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浆原理与工程样本

制浆原理与工程样本
制浆原理与工程样本

1.备料的目的: 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 除尘、干燥蔗渣: 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进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 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 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 在制浆中

会增加药品消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 树节坚硬, 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 影响生产和浆的

质量。

机械浆: 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 损坏削片机的刀刃, 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 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

埃增加, 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 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 致使纸浆质量下降, 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 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 适应化学木浆和各

种高得率化学木浆蒸煮需要, 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 根据木材结构特牲, 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 厚3~5毫米, 宽10~20毫米, 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 1) 影响药液的渗透: 长度与

厚度方向, 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

桥”, 3) 影响装锅量, 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 抽液时变实, 药液循环困难, 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 干法备料, 湿法备料, 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 切断设备: 辊式切草机, 筛选设备: 辊

式除尘机( 羊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 在湿法备料中, 草片经水洗、压榨, 除尘效果

好, 能大大降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 减少碱回收中硅

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 草料浓度5%~6%, NaOH用量1%( 对绝干草片) , 温度45℃, 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 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 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

——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 构成坚韧的

细胞壁, 使木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 是指采用化学方法, 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

纤维原料中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 使纤维细胞分

离或易于分离, 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 ( 1) 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 ( 2) 使纤维

细胞壁中的木素含量适当降低, 纤维素溶出最少, 半纤维素

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 一) 碱法制浆: 1.烧碱法( 烧碱+蒽醌法) , 活性药剂: 氢氧化钠, 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 KP, 活性药剂: 氢氧化钠+硫化钠, 木浆蒸煮。

( 二) 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 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 酸性) 。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 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

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和草类的表皮细胞群块少问题较少(6)黑液回收完善(7)能够从一些材种中制取松节油和塔

罗油等副产品

19.碱法蒸煮简介

(1)送料: 植物纤维原料经过备料后, 合格的料片送至蒸煮器

中。(2)汽蒸: 对于木材原料, 木片先经蒸汽汽蒸, 将木片中的空气驱除, 以利于蒸煮药液浸透。

(3)送液: 然后将蒸煮液( 一般80-100℃) 送入蒸煮器内。蒸

煮液由白液、黑液和水按照设定的浓度配制而成。送液量由蒸煮的液比和木片水分而定。(4)空运转: 送液完毕, 为了使蒸煮化学反应进行得均匀, 可在升温之前进行空运转。

(5)升温: 然后经过间接加热或直接通蒸汽加热升温至蒸煮化

学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一般150-170℃) 。

(6)保温: 在此温度下保温一定时间, 使原料中的木素脱除,

纤维彼此分离

(7)放料: 蒸煮到达终点后, 蒸煮器内的物料直接喷放或者泵

送到喷放锅内。

20.绝干原料: 指不含水分的植物纤维原料。风干原料: 指含水分

10%的原料。

21.在碱法制浆中, 一般见相当量的氧化钠(Na2O)为基准来表示所

有钠的化合物( 也有用相当量的NaOH作基准, 但需注明) , 化学药品的浓度一般是以g/L( 克/升) 来表示。

22.活性碱: 烧碱法: 是指蒸煮液中NaOH的含量, 硫酸盐法: 是指

NaOH+Na2S的含量。

23.有效碱: 烧碱法: 是指蒸煮液中NaOH的含量, 硫酸盐法: 是指

NaOH+1/2Na2S的含量。

24.硫化度: 硫化度= Na2S/(NaOH+Na2S)×100% 以Na2O计

25.纸浆得率: 原料经蒸煮后所得绝干( 或风干) 粗浆重量对未蒸

煮前绝干( 或风干) 原料重量的百分比, 一般称为粗浆得率, 粗浆经筛选后所得绝干( 或风干) 细浆的重量对绝干( 或风

干) 原料的重量百分比, 称为细浆得率。

26.绿液: 从燃烧炉内流出的熔融物溶解在稀白液或水中形成的溶

液, 主要成分Na2CO3+Na2S 白液: 绿液经氢氧化钙苛化后所

得到的溶液, 白液是准备用来蒸煮的, 主要成分NaOH+Na2S 27.蒸煮原理: 蒸煮过程, 主要是脱木素的过程。同时, 不可避免

地会使部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

28.药液浸透的方式: 1.压力浸透: 毛细管作用, 外加压力作用2.

扩散浸透: 扩散作用

29.蒸煮初期, 特别是原料水分较低时, 药液浸透以毛细管作用

( 压力渗透) 为主。蒸煮中后期, 水分含量达到纤维饱和点时, 浸透主要是扩散作用。扩散作用是药液浸透的主要形式。

28.影响药液浸透的因素: (1)药液的组成和PH值。蒸煮药液的组

成不同, 其PH值不同, 会影响纤维的润胀情况, 从而影响毛

细管的有效面积, 最终影响扩散作用。(2)温度。温度升高, 药

液压力渗透和扩散渗透都会加快。(3)压力差。压差增大, 药

液浸透速率加快。压力差来源: 毛细管作用, 液体静压, 预抽

真空, 蒸汽装锅、木片预汽蒸、连续通汽排气, 泵加压。(4)

纤维原料种类和料片规格。

29.强化药液浸透的措施? ( 1) 蒸汽装锅和预汽蒸 ( 2) 蒸煮器外

药液预浸

( 3) 装锅送液时, 适当提高药液温度, 预热至70-85℃后送入蒸煮器内 ( 4) 抽真空( 5) 亚硫酸盐法蒸煮中进行”

回水”操作( 6) 液相变压法

30.①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历程:

初始脱木素阶段: 从升温开始到140℃, 主要是药液浸入料片, 木素溶出少, 占原料总木素的20%~25%。( 硫氢根离子的作

用: 促进蒸煮液浸透, 加速后续阶段的脱木素反应; 保护碳

制浆造纸设计

制浆造纸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2012年版) XXXX有限责任公司

目录 第一章一般规定 (1) 一、总则 (1) 二、图纸编号 (1) 三、图签书写 (4) 四、阀门及管件图例 (5) 五、常用参数代号 (6) 六、常见图例 (7) 七、标注有关规定 (9) 八、专业校审提纲 (10) 第二章工艺专业提资深度与要求 (12) 一、向土建专业提资(结构、建筑各一份) (12) 二、向总图提资 (13) 三、向给排水专业提资 (13) 四、向热力专业提资 (13) 五、向电力专业提资 (14) 六、向暖通专业提资 (14) 七、向自控仪表专业提资 (15) 八、向设备设计提资 (15) 九、工艺提资设备布置图要求 (15) 十、工艺提资管道布置图要求 (16) 十一、工艺提资预埋件、预留孔图要求 (18) 十二、其它 (19) 第三章工艺专业施工图统一技术措施 (20)

一、制浆造纸工艺专业施工图的组成 (20) 二、设计文件目录 (20) 三、设计说明书 (21) 四、设备一览表 (25) 五、管道管件材料表 (26) 六、首页图 (27) 七、工艺流程图 (27) 第四章主要配套专业施工图统一技术措施 (29) 一、造纸厂建筑专业统一技术措施 (29) 二、结构专业技术统一措施 (30) 三、电气专业技术统一措施 (30) 四、自控仪表统一措施 (32) 五、暖通空调设计统一技术措施 (33)

第一章一般规定 一、总则 编制可行、实用的制浆造纸厂设计统一技术措施,为设计师提供相关设计资料,使设计处于受控状态,减少设计中常见错、漏、碰、缺等问题出现,提高公司制浆造纸厂设计的品质及效率。 1、在执行本措施时,必须首先满足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并符合行业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鉴于建设部已经编制了相关专业的统一技术措施,故本措施如有与部编措施相冲突处,应以部编措施为准。 3、本措施由公司生产技术部组织第五设计所具体编制,相关内容由生产技术部和第五设计所负责解释。 二、图纸编号 1、基本形式 a b、年份代号,签订合同年份 c、母项代号,合同编号,一般与年份号一起确定。 d、设计阶段代号:

纸浆原理与工程试题

四川理工学院试卷(2014 至2015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纸浆原理与工程 命题教师: 适用班级:轻化工程 考试(考查):考试年月日共页 1、满分100分。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无错别字。 2、考生必须将姓名、班级、学号完整、准确、清楚地填写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否 则视为废卷。 3、考生必须在签到单上签到,若出现遗漏,后果自负。 4、如有答题纸,答案请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给分;考完请将试卷和答题卷 分别一同交回,否则不给分。 试 题 一、填空题。(10小题,每题2分,共 20 分) 1、木材原料的地面贮存中堆垛方法、和。 2、备料的工艺分为、 、。 3、碱法蒸煮时碳水化合物的降解反应有:、。 4、硫酸盐法制浆称为浆、亚硫酸盐法制浆称为浆。 5、碱法制浆的废液叫做,酸法制浆的废液叫做,苟化绿液制得的溶液叫。 6、在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中,过滤面积越,生产能力越,压差越,过滤速度越。 7、碱法制浆中产生缩合反应的条件是。 8、吸收系数是指衡量衡量光能转变为其他能的程度,主要由纸浆中发色基团的 和所决定。 9、纸浆中的是颜色的主要来源,漂白是通过化学药品的作用除掉浆中的的结构来实现的。 10、CTMP中化学处理的主要任务是实现。 11、蒸煮液的渗透作用表现为和。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的结果填在括号内.有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漂白的优点是( ) A 提高纸浆白度 B 灵活性大 C 节省漂白剂 D 减少纤维流失 2、下列筛选净化流程图是1级3段的是( ) C D 3、原料贮存是对原料场的要求有( ) A 要有防火安全措施 B 通风要良好 D 要靠近制浆造纸企业 D 排水要通畅 4、化学机械法制浆主要有( ) A CTMP B CMP C TMP D APMP 5、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深度脱木素为目的的新方法有( ) A 全无氯漂白 C 改良硫酸盐法蒸煮 C 无元素氯漂白 D 改良烧碱法蒸煮 6、置换蒸煮具有的特点 ( ) A 蒸煮终点以稀黑液置换热黑液是置换蒸煮的核心 B 液比大,蒸煮全过程蒸煮器内部充满了蒸煮液 C 在蒸煮开始阶段具有独特的木片浸渍段 D 用温黑液加压预浸渍,再用热黑液置换充分利用黑液中的热能,蒸煮加热到最高温度仅需要少量的蒸汽 三、判断题(10个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制浆原理

2010--《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 备料 1.木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生产磨木浆和生产化学浆的木材备料过程有何不同? 原木备料流程:一般包括原木贮存、锯木、去皮、除节、劈木、削片、筛选和再碎等。 磨木浆不需要把木材削成片,只需锯成一定长度,同时直径不能太大,不能有木节。 2.草类原料备料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以稻麦草为例说明之。 干法备料:喂料与切料、筛选和除尘 3.试述影响削片质量的因素。 ①原木的质量和水分 ②刀刃角度 ③刀距:刀距的大小决定木片的长度。 ④刀高:刀高直接影响木片的厚度。 ⑤虎口间隙(削片刀与底刀的距离):一般为0.3~0.5mm,太大会使原木外部切不断,使长木片增加,影响木片合格率。 ⑥削片操作:要求连续不断地投入原木,并尽量减少原木的跳动,经常检查削片质量。 化学法制浆 1.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 酚型β-芳基醚键在烧碱法蒸煮时,由于其主反应是β质子的消除和β-甲醛消除,只有少量通过OH-对α-C的亲核攻击形成环氧化物时才能碱化断裂。但在硫酸盐蒸煮时,由于HS-的电负性比OH-强其亲核能力也强,所以能顺利迅速的形成环硫化合物而促使β-芳基醚键硫化断裂 2.木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工艺条件有何不同? 在100~120℃之间,麦草浆中的木素以大量的溶出,而木材大量脱木素阶段在150~170℃之间,这是木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中的不同。 反映在蒸煮工艺条件上:草类原料不需要较高的温度,蒸煮时间较短 3.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脱木素早、脱木素快、不需要较高温度 原因:①草类纤维原料组织结构疏松,木素含量低,半纤维含量高;②草类木素中酚羟基含量高,在碱性介质中具有较强的亲液性而易容。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较非酚型结构单元的醚键易于发生磺化和碱化断裂,使木素大分子易于小分子化而溶出;③草类木素的分子量低、分散度大,易脱除;④草类木素中含有较多的酯键,在碱性介质中极易发生皂化断裂;⑤草类原料的半纤维素的分子量小,聚合度低,蒸煮时易溶出,为蒸煮药液的浸透和木素的溶出打开了通道; 4.试述碱法蒸煮脱木素化学反应。 ①酚型α-芳基醚或α-烷基醚键的碱化断裂 ②酚型β-芳基醚键的碱化断裂和磺化断裂 ③非酚型β-芳基醚键的碱化断裂和磺化断裂:具有α-羟基的非酚型β-芳基醚键,能进行碱化断裂;具有α-羰基 的非酚型β-芳基醚键,能进行碱化断裂 ④芳基-烷基和烷基-烷基间的C-C间的断裂 ⑤甲基芳基醚键的断裂 ⑥Cα-Ar、Cβ-Cγ、酚型木素结构单元或木素降解产物与甲醛的缩合反应 ⑦减法蒸煮时木素发色基团的形成:对,对’-二羟-茋结构的氧化反应;邻,对’-二羟-茋结构的环化-氧化反应

制浆原理与工程

1. 2. 3.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4.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 加药品消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 得率化学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 方向,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 尘机(羊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

能大大降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 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 原料中使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 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和草类的表皮细胞群块少问题较少(6)黑液回收完善(7)可以从一些材种中制取松节油和塔罗油等副产品 19.碱法蒸煮简介 (1)送料:植物纤维原料经过备料后,合格的料片送至蒸煮器中。 (2)汽蒸:对于木材原料,木片先经蒸汽汽蒸,将木片中的空气驱除,以利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知识分享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10%) 纸料与合格纸料纤维絮聚 助留助滤作用流送功能元 喷射角与着网点 二、基本概念题(35%) 1、试述纸浆四种不同磨(打)浆方式其浆料的特征以及成纸的特性。 2、施胶的目的是什么?纸张的施胶按不同施胶程度的要求可分为哪几类和方式? 3、纸料调量和稀释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目前有哪几种方法?选择依据是什 么? 4、什么是宽压区压榨和靴式压榨? 5、纸页成形过程中的泄水、定向剪切和湍动的含义是什么? 6、什么是浆网速比?对纸页成形质量有何影响? 7、干燥部的通汽方式分为哪几种?说明通汽情况和各有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55%) 1.纸袋纸所用浆料和质量性能指标有什么特殊要求?试分析在纸 料制备的磨(打)浆工艺过程中应采用什么措施来满足纸袋纸 的质量要求?

2.什么是纸张的印刷适性?为什么说合格的印刷涂料纸(即铜版 纸)比胶版印刷纸(未涂布纸)的印刷适性要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印刷涂料纸(铜版纸)的印刷适性?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A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纸料:指经过纸料制备系统后由一种或几种造纸用的纤维和非纤维物质混合的纤维悬浮液。 合格纸料:纸料再经过净化和精选而不被除去的那部分的纸料。 纤维絮聚:纤维与纤维之间相互发生碰撞产生机械交缠而连接起来的结果。 助留助滤作用:助留是提高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助滤是改善滤水性能,提高脱水速率。助留助滤多数情况是同时进行的。 流送功能元:能够产生湍流、分散纤维絮聚和消能整流功能的水力布浆整流元件的组合,一般是由湍流发生器和消能整流元件所组成。 喷射角:纸料自堰板喷浆口喷出之后,其喷浆轨迹与堰板下唇之间的夹角。 着网点:堰板喷射口喷出的纸料与成形网的接触点。 二、基本概念题 1.答:(1)长纤维游离磨(打)浆 以疏解为主,能分散成为单纤维,只需适当切断,尽量保持纤维的长度,不要求过多细纤维化。浆料滤水性好,成纸吸收性好,透气度大,有较好的撕裂强度和耐破度,不透明度高,形稳性好,但匀度不是很好,纸面不甚平滑。 (2)长纤维粘状磨(打)浆

制浆造纸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 300t/d挂面箱纸板造纸车间真空系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班级:轻化班 所在院系:轻工与能源学院

日产300吨挂面箱纸板造纸车间真空系统 1.设计目的、意义 随着造纸工业的发展,现代造纸工业的首要任务是加快调整原料结构和发展方向,特别是二次纤维(如废旧纸张)的再利用已成为发展现代造纸的重要举措。废纸再利用不仅减少了城市垃圾的污染,更减少了森林砍伐,维护了生态环境,同时节省了原料资源。它既拥有经济效益,又有着明显的社会、环境效益。近几年废纸再生制浆造纸占全国纸和纸板产量的60%左右。 节约能源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基本国策,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各项措施不仅给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而且给社会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益处。2011年挂面箱板纸和高强瓦楞原纸的产量已达到约4000万吨,占纸和纸板总产量的近40%,节能降耗的实施尤其重要。 造纸车间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吸水箱、真空伏辊、真空吸移、真空压榨等,采用合理优化的设计对节能降耗的实施效果明显,具有现实意义。 真空系统设备的正确选择与正确安装对纸机的运行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纸机的真空系统选择不当,将会导致网部和压榨部脱水能力下降,增加干燥负荷,严重时会影响纸机运行效率,使纸机车速降低,成本提高。如何合理的设计纸机的真空系统,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能降低动力消耗,这对造纸机的工程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生产和毕业实习、收集及查询有关资料,结合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对日产300吨挂面箱纸板造纸车间真空系统进行设计和说明,如纸机真空系统和真空泵循环水回收系统的工艺设计计算、选取和确定,以及设备布置设计与绘制,和相关经济技术指标的确定与计算等。为今后从事制浆造纸行业的生产实践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造纸车间内依靠真空压差脱水、排水、排气(汽)的设备及附属装置都可归类于造纸机真空系统,包括湿部真空系统,蒸汽冷凝水系统末端的冷凝水排出真空装置以及Vac(瓦克缸),辊的配套真空装置等。湿部真空系统主要包括真空元件、前级气水分离器、真空泵(或风机)、后级气水分离器、真空管道等。真空技术主要用于上网浆料脱水和白水除气(针对高速纸机),在网部、压榨部可用于脱除纸页和毛毯的水分;在纸机蒸汽和冷凝水系统中用真空技术保持烘缸部多段通气的压差。因此真空技术在纸机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十分普遍。 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节能降耗。据统计,造纸真空系统耗电量约占造纸总电量的15%-18%。其中,1/3用于网部、2/3用于压榨部,网部吸水箱占11%、网部伏辊占23%、真空吸移辊占11%、真空压榨辊占23%、毛毯吸水箱占32%。因此,降低真空系统耗电量是造纸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

制浆原理与工程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 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 (2)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

SICOLAB制浆造纸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SICOLAB制浆造纸厂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一般规定 一、给水水源、污水排放水体的选择应满足工程水资源评价及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 二、应统一规划,对扩建和改建工程,应充分发挥原有设施的效能。 三、给水排水管沟系统和水处理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水源情况,城镇和企业的规划,各项用水要求,污水特征、排放标准及原有给水排水等条件确定。 取水 一、用地表水作为供水水源时,设计枯水流量的年保证率宜采用95%~97%。 二、取水构筑物的设计最高水位,宜按100年或50年一遇洪水位确定,设计最枯水位宜采用33年一遇最枯水位。当水库取水时,应分别采用计划运行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 三、水源泵房的生产能力宜按平均小时计算,直供式的清水泵房应按照最大小时计算,并应同时校核平均小时的运行情况。 四、泵房的水泵及设备应选用节能高效产品,备用泵不宜少于一台。 五、水泵吸水管宜单独布置,吸水管长度不宜超过50m,泵房与和清水池之间宜设置吸水井或吸水母管。 六、清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按照生产用水需求设置,不宜小于1.5h~2.0h 平均小时用水量。生活清水池宜按3h~5h最大小时用水量计。 给水处理 一、车间生产用水量、用水水质、用水水压应满足生产要求,各生产车间进水管应安装计量装置。 二、车间生活用水量应采用25L/(人·班)~35L/(人·班),小时变化系 数宜采用3,淋浴用水量应按照40L/(人·班)~60L/(人·班),淋浴延续时间宜为1h。 三、应按照工艺对水质的要求,确定给水处理工艺,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的有关规定。 四、辅助建筑物应根据水厂处理工艺的要求设置。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艺》课程复习内容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艺》(上)复习内容(09级) 一、名词概念 1、纸张: 纤维水悬浮液在一个细筛网上所形成的粘连状薄片。泛指用于书写、印刷、包装、生活等方面的片状材料。 纸板:大于0.3mm厚度的薄片; 大于224g/m2的材料(ISO标准) 2、纤维素:由β-D-吡喃葡萄糖基彼此以(1-4)-β-苷键连接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化学结构为:(C6H10O5)n 3、半纤维素:高等植物细胞壁中非纤维素也非果胶类物质的多糖 4、a-纤维素:长链纤维素 5、机械法制浆:主要利用机械能制浆的方法,其主要包括:磨石磨木法,盘磨机械发,热磨机械发三种方法。 6、半化学浆:采用综合化学法和机械法的半化学法制得的浆料。 7、热磨机械法:木片在带有加压蒸汽预处理后,用盘磨机碎解和纤维化。 8、亚硫酸盐法:凡是用亚硫酸盐水溶液来蒸煮植物纤维原料制取纸浆的过程 9、制浆:利用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或化学与机械相结合的方法,使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离解,成为本色纸浆(未漂浆)或漂白纸浆的生产过程。10、纸浆得率:浆重/木材重=蒸煮后纸浆重量/蒸煮前原料的重量 12、纸浆硬度: 13、硫酸盐制浆 14、有效碱:EA P77 15黑液、绿液和白液:白液:含活性蒸煮化学品强氧化钠,硫化钠的溶液。绿液:碳酸钠和硫化钠的无机熔融物溶解形成的液体。黑液:木片在白夜中蒸煮之后,含有木素溶解产物的残留液。 16、总碱:P77 17、硫化度:硫化钠与活性碱(AA)或总滴定碱(TAA)之比 18、Kamyr蒸煮器(P92)用于硫酸盐法制浆的降流立式蒸煮器 19、稀释因子:稀释因子(Dilution Factor)——洗涤1kg干浆用的洗涤水中,进入所提取黑液中的那部份水量(Kg H2O/Kg 干浆)叫稀释因子或稀释度。 表示提取的黑液的稀释程度,有时称稀释度,P104,图9-7 D f =V1-V2(1-S2),D f—稀释因子;V1—进入洗涤系统的洗涤水量(Kg /Kg风干浆);V2—离开的浆层中的液体量(Kg /Kg风干浆);S2—离开的浆层中所含液体的固形物浓度(Kg /Kg风干浆)。 20、置换比:置换比(DR)=Cv- Cs/ Cv- Cw;C v —网槽黑液固形物浓度;C w —洗涤液固形物浓度;如以水为洗涤液时C w =0。C s—离开洗涤机的浆层中固形物浓度21、浓缩因子:浓缩因子(TF)=( m进口- m出口)/ m进口;m进口——每kg入口纸浆的含黑 ——每kg出口纸浆的含黑液量,kg 液量,kg;m 出口

造纸 工程课程设计

目录 制浆造纸设计任务书 (2) 一、总论 (3) 二、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说明 (6) 三、所需数据列表 (8) 四、浆水平衡计算 (10) 五、主要技术指标 (19) 致谢 (22) 参考文献 (23) 工艺流程图及浆水平衡图(见图纸)

制浆造纸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杨飒飒 一、设计题目:年产十二万吨APMP浆制浆工段的初步设计 二、设计依据 1、原料:黑杨 2、产品:100%杨木APMP 3、产量:12万吨/年 4、生产方法:APMP制浆 5、工作制度:340天/年,22小时/天 三、设计说明书内容 1、总论 2、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说明图 3、物料衡算(浆水平衡计算)或热量衡算 4、主要技术指标 四、绘图内容 1、工艺流程图 2、浆水平衡图

一、总论 造纸技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对全人类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同其他科学技术一样,造纸术也伴随着人类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并且反过来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在人类文化、科学、工业、农业、国防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通过纸的应用,人类的各种知识得到传播、妥善的保存,使悠久的历史遗产得到了继承,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科学文化及商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制浆造纸工业虽然增长速度较快,但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差距很远,而且生产和消费水平低,造纸工业水平总体不高,以生产普通低档纸为主,中高档之生产能力不足。当前我国的造纸工业与国际先进的造纸工业水平相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纤维原料中木材的比重很小,现有的木材也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因木浆不足,对增加品种,提高质量,提高生产率,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2、原料及能源消耗偏高,并且供应紧张,对环境污染严重。 3、企业规模小,对生产管理和对“三废”治理带来很大困难。 4、技术装备仍很落后,不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以发挥最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因此,我国造纸工业的目前状况来看,要实现我过造纸工业的现代化,使之具有一定的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先将我国目前制浆造纸现状及国内先进造纸工业的发展局势总结如下: 原料方面:目前世界各国仍以植物纤维为主,由于各国植物纤维资源的不同,各国使用的原料的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来讲,造纸工业发达国家主要使用木材原料,占93%以上,还有少部分的草类等非木材原料。我国的制浆原料,尚以草类等非木材原料为主,逐步增加我国造纸工业木材原料比重为指导方针。 制浆造纸技术方面:国外制浆工艺的研究主要着重于提高制浆得率和研究减少污染两个方面。在化学浆中,硫酸盐浆仍占主要地位。但是近几年来已出现碱性和中性亚硫酸钠加蒽醌的方法与硫酸盐法在生产漂白浆方面进行竞争的局面。国内外草浆的生产也仍以减法为主,但是,碱性亚硫酸盐法或碱性亚硫酸盐加蒽醌的方法有了很好的发展。这主要是由于该法较硫酸盐法制浆得率高,白度好,

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

《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备料 1.原料为什么要贮存?不同原料的贮存方法有何不同? 2.陆上贮存原料对原料场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3.木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生产磨木浆和生产化学浆的木材备料流程有何不同? 4.草类原料备料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以芦苇和稻麦草为例,分别说明之。 5.根据蔗渣原料的特点,说明其备料流程的特点。 6.普通削片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削片刀、底刀、旁刀各安装在什么位置?大、小三角板起什么作用? 7.影响木片长度与厚度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是怎样控制的? 8.试述影响削片质量的因素。 9.某厂使用四刀削片机,喂料槽与水平面的交角为56°,喂料槽在水平面的垂直面与刀盘垂直面间的夹角为23°,问当刀距为8.5~9.5mm, 刀高为15mm时,切削出来的木片的长度、厚度和木片斜角为多少? 10.某厂使用平口喂料10刀削片机,喂料槽与刀盘的夹角为37°,若要求切削出来的木片长度为18~20mm,试计算该削片机的刀距和削出的木片的斜角。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

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1. 2.木材、竹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工艺条件有何不同? 3.以碱法蒸煮为例,说明为何草类原料比针叶木容易蒸煮成浆?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是什么? 4.试述碱法蒸煮脱木素化学反应。 5.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剥皮反应和碱性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碱性降解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防止碳水化合物 的碱性降解? 6.碱法蒸煮过程中碱的作用是什么?用碱量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 怎样选择用碱量? 7.蒸煮液浓度与用碱量、液比的关系如何?怎样根据蒸煮的条件和要求来选用液比? 8.硫化度对蒸煮速度和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选用硫化度? 9.什么叫H-因子?在蒸煮过程中如何利用H-因子?H-因子在实用中有什么局限性? 10.纸浆硬度表示什么?它与纸浆中木素含量有何关系?目前常用的 表示纸浆硬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11.蒸球和立式蒸煮锅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用间歇蒸煮器? 12.连续蒸煮有何优点?连续蒸煮器主要有哪些型式?试述各种连续蒸煮器的结构特点。 并比较其优缺点。说明深度脱木素蒸煮的原理,为例,EMCC和RDH

制浆思考题

2009级《制浆原理与工程》思考题 1.绪论及备料 1.1.什么叫浆?什么叫制浆? 1.2.削片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安刀角对削片过程的影响是什么? 1.3.影响木片质量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4.制浆的基本流程是什么? 1.5.制浆方法有哪些?各适合什么原料? 1.6.选择备料流程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化学制浆 2.1.化学制浆的主要蒸煮方法有哪几类?各类的主要药液组份是什么? 2.2.解释下列碱法蒸煮的术语: 2.2.1.总碱 2.2.2.总可滴定碱 2.2. 3.活性碱和活性度 2.2.4.有效碱 2.2.5.用碱量 2.2.6.硫化度 2.2.7.绝干原料和风干原料 2.2.8.耗碱量 2.2.9.液比及总液量构成 2.2.10.黑液、绿液、白液、蒸煮液 2.2.11.纸浆得率 2.2.12.纸浆硬度 2.2.1 3.产量 2.3.解释下列亚硫酸盐法蒸煮的术语: 2.3.1.总酸(TA) 2.3.2.游离酸(FA) 2.3.3.化合酸(CA) 2.3.4.酸比 2.3.5.原酸 2.3.6.蒸煮酸 2.3.7.红液 2.4. 计算下列各题: 2.4.1.碱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某阔叶浆厂,桦木实积重量480Kg/m3(绝干),单位体积原木可生产3RM3合格木片,木片含水量35%;白液中C NaOH=100g/l ,C Na2S=25g/l , 蒸煮用碱量16%(Na2O计),液比1:3.5 ;粗浆得率48% ,蒸煮器有效容积75M3。 求解: 1)蒸煮硫化度 2)每锅产浆量、补水量 3)单位浆产量的木耗、NaOH耗、Na2S耗

4)若蒸煮周期为6小时,则每锅日产浆多少吨 2.4.2.亚硫酸盐法蒸煮工艺计算: 已知: 原酸 TA=5% CA=2.5% CA/FA=1.0 蒸煮酸TA=3.6% CA/FA=3.0配制体积100M3 回收液TA=1.7% CA=0.85% 使用体积40M3 MgO纯度90% 求解: 1)需要原酸量 2)MgO补充量 3)H2O补充量 2.5.在KP法蒸煮液中,S2-的主要水解反应是怎样的? 2.6.在AS、NS、亚硫酸氢盐和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液中,主要的药液组成各是什么?PH值和酸比 怎样? 2.7.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样? 2.8.在酸性亚硫酸氢盐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将发生哪些降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什么?反应历程怎 样? 2.9.碱法蒸煮和酸性SP法蒸煮的脱木素机理有什么区别?各发生哪些脱木素反应? 2.10.KP、SP、NS蒸煮脱木素顺序有什么区别?试结合脱木素机理及纤维原料化学组成进行分析说 明。 2.11.KP、SP法蒸煮再得率、成浆强度、成浆白度上有什么区别?如何解释? 2.12.碱法木浆、草浆和酸性SP法蒸煮脱木素历程各是什么? 2.1 3.蒸煮液对料片的渗透机理有哪些?特点是什么?影响药液渗透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影响的? 2.14.H因子和相对反应速度常数KR的定义是什么? 2.15.碱法蒸煮的蒸煮过程是什么?小放气的作用是什么?有哪些影响蒸煮过程的工艺参数?各是怎 样影响的? 2.16.为什么酸性SP法蒸煮过程中,蒸煮器中的表压大于其对应蒸煮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汽压?这一 现象对蒸煮过程将产生什么影响? 2.17.列表说明一般落叶松、杨木、麦草的KP、SP法漂白化学浆蒸煮的用药参数、升温曲线等蒸煮 工艺条件。 2.18.在添加蒽醌(AQ)的碱法蒸煮过程中,AQ的作用是什么? 2.19.蒸球和立式蒸煮锅结构及特点是什么? 2.20.Kamyr连续蒸煮器分几个区?各区的作用是什么? 2.21.设计一套KP法生产桦木漂白浆的蒸煮工艺流程,产量100T/D,并制定相应蒸煮曲线和工艺参数 3.高得率制浆 3.1.高得率浆的概念是什么?分多少类?各类的得率范围大致是多少? 3.2.高得率浆的特点是什么?目前还存在些什么问题? 4.纸浆的洗涤、筛选与净化 4.1.解释下列术语: 4.1.1.洗净度 4.1.2.置换比 4.1.3.稀释因子 4.1.4.筛选效率

造纸专业毕业设计---40万吨年箱板纸制浆造纸综合工厂设计

40万吨/年箱板纸制浆造纸综合工厂设计 重点:日产900吨箱板纸抄造车间设计 摘要 该说明书主要介绍了建设一个利用废纸造纸达到年产40万吨包装纸制浆造纸综合工厂的诸多问题。重点说明了日产900吨高档牛皮箱板纸成型、压榨、烘干过程的工艺,设备的布置及安排。设计内容包括浆水平衡计算图绘制、设备选型及计算、车间设备布置平面图、立面图及工艺流程图、全厂总平面图的绘制。 关键词:制浆造纸,牛皮箱板纸,废纸造纸

A Combine Design of Cardboard Paper with 400,000 Tons Per Year Daily Production 900 Tons of Cardboard Paper Workshop ABSTRACT This manual mainly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 using wastepaper papermaking attain annual a 40 tons of paper pulp &paper comprehensive factory problems.Focuses on the instructions daily production 900 tons of high-grade ox-leather case paperboard molding, squeezing, drying process technology, equipment arrangement and arrangement. Design content including slurry water equilibrium calculation chart drawing,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alculation, workshop equipment layout plan, elevation and process flow diagram, the total plan drawn plant。 KEYWORDS:papermaking, cowhide shook paper, OCC papermaking

制浆原理与工程

1.备料的目的:贮存、净化、制备合格的料 2.麦草:除尘、干燥蔗渣:除水、除髓 3.贮存的目的: 1、维持正常连续生产的需要 2、改善原料质量的需要 -- 稳定原料质量,有利于制浆并节约后续化学处理的药品用量 -- 降低并均衡原料水分 4.剥皮原因:树皮中纤维含量低、灰分和杂质含量高,在制浆中会增加药品消 耗、降低纸浆质量并使废液处理困难。 5.去节原因:树节坚硬,并含有树脂和尘埃等,影响生产和浆的质量。 机械浆:在磨木时易损害磨石表面,损坏削片机的刀刃,降低磨木机的生产能力、增加电耗,而且使磨木浆中的尘埃增加,影响浆的质量。 化学浆:在蒸煮时引起渗透困难,致使纸浆质量下降,颜色较深。 6.削片目的:便于药液在各个方向渗透均匀,适应化学木浆和各种高得率化学 木浆蒸煮需要,以及满足木片磨木浆的生产需要。 木片规格:根据木材结构特牲,要求木片的长度为20~25毫米,厚3~5毫米,宽10~20毫米,合格率在90%以上。 7.切削木片质量对制浆生产的影响:1) 影响药液的渗透:长度与厚度方向,2) 影 响木片在料仓中的流动性。木片过大会“架桥”,3) 影响装锅量,4) 碎细片及粉末增多,抽液时变实,药液循环困难,因此部分会过煮。 8.稻、麦草备料方法:干法备料,湿法备料,干湿法结合。 9.干法备料的主要设备:切断设备:辊式切草机,筛选设备:辊式除尘机(羊 角除尘器) 10.湿法备料流程:在湿法备料中,草片经水洗、压榨,除尘效果好,能大大降 低制浆后黑液中灰分的含量,减少碱回收中硅干扰问题。处理的条件:草料浓度5%~6%,NaOH用量1%(对绝干草片),温度45℃,时间约15min。 11.将造纸原料分散为单根纤维的过程叫制浆 12.制浆目的:溶出原料中的木素 13.制浆过程:备料——制浆——洗涤——筛选——净化——漂白——纸浆 14.木质素的作用是将纤维素、半纤维素粘结在一起,构成坚韧的细胞壁,使木 材具有强度和硬度。烧碱法 15.化学法制浆的定义:是指采用化学方法,尽可能多地脱除植物纤维原料中使 纤维粘合在一起的胞间层木素,使纤维细胞分离或易于分离,成为纸浆。16.化学法制浆的要求:(1)尽可能多地脱出木素,(2)使纤维细胞壁中的木素 含量适当降低,纤维素溶出最少,半纤维素有适当的保留。 17.化学制浆的分类 (一)碱法制浆:1.烧碱法(烧碱+蒽醌法),活性药剂:氢氧化钠,国内草浆厂大部分采用烧碱法蒸煮。2.硫酸盐法:KP,活性药剂:氢氧化钠+硫化钠,木浆蒸煮。 (二)亚硫酸盐法活性化学药剂:二氧化硫及其相应的盐基组成的酸式盐或正盐的水溶液(酸性)。 18.硫酸盐法制浆的优点:(1)适应任何原料:可使用任何树种和非木材原料(2) 蒸煮时间短(3)纸浆具有较高的强度(4)易于现代漂白方法结合(5)树脂障碍

《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剖析

制浆原理与工程》习题与思考题 第一章备料 1.原料为什么要贮存?不同原料的贮存方法有何不同? 2.陆上贮存原料对原料场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3.木材原料备料流程有何特点?生产磨木浆和生产化学浆的木材备料流程有何不同? 4.草类原料备料的一般流程是什么?以芦苇和稻麦草为例,分别说明之。 5.根据蔗渣原料的特点,说明其备料流程的特点。 6.普通削片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削片刀、底刀、旁刀各安装在什么位 置?大、小三角板起什么作用? 7.影响木片长度与厚度的因素有哪些?生产中是怎样控制的? 8.试述影响削片质量的因素。 9.某厂使用四刀削片机,喂料槽与水平面的交角为56°,喂料槽在水平面的垂直面与刀盘垂直面间的夹角为23°,问当刀距为8.5~9.5mm, 刀高为15m m 时,切削出来的木片的长度、厚度和木片斜角为多少? 10.某厂使用平口喂料10 刀削片机,喂料槽与刀盘的夹角为37°,若要求切削出来的木片长度为18~20m m试计算该削片机的刀距和削出的木片的斜角。 第二章化学法制浆 1.为什么硫酸盐法比烧碱法蒸煮有较快的脱木素速率?

2.木材、竹子、草类原料碱法蒸煮的反应历程有何不同?这种差别反映到蒸煮工艺条件有何不同? 3.以碱法蒸煮为例,说明为何草类原料比针叶木容易蒸煮成浆?草类原料碱法蒸煮脱木素的特点是什么? 4.试述碱法蒸煮脱木素化学反应。 5.在碱法蒸煮中,碳水化合物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剥皮反应和碱性水解?碳水化合物的碱性降解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防止碳水化合物的碱性降解? 6.碱法蒸煮过程中碱的作用是什么?用碱量对纸浆质量有何影响?怎样选 择用碱量? 7.蒸煮液浓度与用碱量、液比的关系如何?怎样根据蒸煮的条件和要求来选用液比? 8.硫化度对蒸煮速度和纸浆质量有何影响?如何选用硫化度? 9?什么叫H-因子?在蒸煮过程中如何利用H-因子?H-因子在实用中有什么局限性? 10.纸浆硬度表示什么?它与纸浆中木素含量有何关系?目前常用的表示纸浆硬度的方法有哪几种? 11.蒸球和立式蒸煮锅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选用间歇蒸煮器? 12.连续蒸煮有何优点?连续蒸煮器主要有哪些型式?试述各种连续蒸煮器的结构特点。 13.以RDH 和EMCC 为例,说明深度脱木素蒸煮的原理,并比较其优缺点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10%) 纸浆与浆料碎解和疏解 湿纸强度与干纸强度流送功能元 剥离点与剥离角 二、基本概念题(35%) 1.说明磨(打)浆的目的和对纤维的作用及其对纸页性质的影响。 2.松香胶料在施胶过程中是如何沉淀和定着在纤维上?纸页的抗水性是如何取得的? 3.什么是纸页纵向定量波动?其状况特点和产生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目前有哪些消除方法? 4.什么是压榨辊的中高度和偏心距?对压榨脱水有何影响和作用? 5.水力式流浆箱的结构组成是怎样的?有哪些类型? 6.湿纸页的传递有哪些方法?比较这些方法的特点,使用各种传递方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7.干燥部的通汽方式分为哪几种?说明通汽情况和各有什么特点? 三、问答题(55%) 1.说说纸张抄造过程各脱水段的脱水工艺过程和脱水原理。如何解决纸页成形和纸料脱水的关系? 2.什么是纸张的印刷适性?为什么说合格的涂布白板纸比挂面白板纸的印刷适性要好?在生产过程中从哪几方面考虑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提高涂布白板纸的印刷适性?

《制浆造纸原理与工程》(二)试卷B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纸浆:泛指纸料或浆料,即经过制浆系统处理可供进一步加工的纤维物料,一般指来源于天然植物物料。 浆料:又称造纸用浆,即供制造纸和纸板用的纸浆。 碎解:利用水力碎浆机等碎解设备,使干浆板、损纸、废纸等分离在水中成为分散浆料的工艺过程。 疏解:利用疏解设备将碎解后的浆中残留着的纸片或浆点子疏解分散的工艺过程。 湿纸强度:指纸页抄造过程未经干燥的湿纸页的强度,一般是指进入烘缸前即干度为20%-50%的湿纸页强度。 干纸强度:指经干燥后成品纸的强度。 流送功能元:能够产生湍流、分散纤维絮聚和消能整流功能的水力布浆整流元件的组合,一般是由湍流发生器和消能整流元件所组成。 剥离点:开式引纸中,湿纸幅离开伏辊的位置。 剥离角:开式引纸中,伏辊在剥离点的切线与湿纸页的夹角。 二、基本概念题 1.答:原纤维太长、太粗、光滑、挺硬,种类不多而纸种多,性能要求各不相同,未打浆的纤维成纸强度低。打浆后,纸页成形好,达到不同种类纸张质量指标的要求。 打浆对纤维起横向切断,纵向分裂、压溃、产生起毛和两端帚化的作用。打浆后, 纸张的裂断长、耐破度、耐折度、撕裂度等会不同程度地提高,而纤维的平均长度、透气度、吸收性会不同程度地降低。 2.答:定着机理:界面动电学说和配位理论。动电现象表明:纤维素表面带负电荷,松香胶也带负电荷,硫酸铝水解呈正电荷;硫酸铝水解生成Al3+和SO42-,Al3+与水 分子配位生成水合铝离子,带负电荷的松香胶或中性化合松香的悬浮颗粒优先吸附 水合铝离子,生成的松香酸铝与纤维素表面的阴离子起络合反应,生成大量的微细 颗粒,导致其憎液性能。施胶效应是在纸张干燥后取得的。干燥后,纸张取得较低 且稳定的表面自由能,从而提高接触角,改变了纸页的毛细管大小和形状,使水扩 散和渗透能力降低,这样纸页就取得抗水性。 3.答:纸页纵向定量波动:指抄造过程中纸页纵向定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状况。状况和特点:非周期性波动(无规则,没有特定频率,频率低,幅度大)和周期性波 动(有规则,有一定频率范围,频率高)。影响纸张质量,不符合使用要求和影响 纸张正常抄造。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非周期性波动是流送过程中高湍动区域发生 浆流分流,纸料中含有空气,纸料流的不适当混合,浓度波动,除气器回流浆料波 动,稀释调量系统控制不当,白水盆和网下白水池设计或操作不当造成液位不稳定。 解决方法:加强检查和控制,保证操作条件的稳定和各部分控制参数的稳定,要除 掉纸料中的空气。周期性波动是由筛浆机、冲浆泵等的压力脉动和建筑物及设备(包 括支架)的振动造成的。解决方法:消除压力脉动和解决共振问题。 4.答:压榨辊的中高度:辊子中间直径D和辊子两端直径D0差称之为中高度:K=D-D0。 作用:弥补压榨辊产生的挠度引起的压榨脱水不均匀的问题。偏心距:上下两压辊 的中垂线之间的距离。作用:预压作用和赶走空气。 5.答:水力式流浆箱的结构组成:矩锥形布浆总管、稀释水控制阀和稀释水管、布浆器、湍流发生器、均衡室、飘片、叶片和薄片、堰板等。类型:满流式、满流气垫 结合式和多层水力式流浆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