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栽培学 复习

园林树木栽培学 复习
园林树木栽培学 复习

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起,经过幼年生长、开花结果、衰老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反映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是树木生命活动的总周期。

园林树木的年周期:一年中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生长发育过程总体表现为“慢-快-慢”的S形曲线式生长规律。

根据树高加速生长期出现的早晚,可分为速生树种、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

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

1.胚胎阶段: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到胚具有发芽能力以种子形态存在时至

2.幼年阶段

3.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可通过发育的年循环而反复多次地开花结实

4.衰老阶段:树木经过多年的开花结实后,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现象

多年生实生树树体发育阶段,表现为:“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

无性繁殖树的概念: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选取树体上一定部位的枝条、根段、芽和叶等,通过扦插和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独立植株。

无性繁殖树的发育特性:取决于母树的发育阶段和部位,不但有成熟和衰老阶段,而且也可能有幼年阶段。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树木的年生长周期,简称年周期。

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及特点:

1.休眠转入生长期:树液流动,芽膨大,叶初展,抗寒能力减弱,遇突然降温,易

发生寒害或冻害

2.生长期:经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等过程。生长期是园林树木的生态效

益与观赏功能发挥的最好的时期

3.生长转入休眠期:养分的转化,贮藏阶段,不当的管理手段或不良环境,会影响休

眠期的正常转入。

4.休眠期: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常绿树木的年周期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2.落叶期多数在新叶萌发期落叶。

3.生长发育表现出多次性,如多次开花,多次抽梢,果实发育期长等。

4.无自然休眠期,但会因高温或低温而被迫休眠。

园林树木自然休眠:是由于树木生理过程所引起的或由树木遗传性所决定的;落叶树木进入自然休眠后,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结束。在休眠

结束前即使给予适合树体生长的外界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

被迫休眠:是指落叶树木在通过自然休眠后,如果外界缺少生长所需要的条件,仍不能生长而处于被迫休眠状态,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

休眠表现:树叶凋落、休眠芽形成、生长点停止活动、树体生长停滞。

休眠期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

最适宜进行树木移栽、断根处理和整形修剪。

1.对秋季逐渐转入休眠状态的园林树木,应及时停止水肥供应,停止秋稍生长;

2.冬季树体营养大部分回归主干、根部,树体生理活动缓慢,修剪造成的营养损失少,

对树木生长影响较小;

3.适合涂白防寒、防治病虫害。

根系类型:

(a)实生根:通过实生繁殖的树木,根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来称为实生根。

(b)茎源根:通过扦插、压条等繁殖方式形成的个体,其根系来源于茎上的不定根,称为茎源根。

(c)根蘖根:有些园林树木能从根上发生不定芽进而形成根蘖苗,与母株分离后形成独立个体,其根系称为根蘖根。其特点与茎源根相似。

根系的构成:1 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形成的根。.在主根上着生的各级分支。

2 侧根:在主根上着生的各级分支。

3 须根:在侧根上形成的个级较细的根。

树木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可概括为3种基本类型:即主根型、侧根型和水平根型。

在对园林树木施基肥时,应尽量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层以下,以促进根系向土壤深层发展。

根系的功能;

1.固着和支持作用:园林树木栽植后一定要进行树体的支撑和固定,使根系与移栽地土

壤密切结合,减少根系活动。

2.吸收功能:以根毛区的吸收能力最强。在移植时应尽量少损伤细根,保持苗木根系的

吸收功能,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3.输导和合成功能:维管组织

4.贮藏和繁殖功能:根系是树木冬季休眠期的营养储备库,贮藏的大量养分可供移植后

重新生长发育。

根系的年生长呈现为曲线型,并与地上器官的生长互为影响;

在一年中,根系生长出现的高峰次数、强度、时间与树种、树龄、环境条件等有关。

一般根系生长的最适土温为20~28℃。

茎的分枝类型:

1.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芽是花芽的树木开花后,

由顶芽下两侧腋芽同时发育,形成二叉状分枝。如丁香、接骨木、石榴、连翘、迎春花、金银木、四照花等

2.单轴分枝:树木的主干由顶芽不断向上伸长而形成,侧枝由各级侧芽形成,顶端优势

明显,这种分枝形式,称为单轴分枝,也称为总状分枝。容易形成明显的主干,树木高大挺拔。如松、杉、柏、棕榈、铁树、杨、山毛榉等。

3.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在生长季节中生长迟缓或死亡,或者顶芽是花芽,由紧接顶芽

下面的腋芽伸长代替原有的顶芽生长,每年交替进行,使主干继续延长,因此主干是由许多腋芽伸展发育而成,实际是侧枝联合组成的,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合轴分枝。

合轴分枝的树木有较大的树冠能提供大面积的遮荫,在园林绿化和景观美化中适合于营造一种悠闲、舒适和安静的环境,是主要的庭荫树木,如法国梧桐、泡桐、白蜡、菩提树、桃树、樱花、无花果等。

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后,或顶芽是花芽的树木开花后,由顶芽下两侧腋芽同时发育,形成二叉状分枝。如丁香、接骨木、石榴、连翘、迎春花、金银木、四照花等。

花芽分化:植物的生长点既可以分化为叶芽,也可以分化为花芽。而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根据花芽分化的指标,花芽的分化一般可分为:

1.生理分化期:一般,在形态分化期前4周左右或更长。它是控制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

因此也称“花芽分化临界期”。

2. 形态分化期: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原始体的发育过程,显微可见。一般又可分为5个时

期,些树种的雄雌蕊原基要到第二年春季开花前完成。

3.性细胞形成期:此期因树种不同而变化较大,有的在较高温度下形成,有的则需要低温

处理。

根据不同树种花芽分化的季节特点,可以分为以下4种类型:

(1)夏秋分化型:绝大多数早春和春夏开花的观花树木。

如海棠、榆叶梅、樱花、迎春、连翘、玉兰、紫藤、丁香、牡丹、杜鹃

等,属于夏秋分化型。

(2)冬春分化型:一般秋梢停长后至第二年春季萌芽前,即于11月~4月间这段时期分化花芽,其分化时间较短且连续进行。如柑、桔、龙眼、荔枝等。

(3)当年分化型:许多夏秋开花的树木,都是在当年新梢上形成花芽并开花,不需要经过低温阶段即可完成花芽分化。如木槿、槐、紫薇、珍株梅、荆条等。(4)多次分化型:在一年中能多次抽梢,每抽一次梢就分化一次花芽并开花的树木属于多次分化型。

如茉莉花、月季、葡萄、无花果、金柑和柠檬等,其它树木中某些多次开花的变异类型,如四季桂、西洋李中的三季李、四季桔等也属于此类。

营养物质的运输方向:

1.春季萌芽前后:向上;

2.生长季:向上、向下;

3.落叶:向下。

树木各器官生长发育的相关性:

一、.相关效应或相关性:植物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生长或发育的调节效果。

二、机制:

①激素的合成、运输与分配;

②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与分配及各器官的反应。

三、最普遍的相关现象:

四、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

1.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调节T/R 比。

2.枝、根对应。

3.地上部与根系生长节奏交替:

(1) 地上部与根系间的动态平衡:

(2) 枝、根对应: 俗话说“那边枝叶旺,那边根就壮”。

(3) 地上部与根系生长节奏交替: 树体能通过各生长高峰错开,来自动调节这种

矛盾。顶端优势(分枝的抑制,补偿生长现象,分枝角的控制等);

五、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

1.枝叶生长与花芽分化、果实发育及产量之间的相关;

? 2.良好的营养生长是生殖生长的基础;

? 3.营养生长过旺或过弱,都会使生殖生长受影响;

? 4.开花结实过量,影响枝叶生长,进一步影响下一轮开花结实。

? 5.应注意调节好叶果比。

六、各器官间的相关等。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依赖关系对立关系

(1)营养器官生长过旺,会影响到生殖器官的形成和发育。(2)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

苗圃(一)生产用地的区划(生产区规划)75%-85%

生产用地(生产区)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

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

(二)辅助用地的设置(非生产区用地规划)15%-25%

主要包括道路系统、灌溉系统、排水系统、防护林带、管理区建筑用房和各种

场地等。

既要满足苗木生产和经营管理上的需要,又要尽量少占用土地。

园林树木的种实:指针叶树的球果和阔叶树的果实或种子。不仅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真种子,也包括果实及人工种子等。

树木开花结实的年龄时期及特点

1.幼年期: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植株第一次开花结实为止。

特点:是个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结实年龄: 园林树木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首次开花结实的年龄。

2.结果初期(青年时期):第一次开花结实,到开始大量开花之前。

特点:以营养生长为主对环境适应性强,是引种好材料。

3.结果盛期(成年时期):树木开始大量开花结实,到结实能力开始下降时止。

特点:大量结实,稳产高产,是采种的最佳时期。

4.结果后期(老年时期):结实能力明显下降时起,到植株死亡为止

特点:结实少,病虫害多。在种子生产上已没有意义。

园林树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和间隔期:

“丰年”:结实数量多的年份(大年)。

“歉年”:结实数量很少的年份(小年)

结实周期性:或称结实大小年现象,指各年结实数量的这种丰年和歉年交替出现的现象。结实间隔期:两个丰年之间间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

种子的成熟:种子的成熟过程是胚和胚乳不断发育的过程。

种子的成熟包括:

(1)生理成熟:指种胚发育完全,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

特点:种子色青,含水量高,种子内含物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保护组织不

健全,不耐贮藏。种子的采集多不在此时进行。

(2)形态成熟:种实外部形态呈现成熟特征时。

特点:①生理上:内部营养物质积累结束,含水量降低,营养物质由易溶→难溶的

脂肪、蛋白质、淀粉等。呼吸作用微弱。

②种皮:致密而坚实,抗害力强,耐贮藏。

③外部形态:种粒饱满坚硬而且呈现特有的色泽和气味时。

(3)生理后熟:从外表看种子已达到形态成熟,但种胚并没有发育完全,它们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当条件贮藏后,种胚才能逐渐发育成熟并具有正常发芽能力

的这种现象,称之为生理后熟。

多数园林树木,其种子达到生理成熟之后,隔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形态成熟。

但有些树种的种子,其形态成熟与生理成熟几乎同时完成。如杨、柳、白

榆、泡桐、檫树、台湾相思、银合欢等。亦有一些树种是形态成熟而后生

理成熟。如银杏、七叶树、冬青和水曲柳等。

针叶树的球果类种实,种子包藏在球果的种鳞内,种实调制中首先需将球

果干燥,是果鳞失水后反曲开裂,脱出种子。可采用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

脱粒两种方法。

球果类种实的调制关键:干燥。将球果干燥,是果鳞失水后反曲开裂,脱出种子。

种子寿命:指种子从完全成熟到丧失生命为止,所经历的时间。一般指整批种子生活力显著下降,发芽率降至原来的50%时的期限为种子的寿命,而不是以单个种子至死亡所经历的期限计算。

依据种子生活力保存期的长短,可将树木种子区分为短命种子、中寿命种子和长寿命种子。

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1)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

一、种子内含物质:1.脂肪、蛋白质多,寿命长 2.淀粉多,寿命短

二-种皮构造:种皮致密、坚硬,有蜡质,寿命长

a. 种皮结构:致密>疏松

b. 化学成分:油脂、蛋白>淀粉

c. 地理:寒带树种>热带

d. 结实期;夏熟<秋冬熟

三、种子含水量:直接影响呼吸作用,也影响种子表面微生物的活动

在贮藏期间,维持种子生命力所必须的含水量称为“种子的安全含水量”,也称“种子标准含水量”。

四、种子成熟度及损伤状况:

①未充分成熟种子,种皮薄,不具备正常保护机能。易溶物转化为贮藏物不充分,含

矿物高,含水量大,易发热,易受微生物感染。难贮藏。忌掠青。

②受机械损伤的种子吸水性强,易受霉菌侵染。贮藏前要净种去杂。

(2)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条件:

一、温度:贮藏种子的适宜温度在-20~5°,一般所谓低温是指0 ~5°。

二、相对空气湿度:种子贮藏期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25 ~50%为宜。

三、通气条件: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极微弱,需氧量少,在密封条件下可长时

间保持生命力。而含水量高的种子进行着强烈的呼吸作用,要适当地通气。

常用种子贮藏方法:干藏法湿藏法

园林树木种子的品质检验:是指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品质)进

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

科学技术。

种子品质包括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

种子品质检验主要指播种品质,检验项目包括: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真实性和品种纯度、生活力、种子健康状况、包衣种子等。

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种实,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和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的方法。

播种苗:用种子繁殖所得的苗木,也称为实生苗。

播种繁殖的特点:

①一次可获得大量的苗木②播种苗根系发达③杂种幼苗后代遗传性状的分离

④开花结果较无性繁殖晚⑤播种苗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性

园林树木种子的休眠:是指由于内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不能立即萌芽的自然现象,

是植物为了种的生存而形成的一种特性。

休眠的类型

被迫休眠:指一些树木种子成熟后,由于种胚得不到它发芽所必需的水分、温度、氧气以及光照等环境条件而休眠。一旦条件满足,很快就能发芽。如侧柏、杨、

柳、榆树等。

自然休眠:指种子由于结构或生理上的原因, 即使给以适于发芽的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条件,也不能萌芽生长,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或采取人工打破休

眠后才能萌芽生长

自然休眠的原因:

一、种皮的机械障碍:坚硬致密,或有油脂、蜡质使种子不透水、不通气,种胚不

能发育

二、种子内含萌发抑制物质:(果皮、果肉、种皮、种胚或胚乳)中含有抑制种子萌

发的物质,抑制种胚的代谢

三、生理后熟:种胚尚未发育成熟,还需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其发育过程。

催芽方法:

根据休眠原因给以适宜的环境条件或采取层积水浸、药浸等方法打破休眠。

种强迫休眠………给以合适的环境条件

子种皮致密层积、水浸、机械损伤、酸碱处理

休抑制物…层积、药浸

眠生理休眠生理原因

生理后热…层积

播种方法:目前常用的播种方法有条播、点播和撒播等。

播种技术要点:

人工播种技术流程:镇压→开沟→播种→覆土→镇压→覆盖

注意事项:

①开沟深浅一致;

②撒播播前要镇压,以达到保墒、苗高整齐;

③覆土厚薄要一致,小粒种子用锯末+土或河沙等;

④覆土后以稻草、地膜覆盖,保温保湿。

播种苗的抚育管理措施:

覆盖;遮荫;中耕除草;间苗;施肥;灌溉;截根;病虫害防治;幼苗移植;苗木防寒。

播种苗从种子发芽到当年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为止是其第一个生长周期可,相应的可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四个时期。

营养繁殖: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和芽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新植株的育苗方法,称为营养繁殖,又叫无性繁殖。用这种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即营养

繁殖苗。

营养繁殖的优点:

1、遗传性与母株基本一致

2、能提早开花、结果。

3、适用一些不易结实、种子很少的园林植物繁殖或某些种子繁殖比较困难的树种营养营养繁殖的缺点:

(1)繁殖材料来源不足,大面积育苗和造林受到限制;

(2)苗木根系较浅,寿命较短,抗逆性较差;多代营养繁殖会引起生长衰退。

扦插繁殖:是用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如枝、芽、根、叶等)作为繁殖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插在土、沙或其他基质中,使其生根发芽,成为新植株的育苗方法。

经过截制的繁殖材料叫插穗,用插条法培育的苗木称扦插苗。

插条成活原理:主要决定于插穗能否生根。插穗能生根则能成活。

按照不定根发生部位及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分为:皮部生根愈伤组织生根综合生根

影响插穗成活的原因:

一、插穗内在原因

(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容易生根类:在一般技术条件下就能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如黑杨类、柳树、悬铃木等。

●不太容易生根类:需要较高的技术和细致的管理,才能获得良好效果的树种,如雪松等。

●生根困难类:在—般情况下不能生根,即使采取一些特殊处理,生根率也比较低,如松

树、板栗、核桃等。

(2)母树及枝条年龄

从幼树上采取的枝条,生活力和分生能力较强,生根情况较好,随母树年龄增加,插穗生根率下降。

一年生枝条生活力和再生能力较多年生枝条强,生根情况较好。

(3)枝条的着生部位

硬枝扦插枝条中部的插穗生根数量最多,成活率最高,基部次之,上部最少;嫩枝扦插中上部枝条较好。

(4)枝条生长发育状况及营养物质含量

(5)插穗的长度

主要针对常绿树种或嫩枝扦插。

插穗上的叶子可以直接制造养分以及合成生长激素,促进插穗生根。如池杉扦插,带叶插穗成活率为93%,而不带叶的成活率仅7%。

但是,留叶量太多,容易造成水分过度蒸腾和蒸发。一般2-3片即可。

(6)插穗的留叶量

影响插穗成活的环境条件:

⑴扦插基质:主要是基质的水分、通气状况等。

⑵温度:气温和地温;一般扦插要求地温相对较高(15-25℃左右)

⑶湿度:空气的湿度、基质的湿度以及插条自身的含水量是扦插成败的重要因素。

提高空气相对湿度,以减少地上部分的蒸腾作用,保持插穗内部水分平衡;选

择通气性良好的基质。

⑷光照:遮荫虽然可以抑制蒸腾,使插穗保持水分平衡,全光照喷雾,既可保证光照,

又能控制环境的湿度。

嫁接的概念:是切取植物的枝、芽或其他器官作接穗,接在另一植株的茎干、根或其他器官(砧木)上,使之愈合成活为一独立的植株。

供嫁接用的枝、芽叫接穗或接芽。承受接穗或接芽的植株(根株、根段或枝段)为砧木。用枝条作接穗叫枝接。用芽作接穗叫芽接。

嫁接的原理:当接穗和砧木紧密结合,形成层对接后,接面创伤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逐渐填满接合部的空隙,使接穗与砧木的新生细胞紧密相接并形成共同的形成

层,向外产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木质部,两个异质部分从此结合为一体,进而

形成一完整的植株。

嫁接能够成活主要是依靠砧木和接穗之间的亲和力以及结合部位伤口周围的细胞生长、分裂和形成层的再生能力。

嫁接能否成活的关键在于:二者的组织是否愈合,而愈合的主要标志应该是维管组织系统的

联结。

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内因:

(1)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

(2)砧木、接穗的生活力

(3)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外因:温度;湿度;光照;通气

砧木的选择

(1)要与培养目的树种(接穗)有良好的亲和力;

(2)适应栽培区环境;

(3)符合栽培的特殊要求,如矮化;

(4)容易繁殖。

嫁接的主要方法:

(1)枝接

用枝条截制成接穗进行的嫁接方法。多在春季枝接

常用的枝接法很多,如:劈接、切接、插皮接、切腹接、合接、舌接、靠接等等。(2)芽接

是用生长充实的当年生发育枝上的饱满芽作接芽,于春、夏、秋三季皮层容易剥离

时嫁接,秋季是主要时期。

具体方法有嵌芽接、丁字形芽接、方块芽接、环状芽接等。苗圃中较常用的为嵌芽

接和丁字形芽接。

分株繁殖:是利用某些树种能够萌生根蘖或灌木丛生的特性,把根蘖或丛生枝从母株上分割下来,进行栽植,使之形成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压条繁殖:是将未脱离母体的枝条压入土内或空中包以湿润物,待生根后把枝条切离母体,成为独立新植株的一种繁殖方法。

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苗木移植成活的基本原理是如何维持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水分

和营养物质的平衡关系。

移植时间:是在休眠期,即从秋季10月(北方)至翌春4月。也可在生长期移植。

科学灌水原则:

1 .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灌溉。

2.根据树种的不同时期进行灌溉。

3.每次灌水湿润土层的深度应达到主要吸收根系的分布深度。

4. 根据土壤的保水能力强弱进行科学灌溉

5 .根据地区苗圃的气候特点灌溉

灌水量:一次灌饱灌足。确保根系主要分布层处于湿润状态,已达花龄的乔木,大多应浇水令其渗透到80-100cm深处。适宜的灌水量一般以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

为标准。

树木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学和生物肥料。施肥方式以基肥为主,基肥与追肥兼施。

施肥方式:(1)土壤施肥:(2)根外施肥(3)枝干施肥

栽植:将树木从一个地点移植到另一个地点,并使其继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包括起苗,搬运和种植三个环节。

起苗:将要移植的树木,从生长地连根(裸根或带土团)掘起的操作;

搬运:将起出的树木,运到栽植地点的过程;

种植:按要求将植株放入事先挖好的坑或穴中,使树木的根系与土壤密接。

起挖:将要移植的树木,从生长地连根(裸根或带土团)掘起的操作;

装运:将起出的树木,运到栽植地点的过程;

定植:按规范要求将树体栽入目的地树穴内的操作。

种植又分为定植、假植和寄植

定植:按规范要求将树体栽入目的地树穴内以后不再移走的操作。

假植:挖起的苗木不能及时运走或起运到目的地后,因诸多原因不能及时定植,需作“假植”,即将树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临时性的埋植,防止失水。

寄植:为了贮存苗木,促进生根,将植株临时种植在非定植地点或容器中的方法。

树木栽植对策:(一)适树适栽(二)适时适栽(三)适法适栽

栽植的程序:(一)定点放线(二)树穴开挖(三)树木起挖(四)装运

(五)定植(六)养护管理

大树移植的特点:(1)绿化效果快速、显著(2)移栽周期长(3)工程量大,费用高(4)影响因素多,成活难度大

影响大树移植成活的因素

1.大树年龄大,阶段发育老,细胞的再生能力较弱,挖掘和栽植过程中损伤的根系恢复慢,新根发生能力差。

2.由于幼壮龄树的离心生长的原因,树木的根系扩展范围很大(一般超过2倍树冠水平投影范围),而且扎入土层很深,使有效吸收根处于深层和树冠滴水线附近,造成挖掘大树时土球所带吸收根很少,根系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

3.大树形体高大,枝叶的蒸腾面积大,为保持其原有优美姿态,又不宜进行过重截枝;加之根系距树冠距离长,给水分的输送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大树移植后难以尽快建立地上、地下的水分平衡。

4. 树木大,土球重,起挖、搬运、栽植过程中易造成树皮受损,土球破裂,树枝折断,从而危及大树成活。

大树移植成活的关键及技术措施

1 移植季节。

2 保持生境相似并注意原向移植。

3 大型树木移植须带土球,在挖运及栽植过程中应严格注意保湿、保鲜,防止树木过度失

水是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的关键。

4 促进树根伤口愈合和新根萌发,短期内恢复和增强根系的吸收表面与能力,是大树栽植

成活的另一个关健。

5 加强种植后的树体保护,防止自然灾害及人为破坏,提高大树成活率。

整形:是指对树木植株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使之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一般在树木的幼树期进行。

修剪:是指对植株的某些器官,如干、枝、叶、花、果、芽、根等进行剪截或删除的操作。

以达到调节树势、更新造型的目的。

整形修剪的作用:1.调节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2.创造良好的通透、牢固的树体结构

3. 通过修剪使树木形成优美的自然式人工整形树姿及各种艺术造型

4. 调节树木与天线、建筑等之间的矛盾或减少风、雪危害。

整形修剪的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按需修剪

1.根据树木景观配置要求

2.根据树木生长地的环境条件

(二)随树作形,因枝修剪

(三)主从分明、均衡树势

(四)树龄不同,方法有别

(五)根据花芽着生部位、花芽形成的时间及花期

枝芽特性:

1.顶端优势:位于枝条顶端的芽或枝条,萌芽力和生长势最强,而向下依次减弱的现象

称为顶端优势。

2. 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枝条生长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着生

在同一枝条上不同位置的芽,存在大小,饱满程度差异的现象。

3. 萌芽率和成枝力:一年生枝条上芽的萌发能力,称萌芽率。常用萌发数占该枝上芽的总

数的百分数表示。

4.芽的早熟性:树木的芽形成的当年即能萌发者,称芽的早熟性,具有早熟性芽的树种或

品种一般萌芽率高,成枝力强,花芽形成快,开花早。

5. 分枝角度:枝条抽出后与其着生枝条间的夹角。在一年生枝上抽生枝条的部位距顶端越

远,则分枝角度越大。

修剪时期一般分为:

1、休眠期修剪(又称冬剪):大多落叶树种的修剪,宜在树体落叶休眠到春季萌芽

开始前进行。一般修剪程度大的修剪方法主要在休眠期修剪。

2、生长期修剪(夏剪):主要目的是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性能,一般采用轻剪,

以免因剪除枝叶量过大而对树体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修剪的基本手法:

1、休眠期修剪:短截、回缩、疏枝、长放

2、生长期修剪:摘心、剪梢、抹芽、除萌、

修剪方法概括为:截、疏、放、伤、变

休眠季的修剪方法:

1、短截:一年生枝条剪去一部分叫短截。

根据修剪程度可分:轻短截、中短截、重短截、极重短截

2、回缩:多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称回缩

3. 疏枝

4、放:营养枝不剪称甩放或长放。

整形修剪的基本操作过程

1) 侧枝短截法

短截时,先选择正确的剪切部位,应在侧芽上方约0.5 cm处,以利愈合生长;剪口平整略微倾斜,与芽的方向相反。短截枯枝时要剪到活组织处,不留残桩。

2) 侧枝疏剪法

疏枝时必须保证剪口下不留残桩,正确的方法应在分枝的结合部隆起部分的外侧剪切, 要剪口平滑,利于愈合。

3) 大枝锯切法

大枝通常枝头沉重, 锯切时易从锯口处自然折断,将锯口下母枝或树干皮层撕裂,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具体方法如下: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笔记整理)汇编

园林树木栽培学 绪论 1、园林树木栽培学定义:是对园林树木进行种植、养护与管理的应用学科门类。 2、园林树木栽培的实践内容及特点: (1)树木栽培的基础是个体生长发育 (2)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适树适栽的目的以树木健康为原则 (4)树木健康的标准通过栽培养护来保证 第一章 园林树木的分类 依据树木生长类型:乔木类,灌木类,丛木类,藤木类,匍地类 依据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 热量:热带树种,亚热带树种,温带树种,寒带亚寒带树种 水分:耐旱树种,耐湿树种,湿生树种 光照:喜光树种,中性树种,耐荫树种 空气:抗风树种,抗烟害和有毒气体树种,抗粉尘树种,卫生保健树种 土壤:喜酸性土树种,耐碱性土树种,耐贫瘠土树种,海岸树种 园林树木的景观应用:1.组织造景2.调节空间3.凸显季节4.改观地形 园林树木美化功能的意义与特点 ●季节 ●年龄 ●园林配景 ●人格化(如:牡丹比喻富贵) ●借喻 ●园林树木美(单体美) 园林树木个体的观赏特性 (一)园林树木的色彩 1.叶色基本叶色、特殊叶色 2.花色 3.果色 4.枝干色 (二)园林树木的形态 1.体量 2.树形 3.质地 4.叶形 5.花形与花相 6.枝干形态 7.根系奇观 (三)园林树木的其他属性1.花香2.声响3.阴影4.动姿 (四)园林树木的一般美学特性1.自然特性2.时空特性3.延伸特性 园林树木改善环境的作用: 1.空气质量方面: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阻滞尘埃 2.温度:降温 3.水分:涵养水源;叶片蒸腾作用;净化水;湿地保护水源 4.光照:减少光照 5.声音:绿化带减少噪声 园林树木保护环境的作用: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防风固沙3.其他4.监测大气污染 园林树木的生产功能:药用;食用;香料;其他 树木的生命周期:树木繁殖成活后经过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衰老更新,直至生命结束的全过程。实生树的生命周期具有两个明显的发育阶段,即幼年阶段和成年阶段 幼年阶段:从种子萌发到具有开花潜能之前的一段时间 成年阶段:幼年阶段到达一定生理状态之后就获得形成花芽的能力,从而达到性成熟阶段

园林树木栽培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一、名词解释 1. 物候期:是指树木有规律的年复一年地生长(重演),构成树木一生的生长发育,树木有节律的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树木器官动态时期。(年周期:树木自春季休眠芽开始萌发,经过夏秋生长,冬季再以休眠芽过冬,到第二年春天休眠芽萌发前的这一段时间。)物候期的特征:顺序性和连续性、重演性、各个物候期高峰相互错开。) 2. 花芽分化:由叶芽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为花芽生理和组织状态的过程。(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花芽分化类型:春秋分化型、冬春、一年多次、当年一次分化开花型、不定期开花型) 3. 定植:按照设计要求树木栽植以后不再移动,永久性地生长在栽种地。(移栽包括:起掘、搬运、种植)(种植:包括假植、移植、定植) 4. 整形:是指对树木植株施行一定的技术措施,使之形成栽培者所需要的树体结构形态。 5.有性生殖: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6.营养繁殖:由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7.古树:我国古树保护法规定凡达100年树龄者。 8.名木:具有历史意义、教育意义、或在其他方面具有社会影响而闻名于世的树木。 9.芽的异质性:由于芽形成时,枝叶生长的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使着生在同一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存在大小、饱满程度差异的现象。 10. 低温春化: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这一过程叫做春化阶段,而使花卉通过春化阶段的这种低温刺激和处理过程则叫做春化作用。 11.单轴分枝:顶芽不断向上伸张形成,主干明显。 二、选择题 1、生产实践中根据繁殖方法将根系分为3类,不包括下面(D)类 A 实生根系 B 茎源根系 C 根蘖根系 D 直根系 2、落叶大树移栽时,土球直径应为树干直径的( D )倍。 A. 4~5 B. 4~6 C. 6~10 D. 8~12 3、树木栽植时期一般以( C ) A.休眠期栽植为佳 B.冬季栽植为佳 C.晚秋和早春为佳 D、初夏为佳 4、下列不属于古树名木的生物学特点(B) A、通常起源于种子繁殖 B、萌发力不强 C、生长缓慢 D、木材强度高 5、下列那一项不是古树复壮的技术措施:(D) A:施腐叶土 B:土壤翻晒 C:设置复壮沟 D:堵树洞 6、树木安全: 树木安全措施不包括以下哪种( D ) A.树木支撑 B.悬吊(吊枝) C.螺栓加固 D.仪器探测 7、繁殖方法 树木的繁殖方法有:播种、压条、分株、扦插、埋根、嫁接 8、土壤改良方法: 土壤质地的改良常有的方法:_培土_、_增施有机质_、_增施无机质_。(A) A、培土、增施有机质、增施无机质 B、培土、增施有机质 C、增施有机质、增施无机质 D、培土、增施无机质 土壤改良及其方法不包括以下哪种(C)

园林树木栽培学笔记

第一章园林树木得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树木得生长发育 第二节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 ?一、根系得生长发育 ?二、枝条得生长与树体骨架得形成 ?三、叶与叶幕得形成 ?四、花得形成与开花 ?五、果实得生长发育 ?六、园林树木各器官得相关性 一、根系得生长发育 ?(一)根系得年生长动态 ?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2、年生长有高低峰 ?(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 ?(2)根系出现高低峰得次数与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 ?(3)夜间快于白天 ?(二)根得生命周期 ?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一般要超过地上部分,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部分得生长保持一定得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就是指须根随着前端得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得有限性与向心更新 ?4、根得寿命长于地上部分 二、枝条得生长与树体骨架得形成 ?(一)芽得特性 ?1、芽得异质性 ?(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得营养状况与外界环境条件得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得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得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得异质性。 ?(2)芽得异质性得变化 ①顶芽比侧芽饱满如云杉、油松、杨树 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与隐芽如丁香,果树 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与多数阔叶树。 ?(3)应用利于剪口芽得强弱增强或缓解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所以要抑制树势或促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得,枝条中部得芽常抽生粗壮得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加花果产量。 ?3、芽得早熟性与晚熟性 ?(1)晚熟性芽当年形成后,需经过冬季才萌发得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得树木。 ?(2)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能萌发得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 ?(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得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得,则称萌芽力弱。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

1.树木的生命周期是指从繁殖(如种子萌芽,扦插)开始,经过多年的生长、开花或结果、 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他反应了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P1 2.离心生长:树木自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生长,根具向地性,向纵深发展,在土中 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地上芽具背地性,向空中发展,形成各级骨干枝和侧生枝。这种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离心秃裸:阻碍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打枝”,统称为离心秃裸。 壮年期是指从树木生长势自然减慢,大量开花结实开始,到结实量大幅度下降,树冠外缘小枝出现干枯时为止的时期。 衰老期:是从树木骨干枝及骨干根生长发育显著衰老退到整个植株死亡为止的时期。 园林树木物候期变化具有3个明星的特点:顺序性、重叠性、重演性 园林树木的根系可分为:实生根系、茎源根系、根蘖根系 顶端优势:树木顶端的芽或枝条在生长上比其他部位的芽或枝条占有优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园林树木中心干的强弱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称为树木的干性。 花芽分化:树木新梢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体内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一部分叶芽内部的生理和组织状态便会转化为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这个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2.容器育苗的优点 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容器育苗的优点显而易见。 一、不受栽植季节限制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便于合理安排劳力,有计划地进行分期栽植。 二、节约种子每个容器播2~3粒种子,种子利用率相当高,往往比常规育苗节约2/3至3/4的种子。 三、可缩短育苗年限,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一般常规育苗需要8~12个月,苗木才能出圃栽植,但采用容器育苗,只需3~4个月或更短的时间,苗木即可出圃。而且容器苗出圃时,省去了起苗、假植等环节。育苗全过程都可实行机械操作,为育苗工厂化创造了条件,大大节约了时间、土地。 四、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容器育苗可以提前播种,延长苗木生长期,加之管理方便,可以满足苗木对温、湿度和光照的要求,促进苗木迅速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五、可以提高栽植成活率容器栽植是全根全苗,根部不受损伤,可大大提高栽植成活率。 六、有利于提早发挥效益容器育苗所用培养基肥力高,有利于苗木生长。根系发育好,抵抗不良环境能力强。栽后缓苗期短,甚至不缓苗,有利于提早发挥造林效益。 容器育苗的缺点: 1、育苗技术要求高,营养土的配方要因树种而异。 2、育苗成本比裸根苗高。 3、容器选用不当,会造成苗木根系生长畸形,影响造林以后苗木的生长。 4、苗木运输成本比较高。 3.不同类别的树木的更新特点? ①①具有潜伏芽的树种 ②无潜伏芽的树种 ③具有顶芽无侧芽的树种 ④根蘖更新的树种 ⑤灌木类树种

园林专业主要课程

素描、色彩、立体构成 设计初步、风景园林导论、园林树木、花卉、景观生态学 中外园林史、计算机辅助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园林建筑、城市规划原理 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植物造景、风景区规划、园林建筑环境设计 某211工程大学的专业介绍—— 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 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能掌握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方法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宾馆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综合人才。学制四年,毕业生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主要专业课程:素描、色彩、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计算机设计、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影视及音乐厅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建筑设计基础、园林艺术、建筑装饰概预算、装饰施工与监理等。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业、会展及广告业等范围就业。 园林专业(本科、学制四年) 本专业培养掌握系统的风景与园林科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相应领域一定的理论研究、应用技术、科技开发和行政管理能力,能适应园林、城建、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风景与园林科学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有美术、园林设计基础、风景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风景与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室外场景设计、风景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植物栽培学等。毕业生适合从事城市园林绿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旅游规划与管理、园林植物生产与经营、城市规划与建设、风景园林科学研究与教学、环境保护与管理等工作。 我知道某“211”工程大学本科园林专业课程: 高等数学 植物学 美术 园林测量学 园林工程制图 气象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园林设计基础 人体工程 园林树木学 CAD辅助设计 园林建筑结构与工程力学 生态学 风景园林艺术 花卉学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园林建筑 插花花艺设计 3D模型场景建立 风景园林设计 园林管理 专业英语 室内装修与室内园林 园林工程概预算 科技写作 风景旅游区与森林公园规划 园林计算机图形处理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 园林工程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环境保护 园林史 鲜切花生产技术 园林树木栽培学 工程地质 园林土壤学 植物生理学 室外场景模型设计 钢笔画 园林文学 园林工程招标与投标 园林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 旅游学概论 盆景学 环境保护 以上课程有必修选修,恕不细分,当然还要学公共课程例如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法律基础、毛概、邓论和三个代表、马哲、马经、就业指导。还有其他人文类、艺术类非专业的选修课。我就学了大概70门。

园林树木栽培学模拟试题 带答案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题 一、多选题 1.温带地区最适宜的植树季节是 A ,我国大部分地区和大多数树种以 B 和 C 栽植最为适宜。 A.休眠 B.秋末 C.早春 D.盛夏 2.树木的修剪时期,大体上可以分为AB A.休眠期修剪 B.生长期修剪 C.四季都可以 D.最冷最热时 3.修剪的程序有ABCDE A.一知 B.二看 C.三剪 D.四拿 E.五处理 4.起苗的方法AB A.裸根起苗 B.带土球起苗 C.都不是 5.施肥的方法有AB A.土壤施肥 B.根外施肥 C.都不是 6.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可分为ABC A.冻害 B.冻旱 C.霜害 D.热害 7.种子储藏的方法ABCD A.干藏法 B.湿藏法 C.低温贮藏 D.真空贮藏 8.苗床分为ABC A.高床 B.平床 C.低床 9.硬枝扦插育苗剪取插穗要求(ACD ) A. 每根插条上带有2-3个芽 B.剪口只能是平口 C.剪口应平滑不能撕裂 D.上下剪口距芽1厘米。 10.嫁接技术要求(ABCD )

A.平 B.快 C.齐 D.紧 二、单选题 1.修剪时剪口距剪口芽的距离是 B 厘米比较合适。 2.一般乔木的土球直径为根颈直径的 A 倍,为胸径的 B 倍。 A.8--10 B.9-12 C.2--3 D.12--13 3.下列 D 不是栽植的技术环节。 A.起苗 B.运输 C.定植 D.配植 4.旱生园林植物的浇水原则是 B 。 A.宁干勿湿 B.见干见湿 C.宁湿勿干 D.干透浇透 5.短截有轻、中、重之分,一般轻短截是减去枝条的 A 。 A.顶芽 B.1/3以内 C.1/2左右 D.2/3左右 6.播种时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直径的B A.1倍 B.2--3倍 C.5倍 D.10倍 7.栽植树木时栽植穴底应该放A A.表土 B.底土 8.为了避免室内盆花生长向光性一般采用 C . A.倒盆 B.换盆 C.转盆 D.上盆 9.广义的栽植包括的基本环节有 B A.起苗移植假植种植 B.起苗搬运种植栽后管理 C.起苗移植假植栽后管理 D.移植假植搬运栽后管理 10.属于阴性植物为A

园林树木栽培学笔记样本

第一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树木生长发育 第二节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 ?一、根系生长发育 ?二、枝条生长与树体骨架形成 ?三、叶和叶幕形成 ?四、花形成和开花 ?五、果实生长发育 ?六、园林树木各器官有关性 一、根系生长发育 ?(一)根系年生长动态 ?1、根系生长普通比地上某些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某些,秋季晚于地上某些。 ?2、年生长有高低峰 ?(1)高低峰浮现往往与地上某些交错进行 ?(2)根系浮现高低峰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关于 ?(3)夜间快于白天 ?(二)根生命周期 ?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普通要超过地上某些,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某些生长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是指须根随着前端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有限性和向心更新 ?4、根寿命长于地上某些 二、枝条生长与树体骨架形成 ?(一)芽特性

?1、芽异质性 ?(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不同,处在同毕生长枝上不同部位芽在大小,饱满限度乃至性别上差别,这种现象称为芽异质性。?(2)芽异质性变化 ①顶芽比侧芽饱满如云杉、油松、杨树 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和隐芽如丁香,果树 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和多数阔叶树。 ?(3)应用利于剪口芽强弱增强或缓和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 因此要抑制树势或增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枝条中部芽常抽生粗壮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长花果产量。 ?3、芽早熟性与晚熟性 ?(1)晚熟性芽当年形成后,需通过冬季才萌发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树木。 ?(2)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能萌发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 ?(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比例,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则称萌芽力弱。 ?成枝力:母枝上萌发芽能抽发长枝(15cm以上枝)能力,凡能长出长枝4条以上者,算是成枝力强;普通只能长1-2条长枝成枝力弱。 ?(2)不同树种萌芽力和成枝力不同 ?萌芽力和成枝力强树种:榆、松、枫、杨、柳等。 ?萌芽力和成枝力弱树种:梨、丁香、国槐、臭椿等。 ?萌芽力强而成枝力弱树种:桃、杏等。 云杉和松树萌芽力和成枝力强弱?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题

园林树木栽培学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5×4) 1.乔木有明显发达独立主干的高大园林树木 2.光照生态型园林树木进化过程中对光照适应性形成的生态类型。 3.年生长周期一年中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表现。 4.假植园林树木栽植过程中因故不能定植时采取的临树性栽植保护措施。 5.古树名木分级依据树木生长年限或历史意义而划分的保护性管理级别。 二、填空(20×2) 1.园林树木的栽培学分类,按栽培用途可分为林木、荫木等。 2.园林树木的引种栽培原则,主要为适地适树、逐步驯化。 3.花木是园林树木中最具色彩的树种,其中黄色春花类乔木有黄玉兰、马褂木。4.我区常用模纹篱树种中,常绿红叶类有红花继木、红叶石楠。 5.景观树选择中,最具代表性的黄果类灌木树种有火棘、海棠。 6.我区近年引种栽培的耐寒棕榈科树种有布迪椰子、加拿利海枣。 7.藤本树种在垂直绿化中的作用显著,其中具卷须的有葡萄、美国地锦。 8.不定芽由树体皮层细胞演变而来,是树木更新修剪的重要基础。 9.抗旱树种根系器官的旱生性状,表现为垂直根发达、须根稀少。 10.极端温度,指造成树体伤害的最高温度或最低温度。 11.小气候的形成缘于局部地理条件的影响,大的如山体、小的如庭院。 12.我区落叶树种秋、冬季栽植的主要养护措施为裹干、修剪。 13.园林树木栽植时,定植水必须一次性浇透,围堰直径应略大于根盘范围。14.季相彩叶树种是园林树木中的观赏佳品,秋黄叶乔木树种有银杏、无患子。15.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主要目的为调节树体生长势、调整树体观赏型。 16.地被园林树种在生态配置中具重要地位,优良树种有龟甲冬青、铺地柏。17.生态园林绿地建设中应以植物为主,其中又以树木的作用最大。 18.地被观赏竹中,我区常见栽培的有菲白竹、菲黄竹。 19.绿篱树木的整形修剪方式,主要可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 20.观干园林树种中,具扭曲枝干的有龙爪槐、龙爪柳。 三、是非题(10×1) 1.园林树木栽培的肥料管理中,夏季追肥多采用幅射状沟施法。(×)2.园林树木夏季修剪的主要手法有疏枝、摘心等。(√)3.嫁接繁殖中,砧穗亲和力是影响其成活与否的先决条件。(√)

园林树木及栽培0663湖北教育考试院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园林树木及栽培课程代码:06633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园林树木栽培学是研究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移栽定植、养护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的大小周期,掌握树木从移栽定植及其养护管理的主要栽培环节和技术要领,学会分析树木生长发育中的各种主要矛盾,并提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具备组织和实施树木挖掘、运输、栽植、水肥管理及整形修剪的现场操作和进行相关教学与科研的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园林树木及栽培以园林树木学、土壤学、农业化学、森林气象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为基础理论,是园林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第1章树木生长发育的生命周期和年周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掌握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与特点,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原理、依据及其实践意义;树木衰老与复壮的机理。要求熟记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树木的物候、变化规律及其实践意义,重点掌握树木复壮、树木物候变化的规律、落叶树物候期的特点及其与此相应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依据;树木衰老复壮的机理;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个体发育阶段;树木的主要物候期(重点) 识记:生命周期;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划分;年生长发育周期 理解:树体发育阶段分区的内部条件;春化阶段与光照阶段的意义 应用:树木衰老复壮的措施;落叶树年周期中的主要物候期的划分方法、特点及其与周年管理的关系。(二)树木个体发育阶段的特点;树木的年龄时期;树木年生长周期中的发育阶段和常绿树的物候(次重点)识记:实生树与无性繁殖树木年龄时期的差异;树木年周期中的两个主要发育阶段

《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实训》-课程标准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训》课程标准 一、学时数和适用专业 学时数:24 适用专业:园艺技术专业(三年高职),园林技术专业(三年高职)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园林树木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是基于种苗工、花卉工、绿化工等具体的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构建课程教学标准,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开展工学结合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任务: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具备指导和组织园林树木栽培的施工能力,达到高级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园林树木栽培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园林技术专业所覆盖的各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园林行业企业园林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敏锐的观察与思维能力,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养成严谨务实、吃苦耐劳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课程结业后,学生能胜任种苗工、花卉工、绿化工等岗位的工作。 三、前导课程和后续课程 前导课程:植物生长与环境、园林树木、花卉学等。 后续课程: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植物配置、园林建筑设计等。 四、课程基本要求 1.掌握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生态环境对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2.掌握园林树木繁殖育苗技术、园林树木的栽植、培育、养护的方法。 3.掌握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规划与选择等内容,学会园林树木整形修剪技术,使同学们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基础原理,了解园林树木栽培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掌握园林树木栽培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具备指导、组织园林树木栽培及施工的能力,达到高级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 五、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在统筹选取教学内容上,始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设置及要求来进行,突出每一模块的应用性,而不是学术上的理论性。力争做到以“企业实际工作操作过程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技能经验、策略性知识”为主,“事实性、概念

园林树木栽培学作业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起止时间、特点,以及栽培养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物候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3. 园林树木的年周期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起止时间和栽培养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4.花芽分化包括几个时期?那个时期是花芽分化的临界期?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授粉受精的因素有哪些?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有哪些? 6.落花落果一般一年出现几次,各次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座果率? 7.如何促进果实发育? 8.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如何?了解这些相关性在园林栽培实践中有何意义? 9.茎枝的生长类型? 10.树木根系的起源类型有哪些?并解释。 11. 简述树木根系的生长习性。 二、名词解释 1.萌芽力与成枝力 2.早熟性芽与晚熟性芽 3.芽的异质性 4.芽的潜伏力 5.顶端优势、(叶幕) 6.干性与层性 7.花芽分化 8.单性结实 9.无融合生殖 第二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一、问答题 1.生态因子中的光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2.生态因子中的温度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温度有何影响? 3..耐旱、耐湿树种形态的生理适应特征有哪些? 4.土壤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5.何谓保护地?保护地土壤有何特性? 6.徐州地区种植的香樟为何叶子会发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二、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因子 2.温度三基点 3.生物学零度 4.主导因子 5.土壤肥力 6.盐土 7.碱土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1.论述各类绿地的环境特点和树种的选择。 2.论述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3.什么是适地适树?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途径有哪些?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如何选择? 4.按种植点的平面关系园林树木有哪些配置形式? 5.论述按配植效果的景观园林树木有哪些配置形式. 6.论述进行树种配置时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7.论述混交树群的优点. 8.论述混交树群的树种如何选择与搭配. 9.林带的结构形式有几种?如何应用? 10.论述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一般有几种类型? 11.名词解释:林带、单纯林、混交林、生态园林 第四章园林树木栽植 一、问答题 1.植树工程的施工原则是什么? 2.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有哪些? 3.植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4.栽植修剪的目的是什么? 5.栽植成活的关键是什么?栽植成活与哪些因素有关? 6.春季植树和秋季植树各有什么特点? 7.土方放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8.成片绿地如何定点、放线? 9.建植草坪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10.何谓特殊的立地环境? 11.铺装地面栽植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12.论述铺装地面的树木栽植技术。 13.论述容器栽植的有哪些特点? 14.论述干旱地的干旱地的环境特点及树木栽植技术。 15.适于盐碱地栽植的主要树木种类有哪些? 16.论述盐碱地的雪松栽植技术。 17.常见的无土岩石立地类型主要有哪些? 18.无土岩石立地条件如何改造? 19.论述屋顶花园的作用。 20.论述屋顶花园的环境特点。 21.适于屋顶花园栽植的树种有哪些? 22.屋顶花园的栽植类型有哪些? 23.论述屋顶花园的树木栽植技术。 二、名词解释 1.植树工程 2.假植 3.号苗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资料

园林树木栽培学 题型: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问答 1.概念题 生态幅:1.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 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高点(或称耐受性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 幅或生态价。2.一种生物对每一个环境因素都要求有适宜的量,过多或不足都会使其 生命活动受到抑制,乃至死亡,这种生物对每一个因素的耐受范围成为生态幅。 离心生长:树木子繁殖成活后,以根颈为中心生长,根具有向地性,向纵深发展,在 土中逐年发生并形成各级骨干根和侧生根;地上芽具背地性,向空中发展,形成各级 骨干枝和侧生枝。这种由根颈向两端不断扩大其空间的生长,称为离心生长。 离心秃棵:在树体离心生长过程中,以离心方式出现的根系“自疏”和树冠的“自然 打枝”,统称为离心秃棵。(自然打枝:树体的茎枝不断离心生长过程中,外围生长 点增多,枝叶茂密,使树木内膛光照恶化,壮枝竞争养分的能力强,内膛骨干枝上早 年形成的侧生小枝得到的养分少、长势较弱,虽然开花结实较早,但寿命短,逐年由 骨干枝基部向枝端方向出现枯落,这种现象成为自然打枝。自疏:根系在离心生长过 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干根上早年形成的须根,由基部向根端方向出现衰亡,这 种现象称为自疏。) 向心更新:随着徒长枝的扩展,加速主枝和中心干的先端出现枯梢,全树由许多徒长 枝形成的树冠,逐渐代替原来衰亡的树冠。当新树冠达到最大限度以后,同样会出现 先端衰弱、枝条开张而引起的优势部位下移,从而又可萌生新的徒长枝来更新。这种 更新和枯亡的发生,一般都是由外向内(冠向膛)、由上而下(顶部到基部),直至 根颈部进行的,故称为向心更新和向心枯亡。 向心枯亡: 生长:通常是指体积和重量增加的量变过程,从细胞水平上来讲是细胞的分裂和伸长,这种体积和重量的增长是不可逆的,可分为营养体生长和生殖体生长两部分;生长还 包括有限结构的生长和无限结构的生长,如根、茎能依靠分生组织不断地分裂与延伸,而叶、花、果实等长到一定的大小后则不再生长。 发育:是植株体生活史中结构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从细胞水平上来看是 树木细胞的分化,性机能的成熟,开花结实的过程。

最新园林树木栽培学笔记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第一节树木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园林树木个体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生长发育 ?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三、叶和叶幕的形成 ?四、花的形成和开花 ?五、果实的生长发育 ?六、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 一、根系的生长发育 ?(一)根系的年生长动态 ?1、根系生长一般比地上部分时间长春季早于地上部分,秋季晚于地上部分。 ?2、年生长有高低峰 ?(1)高低峰出现往往与地上部分交错进行 ?(2)根系出现高低峰的次数和强度与树种、年龄等有关 ?(3)夜间快于白天 ?(二)根的生命周期 ?1、幼年期根系生长速度一般要超过地上部分,逐渐减慢,直至与地上部分的生长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2、局部自疏与更新始终发生。 ?自疏(根系)是指须根随着前端的生长由基部向根端枯死。 ?3、根系生长的有限性和向心更新 ?4、根的寿命长于地上部分 二、枝条的生长与树体骨架的形成 ?(一)芽的特性 ?1、芽的异质性 ?(1)概念由于芽随枝条生长时,内部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条件的不同,处在同一生长枝上不同部位的芽在大小,饱满程度乃至性别上的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芽的异质性。 ?(2)芽的异质性的变化 ①顶芽比侧芽饱满如云杉、油松、杨树 ②顶芽自枯,上部芽饱满,基部为扁芽和隐芽如丁香,果树 ③上、中部芽饱满,基部为隐芽,多数灌木和多数阔叶树。 ?(3)应用利于剪口芽的强弱增强或缓解树势,弱芽生长势弱,易潜伏或发弱枝。 所以要抑制树势或促进壮枝分化花芽,只要剪口留瘪芽就能达到目的,枝条中部的芽常抽生粗壮的营养枝,适于做骨干枝或延长枝,壮芽易生壮枝,或转化为花芽,增加花果产量。 ?3、芽的早熟性与晚熟性 ?(1)晚熟性芽当年形成后,需经过冬季才萌发的芽,如丁香、山杏等早春开花的树木。 ?(2)早熟性芽当年形成、当年能萌发的芽,如珍珠梅,国槐,月季。 ?4、萌芽力与成枝力 ?(1)概念萌芽率(萌芽力):枝上芽(定芽)萌发数量的百分比,萌芽率超过50%称为萌芽力强;低于50%的,则称萌芽力弱。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习报告

园林树木栽培学实习报告 本次在杭州的园林树木栽培学实习,调研了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服务区、绍兴护城河绿化带、运河公园、国美园艺、杭州太子湾公园、长桥公园、杭州花圃、西湖西进、西溪湿地公园等地的园林树木栽培及养护情况。下面将从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规划与选择、园林树木栽植与养护调查、大树栽植调查、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四个方面对实习情况进行汇报。 1园林绿化树种的调查、规划与选择 1.1生态条件:光照、坡向、地形、土壤类型、土壤水分、病虫害危害程度、空气污染程度及主要污染物、风等。 调查地点: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服务区 宁杭高速公路东庐山服务区坐落于南京市溧水县境内,秦淮河源头的东庐山脚下,位于宁杭高速公路宁杭方向20公里处。该地区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起伏不大,加之服务区规划建设对地形进行过平整处理,因此地形平坦,适宜众多平原植物的生长。该地区的气候条件良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区域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度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度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因此是常绿阔叶林生长的良好环境,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植物等是该地区常见的常绿阔叶林树种。 该地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红壤土,铁铝物质富集明显,随水的保持效果好,加之该地区年降水丰富,保证了该地区土壤水分的充足。由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红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也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长的良好土壤类型。 空气污染程度较小,由于位于宁杭高速公路旁,因此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为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等,另外还有一些来源于燃烧煤和地上的扬尘的悬浮颗粒物等。 机动车尾气对植物生长存在着影响,具体表现在使植物生长过度或使其发育过慢或得病,有尾气污染环境下的植物长势明显不如正常环境下的植物,出现黄叶及枯萎的现象比较严重,比如香樟叶子的黄化等;一氧化氮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较小,但是在雨天尤其是夏季雷雨天气,一氧化氮先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再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即形成硝态氮肥,对植物的生长有利;二氧化硫因为会形成酸雨,因此对植物的生长危害大;氮氧化合物与碳氢化合物在阳光照射下能生成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同样会危害植物的健康;悬浮颗粒物常吸附着铅镉、农药等有害物质,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危害。

插花艺术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插花艺术课程代码:664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插花艺术基础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园林专业(本科)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花卉装饰是研究插花的基本造型理论、制作技艺、装饰方法,以及作品品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科学。本课程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课程,为学生了解插花艺术基础,掌握插花的基本造型原理、方法与步骤以及插花花材的保鲜方法,学会鉴赏与品评插花艺术作品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发掘和宏扬中华插花艺术,同时让学生了解插花艺术的发展状况和各种插花艺术的风格特点,掌握插花技巧,丰富文化生活,美化环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理论知识方面:重点掌握形式美法则(统一与变化、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在插花艺术造型中应用的一般原则;掌握东西方插花艺术发展的历史与风格分类、插花保鲜的基本方法、插花品评鉴赏的国际与国内标准;了解经典花型及不同插花造型对花材的基本要求。在实践技能方面:通过插花练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东方插花传统的主枝的比例以及直立式、倾斜式和下垂式等自然式插法,西方传统插花三角型、半圆型、L型、S型、扇型等几何型插法,现代插花平行、加框、台阶、架构、铺陈等自由式插法;掌握花材的修剪、弯曲与固定;了解插花的命名与保鲜技巧;通过参加比赛或参观展览,了解插花作品鉴赏与品评标准,能对不同作品进行准确品评与欣赏。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插花艺术基础》是园林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先修课程主要有素描、水彩、水粉、园林树木学、园林树木栽培学、花卉学、园林艺术原理等。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掌握插花的概念及相关名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插花的定义与范畴(次重点) 识记:插花艺术、花卉装饰、花艺设计、花卉艺术、花道。 理解:插花与花卉艺术、花卉装饰、花艺设计、花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园林树木栽培学复习题

标注“√”为重点!考试格式同“园林植物的装饰和应用” 第一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问答题: √1.什么是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起止时间、特点,以及栽培养护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物候观察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3. 园林树木的年周期包括几个时期,各时期的起止时间和栽培养护的注意事项是什么?√4.花芽分化包括几个时期?那个时期是花芽分化的临界期?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授粉受精的因素有哪些?提高授粉受精的措施有哪些? √6.落花落果一般一年出现几次,各次落花落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提高座果率?7.如何促进果实发育? √8.园林树木各器官的相关性,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相关性,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性如何?了解这些相关性在园林栽培实践中有何意义? √9.茎枝的生长类型? √10.树木根系的起源类型有哪些? √二、名词解释 1.萌芽力与成枝力 2.早熟性芽与晚熟性芽 3.芽的异质性 4.芽的潜伏力 5.顶端优势、(叶幕) 6.干性与层性 7.花芽分化 8.单性结实 9.无融合生殖 第二章园林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的关系 一、问答题 √1.生态因子中的光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2.生态因子中的温度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温度有何影响? √3..耐旱、耐湿树种形态的生理适应特征有哪些? 4.土壤如何影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 √5.何谓保护地?保护地土壤有何特性? √6.徐州地区种植的香樟为何叶子会发黄?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常用的解决方法) √二、名词解释 1.环境生态因子 2.温度三基点 3.生物学零度

4.主导因子 5.土壤肥力 6.盐土 7.碱土 第三章园林树种的选择与配置 1..论述各类绿地的环境特点和树种的选择。 √2.论述树种选择的意义与原则 √3.什么是适地适树?达到适地适树要求的途径有哪些?园林中各种用途树种如何选择? 4.按种植点的平面关系园林树木有哪些配置形式? 5.论述按配植效果的景观园林树木有哪些配置形式. √6.论述进行树种配置时确定栽植密度的原则. √7.论述混交树群的优点. √8.论述混交树群的树种如何选择与搭配. √9.林带的结构形式有几种?如何应用? √10.论述生态园林植物群落一般有几种类型? √11.名词解释:林带、单纯林、混交林、生态园林 第四章园林树木栽植 一、问答题 √1.植树工程的施工原则是什么? 2.对苗木质量的要求有哪些? √3.植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哪些? √4.栽植修剪的目的是什么? √5.栽植成活的关键是什么? √6.春季植树和秋季植树各有什么特点? 7.土方放样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8.成片绿地如何定点、放线? √9.建植草坪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 √10.何谓特殊的立地环境? √11.铺装地面栽植的环境有哪些特点? √12.论述铺装地面的树木栽植技术。 √13.论述容器栽植的有哪些特点? √14.论述干旱地的干旱地的环境特点及树木栽植技术。 √15.适于盐碱地栽植的主要树木种类有哪些? 16.论述盐碱地的雪松栽植技术。 √17.常见的无土岩石立地类型主要有哪些? √18.无土岩石立地条件如何改造? √19.论述屋顶花园的作用。 √20.论述屋顶花园的环境特点。 √21.适于屋顶花园栽植的树种有哪些?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城市林学(0907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城市林学(0907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一.研究方向 01不区分方向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7高等数学或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 ④833森林生态学或851植物生理学 三.复试笔试科目 原来树木栽培学或森林培育学 四.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 707高等数学: 【1】《微积分》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线性代数》赵树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715数理统计(含概率论): 【1】《数理统计》贾乃光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谢式千,潘承毅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833森林生态学: 【1】李俊清,森林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儒泳,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51植物生理学: 【1】植物生理学(第五版),潘瑞炽主编(华南师大),高等教育出版社【2】现代植物生理学,李合生主编(华中农大),高等教育出版史 【3】植物生理学,武维华主编(中国农大),科学出版社 2.复试参考书目 《园林树木栽培学》吴泽民主编,2012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森林培育学》(第二版),中国林业出版社,沈国舫,翟明普主编; 五、北林城市林学复习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

园林树木栽培学 复习

树木栽培学 园林树木的生命周期:从种子萌发起,经过幼年生长、开花结果、衰老直至树体死亡的整个时期,反映树木个体发育的全过程,是树木生命活动的总周期。 园林树木的年周期:一年中所经历的生活周期。 生长发育过程总体表现为“慢-快-慢”的S形曲线式生长规律。 根据树高加速生长期出现的早晚,可分为速生树种、中生树种和慢生树种。 实生树的个体发育阶段: 1.胚胎阶段:卵细胞受精形成合子到胚具有发芽能力以种子形态存在时至 2.幼年阶段 3.成熟阶段:具有开花潜能,可通过发育的年循环而反复多次地开花结实 4.衰老阶段:树木经过多年的开花结实后,出现衰老和死亡的现象 多年生实生树树体发育阶段,表现为:“干龄老、阶段幼;枝龄小、阶段老”。 无性繁殖树的概念:利用植物细胞全能性,选取树体上一定部位的枝条、根段、芽和叶等,通过扦插和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培育出的独立植株。 无性繁殖树的发育特性:取决于母树的发育阶段和部位,不但有成熟和衰老阶段,而且也可能有幼年阶段。 树木的年生长周期:指树木每年都有与外界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变化,并呈现一定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即树木的年生长周期,简称年周期。 落叶树木的年周期及特点: 1.休眠转入生长期:树液流动,芽膨大,叶初展,抗寒能力减弱,遇突然降温,易 发生寒害或冻害 2.生长期:经历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落叶等过程。生长期是园林树木的生态效 益与观赏功能发挥的最好的时期 3.生长转入休眠期:养分的转化,贮藏阶段,不当的管理手段或不良环境,会影响休 眠期的正常转入。 4.休眠期:抗性强,生命活动较微弱、缓慢。 常绿树木的年周期特点: 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外观形态变化。 2.落叶期多数在新叶萌发期落叶。 3.生长发育表现出多次性,如多次开花,多次抽梢,果实发育期长等。 4.无自然休眠期,但会因高温或低温而被迫休眠。

园林树木栽培学-特殊立地环境树木栽植

特殊的立地环境:是指具有大面积铺装表面的立地、盐碱地、干旱地、无土岩石地、环境污染地及容器栽植地等。 第一节铺装地面及容器栽植 一、铺装地面栽植 城市地面:人行道、广场、停车场、屋顶等进行植树,如何解决这些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是植树成活和生长良好的关键。 (一)铺装地面栽植的环境特点 1、树盘土壤面积小:一般表面积为1-2m2。 2、生长环境条件恶劣:通透性差,水分、营养成分少,热辐射,对植株有强烈影响。 3、易受机械损伤:人为破坏。 (二)铺装地面的树木栽植技术 1、树种选择:根系发达、具有耐干旱、耐贫瘠、耐高温、耐强光暴晒的树种。 2、土壤处理:客土改良,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土壤肥力,深度50-100cm。 3、树盘处理:根系周边应该有3m3土壤才能正常生长。 树盘地面种植植物、覆盖树皮、木片、碎石等,加盖板等。 二、容器栽植 1、应用特点: (1)可移动性和临时性:主要适用于街头,绿地临时摆设需要,增加景观。 (2)树种多样性:容器栽植可采用保护地栽培,因此,使容器栽培实现树种的多样性选择。 2、栽培特点: (1)容器种类: (2)容器大小:以容纳满足树体生长所需要的土壤为度,并有足够的深度能固定树体。中等灌木深度:40-60cm;大灌木与小乔木深度:80-100cm。 (3)基质:疏松肥沃、容重较轻。 有机基质: 无机基质: 混合基质: (4)营养与水分: (二)容器栽植的树种选择:生长缓慢、浅根系、耐旱性强的树种。 (三)容器栽植的管理: 1、浇水:盆土土壤有限,因此对水分的要求比较严格,根据树体需要适期给水。 2、施肥:结合浇水进行施肥,根据季节和生长阶段施用肥料。 3、防倒伏:通过修剪去除枝叶,可防倒伏。 4、修剪:合理修剪可控制竞争枝、直立枝、徒长枝,从而控制树形和体量。 (四)乔木的容器栽植设计:图示说明。 第二节干旱地与盐碱地的树木栽植 一、干旱地的树木栽植 1、干旱地的特点:干旱主要因为降雨量、土壤含水量和地面的水量同径流、蒸发和植物蒸腾消耗的水量之间不能平衡所致。另一种是城市下垫面结构的特殊性使降水不能渗入土壤,大多数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失。 (1)干旱带来高温:高温与高蒸腾使树木死亡。 (2)干旱地带降水不均匀:雨水少,比较集中,少数树木适应,大量树木不适应。 (3)干旱地区多风:大风增加蒸腾与蒸发,破坏土壤结构。 2、干旱地的土壤特点: (1)因水分的蒸发,表土干燥,地下水上升,盐碱随毛细管上升,导致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 (2) 土壤贫瘠:迅速的氧化使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下降。 (3)土壤生物减少:干燥使土壤生物种类数量减少,生物酶减少,有机质分解受影响,影响树体养分的吸收。 (4)土壤温度升高:土壤热容量减小,温差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