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第三章角度测量

第四节水平角观测

二、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

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观测方法:

1. 安置仪器

O点置经纬仪,A、B、C、D设置目标。

2. 盘左

对零度,瞄A,再顺时针瞄B、C、D、A,第二次瞄A称为归零,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上半测回。

3. 盘右

瞄A、逆时针瞄D、C、B、A,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下半测回。

4. 上、下半测回,组成一测回

观测n测回时,起始方向读数变化为180°/n。

5.计算

*计算两倍照准差(2C)

2C=盘左-(盘右±180°)

*计算各方向平均值

平均读数=[盘左+(盘右±180°)]/2

*A方向平均值,填写在括号内

*计算归零后的方向值

*计算各方向的测回平均值

*计算各目标间水平角值

6.限差

*半测回归零差

*上、下半测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之差

*各测回的方向差

根据不同精度的仪器有不同的规定

水平角(全圆测回法)观测手薄

全圆方向观测法角度测量

角度测量 方向观测法(全圆测回法)适用于观测两个以上的方向 观测方法: 1. 安置仪器: O点置经纬仪,A、B、C、D设置目标。 2. 盘左:对零度,瞄A,再顺时针瞄B、C、D、A,第二次瞄A称为归零,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上半测回。 3. 盘右:瞄A、逆时针瞄D、C、B、A,分别读数记入手簿,下半测回。 4. 上、下半测回,组成一测回:观测n测回时,起始方向读数变化为180°/n。 5.计算 ⑴计算两倍照准差(2C):2C=盘左-(盘右±180°)⑵计算各方向平均值:平均读数=[盘左+(盘右±180°)]/2

⑶ A方向(归零)平均值,填写在括号内⑷计算归零后的方向值⑸计算各方向的测回平均值⑹计算各目标间角值 6.限差:⑴半测回归零差⑵上、下半测回同一方向的方向值之差⑶各测回的方向差⑷根据不同精度的仪器有不同的规定 水平角(全圆测回法)观测手薄 仪器型号经III 日期2000.11.21 测站测 回 数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水平读盘读数2c=左-(右 ±180°) 一测回方向观测 值=?(左+右) 各测回归零方向 值 各测回归零方向 值之平均值 各方向间水平角盘左盘右 (°'")(°'")(°'")(°'")(°'")(°'")(°'") O 1 A 0 01 00 180 01 12 -12 [0 01 09] 0 01 06 0 00 00 0 00 00 B 77 22 36 252 22 48 -12 72 22 42 72 21 33 72 21 23 72 21 23 ∠AOB C 184 35 48 4 35 54 -6 184 35 51 184 34 42 184 34 38 112 13 06 ∠BOC D 246 46 24 66 46 24 0 246 46 24 246 45 15 246 45 26 62 10 48 ∠COD A 0 01 06 180 01 18 -12 0 01 120 00 00 0 00 00 O 2 A 90 01 00 270 01 06 -6 [90 01 09] 90 01 03 0 00 00 B 162 22 24 342 22 18 +6 162 22 21 72 21 12 C 274 35 48 94 35 36 +12 274 35 42 184 34 33 D 336 46 42 156 46 48 -6 336 46 45 246 45 36 A 90 01 12 270 01 18 -6 90 01 150 00 00 观测者记录者 [1] 一测回起始方向与归零方向平均值:[0 01 09]=1/2(0 01 06+0 01 12);[2] 一测回起始方向与归零方向平均值:[90 01 09]=1/2(90 01 03+90 01 15) [3] [0 01 06]=1/2[0 01 00-180 01 12±180; [4 ][90 01 03]=1/2[90 01 00-270 01 06±180 ]

(简公开课)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第3章角度测量 第三节角度测量方法——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授课老师:王金福授课时间: 2011年12月19日教学目的: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基本操作步骤。 教学难点: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数据记录及内业计算。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较为直观地展示图、表,利于学生理解。进行现场示范操作,直观展现测量方法。利用日常物品作为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一、复习 1、水平角测量原理(教室内取点讲解) 水平角定义:地面上相交的两条直线投影到同一个水平面上所夹的角 度称为水平角,用β表示。 特点:顺时针0°~360° 计算公式: =b-a 当b≥a时β= b-a 当b<a时β= b+360°-a 2、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 a)对中整平装置(基座、垂球或光学对中器、水准器) b)照准装置(望远镜、支架、转动控制装置) c)读数装置(水平度盘及控制装置、竖直度盘及控制装置、读 数显微装置) 3、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操作: 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二、讲授新课 的单个水平角测回法:两个方向之间上需要观测多个方向方向观测法:一个测站量{ 水平角测 盘左(正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左侧 盘右(倒镜):竖直度盘位于望远镜视准轴方向右侧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具体操作步骤:(现场操作演示) (1) 在角顶O 上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 (2) 以盘左位置瞄准左边目标A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a 左。(样表: 教案P3表3-2) (3) 顺时针转动仪器,瞄准右边目标B ,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左。 则盘左所测得角值为β左=b 左-a 左。 以上完成了上半测回。为了检核及消除仪器误差对测角的影响,应以盘右位置再作下半测回观测。 (4) 先瞄准右边目标B ,得水平度盘读数b 右;逆时针方向转动仪 器,瞄准左边目标A ,得水平度盘读数a 右,完成下半测回。盘右 时水平角值为β右=b 右-a 右。 计算角值时,均用右边目标读数b 减去左边目标读数a ,不够减时加上360°。 上、下半测回合称一个测回。用DJ6光学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上、下两个半测回所测角值之差不超过±40"时,取盘左、盘右两次角值得平均值作为一个测回得测角结果。即 β=(β左+β右)/2 若两个半测回得不符值超过±40"时,则该水平角应重新观测。 当测角精度要求较高时,需要观测n 个测回。为了减小度盘刻划不均匀的误差,每个测回应按180°/n 的差值变换度盘起始位置。

全圆测回法实习报告

全圆测回法实习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姓名:刘校心 学号:201041** 专业班级:测绘10-1班 指导老师:周志易 实验日期:2012/10/10 【实验名称】 用全站仪按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记录和计算方法。 (2)、了解全站仪按全圆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各项技术指标。 (3)、进一步熟悉了解全站仪的操作使用。 【仪器和工具】 362R系列全站仪一台、脚架一幅 自备:铅笔(2H)、记录本、计算器 【主要步骤】 (1)、选点和观测目标:选择六个远近适中、易于瞄准、清晰可见的目标建筑,以楼角的棱线为目标; (2)、架设仪器,对中整平; (3)、开机开测,用盘左位置标准第一个目标作为初始方向,进行置零,并开始记录;

(4)、按顺时针方向瞄准第二个方向,望远镜制动,读书并记录数据,并以此测完第6个点; (5)、瞄准初始方向的点,进行读书并记录,计算盘左位置的归零差,超出限差重测; (6)、换成盘右位置瞄准初始方向的点,按逆时针方向以此观测6个点,并计算各方向的2C值,检核是否超限,直至完成一个测回; (7)、重复步骤(3)-(6)进行第二个测回的观测; (8)、换其他组员每人观测两个测回的数据,总共完成6个方向的9个测回观测实验,实验结束不要急着拆卸仪器; (9)、数据处理,计算各方向观测值的平均读书,再进行归零后方向值计算,检核测回互差,发现超限及时重测。 【观测数据及处理】 全圆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记录表 日期_2012/10/10 天气_阴天班级:测绘10-1班小组__第7组_____

工程测量试题1

工程测量试题 (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高斯投影后,.[中央子午线].即为坐标纵轴。 2..[望远镜光心]. 与十字丝交点的连线叫视准轴。 3.等高线的特性有【同一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等高线是一条闭合的曲线,不能中断,如果不在同一副图上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内闭合】、【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重合或相交】、【等高线在经过山谷或山脊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在同一副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等的,因此,等高线平巨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巨小,说明地面坡度大;平巨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4.直线BA的反方位角为180°15′00″,则AB方位角为【0°15′00″】.。 5.由于照准部旋转中心与__________不重合之差为照准部偏心差。 6.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通常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 7.权与中误差的平方成__________。 8.四等水准测量每一站观测程序为【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9.闭合导线x坐标增量闭合差的理论值为_【零】。 10.地形图上__________的通称为地形图注记。 11.实现从线划地图到数字信息转换的过程叫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 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竖直角)的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A. 竖直角 B. 高程 C. 水平距离 D. 水平角 2. 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0.425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 则B点高程为(14.024 )m。 A. 15.976 B. 16.826 C. 14.024 D. 13.174 3. 水准仪的(圆水准器轴)与仪器竖轴平行。 A. 视准轴 B. 圆水准器轴 第 1 页共12 页

测量学计算题及答案

五、计算题 5.已知某点位于高斯投影6°带第20号带,若该点在该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横坐标y=,写出该点不包含负值且含有带号的横坐标y及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 L。 1.已知某地某点的经度λ=112°47′,试求它所在的6°带与3°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 2.根据下表中的观测数据完成四等水准测量各测站的计算。

3.完成下表测回法测角记录的计算。 4.试算置仪器于M点,用极坐标法测设A点所需的数据。

已知300°25′17″,X M =,Y M =,X A =,Y A =,试计 五、计算题 1.某工程距离丈量容许误差为1/100万,试问多大范围内,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2.调整下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并计算各点高程。 其中:水准点的高程H BM1 = 水准测量成果调整表 测点测站数 高差值 高程 m 备注观测值 m 改正数 mm 调整值m BM 1 N 1 N 2 N 3

N 4 BM 1 ∑ 实测高差∑h= 已知高差=H 终-H 始=0 高差闭合差f h = 容许闭合差f h 容== 一个测站的改正数= 3. 完成下表竖直角测量记录计算。 测站 目 标 竖 盘 位 置 竖盘读数 ° ′ ″ 半测回角值 ° ′ ″ 一测回角值 ° ′ ″ 指标 差 竖盘形式 O M 左 81 18 42 全圆式 顺时针 注记 右 278 41 30 N 左 124 03 30 右 235 56 54 4. 一根名义长为30米的钢尺与标准长度比较得实际长为米,用这根钢尺量得两点间距离为米,求经过尺长改正后的距离。

习题答案【实验5 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编号: 5 实验内容: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年级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长: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日

《土木工程测量》实验任务书 实验五:测回法测量水平角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步骤及计算方法; 2.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操作。 3.相关精度要求: 1)光学对中法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2)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得超过±40″; 3)各测回角值互差不得超过±24″; 4)观测值的三角形内角和与理论值(180o 二、计划与仪器准备 1.实验学时:2学时 2.主要设备:5″级电子经纬仪 1台 三角架1副 花杆(辅助瞄准目标用)2根 钢钎3根 记录板1块 三、方法与步骤 1.在地面上选取彼此相距20~30m并相互能通视的三点A、B、C,形成一个 三角形ΔABC。然后分别用钢钎(或者记号笔在地面绘划十字)桩定位置; 2.按照要求,分别安置、对中、整平经纬仪。 3.水平角观测: (1)上半测回(盘左,正镜):先瞄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顺时针旋转照准部,再瞄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并计算上半测回各水平角值; (2)下半测回(盘右,倒镜):先瞄右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逆时针旋转照准部,再瞄左目标,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并计算下半测回各水平角值; (3)检验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并计算一测回角值。 4.分别以A、B、C作为安置仪器点,依次观测ΔABC的三个水平内角∠ABC、 ∠BCA、∠CAB。注意,每个角度均观测2测回。第二测回的盘左起始读数应为90o00′00″。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1 第五小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第三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方向法观测法测水平角 年级专业:__12交通工程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5______________ 组员:彭杏华学号:12308028 林加贤12308021 潘兴龙123080 钱粮123080 龙礼12308024 郑艺宜123080 报告日期:_2014_年___10_月__28_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及计算的方法; 2.掌握方向观测水平角内业计算中各项限差的意义和规定; 3.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操作。 4.本次实验要求的限差为: 1)光学对中法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2)半测回归零差不超过±18″; 3)各测回方向值互差不超过±24″。 二、仪器准备 主要设备:DT-02电子经纬仪(编号T45290)1台 三角架1副 花杆2根 记录表1张 三、方法与步骤 1.在开阔地面上选定某点O为测站点,用记号笔桩定O点位置。然后在场地 四周任选5个目标点A、B、C、D和E(距离O点各约15~30m),分别用明显标志点或记号笔桩定各目标点; 2.在测站点O上安置仪器,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电子经纬仪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

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4.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 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6.经纬仪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7.盘左:瞄准起始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在略大于0°00′00″的读数,作 为起始读数记入表格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格中。最后转回观测起始方向A,再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称为“归零”。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8.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E、D、C、B、A各方向,依次读取各目标的水平 度盘读数并记入表格中,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此为一测回观测; 9.计算同一方向两倍照准差2C; 10.重复1~9步骤进行第二测回观测。但此时盘左起始读数应调整为90°00′00″。 四、注意事项: 1.应选择远近适中,易于瞄准的清晰目标作为起始方向; 2.水平角观测时,同一个测回内,照准部水准管偏移不得超过一格。否则,需 要重新整平仪器进行本测回的观测; 3.对中、整平仪器后,进行第一测回观测,期间不得再整平仪器。但第一测回 完毕,可以重新整平仪器,再进行第二测回观测; 4.如果竖盘读数窗口显示“b”,即表示竖盘倾斜程度太大,超出补偿范围,竖直 角无法观测。此时,需重新整平仪器,重头再进行本测回的水平角观测;

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手簿计算表

水 平 角 观 测 手 簿 仪器型号: 观测日期: 观测: 计算: 仪器编号: 天 气: 记录: 复核: 测回 测站 盘 位 目标 水平盘读数 (°′〞) 半测回角值 (°′〞) 一测回角值 (°′〞) 备注 1 1 左 7 000 00 00 82 16 06 86 12 24.5 2 082 16 06 右 7 180 00 10 82 16 4 3 2 262 16 53 1 2 左 1 000 00 00 247 3 2 16.5 247 32 16.5 3 247 32 33 右 1 180 01 11 247 32 00 3 067 11 31 1 3 左 2 000 00 44 120 1 3 49 120 13 30 4 120 14 33 右 2 180 01 38 120 13 11 4 300 14 49 1 4 左 3 000 00 00 95 21 39 95 21 38 5 095 21 39 右 3 179 59 3 6 95 21 3 7 5 275 21 13 1 5 左 4 000 00 00 92 06 35 92 06 52 6 092 06 35 右 4 179 59 56 92 0 7 09 6 272 07 05 1 6 左 5 000 00 00 170 23 30 170 23 37 7 170 23 30 右 5 179 59 46 170 23 44 7 350 23 30 1 7 左 6 000 00 00 92 05 43 92 05 56.5 1 09 2 05 4 3 右 6 179 59 46 92 06 10 1 272 05 56 5107045.14180)27(''±=''±=≤''=??--=∑容βββf f 因而符合精度要求。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原创)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以下主要内容由学生完成) 一、实验项目名称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二、实验目的 进一步掌握经纬仪的技术操作,重点掌握观测程序和计算方法。要求每人观测1~2 个角,计算出半测回值较差或一测回较差不超过±40”,角度闭合差? β≤? β容 = ± 60”√n 。 三、实验基本原理 根据水平角的定义,若在A点的上方水平地安置一个带有刻度的圆盘(水平度盘),度盘中心o与A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过AB、AC直线的竖直面与水平度盘相交,其交线分别为ob、oc,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分别为b、c。则∠boc为欲测水平角。一般水平度盘是顺时针注记,则β A =∠boc=c-b。水平角值的范围为0°~360°。 四、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DJ 6、DJ 2 型经纬仪各1台,测钎一串,木桩4个,记录板2块,测伞2把,铁锤1 把,小钉5颗。 五、实验步骤 (1)设一台仪器以A为测站,对中、整平后,以盘左(正镜)位置瞄准目标B,读取 水平度盘读数b L ,记入手簿(表3.1);松开水平和望远镜制动螺旋,顺时针方向转动 照准部瞄准目标D,读取水平读盘读数d L 记入手簿。完成上半测回观测,计算半测回值 β L =d L -b L 。 (2)纵转望远镜以盘右(倒镜)位置,先瞄准目标D读取水平度盘读数d R ,记入手簿; 再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B读取水平度盘读数b R ,记入手簿。完成上半测回观 测,计算半测回值β R =d R -b R 。 (3)以上完成一个测回,若较差△β=β L -β R 不超过±40”,则取其平均值作为一测 回值。 (4)重复(1)、(2)、(3)步,观测另一个角。两台仪器共同观测多边形内角,按 式? β=∑β 测 -(n-2)*180°计算角度闭合差,? β 应符合精度要求,否则应重测。 (5)按表3.1编写实验报告。 六、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七、思考讨论题或体会或对改进实验的建议实验报告基本要求:

测量表格

《工程测量学》教学实习大纲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测量学教学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通过教学实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主要仪器(DS3型水准仪及DJ6型经纬仪)的性能和使用。 (2)掌握测绘地形图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掌握施工放样及渠道测量或路线测量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参加中、小型水利土木或道路中线定线测量的工作能力。 在教学实习中,要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各项工作的练习。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加强劳动观点、集体主义精神和爱护仪器的教育,使学生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二、实习的任务和内容 (一)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1.任务 每小组施测一幅(40×40cm)1:1000的地形图(如测1:500图,可按1:1000的精度要求测图)。 2.内容 (1)平面控制。敷设独立图根导线或小三角网,条件允许时也可由已知点开始敷设。 1)准备工作:仪器的检验校正、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测区、拟定布网方案、选点、埋桩、标志点号、角度观测和距离丈量(导线边长或小三角基线)、定向。 3)内业工作:外业手簿的检查和整理、基线长度计算、绘制控制网略图、三角网(或导线网)平差计算、坐标计算、编制平面控制成果表、绘制坐标格网与控制点展绘。 4)应交资料:小组应交全部外业观测记录手簿、控制点成果表、控制网平面图。个人应交控制网平差计算表和坐标计算表(若测小三角网时,还应交基线长度计算表)。 (2)高程控制。敷设四等水准路线。 1)准备工作:水准仪检校、工具与用品准备、复习教材有关内容。 2)外业工作:踏勘、选点、埋桩、标志,进行四等水准观测。 3)内业工作:手簿检查、水准测量成果整理、编制水准测量成果表。 4)应交资料:小组应交水准点位置略图与说明、观测记录手簿、水准点成果表。个人应交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计算表。 (3)加密控制。视测区情况、可采用视距导线,也可采用交会定点加密。 (4)碎部测量。 1)准备工作:图板准备、检校经纬仪(竖直部分及视距常数)、工具与用品准备、复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Ⅲ.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实验报告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DJ6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及主要部件的名称与作用。 (2)掌握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度数的配置方法。 (3)掌握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二、计划与设备 (1)实验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熟悉经纬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对实验步骤进行合理安排和计划;第二,根据计划进行试验。实验小组有5人组成。 (2)实验设备为DJ6光学经纬仪1台,记录纸2张及相关辅助设备。 三、方法与步骤 (1)在选定位置上安置经纬仪并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并在适当位置安置瞄准目标。 (2)对经纬仪的操作 ①对中:挂上锤球,平移三脚架,使铅锤尖大致对准测站点,并注意三脚架水平,踩紧三脚架使其稳固。稍松连接螺旋,在架头上平移仪器,使锤球尖精确对准测站点(应符合限差要求),最后对准螺旋。对于有红外设备的仪器应当使红外线对准测站点。 ②整平:转动照准部,使水准管平行于任意一对脚螺旋,同时相对于两只脚螺旋,使水准管气泡居中,将照准部绕竖轴转动90°,再转动第三只螺旋,使气泡居中。如此反复调试,直到照准部转到任何方向,气泡都在水准管内的偏移都不超过分划线的一格为止。 ③瞄准:用望远镜上的照门和准星瞄准目标,使目标位于视场内,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转动望远镜的目镜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影像清晰;转动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微动螺旋,使目标被十字丝的单

丝纵丝平分,或被双根纵丝夹在中央。 ④读数:瞄准目标后,旋紧望远镜和照准部的制动螺旋。等待仪器显示屏上读数稳定,读取相关读数。 (3)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①度盘配置设共测n个测回,则第i个测回的度盘位置为略大于(i-1)180°/n°转动照准部,使水平度盘读数在该测回的度盘位置,扳下复测扳手,瞄准起始目标,扳上复测扳手(或采用度盘变换手轮配置度盘)。 ②一测回观测 盘左:瞄准左目标A,读取读数记为a 1 ;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瞄准右目 标B,读取读数记b 1;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 左 =b 1 -a 1 。 盘右:倒转望远镜变为盘右状态,瞄准目标B,读取读数记为b 2 ;逆时针方 向转动照准部,瞄准目标A,读取读数记为a 2;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 右 =b 2 -a 2 。 检查上、下半测回角互差是否超限。计算一测回角值β=1/2(β 左+β 右 )。 (3)计算测站测完毕后,当即检查各测回角值是否超限,计算平均角值。 四、注意事项 (1)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带来的误差。 (2)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误动复测扳手或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一格时,应当重新平整重测该测回。 (4)计算半测回角值时,当左目标读数a大于右目标读数b时,则应加360°。 (5)限差要求为:对中误差小于3mm;上、下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36″,两个半测回角值互差不超过±24″,超限则应重测。 (6)此外,为了削弱度盘刻划误差的影响,各测回起始读数应加以变换,变换值按180°/n计算(n为计划观测的测回数)。 五、实验草图

建筑工程测量:方向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建筑工程测量 方向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方向测回法的观测步骤 当测站上的方向观测数在三个或三个以上时,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也称全圆测回法。现以图1为例介绍如下: (1)安置仪器于O点,选定起始方向A,用盘左位置瞄准A,将水平度盘配置于0°处或略大于0°处,并记入表1第4栏相应位置。 (2)顺时针方向依次瞄准B、C、D点,读数并记录。 (3)继续顺时针转动照准部,再次瞄准A,读数并记录。此操作称为归零,A方向两次读数差称为半测回归零差。对于精度等级为2″的仪器,其归零差不应超过12″,否则应重新观测,上述观测称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成盘右位置,逆时针方向依次观测A、D、C、B、A点,此为下半测回。 上、下半侧回合称为一个测回。如需观测多个测回,各测回仍按180°/n 设置水平度盘的位置。

图1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二、方向测回法的记录与计算 以A点方向为零方向的记录计算表格见表1。 表1 方向观测法记录计算表 测站测 回 数 目 标 水平度盘读数 2c=左- (右±180°) 平均读数= [左+(右 ±180°)]/2 归零后 方向值 各测回归 零后方向 平均值盘左 (°' ″) 盘右 (°' ″)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01 A B C D A 00112 411818 1242736 1602518 00106 1800100 2211800 3042730 3402500 1800054 +12 +18 +6 +18 +12 (00103) 00106 411809 1242733 1602509 00100 00000 411706 1242630 160240600000 411702 1242634 1602406 2 A B C D A 900318 1312012 2142954 2502724 900306 2700312 3112000 342942 702706 2700300 +6 +12 +12 +18 +6 (900309) 900315 1312006 2142948 2502715 900303 00000 411657 1242639 1602406 其计算要点为: ①计算两倍照准误差2c: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将各方向2c值填入表1第6栏,各方向2c值互差不得大于12″。 ②计算各方向的平均读数。 平均读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 由于存在归零读数,所以起始方向A有两个平均值,将这两个平均值再取平均值作为起始方向的方向值,记入表1第7栏括号内。 ③计算归零后方向值。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括号内的起始方向平均值,即得各方向归零后的方向值,记入表1第8栏。 ④计算各测回归零后方向值的平均值。将各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的方

工程测量期末考试卷及复习资料

2011-2012(秋)工程测量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一、填空(将适当的词语填入划线处。共20分) 1、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南北方向的纵轴为 X 轴,以东西方向的横轴为 Y 轴。 2、测量的基本工作为高差测量、水平角测量和距离测量。 3.外业测量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测量内业工作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面是旋转(参考)椭球面。 4、目前我国“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基准,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260m, 水准点的英文符号 BM。 5、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A点在大地水准面上,则A点的绝对高程为 0。 6、水准测量中,后视点定义为高程已知点,转点是传递高程的点。 7、望远镜视准轴是指物镜光心和十字丝交点的连线。 8、水准仪操作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物像清晰。 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十字丝清晰。 9、经纬仪安置过程中,对中的目的是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整平的目的是竖轴铅垂、水平盘水平。 10、水准仪测量中已知A点高程为241.000m,前视读数为0.938m,后视读数为1.438m, 则B点的高程为241.500 m,仪器的视线高度是242.438 m 。 11、对一个水平角进行多测回测量时,需对起始目标读数进行180°∕n的置盘处理, 为的是消除水平度盘刻画不均匀引起的误差。 12、竖盘指标差X属于仪器误差,但测量计算结果显示为不同值,其原因测量过程中存在误差, 可判断测量质量。 13、经纬仪的竖盘按顺时针方向注记,当视线水平时,盘左竖盘读数为90°用该仪器观测一高处 目标,盘左读数为75°10′24″,则此目标的竖直角为14°49′36″。 14、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有____闭合__、___附合__和支三种形式。 15、某段距离的平均值为100m,其往返较差为+20mm,则相对误差为1/5000 。 二、单选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共20分) 1.A点的高斯坐标为X=112240m,Y=19343800m,A点所在带的带号及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为( D )。 A. 11带、66 B. 11带、63 C. 19带、117 D. 19带、111 2、在半径为10Km的圆面积之内进行测量时,不能将水准面当作水平面看待的是( C ) A、距离测量 B、角度测量 C、高程测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

2014年《工程测量》复习题

2014年《工程测量》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管水准器的作用是____用于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水平状态__________。 2.经纬仪的使用主要包括对中、整平、瞄准和读数四项操作步骤。 3.水准观测中采用后、前、前、后的主要目的是消除仪器和水准尺下沉的影响。 4.导线坐标闭和差的调整的方法为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5.水准仪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照准水准尺并读取尺上读数。 二单项选择题 1.水准仪应满足的首要条件是(C)。 A.横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B望远镜的视准轴不因调焦而变动位置 C.水准管轴应与望远镜的视准轴平行 D.圆水准器轴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A ) 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C.顺时针方向 D.逆时针方向 3.展绘控制点时,应在图上标明控制点的(B)。 A.点号与坐标 B.点号与高程 C.坐标与高程 D.高程与方向 4.在水准仪上( C )。 A.没有圆水准器 B.水准管精度低于圆水准器 C.水准管用于精确整平 D.每次读数时必须整平圆水准器 5.由于钢尺的不水平对距离测量所造成的误差是( B ) A.偶然误差 B.系统误差 C.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 D.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 6.方位角的角值范围为( A ) A.0~360° B.-90~90° C.0~180° D.0~90° 7.一个三角形观测了三个内角,每个角的误差均为±2″,该三角度闭合差的中误差为( C )。 A.±2″ B.±6″ C.±4″ D.±12″ 8.衡量导线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C ) A.坐标增量闭合差 B.导线全长闭合差 C.导线全长闭合差与导线全长之比 D.导线转角中误差 9.四等水准的观测顺序是( B )。 A. 后—后—前—前 B. 后—前—前—后 C. 后—前 D. 前—后

水准测量记录表双仪高法示例

附件一: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记录表格及示例 考试牌编号:4-Ⅳ-06考评员签字:高斯考生签考试牌编号:4-Ⅳ-06 水准测量记录表(双仪高法)示例 项目名称: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水准测量考站号:06 总1页 第1页注:考站内西南角之1号点高程为63.500m。

考试牌编号:8-Ⅲ-16考评员签字:克吕格考生签考试牌编号:8-Ⅲ-16 水平角观测记录表(测回法)示例 项目名称: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西校区角度测量考站号:16 仪器: J6 日期:2013.3.10 天气:晴 . 总1页 第1页

- 3 - 附件二:考区、考站布置示意图

附件三:2013年对口单招建筑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2013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建筑类专业技能考试标准 一、制定依据 1、全国职业高中《建筑施工专业教学计划和部分课程教学大纲汇编》; 2、土木建筑职业技能岗位培训教材《测量放线工》、《抹灰工》、《钢筋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2002年版); 3、建设部颁发的《职业技能标准》; 4、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3年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工作的通知。 二、考试内容及权重 技能考试内容分为四个项目:①水准测量②角度测量③抹灰工作业④钢筋工作业。四个项目均为考试项目,其中①、②两个项目由考生进入考试候考区后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 ③、④两个项目由考生在日常训练中自主确定。考试时只考二个项目,每个项目满分均为 150分,共计300分。 三、考试标准 1、考试内容和考试时间:两科目考试总时间为110分钟。 (1)水准测量:4个测点闭合水准路线双仪高法水准测量,外业施测、内业成果(包括平差后的各点高程)计算(由助理员司尺,记录、计算由考生本人完成)。 考试时间为55分钟,其中考生考试45分钟、考生转场、考评员现场评分及考评员考前教育各5分钟(以下各项目时间均相同)。 (2)角度测量:3个测点闭合路线测回法观测水平角,外业施测、内业成果(只计算平均角值,不进行闭合差分配)计算(由助理员竖立测钎,记录、计算由考生本人完成)。 (3)抹灰工作业:完成长3m、高1.5m、厚0.24m墙的一个大面的石灰砂浆抹灰,底层和面层一次成活。 (4)钢筋工作业:完成一简支梁,截面宽150mm,高250mm,长1500mm,下部受力筋2 10,架立钢筋2 8,箍筋 6@150mm的钢筋加工、绑扎工作。要求加工2根受力筋和4根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取25mm。 2、仪器与工具及材料:水准仪、经纬仪、水准尺、记录板、计算桌、计算器、演草纸;石灰

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与竖直角观测

竖直角观测(与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DJ6经纬仪的操作方法及水平度盘读数的配置方法。 2、掌握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的观测顺序、记录和计算方法。 3、掌握竖直角观测、记录及计算的方法。 4、掌握竖盘指标差的计算方法。 5、全圆方向法限差:半测回归零差不得超过±18″;各测回方向值之差不得超过±24″。 6、竖直角观测限差:同一目标各测回垂直角互差在±25″之内 7:实验小组由5---6人组成 二、任务 在校内选取五个坐标点(1号教学楼北湖畔五根路灯杆),依据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并做记录。同时选取目标观测其竖直角。 三、仪器工具 DJ6经纬仪1,记录本 1。 四、方法与操作步骤 1、全圆方向观测法观测水平角 1)、选定四个固定点的位置,并用花杆标定出来。 2)、选定一测站点的位置,并用木桩标定出来。 3)、在某测站点上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后,按下述步骤观测: ①盘左,瞄准左边目标A,并使水平度盘读数略大于零,读数并记录;顺时针转动照准部,依次瞄准B、C、D、A个目标,分别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并记录,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②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B、C、D、A个目标,读数并记录,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③计算 2C=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 各方向的平均读数=[盘左读数+(盘右读数±180°)]/2; 将各方向的平均读数减去起始方向的平均读数,即得各方向的归零方向值。 第二测回观测时,起始方向的度盘读数安置于90°附近,同法观测。各测回同一方向值的互差不超过±24″,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方向的结果。

2、竖直角观测 1)、在某指定点上安置经纬仪。 2)、盘左位置照准目标,读取竖盘的读数L 读。记录者将读数值L 读记入竖直角测量记录表中。 3)、根据确定的竖直角计算公式,在记录表中计算出盘左时的竖直角α左。 4)、再用盘右的位置照准目标,并读取其竖直度盘的读数R 读。记录者将读数值R 读记入竖直角测量记录表中。 5)、根据所定竖直角计算公式,在记录表中计算出盘右时的竖直角α右。 6)、计算一测回竖直角值和竖盘指标差。 五、注意事项 1、 水平角观测瞄准目标时,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少目标倾斜引起的误差。 2、 水平角观测同一测回观测时,切勿碰动度盘变换手轮,以免发生错误。 3、 水平角观测观测过程中若发现气泡偏移超过两格时,应重新整平,重测该测回。 4、 水平角观测限差:多边形角度闭合差≤n 06''±,若成果超限,应及时重测。 5、竖直角观测观测过程中,对同一目标应用十字丝中横丝切准同一部位。每次读数前应使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 5、 整个观测过程中,动手要轻而稳,不能用手压扶仪器。 六、竖直角记录表(全圆观测法测水平角没有要求)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记录

方向观测法测水平角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3 第五小组《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第三次《土木工程测量》课程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方向法观测法测水平角 年级专业:__12交通工程___________ 组别:No.______5______________ 组员:彭杏华学号:12308028 林加贤12308021 潘兴龙123080 钱粮123080 龙礼12308024 郑艺宜123080 报告日期:_2014_年___10_月__28_日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方向法观测水平角的操作顺序、记录及计算的方法; 2.掌握方向观测水平角内业计算中各项限差的意义和规定; 3.进一步熟悉电子经纬仪的操作。 4.本次实验要求的限差为: 1)光学对中法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 2)半测回归零差不超过±18″; 3)各测回方向值互差不超过±24″。 二、仪器准备 主要设备:DT-02电子经纬仪(编号T45290)1台 三角架1副 花杆2根 记录表1张 三、方法与步骤 1.在开阔地面上选定某点O为测站点,用记号笔桩定O点位置。然后在场地 四周任选5个目标点A、B、C、D和E(距离O点各约15~30m),分别用明显标志点或记号笔桩定各目标点; 2.在测站点O上安置仪器,对中: 目的是使仪器中心与测站点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可以移动脚架、旋转脚螺旋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 3.整平:电子经纬仪目的是使仪器竖轴铅垂,水平度盘水平。根据水平角的定 义,是两条方向线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以水平度盘一定要水平。 4.粗平:伸缩脚架腿,使圆水准气泡居中。 5.检查并精确对中:检查对中标志是否偏离地面点。如果偏离了,旋松三角架 上的连接螺旋,平移仪器基座使对中标志准确对准测站点的中心,拧紧连接螺旋。 6.经纬仪精平:旋转脚螺旋,使管水准气泡居中。 7.盘左:瞄准起始方向A,将水平度盘读数配置在略大于0°00′00″的读数,作 为起始读数记入表格中。顺时针旋转照准部依次瞄准B、C、D各方向读取水平度盘读数记入表格中。最后转回观测起始方向A,再次读取水平度盘读数,称为“归零”。检查归零差是否超限; 8.盘右:逆时针依次瞄准A、E、D、C、B、A各方向,依次读取各目标的水平

实验报告三 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实验报告三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一、预做作业 1、经纬仪的安置包括_____、_____;应先____,后____。 2、整平经纬仪时,应先使水准管平行于一对脚螺旋并旋转之使气泡居中,然后将 照准部旋转__度,转动____个脚螺旋使气泡再居中。如此反复1、2次。 3、使用光学对中器与使用垂球安置经纬仪的不同点是:使用垂球安置经纬仪时对 中、整平互不影响,而使用光学对中器安置经纬仪则反之;所以,使用光学对中器安置经纬仪时,在对中与精平(长气泡居中)之间,应加上调节____使圆水准管气泡居中这一步骤。 4、观测水平角时,若目标点放置了标杆,则应用十字丝交点瞄准其__部;若放 置了觇牌则应瞄准其____。 5、盘左、盘右是仪器的两种状态,盘左是_____在_____左侧;盘右则 反之。观测同一目标的盘左、盘右水平度盘读数之差的理论值应为____。 6、分微尺的最小分化是____,我们用度盘分化线在分微尺上读数,并估读到 一个小格的_____。 7、经纬仪观测水平角的过程中,旋转照准部瞄准目标时,水平度盘是_____ 的;只需观测不同目标读数便可求得水平角值,我们应该用__方目标读数减__方目标读数来计算水平角值。 8、为了水平角的计算方便,可以在一个测回前配置水平度盘的初始位置;用度盘 变换手轮配置度盘的方法是:先瞄准___方向,按下度盘变换手轮并转动至需要的读数,然后使度盘变换手轮___。用复测扳手配置度盘的方法是:先使其在__(上、下)边,转动照准部至需要的读数值,然后扳__复测扳手,瞄准___方向,最后扳__复测扳手,进行测回法观测。 9、在O站用DJ6光学经纬仪以测回法观测水平角,观测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填表 完成计算,简要说明其观测程序。 盘左0 °01′20″ A 盘右180 °01′40″ O 盘左75 °32′30″ B 盘右255 °33′20″

测量学考前总结共24页

第一章 名称解释: 1.水准面:一个静止的海平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密闭的曲面。特点:有无数多个、封闭的、不规则的、处处与铅垂线垂直正交 2.大地水准面: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特点:唯一,其他与水准面相同。 3.参考椭球面:接近大地水准面,可用数学表达式的规则的椭球面。规则、法线与重力线有时不重合 4.六度带的计算公式:INT(x/6+1) 5.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6. 高差:地面点到某一水准面的铅锤距离 7.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72.289。1985国家高程基准:72.260。 8. 在10km为半径的范围内测角,可以把水准面当成水平面,不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9. 在10km的范围内,即面积约320平方公里内,以水平面代替水准面所产生的距离误差可以忽略不计。对于精度要求较低的测量,还可以将这一范围扩大到25km。 10. 在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必须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11.由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 12.施工放样:把图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13.三角测量:选择的控制点连成三角形,并构成锁状或者网状。 14.导线测量:将控制点依次连成折线或多边形形式。 填空题: 1.参考椭球体的几何元素 有长半轴、短半轴和扁率。由于参考椭球体的扁率很小,当测区不大时,可将地球当作圆球,其半径近似值的计算公式为。 2.有了子午面和赤道面,就有了坐标系建立的基础。 63.目前我国常用的坐标系统有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统和1980西安坐标系统 4.“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的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89 m,“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的国家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 m,自1987年至今开始启用1985国家高程系统。 5.控制测量包括内业和外业两部分。 6.测量的基本工作就是高程测量、距离测 量、角度测量,这些是研究地球表面上点与点之间相对位置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