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文章编号:100227602(2008)1120013205

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汤恒舟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客车设计部,江苏南京210031)

摘 要:阐述了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的意义和设计原则,介绍了设计内容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U270.38+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铁路旅客列车朝着高速化、智能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车辆电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显得越来越重要。车辆电气布线质量是确保车辆电气系统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运用模块化、集成化设计技术是提高车辆电气布线质量的有效手段。

1 国内外现状

1.1 国内现状

我国新造铁路客车电气装置的布线包括布线规格、布线长度、线缆切割、剥线、接线端子压接、电气连接、绝缘耐压试验等。长期以来,车辆电气布线均是现车进行布放,即电气布线的线槽线管、布线配线、电气设备安装均采用人工散装方式,施工工作主要在车辆上现场实施完成。布线主要工艺流程:现车安装线槽线管→现车人工散装布线→现车设备安装和电气连

收稿日期:2008206220

作者简介:汤恒舟(19682),男,高级工程师。接。

这种布线方法存在的问题有:(1)布线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2)布线工艺性差,施工困难;(3)不利于产品工业化设计、生产和升级;(4)检修、维护不方便;

(5)部件互换性、系统可靠性差;(6)人为不确定因素多,质量控制、管理难等。特别是电气技术含量高的动车组和高速列车,其车辆电气装置复杂,车辆配线种类、规格多,若采用这种传统的布线方法,问题将更加突出。

1.2 国外现状

世界铁路机车车辆主要供应商如欧洲的AL S2 TOM、BOMBA RDIER、SIEM ENS和日本铁路,从部件设计到整车系统采用了集成设计,大力推广运用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技术,从车体结构、内装结构、车下吊挂设备、布管和布线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手段,大大提高了部件和系统乃至整车的制造质量及运用的可靠性、安全性,提高了部件和系统的通用性、互换性。

车辆宽度/mm2774车辆最大高度/mm2633

车钩中心线高/mm902

固定轴距/mm1762

车轮直径/mm876

限界符合S.R.C No.10710A《米轨铁路机车车辆限界》

4 试验情况

2006年10月,眉山公司对生产的C45—SDN型敞车样车进行了车体静强度和垂向弯曲刚度试验,试验内容包括纵向载荷试验、垂向载荷试验、顶车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该车车体所有应力测点在各种工况单独作用下以及按照最大可能组合合成后的应力作用下,都小于相应材料的许用应力,车体的挠跨比也小于TB/T1335—1996《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的推荐值。车体的刚度和强度亦满足TB/T 1335—1996的要求。

5 结论

(1)C45—SDN型敞车的研制,充分考虑了客户的使用习惯和车辆运营环境,结构新颖,性能良好。

(2)该车采用国内铁路货车成熟可靠结构的先进技术,提高了制动、钩缓等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3)该车主要性能参数及结构尺寸满足图样及技术条件的规定,强度性能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严隽耄,成建民.车辆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2] 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C45—SDN型敞车静强度试验报告[R].

2006.

(编辑:郭 晖)

?

3

1

?

 设计制造铁道车辆 第46卷第11期2008年11月 

2 车辆电气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

(2)适应系统设计和专业分工设计发展趋势;(3)有利于大系统或部件之间相互接口设计;(4)大大减少现车布线配线施工工作,有利于电

气布线质量控制;

(5)采用地面电气布线准备工艺,使总装现场整洁化、工艺有序化;

(6)提高了车辆整车电气系统的RAMS 和EMC 性能;

(7)提高车辆电气系统的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集成化设计水平;

(8)有利于整车总装质量和总装进度控制。

3 电气模块化设计原则

(1)标准化、专业化、系列化、集成化设计原则;(2)满足RAMS 设计原则;

(3)符合EMC 电磁兼容性设计原则;

(4)具有宽松的机械和电气接口,便于快速生产

和装配;

(5)具有灵活性,可选择性组合、替换和升级、维护、更换;

(6)具有相对独立性、完整性;(7)具有相对通用性和互换性;(8)满足地面电气准备施工要求。

4 车辆电气模块化设计内容和方法

4.1 车辆电气模块化设计内容

对于一个小型电气设备(如个人电脑、打印机)或

一个计算机总线系统,模块化设计和组装已达到积木化程度,但对于结构和布线较复杂的车辆系统来说,必须采用系统设计和分层设计的理念和方法。电气模块化设计既要体现通用性、互换性,同时还要兼顾到特殊性。电气模块化设计具体拓扑结构见图1。例如,按子系统功能进行划分的模块可分为供电电源子系统、电气照明子系统、轴报防滑子系统、列车播音子系统、空调通风子系统、电气采暖子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其余附属电气子系统等。4.2 综合布线模块的设计

铁路客车电气布线模块化设计就是设计一种集线槽、线束、防护、电气连接为一体的电气布线模块。其主要技术特征有:

(1)采用了线槽、线束、防护、电气连接的系统设计和细分设计理念,并采用电气布线地面准备制作工艺,实现了线槽组成、电气布线的模块化、集成化和RAMS 功能要求

;

图1 电气模块化设计具体拓扑结构图

(2)电气模块采用线缆切割、线束制作和固定、出

线防护、连接器连接、线槽线束一体化制造和工装整体安装方式,负荷端采用电气连接器连接技术,集成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工手动现场布线引起的质量问题;

(3)电气模块在地面完成线束总成后,再进行绝缘、耐压和线线检测测试,各项检测参数应符合TB/T 1759—2003《铁路客车配线布线规则》、TB/T 1507—1993《机车电气设备布线规则》等标准、规范的要求;

(4)电气模块电气接口清晰,电气性能安全可靠,

安装方便快捷,便于制造和质量控制。4.2.1 电气模块分级设计和节点划分

电气线路布线工程化设计的理想目标是以最少的电气分断节点保证最可靠的电气连接,而电气模块化设计的难点在于怎样合理划分模块及模块间的接口设计。为了实施电气模块化和集成化设计技术,必须对电源和控制信号的传输进行合理的节点设置。节点设置的总体原则是:电源线节点主要是控制节点温升变化和电压损失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控制信号线节点主要是控制信号传输的衰减和抗干扰能力,对于高频或列车网络信号应尽可能在车厢内连续传输或采取信号放大措施。布线模块的设计思路是:采用结构和布线一体化设计,按一级布线模块→节点模块→二级布线模块→三级布线模块的设计方案逐步实施。4.2.2 线槽结构设计

线槽结构设计(图2)应从线槽体断面选择、线槽体材料选择、线槽体安装结构选择和电气隔离几方面考虑

图2 线槽体结构设计示意图

?

41?铁道车辆 第46卷第11期2008年11月 

4.2.3 线束设计

线束设计是电气模块化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反映了电气布线的全部信息,如电线电缆的线型、规

格、线号标识、布线长度、安装位置、防护、电气连接等。

图3为线束设计示意图

图3 电气模块线束设计示意图

在端子压接设计上,要求采用专业机器下线、剥线和端子压接,并在工序中通过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压接

质量以及点对点导通情况进行检查。用机器代替人工,压接端子的技术性能和技术参数全部由专用设备来保证,减少了人为的因素,提高了电线电缆接线端子的压接质量和整体布线质量。4.2.4 连接与防护(密封技术)线槽线束出线采用尼龙软管等防护措施,线束之间采用高可靠性连接器进行连接。客车布线应考虑密封措施。电气模块化线束防护和密封措施见图4、图5。

4.2.5 局部线束集成设计(图6

)

图4 车下线束模块防护实例图

4.3 模块化设计电气控制柜

综合电气控制柜(图7)采用功能单元模块模式设

?

51? 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应用研究 汤恒舟

计,将电源转换、显示、漏电模块、空调模块、逆变电源

模块、充电模块等单元模块集成在综合电气控制柜内,控制柜采用框架结构,柜门与围板一体化设计,各电气单元模块通过模数孔灵活安装。控制柜与车上一级布线模块之间采用连接器进行连接

4.4 线线检测仪器(图8)4.5 工艺组装、连接和试验

(1)优化电气模块化制造工艺流程,完善制造工

艺文件,增加专用工装设备;

(2)标识打印、切割、模板制作、压接、成束、线束组装、部件和电气试验在电气整备车间地面实施;

(3)电气模块总成、装车和绝缘耐压试验在总装车间实施;(4)电气模块采用专用工装(图9)安装

4.6 技术难点和关键控制项点

(1)整车总体设计和电气模块设计的接口设计;

(2)电气模块节点的界面确定和合理划分;(3)电气模块的机械接口和电气接口设计;(4)电气模块机械和电气连接的可靠性工艺措

施;

(5)电气模块的运输和安装工艺及工装设备;(6)电气模块电气性能提高与成本增加的矛盾。

5 应用情况和前景展望

2006年,在200km/h 轨道检测车电气系统设计

中,采用了全新模块化、集成化设计理念,如车下电气布线模块、车上电气布线模块、集成式模块化综合控制柜、组合式模块化U PS 并机电源等部件均是采用模块化创新技术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07年,在DC 600V 供电的25T 型软卧车上对

电气模块化设计技术进行了完善,对一体化车下枕内电气模块、车下两端枕外电气模块、车上客室电气模块、车上两端电气模块、控制柜电气模块接口、电热器线束模块、顶灯线束模块等在节点划分、接口设计、线束连接技术、压接工艺和工具工装设备以及整体模块化线槽运输和安装上进行了改进设计,使电气模块具

?

61?铁道车辆 第46卷第11期2008年11月 

文章编号:100227602(2008)1120017203

浅谈铁路客车集成化设计技术

王 卫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客车设计部,江苏南京210031)

摘 要:介绍了集成化设计技术的概念、优点以及在铁路客车上的初步应用。

关键词:客车;模块化;集成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U271 文献标识码:B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客车的需求量每年都在不断地增加。对高速列车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同时,我国自产的160km/h和120km/h客车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也需要往一个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铁路客车集成化设计技术将是以后研究的一项全新课题。

1 集成化设计技术的概念

集成化设计技术是铁路客车制造业在迈向工业化大生产道路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客车内装集成化形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集成化概念需要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去理解。

从微观上来说,客车集成化的前提就是各专业的模块化,各专业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直接影响最终集成化产品的性能。各专业模块化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本专业的技术原理和性能要求,还要考虑与其有联系的其他专业接口以及集成后产品的性能要求,比如电气方面的EM I、EMC问题;各专业的模块化设计还要考虑以后更新换代问题;另外,自身技术改进但与其有联系的其他专业不需改进时,其接口也不能改变。

收稿日期:2008201225;修订日期:2008206202

作者简介:王 卫(19762),男,工程师。

从宏观上来说,集成化设计技术就是将各专业模块化产品集成到一起,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客车产品。集成化产品可以根据各专业模块不同的组合形式而形成不同的功能产品。

2 集成化设计技术的必要性

用户的需求是产品开发的基础。伴随着客车产品品种的固定化和客车内装的统一化(铁道部统图),客车的可靠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关注。铁路客车必须要向集成化方向发展,采用“菜单式”设计、工业化生产、集成化采购、现场集成装配施工的模式。只有产品的集成化程度较高,产品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得以提高。

3 集成化设计技术的优点

目前,集成化设计技术在各行各业得以迅速发展和运用,特别是计算机、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如计算机的主板设计,内存条插槽、CPU插槽接口均统一。对于国内的铁路客车制造业来说,集成化设计技术可以说是刚刚起步,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铁路客车采用集成化设计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解放设计劳动力。由于铁路客车品种的固定化,设计人员在进行客车产品设计时,花费了大量的时

有更宽松的机械安装接口和高可靠性的电气连接性能,施工工艺也更简单、合理。

电气模块化布线技术在2008年DC600V供电的25G型屯兵车上得到批量推广应用。

铁路客车电气模块化布线技术研究涉及面广,是涉及车辆总体、设计、工艺、工装、制造、试验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好相关联的各种机械和电气接口关系;同时,设计要精确,组装工艺要精细,工装设备要专业化。

车辆电气模块化布线设计技术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车辆电气布线地面准备、组装和集成;电气模块整体吊装安装方式和线束集成连接的工艺模式可实现车辆电气模块化组装,从而提高整个车辆电气系统的RAMS 性能和EMC性能,确保铁路客车的安全可靠运行。

通过不断完善电气模块化、集成化布线设计技术和改进工艺工装保证措施,必将提高我国车辆电气模块化整体布线技术,有效推动我国车辆整体模块化设计技术的发展。

(编辑:颜 纯)

?

7

1

?

 设计制造铁道车辆 第46卷第11期2008年11月 

ABSTRACT

Analysis of F actors Affecting F atigue Life of

Coiled Steel Springs for Bogies

DON G Xiao2hong

(female,born in1972,engineer,Technical Cen2 ter of CSR Sifang Locomotive&Rolling Stock Co., Lt d.,Qingdao266011,China)

Abstract:The factors affecting fatigue life of coiled steel sp rings for bogies are expounded f rom such aspect s as p urity of raw material,surface quali2 ty,sp ring corro sion and st ruct ure of end coil.

K ey w ords:coiled steel sp ring;fatigue life;af2 fect;analysis

The Non2linear Buckling Analysis on the Stainless

Steel C arbody of the Special G ondola C ar for Ore

WAN G Y ing2lin,et al.

(female,born in1984,graduate st udent for master degree,Key Laboratory of Rail Traffic Safety of Minist ry Education of Cent ral Sout h U niversity, Changsha41007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AA R Standard in Ameri2 ca,wit h t 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 YS,t he non2linear buckling analysis is made for t he stainless steel carbody of t he special gondola car for ore wit h an axle2load of40t.The geomet ric non2linearity is mainly co nsidered in t his paper.The incremental met hod is used to make t h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wo kinds of carbody models in which t he floor is wit h and wit hout arch tendon.It is proved t hrough comparison of t he calculation result s t hat t he arch tendon in t he floor not only can imp rove t he st rengt h of carbody,but also can also imp rove t he stiff ness of t he floor,so t hat t he buckling is avoided wit hin t he specified load,and t he stability of carbody is im2 proved.

K ey w ords:non2linear buckling analysis;geo2 met rical non2linearity;stainless steel;gondola car Development of the T railer C ar in DMUs on

the Line betw een B eijing and B adaling

WEN Ai2guo

(male,born in1974,engineer,Passenger Car Design Depart ment of CSR Nanjing Puzhen Rolling Stock Co.,Lt d.,Nanjing210031,China)

Abstract:Described are t he main technical p rin2 ciples,main technical paramters,st uct ure as well as t he assimililation,absorption and reinnovation of t he inner decoration technology for imported multiple u2 nit s.

K ey w ords:DMU;technical parameter;st ruc2 t ure

Development of C452SD N

G ondola C ar Exported to Africa

ZHON G Xiao2feng,et al.

(male,born in1982,assistant engineer,Tech2 nical Center of CSR Meishan Rolling Stock Co., Lt d.,Meishan620032,China)

Abstract:Described in t his paper are t he main feat ures,technical parameters,main st ruct ure and testing of C452SDN G ondola cars.

K ey w ords:G ondola car;st ruct ure;technical parameter;performance test

R 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ical Modular

Design T echnology on R ail w ay P assenger C ars

TAN G Heng2zhou

(male,born in1968,senior engineer,Passenger Car Design Depart ment of CSR Nanjing Puzhen Roll2 ing Stock Co.,Lt d.,Nanjing210031,China) Abstract:The meaning and design p rinciples of t he electrical modular design of railway passenger cars are expounded.The content s and application of t he design are described.

K ey w ords:railway passenger car;elect rical; modularization;design

Discussion of the Integrated Design

T echnology for R ail w ay Passenger C ars

WAN G Wei

(male,born in1976,engineer,Passenger Car Design Depart ment of CSR Nanjing Puzhen Rolling Stock Co.,Lt d.,Nanjing210031,China)

Abstract:Described are t he concept and advanta2 ges of t he integrated design technology as well as it s initial application on railway passenger cars.

K ey w ords:passenger car;modularization;inte2 gration;design

Comparision of the Durability

T esting Standards for Draft G ears

MAO Cong2qiang

(male,born in1976,engineer,Draft Gears De2 part ment of Qingdao Sifang Rolling Stock Research Instit ute Co.,Lt d.,Qingdao266031,China) Abstract:In t his paper,beginning f rom t he as2 pect of energy,t he requirement s on t he durability test for draft gears by railway indust rial standards in our country,AA R standard,U IC code and Russian standard are compared.It is concluded t hat t he total energy inp ut in t he durability test for draft gears re2 quired by U IC code is t he most.It is suggested t hat t he U IC code be properly referred to in setting up standards for draft gears in our count ry,so as to im2 p rove t he reliability of draft gears.

K ey w ords:draft gears;durability test;standard

Discussion of H otbox and Infrared Axle T emperature Detection Angle on Rolling Stock

AN Xiao2bo,et al.

(male,born in1958,senior engineer,Science& Technology Instit ute of Harbin Railway Bureau, Harbin150006,China)

Abstract:The out side shape and dimensions of member part s related wit h inf rared axle temperat ure detection on t he bogies for passenger and f reight cars are described.The inf rared axle temperat ure detec2 tion angle suited to speed increase of railway t rains and heavy haul of f reight car in our count ry and t he p ractical operation result are discussed.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BJ-EPM240T100学习板实验教程 模块化设计方法的设计流程 将这种模块化设计思路运用于FPGA/CPLD设计,将大规模复杂系统按照一定规则划分成若干模块,然后对每个模块进行设计输入、综合,并将实现结果约束在预先设置好的区域内,最后将所有模块的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就能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 (1)顶层模块的设计:项目管理者需要完成顶层模块的设计输入与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一步—初始预算阶段(Initial Budgeting Phase)做准备。 (2)子模块的设计:每个项目成员相对独立地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设计输入和综合,为进行Modular Design实现阶段的第二步—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Module Implementation)做准备。 模块化设计的实现步骤是整个模块化设计流程中最重要、最特殊的,它包含: (1)初始预算–本阶段是实现步骤的第一步,对整个Modular Design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在初始预算阶段,项目管理者需要为设计的整体进行位置布局,只有布局合理,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Modular Design的优势;反之,如果因布局不合理而在较后的阶段需要再次进行初始预算,则需要对整个实现步骤全面返工。 (2)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Active ModuleImplementation)--在该阶段,每个项目成员并行完成各自子模块的实现。 (3)模块的最后合并(Final Assembly)--在该阶段项目管理者将顶层的实现结果和所有子模块的激活模式实现结果有机地组织起来,完成整个设计的实现步骤。 模块化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基本原则为: 子模块功能相对独立,模块内部联系尽量紧密,而模块间的连接尽量简单。

模块化家具设计开题报告

模块化家具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模块化家具设计 一.课题的意义 在国际国内,家具市场竞争激烈,产品造型花样百出,总结其特点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花哨,奇形怪状,给生活带来的是一种视觉污染,家居生活需要宁静,惬意;功能单一,外形呆板,随着消费群体的变化,年轻一代已经厌倦这一切,我们的生活需要色彩,需要变化;制作精良,价格却昂贵,只能望洋兴叹。在这样一个追求时尚个性的时代,人们对各种事物都要求体现出自己的个性,房子里的装饰要求符合自己的风格格调,这对于家居产业是一大挑战。这样模块化家具设计就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有一些基本的功能模块,有一些必要的连接材料,这样客户就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将标准件组装成不同形式和用途的椅子或其它家具,从形式上做到多样,“用最低的成本享受最丰富多彩的家居生活”,努力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设计的空间,让他们参与进来设计他们的生活,畅想他们的美好未来。家具模块化设计不仅产品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程度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亦增强,新产品的开发与成本降低,还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 二.模块化家具设计的发展状况 中国家具产业经过改革开发以来2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现在还继续着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但随着工业技术和艺术设计的创 新,中国家具业面临巨大的变革。往抄袭西方设计的道路已不再适合其发展了,只有走原创设计,创立有自己特色的品牌的才是中国家具业的真正出路。功能要求多元化,符合日益丰富起来的生活内容;款式要求多样化,符合日益强烈的个性审美所需。

当今的家具设计界越来越认同并接受这个设计观念,那就是:设计新家具就是设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休闲方式、娱乐方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对“家具的功能不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这一理念有更多、更深的理解。现代家具正朝着实用、多功能、舒适、保健、装饰等方向发展。 模块化是在传统设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设计思想,现已成为一种新技术被广泛应用,尤其是信息时代电子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模块化设计的产品正在不断涌现。如何使产品的模块化设计全方位地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应当引起企业经营者、新产品开发人员及其标准化研究者的高度重视。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三.模块化家具设计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步骤 1. 研究内容 在了解家具发展历程以及目前家具市场的发展状况之后,参考室内设计师和家具设计师们的重要文献后,试图探讨模块化家具设计在家具行业的发展前景,以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来解决目前家具行业的突出矛盾,为消费者营造一个舒适丰富的家居环境,达到“幸福生活,从设计开始”的理念;为如何使得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企竞争力提供一个参考的方向。同时将大学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将脑海中天马行空的想法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以及合理的步骤做成实物模型,亲身体验设计的全过程,为今后走上设计岗位打下必要的基础。 2. 研究方法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 铁路客车电气装置检修规则 2015.1

目录 1 总则 (7) 2 基本要求 (9) 3 柴油发电机组 (13) 3.1 D级检修标准 (13) 3.1.1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13) 3.1.2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14) 3.2 E级检修标准 (16) 3.2.1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16) 3.2.2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22) 3.3 F级检修标准 (31) 3.3.1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1) 3.3.2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31) 4 E2修检修标准 (32) 4.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32) 4.1.1小功率风冷柴油发电机组 (32) 4.1.2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 (33) 4.2 轴端发电装置 (34) 4.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36) 4.4 DC600V/DC110V充电器 (38) 4.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38) 4.6 AC380V/DC48V应急电源(981型) (38) 4.7 蓄电池组和箱 (39) 4.8 车端电气连接器 (41) 4.9 控制柜(箱) (42) 4.10 空调装置 (43) 4.11 电加热器 (45) 4.12 制氧装置 (45) 4.13 电开水器 (47) 4.14 厨房电器 (48) 4.15 温水箱 (51) 4.16 照明 (52) 4.17 废排风机 (53)

4.19 电风扇 (53) 4.20 旅客列车信息系统 (54) 4.21 播音设备 (55) 4.22 车载影视系统 (55) 4.23 呼唤器 (56) 4.24 液位显示仪 (56) 4.25 列车电话 (57) 4.26 轴温报警装置 (57) 4.27 轴端接地装置 (59) 4.28 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及车载信息无线传输装置 (59) 4.29 绝缘监测装置(漏电报警器) (60) 4.30 烟火报警装置 (60) 4.31 紧急断电按钮 (61) 5 E3修检修标准 (62) 5.1 (柴油发电机组)附属装置 (62) 5.2 轴端发电装置 (62) 5.3 DC600V/AC380V逆变电源 (62) 5.4 DC600V/DC110V充电器 (62) 5.5 DC110V/AC220V单相逆变器 (62) 5.6 AC380V/DC48V应急电源(981型) (63) 5.7 蓄电池组和箱 (63) 5.8 车端电气连接器 (63) 5.9 控制柜(箱) (63) 5.10 空调装置 (64) 5.11 电加热器 (64) 5.12 制氧装置 (64) 5.13 电开水器 (65) 5.14 厨房电器 (65) 5.15 温水箱 (65) 5.16 照明 (66) 5.17 废排风机 (66) 5.18 电水泵 (66)

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使用说明书(AC380V)综述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使用说明书 武汉新创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概述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以下简称综合控制柜)是集供电电源转换控制、空调机组控制、应急电源控制、照明控制、全列车网络监控等功能单元于一体的智能型综合控制柜。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PLC通过微型可编程序终端(以下简称触摸屏)接受各种指令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对电气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诊断、显示或保护;实时存储电压、电流及各种工况控制的运行记录,同时通过网关和车辆LONWORKS网络进行联网通讯。综合控制柜是对铁路客车电气系统的一次重大技术革新,综合控制柜采用计算机控制和网络技术,实现了客车电气系统的智能化控制,使客车电气系统和装备的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二主要特点 1.综合控制柜实现了客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系统化。 2.综合控制柜根据预设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由于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事故,便于操作和维护。 3.综合控制柜对整车电气系统参数进行实时监测、记录,出现故障及时进行保护动作,避免由于保护不及时而引起的严重后果,并可通过存储的运行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4.综合控制柜充分考虑了整车各个电气功能部件的协调工作,整个电气系统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5.根据电气系统布线的有关规范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尽量相互隔离,结构设计上尽量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6.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方案以自动为主,同时考虑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措施,包括极端情况下的手动应急措施。 7.综合控制柜主要由五部份组成,具备五大功能::(1).供电电源转换控制功能;(2).空调机组控制功能;(3).应急电源控制功能;(4).照明供电功能;(5).网络功能。 三产品型号: 综合控制柜主要分1T1和1T2两种,分别表示综合控制柜控制的是一组空调机

模块化设计研究

一,引言 由于现代通信、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和微电子等种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 无线通信装备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也越来越复杂。采用通用模块的设计方法, 可以最大限度地继承与利用已有的硬件和软件研究成果, 从而降低研制风险, 避免同一水平上的重复研制, 缩短研制周期, 节省研制费用, 并且, 采用开放性的模块结构, 便于实现网络互连、信息互通和功能互操作。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追求多品种小批量要求下实现最佳效益和质量的要求, 它的第一受益方是研制厂商, 第二受益方是军队。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最终将有利于博采家所长, 推进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研制, 是无线通信发展的催化剂。 二、模块化设计分析 1工厂级模块化设计 工厂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无线通信装备厂拥有自己的模块化结构设计、模块划分原则和总线母板等。随着技术进步和为了便于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织生产, 国内无线通信装备厂已逐步将电路板的大板结构改成按功能划分的小板结构, 并设计了本厂专有的母板。对于目前已有的通信装备而言,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模块化设计思想, 并且是切实可行的。通信装备模块的划分是工厂级模块化设计的关键。为使划分的模块合理, 首先应对该类装备有充分了解, 然后采取系统工程和功能分解的方法, 对装备组成进行分析和功能分解, 最后划分出级模块。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是以现有技术体制和技术形式, 在对一定范围内的采用传统方式生产的不同型号装备进行功能分析和分解的基础上, 划分并设计、生产理器出一系列通用模块或标准模块, 然后, 从这些模块中选取相应的模块, 并补充新设计的专用模块或零部件一起进行相应组合, 以构成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包括建立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这两个基本步骤。 ( 1) 建立模块体系 正确合理地划分特定功能和接口的模块, 既是建立通信装备模块体系和组合形成新装备的关键, 也是今后拟制模块总体规划进行有效开发和应用的关键。因此, 模块的划分、设计、研制、生产以及模块体系的建立, 应是建立在对所有同类装备及组成部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并对现役装备的改造和新装备的开发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组合的基础上, 采用系统工程和标准化的原理及方法去处理。根据使用需求, 从顶层向下按功能分解的方法, 将装备分解成不同等级的单元, 同时从底层单元向上进行模块需求分析, 按标准化原理对同类和相似装备进行对比、归类、简化、统一, 合理划分模块, 确定技术指标和质量要求, 然后进行设计、研制和生产, 从而建立起模块体系。 ( 2) 组合形成新装备 工厂级模块化设计应采用组合化设计方法, 充分利用种通用模块、专用模块和零件进行组合或派生种不同要求和用途的新装备。组合设计的关键在于总体方案设计, 这是一个多因素综合权衡的过程。 2设备级模块化设计 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指的是, 为了实现互通, 将一些功能模块设计成为个无线通信装备厂都能接受和采用的通用模块, 同时对一些影响互通的部件模块强制实现体制和功能上统一的设计。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必须首先抓好顶层设计, 在顶层设计的基础上, 制定设备级的无线通信装备模块化设计的模块化标准, 再以标准为指南, 才有可能实现无线通信装备的互连互通和模块化。 设备级模块化设计包括硬件模块设计和软件模块设计这两方面基本内容。 ( 1) 硬件模块设计

合综合控制柜()

合综合控制柜()

————————————————————————————————作者:————————————————————————————————日期:

TKDT型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 使用说明书 四方车辆研究所 青岛四研铁路电气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2004年1月 一概述

TKDT型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以下简称综合控制柜)用于DC600V供电的客车,是集电源转换控制、空调机组控制、蓄电池欠压保护、照明控制等功能单元于一体的智能型综合控制柜。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PLC通过微型可编程序终端(以下简称显示触摸屏)接受各种指令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对电气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诊断、指示并保护。综合控制柜具有检测、控制、诊断保护、信息提示、联网通讯功能,实现供电及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可进行车对车通信,并逐步实现车对地、地对车的计算机联网通讯。 二主要特点 1.综合控制柜实现了客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系统化。 2.综合控制柜根据预设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由于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事故,便于操作和维护。 3.综合控制柜对整车电气系统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保护动作,避免了由于保护不及时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4.综合控制柜可对轴温、防滑器、烟火报警器、车门的状态进行监视和显示。 5.综合控制柜充分考虑了整车各个电气功能部件的协调工作,整个电气系统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6.根据电气系统布线的有关规范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尽量相互隔离,结构设计上尽量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7.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方案以自动为主,同时考虑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措施,包括极端情况下的手动应急措施。 8.综合控制柜主要具备六大部分功能:1.电源转换控制功能;2.空调机组控制功能;3.蓄电池欠压保护功能;4.照明供电功能;5.轴温、防滑器、烟火报警器、车门及车下电源箱状态监视功能;6.联网通讯功能。 三产品型号:TKDT-1T1-40、TKDT-1T1-35 四技术规格 (一)结构参数 控制柜外形尺寸:2000mm×1300mm×350mm(高×宽×厚) 上柜外形尺寸:850mm×1300mm×350mm(高×宽×厚)

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模块化设计方法及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模块化设计理念在机械设计领域日益广泛,其对于整合市场、优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加强其在机械设计中的研究运用,实现模块化的转变。 关键词:模块化;设计方法;机械设计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经验的总结,在机械设计中,越来越多的设计方相继出现,并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在实际工作中传统的机械包装方法的弊端日益显现,越来越多不适应机械设计的需要,而模块化设计方法逐渐得到广泛的运用。 1 机械产品模块化涵义 模块化就是以它的观点去对产品或者系统进行策划和生产方案,在某个限度内的一样或者存在差异的功能、相异规格的产品探究讨论,区分并设计。机械产品的模块化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功能需求集,指的是市场和客户对模块化产品基本功能要求的合集。产品的功能需求是进行产品模块化的重要内容,是产品发展的重要方向。 (2)功能模块,强调的为产品里所能够充分发挥其性能因素的作用. (3)结构模块,指的是功能模块的具体结构,一般由部件或子结构模块组成。 (4)模块接口,指的是描述结构模块组合时相互间的几何、物理关系的结合面,模块接口是模块组合的重要依据。 (5)基础模块,通用型接口模块,能够满足基本功能,而得以实现的定向模块功能演进的模块形式。 2 模块化设计 2.1 模块划分标准 为了让人们对模块化设计方法在机械设计中运用有更为详细的了解,对模块化的设计进行划分,在数控立式车床设计中,运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内容是进行功能与结构分析,这是决定设计效果的关键内容。因此,设计开始前,要对模块进行处理,详细划分模块。当前,还没有任何一种标准可以作为模块划分原则。这里,依据不同侧重点,对不同模块进行划分。模块具有独立性,

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论文【最新版】

建筑电气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以西安思源学院工学院2018届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为例,首先阐述了该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然后进一步提出了该专业毕业设计的具体过程,包括选题的多样性和专业特色、毕业设计的过程监控、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及优化指导教师队伍,最后对该专业毕业设计结果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是教学任务中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既是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的重要考察,更是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重要保障[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能够适应国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通信、建筑电气控制、建筑供配电和照明、建筑智能化工程等知识和技术,并且能够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能从事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有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线高层次专门人才。因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

计应给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工程技术的实践机会。 一、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目标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独立分析及解决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其工程应用中的规范和步骤,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文献检索方法,并具备一定的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能力;提高学生绘制图纸、工程计算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毕业设计的过程 (一)选题的多样性和专业特色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因此其毕业设计的选题要体现多样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体现与建筑有关的专业特色,尽量避免沿用与其他相关电类专业的相似选题。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一方面要侧重于强电的建筑电气技术,另一方面还应适应于当前智能化方向的弱电技术在建筑领域

产品模块化设计

当今制造业企业一方面必须利用产品的批量化、标准化和通用化来缩短上市周期、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使产品越来越个性化,满足客户的定制需求。这样,如何平衡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与定制化、柔性化之间的矛盾,成为赢得竞争的关键能力。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可以在保持产品较高通用性的同时提供产品的多样化配置,因此平台化、模块化的产品是解决定制化生产和批量化生产这对矛盾的一条出路。 以下总结了推行模块设计过程需要关注的要点: 1 产品模块化设计各个部门远景目标: 1)产品开发:产品开发过程分解为平台开发和产品开发过程,专门的团队进行平台的设计和优化,新产品的开发由平台通过 变量配置实现; 2)产品制造:产品制造部门按照产品平台分配产线和装配资源; 3)供应链管理:实现零库存,根据模块的要求选择能够承接模块设计和开发的供应商; 4)市场部门:实现按订单制定产品开发和制造计划。 2 模块化实施过程: 1)产品系列平台划分,采用“产品型号组方法”则是对整个目标 市场划分所进行的全部变型型号的规划和开发。新产品规划要

定义一组变型型号。配置应当与市场定位关联,其实际定义应 当与产品性能的部分关联,并体现出不同变型型号之间的差异。 2)产品模块划分,可以采用MFD方法进行模块划分,步骤包括: a 定义客户需求,利用卡诺模型区分客户需求与满意度关 系、使用QFD方法定义客户需求与产品性能的对应关系; b 选择技术方法,定义产品功能树,使用波氏方法选择 技术方法;使用DPM矩阵描述技术方法与产品性能的对 应关系; c 产生模块概念,定义模块驱动与技术解决方案的对应关 系,最理想的模块技术解决方法是可以自己组合成一个模 块,至少可以作为一个模块的基础; 不够优化的技术解决 方法应该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法整合在一起组成模块。 d 评估模块概念,定义模块接口,优化模块接口。 e 模块优化,创建模块规格说明,进行模块优化,进行 经济和技术上的评价。 3)选项变量定义;在一个平台上定义许可的选项/选项集,定义选项之间的关系和约束。 3 模块化设计考核指标 1)部署通用产品结构的型号组/ 全部型号组; 2)通用模块实例/ 全部的模块实例; 3)CAD/PDM系统中零部件族的利用率;

浅析模块化设计

浅析模块化设计 摘要:模块化设计是指在对一定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相同功能不同性能、不同规格的产品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模块,通过模块的选择和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减速器结构设计的分析, 更形象具体的阐述什么是模块化设计。 关键词: 模块化设计;功能分析;设计方法 Analysis of the modular design Abstract:Modular design is refers to the analytical basis functions in different function in a certain range or same function but different performance, different specifications of the product, divide and design a series of functional modules, consisting of different products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combination of modules, to meet the different needs of design method of the mark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deceleration, more specifically on what is modular design. Keywords: module design; functional analysis; ways of design 1.产生的背景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机械加工逐步成为产品加工成型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机械工业产品。机械加工以产品的系列化, 加工的标准化, 形成零、部件具有通用化、互换性, 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系列化的目的在于用有限品种和规格的产品来最大限度、且较经济合理地满足需求方对产品的要求。组合化是采用一些通用系列部件与较少数量的专用部件、零件组合而成的专用产品。通用化是借用原有产品的成熟零部件, 不但能缩短设计周期, 降低成本, 而且还增加了产品的质量可靠性[1]。标准化零部件实际上是跨品种、跨厂家甚至跨行业的更大范围零部件通用化。由于这种高度的通用化, 使得该零部件可以由工厂的单独部门或专门的工厂去单独进行专业化制造。 一般产品设计都具有一个明确的使用功能, 机械产品的总体使用功能是通过各个结构来实现的。由于机械产品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并非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一个结构实体通常可以实现若干种功能, 一个功能往往又可通过若干种结构实体予以实现。可以视机械产品中的实体结构为结构模块, 将机械产品的总体功能分解若干个子功能, 功过结构模块将功能模块转化成实体模块, 从而实现总体功能,因此,采用结构模块化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较为合适。 产品系列化、组合化、通用化和标准化孕育了模块化设计技术 2.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机械产品的模块设计,是以功能化的产品结构为基础,引用已有的产品通用零、部件等,

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使用说明书DC600V

25G型DC600V供电客车用TKDG型铁道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 使用说明书 武汉新创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一月

一概述 TKDG型铁道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以下简称综合控制柜)用于DC600V供电旅客列车,是集电源转换控制(控制柜可实现两1×35kVA单逆变器车邻车AC380V互备供电功能)、空调机组控制、蓄电池欠压保护、照明控制、车载网络通讯等功能单元于一体的智能型综合控制柜。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PLC通过微型可编程终端PT(以下简称显示触摸屏)接受各种指令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对电气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诊断、指示并保护。综合控制柜具有检测、控制、诊断保护、信息提示、联网通讯功能,实现电气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可进行车对车通信,并为逐步实现车对地、地对车的计算机联网通讯打下基础。 由于2009年铁道部屯兵车为减配客车,电气系统的部分功能被减掉,但为了保持使用说明书描述的完整性,满足铁道部标配统图要求,使用说明书仍保留了被减掉功能部分的说明描述,控制柜的功能配置以实际电气原理图为准。例如此批车无防滑器及其通信、无温水箱、无水位显示仪、无轴报器网关、无车门通信、无烟火报警器通信等,但仍保留了上述各功能单元的描述。 二主要特点 1.综合控制柜实现了客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系统化。 2.综合控制柜根据预设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由于人为误操作引起的事故,便于操作和维护。 3.综合控制柜对整车电气系统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保护动作,避免了由于保护不及时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4.综合控制柜可对轴温报警器、防滑器、烟火报警器、车门的状态进行监视和显示。 5.综合控制柜充分考虑了整车各个电气功能部件的协调工作,使整个电气系统工作更加安全可靠。 6.根据电气系统布线的有关规范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尽量相互隔离,结构设计上尽量减少相互间的电磁干扰。 7.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方案以自动为主,同时考虑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措施,包括极端情况下的手动应急措施。

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家具模块化设计方法实例分析 1前言 当前,消费者对家具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如何满足这种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具企业发展的关键。要做到既符合现代机械化生产的发展主流,又节约成本,且能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确实为难了不少的家具企业。有一坐企业尝试通过从销售终端满足个性化,但众多形态各异、尺寸繁多的家具定单从销售端传送至生产和设计部门,却带来了新的矛盾:设计任务艰巨、生产设计难排、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由于部件尺寸的相近导致出错率增加、生产效率低下。有一些敢于吃螃蟹的企业尝试从设计入手,通过标准零部件的设计、组合成新产品来满足这种“个性化”“的需求。但遗憾的是,这种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单一的产品导致了销售客额和顾客满意率的下降。所以,如何实现产品的个性化?是从销售端,还是从设计与生产端着手呢?这是家具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现状做出回答的问题。定制是从销售端解决问题,而模块化设计是从设计端解决问题,旨在通过设计具有标准性和通用性的功能模块,达到组合成多样化的家具的目的。毫无疑问,模块化设计在家具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它既能解决个性化需求的问题,还能做到低成本与高效率。 模块化设计属于方法学的范畴,在其他工业行业中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家具消费环塘和制造环境的变化,模块化设计以其特有的优势,开始在家具行业尤其是办公家具中应用。而对于民用家具,

近年来个性化需求与家具企业的生产矛盾日益突出,有关模块化设计的探索才刚刚开始。鉴于国内尚无系统的家具模块化设计理论来指导企业的实践,本文着重以衣橱为例,详细具体地分析单个家具的非模块化设计过程,以进一步明确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2 设计概念及设计方法 家具模块化设计指的是在对家具进行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的家具功能模块,通过功能模块的选择与组合构成不同的家具,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设计方法。与传统的设计方法相比较,家具模块化设计呈现出许多新特征。首先,它是针对模块和家具产品系统的设计,既要设计模块,又要设计家具成品。其次,它以标准化、通用化的零部件快速组合成家具,能实现家具的多样化。模块化设计不同于标准化设计,标准化设计带来的是单一的产品,而模块化设计则不然,在设计之初就考虑模块可组合成产品的多样性。因此模块化设计是在标准化设计基础之上,实现产品多样化的一种方法。 根据家具模块化设计的概念,笔者提出从三个层次展开家具的模块化设计。第一层次是家具模块化总体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模块化系统的总体策划,确定模块化实施的范围。良好的模块化总体设计,是模块化设计得以实现的基础。第二层次是家具模块设计,这是模块化设计系统具体化的过程,是承上启下的环节。模块化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模块化家具组合的最终效果。第三层次是家具模块化产品设计。这个阶段主要是选择模块,评价模块可能组合方式的合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设计与应用探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设计与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19-10-12T13:36:02.770Z 来源:《河南电力》2019年2期作者:林镇臻 [导读]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我国电气行业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朝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进步。 林镇臻 (广州市紫晶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我国电气行业发展迅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朝着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向进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解决了电气自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促进了电气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应用以及以后的发展,以期能够促进工业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设计;应用 引言 将现代智能设计融入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是智能终端技术不断良好发展的必然。合理运用这种先进的技术,能够明显减少作业人员的作业量,强化电气系统的运行时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精准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为电气工程的持续良好发展起到基本的技术支撑作用,从而为国内电气工程向更高层面发展提供保障。 一、电气工程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概述 1、电气工程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电气工程领域的一门新学科,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气工程自动化,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质是研究电磁现象以及电磁规律,并将电磁规律加以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以电工科学理论以及方法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新技术。现如今,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已经超出了原有的定义范围,更有学者指出:“现阶段很多与电子、光子等相关的工程中都涉及了电气工程的相关内容”。由此可见,电气工程已经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学科,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其自动化控制水平,与国家的工业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息息相关。 2、智能化技术 人工智能是指对人类的大脑进行模拟,从而使得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实现自动化操作。对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定位系统、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器等方面的优势。现阶段,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而在生活以及社会生产活动中加强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推动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智能化技术应用最为普遍、发展最为迅速的是在智能机器人领域,通过智能化技术在智能机器人当中的应用,提高了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技术还具备节能环保的优点,在提高机器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发展目标,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致。智能化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操作效率及生产速度,而且能够有效提高生产质量。同时,还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操作准确性,最大程度上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为所有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设计与应用的必要性 对于电气工程来讲,主要是借助信息化技术与科学化的技术,不断的提升电气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所谓的只能技术就是在人工智能的基础上,使用计算机,提升防人的思维方式与智能行为。这样一来,就需要对技术性提出更高的需求,在人工智能的时代里,实现有效的飞跃。针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来看,不仅是一种趋向的引导,同时也是一种升级与优化。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工作的高效与升级,也可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智能化技术应用。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传统模式下的电气工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只有智能化的出现,才能缓解尴尬的局面,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实现现代化工业的升级。降低成本与风险性,提升效率与质量性。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设计的主要整合 (1)智能化设计控制,在传统的理念上,需要构建较为复杂的模型,另外还需要加上复杂的运算,操作起来较为困难。在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可以控制多元化的对象,还可以结合特征,实现智能化的问题解决。 (2)远程智能化的设计中,需要打破原有的时空框架。在远程监测系统的倡导下,对机械设备进行良好的监控。在智能化的理念中,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降低故障的出现。远程控制,并不局限于时空的控制,更加倾向的是整体的控制力与效率。 四、智能化技术设计的优势 1、能够优化控制流程。运用智能化技术,就能优化控制流程,让生产过程更加合理,降低了管理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此外,参数偏差对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影响极大,如果出现参数偏差,同时整个控制系统又比较复杂时,检测错误参数的工作量也会非常庞大,增加了管理维护的工作量。而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这个问题,智能化控制器调节方便,还能根据现场生产情况灵活调整,让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更加准确和有效。 2、能够优化控制系统。虽然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具备一定的自动化功能,但是能够实现的功能都比较简单。将智能化技术和电气工程自动化相结合,能够实现数据自动收集和处理,而得到的结果能够作为管理人员制定方案和决策的依据。同时,运用智能化技术还能够对系统运行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将这些隐患反馈给管理人员后可以尽早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减少经济损失。可以看出,运用智能化技术能够让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并且在设备的控制和调节等方面也更加灵活和智能。 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智能化应用 1、PLC 技术 也被称之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属于一种微型的处理操作形式,在工业现场的应用中,可以实现程序上的存储,进行有效的逻辑运算与书按需控制。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数字化的模式中国,控制各类机械的生产过程。电气工程中,PLC 技术已经不断取代传统的电控制器

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

电气综合控制柜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一、概述; TKDG型铁路客车电气综合控制柜(以下简称综合控制柜)用于DC600V供电的客车,是集电源转换控制、空调机组控制、蓄电池欠压电保护、照明控制等功能单元于一体的智能型综合控制柜。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核心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以下简称PLC),PLC通过微型可编程序终端(以下简称显示触摸屏)接受各种指令并自动执行相应的操作步骤,对电气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及时进行诊断、指示并保护。综合控制柜具有检测、控制、诊断保护、信息提示、联网通讯功能,实现供电及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可进行车对车通信,并逐步实现车对地、地对车的计算机联网通讯。 二、主要特点; a)综合控制柜实现了客车电气控制系统的小型化、智能化、集成化和系统化。 b)综合控制柜根据预设参数实现自动控制,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避免由于人为误操作的事故,便于操作和维护。 c)综合控制柜对整车电气系统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保护动作,避免了由于保护不及时而引起的严重后果。 d) e)综合控制柜可对轴温状态进行监视和显示。 综合控制柜充分考虑了整车各个电气功能部件的协调工作,整个电气系统工作更加安全可靠。f)根据电气系统布线的有关规范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导线尽量相互隔离,结构设计上尽量减少相互间电磁干扰。 g)综合控制柜的控制方案以自动为主,同时考虑控制系统故障的应急措施,包括极端情况下的手动应急措施。

h)综合控制柜主要具备六大部分功能:1.电源转换控制功能;2.空调机组控制功能;3.蓄电池欠压保护功能;4.照明供电功能;5.轴温、车下电源箱状态监视功能;6.联网通讯功能。 三、常见主要故障及处理方法; 1、DC110V漏电故障; 漏电报警检测装置安装在播音车照明控制柜内,当发生DC110V正线或负线接地,正常情况下漏电报警器会自动报警并显示正线或负线接地。DC110V负线接地是常见故障,因全列DC110V负线是贯通的,排查该故障比较繁琐。列车在库内一般采用分段排除法,先将播音车一位端39芯、DC110V连接器断开,逐步分批次查找漏电车。再将播音车二位端39芯、DC110V连接器断开,逐步分批次查找漏电车。确定漏电车后,分别断开蓄电池箱内的电池开关和在综合控制柜柜内的所有DC110V空开及KM4接触器负110V线包线,再把接线端子上负110V电线(车下引上线)断开,线头并包好后,再合上电池开关,用 DC110V、15W白炽灯或万用表检查车下是否漏电。若无漏电现象,再将综合控制柜柜内的接线端子上负110V电线及KM4接触器线包负110V线重新连接好,用DC110V、15W白炽灯或万用表检查车上是否漏电,若漏电,将端子排上所有负线分段分批逐步排查,直至查到故障线。列车在运行时,漏电一般根据现场情况具体对待。 2、综合控制柜柜内接线端子及连接电线烧损; 一般情况下,直接更换烧损端子及连接电线。该问题多发生在车辆运行初期,由于柜内电器元件较多,接线接口较多,易产生接线虚接现象,给车辆安全造成一定隐患。所以,在库内要定期专人对柜内各端子接线出用红外线测温仪进行测温,查看有无超温现象。以便提前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3、显示触摸屏显示英文或时显时不显,无法正常工作; 一般发生该问题,主要可能是与显示触摸屏连接插线插头松动、插头内部电线虚焊或脱落造成。将插头线插紧,打开插头将电线重新焊牢即可消除故障。若没上述现象,显示英文可能是PLC程序丢失造成,因尽快联系厂家(四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 李小平

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与应用李小平 发表时间:2019-07-24T14:50:57.98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5期作者:李小平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智能技术在现阶段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深圳长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化技术有了很大进展,智能技术在现阶段的生活、工作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工业方面,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建筑工业的发展,同时也充分的提高了建筑电气的工作效率。在建筑电气项目工程中合理的应用智能技术,能够有效的加快生产的节奏与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设计及应用实践进行探讨,希望能够给予业内人士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技术;应用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尤其是近几年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智能化技术的普及,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有很大的提高,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智能化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的广泛应用,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事。要想更好地提升建筑电气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对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尽的研究分析。 1智能化技术的显著优势 将智能化技术引入到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优势有以下几点。首先表现在设施设备的检验和维修上能够更加地精细准确,克服了人工检验过程中受到的客观条件限制和人为造成的失误,尤其是在危险地区可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展开和人身安全得到保证。其次,监测和评估安全性更加严格和无死角,能够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效果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监测出问题,能够及时反馈,避免问题的严重化。同时,还能够提升工作的效率,并做到设备的及时优化和升级,更大程度地便利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无处不在智能化系统,不仅提升了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同时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优化了工作的环境,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加入该项行业,促进我国建筑电气工程的长远发展。 2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的现状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总体的智能化技术还不够成熟,水平也有待提升,从而在很多大程度上限制了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智能化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智能化技术理论化研究的成分比较多,而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的现象,这就导致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缺乏有效的实践操作能力,相关的工作人员也不能将理论知识良好的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降低了建筑电气的工作效率。另外,智能技术在建筑电气中的应用范围也比较小,虽然,现阶段很大一部分建筑电气工程中已经应用了智能化技术,但是在实际的建筑电气工作中,智能化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比较狭窄,不能有效的将智能化技术应用到工作的每一环中,仅仅只是在车辆管理、监控、门禁等方面进行应用,从而降低了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3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应用实践的有效策略 3.1实现远程设备控制 建筑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实现建筑电气工程的远程设备控制是提高智能化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环节。想要真正实现远程设备控制,提高电气智能化的应用水平,首先要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内容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衡量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模式要求,尽可能的实现各个系统的协调共存,从而实现信息的集中化分析和处理,全面提高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3.2智能化技术带来的优化设计 电气工程的设计过程非常复杂,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要求非常高,掌握的知识范围必须全面而深入,而且一个设计方案的真正应用,需要经过两到三次的检测和反复改善,如果按照传统的检测方法,即通过实验进行真实的情景模拟来检测,不仅耗费的时间和成本高,同时由于检测过程中难以修改,导致即使重复次数多,但是成功率非常低。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可以将辅助软件引入设计过程中,目前较广为人知的就是CAD技术。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保证设计方案的质量和实验操作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减少设计和实验的时间。在模拟设计的检测过程中,当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反复对参数进行修改,一直自动循环到得出最优方案为止。而实验失败的数据也可以随时抽取进行观测,为今后的设计总结大量的经验和教训。这一过程的完成甚至并不需要设计人员掌握全部的专业知识,能够大大地减少培养人才的成本。 3.3智能照明系统技术的应用 照明系统是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常用设备,同时在建筑运行能耗中也占据较大比重,因此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提升建筑照明系统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可有效降低建筑照明系统能耗。当下,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照明节能技术被应用到智能建筑中来,例如在建筑照明系统中安装感光传感器,采集分析建筑室外光照信息,从而结合外界光照亮度,实时调节照明系统开关的启动与控制;又如在通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将建筑照明控制单元与建筑门禁系统连接在一起,从而在夜间,由门禁系统检测是否有人进入建筑,而实现对建筑灯具开关的智能化控制,相对于传统以人力为主的控制,这种控制方式自动化水平更高,并且有着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3.4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在电气工程的具体工作过程中,电气工人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传统的方式是由人工进行检测并发现问题。可是这一过程所耗费的时间是非常久的,当工人在短期内无法顺利找到病症所在,摸不清具体故障位置,会造成社会的停止运行和瘫痪,耗费的财产更是难以及时止损。而智能化技术的引入,能够很好做到准确检测并及时恢复。通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线路系统的全天候实时检测和准确定位,并在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收到反馈的技术人员便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马上进行补救。尤其是一些故障多发的部分,可以设置为重点监控对象,并对故障的发生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智能分析检测,发现导致问题的安全隐患并尽早解决,杜绝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减少人力物力的不必要损耗。 3.5智能安防技术的应用 从当下智能安防技术应用发展现状来看,在该技术中,主要融入了门禁一卡通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和联网报警系统,从而在网络通信的帮助下,实现系统之间的高效连通,因此可有效提升建筑安防效果,一旦出现安防问题,能够实现全面、有效、准确的处理。对于门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