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详案编写

课件展示:褶皱形成示意图,引导学生

理解概念,指出褶皱分为背斜(岩层向上

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凹陷)两大类

型。

板图:

演示背斜和向斜:拿书本双手双向挤

压,使其弯曲变形。

提问:一般情况下,背斜、向斜形成什

么样的地形?

成山,向斜成谷

①“岩层形态”判定法

(课件图片展示)

提出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外力作用的参与下还会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吗?播放flash动画示意图

板图解释

背斜成谷: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影响,岩石破碎,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地势下降较快,形成了谷地

向斜成山:向斜槽部受挤压,抗侵蚀能力强,地势比周围稍高,形成山岭。

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根据岩层的地表形态来判断背斜与向斜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要根据岩石的新老关系进行判断。认真观察

动画示意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结合所讲知识分析课本

活动,回答探究问题

我们刚才了解(褶皱)背斜、向斜的基本构造原理。地质构造除了褶皱外,还有一种形式,那就是断层,下面我们学习什么是断层,它会形成哪些主要地形。

(板书:二、断层)

断层——岩层受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发生断裂,两侧的岩层岩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

课件展示:断层形成flash动画示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指出断层分为地垒、

地堑两大类型。

边画简图边说明:

地垒:两侧陷落,中间凸起的部分

地堑:中间部分相对下沉

用课件分别展示地垒、地堑的图片,提出问题,地垒、地堑会形成什么样的地形?学生通过思考并观察图片得出: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地垒常发育成低地或谷地并完成书本P39

课件展示:断层小结表

刚才我们学习并了解了地质构造(褶

皱、断层)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就用这

个原理来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践意义。

(板书:三、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课件展示:

1.找水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构造有利

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下

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

(2)利用断层找水。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

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

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课件图

片展示)

2.找矿

(1)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观察、思考、分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

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

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

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

钻矿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

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

掉了。

3.工程建设

(1)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

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

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

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路开凿

好,学了知识和方法,就要看看我们同

学是不是真正掌握了,让我们来做一做。

1.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

题。

观察、讨论、练

(1)说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_,C________。

(2)从地貌上看B为________,其原因是__

__________。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

铁,则地铁隧道的工程地址应选在A、B两

处中的哪处?试说明理由。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

储存在A、B两处中的哪处?试说明它能够

大量保存石油的原因。

课件展示:课堂总结表

词语构成方式.docx

词语运用 字斟句酌析词语规范运用自有方 (一)语素、字、词的关系 语素是有一定意义的、用于构词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例如“语言”一词由“语”和“言”两个语素构成。“吩咐”一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因为“吩咐”拆成“吩”和“咐” 就都是无意义的声音了。“人”这个词由一个语素构成。“语言”、“吩咐”、“人”等语素都 各有一定意义,都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和词都是语言单位。词是由语素构成的。从这个关系看,词是比语素大的语言单位。由几个语素构成的词,词和语素是容易区别的。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贝y词和语素是一个同形单位,二者统一为一个形体。从语言结构中的功能看,某个语言单位就构词而言,它是语素;就造句而言,它是词。例如“马拉车。马拉马车。”在第一个句子里,“马”和“车”都是词。在第二个句子里,作主语的“马”是词;作宾语的“马车”是一个词,在这个词里,“马”和“车”都是语素。可见一个有一定意义的最小的语言单位究竟是词还是语素,要根据它所依存的条件和分析的角度来判断。 字是汉语表现为书面语形式的书写形体单位。一个书写单位就是一个字。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代表音节的文字,一般情况是,一个汉字代表一个表意作用的音节,字的形体结构能够以一定的特征显示出它代表的音节所表示的词或语素的意义。 词、语素、字三者的关系列表如下。 了解词、语素、字这三者之间错综的关系,对确切地理解词的结构和意义是有帮助的。 (二)现代汉语语素的基本情况 现代汉语的语素可以从不同方面来分析。 从语素的语言形式看,现代汉语的语素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复音节语素两大类。单 音节语素只有一个音节。如“山”“川”“日” “月” “人” “事”“物”“情”等。复音节语 素有些有两个音节。如“蚂蚱”“邂逅”“秋千”等。有些有三个以上的音节。如“萨其马” “奥林匹克” “德谟克拉西” “英特纳雄耐尔” 等。在现代汉语里,单音节语素占绝大多数,是汉语语素的基本形式。 从语素的构词能力看,现代汉语的语素有三大类:自由语素,半自由语素和不自由语素。 自由语素能够单说单用,独立成词,也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美”可以独用,也可以组成“美丽”“美貌” “完美” “健美”等。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最 强。 半自由语素不能单说单用,不独立成词,但能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位置不受限制。例如“丽”在现代汉语中不独立成词,但能组成“秀丽”“丽人”等词。这种语素在古代 汉语中是词,在成语中仍然是词,如“风和日丽”。这类语素活动能力比较弱。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及其特征 摘要:准噶尔盆地由于受到周缘造山带的多期次的逆冲推覆作用,其发育演化过程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前陆盆地,而是具有类前陆盆地的特征。准噶尔盆地经历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四个构造旋回的演化,形成了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为特征的多期叠合型盆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类前陆盆地 引言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发育的大型陆相盆地,对其盆地的类型及其演化,经历了很长一段研究探索过程,形成了对准噶尔盆地的形成过程的诸多认识和观点。20世纪90年代主要以二叠纪为裂谷和断陷为主,三叠-白垩坳陷,第三纪以后为上隆。一些学者分别提出了“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 及“类前陆盆地”(雷振宇,2001 ) 等概念。蔡忠贤等(2000)认为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晚二叠世为热冷伸展坳陷,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新第三纪至今为陆内前陆盆地。陈新和卢华复等(2002)则将准噶尔盆地划分为地体形成、板块拼贴、前陆盆地、陆内坳陷和再生前陆盆地等6个阶段。陈业全(2004)划分盆地演化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裂陷盆地、晚石炭世-二叠纪碰撞前陆盆地、三叠纪-古近纪陆内坳陷盆地和新近纪-第四纪再生(陆内俯冲型)前陆盆地4个阶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区域二维地震剖面的解释,结合钻井及测井资料,我们将准噶尔的演化划分为早二叠纪时期的裂谷盆地,中晚二叠纪的前陆盆地,三叠纪至白垩纪的复合类前陆盆地和第三纪以来的类前陆盆地四个阶段。其中以中生代的复合类前陆盆地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与油气的关系最为密切。 一地质构造背景 中国西部各盆地位于几个大的造山带及板块缝合带之间,属于古亚洲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相对挤压和相对扭动的压扭性构造环境下形成的构造格局.在南北对挤和南北对扭的联合和复合的应力条件下产生的大量平移断裂控制着盆地的展布. 中国西部盆地主要受控于三向动力体系:北部主要受古亚洲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古亚洲域;西部主要受特提斯动力系所作用,受控于特提斯域;南部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的北上扩张.三大动力体系在时间、空间上的叠加、复合, 形成了具有明显的旋回性和阶段性多期叠合盆地,并且在不同演化阶段中具有不同的板块构造背景,盆地类型和性质也不相同。 中国西部盆地的演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古亚洲洋开合阶段,新元古代晚期Rodinia古陆解体,使华北、扬子、华南、塔里木等小陆块从其上裂解出来。晚奥陶世开始地壳俯冲消减,至泥盆纪晚期碰撞闭合,成为克拉通内(挤压)盆地,发育一套海相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古亚洲洋在晚二叠世之前消减殆尽,华北、准噶尔—吐哈、塔里木等小陆块拼合在西伯利亚块体的南缘,形成古亚洲大陆。在拼合后的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6.3.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6.3.2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1采用扁梁的楼、屋盖应现浇,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b b≤2b c(6.3.2-1) b b≤b c+h b(6.3.2-2) h b≤16d (6.3.2-3) 式中b c——柱截面宽度,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0.8 倍; b b、h b——分别为梁截面宽度和高度; d——柱纵筋直径。 2扁梁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

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表 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 为梁截面高度。 注:1 d 为纵向钢筋直径;h b 2箍筋直径大于12mm、数量不少于4 肢且肢距不大于150mm 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150mm。 6.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两端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 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构造地质学阶段性作业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构造地质学 课程作业1(共 3 次作业) 学习层次:专升本 涉及章节:第1章 —第5章 一.名词解释 1.构造层次 2.岩层面向 3.应力 4.共轭剪裂角 5.角度不整合 6.倾角 7.整合接触 8.剪应变 9.递进变形 10.倾伏角 11.非均匀变形 12.能干性差异 13.共轴递进变形 二.填空题 1.区域性构造变形场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即 、 、 .升降构造、滑动构造和旋转构造。 2.岩石受力变形过程一共划分为三个阶段 、 、 。 3.层理是沉积岩中最普遍的原生构造,包括层面和由岩石的 、 、 在剖面上的突变或渐变而显示出来的成层性。 4.岩层的产状要素有 、 、 。 5.不整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 、 。 6.岩石应变的最基本型式有两种,分别为 、 。 7.岩石的变形方式有 、 、 、 。 三.选择题 1.确定岩层产状的两个基本要素(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走向和倾角 2.岩层空间产出状态可用( )来描述。 A.走向和倾向 B.侧伏向和倾角 C倾向和倾角 D.侧伏向和倾角 3.岩层真假倾角的概念( ) A.真倾角总是大于视倾角 B.真倾角总是小于视倾角 C.视倾角不一定小于真倾角 4.确定面状构造的两个基本要素为( ) A.走向和倾向 B.倾向和倾角 C. 走向和倾角 5.一套地层遭受构造变形和隆升剥蚀后再接受沉积,形成一套新的地层,这二套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是( )。 A.整合 B.平行不整合 C.角度不整合 6.作用在物体边界一定面积范围内的接触力称作( );作用在物体内部的每一个质点上,与围绕质点邻域所取空间包含的物质质量有关的非接触力称作( )。 A.体力,面力 B.面力,体力 C.作用力,重力 7.单元体三个正交截面上的剪应力分量都为零,即没有剪应力作用而只有正应力作用时,该应力称为( );三个截面称为( )。 A.正应力,正应力面 B.主应力,主应力面 C.剪应力,剪应力面 8.材料破坏时的各种极限应力状态摩尔圆的公切线称作( )包络线()(στf =)。当一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 1

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这叫“一线串珠法”。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二是以问题为线索。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三是以因果为线索。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在作品中设置悬念,一是可以使叙事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波澜起伏,增强生动性和曲折性;二是可以吸引读者,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解疑法的基本模式为:设置悬念→探因解疑→解疑明旨。悬念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方式。第一种:一个悬念的提出、破译、完成,往往是一个独立事件的完满收结,是对主题的一次较为完整的表现。此类悬念,不但是一种叙事方法,也是一种构思方法。因此,这类悬念从 设置到完成,要有一定长度。就一篇作文来说,悬念不宜设置过多,一般有一两个就行了。第二种: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断地制造悬念,使叙事本身追求一种悬念迭出、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第三种:我们不妨把它称作是悬而未决的悬念,它可以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使文章意味无穷。这种手法在时下的一些小小说中最常用。 中考作文指导巧妙布局,结构出新教学设想本次写作训练重点仍然是“我的成长系列”。从上次训练的情况来看,80%的学生基本上知道怎样选择材料了。主要的问题是:1.结构一般化没有新意;2.条理不是很分明,线索不清晰;3.叙事和议论杂糅在一起;4.主题不突出,一半的学生不懂得如何来提升主题。针对这种现象,本次作文着重加强结构和条理方面的训练。课堂教学程序一. 作文讲评每班选取在结构和条理方面写得比较满意的和问题较多的作文各一篇师生共评。二. 方法指津中考作文的布局,按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可分为纵向式、横向式和纵横交错式三类;按材料的组织形式,可分为传统式和创新式两大类。近年来话题作文、不限文体作文不断增加,给了学生“天高凭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写作自由。如能掌握一些创新式格局,对写好考场习作是大有裨益的。常用的创新格局比较多,我们选用以下几种来学习---- 1. 日记缀连式日记是学生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用之于考场作文的布局,具有层次分明、过渡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日记有利于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尤其是日记体写作

大地质构造学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大地质构造学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第二阶段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29道题)收起

1.( 2.5分)大陆裂谷区的火山岩主要是?、流纹岩A?、安山岩B?、玄武岩C ?、双峰火山岩D我的答案:分C 此题得分:2.5分)2.(2.5 大陆裂谷区的地壳厚度一般为?10-15kmA、 ?25-35kmB 、?35-45kmC、 我的答案:分B 此题得分:2.5渤海湾盆地区是时代的裂谷_2.53.(分)?、白垩纪A ?、古近纪B?、新近纪C?、第四纪D 我的答案:此题得分:2.5分B 松辽盆地主要是_时代的裂谷分)(4.2.5?、白垩纪A ?、古近纪B?、新近纪C?、第四纪D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被动大陆边缘是分)2.55.(?、海陆过渡带A ?、陆壳洋壳过渡带B ?、板块边界C我的答案:此题得分:B 2.5分大陆边缘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是6.(2.5分)?、太平洋周缘A?、大西洋两岸B?、印度洋周缘C 我的答案: B 此题得分:2.5分被动大陆边缘的沉积物主要是分)2.57.(?、陆相A ?、海陆过渡相B?、海相C 我的答案: 2.5分此题得分:C 8.(2.5分)形成岩浆的主要因素是?、构造因素A ?、放射性B ?、有热源C 我的答案: A 此题得分:2.5分减压形成岩浆的区域是什么位置2.5分)9. (

?、俯冲带A?、造山带B ?、大洋中脊C我的答案:此题得分:C 2.5分分)安山岩一般反映什么环境10.(2.5 ?、火山弧A?、造山带B ?、大洋中脊C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太平洋板块是朝什么方向运动的2.5分)11.?、向北A?、向西B ?、向西北C 我的答案:此题得分:C 2.5分大陆出现的玄武岩一般为12.(2.5分)?、碱性玄武岩A?、拉斑玄武岩B?C、钙碱性玄武岩我的答案:分2.5此题得分:A (13.2.5分)火山岩系列中,哪个系列出现显著的轻稀土富集?、碱性系列A ?、拉斑系列B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理论 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建筑工程师是指掌握建筑工程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事的主要工作包括:建筑工程现场的施工技术和工程管理能力。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城市建筑》中关于建筑设计方向的职称论文范文:关于底框结构抗震设计的分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底部框架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底部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底框结构,抗震设计,分析 近年来,全国各地建设了一批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的建筑,由于底框结构属下柔上刚结构形式,对抗震极为不利,因此正确选择底层框架、上部砖房的结构方案,在房屋建筑抗震设计中显得极为重要,成为结构设计的首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房屋的抗震性能、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和结构安全度。 1 抗震设计基本要求 1.1 房屋的层数高和总高度限值 在设防烈度6、7、8、9 度时,底部框架砖房的总高度不应超过26、23、20和14m。总层数分别不宜超过8、7、6、4层,且砖混层的层高均不宜超过4m。对上部砖混层为医院、教学楼等横墙较少的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的总高度,应比上述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以保证上部砖房的抗震能力。

1.2 建筑平立剖面及结构布置 底部框架砖房的平、立、剖面应简单、规整,避免楼层错层,平面上质量和刚度均匀对称。四周闭合,尽可能地减小扭转效应。底部框架砖房的底部应采用全框架形式,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设防烈度为7度且总层数不超过5 层时,可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粘土砖墙或混凝土小砌块墙,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墙或两者兼用。为保证抗震横墙和框架柱能合理地承担水平地震力以及尽量做到纵墙不先于抗震横墙破坏,根据楼、屋盖水平变位要求,这类房屋的抗震横墙间距应满足:在设防烈度6、7、8、9 度时,底部框剪层分别不能超过25、21、18和15m。抗震墙在布置应做到:第2层和第1 层抗震墙的平面布置一致,截面尺寸相同,以满足规范要求;抗震墙布置于上层砖房没有砖抗震墙轴线处,且最好布置在外围或靠近外墙处,以获得较大的整体抗弯刚度。此外,底部框架砖房的砖砌体和混凝土结构部分还应分别符合多层砖房和多层混凝土结构房屋的有关规定。 1.3 楼层的侧移刚度比和极限剪力系数比限值 为了提高这种房屋的整体抗震能力,应经过合理设计,使房屋的薄弱部位既能出现在变形和耗能能力较好的底部两层,又可避免该两层变形过分集中而过早丧失承载能力。为此,应同时控制结构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砖混过渡层与相邻框剪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移刚度比分别控制在 1.10-1.25和1.2-2.0范围内较为合适。

构造特征

第三天 ?构造特征元素: 点:相交、原点、垂射、投影、套用、中点、隅 角点、刺穿、偏置 线:2D、3D:最佳拟合、最佳拟和重新补偿、套用、相交、中分、平行、垂直、投影、翻转、扫描段、偏置; 面:坐标轴、中分面、垂直、平行、高点、偏置; 圆:内、外圆:相交、圆锥; ?形位公差的评价(I): 位置:“坐标轴”、“ISO限制及符合”、“公差”、“尺寸信息”、“单位”、“输出到”、“分析(文本、图形)”;薄壁件选项:矢量方向偏差T;曲面矢量方向偏差S 形状公差:平面度、直线度、圆度(圆柱度、圆锥度、球度); 距离:2D\3D;“公差”、“距离类型”、“关系”、“ 方向”、“圆选项”; 夹角:“角类型”、“关系”; 如何构造特征元素? 当不可能对所需元素(例如两个面的相交线)进行触测时,应使用构造功能。该菜单中的项目允许利用现有特征(已经过触测或已构造出的特征)来创建特征(点、直线、圆等)。自动:是构造特征的默认方法。在此情况下,PC-DMIS 根据输入特征的数量和种类自动确定的构造类型。(自动所采用的类型就是其类型中的一种) 路径:插入------特征-------构造--- 构造点 1、如何构造两个圆的中分点? 步骤: 1、在功能块上测量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圆——“圆1”、“圆2”;

2、选“插入------特征-------已构造-------点”,打开构造点模式对话框; 3、在构造方法中选择“中点”; 4、在元素列表中选择“圆1”“圆2”; 5、点击“创建”。 注意:构造中点功能用于构造两个任意元素 质心点之间的中分点。 2、如何构造一个点在直线的垂点? 步骤: 1.选“插入------特征-------已构造-------点”, 打开构造点模式对话框; 2.在构造方法中选择“垂射”; 3.在元素列表中选择“点1”; 4.在元素列表中选择“直线1”; 5.点击“创建”。 注意:构造“垂射点”功能用于构造第一个元素的质心点到第二 个线性元素的垂点。

构造阶段

构造阶段-正文 地质发展的构造分期。其主要依据构造格局和古地理轮廓的重要变化,并以构造运动期为划分标准。现代地质研究虽然把地壳和上地幔顶层共同组成的岩石圈看作一个整体,但据以划分构造阶段的主要事实和现象,实际上限于地壳的范围。所以构造阶段主要是指地壳构造发展的阶段。 研究简史 构造阶段的概念起源于人们对地质历史上造山运动和造山期的认识。长期以来,人们认识到构造运动及其引起的构造变形具有短期的和突发的性质。因此,可以利用构造运动期或造山期将地质历史分为不同的阶段。现代地质思想的发展和全球构造的研究,赋予构造阶段以更丰富的涵义。 ①地质构造发展的历史不是均一的和渐变的,而是有节奏的和突变的。构造发展过程可以按地内因素和地外因素共同制约、大致在全球同时发生的变革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②每个构造阶段自身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而发展的全过程又具有不重复的和前进的特征。构造阶段的划分所依据的事实和现象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依据是地壳的总体特征,如地壳厚度和地温梯度,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形成、分布格局及其变化。包括每种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如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现象都是独特的和不重复的。例如太古宙末大规模的陆壳形成是不会再现的,中生代后大规模的洋壳俯冲和全球性张裂体系的形成也是前所未有的。因此,构造阶段比构造旋回更能较全面和准确地表达对地壳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构造阶段的划分和名词体系与地槽旋回和造山运动幕紧密联系。构造旋回的概念首先由美国T.C.张伯伦于1909年提出,德国W.H.施蒂勒于1935年加以发展,把构造岩浆旋回与地槽发展的概念统一起来,得到长期的遵循和使用。苏联学者相信地槽的发展对相邻的地台区有重要影响,所以以地槽旋回划分地史阶段得到广泛的认可。施蒂勒的 3级划分体系,即巨旋回(原地巨旋回和新地巨旋回)、构造期(阿申特、加里东等期)和构造幕,具有广泛的影响。美国A.W.葛利普(1936)、德国S.von布勃诺夫(1951)和荷兰 J.H.F.乌姆格罗夫(1947)在更广泛的基础上,用旋回和周期概念对地质历史作出了解释,也含有阶段划分的意义。自从板块理论出现,地槽旋回的概念为威尔逊旋回所代替。威尔逊旋回设想一个大陆开始张裂,继续分离为两个大陆,中间出现洋盆,其后大陆会聚,洋盆消失,旋回结束。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构造阶段的划分 根据构造阶段的内涵及其事实和现象,构造阶段可划分为3级。第一级为构造大阶段。其划分依据主要是全球性地壳(或岩石圈)的构造状态及其密切相关的圈层(水圈、气圈、生物圈)性质和成分的变化,以及大陆地壳在地表分布格局的重要变化。这些变化对构造运动、沉积作用、岩浆活动和生物区系有影响。这些发展变化,主要是方向性和前进性的,不具有旋回的特征。第二级为构造阶段。如加里东阶段、印支阶段等。构造阶段的时限与地槽旋回相近,构造阶段的结束,在古地理方面的表现是大区性的以至全球性的海平面降低和海退,因而导致生物界的大量灭绝;广泛分布的地质事件(包括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的集中发生和同位素年

段落结构方式

段落的结构和逻辑顺序专题复习 (2018年1月) 一、掌握常见的几种段的结构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常见的有如下几种段的结构形式: (一)总分结构。 这种结构,段落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先总叙再分述,或者先分述再总叙,或者先总,后分,再总。 例1《翠鸟》中的第一段: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 这一段一共写了四句话。第一句是总的叙述翠鸟的颜色非常鲜艳。第二、三、四句是围绕总叙的意思,分述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的颜色“非常艳鲜”。 例2《松鼠》中的一段 松鼠的肉可以吃,尾巴上的毛可以制毛笔,皮可以做衣服。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这一段话是先分说,后总说。先分别说明松鼠的用途:“肉可以吃”、“毛可以制笔”、“皮可以做衣”,然后总说,“松鼠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 例三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有石桥,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

图案:有的刻着两条互相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互相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这一段话是“总——分——总”式的结构。共写了6句话,第一句总说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5句分别说栏板上雕刻的三种不同形态的龙如何精美。最后一句总说这些龙“像活的一样”。 上述三种都叫总分结构。第一种形式先总后分,第二种是先分后总,第三种是先总后分再总。不管运用哪一种构段方法,都要围绕段的中心意思来写,目的是把内容写具体。 读一读,练一练: (1)认真读下面各例段,完成练习。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家。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柳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①这一段话句与句之间是______关系。 ②可分为______层。第一层是讲______,第二层是讲______ 西双版纳是花果的海洋。这里的花,红的、紫的、白的、黄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这儿的果子也非常多,香蕉、菠萝蜜、荔枝,果实累累,挂满树枝。 ①这段话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______关系。 ②一共写了三句话。第______句是总叙,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______,可分为______层。

框架结构设计要求

框架结构 目录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编辑本段]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 应用范围 框架结构可设计成静定的三铰框架或超静定的双铰框架与无铰框架。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编辑本段]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结构游戏:完整的四阶段

结构游戏:停车场 总目标: 1、运用学过的堆积、加高、对称排列、连接等技能搭建停车场。 2、能按设计图有目的的进行建构,发展初步的发现、迁移、组合的创新能力。 3、学习使用辅助材料建构幼儿园的辅助建筑及大型玩具。 4、能与同伴共同协商,体验合作的乐趣。 5、鼓励幼儿大胆的建构、布置场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6、能大胆的使用新材料进行建构,会爱护别人的劳动成果。 第一阶段 一、活动准备: 双孔胶粒、杯型胶粒、雪花胶粒、积木、牛奶盒、 二、预设活动过程及指导要点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请幼儿说说见过停车场吗?停车场里都有什么? (2)你知道停车场有什么用途?

2、组织幼儿有目的观看停车场的挂图,增进对停车场的认识。(1)重点指导幼儿观察停车场的结构和布局 (2)教师向幼儿介绍停车场用途 3、组织讨论,引起孩子建构的兴趣。 提问:如果再让你来建停车这次你会怎么做?会使用什么材料呢?(1)重点指导幼儿讨论如何进行合理布局 a、出示建构材料,引起幼儿讨论。 b、鼓励幼儿说说想用什么材料做什么? (2)教师与幼儿一起回忆镶嵌、排序等建构技能 4、指导幼儿建构 (1)帮助幼儿一起用围合、延长等方法建构停车场 (2)启发能力强的幼儿设计布 局。 (3)提醒幼儿爱护玩具,不乱扔玩具。 5、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布局来进行评价。

反馈: 幼儿对停车场的构造、布局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游戏中幼儿能大胆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搭建,但因分工不明确,幼儿只搭出停车场的外围,其他的未完成。 第二阶段 一、材料准备: 筒形胶粒、积木、牛奶箱、垫板、设计图等 二、预设游戏过程及指导要点: 1、出示其他班幼儿设计的设计图,请幼儿说说哪张设计的最好?哪里好? 2、师提问: 如果让你搭建你会怎么布局?用什么材料? 3、幼儿分组搭建,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搭建之前应先和同伴谈论商量怎么样合理的布局停车场,并预留出停车位让幼儿自由商量分工。爱护材料,要不破坏同伴的劳动成果。 4、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想象拼插和别人不一样的,鼓励能力叫较差的幼儿大胆参与活动。 5、评议:

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

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 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特点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框架结构设计的要点和过程 框架结构与框剪结构的区别 框架结构(frame structure) 框架结构住宅是指以钢筋混凝土浇捣成承重梁柱,再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浮石、蛭石、陶烂等轻质板材隔墙分户装配成而的住宅。适合大规模工业化施工,效率较高,工程质量较好。框架结构由梁柱构成,构件截面较小,因此框架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都较低,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是填充墙,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特点 分类 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受力特点 水平方向仍然是楼板,然后楼板应该搭在这个梁上,梁支撑在两边的柱子上,这就把重量递给了柱子,沿着高度方向传到基础的部分,即梁、板、柱构成的承重体系。框架结构的特点非常突出:所有的墙都不承重跟厂房的承重没有关系,那个承重,是板搭在梁上,梁传给了柱子,墙都是后坐上去的用于其他的轻质材料,墙都不会承重,应用的时候都很灵活,如想要大房间不要墙,就要大房间,不想要大房间,想要小的,就可以在其中用其它的轻质材料来进行房间的划分,房间划分成若干个小房间,因此它的墙不承重,及起着一个划分空间的作用,仅起着一个保温,隔热,隔声的部分。注意:框架结构:指梁、板、柱的承重体系。框架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空间分隔灵活,自重轻,有利于抗震,节省材料;同时具有可以较灵活地配合建筑平面布置的优点,利于安排需要较大空间的建筑结构;同时框架结构的梁、柱构件易于标准化、定型化,便于采用装配整体式结构,以缩短施工工期。框架结构体系的缺点为:①框架节点应力集中显著;②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框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所产生水平位移较大,易造成严重的非结构性破性;③对于钢筋混凝土框架,当高度大、层数相当多时,结构底部各层不但柱的轴力很大,而且梁和柱由水平荷载所产生的弯矩亦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截面尺寸和配筋增大,对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就可能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合理使用,在材料消耗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④钢材和水泥用量较大,构件的总数量多,吊装次数多,接头工作量大,工序多,浪费人力,施工受季节、环境影响较大。

结构初步设计阶段

3.5.1 在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3.5.2 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2 设计依据: 1)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基本雪压、气温(必要时提供)、抗震设防烈度等; 3)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或可靠的地质参考资料; 4)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必要时提供); 5)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6)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 7)批准的上一阶段的设计文件; 8)本专业设计所执行的主要法规和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3 建筑分类等级。应说明下列建筑分类等级及所依据的规范或批文: 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4)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5)地下室防水等级; 6)人防地下室的设计类别、防常规武器抗力级别和防核武器抗力级别; 7)建筑防火分类等级和耐火等级。 4 主要荷载(作用)取值: 1)楼(屋)面活荷载、特殊设备荷载; 2)风荷载(包括地面粗糙度,有条件时说明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 3)雪荷载(必要时提供积雪分布系数等); 4)地震作用(包括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类别、场地特征周期、结构阻尼比、地震影响系数等); 5)温度作用及地下室水浮力的有关设计参数; 6)特殊的荷载(作用)工况组合,包括分项系数及组合系数。 5 上部及地下室结构设计。 1)结构缝(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设置; 2)上部及地下室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说明; 3)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特殊技术的说明,结构重要节点、支座的说明或简图; 4)有抗浮要求的地下室应明确抗浮措施; 5)施工特殊要求及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6 地基基础设计。 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应包括各主要土层的压缩模量和承载力特征值(或桩基设计参数);地基液化判别,地基土冻胀性和融陷情况,特殊地质 条件(如溶洞)等说明,土及地下水对钢筋、钢材和混凝土的腐蚀性;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案

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项目二发动机总体构造认识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总体组成; 2.区分与识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主要传感器、执行器; 3.掌握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实训课时: 2课时 三、实训器材 1、工具:常用工具1套。 2、设备:科鲁兹轿车科鲁兹型发动机、别克电喷发动机故障实训台各一台,科鲁兹和丰田皇冠轿车整车各一辆。 一、科鲁兹发动机在整车中的位置 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为整个汽车提供动力。一般轿车来说,除个别型号的汽车外,发动机通常安装在车头箱中。 2

1—科鲁兹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真空助力器5—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6—动力转向器 7—传动轴 8—盘式 制动器(前轮) 9—前悬架 10—排气系统 11—燃油箱 12—后悬架 13—鼓式制动器(后轮) 14—车身 二、科鲁兹发动机技术参数 1.发动机代码科鲁兹 2.排量 1.781L 3.缸径 81mm 4.冲程 86.4mm 5.压缩比 9.5 6.功率 74kW 7.额定功率时转速 5200 r/min 8.最大扭矩 155Nm 9.最大扭矩是转速 3800 r/min 10.使用汽油标号(研究法辛烷值) 90 RON 11.喷射控制系统 M.3.8.2 12.点火系统 M.3.8.2. 13.爆震控制有 14.自诊断有 15.λ控制有 三、科鲁兹发动机总体结构 1.作用发动机的作用主要是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成机械能,并对外输出。 2.组成汽油发动机基本上都是由2大机构和5大系统组成: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 3

构造方法

Java构造方法 一、构造方法及其作用 new一个对象的时候要用到构造函数,例如Hello hello = new Hello();这时调用的是Hello的无参数构造方法;Hello hello = new Hello("hi");这个是调用Hello有参数构造方法,如果Hello类中已经有了一个有参数的构造方法,这时再使用Hello hello = new Hello();来创建对象的时候就会出错,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写了有参数的构造方法就最好加一个无参数的构造方法. 特点: 1、构造方法名一定与类同名 2、构造方法无返回值类型(void 也不行),不能被static、final、synchronized、abstract、native等修饰。因为构造方法用于初始化一个新建的对象,所以用static修饰没有意义。多个线程不会同时创建内存地址相同的同一个对象,因此用synchronized修饰没有必要。 3、构造方法可以没有(默认一个无参构造方法),也可以有多个构造方法,他们之间构成重载关系,表达对象的多种初始化行为 4、如果定义有参构造函数,则无参构造函数将被自动屏蔽 5、构造方法不能被继承,但子类可以通过super调用父类的构造方法 6、构造方法不能手动调用,在创建类实例的时候自动调用构造方法 作用: 在多数情况下,初始化一个对象的最终步骤是去调用这个对象的构造方法。构造方法负责对象的初始化工作,为实例变量赋予合适的初始值。 二、默认构造方法 在JAVA中如果不写构造方法的话,会默认加上一个无参数的构造方法,但是如果已经有了一个有参数的构造方法,那么无参数的构造方法就不会默认被加上。此时创建无参数对象时,报错。 publicclass Sample1 { } publicclass Sample2 { public Sample2(int a) { System.out.println("My Constructor");

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演示教学

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

汉字的六种构造方式 象形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写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指事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形声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

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字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成而成。转注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著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是有音转的关系。 假借

框架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2)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3)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2.采用梁宽大于柱宽的扁梁时,楼板应现浇,梁小线宜与柱中线重合,扁梁应双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级框架结构。扁梁的截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并应满足现行有关规范对挠度和裂缝宽度的规定: 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粱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二级不应大于0. 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小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12-29 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 mm. 4.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φ4,且分别不 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 2φ12; (2)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 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5.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 于300mm. 6.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截面的宽度和高度均不宜小于300mm;圆柱直径不宜小于350 mm. 8.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柱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12-3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的数值应增加0. 1. 注: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时应允许减少0.1,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应增加0.10. 2)二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柱根外最大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三级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 m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允许采用6mm;四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 直径不应小于8mm. 3)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9.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宜对称配置。 (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