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电阻实验

接触电阻实验
接触电阻实验

《电阻》教学设计》word文档

《电阻》教学设计

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 度。 【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铁丝时灯泡暗。 学生观察、 【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 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 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在物 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 小。 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 (三)电阻的单位和换算(5min) 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师生一起 分析 一定要 强调电 压相同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Ω;1 MΩ=106Ω 3.几占常见的电阻值。 4.【名人倚事】欧姆灵巧的手艺是从事科学实验之本,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但从小受到良好的重陶,父亲是个技术熟练的锁匠,还爱好数学和哲学。父亲对他的技术启蒙,使欧姆养成了动手的好习惯,他心灵手巧,做什么都像样。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如果只会动脑不会动手,那么就好像是用一条腿走路,走不快也走不远。欧姆要不是有这一手好手艺,木工、车工、钳工样样都能来一手,那么他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的。 (四)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5min) 【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 【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学生记忆 单位和读 法 强化单 位词头 的代表 作用 实施情 感教学 目标

电阻定律实验报告

探究电阻定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探究电阻定律 二、实验目的:探究导体的电阻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那么,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比如,下列的因素是否对导体的电阻有影响?如果有,关系如何呢? 1.导体的材料;2导体的体积;3导体的长度; 4导体的粗细;5导体的质量;6环境的温度等。 三、实验器材: 电阻定律演示板(材料、长度相同横截面积的不同的铜线;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的铜线;横截面积、长度相同材料不同的铜线和铝线)、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电流表,电压表,直流电源。 四、实验原理:(欧姆定律) 影响导线电阻的因素不是单一的,因此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1、保持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测量长度比为1:2的两个导线的电阻大小。 2、保持导线的材料和长度不变,测量横截面积比为1:2的两个导线的电阻大小。 3、保持导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的不变,测量材料不同的两个导线的电阻大小。 五、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六、实验设计与步骤:

1、按实验原理图连接好电路,在电路的A、B之间接入待研究的铜导线,通电前先使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2、将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长度之比为1:2的两根铜导线①、②,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将电流表示数都调节为1A、电压表的读数记录在表1中,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计算出导线电阻。 3、将材料和长度都相同、横截面积之比为1:2的两根导线②、③,分别接入电路,操作同步骤2,将结果填入表2中。 4、将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材料不同的两根导线③、④分别接入电路中,调节变阻器,使通过导线的电流相同,读出并记录电压表的读数,填入表3中。 5、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6、数据处理,分析结果。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1、保持导线的材料和横截面积不变,探究电阻与导线长度间的定量关系。 表1 接入的导线长度电压U/V 电流I/A 计算 电阻R/Ω ①L01A ②2L 1A 实验结论: 同种材料,S一定,电阻R与L成正比即R ∝L 2、保持导线的材料和长度不变,探究电阻与导线横截面积间的定量关系。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送检清单(主要针对YY 0505-2012(IEC60601-1-2/EN60601-1-2)适用的设备,其他如GB/T (IEC61326-1 /EN61326-1)和GB/T (IEC61326-2-6/EN61326-2-6)实验室设备参照填写): 1、送检样品及附件 测试附件(指注册单元中包含的全部配/附件) 测试软件(指确保样机以自动运行方式达到典型工作状态的专用应用程序) 测试工装(指模拟正常工作状态所需的试验装置,其介入不应引入额外的干扰噪声。); 2、技术要求(电磁兼容性包括YY0505-2012全项目及现行有效专标EMC相关条款)和EMC型号覆盖安全性预评价报告(广东省企业内适用),出英文报告不需提供技术要求和预评价报告; 3、使用、技术说明书; 4、承诺书; 5、*原理图和电路图; 6、*EMC检测报告(进口产品适用); 7、*风险分析报告; 8、产品标识、标记 设备或部件的外部标识(应符合YY0505中) 警示(应符合YY0505中) 9、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文版本,申请出口认证提供英文版本):

表1、基本性能(essential performance,保持残留风险在可接受限值内的必需的性能特征,见IEC60601-1 第三版) 未识别基本性能 有基本性能 备注:一般需要通过风险分析,才能得出产品的基本性能。如果没有经过风险分析,可以勾在“未识别基本性能”一栏。 表2、样品的预期使用场所或环境 备注:A类、B类的信息由检测工程师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予以确认。

表3、样品信息 L+N+PE L+N L1+L2+L3+N+PE L1+L2+L3+N L1+L2+L3+PE

接触电阻

接触电阻 ----“接触对”导体件呈现的电阻成为接触电阻。 一般要求接触电阻在10-20 mohm以下。有的开关则要求在100-500uohm以下。有些电路对接触电阻的变化很敏感。应该指出,开关的接触电阻是在开关在若干次的接触中的所允许的接触电阻的最大值。 Contact Area 接触电阻 在电路板上是专指金手指与连接器之接触点,当电流通过时所呈现的电阻之谓。为了减少金属表面氧化物的生成,通常阳性的金手指部份,及连接器的阴性卡夹子皆需镀以金属,以抑抵其“接载电阻”的发生。其他电器品的插头挤入插座中,或导针与其接座间也都有接触电阻存在。 作用原理 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 5-10微米的凸起部分。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即使特别稳定的贵金属金,由于它的表面能较高,其表面也会形成一层有机气体吸附膜。此外,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在接触件表面形成沉积膜。因而,从微观分析任何接触面都是一个污染面。 综上所述,真正接触电阻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集中电阻 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线收缩(或称集中)显示出来的电阻。将其称为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 2) 膜层电阻 由于接触表面膜层及其他污染物所构成的膜层电阻。从接触表面状态分析;表面污染膜可分为较坚实的薄膜层和较松散的杂质污染层。故确切地说,也可把膜层电阻称为界面电阻。 3) 导体电阻 实际测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接触电阻时,都是在接点引出端进行的,故实际测得的接触电阻还包含接触表面以外接触件和引出导线本身的导体电阻。导体电阻主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电阻的测量》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知道测量电阻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进行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实验,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并观察试验现象分析结果,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并养成求真务实、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难点】 组装电路,分析实验,发现规律,以及对电阻概念的理解认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问题引入:如何测定一个定值电阻的大小?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所学的欧姆定律的知识,然后得出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通过测量通过电阻的电流以及电阻两端的电压得出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的方法。

环节二:新课讲授 设计实验 已经讨论出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即测量电流和电阻根据公式 得出电阻值。但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实际测量中要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电压以及电流的值,求出每次的电阻值,最后求出电阻的平均数。其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移动滑片,就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电路图如图所示: 所用器材有:电源、开关、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首先,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注意哪些问题,比如,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在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检查滑动变阻器是否处于阻值最大处;电压表电流表的支付接线柱的正确连接等。且应该提醒学生通过“试触”进行测量工具量程的选择,在闭合开关前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情况。在学生连接完电路后,应该检查学生的电路连接情况,确保电路连接没有问题。其次,闭合开关,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注意应提醒学生不能将滑动变阻器调节的太狠,也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量程,并且指导学生设计表格将所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最后,断开开关,整理器材,收拾仪器,结束实验。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让学生利用记录在表格中的数据以及公式,计算出不同电压电流情况下定值电阻的阻值,并求出平均值,各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其他组得到的结果,分析实验结论。 根据所做的实验,可以看出,在各个电压下测量的阻值变化不大,且与平均值较为接近。当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改变时,通过它的电流也随之改变,但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一、送检清单 1、送检样品及附件; 2、覆盖型号申请、覆盖样机及产品差异表(申请产品型号覆 盖时提供): 3、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 4、承诺书; 5、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出具中文报告提供中文版本, 出具英文报告提供英文版本); 6、*电路图; 7、*样品连接图; 8、*EMC检测报告(进口产品适用); 9、*风险分析报告; 10、*EMC关键元器件相关证书; 11、产品相关资料表格(申请国内注册提供中文版本,申请出 口认证提供英文版本): 表1.样品的适用范围; 表2.样品的工作频率、生理模拟频率和响应时间; 表3.样品的信息; 表4.样品的构成 表5.样品运行模式; 表6.产品电缆信息; 表7.样品骚扰源; 表8. EMC关键元器件清单。 注1:以上资料需提供纸质版,并盖章。 注2:带*资料为可选项,根据具体产品情况提供。

二、关于提供EMC送检所需资料的说明 1、送检样品主机一台,附件包括产品配套使用的患者电缆、互连电缆、脚踏开关、适配器、显示器、电脑、测试软件等。当送检产品为医疗器械附件时(如有创血压传感器、血氧探头等),企业应提供符合电磁兼容标准要求的主机和辅助设备。 2、当送检产品有覆盖型号时应提供覆盖申请,说明主检型号与覆盖型号的差异,并提供所有覆盖型号的样机。覆盖型号差异表样式见“三、承诺书、覆盖型号差异表及产品相关资料表格”。 以下情况不允许覆盖: a.按产品种类划分,种类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b.按产品工作原理划分,工作原理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c.按影响产品电磁兼容性的关键件划分,关键件、印刷电路图、 电气结构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d.同一商标、同一规格型号的产品,由不同产地生产的不能互 相覆盖; e.台式设备与落地式设备之间不能互相覆盖。 3、申请中文报告检验时,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中应包含电磁兼容性的条款信息,英文报告不需要提供。根据国家规定不再要求企业提供注册产品标准时,企业只需提供技术要求,技术要求中应包含电磁兼容性的信息。 4、承诺书样式见“三、承诺书、覆盖型号差异表及产品相关资料表格”。 5、一般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合并,说明书内容中必须包含EMC相关信息的提示,详见YY0505(IEC60601-1-2)或GB/T 18268.26(IEC 61326-2-6)标准的条款要求,该部分如有疑问可与我所业务人员联系。出具中文报告需提供中文说明书,出具英文报告需提供英文说明书。 6、电路图包括网电源部分、应用部分、电路板等图纸。由于特殊原因不能提供电路图(如该电路是外购部件),需将该电路作为关键元器件写到关键元器件清单中。

6.4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选修3-1 2.6 实验: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练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伏安法测电阻.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二、实验原理 电阻率的测量原理 或 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R =U I ).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用螺旋测微器量得金属丝的直径d ,算出横截面积S (4 2 d S π=). 3.将测量的数据代入公式 ρ=RS l 求金属丝的电阻率. 三、实验器材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电池组、电键及导线、被测金属导线. 四、实验过程 (一)、实验步骤 1.直径测定: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记录数据,求出其平均值d ,计算出导线的横截面积S =πd 2 4. 2.电路连接:连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长度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3次,求其 平均值l . 4.U 、I 测量: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S ,改变滑动变阻器滑动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I 和U 的值,填入记录表格内,断开开关S ,求出金属导线电阻R 的平均值. 5.拆除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 (二)、数据处理 1.金属导线直径的读数 (1)特别小心半刻度是否露出.(2)因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 mm ,可动刻度上对齐的格数需要估读,所以,若以毫米为单位的话,最后一位应出现在小数点后的第三位上.(3)把三个不同位置的测量值求平均值作为直径d . 2.金属丝长度的测量 (1)应测量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 (2)因为用的是毫米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毫米的下一位(别忘记估读); (3)把3次测量值求平均值作为长度l . 3.电阻R 的测量值确定 方法一、平均值法:可以将每次测量的U 、I 分别用R =U I 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 测量结果. 方法二、图象法:可建立U -I 坐标系,将测量的对应U 、I 值描点作出图象,利用图象斜率来求出电阻值R . 4.计算电阻率:将记录的数据R 、l 、d 的值代入电阻率计算式ρ=R S l ,计算出金属导线的电阻率. 五、误差分析 1.误差及来源 ①金属丝长度测量、直径测量造成的偶然误差. ②电压表、电流表读数造成的偶然误差. ③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由ρ=R S l 可得ρ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即ρ测<ρ真(系统误差)。 ④通电时间过长,电流过大,都会导致电阻率发生变化(系统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 ①为了方便,应在金属丝连入电路前测其直径,为了准确,应测量拉直悬空的连入电路的金属丝的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接地电阻测量实验报告范文 为了了解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是否合格、保证安全运行,同时根据配电设备维护规程的有关规定,我部于20xx 年3月1日上午8:00 对乐民原料部弓角田煤矿各变配电点的接地及其各变压器对地绝缘情况进行测量试验。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一、试验前的准备: 1、制订试验方案: 前期,我们组织机电队人员一起到现场查看接地装置,查找接地极的适合试验的位置,制订、讨论、修改试验方案,提出试验中的注意事项。 2、试验方法: 接地电阻表本身备有三根测量用的软导线,可接在E、P、C三个接线端子上。接在E端子上的导线连接到被测的接地体上,P端子为电压极,C端子为电流极(P、C都称为辅助接地极),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测量:(1)、将辅助接地极用直线式或三角线式,分别插入远离接地体的土壤中;(2)、用大于25cm×25cm的铁板作为辅助电极平铺在水泥地面上,然后在铁板下面倒些水,铁板的布放位置与辅助接地极的要求相同。两种方法我们都采取接地体和连接设备不 断开的方式测量,接地电阻电阻表将倍率开关转换到需要的量程上,用手摇发电机手柄,以每分钟120转/分以上的速度转时,使电阻表上的仪表指针趋于平衡,读取刻盘上

的数值乘以倍率即为实测的接地电阻值。 3、试验工具: 我们准备好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ZC110D-10(0~2500MΩ)型摇表、万用表、铜塑软导线(BVR 1.5mm2)、测电笔、接地极棒和接地板等试验用具及棉纱等辅助材料。 二、试验过程: 1、3月1日上午,现场试验人员进行简单碰头,并进行分工:由帅锐进行测量、值班人员蔡富贵和彭余坤配合操作、陈应沫记录、班长方兴华负责监护; 2、8:45试验开始; 3、测量辅助接地极间及与测量接地体间的距离; 4、采取第一种方法,将接地极棒插入到土壤中并按照图纸接好线; 5、将测量接地体连接处与连接端子牢靠连接; 6、将导线与接地电阻表接好; 7、校正接地电阻表; 8、测量并记录数据;(试验数据见附表) 9、采取第二种方法,测量并记录数据; 10、整个试验过程结束。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设备外壳接地测试记录 恒鼎实业弓角田煤矿春季预防性试验变压器绝缘测试记录 使用仪器: ZC29B-2型接地电阻测试仪

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检测题

高中物理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检测题 1.(2019·天津高考)现测定长金属丝的电阻率。 (1)某次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的结果如图所示,其读数是________mm 。 (2)利用下列器材设计一个电路,尽量准确地测量一段金属丝的电阻。这段金属丝的电阻R x 约为100 Ω,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器材代号。 电源E (电动势10 V ,内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 1(量程0~250 mA ,内阻R 1=5 Ω) 电流表A 2(量程0~300 mA ,内阻约为5 Ω) 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10 Ω,额定电流2 A)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3)11A 2的读数为I 2,则这段金属丝电阻的计算式R x =________。从设计原理看,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解析:(1)d =20.0×0.01 mm =0.200 mm 。 (2)本题中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无电压表,故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A 1充当电压表;由于A 1的内阻已知,因此A 2应采用外接法;由于电流表A 1的额定电压U A1=I m R 1=1.25 V ,比电源电动势小得多(或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小得多),故电路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当电流表A 1、A 2读数分别为I 1、I 2时,通过R x 的电流为I =I 2-I 1,R x 两端电压U =I 1R 1,故R x =U I = I 1R 1 I 2-I 1 ,不考虑读数误差,从设计原理看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答案:(1)0.200(0.196~0.204均可) (2)见解析图 (3) I 1R 1 I 2-I 1 相等 2.(2019·江苏高考)某同学测量一段长度已知的电阻丝的电阻率。实验操作如下: (1)螺旋测微器如图所示。在测量电阻丝直径时,先将电阻丝轻轻地夹在测砧与测微螺杆之间,再旋动________(选填“A ”“B ”或“C ”),直到听见“喀喀”的声音,以保证压力适当,同时防止螺旋测微器的损坏。

压敏电阻如何测试

压敏电阻如何测试 发布时间:2005-05-29 作者: pilotlife 是按照伏安特性曲线?如果只有万用表,又如何简单测量? 解答 回复:有那种专门的测试仪器 发布时间:2005-05-30 作者: zhangtao 我以前用过,但是型号忘记了。 要是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 zhangtaooo2003@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882804.html, 回复:仅有万用表是不行的 发布时间:2005-05-30 作者: 老段 可自己做一个倍压整流器(注意电流不要太大,否则会烧坏压敏),该电压要超过压敏电阻标称值,然后将倍压整流器电压加在压敏两脚,然后用万用表测量两脚电压,该值既是压敏实际电压值,若有耐压仪将更方便,若有晶体管测试仪将更准确。dtx010@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882804.html, 回复:电子电脑报上曾这样描述 发布时间:2005-05-30 作者: ingrid 用万用表的R ×1k 挡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

回复:建议 发布时间:2005-05-30 作者: 陈工 同意楼上的方法,压敏电阻是当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其电阻值降低,将供电系统短路,起过压保护作用,以免损坏压敏电阻以后的电路。测试时,在压敏电阻两端加上可调电压,并联一电压表,并在回路中串联一电流表监测,慢慢升高电压,当电流出现剧增时,此时的电压值为该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参数,仅供参考。 回复:同意陳工的看法﹗ 发布时间: 2005-05-30 作者: merry 同意陳工的看法﹗ 回复:压敏电阻的测量与标准 发布时间:2005-05-30 作者: Wei 1 以在下愚见,使用万用表测量压敏电阻是一种非专业的业余想法。想法是好的,但要看能否实现。如前面已有专家精辟地描述了压敏电阻的主要技术属性。包括:响应时间,单双向击穿电压,瞬时吸收功率等。 2 测量之先,首要是深究标准。参数如何定义?测试条件如何规定?方法如何?设备如何?通常不以自身出发,而注重如何满足标准要求。何以要求我们依从标准?因为标准通常由业内资深专家群体较严谨、科学地起草、论证,在政府或行业团体的指导与管理下,以较周密的流程对报批稿进行审核、批准并发布。标准因此具有科学、专业与权威等性质。当然标准根据不同应用,还有强制和推荐标准等分别。关于击穿电压,通常标准将其定义为:在施加规定的电流(还有环境规定)时,所测量的电压。 3 测量的目的要清楚。是对批量生产时到货质量把关的测量?还是研发设计师对新材料进行综合性能的研究等?或是对制造的产品进行的生产检验?前者与后者对测量的要求相同,既严格遵从标准的大批量快速(Go-No go )测试;中者则需要为设计师(还有质管师)提供丰富信息的曲线相关测试。 4 测量压敏电阻击穿电压的常用设备是“半导体管特性曲线图示仪--Curve Tracer ”.国外常用型号:TEKTRONIX--TEK-577/177,TEK-576;国内型号:BJ4830(TEK576),BJ4814,BJ4812,JT-1(TEK575),QT-2。https://www.360docs.net/doc/5614882804.html, 。 5 使用万用表测量压敏电阻的击穿电压,有的没按标准进行,有的难于定量,有的测试速度慢,有的测试范围不够。抱歉!恕在下直言了。 6 当然用扩展电压运放可做成一个高压恒流源。可按标准实现快速测量。但对于设计和质量分析而言,还是图示仪更为便捷。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是否有关。实验目的:收集证据证明猜想。 实验仪器:电流表,小灯泡,导线,电源,开关,电阻丝。 实验电路图: 电阻丝: 实验方法:转换法: 电阻转换为电流示数和小灯泡亮度。横截面积转换成直径(圆电阻丝)控制变量法: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材料,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长度,不变量: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 因变量:电阻R,自变量:导体横截面积,不变量:导体长度和材料。 实验步骤: 1.电流表调零,断开开关,按照电路图组装电路,a、b间接入A1、A2康铜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2.a、b间改接入B1、B2碳钢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3.a、b间改接入C1、C2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 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4.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观察电灯泡亮度 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5.用铜片将C2、D2连接起来、C1、D1连接起来,a、b间改接入C1、D1镍铬丝,闭合开关, 观察电灯泡亮度并读出电流表示数记为I,并讲数据及现象记录入表格,断开开关。 7.结论: ①、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8.评价:如果我想知道导体的电阻与电阻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如何有关,我该怎么办? 问题如何提出? 收集几组数据? 引申: ①、小明在完成以上实验后,他认为“导体连入电路后有电阻,不接入电路则没有电阻”,你觉得他的说法对吗? ②、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观看视频理解。

压敏电阻检验标准

Q/WJBZ 压敏电阻试验标准 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本试验标准起草部门:质量部、研发部、办公室 本试验标准主要起草人:

压敏电阻试验标准 1范围 本试验标准规定了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对压敏电阻器的使用条件、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规定了压敏电阻的验收标准。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压敏电阻的验收、定期确认、全性能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2423.28-200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 GB/T 2423.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a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 GB/T 5169.11-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实验第11部分 GB/T 10193-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检验工具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盐雾试验箱 游标卡尺 耐压测试仪 防雷元件测试仪 雷击浪涌测试仪 灼热丝测试仪

连接器接触电阻检验

连接器接触电阻检验 在显微镜下观察连接器接触件的表面,尽管镀金层十分光滑,则仍能观察到5-10微米的凸起部分。会看到插合的一对接触件的接触,并不整个接触面的接触,而是散布在接触面上一些点的接触。实际接触面必然小于理论接触面。根据表面光滑程度及接触压力大小,两者差距有的可达几千倍。实际接触面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真正金属与金属直接接触部分。即金属间无过渡电阻的接触微点,亦称接触斑点,它是由接触压力或热作用破坏界面膜后形成的。部分约占实际接触面积的5-10%。二是通过接触界面污染薄膜后相互接触的部分。因为任何金属都有返回原氧化物状态的倾向。实际上,在大气中不存在真正洁净的金属表面,即使很洁净的金属表面,一旦暴露在大气中,便会很快生成几微米的初期氧化膜层。例如铜只要2-3分钟,镍约30分钟,铝仅需2-3秒钟,其表面便可形成厚度约2微米的氧化膜层。即使特别稳定的贵金属金,由于它的表面能较高,其表面也会形成一层有机气体吸附膜。此外,大气中的尘埃等也会在接触件表面形成沉积膜。因而,从微观分析任何接触面都是一个污染面。 综上所述,真正接触电阻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 集中电阻 电流通过实际接触面时,由于电流线收缩(或称集中)显示出来的电阻。将其称为集中电阻或收缩电阻。 2) 膜层电阻 由于接触表面膜层及其他污染物所构成的膜层电阻。从接触表面状态分析;表面污染膜可分为较坚实的薄膜层和较松散的杂质污染层。故确切地说,也可把膜层电阻称为界面电阻。 3) 导体电阻 实际测量电连接器接触件的接触电阻时,都是在接点引出端进行的,故实际测得的接触电阻还包含接触表面以外接触件和引出导线本身的导体电阻。导体电阻主要取决于金属材料本身的导电性能,它与周围环境温度的关系可用温度系数来表征。 为便于区分,将集中电阻加上膜层电阻称为真实接触电阻。而将实际测得包含有导体电阻的称为总接触电阻。 在实际测量接触电阻时,常使用按开尔文电桥四端子法原理设计的接触电阻测试仪(毫欧计),其专用夹具夹在被测接触件端接部位两端,故实际测量的总接触电阻R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可由下式表示: R= RC + Rf + Rp,式中:RC—集中电阻;Rf—膜层电阻;Rp—导体电阻。 接触电阻检验目的是确定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的电触点时产生的电阻。如果有大电流通过高阻触点时,就可能产生过分的能量消耗,并使触点产生危险的过热现象。在很多应用中要求接触电阻低且稳定,以使触点上的电压降不致影响电路状况的精度。 测量接触电阻除用毫欧计外,也可用伏-安计法,安培-电位计法。 在连接微弱信号电路中,设定的测试数条件对接触电阻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因为接触表面会附有氧化层,油污或其他污染物,两接触件表面会产生膜层电阻。由于膜层为不良导体,随膜层厚度增加,接触电阻会迅速增大。膜层在高的接触压力下会机械击穿,或在高电压、大电流下会发生电击穿。但对某些小型连接器设计的接触压力很小,工作电流电压仅为mA和mV级,膜层电阻不易被击穿,接触电阻增大可能影响电信号的传输。 在GB5095“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中的接触电阻测试方法之一,“接触电阻-毫伏法” 规定,为防止接触件上膜层被击穿,测试回路交流或直流的开路峰值电压应不大于20mV,交流或直流的测试中电流应不大于100mA。 在GJB1217“电连接器试验方法” 中规定有“低电平接触电阻” 和“接触电阻” 两种试验方法。其中低电平接触电阻试验方法基本内容与上述GB5095中的接触电阻-毫伏法相同。目的是评定接触件在加上不改变物理的接触表面或不改变可能存在的不导电氧化薄膜的电压和电流条件下的接触电阻特性。所加开路试验电压不超过20mV,试验电流应限制在100mA。在这一电平下的性能足以表现在低电平电激励下的接触界面的性能。而接触电阻试验方法目的是测量通过规定电流的一对插合接触件两端或接触件与测

电阻测量的设计实验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成绩日期年月日

【实验目的】 1.掌握减小伏安法测量电阻的方法误差和仪表误差的方法; 2.根据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参数; 3.根据给定实验仪器合理设计变形电桥电路(或电压补偿测量电路)测量电阻。 【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伏特表、毫安表、被测电阻、滑线变阻器(或电位器)2个、电阻箱2只、开关式保护电阻、开关。 【实验原理】 1.方法误差 根据欧姆定律,测出电阻R x 两端的电压U ,同时测出流过电阻R x 的电流I ,则待测电阻值为 I U R x = 测 (24-1) 通常伏安法测电阻有两种接线方式:电流表内接法和电流表外接法。由于电表内阻的存在,这两种方法都存在方法误差。 在内接法测量电路中(如图24-1所示),电流表的读数I 为通过电阻R x 的电流I x ,但电压表的读数U 并不是电阻R x 的两端电压U x ,而是U=U x +U A ,所以实验中测得的待测电阻阻值为 式中R A 是电流表的内阻。它给测量带来的相对误差为 x A x x R R R R R E = -= 内内 (24-2) 内接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的修正公式 A x R I U R -= 。 (24-3) 在外接法测量电路中(如图24-2所示),电压表的读数U 等于电阻R x 的两端电压 U x ,但电流表的读数I 并不是流过R x 的电流I x ,而是I=I x +I V ,所以实验中测得的待测电阻阻值为 式中R V 是电压表的内阻。它给测量带来的相对误差为 x V x x x R R R R R R E +-=-= 外外 (24-4) 外接法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的修正公式 U IR UR R R R R R V V V V x -=-= 外外 (24-5) 比较 内E 、外E 的大小,可以得:当V A R R R x >,采用内接法测量电阻,会使外内E E <;当V A R R R x <,采用外接法测量电阻,会使外内E E >;当V A x R R R ≈时,则采用内接法和外接法测量电阻都可以。其中电流表的内阻R A 、电压表的内阻R V 由实验室给出。 图24-1 内接法 图24-2 外接法

电阻定律

《电阻定律》教学设计 刘云学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3-1 【教材分析】 《电阻定律》是人教版高中物理(新课程.选修3-1)第二章第六节的内容。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间的关系,初中已定性地讲过,这节课,我们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得出电阻定律。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分为三个大组十二个小组,分别探究不同的方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决定因素的关系得出电阻定律,并总结表达式。 2、能叙述电阻率的意义,了解电阻率和温度的变化关系。 3、能利用电阻定律进行相关问题的分析与计算。 二、能力目标: 1、会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并熟练使用滑动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常用电学实验器材,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和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积极情感。 2、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1、电阻定律的探究及得出电阻率 2、电阻率的理解 【教学难点】电阻率的理解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器材】电阻丝数根(电阻丝上标明不同的材料的名称)、电流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键、导线、电源、毫米刻度尺、电阻丝固定装置、螺旋测微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通过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怎样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 3、导体的电阻由哪些因素决定?其定性关系是什么?(由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决定,同种材料制成的导体,长度越长,横截 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同学们在初中已经知道了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定性关系,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用实验定量地研究导体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实验探究:、 1、探究目的: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决定因素的定量关系。 2、探究内容: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定量关系。 3、探究方法: [提问]:我们要想研究电阻与几个因素的定量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是什么? (控制变量法)

EM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

E M C检验的送检要求及资料说明?一、送检清单 1、送检样品及附件; 2、覆盖型号申请、覆盖样机及产品差异表(申请产品型号覆 盖时提供): 3、医疗器械注册产品标准或技术要求; 4、承诺书; 5、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说明书(出具中文报告提供中文版本, 注2:带*资料为可选项,根据具体产品情况提供。 ?二、关于提供EMC送检所需资料的说明 1、送检样品主机一台,附件包括产品配套使用的患者电缆、 互连电缆、脚踏开关、适配器、显示器、电脑、测试软件等。当送检产品为医疗器械附件时(如有创血压传感器、血氧探头等),企业应提供符合电磁兼容标准要求的主机和辅助设备。

2、当送检产品有覆盖型号时应提供覆盖申请,说明主检型号与覆盖型号的差异,并提供所有覆盖型号的样机。覆盖型号差异表样式见“三、承诺书、覆盖型号差异表及产品相关资料表格”。 以下情况不允许覆盖: a.按产品种类划分,种类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b.按产品工作原理划分,工作原理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c.按影响产品电磁兼容性的关键件划分,关键件、印刷电路图、 电气结构不同的产品不能互相覆盖; 互 GB/T 7、样品连接图,需要体现主机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关系,例如适配器,探头等。医疗系统需要体现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只有主机没有其他附件的产品不需要提供连接图。 8、提供产品风险分析报告,利于根据分析报告中确认送检产品的基本性能,作为EMC抗扰度测试结果的判定依据。 9、对于进口检测设备,若在国外已经进行EMC检测,需提供相关检测报告。

10、EMC关键元器件清单详见表8,通过认证的元器件提供纸质版证书。 11、产品相关资料表格,出具中文报告需提供中文表格,出具英文报告需提供英文表格。 表1.产品的适用范围 产品的适用范围指产品预期使用的环境和场所。常见的适用范围有医院、家庭、大诊所、小诊所、医生办公室、急救室、手术室、车辆、飞机、救护车、血站、工业场所等,测试人员需要根据产品 EMC 构一致。若部件为硬件,填写硬件的型号,样品包含软件部分,应填写软件的版本号。 表5.样品的运行模式 列出送检样品的工作模式,例如:对于高频电刀,其运行模式包括电切模式、电凝模式等工作模式,测试人员根据提供的工作模式进行测试。模式描述包括具体的一些设置和运行参数,连接模拟器状况等。

电阻测量的实验设计

电学中的设计性实验 实验题作为考查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在高考试题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电学实验因其实验理论、步骤的完整性及与大学物理实验结合的紧密性,成了高考实验考查的重中之重,测量电阻成为高考考查的焦点.伏安法测电阻是测量电阻最基本的方法,常涉及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与滑动变阻器限流、分压式的选择,前者是考虑减小系统误差,后者是考虑电路的安全及保证可读取的数据.另外,考题还常设置障碍让学生去克服,如没有电压表或没有电流表等,将已学过的电学知识和实验方法灵活地运用到新情境中去,这样,就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常见的测量电阻的方法

例1.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 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⑵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 例2.要测量电压表V 1的内阻R V ,其量程为2V ,内阻约2K Ω.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约0.1Ω; 电压表V 2,量程5V ,内阻约为5K Ω; 定值电阻R 1,阻值30Ω; 定值电阻R 2,阻值为3K Ω; 滑动变阻器R 3,最大阻值100Ω,额定电流1.5A ; 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约0.5Ω;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有人拟将待测电压表V 1 和电流表A 串联接入电压合适 的测量电路中,测出V 1 的电压和电流,再计算出R V .该方案实际上不可行,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2)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 1内阻R V 的实验电路.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试在图6-49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3)由上问写出V 1内阻R V 的表达方式,说明式中各测量量的物理意义. 例3.为了测定电流表A 1的内阻,其中: A 1是待测电流表,量程为300μA ,内阻约为100Ω; A 2是标准电流表,量程为200μA ; R 1是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 R 2是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5k Ω E 是电池组,电动势为4V ,内阻不计; S 1是单刀单掷开关,S 2是单刀双掷开关; 试在图6-50方框中画出实验原理图. 图6-48 图6-49 图6-50

压敏电阻检验标准

压敏电阻检验标准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Q/WJBZ 压敏电阻试验标准 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 本试验标准由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质量部归口 本试验标准起草部门:质量部、研发部、办公室 本试验标准主要起草人:

压敏电阻试验标准 1范围 本试验标准规定了宁波伟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对压敏电阻器的使用条件、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及环境性能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试验项目,规定了压敏电阻的验收标准。 本试验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压敏电阻的验收、定期确认、全性能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锡焊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Ta 润湿称量法可焊性GB/T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实验第11部分 GB/T 10193-1997 电子设备用压敏电阻器第1部分总规范 GB/T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3 检验工具 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 盐雾试验箱 游标卡尺 耐压测试仪 防雷元件测试仪 雷击浪涌测试仪 灼热丝测试仪 4 技术要求 包装要求 包装设计应符合产品的性质、特点和储运条件。包装箱应标示有制造厂名称、产品名称、产品型号、出厂日期和包装数量。包装箱外应印刷或贴有“小心轻放”、“怕湿”等运输标识。包装箱外印刷或贴的标识不可因运输条件和自然条件而褪色、脱落。

电桥测电阻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掌握惠斯通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理解单臂电桥测电阻的“三端”法接线的意义; 2、掌握开尔文电桥测量电阻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3、熟悉综合性电桥仪的使用方法及电桥比率和比率电阻的选择原则。 实验原理 电阻是电路的基本元件之一,电阻的测量是基本的电学测量。用伏安法测量电阻,虽然原理简单,但有系统误差。在需要精确测量阻值时,必须用惠斯通电桥,惠斯通电桥适 宜于测量中值电阻(1~106 Ω)。 惠斯通电桥的原理如图1所示。标准电阻R 0、R 1、R 2和待测电阻R X 连成四边形,每一条边称为电桥的一个臂。在对角A 和C 之间接电源E ,在对角B 和D 之间接检流计G 。因此电桥由4个臂、电源和检流计三部分组成。当开关K E 和K G 接通后,各条支路中均有电流通过,检流计支路起了 沟通ABC 和ADC 两条支路的作用,好象一座“桥”一样,故称为“电桥”。适当调节R 0、R 1和R 2的大小,可以使桥上没有电流通过,即通过检流计的电流I G = 0,这时,B 、D 两点的电势相等。电桥的这种状态称为平衡状。 图6-l 惠斯通电桥原理图 态。这时A 、B 之间的电 势差等于A 、D 之间的电势差,B 、C 之间的电势差等于D 、C 之间的电势差。设ABC 支路和ADC 支路中的电流分别为I 1和I 2,由欧姆定律得 I 1 R X = I 2 R 1 I 1 R 0 = I 2 R 2 两式相除,得 102 X R R R R = (1) (1)式称为电桥的平衡条件。由(1)式得 1 02 X R R R R = (2) 即待测电阻R X 等于R 1 / R 2与R 0的乘积。通常将R 1 / R 2称为比率臂,将R 0称为比较臂。 2.双电桥测低电阻的原理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