,在世界的本质方面,老子提出道体,佛教相应的也有阿赖耶识。 基于以上这些相似之处,历代许多佛教学者对5道德经6思想做出了许多分析,态度褒贬不一。其中隋代吉藏(549)623)、明代憨山(1546)1623)的态度较有代表性,前者偏于批判,后者则偏于褒扬。当然,历代佛教学者对5道德经6做出不同的评价,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在这里以吉藏、憨山的观点为主要参考,拟从佛教分析理论的传统架构,即见地、修持、行为、结果四方面出发,来客观地探究5道 第23卷第2期2009年6月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23,N o.2 Jun.,2009 X收稿日期:2009-04-26 作者简介:周洁(1984-),女,黑龙江讷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佛教思想的学习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