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汇总

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汇总
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汇总

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

一、人机交互概念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HCI)主要是研究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主要包括用户到系统和系统到用户的信息交换两部分。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智能手机以及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用户可以借助操纵杆、数据服装、眼动跟踪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压力笔等各类穿戴设备,用手势、声音、姿势或身体的动作、眼睛甚至脑电波等向系统传递信息,同时,系统通过各类机器、显示器、音箱等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信息。

理想状态下,人机交互将不再需要依赖机器语言,在没有键盘、鼠标以及触摸屏等中间设备的情况下,实现随时随地实现人机的自由交流。从而实现人们的物质世界和虚拟网络的最终融合。

从本质上,人机交互技术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智能机器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人的表情、姿态、手势、语音、语调、血压、心率等各种数据,结合当时的环境、语境、情境等上下文信息,识别和理解用户的情感。这包括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机工程学、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心理学、哲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二、人机交互发展阶段

从以设备为主到忽略设备存在,是人机交互的基本发展思路。交互建立初始,从按键到触控屏的转变是关键,重点是提高触控性能和扩大触控范围;同时显示质量从VGA至UHD (4K);工业设计方面则是更纤薄的曲面显示。之后,专注于用户的个性化交互还是被广泛应用,变革的标志是密码的使用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识别(用户独有的特征)。这将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但仍需要协调银行,支付机构,商家,技术提供商等各个环节,因此需要FIDO(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来制定标准。接下来,专注于环境的情景识别交互是必然趋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设备能够了解环境情况,能够预知用户的潜在需求。这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一起工作,增强现实感。最终,个人设备将退居幕后,甚至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中,取而代之的是纤巧尺寸的传感器将无处不在。这是通过全方位感知来获得终极用户体验的阶段。

三、人机交互产业链

从人机交互过程来讲,可分为四步:通过传感器直接或间接与人接触获得感知信息;通过建立模型对感知信息进行分析与识别;对分析结果进行推理达到感性的理解;将理解结果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也就完成了人机交互的全过程。

从功能实现看,人机交互作为一个闭环的模式识别系统,应该包括感知信号的获取、感知信息的分析与识别、感知信息的理解和信息表达等功能四个环节,当感知信息与标准信息存在差异时,将发出指令给予修正或反馈信息给予告警和提示。在这四个方面的环节中,感知信息的识别和感知信息的理解是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从技术实现过程看,信息获取和信息识别环节属于感知层的范畴,而感知信息的理解和信息表达属于应用层的内容。体感设备实现信息的获取,而嵌入芯片实现体感信号的模式识别,然后通过后台计算机或分布式计算平台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强大的运算系统,实现感知信息的理解(理解用户姿态或手势的真实目的),最后转入应用层,调用相关应用程序,满足用户的最终需求。

四、技术发展历程

人机交互的交互技术分类:(1)基本交互技术;(2)图形交互技术;(3)语音交互技术;(4)体感交互技术等。

图表人机交互技术发展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五、技术发展热点

触控技术是目前最为成功的人机交互技术,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车联网等概念的落地,可以让触控技术拥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这些设备都涉及到人对设备的控制以及人和设备之

间的交互,这就给触控技术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但是巨大且增长迅猛的市场只是一个方面,触控技术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这个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另外,移动设备主要的增长潜力目前集中在中低端市场,这部分市场显然对成本更加敏感,因此触控技术公司也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我们的客户、合作伙伴会不断要求用更具性价比的方式来实施触控技术。从这个方面来讲,触控技术虽然取得巨大成功,但是人机交互新技术的研发也势在必行。

在人机交互技术方面,目前业界仍在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但生物识别技术和手势控制技术是目前最值得期待的技术。生物识别是以人的生命体征作为识别依据,包括指纹、虹膜、面部,乃至眼睛当中的血管,它们都有可能帮助智能终端设备验证用户本人的身份。当云服务被人们更加广泛地采用时,生物识别技术将帮助我们更方便和安全地登录到云端账号。在不久的将来,生物识别技术将使我们不需要再随身携带信用卡、钱包或者现金这些东西,所有的信息都将与我们自身的生命体征绑定。除此之外,结合高保真影像技术的使用,手势控制技术同样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图表人机交互产业链分析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六、人机交互改革

科技与需求双轮驱动下的人机交互三次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实现了三次重大革命,(1)鼠标;(2)多点触控;(3)体感技术。

鼠标:苹果设计的世界第一款大众普及鼠标“Lisa”,它在位置指示上比键盘更加人性化,是“自然人机交互”的始祖,随后鼠标逐步成为计算机的标配;

多点触控:苹果将多点触控推向大众。颠覆了传统的“交互模式”,带来全新的基于手势的交互体验。

体感技术:Kinect被誉为第三代人机交互的划时代产品。它利用即时动态捕捉、影响识别、麦克风输入、语音识别等功能,实现了不需要任何手持设备可进行人机交互的全新体验。

七、人机交互设备市场

人机交互设备市场规模增长前景广阔,2014年全球规模达千亿美金。201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电视机总销量为4019万台,占全部电视机总销量(9792万台)的41%。可穿戴设备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未来五年内年均增长率有望达到35%,发货量将由2015年的年均3300万增涨至2019年的14800万。其中,智能手表的发货量将位列第一,2016-2020年内年均发货量增长率将有望达到41%。

八、指纹识别

在过去,指纹识别主要应用于打卡、门禁或银行金融服务,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包括信息安全、移动支付等应用大量需求生物识别认证,指纹识别逐渐成为各大手机厂商追捧的卖点和标配。

2013年,苹果的iphone5S加入指纹识别功能,开始推动指纹识别在手机行业的爆发。到了2014年,可以说成为国内指纹识别手机元年,包括华为、OPPO、魅族、小米等知名手机品牌都推出了指纹识别手机。其中魅族的MX4PRO、华为Mate7都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成绩。由于指纹识别不仅是安全入口,同时也是重要的身份识别入口,因此除了手机厂商,包括移动支付、智能家居、穿戴设备、互联网企业在内都在围绕指纹支付打造良性的生态圈。

近两年国内厂商在晶圆生产、封装、模组生产环节的投入力度比较大,也因此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这几个环节均已具备了大批量生产的能力。其中包括昆山凯尔、欧菲光、信利等过去生产触控、摄像头模组的封装厂也在加紧布局指纹封装,模组单价达到11~12美元。

在核心专利方面,目前拥有自主的指纹算法的国内芯片厂商还比较少,主要专利还集中在国外厂商手中。苹果在2012年收购了指纹传感器及解决方案提供商AuthenTec,目前主要应用到苹果自家的产品上。除了AuthenTec外,安卓阵营的指纹芯片厂商如挪威的IDEX、瑞典的FPC、SynapticsValidity、国内的迈瑞微、神盾等少数几家拥有自主的算法及核心专利,除此之外主要采用第三方的指纹识别算法。

目前第三方的指纹识别算法提供方包括杭州晟元、深圳指芯等。指纹识别的原理是对于生物核定特征进行技术提取,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因为受到腐蚀而导致指纹变化的因

素。往往每家的技术对于生物特征提取理解有一定的差异,这也导致不同价的技术无法实现兼容。由于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检测仪器来定义产品的合格标准。这跟现在的电容屏市场情形一样,一方面给了手机终端厂商很大的发挥余地,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手机终端厂商前期产品的开发难度。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指纹识别并不能完全保证身份信息的安全性,因此有必要和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配合,比如虹膜技术。

在指纹识别供应链日趋成熟的同时,缺乏相关应用也成为制约指纹识别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内对于指纹识别技术最感兴趣的公司莫过于阿里。淘宝已在2014年支持了三星S5、Note4以及iphone6等三款支持指纹识别的机器,后续还增加了华为Mate7。

此外,阿里还与指纹算法提供商杭州晟元合作推出亿级指纹图像搜索库,并推出了多功能指纹支付终端。这个终端可以让支付宝的认证商户在线下方便安全的实现金融交易,同时还可实现商户积分管理。对于指纹识别来说,一切在刚刚开始。未来指纹识别若想普及到千家万户,还需要终端及系统厂商努力挖掘除移动支付之外的指纹应用。除了手机等移动终端,可穿戴物联网将是指纹识别下一个重点方向。

在2015年移动世界大会上,高通公布了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纹技术。与业界普遍的电容式传感器不同,高通采用的是超声波传感器。由于超声波可以穿透各种材料——包括玻璃、金属、以及蓝宝石,这意味着可以将传感器集成在触屏、手机外壳甚至智能手表中,该技术也有望实现更高的识别精度。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技术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方式不是提取真皮指纹模板,可破解方式太多,在安全方面存在漏洞。

九、智能语音交互

经过多年的发展,智能语音人机交互产业形成了从核心技术研发到知识库提供再到应用、服务的完善的产业链。

图表智能语音人机交互产业链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未来,智能语音技术的发展将从“能听会说”的语音应用走向“能理解会思考”的人工智能方向。随着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微信关注网络世界),语音交互需求不断提升,语音技术和产品将由后装不断向前装发展,并逐渐向芯片集成方向过渡。同时智能语音将在更多垂直行业深入应用,推动垂直行业加快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智能家居将是下一个发力方向,有望为智能语音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互联网创新和产业互联网发展不断加快,“互联网化”已从趋势成为常态。智能语音在互联网化过程中转型发展,其市场格局将被重塑。智能语音应用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使得语音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并将成为政府和业界关注的焦点。

十、体感交互

在两个方面体感交互技术可以明显体现其优势,可以作为突破点。

项目展示,比如科技馆,展览厅,体验馆等等,需要有一定内容向用户展示,希望用户能有一定互动的场合。这种应用场景,不需要用户长时间操作,不会出现用户体力疲劳状况,而且新的交互方式可以给用户带来新奇的体验;

游戏,体感游戏能够极大的增强游戏的互动性,而且这也许是增强现实的一个入口。Kinect一直在这个方向发力,目前国内有几家厂商也加入了,甚至有了产品出现,比如速盟享动,绿动,运动加加等,但是体验下来,效果明显出现的层次差异,有的体验感很不错。体感交互技术,虽然已经积累酝酿了几年,但是总的来看,目前还是处于初期,要想完成革命性的使命,还需时日,需要找好切入点和突破口。

十一、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方式从最传统的打孔机演进到如今的触控屏,越来越拟人化,在半导体技术的帮助下,人机交互理念从“人适应计算机”进化到“计算机适应人”,人们要求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形体、手势或口令,参与到信息处理的环境中去,从而取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因此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本质上说是一种高度逼真地模拟人在现实生活中视觉、听觉、动作(甚至包括嗅觉)等行为的人机交互技术;这种信息处理系统已不再是建立在单维的数字化空间上,而是建立在一个多维的信息空间中,虚拟现实技术就是支撑这个多维信息空间的关键技术。综合运用“虚物实化”和“实物虚化”,使得虚拟环境中既有计算机创造出来的虚拟实体,又有真实世界物景。

虚拟现实的概念在1965年由Ivan Sutherland发表《The Ultimate Display》论文提出,并与1966年在MIT林肯实验室研制出第一台头盔式显示器;1993年美国波音公司将其应用于波音777的开发,1996年英国投入了世界第一套虚拟现实环球网络。

十二、人机交互方式存在的不足

当然,目前来看这种场景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实现。但随着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在科技圈的大热以及落地,全面打造智能化的生活成为了接下来的聚焦点,而人机交互方式会逐渐成为实现这种生活的关键环节。

就目前而言,人机交互方式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使用范围局限

在人机交互技术领域,尽管当前已经有许多新兴交互方式的尝试,比如体感交互、眼动跟踪、语音交互、生物识别等方式,但大部分的交互方式使用率都不是非常高,也还未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应用普及中,更没有哪种人机交互方式,能够达到人可以毫无障碍、随心所欲地和设备(机器)交流的水平。

比如体感交互,目前还只能局限在游戏领域,与这种交互方式联系最紧密的一种智能设备就是虚拟现实设备。用户只需带上这款设备,利用手、脚等身体语言,就能身临其境地体验整个游戏的过程。尽管有了一定的程度的应用,但在娱乐领域的应用和进入生活领域的应

用是不同层级的概念。在娱乐中出错,充其量是用户吐糟下,但在生活应用中一旦出错,直接影响的是生活,或许安全。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借助于体感交互实现电视机控制,我们的手挥动半天频道没切换,或者总是切换错误,这就不是吐糟的问题,而是直接被抛弃的问题。

还有一些交互方式则只在专业的领域内使用,比如动作捕捉交互方式更多地被用于电影制作领域,迪斯尼公司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捕捉演员的动作以改进动画制作效果。包括眼球追踪,尽管谷歌眼镜做了应用的尝试,但目前更多的还是停留在一些专业的研究机构或者实验室的应用中。

对于不稳定的交互方式而言,显然在小众的专业领域内更容易被发挥,但这与未来全面实现智能化的生活目标是相悖的。

(二)仍未摆脱界面交互

虽然随着智能手机的铺天盖地而来,我们的双手终于可以稍稍从键盘上解放了,借助触屏省却原先繁琐的打字输入环节,但用户仍旧未彻底被解放,反而因为对触控交互智能设备的依赖变得越来越不自由,低头族顺势壮大了起来,成了这个时代随处可见的非常“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对于像触控这种交互方式而言,本质上还是与传统的鼠标输入、显示屏输出一样,只不过形式换了一下。用户仍旧需要有意识的地输入精准的需求,才能获得设备相应信息的反馈,而这对用户来说,还是太费神太累了。

另外对于整天带着一个手机或者iPad也是一件比较糟心的事,怕掉怕被偷,包小占地方,也重。

另外一方面则是,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我们今天缺的已经不是资讯,而是如何能简单的让我们获取有效的资讯。这其中,更为简单、直观、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就成为了一个核心。

总而言之,哪天等你摆脱了这些iPhone6、7、8等任何看得见的智能设备后,还能毫无障碍得完成确认收货、新闻浏览、点赞等等动作时再来跟我说你解放了。

(三)信息识别困难

除了逐渐普及了的多点触控交互方式以外,其他大部分的人机交互方式在技术以及使用稳定性上还有待突围。对于用户来说,很难接受在使用所谓的智能产品,却要干着机械操作的活,还得面对经常出故障的尴尬局面,那样的智能设备可以说是连“傻强”都称不上。

比如被奉为下一阶段主流的人机交互方式——语音,还比较不能让人忍受。

苹果的Siri,微软的Cortana、谷歌安卓的GoogleNow等,普遍比较机械木讷,一点也引不起用户使用的欲望,大部分用户只会在相对无聊的时候以它们为娱乐的方式,而不会奢望它们会给出什么建设性或者符合自己口味的建议。当然,从技术层面而言,语音交互的排干扰与识别相对要复杂,但也是最直接的,尽管目前在技术层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与缺陷。

显然,当我们谈起人机交互方式,必定离不开谈人工智能,因为在智能化的时代,这二者可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可以说是属于同一范畴。特别是语音这种交互方式,对人工智能的要求相对就比较高了,因为他承担这人与设备之间的传输桥梁与纽带。而人的语言这么多元,情感又如此丰富,设备如果傻傻的还怎么快乐地玩。

换句话而言,设备需要和人一样聪明,不管怎样也不能笨得太离谱,现阶段不求它们能读懂我们的潜意识,但至少不会读错我们发出的口令。到现在,用户还是难以认真地对待智能设备通过自己有限的“智慧”告诉我们的事情,但换个角度来说,当哪天我们开始真正重视智能设备发出的任何信息时,就是它们开始被纳入生活重心之日。

十三、告别单一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融合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甚至味觉的多模态交互方式,其表达效率和表达的信息都优于单一的视觉或者听觉模式。

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主要分为3个模块,分别是信息多模态交互信息输入、多模态交互信息融合和处理、多模态交互信息反馈。其中,信息输入模块主要接收来自人的“视听触嗅味”五感信息,然后借助多模态信息融合和理解模块,形成“感”觉和认知,并根据专家知识库系统和检索技术形成对用户的信息反馈,构建出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

从自然人机交互的未来趋势看,高度便利的多模态自然人机口语对话模式是最为自然和最理想人机交互方式。比如,利用中科院自动化所构建的一个多模态自然人机交互系统,用户可以自由地和两个设置有不同聊天主题的数字虚拟人交互,对话主题包括咖啡、天气、科普、娱乐等主题。这种新型的多通道融合的人机对话模式,是下一代新型人机界面操作模式的有效探索。

目前,尽管多模态自然人机对话已经获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环境噪声、用户方言口音及光照变化遮挡情况下的影响,计算机对人类视听觉信息获取、理解还存在一定误差,加上目前计算机在自然语言理解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这使得计算机在与人交互的时候,存在答非所问的情形。这类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机交互的体验。其根本原因在于,计算机虽然计算能力越来越强,然而对人而言很简单的推理、联想和夸张,计算机却很困难。因此,让计算机具有“智能”或者让计算机具有“思维”能力,是计算机是否能与人自由交互的关键。

十四、人机交互前景

万物互联是人机交互领域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基于环境的情境识别技术,基于极致体验的全方面感知技术等,将在全球市场呈现强劲的需求趋势。

如今,每小时有300万个苹果应用被下载;微信上每分钟发送1000万条信息。但这还远远不够,万物互联时代智能设备将延展人类的感官和认知能力,甚至拥有听觉、视觉、触觉。基于此,全新使用场景将会应运而生,并重塑一切方式和关系,而排在首位的正是人与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和交互方式。

人机交互变革将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之后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技术革命。

智能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 姓名 学号 班级: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本文扼要地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世界各国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水平,然后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分类,从几个典型的方面介绍了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讨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未来技术的展望,最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分析我国在智能移动机器人方面发展并提出期望。 关键词: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现状;应用;趋势 1引言 机器人是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智能移动机器人则是一个在感知 - 思维 - 效应方面全面模拟人的机器系统,外形不一定像人。它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综合试验场,可以全面地考察人工智能各个领域的技术,研究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在有害环境中代替人从事危险工作、上天下海、战场作业等方面大显身手。一部智能移动机器人应该具备三方面的能力:感知环境的能力、执行某种任务而对环境施加影响的能力和把感知与行动联系起来的能 力。智能移动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能移动机器人具有感知功 能与识别、判断及规划功能[1] 。 随着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的扩大,人们期望智能移动机器人在更多领 域为人类服务,代替人类完成更复杂的工作。然而,智能移动机器人所处的环境 往往是未知的、很难预测。智能移动机器人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也越来越复杂; 对智能移动机器人行为进行人工分析、设计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目前,国内外对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研究不断深入。 本文对智能移动机器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国内外的智能 移动机器人的发展,讨论了智能移动机器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 智能移动机器人发展的一些设想。 1

人机交互发展历史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交互的信息也由精确的输入输出信息变成非精确的输入输出信息。 一、简单的人机交互界面 由于受到制造技术和成本等原因限制,早期的人机交互在设计上较少考虑人的因素,一味强调输入输出信息的精确性,因而使用不够自然和高效。 1.早期的手工作业。 当时交互的特点是由设计者本人(或本部门同事)来使用计算机,他们采用手工操作和依赖机器(二进制机器代码)的方法去适应现在看来是十分笨拙的计算机; 2.作业控制语言及交互命令语言。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计算机的主要使用者—程序员可采用批处理作业语言或交互命令语言的方式和计算机打交道,虽然要记忆许多命令和熟练地敲键盘,但已可用较方便的手段来调试程序、了解计算机执行情况; 3.图形用户界面(GUI)。 GUI的主要特点是桌面隐喻、WIMP技术、直接操纵和“所见即所得(WYSIWYG)”。由于GUI简明易学、减少了敲键盘、实现了“事实上的标准化”。因而使不懂计算机的普通用户也可以熟练地使用,开拓了用户人群。它的出现使信息产业得到空前的发展; 4.网络用户界面。 以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为主要基础的网络浏览器是网络用户界面的代表。由它形成的WWW网已经成为当今Internet的支柱。这类人机交互技术的特点是发展快,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如搜索引擎、网络加速、多媒体动画、聊天工具等; 二、自然的人机交互界面 随着网络的普及性发展和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领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图形界面交互已经产生了本质的变化,人们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界面的美学形式的创新,现在的用户更多的希望在使用多媒体终端时,有着更便捷、更符合他们的使用习惯,同时又有着比较美观的操作界面。利用人的多种感觉通道和动作通道(如语音、手写、姿势、视线、表情等输入),以并行、非精确的方式与(可见或不可见的)计算机环境进行交互,使人们从传统的交互方式的束缚解脱出来,使人们进入自然和谐的人机交互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多通道交互、情感计算、自然语言理解、虚拟现实、智能用户界面等方面。 (1)多通道交互 多通道交互(Multi Modal Interaction,MMI)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人机交互技术,它既适应了“以人为中心”的自然交互准则,也推动了互联网时代信息产业(包括移动计算、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器等)的快速发展。MMI是指“一种使用多种通道与计算机通信的人机交互方式。通道(modality)涵盖了用户表达意图、执行动作或感知反馈信息的各种通信方法,如言语、眼神、脸部表情、唇动、手动、手势、头动、肢体姿势、触觉、嗅觉或味觉等”。采用这种方式的计算机用户界面称为“多通道用户界面”。目前,人类最长使用的多通道交互技术包括手写识别、笔式交互、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数字墨水、视线跟踪技术、触觉通道的力反馈装置、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和人脸表情识别技术等方面。 (2)情感计算 让计算机具有情感能力首先是由美国MIT大学Minsky教授(人工智能创始人之一)提出的。他在1985年的专著“The Society of Mind”中指出,问题不在于智能机器能否有任何情感,而在于机器实现智能时怎么能够没有情感。从此,赋予计算机情感能力并让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表达情感的研究、探讨引起了计算机界许多人士的兴趣。这方面的工作首推美国MIT媒体实验室Picard教授领导研究小组的工作。情感计算一词也首先由Picard教授于1997年出版的专著“Affective Computing(情感计算)”中提出并给出了定义,即情感计算是关于情感、情感产生以及影响情感方面的计算。 MIT对情感计算进行全方位研究,正在开发研究情感机器人,最终有可能人机融合。其媒体实验室与HP公司合作进行情感计算的研究。IBM公司的“蓝眼计划”,可使计算机知道人想干什么,如当人的眼瞄向电视时,它竟知道人想打开电视机,它便发出指令打开电视机。此外该公司还研究了情感鼠标,可根据手部的血压及温度等传感器感知用户的情感。CMU 主要研究可穿戴计算机。日本在对感性信息处理的研究中,有众多研究单位参与,主要集中在研究所和高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欧姆龙公司研制生产的机器玩具曾风行一时,最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 二.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 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也指通过电极将神经信号与电子信号互相联系,达到人脑与电脑互相沟通的技术,可以预见,电脑甚至可以在未来成为一种媒介,达到人脑与人脑意识之间的交流,即心灵感应。二.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 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着,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着,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变成了Interaction(交互)。人机

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

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 “仿生机器人”是指模仿生物、从事生物特点工作的机器人。,涉及到机械设计、计算机、传感器、自动控制、人机交互、仿生学等多个学科。因此,机器人领域中需要研究的问题非常多。主要研究问题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建模问题 仿生机器人的运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一般都是冗余度或超冗余度机器人,结构复杂,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与常规机器人有很大差别,且复杂程度更大。为此,研究建模问题,实现机构的可控化是研究仿生机器人的关键问题之一。 2 控制优化问题 机器人的自由度越多,机构越复杂,必将导致控制系统的复杂化。复杂巨系统的实现不能全靠子系统的堆积,要做到整体大于组分之和,同时要研究高效优化的控制算法才能使系统具有实时处理能力。 3 信息融合问题 在仿生机器人的设计开发中,为实现对不同物体和未知环境的感知,都装备有一定量的传感器。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技术是实现其具有一定智能的关键。信息融合技术把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多个同类或不同类的传感器所提供的局部环境的不完整信息加以综合,消除多传感器信息之间可能存在的冗余和矛盾,从而提高系统决策、规划、反应的快速性和正确性。 4 机构设计问题 合理的机构设计是仿生机器人实现的基础。生物的形态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其结构特征极具合理性,而要用机械来完全仿制生物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充分研究生物肌体结构和运动特性的基础上提取其精髓进行简化,才能开发全方位关节机构和简单关节组成高灵活性的机器人机构。 5 微传感和微驱动问题 微型仿生机器人有些已不是传统常规机器人的按比例缩小,它的开发涉及到电磁、机械、热、光、化学、生物等多学科。对于微型仿生机器人的制造,需要解决一些工程上的问题,如动力源、驱动方式、传感集成控制以及同外界的通讯等。实现微传感和微驱动的一个关键技术是机电光一体结合的微加工技术。同时,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尺寸效应、新材料、新、工艺等问题。

人机交互的新进展

人机交互的新进展 刘强 摘要:本文阐述了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地位,分析了当前人机交互领域的一些进展情况。 关键词:人机交互;识别技术;感知;融合;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 1人机交互的概念和地位 人机交互,简单来说,就是人类与计算机交流互动。两者之间有这样一个传导链:通过人机接口技术,使人能够与计算机发生联系;而计算机则通过一种界面,使人能了解联系后的效果。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计算机行业竞争的焦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计算机的可用性和效率。计算机处理速度和性能的迅猛提高并没有相应提高用户使用计算机交互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自然的人-机界面。人机交互是未来IT的核心技术,也是目前国际上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随着计算机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机交互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2 人机交互的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人机交互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单一模式的识别技术研究;多模式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多感知信息的融合机理研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多模式人机交互技术研究和多感知信息的融合机理研究。 2.1 多模式人机交互 多模式人机交互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的模拟。它的目标是将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互方式移植到人与计算机的交互中,即将人的各种行为通过键盘、鼠标、麦克风及摄像机等转换成计算机能感知到的位置、运动及听觉、视觉等信息。感知过程是人机交互的基础,但其实现也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视觉感知部分尚未很好地得到解决,在处理诸如人体感知、手势识别、表情识别等感知行为时,目前的技术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多模式人机交互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2.1.1语音识别技术 通过语音与计算机交互是人机交互过程中最自然的一种交互方式,也是未来最被看好的人机交互方式。目前,在此领域内可用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句的生成及自然语言对话等。语音识别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Audry系统,此后研究者们逐步突破了大词汇量、连续语音和非特定人这三大障碍。目前,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一些商业化的产品,比如语音识别在身份确认上的应用,准确率已经达到99%,一句“芝麻开门”打开房门已经不是传说。 2.1.2手势识别技术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过程中,手势一般是伴着语音同时进行的。在语言交流存在困难的情况下,手势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大部分场合下,手势是对语言交互的补充。比如,我们在介绍一个物体的模糊的大小时,往往要利用手势。在人机交互过程中,手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笔输入的二维手势,另一种是真正用手作出的三维手势。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基于笔输入的手势,这是因为这种手势的识别处理相对容易一些。而三维手势,由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存在的困难,目前实用化的系统不多。有些系统虽然采用了三维手势技术,但大多是利用数据手套完成的。而这一方面系统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交互起来也不自然。最近,在ieee的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杂志上,连续发表了几篇有关三维手势的识别研究,他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有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及彩色petri网模型。 2.1.3人脸识别技术 表情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表情识别可以大大增强计算机的友好程度,提高其智能感知水平。另外,人脸的方向、人眼的跟踪都表达着交互的信息。视点的变化既能反映心理活动,又能反映注意方向,正所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视点跟踪,可以检测目光在屏幕上的所及之处,并作出恰当的响应。这尤其可帮助某些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使用计算机。因此,有关人脸的研究,在新一代人机交互中非常重要。相应的

(完整word版)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5G 是面向未来的通信发展需求的移动通信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兴起的主要驱动力为互联网和物联网,将来人机交互和数据共享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种交互下,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高效舒适。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不仅通信容量大,速率高,其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比第四代移动通信有了更好的改进,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下面简单介绍几种第五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1.Massive MIMO技术 大规模MIMO技术是指基站端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天线数超过十根甚至上百根,并且在同一时频资源内服务多个用户的多天线技术。大规模MIMO技术将传统的时域、频域、码域三维扩展为了时域、频域、码域、空域四维,新增维度极大的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提供了更强的定向能力和赋形能力如图1,大规模MIMO的空间分辨率与现有MIMO相比显著增强,能深度挖掘空间维度资源,使得网络中的多个用户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利用大规模MIMO提供的空间自由度与基站同时进行通信,从而在不需要增加基站密度和带宽的条件下大幅度提高频谱效率。大规模MIMO可将波束集中在很窄的范围内,从而大幅度降低干扰,大幅降低发射功率,从而提高功率效率,减少用户间干扰,显著提高频谱效率。 当基站侧天线数远大于用户天线数时,各个用户的信道将趋于正交,小区内同道干扰及加性噪声趋于消失,系统性能仅受限于邻区导频的复用,这使得系统的很多性能都只与大尺度相关,与小尺度无关。大规模MIMO的无线传输技术将有可能使频谱效率和功率效率在4G 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量级。 图1. 大规模MIMO天线技术方向图

2. 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NOMA) 5G的无线接入技术目前还有的观点关注多载波调制,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_ lter _bank based multicarrier),其天然的非正交性和不需要先前的分布式发射机同步。一种新的调制方式,被称为通用滤波后的多载波(UMFC)被提出。开始是OFDM信号,通过滤相邻子载波组,以减少时间/频率同步造成的旁瓣水平和载波间干扰。要解决OFDMA正交的时间窗口的缺点,即需要较大的保护带CP,使用多载波滤波器组就可以允许大的传输时延和任意高的频率补偿。日益发展的软件无线电,FFT块的大小,子载波间隔和CP长度可根据信道条件改变。因此,OFDMA允许一些参数可调,可以很好地适应5G的要求。 3. 射束分割多址技术(BDMA) 有限的频谱资源对于移动和无线技术而言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即如何把有限的频率和时间分配给不同用户。由于这个情况,要实现提高系统的容量和质量,目前使用的多址技术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等。然而,现在使用的所有多址技术中,通信系统容量依赖于时间和频率。如何发展多址接入系统,提高有限频率的系统容量是一个新的挑战。 目前发明的BDMA技术,根据MS的位置分配天线波束,实现多址接入,从而显著增加系统的容量。按此观点,MS和基站在视距(LOS)的状态,因此他们明确知道彼此的位置。在此条件下,他们能够将波束直接传送到彼此的位置以通信,而不受移动台在小区边缘的干扰。 为了在5G中适应BDMA,就要发展相位阵列天线,智能天线要能够调整波束。调整波束天线通过收集从基站和MS到达角(AOA)信息设置无线配置。自适应天线阵列的使用,是提高能力的一个可能性。 4. 全频段技术 5G网络通信技术将会以智能化、宽带化和多元化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未来网络数据业务的发展方向主要在热点密集地区和室内,而当前网络数据的流量如果在少数人使用状态下不存在延迟、低网速等问题,但一旦放开使用用户数量,网络延迟和网络速度都将会是一个巨大的问题,而物联网和智能终端所依赖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会处于堵塞状态,很难发挥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优势。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所研究的超密集组网,可以针对高度使用移动数据的地区提升流量容量1000倍,很好的解决了网络数据使用密集地区的数据传输和数据容量问题。该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数据流量方面提升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其拓扑结构也更加复杂,各网络之间的信号干扰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大家都知道一旦同一个区域的无线网络过多,就会相互之间产生干扰,影响网络的传输。因此,该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适用

2019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2019智能汽车人机交互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目录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5) (一)人机交互与人机交互界面 (5) (二)人机交互发展趋于人性化、高效化 (5) 1、早期手工作业阶段 (6) 2、作业控制语言及交互命令语言阶段 (6) 3、图形用户界面(GUI)阶段 (6) 4、网络用户界面阶段 (6) 5、多通道人机交互阶段 (6) (三)人机交互已成为智能汽车的发展的核心问题 (7) 二、智能汽车人机交互设计现状 (7) (一)人机交互研究呈多学科融合特征 (7) (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流程 (8) (三)智能化趋势对人机交互提出更高的要求 (9) (四)国内外典型的人机交互系统 (10) 1、宝马iDrive 系统 (11) 2、奔驰COMAND 系统 (11) 3、奥迪MMI 系统 (11) 4、安吉星系统 (12) 5、福特MyFordTouch 系统 (12) 6、沃尔沃SENSUS 系统 (13) 7、日产CARWINGS 系统 (13) 8、丰田G-book 系统 (14) 9、荣威inkanet 系统 (14) 10、比亚迪DiLink 智能网联系统 (15) 三、智能汽车人机交互发展趋势 (15) (一)交互内容和场景的扩展 (15) 1、智能汽车与环境充分交互 (16)

2、智能汽车的多场景化交互 (16) 3、车内及车外信息显示与分析 (17) 4、智能汽车人机共驾交互设计 (17) (二)交互方式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 (18) 1、显控一体化交互 (18) 2、多通道协同交互 (19) 3、基于生物识别和感知技术的人机交互 (19) 4、基于智能化技术的情感交互 (20)

项目名称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名称: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应用 完成人:宋爱国,宋光明,李会军,唐鸿儒,崔建伟,赵国普,徐宝国,吴涓,李建清,卢伟,包加桐 完成单位:东南大学,扬州大学 项目简介: 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将人的知识智慧与机器人的适应性相结合,通过人与机器人之间传感与控制信息的交互,可以实现各种远地环境或危险环境中的复杂作业任务,是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发展的高技术。随着人机交互遥操作机器人在远程作业、远程监控、远程制造、远程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迫切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难题与技术瓶颈。本项目针对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的力感知、力反馈、大时延控制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等关键技术,经过十多年系统深入的研究,突破了多项核心技术,研制成功人机交互遥操作的关键支撑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在多个重要领域得到成功应用。 本项目的技术创新点:(1)提出了一种自解耦的机器人多维力传感器的敏感单元设计方法,从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上有效降低了多维力传感器的维间耦合效应;提出了一种基于误差建模的多维力传感器解耦算法,提高了多维力传感器的测量精度,测量精度可达1%F.S.。(2)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变液控制的无源力觉再现方法,解决了大量程力反馈人机交互设备的体积大、惯性大与不安全问题,实现了大量程安全柔性的力触觉人机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机构的异构式机器人力反馈手控器设计方法,解决了力反馈手控器三维平动和三维转动之间运动与力的耦合问题,六维运动位置测量精度达1%F.S.,力反馈精度达2%F.S.。(3)针对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在双边通讯环节上存在的短时延(≤2 秒)造成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的多模式控制技术和自适应阻抗匹配无源控制算法,解决了短时延情况下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操作性问题;针对人机交互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在双边通讯环节上存在的大时延(>2 秒)造成的不稳定难题,提出了基于虚拟环境建模的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预测控制技术,给出了基于滑动最小二乘法的环境动力学参数在线辨识算法和模型滚动修正方法,解决了大时延情况下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稳定性和操作性问题。(4)提出了以提高人的感知能力为目标的交互式力反馈遥操作机器人的多感知界面设计方法,并针对人机交互界面力触觉感知与视觉感知的协调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力触觉交互的快速计算算法和无源稳定性判据,实现了多感知通道人机交互方式下具有力觉临场感的遥操作。 本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发表论文186,其中SCI收录65篇,EI收录107篇,论文被他人引用1200多次,其中SCI他引375次,并在国际遥控机器人会议上作大会特邀报告。本项目相关成果曾获2010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优秀奖、2012年与2013年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

现代人机交互技术最新情况

现代人机交互技术最新情况 普适计算 1.IBM研发的BlueBoard (蓝板)技术,BlueBoard是一片薄薄的屏幕板,使用者只用其胸前挂着的看上去与普通员工卡没什么两样的小卡片,对准蓝板一下,就可以显示出其个人主页及定制好的其它内容。其后的一切操作和任务都只靠使用者的手指在蓝板上指指划划就全部搞定了,包括查阅资料、共享文件、与同事实时互传信息、发送指令、布置任务、协同工作等。 2. Informedia 数字图书馆系统,Informedia采用了多模态输入方式,用户 可以用语音提出查询请求。当用户要求从数据库中查找指定的电视新闻资料时,系统将根据用户的请求返回相应的视频片段。In formedia集成了语音、图像和自然语言理解技术,在目前的原型系统中,系统可以自动地分析视频数据,从中提取出摘要信息并编加索引。视频数据的分析过程结合了针对视频的镜头检测、 图像分析,以及字幕文本(Close Caption )和伴音信息分析。与仅采用单一模态数据的分析方法相比,这种合成方式能够更好地提取视频的语义。 3. MIT的Galaxy系统,Galaxy系统向人们展示了系统如何与用户相协调, 从而提供对多种异构数据源的无缝访问。对于用户的请求,系统不仅仅是返回来 自各方面的答案,而且还尽可能地找出不同领域中的相关答案,并根据用户感兴趣的程度排序。随后,用户与系统进行更进一步的对话,最终获得尽可能准确的结果。这种带有联想性质的交互过程使得用户感觉不是在跟一个死板的计算机系 统打交道,而是与一个聪明的代理人交互。 可穿戴计算 从谷歌、苹果、RIM相继发布的智能眼镜系列产品,到Fitbit 、Jaw bone、耐克相继推出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逐步成为了IT界的热词。iwatch,可以 给智能手机和其他小型电子产品充电的太阳能比基尼,随行键盘牛仔裤,可以使聋人和盲人发送短信的移动框架手套,能更新Facebook状态的社交牛仔裤,能在衣服上呈现任何图案的内置电流回路K服饰,可以打电话的移动手套,电子鼓机T恤,乐器节拍手套,能通过行走的热能给智能手机充电的充电鞋,对饮食和睡眠状态进行跟踪的智能腕带,,,可穿戴计算设备层出不穷,不断丰富着新一代IT产品市场。盛大、百度等企业也不甘落后,近期已相继出手,分别推出了geak智能手表和咕咚健康手环等产品。 多点触控 1. 微软:Surface电脑,5月,《华尔街日报》的“ D:AII Things Digital ”会议上,微软演示了一种Surface Computing(表面计算)技术,并由此组建了一个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按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即为: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用来搬运材料、零件、工具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而智能机器人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计算机跟操作它的人有直接的联系。它给人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个独特的进行自我控制的“活物”。其实,这个自控“活物”的主要器官并没有像真正的人那样微妙而复杂。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智能机器人定义。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智能机器人根据其智能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三种: 传感型机器人,又称外部受控机器人。机器人的本体上没有智能单元只有执行机构和感应机构,它具有利用传感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接近觉、力觉和红外、超声及激光等)进行传感信息处理、实现控制与操作的能力。受控于外部计算机,在外部计算机上具有智能处理单元,处理由受控机器人采集的各种信息以及机器人本身的各种姿态和轨迹等信息,然后发出控制指令指挥机器人的动作。目前机器人世界杯的小型组比赛使用的机器人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交互型机器人,机器人通过计算机系统与操作员或程序员进行人-机对话,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与操作。虽然具有了部分处理和决策功能,能够独立地实现一些诸如轨迹规划、简单的避障等功能,但是还要受到外部的控制。 自主型机器人,在设计制作之后,机器人无需人的干预,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自动完成各项拟人任务。自主型机器人的本体上具有感知、处理、决策、执行等模块,可以就像一个自主的人一样独立地活动和处理问题。机器人世界杯的中型组比赛中使用的机器人就属于这一类型。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自主性是指它可以在一定的环境中,不依赖任何外部控制,完全自主地执行一定的任务。适应性是指它可以实时识别和测量周围的物体,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参数,调整动作策略以及处理紧急情况。交互性也是自主机器人的一个重要特点,机器人可以与人、与外部环境以及与其他机器人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由于全自主移动机器人涉及诸如驱动器控制、传感器数据融合、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神经网络等许多方面的研究,所以能够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制造业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水平。因此,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全自主移动机器人的研究。 下面就机器人的控制技术以及列举几种常见的机器人对当前智能机器人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定稿版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 现状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 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 二.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 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输入设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也指通过电极将神经信号与电子信号互相联系,达到人脑与电脑互相沟通的技术,可以预见,电脑甚至可以在未来成为一种媒介,达到人脑与人脑意识之间的交流,即心灵感应。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 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 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着,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着,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

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汇总

人机交互发展状况深度分析及前景预测分析 一、人机交互概念 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Interaction,HCI)主要是研究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它主要包括用户到系统和系统到用户的信息交换两部分。系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机器,也可以是智能电视机、智能手机以及计算机系统和软件。用户可以借助操纵杆、数据服装、眼动跟踪器、位置跟踪器、数据手套、压力笔等各类穿戴设备,用手势、声音、姿势或身体的动作、眼睛甚至脑电波等向系统传递信息,同时,系统通过各类机器、显示器、音箱等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信息。 理想状态下,人机交互将不再需要依赖机器语言,在没有键盘、鼠标以及触摸屏等中间设备的情况下,实现随时随地实现人机的自由交流。从而实现人们的物质世界和虚拟网络的最终融合。 从本质上,人机交互技术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智能机器通过多种传感器,获取人的表情、姿态、手势、语音、语调、血压、心率等各种数据,结合当时的环境、语境、情境等上下文信息,识别和理解用户的情感。这包括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人机工程学、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心理学、哲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二、人机交互发展阶段 从以设备为主到忽略设备存在,是人机交互的基本发展思路。交互建立初始,从按键到触控屏的转变是关键,重点是提高触控性能和扩大触控范围;同时显示质量从VGA至UHD (4K);工业设计方面则是更纤薄的曲面显示。之后,专注于用户的个性化交互还是被广泛应用,变革的标志是密码的使用正在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生物识别(用户独有的特征)。这将推动移动支付的普及,但仍需要协调银行,支付机构,商家,技术提供商等各个环节,因此需要FIDO(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来制定标准。接下来,专注于环境的情景识别交互是必然趋势,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设备能够了解环境情况,能够预知用户的潜在需求。这需要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一起工作,增强现实感。最终,个人设备将退居幕后,甚至消失在信息基础设施中,取而代之的是纤巧尺寸的传感器将无处不在。这是通过全方位感知来获得终极用户体验的阶段。 三、人机交互产业链

人机交互技术实验四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二:理解设计风格与原则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人机交互的风格,掌握人机交互设计的基本原则 (2)了解Windows“辅助功能选项”的人文设计 二、工具/准备工作 需要准备一台带有浏览器,能够访问因特网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知识扩展 硬件人机界面的发展以人类社会的三次技术革命作为分水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对后人有着重大影响的设计思潮和流派。请通过因特网搜素,来了解和学习其中的一些内容,并简述记录之。 (1)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 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隐退到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了大工业化与机械生产,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来看,它是消极的但是它却给后来设计家提供了参考,对“新艺术运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这场运动虽然短暂,但在设计史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 (2)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 大的“装饰艺术”的运动,是一次内容广泛的、设计上的形式主义运动,涉及十多个国家,从建筑、家具、产品、首饰、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画一直到雕塑和绘画艺术都受到影响,延续长达十余年,是设计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这场运动实质上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在欧洲大陆的延续与传播,在思想理论上并没有超越“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主张艺术家从事产品设计,以此实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3)德意志制造联盟:德国在19世纪末期的工业水平迅速赶上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的英国、法国,居于欧洲第一位。德国在上升期不仅要求进一步工业化,而且希望成为工业时代的领袖。为了使后起的德国商品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抗衡,企业家、艺术家和技术人员组成了全国性的组织──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

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技术学 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及现状回顾,来揭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规律。人机交互技术伴随着计算机而诞生,它的发展与计算机息息相关,从70年代中后期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产生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系统的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历程和研究领域以及提出的主流技术,并提出自己对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各种观点 1.国外研究历史 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 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著,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著,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变成了Interaction(交互)。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高速处理芯片,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 Web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机交互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态(多通道)-多媒体交互,虚拟交互以及人机协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放在以人为在中心的人机交互技术方面。 2.国内研究历史: 国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比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世纪末

人机交互的发展与现状

人机交互的发展与现状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人机交互小论文 题目名称: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系名称: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技术方向) 学号姓名: 2014年6月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一.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Techniques)是指通过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以有效的方式实现人与计算机对话的技术。 人机交互技术包括机器通过输出或显示设备给人提供大量有关信息及提示请示等,人通过给机器输入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及提示请示等。人机交互技术是计算机用户界面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认知学、人机工程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有密切的联系。 也指通过电极将神经信号与电子信号互相联系,达到人脑与电脑互相沟通的技术,可以预见,电脑甚至可以在未来成为一种媒介,达到人脑与人脑意识之间的交流,即心灵感应。 二.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 人机交互的发展历史,是从人适应计算机到计算机不断地适应人的发展史。 1959年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的论文。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学的启蒙。1969年在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

浅谈人工智能中六大关键技术

浅谈人工智能中六大关键技术 当前,人工智能可谓是科技领域炙手可热的话题了,很多公司完善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人工智能产品。从Siri语音到智能家居,从无人驾驶到人工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正在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还在憧憬着,人工智能还能带给我们些什么。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逐渐发展成一门庞大的技术体系,在人工智能领域,它普遍包含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机交互、自然语言、机器视觉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下面进行这些人工智能中这些关键技术的介绍。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统计学、系统辨识、逼近理论、神经网络、优化理论、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诸多领域。通过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通过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与更新来提升机器自身的性能,这属于人工智能的核心领域。基于数据的机器学习是现代智能技术中的重要方法之一,研究从观测数据(样本)出发寻找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对未来数据或无法观测的数据进行预测。阿尔法Go就这项技术一个很成功的体现。 根据学习模式将机器学习分类为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等。根据学习方法可以将机器学习分为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技术 深度学习的概念由Hinton等人于2006年提出。深度学习可以有人监督(需要人工干预来培训基本模型的演进),也可以无人监督(通过自我评估自动改进模型)。深度学习目前广泛运用于各类场合,在财资管理领域,如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进行现金流预测和头寸智能化管理。 深度学习则是是机器学习各项技术中发展最旺盛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分支。我们常说的人工神经网络是机器学习中的一种算法。机器学习的其他算法包括聚类算法、贝叶斯算法等。在量化交易、智能投资和智能风控中,往往会应用机器学习技术。 人机交互

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刘伟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人机工程学的概念,回顾了人机工程技术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指出了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应用领域;其次通过对人机界面技术及视觉-目标拾取认知技术研究的规律研究的分析,对当前人机工程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最后对人机工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人机工程;人机界面;视觉;目标拾取。 一、让技术人性化的科学--人机工程学 1什么是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人机工程学研究在设计人机系统时如何考虑人的特性和能力,以及人受机器、作业和环境条件的限制。人机工程学还研究人的训练,人机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同人机系统有关的生物学或医学问题。对于这些研究,在美国有人称之为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在欧洲有人称之为“ERGONOMICS”,生物工艺学,工程心理学,应用实验心理学以及人体状态学等等。日本称之为“人间工学”,我国目前除使用上述名称外,还有译成工效学、宜人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学、运行工程学、机构设备利用学、人机控制学等。人体工程不同的命名已经充分体现了该学科是“人体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结合,实际上,这一学科就是人体科学,环境科学不断向工程科学渗透和交叉的产物,它是以人体科学中的人类学、生物学、心理学、卫生学、解剖学、生物力学、人体测量学等为“一肢”;以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保护学、环境医学、环境卫生学、环境心理学、环境监测技术等学科为“另一肢”,而以技术科学中的工业设计、工业经济、系统工程、交通工程、企业管理等学科为“躯干”,形象地构成了本学科的体系,从人机工程学的构成体系来看就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其研究的领域是多方面的,大致包括电话、电传、计算机控制台、数据处理系统、高速公路信号、汽车、航空、航海、现代化医院、环境保护、教育、互联网等,人机工程学甚至可用于大规模社会系统,因此可以说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都有密切的关系。 2人机工程学的国内外发展状况 人机工程技术是21世纪信息领域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美国21世纪信息技术计划中的基础研究内容为4项:软件、人机交互、网络、高性能计算机。其中,人机建模研究在信息技术中被列为与软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并列的六项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并被认为“对于计算机工业有着突出的重要性,对其它工业也很重要”。美国国防关键技术计划不仅把人机交互列为软件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且还专门增加了与软件技术并列的人机界面这项内容。日本也提出了FPIEND21计划(Future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Development),其目标就是要开发21世纪个性化的信息环境。我国973、S-863、十五计划及未来的十一五计划均将人机交互列为主要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