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零件结构工艺性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教学难点: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具仪器:多媒体

零件结构工艺性

概述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在机械设计中,不仅要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要考虑能否制造、便于制造和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这种在机械设计中综合考虑制造、装配工艺、维修及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称为机械设计工艺性。机器及其零部件的工艺性主要体现于结构设计当中,所以又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简称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1)机器零部件是为整机工作性能服务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应服从整机的工艺性。

2)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零件造型应尽量简单,同时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加工表面数量和加工面积;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外购件;增加相同形状和相同元素(如直径、圆角半径、配合、螺纹、键、齿轮模数等)的数量。

3)零件设计时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和充分考虑加工可能性、方便性、精确性的前提下应符合经济性要求,即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使零件便于制造。

4)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力求实现少或无切屑加工,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5)合理选择零件材料,使其机械性能适应零件的工作条件,且成本较低。

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使零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省能源,便于报废、回收和再利用。

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

对于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主要从零件加工的难易性和加工成本两方面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降低,同时对零件每一个加工表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加工性和加工的经济性,使其加工工艺路线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使用标准刀具和通用工装等,以降低加工成本。此外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还要考虑以下要求:1)设计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保证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

2)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如应尽量避免使钻头在斜面上钻孔;

3)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如对大平面或长孔合理加设空刀等;

4)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使零件上相似的结构要素(如退刀槽、键槽等)规格相同,并应使类似的加工面(如凸台面、键槽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轴截面上,以减少换刀或安装次数及调整时间;

5)零件结构设计应便于加工时的安装与夹紧。

表2-17给出了部分零件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改进前后的示例。

最新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章 表面质量教学教案

第二章表面质量——2.1表面质量含义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解掌握各原理的基本模式概念和特征,能举例说明各原理; 2.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使学生形成对机械制造表棉质量和粗糙度的个体认识,培养学生 独立思考, 归纳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表面质量的含义以及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三、重点、难点 1.刀具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2.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原则、讲解式、案例分析式等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表面质量的含义以及对零件使用的影响; 六、布置思考题 1.查找相关的资料并思考高精表面质量在现在的高科技行业当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 2.机器零件的表面质量包括哪几个方面内容?为什么说零件的表面质量与加工精度对保证机器的工作性能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表面质量——2.2粗糙度影响因素2.3物理机械性能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引导学生能够对机械的相关性能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 二、教学内容纲要 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刀具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2)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2.表面加工硬化: 三、重点、难点 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刀具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2)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本此课可以采用黑板教学 的方法和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两种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采用启发式和讲解式、引导式和提 问式教学方法。 五、时间分配(3学时) 1.表面粗糙度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刀具切削后的表面粗糙度,(50) (2)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5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工艺分析及结构工艺性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工艺分析及结构工艺性 138.选择精基准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和。 (基准重合;基准统一) 139.简述工序的含义。 答: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组)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140.夹具上定位元件的作用是:。 (确定工件正确位置) 141.什么是粗基准? (在加工零件时,若以毛坯上未经过加工的表面来定位,该表面称为粗基准)142.拟订工艺过程的三先三后的原则是什么? 答:先基准表面,后一般表面 先主要表面,后次要表面 先粗加工,后精加工。 14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用粗基准安装是必不可少的。(√)144.粗基准就是粗加工中用的定位基准面。(╳)145.基准统一就是设计基准与工艺基准应尽量统一。(√)146.加工箱体类零件时,通常以箱体的面作为粗基准。(A)A 底 B 侧 C 上 D 轴承孔 147.工艺基准指的是。(ADE)A 定位基准B粗基准C设计基准 D 测量基准 E 安装基准 F 精基准148.调质应该放在半精加工之前。(√)149.粗基准应在粗加工时使用。(╳)150.粗基准只能使用一次(√)151.生产类型是指产品的年产量。(╳)152.在制造业中,生产类型可以分为:。(BDE)A 大批生产 B 单件生产 C 小批生产 D 成批生产 E 大量生产 153.淬火应放在加工之后,加工之前。(B C)A 粗加工B半精加工 C 精加工 D 光整加工 154.工件的装夹包括和两项内容。(定位、夹紧)155.按用途的不同,机床的夹具可以分为、和三大类。 (通用夹具、专用夹具和组合夹具) 156.夹具广泛应用于单件和小批量生产中。(A) 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组合夹具 157.夹具广泛用于成批和大量生产中(B) A 通用夹具 B 专用夹具 C 组合夹具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三章 机械加工精度

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是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核心内容。零件的机械加工质量是由零件的机机械加工精度和零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两部分组成,机械加工精度是机械加工质量的核心部分。 机械加工精度在教材中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获得方法: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其中,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和统计分析是两大重点内容,是分析和解决加工精度问题的基础,是学习机械加工精度问题的关键。 学习要求 (1) 掌握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工件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及影响尺寸精度的因素。 (3) 了解工件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精度的获得方法及影响因素。 (4) 掌握工件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法并初步掌握其综合分析方法 (5) 掌握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主要是分布曲线法。 加工精度是机械工艺学的核心内容。零件的加工质量是由零件的机械 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两部分组成。 机械加工精度包括: f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其获得方法; ★加工误差的单因素分析; < ★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 L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 第一节概述 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1.加工精度——指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位置) 与理想几何参数相符合的程度。 理想几何参数的正确意义 尺寸——零件图或工艺图规定尺寸的平均值。 如(D40:的理想尺寸是0)40.15mw 形状,位置——绝对正确的形状和位置。 2.加工误差——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之间的偏差。 注意.?偏差是差值的绝对值,没有负值。 如上例,尺寸为4>40.19 误差0.04_ 40.05 误差0.10mm 不是-0.10 零件有三个方面的几何参 数,所以精度和误差也有三个方面: ①尺寸;②形状;③位置 精度和误差是以不同的立足点来反映,评定零件几何参数的零件指标。 第三章机械加工精度 2

装配结构工艺性分析

一、分析研究产品的零件图样和装配图样 在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前,首先应研究零件的工作图样和产品装配图样,熟悉该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该零件在产品中的位置和作用;了解并研究各 项技术条件制订的依据,找出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技术关键,以便在拟订工艺规程时采用适当的措施加以保证。 工艺分析的目的,一是审查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精度、相互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等的技术要求是否合理,是否便于加工和装配;二是通过工艺分析,对零件的工艺要求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制订出合理的工艺规程。 如图3-8 所示的汽车钢板弹簧吊耳,使用时,钢板弹簧与吊耳两侧面是不接触的,所以吊耳内侧的粗糙度可由原来的设计要求R a3.2 μm 建议改为R a12.5 μ m. 。这样在铣削时可只用粗铣不用精铣,减少

铣削时间。 再如图3-9 所示的方头销,其头部要求淬火硬度55~60HRC ,所选用的材料为T 8A ,该零件上有一孔φ2H7 要求在装配时配作。由于零件长度只有15mm ,方头部长度仅有4mm ,如用T 8A 材料局部淬火,势必全长均被淬硬,配作时,φ 2H7 孔无法加工。若建议材料改用20Cr 进行渗碳淬火,便能解决问题。 二、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下面将从零件的机械加工和装配两个方面,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 (一)机械加工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1 .便于装夹零件的结构应便于加工时的定位和夹紧,装夹次数要少。图3 -10a 所示零件,拟用顶尖和鸡心夹头装夹,但该结构不便于装夹。若改为图b 结构,则可以方便地装置夹头。 2 .便于加工零件的结构应尽量采用标准化数值,以便使用标准化刀具和量具。同时还注意退刀和进刀,易于保证加工精度要求,减少加工面积及难加工表面等。表3-8b 所示为便于加工的零件结构示例。

机械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与工艺路线的拟定

目录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2 1. 零件的技术要求2 2.确定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3 二、毛坯的选择4 1.选择毛坯4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4 三、定位基准的选择6 1.精基准的选择6 2.粗基准的选择6 四、工艺路线的拟定7 1.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7 2.加工阶段的划分8 3.加工顺序的安排8 4.具体技术方案的确定9 五、工序内容的拟定10 1.工序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10 2.机床、刀具、夹具及量具的选择12 3.切削用量的选择及工序时间计算12 六、设计心得35 七、参考文献36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 1.零件的技术要求 1.堵头结合件由喂入辊轴和堵头焊接在一起。其中喂入辊 轴:材料为45钢。堵头:材料为Q235-A。且焊缝不得有夹渣、气孔及裂纹等缺陷。 2.零件的技术要求表:

2. 确定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 根据设计题目年产量为10万件,因此该左堵头结合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二、毛坯的选择 1.选择毛坯 由于该堵头结合件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的强度和冲击韧度,堵头选用锻件,材料为Q235-A,因其为大批大量生产,故采用模锻。喂入辊轴由于尺寸落差不大选用棒料,材料为45钢。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 喂入辊轴: 根据轴类零件采用精轧圆棒料时毛坯直径选择可通过零件的长度和最大半径之比查的毛坯直径 206 L8.24 == R25 查表得毛坯直径为:φ55 根据其长度和直径查得端面加工余量为2。故其长度为206+2+2=210mm

堵头: 1.公差等级: 由于堵头结合件用一般模锻工艺能够达到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 2.重量: 锻件重量的估算按下列程序进行: 零件图基本尺寸-估计机械加工余量-绘制锻件图-估算锻件重量。并按此重量查表确定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据粗略估计锻件质量: 11.6f Kg M = 3.形状复杂系数: 锻件外廓包容体重量按公式:2N d h 4 M π ρ= g g 计算 293 186.5101104 7.851021.65Kg N M π -= ?????= 形状复杂系数: f 11.6 0.5421.6M S M N === 故形状复杂系数为S2(一般)级。 4.锻件材质系数: 由于该堵头材料为Q235-A 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C=0.14%—0.22%,小于0.65% 所含合金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Si 0.3%≤、S 0.05%≤、P 0.045%≤故合金元素总的质量分数为0.3%0.05%0.045%0.395%3%++≤<%。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为M1级。 5.锻件尺寸公差 根据锻件材质系数和形状复杂系数查得锻件尺寸公差为 ( 2.41.2+-) 。 6.锻件分模线形状: 根据该堵头的形装特点,选择零件轴向方向的对称平面为分模面,属于平直分模线。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DOC)教学内容

现代制造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3.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 4.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6.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 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1-5点)的定位。 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以上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 7.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8.误差复映:当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相应的圆度误差,这种现象叫做误差复映。 9.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轮廓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轮廓,其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 10.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或称为强化)。 11.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 12.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 1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4.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是机械产品生产过程的一部分,是直接生产过程,其 原意是指采用金属切削刀具或磨具来加工工件,使之达到所要求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和力学物理性能,成为合格零件的生产过程。由于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所说的加工方法除切削和磨削外,还包括其他加工方法,如电加工、超声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束加工、激光束加工,以及化学加工等几乎所有的加工方法。 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是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图4-2 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之间的关系 五、回顾如下几个概念以方便本章的学习 1、工序 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对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称为工序。 工序是组成工艺过程的基本单元。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工作地是否变动和工作是否连续以及操作者和加工对象是否改变,共四个要素。在加工过程中,只要有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即换了一个工序。 2、安装 在同一个工序中,工件每定位和夹紧一次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内容称 由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引出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概念,再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正确理解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的概念; 理解要点:三定一连续(四要素)

§4-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格式 卡片形式,我国未作统一的规定,但各机械制造厂使用表格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详细程度与生产类型、零件的设计精度和工艺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有关。对应形式见表4-1。具体格式见图4-3、4-4及4-5。 表4-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格式特点对比 生产类型详细程度备注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单件小批(普通 加工方法) 简单 对于数控工序, 则需作出详细规 定,填写数控加 工工序卡、刀具 卡等必要的与编 程有关的工艺文 件,以利于编程。 机械加工工艺卡 片 中批生产较详细 机械加工工序卡 片 大批大量 (单件小批中技 术要求高的关键 零件的关键工 序) 详细(+调整卡、 检验卡) 图4-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知道机械加工 工艺规程的特 点和应用场合 单件小批(普 通加工方法)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三化

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三化” 设计机械零作时,不仅应使其摘足使用要求.即具备所要求的工作能力.同时还 应当满足生产要求.使所设计的零件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所谓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用生 产率高、劳动最小、材料消耗少和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凡符合卜述要求的零件结构被认为具有良好的工艺性。 机械制造包括毛坯生产、切创加工和装民等生产过程。设计时.必须使零件的结构在各个生产过程中都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对工艺性的要求如下. (1)合理选择毛坯零件毛坯可直接利用型材、铸造、般造、冲压和焊接等方法 获得。毛坯的选择与生产的批最、生产的技术条件及材料的性能等有关。 (2)结构简单合理机械零件的结构形状,最好采用最简单的表面,即平面、桂 面及其组合面.尽童减少加工面数和加工面积。 (3)合理确定剐造梢度及表面粗桩度零件的加工费用随精度的提高而增加。 尤其是在对于要求精度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因此,在设计零件时不要一味地迫求高精度.要从需要、生产条件和降低制造成本出发,合理地选择零件的精度及相应的表面粗糙度。 下面列举-共常见的工艺结构.供设计时多考。 1.铸造,件的工艺结构 I )拔模抖度 用铸造的方法制造零件毛坯时,为了便于在砂2中取出模样,一般沿模样起模方向作成约1:20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因此.铸件上要有相应的起模斜度。这种斜 度在图上可以不T标往,也不一定舀出,如图0-7所示.必要时.可以在技术要求中用 2)铸造阅角 当零件的毛坯为铸件时.因铸造工艺的要求,铸件各表面相交的转角处都应做成阅角(见图0-8).铸造目角可防止浇注时在转角处产生冲砂现象及避免铸件冷却时 产生编孔和裂纹。铸造阅角的大小一般取R=3-5 mm.可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注明。 3)岭件序度 当铸件的壁厚不均匀一致时。铸件在浇注后.因各处金属冷却速度不同,将产生裂纹和编孔现象。因此.铸件的壁厚应尽里均匀.当必须采用不同壁厚连接时.应采 用逐渐过渡的方式(见图0-9).

《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授课学时: 48课时 教材: 常同立.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参考书: 王启平.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杨叔子.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第 1 次课(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1.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掌握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掌握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二、教学内容纲要 1、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3、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三、重点、难点 1、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 2、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0.7 本次课共2学时,其中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占0.7学时,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占 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课后习题:1-1 ;1-2 ;1-3 ;1-4 第2次课(1.3机械加工质量,1.4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质量。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 1. 机械加工质量 2、机械加工精度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设计

机械零件结构加工工艺性设计 机器零件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性能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它们的结构工艺性,要注意到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就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能否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结构工艺性好的零件,制造是方便而经济的。因此,研究和改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对机器制造生产有着很大的意义。零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1 )零件的结构形状应尽可能简单,尽量采用平面、圆柱面,以节省材料和工时,简化加工工艺。(2 )零件的 结构应与其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相适应。(3 )零件的结 构形状应有利于提高质量,防止废品。(4 )零件尺寸应 尽量采用标准化,同一零件上相同性质的尺寸最好一致,以简化制造过程。机器制造中,由于各种加工方法的工艺特点不同,它们对零件的结构要求也不一样。下面举例说明各种工艺方法所应考虑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表8-4 、 8-5 、8-6 、8-7 )。表8-4 铸件结构工艺性举例序号说明不良结构良好结构1取消端盖上部的法兰凸缘,以减少分型面,由三箱造型改为两箱造型,并省去了环状外型芯,简化了造型工艺2改进凸台设计,采用a )或b )的结构设计均可。避免用型芯或活块模造型3把支座结构

由框形截面改为工字形截面,避免采用型芯4改进内腔设计,采用整体型芯,避免使用型芯撑5减少金属局部积聚,使壁厚力求均匀6采用直的轮幅,冷却收缩时产生内应力,可能使轮幅拉裂,采用弯曲轮幅就可借轮幅的变形,使内应力降低7铸件壁由直角连接改为圆角连接,避免应力集中和引起裂纹8交叉结构的铸件设计,切忌尖角交叉,而应采用带有合理圆角的交错或环连接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1次课(绪论、第一章加工精度分析1、1、加工精度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与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与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与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与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绪论(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各种精度的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本次课共两学时,其中绪论占一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您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与方略来改变这种现状,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世界的前列? 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比较,那种要求更高些? 第二次课(第一章、加工精度1、2、几何及原理误差、1、3受力变形)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的刚度 3、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机床刚度的测定,接触刚度, 5、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 三、重点、难点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3学时)

机械制造工艺精品教案-零件结构工艺性

课时:2课时 教学课题:零件结构工艺性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学重点:掌握典型零件结构上的工艺审查 教学难点:能够基本完成对工艺的改进与优化 教具仪器:多媒体 零件结构工艺性 概述 结构工艺性的概念 在机械设计中,不仅要保证所设计的机械设备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而且还要考虑能否制造、便于制造和尽可能降低制造成本。这种在机械设计中综合考虑制造、装配工艺、维修及成本等方面的技术,称为机械设计工艺性。机器及其零部件的工艺性主要体现于结构设计当中,所以又称为结构设计工艺性。零件结构设计工艺性,简称零件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条件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零件结构工艺性存在于零部件生产和使用的全过程,包括:材料选择、毛坯生产、机械加工、热处理、机器装配、机器使用、维护,直至报废、回收和再利用等。 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基本要求 1)机器零部件是为整机工作性能服务的,零部件结构工艺性应服从整机的工艺性。 2)在满足工作性能的前提下,零件造型应尽量简单,同时应尽量减少零件的加工表面数量和加工面积;尽量采用标准件、通用件和外购件;增加相同形状和相同元素(如直径、圆角半径、配合、螺纹、键、齿轮模数等)的数量。

3)零件设计时在保证零件使用功能和充分考虑加工可能性、方便性、精确性的前提下应符合经济性要求,即应尽量降低零件的技术要求(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使零件便于制造。 4)尽量减少零件的机械加工余量,力求实现少或无切屑加工,以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5)合理选择零件材料,使其机械性能适应零件的工作条件,且成本较低。 6)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使零件制造和使用过程中无污染、省能源,便于报废、回收和再利用。 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 对于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主要从零件加工的难易性和加工成本两方面考虑。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对零件的技术要求应尽量降低,同时对零件每一个加工表面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可加工性和加工的经济性,使其加工工艺路线简单,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并尽可能使用标准刀具和通用工装等,以降低加工成本。此外零件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还要考虑以下要求:1)设计的结构要有足够的加工空间,以保证刀具能够接近加工部位,留有必要的退刀槽和越程槽等; 2)设计的结构应便于加工,如应尽量避免使钻头在斜面上钻孔; 3)尽量减少加工面积,如对大平面或长孔合理加设空刀等; 4)从提高生产率的角度考虑,在结构设计中应尽量使零件上相似的结构要素(如退刀槽、键槽等)规格相同,并应使类似的加工面(如凸台面、键槽等)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轴截面上,以减少换刀或安装次数及调整时间; 5)零件结构设计应便于加工时的安装与夹紧。 表2-17给出了部分零件切削加工结构工艺性改进前后的示例。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零件结构的工艺性 一、零件结构工艺性概念 机械加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由于一般情况下切削加工的劳动耗费最多.因而零件结构的切削加工工艺性更为重要。下面将就单件小批生产中对它考虑的一般原则及实例进行简要分析。 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加工面积 减少加工面积不仅可减少机械加工的劳动量,而且还可以减少刀具的损耗,提高装配质量。图 2(b)中的轴承座减少了底面的加工面积,降低了修配的工作量,保证配合面的接触。图3(b)中减少了精加工的面积,又避免了深孔加工。 (a) (b) 图2 减少轴承座底面加工面积 设计零件 设计结构 选择材料 确定尺寸 使用性能:能用、好用、耐用 工艺要求:好做、好装、好修

(a) 错误(b) 正确 (a) (b) 图3 避免深孔加工的方法 (a) 错误 (b) 正确 ②尽量避免或简化内表面的加工 因为外表面的加工要比内表面加工方便经济,又便于测量。因此,在零件设计时应力求避免在零件内腔进行加工。如图4所示,将图(a)中件2上的内沟槽a加工,改成图(b)中件1的外沟槽加工,这样加工与测量就都很方便。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a) (b) 图5 退刀槽尺寸一致 (a) 错误(b) 正确 ①零件的有关尺寸应力求一致,并能用标准刀具加工。如图5(b)中改为退刀槽尺寸一致,则减少了刀具的种类,节省了换刀时间。如图6(b)采用凸台高度等高,则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调整。如图7(b)

的结构,能采用标准钻头钻孔,从而方便了加工。 (a) (b) 图6 凸台高度相等 (a) 错误(b) 正确 (a) (b) 图7 便于采用标准钻头 (a) 错误(b) 正确 ②减少零件的安装次数:零件的加工表面应尽量分布在同一方向,或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表面上;次要表面应尽可能与主要表面分布在同一方向上,以便在加工主要表面时,同时将次要表面也加工出来;孔端的加工表面应为圆形凸台或沉孔,以便在加工孔时同时将凸台或沉孔全锪出来。如:图8(b)中的钻孔方向应一致;图9(b)中键槽的方位应一致。

机械制造工艺学知识点汇总 全 (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粗基准概念:以未加工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概念:以加工过的表面为定位基准的基准。 精基准的选择:1基准重合原则2统一基准原则3互为基准原则4自为基准原则5便于装夹原则6 精基准的面积与被加工表面相比,应有较大的长度和宽度,以提高其位置精度。粗基准的选用原则:1保证相互位置要求2保证加工表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3便于工件装夹4粗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原则(1、若必须保证工件上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间的位置要求,则应以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2、若各表面均需加工,且没有重点要求保证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时,则应以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作为粗基准,以避免有些表面加工不起来。3、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无浇、冒口及飞边等缺陷。4、粗基准一般只能使用一次,以免产生较大的位置误差。) 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 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组合表面定位时存在的问题:当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合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定位时,由于工件的各定位基准面之间以及夹具的各定位元件之间均存在误差,由此将破坏一批工件位置的一致性,并在夹紧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甚至不能夹紧 定位误差: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某一工序在工序尺寸或位置要求方面的加工误差。 产生原因: 1工件的定位基准面本身及它们之间在尺寸和位置上均存在着公差范围内的差异; 2夹具的定位元件本身及各定位元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尺寸和位置误差; 3定位元件与定位基准面之间还可能存在着间隙。 夹紧装置的设计要求: 1夹紧力应有助于定位,不应破坏定位; 2夹紧力的大小应能保证加工过程中不发生位置变动和振动,并能够调节; 3夹紧后的变形和受力面的损伤不超出允许的范围; 4应有足够的夹紧行程; 5手动时要有自锁功能; 6结构简单紧凑、动作灵活、工艺性好、易于操作,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斜楔夹紧机构:(1)斜楔结构简单,有增力作用。(2)斜楔夹紧的行程小。(3)使用手动操作的简单斜楔夹紧时,工件的夹紧和松开都需敲击 螺旋夹紧机构:该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夹紧可靠、扩力比大以及行程不受限制等优点,故应用广泛。缺点是动作慢、效率低。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概念: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组织车间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据其进行生产准备。车间一切从事生产的人员都要严格、认真地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低耗。 2是生产准备和计划调度的主要依据。有了工艺规程,在产品投产之前就可以进行一系

机械制造工艺学说课教案

工艺尺寸链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导入语: 我们前面学习了零件的机械加工方法及工艺,在实际加工中,常常遇到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这时再用简单的计算就难解决问题了,那么用什

么方法能解决呢?今天要学习的工艺尺寸链就能帮我们这个忙。 在零件的加工和机器的装配过程中,总有一些相互关联的尺寸问题,这些尺寸问题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一个尺寸的变化会引起其它尺寸的变化,或是一个尺寸的获得要靠其它一些尺寸来保证,尺寸链理论是解决机械制造中相关的尺寸问题的有效手段。本节介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以及用尺寸链计算工艺尺寸的基本问题。 二、讲授新课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1、工艺尺寸链的定义及基本术语 加工下图所示零件,零件图上标注的设计尺寸为A1和A0。当用零件的面1来定加工面2,得尺寸A1,仍以面1定位加工面3,保证尺寸A2,于是A1、A2和A0就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图形。 这种由相互联系的尺寸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排列成的尺寸封闭图形就称为尺寸链。由单个零件在工艺过程中的有关工艺尺寸所组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2、工艺尺寸链的组成我们把组成工艺尺寸链的各个尺寸称为尺寸链的环。这些环可分为封闭环和组成环。 (1)封闭环:尺寸链中最终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精度的那个环。每个尺寸链中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封闭环。 (2)组成环:除封闭环以外的其他环都称为组成环。组成环又分为增环和减环。 (i)增环(A i):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同向变动,则该环

为增环。 (ii )减环(A j ):若其他组成环不变,某组成环的变动引起封闭环随之异向变动,则该环为减环。 工艺尺寸链一般都用工艺尺寸链图表示。建立工艺尺寸链时,应首先对工艺过程和工艺尺寸进行分析,确定间接保证精度的尺寸,并将其定为封闭环,然后再从封闭环出发,按照零件表面尺寸间的联系,用首尾相接的单向箭头顺序表示各组成环,这种尺寸图就是尺寸链图。 3、工艺尺寸链的特性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工艺尺寸链的主要特性是封闭性和关联性。 所谓封闭性,是指尺寸链中各尺寸的排列呈封闭形式。没有封闭的不能成为尺寸链。 所谓关联性,是指尺寸链中任何一个直接获得的尺寸及其的变化,都将影响间接获得或间接保证的那个尺寸及其精度的变化。 4、 工艺尺寸链计算的基本公式 (1) 封闭环的基本尺寸:封闭环的基本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基本尺寸之和,即: 1 11 m n i j i j m A A A -∑==+=- ∑∑ 式中,∑A ——封闭环的的尺寸; i A ——增环的基本尺寸; j ——减环的基本尺寸; m ——增环的环数;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的总环数。 (2) 封闭环的极限尺寸:封闭环的最大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封闭环的最小极限尺寸等于所有增环的最小极限尺寸之和减去所有减环的最大极限尺寸之和。故极值法也称为极大极小法。即 max max min i j A A A ∑=-∑∑ (1) min min max i j A A A ∑=-∑∑ (2)

机械制造工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 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 1-1 参考答案要点:现代机械产品的开发与改进是极其复杂的持续的动态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1描述。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负反馈系统,它描述了机械产品依据用户需求反馈信息,不断改进和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中包含产品决策、产品设计、工艺编制、产品制造、市场检验等环节。上述环节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断裂,都会导致系统的崩溃。因此上述环节都具有与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每个组成环节都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性。因此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很重要,很有意义。 图1.1 机械产品开发与改进系统 1-2 参考答案要点:按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大纲,机械制造工艺学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即机械加工工艺学和机器装配工艺学。它们分别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为研究对象。其中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指冷加工工艺过程。 机械制造的工艺过程特指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机器的装配工艺过程。 此外,机械制造工艺学还包括非常规加工方法概述,随着技术发展进步,非常规制造方法越来越多在工程实际中获得应有,并取得效果。 1-3 参考答案要点:生产过程是指机械产品从原材料开始到成品之间各相互关联的劳动过程的总和。 工艺过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相互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工艺规程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在生产中的作用参看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作用。 1-4 参考答案要点:人们按照产品的生产纲领、投入生产的批量,可将生产分为:单件生产、批量生产和大量生产三种类型。各种生产类型的工艺特征如下表:工艺 特点单件或小批量生 产 中批量生产大批或大量生产 毛坯的制造方法铸件用木模手工 造型;锻件用自 由锻部分铸件用金属 模造型;部分锻 件用模锻 铸件广泛用金属 模机器造型,锻 件广泛用模锻 《机械制造工艺学》习题参考答案常同立、杨家武、佟志忠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2-1 参考答案要点: 机械工艺规程在指导生产上发挥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是否能以较高的生产率和最低的成本方便地加工出来的特性。为了多快好省地把所设计的零件加工出来,就必须对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进行详细的分析。主要考虑如下几方面。 (1) 有利于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 ①合理确定零件的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加工精度若定得过高会增加工序,增加制造成本,过低会影响机器的使用性能,故必须根据零件在整个机器中的作用和工作条件合理地确定,尽可能使零件加工方 便制造成本低。 ②保证位置精度的可能性 为保证零件的位置精度,最好使零件能在一次安装中加工 出所有相关表面,这样就能依靠机床本身的精度来达到所要求 的位置精度。如图4-6(a)所示的结构,不能保证φ80㎜与内孔φ 60㎜的同轴度。如改成图(b)所示的结构,就能在一次安装中加 工出外圆与内孔,保证二者的同轴度。 (2) 有利于减少加工劳动量 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加工面积(a) (b) 减少加工面积不仅可减少机械加工的劳动量,图4-6 有利于保证位置精度的工艺结构 而且还可以减少刀具的损耗,提高装配质量。图(a) 错误(b) 正确 4-7(b)中的轴承座减少了底面的加工面积,降低了修配的工作量,保证配合面的接触。图4-8(b)中减少了精加工的面积,又避免了深孔加工。 (a) (b) (a) (b) 图4-7 减少轴承座底面加工面积图4-8 避免深孔加工的方法 (a) 错误(b) 正确(a) 错误(b) 正确 ②尽量避免或简化内表面的加工 因为外表面的加工要比内表面加工方便经济,又便于测量。因此,在零件设计时应力求避免在零件内腔进行加工。如图4-9所示箱体,将图(a)的结构改成图(b)所示的结构,这样不仅加工方便而且还有利于装配。再如图4-10所示,将图(a)中件2上的内沟槽a加工,改成图(b)中件1的外沟槽加工,这样加工与测量就都很方便。 (3) 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①零件的有关尺寸应力求一致,并能用标准刀具加工。如图4-11(b)中改为退刀槽尺寸一致,则减少了刀具的种类,节省了换刀时间。如图4-12(b)采用凸台高度等高,则减少了加工过程中刀具的调整。如图4-13(b)的结构,能采用标准钻头钻孔,从而方便了加工。 ②减少零件的安装次数零件的加工表面应尽量分布在同一方向,或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表面上;次要表面应尽可能与主要表面分布在同一方向上,以便在加工主要表面时,

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次-)演示教学

第2次作业 <机械制造工艺学> 2016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单件小批生产一般采用( )装配组织形式。 A. 移动式装配流水线 B. 固定式装配 C. 变节奏流水装配 D. 移动式装配 2. 长V形块定位将消除( )个自由度。 A. 一个 B. 二个期工程 C. 三个 D. 四个 3. 在丝杠加工中,采用时效处理的目的是( ) A. 提高材料的切削性能 B. 提高丝杠的力学性能 C. 消除内应力,以便使丝杠的精度长期保持稳定 D. 提高丝械杠的耐磨性 4. ( )加工是一种易引起工件表面金相组织变化的加工方法。 A. 车削 B. 铣削 C. 磨削 D. 钻削 5. 在滚齿机上用齿轮滚刀加工齿轮的原理,相当于一对( )的啮合过程。 A. 圆柱齿轮 B. 圆柱螺旋齿轮 C. 锥齿轮 D. 螺旋锥齿轮 6. 以下关于磨削表面粗糙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径向进给量增大,有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 B. 砂轮硬有利于获得较细的表面粗糙度 C. 刀尖圆弧半径增加有利于减小表面粗糙度值 D. 被加工材料塑性越高,则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越小 7. 以下加工采用工序集中的是( )。 A. 单件小批生产 B. 大批量生产 C. 活塞的加工 D. 轴承的加工 8. 已知某尺寸链,其增环基本尺寸A1=150mm、A2=80mm;其减环基本尺寸为A3=30mm、A4=40mm,该尺寸链的封闭环基本尺寸A0应为( )。 A. 180mm B. 160mm C. 140mm D. 300mm

9. 在中小批量生产中,对于一些精度要求高、工步内容较多的复杂工序,主要采用( )进行加工。 A. 专用机床 B. 组合机床 C. 数控机床 D. 自动机床 10. 时间定额中( )时间随工件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A. 基本时间 B. 辅助时间 C. 休息与生理时间 D. 准备终结时间 11. 齿形精加工方法中,( )的加工精度最高。 A. 剃齿 B. 挤齿 C. 磨齿 D. 珩齿 12. 以下( )适合采用修配法 A.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少 B.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多 C. 装配精度高、组成环数多 D. 装配精度低、组成环数少 13. 机床、夹具、刀具等的制造误差,属于()误差。 A. 原理误差 B. 常值系统误差 C. 变值系统误差 D. 随机误差 14. 以下加工余量说法错误的是() A. 机械加工时,从工件切去的一层金属称为加工余量 B. 加工余量等于切削层深度。 C. 加工总余量又称为毛坯余量 D. 加工余量也有误差 15. 活塞与活塞销的装配一般采用的装配方法是() A. 互换装配法 B. 分组装配法 C. 调整装配法 D. 修配装配法 16. 某轴类零件材料为45钢,需淬火处理,加工精度为IT6级、表面粗糙度为 0.8,其加工路线为() A. 粗车——半精车——精车 B. 粗车——半精车——精车——磨削 C. 粗车——半精车——精车——粗磨——精磨 D. 粗车——半精车——粗磨 17.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是() A. 完全定位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案 第1次课(绪论、第一章加工精度分析1.1、加工精度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理论和工艺规程的编制,对工艺问题能进行分析和提出改进措施。 2、掌握零件加工和机器装配结构工艺性的原则,设计的产品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 3、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方法。 4、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具有设计机床夹具的初步能力。 5、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提出保证质量,提高劳动效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 二、教学内容纲要 1.绪论(机械制造工艺的概念、学习的目的、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2、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各种精度的获得方法 三、重点、难点 各种加工精度的获得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2学时) 本次课共两学时,其中绪论占一学时 六、布置思考题 1.了解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针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现状,指出我国机械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3.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和方略来改变这种现状,使我国的机械制造行业处于世界的前列? 4.尺寸精度、形状精度、相互位置精度相比较,那种要求更高些? 第二次课(第一章、加工精度1.2、几何及原理误差、1.3受力变形)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能够更清晰地明白在机械制造当中存在的构件受力变形的实际问题,在以后的机械制造分析中能够从力学受力变形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的刚度 3.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机床刚度的测定,接触刚度, 5.减少受力变形的措施; 三、重点、难点 1.工艺系统几何误差及原理误差 2.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3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