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场角计算

视场角计算
视场角计算

注:为了使监视目标扩大在监视图像中的

比例,建议炉墙开孔尽量靠近目标

目前针孔式的镜头最大焦距的是2.8MM的镜头,换算成视场角范围可以依照上面的计算公

式,该计算公式所算的值会比实际视场小,但可以做为参考。

卡西欧计算器用法

卡西欧财务计算器用法 1、开机ON 2、关机SHIFT+AC=OFF 3、设置与记忆(存储)清除 SHIFT+9=CLR Clear?清除吗? SETUP :EXE 清除设置请按EXE Memory :EXE 清除记忆(存储)请按EXE All :EXE 清除所有请按EXE Reset All?重新设置所有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lear Setup?清除设置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lear Memory?清除记忆(存储)吗? [EXE]:Yes 选择“是的”,请按EXE [ESC]:Cancel 选择“取消”,请按ESC Complete!更改工作完成! Press[AC]Key 请按AC 键 4、Replay 是计算器指令状态移动方向键上下左右均可移动,按左箭头指令光标跑到最右边,按右箭头指令光标跑到最左边。 5、Solve 不能按EXE 键执行的,都是按这个键来求解。 6、EXE 四则运算的执行、输入的确认 7、ESC 取消返回上一个界面当计算器没反应时都是按这个键 8、DEL 删除刚刚输入的一个数字 9、AC 清除刚刚输入的一行数字 10、∧乘方例如5乘5次方,输入5∧5即可 11、开x 次方 开方shift+∧= () 23x = 12、开机出现的就是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模式COMP ,中间用其他模式后,如果需要用该模式计算,请直接按COMP 键调用这个模式。 13、计算器的屏幕小,提供的功能多,因此,往往一个键提供两个功能,一个功能直接按,另一个功能要按SHIFT 后再按该键才行。如55的计算,直接输入5,再按∧,再输入5,然后按EXE 即运算出结果。又如324的计算,按SHIFT ,然后按∧, 调出,向左移动方向键使光标到达x 的前面,输入3,右移光标到达根号里面,输入24,再按EXE 即运算出结果。乘几次方的后面如果不再连续做加减乘除运算,后面的反括号可以不加,反之一定要加,否则,55×6,就变成了55×6。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D的关系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D的关系 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镜头的毫米数、CCD的尺寸大小密不可分,下表为镜头毫米数与搭配的CCD拍摄视角的对应关系,可供大家参考: 1/3" CCD 搭配镜头拍摄范围的尺寸如下表所示: 备注:同样毫米数的镜头搭配1/4"的CCD芯片拍摄的范围和角度稍微窄一点,但是拍摄画面中的物体看起来要大一点.表中的数据为水平方向的视场角度,如果摄像机装在高处往低处监看时,视场角和拍摄范围

要稍微大一些,但拍摄画面中的物体要稍微小一点. 各位工程商及采购人员,常遇到一件困扰的事:”我采购的摄像机到底是什么方案的?CCD又是怎么分辨?”在此做个简单的介绍: 标准1/3寸CCD感光面积是4.9 x 3.7mm,1/4寸CCD的感光面积是3.6 x 2.7mm. 先从CCD看起:,如果是枪机,打开防尘盖,看CCD表面 看到没?上下两排接点,中间缺了个大门牙,这就是SONY CCD 1/3"的特征,1/4"的只缺一个门牙

没缺门牙, SHARP CCD,1/3"与1/4就根据CCD的面积大小判断了!呵呵!不用我说你也知道了!

一样没缺门牙,但线条较粗,这是松下CCD 就这样了! 看久就不会被骗了,以我的经验,在商场铺头,随便拿个SHARP CCD冒充SONY 的,至少有3成.. 再谈谈方案,一般人认为不就是SONY, SHARP, Panasonic 方案?其实里头还有玄机: 理论上,任何CCD是可以搭配任何D.S.P的 摄像机选购技巧: 1. 什么是CCD摄像机? CCD是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的缩写,它是一种半导体成像器件,因而具有灵敏度高、抗强光、畸变小、体积小、寿命长、抗震动等优点。 2. CCD摄像机的工作方式 被摄物体的图像经过镜头聚焦至CCD芯片上,CCD根据光的强弱积累相应比例的电荷,各个像素积累的电荷在视频时序的控制下,逐点外移,经滤波、放大处理后,形成视频信号输出。视频信号连接到监视器或电视机的视频输入端便可以看到与原始图像相同的视频图像。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小知识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计算器小知识 普通的计算器如得力计算器与晨光计算器的一些普通功能相信大家都会用,大家经常用来加减乘除,快速计算结果。有些小小的功能键能事半功倍,而这些功能可能有很多人从未使用过,石家庄办公用品批发网小编找了些资料,又根据自己实际经验,把那些个功能键的作用及使用方法给整理了一下。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是计算结果并加上已经储存的数,(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是计算结果并用已储存的数字减去目前的结果,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存储器中原有的数据被冲走。 MR: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MC: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屏幕"M"标志消除)。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 GT:GT=Grand Total 意思是总数之和,即按了等号后得到的数字全部被累计相加后传送到GT存储寄存器。按GT后显示累计数,再按一次清空。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详见例3;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可重新输入; AC:是清除全部数据结果和运算符。 ON/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 使用举例: 例1. 先按32×21,得数是672。然后按下“M+”,这样就可以把这个答案保存下来,然后我们按“8765-”,再按“MR”就可以把刚才的672调出来了,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答案8093。 例2. 在计算时使用记忆键能够使操作简便,例如计算5.45×2+4.7×3可以这样做:按5、.、4、5、×、2、=,会显示出10.9,按M+(记忆10.9),按4、.、7、×、3、=,会显示出14.1,按M+(记忆14.1),按MR 会显示出25(呼出记忆的两个数相加后的结果)。 例3、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 关于"MU"的加减乘除四项功能用法如下: 乘法A×B MU 相当于A+(A+B%) 用途1、知道本年数额与增长率,求预计明年数额。如今年销售收入100,预计增长率为2.5%,求明年数。按100 X 2.5 MU 即出结果为102.5 用途2、计算增值税,由不含税价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销售收入3500元,计算含税销售收入,假定税率为17%,按3500 X 17 MU 即出结果4095 减法A-B MU 相当于(A-B)/B 的百分比 用途知道当年收入与去年收入求增长率。如今年3000,去年2800,计算增长率,按3000-2800 MU 即出结果7.142857 当然结果是百分比 除法A÷B MU 相当于A/(1-B%) 用途1、求成本为120,销售利润率为25%,求销售收入,按120÷25 MU 即出结果160 (看清了,不是成本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公式是A x(1+B%)) 用途2、计算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由不含税计算含税价,如不含税1200,适用税率30%,计算含税,按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监控摄像机镜头焦距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 2008-9-27 14:26:45 一、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4.8 3.6 1/2" 6.4 4.8 2/3" 8.8 6.6 1" 12.7 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 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

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二、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2.8mm 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 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计算器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一:计算器 设计要求 1、问题描述:设计一个计算器,可以实现计算器的简单运算,输出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检验运算表达式的正确性。 2、输入:不含变量的数学表达式的中缀形式,可以接受的操作符包括+、-、*、/、%、(、)。 具体事例如下: 3、输出:如果表达式正确,则输出表达式的正确结果;如果表达式非法,则输出错误信息。 具体事例如下: 知识点:堆栈、队列 实际输入输出情况: 正确的表达式

对负数的处理 表达式括号不匹配 表达式出现非法字符 表达式中操作符位置错误 求余操作符左右出现非整数 其他输入错误 数据结构与算法描述 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 将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再利用转换后的后缀表达式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解决本问题所需要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用到的数据结构是堆栈。主要算法描述如下: A.将中缀表达式转换为后缀表达式: 1. 将中缀表达式从头逐个字符扫描,在此过程中,遇到的字符有以下几种情况: 1)数字 2)小数点 3)合法操作符+ - * / %

4)左括号 5)右括号 6)非法字符 2. 首先为操作符初始化一个map priority,用于保存各个操作符的优先级,其中+ -为0,* / %为1 3. 对于输入的字符串from和输出的字符串to,采用以下过程: 初始化遍历器std::string::iterator it=infix.begin() 在当it!=from.end(),执行如下操作 4. 遇到数字或小数点时将其加入到后缀表达式: case'1':case'2':case'3':case'4':case'5':case'6':case'7':case '8':case'9':case'0':case'.': { to=to+*it; break; } 5. 遇到操作符(+,-,*,/,%)时,如果此时栈顶操作符的优先级比此时的操作符优先级低,则将其入栈,否则将栈中的操作符从栈顶逐个加入到后缀表达式,直到栈空或者遇到左括号,并将此时的操作符加入到栈中,在此过程中需判断表达式中是否出现输入错误: case'+':case'-':case'*':case'/':case'%': { if((it+1)==from.end()) { cout<<"输入错误:运算符号右边缺少运算数"<

镜头角度与距离计算方法

专用的镜头角度计算方法 镜头焦距的计算 1公式计算法: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2、f=hL/h f;镜头焦距 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 W H 1/3" 1/2" 2/3" 1"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2视场角的计算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 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 q=2tg-1= 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 q=或=q 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 H=2Ltg、W=2Ltg 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 则H=W=×= 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 *.欲监视景物的尺寸 *.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 *.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 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 f=vD/V 或 f=hD/H 其中,f代表焦距,v代表CCD靶面垂直高度,V代表被观测物体高度,h代表CCD靶面水平宽度,H代表被观测物体宽度。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440≈36毫米或 焦距f=330≈36毫米

简易计算器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方面从功能考虑,首先选择内部存储资源丰富的AT89C51单片机,输入采用4×4矩阵键盘。显示采用3位7段共阴极LED动态显示。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 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1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目录 摘要 (01) 引言 (01) 一、设计任务和要求............................. 1、1 设计要求 1、2 性能指标 1、3 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单片机简要原理............................. 2、1 AT89C51的介绍 2、2 单片机最小系统 2、3 七段共阳极数码管 三、硬件设计................................... 3、1 键盘电路的设计 3、2 显示电路的设计 四、软件设计................................... 4、1 系统设计 4、2 显示电路的设计 五、调试与仿真................................. 5、1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 5、2 proteus的操作 六、心得体会.................................... 参考文献......................................... 附录1 系统硬件电路图............................ 附录2 程序清单..................................

摄像头光学评测 A 标准

摄像头光学评测标准 文件编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汇编日期: 前提 该部分测试项如无特殊说明,应在暗室(墙壁为18%灰色或黑色,原始亮度<=0.01Lux)下进行测试;环境温度 20~30 摄氏度,湿度 35%~60%; 以下测试如无特殊说明中均有使用测试板;度信盒;三脚架;电脑。将测试板插到度信盒上并固定到三脚架上,使用数据线再将度信盒连接到电脑上,打开电脑上的度信版摄像头驱动软件,调整三脚架并进行拍照。 如下图:

摄像头评测内容

一、分辨率测试(Resolution) 二、白平衡测试(White Balance) 三、灰阶测试(Gray Scale Test) 四、色彩还原准确度测试(Color Accuracy/Saturation) 五、亮度均匀性测试(Lens Shading) 六、颜色均性测试(Color Uniformity) 七、信噪比(Color Uniformity) 八、几何失真测试(TV Distortion) 九、视场角测试(Field Of View) 十、耀斑测试(Flare) 十一、实景拍摄测试(Scene Capture) 1 摄像头分辨率测试 a.设备:ISO12233 chart 1X/2X/4X,度信盒,三脚架,电脑,均匀发光墙(使光均匀照到图片 上);照度计(测量图片表面照度);

ISO12233 chart 1X/2X/4X b.数量:2 PCS c.测试条件:电脑处于开机状态,摄像头设置于最大分辨率;调节均匀发光板,使用照度计测试 图中心照度,使图片表面照度大约为500±50 Lux; d.测试方法: 1)调节终端镜头与测试图卡(ISO resolution Chart for Electronics Still Cameras )之间的距离,使图卡成像清晰,并使水平方向的粗框与拍摄画面水平框平行,拍摄时让图卡的有效高度(粗框内侧的高度)正好沾满画面。一般图像格式水平像素与垂直像素比例为4:3,使所拍摄画面为黑线内区域即可。 2)将拍摄图像输入电脑,使用Imatest软件在图片的中心和四周分别截取下图中红色部分,测试得出中心和四周的视觉分辨率值(MTF50值,单位LW/PH).

微机课设简易计算器

微机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简易计算器仿真 学院(部)信息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2011240401 学生姓名张静 学号33 12 月14 日至12 月27 日共2 周 指导教师(签字)吴向东宋蓓蓓

单片机十进制加法计算器设计 摘要 本设计是基于51系列的单片机进行的十进制计算器系统设计,可以完成计 算器的键盘输入,进行加、减、乘、除3位无符号数字的简单四则运算,并在LED上相应的显示结果。 软件方面从分析计算器功能、流程图设计,再到程序的编写进行系统设计。编程语言方面从程序总体设计以及高效性和功能性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比较分析,针对计算器四则运算算法特别是乘法和除法运算的实现,最终选用全球编译效率最高的KEIL公司的μVision3软件,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并用proteus仿真。 引言 十进制加法计算器的原理与设计是单片机课程设计课题中的一个。在完成理论学习和必要的实验后,我们掌握了单片机的基本原理以及编程和各种基本功能的应用,但对单片机的硬件实际应用设计和单片机完整的用户程序设计还不清楚,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因此对该课程进行一次课程设计是有必要的。 单片机课程设计既要让学生巩固课本学到的理论,还要让学生学习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和用户程序设计,使所学的知识更深一层的理解,十进制加法计算器原理与硬软件的课程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独立设计方案并自己动手用计算机电路设计软件,编写和调试,最后仿真用户程序,来加深对单片机的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兴趣,同时学习查阅资料、参考资料的方法。 关键词:单片机、计算器、AT89C52芯片、汇编语言、数码管、加减乘除

计算器隐藏功能

所有隐藏模式调出前请先进入异常模式: 注:【】代表注释 ( )代表第二功能键 首先打开计算器电源(ON) 1. shift 2. + (Pol) 3. 1 4. shift 5. ")" ( , ) 6. 0 7. ) 【前7步最后显示为"Pol(0,1)"】 8. = 9. 狂按分数线,直到按到顶不动为止【似乎是7到8个】 10. 按= (显示Syntax ERROR 不要管它), AC,左 11. 1 12. 幂【在方向键下面,就是X上面有个小白框的键】 13. = 14. AC 15. 向上键 16. AC 17. 向左键三次 18. DEL【删掉1,出现“r=1,φ=0”】 19. 【光标在最前面】按一下分数线 20. 分数线上面输入1,下面也输入1 【其实不需要一定要是1,只要分子分母一样就可以了】 21. = 22. AC 此时,已是异常模式,所有隐藏模式的前提 进入异常模式后就可以实行升级了(异常模式的界面和初始模式一模一样,如何鉴定?——随便输入一个运算,如“1+2”按 = ,如果没有显示结果,那你就成功进入异常模式啦,当然要想看到结果的话就按“S<=>D”。。。) CMPLX模式(复数计算模式): 接下刚刚进的异常模式: 注:【】代表注释 1. Ans、Ans、Ans、Ans、Ans、Ans、Ans、Ans、sin(、sin(、sin(、…… 【就是按8下“Ans”键,然后无数下“sin(”键直到出现 Syntax ERROR 不要管它】 2. 按“AC” 【如果屏幕变暗为正常现象,请手动调节亮度】 3. 按SHIFT+9(CLR)+1(Setup)+=(Yes) 按AC 然后按 SHIFT+9(CLR)+2(Memory)+ =(Yes) 按AC 4. 打出“r”,具体方法就是按“根号” + “根号” + “根号” + “根号” + “根

摄像机焦距和视场角计算.doc

焦距与视场角计算 部门:网络通讯室 编辑:小李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距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1、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8.8 6.6 1"12.7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 举例:假设用1/2”CCD摄像头观测,被测物体宽440毫米,高330毫米,镜头焦点距物体2500毫米。由公式可以算出:

焦距f=6.4X2500/440≈36毫米或 焦距f=4.8X2500/330≈36毫米 当焦距数值算出后,如果没有对应焦距的镜头是很正常的,这时可以根据产品目录选择相近的型号,一般选择比计算值小的,这样视角还会大一些。 摄像机视场角、拍摄范围与镜头、CCD的关系 摄像机拍摄的视角与镜头的毫米数、CCD的尺寸大小密不可分,下表为镜头毫米 CCD,电耦合器,感光元件,CCD靶面的大小和像素的高低是影响拍摄效果的主要因素。CCD靶面的尺寸一般分为1英寸,1/2英寸,1/3英寸,1/4英寸,现在在向1/5英寸发展。

基于安卓的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安卓应用程序设计 ——简易计算器的实现院(系)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课程名称 2016年6月日

1.系统需求分析 Android是以Linux为核心的手机操作平台,作为一款开放式的操作系统,随着Android 的快速发展,如今已允许开发者使用多种编程语言来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而不再是以前只能使用Java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的单一局面,因而受到众多开发者的欢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操作系统。计算器通过算法实行简单的数学计算从而提高了数学计算的效率,实现计算器的界面优化,使界面更加友好,操作更加方便。基于android的计算器的设计,系统具有良好的界面;必要的交互信息;简约美观的效果。使用人员能快捷简单地进行操作,即可单机按钮进行操作,即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计算的结果,充分降低了数字计算的难度和节约了时间。 2.系统概要设计 2.1计算器功能概要设计 根据需求,符合用户的实际要求,系统应实现以下功能:计算器界面友好,方便使用,,具有基本的加、减、乘、除功能,能够判断用户输入运算数是否正确,支持小数运算,具有清除功能。 图2.1系统功能图 整个程序基于Android技术开发,除总体模块外主要分为输入模块、显示模块以及计算模块这三大部分。在整个系统中总体模块控制系统的生命周期,输入模块部分负责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显示模块部分负责显示用户之前输入的数据以及显示最终的计算结果,计算模块部分负责进行数据的运算以及一些其他的功能。具体的说,总体模块的作用主要是生成应用程序的主类,控制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 输入模块主要描述了计算器键盘以及键盘的监听即主要负责读取用户的键盘输入以及 响应触屏的按键,需要监听手机动作以及用指针事件处理方法处理触屏的单击动作。同时提供了较为直观的键盘图形用户界面。 显示模块描述了计算器的显示区,即该区域用于显示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最终的计算结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监控摄像机镜头的计算公式 公式计算法: 视场和焦距的计算视场系指被摄取物体的大小,视场的大小是以镜头至被摄取物体距离,镜头焦头及所要求的成像大小确定的。 镜头的焦距,视场大小及镜头到被摄取物体的距离的计算如下: f=wL/W f=hL/h f:镜头焦距w:图象的宽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象宽度) W:被摄物体宽度 L:被摄物体至镜头的距离 h:图象高度(被摄物体在ccd靶面上成像高度)视场(摄取场景)高度 H:被摄物体的高度 ccd靶面规格尺寸:单位mm 规格W H 1/3" 4.8 3.6 1/2" 6.4 4.8 2/3"8.8 6.6 1"12.79.6 由于摄像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与电视接收机画面宽度和高度一样,其比例均为4:3,当L不变,H或W增大时,f变小,当H或W不变,L增大时,f增大。 视场角的计算: 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视场角便可按公式计算出现场宽度和高度。水平视场角β(水平观看的角度)β=2tg-1=垂直视场角q(垂直观看的角度)q=2tg-1=式中w、H、f同上水平视场角与垂直视场角的关系如下:q=或=q表2中列出了不同尺寸摄像层和不同焦距f 时的水平视场角b的值,如果知道了水平或垂直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角便可按下式计算出视场高度H和视场宽度W.H=2Ltg、W=2Ltg例如;摄像机的摄像管为17mm(2/3in),镜头焦距f为12mm,从表2中查得水平视场角为40℃而镜头与被摄取物体的距离为2m,试求视场的宽度w。W=2Ltg=2×2tg=1.46m则H=W=×1.46=1.059m焦距f越和长,视场角越小,监视的目标也就小。 图解法: 如前所示,摄像机镜头的视场由宽(W)。高(H)和与摄像机的距离(L)决定,一旦决定了摄像机要监视的景物,正确地选择镜头的焦距就由来3个因素决定;*.欲监视景物的尺寸*.摄像机与景物的距离*.摄像机成像器的尺士:1/3"、1/2"、2/3"或1"。 图解选择镜头步骤:所需的视场与镜头的焦距有一个简单的关系。利用这个关系可选择适当的镜头。估计或实测视场的最大宽度;估计或实测量摄像机与被摄景物间的距离;使用1/3”镜头时使用图2,使用1/2镜头时使用图3,使用2/3”镜头时使用图4,使用1镜头时使用图5。具体方法:在以W和L为座标轴的图示2-5中,查出应选用的镜头焦距。为确保景物完全包含在视场之中,应选用座标交点上,面那条线指示的数值。例如:视场宽50m,距离40m,使用1/3"格式的镜头,在座标图中的交点比代表4mm镜头的线偏上一点。这表明如果使用4mm镜头就不能覆盖50m的视场。而用2.8mm的镜头则可以完全覆盖视场。f=vD/V f=hD/H

计算器制作

VB应用程序的设计方法 ——“简易计算器”教学设计 揭阳第一中学卢嘉圳 教学内容:利用所学知识制作Visual Basic程序“简易计算器” 教学目标:能熟练运用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进行Visual Basic(以下简称VB)程序的设计,能熟练运用条件语句编写代码 教学重点:运用开发VB程序一般过程的思路来开发“简易计算器” 教学难点:分析得出实现“简易计算器”各运算功能的算法。 教材分析: 当我刚开始进行程序设计的教学时,便感觉比较难教。这是因为程序设计本身枯燥、严谨,较难理解,而且学生大多数都是初学者,没有相应的知识基础。对于《程序设计实例》,我们选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四册,该书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是VB,而学生是仅学过了一点点简单的QB编程之后就进入《程序设计实例》的学习的。 教材为我们总结了设计VB程序的一般步骤:创建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事件程序代码;运行应用程序。我总结了一下,其实VB程序设计可分为设计用户界面及编写程序代码两个环节。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任务:让学生按照书上提示完成一个非常简单的VB程序——“计算器”(仅包含开方、平方、求绝对值功能)的制作。 目的:加强对CommandButton控件及TextBox控件的掌握,复习对开方、求绝对值函数的使用。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包含加、减、乘、除、开方、平方等运算。程序界面可参考下图。 具体功能为:在Text1中输入一个数值,然后单击代表运算符的按钮则运算结果会在text2中显示出来;比如在text1中输入一个2,然后按“+”按钮,再输入一个3按“-”按钮,再输入一个-4按“*”按钮,则实际为(2-3)*(-4);最后在text2中显示结果为4。

模拟计算器程序-课程设计

模拟计算器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本课程设计的课题是设计一个模拟计算器的程序,能够进行表达式的计算,并且表达式中可以包含Abs()和Sqrt()运算。在课程设计中,系统开发平台为Windows ,程序设计设计语言采用C++,程序运行平台为Windows 或*nix。本程序的关键就是表达式的分离和处理,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将输入的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的方法,具有可靠的运行效率。本程序做到了对输入的表达式(表达式可以包含浮点数并且Abs()和Sqrt()中可以嵌套子表达式)进行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并且求出表达式的值的功能。经过一系列的调试运行,程序实现了设计目标,可以正确的处理用户输入的表达式,对海量级数据都能够通过计算机运算快速解决。 关键词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表达式运算;栈;中缀表达式;后缀表达式;字符串处理;表达式合法判定;

目录 1 引言 (3) 1.1课程设计目的 (3) 1.2课程设计内容 (3) 2 设计思路与方案 (4) 3 详细实现 (5) 3.1 表达式的合法判定 (5) 3.2 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5) 3.3 处理后缀表达式 (7) 3.4 表达式嵌套处理 (8) 4 运行环境与结果 (9) 4.1 运行环境 (9) 4.2 运行结果 (9) 5 结束语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模拟计算器源程序清单 (14)

1 引言 本课程设计主要解决的是传统计算器中,不能对表达式进行运算的问题,通过制作该计算器模拟程序,可以做到快速的求解表达式的值,并且能够判定用户输入的表达式是否合法。该模拟计算器的核心部分就在用户输入的中缀表达式的转化,程序中用到了“栈”的后进先出的基本性质。利用两个“栈”,一个“数据栈”,一个“运算符栈”来把中缀表达式转换成后缀表达式。最后利用后缀表达式来求解表达式的值。该算法的复杂度为O(n),能够高效、快速地求解表达式的值,提高用户的效率。 1.1课程设计目的 数据结构主要是研究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非数值计算程序设计问题中所出现的计算机操作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操作的学科。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一门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及人工智能等的重要基础,广泛的应用于信息学、系统工程等各种领域。学习数据结构是为了将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模拟计算器程序主要利用了“栈”这种数据结构来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并且运用了递归的思想来解决Abs()和Sqrt()中嵌套表达式的问题,其中还有一些统计的思想来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的算法。 1.2课程设计内容 本次课程设计为计算器模拟程序,主要解决表达式计算的问题,实现分别按表达式处理的过程分解为几个子过程,详细的求解过程如下:1 用户输入表达式。 2 判定表达式是否合法。 3 把中缀表达式转化为后缀表达式。 4 求出后缀表达式的结果。 5 输出表达式的结果。通过设计该程序,从而做到方便的求出一个表达式的值,而不需要一步一步进行运算。

【CN209542061U】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493211.1 (22)申请日 2019.04.12 (73)专利权人 天津峰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华天道2号(火炬大厦)1105室 (72)发明人 曹勇 宋兆泉 陈琛 岳明阳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代理人 何龙其 (51)Int.Cl. G01M 1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 试治具,涉及镜头模组治具领域,包括操作台、立 体圆规、两组标尺以及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使用 时,镜头模组与外接显示器相连接,镜头模组放 置在固定台上,显示器显示镜头模组的成像,人 工将标尺调整至成像的边缘线上,并读取标尺上 边缘相应的度数;拔下插入销孔内的插销,转动 固定座90°,重复上面操作,能够分别得出镜头模 组的H向和V相的视场角数值,从而实现了高效快 捷的测定镜头模组的视场角。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CN 209542061 U 2019.10.25 C N 209542061 U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542061 U 1.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立体圆规、两组标尺以及固定座,所述操作台下部设有多根立柱,所述立体圆规的两端与操作台竖直固定连接,两组所述标尺套接在立体圆规的两侧并与立体圆规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标尺的中部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头贴近立体圆规的外壁,所述固定座位于立体圆规中部的正下方,所述固定座的前侧开设有用于放置镜头模组的固定台,所述操作台位于固定台的前侧开设有穿线通孔,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开设有贯通的销孔,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以立体圆规的中心线相对称的槽孔,所述槽孔与销孔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圆心与立体圆规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固定座的下部设有与圆形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的圆形滑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的深度与镜头模组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的中心点与立体圆规的中心线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圆规的中心点是零度线,立体圆规上的刻度自中心线向两侧不断增加至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模组视场角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的侧壁贴设有弹性橡胶层。 2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48—5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运算中了解计算器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能正确、熟练地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两步的式题运算。 2、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一些基本的数学规律。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尝试运用 师:开学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学习计算,下面这些题,哪些你一眼能看出来答案的,直接说的得数。 1、初步尝试 90+56= 45×99≈ 87546—3469= 42×30= 2102÷30≈ 43×365= 师:最后两道看来有困难,列竖式算算。 师:先不报答案,要你自己检验做的对不对,你准备怎么样?试一试用计算器来验算,你们会吗? 师:谁愿意带上你的竖式计算上来展示意下,向大家演示一下你用计算器验算的过程可以吗?(鼓励和表扬) 师:看来,大家还真的会用计算器!想不想“再显身手”? 2、再次尝试:探索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的方法 ①546×28-4276 ②2940 ÷28+763 ③15021-87×99 ④25120÷(449-289) (1)这4题与上面4题相比,有什么不一样?会做吗?请试一试。 (2)交流操作方法。 (3)你有没有感觉到这4道题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4)用计算器计算③、④该怎么操作呢?我们以第③题为例,谁来介绍介绍?

(突出“记住中间数”、“使用MR键”、倒减等方法。) (①、②两题只要按顺序依次输入,③、④题要先算后一步,③④可以“记住过程得数”,③还可以倒减等) (5)介绍用存储键计算,尝试用“MR键”计算③④题。 二、解决生活问题 师:通过这几道题计算,你感觉计算器怎么样?你们喜欢用计算器吗?下面我们就发挥计算器的作用,用它来完成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1、出示:一个水龙头滴水的动态画面。据统计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18千克的水,这些水就这样白白流掉了。 (1)照这样计算一年(按365天计算)要浪费多少千克水? (2)把这些水分别装在饮水桶中(每桶约重15千克)算算大约能装多少桶? (3)你家每月用几桶水?算算这些水够你家用几个月?大约合多少年? 师:目前我国西南大旱,一些地区粮食因为缺水绝收。云南山区的孩子们喝脏水解渴。联系我们刚才的这些计算数据,你想到什么? 三、探索计算规律: 师:既然人们发明了这么好的计算器,我们就应该更好地运用它。让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探索计算的规律好不好? 1、找出规律后再填写每组的后2题得数,并用计算器检验。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按这样一种规律写下去,下一题该是什么样的? 2、自己探索规律。 1122÷34= 111222÷334= 11112222÷3334= …… 111…1222…2÷333…34= 2001个1 2001个2 2000个3

计算器上的GT、CE、AC、MU、MC、MR、M-、M+都是什么意思

计算器上的GT、CE、AC、MU、MC、MR、M-、M+都是什么意思 ON/A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all clear) A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有数值。(all clear)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clear enter) 平方根√:显示一个输入正数的平方根。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中断数字输入。(memory+)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中断数字输入。(memory-)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memory recall clear) MR:调用存储器内容。(memory recall)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memory save) MC:清除存储器内容。(memory clear) GT:按下GT键,传送GT存储寄存器内容到显示寄存器,按AC或C 键消除GT显示标 志。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M+就是在原有存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加法运算。

M-就是在原有存储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减法运算。 还有个MR键,MC键,是进行记忆运算时需要用到的。MR是结果。MC是清除。 举例: 1+1=2 M+(M=2) M+2(M=4) M-2(M=2) MR(M=2),显示屏上显示为2 M+2(M=4) MC MC是清除记忆空间,MR是查看记忆空间,M+是把当前数据累加到记忆空间里,M-是把当前数据与记忆空间里的数相减,然后更新记忆空间!后 面内个没用过! 按M+将显示屏上的数字存入存贮器,按M-则从存贮器中减去显示屏上的数字。如存贮器中没有数字,按M-则存入负的显示屏数字。 计算器上的M+、M-键可以分别记忆每次运算后的结果,MR键可以显示记忆的最后结果。 M+:表示将显示值加入存储器中(如屏幕无"M"标志即存储器中无数据,则直接将显示值存入存储器)。 M-:表示从存储器的数值中减去显示值后并重新存储。 MR:表示把存储器中的数值读出到屏幕,作为当前数值参与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