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课程标准

《新媒体运营》--课程标准
《新媒体运营》--课程标准

新媒体运营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新媒体运营项目训练是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所开设的一门综合实践课程,主要是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新媒体基础知识与企业岗位技能进行整合,以项目驱动的方式组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新媒体实际运营能力。本课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新媒体运营的本质,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在新媒体实际运营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使学生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平滑过渡。

本课程主要以项目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将本专业所学的零星知识点与技能进行整合。根据新媒体运营市场调研,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选取贴近所学技能的企业项目,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反复的实战练习,提高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电商与新媒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总体描述:本课程主要学习新媒体运营的基本知识、文案策划、自媒体运营、活动运营以及推广、短视频自媒体与音频自媒体运营、用户运营、运营人的通用方法等。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具备创建并运营管理各自媒体平台的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自媒体人,为学生的就业成才多提供一条途径。

1.知识目标:

(1)了解新媒体运营的基础;

(2)理解新媒体运营的基本要素;

(3)深入理解新媒体运营的具体操作;

(4)理解微信运营的操作流程;

(5)深入理解文文案策划的具体实施步骤;

(6)深入理解活动运营以及推广的操作流程;

(7)了解自媒体平台的操作流程以及方法

(8)深入理解音频自媒体以及短视频自媒体的运营要点

2.能力目标:

(1)掌握微信运营的操作流程

(2)掌握文案写作的技巧

(3)掌握主流自媒体平台的平台规则以及特点

(4)熟练掌握短视频自媒体和音频自媒体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规则(5)掌握活动运营和推广的操作方法

(6)掌握用户运营的操作流程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2)树立科学的设计创新意识;

(3)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

(4)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6)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

(7)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三、参考学时

108学时。

四、课程学分

6学分。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方法

1、本课程先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讲述,再设计知识和技能的讲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2、在教学中采用“复习回顾——案例教学(教师演示)——自主学习(学生演练)——学生上机实践(针对学生碰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再进行讲解)——课堂小结——提示下次预习的内容”的教学方法,同时将课堂搬进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即学即用,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考核方法

平时考查分数(30分)+项目实训分数(70分)=学期总评分数(100分)

平时考查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30%,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平时考勤、课堂互

动、课后学习自主性等方面,任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表现特别优秀或基础弱进步快的学生进行酌情加分,以资鼓励。

实训项目考核分数占期末总体考核分数70%,将《新媒体运营》课程中有关实训项目和基础技术部分的考核改革为作品展览展示的形式,搭建一个平台,由行业专家和专业教师指导,用集体的眼光对每位同学的基础技术与创意技能逐一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定,主要考核项目实际设计中能力和素质,如主题是否符合要求、制作中存在的问题、视觉效果等。

(三)教学条件

1.场所要求

包含所需计算机的实训室;

2.硬件方面

①网络环境良好的计算机

②投影仪(该部分用于讲解、点评及整理数据时使用)。

3. 建立或开放电子阅览室,配备与本课程教学相关的电子图书资料、电子杂志等,利用文档、图表、动画、视频等各种形式展示各类图书资源,使教学内容多元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四)教材编写

(一)推荐教材

使用企业研发教材,该课程应注重该课程教材建设,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逐步整合教学内容,按照“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采用适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求的教材。并在计划编写以工作过程为导线的项目化教材。

全课程使用多媒体电子教案教学,教案的编写要体现项目课程的特色与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现先进性、实用性,典型产品的选取要科学,体现地区产业特点,具有可操作性。其呈现方式要图文并茂,文字表述要规范、正确、科学。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相关教辅材料、实训指导手册、信息技术应用、工学结合、网络资源、仿真软件等。

(1)开发适合教师与学生使用的多媒体教学素材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2)充分利用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阶段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磨练自己,提升其职业综合素质。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网络课程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中高职对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高职衔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 620301 二、教育类型及学历层次 药学类全日制高职 三、招生对象及学制 药剂专业应届中专毕业生,学制二年。 四、职业面向 各级医院(药学部、药剂科)、医药公司(市场部、销售部、质量部、采购部、储运部、零售门店)、制药公司(生产车间、质量部、检验中心、销售部、技术开发部)等,从事医院处方调剂与静脉输液配制、医药公司市场销售与客户服务、制药厂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等目标岗位群工作。 五、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扎实、岗位技能熟练,从事药品生产与质量管理、药品销售与客户服务、药房调剂与药学服务等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 以药学行业制药、销售、服务三大职业领域目标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为标准,通过二年的学习,毕业生应具备以下专业知识、岗位技能与职业态度。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法律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 2、具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 3、掌握相关医学基本知识、较系统的药学专业基本理论知识。 4、具有规范、熟练的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分析检验等基本操作技能;熟悉GMP规范;能够从事制药企业制药设备使用与维护、QA、QC等岗位工作,有分析和解决常见质量问题的能力。

5、熟悉医药市场状况和GSP规范,能够在医药经营企业从事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服务、药品销售、用药指导、药品采购、仓库保管和库存维护等岗位工作。 6、熟悉医院药学服务工作流程和岗位工作标准,能秉承“以人为本”理念从事药品供应保障、药房处方调剂、静脉输液配置、合理用药咨询指导等服务工作。 七、课程设置 1、公共与人文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 2、基础课程:基础医学概要、医用化学、药学导论; 3、专业课程:天然药物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事管理与法规; 4、专业拓展与职业能力课程:药品生产综合实训、临床医学概要、医院药学、医药市场营销、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创新创业教育、毕业实习。 八、课程描述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1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17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从当代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课程。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8学时(理论34学时、社会实践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重点,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3、体育 34学时。本课程为公共与人文课程。通过学习了解、熟悉体育运动的基本分类、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为学习、工作、生活建立基本的体育运动方面的知识。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文化生活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 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

《电商运营实训》课程标准

《电商运营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电商运营实训》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训练学生对电子商务各模块的实践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维护能力和综合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能力。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电子项目运营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合理的店铺策划方案,有效开展营销活动和推广活动,并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适用专业或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 (四)学时学分 本课程2学分,完成教学的总学时数为30学时(1周)。 (五)课程归口系部 本课程归口系部为商贸管理系。 (六)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电子商务运营 后续课程:跨境电商实训 (七)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综合运营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中,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强调能力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宗旨,以项目课程内容为主题,以电子商务类工作岗位要求为主要考核依据,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训,使学生熟练和掌握电子商务沙盘模拟的各项规则,经管沙盘模拟的实战训练,能总结得失,进而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具体包括: 商品整合能力; 视觉营销能力; 客户服务能力; 网络营销能力; 店铺规划能力; 创业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为确保实训能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个人素质,特制定如下实训要求: 1.实训安全第一,严防意外伤害,按规定操作,不准带电插拔仪器设备; 2.保持实训室卫生,实训室内禁止饮食,禁止吐痰,严禁吃口香糖; 3.禁止在实训室内喧哗、嬉戏、争斗,保持安静,轻声讨论; 4.不准恶意破坏设备,设备若有损坏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 5.不准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征求许可; 6.实训结束后,整理复原设备、桌椅,清洁四周环境,待检查后,方可离 开; 7.实训室中的工具、仪器、书籍、手册严禁带出; 8.不随意设定、修改用户名和密码; 按规定时间、规定要求上交实训报告。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通信自学规划

通信组课程 课程名称: 移动通信原理 先行课程 : 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 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移动通信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移动通信不同系统,了解移动通信的发展奠定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有蜂窝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如何组建蜂窝网络的原理。无线移动通信信道的特征,移动通信系统的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常用的抗衰落技术,移动通信中选用的语音编码技术,移动通信中的多种多址接入技术,天线的基本知识,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等。同时注重了工程实际和实际应用。 课程名称: 通信技术概论 先行课程: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通信技术概论》是一门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 21 世纪是通信信息时代,整个社会信息量正以爆炸式的速度迅速发展,因此信息传输与交换技术将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全面地讲述了现代通信领域的基本技术及发展趋势,其中包括模拟信号数字化、交换技术、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同步数字体系、微波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 课程名称: 数字 通信原理 本课程首先介绍了数字通信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了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的几种方法,特别是对 PCM 通信系统的构成,抽样、量化、编码与解码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继而介绍了 PCM 通信系统是如何实现时分多路复用的以及 PCM30/32 路系统的相关内容,另外本课程还探讨了图像信号数字化的问题,接着介绍了有关准同步数字体系(PDH )与同步数字体系( SDH ),最后介绍了数字信号的传输的一些细节。 课程名称: 数据通信原理 先行课程: 数字通信原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介绍了数据通信系统构成及有关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数据信号的基带传输、频带传输和数字数据传输这三种基本传输方式从理论上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然后介绍了差错控制的基本理论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作者:————————————————————————————————日期: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70741 课程类别专业技术课程 课程学分9 总学时148 适用专业药学 制定人殷俊才制定时间2012年7月 审核人朱蓓审核时间2012年8月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3-2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诊断各科常见病多发病。 (2)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或医生的诊断熟练制定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桂东一中政治组胡建新 提纲: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2)为什么要设置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2、《文化生活》课标解读 (1)课标呈现方式解读 (2)《文化生活》教学容分析 1)《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2)《文化生活》教材的呈现方式及主要容 3)《文化生活》教材的特点 二、《文化生活》处理建议 1、课程性质与理念 2、《文化生活》基本的教学原则 3、《文化生活》处理策略 4、教学案例分析 5、如何应对《文化生活》对教师的挑战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处理建议 一、《文化生活》教材分析 1、《文化生活》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P24 P27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文化生活》是一门什么课程? 《文化生活》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增设的必修模块,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共同构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必修容。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一起,共同承担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文化生活》以学生置身其中的文化生活为依托,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如何进行文化赏析、提高文化修养,理解文化传承、交融和创新的意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道理;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同时,促使学生在当前的文化生活中,努力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将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信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把握这一思路的要点是:课程所使用的文化概念,以十六大有关文化建设的提法和要求为基本依据;课程所强调的文化的力量,实质上是精神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要求,这是课程全部目标设置与实施的核心容。 (2)为什么要增设《文化生活》课程? 《文化生活》容的设置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跨境电商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专业 《跨境电商》课程标准 撰稿人: 审稿人: 审批人: 《跨境电商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70585 课程性质:专业课 学分:4 计划学时:64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 1.前言 课程定位 《跨境电商》是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课,主要面向网络销售岗位,为跨境网络销售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储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政策,遵守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能够进行跨境电商基本工作流程的操作。 本课程设置在第四个学期,前导课程主要有网络营销、网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这些课程为跨境电商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理论基础,而《跨境电商》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融合、应用和升华,并为后续顶岗实习的顺利展开,提供知识技能储备。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如何运营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网络销售岗位为学习角色,以电子商务平台操作为知识载体,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结合任务驱动为主的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国际客户的能力和技巧。 课程设置的依据:①电子商务行业、企业调研;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③网络销售岗位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的确定主要依据面向跨境的网络销售岗位设置工作

任务目标。 课程的项目编排基于网络销售工作过程,结合学生智能特点,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活动设计的目的在于有效组织课堂,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能动性,做中学、学中做,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特点。 本课程总计64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践32学时。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知跨境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和政策,遵守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进行跨境电商基本工作流程的操作,具备跨境店铺运营管理、客服服务和电商操作技术等业务能力。 具体目标 (1)识记跨境第三方操作平台规则; (2)熟知跨境电商操作基本工作流程; (3)识记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选品的技巧; (4)熟知不同的国际物流方式的运费计算方法; (5)熟知国际支付宝Escrow优势、交易流程及支付方式; (6)熟知P4P的规则、广告模式、价值和优势; (7)熟知速卖通纠纷规则。 能力目标 (1)能顺利开通跨境电商店铺账号; (2)能熟练设计跨境物流方案、合理选择跨境物流方式; (3)能深入调研海外市场跨境电商发展情况、形成可供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 (4)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选品及产品的信息化工作; (5)能合理设置跨境电商产品价格、完成产品刊登和发布; (6)能制定跨境产品和店铺优化方案、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渠道在平台内外进行推广;(7)能及时处理订单、提升客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8)能及时处理争议订单,维护老客户、开发新客。 (1)具备跨境电商运营的基本职业道德; (2)对境外客户有一定了解,并能包容、合理应对各种买方行为。

电商运营实训课程标准

电商运营实训课程标准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电商运营实训》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电商运营实训》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电子商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训练学生对电子商务各模块的实践应用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操作能力、管理能力、维护能力和综合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经济活动分析能力。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成为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性质及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课程,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掌握电子项目运营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制定合理的店铺策划方案,有效开展营销活动和推广活动,并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适用专业或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电子商务专业一年级学生学习。 (四)学时学分 本课程2学分,完成教学的总学时数为30学时(1周)。 (五)课程归口系部 本课程归口系部为商贸管理系。 (六)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电子商务运营 后续课程:跨境电商实训 (七)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电子商务企业综合运营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标准,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在课程设计中,按照核心职业能力的要求,强调能力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以培养综合能力为宗旨,以项目课程内容为主题,以电子商务类工作岗位要求为主要考核依据,形成项目化课程体系。 二、课程目标及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实训,使学生熟练和掌握电子商务沙盘模拟的各项规则,经管沙盘模拟的实战训练,能总结得失,进而领悟科学管理规律,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具体包括: 商品整合能力; 视觉营销能力; 客户服务能力; 网络营销能力; 店铺规划能力; 创业能力。 (二)教学要求 为确保实训能顺利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提高个人素质,特制定如下实训要求: 1.实训安全第一,严防意外伤害,按规定操作,不准带电插拔仪器设备; 2.保持实训室卫生,实训室内禁止饮食,禁止吐痰,严禁吃口香糖; 3.禁止在实训室内喧哗、嬉戏、争斗,保持安静,轻声讨论; 4.不准恶意破坏设备,设备若有损坏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 5.不准无故旷课、迟到、早退;若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征求许可; 6.实训结束后,整理复原设备、桌椅,清洁四周环境,待检查后,方可离 开; 7.实训室中的工具、仪器、书籍、手册严禁带出; 8.不随意设定、修改用户名和密码; 按规定时间、规定要求上交实训报告。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实践项目项目内容实习实训要求学时分 配 项目一:开设装修1:网店开设 2:店标设计 3:网店Banner设计 4:商品主图设计 熟悉网店开设的流程; 能完成店标、网店 Banner、商品主图以及 商品详情页设计和制作 6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 《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00007 课程性质:公共课 学分:2.0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高职各专业 1.前言 1.1课程定位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院各高职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一门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传 承中国民族精神,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提高学校教育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养的课程。本课程以 高等职业教育为切入点,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注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 相统一。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丰富校园文化,发挥文化传承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人 文素养。 通过学习本课程,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魅 力,解读传统文化的精髓,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提升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取向。 学生通过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基础知识。该课程开设 于第一学期,为后续课程《沟通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实用美学》的学习,打下坚 实的传统文化知识基础。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必备的传统文化素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旨,以各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围绕“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 社会能力,成为有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1.2.1课程设置的依据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 新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 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 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 .

临床医学概论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课程标准 课时数:60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先修课程:《正常人体结构》 一、课程性质 《临床医学概论》(诊断内科)部分是康复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主要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重点介绍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密切相关的临床疾病,通过本课程的教育,使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在结合本专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掌握一定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全面了解临床医学各疾病的概述和诊疗常规中,去发现临床的需求,去思考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为其它学科与临床医学的交叉渗透提供结合本专业的各种信息及相关知识,从而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工作奠定基础,拓宽思路,相互促进,形成良性互动。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正常人体结构》、《生理学》等先修课。 二、课程理念 1.《临床医学概论》进行课程整合,建立康复专业医学教育平台。将多门临床医学课程整合,整合了教学内容,统一了标准,缓解了长期困扰、难以协调的课程门数多、课时量大等矛盾。 2.《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临床医学概论

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归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临床医学概论》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荷、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4.《临床医学概论》课程中培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素质,树立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尊重虑者、关爱生命的职业意识。通过贴近临床的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等,使学生认真体会医务工作者的角色,增强对职业的热爱,树立关爱患者的意识,将关爱患者的意识逐渐转化为一种职业习惯。 5.《临床医学概论》的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积累,还要注重学习过程和技能,更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中的努力。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0学时。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疾病康复学》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学生在医院、

数据通信原理(最终版)

1)数据通讯:依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功能单元之间传递数据信息,他可以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息传递。 2)数据信号的基本传输方式:基带传输,频带传输,数字传输。 3)数据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4)数据终端设备(DTE ):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和传输控制器组成。 5)传输信道:通信线路、通信设备(模拟通信设备、数字通信设备)。 6)通信控制器:数据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的接口。 7)数据通信系统中的信道(按传输方式分):物理实线传输媒介信道(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电话网传输信道、数字数据传输信道。 8)传输损耗:D=10 lg 01 P P 。(P 0为发送功率,P 1为接收功率,单位dB ) 9)信噪比:(N S )dB =10 lg (s n P P )。(P s 为信号平均功率,P n 为噪声平均功率) 10)数据传输方式:?? ?? ?????? 传输顺序: 并行传输、串行传输同步方式: 异步传输、同步传输数据传输的流向和时间关系:单工、半双工、全双工 11)数据传输系统的有效性指标:调制速率,数据传信速率、数据传送速率。 12)调制速率:N Baud = ) (1s T 。(N Baud 为每秒传输信号码元的个数,又称波特率, 单位Baud ,T(s)为码元持续时间。 13)数据传信速率:每秒所传输的信息量,单位bit/s (二进制)。当信号为M 进制时,传信速率(R )与调制速率(N )的关系为R=Nlog 2M 。 14)频带利用率:η= 频带速率 符号速率(Baud/Hz ),η= 频带宽度 信息传输速率[bit/(s ·Hz)]。 15)差错率:用 误码率、误字符率、误码组率来表示。 误码率:接收出现差错的比特数/总的发送比特数。 误字符率:接收出现差错的字符(码组)数/总的发送字符(码组)数。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药学专业介绍相关临床医学专业知识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了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该课程的前导课程是《正常人体结构》、《正常人体机能》、《异常人体机构与机能》,后续课程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 2、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本着“贴近学情、符合行情、对接岗位”的原则,坚持“必须、够用、实用”为度、适度拓展知识面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原则,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科学设计课程,合理选取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对外科疾病基本知识的掌握。 内容选取依据:(1)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对临床疾病的内容要求;(2)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过程中涉及到的临床疾病知识;(3)执业药师、医院药师考证涉及到的内容;(4)学生在医院、药店工作中应掌握的常见疾病拓展知识。 3、课程目标 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为后续课程《临床药物治疗学》、《实用药学服务》的学习奠定扎实的临床疾病知识基础以及为学生在医院、医药销售企业工作中提供必要临床知识拓展,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疾病的病因、病理,才能够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最终转归有清楚的认识;只有掌握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才能对疾病情况有准确的判断;只有掌握疾病的治疗原则,结合所学药学专业其他知识才能正确的进行药物咨询和用药指导。 3-1知识目标 (1)掌握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概念、临床特点和诊断要点。 (2)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原则。 (3)熟悉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了解发病机制、预防及预后。 (4)了解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辅助检查。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标准(20190901232103)

“电子商务客户服务”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1.1 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课程,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对学生的服务理念、客户服务执行技能的训练与养成起着关键作用,是满足学生从业需要的关键课程。 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培 养学生的服务理念,还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客户服务理论 与技巧,去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了解企业客户 服务的重要性,掌握客户服务类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包括:《沟通技巧》、《网络广告设计与制作》等。 1.2 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围绕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根本 任务和适应社会需要的目标;紧扣中职学校教学大纲,以培养技术 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结构,以应用为主旨 和特征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以相关知识前后的关联性并结合实际 营销工作流程为线索,来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具体的教学内容体系 包括:网络客服工作岗位介绍、网络客户服务平台操作应用、订单 处理、打包发货、售后服务、维护客户关系等。 建议本课程总课时为54 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 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学习网络客服的基础知识和网络客服技巧,掌握网络客服岗位 的基本技能,具备网络客服的基本素养;

●掌握客服的工作流程,做好售前知识储备,流程培训和准备; ●掌握客服沟通技巧; ●熟练应用各种客户关系管理工具及方法对客户进行管理和维护。 2.2 技能目标 ●能够使用网络工具友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 ●能够在线接待不同的客户; ●能够处理商品订单打包发送、售后服务工作; ●能够较好的维护客户关系。 2.3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精神,树立良好的学生职业形象; ●培养学生在客户接待等工作中热情、友善地与客户交流; ●养成顾客至上及诚信的服务宗旨。 3.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工作任务知识要求 ●了解网络客服岗位的 地位和作用 ●了解客服岗位对个人 走近网络 1素质的要求客服 ●认识网络客服的工作 环境 ●掌握常见的商品知识 ●认识常见的即时通信 工具 ●熟练千牛工作台的设 使用网络臵与使用 2 工具●熟悉操作交易平台后 台 ●掌握网络安全知识谨 防网络骗局 ●了解语音客服的工作 提供语音 3内容 客户服务 ●了解语音客服与网络 技能要求 参考 情感态度要求 学时 ●能为自己设定 ●能画出客服部门的一工作目标 般组织结构图 ●具有团队 ●能基本操作网络客服 4工作平台 合作的工作 ●能迅速把握企业的商 品特性 意识 ●能运用阿里旺旺接待 客户●培养网络安全 ●提熟练操作千牛工作风险防范意识 平台●培养学生热爱 ●能通过交易平台后台 8 专业的感情,树 进行交易、商品等管理立学好专业的信 ●能辨别网络骗术确保心 交易安全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应 答●培养良好8 ●能在沟通过程中注意

《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大纲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光纤通信技术 课程类别:核心课 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通信工程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先修课程: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 一、课程的教学目的 《光纤通信技术》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定位为需要学习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技术等专业,从事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行业的学员。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低的传输损耗和宽的传输频带的特点,成为高速数据业务的理想传输通道。课程以光纤的导光原理和激光器的发光原理为基础内容,同时涵盖了各种实用光网络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素质与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能力为目标,培养能满足光纤网络工程的规划建设、系统调测、电信核心网络和接入网络的工程等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鉴于本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内容既包括理论学习内容,又涵盖与之相关的实践实验活动内容,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学习本课程需要先修《数字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及《现代交换技术》、《宽带接入技术》等相关课程;后续课程包括《光网络》、《多媒体通信》等。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了解相关扩展知识。熟练进行光纤通信技术的工程分析及工程计算。 熟悉实验原理及内容,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知识完成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四、课程教学方法 下载教学内容导学、详解、实时辅导、教案、综合练习题等资料。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每章后面均附有大量的习题,并对主要知识点进行了总结。本课程含有实验,使本课程更多地与实践接轨,为以后学习光纤通信工程新技术打下基础。

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课程标准

《英美概况》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代码:107013841 2. 课程中文名称:英美概况 3. 课程英文名称:The Society and Culture of Major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 an Introduction 4. 课程总学时数:32 5. 课程学分数:2 6. 授课对象: 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7.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英美概况》是英语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任选课。本课程以英语为媒介,比较系统地向学生阐述世界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如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它是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专业其它语言基础课和在高年级阶段学习英语文学和翻译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在跨文化语言运用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从而改善学生的跨文化语言运用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和熟悉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掌握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扩大知识面,丰富文化修修养,加深对英语国家语言、文化和文学的理解,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英美两个典型英语语言国家的历史与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当前现状及发展前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除掌握有关英美两国的社会基本构成、文化传统、经济科技发展等基本知识外,同时也提高自身对英文社科类书籍的阅读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适当向学生推荐一些反映英美国家文化的优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疾病概要》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疾病概要课程代码:030116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学分:48/3 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修订时间:2016年4月20日 课程负责人:刘伟课标审批人:计仁军 课程团队:王云飞、费鸿、国秀丽、刘伟、候媛媛、顾海鸥、郭佳、王艳慧二、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1.课程定位 ⑴岗位分析 《疾病概要》课程以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体现职业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门课程设置满足岗位需求,同时兼顾专业资格考试的需要,教学效果评价实行全方位、开放性。医学检验技术的进步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过去临床检验科室一直被看作是医院的辅助科室,只对临床部门起“辅助”作用。而目前检验科室已经成为各医院很重要的一个部门。衡量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高低,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这个医院的检验部门可以检测多少项目、检测的水平如何,以及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是否先进。另外,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项目的逐步增多,临床疾病的诊断对医学检验项目的依赖愈加明显。因此,检验学科及其相关部门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检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门课程通过对检验专业就业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分析,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本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针对检验专业临床的特点,强调实用性,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中。 ⑵课程性质 《疾病概要》是一门研究诊断学基础及临床各科常见疾病的学科。本课程论述了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诊断思维;临床常见内、外、妇、儿、及肿瘤学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预防方法。本课程是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重点讲授检验医学领域已涉及的临床病种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常见临床疾病的诊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⑶课程地位 《疾病概要》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培养符合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岗位群的高技能人才,目标定位明确。《疾病概要》是检验专业技术课程之间的辅助学科,是从事医学检验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学习疾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等基本内容,使学生能达到初步的诊断及治疗疾病的能力。 ⑷课程作用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课程标准 《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电子商务课程编码:SD0B08 开设时间:第二学期课时数:72 一、课程概述 电子商务是指各种具有商业活动能力的实体(如生产企业、商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构、个人消费者等)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远程通信技术和先进的数字化传媒技术进行的各项商业贸易活动;电子商务是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手段,是商务与数字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交流的平台,是在Internet上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部分物流完整实现的过程;电子商务是企业实现提高销售额和降低交易成本、寻找商业机会和提高交易率、提升企业品牌和提供更有效服务、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库存积压和提高货物周转率的一套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是从管理的角度出发,以电子商务需要的技术及其他支持手段为主旨来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意义、电子商务的作用与特点、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和框架体系与业务流程、电子商务网络平台技术、安全技术、支付技术、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规划、网络商务信息、网络市场、网络营销和促销策略、物流管理、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在三次产业如农业、贸易、金融、生产制造业中的应用、我国和世界各国在电子商务方面的立法和政策等内容。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电子商务、企业为什么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实施电子商务需要哪些技术平台和商务条件、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以及电子商务在三次产业中的应用”等问题。掌握B to B、B to C、C to C几种典型的电子商

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标准 南通体臣卫生学校 二0一0年六月

目录 《物理》课程标准 (1)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4) 《无机化学》课程标准 (11)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18) 《分析化学》课程标准 (26) 《人际沟通》课程标准 (34) 《天然药物学基础》课程标准 (38) 《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46) 《中医学基础》课程标准 (60) 《临床医学概要》课程标准 (70) 《药理学》课程标准 (82) 《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94) 《药剂学》课程标准 (114) 《药物分析》课程标准 (121)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标准 (128) 《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标准 (134) 《心理学与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140) 《药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标准 (150) 《常见病及用药指导》课程标准 (156)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 (161) 《医院与药店药品管理技能》课程标准 (166) 《临床药理学》课程标准 (171)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标准 (178)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标准 (183) 《医药物流》课程标准 (189) 《药品营销综合技能实训》课程标准 (195) 《医药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202) 《医院药剂综合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213)

《物理》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物理》是药学专业高职学生必修的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的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程、获取职业资格以及从事专业实践打下必要的坚实基础,并能胜任实际技术岗位的工作。 本课程内容的设置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知识结构以突出高职教育特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构建起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本门课程面向药学专业全体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总学时54,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一学期开设。在执行本课程标准时,教学时数可适当增加。 2.物理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