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pdf

水土保持方案.pdf
水土保持方案.pdf

九绵高速公路LJ20合同段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九绵高速公路LJ2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法律法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项目及地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地区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管理体系及责任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管理体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责任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水土流失预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预测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与防治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弃碴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隧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区间临时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临时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桥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水土保持经常性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奖惩........................................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土保持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二、编制目的

在建设过程中将扰动地表造成区域水土流失,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我

项目部编制本《水保方案》的主要目的和意义是:

(1)编制本《水保方案》,有利于明确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的同时

必须承担对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治理的责任,达到“谁开发,谁

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

(2)该《水保方案》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根据当地自然条件,

因地制宜地对项目建设范围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并提出适宜于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防治项目区自然和建设场地造成的水土流失、建设场地水土保持工程的监测监理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供技术依据。

(3)该《水保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防治建设场地的各类水土

流失,改善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4)该《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三同时”制度的落实。水土

保持方案是该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将该项目水土保持投资纳入整个项目建设的总投资,落实了水土保持工程的资金来源。

(5)《水保方案》的编制,有利于指导下阶段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

工作。在编制本《水保方案》过程中,对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进

行了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6)通过该《水保方案》的编制和实施达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

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收污染和破坏。

三、项目及地区概况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九绵高速公路LJ2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施工单位:广东冠粤路桥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

主要工程:四川省九寨沟(甘川界)至绵阳公路路基土建工程

LJ20合同段位于平武县木皮藏族乡及龙安镇境内,线路全长公里,

本合同标段共设置桥梁2座(蜈蚣口特大桥311m、双岔沟大桥)。设置隧道7180m/3座(长春岭隧道1400m、羊肠关隧道3336m、平武隧道2444m)。

2、地区概况

(1)、地质资料

项目区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e)、崩坡积(Q4c+d1)、冲洪积、泥石流堆积、滑坡堆积。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

(Q41+2a1 Q43a1);下覆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

桥区墩柱桩基嵌入中风化基岩深度不得低于6m,中风化岩石饱和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MPa

(2)、气候条件

平武县地处北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沛,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具有云多、雾少、阴天多的特点。由于地势起

伏突出,高差悬殊,气候要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垂直分布。低

山河谷地带属北亚带山地湿润性季风气候,低中山地带属山地温暖气候,中山地带属寒温带气候,高山地带属亚寒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最高值℃,最低值℃。极端最高温37℃,极端最低温-7℃。多年平均降水量,最高值,最低值。多年平均日照时间1376h,多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全年的降雪日数平均有10天,最多可达33天,有些年份没有,降雪一般从12月初开始,2月中旬结束;全年的积雪日数平均有15天,最少全年无积雪,一般1月中至2月初。积雪深度≥1cm的日数平均有2天左右。

四、管理体系及责任制度

1、管理体系

成立水土保持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副组长,项目经理部成立水保小组,项目经理部部门负责人为组员,各工区负责人为该工区第一负责人,各班组设立水保兼职人员,对施

工中的水土保持形成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水土保持组织机构见下图:

2、责任制度

以项目经理为水土保持第一责任人,建立健全相应的组织机构,

明确相关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节。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可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督促各部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施工,加强管理。(1)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职责

①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有关水土保持方针、政策,执行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以及上级单位有关水土保持相关管理办法;

②依法建立适应建设需要的水土保持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

③建立健全环境水土保持责任制度、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

④负责落实九绵高速公路水土保持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物资和器材,组织人员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

⑤发生水土流失事件及时报告;

⑥其他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定的职责

(2)组长职责

①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

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项目施工环境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③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④定期组织各负责人汇报环保工作实施情况。

⑤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3)副组长职责

①协助组长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环保规定中的强制性条款;严格执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②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制定环保目标和有关规章制度。对本项目施工环境及水土保持工作负监督责任。

③项目所在地当地居民的环境投诉,协助组长处理与当地居民、政府的关系。

④负责施工期间环保、水保措施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⑤讨论、研究和解决重要环保事宜。

⑥组长不在时行使组长职责。

(4)各工区负责人环、水保职责

①组织学习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贯彻执行领导小组的指示并督促落实。

②保持与业主、监理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联系,接受监督检查和指导。

③负责环保体系标准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④组织对各工班的检查和指导工作,深入工班认真调查和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好做法,并在项目推广应用。

⑤负责施工废渣、废水、粉尘的达标排放。

⑥负责构造物施工噪声的达标。

⑦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设施的建立与维护。

⑧科学管理、合理节约使用能源、资源。

⑨协助安全环保部对工地临时用地采取环保措施。

(5)安全环保部职责

①对施工中的施工环保、生态环保及水土保持工作负总责。

②制定和签发项目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实施性计划。

③带头贯彻执行国家、行业环保政策法规,保证环保、水保管理体系

有效运行。

④分解施工环保及水土保持目标,并责任何人进行实施。

⑤定期组织工人学习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交底。

⑥对业主建立等提出的监督检查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6)物资部材料员环保、水保职责

①负责施工原材料的运输、贮存及发放。

②对材料供应商施加影响,倡导环保作业。

③优先选购环保产品。

④负责施工现场的环保设施的建立与维护。

⑤科学管理、合理节约使用能源、资源。

(7)试验室环保、水保职责

①负责试验产生的废弃物的收集与正确处理。

②负责试验仪器设备的检测、保养与维护,防止污染。

③负责废弃试验用品、清洗液的正确排放,及协助办公室作好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④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在试验过程中产生污染。

⑤科学管理、合理节约使用能源、资源。

(8)综合部门环保、水保职责

①负责生活区、办公区的环境卫生管理。

②负责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③负责生活垃圾、办公废品的分类与正确处理。

④负责生活区、办公区的环境卫生检查。

⑤生活、办公能源及资源的节约管理。

⑥生活区、办公区环保设施的建立与维护。

⑦负责收集与管理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的相关文件。

⑧负责与相关方合同的签订,并编写环保倡议书。

⑨科学管理、合理节约使用能源、资源。

五、水土流失预测

1、项目水土流失特点

(1)水土流失因素分析

根据工程建设和生产特点,其新增侵蚀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对地貌、土壤、水文等的影响。

①建设期: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主要是地表的开挖和临时弃碴场区。水土流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a.改变微地形,增大降雨侵蚀;

b.破坏植被,造成植被覆盖度下降;

c.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体抗冲抗蚀能力下降;

d.弃土弃碴成为新的侵蚀来源。

②项目竣工验收后,对工程区域的绿化进行恢复,绿化树种将趋于多样化,场区绿化质量有所提高;挡土设施的修筑,路面的硬化,不会

造成新的侵蚀来源。除在营运期前一两年由于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还未

完全发挥作用的情况外,基本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加剧的现象。

(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根据项目建设内容、施工工序等技术资料的分析,本项目侵蚀有以下的特点:

①项目建设区的新增侵蚀范围大、强度高、时间短,侵蚀危害不具备

积累性,易于控制,危害有限。但如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及时

防治,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②施工期造成新增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弃碴场、高边坡、临时便道等区域,呈点、线、片状分布,新增侵蚀活跃。施工结束后,侵蚀活动

随之减弱,呈先强后弱的特点。新增侵蚀主要发生在营运期水土保持措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的绿化地带。随时间的延长,林木郁闭度增加,水土保持措施逐渐发挥作用,侵蚀活动逐渐减弱。

③新增侵蚀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a.施工扰动地表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形成新的土壤侵蚀;

b.临时排弃的土、石等堆积物引起新的水土流失。

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见图

2、预测时段

项目从开工到运行使用的整个时期,由于场地平整和基础工程开挖等施工,将产生大量的土石方,并扰动地表及植被,损坏原有的水

保设施。该时期具有较大水土流失隐患,若不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力、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将加剧水土流失。工程施工进

入后期,如开挖、埋压等易加速水土流失的活动,水土保持措施已开始发挥效益,区域生态系统趋于稳定,不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重新

达到动态平衡。土建结束后,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进入恢复状态,将对

其进行林草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预测。

六、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水土流失防治原则与防治目标

(1)防治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及其他有关文件及规范,在分析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影响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环境特点,制订科学、经济、安全、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在方案编制中贯彻以下原则:

①预防为主原则:根据国家相关文件、技术规范以及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特点,在本方案设计中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原则。

②综合防治原则:紧密结合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和项目建设水土流失

特点,科学评价和预测项目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状况及发展趋势,

按照治理措施与预防监督措施相结合、永久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

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地布设水土保持措施,形成有效的综合防治体系。

③突出重点原则:根据建设过程中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同情况,分区、分期进行水土保持措施设计,重点治理碴场的水土流失。

④“三同时”原则:坚持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相适应原则,落实

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

同时”制度。

(2)防治目标

本方案以工程总建设期为水土流失防治时段。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总体目标为:因地制宜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地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达到地面侵蚀量显著减小,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体目标为:

①通过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因工程新增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扰动土地治理率达98%以上。

②项目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98%以上。

③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项目区植被恢复系数达99%以上。

④科学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弃碴乱堆乱放,建设期拦碴率达100%。

2、弃碴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弃碴场按设计设置挡碴墙,保证施工质量,高度,宽度,厚度

严格符合设计要求,使其发挥最大挡碴效用,防止弃碴场水土流失。

(2)严格按照弃土要求,有顺序,有计划弃碴,按照设计要求设置

平台,保证边坡坡率,防止弃碴场水土流失。

(3)严格按照设计设置截水天沟,碴底盲沟和墙后盖板沟,对碴场

积水有效疏排,防止水土流失。截水天沟的设置应及时跟进,确保水

系畅通,防止水土流失。

(4)弃碴完成后,按照设计要求严格对碴场及时进行撒草籽和复耕

处理,恢复植被,促进营运期内水土保持工作。

(5)弃碴场修建及弃碴过程中注意对原有水系的保护,在施工和弃

碴过程中对原有水系产生破坏,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恢复或改移,保持水系的畅通,确保排水及时通畅。

3、隧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隧道洞门或入口段开挖后,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处理,防止塌

方造成水土流失。

(2)在工期安排上优先安排并及时施作洞门天沟,端墙、翼墙排水

沟等截排水工程,确保洞口段水系通畅,排水水利,防止水土流失。(3)有效经济地进行隧道施工设施布置,减少对原始地表地形的破

坏和对植被的破坏。

(4)组织洒水车每天定时对场地进行洒水,减少工地扬尘。

(5)施工竣工验收后,对非红线内用地应进行植被恢复和绿化处

理。

(6)施工排放污水应经处理达标后重新利用,严禁排放,避免对当

地水系造成污染。

(7)施工中对当地水系的破坏和迁移应合理设计,及时处理、整治,避免因水系更改造成新的侵蚀去发生水土流失。

4、区间临时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精心编制施工方案,认真组织施工,减少在施工中因机械开挖松动等引起的对植被的破坏。

(2)工期安排中优先安排截、排水沟等工程,并及时施工,保证水系的畅通,防止因对水系的暂时性破坏和堵塞造成水土流失。

(3)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认真实行设计中的边坡处理方案,保证营运期边坡稳定,防止水土流失。

(4)施工期间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施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严禁暴力野蛮施工,随时检测水土保持情况。

(5)施工中对当地水系的破坏和迁移应合理设计,及时处理、整治,避免因水系更改造成新的侵蚀去发生水土流失。

(6)对自然形成的冲沟,水沟应做好引排工作,避免堵塞侵蚀引发水土流失。

5、临时工程的水土流失防止措施

(1)合理选择布置施工便道,钢筋加工房,库房,生活设施等临时工程位置。尽量减少对地形和植被的破坏。

(2)临时工程场地内应及时硬化并在四周设置排水沟,防止雨水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3)施工便道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挡土墙等防护结构,防止因施工造成的微地形变化成为新的侵蚀源。施工便道应尽可能全部硬化。

(4)生活设施的布置应合理、经济、环保。

(5)有污水排放如食堂和拌合站的临时设施应根据排污量合理设置

污水沉淀池,不得随意排放,对当地水土造成污染。

(6)在临时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期内应加强对原有水系的保护,确保

水系通畅。

(7)在完工后,应对临时工程使用土地进行绿化或复耕处理。

6、桥梁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有效布置场地,减少对原始地貌的破坏和对植

被的破坏。

(2)对明挖基础的基坑开挖应及时进行防护,防止塌方。

(3)弃碴应及时合理按要求处理,避免随意堆放造成新的侵蚀源。(4)竣工验收后应对施工用地进行绿化处理。

(5)施工中对当地水系的破坏和迁移应合理设计,及时处理、整治,避免因水系更改造成新的侵蚀去发生水土流失。

七、方案实施保证措施

1、水土保持经常性监测

(1)监测目的

为维护项目区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及建设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对项目及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成因、流失量、流失强度变化以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效益等进行监测,其目的是适时掌握项目区原生水土流失状况、工程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

(2)监测重点地段和重点项目

根据项目防治责任范围、重点防治区域的划分和水土流失特征,确定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地段为弃碴场占地区、区间临时道路和附属系统区。重点监测项目:

①碴场占地区: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程稳定性,植被恢复情况;

②区间临时道路:水土保持工程稳定性、边坡稳定性。

(3)监测内容

主要内容为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林草恢复情况以及水土保持各项治理工程实施后的保水保土效益。

检查因子:降雨量、水土流失强度、植物生长情况、防治措施实施效

果等。其主要监测内容及监测指标有:

①项目建设造成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

②项目建设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

③项目建设的挖方、填方数量及面积;弃土、弃石、临时弃碴体堆放

面积;

④项目建设前后林草覆盖度的变化。

2、措施

遵照相关文件及合同条款对环保的要求和有关法规,为保证施工组织及进度安排中各工程项目对施工水土保持主要技术措施的实现,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以下水土保持实施措施。

(1)项目经理对环保工作负全责,并组织制定环保工作制度与措施(2)项目部分部环保员负责日常的环保管理和检查工作。

(3)项目经理部每月进行一次环保、水保大检查;分部每半月行一次

环保、水保检查;对环保工作做的好的进行表扬,对严重违环保规定的作业队按项目部规定,进行处罚。

(4)分部每月对作业队的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环保工作的学习教育由

分部环保部负责。

(5)认真听取各级环保检查人员提出的意见,对提出的整改意在2日内整改完毕,并申请复查。

(6)安全环保部每月进行重点分析,制定防治办法,报项目经理部安全环保部审核后执行。

3、奖惩

(1)在项目部的日常工作检查中,凡发现有违反环境保护及水土保

持规定的工区,现场口头责令其整改,二次检查仍存在同一个问题,

项目部环保部将下发整改通知书,通知书递达仍达不到整改要求的单位,项目部将给予内部通报,并对责任人实施经济处罚。

(2)凡擅自增设场地、取弃渣场及便道等占地面积的,以及在植被

保护、林地保护、水土保持等方面措施不到位的,项目部将视情况给

予通报或罚款。

(3)被环保部门通报或下达整改通知的工区,项目部将给予责任人

罚款伍百元,责任工班罚款伍仟元。

(4)被地方环保部门通报或罚款的工区,项目部将给予责任人罚款

壹仟元,责任工班罚款壹万元。

(5)因野蛮施工破坏环境而被媒体暴光的单位,项目部将对责任人

罚款并驱逐出场,责任工班罚款壹万伍仟元。

(6)对环、水保护意识强,且未出现过破坏环境、水土流失事件的工区,项目部进行综合考评后视情予以奖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